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2024-11-08

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共16篇)

1.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篇一

浅谈二胡的艺术魅力

摘要: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本文以二胡的艺术优长、二胡的艺术成就、二胡的艺术创新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二胡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力图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二胡;魅力;优长;成就;创新;艺术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研究二胡的艺术魅力,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时间参考意义。为此,本文专门对二胡的艺术魅力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之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二胡的艺术魅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二胡的艺术优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种拉弦乐器,有明显的自身艺术优长。

其一是历史悠久。二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即有“轧琴”,即系北方少数民族奚部落得“奚琴”,这就是二胡的前身。北宋的陈肠在他所著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①到了元代,改用马尾拉奏,《元史。礼乐志》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②明代,二胡已用马尾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并有了“千斤”。清代,二胡出现了各种型制。“五四”运动以后,经阿炳(华彦钧)、刘天华两位大师的改革,把二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其走向世界。

其二是功能多样。二胡不仅是一件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重奏、协奏、合奏的理想乐器。不仅可以演奏民族乐曲,还是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间歌舞以及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有的甚至成为主奏乐器。梅兰芳先生就率先把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之中。

其三是音色优美。二胡音色亲和优美,极富艺术表现力,出现出民族音乐含蓄、婉曲、蕴藉等美学特征。

其四是技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指法技巧与弓法技巧两大部分。指法技巧又包括揉弦、滑揉、压揉、滑音、颤音等;功法技巧也包括长弓、分弓、连弓、快弓、换弓、换弦、组合弓等技巧,显示出丰富的特点。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优长是全方位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二胡的艺术成就

二胡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其一是曲目众多,质量上乘,期中有许多艺术精品与世界音乐珍品。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病中吟》、《光明行》、《赛马》、《良宵》、《山村变了样》、《赶集》、《行街》、《空山鸟语》、《湘江乐》、《江南春色》等等。尤其是《二泉映月》,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并被誉为“国际乐坛十大名曲”之一,已经蜚声中外。在国内也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转变。“作品艺术成就中旋律创作的成功,是不容忽视的`,旋律深刻抒情性的美感,这时于后来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应该有启迪。”③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而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应当跪着听!”另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的代表作,1993年也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这首名曲一起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深受国人与海外华人的喜爱。

其二是名家辈出、成果辉煌。杰出的二胡作曲家有阿炳、刘天华、刘文金、赵砚臣等。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有阿炳、刘天华、闵慧芬、张韶、张继让、张慧元、张令杰等。

其三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二胡艺术影响到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族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于打造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成就是高水准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核心与标志。

三、二胡的艺术创新

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同样,二胡的艺术创新也是二胡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充分证明,二胡的艺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一是作品的创新。如刘文金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吴厚元创作的《红梅随想曲》等,都是成功的创新之作。

其二是演奏的创新。如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二胡演奏员的站立边舞边演奏;赵本山与郎朗的二胡与钢琴混搭二重奏《赛马》;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用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混搭演奏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创新是深层次的,这是二胡艺术魅力的支撑与动力。

注释:

①②王晓红.民族乐器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63.

③张慧元.全活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243.

2.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篇二

一、舞台表演引人入胜

京剧的舞台表演别具一格,它并不像舞台剧一样一味追求真实性,而是使用简单的布景设计,将演出的中心任务交还给京剧表演。对于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是京剧表演的关键之一。例如,京剧中的青衣在扮演生活穷苦的良家妇女时,通常衣着朴实,大都会将单色头巾围裹在头上,身上则常穿着“青褶子”,因此被称作“青衣”。这类角色的表演通常都以唱为主,对于表演者的演唱功底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演唱时,既要做到吐字清晰,还要做到字正腔圆,并通过表演,向观众传达出角色善良稳重的个性特点。其表情不能浮夸做作,动作幅度也不宜过大。无论是《法门寺》《白蛇传》还是《孟姜女哭长城》《骂店》等,表演者都应当紧抓角色特征,以此为基础来表现角色情感。

京剧艺术的虚拟性,能够使观众自觉接受舞台的假定性。这种虚拟手段的运用,能够使戏曲舞台展现出超脱的特点。例如,青衣演员走路时通常使用“交叉步”和“一字步”,这两种步伐与现实生活中的步伐差别较大,具有夸张的虚拟成分,但这种艺术手法往往能够很好地展现出剧中角色日夜兼程的状态,与此同时也缩减了舞台的空间变动,为观众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人物动作在京剧艺术中往往起到抒发角色情感的作用。在舞台表演中,演员既可以通过唱念来刻画人物性格,也可以通过身段、舞蹈来抒发人物情感。例如,《拾玉镯》就实现了唱念、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京剧舞台表演艺术的立体性、独特性与观赏性,赋予了京剧艺术独特的魅力。

二、音乐伴奏增添活力

音乐伴奏是京剧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打击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打击乐对于烘托表演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京剧艺术中的打击乐伴奏彰显了京剧艺术的生命力,为京剧表演增添活力。原本单一的说唱方式在音乐节奏的引领下变得活泼生动,锣鼓声响,表演开始,将戏曲演出隔离到现实生活之外,并在整个演出过程中,掌控舞台节奏。无论是营造独特的时空环境,还是制造艺术气氛,或是塑造角色形象,音乐节奏都贡献出巨大力量。在锣经的伴奏与舞台形象产生契合时,一种协调的美感油然而生,带给观众美好的视听体验。第二,京剧艺术中的打击乐能够丰富补充表演语言。打击乐通过节奏组合编织出的语言是对舞台表演的有力补充。这种特殊的语言能够帮助观众区分剧中情节的重要性,分清主次,能够创造出和谐统一的审美氛围,引起观众共鸣。第三,打击乐的节奏能够粘合文武场。节奏是京剧表演艺术的重要媒介,密集的节奏与角色表演相辉映,有效发挥着音乐表情达意的作用。第四,空白的处理是表演京剧艺术的重要内容。例如,锣鼓声的骤停往往能够使观众对客观环境进行主动的想象与联想,这种空白既能够给观众留下舒缓空间,又能够将观众更加深入地带入表演过程中,体味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剧情丰富形象丰满

京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典剧目的剧情经过前辈艺人的不断打磨,历经岁月而不衰,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故事内容耐人寻味。例如,家喻户晓的《秦香莲》,展现了黑脸包公的公正不阿、铁面无私,这种刚正无畏的精神亦是现代人的不懈追求。

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还在于丰满的人物形象,除却技巧娴熟、声情并茂的舞台表演,其人物的化妆和服饰也别具一格。一个相貌普通的演员,只要五官端正,经过化妆,就可以成为舞台表演中的“佳人”;不同的人物形象具有不同的脸谱,无论是黑脸的包公、红脸的张飞,都将人物性格特点刻画在脸谱之上。除此之外,京剧演员华美的服饰亦是绝佳的艺术品,通过装扮,观众能够对角色的地位、出身,甚至文化教养、性格特点都拥有较为直观的判断,有的角色衣着华丽,让人眼前一亮,有的角色尽管穿着朴实无华,却让人倍感亲切。

3.试谈国剧京剧的艺术魅力 篇三

【关键词】国剧  京剧  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91-02

京剧被纳入教课书内容,是对经典国粹的弘扬和传承,同时也是提升全民素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借助经典文化弘扬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就在现代大家教育认知和社会普及程度的基础上,分析国剧京剧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点,传递美学知识,弘扬国粹文化。

一、京剧的艺术亮点概览

(一)表演形式的集大成者

京剧是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包含说、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手法,可谓十分丰富。相同道理,这也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单纯没有感情的表演,远远不能满足京剧这种艺术形式的要求,可以这样讲,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过程,同样是一个展现京剧艺术生命力,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从人物设定上,生、旦、净、丑深入人心,而每个大类,下面又包括很多小的分类,从而造就了各式各样的京剧脸谱。

(二)京剧表演讲究方圆规矩

讲究规矩,是京剧的另一大特点,也就是表演过程的程序化。演员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看似闲庭信步,其实内在都包含极强的表演逻辑,在遵循规矩的基础上,演员的这种表现,也给舞台带了不一样的生机和活力。此外,京剧艺术的道具设置也是极为考究的,每个物件、桌椅的摆放,都恰如其分,都有其自然的位置,而不是随意摆放的,这种道具的“静”,与演员的“动”相结合,最终造就了精湛的舞台表演。

(三)演员表演技巧绝伦

在京剧的舞台上,演绎的经常是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既有历史苍凉,也有天马行空,对于这些虚化出来的场景和时空背景,如何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这就全靠演员的本领。在折子戏的代表作品《拾玉镯》,可谓将这种艺术特点进行了精湛绝伦的展现,在舞台上,演员通过表演,让一群活泼好动的小鸡,在舞台上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似乎叫声就响起在观众的耳边。这样的表现形式,既给了观众真实感,也带给了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

二、人物形象丰满厚重

各式各样的经典京剧剧目,早已深入人们心中,这样的经典剧情,更带来了经典人物形象的历史长存,经过时间的锤炼,这些沉淀下来的人物形象,不仅从感官上具有极强的艺术欣赏价值,在故事内容和历史厚重程度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经典剧目《秦香莲》中,一个铁面无私、受人尊敬的包青天形象深入人心,不仅在欣赏曲目中可以尽情欣赏,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当下,这样的京剧人物形象,更具有其特有的宣传和推广价值。有了这样经典的形象,更需要表演者精彩的演绎。在舞台上,表演者极具专业性的表演,让一个个历史人物真正活了起来。除此之外,华丽的舞台服饰,也是欣赏京剧艺术的重头戏之一,各种不同的服装,观众可以直接分辨出其人物个性及身份地位,通过衣着的细节,观众同样可以体会到别样的美感。

三、表演节奏张弛有度

京剧唱腔中,快与慢不同板式的结合,无疑也是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一大亮点。慢板,一般都作为角色的内心独白出现,或者是用于一种评判性的表述,如《捉放曹》中的西皮慢板,就是这种慢节奏的表现形式之一。京剧中的慢,是唱法上的慢,并不是节奏上的慢,并不会给观众拖沓之感,这样的唱腔反而更显动情,让人沉醉其中。而快的唱腔,也能独显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也用于表达特有的剧本情节和人物思想等。

在京剧艺术中,另外同样具有艺术价值还包括京剧中的舞蹈,各种身段优美的舞蹈动作,同样是吸引大家的一大亮点。此外,京剧中的伴奏乐器,也是无处不显示着这项艺术的厚重与凝练,京胡等乐器的使用,更是深入每个听者的心中,让大家在走出戏院的同时,还有余音绕梁之感觉。

四、结语

作为国剧,京剧艺术当之无愧,不可否认,当下的京剧艺术在发展上的确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这种艺术,才能真正深刻感受到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再次掀起对京剧艺术的学习、欣赏热潮,让这种宝贵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土地上,再次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4.透视《红楼梦》的创作魅力 修改 篇四

【摘要】文学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是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我国的古典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为基本内容,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个性的表现离不开人物的语言。在这个方面,《红楼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而确立了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对《红楼梦》的创作魅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创作;《红楼梦》;人物

