《陶艺制作--杯子》教案

2024-06-21

《陶艺制作--杯子》教案(精选9篇)

1.《陶艺制作--杯子》教案 篇一

第二章 陶艺制作的准备阶段 第一节 陶艺制作的工具及设备

教学目标

1.结合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2.重点学习与陶艺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陶艺创作的特点和乐趣。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教学难点

了解陶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教学准备

陶艺创作的工具。教学过程:

1、制陶工具

1.1手感的意义

阐释“手”的人文含义,让学生建立对手的自信。

1.2制坯的工具

工具是手的延伸,陶艺不应当被“工具化”,而是作为手的辅助,最大限度的利用。

1.2.1拉坯车和轮盘 1.2.2拉坯和利坯用具

1.2.3各种雕塑刀(又俗称桠扒)

对于陶艺来说工具的制作是因地制宜、是开放性的。

2、基本设备

2.1燃气窑炉 2.2陶艺操作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手是最好的工具,但做陶时的一些常备工具也必不可少。工具运用得当,能取得一些特殊的交果。下面就陶艺创作所需的一些设备与工具介绍一下。有条件的可以去订制或陶艺工具专卖店购买。

首先要一张陶艺桌。桌面厚度1寸以上,宽60cm,长240cm,高75cm为宜。然后还需电动拉坯机、修坯工具、泥板制作工具、釉下彩绘工具、釉上彩绘工具等。

第一节 基本工具和设备

第二节 成形技法

1.1怎样认识形

老子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陶容器 是以空为用,以形为体的。埏埴又叫抟埴,就是把陶土团成器形,所以圆形是陶器的基本形,认识形从圆开始。一个简洁的没有多余附加形的圆陶的美是必须要领悟的。

在圆形上增加各种附件,形成变化

1.2器形的凸凹产生阴阳和虚实变化,不管是陶塑还是器皿,形的抽象把握是陶艺造型的基础。

1.3对陶瓷作品进行形式美的分析,以把握它的审美特点。

2、陶艺成型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徒手成型方法,启发他们举一反三。(1)团块成型

(2)泥条盘筑成型

(3)泥片辅以点、线、面的成型方法。(4)泥板成型(a), 泥板成型(b)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辅助工具成型方法,启发他们自己发明辅助工具。(5)内挖外雕成型(6)支撑物辅助成型(7)辘轳拉坯成型

辘轳拉坯成型有拉坯和利坯(修坯)两个部分构成。此种方法技术性较强,对泥料干湿、轮盘转速及双手的动式运用要求较高,初学者须经一段时间的练习方能掌握。

a,拉坯b,利坯

第三节 陶艺装饰的基本方法

陶艺装饰是陶艺的基本表现语言,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装饰方法,启发他们触类旁通,生发出个性的装饰手法。

1、陶艺材质肌理

肌理效果是陶瓷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创作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对于学生体验式的制作来说,首先了解它的基本方法。

(1)绞胎肌理(2)印压肌理(3)贴花

(4)雕刻装饰(使用雕刻刀)(5)镂空雕装饰:

(6)青花绘画装饰(使用画笔、陶瓷色料)(7)釉上彩绘装饰

土与火的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探索与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陶艺的独特美感与魅力,在陶艺创作中,学习制作技术,力争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个性鲜明的陶艺作品,教学目标

1.结合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2.重点学习与陶艺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陶艺创作的特点和乐趣。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教学难点

了解陶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教学准备

陶艺创作的工具;陶泥;示范作品及图片。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你喜欢陶艺作品吗? 你知道它是怎样做成的吗? 陶艺作品是泥、釉、火的综合产物。

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泥坯塑制、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

三、讲授新课

下面教你几种制作方法!第一种

拉坯成型(以碗为例)制作过程 揉泥

1.揉泥靠全身的重量向下压。左手提起泥团,翻卷,右手推压,有节奏地重复提起、翻卷、推压的动作。

2.注意泥团已形成螺旋线,慢慢重复这些动作。中心形成的小洞在继续揉练中就会消失。

3.随着揉练的进行,慢慢形成圆锥形。拉坯成形

1.双手将泥团用力向下摔在转盘上,尽量摔在转盘的中心。用水润湿泥团和双手。

2.右手用力由上向下压,左手用力向泥团中心推。重复一遍,然后向上拔柱。

3.当泥柱达到适当的高度,不用移开双手,用双手大拇指放在泥柱的顶端定出中心。拇指互相保持水平,规整泥柱的上部。

4.开始拉碗。抬起左手拇指,其它手形仍然保持原来的姿势。5.开孔后,往里边加点水保证润滑。

6.估计用适量的泥拉碗形。右手食指和左手的拇指放在里边成一定角度向中心推,将孔开大些。注意双手控制好外形。7.用拇指的指甲标出碗坯的底边位置。

8.左手不动,右手慢慢向上抬起,拇指,中指和食指同时用力使碗坯变得更薄,更高,教案

《陶艺制作教案》)。9.用一块海绵吸去碗里的水。10.左手握住丝线,右手拇指与食指拉紧丝线的另一端随着拉坯机的转动,丝线的左端放在盘子上,右手拉着丝线与盘面保持平行缠绕泥柱。11.丝线缠到碗底,切入泥中,将碗坯切下来。第二种

