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论总体性特征分析论文(精选2篇)
1.古希腊文论总体性特征分析论文 篇一
日益多发的西部群体性事件因具有独特的内部和外部特征, 受地理位置和环境、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将表面和深层次矛盾表现出来, 同时借助网络舆情传播工具的传播, 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而其传播效果不仅直接影响西部群体的工作和生活, 而且对整个中国社会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同时也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执政效能。
二、西部网络舆情形成及特征分析
(一) 西部网络舆情的形成
西部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一个系统问题。其舆论的形成因不同的环境、公众心理以及舆论客体而存在差异。西部网络舆论的形成是网络用户、网络媒体、网络环境、网络传播技术发展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和发展, 源自网络用户的自主性和网络媒体的自主性。当西部群体事件出现在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上时, 网络会以自身规律和传播特性将其快速传播, 传播带有强烈的互动性甚至夸张性。随着参与传播讨论的网民越来越多, 时间越来越长, 散乱的观点和信息逐渐汇合、统一, 网民的公开的意见与言论逐步形成, 当某种意见与言论被相当多数的网民接受, “西部网络舆情”就形成了。若西部网络舆情舆论得不到正确有效及时处理和引导, 就会形成公共事件矛盾, 矛盾若再得不到正确有效及时解决, 矛盾就会转化和升级, 引出新的重大西部群体事件。
(二) 西部网络舆情的特征分析
通过不同职业群体在西部群体性事件中所形成的不同的舆情传播特征, 来反映不同社会阶层在西部群体性事件中的舆情传播变化和特点。网络舆论的形成繁复, 代表性的观点可能不完全一样, 但也可能观点相近。电子科技大学政管学院“西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课题组初步研究了西部网络舆情舆论典型特征:
1. 网民的主动性。
网民经常从网络上获取信息, 但是主动进行信息传播的行为有待加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常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 (70.57%) , 偶尔在网上发表意见 (占38.86%) , 很少在网上发表意见 (占38.86%) , 表明被调查者会经常在网上浏览信息, 但不会频繁地在网上发表意见, 只有少部分时候才会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
2. 网民的认知性。
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多是涉及自身利益, 群体性事件会给社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调查问卷显示: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比例依次为社会不公, 收入差距的扩大 (24.61%) ;政府执法不当、官员违法乱纪 (24.07%) ;群众缺乏表达渠道 (22.06%) ;因房屋拆迁、土地赔偿利益受到损害 (16.67%) ;某些群众过于激动, 无理取闹 (12.59%) 。受调查者认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原因主要为贫富矛盾、官民矛盾和话语权矛盾, 而不仅仅是诸如房屋、土地等具体问题;同时也理性地认识到之所以会发生群体性事件是由于社会上实际存在的问题或缺少民意表达渠道造成, 而不仅是群众无理取闹造成的。这反映出网民对西部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的认识趋于理性, 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事件发生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不只是表层的过激情绪和行为就造成了群体事件爆发。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0.07%的受调查者认为群体性事件会为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远远超过认为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36.89%) 和没有影响 (3.04%) 的比例。由此可以反映出网民认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社会带来的更多是消极影响, 结果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3. 网民的目的性。
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目的性多样, 但重在宣泄情绪, 追求社会民主和公正。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目的依次是宣泄自己的情绪 (70.10%) , 寻求社会民主和公正 (66.40%) , 寻求平等的知情权 (57.00%) , 寻求与更多人交流 (47.10%) , 对事态发展施加影响 (43.80%) 。可见, 网民没有对西部群体性事件的事态发展施加影响有迫切需求, 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目的多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寻求社会民主和公正和寻求平等知情权。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目的较为复杂多样。
政府是不是应该保持引导网络舆论, 虽然理论界一直因国情的不同而各有偏颇、悬而未决, 但在实践中, 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真正放弃对网络舆论的管理, 当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地方, 管理方式上不同, 或是更直接的管理, 或是更间接的管理。
4. 网络媒体的权威性。
媒体对西部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公信力普遍不高, 弱势群体更不相信媒体的权威性。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网民对网络上西部群体性事件的报道, 采取基本信任的态度占了46.20%, 不太信任的态度占了37.20%;由于网络上的消息过多过杂, 而且缺少真实可靠的信源, 所以对于网络媒体关于西部群体性事件的报道, 说不清信任还是不信任的人较多, 占到了10.20%。虽然网络是人们最经常获取信息的渠道, 但是人们却并不是非常信任它的报道, 所以在长期的媒体实践中网络媒体更应该在提高公众信任度和权威性方面多做努力。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弱势群体 (无业/下岗/失业/退休人员) 不太信任网络媒体对西部群体性事件的报道占到了48.00%, 农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太信任网络媒体的占到了43.30%, 工人/商业服务业人员不太信任网络媒体报道的占了41.20%, 较其他媒体来说, 弱势群体对网络媒体关于西部网群体性事件的报道还是不太信任, 但不是完全不信任。对西部群体性事件的报道较为官方, 会出现报道不公的问题, 所以弱势群体对这些官方媒体渠道报道的西部群体性事件信任度降低, 有时反而寄希望于网络媒体的权威性。
三、西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一) 加强网络管理, 完善网络把关
政府部门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强对网络的管理, 重点关注社会影响较大的一些网络论坛、博客等, 记录帖子的主题及回帖数量, 获取发帖人的相关信息和发帖人的计算机网络地址等;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保障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 督促网络媒体控制信息传播活动。完善公共事件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过滤机制与控制机制。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有关公共事件报道和评论的虚假信息、负面信息进行过滤, 对发布不严肃言论的网民利用技术手段提出警告或技术处理。
(二) 建立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
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传媒环境下, 网络信息交流是平等互动的, 只有增强“疏”的理念, 尊重网民意见的自主性, 才能获得网民的认同。有关部门应根据公共事件网络信息传播情况, 加强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 控制和引导舆论走向, 为社会公共事件处置营造有利的网络舆情环境。
(三)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 形成舆论强势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 基层有关部门习惯于向公众封锁消息, 而不是通过大众传媒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 使政府失去了引导舆情的主动权。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信息传播手段多样化、传播对象大众化的情况下, 信息不可能被封锁, 小道消息、社会流言反而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对公共事件的报道, 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 消除谣言, 澄清事实, 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消除网络有关公共事件不实报道, 消除蓄意炒作和刻意渲染的影响, 让政府网络媒体主导舆论传播阵地, 形成网络舆论的强势。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西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特征、影响及其网络舆情传播特性研究, 获得了包括调查问卷结果数据在内的重要研究结果, 为有关部门制定针对西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管理措施和引导策略, 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建立健全西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测, 引导西部群体性事件的妥善处理, 有效维护西部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促进和谐社会和现代文明建立, 提供有益帮助。
