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论文(共9篇)
1.现代化进程论文 篇一
纳米技术与世界现代化进程
物理系3班 王彪 1130600110 要了解纳米技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些关于纳米技术的知识:一,概念: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米物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等。二,理论基础: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也称毫微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纳米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一种技术。
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诞生了一门以0.1到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或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因此,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射程物质的技术。
纳米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这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三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三,概念分类:
从迄今为止的研究来看,关于纳米技术分为三种概念:
第一种,是1986年美国科学家德雷克斯勒博士在《创造的机器》一书中提出的分子纳米技术。根据这一概念,可以使组合分子的机器实用化,从而可以任意组合所有种类的分子,可以制造出任何种类的分子结构。这种概念的纳米技术还未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种概念把纳米技术定位为微加工技术的极限。也就是通过纳米精度的“加工”来人工形成纳米大小的结构的技术。这种纳米级的加工技术,也使半导体微型化即将达到极限。现有技术即使发展下去,从理论上讲终将会达到限度,这是因为,如果把电路的线幅逐渐变小,将使构成电路的绝缘膜变得极薄,这样将破坏绝缘效果。此外,还有发热和晃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型的纳米技术。
第三种概念是从生物的角度出发而提出的。本来,生物在细胞和生物膜内就存在纳米级的结构。DNA分子计算机、细胞生物计算机的开发,成为纳米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四,发展历史:(1)灵感来源
纳米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已故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1959年所作的一次题为《在底部还有很大空间》的演讲。这位当时在加州理工大学任教的教授向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费曼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他说:“至少依我看来,物理学的规律不排除一个原子一个原子地制造物品的可能性。”(2)关键突破 1990年,IBM公司阿尔马登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地对单个的原子进行了重排,纳米技术取得一项关键突破。他们使用一种称为扫描探针的设备慢慢地把35个原子移动到各自的位置,组成了IBM三个字母。这证明费曼是正确的,二个字母加起来还没有3个纳米长。不久,科学家不仅能够操纵单个的原子,而且还能够“喷涂原子”。使用分子束外延长生长技术,科学家们学会了制造极薄的特殊晶体薄膜的方法,每次只造出一层分子。现代制造计算机硬盘读写头使用的就是这项技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 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将变成根据人类意愿,逐个地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技术最早的梦想。(3)技术编年史
70年代,科学家开始从不同角度提出有关纳米科技的构想,1974年,科学家谷口纪男(Norio Taniguchi)最早使用纳米技术一词描述精密机械加工;
1982年,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我们揭示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对纳米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标志着纳米科学技术的正式诞生;
1991年,碳纳米管被人类发现,它的质量是相同体积钢的六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10倍,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莫利教授认为,纳米碳管将是未来最佳纤维的首选材料,也将被广泛用于超微导线、超微开关以及纳米级电子线路等;
1993年,继198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搬走原子团“写”下斯坦福大学英文、1990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子排出“IBM”之后,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自如地操纵原子成功写出“ 中国”二字,标志着中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997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用单电子移动单电子,利用这种技术可望在2017年后研制成功速度和存贮容量比现在提高成千上万倍的量子计算机;
1999年,巴西和美国科学家在进行纳米碳管实验时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秤”,它能够称量十亿分之一克的物体,即相当于一个病毒的重量;此后不久,德国科学家研制出能称量单个原子重量的秤,打破了美国和巴西科学家联合创造的纪录;
到1999年,纳米技术逐步走向市场,全年基于纳米产品的营业额达到500亿美元; 2001年,一些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战略或者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技术战略高地。日本设立纳米材料研究中心,把纳米技术列入新5年科技基本计划的研发重点;德国专门建立纳米技术研究网;美国将纳米计划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美国政府部门将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从1997年的1.16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4.97亿美元。中国也将纳米科技列为中国的“973计划”,其间涌出了像“安然纳米”等一系列以纳米科技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了解了那米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就可以说它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了。
1,纳米技术对军事领域的影响:
现在,各军事大国相继制定了项目繁多的军用纳米技术开发应用计划,诸如利用纳米技术研制新型导航与制导系统、新概念太阳能光电转换器件,以加速武器装备小型化、信息化和一体化进程;研制性能独特的纳米隐身材料,促进隐身兵器的发展;开发专用集成微型仪器,制造尺寸缩小到最低限度的纳米卫星等等。
科学家们正在考虑其应用:给飞机包上一层微电机襟翼皮,它将传感湍流等情况,使飞机根据情况升降,飞得更平稳更安全;潜水艇在水下如有一层微震动皮,也可以起到作用。有朝一日微电机化的坦克结构在遭到敌人火力袭击时会“变硬”;MEMS装置镶在头盔、服装或武器里,将不仅可以监测和传输一个士兵的重要标记和位置,而且还能监测和传输附近敌人的任何活动。
其次,改善了武器装备的隐身性能。利用纳米微粒材料的尺寸远小于红外和雷达波波长及磁损耗的特点,可望制成电磁吸收率极高的隐身材料。使用纳米材料可制成易于制备的超薄轻质的隐身涂层,几十纳米厚的涂层就可达到现有隐身涂层几十微米厚的吸波效果,大幅度减轻了现有吸波材料的重量。
提高了武器的安全性。纳米武器实现了武器系统超微型化,使目前车载机载的电子战系统浓缩至可单兵携带,隐蔽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第四,进一步提高武器的信息化程度。纳米武器实现了武器系统高智能化,使武器装备控制系统信息获取速度大大加快,侦察监视精度大大提高。
第五,使武器的生产周期缩短,成本降低。纳米武器实现了武器系统集成化生产,使武器装备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同时使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周期缩短 2,纳米技术的其他应用。
纳米技术目前已成功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医学、药学、化学及生物检测、制造业、光学等等。包括如下领域:
1、纳米技术在新材料中的应用
2、纳米技术在微电子、电力等领域中的应用
3、纳米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4、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学中的应用
5、纳米技术在化学、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6、纳米技术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7、纳米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8、纳米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挺括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总之,纳米技术的发现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信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成熟,它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会越大。参考文献;
杨志伊《纳米技术》
物理系3班 王彪 1130600110
2.现代化进程论文 篇二
一、以日为师谋求全面改革
甲午战前, 洋务派中的少数人意识到没有体制层面改革的配合, 器物层面的变革只是徒有其表, 但这一先见之明却不被认同。经过甲午战争的刺激, 效仿日本变法维新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认为, 日本成功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治维新, 若中国取法日本变法, 可以避免走许多弯路, 康有为提出“不妨以强敌为师资”[1]。康有为对光绪帝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 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 人民之众, 变法三年, 可以自立, 此后则蒸蒸日上, 富强可驾万国。”[2]光绪采纳了维新派的建议, 1898年6月下诏变法,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变法措施几乎全盘模仿日本的明治维新。维新变法以变革封建政治体制为目标, 将中国的现代化从物质技术层面推向政治制度层面。虽然变法的思想来不及实施就遭到保守派的扼杀, 但在变法思想深入人心以及社会危机全面迫近的形势下, 亲手绞杀维新派的慈禧不得不继承其衣钵, 开始全方位、深层次的社会变革, 改革仍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参照系。