泥条成型(以笔筒为例)1.用双手手掌团出大小不等的泥球。

2.将泥球放在塑料布上。用一只手的指尖滚压泥球,搓成泥条。3.双手来回运动,继续使泥条变细、变长。注意双手拇指如何交叉在一起,使双手稳固。

4.双手保持同样的姿势和运动,沿着泥条运动得到理想长度。5.所有泥条搓成后,取其中一条做成螺旋,做直筒的底。6.用木制塑刀将螺旋表面由外向中心抹平,使之粘接。

7.用刮刀压光筒底的表面。用陶针刻画将粘接第一圈泥条的区域。8.用泥浆涂抹刻划过的区域。刻画第一条泥条。

9.将泥条放在筒底上,泥条长度应与圆周长度相当或稍微长一些。10.沿一定角度用刮刀切去多余的泥条。这比垂直切割泥条要好,可使泥条两端的接合面更大。

11.用圆形塑刀粘接直筒内壁的泥条。12.内壁平整后,用同样的方法抹平外壁。

13.用带有锯齿边的刮刀修外壁,刮刀应直立。

14.继续添加泥条。为了避免干燥中开裂,应使泥条间的接缝不要在同一条竖线上。

15.用锯齿刮刀的斜边在筒底外缘修出斜面。泥条都粘接完毕后,用锯齿刮刀再刮一遍,放在一旁干燥。第三种

泥板成型(以装饰墙为例)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

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10mm的木条。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

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

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6.用刻刀切出窗户的形状,把窗户镶嵌在墙面预留的位置上,并用泥浆粘合。你学会了吗? 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 赶紧看看以下招数吧!要使作品外形效果更丰富,我们可采取多种手法进行装饰。(欣赏数张图片)这两件作品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图片)什么是釉? 釉是陶瓷表面那层晶莹通透的“玻璃层”,是陶瓷的霓衣云裳。釉不仅是陶瓷表面漂亮的装饰层,也是陶瓷坯体的保护层。

釉的材料也叫“釉料”,实际上是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的混合物。釉料中所含的金属氧化物在窑内火烧之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施釉的方法: 1.浸釉法 2.浇釉法 3.喷釉法 4.画釉法

四、作品欣赏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学会了吗? 请发挥你的想象,完成一件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吧!

六、作品评价

1.对比一下,谈谈各自的制作手法。2.请点评一下作品的优缺点。3.探讨改进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手是最好的工具,但做陶时的一些常备工具也必不可少。工具运用得当,能取得一些特殊的效果。(1)电动拉坯机

(2)手动转盘

(3)修坯工具(4)泥塑工具(5件装)(5)泥板制作工具(滚筒、木板)泥的性质

陶艺是以泥为主要表达媒介的艺术形式。作者要对泥的体验、对泥性的感受是驾驭泥的可塑性的主要方式。通过了解,才能达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

泥,分为陶泥与瓷泥。它是某些矿物质风化的产物。如:云母、石英、长石、高岭土、方解石以及铁质的有机物等。必须具有较好的可塑性耐火性。

我们知道泥粉是松散的粒子状,当加入适当的水分时,经揉和便具备了可塑性。一般来说,练好的泥存放越久,它的粘性越好。可塑性越强,干燥时收缩率也就越大。

判断泥的可塑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揉泥时不粘手,二是搓泥条时不开裂。(用大拇指压时不开裂)

(1)水多、泥烂、粘手(2)揉好以后的泥,手感好,水分适中。揉泥

揉泥是我们做陶前的热身准备活动,是寻找泥感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是陶艺学习者必须撑握的一门技术。其目的是使未经真空练过的泥变得更实更密,要做到切开后里面没有气泡。经真空练过的泥结构发生变化,具有柔韧性和可塑性。陶艺创作教案 教材分析:

《陶艺创作》一课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传统,通过欣赏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独特的美感效果,并从中学习陶艺的知识,在陶艺创作中,学习制作技术,力争表现出具有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造型。

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陶瓷材料实现自己的创意,完成作品。

三维目标:

1、认识陶艺是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2、了解我国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和悠久的历史,分析陶艺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3、了解陶艺创作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方法:练习、交流、合作、评价

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紫沙泥、制作工具等

课堂类型:综合课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陶艺的魅力,运用所学的陶艺知识,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与动手实践,对陶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所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调试教学设备,准备教学用具、学具,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1、人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陶瓷制成的?(引导学生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

2、什么是陶?什么是瓷?陶和瓷有区别吗?唐三彩是哪个朝代的?是陶还是瓷?(看似平常熟悉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3、同学们在使用陶瓷制品时有什么感受?陶瓷制品美不美?

