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gis毕业设计(11篇)
1.webgis毕业设计 篇一
基于WebGIS的警务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Internet的发展推动了GIS的发展,WebGIS成为GIS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针对目前各种基于GIS的警务辅助决策系统功能单
一、数据共享能力差、开发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将WebGIS技术引入到公安行业,以数据共享和实时可视化指挥为目的提出了基于WebGIS的警务辅助决策系统方案,并进行了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具有快速、准确实时指挥和警务综合服务的功能,并且可以和政务网互联,满足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正文 0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收集、管理、查询、分析、操作以及表现与地球空间相关的数据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1],能够为分析、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平台。近年来,GIS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道路、电力等)的规划、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城市建设与规划、人口迁移与安置、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置以及交通工具的定位导航等,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为快捷高效的大范围信息发布提供良好渠道。利用网络在Web上发布、出版空间数据,为用户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分析等功能已成为GIS发展必然趋势,基于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应运而生。WebGIS是网络技术与GIS结合的产物,是GIS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能在网络信息挥数据共享、交流协作基础上实现GIS在线查询和业务处理等功能,实现网络环境下兼容、存储、处理、分析.显示、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2],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网络提供地理信息,让用户通过终端浏览获得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功能服务,改变了GIS数据信息获取、传输、发布、共享应用,可视化等过程和方式。这样,网络用户可从任一节点浏览WebGIS站点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并进行各种空间检索空间分析等。公安部门行使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安全的职权,在国民生活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目前公安部门正在运行的各种基于GIS平台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大多是两种产品,一种是桌面软件,存在开发、维护成本大,周期长的问题;一种是利用工具GIS进行二次开发,尽管开发周期短,但GIS分析、辅助决策的功能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公安部门现有各种管理、指挥系统所具有的简单查询检索、分析功能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网上派警、办公、办案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公安部门现有各种指挥系统的基础,结合WebGIS技术,提出了建立警务辅助决策系统的解决方案,探讨在WebGIS平台下进行多元数据融合、高速交换、挖掘辅助决策信息,使系统达到综合服务、实时、可视化、远程联动指挥的目的。WebGIS的概念及技术方案 1.1 WebGIS概述
WebGIS是建立在Internet/Intrant上具有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B/S)的网络GIS。是利用万维网技术对传统GIS的改造和发展,它改变了传统GIS的运行模式,使用户可以借助Internet网。通过浏览器这一统一的用户界面,访问位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空间信息资源。1.2 WebGIS系统的构造与技术方案
WebGIS是GIS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3]。它是随着GIS和Web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WebGIS的重要性,当前国内外各大GIS厂商纷纷推出了各自的WebGIS产品。虽然这些产品各具特点,但就它们的实现技术而言,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2.1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方式
通常采用CGI,即提供专用空间数据库的Web接口。CGI是连接应用软件和Web服务器的标准技术,CGI程序与HTML结合实现交互式动态通信。例如,为了让用户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信息,CGI可被用来连接网络数据库服务器,在系统中起通讯桥梁作用。通过HTML将客户端请求传给Web服务器,再利用专门的CGI访问GIS服务器。GIS服务器承担查询计算工作,将结果构建成一个HTML文档反馈给Web服务器,再传回客户端浏览器。1.2.2服务器应用程序接口(ServerAPI)方式
微软首先提供了服务器应用程序接口方式。目前有两种主要的API接口:NSAPI和ISAPI。NSAPI是由Netscape公司提供的编程接口,这种方式通过编写服务器方插件(Plug—in)来实现数据访问,其过程与CGI方式相同,但是作为动态连接库来加载,可以节约内存并大大提高效率。这种插件只能使用C或者C++语言编写。
1.2.3 GIS插件(Plug—in)方式
GIS Pug—in是在浏览器上扩充WEB浏览器功能的可执行的GIS软件。GIS Plug—in的主要作用是使Web浏览器支持处理特定格式的GIS数据,并为Web浏览器与GIS服务程序之间的通讯提供条件。GIS Plug—in直接处理来自服务器的GIS矢量数据。同时,GlS Pug—in可以生成自己的数据,以供Web浏览器或其它Plug—in显示使用。1.2.4 ActiveX方式
