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杂文随笔

2024-09-20

虚伪杂文随笔(精选6篇)

1.虚伪杂文随笔 篇一

虚伪与抉择的散文随笔

尼采的世界我不太懂,但我所遇见的问题却和他如出一辙:难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或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考试吗?我不太挣扎于眼前的苟且,更向往着诗和远方的田野。但现实的羁绊,又牢牢锁住我的双脚,只能一次次期待着远方。

人的一生难道就应该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下去吗?我行走世界之外,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观察者这个世界的轨迹,曾经无数次想融入到这个轨迹中,然而一切都只是徒劳!到底是我们选择了世界,还是世界选择了我们。如果世界选择了我们,为什么又要使我们行走于世界之外呢?如果我们选择了世界,为什么又会脱离轨迹呢?我们到底是创造者还是破坏者?世界以规则来束缚我们,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善恶的创造者首先必须是破坏者,他必须摧毁一切价值观念。

犹如加缪在《局外人》中所言:我们选择了太多虚伪,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这个世界的圆满。我们的价值观建立在虚伪的基础上,这个世界完美了吗?是不是过度的完美摧毁着人性的良性。难道每个人都应该披上一套虚伪的套装,才能活下去吗?在死亡面前,我披上了那一套伪装。我活了下去,灵魂却早已死去。或者我选择了死亡,众人都为我的重生而喝彩。为我的.下一世的虚伪而祝贺着。这一世我没有选择虚伪,他们为我的选择感到悲哀,认为我失去了人性的良性。只有通过死亡来拯救我。

我累了,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抉择,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谁又能给我答案?神吗?上帝?都不是!只有我自己,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想要的。那不是一切的虚伪,而是人性仅存的良知罢了。

2.虚伪的摇滚 篇二

不知道为什么,对中国当代摇滚始终提不起任何兴趣。甚至一直怀疑他们的价值体系全是垃圾。在卡列宁家里看音速青年现场,觉得他们确实好,但他们身后的背景是美国。所以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他们选择一套稳定的路线,他们甚至还可以制造自己的牛奶库。最关键的是,他们是一群勤劳的人。他们并不反对上帝,他们的持之以恒恰恰是赞美上帝。

摇滚当然美,听好的摇滚和看好诗,好小说,好电影的愉悦等级相同。所以坚持认为一点,好摇滚不仅仅靠激情抵达,尽管,激情很重要。那些徒有激情没有大脑的东西,让人反感。那些冒充有大脑的东西,更让人反感。我为什么喜欢张楚,不喜欢诅咒,原因很简单,张楚人好,诅咒挺装。因为此,喜欢陈升甚于罗大佑。哪怕张楚、陈升这些人一辈子不搞音乐,我也喜欢他们。对一个从事音乐的人来说,其人比其作品重要的多。张楚就是个柔弱的邻居兄弟,陈升就是整天喝酒打麻将的一个老叔,关于女人的罗曼史很多。他们都不像搞音乐的。PK14的杨海崧,第一次在南师看到他,以为他是个做IT的。他们不象搞摇滚的。我说这个的意思是,他们可以一边上班,一边做摇滚,或者一边扫大马路,一边做摇滚,一边烧锅炉,一边做摇滚,一边开小店,一边做摇滚。他们可以根据现实状况,接受某种生活。他们不会有什么优越感,或者觉得自己干哪行会掉价。

热爱摇滚当然没错,和梦想有很大关系。热爱电影,很大原因就是想当一个导演,以至于我现在像个孙子一样在写剧本,心里还死死揣着这个梦想。但深知一点,可能我这一辈子也干不上导演,而终其一生劳碌地干一个和导演无关的行当。导演具备一定的话语权,搞摇滚则不同,一旦碰到一个契机就能够去搞音乐,而且能够深入现场。人在聚光灯下,有充满力量的外表,貌似对现实的抵抗,貌似强大,貌似叛逆,貌似虚无,貌似很HIGH。简直太符合年轻人了。

只是,他们年轻却并不天真,叛逆的同时还拥有一个极度现实的价值观。

他们混乱,功利,自卑,但寻找优越感。

如果不给他们优越感他们就会死。像那群拍DV的青年们,很多人干导演往往沉迷到导演状态中,把自己朝一个角色的套子里去推,而忘了自己基本功并不扎实。他们没有天分却从来不刻苦,他们看到一些好东西就会整天谈来谈去,以为自己看到了就掌握了真理。他们真是一群渣滓,垃圾!

