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一教案

2024-12-18

声乐一教案(15篇)

1.声乐一教案 篇一

声乐教案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应包括气息的运动轨迹及共鸣腔体的正确打开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状态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确如何找到歌唱呼吸的对抗力与咬字的重心所形成的歌唱平衡的协调,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五、教学教具:

钢琴、谱架、六、教学过程:

(一)简单扼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想象自己是个大胖子,身体像气球一样。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1234︱5432︱1 —‖(慢速哼鸣)

en......(2)1234︱5432︱1234︱5432︱1 —‖(快速哼鸣)

en......(3)1 3 5 1— 5 3 1 ‖

a......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由慢至快。

(2)利用哼鸣感受气息,寻找头腔位置

(3)张口练习,放松肩膀,气息下沉。

(4)稳定喉头、喉部肌肉放松(打开喉锁)、准确,声音均衡连贯。训练方法:

(1)老师示范,提出要求,讲解练习的要点;

(2)学生逐条做发声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2.演唱布置歌曲

(1)跟伴奏演唱,逐句抠解

(2)完整演唱

(三)小结:指出课程要点,课下多注意,回去听上课录音。

(四)布置作业

2.声乐一教案 篇二

1. 初步了解24 时计时法, 知道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 会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 经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 会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感受24 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生活能力。

3. 在探索活动中, 发展空间想象力, 培养探索精神, 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掌握普通计时法和24 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每人一个小钟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教学导入

1. 在多媒体上给学生播放《天线宝宝》视频片段。

教师:大家看, 这是谁啊?

2. 教师提问: 大家看到的是电视台的一档栏目, 你们想知道这档栏目在电视上几点播放吗? ( 夜间8 点) 电视台的播音员阿姨又是如何报时的呢? ( 20 时) 为什么会这样呢?

3. 教师揭题: 大家通常说的夜间8 点采用的是普通计时法, 但是播音员阿姨报时用的是24 时计时法, 这两种计时法其实反映的都是同一个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家不熟悉的24 时计时法。

二、实践操作, 加深认知

1. 教师提问: 大家对于24 时计时法有怎样的了解呢? ( 让学生交流探讨)

大家刚才的讨论中有的同学说的是对的, 有的则不对。那么24 时计时法到底是如何计时的呢? 怎样用这种方式表示一天中的具体时刻呢?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2. 认识0 时到12 时。

( 1) 如果我们将晚上12 时设定为新的一天的开始, 这个时刻用24 时计时法表示就是0 时。大家想想那个时刻我们都在做什么呢? 估计在美好的梦乡里吧。

( 2) 时针慢慢转动, 到了早上6 点, 这时候我们应该要起床了。大家看到的上午6 时用24 时计时法也可以简单表示为6 时。

( 3) 时针继续走动, 到了上午7 时,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上学了。上午7 时用24 时计时法又应当如何表示呢? 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上午7 时用24 时计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7 时。

( 4) ( 时针继续转动到10, 汇报, 再转到12) 时针走了一圈, 现在是什么时间了? 你会用24 时计时法表示吗? 自己轻声说一说, 谁来说?

中午12 时用24 时计时法表示就简单地说成12 时。

( 5) 从0 时开始到12 时已经经过了几个小时? 在这12个小时中, 用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一下, 谁来说?

小结: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看到, 在上午的12 个小时内, 如果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需要在时间点前注明上午, 用24 时计时法则不需要。

教师提问: 大家来说说, 在上午的12 个小时内, 大家除了上学、上课外, 还会做什么事情呢?

3. 认识13 时到24 时。

( 1) 大家看自己的钟表, 当时针转动到13 时时, 这是什么时间呢? 如果用24 时计时法来表示这一时刻点, 又应当如何表示呢? 大家可以和同桌进行讨论。

大家有各种不同的想法, 到底哪个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我们来看看电脑显示。原来13 时就是下午1 时, 你有猜对吗? 其实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进行转化, 12 + 1 = 13 便是两种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大家明白了吗?

( 2) 时钟继续转动着, 一天终于要结束了, 这也意味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大家想一想, 从13 时到24 时之间一共经历了几个小时呢? 这段时间内的每一个时刻用普通计时法和24 时计时法在表示时有哪些不同呢? 大家进行小组讨论。

小结: 原来在这段时间内, 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需要在时间点前注明下午或晚上, 用24 时计时法计时则不用加, 但是要在时间点上加上12。

三、知识巩固, 教学拓展

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1. 教师提问: 从上面的知识学习中我们认识到, 从0 时到24 时代表一整天, 在这一天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小朋友对于自己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吧。

2. 教师出示四副图画, 让学生结合图画进行说明: 大家可以尝试用24 时计时法来说说图画中这些小朋友在哪些时刻正在做哪些事情吗?

这个教学过程旨在巩固学生对于24 时计时法的认识, 并且培养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作息规律, 让他们能够更加珍惜时间, 并且合理安排与利用时间。

3. 教师提问: 大家看到了这些小朋友一天的安排后, 你们还有哪些疑问吗? ( 教师隐去两幅图, 留下上学的图画和睡觉的图画)

大家看到这两幅图中, 始终都是指着九点, 为什么其中一个是9 时, 而另一个却是21 时呢? 大家来相互讨论一下。 ( 两个分别是上午九时和晚上九时)

4. 展示资料。

教师提问: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仔细学习了24 时计时法, 大家从搜集的资料中了解到, 哪些地方是采取这种方法来计时的呢? 下面请大家进行资料共享。

教师提问: 大家都说得很对。除了大家找到的这些资料外, 还有这些地方也是采用24 时计时法的 ( 教师出示: 火车票、电影票、营业指示牌) , 大家能用两种计时法分别读出上面的时间吗?

总结: 生活中不同的行业都有着自己的标准与制度, 我们应当遵守这些规则, 这样我们生活的环境才能够更加井然有序。

教学总结:

3.声乐一教案 篇三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的创建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与我国民族声乐总的发展趋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产生和初步形成

有人说,中国民族新唱法的起步应该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算起。在红色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用当地民歌填词或编曲的歌唱红军,歌唱革命的新民歌和歌手,他们的歌声随着红军的足迹普及和流传,可以说,民族唱法是“江西撒种,陕北生芽”;也有人说,是开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群众音乐运动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广大人民群众用激越的情感和自己熟悉的唱法,唱出了时代的音调,可以说是民族唱法形成的群众基础;另外,周旋女士等人的演唱,也是民族唱法的一种实践。然而,在中国民族新唱法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最具关键性的还是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运动,毛泽东同志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掀起了音乐工作者深入生活,向民间学习的热潮。先是1943年“新秧歌运动”的蓬勃兴起,王昆、李波等歌唱家演唱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和《减租会》等等,接着便是王昆同志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白毛女》的成功演出。她们的演唱,“把一向矫揉造作的声乐风尚,拉回到自然的基础上来”(李焕之),从而初步形成了与以往歌唱不同的这种符合中国人民的美学心理、欣赏习惯,用善于表现中华民族性格特质、字音语调和旋律特征的声音形象和歌唱技巧,演唱我国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的新的民族歌唱法。之后,其它解放区也陆续上演了许多部民族新歌剧,如《刘胡兰》、《赤叶河》和《王秀鸾》等,更加壮大了民族唱法的声威。著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同志就是此时(1946年)从戏曲舞台转到新歌剧舞台上来的,她把戏曲艺术中的唱功、唱字、行腔和表演技法等融化到新歌唱和歌剧中来。