(谈谈自己对陶瓷制品的感受)

三、分析讨论:

1、以小茶杯为例,边制作边讲授成型技法。

讨论:以小茶杯为例,是否改变一下杯把会更好用?

分析、欣赏课本中的陶艺作品图例。

2、结合老师的讲授,谈谈老师都讲了哪些成型方法。

讨论:在制作时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3、分析课本中的陶艺作品图例。

讨论:应该如何继承传统?

4、谈谈自己平时积累的对陶艺的一些认识。

总结出学习传统是为了今天更好地设计出适合现代社会使用的产品。

5、通过欣赏历代优秀陶艺作品,你认为怎样的作品才是好的陶艺作品?

(通过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了解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四、设计制作:

1、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你手中软软的陶泥制作成想要的形状?

共同研究成型的方法,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泥条成型的方法、块面成型的方法等)

2、教师可演示给学生看。

由于学生都或多或少有玩泥巴的经验,所以本课的学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五、反思:

经常玩泥,进行陶艺创作,可陶冶人的情操

2.陶艺制作心得与收获 篇二

---陶艺五班舒坦(504)

回想起这个学期的选课,真是人品大爆发了!以前选体育、通选老是被踢,这次本来也没选上合适的通选,只是偶然的一天在机房上网一不小心看到了陶艺课还有一个容量(可能是有个同学退选了吧,非常感激),而且有2.5个学分,我一激动、手一抖、鼠标一按就这么给选上了,真是太神奇了!十分有幸遇到了沈毅老师,听他上课都有一种老罗说相声的感觉,每次上课都被戳中笑点N次,课堂上总是发出欢快的笑声。陶艺制作课虽然只有五节,但每一节都有很多乐趣和感触。我想,每位同学都能感到,这真是一部血泪史啊。第一次去陶艺工作室,上课内容是盘条。课前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条围裙,大男生的心理作用,实在不好意思把这围裙系上啊。这一系上还真要命,我和刘星星同学面对着傻笑,我直呼刘大厨„„无比欢乐啊。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些盘条的知识,然后就让大家领泥巴开始制作了,突然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感觉,十几年前我和我的伙伴们经常在一起玩泥巴,捏各种模样,盘条也是最最常见的。盘条还是比较简单的,毕竟有一点基础啊,跟搓面粉都一回事,无非是搓细一点、均匀一点,而且用的是高岭土。搓了很多条条,然后构想着很多形状,努力想盘出来。这个还真有点儿小难啊,尤其把泥条弄成圆形很容易裂开,这是因为内弧外弧受到的张力的影响。我废了好大劲盘出来了一个小怪兽,实在没法给它定名,貌似自然界中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动物,不过它还有点小可爱,看到它都能笑出来。还盘了一个笔筒,最终没成功啊,破烂不堪、丑的简直没法见人。我还突发奇想的想盘出一个“鸟巢”形状,然后尝试了下,真的行不通„„

第二节、第三节课内容是拉坯。课上每人都有一台拉坯机,电影《人鬼情未了》中有这个拉坯过程,电影元素的融入使这个坯拉的很浪漫啊!以前还是觉得比较神奇,仔细一看才发现就是一个靠电动皮带转动的原盘面,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就是靠机器圆盘的转动带动泥团的转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用手协调泥团的形状和位置。泥团的位置真的很难摆正,如果泥团与盘面粘合的不紧,泥团很容易被甩出盘面。虽然周围同学都开始拉坯了,我还是摆泥团,但我一点不急躁,很淡定的去用心体会老师教的口诀“由外及里,自下而上,逆向发力”,我是试过很多次才有一点点手感。拉坯还是有点儿难度,但很有意思。拉坯是一个很讲究精细的工作,在圆盘转动的帮助下塑造产品的形状,这个过程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初学者很难控制好产品的形状。很多时候想做一个杯子,结果转成了碗,有时继而把碗转成盘子甚至成了荷叶,难怪老师调侃地说“荷塘月色”。我也是做了N个荷塘月色啊!有了第一节课的经验,第二节课比较顺利,我拉出来了7件产品,6个杯子1个碗,形态各异,美观精致!我乐呵呵的自我陶醉了一番„„