《红楼梦》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经典著作,素有中国封建社会大百科全书之称,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作者在书中以贾府的生活为背景,深刻分析了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各种内部矛盾,并运用一些特殊的艺术手法将这些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因如此,《红楼梦》有着非常高的文学价值,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巅峰。曹雪芹这文学的天才,用毕生的经历创作了这部中国文学艺术的百科全书,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新境界,也为世人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文学精品。从近代以来,世界各国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对这部作品的深入研究,并成立专门以研究《红楼梦》为内容的红学研究会。对《红楼梦》的文学特色进行不懈地研究。《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经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写作风格明快流畅、清新自然但是又不乏情趣及深厚的蕴含。整部小说以白话文的形式写就,经过曹雪芹的润色,在纯净规范的基础上又保持了生动活泼的形象性;曹雪芹吸收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并巧妙地运用在作品的创作中,使得这部作品在诗意和美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令人读来爱不释手,回味长久。总体来说,《红楼梦》具有生动形象、质朴自然、凝练纯净、蕴含深刻、思想丰富的特点,表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另外,《红楼梦》还具有音乐美和绘画美,正如王岩在红学研究著作中对《红楼梦》的质朴自然的文风所作的剖析,作者在作品中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虽然整部作品描写了四百四十八个人物形象,但是作者却能将这么多人物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一个故事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红楼梦》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比现实的生活更美,但是又没有脱离生活的本质,曹雪芹将毕生的心血甚至是生命都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造就了这部流传千古的文学精品。这部描写中国没落封建社会历史的作品中蕴含着隽永的哲理,作者没有用额外的语言去陈述这些哲理,而是将其完美地融合在作品的艺术描写中。这种哲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中自然表现出来的。

二、景物描写

大多数文学作品都不会单纯地进行环境描写,它必然是为了描写一些人物或者是事去服务的,必然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其特定的文学目的。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用细腻而独到的手法为后人展现出一幅封建社会晚期的生活百态图,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百多年前封建统治阶级奢华的外表下隐藏着多少丑陋与腐朽。贾府作为一个没落的官僚贵族家族,内部充满了各种矛盾,人与人之间为了权力和欲望勾心斗角,争夺得你死我活,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竟然还存在着一片净土,那就是大观园,这个众女儿们的居所。当我们随着那曲径通幽的小路走进这处世外桃源的时候,一种超越时空的和谐之美感染了每一个人。大观园不仅有着美丽的风景,更是着让众女儿心灵栖息的天堂。这样的环境是由两个要素构成的,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一个就是和谐而美丽的人文气息。我们对《红楼梦》的创作特色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两个环境描写来具体分析。让笔者带领大家去解读曹雪芹描写景物的两大特点:

1、动静结合,移步换景

几乎所有的文学家在描写景物时,都希望能使描写的景物产生一种流畅的动感,为了使画面不显得单调呆板,通常会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对景物进行刻画,这种描写手法不仅可以时人们领略优美的景色,还可以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中去追寻故事的结尾。曹雪芹对于移步换景的使用可谓是得心应手,在描写景物的时候,他经常将景物描写与人物的视觉改变与行动结合起来。例如曹雪芹在第三十回中描写夏日午后的恬静生活,他就将景物与贾宝玉的视觉结合起来,炎热的酷暑,园子里的人们因为疲倦困乏而打盹休息。无论宝玉走到哪里,都是一片静悄悄地景象。随着宝玉的移动,我们所看到的景色也在不停地转换,凤姐的院子:“只见院门掩着”,自从凤姐主持家务以后,这个院门可谓是门庭若市,但是现在却一点声息也没有,静静地掩着。宝玉来到了王夫人的居所,我们的目光也随之切换:丫头们拿着针线,却打着盹,萎靡不振。凉床上王夫人在午睡,金钏在旁边捶腿,同样是精神恍惚。盛夏酷暑特有的景象在人们的困倦中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虽然此刻的画面仍然静止,但是情节却依然在发展。这时,作者突然笔锋一转,描写了一段金钏投井的事情,昏昏欲睡的人们突然之间就警醒了过来,作者在这里动静结合,使得文章张弛有度。作者用人物的困倦展现了一副夏日午后的生活图景,这种景物描写可谓是匠心独具。

2、以景衬情,鲜明对比

我国著名学者老舍曾经解释文学中的景物描写:审美并不一定是写景的目的,其实美不美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写出“景”。所以,在描写景物的时候,不仅要写美的景物,还要写丑的景物,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才能让丑的更丑,美的更美。这种对比映衬的景物描写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用的方式,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渲染烘托,两个相互对应景物的特色在互相映衬下更加突出,让作者方便借以抒发情感,使得文章情景交融,浑然天成。例如《红楼梦》中对潇湘馆的景物描写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征。黛玉在世时,潇湘馆苔痕浓淡、竹影参差,虽然必将幽静,但是各种花儿还竞相开放,多嘴的鹦鹉仍然在欢快地鸣叫,整个潇湘馆仍然是生机勃勃。黛玉去世以后,潇湘馆彻底变得安静,死一般的安静,没有了往日的宁静与恬淡,而是满目的凄凉。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只有泪痕斑斑的潇湘竹依然挺立,一种惆怅和伤感瞬间涌上人们的心头。同时人物的命运也让我们几乎落泪,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以景衬情地表现出对人物命运的感叹,让人们无限感慨,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达到了精妙绝伦的艺术效果。

3、人物意象

在小说中,某些人物虽然没有占据主要功能或者是没有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却在表现作品内涵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是人物意象,这些人物是为了表达某些事情而必须出现的。这些人物不是小说描写的重点,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意象出现的。另外,小说中的某些人物写实性很强,而且所象征的社会意义也非常深刻,与一些以写实为重点的人物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于这些人物,就不能当做人物意象来看待了。还有一些人物,例如甄宝玉、秦可卿、秦钟等人,是作为意蕴传导体而存在的。秦钟是从秦可卿的口中带出的,在一定时间内,宝玉与秦钟同窗共读,但是在经历了一起有趣的事件以后,秦钟便消失了,再也没有在文中出现。在这里,秦钟为了衬托宝玉而出现的,是为了展现宝玉博爱的个性而出现的。众所周知,宝玉是情种的代表。但是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个与贾宝玉性格和胸襟都完全不同的甄宝玉,甄宝玉在文中也是为了衬托贾宝玉而存在,是一个反面的材料。小说的秦可卿的描述非常简单,是照顾宝玉起居的一个丫头,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后,秦可卿就莫名其妙地离开了人世,而且是死在凤姐的梦中。秦可卿在这里代表了一种忽隐忽现的神秘,作者在小说开始的时候为秦可卿设计了一个非常富有诗意的情境。秦可卿在房中散发着香味,摆着武则天宝镜,挂着秦观的对联,在古典小说中,这些物象代表了情欲。秦可卿与这些人物相融合就构成了一种情欲的象征。对人物的形象描述在小说创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是有着严格美学原则是行为。作者在《红楼梦》中不仅对小说人物在传统美学原则的框架内进行了生动描写,而且还力图创新,将一定的虚幻色彩和意象赋予小说人物身上。所以在研究《红楼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那些有着意象的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雅俗共赏

一般来说,典雅是艺术的较高要求,有着耐人品位的深刻含义,而深入浅出,利于人们理解的艺术则称之为俗,那么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有雅,让作品的意蕴耐人寻味,而且还要有俗,让人们通俗易懂,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这个特征也是《红楼梦》能长久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哪个阶层的读者,只要捧起《红楼梦》,就一定会爱不释手,深陷其中。先分析“雅”,在《红楼梦》中,诗词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曹雪芹在作品中的诗词达数百首,而且首首感人至深。在这一点上来讲,曹雪芹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例如黛玉的《葬花辞》,就以独到新颖而有情真意切的深思让人难以忘怀。在辞中,作者开始描写了一副花瓣飘落的华丽场面。就在这花团锦簇的情境中,出现了黛玉那窈窕的身姿,满怀哀愁的少女在铺满花瓣的地上徘徊,不时潸然泪下。诗中,曹雪芹构建了一个人与花相互映衬的画面,在情景交融下展现了主人公的情怀。再分析“俗”,第六回中,刘姥姥说“拔一根汗毛比咱腰还粗”,这就是典型的通俗易懂。

《红楼梦》第五回中,曹雪芹借用佛教与道教中的某些词语,为太虚幻境写下了一副巧妙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幅对联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及事物的美丑、兴衰、生灭、善恶、贫富、福祸之间的关系演变用富含哲理的话表达了出来。这段《好了歌》虽然看上去比较虚空,但是要将它置于全书中去看,就会发现,整个社会的兴衰以及家庭的荣辱等辩证关系都蕴含其中。在《红楼梦》中,这类例子比比皆是。作者用这些凝结着智慧与经验,富含哲理意味的语言给人以感悟。中国古典小说的所有艺术成就在《红楼梦》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堪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作品为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和启迪,远胜于任何一部作品,从这一点上讲,曹雪芹不愧是一代文学大师。

结论:

《红楼梦》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大师曹雪芹的经典著作,他终其一生精力与心血,创作出了这部集质朴、自然、哲理与其他各种优秀文学素材于一身的辉煌作品,就像是一壶陈酿,越久越香甜。文中处处可见雅俗共赏的词句,处处妙笔生花,虽然处处令人赞叹,但是又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像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参考文献:

[1]

侯素馨.嬿婉回风态若飞——例谈《红楼梦》人物语言的儿化词[J].集宁师专学报.2011(01)

[2]

宏谭.浅谈《红楼梦》语言含蓄艺术(上)[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3(02)

[3]

李桂芳.简析《红楼梦》人物的语言风格[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6(01)

[4]

5.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篇五

摘要:曹雪芹作为现代派文学的先驱者,在《红楼梦》中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现代主义文学特征多样:形式上包括杂揉化、魔幻化、象征性等特质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是对人类命运与大背景下的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挖掘。本文基于现代主义文学形式特点,主要分析《红楼梦》与现代主义文学之间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现代主义 红楼梦 魔幻 现实

引言

曹雪芹的心血之作《红楼梦》的横空出世,不仅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中产生无可估量的巨大影响,研究学界诸多著名专家也都认为:“西方上个世纪才展现的现代文学某些主要特点其实在我国18世纪文学巨典《红楼梦》里面早已展露痕迹。”[1]所以,曹雪芹是现代文学创作诸多先行者当中的一员,《红楼梦》中带有现代文学的若干因素。在这点上,笔者借用博尔赫斯对韩愈等探索者评论的话来说:“这部作品当中稍微带有一些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这个特点至少在表现形式和基调这个层面上是相似的。”本文基于这一观点,将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形式和基调予以延伸,比较两者的相似之处。

一、杂揉化

20世纪西方现代作品,尤其后现代作品里面通常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即杂揉化。吴晓东先生在评论关于美国黑色幽默小说杰出代表人物托马斯的代表作――《万有引力》时,总结过有关杂糅化的特点,即作者在其著作里面“融汇许许多多的文艺种类,比如说滑稽小品、喜剧、侦探小说等,在著作内容中追寻的多元化内容穿插其中,这里面有物理、自然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著作中饱含着类似于百科全书式的企图”。这样融汇诸多领域与在著作中追寻多样化的内容均包含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以上特点在《红楼梦》里面也有所表现。

首先,《红楼梦》里面“融汇了许多西方现代小说所包含的文艺种类特点”,在这里面较为显著的就是融入了神话内容。在《红楼梦》第一回开篇,曹雪芹描述了两则美丽动人的神话传奇:其一是“女蜗补天”的故事;其二是“还泪”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彼此独立,甚至能够单独作为一则神话故事而存在。除去神话故事之外,这部作品里面还穿插了内容丰富的诗词歌赋、灯谜、笑话等片段内容,以至于连中药药方、书籍笔记等都囊括其中。例如在第十回中提到的一例中医药方,第三十七回中提到的探春的“花笺”等,庞杂的涉足领域近乎囊括了那个时代全部的学科体系,像“百科全书”一般全部包容进了《红楼梦》之中。 [2]《红楼梦》里面的诸多文艺种类都可以归属于曹雪芹视角下的客观描述内容,从根本上来说,不能完全归类于文艺杂糅。