二、在争论与发展中创建民族声乐专业

1949年建国前后,随着解放的歌声,民族唱法进入城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歌唱家王昆、李波、郭兰英被称为民族唱法的“三杆大旗”家喻户晓。这对当时在全国占统治地位的西洋唱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有全面反对西洋唱法的矫枉过正的偏向:唱“土唱法”的人说“洋唱法”“声音发抖”,“土唱法”也遭到了“洋唱法”的排斥和反对,说“土唱法”是“直嗓子喊”,是“原始唱法”,(当时的土唱法的确存在许多问题),而从事民族唱法的人又没有对自己的唱法进行认真的总结和研究,更没有科学的训练方法,也不知道该怎样训练,甚至还有人说“练习音阶也是'洋嗓子',要不得”,长期处于一种比较自然的艺术歌唱状态,直接影响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此,中央文化部、全国音协曾多次召开全国性的年会和讨论会进行研讨以提高认识,当时音乐界的许多领导和有识之士如周巍峙、李焕之、张非和肖秦等发表了不但对当时,就是对今天(或今后)都有重要意义的文章:《论如何发展民族的声乐艺术》、《努力发展新的中国唱法》、《新中国声乐艺术要我们大家来创造》及《发展新中国的新唱法》等等,此时,很多持民族唱法的人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进修学习,“提高”自己,有不少人向中外专家学习洋唱法,又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演唱特色,成果显著,在全国音乐汇演中崭露头角和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奖,如黄虹、郭颂、宝音德力格尔、马玉涛、吕文科、鞠秀芳、雪飞、朱崇懋、孟贵彬、何记光等;继歌剧《小二黑结婚》之后又有一批优秀的民族新歌剧如《红霞》、《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窦娥冤》等相继上演;电影插曲《我的祖国》、《苦菜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情深意长》、《赞歌》、《北京的金山上》、《农友歌》和《南泥湾》等的演唱广受欢迎;又出现了一大批歌唱家,如王玉珍、胡松华、才旦卓玛、邓玉华、任桂珍、姜家铿、于淑珍、徐桂珠、 恩凤、王音旋、吴雁泽等,他们具有民族风格的演唱,征服了国内外的广大观众,民族声乐步入了建国以来最为活跃和兴盛的时期。

4.声乐教案(发声训练) 篇四

郑萍

2课时 第二章发声训练

11中职1、2、3班,11四年专1班

1、选择一些平稳的音阶和爬音练习作为主要练声曲,巩固中音区。

2、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

3、通过代表歌曲的练唱,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正确发声

1、中高音区长气息的练习。

2、准确控制发声。电钢琴、乐谱。

歌曲《鼓浪屿之波》的视听与试唱。

(一)正确的发声方法。

(二)练声曲的掌握与运用。

(三)代表歌曲练唱。

(四)布置作业。

以讲授、示范、辅导、作业分析等教学方法为主。

一、组织教学,交代本节课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组织教学,复习上学期的基础内容。

1、知识点回顾:

1)第二章歌唱发声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1.1)歌唱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歌唱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将会影响歌唱时的呼吸、发音和歌唱的表现。歌唱者不仅要用歌声表达歌唱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通过形体和动作表演塑造各类人物的艺术形象,形成良好的台风,使我们的歌唱表演加完美动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a、双腿自然直立,重心在两脚中间,或形成丁字形,重心放在前脚。

b、腰部挺直,脊椎向上挺。

c、头放正,下颌微收,双眼平视,下巴和颈部放松。d、自然挺胸,小腹微收,垂肩坠轴,精神积极。1.2)歌唱的呼吸 主要采用胸腹式呼吸法。a、吸气(两肋张开)

b、保持(维持吸气时的紧张度)c、呼气(放松)

练习: P129《笑一个吧》

1.5)顿音练习

顿音练习要求短促、轻巧、坚实、脆亮。5 3 1 | 5 3 1 ||(顿)Mi......ma......1.6)灵活性练习5 5 5 5 | 3 3 3 3 3| 1 1 1 1 1 || la le li lo lu.......................1.7)练声要求

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发声练习。例如:闻花、兴奋、打哈欠等手段。在五个元音字母中,a母音开口音。要求舌面平放、舌尖抵达下门齿,嘴巴张开、声带闭合、气息均匀、发出干净的母音。

2)声乐作品的演唱与处理 2.1)P31 儿歌《小白船》

这是一首很简单的儿歌,旋律较为平稳优美,便于演唱。作为抒情的歌曲,演唱时要特别注意气息的调整,虽然音不高,但是要做到平稳,首先要控制好身体的发力。练习方法:

分别用“lu”、“hm”、和歌词代入法来演唱。旨在控制气息。2.2)P45 成人歌曲《花非花》

这是一首行板速度的诗词改编的歌曲。以质朴流畅的民族音调,完美的表现出始终朦胧柔美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声音柔和,连贯,依据诗中起承转合的力度要求来处理,最后以

三、布置作业:

a、歌曲《鼓浪屿之波》的视听与试唱

5.声乐基础训练教案(三) 篇五

(三)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1、教学理念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发展与特点,了解歌唱者自身这个“人体乐器”的构造与动能,要了解歌唱时的姿势,要了解人声的分类,知道自己是属哪种类型的声音?是属于哪个声部的?了解了这些知识,再进行歌唱训练,学生便有了一定的相关理论底蕴、理解能力、辩断能力、内心感受,歌唱训练必然有可喜的收获。

2、教学内容

①声乐的发展与特点 ②歌唱的发声器官 ③ 歌唱的姿势

一、导入新课

学习①声乐的发展与特点

②歌唱的发声器官 ③ 歌唱的姿势

二、文摘选读(5-10分钟)

选读本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育、社会方面等问题。

三、歌唱训练

1、全体同学起立练声

1

hu hu hu hu a e i o u ma me ni no nu ———

所有母音应放松嘴唇,才能获得更多共鸣。要往后腔体吸着唱,待体会到“声在腔中响”时,再检查字是否清晰,声音是否明亮,共 3531353113531

鸣是否丰满,歌声是否通畅。当然,这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的。

2、将练声感受带入歌曲中

本节课采用音域平稳、中声区多、字少,旋律慢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进行歌唱练习,提请学生注意体会歌唱的状态。

四、回顾旧课

自由回答,上节课的训练题

五、课程小结

通过唱、听、学、练等综合学习和训练,初步掌握了声乐学习、声乐教学、声乐训练中理论与技巧组织的相关知识,为演唱作品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石。

六、布置作业

复习题

1、识记:各个时期的声乐发展情况(“美声”、“民族”、“通俗”)

6.声乐兴趣小组教案(范文模版) 篇六

教学目标:

1、进行变换拍子练习,复习2/4拍和3/4拍的知识。

2、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和幸福欢乐的甜蜜心情。

3、小组自学,能基本演唱歌曲,并加入适当打击乐器伴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爱我中华》的背景音乐中导入新课)

师:今天,来自全国56个民族的孩子们欢聚一堂,原来,他们正准备参加“我向党来唱支歌”活动,作为56个民族中的一员,我们今天也要去热闹一下。

二、采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初听范唱

师:听!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样?

2、师生唱谱,找出四三拍的句子,并说出依据。

3、复听歌曲第一段,用手势表示变换拍子。

4、看歌谱找出重复的乐句,师生采用问答式演唱。

5、演唱第一段歌词并纠错,体验两种拍号带来的不同感受。

6、情感启发,唱好歌曲。

师:我们用好听的声音表现了“幸福生活”,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想法)

7、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做伴奏。

三、合作学习,创编歌曲。

1、自学第二、三段歌词。

2、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才艺舞台”——小组展示。合唱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请几组同学上台表演,采用自评、他评、师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4、师生表演“我向党来唱支歌”。

四、小结

画世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欢快、优美的歌声来抒发热爱党的感情,并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为祖国多作贡献。

2、熟练掌握本歌中交替出现的两种节拍,并进一步懂得“变拍子”的含义。

教 具:

电子琴、歌谱表。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1=F A2/4 要求:练习时,气息要控制好。2.1=D2/4 要求:连唱三遍,速度逐渐加快,吐字清楚,二声部声音协和。

二、视唱: 1=E3/4 2/4 方法:

1、先请同学划拍,然后要求学生掌握变拍子的节奏。同时告诉学生在一首歌曲中,根据歌曲的需要,可以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这就叫变拍子。