ActiveX是建立在OLE技术之上发展起来的因特网新技术,其基础是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是为扩展Microsoft WEB浏览器的功能而提供的公共框架。ActiveX控件和Plug-in非常相似,是为了扩展Web浏览器的动态模块。所不同的是,ActiveX能被支持OLE标准的任何程序语言或应用系统所使用。其优点是:执行速度快,由于ActiveX可以用多种语言实现,这样就可以复用原有GIS软件的源代码,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1.2.5 Java方式
Java语言是一种跨平台适合于分布式计算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具有可移植性、安全性、动态高、性能简单等优点。目前开发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仅客户端部分基于Java的WebGIS系统。这是目前绝大多数系统采用的方法,即仅用Java语言开发客户端的GIS功能,而服务器端在现有的系统代码的基础上通过指定GlS空间数据传输协议以及和Java程序交互的功能模块来实现。第二种方法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基于Java的WebGIS。这种开发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Java编程语言的优势。和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相比,WebGIS具有以下5个特点:广泛的数据分布、高效的数据管理和组织能力、平衡高效的计算负载、客户端的平台独立、客户端零维护、大众化的GIS等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3 系统的设计思想及架构
警务协同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服务基于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实施指挥,实现实时指挥、远程联动指挥的机制。以公安Intrant网为传输载体,同时将移动通信网、Internet网、视频传输网、有线电视网整合到系统中,将各业务部门、下级部门的信息集成到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建立基础信息交换平台。将地理信息平台建立在基础信息交换平台之上,基于地理信息平台建立实时指挥系统和警务综合服务系统。实时指挥系统将110接处警系统、刑侦指挥系统、交通指挥系统、消防指挥系统和治安指挥系统集成进来,实现统一指挥下的联动指挥,可实时定位、分析报警地点、案件地点、火警地点、突发事故地点等;利用综合服务系统,能检索实有人口信息、案件信息、警情信息、在逃人员信息、房屋信息、机动车辆信息,还可进行警务公文分发传收,有效达到警务业务办公的工作流,结合地理信息支撑平台能实现实有人口(含常住人口)、案件、房屋、车辆的精确定位、分析;综合服务平台和实时指挥平台通过接口进行了集成,保证了基础信息的同步、准确,系统设计思想如图1。图1 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三层架构模式,前端浏览作为客户端,中间WebGIS平台作为应用层服务器,后段为数据层服务器(图2)。图2 4 系统数据设计
数据的丰富性、正确性及现实性直接关系到应用效果,系统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新信息数据和专题数据和公安业务数据三部分。4.1 数据组织
基础地理信息包括行政区域、道路、水系、植被、影响图、村图等;公安专题数据主要包括建筑物、党政机关、金融场所、旅社酒店、学校、医院、文化设施、重要保卫目标、公安警力分布信息等;公安业务数据有实有人口、案件、警情、机动车辆、在逃人员数据等信息。系统数据组织结构如图3。图3
4.2 数据管理
系统数据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的Oracle库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空间数据存储在Oracle Spatial中,属性数据和公安专题数据、业务数据存储在按照专题分层存储。GIS应用层通过远程数据数据访问控件调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结果发送到用户端。5 系统功能及实现
5.1 根据系统需求,主要功能包括 : 1)电子地图的显示操作功能
图层管理、地图缩放、漫游、全局与局部图浏览等;系统具备“鹰眼”功能。即除了详图显示外,软件界面上还有一个显示全貌的小图,通过此小图可以实现地图的快速漫游和定位。2)定位功能
重点目标定位,用户输入重点目标的名称即可自动时期位置居中显示;报警信息定位,根据报警电话三字段信息,通过114库装机地址通过实有人口库中电话库信息进行匹配定位,或者通过装机地址于房屋信息匹配定位;案件定位,通过录入的案发地点与建筑物信息挂接实现自动定位;实有人口定位,通过实有人口信息与房屋信息匹配对其所在位置定位;街道、视频监控点、消防栓、卡口等专题信息定位。3)查询功能
可以二维方式和任意比例调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地图、相关属性信息及公安管理专题信息等,并进行各种组合查询。
实有人口查询:利用模糊查询技术,只需要输入实有人口的关键字即可找到所有相关的人员对其列表显示,可任意查看所要查询的人口信息,并结合定位功能对其定位显示;单位查询,输入所要查找的单位即可得到所要目标单位的相关信息及其内部实有人口信息列表。案件查询,选择案件类型,输入案件关键字即可得到所有相关案件,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处理;视频监控,将地理信息与远程视频监控相结合,在电子地图上可直接调用视频监控设备,实时查看监控现场视频图象。4)分析功能
包括距离、面积的量测,地理坐标的获取,两个目标之间最短路径分析,缓冲区分析。
最短路径分析:可根据案发地点和警力信息分布,得到出警单位于案发地之间最短路径,利于突发案件的及时处理;
缓冲分析:可选定分析目标,例如可知案发地特定范围内的旅馆酒店、交通枢纽、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等所要的信息,利于罚罪嫌疑的排查,为出警提供决策支持;
5)可支持基于卫星影像的地理信息显示
根据电子地图矢量数据无缝显示技术,在矢量地图达不到所要求的精度是即可切换到卫星影像图,充分发挥了卫星影像图实时性强、直观性强的优点。6)建立及维护各种专题的警务专题图
对各种警务信息(派出所、警务亭、警务站、特警队、群防力量等)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提供图上标注功能。7)预案标绘,辅助决策模块
