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专业课程描述(共14篇)
1.暖通专业课程描述 篇一
暖通专业人才网成暖通人才招聘主流招聘渠道
现如今,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每一个行业都存在新旧更替的现象,在21世纪,最影响人类生活的新科技非互联网莫属,当下,几乎没有一个行业在运作工程中不涉及网络。对于人才招聘领域来说,从最初的人山人海的现场招聘会,已经悄然转变成通过网络平台来完成整个求职和招聘流程,这一巨大的飞跃和进步,使得互联网成为新兴的渠道,仿佛化身为“月下老人”,为每一家求贤若渴的企业和每一位渴望伯乐的人才牵线搭桥。纵观眼下的人才流动市场,网络招聘已然成为了最主流的求职和招聘渠道,网络招聘的细分又为专业人才招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目前,纵观各行业人才招聘网,最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属暖通专业人才网站暖通招聘网JOBHVAC,暖通专业人才网优势大家有目共睹。
1、网络求职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暖通招聘网把此优势进一步强化。
虽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是在传统的现场人才招聘会中,很多求职者在人山人海中不知所措,所投递的简历往往石沉大海,最终错失了很多难得的机会。自从专业的招聘网站出现后,求职者只要在线把简历投递到企业邮箱里,即可供用人单位的HR浏览,只要符合对方的要求,机会就会自己来敲门。
网络招聘平台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个网页,其背后世纪蕴含着海量的知名企业招聘信息和大量的人才数据库,对于求职者来说,无需像参加现场招聘会那样抱着大海捞针的心态,毫无目的大批量的投放自己的简历。企业也不必为了一些重要职位而东奔西跑,如果想找到心仪的人才,只要在办公室里轻点鼠标即可完成。网上投放简历的成本低、操作快捷,更是免去了求职者车马劳顿的奔波之苦,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求职者在第一时间便能了解到最新的职位空缺。
而暖通专业人才网站汇聚全国各地暖通人才招聘信息,求职招聘更精确、更便捷;求职者不会误投其他专业的职位,招聘单位也不会因为收到很多非暖通专业的人才简历而浪费精力和时间。
2、JOBHVAC突破时空突破地域,一网打尽
网络招聘也打破了时空限制,想要去异地求职,都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目的地的企业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意向远程投递简历,不必自己亲自前往应聘,企业想要招纳贤才也无需车马劳顿,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更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人才招聘网不仅能为求职者带来海量的招聘信息,还能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行业发展咨询,以及非常有益的职业宝典,这些对于求职者来说都很有利。比如,如何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如何取得领导的赏识,如何迈向自己升职加薪的第一步等这些困扰您的问题,在大部分人才网上都能找到答案。这些小贴士及小经验不能小看,都凝结了丰富的经验教训,能让求职者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少摔跤少吃亏。人才网提供的交流平台,更促进了广大人才们经验的交流和互换,提高了求职者们的整体素质和理想追求,为人才们的职业生涯提供了的最佳的“武装”。暖通招聘网JOBHVAC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暖通行业最新资讯,供暖通人才及时了解暖通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前景,更方便给自已的职业发展一个合适的定位。
在国内,暖通招聘网JOBHVAC对招聘企业的筛选做足了功夫,这种严格的甄别方式确保了招聘信息真实可靠,从而能够为人才寻觅到最适合自己的“东家”。为方便广大暖通应届毕业生和资深暖通工程师求职,暖通招聘网招聘信息另外开发一个版块----应届生招聘版块和猎头人才库简历注册版块,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暖通应届生,还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暖通工程师,都能在JOBHVAC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2.暖通专业课程描述 篇二
1 自然排烟的简化计算
现行国标各防火规范对自然排烟口面积有明确规定, 要求不小于房间面积的2%, 但对于自然补风口的面积只有基于5 MW火灾规模下的测算结果。文献[6]对于不同类型的火灾排烟量、排烟口、补风口面积给出了计算公式。但有些参数在工程设计阶段、建筑业态未定的情况下难以确定。
自然排烟量的计算方法从原理上分析, 应按照室内、外热压差计算确定, 但是火灾规模, 室内空气、烟气混合物的温度、密度较难确定。另外, 自然通风量与风压也有一定的关系, 考虑到室外风向、风速的不确定性, 暂不计入风压的影响。
如某高层建筑首层门厅面积100m2, 层高4.5m, 向外双开外门为2.5m×1.8m (高×宽) , 计算可得清晰层高度2.05m, 设计烟层净高度2.25m, 根据文献[8]中自然通风量的计算公式以及室内、外热压差公式, 假定进、排风口高差2m, 距中和面高差1m, 流量6 000m3/h, 流量系数0.6的情况下进行试算, 假定室外温度20℃, 密度ρw=1.2kg/m3, 得出室内空气密度ρp=1.092 5kg/m3, 查得室内空气温度约为50℃。即当室内温度50℃时, 自然排烟口b面积2m2, 就可达到6 000m3/h的自然排风 (烟) 量。当然, 火灾时排出的是烟气、空气混合物, 密度是否为所推算出的数值还有待研究, 笔者仅是为说明问题的简化推算。
有资料表明, 当补风量超过排烟量80%的情况下, 有助燃的危险, 故补风量取排烟量的80%。由上述分析, 根据文献[8]中自然通风体积流量的计算公式, 假定进、排风口流量系数、压差相等, 可得进风口a、排风口b的面积比为:0.8· (ρW/ρp) 1/2, 当室内温度为50~280℃时, 由密度比推算得出补风口a、排烟口b的面积比约为0.84~1.1。其自然排烟口位于储烟仓范围内, 补风口位于清晰层高度之下, 见图1所示。
1.可开启外窗b (排烟) ;2.可开启外窗a (补风) ;3.可开启外窗c (排烟)
疏散外门不应成为门厅的自然排烟口。如果门厅内除了疏散外门和门上可开启外窗c以外没有其他可开启外窗, 在此情况下, 自然排烟口c上沿距地3.5m, 中和面高度是室内、外热压差为零的界面, 距地面约1.75m外门范围内就可作为补风口。虽然这个方案不能满足文献[4]的规定:“补风口与排烟开口水平距离不应少于1.5m”, 但是根据烟气上浮及中和面上下热压差原理, 对于火灾初期的自然排烟和疏散, 笔者认为这个方案是可以考虑的。
2 机械排烟补风口
上述实例中, 如果门厅没有可开启外窗, 则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可将外门作为补风口。按照现行规范计算, 机械排烟量为7 200m3/h, 有资料表明, 当室内外压差达到100Pa时, 就可能造成开门困难, 根据文献[2]压差法公式计算可得透过门缝的补风量约为2 500m3/h, 远远达不到风量平衡所需要的补风量。因此, 实际压差可能更大。虽然从建筑物内部会有部分负压补风量, 但不能确保可达到风量平衡。在寒冷冬季或者炎热夏季, 外门通常为关闭状态, 在突发火警时开启排烟系统, 可能会造成向外开启疏散门困难, 最好设置余压阀、连通管, 保证风量平衡, 火警时可正常开启疏散外门。
因管道安装困难, 设计人员常将机械补风口设置在走道, 未设置在需排烟的房间内。火警时, 房门尚未开启之前排烟系统已开启, 当室内外压差达到100Pa时, 通过门缝的补风量仅为排烟量的20%~30%, 可能造成开门困难。对于地下或地上封闭房间, 设置机械排烟的区域应设置相应的补风口, 如设置困难应有连通装置。
3 排烟系统的水力计算
关于排烟风管的水力计算, 现行规范、技术措施并无明确做法, 只规定了排烟管道、排烟口的风速, 管路的水力计算通常是按照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和风速根据管长计算得出的。对于负担两个或几个面积差异较大的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 火灾时排烟风机开启, 同时先开启的只是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口, 排烟量通常会偏大, 补风量却不会增加, 房间内可能会造成较大的负压值。