其次,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近的是,《红楼梦》也有着“大百科全书式”的追寻――故事内容上也将时代的方方面面囊括其中。《红楼梦》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描绘涉及诸多领域,例如园林学、中医甚至还有政治、经济、艺术等,全部被写进小说里面,贯穿于贾府的兴衰之间,这类似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表现特点。

基于以上两点,作者曹雪芹的完成历程具有特殊性,小说所构成的结构与涉足内容的多元化,初步展现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里常有的杂糅化特点。

二、神话特点

神话化的特点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中的重要特点之一,这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里面表现得尤为显著。杰出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独》里面囊括了数种流传至今的神话原型,将神话故事的关键桥段重组融合其中。小说《红楼梦》中存在同样的手法,以神话的方式将小说内涵引申,展现出作家和小说里面各种人物角色之间生活与精神的联系。[2]

《红楼梦》中第一则神话是开篇伊始“补天”这个故事,曹雪芹并没有直接引用这个神话,而是没有拘束于原篇内容,对这个神话细节有所改动,更自然地融合于小说之中。这则神话故事最早来源于《淮南子・览冥训》,故事内容描述的是在远古时期,支撑天与地的四根巨大的柱子一夜之间坍塌为虚无,大地破裂出了一条又一条巨大的缝隙;天空塌陷,不再覆盖生活在大地上的芸芸众生,大地也不再完全地承托住凡间的万千生灵。[3]危机发生后,女娲把五色石拿来锻造,利用其弥补天上的窟窿,然后斩断螯的四条腿,用来当作支撑天地四极的支柱,从那以后天和地终于分离并恢复原貌。曹雪芹虽然套用此神话,但在描述时留有玄机,为小说后续情节做好铺垫。将神话改为女蜗娘娘在补天后遗留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经过日月淬炼之后,通了灵性,看到其他诸石都能用作弥补天,而自己却因无材被遗落,整天自怨自艾。后来遇到一个僧人和一个道士,经由他们将这块奇石带到了人世间。经过辗转多年,最后遗落在大荒山下。这块石头上刻了一个故事,也就是《红楼梦》里面的主要情节内容。在这里,有个地方特别需要关注:这个神话故事非常精准地描绘出曹雪芹和主人公贾宝玉内心世界的感受,表达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情绪、无力回天的感触。

《红楼梦》里面的第二则神话是“还泪”。这则神话尽管是曹雪芹自己构思的,但有专家将这则神话故事称作是一个作家别出心裁构思而出的“亚神话”创作,而不是直接引用我国某个古典神话里面的素材,“还泪”还称作是“拟神话”。然而绝大多数专家仍然把它直接叫做神话。这则神话哀婉、凄美而动人,描述了于灵河岸上,神瑛侍者每天都用甘露来浇灌仙草,后来仙草修炼得成便用“眼泪”来报答侍者对其浇灌之恩德。这则神话简单直白地暗含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还尤为生动地描摹了他们俩人的个性特点。与此同时还为这部作品奠定了哀怨、纠缠而动人的感情基调,这个基调就好似看不见的手,暗暗地掌控着这部作品里面所有角色的命运,尤其是林黛玉的命运,暗示其将眼泪掉尽,最终逝去的悲惨结局。《红楼梦》的神话使其蕴含了哲学道理与飘渺朦胧的文学美感,深化了人物特征的塑造。

三、魔幻化

“魔幻化”是西方魔幻现实文学的主要特点,“魔幻化”是将真实予以魔幻化或是将魔幻予以真实化,在小说中将真实的场景和幻想的场景融汇于一体,作品里面的是一个虚拟构建的世界。在这其中,一切发生之事均是真实存在的。这类小说的杰出代表作是《百年孤独》,里面描写了魔力无边的磁铁、不用烧水就会沸腾的水壶、没有翅膀就可以飞行的摇篮、在生发过程中会有声响的草儿等虚幻事物,均是真实和幻想的完美结合,这些内容让人感到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切发生之事均是真实存在。[4]类似这样魔幻化的桥段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例如男主人公贾宝玉的故事,“宝玉”名字由来是指贾宝玉自出生时起就将性命般要紧的玉石一直佩戴于身。这部作品里面对其魔幻化安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首先是贾宝玉“衔玉而生”。这个细节还描绘于第二回对其出生状况说明里面。含着玉石降临人间,这样的事情是作者自己幻想出来而绝不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玉石外面还刻有字迹,那更加不是真实世界会发生的事情。在《红楼梦》里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真正存在之事,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将幻想之事真实化了。其次,那枚玉石居然可以辟邪。这块宝玉不但是主人公与生俱来就有的,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枚玉石跟主人公的性命相连,不但通灵,还可以驱邪避鬼。如果这块玉石脱离了男主人公的身,那他就会有性命危险。作者将真实和幻想交融于一体进行写作,因此,在《红楼梦》虚拟构建的小说空间里,曹雪芹将魔幻化情节安置于真实场景之中,带有现代主义文学色彩。

四、象征性

象征性写作方式在历来文学小说中属于一种常见的方式,在现代文学小说里展现出来的特点一般都是集中、显著的,其不仅只是写作技巧,更是展现形式,它传达了作者关于这个纷杂世界的更繁复、多义或是更朦胧的掌握与解析,呈现于作品里面的特别意象往往是一种主旨内涵的象征,这令作品有了复义性,小说中的这类因主旨级象征而得出复义性特点就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当中较为常见的特点。例如卡夫卡的杰出代表作《城堡》里面的“城堡”意象,均有着多重象征含义的主旨内涵,小说是整体与全方位的象征。这类主旨级的整体象征在《红楼梦》这部作品里面也有所体现。[5]

这部作品里面的象征意象同样是整个的、主旨级的。周思源在其论文中提到这部作品创立了全新的写作方式――“象征现实主义”。李庆信更是讨论这部作品当中的“本体象征、寓言象征与符号象征”。由此可知,这部作品里面使用了很多的象征手法。然而,身为主旨级的象征意象,笔者认为一定是作品里面小说所在之中心背景“大观园”。这个地方是作家虚拟构建出来的地方,暗含了作家的爱恨情仇与自身人生经历,象征了曹雪芹期盼的完美境界。显而易见,“大观园”是作者内心中“理想世界”的象征,曹雪芹把这个地方象征化暗合了现代主义作品表现手法,两者作品的主题都是通过里面的象征意象传达的。

结语

综上所述,就《红楼梦》在表现形式、基调与思想等层面来说都和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有非常类似的地方,其中微妙地带有一些现代主义文学特点。不是说这部作品被现代主义所作用,或是这部作品是现代主义初现倪端的表现,就像类似博尔赫斯可以将韩愈看作是卡夫卡的先行者、其作品稍微带上了卡夫卡的某些特点那般,同样可以将《红楼梦》看作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行者,且带有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郭孔生.《红楼梦》手帕意象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4(29).

[3]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朱丽.《红楼梦》袭人形象的传统解析与现代视角[J].语文建设,2013(17).

6.艺术的魅力作文 篇六

今天,学校组织大家去艺术馆参观,体会艺术的魅力。同学们都很兴奋,同时也很好奇,大家早早地就来到了艺术馆们前集合。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了大厅,跟着一位解说员阿姨开始参观。在她的介绍下,我们先看到了一些高大而又生动的雕像,接着又看到一个个大大的展柜,柜子里面摆放着各色各样的陶艺作品。有红色的碗,有绿色的杯子,有黄色的茶壶……太精致了。我最喜欢的还是挂在墙上那一幅幅美丽的画,有抽象感的,有立体感的,就像真的一样。其中有一副水牛画得特别好,把牛的霸气表现得栩栩如生。最后在返回大厅的另一条过道的墙壁上,我又看到了一些象形字,这都是甲骨文,太神奇了,人类真是伟大啊!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们都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以后,我们一定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去感受更多的艺术,通过艺术来美化人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7.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与发展 篇七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

我国民族声乐经过近百年的沉淀与发展, 已经成为一门有着深厚民族文化、涵盖浓郁的多远民族色彩的演唱艺术, 其独有的魅力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与青睐。

首先, 民族声乐的个性化比较显著。我国民族众多, 地大物博, 各个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名族声乐艺术。不同的民族声乐融入进了不同民族的语言, 逐步形成了特色显著的民族语言演唱形式, 同时, 每个民族中也由于不同歌手的个性特征而体现出了多样化的演唱特点。民族声乐演唱个性的多元化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 展示着不可替代的独有魅力。再有, 音乐相对来说是一种情感性艺术, 有着浓烈的情感色彩, 是描述人们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 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民族情感的个性化, 使得民族声乐在个性化中展示着更炽热的民族情怀。

其次, 在我国民族声乐中, 有着特别的音韵美。传统的声乐作品与声乐表现所具有的美学特征之一就是音韵美, 行腔韵味是民族声乐的魅力之一, 是歌唱艺术得以创作与创新的核心, 是客观意境与主观情思的高度统一, 同时也是歌唱家美好心灵的再现。传统的声乐润腔技法中, 非常讲究“韵是肉, 字是骨头”, 也就是说在舒展自如的行腔中涵盖着鲜活、饱满的音韵动态, 再加上音乐的不断变化以及歌唱者对旋律的完美把握, 可以升华成浓郁醇香、美感动人的声乐特色。这样的音韵美可以给人带来轻松和快乐, 带来更多美好的享受;

再次, 民族声乐有着交汇了不同民族特色的魅力。受到了五十六个民族具有特色的生活风格以及我国五千年上下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我国的民族声乐风格可以被分成北方民族的声乐发展区域、东部狩猎的文化区域、中原和东南沿海传统文化的区域以及西部草原文化区域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文化交流进程的加快, 各个区域的民族声乐在地域和空间上的文化差异在日益消失, 不同民族声乐风格的重叠和交汇逐渐成为民族声乐现代化的重要趋势。现代民族声乐这一共性特征实质上为个性化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使得我国的民族声乐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在共性中彰显出了不同民族特色的魅力。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首先, 传承。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 其文化内涵的深刻、内容形式的丰富以及时间绵延的长久等在世界上是非常少见的。在将近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中,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历经了对传统的楚辞、民歌、诗经、宋词、唐诗、明清戏曲以及元曲等的继承与创新, 逐渐从诸多的艺术形式中跳脱出来, 发展成了专门的声乐艺术形式。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欧洲的传统声乐艺术逐渐进入我国, 这种新型的声乐艺术的出现与普及, 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璀璨带来了新一轮的活力。我国的民族声乐是在传统的戏曲、说唱、曲艺和民歌等艺术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凭借它独有的形式扎根在民间音乐这片沃土上, 其演唱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演唱内容的丰富性体现着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的发展特色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没有传承, 就没有所谓的发展, 我国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是民族声乐的重要根基, “古为今用”是对传统的民族性传承, 而“洋为中用”则是对外来声乐艺术的合理借鉴。传承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好了重要的铺垫。

其次, 借鉴与创新。20世纪初以来, 西方的音乐逐渐渗透到我国, 艺术歌曲、歌舞剧、学堂乐歌等艺术, 在我国的音乐世界中一度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 新式的音乐学府以及音乐教育逐渐普及和发展, 西洋式的歌唱方法与形式的出现, 为我国的民族声乐提供了更加强而有力的催化剂成效, 促使我们民族声乐艺术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日本等地区一些流行音乐元素的盛行和广泛传播, 为我国民族声乐带来了更多的色彩, 使得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不断地借鉴与创新中迸发出更多新的艺术元素与审美情趣, 我国民族声乐要想在世界音乐之林谋取属于自己的发展地位, 就必须要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创新特色的道路。创新的重要前提是, 必须要有继承、有吸收、有选择, 如此一来才可以在之前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新形式。近些年来我国民族声乐虽然有了较大程度上的发展, 但是由于受到了一些外来音乐的影响以及主流音乐的巨大冲击, 其之前所具有的个性在逐渐减弱, 这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我国民族声乐对传统声乐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三、结语

我国的民族声乐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 基本形成了独立的艺术地位和独特的演唱体系, 并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与喜爱, 已经初步具备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音乐之林的基本条件。要想永久保持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 就要在更好地继承我国传统音乐和文化精髓的情况下, 进一步吸取更多外来音乐文化的精髓, 引领我国民族声乐持续性地走向复兴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张世文.《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黄河之声, 2011 (08) .