第一, 政治上仿效日本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 决定采纳日本立宪政体, 因为“唯有仿行日本明治宪法, 始能存固体而固主权”[3]。1906年清廷正式宣布预备立宪, 中央成立资政院, 地方各省设立咨议局。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这一大纲大体以日本明治帝国宪法为蓝本, 第一、第二条, 差不多直接从明治宪法第一条和第三条翻译过来的: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 万事一系, 永永尊戴;二、君上神圣尊严, 不可侵犯。”[3]清末立宪是清末新政中最为重要的改革, 它初步实现了从无宪法到有宪法、君权无限到有限的转变, 表明了清政府在现代化价值取向上的进步。从中央到地方设立资政院和咨议局, 标志着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的转变。
第二, 经济上效法日本奖励实业, 保护工商业。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 这改变了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 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突破,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使民族工商业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清政府还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法, 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为工商业者的经营活动和合法权利提供了法律上的保护。
第三, 教育上效法日本统一学制, 设立新式学堂。1904年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在全国建立日本式的教育体系, 统一全国学制。1905年清政府废除持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使新式学堂教育得以全面贯彻。新式学堂建立后, 清政府聘请日本教习来华任教, 缓解了国内师资的不足。清政府还大规模派遣留学生赴日留学, 这批留日学生学成归国后投身于国内的教育事业, 为教育的现代化储备了人才。
第四, 军事上参照日本的军事编制编练新军。1904年夏, 练兵处草拟了一份详细的军队重组及现代化的计划, 9月朝廷批准了练兵处的报告。包括中国现代军事史上的最重要内容:一是提出建制表、军饷登记和建立陆军的总政策, 陆军将成为中国主要的军事力量;二是提出建立军事学堂等级制的计划。[3]
二、留日热潮与现代化的人才储备
自1896年清政府向日本派出第一批留学生起, 留日人数逐年增加, 到20世纪初, 接近两万人次。留日学生大多去日本学习法政科、师范科和军事科, 很多留日生回国后成为清末民初政界、教育界和军事领域的优秀人才, 为中国早期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 留日学生在清末立宪改革中起到了中坚力量的作用。1905年, 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随员的留日学生不仅担任出洋考察大臣的译员, 而且将考察的结果编译成资料作为立宪改革的参考。如考察政治馆、官制编制馆、宪政编察馆和修订法律馆是清末预备立宪机构, 这些机构均以留日学生为主。“宪政编察馆是清末宪政改革的枢纽机关, 宪法及其他有关宪政的文件大多由该馆拟定。该馆共有留学生47人, 其中41人为留日学生。编察馆的核心机构———编制局, 共有职员21人, 留学生占17人, 其中16人为留日学生。”[4]资政院和各省咨议局中有很多留日出身的议员, 他们参政议政建言建策, 成为晚清政局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二, 留日学生为中国基础教育作出了贡献。科举制废除后, 中国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折期。因为新式学堂缺乏能胜任现代教育的教师, 为缓解决师资匮乏问题, 1903年, 张百熙、荣庆和张之洞奏定《学务纲要》, “责成各省速派人到外国学师范教授管理各法, 分别学速成师范科若干人, 学完全示范课若干人”[5]。这些师范生毕业回国后, 大都分到各省、府、县开办的师范学堂和普通学堂, 将新式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带回中国, 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1906年的上海中国公学、无锡的竞志女学、安徽女学等, 也是由留日归国的学生创办的。”[6]留日学生翻译的中学和大学的教科书成为各省学堂的教科书。
第三, 留日学生对军事现代化作出了贡献。首先, 1902年清政府开始编练新军, 留日军事生在对规划军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 回国的军事生因有先进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为各省督抚所重用, 担任各级将领和参谋官等要职。众多留日军事生加入军队提高了新军军官队伍的素质, 使新军军官群体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最后, 留日学生从事各个省的军事教育, 他们回国创办或是亲自担任军事学堂教师, 将其学到的近代军事知识和技能授予中国士兵, 提高了军队的整体素质, 推进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
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是华夏中心观和华夏尊卑观, 认为华夏民族的文明程度最高, 因此有以夏变夷的观念。鸦片战争后, 西方的入侵使传统的民族主义观念受到挑战。甲午战败使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自鸦片战争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 中国人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在甲午战争的冲击下被唤醒, 所以甲午战争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界标。中国不再以天朝大国的心态来俯视其他民族, 中国的传统民族主义逐渐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
梁启超是引进和介绍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1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了“民族主义”, 他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说:“民族主义者, 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 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7]同年, 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 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提出:“民族主义者, 实制造近世国家之原动力也。今日欲救中国, 无它术焉, 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之最大之民族, 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 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 谁能篡之?特不知我民族自由此能力焉否也。”[8]继他之后, 知识界的其他人也纷纷介绍西方近代民族主义。例如, 20世纪初《浙江潮》连载了余一的《民族主义论》, 文中提到, “今日者, 民族主义发达时代也, 而中国当其冲, 故今日而再不以民族主义提倡于吾中国, 则吾中国乃真亡矣”[9]。中国传统民族意识逐渐脱离传统华夷观念, 以实现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为目标。
甲午战前,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建议改良政治, 结果未能成功。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檀香山, 使他大受刺激。从此, 孙中山决心从走和平改良的道路转向反清的革命道路。1894年, 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建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这标志着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正式形成。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体现为反满的民族主义。甲午战后, 孙中山认为用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时机已到, 1895年发动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 将反满革命思想付诸行动。1903年12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的一次演说中号召中国人民发扬民族主义精神, 称此种精神一经唤起, 中华民族必将使其四亿人民的力量奋起并永远推翻满清王朝。[10]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至此,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引进和介绍, 知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民族主义从观念转化为社会和政治运动需要民众的参与。甲午战争后, 台湾民众自发组织反抗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斗争一直持续到1901年才结束。20世纪初, 为抗议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 各地纷纷开展保路运动和收回矿权运动,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1911年声势浩大的四川保路运动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 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20世纪中国知识阶层民族主义思想的集体生发和广大群众对事关民族前途的国家大事的积极参与都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崛起的标志。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变法通议.戊戌变法 (三)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Z].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