建议在划分防烟分区时, 对于同一个排烟系统的各防烟分区相对于最大防烟分区的面积比有限制, 或者在消防控制上有变化。如火警时必须同时开启着火的防烟分区和相邻防烟分区的排烟口, 以保证排烟风机和排烟口风量不要相差太悬殊, 使管路的阻力特性、排烟量更接近设计工况。
在设计排烟系统时, 应根据最终选定排烟风机参数, 核算整个排烟系统最不利处防烟分区排烟口排烟量, 特别是当最大防烟分区设置在最远端, 或排烟系统全开时各防烟分区排烟量之和仍小于排烟风机排烟量时。能否采用排烟风机排烟量作为计算主管道管径的依据, 笔者认为应使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参与到排烟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中, 否则, 选择多少风量或多大压头的排烟风机, 对于整个排烟系统的阻力特性缺乏依据和意义。
4 封闭区域的排烟补风
地上建筑中, 一条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设置了机械排烟、补风系统, 相邻走道的房间采用外窗自然排烟, 当内走道排烟系统开启时, 虽然已在内走道设置了50%排烟量的补风量, 根据风量平衡计算, 内走道负压, 自然会从相邻的房间补风, 这时房间外窗可能就不是排烟而是进风。因此, 自然排烟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对于地上排烟系统的补风应该比地下部分更为全面地考虑, 因为地下层通常没有自然排烟的区域。
5 疏散出口与安全出口
对于疏散出口, 如将会议室、教室、餐厅等排烟口设置在疏散门上方, 非常情况下较多人员拥在门口等待疏散, 高温烟气、视线不清都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慌乱, 所以将排烟口尽可能的远离疏散门, 使人员疏散方向和烟气方向远离甚至相反, 对人员疏散更为有利。在这个意义上, 安全出口的定义有待探讨。
6 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
对于排风兼排烟系统, 火灾时, 功能由排风转为排烟, 风管穿越防火分隔处只能设置280℃排烟阀而不能设置70℃防火阀, 烟气温度达280℃排烟阀关闭时, 火灾是否蔓延只能靠排烟风管的耐火性能保证了。除非排烟风管设置了防火保护, 否则防火分隔的两侧实际上是被连通了。对于穿越防火分隔处的排风兼排烟风管, 风管应设置防火保护或者选用质优的排烟专用风管, 耐火时间与防火分隔相同。
工程中消防排烟风管通常会设置防火保护或者隔热材料。除了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防火分隔措施, 防火排烟阀作为风管的防火分隔, 材质通常为2~6mm的钢板制作。在有些地方, 如防火阀距离防火分隔墙构造之间的风管部分、人防部分的风管 (3mm的钢板焊接) , 当镀锌钢板厚度与防火排烟阀厚度一致时, 是否还需包覆防火保护材料, 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7 防烟系统送风量的分析
在很多工程的调试运行过程中, 工程师根据国家规范选出的加压送风量往往偏大, 设置旁通管、余压阀旁通掉大部分风量, 或者采用封堵部分加压送风口, 增加阻力的办法, 保证防烟楼梯间和前室的压力值。选用大风量风机必然增加初投资, 大风量同样会带来增加竖井、进风百叶面积, 大管径风管布置困难的问题。
某工程建筑高度超过24 m, 地下仅一层, 按照文献[2]规定属于小于20层建筑, 对防烟楼梯间及合用前室分别送风的情况, 合用前室双扇门2.1m×1.5m, 加压送风量为12 000~16 000m3/h, 防烟楼梯间单扇门2.1m×1.0m, 加压送风量折减后为12 000~15 000m3/h。
根据压差法公式, 可得防烟楼梯间压力值50Pa时送风量为412m3/h, 压差法计算的实际上为门扇关闭时的工况;如果按照风速法, 取风速1.0m/s, 可得防烟楼梯间送风量为11 340m3/h, 风速法计算的实际上为门扇开启时的工况。
前室有一道双扇门, 气流应从前室流出, 根据压差法公式, 可得前室压力值30Pa时送风量为758m3/h;如果按照风速法计算, 取风速为1.0m/s, 可得前室送风量为17 010m3/h。
上述结果对比, 规范中的风量更接近风速法的计算结果, 也是工程设计中经常选用的数据。在工程调试验收时, 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压力值测试中, 如果关门测试, 可根据压差法进行反算, 按照防烟楼梯间送风量12 000m3/h, 可得压差16 905Pa, 远大于可能造成开门困难的100Pa, 这就是说在大部分工程中都要加旁通管、余压阀, 或者必须封堵送风口, 才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力值。如果开门测试, 同样利用上述压差法公式, 可算得楼梯间压差为2.4Pa, 远远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压力值。上述案例为合用前室, 如果是前室, 只对防烟楼梯间送风的情况, 规范要求的送风量高达25 000~30 000m3/h, 应在防烟楼梯间与前室以及前室的防火墙上设置余压阀, 来保证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压力值。需要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的送风量, 关门送风状态下, 不会超压过多, 不至于开启疏散门困难;在人员疏散短时间连续开门的状态下, 保证楼梯间、前室内正压环境, 烟气不至扩散入内。
设置旁通管、余压阀等防止超压的措施不能解决过大风量带来的竖井、进风百叶面积增大、大管径风管布置困难等问题。是否可通过消防性能化测试得到合理的加压送风量, 还有待探讨。
8 结论
(1) 经简化计算, 当室内温度上升到约50℃时, 2%房间面积的自然排烟口的排烟量可达规范要求的机械排烟量, 补风量按排烟量的80%考虑, 补风、排烟口面积比为0.84;当室内温度升至280℃时, 补风、排烟口面积比为1.1。
(2) 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的防烟分区, 无法设置补风口时, 宜设置连通管、余压阀等措施来保证风量平衡, 防止开门困难。地上自然排烟的房间与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封闭区域相邻时, 其排烟效果可能会受到相邻封闭区域机械排烟补风的影响。
(3) 对于负担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 应使排烟风机的风量参与到管路系统计算中, 建议对于消防自控可以调整为接到火灾信号后同时打开着火的防烟分区和相邻防烟分区的排烟口, 以保证排烟量、补风量更好地分配在着火区域。
(4) 机械排烟口的设置不仅应距离安全出口大于1.5m, 距房间或走道的疏散出口也宜大于1.5 m, 防止烟气聚集影响人员安全疏散。
(5) 在一些为防止火灾烟气在不同防火分区 (隔) 蔓延的情况下, 使用耐火优质排烟专用风管或风管外敷防火保护材料的做法更为合理。
(6) 关于防烟系统, 在如何更为合理的疏散工况下确定加压送风量, 以及工程验收时, 在怎样合理的工况下测试防烟区域的压力值, 有待研究。
摘要:对暖通专业工程设计中与消防相关的有争议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自然排烟量、自然补风口面积的简化计算以及机械排烟补风口位置对于排烟系统的影响。分析封闭区域的排烟补风情况, 及排烟口对疏散出口的影响等。讨论了排烟系统水力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与防烟系统超压的原因, 提出了防止火灾蔓延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自然排烟,机械排烟,补风,防烟
参考文献
[1]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 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GB 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
[4]DBJ 01-623-2006, 自然排烟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S].
[5]张兢, 罗继杰.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9.
[6]DGJ 08-88-2006,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
[7]GB 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
[8]黄颖.建筑防火设计中补风设计的讨论[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7) :495-498.