3.喜欢你杂文随笔 篇三

喜欢你咕噜咕噜喝汽水的样子,为你上下滚动的性感喉结暗喜;

喜欢你扶着眼镜给我讲题的样子,为你毫不犹豫写下答案的好看手指叹息。

你总是笑眯眯的看我,让我觉得故事就会发生。

分开那天,我好像失去了全世界的欢喜。

后来啊,我用尽了全身力气想念你。看着你的照片发呆,听着你的声音入睡。你发的每一则消息我都记得,你写的每一个状态我都猜测。

「今天的你会做什么?」

「今天的你要吃什么?」

「今天的你开心吗?」

「今天的你疲惫吗?」

「今天的你还熬夜吗?」

「.......」

我吞下了所有的好奇,只为这份喜欢你的心不会打扰。

不确定今天的你会如何,只是很确定每天的我都想你。

在想念你的日子里,每分每秒都带着难过,期盼,开心和不安。

难过我的平凡不能去到你身边,期盼有一天我们的再见面,开心你的开心,不安你的不安。

就这样我度过了独自想念的每天每天。

再后来啊,我们终于再见面。

不出意外地,我比从前更喜欢你。

喜欢你抱着吉他唱歌给我听,而我依旧为你的好看手指着迷;

喜欢你扯开领带解开衬衫的几颗扣子,而我依旧为你的性感喉结暗喜;

喜欢你在暗黄的灯光下写字的样子,而我依旧为你的细腻文字叹气。

喜欢你一首歌就能安慰我的伤心,喜欢你一行字就能回答我的猜测,喜欢你一句话就拯救我的低迷,喜欢你一个笑容就照亮我的所有黑暗,喜欢你一个眼神就能让我无比心安。

后来的后来,故事并没有发生,可我依然喜欢你。

我只能在每个想念你的夜晚,一个人和星空说话。

如果你喜欢我的喜欢,那最亮的那颗星星就会替我传达;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挂念,那再亮的星星也将熄灭。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有星星的夜晚的天空,所以按照约定,我也只好偷偷藏起我的喜欢和想念。

怎么办,你这么好,我都不忍心再喜欢你。

4.清明雪杂文随笔 篇四

谁知又是两天难捱的浮尘天气。土蒙蒙不说,总有土尘味进入呼吸,躲在家里也不行。

赶紧来点儿雨吧,哪怕是雪,听说有些地方下雪了。

上午出太阳了,能见度比前一天好。中午转阴,气温有些下降。下午有风了,还是土蒙蒙的,不敢上街。怎么不来一点儿“清明时节雨纷纷”啊!

傍晚,风大了,有白色小点随风斜下。盯着看:真的大了;真成片了;成花了。心里欢呼:“下雪了!”于是,心里热乎乎的,冒黑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不愧是清明,有灵性的日子。这世界,万事万物,明里暗里,都有关联,特殊的日子,总有不同的表达。表达可以迟到,表达不会缺席!

早上,竟是冬天的模样!落在树上建筑物上的雪白白地晃你的眼。穿上厚实的衣服,赶紧去黄河边看这难得的清明雪。

凛冽清爽的空气,白雪、红花、绿树配成的色彩,安安静静的清晨,这空间胜过前些日子繁花似锦、人们与花合欢的情景。这个日子,这样繁盛的雪,胜过烂漫春花。

好一场清明雪啊!