2、视唱曲调,轻声连唱两次,注意唱准四度音程。

二、新歌教学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以前学过哪些民歌及具有民歌风格的歌曲。同学们发言后,老师小结:我们以前学过的民歌及具有民歌风格的歌曲确实不少,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新歌«我向党来唱支歌»。这是一首彝族民歌风格的歌曲。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彝族人民在旧社会是受反动派歧视和压迫的。解放后,彝族人民彻底翻了身。这首歌唱出彝族儿童对党的深厚感情,长大后要为祖国作贡献的决心。

朗读歌词: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歌词(朗读前,先告诉学生衬托词“赛罗赛”相当于“哎嗨呦”,在歌曲中起着使情绪更为热烈的烘托作用)。学唱曲调:

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变拍子的歌曲,由2⁄4、3⁄4两种节拍组成。

轻声哼唱曲调,注意唱准八度、八度音程及正确掌握交替出现的两种节拍。(3)放声演唱曲调,速度稍快,唱得热情奔放。学唱歌词:

全班同学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分段轻声学唱歌词两次,注意唱准一字多音的“窝”字。本歌速度稍快,要求咬字正确、吐字清楚。

在熟练掌握歌词演唱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新歌。

歌曲一开始就要唱出热烈的气氛,中间3⁄4拍这一从容而抒情的对比性乐句,要唱的感情真挚。紧接着歌曲通过力度、节奏、情绪上的变化,描绘出一派朝气蓬勃、热情奔放、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把歌曲引向高潮,表达了少年儿童对党的深情厚谊。

巩固新歌

可以采取集体唱、小组唱、领唱、齐唱等形式多次反复练习,达到对新歌演唱的熟练巩固。

四、小结:教师根据本课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今天是您的生日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在合唱中注意情感的表达和二声部的演唱。

2、在音乐作品欣赏中能够把握作品的主题和相关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带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进行歌唱

教学准备:

有关国庆节的影视资料、诗歌与散文

教学过程:

一、旧歌导入

1、复习歌曲《七子之歌》,学生齐唱。

2、师: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亲的思念之情,如今,香港、澳门等城市已经顺利回归祖国,游子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国庆时间近在眼前,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小朋友们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庆祝呢?

(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想法)

二、诗歌欣赏,感受爱国情结

1、出示诗歌,教师吟诵,学生欣赏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这里,有位小朋友为国庆献上了美丽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们从五湖四海把家归,一家人亲亲热热炕上坐,为了你的美丽举起杯,祝你繁荣昌盛,祝你荣华富贵。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们紧紧把你依偎,轻轻擦去脸上的热泪。你显得更伟大更无私更雄伟,我们儿女们更加扬眉吐气,祝你前程什锦,愿你在新世纪里腾飞。”

2、欣赏后交流感受

师:你从诗歌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三、学习新歌,表达爱国之情

1、播放歌曲,学生初听

师:小朋友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方式来祝福祖国,有一位小朋友为祖国献上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她唱了些什么好吗?

(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学生初听)听后交流:唱出了祖国的美

2、学唱歌谱

(学生尝试自己认识歌谱,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

3、学习歌词 ·朗读歌词(男女生各一段)·跟着琴声自己练习唱歌词 ·男女生分别演唱歌词,注意结束句的不同唱法

4、指导歌曲的情感表达

5、边进行身体律动,边唱歌。

四、多种形式,祝福祖国

1、采取接龙式的活动,用语言描述自己对祖国生日的祝福,可采用句尾字做句首字的接龙形式,每个同学说一句,看谁接的最好最生动。还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同学或参观过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的同学讲述自己的感受,分别进行总结。

2、分小组将自己收集到的诗歌为同学们朗诵,要求富有表情,满怀激情,可以单独朗诵,也可以两三个同学为一组合作朗诵。

五、拓展延伸:

1、听赏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可以跟随着歌曲的录音进行哼唱。

2、完整听赏歌曲,说出歌曲的情绪及风格。

六: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今天是您的生日》,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赞美祖国的歌曲?下节课一起唱一唱。

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热情的歌声歌唱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接受)

2、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钹”,学习演奏方法。(掌握、初步学会)

3、复习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名称及时值。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感受东北民歌风格及女声的音色特点。(接受)

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新东北风》(女声独唱)

2、学唱歌曲《小朋友爱唱社会主义好》

3、民族打击乐器——钹的持法与演奏方法

4、复习巩固已学音符,休止符的名称与时值。(想想划划)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热情的歌声歌唱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

难点:

1、附点节奏的正确演唱

2、前三局开头两小节的演唱要准确,不混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学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的曲调

巩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四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及连音线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三、发声练习

2/4 54 32 ┃1─‖ m(哼鸣练习:要求放松,用上气息,连贯自然的演唱)

四、想想划划

1、复习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2、做几个鱼的头饰分别在鱼上写上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请几位同学戴上小猫的头饰按老师的指示钓到相应的鱼

3、做做

请学生独立完成P5(1)题

4、把时值相符的音符(休止符)用线连起来

五、学唱《小朋友爱唱社会主义好》的曲调

1、学唱1—3句

出示节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的节奏(1)说说里面有几个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分别是几拍(2)请个别能力较好的学生来拍拍念念,指出他们的好坏(3)齐拍

(4)要求按2/4拍的强弱规律来

(5)初听全曲想想这样的节奏在歌曲中共出现几次

2、逐一分句听琴模唱 6 3 3 │5 3 3 │2 3 2 1 │6 ― ‖ 2 2 │1 2 2 │5 3 2 1 │2 ― ‖ 1 3 3 │5 3 3 │2 3 2 1 │3 ― ‖

3、学唱第4句 X X X│X X X │ 2 2 3│ 5 6 5│ ①按节奏跟读

②让生初步认识切分节奏 ③填词按节奏读 ④填曲唱

4、比比.5 32 │ 1.2│ 6.5 32 │ 1 ―│ ①找出不同的地方 ②认认附点

4、跟琴试着视唱全曲

七、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发生练习1 2 3 4 ┃5─┃ 54 32 ┃1─‖ 公鸡 怎样 叫 O(按上节课的要求准确、有气息、自然地歌唱)

三、认识钹及它的演奏姿势

1、出示实物介绍外部特征:钹,铜制,圆形,中间凸起成碗状,中间有一孔,穿上一块红绸布便于抓拿,两片成一副。

2、钹的音色及使用场合

钹,音色明亮,常用于合奏及表现喜庆热闹的场面。

3、学习演奏方法 ①演奏时双手各持一片,抓住绸子,两片相击发音。力不能过猛,两片稍叉开。

②师示范演奏 ③请个别学生上来示范

4、拍拍敲敲 X X X │X 0│X X X │X 0 ‖(拍手)X X X │XX X │X X X X│X 0 ‖(钹)X 0│ X 0│X 0 │XX X ‖(碰铃)步骤:

1、师逐一将节奏拍出,生默背

2、请个别能力好的学生试拍,其他学生听辩对错

3、齐拍

4、出示节奏,让学生分析三条节奏分别有什么组成

5、分组,分声部练习

6、试着用上钹和碰铃让学生分声部演奏

7、练习曲,为学生的演奏伴奏

四、继续学唱歌曲《小朋友爱唱社会主义好》

1、复听全曲,感受气氛 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习曲谱 ①试者跟琴轻唱 ②分组分句唱 ③能正确自信地视唱

3、唱歌曲 ①试着跟琴轻唱 ②逐句对歌曲情绪进行分析

此歌要带着欢快、活泼的歌声来演唱,演唱是速度稍快、音量中等,最后一句可处理成稍强

③有感情的齐唱

④试着用已学过的前三条节奏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钹

X X X │X 0│X X X │X 0 ‖(拍手)X X X │XX X │X X X X│X 0 ‖(钹)X 0│ X 0│X 0 │XX X ‖(碰铃)

第三课时

内容:复习巩固歌曲 欣赏《新东北风》 继续拍拍敲敲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新东北风》

(一)理解歌词 ① 出示挂图

问题:说说从服装上、舞蹈上看出是哪个地方?表达一种怎样的气氛? ② 揭题 ③看图,师朗诵 ④出示歌词生齐读`

(二)初听全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 表达了怎样一种场面? 了解:乐曲的风格奔放,有一种北方人独有的特点热情奔放粗犷,不同于南方人的细腻

(三)复听 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 表达了人们一种怎样的心情? 歌曲表达了什么意思?