8.浅谈刘心武小说的艺术魅力 篇八

关键词:伤痕文学 《班主任》 艺术魅力

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掀起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推动了“伤痕文学”的涌现。“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率先以勇敢的、不妥协的姿态彻底地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文学,是积极投身于思想解放运动、拨乱反正的文学。这种小说当时也被称为“问题小说”。这些小说不仅揭露和控诉了“文革”中“左”的思潮对人们思想和人格的戕害,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批判;不仅写“外伤”,更在写“内伤”,“伤痕文学”给人以深刻启迪。可以这样假设:当初没有《班主任》的轰动,没有作家思想的解放,也许就不会有今日文学之辉煌。然而今日之作品已经很难令人想起《班主任》的作者了,因为刘心武早已卸下了往日宣传家、政治家、教育家的职责,转而心忧众生,诉说着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尤其是进入90年代,刘心武小说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在描写现实方面,有韧性,不走捷径,肯下工夫,不愿重复和欣赏自己的过去。这也是刘心武对自身的巨大超越,是他时至今日依然拥有众多读者的真正原因。刘心武小说的魅力何以如此绵长持久?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

他的小说创作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从他的作品中能明显地感到时代的脉动,因此,他的小说可以当成那一时代的历史来读。比如《母校留念》是写“文革”中发生的事,《等待决定》和《黑墙》是写“文革”结束不久,人们头脑中“左”的思想还没有被彻底清除时遗存的畏首畏尾的思维模式。而《一畦春韭绿》、《京漂女》、《绣鸳鸯》已经明显地让读者感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观念随着国门的开放,也呈现了多角度的思维,人们的行为也更具有个性了。

二、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

在刘心武小说中,有一大批具有敬业精神的代表人物。《到远处去送信》中的老马是一位默默地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的普通邮递员。他没有华丽的服饰,却有着“轰轰烈烈”的辉煌业绩;没有出众的容颜,却有着甘于奉献的精神。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工作如旧,老马却老了,到了该退休的年龄。为别人送了一辈子信的老马,最大的愿望却是能收到从邮局寄来的一封信。多么朴实的愿望,难道不会给人们的思想以巨大的冲击吗?同样,小说《冬日看海人》中那位来自西北小镇的小学教师、《五花肉》中的老罗等,都是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都以敬业、真诚、善良获得了人们的尊敬和喜爱。对这些小人物的描写,都在启迪人们,人生有了明确的追求,生命就会绽放异样的光彩。长篇小说《京漂女》讲述了京漂一族的苦涩心声。他们忍受着文艺场的残酷竞争,情绪多变,喜怒无常,为了追逐名利而苦闷,为早日成名,费尽心思。现实的残酷与成名理想的巨大落差,使他们尝尽了人间的苦味。京漂女如同无所归依的舞女,苦味,从心窝到眼窝,又从眼窝到心窝。他在塑造了各色各样小人物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反面人物的刻画。小说《贼》就以幽默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从犯罪到自省的反面人物形象。作品细腻地描写了“贼”的表情及心理变化,首先是愣愣地,摩挲着下巴,然后犹豫了一下……一直到大滴的眼泪从他的眼角溢出。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理渐渐地由自我反省,到自我挣扎,最后实现了自我解脱,并且主动地剖析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是一个痛苦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痛苦的自我解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贼如同破茧之飞蛾,获得了新生。刘心武的小说不仅写单个的人,还擅长描写某一社会群体,《站冰》就表现了社会各色人物的生活景观。司机潘全清真诚朴实,待人热情却为生活而奔波、操劳。另一个民工薛冰思想单纯,勤劳肯干,但当心爱的人为了金钱、为了享受而另攀高枝时,他受到了重大的精神打击,迫于生计只好无奈地参加站冰。这篇小说语言平实,铿锵有力,冲击着人们的视野,提醒人们关注这些生活在城市社会底层的各色小人物。

刘心武小说人物众多,包罗万千,展现人生百态,以上不曾提到的还有喜欢谄媚、逢迎的小样儿,盲目跟风的何秀穗以及《水锚》中思想诡异的“我”,金钱至上的大秦等等。作者用一粒沙折射了太阳的光辉,用一个人写尽了世态的炎凉。刘心武曾说过:“铖的写作,我的作品里面的人物、故事上基本是与我共时空的……每个作品都要追溯到文化历史层面,多关注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各色小人物,探讨一些人们司空见惯都不愿意端详之事,善于捕捉社会转型时期的人和事。剖析一些亘古不变的人生基本问题。”曾经的辉煌与轰动,现在的受人瞩目,无不说明其魅力所在。这是对他永远忠实于自己,潜心创作,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最好回报。

三、题材广泛

如果说,做过中学教师的刘心武写出《班主任》、《母校留念》、《我可不怕十三岁》、《看不见的朋友》等校园题材的小说不足为奇的话,那么,他的笔触进一步伸入到社会生活,以邮递员、飘逸的厦门女郎、京城的 “北漂一族”、时髦的现代青年、清扫工人、相濡以沫的平凡夫妇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就是作者长期认真观察社会生活的结果。不仅如此,刘心武还潜心研究《红楼梦》,写出了学术小说《贾元春之死》,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构思小说,刘心武的创作题材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1985年,刘心武在一篇《关于文学本质的思考》的论文中说道:“文学的翅膀,承载着如此繁多,如此巨大的社会义务,该是多么沉重啊!文学家都羡慕飞鸟,因为飞鸟的翅膀只需要带动自身的躯体,但文学的本质却更接近于飞机。飞机的翅膀所带动的机舱中,有着往往比飞机自身更贵重的人的生命和特别紧要的物品……这使作家在所有的文艺家中似乎有着更突出的光荣地位,但也常常使作家比其他文艺家承受更频繁更巨大的痛苦。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在其他文艺品类中虽然也分别或隐或显,或弱或强,乃至于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着十分强烈的体现,文学却总是集大成地、具体入微地、各侧面各层次都不可缺少地凝聚着民族魂。”

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彰显生活。刘心武小说的魅力在于紧跟时代潮流,但又不随波逐流;重视小说的艺术性,结构文体的语言力求创新,力求个性化和精致化,同时在字里行间传达着深刻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刘心武.班主任[J].人民文学,1977,(1).

[2]刘心武.生活的创造者:走这条路[J].文学评论,1978,(5).

[3]邱岗.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陈思和,李平.中国当代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5]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刘心武.站在镜子面前——读一篇日本朋友的评论[J].钟山,1982.

9.艺术的魅力作文 篇九

说完爸爸就走了。儿子想:爸爸又要打我,我得想个办法。突然儿子想到了办法。这时爸爸回来了。

爸爸准备要打儿子看见儿子在墨水的地方画成了一只表虎。爸爸就没有打儿子。爸爸想:画的还真不错。儿子也想:这下爸爸不会打我了吧,我真聪明。儿子的脚一甩一甩的。

爸爸看着两只手向下了。这时儿子又在旁边画了一只老虎。两只老虎看起来很凶猛。爸爸想:我也来试试。

于是爸爸和儿子一起画。爸爸拿墨水倒在地毯上。爸爸觉自己画的很好看。而儿子在看自己刚才画的两只老虎。看完后儿子看到爸爸画的龙说:爸爸你画的是什么呀?爸爸说:这是一条龙儿子又说:爸你画的真好看!

爸爸听了儿子的话说:爸爸可是专业的画家画的当然好,爸爸再来画一只小猫给你看看。爸爸先把小猫身子和腿画了出来,再画小猫的尾巴和脸,最后爸爸把小猫眼睛嘴巴画了出来。一只小猫画好了,爸爸说:你看怎么样儿子说:爸爸你画的更好看。爸爸觉的自己很自豪。儿子说:我们俩再画一只动物看谁画好看爸爸说:好。他们俩就开始画。儿子画的是小狗,儿子先画小狗的身子和尾巴,再画小狗的脚和脸,最后儿子把小狗的眼睛和嘴巴画了出来。儿子画好了觉的自己画的一定好看。爸爸画的是长颈鹿,爸爸先画长颈鹿的脸和脖子再画长颈鹿的身子、脚和尾巴,最后画长颈鹿的眼睛和嘴巴画丁出来。爸爸画好了也觉的自己画的一定好看。结果他们俩画的都很好看。

10.艺术的魅力的作文 篇十

看画的人不少,但大厅里很安静。一幅国画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谁?画面上画着个怪老头,他扬着头,张大了嘴,白发和胡须向四方飘散着,他那赤裸的、瘦骨嶙峋的古铜色身躯向前倾斜。一双青筋暴露的手在空中挥舞,像是要抓住什么。而最吸引人的,是他那双眼睛。那是一双疯狂的眼睛,闪射着一种奇异的光芒。然而当你盯着它看时,你会发现在那疯狂的眼神后面,贮存着多少对光明的渴望,多少烈火般的期冀、多少坚韧不拔的自信自强啊!那双眼睛紧紧盯着的,是一轮高悬在地平线上的火红的太阳。

这就是你吗,不舍昼夜,追赶太阳的夸父?“夸父追日”的故事从小就埋入我的心中,但那是个什么样的夸父啊:疲惫不堪、忍饥耐渴、衰弱而又顽强地挣扎在永远走不完的黄尘路上……

今天这个夸父完全是另一个。他口中发出的不是叹息而是呐喊,他的躯体不是筋疲力尽而是精力勃发!这才是真正的夸父精神,这不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么?

看着这凝固在画幅上却又永远奔腾运动着的奇异形象,我感到有一股力量在我身体中生发起来、扩展开去,我激动得心都要爆裂了!不知为什么,我真想马上把此刻的感受倾吐给正在身边随便哪一个人。

周围已经聚集不少看画者,大家都仰着头,默默地盯着看,象无数虔诚的信徒在瞻仰神明的圣容。我觉得气氛是这样的庄严而凝重。一个坐在轮椅中的小姑娘也默默加入这庄严的一群,她吃力地抬起那和身体不成比例的大大的脑袋,一双苍白的手紧紧握住轮椅的扶手。多奇怪呀,我发现她的眼中,竟闪现出跟夸父一样的目光。我不由得靠近她,生怕她孱弱的身体经受不住这巨大热情的灼烤。此刻,在她心屮的地平线上,一定也升起一轮燃烧得噼噼剥剥的太阳吧!