3.暖通专业课程描述 篇三
关键词:公共建筑项目;暖通空调;绿色设计
一、暖通空调绿色设计的设计原则
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的绿色设计就是指设计的暖通空调在公共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在给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还应该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能源的消耗,使得人们与环境可以和谐发展。在暖通空调绿色设计的过程中空调的设计风格、设计形式以及设计参数都会对建筑的节能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
为了实现绿色设计减少能源的消耗,首先在选择系统和设备的时候就应该选择节能型的,这也是减少能源消耗的最直接的手段。对于系统产生的废热或者余热也要充分利用起来。对于房间内的暖通空调,可以使用既可以增加舒适性、调节起来又方便的空调末端。在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设计的时候,要使空调的总耗能比我国批准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要低[1]。公共建筑物的外窗的可开启的面积必须要占全部墙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幕墙设置上同时也要可以进行通风换气的装置。在公共建筑中,如果只有一部分的空间使用了暖通空调系统,应该采取有效地手段使通风系统的能源消耗降低。同时也可以结合外界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外界天然资源,比如太阳能,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可以有效降低我国能源的消耗。
二、暖通空调绿色设计的设计内容
(一)公共建筑本身的设计。对公共建筑项目中暖通空调进行绿色设计时,首先就要考虑建筑本身的设计,只有对幕墙的可开启面积、建筑屋顶透明部分的设计以及建筑的外窗面积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再实现对空调的节能设计。公共建筑在夏天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进行隔热,比如自然通风和绿化环境等,在冬季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来进行保温,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时间,这也是降低能源消耗的一个手段。
(二)对系统形式的选择。空调的不同系统形式可以直接决定暖通空调运行时对能量的消耗,同时也可以决定开始对空调的投资。对于空调主机设备的容量是要按照设计阶段的工况来进行设计的,在实际中建筑物很多都是在负荷下进行运行的,为了实现建筑的空调绿色设计就要根据建筑的朝向、作用等特点对于空调区域进行细化,然后再进行设计。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变风量空调系统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它与变风量空调系统相比,可以大幅度减少对空气输送的能源的消耗,并且设备的容量也比较小,可以节省空间。
(三)运用蓄热蓄冷技术。在设置蓄冷空调系统时可以根据相关的标准规程并且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在选择蓄冷设备前,应该对建筑的进行周期的动态负荷进行计算,把建筑的蓄冷设备的空间考虑进来,选择最适合的部分蓄冷或者全蓄冷设备。
(四)输配系统的设计。公共建筑对能源的消耗其中占主要部分的就是运行系统,所以在绿色设计中减少运行系统的能源的消耗是最主要的设计环节。为了优化设计,首先就是要做好对风管或者水管的保温设计,以减少热量的消耗。可以在风管或者水管的外面装一层保护管,减少热量在运输过程中的消耗,最终实现节能设计。其次就是应该对系统的阻力大小进行准确的计算,根据计算的数值对水泵或者风机的型号来进行选择,减少由于容量或者型号的不匹配而造成的热量损失。最后对于水系统的温差要合理确定,对于温差的确定可以综合考虑系统的总能耗、环境控制等多方面。
(五)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由于人人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人们开始利用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的能源,并且非常清洁,为了减少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就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在空调系统中运用太阳能不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并且还可以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除了太阳能之外,浅层地热也是一项可以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对于浅层地热主要有3种方式,地理管换热、地下水换热以及地表水换热。在进行绿色设计之前,首先应该对土壤进行测试,然后根据土壤的不同选择适宜的系统类型和换热设备。为了避免水资源受到污染,运用浅层地热的时候应该要在没有水污染的情况下进行。
结语:空调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可以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我国作为能源短缺的国家,一定要节约能源。暖通空调是公共建筑中耗能量非常巨大的一个系统,所以做好暖通空调的绿色设计师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就是要合理选择系统形式和设备,并且根据建筑的实际结构特征来进行设计。只有节约能源,才能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莉.浅议暖通空调设计的几个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36(12):45-46.
4.暖通专业试题库 - 副本 篇四
一、判断题
9、当排烟风机及系统中设置有软接头时,该软接头应能在280℃的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不少于30min(对)
12、空调冷冻设备宜采用带风冷冷凝器的空调机。当采用水冷机组时,对冷却水系统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对)
13、通信机房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20%的余量(对)
14、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应采用难燃烧材料保温(对)
20、事故排风的排风口可以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错)
21、可逆定压稳定流动过程中,系统的技术功为零(对)
3、排除含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其排风水平管全长应顺气流方向向下坡度敷设(错)
24、一般来讲,铸铁散热器的抗腐蚀能力优于钢制散热器,所以使用寿命较长(对)
25、钢制散热器热稳定性较差,所以适用于间歇采暖(错)
26、铸铁散热器比较结实,适用于高温水采暖系统(错)
27、热量表由一个热水流量计和一对温度传感器组成。(对)
28、在流体表面传热换热系数小的一侧加肋,传热效果好(对)
30、长期生活在舒适的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不利(对)
32、在确定工艺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时,新风量要求可以不考虑(对)
36、理想气体是一种假想的气体,其分子间没有作用力,分子本身是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对)
38、如节流过程中流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称为绝热节流(对)
39、湿空气的含湿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则其吸湿能力相等(错)风机进出口采用帆布软管隔振可以作为减振措施(对)
54、热力网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穿过构筑物时,管道穿墙处应封堵严密。对
55、锅炉给水泵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锅炉房全年热负荷的变化(对)
58、减少冷风侵入耗热量的方法可以在外门设置热风幕(对)61、冷库地面防止冻胀的措施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对)
63、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假如蒸发温度保持不变,当冷凝温度升高时,循环系统的制冷系数上升(错)
64、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内如设有地漏,地漏下应加设水封装置,并有防止水封破坏的措施(对)
67、中效过滤器应设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以避免污染空气漏入系统(错)
76、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对)
77、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 的距离(对)
一、填空题。
1、热力学系统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宏观物理状况称为系统的状态,从热力学的观点出发状态可分为(平衡)和(非平衡)两种。
2、用于联接距离较大且有角度变化的两轴、宜采用(双万向)联轴器。
3、氨吸收式制冷装置中,(氨)作为制冷剂,(水)作为吸收剂。
4、绝热刚体容器用隔板分成两部分,左边盛有高压理想气体、右边为真空,抽去隔板后,容器内的气体温度将(不变)。
5、通过稳态有内热源(内热源为定值)的大平壁的导热,其内的温度分布为(曲线)热流密度(常数)。
6、用同一冰箱储存相同的物质时,耗电量大的是结霜的冰箱。
7、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大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8、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径大于(DN100)时,可采用卡箍式、法兰或焊接连接,但应对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进行防腐处理。
9、按空气处理设备的位置情况来分类,空调系统可分为(集中系统)、(半集中系统)、(分散系统)。
10、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种类来分类,空调系统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制冷剂系统)
11、理想气体经绝热节流,节流前的温度比(与)节流后的温度(相等)。
12、管道中的阻力损失可分为(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13、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机械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1)层设一个。
14、厨房、厕所和浴室等宜采用(自然)通风.15、按是否与大气接触,空调水系统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16、空调系统中送风口的形式繁多,按送出气流形式可分为(辐射性送风口)、(轴向送风口)、(线形送风口)、(面形送风口)四种类型。
17、COP是指(制热能效比)。
18、IPLV是指(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19、从建筑物通风范围划分,通风方式可分为(工业通风)和(民用通风)20、自然通风是依靠(风压)和(热压),不使用机械动力。
21、凝结可分为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
22、水蒸气的产生过程可分为预热、(汽化)和过热三个阶段。
23、要保证两个流动问题的力学相似,必须两个流动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动力相似)。
24、闭环控制又称为(反馈)控制。
25、得热不一定等于冷负荷,只有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才能被室内空气立即吸收。
26、全空气系统的主要形式有(一次回风系统)和(二次回风系统)