第四、五节课——修坯,修坯也不简单,修不好就土崩瓦解。老师提前打了预防针“大多数作品都是在这个时候夭折的”,这节课上时而传来一阵阵“啊”的尖叫,那一定是修坯给修碎了。虽然我看起来笨手笨脚的,似乎不太适合这种精细活,但我还是足够细心的,一件作品都木有损坏啊,所以听到别人尖叫我就偷着乐啊,哈哈哈„„修坯一定要注意,尽量减小作品承受的压力,尤其是薄弱部分很容易碎。跟我坐一桌的其他人的作品都差不多所剩无几,于是他们望着我的作品垂涎三尺,眼神里透露着乞求,我保持无动于衷,因为我的这些作品也基本上要送给好朋友的!没有一件是多余的!我是真的在用心修坯,不仅仅是用手,而且还要动脑筋想怎么握着作品才能减弱压强,这是他们很少能体会到的。

最后一课是上釉,给作品穿上一件外衣,可华丽可朴素,因而提供了两种釉料,透明釉和彩釉,彩釉又包括很多种颜色。上釉前要先将作品的底部削平,并且一定要保持在一厘米以内。为此我可又是煞费苦心,拿工具刀削了好久。修好了底还不能上釉,还要在作品上补

水,为的是使釉料能够均匀稳定的附着在作品的表面。而上釉分为两种,而且两种方法不能同时使用。一种是直接将整个陶器上釉,由于上釉要有一定的技术,所以我们只要将整个作品用毛笔补完水后让学长学姐代劳上釉了。还有一种途径是釉下彩。就是先用描笔蘸上彩色涂料(都是特殊的釉彩化学涂料),在作品上画上图画,这个作图过程要求只能画线条和点,不允许大片涂抹作品。最后,我们要把上好釉的作品拿回来进行刮底。老师强调要把底部有可能接触到桌面的地方的釉都给彻底地刮干净,一星点都不能留。我的三件作品在上釉的时候壮烈牺牲了,学姐说它们都有气孔,好伤心„„另外的四件都存活了下来,终于得到一丝安慰,我给这四件作品的外表涂上一些图案,有的是画竹子、有的是画梅花,并题字。自我感觉良好,尤其是画了竹子的杯子让我周围的女生羡慕。我想的是竹子代表气节,古代文人多爱竹,所以以此为外表图案了。希望这四件作品在炉子里好好修炼,希望它们给主人带来惊喜!

陶艺课就这么结束了,可我想说还不够过瘾,还想再系统的完成整个制作流程啊,还想做出更多的作品啊。可是,这一切还是结束了,不管你留恋不留恋。陶艺制作有苦有乐、有欢声笑语、也有无奈尖叫,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要静下心来,静的如湖面一般,没有一丝波澜,不能浮躁急躁,还有细心、有耐性!这些品质是做事情必备的,在学习上也都能体会到,而平时我们可以从陶艺制作或者钓鱼灯各种活动来锻炼或者提升我们的耐性、静心、细心,这样遇到别的事情我们同样不必急躁,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上需要心静如水。陶艺制作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我们只是了解了一点皮毛,一想到我们古人的制作技术之高超和精湛,谁人不敬畏他们?他们制作出了那么多精致作品,现在一直是无价之宝,这无不让每个中华儿女为之自豪啊!另外,陶艺制作课程的严格纪律,也让我们明白了做人做事的原则,不能随随便便、拖拖拉拉,要以自律来更好的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3.陶艺制作七年级作文300字 篇三

开始,我认为转盘有多大的用处呢,没想到不仅没用,还很惹人生气,看,如果用力,转盘就会倒在一边,不用力,就根本不能捏泥,所以,我就把它丢在一边。

于是,我用桌子捏泥,一开始,我觉得很简单,可后来,因为我的泥干了,我才知道,这也是要讲湿度的。

刚开始,我觉得挺难,可过不了多久,我就能驾轻就熟了。

我左看右看,发现李佳男捏了一个苹果手机,赵迦思捏了一个“五指山”,徐晨阳捏了一个电话,余斌佳捏了一个笔筒……真是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啊!