11.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篇十一

记得,我中学时代遇到一位优秀的国文老师,她的课总是涌动着夜话般的诗意;流动着人性的光彩。有一种美感熏陶的魅力围绕着你。那时,班上的同学多受她的影响爱上了文学。同样,如今我也踏上了语文教学的行列。时至今日,她的教学风采,教学的艺术,渊博的文学底蕴,富有魅力的人文素养。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深深让我感悟语文课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洗涤与陶冶。她的教风,时刻鞭策着我,在语文教学中展示出语文课特有的那种美感的意境。并在这一领域里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一路走来,我深感素质教育、能力培养,除注重落实“知识点”外,更应挖掘课文中那些“美”的因素,让语文课真正成为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美感熏陶的课堂。进而成为学生感悟生活,启迪人生的学科。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语文教学中的美感熏陶恰是涓涓的溪流,侵入学生渴望知识的心田,恰是一片平静的湖水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学生热爱文学的感情波澜。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一波澜在学生情感上泛起,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导语的美感熏陶,是语文课魅力之所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分利用课前导言,可使一篇篇普通的课文升华到一个高度。生动的导语能够打动人的心弦,增强求知欲望。学生们往往是带着新鲜感和期待的心理来学习新课。好的导语,犹如“引鸟入林”的纽带,“引鱼上钩”的诱饵,自然的调动学生求知激情,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影响。

例如:我在讲《我的老师》一文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课文之中,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老师,这是多么亲切的字眼,当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跨入学校大门的时候,学会的第一个名词就是“老师”。老师用伟大的母爱驱散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我从小失去母亲,但在我人生道路上,却享受到了胜过母爱的爱,这种爱就是老师的爱。是老师用母爱般的心肠温暖着我这可冰冷的心,是老师给我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是老师把那闪闪发光的团徽佩带在我的胸前。当我再考场失意的时候,又是老师含笑着安慰我。是啊,老师就是这样把爱无私的奉献给了你、我、他。今天让我们在魏巍的作品《我的老师》一文中,重温那师生情,老师的爱---”。由于导语发自肺腑之中,深深地打动和感染者学生。不仅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里,教学收到好的效果。。生动的导语,是师生间知识传递、情感交流、信息反馈的桥梁。是培养能力的“催化剂”。是理解课文的“燃火点”。好的导语会给学生带去无穷的回味,以及美感熏陶。就这一点来说,导语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不可忽视的环节即:导语中荡漾着美的诱惑、美的陶醉、美的享受、美的感染、激起美的联想。

二、板书的艺术魅力,潜移默化对学生起着感染和熏陶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课件逐渐代替了课堂板书。有时观看公开课,一堂课下来,黑板没写一个子。笔者认为,实不可取。

板书是教师在课堂上对授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它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从中把握住知识的整体及内在联系,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窗口。优美精当的板书,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在板书中,学生会感知教材内容的内涵与外延之所在,进而产生对所学内容的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心灵共鸣。有了教师“恰到好处”的板书,加上教师“导之有方”,才有学生的“学之得法”的效应。学生在欣赏、体会、品味和理解中,自觉主动的提升品味,进而感悟教学的艺术魅力。

板书,不仅把重点知识投射给学生,由于内容要有目标性,少而精,重点突出,学生又从布局简洁、清楚板书中收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那艺术魅力潜移默化的渗透其中。一堂课,板书安排巧妙,会使课堂生辉,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脑海中留下长久的记忆。板书在语文教学中是眼睛,对整体教学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是科学与美感为一体的艺术。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停留在黑板的时间长,要比一闪即逝的电脑课件更有效。

三、深入挖掘教材,激发、拓展美的熏陶及艺术魅力

其实,语文课本身就带有天然的美感因素,课文里那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场景,那一尊尊感人肺腑的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深邃的意境、生动语言,无不呼唤读者,使之产生耐人寻味的感受。语文课自身,就将审美孕育其中,教者如能善于捕捉这些火花。教学时就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陶冶、感染学生的求知欲。如果不善于挖掘这些艺术魅力,只单纯的就知识而教,那么,再好的作品也不能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更何谈培养能力。

美的挖掘则取决于教者对教材的深入探讨。只有多角度、多方位去发现“美”,课堂教学中才能讲出“美”;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美”,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愉快的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素质教育、培养能力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的老师》一文。描写蔡芸芝老师时有个特写镜头:“嘴角边有块榆钱大小的黑痣”。细想,榆钱大小的黑痣长在嘴角。在常人看来“过大”,也许并不给人以“美”的点缀。那么,作者为什么能以此视为美的标志来写?这说明老师的形象已在学生的眼里“完美无缺”。如果教学时能够挖掘、发现这些闪光点进行赏析,那么,对学生理解主题、体会课文中那深深的师生情,都会升华到高处。

语文教学伸缩性很大,是给學生一桶水,还是一滴水,这不仅取决于教师广博的自身素质,更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探讨,一个努力钻研业务,吃透课本的教者,它不仅能灵活自如的运用教法,而且能够多角度、多方位的剖析课本内容蕴含着的闪光点,诱发学生去发现“美的事物”,“美的内容”。进而对学生美感熏陶。

四、巧用课堂资源,扑捉课堂的精彩,引发魅力教学

12.谈《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篇十二

我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陶瓷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我国的陶瓷不仅造型多样、色泽丰富,而且制作工艺精湛,是从我们古代灿烂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在新石器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但当时的陶器较为粗糙而且制作不精良,其主要以灰陶、黑陶、彩陶等品种为代表。商朝的陶器,在样式与种类上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主要还是以灰陶为主。而且在那时候,慢慢地已经有一些专门烧制灰陶的小作坊开始出现了。周朝陶器得到重大发展,其陶器的使用范围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盛放物品的器皿,而开始将其应用到建筑方面。随后,陶瓷的结构与规模开始逐渐扩大,陶瓷制品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此外,将陶瓷制品用来作为祭祀以及殉葬用品开始成为了习俗。到了秦汉时期,陶器得到迅速地发展,不仅陶器的加工技术逐渐纯熟,而且陶器的造型与图案也变得十分生动活泼、优美多样,在当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隋唐时期,陶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这个时期白瓷也出现了。瓷器的制作工艺逐渐达到成熟的境界,这意味着真正的瓷器时代到来了。唐三彩就是当时唐代的作品,享誉国内外,一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受到收藏家的青睐,可见其艺术价值,它足以堪称是我国古代陶器工艺中的精品典范。陶器制品在我国宋代发展达到其鼎盛时期,品种丰富多彩,造型简洁优美,装饰样式多种多样。在当时,各地不断涌现出一些新兴窑场,甚至很多瓷窑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盛誉,而定、汝、官、哥、钧就是这时期最具典型代表的五大名窑。元代时期受当时战乱的影响,瓷器制品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打击,虽然相比于宋代有一定的衰落趋势,但在其制作工艺上仍有一些新的创新与发展,比如这时期景德镇青花瓷和釉里红等新陶瓷品种的出现以及彩瓷的大量流行等等。到了明代,我国陶器制品的发展又开启了一页新的篇章,明代以前陶瓷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则以白瓷为主。这个时期瓷器的造型极为丰富,前期的青花瓷造型敦厚凝重,中期的瓷器制品主要以碗、盘、瓶等为典型代表,显得较为轻巧俊秀,而后期的瓷器品大量满足了人们在宗教习俗活动中的需求,以宗教用品中的烛台、香炉为代表。我国陶瓷工艺在清朝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时期,其陶瓷制品制作精细,纤巧华美,并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紫砂、黑瓷等一些新的陶瓷品种。这个时期不仅景德镇的官窑,就连当时各地的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在陶瓷制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成就。

二、陶瓷雕塑中的艺术形式及其魅力的体现

陶瓷雕塑属于雕塑艺术中的一种,其主要史采用可塑性很强的粘土为材料,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模印、镶嵌以及镂、捏、堆塑、雕刻等多道复杂的工艺操作,再经高温烧制而成。根据陶瓷作品的不同用途,可以按照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各种不同类型且又具有其特色的陶瓷作品。艺术家常常借陶瓷雕塑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借以反应当今社会生活的现状,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情趣。

1、陶瓷雕塑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雕塑品就是艺术家们把自然对象运用不同的雕塑工艺将其美化改造后转化为艺术形象而呈现出来的作品,有可能转换后不一定完全保留其本来的面貌,但却一定会着重突出其某一方面的典型面貌特征。陶瓷雕塑也亦如此,它也不完全是对自然对象的单纯摹拟,而是将自然对象其本身具有的自然美或者所隐藏的内涵美以较为理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陶瓷雕塑其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大概可以概括为写实和意象这两种形式。对于写实的作品来说,它更加要求作者忠于自然对象,但并不意味着是完全对自然对象的照搬,而必须有作者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基于对自然对象的形体结构及特征等理解基础上,经过作者的归纳概括,再运用相应的表现手法准确、丰富、生动且如实地将其艺术形象塑造出来,从而传达出作者内心所想要表现的内容。在我国传统的陶瓷雕塑中,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很受青睐,其对自然对象的细节刻划极为深入,更能给人一种逼真、细腻而朴素的自然美的享受。与写实雕塑相比,另一种意象形式的雕塑作品在艺术处理手法上更加突出作者对自然对象的理解与提炼这一方面。意象的表现形式是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的,其主要特点是根据对自然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后进而对其进行大胆的提炼,甚至对自然对象进行夸大概括,作者有意识地不受其自然形象的约束,把握其本质性的特征使其保留下来,刻划其最具表现力的部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意象作品的塑造既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与创作经验对塑造出来的作品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陶瓷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

陶瓷雕塑这一门社会艺术,之所以它不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仍经久不衰,而且在当今的社会也愈发凸显其重要性,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价值。每一个陶瓷雕塑作品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内涵及其魅力价值,人们可以从中体会与感受到美的存在,甚至透过作品寄托自己的情感。形体美是陶瓷雕塑作品的一大艺术魅力所在。不同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雕塑讲究地是通过均匀的比例以及严谨的结构塑造使作品更具有空间立体感,带来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与享受,从而赋予作品以生命力。而材质美是陶瓷雕塑的又一大艺术魅力。优秀的陶瓷雕塑作品,不仅仅追求的是其形体造型上的视觉冲击,选用精美的材质也尤为重要。在陶瓷雕塑过程中,选用材料本身的质感、色泽及图案样式会直接关系到雕塑时所采取的格调以及塑造加工方式,对塑造出来作品的审美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漫长的陶瓷文化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的陶器材质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都体现出处于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气息。

因此,在陶瓷雕塑创造过程中,只有在追求形体与材质的完美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塑造出更加生动、更加完美的陶瓷雕塑作品,作者所赋予作品的观赏价值与艺术价值才能得以更好的体现出来。

三、结语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这一大环境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渴望追求精神境界的满足,因而作为能够体现人们精神文明的陶瓷雕塑艺术就十分受到人们的青睐。透过作品,不仅可以传达出作者的态度与情感,还能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与理念。优秀的陶瓷雕塑作品不但具有形式美,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同是还富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化内涵美,潜移默化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情感与思想。由此可见,陶瓷雕塑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凸显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佘钦汉浅析陶瓷动物雕塑的艺术形式及魅力《潮洲日报》2008年8月18日第C03版