27、根据工作特点的不同,湿处理设备可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接触式)和(表面式)
28、空调水系统按照末端的水流程可以分为(同程系统)和(异程系统)
29、空调水系统按照系统水压的特点可以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30、空调水系统按照冷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可以分为(两管制系统)和(四管制)系统。
31、空调水系统按照末端用户侧水流量的特点可以分为(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
32、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
33、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34、绝对零度指的是(-273)℃
35、流体质点运动轨迹不规则,各层质点之间相互混掺,这种流动状态称为(紊流)
36、流体质点运动轨迹规则,呈层状流动,层与层之间流体质点不发生互相混掺,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
3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风管及管道的保温、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和(B1级难燃)材料。
38、电子信息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及保温材料均应采用(难燃)材料。
39、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40、按照动力的不同,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二、选择题
1、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属于(c)系统 A、全空气系统 B、全水系统
C、空气加水系统 D、制冷剂系统
3、人体散热、散湿的影响因素不包括(d)A、周围空气湿度 B、相对湿度
C、空气流动速度 D、大气压
4、系统的传递函数取决于(b)A、系统结构和输入量的形式 B、系统的固有参数和系统结构 C、输入量的形式和系统的固有参数 D、输出量的形式和系统的固有参数
5、黏性流体管流,测压管水头线沿程的变化是(d)A、沿程下降 B、沿程上升 C、保持水平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速度v、直径d、动力黏滞系数、密度组成的无量纲数可表达为(C)A、dvdv
B、 C、D、dv
d v7、水力半径R是(b)A、渠道断面的半径 B、断面面积与湿周之比 C、断面面积与断面周长之比 D、断面面积与水深之比
8、下列热湿交换设备中,哪个不是接触式设备(B)A、喷水室 B、空气冷却器 C、蒸汽加湿器
D、局部补充加湿装置
9、突然扩大管,两管直径比为d2=2d1,则突然扩大局部损失系数为(A)A、0.563 B、0.5 C、0.75 D、1.25
13、下列(C)送风方式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同时有利于改善工作区的质量。A、上送下回 B、上送上回 C、下送上回 D、中送风
15、水蒸气的汽化潜热随压力升高而(C)A、增加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后减
21、制冷剂是(A)
A、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 B、在冷凝中带走热量的介质 C、在蒸发器中被冷却的介质
D、在压缩机中其润滑作用的介质
22、建筑物空调系统计算总负荷不包括(B)A、空调房间计算冷负荷 B、瞬时冷负荷
C、空调系统的计算冷负荷
D、空气处理设备及制冷设备计算冷负荷
27、紊流运动流层之间的剪切应力(B)A、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 B、不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 C、与管道长度有关 D、不能确定
41、绝对零度指的是:C
(A)、0℃
(B)、273℃
(C)、-273℃
(D)、0°F
42、压力的国际单位是D
(A)、bar
(B)、kgf/㎡
(C)、mmHg
(D)、N/㎡
43、准静态过程中,系统经过的所有的状态都接近D
(A)、相邻状态
(B)、初状态
(C)、低能级状态
(D)、平衡状态
44、传热的基本方式是A
(A)、导热、对流和辐射
(B)、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
(C)、导热、对流和辐射换热
(D)、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45、冬天时节,棉被经过白天晾晒,晚上人盖着感觉暖和,是因为C
(A)、棉被中储存了热量,晚上释放出来了
(B)、棉被内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了
(C)、棉被变厚了,棉被的导热系数变小了
(D)、棉被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了、46、水受迫对流换热、水自然对流换热、水沸腾换热、空气受迫对流换热、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分别为h1、h2、h3、h4、h5,它们的大小顺序是C
(A)、h1>h2>h3>h4>h5
(B)、h3>h1>h4>h2>h5
(C)、h3>h1>h2>h4>h5
(D)、h1>h3>h2>h4>h5
47、若换热器中,流体为冷凝过程(相变),另一侧为单项流体,从低温被加热到高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逆流可获得比顺流大的换热温差
(B)、顺流可获得比逆大的换热温差
(C)、逆流或顺流可获得相同的温差
(D)、垂直交叉流可获得最大换热温差
52、自动控制系统由______组成 D
(A)、被控对象、调节器
(B)、调节器、执行器、测量变送器
(C)、执行器、测量变送器
(D)、补控对象、调节器、执行器和测量变送器
54、风机盘管系统属于(c)系统 A、全分散系统 B、封闭式系统 C、半集中式系统 D、直流式系统
56、南京属于下列哪个热工分区(B)
A、夏热冬暖地区 B、夏热冬冷地区 C、寒冷地区 D、严寒地区
58、大气层能阻止地面上绝大部分的热敷设透过,这称之为大气层的(B)
A、选择性 B、温室效应 C、吸收性 D、反射性
62、当水受到的压强增加时,水的密度(B)
A、减小 B、加大 C、不变 D、不确定
63、水的动力黏滞系数随温度的升高(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64、黏性流体总水头线沿程的变化是(A)
A、沿程下降 B、沿程上升 C、保持水平
D、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7、暖气片外壁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换热过程为(D)
A、纯对流换热 B、纯辐射换热 C、传热过程
D、复合换热
68、湿空气压力一定时,其中水蒸气的分压力取决于(A)
A、含湿量 B、相对湿度 C、干球温度 D、露点温度
69、湿空气在总压力不变,干球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湿球温度越低,其含湿量(D)
A、不变 B、不确定 C、越大 D、越小
70、湿空气的含湿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其吸湿能力(A)
A、越强 B、越弱 C、相等
D、无法确定
71、冬天时节,棉被经过白天晾晒,晚上人盖着感觉暖和,是因为(C)
A、棉被中储存了热量,晚上释放出来了 B、棉被内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了 C、棉被变厚了,棉被的导热系数变小了 D、棉被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变小了
75、关于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A、风机盘管系统存在水管漏水的危险,不能用于重要机房。
B、风机盘管存在凝结水,易滋生细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不宜用于写字楼和宾馆。
C、风机盘管系统的能耗比全空气定风量系统的能耗小。D、风机盘管系统经济性较好。
76、在下列确定自留组织形式的因素中,哪一条可以不考虑(D)
A、空气冷源情况 B、照明散热情况 C、人员活动情况 D、风系统阻力情况
77、关于空调水系统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水泵相同的条件下,冷水工况的阻力比热水工况小。
B、对于定速泵系统,风机盘管两通阀的关闭调节对减少水系统能耗的效果不明显。
C、采用膨胀水箱的空调水系统是开式系统。D、补水压力应比补水点的静压高20KPa。
78、关于空调水管材料选择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
A、与钢管相比,铜管比较光滑,其流动阻力损失小,因此水泵能耗较小。B、由于废钢管可以回收,而塑料水管不能回收,因此从环保的角度来说,空调水管不应采用塑料管。
C、钢管的流动能耗比塑料水管大,因此采用塑料水管代替钢管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D、由于PVC管的导热性能差,因此冷凝水管宜采用PVC管取代镀锌钢管。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湿空气的湿球温度?湿球温度是标定空气相对湿度的一种手段
2、什么是湿空气的露点温度?
答:湿空气在等含湿量的情况下降低温度到相对湿度为100%时的温度。
3、什么是得热量?什么是冷负荷?简述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区别。
答:得热量是指在某一个时刻进入室内的热量或在室内产生的热量,这些热量中有显热或潜热,或两者兼有;冷负荷是指在维持室温恒定条件下,室内空气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的总热量;得热不一定等于冷负荷,只有得热中的对流成分才能立即被室内空气转化为冷负荷,而辐射成分却不行。
4、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和二次回风空调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答:一次回风系统利用再热来解决送风温差受限制的问题,即为了保证必须的送风温差,一次回风系统在夏季有时需要再热,从而产生冷热抵消的现象;二次回风系统则利用二次回风来减小送风温差,达到节约能量的目的。
5、地下汽车库防火排烟有哪些要求?
答:地下车库的风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成,一般宜采用镀锌钢板。风道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处,应设防火阀,并在管道周围空隙用非燃烧材料填实。
8、简述自然通风的优点和不足。
答:利用风压和热压,不使用机械动力,比较节能。
17、层流和紊流的区别是什么?
答:层流和紊流的根本区别在于层流各流层间互不惨混,只存在粘性引起的各流层间的滑动摩擦阻力;紊流时则有大小不等的涡体动荡于各流层间,除了粘性阻力,还存在着由于质点惨混,互相碰撞所造成的惯性阻力。因此,紊流阻力比层流阻力大得多。
18、减少管中流体运动阻力的措施有哪些?
答:减少管中流体运动的阻力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一是改进流体外部的边界,改善边壁对流动的影响;二是在流体内部投加极少量的添加剂,使其影响流体运动的内部结构来实现减阻。减小紊流局部阻力的着眼点在于防止或推迟液体与壁面的分离,避免漩涡区的产生或减小漩涡区的大小和强度。
23、冷负荷计算要计算哪些内容?
答:
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
2、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量;
3、人体散热量;
4、照明散热量;
5、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
6、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7、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
8、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前热量。
27、空调系统用水不经水处理的危害性是什么?
答:对于开式水系统来说,由于水与空气的接触,水的蒸发等等原因,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达到饱和、钙离子析出结构以及灰尘的增加甚至微生物的滋生等,将分别产生对金属管道的电化学腐蚀、影响换热器传热等等问题。闭式水系统中,由于水温的变化,以及系统的补水,也容易产生溶解氧较高和结垢的情况。
29、常用的通风管道的材料有哪几种?