[2]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Z].中华书局, 1992.
[3] (美) 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4]王晓秋、尚小明.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丁晓禾.中国百年留学全纪录[M].珠海出版社, 1998.
[6]王忠萍.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2 (6) .
[7]郑大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8]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饮冰室合集第二册.文集之十[M].中华书局, 1989.
[9]余一.民族主义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M].北京三联书店, 1960.
3.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研究 篇三
关键词:现代化;经验教训;启示
现代化,指的是在科学和技术革命影响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了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以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为主要标志,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
然而,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人口众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国家内,如何实现现代化?走什么样的道路?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新课题,为了解决这个新课题,至今已花了近60年的时间,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即积累了众多成功的经验,又铭刻了不少惨痛的教训。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都有用。我们要注意总结”。
本文遵照邓小平同志的精神,在共和国即将跨入60周年华诞之际,试对建国60周年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反思以便从中获取有益的借鉴。
1 建国初期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上出现的三大失误
探索在一穷二白、生产力落后、人口众多的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党需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决好三大难题: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定位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三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这三大问题,有一个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进程。遗憾的是,建国初期由于长期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加上对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理解上的偏差和对我国国情估量上的偏差,我党在这三个重大问题上,头脑不是很清楚,再三发生严重失误。而这三个方面的严重失误又相互影响,交织在一起,交替出现,致使我国建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大起大落,曲折、多难。
(1)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在阶段定位不清。
解放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议就指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任务,是稳步地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宣传提纲》也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这些论断,即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也符合我国社会实际。
然而,从1955年9月以后,受党内“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正确论断,被“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新提法所取代。这个新提法不符合我国国情,模糊了我党的视线,留下无穷遗患。在这个新提法的影响下,党的八大尽管明确宣告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却明确宣告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已经结束。这就致使党对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两者的界限混淆不清楚,延续了20多年,并导致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具体来说,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错误:
第一,把过渡时期的时限大大延长;把过渡时期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等同起来;并把过渡时期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相提并论,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混乱。第二,把过渡时期内经济和政治的特点继续搬用到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我国现实中,忽视甚至抹煞了两者质的差别,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把解决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仍然看作是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任务,因此,阶级斗争这根弦始终拧得紧紧的,革命运动一个接着一个,(1957年反右斗争,1958年庐山会议,1964年“四清”运动,1966年文化大革命)。这样就严重地干扰了经济建设,妨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上,超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国情。
①生产建设上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追求生产上的高指标,基本建设上的大规模,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②生产关系变革上急于过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不顾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向公有化程度更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过渡。盲目追求生产关系上的“一大二公”。其结果,“超前”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欲速不达。
(3)受“左”倾思潮影响我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上,混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中心工作时而抓经济建设,时而抓阶级斗争,左右摇摆,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大起大落。
②把党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不同看法、意见,归结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直至发展到“党内存在着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就在眼前”。要进行一场“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建国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两个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条道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虽然还存在,但已退到次要地位,这时的主要矛盾应是“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速度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搞经济建设。
1956年9月召开党的“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以及在外地多次重要讲话,都深刻阐述了这个正确思想。
但是,这一正确的思想未能坚持下去,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党轻易地改变了“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认定,重提阶级斗争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并把阶级斗争延伸到了共产党内部。
2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纠正了我党在现代化进程上所犯的“左”倾错误,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通过对建国以来二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提出了“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邓小平同志指引下,我党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在纠正“左”的错误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