(四)再复听

这是哪一种人声演唱的?

演唱的声音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女高音特点音色明亮、柔 美、悦耳、高音区较多

(五)再次复听

教师为歌曲编配几个动作(秧歌步及甩手绢)随着教师学生边听边表演

三、巩固歌曲

1、有感情地齐唱

2、个别检查,并纠正错误

3、和伴奏演唱

4、用已学过的打击乐曲钹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①师示范 ②师生共同演奏

③请个别能力较好的学生来演奏

④大面积的参与,让每位学生都来感受音乐亲自动手

四、课堂小结

七色光之歌

教学目标

1、以明亮、圆润而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生机勃勃的情绪。

2、初步感受二声部,并唱一唱。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初步感受二声部。教学难点:

1、以轻柔、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唱一唱《太阳出来了》 过程与方法:

全班分为一、二声部(教师参与第二声部),在练唱过程中要求字正腔圆,并将时值保持准确,以表现太阳出来时壮丽的情景和欢乐的心情。

评价内容:

(过程生成的随机问题——字正腔圆,时值保持)

二、导入 互动话题:

彩虹,人人都见过。谁来说说彩虹?它有什么特点?(像桥,有七种颜色„„)

听了你们有声有色的描述,我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又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是的,雨后的七色彩虹,是那样的美丽、生动,令人赞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色光之歌》——

三、学习歌曲《七色光之歌》

1、初听歌曲

互动话题:说说这首歌的情绪。(欢快、活泼„„)A、学习一声部旋律。(师范唱,生轻声跟唱)B、随琴学唱歌曲。

C、互动话题:找出难唱的地方、特殊符号、解决的办法。(波音、下滑音等)D、全体同学完整唱。评价内容:

(音高、时值、力度的解决)E、学习歌词,师生共唱。评价内容:

(咬字吐字、歌词“对位”的解决)F、互动话题:找出难唱的地方,同伴互助。(波音的字词、下滑音的字词等)G、全体完整唱并进行艺术处理。(情感与力度、情感与歌词的关系)H、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评价内容:

2、赏析二声部。互动话题:

(二声部的“色彩”)

A、学习二声部旋律并带上歌词。评价内容:(声部的“均衡”)

B、师生合作,感受合唱效果。评价内容:

(过程生成的随机问题)

五、课堂小结 互动话题:

1、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七色光之歌》。

2、二声部使这首歌带来的色彩与情感。

3、创编歌词、合作学习、拉歌比赛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老师啊老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唱出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重点、难点:

1、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每当走过老师窗前》,感受歌曲中蕴涵的爱师情怀。

2、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歌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避免喊唱。

3、鼓励学生表演歌曲,唱出真实的感情。教学准备: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九月十号了,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每到教师节这一天,孩子们总会想办法给老师送上祝福。尊敬老师是每个人应当具有的美好品德,人们常说师恩似海,除了爸爸妈妈,也许我们最应该感谢的就是陪伴我们成长的那些老师们了。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一首老师的歌。

二、学习歌曲

1、明确课题,学习歌词。

师:同学们,这首歌的歌词写得真挚感人,老师读第一段歌词,谁来读二三段?

师:歌词写得真感人啊,我们看到了老师深夜时在窗前工作的身影,看到了老师为了培育新一代所付出的辛劳,当曾经的学生成为祖国栋梁时,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含泪的双眼和欣慰的笑脸„

2、教师范唱。

师:老师在演唱时,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音量、表情、感情是不一样的呢,说说我是怎么处理的,为什么?

3、发声练习。引导学生愉快的、放松的进行歌唱。

4、学习旋律。(1)生轻声自学歌谱。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试着读出每个音其本认识就可以了。(2)师弹琴唱谱,生同步摹唱。发现学生唱得困难的旋律或节奏,进行强化。

5、学唱歌曲。(1)学唱第二段。

师:刚才听老师范唱时,大家觉得哪一段稍微难一些些呢?(第二段)师弹琴唱第二段,生开口默唱。

(2)生完整演唱第二段。

(3)生分小组自学一、三段。师巡视指导。(4)生完整演唱全曲。三.总结。

同学们,是老师教我们穿衣吃饭系鞋带,是老师教我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老师教育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老师擦掉三八线教育我们真诚和友好,是老师在我们犯了错后告戒我们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是老师让我们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教师节即将来临,比起鲜花和礼物,老师们最想看到的是你们的进步和成长,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努力要求自己,不辜负老师们的期望!

科学的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感情。

2、学习用轻快而又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

3、着重理创节奏对表现音乐的重点意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与目标:

1、初听歌曲。1)放音或范唱 2)板书课题

2、出示目标

二、教学过程:

1、简介作品:这时一首优美活泼充满朝气,并深爱少年喜爱的歌。歌曲表现了广大少年在祖国的培育下茁壮成长的幸福之情和他们为建设祖国地明天而势力学习锻炼的自豪之情。

2、视唱旋律与学唱歌曲: 1)视唱A段:

56|5-|3 1|2 50|05 12|3 33|6 5|31 2|2-|2 56|5-|3 1|2 60|05 12|3 6|5-|31 2|1-|1 节奏舒展,变化重复,呈波浪型。2)习唱对应部分的歌曲:

这一段表现幸福感。要唱得流畅而舒展,优美而欢快 力度上要有起伏。3)视唱及段:

1|6 6|66 67|1 76|5 0| 节奏相对密集而富有弹性。1 50|0 3|1 02 23|2 76|5 0| 2 5 6|7-|6 5|1-|1 光抑后扬的手法。4)习唱对应的歌词: 1)习唱与娇正。

2)首句要表现出朝气蓬勃的自豪之情。变化重复句要推出高潮。

咱们从小讲礼貌

教学目标: 会唱《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首歌曲,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用自己设计的节奏型为这首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会唱《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首歌曲,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设计的节奏型为这首歌曲伴奏。教学过程:

一 定向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音乐问好 二 导学

1导入 同学们,从你们走进校门的时候,老师就告诉大家要成为有礼貌的好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呼吸练习

A 闻花香(吸气练习)B 吹灰尘(呼气练习,可以发出“SI”)要求:双肩放松,呼吸平稳。3 发声练习

(1)P44(2)要求:要求声音轻柔,力度适中,体会头声的感觉。(2)P45(5)要求:声音轻柔,圆润饱满,三 掌握

(一)范唱

(二)听曲唱谱 1 听曲拍手、拍腿 2 分句用“啦”模唱曲谱 3 带读歌词(注意读准字词)4 视谱唱词(提示要唱的轻柔)歌曲处理:提示情境,应该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四 表现

1老师先分析歌词,让学生们能基本上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能体验到歌词的情境。

2自己设计动作来表现歌曲,请有自信的同学上台来表演。

我们都是好儿童

教学目标: 能按照要求完成歌曲《我们都是好儿童》。2 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的练习。在音乐游戏“拍电报”中,掌握二分、四分以及附点节奏型。教学重点:能按照要求完成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

教学难点:在音乐游戏“拍电报”中,掌握二分、四分以及附五点节奏型。教学过程:

一 引趣明标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生音乐问好 二 导学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歌曲,然后我们来做一个音乐游戏,好吗? 三 引导创造 启发学生自己来创造一些律动动作表演歌曲。2 课后练习:(1)听辨音组(2)听选节奏

老师先拍击,学生选择,然后拍出。(3)读读拍拍 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四 鼓励表演

7.声乐一教案 篇七

以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宗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花样跳绳“一带一跳”的动作要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团结合作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得到锻炼。

二、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因其花样多、趣味性强、锻炼价值较高、方便易行,深受大家的喜爱。“一带一跳”是众多花样中的一种。本课是水平二(三年级)花样跳绳第5次课,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是巩固学过的单人和双人花样跳绳动作,学习“一带一跳”动作。

本教材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好进出跳绳的时机,配合同伴连续跳绳的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的灵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及弹跳能力。