建立了一套符合公安部统一标准的警用标绘符号库,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在电子地图图面上直接进行预案的标绘,进行预案的演练,生成拦截包围圈、出警警力调动等各种预案,极大的提高公安机关的“处急”“处突”能力。(1)预案生成
重大案(事)情发生时,在接警人员查明警情类型、案发地址后,接处警系统迅速生成处警预案。在地图上进行预案标注,包括:现场情况简图;辖区警力部署;要害部位提示;应急设备分布及对该警情处置的步骤和措施;多警种协调联动时各警种派警次序;到现场后的具体工作措施等。(2)预案库建立
指挥中心数据库积累了丰富的接处警和相关数据信息,将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并进行编程处理,将为接处警提供有指导意义的辅助手段。根据平时公安业务的积累,系统对要害部位保卫、重点目标防范、重要方向警务等建立预案库。图4a 图4b
8)打印功能
可选取特定范围的电子地图,或各种主题的预案进行打印并进行分发。5.2 系统实现
随着组件技术的发展,组件对象模型(COM)作为一种新的软件实现标准越来越渗透到软件开发当中,COM技术与GIS相结合,具有开发成本低、重用性强的特点[4],结合前面WebGIS概述,WebGIS平台实现的途径多种多样,客户端组件可以用JavaScript、VBScript脚本语言,服务器端可以用CGI(通用网关技术)、ISAPI/NSAPI(服务应用接口)、Plug-In插件技术、Activex技术、ASP/JSP等等,每种实现方法既有其优点又有不足。
系统基于COM规范开发GIS应用的层ActiveX控件,根据需求设计实现各种接口函数、属性和事件,利用ASP、JavaScript实现了网页页面的动态显示效果,目前该系统已在许昌市公安局投入运行,有效的实现了“网上公文传递”、“网上办案”、“网上追逃”、“可视化指挥”等各种公安网络信息化需求,在公安部门协同办公办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决策支持作用。图4a与图4b分别是许昌市警务辅助决策系统中警务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和警务实时指挥平台的运行界面。6 结论 本系统从WebGIS的角度建立警务辅助决策系统,充分利用了Web信息共享、多源数据融合的优势和良好的扩展性能,通过COM技术开发具有GIS功能的ActiveX控件,将实时指挥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在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之上,有效的发挥了网上办公办案、可视化指挥、综合服务的优势。同时,系统具有统一的源数据格式,能有效的与其他警用系统集成。警务辅助决策系统还可有效的与政府电子政务网络互联,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可使用各种警务信息,或在应急突发事件中进行应急联动指挥。
参考文献:
[1]《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测绘出版社 华一新等
[2]《组件式警用实时监控系统WebGlS开发》 《中国公共安全》 2005年第8期 张亮
[3]《GIS软件几个热点技术浅析》《测绘通报》1999年第3期 周涛 [4]《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中国图像图形学报》1998第5期 宋关福 钟耳顺
2.webgis毕业设计 篇二
21世纪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2001年, 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预言, 海洋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 发达国家都将目光从外太空转向海洋, 人口趋海移动趋势加速, 海洋经济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海洋经济, 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 因此, 加快发展海洋产业,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对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我国海洋经济处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但海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海洋经济发展仍面临挑战。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的基础能力薄弱, 难以为政府制定海洋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制约了管理部门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 迫切需要通过加强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 建立起能够及时反映海洋经济结构、布局、增长方式及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与评估系统, 为海洋经济宏观调控水平的提升提供基础先决条件。本文着眼于辽宁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系统中的WebGIS系统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期为其它沿海省份省级海洋经济WebGIS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系统设计
1.1 系统概述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 是将海洋经济监测、评估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上进行展示, 将文本的分布信息空间化, 数据信息图表化, 形成海洋经济的专题分布图并采用地图数据加载方式进行演示及专题图的抽取、输出。通过海洋经济WebGIS系统, 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表、专题地图、项目点分布图等各种海洋经济相关信息, 真正实现海洋经济 “一张图”。
1.2 设计原则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设计遵循以下技术原则:
(1) 先进性和实用性相平衡。单方面强调先进性, 会造成资源浪费, 而单方面强调实用性, 又有可能无法适应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需求, 将来改造和更新工作频繁, 导致重复投资, 同样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系统设计时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 充分论证, 找出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平衡点。