(1)确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纠正了受党内“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党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阶段上定位不清的错误。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的一个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确立了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现实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就纠正了受党内“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党长期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矛盾的错误。
(3)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纠正了受党内“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党长期抓阶级斗争搞革命运动做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错误。
(4)确立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这就纠正了受党内“左”倾思潮影响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规模上,急于求成、不切实际的错误。
(5)确立了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就打破了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党长期坚持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6)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安定团结的政治方针为实现现代化假造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这就结束了建国以来受“左”倾思潮影响,政治运动频繁冲击经济建设,现代化事业被政治运动牵连而大起大落的恶性循环,同时也避免出现苏联、东欧等国政治动荡,社会动乱,国家解体的悲剧。
(7)确立现代化建设,必须“全面发展”、“两手都要硬”的战略布署。邓小平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还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要培养“四有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针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经济犯罪和腐败现象,他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政治腐败”。这就使中国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而言之,邓小平同志正是克服、纠正建国以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上所犯的“左”倾错误,又根据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纠正错误,敢于创新。才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他无愧于被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总设计师。
3 新世纪,我党领导人对现代化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我党新一代领导人继续高举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推动着中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1)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如何加快中国现代化事业上做出一系列新举措。
①全面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纲领,使现代化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全面展开,更加深入、具体。
②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并把它确定为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基本指导方针。
③鲜明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
④明确地确立了在新世纪实现“第三步走”的战略步聚和抓住前20年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现阶段、新形势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又提出了一系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新思想、新观念。
①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教训和吸收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②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
③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 回顾与反思我国60年来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以人民的需要,人民的满意度为判定标准。现代化建设必须为了人民,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
(2)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结合我国的国情、民情来进行,脱离了实际情况,现代化建设便会犯“左”或“右”的错误。
(3)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锐利思想武器。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同时善于吸收世界上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政治、经济、文化)。
4.现代化进程论文 篇四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
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是高桥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桥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5.在现代化进程中测试题及答案 篇五
1、小麦水稻2、产业3、红旗4、52杭州5、三6、自然人文7、28三
8、36.099、龙港十堰
二、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佳的选项
10、D11、A12、C13、A14、A15、C 16、B17、C18、D19、D20、B21、C22、C23、C
三、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24、(1)国产汽车品牌:一汽大众、桑塔纳、红旗、夏利、长安、松花江、浙江吉利等等(2)略
四、读图分析题
25、(1)A、辽南B、京津唐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
(2)E、重庆F、武汉G、西安
五、根据下列要求,完成相关活动
6.现代化进程论文 篇六
匡永琼
作者简介:匡永琼,政治学副教授。1963年8月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1986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获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研究生学历。现任惠州市委党校科研办主任,《惠州研究》副主编,惠州市委党校学术委员会成员,惠州市成人学校教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
内容提要: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对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现象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落后观念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因此,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建构起与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新型政治文化体系。
关键词:政治文化 政治现代化 政治文明
中图分类号:GO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5)08-0041-0
4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步伐。现代化的意蕴是广泛的,既包括经济的现代化,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现代化,其中政治现代化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有着深刻而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必然与该国的政治文化相关。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同时,政治文化又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而演进,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消极、落后因素已经成为中国全面走向现代化的深层次障碍,如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把握政治文化的基本问题,探索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人类对政治文化的研究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在政治学领域,对政治文化进行系统而又富有成效的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中,首次提出了“政治文化”一词。他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种政治文化是在该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所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和对法律的反应。”此后,他在其他著作中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系统。美国的《政治学分析词典》则把政治文化理解为“每一个社会内由学习和社会传递得来的关于政府和行业模式的聚集。政治文化通常包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如信念、情感及评价意向等。政治文化既是全社会历史经验的产物,也是每个人社会化的个人经验的产物”。