4.《杯子的设计》教案 篇四

一、感知认识

(一)、导入

老师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提问:你们说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啊?用什么装水喝会更容易些呢? 对,杯子。我们平时喝水使用的就是杯子。各种各样的杯子都离不开设计师的设计,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杯子的设计》。

二、授课过程

1、出示图画,一组古代的杯子,一组现代的杯子。讲述:(1).古代的杯子

* 折线纹彩陶杯(新石器时代)

——陶 一个古朴、大气的杯子,制作于新石器时代。* 象牙雕夔(kui)鋬(pan)杯(商)

——象牙

商朝的这个杯子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部制成的,米黄色,杯身上布满花纹。

* 玉云形杯(唐代)

——玉 这个杯子很特别,呈云朵状,表面雕有许多云的图案。师:你喜欢哪一只,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说说喜欢的原因。小结:这些古朴、精美的杯子充分显示出了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水平。(2.)现代的杯子 师:古代的杯子已经制作地那么精致美观,那现代的杯子一定是更加漂亮实用。请你回忆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其他材料制作的杯子。生自由答后出示图片。

——用玉、玻璃、陶瓷、竹、木、金属、塑料、石、搪瓷、纸等材料制作的杯子。

2、分析探究

(1).杯子的结构

师:刚才见到的这些杯子虽然材料和造型各异,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却较为相似。以图片中的这只杯子为例,请你分析一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杯子的结构——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2).杯子的各部分的作用 杯身——放置液体。杯口——方便喝水。杯底——使杯子平稳放置。杯柄——便于手握住杯子。

杯盖——保持杯中液体的温度;卫生;便于携带。(杯盖的大小要与杯口相符合。)

(3)欣赏明设计

请大家欣赏这组图片,从中发现了什么? 总结出

杯身:有简单的几何形体、动物或物品的造型;对称形和不对称形。杯口:不再局限于圆形。杯柄:有花纹,防滑。第二幅图片是有特殊功能的杯子,随着科技的进步,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更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杯子家族中又添了许多新成员——特殊功能的杯子。——磁化杯、保温杯、电热杯、变色杯、量杯、旅行杯等。(4..)理念:一只小小的杯子,里边可藏着不小的设计学问。想一想,设计师们为何这么设计?他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首先,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其次,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如何绘制设计图;一张设计图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杯子设计图——杯子图形、简单的功能说明、各部分的尺寸、物品名和设计者。(5.)设计: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只怎样的既新颖独特又美观实用的杯子?强调注意点:(1)画面上包括三个方面:

* 杯子图形。* 简单的功能说明。* 各部分的尺寸。* 右下角标明物品名。

(2)文字请用水笔写。

(3)比一比,看谁的想象力丰富,表现力更强。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四,出示作品,评述。

五、课堂小结。

八、板书设计 14 杯子的设计

5.大班其他教案:有趣的杯子 篇五

1、让幼儿知道制陶的一些基本术语,掌握新的捏陶的技法。

2、运用用多种形式制作杯子,拓宽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构思创意、选材,独立设计制作,从而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1、经验的准备:了解陶艺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2种以上技巧。

2、材料的准备:背景音乐、数码相机、电脑、幕布、欣赏课件、幼儿的工作服、陶泥、木板、雕刻刀、收集的生活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做小泥巴变身的律动进入

活动室。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跟小泥巴去做游戏大家高不高兴?我们现在就是好玩的小泥巴了我们跟着音乐进去吧!(变高了、变矮了、卷起来、变成小面条了、变成泥巴球滚进去了)。小泥巴坐到我身边来。

二、教师演示,讲解新的技法引出主题。

1、出示泥团演示新的技法,引导幼儿想象。这是什么?我们已经学会搓大汤圆了。我们再来搓一搓,我搓我搓我搓搓搓。

2、小泥巴说我又要变身了,我今天要跟手指做游戏。这是什么动作?捏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捏我捏我捏捏捏往上捏往下捏两边捏。它变成什么了?它请泥条妹妹来帮忙它变好了,呀是什么?谁在说话?

3、躺在小泥板上的小树叶说我也要玩变身,怎么办呢?有了我用泥刀把它裁下来。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好吗?我裁我裁我裁裁裁,小树叶出来了。它也想变成一只有趣的杯子呀变好了啊呀他们急着变身,忘记穿漂亮的衣服了那我们帮它打扮打扮吧!好不好玩,漂亮吗?给他们拍拍手。

三、观看各种杯子的课件,启发创作。

1、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杯子,冯老师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2、有高的、矮的、长的、胖的、小的杯子;有水果形状、小动物形状小人形状的杯子:两个奇怪的杯子,它的边上有小鸡一样的嘴巴,它还有脚。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的有趣的杯子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看谁做的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四、幼儿独立操作。

1、自己拿泥,构思作品。现在想好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去了,需要多少自己拿。

2、教师鼓励幼儿创新。看谁做的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杯子。我要把他拍下来。

6.托班音乐教案:会唱歌的杯子 篇六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跟老师一起听音乐打节奏,并感受活动的快乐。

2、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杯子、筷子、咚咚锵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唐老师请你们认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呀?