(2) 系统开放性。为了方便与其它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 以及与其它政府部门、机构等的应用系统之间的连接, 同时考虑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系统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 采用符合开放性原则的技术、系统平台和开发工具。
(3) 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应考虑远期应用的适用性, 即考虑到具体业务发展可能出现的新需求, 要求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4) 标准化与规范化。在系统设计过程中, 对信息格式、业务流程、控制流程等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着严格要求, 需要从建设全局出发, 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否则将无法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应用的大规模集成和信息的共享。
(5) 安全性。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必须考虑两方面问题。首先, 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系统安全性首要的是数据的安全性, 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以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窃取和破坏。 其次, 系统操作安全可靠。 系统同时应该具备安全权限, 不让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同时要具备足够容错能力, 以保证合法用户操作时不至于引起系统出错, 充分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3 系统业务流程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4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主要包括电子地图操作模块、数据查询与定位模块、海洋经济数据展示模块、专题图制作与显示模块、系统接口等功能模块, 如图2所示。
电子地图操作模块实现基础的GIS地图操作功能, 包括放大、缩小、漫游、鹰眼视图和快速定位等地图浏览及打印等功能, 支持各种图层的选择、叠加、图幅索引等功能。
数据查询与定位模块实现海洋经济信息空间拓扑关系 (涵盖关联关系和位置关系) 查询、图斑定位查询及属性查询, 查询结果快速地图定位, 查询结果属性信息快速显示。
海洋经济数据展示模块实现海洋经济不同领域的综合监测、评估数据、分析海洋经济主体的分布特征及趋势, 将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 实现叠加分析、空间集合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全面、易用、灵活的数据查询及分析展示功能, 满足了当前市场环境下对数据处理的多样性需求。
专题图制作与显示模块实现海洋经济信息与GIS相结合, 通过简单拖拽制作地图与海洋经济图表间联动的专题图, 实现地图编辑、属性查询、距离测算和面积测算等基本查询分析功能。点击地图位置, 可显示具体海洋经济相关数据, 通过查询, 可在GIS地图中图形化显示地理位置。
系统接口实现数据导入、用户管理、系统维护等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辅助功能。
2 系统实现
2.1 系统开发技术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采用国内外较流行的Super-Map作为开发平台。SuperMap是由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 其包括组件式GIS开发平台、服务式GIS开发平台、嵌入式GIS开发平台、桌面GIS平台、导航应用开发平台以及相关的空间数据生产、加工和管理工具。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以Oracle 11g作为后台数据库的可视化查询, 建立清晰、规范、易于用户操作的友好界面 (如图3所示) 。
2.2 查询服务功能实现
基于WebGIS技术的海洋经济信息查询服务功能是海洋经济WebGIS系统的重要模块, 提供基本查询功能和专项查询功能。
基本查询功能:基本查询功能为用户部门对数据查阅、校核提供任意条件的查询服务, 确保数据库中的任何表、任何列、任何行的数据都有被查询的机会, 提供必要的单表查询和多表关联查询功能。
专项查询功能:专项查询是与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业务相关的查询服务。其特点是根据海洋经济运行监测和评估业务主题, 对海洋经济运行基础信息作相关的计算、分析、综合处理, 其结果采用WebGIS技术同空间地理信息绑定, 并以屏幕报表、趋势图形等形式输出。
为实现上述查询功能, 查询系统由信息导航、数据项选择、条件定义、动态查询、对象语义翻译等部分组成。其实现的技术方案以数据字典为中介, 实现上述功能的算法逻辑及其数据对象语义翻译, 其组成结构如图4所示, 实现界面如图5和图6所示。
2.3 基于中间件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海洋经济WebGIS系统通过调用中间件提供的数据库访问接口来完成数据库访问操作, 使应用系统对各种异构数据库访问的复杂性相隔离。数据库访问中间件采用以下技术:
(1) 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和实现, 不仅解决了传统数据库访问应用程序中存在的通用性差、资源占用率高和访问权限控制不灵活等问题, 同时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封装性以及可移植性等服务程序的特性。
(2)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数据库访问中间件服务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设计与实现, 通过数据库访问对象、访问权限控制对象及线程调度管理对象等实现了数据库访问的通用性设计、多线程设计和访问权限控制的设计。
(3) 多线程设计:在数据库访问中间件中, 采用为每个客户提供一个服务线程的方式实现。线程是一个程序之中单独的顺序化控制流。多线程程序设计是指在单个程序中使用多个线程, 这些线程在同一时间并发运行, 执行不同的任务。
(4) 基于角色的访问权限控制:在分布式环境下, 数据库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何在用户对数据库系统中各类信息资源进行访问的过程中加以有效的控制, 是解决数据库安全的根本办法。