本课虽然趣味性强,但跳绳毕竟是一项对协调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所以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经历跳会—会跳—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的过程,才可能掌握一定的跳绳技术和锻炼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轻松,又能熟练地掌握技术动作,从而体会到跳绳带来的成功喜悦,并积极地参与跳绳运动,去锻炼身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学好花样跳绳充满信心。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的指向性较弱,学生喜欢学习运动技巧,表现欲望比较强,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但兴趣容易转移。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安排灵活多样的跳绳练习,让学生人人享受跳绳,人人都有进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氛围,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学练,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通过榜样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到优美的动作,从而能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动作,促进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课堂上还要让学生互相配合,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由此学生不仅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还能掌握更多的有关跳绳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流程

课堂以永登县非常熟悉的兰州拉面开头,顺势自然地用跳绳做起“兰州拉面”来,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师生始终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交流学习。在课的准备部分,播放《大家一起来跳绳》歌曲,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热身活动,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主课教学。基本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分别进行了1min并脚跳绳、单人及双人自由跳、“一带一跳”、闯关游戏、鸭子步行走游戏等,学习的内容由易到难逐步过渡,通过教、学、巩固等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为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突破教学难点,采用教师示范、先分解后整体、榜样引领、鼓励教育、兴趣引导等方法。在结束部分,采用《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放松练习的歌曲,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放松目的。

点评:

从技术动作教学走向运动能力教学

本课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的设计思路清晰、形式新颖、有创造性、有特色,导入设置合理;能根椐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技能等方面的有效发展。

采用“启发式”、游戏和竞赛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准备部分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兰州拉面”为情境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奋性,为迅速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基础。

基本部分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单人速度→单人花样→双人花样的练习为本课主教材“一带一”双人跳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闯关游戏”有利于巩固提高“一带一”双人跳的技能水平,体现了从技术动作掌握到技术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游戏“鸭子步行走”能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符合身体素质“课课练”的教学要求。

结束部分,在《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的伴奏下,全班学生跳起舞蹈,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恢复。

值得商榷的方面:

1.学习目标设计欠缺发展体能的目标,如,通过本课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弹跳力、灵敏性等。

2.基本部分的1min跳绳和单人花样跳绳(并脚跳、单脚跳),二者动作的完成有相同之处,选其中一个内容就可以,建议选后者,同时放到准备部分练习,在作为常规跳绳练习的同时,又达到热身的作用,还为本课主教材增加了练习时间。

3.关于双人花样跳绳的概念:双人花样跳绳包括单绳和双绳。本课教材双人花样跳绳——“一带一跳”不清楚、不明确。应该是“双人单绳一带一花样跳”。

点评人:广东省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研员、

8.社会一班声乐寒假作业 篇八

1观看电影《歌舞青春》《歌剧魅影》,并写下观后感。开学交作业。2学唱三首专业歌曲。开学进行演唱。

3试唱练耳书本8-

9、8-

10、8-

11、8-

12、8-

13、8-

14、9-

1、9-

2、9-

3、9-

1、9-5。开学进行抽查。

大家可以参照以下计划进行练声 21天练习声乐计划

第1-5天练习声乐的计划:气息

在学声乐前,莹乐有几点注意事项要和你们说:

1、不要坐着练习,一定要身体保持直立。

2、如果唱不了太高的音,不要妄想在几天内学会高音,更不可以大声嘶吼。

3、训练开始前,先开嗓,可以多说会话,也可以读几遍你想学的歌词。

4、在练习唱歌中,如果有嗓子疼,或肩膀、脖子僵硬的状况的发生,可以停止唱歌适当的休息放松,做几个伸展运动的调整。

5、练习中,需要准备温热水3杯,以免喉咙干,饭后30分钟后,可以练习唱歌,这个很重要。

一、呼吸练习

1、身体直立,眼睛平视前方,不要含胸夹背

2、每一次吸气肩膀不要动,只要求肚子往外顶,双侧肋骨向外扩张

3、肚子向外顶到极限处,这个动作坚持做15次

二、数数气息练习

1、身体直立,双手叉腰,深呼气

2、让肚子完全鼓起来,大声数一、二、三、四、五5个数,收回肚子在数5个数

3、让腹腔有节奏感

三、弱延音练习

弱延音练习:S要求连贯、轻声、绵长、一口气做30s-40s,做8组

四、颤唇练习(打嘟噜练习)

颤唇练习:身体直立.腹腔吸满气息后.唇部放松的吹气.使气流冲击嘴唇.也可发 “噗 ”的音 一口气做30s-40s 做 8组.第6-10天唱歌练习计划:发声

前5天练习了气息这是第一阶段,现在进入第二阶段,第6-10天我们开始学发声训练喽!发声练习的目的 唱歌发声训练的过程,不要认为只是嘴巴发出“i、a”这么简单的训练声音,“i、a”可以反映出声音位置是否统一,位置统一你的歌声才会有穿透力,所以发声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发声状态可以让口腔状态很活跃,气息通道更加通畅,咬字更加圆润,注意在下面的发声训练中,每个音的发声位置要统一!

一、唱歌的口腔状态

1、面部放松,自然的张嘴,上下开口 2、半打哈欠状态,软腭抬起(小舌头抬起)、张开嘴巴,上下齿松开,有下巴“掉下来”的感觉,舌尖抵住下牙

二、唱歌元音发声练习

1、吸气时,不要有声响,要做到无声换气。

2、养成两肋扩张,小腹微收的习惯。

三、唱歌发声与气息的结合

1、腹部发声,声音强劲有力,用叹气(腹式呼吸)来发声长音“a“,做8组

2、胸腔呼吸发声,吸气的时候气息在胸腔流动,可使声音变得浑厚,唱低音”a”,这个练习方法其实就是胸腹式结合呼吸方法,做8组,感受胸腔的振动。

3、头腔唱高音,首先做8组“哼鸣”,由高到低,做8组 唱歌练习计划第11-16天:传声 传声练习的目的

传声可以修饰声音,有很多学生总是和我说自己的声音不好听,那是因为你传声动作没有落到实处,传声的动作可能你就没当回事,加上技巧声音,会非常好听哦!

那如何来理解传声呢?其实就是通过改变口腔内部的形状和状态,来改变音色和修饰音色。传声

一、唱歌时传声的口型

首先笑肌抬起,让颚骨以及鼻翼两侧都向上抬高,皱鼻子带动嘴,眼睛眯起来,这个动作可以有效的控制你的笑肌,更有利于唱歌。

二、传声时软腭状态

软腭前后舒展,像打喷嚏前的一个小动作。

三、传声时舌头位置

舌头在嘴巴里放平伸出来,在平平的收回盖在下牙上,舌根去找小舌头(打哈欠、干呕状态)发不出声的感觉,舌头技巧练习熟练后,唱高音就会很容易。

四、传声时下巴动作

下巴和脖子的夹角保持90度,下巴自然放松,保持柔软

下巴是否柔软,唱低音,如果低音下不来,很大可能就是下巴用力了 第17-21天唱歌练习计划:咬字

四、练习咬字的目的

唱歌除了必须拥有良好的气息、正确的发声和传声状态外,咬字正确的技巧也必不可少。

咬字方法不对,就会造成吐字不清晰,咬字无力,普通话不够标准,口型夸张(开嘴太大太小)。更会造成声音传不出来,或传出不够响亮。

那么正确咬字的技巧具体的该怎么做呢? 首先,你要分清楚每个字的字头、字腹、字尾。

咬字时,一定要咬住字头,嘴唇放松,松到任由手推动它; 对于刚刚系统的学唱歌的你而言,要注意,咬字头时切忌不要用太大的力量。

1、读歌词

唱歌前,张大嘴,挂钩打开,小舌头抬起,下巴放下,其实就是用半打哈气欠的状态去读歌词。

2、读准“五音” 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舌、牙、齿、喉。唇音:b,p,m,f 舌音:d,t,n,l 牙音:j,q,x 齿音:z,c,s,zh,ch,sh,r 喉音:g,k,h 这五大类的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唇音字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

舌音着力在舌尖,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我们应充分运用“咬”字的技巧,来加强歌曲的感染力。

3、收腹发力咬字法

用力收腹瞬间咬字,不要用嗓子咬字。

9.声乐一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知识:(1)知道坚强意志品质的四种表现: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知道坚强意志的四个作用。

2、能力:能够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

3、情意:树立磨炼意志的信念。

教学重点:

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

教学难点:

坚强意志品质的四种表现。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学生分析、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哪个节目令我们观众最赞叹且还获得“春晚”特别大奖呢?