2、说一说: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平时我们用杯子做什么?

3、杯子说他是会唱歌的杯子,你相信吗?

师:小朋友,你们听杯子唱歌啦!

4、教师用筷子有节奏地敲打杯子(音乐咚咚锵里的 节奏),引起幼儿兴趣。

5、好不好听?你们想不想来试试?

(意图:出示杯子引起幼儿的兴趣。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为下面幼儿为音乐伴奏做铺垫。)

二、敲一敲

1、发餐具,请幼儿自由敲打。

2、好玩吗?你们想敲出更好听的声音吗?

3、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打。

师:真能干,你们敲的真好听,太棒了。现在请你们保管好手中的杯子和筷子,跟老师一起来听一首音乐《咚咚锵》

三、试一试

1、听音乐师:这首音乐真好听,刚才我们是拍手,现在要是我们用手中的杯子和筷子给它来点伴奏让它更好听。

2、试一试: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敲节奏。

3、提要求:前奏的时候我们点头,听好音乐跟着音乐节拍敲。

4、请幼儿听音乐敲节奏。

(意图:幼儿喜欢敲敲打打,让幼儿自己敲打,感受活动的快乐,并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尝试着跟着音乐敲打,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和节拍感。)

四、演一演活动结束

1、唱歌伴奏。

师:这首歌啊是我们最喜欢唱的了,而且唱的可好听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那我们就表演给他们看一下吧,唱的时候要怎么样?(要用会唱歌的杯子伴奏。)

2、太棒了,表演得真好,表扬一下自己吧。(大家一起很开心的敲餐具)。

7.《陶艺制作--杯子》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知道杯子的共同特点,感知不同材料杯子的主要特点及应用。

2、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创造的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及动手活动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难点:

知道杯子的共同特点,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及应用。

培养观察、发现、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杯子与少量瓶子混放在活动室内。

2、同样大小的塑料杯、纸杯、搪瓷杯、不锈钢杯、瓷杯、玻璃杯若干组。

3、较淡的颜色水及热水。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给杯子和瓶子分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杯子与瓶子的不同点:(杯子口较大,有无盖都行,一般用来盛装液体;瓶子口较瓶身小,有盖密封,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盛装)。

2、请幼儿自由选取杯子,向同伴介绍“我喜欢的杯子”,并相互讨论总结杯子的共同特征及用途。

3、请幼儿随意摆弄各种各样的杯子,比较发现杯子的不同点,并请幼儿根据杯子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活动。

4、操作比较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

(1)请幼儿捏一捏、压一压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反复感知归纳出:(塑料杯、纸杯较软;玻璃杯、不锈钢杯、瓷杯很硬)。

(2)请幼儿掂一掂、比一比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感知归纳出:(瓷杯、玻璃杯重;纸杯、塑料杯轻;搪瓷杯、不锈钢杯比较轻)。

(3)请幼儿看一看倒上颜色水的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归纳出:(玻璃杯很透明;塑料杯比较透明;纸杯、搪瓷杯、不锈钢杯不透明)。

(4)请幼儿摸一摸、试一试倒上热水的各种材料的杯子,说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知归纳出:(瓷杯热、瓷杯传热最快;玻璃杯、不锈钢杯、纸杯、塑料杯比较热,他们传热比较快)。

(5)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哪种材料的杯子易摔坏?让幼儿知道玻璃杯、瓷杯易摔坏;搪瓷杯易摔坏外瓷,铁身易锈蚀变坏,不如不锈钢杯结实光滑;纸杯、塑料杯不易摔坏,但纸杯不如塑料杯结实耐用。

5、请幼儿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见过的杯子。

6、请幼儿联想、实验,比较几种特殊杯子的不同。

(1)一次性纸杯与塑料杯:纸杯易腐烂,无污染;塑料杯不易腐烂,易造成白色污染。

(2)烧杯和一般的玻璃杯:烧杯可以加热,不易破裂;玻璃杯加热易破裂。

7、请幼儿讨论在下列情况时应选择什么样的杯子:

(1)外出旅游。(结实轻便有提手不易摔坏的杯子)

(2)给病人送热奶。(保温带盖有提系的杯子)

(3)给客人冲茶水。(保温带盖有把的杯子)

8、请幼儿观察杯子的外部细微特征,讨论杯子上的“小秘密”:

(1)高脚杯上的细长腿。(美观、方便)

(2)杯身上的“凹”部。(拿握方便)

(3)杯身上的平行纹。(拿握防滑)

(4)杯子上的杯把。(方便、不烫手)