3 结语
3.webgis毕业设计 篇三
关键词:公路管理;WebGIS;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近年来,发达国家遇到的公路交通问题在中国逐步显现,道路与车辆之间的矛盾、建设与管理之间的矛盾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将WebGIS技术应用于我国的公路建设和管理中,是推进公路建设、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一、需求分析
通过系统的建设,建立路产路权等公路基础信息数据库,提供电子地图等空间信息数据,实现公路信息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为公路发展规划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由公路基础数据库、综合查询与分析、路网运行动态监管、路政业务证据管理、养护业务管理和应急处置等六个子系统组成。
(一)公路基础数据库系统
基础数据库依据《交通部数据元标准》进行规范,通过XML进行数据交换,系统以B/S模式为主,支持远程网上直报、电子邮件报送、磁盘文件报送等三种报送方式。
1.数据类型需求分析
主要有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地貌)、二维矢量图数据(电子地图)、可量测路网实景影像数据(近景照片)和公路属性等数据类型。
2.数据结构分析(以宁波某地区数据为例)
(1)遥感数据:分辨率为30cm,区域面积/体积测量精度优于5%,数字高程模型精度10米,wgs84坐标系。
(2)矢量地图数据:1:2000地形图,wgs84坐标系。
(3)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公路可视化影像覆盖公路两旁40m,长度、宽度、高度等相对测量平均精度小于10cm,相对测量面积/体积测量精度优于5%,wgs84坐标系。
(4)路产路权信息:路线代码、路线起止点桩号/名称、通车日期、设计施工单位名称、管理养护单位名称等。
(5)桥梁信息:桥梁代码、桥梁名称、设计荷载、通航等级、桥梁全长、桥面净宽、桥墩类型、桥梁设计施工单位名称等。
(6)隧道信息:隧道代码、隧道名称、隧道长宽高、洞口形式、竣工日期、隧道设计施工单位名称等。
(7)绿化林带信息:绿化种类、种植日期、GBM工程路段起止点桩号、文明样板路路段起止点桩号、绿化现状等。
(8)安全设施信息:交通安全设施分类、路面标线分类、宽度、数量、材料、护拦类型、防眩设施分类等。
(二)综合查询与分析系统
综合查询与分析系统主要包含了六个方面的功能:(1)系统管理主要是对系统的用户和用户权限进行管理;(2)交换与同步数据主要是读取报表或与其他系统交换数据;(3)统计分析主要对基础数据和养护路政业务进行统计分析;(4)业务报表申报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并提交到上级部门;(5)数据管理主要是对下属单位填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录入;(6)桥梁隧道等历史数据是对单个桥梁或隧道数据存档。
(三)路网运行动态监管系统
路网运行动态监管系统主要包含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功能:(1)公路动态系统可将路政案件和养护内容在系统中显示出来,并按照时间和等级进行查询获取;(2)路网查询系统提供了公路基础信息的查询和显示;(3)车辆调度系统可在系统中对工作车辆进行指挥调度;(4)路网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路况信息和公路灾害信息等;(5)公路影像子系统可将历史影像与实时影像比对,并进行测绘测量;(7)交通流量子系统可实时提供交通流量情况,并生成报表;(7)路网动态监测系统能动态获取公路灾害的实时信息,并对灾害事件进行处置;(8)路网查询子系统可对辖区路网分布及状态等进行查询。
(四)路政业务证据管理系统
该系统为上级路政管理系统的补充,可将上级系统的所有数据同步到该子系统来,并为每个执法案件上传文档、照片和视频等执法证据,以备日后查询。
(五)养护业务管理系统
养护业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1)路政养护巡查管理:路政和养护部门巡查及案件报送和业务协同等功能;(2)养护事件管理:养护事件处理,养护施工作业管理,养护事件结案等内容;(3)养护考核管理:按照要求对下属站队进行考核管理;(4)养护人员管理:养护人员的人事和工作业绩信息,方便考核;(5)养护规划管理:关键指标设置、规划信息维护、规划执行情况和规划信息查询等;(6)养护工程管理:项目申报、计划、施工进度、资金拨付和信息查询等。
(六)应急处置系统
应急处置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了以下六个方面功能:(1)应急信息填报:系统报警后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对应急信息进行填报与完善;(2)应急预案匹配:应急信息填报完毕后,为该事件匹配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启动:预案匹配后,系统根据预案通知专家、抢险队伍,查找应急物资等;(4)应急会商:在应急指挥中心协调下,对应急事件进行处置,包括调拨物资、车辆、人员等,实时指挥抢险处置等;(5)应急评估:对该应急事件的处置进行评估并存档;(6)应急信息管理:对应急专家、应急设备、物资等信息进行管理。
二、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
然而,基于WebGIS的公路信息管理系统还存在实时性较差和数据量过大等问题。对于实时性较差,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和交通属性信息,将大量的基础地理信息通过专用短程通信方式下载至车载装置的内存介质,少量的属性信息通过系统实时发布并送至车载设备;对于数据量大,可采用数据压缩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库来管理数据,以分担数据存储的空间,降低网络堵塞的可能。
三、结束语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WebGIS不仅在公路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其他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成功范例。随着GIS技术的日益成熟,GIS在公路管理中的应用将更为广阔,必将进一步提升公路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本浒.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探讨[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3(02),P35-39.