[2]赖双安论当代陶瓷雕塑的格调与品位《艺术大观》2009年10期

13.《乡愁》诗的艺术魅力 篇十三

余光中先生是台湾当代诗坛的大家,在他近千首诗歌作品中,数量最多、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以乡愁为题材的乡愁诗。

乡愁自古都是诗人创作的母题之一,在此方面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也不乏其人。可能是由于年少求学时邮票传书的相同经历引起了无数学子的共鸣,加之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同胞长期隔绝,每一个炎黄子孙期盼祖国一统,手足团聚的爱国情怀始终无法释怀的缘故,余光中的《乡愁》诗从诞生之日便受到海峡两岸人民格外的青睐,至今从未走出每一个中国人的视线。除了以上原因外,《乡愁》诗作本身通过完美表现形式表达伟大爱国情思,凭借高超艺术造诣驾驭表现形式所营造的独特而完美的艺术空间,以及彰显出的唯美、鲜活、独特、永恒的艺术特质也是吸引无数学者不断探究汲取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就其艺术特质尝试探究一二。

一、构思精妙,双维掘进

《乡愁》诗构思精妙是其主要艺术特色之一。诗人将他绵长的思乡之情和强烈的爱国之情构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在纵的时间里纵情跳跃,在横的地域上追忆驰骋,双维共进直至将整部诗篇推向艺术的高峰。时间维度上,诗人选取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段,犹如一条金线,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一线串珠,以时间为序,详尽描绘出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和对祖**亲与日俱增的绵绵情思。空问维度上,诗人以时间为轴线,按照个人特定时段所进发出的特定情感,将四个特定的场景依次展现,并使其自然形成递进之势,逐级推进。前三节诗犹如海面从风平浪静逐渐小风涟漪,诗人情感犹如倾诉从如怨如诉渐次轻声低泣,直至“浅浅的海峡”由于人为原因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难以逾越的汪洋的场景一出,和风涟漪的海面骤起滔天巨浪,铺天盖地,撼动宇宙;轻声低泣诗人突然放声号啕,哭天抢地,声达天籁。至此,纵横交错的双维,共同将诗作推向了艺术的巅峰,诗人用一人乡愁,打开了海峡两岸数以亿计华人的心扉。情境所至,正如诗人在《白玉苦瓜》序言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乡愁》是华夏民族传统乡愁诗在特定时代和特殊地理条件下的完美变奏,就其艺术魅力而言,达到了以往任何时代乡愁诗所无法抵达的广度和深度。

二、立意深远,意象鲜活

南朝刘勰在其古代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首次将“意象”的概念引入文学范畴,并在《神思》篇中描述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既是传递诗人情感的“物质”媒介,也是诗歌看得见的“精神”灵魂。作为诗人抒发情感的媒介和精神灵魂的使者,意象的`作用首当其冲,它的撷选客观地反映了诗人的抒情方式,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作者艺术功底的深浅。乡愁本是人们都能普遍体验却又难以淋漓尽致表现的情绪,诗人仅用4节16行诗句,就将它表达得如此深沉、厚重,这应该归功于他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来的四个鲜活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年少时的邮票,承载着自己厚重的乡愁,是传递母子亲情的媒介,更是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集游子思念母亲,母亲挂念游子的浓浓亲情于“小小”邮票之中,读来使人倍感亲近,温馨。长大后的船票,饱含了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以及往来探亲的奔波辛劳,一张窄窄的船票,凝聚了恩爱夫妻真挚、浓烈的爱情,客观真实,令人向往。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被一方矮矮的坟墓永远掩埋在相思的故土里,生死离别,阴阳相隔,诗人对已故母亲无尽的追忆和悼念,以及失去母爱的痛苦和无法尽孝的歉疚,使人苍凉无助,潸然泪下。而现在的一湾浅浅海峡,更是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抒发了千万海外赤子对祖**亲无限的乡思乡愁。海峡是“浅浅的”,近在咫尺,涉水可渡;但作者写《乡愁》时,海峡两岸同胞正常的交往已隔绝20多年,加之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这个历史性事件,可能愈发勾起了诗人对祖国的思念。“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语嗟叹,郁结了诗人及万千海外赤子多少的渴望和愤懑。

余光中先生借一人之口,将天下所有海外游子的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真实鲜活的意象展现给了祖**亲,也使诗歌的意境由一人情思升华到了整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让祖**亲充分感受到了万千游子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和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可谓匠心独运,立意深远。

三、形式完美,三美兼备

闻一多先生认为,完美的诗歌应该具备“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用完美的形式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是闻一多先生在诗歌创作中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此而言,余光中堪称闻一多“三美”理论的具体实践者,《乡愁》可见一斑。

音乐美,低回哀婉,柔美悠扬。全诗随标题隔句押“ou”韵,且每节后两行都以“头”字为韵脚,回环四次反复,且随着长短句、强弱音规律变化,平仄交替有序,节奏起伏悠扬,再配上每小节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叠词的完美过渡,读来朗朗上口,昕来悦耳动听,低回裒婉,如怨如诉,宛然一首柔美中略带哀伤的“思乡曲”。

绘画美,鲜活生动,情景交融。全诗用极其精炼朴实的文字绘制了诗人人生不同时代的四幅场景图,鲜活生动,情景交融。场景一:邮票传情思母图。写信、寄信、收信、回信,借助邮票,母子二人用原始的方式倾诉彼此的思念,温馨而感人。

二海上颠簸探亲图。漫长的等待,海浪的颠簸,相聚的甜蜜,相爱写满辛劳。

三:隔海相望悼母图。阴阳相隔,多少孝心无从表达:隔海相望,追忆母亲历历在目,失去母爱的痛,痛彻心扉。

四:望眼欲穿思国图。由家而国,由己推人。人至暮年难归故土,秋之落叶归根无期,跪立海岸仰天长叹,悲凉至极。

建筑美,结构对称,错落有致。结构上,《乡愁》全诗均衡匀称,段式句式和谐整齐。而在每一节中,少则3字,多则10字,整齐中又富有参差之美,呈现出统一中求变化,寓变化于统一的审美法则,实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余光中先生驰骋文坛半个多世纪以来。诗作颇丰,以乡愁诗最为出众。纵览他的乡愁诗,

14.音乐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 篇十四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城南小学 王思静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对教师而言,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必然工具,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艺术,因此,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并富于幽默感,讲课是音量要适中柔和并注重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的亲和力。

一、教学语言的艺术

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它独具的风韵和格调使之在语言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练

做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发音要标准,在教学中要运用普通话,用词规范、严谨、系统,做到精而准,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句句有含义,有灼见;对于重点、难点,学生不懂不会的问题,还要做到细致深入,精而不简。(2)教学语言要生动幽默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只一味地讲一些“大道理”,学生学而“无味”很难接受。

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的是幽默睿智,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气氛。学生在教师生动幽默的教学艺术中,精神放松积极大胆地展开创造思维,有效地刺激学生理解、记忆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注重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注意做到通俗易懂顺口悦耳,这样学生听起来明白,记起来容易。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还应时刻注意到音调的柔和音量适中,杜绝“高声教学”。教师要言传身教,潜心研究说话艺术,多鼓励,少批评,用最美的教学语言培养学生永恒的进取心。“慧于心而透于言”。

二、肢体语言的艺术

音乐教师除了具有良好的教学语言素养,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肢体语言能帮助教师树立完美的形象,表达出教师语言无法讲清的信息和感情,从而加强有声语言的教学效果,更加具有直观形象的作用,激活课堂气氛。

1、表情与姿态

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会被学生“录用”头脑中,因此教师要做到面带微笑。在讲课过程中,时刻注意体态美,给学生以稳重大方的感觉,以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

2、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以柔和、诚挚的眼神给学生信心,在讲课时要环视全班同学,对学生做出的反映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注我”,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与学生产生“心灵沟通”,从眼神中传达对学生的赞许、鼓励,并用眼神暗示学生专注听讲,踊跃回答问题。

3、演唱、演奏与表演

作为音乐教师,演唱、演奏及表演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演唱,初步领会歌曲的旋律,并在教师的伴奏中学习、完成歌曲。根据歌曲的特点,我还加入器乐演奏和律动表演。教师的示范由快到慢、由简到繁,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感受歌曲,并自己选择不同的方式,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己创编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15.浅谈钢琴小组课教学艺术之魅力 篇十五

钢琴课作为艺术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然成为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而钢琴教学水平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又将积极作用于音乐专业培养目标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和课程形式这两个角度讨论钢琴小组课程的教学问题。

1 钢琴课程教学形式

目前,在我国各大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个别课

沿袭几百年钢琴教学历史传统的个别授课形式,至今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通过个别教学,教师可以十分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每个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在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层面上展开极具针对性的钢琴教学工作。并且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

随着钢琴由西方传入中国,学习弹奏钢琴以“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在我国形成一种普遍现象。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普修课,也是一直沿袭专业院校的个别教学制,即“一对一”的教学。教师在琴房里给每个学生个别上课,检查学生的作业曲目完成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指导纠正,最后布置和示范新的作业曲目。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并且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许多著名的钢琴家以及众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一对一教学成长起来的。

1.2 三至五人小组课

小组课则是介于集体课和个别之间的一种授课方式,按学生不同程度、接受曲目的快慢,来组织钢琴教学,即以几个人为教学单位,有效率地实施一对3或一对5的钢琴教学。在这样的小组课的教学过程中,基本要求统一教材,人数一般为3~5人,是可就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既有统一要求,又兼顾个别特点的钢琴课,但不用完全统一学习进度。

小组课主要着眼于传授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解决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的问题,大部分高等专科院校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毕业学生达到专科水平,钢琴课便以这种小组课为主要教学模式,即一个班级的四分之一为一组,两节课连上,学生按照国家统编教材划分的课次来学习。它可以节约师资,把共性的知识和技能无重复传授,也节约上课时间,而且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产生竞争意识着来学好这门课程。例如,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流行音乐系建于2004年9月,目前开设有音乐表演(流行音乐)、音乐表演(流行音乐编创与制作)两个专业。该系钢琴教学实行小组课形式,将学生们分为3-6人的小组,并分给每位钢琴教师在钢琴琴房进行小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既减轻了学校的教学成本和节省了教师资源,又有利于学生在比较短的学习过程中对其他学生弹奏的曲目、技能技巧进行观摩学习,交流经验。从而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励同一小组的学生相互竟争,努力学习。

这种教学形式对教师在组织教学、授课的方法、教材的更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积极配合,通过师生双方的互动,学生还能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乐曲进行表述,并互相对各人的演奏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就均会在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极大的提高。就目前的普通高校音乐学科的钢琴教学而言,改革过去那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课的教学模式,对普及和推广高校钢琴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有利于更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演奏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教师在评讲学生复课中存在的问题时,能够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缓解了由于扩招而带来的师资缺乏的现象。

1.3 大班课

大班课是钢琴集体课在另一概念意义上的拓展和延伸。随着系统的数码钢琴的数码制造技术提高,弹奏的声音与手感已接近传统钢琴,为大班课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大班课上主要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开展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感、全方位的教学活动[1]。

但是,大班课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在我国,因为各个院校生源过多而教学设施的不完善,一般数码钢琴教室最多只有两到三间,并且班级过多,一般要以行政班级为教学单位,不能分成10人以下的小组进行数码钢琴教学;同时,又要统一教材和教学进度,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但学生的演奏程度水平不一,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往往形成学生“高不成,低不就”、没有拔尖学生的钢琴学习状况。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流行音乐系为例,现有在校学生150人,三个年级,行政班级五个,每班约30人,现有教学资源数码钢琴房一间,普通教学琴房两间,按照高校师资比例规定,如若全部采用大班制教学,教学资源与学生人数比例将严重失衡。