(5)杯提手。(方便省力)

(6)折叠伸缩杯。(少占空间)

(7)杯子盖儿。(卫生、保温)

(8)烧杯上的“尖凸小口”。(倒物方便,不洒物)

(9)杯身罩套。(隔热、防滑、美观)

9、出示实物,向幼儿介绍几种新产品,开阔幼儿眼界,萌发幼儿科技发明意识。

(1)山东无棣的贝瓷杯:贝瓷杯是利用贝类硬壳作原料加工制成的杯子。贝瓷杯细腻、轻便、美观,且以“废物”作原料,有利于环境保护,深受大家喜爱。

(2)中国广州佳洁士塑料刷牙杯: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3)向幼儿介绍诺亚口杯的发明者“著名青年发明家卢恩光教授”。

【活动延伸】

1、绘画、讲述活动“我想发明的杯子”。

2、纸杯或塑料杯制作活动“土电话”“飞碟”。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杯子是幼儿非常熟悉而又经常使用的日用品,因此活动中我注意收集利用丰富多彩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让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对杯子的种类、材料、用途、细微特征及异同展开了多角度的联想和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加深了认识,以致于在“我想发明的杯子”这一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观察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谐的发展。

8.《陶艺制作--杯子》教案 篇八

活动背景:

在一次公开课中,我是选用了一个现成“杯子店”的教案照搬的。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有教师提出了:在“摸一摸”环节中,我一个人端着盘子让每个幼儿挨着一个一个摸,用时过长,由于传热过程很短暂,导致了四个杯子的传热快慢无法再比较了,所以不仅冷落了前面已摸过的幼儿,同时后面的幼儿对四种杯子的传热快慢这一环节也没弄明白。教研后根据我班孩子多、语言表达不太丰富的特点等,我重新调整了教案,并又进行了试讲,效果比原来好得多。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感官进一步感知玻璃杯、塑料杯、瓷杯、搪瓷杯的特性。

2.懂得参观活动中要遵守的规则。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四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的桌子上摆放塑料杯、玻璃杯、瓷杯、搪瓷杯各一个。教师做演示的四种杯子一套(盛有可乐)。

2.做实验用的热水和可乐,一块磁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在室外等候)教师以杯子店售货员阿姨的身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我是杯子店的售货员阿姨,今天我想请小朋友参观我的杯子店,”然后介绍参观时的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不打闹,拿杯子时要轻拿轻放等。然后请小朋友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杯子,启发并讨论这些杯子的不同。

“小朋友,瞧我店里的杯子多不多?”(幼儿答:多)“那这么多的杯子是不是都长得一样?”!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幼儿答:不一样)“请小朋友看一看再说一说这些杯子怎么不一样了?”(幼儿答:有玻璃杯子,塑料杯子)

请几个小朋友找出玻璃杯和塑料杯。

教师小结: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这些杯子制作的材料不一样,像玻璃杯子是(玻璃做的幼儿答),塑料杯子是(塑料做的幼儿答)。那像这两种(教师拿起瓷杯和搪瓷杯)叫什么名字,又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教师重点介绍瓷杯和搪瓷杯。

瓷杯:是用一种特殊的土烧制而成。

搪瓷杯:(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能粘住磁铁)说明这种杯子是用铁做的,而外面是一层瓷。

教师带幼儿多识记几遍“瓷杯”和“搪瓷杯”的名字。(同时请几名幼儿分别把瓷杯或者搪瓷杯举起来加以巩固)

3.在了解杯子制作材料的基础上,感知各种杯子的特性

“小朋友知道了这些杯子制作时使用的材料不同,那还有没有不同的地方呢?”

a.请每组的每个幼儿都用手掂一掂这四种杯子,会发现什么?

小结:塑料杯最轻,瓷杯最重,玻璃杯和搪瓷杯差不多重。

b.再请每个幼儿都用手捏一捏这四种杯子,又能发现什么?

小结:玻璃杯、瓷杯、搪瓷杯捏不动,也就是不变形,塑料杯容易变形。所以强调塑料杯子最好不要在高温下消毒。(可以用其他的消毒方法)

c.接着请配班老师在各组的杯子里倒入半杯热水,请孩子们分别摸一摸盛有较热开水的四种杯子,又能发现什么?(告诉孩子们不争不挤小心烫伤!)