迈克尔·罗斯金等认为,“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上述西方学者对政治文化的论述,拓展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推动了政治学的发展。但由于政治文化的研究在当时受到行为主义的强烈影响,忽略了政治文化中的物质因素和生产关系,加之一些阶级偏见,所以,政治文化的研究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并没有反映出政治文化的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认为,政治文化尽管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性,但它不得不受经济关系和物质因素的强烈影响,归根到底,它仅仅是现实的物质关系和市场关系的反映。所以,我国政治学理论界普遍认为,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的个人和团体,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一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国家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心理倾向的总和。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政治行为在个体心理导向领域中的系统表现,是整个社会系统尤其是社会文化系统和政治系统的历史性产物,也是在这个系统中的每个成员活动的历史性产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便以其无形的力量渗透于政治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它具有指导政治行为的基本功能。政治文化作为一种内化了的政治行为规范,规定着人们的政治倾向,影响着人们对政治的关心程度和争取或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力度,支配着人们对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更以一种执着的政治目标深刻、稳定、长久地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由于政治文化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它既可以指导革命的、进取的、正义的推进社会进步的政治行为,也可以指导反动的、保守的、非正义的阻碍社会进步的政治行为。其次,政治文化影响政治体系。历史表明,在一场政治革命风暴到来之前,往往在政治文化领域首先出现革故鼎新的征兆,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设计,以此来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并且为新的政治秩序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政治文化总是指导着人们去保护或推翻一种政治制度,去维持或改革一种政治体制。再次,政治文化制约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文化更是其中的一股无形的重要力量。政治文化包含对政治发展前景的向往,如果这种向往是符合政治发展规律的,人们便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能量,通过政治实践推动政治发展;反之则会严重阻碍政治发展。另外,政治文化通过其旷日持久、潜移默化、传播灌输的作用塑造政治社会的成员,使他们的政治文化素养对政治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和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现阶段的政治文化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过程中。总体上,现代型的政治文化已初步形成,但还带有明显的传统痕迹,体现了传统和现代两个层面。
(一)从传统的层面来看。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牢固的血缘宗法制度、政治和思想文化的高度专制以及封闭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成了古代以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核心,以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为内容的较为完备的封建政治文化体系。尽管封建专制制度已被摧毁,但封建政治文化的遗毒依然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生活。一是权力崇拜意识的影响,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官本位”意识浓厚,等级观念强烈,习惯于权大于法的人治运作方式,热衷于搞个人崇拜、家长制、一言堂,而不少群众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贵民贱、民不与官斗的传统政治心理。二是封建宗法意识的残留。某些地方、某些部门的主要领导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任人唯亲、任人唯派,致使这些地方和部门严重存在领导者以个人好恶决定下属的升迁,下属对上司感恩图报的心理以至人身依附等现象。三是封闭自大意识的表现。这突出表现在迄今仍有少数领导干部迷恋于改革开放前的绝对一元化政治文化结构,错误地将主导政治文化的指导和整合作用曲解为对社会其他政治文化的全能控制甚至取而代之,对西方政治文化更是讳莫如深,谈虎色变,不愿也不敢在科学分析的基础
上,大胆地借鉴和吸收其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益成果。四是臣民意识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本质上无疑是一种臣民文化,即使辛亥革命以后从西方引进“公民”这一概念,但普通民众在政治取向上大都表现为臣民心态。正是由于主体由客观历史孕育的奴性基因尚未发生根本性裂变,其诸多负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羁绊
(二)从现代的层面来看。世俗化和理性化成为现阶段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使政治文化打破了封闭保守、自我维持的传统发展模式,呈现出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适应性和容纳不同性质文化的开放性。一是整个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实现了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确立并发展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政治文化。国家职能与价值标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发展经济和社会管理成为国家的主要职能。“民主建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和“科教兴国”等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二是公民政治主体意识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普通公民政治上的民主、平等、自觉意识逐渐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扩大。公民开始确立依法有序表达政治意志和利益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由找“长官”转向找“法官”。
(三)从现实的层面来看。虽然现阶段我国政治文化的格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占主导地位,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封建专制主义和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政治文化还有相当的影响,相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来说,当前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仍然是滞后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依然是矛盾重重。一是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明显加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旗帜下,但在具体的政治倾向如政治态度、情感和政策倾向等方面却出现分化,呈现阶层性特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政治文化内部分层趋势加剧,亚文化广泛存在。二是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在摩擦中并存。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地区差异以及改革的渐进性形成了不同性质的政治文化广泛并存、兼容并蓄的局面。但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与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文化其内核本质不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摩擦。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之发生冲突。三是从宏观政治心理上看,现阶段我国国民政治心理以对现行政策的认同为主,同时兼有多元性、怀旧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义轻利的儒家伦理观念已经不被人们接受,代之而起的是“利益”一词堂堂正正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四)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政治文化的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严重滞后。我国至今未把“政治文化学”列为一个学科,即使从我国现有的政治学教材和论著来看,对政治文化的理论研究也十分薄弱。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目前我国仅有少数高校的政治学教材,列有“政治文化”专章,但多为对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和评价,对政治文化基本概念的阐释,则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况。而系统论述政治文化理论的专著更是凤毛麟角,至于与政治文化学密切相关的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伦理学等学科建设则更为滞后,有些还处于空白状态。此外,从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来看,虽然我国理论界这些年已经发表了一些相关文章,对主导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的成效、公民政治文化素养的状况等问题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对改革开放后已经出现且呈加速之势的某种程度的政治文化分化这一重大课题却普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就势必会