2 钢琴小组课的教学

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钢琴课教学要突显其职业性的特点,它不需要达到本科音乐院校钢琴专业那种高超的演奏水准,但却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演奏姿势、准确的手型和规范的弹奏方法、准确的节奏与音准及完整表现乐曲等基本的演奏能力,甚至有较好的歌曲伴奏能力。

本文作者长期从事钢琴教学,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就钢琴教学如何来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和解决扩招后的教学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提出改革过去一对一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钢琴小组课教学的模式与内容来开展教学。

2.1 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2.1.1 作品的选择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高师钢琴课程所持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从J·S·巴赫至德彪西这一音乐史段中重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范围之内,还有包含一些中国作品,但都主要是选择独奏作品。例如:复调音乐主要选用J·S·巴赫的作品,练习曲主要选用车尔尼的作品,奏鸣曲主要选用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等等。这些作品确为钢琴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经典之作,其年代亦基本涵盖了西方音乐历史中的一些主要风格时期,历史时间大约有400年左右,因而大部分作品的年代离我们较远(中国作品除外);因此,我们可以引入巴洛克时期除J·S·巴赫之外其他重要作曲家如J·P·拉莫、D·斯卡拉蒂、G·F·亨德尔等人的部分优秀作品,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这一时期复调作品的不同风格的教学内容[2]。另一方面,还应该多接触20世纪的钢琴作品,其中包括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亦可包括诸如简单的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钢琴流行音乐作品。我系是流行音乐系,本人认为更应该多接触这类现代作品。因此,不能够忽视对20世纪钢琴作品学习的钢琴课程。

2.1.2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

利用小组课多人一起上课的方便,可适当布置一些简单的四手联弹,重奏曲,多声部曲和双钢琴曲,接触的多为作曲家具有代表性的,旋律都比较好听的曲目,当他们成功的弹奏出形式多样化的曲目,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合奏能力和弹奏的热情,对于世界名曲无形中也就增加了曲目量的积累。

2.2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2.2.1 定期展开座谈化的大课

作为对授课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我们可以针对钢琴教学中的各项内容不定期地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和公开课,亦可经常举行各种范围、各种形式的座谈与讨论活动。讲座或公开课可以是理论研究、学术探讨性的,也可以是教学示范、经验交流性的;座谈与讨论可由教师命题,也可由学生自由选题,并在轻松活泼、畅所欲言的开放性学术气氛中进行。

2.2.2 汇报演奏欣赏演奏

“汇报演奏,欣赏演奏”有两方面的含义:我们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音乐厅欣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音乐会并获取最新的音乐动向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在现场切身感受钢琴演奏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起更高的钢琴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经常性地安排、组织学生自己的各种形式的钢琴汇报音乐会,促使他们走出琴房和教室,步上钢琴演奏的舞台,展示自己勤奋学习的丰硕成果。这类音乐会可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其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学生乃至教师提供了相互观摩、交流和学习的良好机会。

2.2.3 融小组课、个别课相互有机结合

在小组课中个别上,融小组课、个别课相互有机结合的构想与实践,是符合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也体现了我系的培养目标的方向。结合个别课与小组课的教学形式为一体,即凡是教学共同知识和理论或相同曲目等共性的知识点时就一起讲课,在检查作业,个别指导上课时,采用一个人演奏老师具体指导,其它人在一起听评的形式,虽然时间很有限,但还是能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明显。

那么,教师如何确保在给一位学生上课时也能对其他学生发挥积极、有价值的作用?在个别课上,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弹错之处,难以当着老师的面很快改好。而在小组课的时候,老师要管多个学生,当他教某一个学生时,又或者为其他学生提供了互听互学的机会,也能缓解一对一的学生过于紧张的心理。一次,我的一个学生请我听他并没有教过他弹的一首乐曲,我还觉得挺奇怪的,怎么会弹得和我教的一样呢?原来在小组课上,这个学生听我给别的学生讲这首乐曲,早就熟悉了。所以那些特别是程度低的学生,听了别人演奏,不管程度深浅,总是会有收益的。对弹奏的人来说,还能听到一旁的同学提出了不同于老师提出的新鲜的意见。对评议的人来说检验了他对新乐曲及其演奏的感受力和判断力,锻炼了评论和表述的能力,这么多好处,我们当教师的何乐而不为呢?

3 结束语

钢琴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钢琴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例如:钢琴艺术史、钢琴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钢琴演奏家的演奏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钢琴课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为了适应高职高专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标,也为了配合新的高师钢琴课程教学内容的贯彻,我们有必要在不增加钢琴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革新教法,提出改革过去一对一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钢琴小组课教学,在原有基础之上构建更科学、更完善、更富效率、更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性的钢琴课程体系。

摘要:钢琴课作为艺术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然成为音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从教学内容和课程形式这两个角度讨论钢琴小组课程的教学问题,让钢琴教学更能适应高职高专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专业培养目标,促进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钢琴课,个别课,小组课

参考文献

[1]约瑟夫·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35-36。

16.浅论曹禺《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篇十六

《雷雨》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本文从戏剧艺术冲突、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结构和语言特色四个角度讨论了剧作感人的艺术魅力。《雷雨》的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极强,使得剧中千丝万缕的种种矛盾冲突环环紧扣,动人心魄。《雷雨》的人物形象鲜明而复杂,虽然全剧只有八个人物,但每一个都极具个性。《雷雨》的结构严谨精巧:采取特殊的“回顾方法”,将过去的情节与现在的情节交织起来,以“过去的戏剧”推动“现在的戏剧”;出色地应用“发现”的手法,促进戏剧情节的激变和高潮的到来;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使观众的情绪与剧情的发展一起跳跃。《雷雨》的语言极具特色:人物语言本质而又本能,高度个性化;人物语言随处可见简练而有味的潜台词;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人物语言具有诗性的抒情。《雷雨》的这些特点相互融为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曹禺 《雷雨》 戏剧艺术 冲突 人物 结构 语言

浅论曹禺《雷雨》独特的艺术魅力

话剧《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优秀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杰出的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它在一九三四年问世,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内容,赢得

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欢。《雷雨》是一部很感人的戏剧,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无数中国人的心!《雷雨》一剧人物形象的刻画、戏剧性强的结构方式和精彩的戏剧语言被人们广为称道,它奠定了曹禺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雷雨》写了周、鲁两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和阶级对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逐渐被推至读者面前的。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雷雨》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本文试图从戏剧矛盾冲突、人物形象、戏剧结构和语言特色四个角度谈谈自己对曹禺《雷雨》戏剧艺术的理解。

一、《雷雨》的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极强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情节安排巧妙,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强。同时,作者在剧中将矛盾激化、缓和、再激化、再缓和,节奏紧凑,不给人喘息之机,这正好与“雷雨”这个剧名相吻合。例如四凤,周萍把她当作救赎,周冲把她当作希望,侍萍却不想让她走自己走过的路。再例如周萍,对于周朴园是欺骗与罪孽感,对于侍萍是难逃宿命,对于蘩漪是悔恨与惧怯,对周冲是歉意,对四凤是希望。鲁大海的出现在周公馆掀起了轩然大波,导致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父子相认不相亲反相仇、母子相认不相亲反相怨、兄弟相认不相亲反相残、夫妻相见不相亲反相恨。这杂而不乱的种种矛盾冲突环环紧扣,动人心魄。

《雷雨》的矛盾冲突非常复杂,但都以周朴园为中心,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周朴园与蘩漪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对妻子冷酷专制的统治,和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蘩漪的不满和反抗。第二条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地主少爷、资本家老爷和孤苦无告的下层劳动妇女之间的阶级压迫和对立。第三条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在该剧的第二幕中,这些矛盾冲突有充分的体现。第二幕的前半部分,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相认”。一上场,侍萍就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却没有认出侍萍。于是,这种一明一暗的关系,一下子就扣住了读者的心,从周朴园那些发号施令、居高临下的语言以及当他怀念起侍萍时的“沉吟”、“苦痛”的表情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地位高、权势大的“尊者”,而且似乎是个多情的人物,在侍萍的话里,也可以发现,她虽然看透了周朴园,却因为本性的正直善良,仍希望周朴园能认出她。看来,好像两方面冲突不起来了。然而,周朴园的情感毕竟是虚伪的。当他发现侍萍还活着,很可能会影响他的名誉、地位时,他始则厉声斥问侍萍“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继则用巨额支票收买侍萍,企图以他认为是万能的金钱打动侍萍,周朴园虚伪、冷酷的面貌至此暴露无遗。可是,侍萍是有骨气的。她看也没看,就将支票撕得粉碎,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明告周朴园:金钱弥补不了罪过!表现出对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蔑视。侍萍和周朴园的冲突,反映了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民同剥削阶级势力的斗争。后半部分,鲁大海的出场,展开了工人阶级与封建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鲁大海站在周朴园面前,父子不相认。因为,鲁大海直接威胁到周朴园的切身利益,威胁到这个封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根本利益。周朴园对鲁大海没有而且不能有父子之情了,有的只是压迫的欲望和阶级的仇恨、欺诈,于是撕下伪善的面目,恶狠狠地训斥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鲁大海则是满怀阶级仇恨,单刀直入地揭露周朴园:“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人!”、“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两百个小工!”、“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人物短短的对话,就使我们看到了周朴园镇压工人罢工手段的毒辣,发家史的罪恶,看到了他狡诈、残忍的嘴脸,也使我们看到了鲁大海坚定的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在这一幕戏中,充满了人物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在特定的环境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交汇、连贯在一起。这样,使得人物的形象“立”了起来,并紧凑地写出了三十多年来的变迁,展现了两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总之,《雷雨》通过描写周鲁两家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出当时社会的阶级

关系,鲜明的揭露了二、三十年代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也反映了当时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也预示着旧社会旧制度的崩溃与灭亡。

二、《雷雨》的人物形象鲜明而复杂

一出戏如果没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么这出戏的剧情有多精彩都不过是一场闹剧。《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是鲜明而复杂的。

《雷雨》的中心人物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而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的翻脸,也正是他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懦弱而自私的表现,而当他得知眼前的这个“下人”就是当年佣人的侍萍时,他不是激动,而是紧张,惊慌失措,是软硬兼施,金钱收买,彻底的决绝,没有任何的旧情可念。作家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专横和冷酷。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残酷与罪恶。从序幕到结局,周朴园始终贯穿、促成整个冲突、悲剧的产生、发展;而至最后保持清醒的状态承受悲剧的,也是周朴园。从家庭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周朴园的罪恶得到了全面的彻底的揭露。

曹禺先生说过“在《雷雨》里的八个人物,我最早想出的,并且也较觉真切的是蘩漪。”蘩漪最具“雷雨式”特点,她也是一位新旧结合的人物,是“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她的痛苦最深,渴望最强,热烈地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爱情的生活。曹禺先生没有说错,蘩漪就像夏天的雷和雨,敢恨敢爱,得不到她宁愿让雷劈死。不顾一切地爱,不顾一切地恨,不顾一切地报复,始终处在各种冲突的中心,始终与作品的气氛一致,所以她是个悲剧,她不可能不是悲剧,她太刚烈了,太要强了。她的激愤之语往往便是剧本的破题之处。她的热情象浇不灭的火,但上帝偏要她生长在枯干的砂上,于是窒息的环境迫使她变得性情乖戾,乃至变态。