答:用作通风管道的材料很多,但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1、金属薄板
(1)普通薄钢板
(2)镀锌薄钢板(3)铝及铝合金板(4)不锈钢板(5)塑料复合钢板
5.2010年暖通专业年终总结 篇五
今年,是我项目部对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生产区暖通项目维护的第三年,感谢电厂各位领导一年来对我们工作以及生活上的帮助与支持,一年来,我项目部维护人员在工作中不断的进取,强化安全现场的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扎实工作,不断的优化各工作环节、严要求,积极的完成领导交予的各项任务。
现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积极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加强现场管理。做好生产区本专业各设备的正常巡检,做好本专业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强化各现场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培训会议每月必开,时刻谨记安全生产,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严格自我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强化各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巡查中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上报领导,主动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强化工作中不足的地方,协调好同事间的工作关系,积极配合领导完
成临时安排其它工作。
二、工作中的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职业技能的提高上,学习、维护服务上面还不够。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发扬吃苦耐劳精神。面事务杂、任务重的工作性质,不怕吃苦,主动
找事干,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积极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在繁重的工作中磨练意志,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增长才干。
(二)发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向书本学习的同
时注意收集各类信息,广泛吸取各种知识,同时,讲究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三)当好领导助手,对各项决策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
决办法供领导参考。
三、对公司的想法与建议
(一)暖通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希望适当增加备品备件的备货与采购,尽量缩短采购环节的时间。
(二)建议优化各单位,各部门,各工种之间的协调,最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一年来,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领导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今后将努力的要求自己,把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好,做细。不断的强化业务水平,不断创新工作意识,努力完成领导交代的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不怕吃苦,克服不足,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领导对我专业的期望。
南京妥科楼宇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6.暖通新技术课程总结报告 篇六
2013年2月20日至3月29日这段时间内,通过余老师的谆谆教导,我学到了暖通空调新技术的一些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回首这段学习经历,我发现它不管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在个人价值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老师主讲的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程序及内容。本次课,老师没有直接上来就讲工程设计内容及程序,而是先给我们介绍了下暖通行业的一些基本行业知识和行业现状。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Architectural Environment & Equipment Engineering)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毕业生去向主要有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产品制造及营销公司、工程技术与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和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随着电子、医药对洁净技术要求较高的有关行业的发展,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专业基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的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 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老师也介绍了ASHARE、ARI、ASRE、IIR等,中国制冷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暖通空调工业协会这些有关组织,主要学术刊物有《暖通空调》、《制冷学报》、《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江苏暖通空调制冷》。我也在课上了解到了许多知名品牌、企业、高校及行业知名人士,感觉获益匪浅。老师提到一些工程师利用自己的而一些职权谋取私利失足的案例。他告诉我们虽然他们只需要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一大份利益且无声无息,但他们都忘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他们应该实事求是、奉公守法,他们忘了“这是他们应该做的”。
第二,老师主讲的是暖通空调常规技术问题。本讲老师分三部分来讲。第一部分——空气调节系统的形式: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为集中空调系统、半集中系统和全分散 系统(局部机组),集中系统是指设备都设在一个集中的空调机房内;半集中系统是指除了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被调空间内的二次设备(末端设备),其中多半设有冷热交换装置(亦称二次盘管),它的功能主要是空气进入被调空间之前,对来自集中处理的设备的空气作进一步补充处理;全分散系统(局部机组)是指把冷热源、空气处理、输送 设备(风
机)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箱内,形成一个紧凑的空调系统。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一水系统、冷剂系统,全水系统是指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靠水来承担,使用较小的水量,但不能解决房间的通风换气问题,因此通常不单独采用此法;冷剂系统是将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直接放在室内吸收余热余湿,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局部安装的空调机组。根据集中式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为封闭式系统、直流式系统、混合式系统,封闭式系统是指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源于空调房间,没有室外空气补充,全部为再循环空气;直流式系统是指它所处理的空气全部来源于室外,能耗较大,用于不采取回风的场合,如放射性实验室和散发大量有害物的车间;混合式系统是避免了直流式系统不经济,封闭式系统不能满足卫生要求的缺陷。根据节能方式分为蓄能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第二部分——暖通空调冷热源包括空调冷源:天然冷源、人工冷源,天然冷源为地下水,人工冷源为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第三部分——室内空气分配(气流组织):送风风口形式有侧送风口,孔板送风口,喷射式送风口,旋流送风口,台式送风口和座椅送风口。气流组织的基本形式有上送下回,上送上回,下送风和中送风。
第三,老师主讲的是蓄能空调系统。本讲内容就是利用蓄能设备在空调系统不需要能量的时间内将能量储存起来,在空调系统需要的时间将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蓄能空调有冰蓄冷和水蓄冷两种形式。冰蓄能空调它是利用夜间低谷负荷电力制冰储存在蓄冰装置中,白天蓄冰将所蓄存的冷量释放出来,减少电网高峰时段空调用电负荷及空调 系统装机容量,它代表着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它与普通空调相比具有优势:(1)节省电费 ;(2)节省电力设备费用与用电困扰 ;(3)蓄冷空调效率高 ;(4)节省冷水设备费用 ;(5)除湿效果良好 ;(6)可快速达到冷却效果;(7)节省空调及电力设备的保养成本 ;(8)使用寿命长 ;(9)降低噪声冷水流量与循环风上减少,即水泵与空调机组运转振动及噪音降低。它与普通空调相比具有的缺点:(1)其运行效率将降低 ;(2)增加了蓄冷设备费用及其占用的空间 ;(3)增加风管及水管的保温费用 ;(4)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制冷主机性能 cop 要下降。水蓄冷技术将夜间多余的谷段电力与水的显然相结合来蓄冷,并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蓄藏的低温冷冻水提供空调用冷。
第四,老师主讲的是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低能,如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等)的即可供热又可供冷的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低品位能,实现低品位能向高品位能的转移。地能分别作为冬季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如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 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 4kw 以上的热 量或冷
量。目前地源热泵已成为利用地下水、江河湖水、工业废水、水库水、海 水、坑道水等各类水资源以及土壤源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地源热泵有开式和闭式之分。开式系统是直接利用水源进行热量传递的热泵系统,该系统需配 备防沙堵,防结垢,水质净化等装置。闭式系统是深埋地下的封闭塑料管内,注入防冻液,通过换热器与水或土壤交换能量的封闭系统,闭式系统不受地下水位,水质等因 素的影响。它的优点:(1)环境与经济效益显著 ;
(2)应用广泛 ;(3)自动运行。地源热泵有以下几种:(1)水平式地源热泵 ;(2)垂直式地源热泵;(3)地表水式低于热泵 ;(4)地下水式地源热泵。热泵可以分为空气-空气热泵,空气-水热泵,水-空气热泵和水-水热泵。地源热泵的技术特点是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运行费用低、维护费用低、简单的控制设备、运行灵活,系统可靠性强、节省占地空间、使用寿命较长、易于管理、应用灵活、可提供生活热水。