影响我们更好地发挥主导政治文化的指导和整合作用,以正确应对外来政治文化的强烈冲突、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政治心理复杂化、个人政治价值取向多样化和部分干部群众政治信仰迷惘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不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健康顺利发展。
三、当代中国新型政治文化的科学建构
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它为政治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建构起与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新型政治文化体系。
(一)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把发展经济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合法性是政治体系存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民众对政治体系保持认同和支持,就证明政治体系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才能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所得到的实惠中坚定政治信仰,产生对现行政治制度的认同和爱戴。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安康。是,我们也不能把政治体系合法性的维护和增强仅仅寄托在经济的增长等功利性的目标上,因为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波动。所以,在我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扩大的复杂情况下,要发掘维持和增进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资源,特别是制度资源和思想资源,使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和支持从某个具体的人转向具体的制度。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同时,要加大政治社会化的力度,保证思想教育的有效性。这里所说的政治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的政治制度和结构,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现代化政治文化的构建必须将经济发展和这些基本的政治制度纳入其视野,以提高全体人民对我国政治体系的认识和认同程度,从而增强整个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增强社会的稳定性。
(二)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中外政治文化的合理思想资源,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首先,我们要重视传统在政治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在政治发展的动力中,传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传统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它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消逝而远离我们。发展并不是要大量革除陈旧的模式和价值观,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发现用什么有效的方法使得传统有助于实现当前的政治目标,而不是阻碍这些目标的实现。在构建现代政治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割断历史、拒绝历史,应该正确把握与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为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当前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对其进行合理扬弃,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出发,积极吸收继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摒弃传统文化中“三纲五常”、“皇权至上”的封建糟粕,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化政治文化。其次,要正确处理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一种文明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其他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科学的借鉴带来进步,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这是文明演进的必然规律。政治文化作为整个文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同样也不能脱离人类文明整体发展演进的规律。所以我们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借鉴其现代的管理经验和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以丰富和发展本民族政治文化。因此,正确处理本土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又要反对国粹论,既要正确分析西方政治文明与西方霸权主义的区别与关系,又要正确区分政治现代化与西方化的概念,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特点,又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应自
觉防止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最终推动中国从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转化,实现政治现代化。
(三)创新发展主流政治文化,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我国当代政治文化是由多种不同内容的政治文化因素构成的一个文化系统,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之为主流政治文化,它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灵魂。在我国,这种主流政治文化就是我国上层建筑中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大发展、大转型时期,来自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矛盾不断涌现,政治文化趋于多样化,理论界也众说纷纭。这些思潮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有一定的错误思潮混杂其间,产生负面、消极影响。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人民行动的科学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更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政治共识。但是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我们不可能找到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现成而具体的答案,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致力于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主流政治文化。
(四)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形成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公民的参政意识。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形成了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但高水平的、有序的政治参与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因为这种政治参与机制的形成是政治系统和民众的互动过程,即除了有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外,还要有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从而能容纳日益高涨的政治参与要求,而且政治体系还要有相应的程序设计,以保证民众的政治参与不流于形式。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决定了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由于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与封建专制统治是格格不入的,在政治参与问题上不可能形成良性的路径依赖。艾森斯塔特认为:“中国皇帝的合法性,要求他关怀他的臣民并使之处于监管之下;但是政权的意识形态取向,却几乎没有在民众之中造成多少积极而长久的政治参与。”因此,在当前我国从“人治”传统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中要提高政治参与水平,其根本点是要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以形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说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否则,要么产生政治冷漠,要么形成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导致政治参与的爆炸。要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形成参与型的政治文化,首先要提高公民的政治认知能力。这种认知包括对基本政治理念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公民对政治参与合法性的了解;也包括对一些具体的政府机构、政治流程有一个详尽的认知,以保证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在合法性、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公民对政治参与的情感,化功利性、动员型的政治参与为自愿自觉的政治参与,使参与型的政治文化真正形成。