对于周冲,一方面他对家庭,对社会,以至于对爱情有许多憧憬和幻想:另一方面,他又不了解家庭,不了解社会,不了解爱情,“他只有一重一重的幻想,需要现实的重锤来一次次敲醒他的梦”。在喝药那一景,他才认识到父亲的专横;在鲁大海的侮辱中,他才发现兄弟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母亲让他阻止周萍和四凤出逃时,他才发现母亲并非他想象中的母亲,最后自己也说“我,我,我——大概是胡闹”。周冲那句经典的台词,“在无边的海上,有一条轻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涨得满满的,像一只鹰的翅膀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虽然在感情上是浪漫到幼稚了,但在《雷雨》中,当所有的人物都在命运的捉弄中显得破败不堪之时,周冲的这段抒情,却如一只鹰一般从这郁闷空气里腾空而起,为那死寂的舞台与死灭的人性带来了一点亮色,给《雷雨》增添了新鲜的诗意,年轻的,勇敢的,饱含着热情与希望。

其他人物,如鲁贵是个多面性的人,心口不一,不但贪婪,还欺软怕硬,奴颜婢膝;鲁大海粗犷、爽直、勇敢,有思想、有行动的年轻工人的形象。他直爽、质朴但又头脑清醒。他作为工人代表,和周朴园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显示了他的反抗精神;鲁四凤是一个充满着水一般的柔情、脆弱、单纯的女孩,她只是爱上了一个不应该爱的人,没有勇气去反抗她所谓的命,她的勇气和生命在那一夜全毁了;鲁侍萍,虽然处境艰难,但她凭借自身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可以说,她是一个顽强的女性。侍萍的沉默却让我们不敢同样沉默地漠视命运。意义恰好相反,侍萍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侍萍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两部分:一半属于丈夫;一半属于儿女。她希冀在默默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

证自己存在的价值;周萍,他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对于他的父亲有一种敬畏,不敢违背他的话,他在这个家庭中也是十分压抑的,否则不可能和自己的后母发生感情。然而,四凤的出现,让他感觉到了生气,青春——他极力渴望的东西。他想摆脱繁漪对他的干扰,因此他决定离开这个家,由此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不敢面对问题,极力逃避困难的人。但是他懦弱,是个十足的胆小鬼,单凭这一点,他就永远不会配上蘩漪,到最后,摆在他眼前底一件件事实,却让他选择了死——一个最好的逃避方式。虽然全剧只有八个人物,但每一个都极具个性。

三、《雷雨》的结构严谨精巧

《雷雨》将丰富复杂的生活内容安排在有限的舞台中的严谨精巧的戏剧结构,是戏剧的“闭锁式”结构的杰出范例。

阅读剧本,我们不难发现,剧作家把一个有头有尾、过程漫长的故事题材作了三分处理:第一部分,放在舞台上演出的部分——动作最强烈、冲突最尖锐、最能吸引入的部分,经过一天的种种冲突,结果玉石俱焚:四凤、周冲、周萍死去;侍萍、蘩漪发疯鲁大海出走,周朴园成了孤家寡人。第二部分,放在舞台上交代的部分——周鲁两家在这一天前三十多年的经历:周朴园对侍萍的玩弄、摧残;蘩漪被圈在周家十八年,同样受着摧残和痛苦;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她抓住周萍不放;周萍厌恶这种关系,与使女四凤相爱等。第三部分,幕后处理的部分,与戏剧发展无直接关系的情节,如侍萍离开周家所受的苦难(带着儿子跳河自尽、无奈嫁给人格低下的鲁贵、远离家乡去济南做工等);周朴园与富家小姐的婚姻及欺骗蘩漪的情节。全部故事发生在二十四小时内,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登场人物经过严格的选择,一共八人。作家把一个有三十年长度的故事,取其高潮和结局部分,放在舞台画框中表演,而故事的开端和发展,则用回顾的方式随剧情的发展逐步交代出来,并迅速推动剧情的进程。这样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不过,出现在舞台上的戏剧依然有“现在的戏剧”和“过去的戏剧”两大块,作家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的呢?

(一)采取特殊的“回顾方法”,将过去的情节与现在的情节交织起来,以“过去的戏剧”推动“现在的戏剧”。

《雷雨》历时三十年,关系复杂,斗争尖锐,是传统戏剧所难以集中表现的。作家借鉴了欧洲一些戏剧家的经验,形成了特殊的 “回顾方法”,将过去的情节与现在的情节交织起来,以“过去的戏剧”推动“现在的戏剧”。第一幕开始,周宅客厅里,四凤在滤药,鲁贵在擦矮几上的银烟具。鲁贵用威吓欺骗的手段向四凤要钱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鲁贵的卑劣无耻,看到了四风的纯洁善良,而且也了解了许多幕后前情节,如,侍萍马上到,是太太请她来的;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周萍与蘩漪的关系等。在父女俩谈话中间,鲁大海上场,一方面使父女谈话场面富于变化,更重要的是揭示了鲁大海与周朴园这一对不可调和的劳资矛盾。此间,作家还描写了周萍的颓丧面貌,反映出他内心的空虚与矛盾;写了周冲的过场,为他爱四凤作好了准备。于是,仅在父女俩的对话中,剧中各种矛盾线索已经基本交织起来了。作者到此基本交代清楚了三十年前一直延续到开幕时的重要情节。

(二)出色地应用“发现”的手法,促进戏剧情节的激变和高潮的到来。

戏剧第二幕,侍萍刚上场,戏剧节奏还是轻快的。刚见到女儿,她的心情是快慰的。但突然,就象远天飞来一颗炮弹在凝滞的空气中爆炸,气氛一下子充满莫名其妙的紧张。在这里曹禺布下了一件重要的道具——周朴园的旧雨衣(一个穿插了过去和现在,又在现在的戏剧中发挥了起承转合的作用的细节)。因为“老爷急着找旧雨衣”,与侍萍谈话的蘩漪不得不出去。侍萍于是有了“发现”的可能。当她环视客厅陈设时,她发现了那红木书桌、有镜台的柜子、大热天还紧闭的窗户„„她突然象溜进可怕的梦境,她想赶快带女儿离开,“雨衣”又出现了,蘩漪叫四凤帮着找“老爷的雨衣”,侍萍不得不滞留,却发现了她最担心的事儿已经发生,正当她又准备要走之时,周朴园上场,与蘩漪发生冲突,蘩漪愤而离去,又因雨衣与侍萍对话,于是揭出三十年前的往事。在《雷雨》中,“发现”的手法用得非常出色,鲁贵发现了周萍与蘩漪的隐情而借机敲诈;蘩漪发现了周萍与四凤的约会而跟踪至鲁家,关上了后窗,于是,侍萍发现

了自己的一对亲生儿女的恋情。这一发现,促进了戏剧高潮的到来。

(三)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使观众的情绪与剧情的发展一起跳跃。

戏剧理论家们对观众心理作过分析,认为,观众看戏的的兴奋点不超过三个半小时,但《雷雨》的演出时间长达四个多小时,观众又没有表现出厌烦,这是因为作者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使观众的情绪与剧情的发展一起跳跃。

在第一幕中,曹禺就以鲁贵和四凤为引线,把周萍和蘩漪的关系,四凤和周萍的关系以及周冲对四凤的追求都交代清楚。第二幕开场不久,侍萍发现了熟悉的客厅设置后,为了再次证实自己是否回到了周家,她惊悸地吩咐四凤:“凤儿,你去看,你去看,那柜子靠右第三个抽屉里,有没有一只小孩穿的绣花虎头鞋”。这个细节,有力地拉紧了观众的心弦,心几乎要从口中跳出了。四凤打开抽屉,并没有那双绣花虎头鞋,观众又轻轻松了一中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四凤又拿起了侍萍年轻时的照片,观众的心中与此时侍萍的感受是相通的“好不公平的天哪”。把最重要的人物关系即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也点破了。观众心里对他们的纠葛关系一目了然。周朴园虽然知道周萍、鲁大海、四凤是什么人,可是他并不知道周萍和四凤、周萍和蘩漪的关系;周萍也不知道鲁侍萍是自己的母亲,四凤就是他同母的妹妹。在第三幕和第四幕中,观众已完全明白人物的彼此关系,只是期待着这些剧中人物尚未明白的关系的逐步揭晓,以及了解这些人物纠葛如何发展、如何结局从这时起,观众已然明了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以知情者的身份,提心吊胆地关注着剧情的变化,这是一种为人物命运哀叹的悬念。与此同时,知情的观众也以极大的好奇,看作家怎样让剧中人一步步了解这个已知的事实,以及揭秘后人物的结局。就这样,作家最好地调动起了观众与读者的心,扩大了戏剧悬念的范围,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从以上分析可见,《雷雨》的结构艺术是出色的,它扩展了戏剧的结构内涵,为现代戏剧结构的发展提供了杰出的范例。

四、《雷雨》的语言极具特色

《雷雨》的语言,精练而真切,通俗而含蓄,富于潜台词。具有体味不尽的意蕴和浓郁激荡的情感,在同时期的剧作中,《雷雨》的语言表现出了一种新的迷人的风格,它标志着曹禺语言艺术的杰出成就,也标志着中国话剧在语言艺术上已走向成熟。总的来说,《雷雨》中人物语言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人物语言本质而又本能,高度个性化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绝!摆架子,树威性,即使在不是自家人面前,也无法自持。既封建,又资本家;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本能的以为。在这里,语言是灵魂的直裸。人物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二)人物语言随处可见简练而有味的潜台词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 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意思。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潜台词的特点是语言简练而有味。简练而无味不是潜台词,有味不简练也不是潜台词。下面的潜台词,鲁侍萍一口一心,很有意味,充分展现了曹禺《雷雨》中的戏剧语言艺术: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我想,潜台词之所以与戏剧特别有缘,是由戏剧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集中的戏剧在语言上拖沓冗长,把什么都交待清楚,岂不要演三天三夜?若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那还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三)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

《雷雨》中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表明了人物的语言流向,它不是静止的,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暗示)

周朴园 啊,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衫也捡出来。(直接推动 ;多么重要的衬衫!)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接下去的鲁侍萍开窗户的动作,如果没有她精确的说出衬衫的件数和绣有“梅”字的衬衫,试问情节如何发展下去?周朴园的语言,就是典型的动作语言。它的作用,从某种角度看,仅仅在于推动情节而已。而这一点,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也是一个剧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四)人物语言具有诗性的抒情

《雷雨》是当做诗来写的,其中的许多台词准确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抒发了人物的内心情感。繁漪在第二幕中那段著名的独白,简直就是一首贮满愤懑与渴望的抒情诗:“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当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哼,什么我都预备好了,来吧,恨我的人,来吧,叫我失望的人,叫我忌妒的人,都来吧,我在等候着你们”。繁漪在“宇宙残酷的井里”拼死攀援的艰辛与焦灼、压抑与烦闷,“爱起你来像一团火”,“恨起你来也像一团火”的炽烈阴鸷的个性也都熔铸在这诗里。

总的来说,曹禺的《雷雨》,戏剧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强;戏剧结构严谨精巧;人物形象鲜明而复杂;戏剧语言富有特色,这些戏剧艺术相互融为有机整体,不可分割,显示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剧作感人的艺术魅力,为“五四”以来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自学指导》,李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国现当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上一篇:泌尿外科实习小结下一篇:中国建设银行和花旗银行公司网络营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