第五,老师主讲的是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系统与定风量系统的主要区别:(1)变风量系统通过改变送风量的大小来适应房间负荷的变化,定风量系统通过调节在热量来适应房间负荷的变化;(2)变风量系统具有节能性能 ;(3)室内相对湿度控制质量差 ;(4)新风量随着变化,影响室内空气品质;(5)风量调小时室内气流受影响 ;(6)末端设备造价高,控制系统较复杂,故造价高。变风量末端装置有压力有关型和压力无关型,其区别是送风量是否随着系统静压的变化而变化。系统风量调节:有定压调节和变静压调节两种调节方法:(1)定压调节方法是保持管道内某点静压不变而调节风量;(2)变静压法是根据末端装置的阀门开度来调节系统的风量,即根据系统中阀门的开度最大的末端装置的阀门开度状况,通过改 变风量来调节系统的静压,以保证系统内各种末端均能满足送风要求。变风量系统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是:单风道变风量系统的节流型末——单风道变风量系统端装置构造简单、体积小、价格便宜、系统运行噪声较低,广泛应用 于各种办公建筑中。但系统存在一些缺点限制了其适用范围,例如: 供冷时送风量变化幅度大,小风量时因出风速度减小,无法利用吊顶 的帖附效应,会产生不舒适的冷风下沉现象。这种现象随着送风温度 的降低会变得更加突出。因此该系统对送风口的性能有一定的要求,且仅适用于气流组织要求一般的场合,此外,系统加热时受末端最小 风量和热空气层现象限制,加热风量小,送风温度不能过高,因此加 热能力有限,不能用于热负荷较大的场合。诱导型系统其特点是: a、由于诱导型回风提高送风温度,故适用于高照度的办公室等 b、室内二次回风不可能进行有效过滤 c、即使负荷减少,房间风量变化不大,气流分布影响小于节流型。旁通型系统其特点是:(1)室内负荷变化但系统风量和静压不变,亦不会增加噪音,风机 也不能调速控制。(2)室内负荷减少时,不必增大再热量(比较定风量系统),但风机动力没
有省。(3)经济性不明显若采用大风量旁通型系统,适用小型系统并采用 直接蒸发式冷却器的空调装置。集中式空调定风量(CAV)系统的缺陷:(1)按最大热湿负荷确定送风量;
(2)送风量全年不变;(3)室内负荷减少时,调节再热量,提高送风温度来维持室温,既浪费热量,又浪费冷量。它的改进办法:减少送风量维持室温 ——(1)节约了因提高送风温度所需热量;(2)处理风量减少:风机电耗下降;制冷机冷量下降。变风量空调系统是通过改变送风量以及调节送风温度来控制空调区域温度的一 种空调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较定风量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而言,具有舒适、节能、安全 和方便的优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
第六,老师主讲的是关于大金出的新品。本讲余老师通过自己良好的人脉获得了大金最新产品的宣传资料,给我们拓宽视野。本次讲了业界领先的 COP 带来出色的节能效果 随着空调产品的普及化,人们对空调的要求并不仅仅局限在制冷或制热,更多关注的是产品能 带来的节能效果。大金变频多联空调系统为人们带来节能新体验。空调的节能性由 COP/EER 值来体现。大金变频多联空调系统在制冷和制热运转时均能保持高 COP/EER 值。新一代产品带来出色的制热性能 大金变频多联空调带来杰出的制热性能,提高人们冬季使用空调的舒适性。
第七,老师主讲的是冷水机组蒸发器类型。冷水机组过去是大、中型的机组,一般用于中央空调中,以水作为介质,把冷源送往各个房间。目前,已发展至制冷量为 23250W 左右的小型制冷装置,甚至更小的冷水机组,作为一种称为模块式的冷水机组。这种机组体积小,搬运灵活,安装场地小,可以几台并列安装,组合使用,较适宜于户式中央空调器。冷水机组的制冷剂都是水,用于空调中以冷却水为介质的蒸发器,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类型。干式壳管式蒸发器 :一个细长的筒体两端有圆板,用焊接形式与筒体结合,并有一定的密闭性。管板上有许多管孔,将蒸发管插入管孔,并露出管板外,用管密封或焊接密封。管板外再盖以 端盖,端盖与管板接触面有垫片充填密封,并用螺旋紧固。端盖上有分隔肋,把端盖内腔分为几个部分,一般是一分为四,这样就分成四个流程。筒体上的两端各焊接一段钢管,管口装有法兰,以便与水管连接,铜管内装有十多块者流板,一只端盖上有进出口接管,进口小,出口大,并装有法兰,以便与系统连接。这就是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结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馆内装有制冷剂(水冷式冷凝器正好相反,管内走水),它分几路进入蒸发管,这样可缩短流动流程,减小流动阻力,分路数由制冷剂蒸汽的流速决定。简体内的制冷剂是水,它沿着折流板上下成波浪式流动,以提高其流速,加强扰动,从而改善液体与蒸发器的接触面,以提高其传热效率。折流板的间隔小,则可以提高流速,但增加了
水的流动阻力。另外,流速太快,会加速管的腐蚀,因此,其流速一般限定在 0.9~2.4m/s; 用铜管为蒸发管时,其平均流速取 1.0m/s。套管式蒸发器 :在一根大直径的金属管内穿一条或数根小直径铜管(光管或翅片管),再将大,小管的内径分隔为互不 相连的两个空间,靠近大管两端的外壁焊接两只接头就成为一只完整的套管式蒸发器。制冷剂有从内管流动,也从外管流动的,为提高其传热效率,可在制冷剂侧加翅片,若内管制冷剂,则 内管的内径加翅片,若两管之间装置制冷剂,则内管外径应加低螺纹肋片。套管式蒸发器的特点是流动流速高,其放热系数高,结构紧凑,是一种高效率的蒸发器。但这种蒸发器 存在水侧容易冰冻和清洗困难的缺点,将它用于小容量的冷水机组中比较适宜。
第八,老师主讲的是暖通锅炉新技术。空调热源主要有两类:
1、热泵
2、锅炉(含热电站提供蒸汽)。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以获得规定参数(压力、温度)和品质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7.暖通专业课程描述 篇七
关键词:专业软件教学,教学时机,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居住、办公环境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带来了暖通空调行业的快速发展, 也对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软件化、安装标准化”已成为业内共识。鸿业、天正、浩辰、英特等专业软件在暖通空调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掌握专业软件的应用,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劳动强度, 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因此, 高职院校也应购置相关专业软件, 进行专业软件的教学, 帮助学生熟悉真实的工作环境, 提升就业自信心和成功率。但是, 专业软件的教学安排在什么教学时段?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将会使专业软件的教学流于形式, 学生仍然不能做到正确的应用, 在工作岗位上便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从2006年起, 笔者在暖通专业学生中开始进行专业软件教学的探索, 以设计类专业软件教学为例, 介绍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1 专业软件教学选择的时机
1.1 暖通空调高职专业课程安排现状
目前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构成基本符合“两平台+两模块”的形式。即“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专业 (方向) 模块、个性培养模块”, 在暖通空调专业技术平台上, 学生可以学习到建筑制图与CAD、热工与流体力学等设计的准备知识;以及给排水、供热、空调等专业课程, 并进行相关的设计训练。专业方向模块则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直接相关, 为学生零距离就业进行必要的任务训练、实训。专业技术平台一般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 个别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 是学生专业基础能力成长的主要支撑。
1.2 专业软件教学时间安排
有的学校将专业软件教学安排在专业技术平台的第4学期, 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 直接使用专业软件进行课程设计, 但是在这个教学时段内, 学生对于课程设计要求、设计步骤尚不熟悉, 对设计工作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直接采用专业软件进行设计, 虽然简化了绘图过程, 但是在一些设计参数的选择、设置、计算方法的选择上, 常常不能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容易出现选择不够合理, 影响设计结果的情况。而对于Auto CAD的应用也会忽视, 从长期来看, CAD软件的应用仍然是各企业最广泛的选择。因此, 不熟悉Auto CAD软件, 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大量的实践表明, 教学时机的安排应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已经熟悉Auto CAD软件的应用, 如Auto CAD2007, Auto CAD2010等, 并能够使用Auto CAD软件抄绘专业施工图;二是学生已经进行过专业课程设计, 如采暖工程设计、空调工程设计等, 熟悉设计步骤、设计要求。因此, 宜将专业软件的教学安排在专业技术平台的第五学期进行。
与专业设计软件相关的课程安排见表1。
2 专业软件教学方法的尝试
2.1 专业软件教学环境的要求
专业软件教学, 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专业软件的教学实践性强, 必须有配套的教学设施作为保障, 因此, 一般需配备专业机房, 50台机器, 安装了与专业软件相适应的Auto CAD, 为保证教学效果和软件的稳定性, 需购买正版网络版的专业软件, 一般为50-60个节点, 可满足小班教学的需要。
2.2 专业软件教学方法的对比
专业软件的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了传统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前期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过程是教师讲解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 学生观摩, 教师讲解完后, 学生进行练习, 熟悉软件的组成, 练习每一个命令的用法, 然后根据老师的指导练习施工图的画法, 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老师在讲解时, 学生不能动手操作, 注意力不够集中, 在自己练习的时候, 已经忘记了教师讲解的内容, 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而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后, 教师不直接讲解软件的使用, 而是将软件的应用划分成若干个项目, 如鸿业暖通软件的教学可以划分为3个项目 (见表2暖通专业软件教学项目的划分) , 即绘制建筑底图、采暖系统设计、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包含9个工作任务, 将任务下发给学生,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步步熟悉软件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比如“建筑底图的绘制”项目, 下发给学生软件的使用教程, 学生自学了教程后, 进行软件的探索使用, 遇到不会操作的情况进行小组研讨解决, 小组研讨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指导教师寻求帮助。在初次的尝试中, 首先绘制轴网, 标注轴号, 绘制墙体、添加门窗, 看到比一般的Auto CAD快捷许多的效果后, 学生受到很大的激励, 继而产生了继续探索学习的动力。在尝试——释疑———获得成功和动力———再尝试的过程中, 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方法和项目教学法的对比见表3。
3 结论
多年来的实践说明, 在暖通空调高职专业中进行专业软件的教学很有必要, 许多用人单位也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在教学中应采用项目教学法, 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会专业软件应用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增强了就业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洪晓军.鸿业暖通软件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17) .