学生齐答:千手观音

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精彩的舞蹈。播放《千手观音》片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这个节目最能打动观众的心呢?

学生回答(略)如:因为他们是残疾人,克服了各种困难。

教师:那么,同学们了解《千手观音》节目背后的故事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发言(略)

二、进入新课,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材料一(千手观音接受春晚演出)

教师:通过这段材料,我们知道千手观音曾在2004年在雅典演出,接受春晚任务是在距春晚正式演出1个月,参加春晚增加了新的演员,时间又紧。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到雅典就抓紧训练?他们参加春晚时间紧,难度大,为什么还敢于接受这个任务呢?

学生回答(略)如:他们想为祖国争光,想证明自己价值等。

教师:从雅典抓紧训练,到圆满完成春晚任务这和什么问题相关

学生回答:(略)

教师出示: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自觉性)

教师:只有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认识的人在困难面前才能勇往直前,这就是意志坚强的人。

教师:如果说《千手观音》是春晚的一个高潮,那么《千手观音》的领舞者邰丽华绝对是高潮的灵魂,你们了解她成长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出示:材料二(邰丽华的成长经历)

教师提问:当她知道自己是聋哑人时,她是如何面对这残酷事实的?学生回答(略)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学生讨论并且回答)

教师:在复杂的情景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果断性)才能在我们身处逆境中果断地打开人生另一扇窗,这就是意志坚强的人。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纠正一个错误动作要训练几十遍乃至上百遍,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可能放弃了,气馁了,灰心了。

教师:那让我们看看《千手观音》的演员他们是怎么做的,出示材料三。

教师: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不灰心,不气馁。(自制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制力战胜挫折。

教师:邰丽华不仅舞跳的美,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出示材料四(成功轨迹)

教师提问:通过她的成功轨迹,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略)

教师出示: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坚韧性)这又是意志坚强的人。

教师:经过我们刚才的探讨,发现意志坚强的人表现在以下方面(出示)

1.对自己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自觉性)

2. 能在复杂的情景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果断性)

3.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不灰心,不气馁。(自制力)

4.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坚韧性)

教师:这些也是坚强意志具有的巨大力量,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呢?

学生回答:坚强面对。

教师:出示课题:“让我们选择坚强”这就是我们正在讨论和继续要探讨的问题。

教师:接下来请大家分组阅读P73---P74四个故事,各自讨论你们所读的故事分别体现了坚强意志品质的哪一方面?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四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这四个人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教师:刚才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了坚强意志品质的力量,那么大家能不能从你们的生活学习中总结坚强意志品质具有哪些作用呢?进入活动。

要求:全班同学分成四组,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寻找其作用。

每组同学都有一个同学记录。

每组根据记录至少总结出4个最重要的作用。

教师出示:

二、坚强意志品质的作用

教师根据地学生记录概括出四种作用:

1.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比如青少年沉迷网络后无法自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就说明我们青少年在面对一些不良行为和不良诱惑的时候,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很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而要抵制这些不良诱惑,就需要坚强意志,抵制住了就能保证自己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才能走上正轨的人生路,专心学习和工作。

2.走出失败的阴影。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链接巴尔扎克的例子和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

3.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如果一种坏习惯形成后,就不能轻易改正。这种坏习惯会严重危害你的生活和学习,而如果养成的是良好学习习惯,就能使我们青少年在学习上不断地进步,取得好的成绩。但是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坚强的意志经过长期的磨练才能形成。

4.成就一番事业。

教师: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所以有“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千手观音》的演员不正是依靠坚强意志品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吗?!当今我们国家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实现这个目标,也需要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坚定不移的奋斗。

10.在声乐演唱中如何诠释声乐作品 篇十

关键词:声乐演唱,声乐作品,音乐风格,音乐表现

一、作品的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来表现音乐内容的方式、形式、方法方面的总的特征。声乐作品的音乐风格主要通过节奏、节拍、旋律、速度、力度、音色、调式调性等音乐手段来实现, 其中节奏、旋律、力度、以及速度在声乐作品中尤为重要。

首先是关于节奏、节拍方面。很多的学生演唱技巧不错, 但就是在唱歌时把握不住节奏。节奏先于音乐, 没有节奏, 音乐就没有生命。因为有的一些典型的节奏型就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风格。如我们演唱维吾尔族民歌《一杯美酒》、《曲曼地》等歌曲时, 只要能把这个节奏唱准确了维吾尔族民族风格就自然而然凸显出来了。因此演唱中, 节奏的准确性应放在首位。节拍中, 进行曲多用二拍子, 如《团结就是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而舞曲多用三拍子, 如《希望》、《春天的芭蕾》。

其次旋律方面。众所周知, 旋律是音乐中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理解旋律, 找到旋律的动向、形态、多练、多听, 体验作曲家的意图、音乐的风格、句子的结构以及理想的音色、表现的内涵等。旋律有三种:

(一) 歌唱性旋律。他善于抒发情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最具代表性的就数歌剧里面的咏叹调。就因为歌唱性较强, 所以常常被许多歌唱家拿来在演唱会上演出。还有一些如《红旗颂》、《黄河颂》、《北京颂歌》等歌唱性较强的颂歌, 好多的情歌也同样具有很强的歌唱性, 如《喀斯格尔女郎》、《西班牙女郎》等。

(二) 叙述性旋律。它直接表达人的感受、述说事物、宣泄情绪。我们常见的叙事歌曲是比较多的, 如《跳蚤之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等都在向听众讲故事。还有就是歌剧里面的宣叙调, 叙述性更强, 往往放在咏叹调之前演唱。

(三) 技巧性旋律。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炫技乐段, 是作曲家为一些歌手施展高超的演唱技巧而专门设计的。我们常听到的花腔女声的华强部分, 就是技巧性旋律。如《春天的芭蕾》、《玛依拉变奏曲》、《夜后咏叹调》。

再次力度的变化。不同风格的作品力度处理是不一样的, 小夜曲与进行曲的力度绝对不一样的。即使在一首歌曲里边, 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力度也不尽相同, 如《那就是我》, A段的力度是mf, 要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B段是全曲的华彩乐段, 曲作者用了个渐强把力度推向了f, 为了让歌曲旋律显得更加的抑扬顿挫B段两个f之间又加了个mp。再现段时力度又回到了A段的mf, 作者又加了“无限思念地”要求。

再次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在许多民族声乐作品中常出现, 并且好多歌曲先《美丽家园》、《峨嵋酒家》、《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等, 开头总是先来几句散拍子的引子, 再进入速度较快的正题。

音乐的风格是靠上述因素的综合来实现的。每一因素都很重要, 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速度的变化往往便随这力度的变化等。

二、作品的音乐表现

音乐的表现就是我们把内心从音符和歌词中感受到的审美体验, 通过人声演唱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何去表现音乐, 使之更生动真切, 这就需要对作品尽可能的理解准确、透澈、到位。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它的美, 有时我们可以凭直觉感受的到, 有时我们需要一个学习、理解, 逐渐深入领悟的过程。如果我们在乐曲中体会到的美和自己在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类似情感体验产生了共鸣。例如我们从《阿瓦人民唱新歌》中体会到愉快的美感时, 很自然的, 也会联想到我们自己逢年过节时的欢乐情绪。同样当我们从《送别》中体会到伤感时, 也会很自然的联想到我们自己曾经有过的亲朋好友的离别情绪。当乐曲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合二为一时, 那我们就在表达自己欢乐的同时也表现了乐曲的欢乐。反之在表达自己忧伤的同时也表现了乐曲的不高兴。如果声乐作品都能把这种合二为一的感觉通过声音演唱出来, 才能称得上声情并茂, 才能令人感动。一首作品, 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总会有对比的因素存在, 包括力度、速度、音色、情绪上的对比等等。这样的乐曲才显得有起伏, 只要恰如其分的做到了应有的对比, 唱出来的声音才能够抑扬顿挫, 作品才会有较好的音乐表现效果。