摘要:本文从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基本特性出发, 分析西部群体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演变特点、特征及其传播演变机理, 研究其引导策略。
2.古希腊文论总体性特征分析论文 篇二
关键词: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产业文化
项目支持: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培训体系与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3375。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02-1
吉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向非农领域转移基本保持在330万人(次)的规模,其中绝大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吉林省多数农村还延续着传统的耕种模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作为吉林省初级劳动力的基础来源,其成长与发展对吉林省经济社会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1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构成
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指农村户籍人口中达到劳动年龄、在社会初次择业的劳动力。[1]主要由两部分人群构成:一是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辍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生;[2]二是退伍的农村籍参军人员。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前者,一般称为两后生。两后生包括五类群体:小学辍学生;中学辍学生;中学毕业生;高中辍学生;高中毕业生。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16周岁以上可从事劳动。后三者由于达到了法定的劳动年龄,是名副其实的新成长劳动力。高中毕业生一般具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其人力资本正相关,按照知识与劳动力结合程度,劳动力层级大致可划分为五个:初级劳动者(体力型);初中级劳动者(体力型+技术型),中级劳动者(技术型),中高级劳动者(技术型+职业型),高级劳动者(职业型)。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作为劳动力预备体系中的一部分,其就业一般指向三类层级:初级、初中级、中级。
2社会转型期吉林省劳动力市场格局的特点
进入21世纪,吉林省在高校扩招和人口增速放缓的双重影响下,劳动力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社会共识,大学生就业一般指向劳动力层级的高级,但在劳动力密集行业集中的情形下,大学生就业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是“技工荒”越演越烈,已经影响到部分企业的正常运转。社会转型期要求劳动力整体水平提升,技术型劳动者已经逐渐取代体力型劳动者成为初级劳动力的核心,同时推动着大学生就业向中高级过渡,实现着劳动力市场的科学配比。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是普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受多重因素影响,吉林省农村“两后生”的数量逐年下降,已经从源头上减少了低端劳动力的供给。在数量明显降低的情形下,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质量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的产业升级和城乡建设都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队伍,唯有从劳动力源头进行考察和规划,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
3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群体性特征
1998年,吉林省所有县(市、区)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普九”目标,从1999年到2008年,吉林省进入高水平“普九”时期,2006年,吉林省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07年吉林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3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因此,吉林省农村“两后生”基本以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为主。他们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知识经济与信息文化容易认同。在新的技术、制度与农业的不断融合的情形下,“农业与非农业将变得很难区别,因为某些典型的农业工场将不再需要农民”,[3]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入,他们比较着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差异,多数人不愿意像父辈一样从事传统的农业耕种,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他们更愿意以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参与城市经济建设,通过“务工”而“进城”成为多数人的理想。即使留在农村,他们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与父辈有着显著差异,他们亲眼见证了企业与农户合作生产后,传统农业生产所爆发出的商业价值,农民自组织形式“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品牌效应,他们不愿意做身份农民,他们容易接受新的技术,视土地为资本。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土地多种职能功效的同时,他们集合多种方式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其理想是把农民作为“职业”,他们希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实现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因此,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群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普遍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多数人具有长远的职业理想;普遍认同城市文化价值;多数人有强烈改变农村面貌的愿景,是传统农业文化的潜在终结者。
上述特征存在于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萌发阶段,他们有成为技术型或职业型劳动者的可能,但如果不适时引导,他们极有可能发展为“体力型”劳动者。因此,对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进行适时培训极为重要。各级政府应积极规划,唯有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会从根本上为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劳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邓江年.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构成、特性与政策含义[J].广东社会科学,2012,(4):54.
[2]刘远,孔文华.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出路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4):155.
[3][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195.
【古希腊文论总体性特征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古希腊神话解读06-25
读《古希腊神话》有感08-10
古希腊神话的读书笔记07-30
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地位09-12
浅析古希腊哲学产生的原因11-12
古希腊神话传说读后感12-19
古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初探10-19
希腊签证怎么办 办理希腊签证流程12-03
希腊神话和传说07-22
希腊神话与英美文化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