小结:由于传热快慢的不同,所以玻璃杯很烫手,塑料杯有些烫,瓷杯、搪瓷杯不很烫手。

d.然后请幼儿看一看并猜一猜老师的一套杯子里各盛着什么。

小结:玻璃杯透明,塑料杯次之,瓷杯和搪瓷杯不透明。

e.最后请幼儿想一想:假如四种杯子不小心掉在地上,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玻璃杯容易打碎,瓷杯也容易打碎,塑料杯摔不坏,搪瓷杯掉了外边的瓷。(事先准备一个掉了瓷的搪瓷杯,以作比对)

4.分析总结四种杯子的特点。

塑料杯轻,打不碎,容易变形,所以不要在高温下消毒

玻璃杯透明,盛热水传热快烫手,容易打碎

瓷杯好看,但最重,又容易打碎

搪瓷杯耐用,较重,不容易摔碎,但外边的瓷容易碰掉

教学反思:

1.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2.活动内容是利用幼儿生活中想要探究的问题,生成了科学教育活动。

3.活动过程脉络清晰,衔接较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开始部分提出要求,直接导入;基本部分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用“掂”“捏”“摸”“看”“想”一系列的动作,引导幼儿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结尾部分鼓励幼儿注意观察生活,解决问题。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满足了孩子“玩”的欲望,体现了《纲要》的“学中玩、玩中学”,孩子们在不断探索的同时,发展了综合能力,效果较好。

4.这个活动设计我在一次评级中用过,但由于面对的不是孩子而是评委,结果败北。

9.《杯子的设计》教案3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欣赏古今中外的各式杯子,丰富学生的视野,认识杯子的文化内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了解设计要素,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感悟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杯子的各部分设计意图,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

教学难点:渗透设计意识,进行初步的形象设计,会在设计中感受、体会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2B铅笔或勾线笔(师、生)。教学过程:

一、感知认识

(一)启发导入

1、谈话: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设计。(板书:设计)

首先请同学们看这一段话: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文化;是用设计的语言去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同学们现在还不理解,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地去体会、去感悟。

2、揭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杯子的设计》,当当小小设计师。(课件)

(二)初步感知

1、谈话:请同学们想想,要设计一个杯子必须知道哪些元素?

2、揭示:你们说的很好,老师帮你们总结概括了,他们分别是杯子的结构、形象、纹饰、功能、材料。(课件)

二、观察分析

(一)分析结构

1、谈话:我们首先来了解杯子的结构,请你分析一下杯子由哪几部分组成?(根据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指示相应的结构)

2、揭示: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杯子的结构——杯盖、杯口、杯身、杯柄、杯底。

(二)观察形象

1、谈话: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不同形象的杯子。

2、欣赏古今中外的杯子图片,分析杯盖、杯口、杯身、杯柄、杯底各有什么形象特点? 杯盖:超越盖子本来功能,有时和杯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形象整体;有时也能做杯垫。

(没有杯盖也可以)

杯口:不再局限于圆形,有方形、心形、不规则形。

杯身:有简单的几何形体、动物或物品的造型;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互补形等。杯柄:有些杯子很有特色,没有杯柄;有些杯柄的形象很简单,用花纹装饰;有的杯柄设计很有个性,瞧!这个耳朵多生动。

杯底:杯子生产的年代、生产商的logo、个性图案等。

(三)了解纹饰

1、谈话:漂亮的杯子都有各式不同的纹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古今杯子图片,总结纹饰特色。

① 纹饰一般出现在杯子的哪里?(身、柄、盖、底)② 哪个纹饰让你印象深刻?

(四)功能展现

展示图片,揭示杯子在各个时代的不同功能。古代:酒器、水器

现代:保温杯 磁化杯 电热杯、变色杯、量杯、旅行杯等

(五)熟悉材料

1、谈话:如果我在家里喝水,我用怎样材质的杯子更合适?如果我出去旅游,我用怎样材料的杯子更合适?如果我在一个古朴的茶馆里和喝茶,我用什么样材质的杯子更合适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进步,杯子的材料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欣赏图片 古代——现代

青铜、玉、陶瓷、竹、木、金属、玻璃、塑料、纸、合金、高分子混合(笨重、易碎—→轻巧、卫生、结构稳定)

三、初步设计

1、承上启下:现在你们能够稍稍明白一点“设计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文化”这句话的含义了吧!

2、小试牛刀

(1)师示范(铅画纸上画出具有观赏性的杯子形象)(2)提出要求 你是初级设计师

① 先思考形象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② 设计一个具有观赏性的杯子形象(大小与作业纸的比例合适)(3)学生进行初级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① 说说你设计的杯子的形象特点,具有怎样的功能?

② 在设计有个性特点的形象时,还要考虑什么?(功能,实用性)

在清楚明白你所设计杯子的形象特点以及功能,并且能将这两者与实用性结合,那就成为一名中级设计师啦!

五、总结延伸

上一篇:在中学励志报告会上的主持词下一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生活生命与 安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