演唱者只是有内心对音乐的深刻感受和理解还显得不够, 演唱者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声乐演唱功底, 就是说演唱者要有能力去表现音乐、展示音乐。音乐表现是目的, 人声的演唱只是手段, 二者只有相辅相成, 才能相得益彰。

三、结语

11.一年级语文复习一教案 篇十一

这是一篇有趣的知识性童话。课文中的小猪因为迷路,向乌龟和象问路,虽然它很有礼貌,但是在称呼上出了问题,结果闹出了笑话。小猪是根据乌龟和象的身体大小来决定称呼的,乌龟小,它称弟弟;小象打,它称爷爷。这种思维如果用在同一种动物身上,基本上是正确的,但类推到不同的动物就错了。简单的类推,正是孩子思维的特点。

课文短小、生动,主要由小猪先后同乌龟和象的对话构成。对话中有问有答,行为规范,充满情趣。小猪先称呼后提问,非常注意礼貌,两次问尽管内容都是关于到蘑菇村去的路,但句式又有不同;乌龟和象对小猪的错误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前者为之不满,后者感到可笑。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欲比较强,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好,独立识字的能力较强,但有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记字朗读方面,速度慢,遗忘率高。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猪、迷、今、爷、认、知、关、急、”9个生字的字音。认识部首“反犬旁”。正确描写:“猪、今、认、关”。

2、正确朗读和积累8个词语。

3、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在此基础上,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重点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猪、迷、今、爷、认、知、关、急、”9个生字,并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按字形结构,分类识记。积累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3、初步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常识,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小猪图: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小动物,它是——小猪。

2、(学生字:猪)认识反犬旁的字。

3、交流。(适当板书)

4、知道书写:“猪”

5、出示课题:小猪问路(读课题)

6、质疑。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小猪向谁问路?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交流并板书。(乌龟、大象)

3、看书再听课文录音,识记课文中的生字。

4、自学字词。

(1)自由轻读课文,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巧记生字、词语。

(4)全班交流。

5、巩固识字,游戏。(“认认猪宝宝“)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1、带着问题:小猪怎么问路?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生字回到课文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进一步巩固复习了所学的生字。同时让学生边读边划边思,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

2、交流并板书,知道读句。

(1)“乌龟弟弟,到蘑菇村该走那条路?”(突出小猪疑问的语气)

(2)小猪这样称呼乌龟对吗?(不能光看乌龟个子小,就称它弟弟。)

(3)“你叫我弟弟?”“我今年98岁了,比你爷爷年纪还大呢!”(突出乌龟不高兴的语气)

(4)知道朗读小猪和象的对话。(不能光看象的个子大,就称它爷爷。)

12.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5、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6、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7、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反义词和读句说句。

教具准备:

挂图、制作带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义词生字卡。

课时安排: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设计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写。

1、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声母和韵母,还记得吗?

(2)依次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3)引导学生评价并随时纠正读音。

2、找一找。

(1)教师贴画,两座房子,分别写着声母和与韵母。

声母 韵母

(2)游戏

送声母、韵母回家。(学生一个个为他们找到家)

(3)贴完后,指读,评价。

3、写一写。

(1)学习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声母和韵母。

(2)各组同学合作给拼音分类。

(3)按要求把声母、韵母抄在四线格里。

(4)同桌互相检查。

(5)师生共同评价。

二、我会连。

1、游戏。

(1)做“反话游戏”,同学听到老师的话,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动作。

(2)老师说,同学做。

(3)哪位小朋友还能说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来。(如: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自由发言。)

2、学生对字游戏。

3、学生把成对子的词卡贴在黑板上,当小老师带读。

4、动手用尺连线。

三、我会读。

1、游戏“识字接龙”。

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为一组,一个同学摆出识字卡,另一个同学迅速读出字音。

2、还可以自由组合,合作玩游戏。

3、把自己认为是一类的摆在一起。(学生自由讨论,动手摆一摆。)

4、请学生上台操作,当小老师指读。

5、全班齐读。

四、我会连。

1、出示题目。

(1)学生先自己试读,不会读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师请教。

(2)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3)指名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

(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2、试着连一连。

(1)学生在书上做练习。

(2)学习组长检查。

(3)教师巡视辅导。

五、扩展活动。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第二课时-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设计

一、读读说说。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在家里,爸爸妈妈和你经常做的事有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

(3)出示书上的句子,学生读一读。

小组互相读。

2、看图说句子。

(1)出示三副孩子活动的图画。

(2)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

()踢()。

()洗()。

()读()。

(3)同桌讨论后,指名说。

二、我会认。

1、出示“姓氏花”。

进行有趣的识字练习,请大家把自己认识的姓说给同学听,看谁得多。

2、学生交流。

(1)教师巡视。

(2)学生小组讨论,不断扩展识字面。

3、做练习。

(1)明确要求:看到认识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涂好后,/soft/读给大家听一听。

(3)如果同桌又教给你新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激励:看看谁的花开得最美。

(1)请同学上台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课本外的姓氏,请学生读一读,涂一涂。

三、读读背背。

1、示图,你看见了鹅,想说些什么?

(1)指名发言。

(2)这只漂亮的大白鹅被一位小诗人看见了,他像你们一样,高兴地赞美这只大白鹅。

2、出示古诗。

(1)教师范读。

(2)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学生试读。

(4)组织学生评价。

你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体会“鹅”快活、可爱的样子,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3、教师带读,学生自由读,比赛背。

四、作业设计。

1、我能看拼音写笔画,写汉字。

heng shu pie na dian

()()()()()

2、把意思相反的字连起来。

上 左 出 大

右 下 小 人

3、加一笔,成新字。

大—()木—()二—()

五、板书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

声母:s n g f t x k出 左 上 大

j zh r m

下 入 小 右

韵母:a un ui i ie ing en 乐乐()。

e u ao o u 沙沙()。

13.声乐一教案 篇十三

那么为什么不帮学生定方向呢?首先, 是他们学唱的时间太短, 最长的也只有一年多一点, 这么短的时间, 也只能练练基本功;其次, 我认为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也没有不可跨越的分界线, 两者都是注重音色的一种歌唱方法, 如:彭丽媛是大家非常熟悉和喜爱的歌唱家, 她的演唱虽然也十分讲究传统民族唱法的表演程式, 但她在发声、用气、共鸣等方面都明显地带有“美声”成分。她演唱的曲目内容更为丰富, 风格更为多样, 我们称之为“带有美声色彩的民族新唱法”。学生在初学阶段, 气息控制、真假声的运用与共鸣、歌唱状态都应因材施教, 顺其自然。

一、气息训练

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中, 有“唱一辈子戏, 练一辈子气”的精辟说法。学声乐第一件事情就是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首先, 要学生了解呼吸器官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控制呼吸的器官主要是指胸、腹部的呼吸肌肉群, 我们训练的是胸膜联合式呼吸法。第一, 要帮助学生找到作用于横膈膜沙锅内的对抗力。然后把呼吸分为四个步骤, 有意识地、周而复始地进行练习。即:吸气、保持、呼气和恢复原状。吸气要求口、鼻同时将气体吸入气管到肺, 要吸得低而深。吸气的同时, 打开喉咙, 扩展胸廓, 感到整个身体的松弛和舒展, 保持气息时, 横膈膜、胸腔及两肋自然撑开的状态, 也叫“憋气”, 静静地体会这时身体的感觉。呼气即发音, 用气息去控制发声和歌唱, 此时, 腰围开始感到对抗力量, 并一直保持到音发完。恢复原状, 歌唱发音时, 呼气、吸气肌肉群之间形成对抗, 当一句唱完, 气息消耗尽时, 为了吸入新的气息, 再一次产生新的对抗, 就必须使呼吸器官的各部位完全恢复到吸气之前的状态。这样, 收缩、