清明雪

清明的雨夹着雪 行人的魂断了肠 清明下雪,料来也属于稀疏平常的事情。毕竟北京一整个冬日都没有雪,叫南方来得同学多了些许遗憾,也叫我们这些北方人少了些乐子。陈然,拿同学来取乐自然是不对的。但是单纯而快来的欣喜则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尤其是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在风中被凝固...兮笧

《论语》

子路第十三 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说,既然不能得到依中庸之道而行的人,与之同处,怎么也能得到狂狷之人吧!狂,是有进取精神的人,狷,是很小心、谨慎,守节无为的人。北宋大儒邢昺的《论语义疏》说,“中行,行能得其中者也。言既...希_92f

4中国护士为何要先学USRN再考托福或雅思?

5.等待温暖杂文随笔 篇五

年年岁岁都祈盼着春的回归。

岁岁年年都等待着温暖。

年年的春节都在想,春节就是迎接春天到来的节日吗?可春天距离我这里还那么遥远呀。

你知道的,我是非常怕冷。

这种对寒冷的惧怕不仅来自于身体,更多的是来自于精神。

记得曾经跟你说过,13岁那年的深冬夜晚,一群戴红卫兵袖箍的人砸开踹开了我的家门,用棍棒捣毁了家里的一切,我又冷又怕瑟瑟发抖,藏在父母身后,目击了一切。

从此,我很害怕冬天。

怕冷是从少年时开始。

我还跟你说过,我从农村抽调去了煤矿,那时抽调回城分配就如同,好坏全凭运气。我肯定是赌输了,去了煤矿,干的是又脏又累的洗煤厂手选工,可我依然觉得日子很好过,因为毕竟温暖多了。

一个夜班下来,虽然大皮带走廊里也寒冷难耐,但比起农村的荒原四野还是有些挡头的,回到宿舍里是暖和的,屋里可以穿单衣呀,我守着的可是能给我温暖的煤呀!

跟知青的冬天相比,改善大多。

那时年轻,年轻对苦难的理解和接受既浅薄又简单。

冬天有了取暖,居然有了幸福感。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煤矿,所经历的苦难和寒冷还都是肉体层面的。

那个瓢泼大雨的中秋之夜,我把爸爸一个人丢在了那个冰冷的大抽屉里,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漫天雨水无遮无拦地走在深夜空无一人的马路上。

这是我生命中冷到刻骨铭心的一个夜晚。

现在我穿着薄棉衣和厚袜,坐在沙发上用手机记录着我对寒冷的回忆。

你是否愿意听我的故事?

和往年一样,我翘首以盼。

我等待温暖。

每天都观察着梅花的羞涩吐芽,小桃红的含蓄初绽,迎春花的大胆怒放,还有杨树狗子肆无忌惮的铺落满地,而后杨絮开始飘呀飘,乱迷人眼,哦,忘记说那依依的泛绿的柳树了。

春天迟迟不来。

春天总是使人惆怅。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点上句号时,你那里已是火爆的夏日了?

6.虚伪的教育 篇六

我是一个没有受过完整的学校教育的人。“文化大革命”时,因为家庭出身中农,也由于我敢于跟那些当了红卫兵头子的老师对抗,所以,小学还没毕业就被赶出了校门。后来到了部队,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后,才考进一所部队艺术院校学习。我没有进过一天中学课堂,对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基本上不了解。

我有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儿,她经常来问我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她可能以为当了作家的父亲解答几个中学语文方面的问题不成问题,但面对着她的问题,我从来没给过她一个肯定的回答。我总是含含糊糊地谈谈我的看法,然后要她去问老师并且一定要以老师的说法为准。我的不自信是因为我没按部就班地念中学,骨子里深藏着自卑。但读了那些受过完整教育、甚至正在教语文的人写的文章,才知道他们的境遇与我差不多,心里多多少少地得了一点安慰。