[2]张小文,刘勇,潘小多.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5).
[3]张茹.WebGIS的应用与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0.
4.webgis毕业设计 篇四
介绍了ArcIMS的体系结构、特点及技术优势.构建了基于ArcIMS的地震目录等信息的.发布系统,提出了系统设计的思想、功能、特点及实现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操作演示了基于WebGIS的地震目录数据发布系统.
作 者:侯建民 刘瑞丰 赵京轶 任枭 陈宏峰 徐志国 刘电清 Hou Jianmin Liu Ruifeng Zhao Jingyi Ren Xiao Chen Hongfeng Xu Zhiguo Liu Dianqing 作者单位:侯建民,刘瑞丰,任枭,陈宏峰,徐志国,Hou Jianmin,Liu Ruifeng,Ren Xiao,Chen Hongfeng,Xu Zhiguo(中国北京,100045,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赵京轶,Zhao Jingyi(中国北京,1000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刘电清,Liu Dianqing(中国山东,266071,青岛边防检查站)
5.webgis毕业设计 篇五
WebGIS在土地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WebGIS技术通过管理海量的、多时态土地信息数据,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概述了土地信息管理的瓶颈,以及WebGIS在土地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 者:相方园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第二炮兵士官学校,山东青州,262500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11)分类号:P208关键词:土地信息管理 WebGIS 应用 发展
6.webgis毕业设计 篇六
WebGIS是Intemet技术应用于GIS的产物,也是地质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WebGIS技术可实现地质信息的快速访问与互操作,从而实现地质信息的共享.根据地矿工作的`特点,对基于B/S结构的WebGIS技术在地质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以水电工程三维地质信息系统(GeoEngine)为例,介绍了在SQL Server 数据库平台下基于webGIS开发的地质信息系统.
作 者:李冬梅 曾敏 陈国旭 LI Dong-mei ZENG Min CHEN Guo-xu 作者单位:李冬梅,陈国旭,LI Dong-mei,CHEN Guo-xu(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曾敏,ZENG Min(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7.webgis毕业设计 篇七
车辆监控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 在社会生活生产过程中, 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随着应用需求的提高, GPS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在向着大规模和跨行业的方向发展, 协议兼容信息共享成为趋势, 建立一个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异构性、开放式GIS实时监控系统, 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方向[1]。但由于目前车载终端尚未形成统一开放的工业标准, 现有的车辆监控系统往往是针对某种特有的车载终端进行设计。这使得车辆监控系统之间无法互通和兼容, 而且车辆监控系统的使用寿命受制于车载终端, 进而受制于其供应商, 使得运维人员在操作使用上也十分不方便。一旦现有车载终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更换原有系统终端等硬件将导致后台车辆监控系统也无法使用, 这既增加了维护成本, 也造成用户投资的浪费。
1 总体设计与工作原理
通过对市场上流行的GPS车载终端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后, 本文设计了一种通用的高性能车辆GIS实时监控系统, 不改动原有已投资设备, 就可以方便的将各种车载设备纳入该监控系统, 实现无差别的处理不同车载终端的信息数据和下达控制命令。相对于传统的监控系统, 本系统从与车载终端的高耦合中解放出来, 忽略不同终端协议之间的差别, 实现了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
车辆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 (B/S) 模式, 将车辆监控系统结构划分为服务器端和GIS监控前端两部分 (其中服务器端又划分为通信网关和计算服务) 。这有效的保证了数据处理和显示逻辑的分离, 提高了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扩展性。为了保证监控系统处理能力满足性能需求, 监控系统对关键模块采用负载均衡集群设计[2]:将单一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压力均衡地分解到多个服务器上, 避免单个服务器造成性能瓶颈, 同时也提高了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伸缩性。该系统物理架构如图1所示。