[2]闫忠文, 祝美宁, 陈秀敏, 刘景汇, 李燕杰.软件教学体系的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4) .
8.会计专业描述 篇八
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政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等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需要的,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教学及科研方面工作;能在会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财务管理、资产评估、税务代理、管理咨询工作的专门实用人才。
专业特色
该专业是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为基础的基本理论应用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资本运营、资产重组、企业兼并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国际会计核算的惯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实务操作,通过会计手工模拟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基本训练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强化学生财务管理、审计、经济法、税法方面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以后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会计学专业描述怎么写
会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要求较高的.管理工作。本专业突出工科高校会计学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影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旨在传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日常教学兼顾基础和核心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实际,进行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模拟实习、计算机综合模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打下深厚的基矗同时课堂教学注重与各类资格考试接轨,方便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考试。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操作能力,能在金融行业、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学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能独立进行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具有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进行有关财务、会计业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计学专业所需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具有高等数学、计算机操作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交叉学科
交叉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
9.护士专业描述 篇九
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诊断学基础、药物治疗学、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等,必修课共开设36门,总学时数3727学时,其中两课占282学时,外语280学时,临床实习48周。
学生毕业授与护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为各级各类医院、医药院校、康复机构、卫生行政部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业领域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家庭等场所,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 本科毕业生护士专业简历
★ 护理专业应聘护士简历
★ 护士简历范文
★ 护士专业求职信
★ 简历护士自荐信范文大全
★ 护士的简历范文大全
★ 护士专业的自荐信
★ 护士专业自荐书求职信
★ 财务管理专业简历
10.暖通专业课程描述 篇十
暖通工程是现在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工程中的重点与关键是空调设计与安装施工, 这两个环节对建设项目质量有着较大影响。因此, 有关人员在建设项目中, 一定要深入实地, 发现建设项目中暖通专业设计常见的问题, 及时地给出解决对策。
2 建设项目中暖通专业设计常见问题
2.1 设置的采暖入口过多
建设项目中暖通专业设计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设置的采暖口过多, 设置采暖口时, 不仅要考虑到室内采暖系统合理性, 而且还要考虑到采暖系统应该与室外的相关管线进行合理衔接, 不能偏向任何一方, 应该确保两方的平衡合理。
2.2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设计不达标
暖通设计是有一定规定的, 应该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相关条例规范, 供暖管道设置的敷设坡度应该大于或等于0.002, 最好采用0.003。但是在实际设计建设过程中, 采暖管道敷设坡度通常情况下都是在0.001~0.0015 之间, 并不符合上述要求与规定。有些在管道敷设坡度设计时, 将流速控制在0.25m/s以上, 采用无坡敷设采暖管道, 这不利于空气排放及管道泄水, 严重影响了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1]。国家标准规定中也有允许坡度设置低于0.002 或者是无坡敷设情况, 但这种情况通常只是在安装空间不足等条件下才会使用, 通常还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 再采取补救措施, 是一种非正常的设计标准。
2.3 选择散热器有问题
暖通专业设计中散热器的性能影响因素主要是散热器制造情况及使用条件, 采暖设计选择材料不同, 散热器的额定散热量也不同, 致使散热器额定散热量与实际散热量有着较大不同。制约散热器实际效果的另一个因素是散热器布置、供回水温度及装修情况等。一部分制约因素很容易忽视, 不能够全面考虑额定散热量修正系数, 因此, 实际散热量不能达到额定散热量, 也就不能满足采暖设计的热负荷要求;设计者重复性考虑多种制约因素, 将修正系数盲目性放大, 实际散热量远超设计热负荷, 不符合节能要求与标准。
2.4 防火阀设置不规范
我国现在暖通系统的防火阀设置执行的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规范详细内容如下:暖通专业设计中的风管不能够从防火墙或者是变形缝中穿过, 如果工程非常特殊而必须穿过, 那么应该在被穿过防火墙位置设置防火阀。如果需要穿过变形缝, 应该在变形缝两侧都设置防火阀。但是, 在设计大部分高层建筑时, 没有严格遵守规范中的规定要求, 很容易出现事故,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防火阀设置规定不仅高层建筑要遵守, 多层建筑同样要遵守。
2.5 设计图纸有问题
我国对暖通空调的平面图要表示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设计深度规定》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求。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与设计过程中, 多数工程建设项目并没有依据规定行事, 在绘制内容上有许多漏洞。多数工程设计中的计算书缺少完整内容, 有些采暖系统设计过程中, 只计算耗热量, 而忽视了水利平衡及散热器选择的计算[3]。
2.6 建筑楼梯间的支管及立管的配置不合理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是比较复杂的。暖通设计规范规定了建筑楼梯间或者是可能被冻结空间内, 应该设置散热器, 而且还应该独立设计立管及支管供热, 调节阀是严禁设置的, 这种设计方式是较为科学而合理的。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一些暖通设计师没有依据规范要求设计, 致使楼梯间散热器与邻室房间供暖散热器仅仅设计了1 根立管, 而邻室与卫生间则使用双侧连接方式, 更为严重与不科学的是, 设计师在散热器的支管上设置了阀门, 一旦其出现故障, 就很难开展维修工作。
2.7 暖通设计整体缺少可操作性及调节性
设计暖通整体系统时, 设计师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与适应条件, 应以所在地区全年最恶劣情况确定设计方案, 确保暖通系统在面对各种情况时, 都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 这种设计理念下, 设计建筑花费较高, 但是花费维护费用少。暖通整体设计应做好用户最关心的可操作性能, 重点在暖通系统自动化设计方面多研究多努力, 提高系统自动化, 可以有效减少暖通维修人员, 减少了整体设计人员的成本花费。但是, 自动化对暖通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这导致整体花费又随之增加, 因此, 暖通系统设置应该依据自身经济效益评定采用形式。通常情况下, 整体性建筑工程比较大, 设备调试次数频繁, 最好使用全自动化模式, 有效减少工作量。
3建设项目中暖通专业设计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3.1 提升设计人员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解决建设项目中暖通专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首先应该加强与规范设计人员的管理, 提升设计人员的各方面素质, 开展一些课堂及培训教育活动。设计人员应该从思想上彻底改变原有的工作思维及模式, 有关培训人员要传授给他们最新的设计经验与理念, 让其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国法律和标准的规定。
3.2 图纸设计合理
暖通专业设计者在设计图纸之前, 应该根据建筑物内外部的实际情况, 对一些影响设计参数的数据进行修正, 相关部门在设计之前要严格检查、做好偏差修正工作。暖通安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并结合设计图纸规范等开展, 定期对安装好的系统进行检查与保养。审查设计图纸工作不能单单流于形式, 而是应该做到自审、审核及审定结合等方式, 严格审查设计图纸及计算书, 保证设计图纸的高质量[4]。
3.3 推广使用暖通系统节能机制
建设项目中暖通系统节能设计现在已经在我国部分大城市中推行推广开来, 这种节能性设计主要防止出现热量损失现象, 通过调节室内暖气温度及掌握换热站的实际情况, 用自动调节阀门开度控制暖气温度, 最大程度地使用利用能源。
3.4 设计要有调节性与可操作性
暖通系统设计应该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 能够适应全年的负荷变化。调节性能比较好的暖通系统方案, 可以采用VAV空调系统或者是VRV变频空调系统方案, 这两种方案的一次性投资较高, 但是花费的运行能耗小, 系统设计的经济性经计算机比较时, 应该将其考虑进去。设计方案应该适应部分时间使用的办公建筑, 使用其在夜间不工作时的自动调节要求。暖通系统这种自动化水平的显著提高, 对于大型空调系统及需经常调节控制的较多设备, 最好采用自动化控制方式, 以减少系统操作管理工作量。对于一部分不是同时使用建筑物或者是部分出租给不同使用单位的建筑, 暖通系统设置时, 应该考虑到分别管理控制及分别统计交纳运行费用要求。
4 结语
现在建筑项目中的暖通采暖设计是建筑工程中1 个重要而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暖通采暖设计与建筑质量密切相关.因此,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 设计人员应该深入实地考察, 找出建设项目中暖通专业设计常见问题, 然后及时提出解决的对策与方法, 规范化建筑中的暖通采暖方案。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更加重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房屋建设项目中的暖通空调能够较大程度上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而暖通专业在设计与施工上较为专业与复杂, 需要在设计与施工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解决好建设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提升建设项目质量。
关键词:建设项目,暖通专业设计,常见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志坤, 成明.采暖系统设计中常见问题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23) :2199-2200.