认真地读了那些讨论文章,又粗粗地翻看了女儿的语文课本,我感到,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从教材的选定到教学的目的,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自满自足的体系,要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有的文章,对我们几十年基本不变的教材提出批评,其实,教材仅仅是教育目的的产物,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就有什么样的教材。“文化大革命”前,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文化大革命”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换了一些提法,但骨子里还是老一套。而教育目的,不是几个编审教材的书生能够决定的。我看到了那个编教材的人吞吞吐吐地发言,知道他们有难言之隐。正因为国家的教育目的带有如此强烈的政治色彩,所以也就只能编出这样的教材。就是这样的教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给彻底地否定了,因为它还不够“红”,还不够“无产阶级”,那就只学《毛主席语录》。我在小学学习五年,有两年就是把一本大开本的《毛主席语录 》当了语文教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把“文化大革命”前的教材当成了好东西,几乎全盘恢复。其实,“文化大革命”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建国以来所犯错误长期积累后的必然爆发。“文革”前所犯的错误,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革”后不断地纠正“文革”前的错误,但我们的语文教材却没有跟着变化。于是也就出现了被许多人猛烈抨击的现象:在不提阶级斗争多少年后,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还有那么多“革命”文章。文学界早就对统治了中国散文界几十年的那种类型化散文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这些虚假成性的文章早就没人要读,但我们的教材还把它们当成光辉的范文,硬逼着老师升虚火,强抒“无产阶级”之情,硬逼着90年代的学生,去摹仿他们那种假大空的文体。也许,这些文章的作者,在写这些文章时,抒发的确是他们当时的真实感情,但这些人现在活着的也不写这样的文章了,他们自己也未必承认,那些被选进了教材,教育了几代中国人的文章,就是他们最好的文章。他们未必不对当年自己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创作进行反思。他们现在的创作也是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不健康的情调”的呀!这些最“革命”的作家早已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满世界飞翔着传播爱心,但我们还在强逼着孩子们学习他们那些咬牙切齿的文章。

长期以来,在我们国家里,“人道主义”、“人性”,都被打上了“资产阶级”或是“小资产阶级”的标签,进一步发展就是谈情色变,经常被引用的就是鲁迅那句话,“贾府的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其实鲁迅也不是焦大,他也不敢肯定地说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共产党进城以后,多少“焦大”改造了家庭,娶了成千上万的“林妹妹”做老婆。但人们不敢面对现实,尤其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鲁迅先生通过阿Q揭示了部分“国民性”,鲁迅先生还用他那些匕首般的杂文,揭示了中国人的虚伪。这是更为普遍的“国民性”。因为虚伪,我们口是心非;因为虚伪,我们亦人亦鬼;因为虚伪,我们明明爱美人,却把美人说成是洪水猛兽。更为可怕的是,长期的虚伪,形成了习惯,使我们把虚伪当成了诚实。我们明明满口谎言,却并不因为说谎而产生一点羞赧之心。这就来了,明明我的儿女公费留学后全都不回来了,我还是理直气壮地批评那些不回来的留学生;明明我的儿女在国外过着好日子,我却义正辞严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明明我们知道教材里许多文章是假话空话,连文章的作者自己也不相信,但我们还是逼着孩子们当成真理来学习。明明我们每个人都有那种“病态”的“资产阶级”感情,但我们却硬要消灭学生头脑中的这种感情。我们教材中的有些文章作者明明是表达了自己的“资产阶级”感情,我们却硬要给人家进行“无产阶级”的解释。

问题还是回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上来吧,我们的语文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并不是要学生能够用独具特色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允许摹仿着教材上的光辉样板抒发“无产阶级”感情);我们要培养的是思想“健康”的接班人,并不需要感情细腻的“小资产阶级”;我们恨不得让后代都像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乖孩子,决不希望培养出在思想上敢于标新立异的“异类”。国家鼓励人们在自然科学领域标新立异、发明创造,但似乎并不鼓励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标新立异,更不希望你发明创造。尽管国家有宗教政策,允许人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而相信基督教、伊斯兰教或是佛教,但在我们的学校里则决不允许有任何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存在。由此决定了我们的教材必然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由此决定了我们要通过语文教育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于是,语文就变成了政治的工具;于是,我们的孩子们的作文,也就必然地成为鹦鹉学舌,千篇一律,抒发着同样的“感情”,编造着同样的故事。我读过我女儿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作文,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倒是她遵照她的中学老师的嘱咐写的那些对她的考试毫无用处的随笔和日记,才多少显示出了一些文学的才华与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真实感情。可见孩子们也知道,写给党和国家看的文章,必须说假话,抒假情,否则你就别想上大学。如果我们的这种教育方法真能把我们的后代培养成除了相信马克思主义之外什么都不相信的“红色接班人”,那就这样搞下去吧!但事实恰恰相反,孩子们在上学期间就看出了教育的虚伪,就被训练出了不说“人话”的本领,更不必说离开学校进入复杂的社会之后。