一是从幼儿教育实践中选题。如“农村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 这种问题一般从学生在教育见习或实习的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而来。

二是从理论学习、文献资料中得到启发, 形成课题。如学前07级3班学生李冬雪在学校学习了感统训练课程后, 深受启发, 结合实习过程中游戏活动的指导, 确定了“如何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方面的研究。

三是从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中选题。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精神, 可研究的课题有“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实践研究”, “利用农村自然材料进行0—3岁婴幼儿健康体育的实践研究”等。

四是从成功的经验中提出课题。这种方法也就是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 变换角度和方法, 从成功的经验中挑选某一条, 寻找新的生长点。如许多学者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经验, 结合农村幼儿和城市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 就可以提出新的课题“农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这种方法一般被较多采用。

五是从教育科研规划中选题。当前, 各级部门都会有一些课扩张不断循环往复, 才能保证歌唱流畅自如地进行下去。

二、真假声训练与共鸣

为了使我们发出的声音洪亮、结实、音域宽广、具有丰富的色彩, 除了依靠正确的呼吸控制外, 更重要的是发挥人体对声音的共鸣作用。共鸣腔体主要有胸腔、口鼻腔、头腔, 我们要运用混合共鸣, 特别是真假声区的贯通混合。在一般情况下, 在低音区练唱时, 胸腔共鸣的成分要多一些, 口鼻腔共鸣稍少, 头腔共鸣更少;在中音区练唱时, 口鼻腔共鸣多一些, 而胸腔、头腔共鸣较少;而唱高音时, 头腔共鸣多一些, 口鼻腔共鸣其次, 胸腔共鸣最少。我们练声或练唱歌曲, 都应该从中音区开始, 先要打开口腔, 打开喉咙, 也就是从口鼻腔共鸣多一些开始。中音区的声音基本半真半假, 在这一阶段我认为用“u, a”母音练唱最好。要反复练习, 然后向高、低音区扩大音域, 在整个歌唱过程中, 口鼻腔共鸣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的同学刚学时假声成分太多, 声音又小又虚, 可以教他 (她) 大声读一句歌词, 唱一句歌词, 以真带假;也有的同学不会用假声, 扯着嗓子猛唱, 声音又真又难听, 可以叫他 (她) 学习轻声地用气息控制地读歌词, 在轻声唱。在练习低音区时, 真声多于假声, 可放松喉咙, 嘴巴不用开过大, 声音要求自然。它主要运用胸腔和咽腔共鸣, 在这一阶段, 我认为用“ai”母音练唱最好。在从中音区逐渐向高音区过渡的过程中, 假声成分渐渐增多, 而真声成分渐渐减少, 头腔共鸣占主导地位。在三个共鸣区中, 以获得头腔共鸣为最难。初学者可以用“哼鸣”练习来逐渐体会头腔共鸣的感觉, 也可以发一个“i”母音, 从低到高, 同样可以感觉到声音从喉咙一直上滑到头腔部位。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练习高音。

三、歌唱状态

我一直要求学生用打呵欠时咽喉部打开的感觉去讲话、去歌唱。身体保持吸气时的状态, 找到腰部气息的支点, 身体挺拔自然, 精神集中而饱满。双肩舒展、放松, 胸腔微微抬高稳住, 要含胸, 避免凸、凹胸, 腰脊背直立挺拔, 收臀, 收小腿。头部的状态也很重要, 应当后颈挺立, 两眼平视, 面部表情自然, 并处于生气勃勃的良好状态中。初学者应从点滴做起, 在平时练唱过程中, 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歌唱姿态, 例如:可以请别的同学在旁指导或对着镜子练唱。

总之, 在学生初学声乐阶段, 可以不分民美, 以训练正确的气息、真假声运用, 良好的语言和歌唱状态, 为他 (她) 们以后进入大学学声乐打好基础。

题指南。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适合自己及学生研究的课题。

总之, 选题是毕业论文 (设计) 的关键, 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 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体现教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注重课题的应用性, 又要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的差异。一个良好的课题, 能强化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 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圆满地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

参考文献

[1]张宝臣, 李志军.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

[2]胡育.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指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0.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4]张燕, 邢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4.《最后一课-》第一课时教案 篇十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时代背景。

2、掌握小说的常识。

3、初步了解阅读小说从情节入手的方法。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情节结构。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情节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租国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的要素。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情节结构。

四、教学方法

通过默读理清思路熟悉情节,并用简要语言复述出来。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热爱我们的祖国吗?那你们具体是怎么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细细品味法国人民对母语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二)理解课题

引言: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课题“最后一课”指的是什么呢?

明确:最后一节法语课,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

引言:为什么会这样呢?连自己民族的语言都没有机会再学习了呢?

(三)背景介绍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就反映这一事件。

(四)小说 知识 引言:这是一篇小说,什么是小说呢?

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1)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

引言:从这个概念上我们就应该知道小说最重要的是什么。(2)三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3)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五)整体感知 理清思路(结合小说相关知识)

1、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最能表现主题的人物就是作品的主人公)课文中的“我”是不是作者都德呢?

—“我”是小弗朗士。不是都德,因为这是小说,人物是虚构的。引言: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故事情节可把课文划分成哪几部分?

明确: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上学路上、上课、散学的顺序来安排情节。共分为四个大部分。第一部分:(1-6)故事的开端。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二部分:(7-23)故事的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郎士的转变。第三部分:(24-29)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悲愤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

(六)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1-6自然段,小弗郎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2、请你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分析一下他们的作用。“天气”“画眉”等景物描写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设置了悬念,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做好铺垫。引言: 小弗郎士到了学校感觉到了什么?请完成下表

(七)阅读第二部分,请你找一找这天上课前的情形和往日有何不同?其原因何在?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15.声乐小课授课教案1 篇十五

教学目的:

1、通过发声练习,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建立歌唱的基本状态,逐步纠正不良的歌唱、呼吸不良习惯,树立正确的用声、用气习惯以及正确的声音观念。

2、通过声乐作品演唱,不断巩固正确的歌唱方式,引导学生合理的运用歌唱技巧表现音乐。

3、通过声乐艺术实践,逐步巩固歌唱技巧,提高歌唱自信心,提高综合艺术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1、发声练习。

2、声乐作品演唱处理。

3、声乐艺术实践指导。

教学难点:

1、歌唱不良习惯的纠正与正确声音观念的确立。

2、运用歌唱技巧声情并茂的演唱声乐作品。

3、声乐艺术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演唱歌曲送别导入

一、气息练习

1.吸气练习

2.吐丝训练(快吐、慢吐)

二、发声练习

1.哼鸣练习: 5 4 3 2 | 1|| Mi Ma

练习3中速稍慢

练习4中速

方法和要求:

1、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

2、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结合。

3、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4、练习3和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的稍大一些。

二、讲授新课:

1、新歌教学

①欣赏示范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多媒体播放音乐,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歌曲简介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②母音跟唱,熟悉曲调(哼鸣,U)3学唱歌曲

③朗读歌词,将歌词带入,咬字正确。

深入学唱歌词,从中找出发音上存在困难的母音,通过有效的练习加以解决。(“外”“涯”“角”几个开口音高音吐字的口腔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④完整演唱歌曲

⑤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 演唱提示:

1、用缓吸缓呼的换气方式,控制气息的过渡流失。

2、“道”“拂”“浊”“声”“之”“涯”“角”“余”高音用相应的母音逐一解决。

3、高音乐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

4、表达出歌曲婉转,抒情的情感。

2、拓展训练

①小组成员分别演唱《送别》

②演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③教师做评价总结,并归纳解决方案。训练提示:

1、要求学生单独或自由组合同伴上台演唱。

2、开展互评时,可再次聆听示范曲,找差距,建立好的声音回响。

四:

上一篇:服务营销中服务质量管理和顾客满意研究论文下一篇:学生会面试题目情景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