(五)大力加强政治文化的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巩固和发展我国一体多样化的政治文化格局。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政治文化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还处于严重滞后的状况。为了切实改变这种状况,第一,从政治文化的理论建设来看,应顺应形势的发展,结合中国的实际,逐步建构“政治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和加强与其密切相关的各学科建设,以充分发挥它们在公民政治教育培训上的理论先导作用。从当前来看,尤其要注意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指导,认真分析总结新时期我国政治文化研究的理论进展,大胆借鉴汲取西方政治文化学的有益成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把个人研究与集体攻关有机结合起来。为我国政治文化学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第二,从政治文化的实证研究来看,则必须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新发展,不断推进全方位、有重点的政治文化实证研究,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的问题,尤其要加强对改革开放后已出现的某种程度的政治文化分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认真细致地做好主导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这项基础工程,使之日益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凝聚全国人民力量、集中全国人民智慧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更好地发挥其指导和整合作用,巩固和发展我国一体多样化的政治文化格局,激励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7.二战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篇七
关键词:二战德国,现代化进程,促进作用
欧洲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受到严重破坏, 尤其是战败国德国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作为一个民族统一体的德国解体了。德国的军事力量被彻底摧毁, 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土崩瓦解, 整个社会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 给德国战后的重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也恰恰是这些因素, 使德国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得以摆脱旧制度的束缚, 从而使德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展得如此之快。
一、战后德国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进行经济建设。
德国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 历来就是欧洲各强国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 德国不得不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 这不仅使德国的国防开支一直很高, 而且德国的上空也一直笼罩着战争的阴霾。二战后, 为了防止德国军国主义的抬头, 四大占领国制定了德国非军事化政策, 这便使德国摆脱了庞大军费开支的困扰。而当时又处于冷战的特殊时期, 德国在完全非军事化的情况下仍能借助美国的保护取得自身的安全, 这是德国历史上所没过的。这样德国既不用支付昂贵的军费, 工业化发展又有了安全上的保障, 就可以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
二、东德的移民给德国带来了充足的、具有高水平的劳动力, 为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在波兹坦, 苏、美、英为了防止未来的德国可能再次提出类似于1938年苏台德德意志人问题从而吞并东德邻国, 因此一致同意, 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新的边界以东的原第三帝国东部地区所有的德意志居民全部移到奥得河—尼斯河以西。这种人力资本的转移和熟练劳动力的聚集, 正是战后联邦德国和平工业复兴的一笔最为重要的财富。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若按照每培养一个成熟劳动力平均投资15000马克计算, 仅是东德熟练劳动力的涌入, 其价值就等于为联邦德国节省了需要花在500万熟练劳动力上的300亿马克的培养费, 这一数字远远超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联邦德国的15亿美元的规模。”这些充足的、具有高水平的劳动力, 正是德国即将发生的工业化革命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
三、战后美国的援助为德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随着冷战的开始, 为了对抗苏联社会主义, 美国推行了意在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 德国也因此得到了美国的15亿美元的直接投资, 为战后的工业化重建提供了所需的资金, 同时美国又通过直接投资建厂来帮助德国的工业化重建。这样德国便可以安置东德大量移民, 以及促进本国人民的充分就业, 为战争准备的高新科技在战后和平时期的经济重建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 促进了德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更加吸引美国的直接与间接投资, 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为德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的援助不仅给德国带来了国内的发展, 而且给德国带来了世界市场。战后德国凭借强大的工业潜力、先进的高科技生产水平, 确保了
四、二战使德国旧有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结构荡然无存, 客观上促进了德国政治结构的现代化。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 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集团一直是德国的统治阶级, 他们顽固地维持着传统的等级特权, 奉行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政策, 把德国变成了极具扩张力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结构得以保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希特勒的暴政彻底摧毁了德国容克贵族的统治, 建立了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 使德国走上了真正的和平民主的道路, 为德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作为市场经济的补充, 一系列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使德国进一步步入了现代化的进程, 如: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 新的集中势头开始抬头, 艾哈德便于1975年着手制定了《反限制竞争法》, 并成立了联邦、各邦的“反卡特尔局”以保证竞争自由, 铲除了私人经济全面垄断市场的情况;建立了一个严密的社会保障网, 作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它保证了德国公民的生存, 并在他们面临疾病、工伤事故、失业、残废、衰老、负担家庭甚至包括死亡在内的风险时, 提供了广泛的社会保障, 从而使联邦德国成为战后世界中最发达的社会福利国家。德国的现代化进程被进一步深化了。
五、二战促进了德国社会结构的现代化。
二战以前, 德国一直是农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二战后农村人口不断减少, 甚至接近消失, 意味着全体国民的经济生活呈普遍城市化的趋势。这种对城市生活的依赖性, 本身就是商品加速流通的刺激性因素。与此同时, 旧德国的熟练劳动力在联邦德国的聚集和储备, 使联邦德国的工业资本往往能超常规地适应技术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战争结束之际被中止了的为战争目的服务的交通运输革命、电子工业革命和化学工业革命, 在改变了“军事工业化”的方向后, 迅速向“和平工业化”发展, 这就促使了德国“钢铁时代”的结束, 以及“汽车、家用电器”的“大众消费的来临”。随着汽车工业给数以百计地生产部门带来了滚动性的“增值效应”, 随着电子工业革命, 德国在化学工业领域再度成为欧洲中的“巨人”, 联邦德国的整个消费工业和投资设备工业出现了新的生产周期。这也促成了德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比重不断减少, 工业比重不断增加, 同时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德国走上了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工业发展道路。
总之, 战后联邦德国社会的这股猛然得到的现代化的推动力, 恰恰来自于对德意志社会传统的内外环境结构的破坏, 这种破坏首先要归功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德意志、欧洲以至整个世界所带来的全面性的结果, 因为正是这种全面性的结果, 才对这场破坏产生了最为决定性的正面强化的作用, 也使得德国最终走上了如此快速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德]克劳斯·费舍尔著.纳税德国一部新的历史 (上、下) (第1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萧韶工作室, 2005.12.
[2]路世澄著.德国文化与现代化 (第1版) .辽海出版社, 2000.12.
[3]辛蔷著.荣辱欧洲二战后德国社会的转向 (第1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5.
[4]陈乐民.战后西欧国际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
[5]晏小宝.德国的统一.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2.
[6]金安.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分析.学林出版社, 2004.12.
[7]连玉如.新世界政治与德国外交政策 (第1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4.
[8][美]戴维·卡莱欧著.冯绍雷, 袁胜育, 王蕴秀译.相兰欣校.欧洲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 (东方编译所译丛) , 2003.