[2]徐丙红.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J].房地产导刊, 2014 (36) :92.
[3]任忠伟.暖通及给排水安装工程常见问题之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35) .
11.园林绿化专业花卉生产课程描述 篇十一
课程名称:花卉生产
课程定位:岗位基本技能课程。
课程学时:80学时,第一、二学期开设。
教学内容:主要讲解花卉及花卉分类、花卉的应用方法及花卉的生产养护知识。带领学生对北方常见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地被、温室花卉等的特征进行识别及花卉生产技术。
12.环境工程专业描述 篇十二
这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截至初,中国大约有140多所大学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工作,确立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
环境教育是一项终生教育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素质和环境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
环境专业教育是中国的环境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环境专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环保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高等院校的学生。
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培养环保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中国的环境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专业设置和结构体系都趋于合理,基本上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对环保人才的需求。
环境工程专业仍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因此还没有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部分是在大城市和大企业,以及一些专门做环境方面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
由于很多地区或地方上的企业对环境保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他们的需求相比之下就小的多,再加上很多地县级的环保部门的人员多数是从原来的卫生防疫部门或其他部门拼凑出来的,也往往缺少对环境工程的重视。
这几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目前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不多。
13.物流管理专业描述 篇十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各类企业生产和管理活动所需要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和运作技能,掌握供应链流程管理,能够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物流子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能够进行供应链系统整合和优化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实务、物流信息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仓储管理、运输与包装、国际货运代理、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设施与设备等。
选修课程:物联网工程、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采购管理、国际物流等
可获得资格证
物流师资格证书、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采购师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报检员资格证书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进入各类物流企业或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从事运输、仓储、配送相关的管理工作,也能够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物流项目规划设计等技术工作;也可在国内外快递物流企业从事快递市场开发、快递业务管理、快递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专业实验、实训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仓储分拣实验室、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实验室、菜鸟驿站学校快递配送实验中心,可承担多个课程的实验;该专业学生在第五、六学期分别进行企业竞争模拟实训与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实训,学生可在学校的大学生快递配送中心实习演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专业竞赛
14.经济数学课程描述 篇十四
“经济数学基础”是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科(专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专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逐步使学生学会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生活中或工作中所遇到的简单经济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今后工作需要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极限的思想和方法,初步了解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等辨证关系,初步掌握微积分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建立变量的思想,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受到运用变量数学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
使学生初步熟悉运用线性代数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以及运算能力。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性的学科,初步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方法。
一、课程内容及要求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注意与中学数学课程的衔接,按照“考虑学生基础,注重实际运用,强化能力培养”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按模块式设置。第一模块:微分学;第二模块:积分学;第三模块:线性代数;第四模块:概率与数理统计。总学时为136学时。1.基础知识(1)预备知识
数系、绝对值、一次方程、二次方程、数轴与直角坐标系、直线方程、一次、二次不式及图示法
集合与区间、排列与组合
函数,常量与变量、函数概念、复合函数、初等函数、分段函数
幂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自然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
经济函数举例
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等
重点:函数的概念
难点:分段函数,复合函数,反三角函数(2)教学要求
理解常量、变量以及函数的概念,了解初等函数和分段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 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方法,掌握将复合函数分解成较简单的函数方法。
知道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基本特征和简单性质。(3)教学建议
这部分内容的数学知识多为中学学习过的知识,教学时应以复习为主,特别是指数
函数和对数函数,但对中学未学过的幂函数,反三角函数要仔细分析。
变量与函数关系应重点讲授。通过几何图形讲解函数的性质。
通过讲解经济实例,认识经济分析如何应用函数关系。2.微分学(1)教学内容
极限
极限定义、极限的四则运算、两个重要极限连续函数 连续函数的定义与四则运算,间断点
导数
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
切线、导数的定义、微分的定义,导数公式,微分公式
求导法则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隐函数求导法则举例高阶导数 二阶导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导数应用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极值 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
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边际分析,需求弹性、平均成本最小,收入、利润最大)
二元函数偏导
二元函数概念、一阶偏导、偏导在经济中的应用(边际成本、边际需求、边际生产率)重点:导数的概念和导数的计算 难点:导数的应用(2)、教学要求
知道极限的概念,会求简单的极限
理解导数的概念,会求曲线的切线、熟掌握求导的方法(导数基本公式、导数 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简单的隐函数的导数。
了解微分的概念,掌握求微分的方法
会求二阶导数
掌握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别方法
了解极值概念和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掌握用一阶导数判别极值的方法。
掌握求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方法
了解边际及弹性概念,掌握求经济函数边际和边际值的方法,掌握求需求弹性的方法。
会求一阶偏导数(3)教学建议
描述的方法给出极限的定义,直接给出两个重要极限的结论
给出导数的确切的定义,用定义计算导数可以只给幂函数,多项式函数的例子,其他直 接给出。通过练习掌握公式。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可以不证明。
微分的定义,可不必给几何解释
函数单调性判别与极值存在充要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有关定理以应用为主。3.积分学(1).教学内容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原函数、不定积分的定义、性质、简单不定积分、积分基本公式、直接积分法
定积分
定义、性质、曲线下的面积、无穷积分
积分方法 第一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定积分的几何应用
求平面曲线围成的图形面积
积分在经济中的应用
不定积分定积分的应用:成本、收入、利润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微分方程及其解、阶以及分类
一阶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与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求解举例
重点;积分的概念与计算
难点;积分的计算与应用
(2).教学要求
理解原函数、不定积分概念,了解 定积分概念。
熟练掌握积分基本公式和直接积分法,掌握第一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掌握用不定积分与定积分求总成本、总收入、总利润及其增量的方法。
了解微分方程的几个概念,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与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3)教学建议
定积分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定义,通过对几个典型例子的几何解释,引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换元积分与分部积分的题目难度要适宜,被积函数中不涉及需要利用三角公式简化计 算的三角函数。
积分的性质可以不证明。4.概率论(1).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
总体、样本、均值、方差与标准差,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直方图与频率密度曲线、正态曲线
事件与概论
概率的概念与主要性质、随机事件与其简单运算,概率的加法公式与概率的乘法公式,条件 概率,事件概率的独立性。
随机变量与分布
两类随机变量,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
期望与方差
期望与方差的概念、期望与方差的性质与计算
应用举例
重点:正态分布、期望与方差 难点:分布概念(2).教学要求
理解总体、样本、均值、方差与标准差,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
了解作直方图的方法
了解概率及事件独立性的概念,会做事件的简单运算,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与乘法公式。
了解随机事件概念,掌握正态分布及其概率的计算
理解期望与方差的概念,掌握期望与方差的计算方法。(3).教学建议
概率定义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标志。
可通过简单事例略加介绍古典概型问题
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可用文氏图说明 5.矩阵代数(1).教学内容
矩阵的概念、阵运算、矩阵的逆、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矩阵代数应用举例(2)学要求
理解矩阵、可逆矩阵与矩阵秩的概念
掌握矩阵的加法、数乘矩阵、矩阵乘法及转置等概念 熟练掌握求逆的初等行变换法
知道零矩阵、单位矩阵、对角矩阵、对称矩阵、阶梯形矩阵行简化阶梯形矩阵等。掌握消元法
理解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定定理。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特解、一般解等概念,熟练掌握求线性 方程组一般解的方法,会求线性方组特解。
二、教学方法建议 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授课的主角。
1.本课程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讲授中来,教师针对某一内容和知识点,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以此实现学习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方向转变。
2.实现课堂教学与具体实践的互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阶段实践和课程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针对讲授内容,除进行必要的课堂实践训练外,还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数学建模,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将案例教学贯穿课程始终。本课程在内容设计上要精心挑选大量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由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转变应用知识增长技能。
4.应用多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宜应用多种互动式教学形式和方法,如头脑风暴法、专题演讲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演练法等。这些方法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
5.选择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教学方式,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考试内容与方法。
【暖通专业课程描述】推荐阅读:
暖通专业常用名词缩写及解释01-21
暖通个人优秀简历12-26
暖通空调设计流程07-16
暖通施工合同范本11-13
暖通个人年度自我总结06-21
暖通工程个人工作总结06-28
暖通设计费计算表11-17
2024同济考研暖通复试经验12-30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01-01
暖通节能设计要点之室温调控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