仔细一想,我们的孩子用两种笔调写文章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是继承了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那些学子们,用一种笔调写应试的八股文,用另一种笔调填词赋诗写小说。做八股文是正业,关系到个人前程;填词赋诗写小说是副业,是野狐禅。《儒林外史》中鲁编修家的小姐,发现自己的新婚夫婿只会写诗根本不会写八股文,气得当场昏厥,可见不会写八股文连漂亮的小姐也不爱。那时的文人,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的,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屡试不第,绝了科举的望,于是就通过文学的方式来抒发心中的愤懑,譬如蒲松龄。二是科场得意后,但官场上不得意,被贬到天涯海角,但饭还能吃饱,闲来无事,就写诗填词,发泄感情,打发岁月,如苏轼等人。当然流芳百世的是他们的诗词小说,而不是让他们金榜题了名的八股文章。当然,考中了举人进士的人成千上万,但大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名字,蒲松龄的名字却永垂不朽。我们的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之后,大概再也不会用那种笔调写那种应试文章,就像用一块砖头敲门,门敲开了,砖头肯定要扔掉。90年代的语文教育,实在不应该为了帮学生雕琢一块砖头费这样大的力气。这就让人想起了高考。

即便有朝一日高考与中考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语文教材也编订得让人满意,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就必然地提高了文学素养、并由此进而提高了人的素质了呢?我想也未必。这未必的原因就是虽然我们有了好的教材、有了好的考试方法,但我们未必有那么多好的、起码是合格的语文老师。好的老师,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好的老师哪里来?当然主要是通过师范学校的培养。城市的情况我不甚了解,仅就我所接触的农村而言,其实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不报师范的。即便是师范毕业的优秀学生,也并不一定去当老师。必须承认在我们的社会中,最上等的职业还是当官,当官的工资尽管不比教师高,但人们都知道,大多数当官的并不靠工资吃饭。他们合法地享受着最好的东西,他们即便不贪污不受贿也可以活得比老百姓好得多。无论什么人下了岗,当官的也不会下岗。常常听说某地拖欠教师的工资,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地方拖欠了书记或是县长的工资。一个中学教师被任命为哪怕是穷乡的乡长,都要摆酒宴庆贺;但如果让一个乡长去当中学教师,他很可能要上吊。当然,真正优秀的人也未必当得上官。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就很难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有了好的教材,没有好的老师,恐怕也无济于事。所以,我想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实际上牵扯到方方面面。什么时候当官的都想当教师了,别说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点问题,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我认为,语文水平的提高,大量阅读非常重要。在目前教育经费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让学校拿出大量的钱来购买图书很不现实,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文革”前那样,把语文教材分成《汉语》和《文学》两本教材呢?我幼时失学在家,反复阅读家兄用过的《文学》课本,感到受益很大。我最初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是那几本《文学》课本培养起来的。另外,我觉得,我们没必要让中学生掌握那么多语法和逻辑之类的知识,这些知识完全可以放到大学中文系里学。我感到,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至于语法逻辑之类,八十岁也可以学得会,而且很可能因为有了多年的使用语言的实践,学起来会事半功倍。让孩子们像拌黄瓜菜一样去学那些枯燥的逻辑、语法,毫无疑问是一桩苦差事,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学搞得妙趣盎然。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也用不到自己的母语的语法,一个基本上不懂语法的人,完全可以正确地使用母语说话和写作。既然我们提倡学以致用,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那些对大多数人无用的东西呢?如果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能进行这样的改革,我们的大学中文系就多了一条存在的理由。大学中文系培养的就是精通汉语语法和逻辑的专门家,他们研究汉语的发展与历史,他们毕业后可以教中国人学汉语,也可以教外国人学汉语。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篇文章,小学生在学,中学生也学,大学生也在学。我想,如果把语文比喻成一台钢琴,那么,的确需要一些人学设计、学修理,而绝大多数的人,只要学会演奏就行了。肖邦未必能修理钢琴,沈从文未必能写出一本语法方面的书,而写了很多语法书的吕叔湘,好像也没能写出一部很好的小说。