车辆监控系统通过网络与各车载终端保持连接, 并根据需要对不同编号的车载终端进行定制管理, 从而实现按需管理和权限管理。
从总体来看, 各车载终端自动将自身车辆数据打包上传, 并响应监控系统的特定控制指令上传反馈信息;通信网关则接收车载台上传的数据, 并负责适配各类型车载终端的通信协议, 再执行上传数据及控制指令的转发功能;计算服务负责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工作;GIS监控前端负责界面显示及相关人机交互[3]。
本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车载平台之上, 为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提供公共服务, 而不仅局限于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个公司, 用户群可以包括出租车、公交车、运钞车、客货运车和私家车等等。而且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 监控系统允许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订制个性化功能集。相对于传统的监控平台, 本系统在需要面向跨行业、大规模的应用领域, 在响应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可用性以及功能可扩展性方面都有着更优秀的表现。
2 系统模块设计
2.1 通信网关
作为车辆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网关模块的主要职责为异构协议适配和数据实时通信。通信网关可安装在任何具有固定IP地址的Internet计算机上。
车载终端所发送的消息会通过无线服务提供商转发给Internet中的通信网关, 通信网关中的监听器一旦接收到消息, 便会创建新的线程来对消息进行协议适配和通信转发。同理, 来自监控系统的下行命令则通过通信网关转换为私有协议发送至对应的车载终端[4]。
可以说通信网关架构设计和通用协议设计是保证车辆监控系统高性能、开放性和通用性的基石。
2.1.1 架构设计
在通信网关中, 任何私有协议都是以插件的方式注册到适配接口之中。当有新类型的车载终端通信协议出现时, 只需将该协议与通用协议的映射关系、处理方式等封装为标准插件, 便可以热部署到现有通信网关中。整个过程不会对系统带来任何代码变更。
为了避免协议匹配过程成为系统的性能瓶颈。本系统对协议匹配中关键的私有协议到通用协议的映射做了性能优化。由于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 私有协议的数量是固定, 其与通用协议之间的映射关系也是固定的, 所以本文将映射关系以散列表的方式缓存在内存之中, 这既避免了不必要的I/O操作, 也使协议匹配变得条理高效。
2.1.2 通用协议设计
制定一套通信协议需要综合考虑准确性、高效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要求, 以及整个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需要。
本系统的通信协议主要分为两种通信机制, 分别是问讯式和主动上传式。问讯式是由监控系统发起, 发送指令给车载终端, 即由监控系统发起数据传输请求, 车载终端应答。主动上传式是指由车载终端发起, 主动传送信息给监控系统, 该方式又分为两种, 一种需要监控系统应答, 使车载终端停止此次数据发送;另一种主要是车载终端上传的定位及基本车辆状态信息, 无需监控系统作出应答。
在设计通信协议帧结构时采用分层的思想, 将车辆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理解为应用层协议, 通过传输层TCP/IP协议传送出去。最底层用来界定车辆监控协议和其他应用层协议的区别, 通过数据报的头尾来标识;第二层标识车载终端类型及编号;第三层用来标识属于某个具体命令;第四层为信息的载体。由于不同类型车载终端数据信息的差异性, 信息体中还需引入更多的变量字段用于标注每一类子信息。通用协议中数据帧的格式如图3。
在制定数据传输格式时没有加入校验字段, 这是因为TCP协议已经提供了很完善的差错检验/重传机制, 没有必要再加入帧校验字段。
2.2 计算服务
计算服务是整个车辆监控系统的“头脑”。它负责着系统中全部的逻辑判断、流程控制、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为了方便灵活的增添新功能, 节省开发和维护成本, 计算服务的设计从逻辑上分为业务子模块和支撑子模块。其中支撑子模块提供了与系统维护功能、业务支撑功能和底层技术的二次封装, 它是计算服务功能扩展的基础。业务子模块则包含了需求分析得到的所有业务功能。其逻辑架构图如图4。
计算服务中的业务功能只依赖于支撑子模块, 其之间互不依赖, 独立存在。这样可以做到独立部署、灵活配置, 方便的进行新业务扩展。计算服务目前所具有的主要业务功能如下:
(1) 车辆登记管理模块:本模块负责维护监控系统所监管车辆的基本信息, 并支持批量数据导入导出。车辆基本信息是车辆监控的数据基础, 也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数据基础。本模块多用在监控系统现场实施时原始数据导入或者监控车辆信息变更时使用。
(2) 车辆监控调度模块:这是监控系统的核心模块。它集中了车辆监控、报警处理、调度管理等相关子功能。在本模块中, 可以维护监控系统支持的调度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同时, 本模块负责响应车载终端发送的监控、报警、调度反馈信息, 持久化到数据库中的同时通知GIS监控前端进行地图刷新。
车辆监控调度模块的设计采用了很好的封装性, 对于不同下发命令的处理区别就是实现不同参数的传递, 完成与车载终端的通信。以设定车载终端的限制区域 (亦称电子围栏) 为例, 详细介绍其工作流程如图5。