8.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思考 篇八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较强的动态演进过程,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阶段目标,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分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在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后,实现了农业恢复性生产,完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和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以追求数量和满足人民群众生活供给为主要目标。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业现代化由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延伸到了经营管理现代化,即通过体制创新,建立起农业经济运行的新机制、新体制。这一阶段以扩大市场供应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体系为主要目标。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已经全面展开,整个国民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农产品总量大幅度增加,居民的消费也在由数量需求向质量需求转变,同时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这个时期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又扩展到六个方面: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内涵拓展到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民生活消费领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当代农业现代化最显著的特征体现在:农业科技化(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工厂化)、集约化、多功能化(休闲旅游观光农业),而其中,农业科技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
二、牡丹江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从财政投入看,市级尚未设立农业科技专项资金,县级农业科技专项资金仅为几十万元,只能维持推广机构运转,无法保障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工作经费。黑龙江省级科技投入以粮食生产为主,牡丹江市粮食总产低,获得的相关政策性资金少,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基础建设相对滞后。
2.设施建设滞后。从水利建设看,牡丹江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21.65万亩,占耕地面积13.81%,远低于全国48.7%、全省27.2%的水平;从农机装备看,牡丹江市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仅为8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存在运输机械多、其他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型农机多、大型农机少等问题,导致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偏低。
3.人才支撑乏力。基层推广机构人才不足,目前全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仅有189人,每个乡镇平均4人左右,人均承担指导面积5.29万亩,难以做到高精度、高频率推广;农村实用人才不足,大量懂技术、善经营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农民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4.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在牡丹江市145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建有专门研发机构的仅有8户,科技研发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的仅有24户,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低、层次浅。
三、加快牡丹江市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推进水利化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科技强农的重要支撑。一是强化工程节水措施。加快建设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田间节水工程;发展节水灌溉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渗灌、微喷灌等灌溉技术。二是大力推广农艺节水技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育耐旱品种、适水种植,减少作物耗水,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逐步减小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度。三是推广控制灌溉技术,以改革水稻灌溉制度为突破口,大力推广水稻“浅、湿、干”模式的控制灌溉技术,力争将水稻田间耗水量从600立方米降低到350~400立方米。
2.加快推进农机化建设。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也是加快科技强农、提高拉动生产率的前提条件。加快农机新技术推广,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加大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经济作物育苗移栽技术、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推广力度。同时,加快农机合作社建设。结合山区半山区农业特点,利用省级扶持农机化、合作化政策,重点围绕水田集中连片区域,加快组建一批水田农机合作社;围绕玉米、大豆主产区,加快组建一批中型农机合作社;围绕烟、甜菜、甜叶菊等经济作物产区,组建一批小型农机合作社,为农业科技生产、集约经营创造条件。
3.加快推进集约化建设。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技术要素的集约配置,只有通过技术手段创新,才能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层次。加快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含量,在加快引导各类生产企业开展质量认证体系的基础上,以食用菌、畜牧、林下经济为重点,采取外引内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生物制品生产、高端食品开发等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型,培育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复合食品加工企业,加快构建科技密集型、精深加工型、循环配套型农产品开发链条,做大集群经济。
4.加快推进合作化建设。合作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形式,是加速科技强农步伐的必要手段和有效载体。一是打造场县共建载体。借助农垦现代农业科技优势,促进农垦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向地方延伸。二是打造局县共建载体。依托森工林下经济发展科技优势,以科技为纽带,加紧谋划、生成一批林下经济开发项目,通过共建园区、集中示范的形式,带动地方林下经济科技水平提升。三是打造农民联合与合作载体。采取龙头创建、科技大户领建、科技项目带动等方式,鼓励农民组建各类科技合作社,为农业科技推广搭建平台、开辟渠道。
5.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尺度。一是加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通过整合农业、质检等部门技术力量,聘请科研院所等措施,加快制定修订符合牡丹江实际的农业各个产业生产技术标准。二是加快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按照集成示范与重点推广相结合的方针,实施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要素定向投放,加快各类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示范区建设,初步形成四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载体,引领全市农业标准化建设。
6.加快推进品牌化建设。品牌是农业科技的表现形式,也是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形式,更是科技增效增收的实现载体。一是依靠科技培育品牌。依托牡丹江市生态优、特色产业强的比较优势,在挖掘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同时,通过定向推广专用技术、专用品种,进一步提高区域优势农产品品质,开发其技术特质、文化特质和地域特质,全面释放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潜力,培育新的地域特色产品。二是依靠科技整合品牌。在推进同类产品统一冠名、地域品牌统一标注的过程中,通过聘请专业咨询机构、相关科研院所和专业品牌包装团队等方式,组织开展品牌科技评估和产品科技开发论证,确保行业主导品牌和重点地域品牌的科技化发展发展取向,以科技化提升农业品牌优势,同时,通过积极探索利用动漫、影视植入、名人代言等形式,综合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全方位开展品牌推介,力争用五年时间,将牡丹江米业优势产品品牌和菌业地域优势品牌推向全国。
7.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手段。重点是加快拓展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科技服务功能。依托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项目,全力建成牡丹江市农业信息服务“123框架”,即1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2大支撑体系,培训教育、农村社区社会化服务和信息富农3大工程,构建集互联网、电信、有线电视网络、卫星、无线、广播于一体的新型信息服务虚拟网络环境,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为加快科技强农步伐提供可靠平台。
9.现代化进程论文 篇九
现代化进程中安全生产的若干战略问题思考
中国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实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意味着中国工业化的实现将使全世界工业社会的规模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翻一番.所以人类工业化进程中曾经或者可能发生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都将以更为集中或突出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安全生产问题. 为此,“十一五”期间除了要完成《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10项主要任务,9项重点工程外,建议加强对下述战略问题的研究:
作 者:宗之 作者单位:刊 名:现代职业安全英文刊名:MODERN OCCUPATIONAL SAFETY年,卷(期):2007“”(8)分类号:X9关键词:
【现代化进程论文】推荐阅读:
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网上考试(2013年3月25至27日)11-05
现代化工程论文07-06
现代化分析论文08-02
现代机械论文06-13
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建设综述论文06-17
现代物流概述论文08-02
现代职场礼仪论文10-12
对财务会计现代化改革的相关探讨论文08-11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07-03
现代成功学论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