(选自莫言散文集《会唱歌的墙》,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

【悟读】

莫言以一个作家的视角对教育进行审视,其观点独到,剖析深刻,启示是多方面的。其重点谈的是语文教育的问题,认为教育目的影响甚至决定了语文教材,进而决定了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他以“虚伪的教育”为题对中国教育加以概括,振聋发聩。虽然写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时至今日,依然有着巨大的启示价值。

青年学子作为教育的直接对象,对于教育的虚伪性有着深切体验。对教育表达不满甚至批判不是难事,难就难在以建设者的姿态,既指出教育弊端,更努力寻找解决之道,就像莫言对语文教育、语文教师的建议那样。

【沉思】

1.请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2.作者认为,“什么时候当官的都想当教师了,别说语文教育中存在的这点问题,再大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对此,你怎样理解?

3.读罢此文,你对中国教育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体会。

【参考答案】

《奶奶和1953年的诺贝尔奖》

1.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奶奶早就发现了“认母行为”的现象,几乎断送了洛伦兹的前程,但奶奶却无法将之上升到理论阶段,以致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与奶奶未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及知识的匮乏有一定的联系,但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此。我认为,奶奶与诺贝尔奖无缘有文化、教育、学识、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采用了对比手法,以时间为序,从发现“认母现象”、出生、生平经历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凸显作者感情,深化文章主旨。

3.示例1:我认为洛伦兹笑得更幸福,因为他以自己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新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让人生更有价值。而奶奶找到的仅仅是一只走失的小鸡,二者价值自然无法相比,况且奶奶早在洛伦兹之前就发现了“认母现象”却无法提升为理论,这样的人生只能是平淡的,而无幸福可言。我的感悟是,人生应该努力奋斗,抓住机遇,创造人生的精彩,不留下遗憾。

示例2:我认为他们笑得都幸福,虽然洛伦兹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奶奶只找到了走失的小鸡,二者价值自然无法相比,,但在他们各自的人生观念里,这都是最重要的。幸福在于让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而不在于所获得的东西价值大小。我的感悟是,人生的要义在于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准确定位,而不必好高骛远,盲目攀比。

《两个上课打瞌睡的男孩》

1.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预示着李开复将走出象牙塔,转入市场实战的硝烟炮火中。总领下文李开复的多次跳槽,追随我心。

2.就读大学期间:根据个人兴趣、天赋,坚决转系,转变攻读方向,有主见,有胆识。工作期间:多次跳槽,敢于突破,勇攀高峰,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不给人生留下遗憾。

3.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李开复和奥巴马实现了不凡的人生,靠的是自身的正确选择和不懈追求,而不是靠美国老师宽容他们上课打瞌睡成就的。孔子与今天的美国教师的处理方式,与教育本质没有关联。李开复与奥巴马上课打瞌睡并非厌学,而是对专业不感兴趣。李开复在转系调整专业后,如鱼得水,取得非凡成绩,特别是永远“追随我心”,汲取生命中的精华,不留悔恨和懊恼,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能只看到是否打瞌睡的表面现象,而应深入到人生兴趣、天赋、追求的深层次本质。

《虚伪的教育》

1.文章从北京几家报刊牵头发起的对现行语文教育的讨论谈起,之后对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分析教育目的中的问题及对语文教育的影响,然后分析语文教师问题的根源,最后对语文教育提出建议。

2.教师地位低、待遇差的现状,使得真正优秀的学生不报师范,优秀的师范毕业生也并一定当老师,影响到教师队伍的质量。如果国家能够重视教育,重视教师,并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教育,那么将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选择当老师,这样,教育的问题及中国更重大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上一篇:迎世园学礼仪下一篇:婴童游泳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