(3) 信息发布模块:维护发布信息的类型、内容, 设置信息发布方式。
(4) 历史数据管理:本模块负责维护车辆历史监控调度信息, 支持复杂查询, 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对一组有相同特征的历史数据, 可以做简单的分析统计, 例如重现指定车辆在某一个时间段的行驶轨迹, 计算某一个区域在指定时间段的车辆个数等。
(5) 交通态势分析:根据用户设置的分析参数, 统计数据并以动态交通流图谱、统计图、报告等方式直观的展示出来。
(6) 用户和权限管理模块:本模块负责维护监控系统用户信息, 以及相应的权限信息。只有监控系统管理员拥有本模块的操作权限。
除了采用负载均衡集群方式部署来提升性能之外, 计算服务在设计时还对频繁访问、关联较多并且变化较少的数据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取, 将其纳入预先加载的缓存之中, 以达到提升系统执行效率的目的。经测试, 预加载缓存策略虽然使服务启动时间有所延长, 但其使关键业务的执行效率有明显提升。
2.3 GIS监控前端
随着Ajax富客户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盛行, B/S结构服务应用弥补了原有瘦客户端方式人机交互方面上的劣势, 带来了全新的Web使用体验[5]。
Ajax与传统Web应用的不同之处在于服务应答的异步性。Ajax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引入了中间层———Ajax引擎 (AjaxEngine) , 将客户端的页面剥离为数据层、控制层和表现层:浏览器中的各类数据被组织成一棵DOM树;针对操作触发的各种事件, 利用JavaScript处理DOM数据并依据XHT-ML和CSS规范进行界面的绘制。所有与服务端的通讯都被集中提交给XmlHttpRequest对象处理。该对象可以使用JavaScript通过专用线程向服务器提出请求并处理响应, 而不阻塞用户交互。这种异步通讯机制是Ajax模型的核心。这种特性决定了它适用于需要与服务端频繁交互, 操作即时响应要求高的环境。
而GIS监控前端所需的即时交互响应、与服务器频繁通信以及GML或图片方式传输数据, 都表明引入Ajax等富客户端技术是极其合适的。借用目前流行的开源Ajax框架, 不仅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富客户端功能, 而且增强了页面的整体协调性和可定制性。
2.4 车载终端
本系统支持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广泛使用的车载终端。这些车载终端的基本结构为GPS模块和通讯模块两部分, GPS模块负责采集GPS信号, 通讯模块负责与GPS平台进行通讯。根据车载终端的功能不同还包含LCD显示模块、通话手柄、图像采集器 (摄像头) 和各类专用传感器[6]。
其工作原理为: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终端根据收到的卫星信息计算出车辆的当前位置, 通讯模块从GPS模块输出的信号中提取所需要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结合车辆身份和车辆状态等信息形成数据包, 然后通过GPRS/CDMA网络, 基于TCP/IP协议上传到监控系统中的通信网关。
3 结论
本文所设计的通用车辆监控系统较传统的C/S车辆监控系统有着通用性强、性能优异、易于操作、扩展和维护等显著优势。系统将分层式模块化设计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 保证了系统功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而负载均衡集群技术的引入则使得性能可以得到较好的伸缩。为此本系统既可以用作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性监控系统, 也可以作为特定行业的定制监控软件, 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摘要:针对目前监控软件的现状, 提出了一种基于WebGIS、支持多种车载终端的车辆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思想, 对关键模块进行了架构设计和瓶颈问题的性能优化。系统设计灵活、可扩展性强, 适用于大规模、跨行业使用,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监控系统,WebGIS,架构设计,集群,Ajax
参考文献
[1]Thompson, Exploiting telecommunications to deliver real time transport information Road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EEE Conference Publication number454, London, England, 21—23April1998
[2]Wang Yu.Uncover the Hood of J2EE Clustering.http://www.theserverside.com.Aug, 2005
[3]王勇, 庄大方, 邱冬生, 等.基于WebGIS的车辆监控中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科学, 2004; (31) :165—167, 216
[4]程起敏, 杨崇俊, 刘冬林, 等.基于WebGIS/GPS/GSM的车辆监控网络信息系统.计算机工程, 2005;31
[5] (美) Gehtland J, Almaer D, Gathraith B.Ajax修炼之道.徐锋, 胡冰, 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5—8, 62—74
8.webgis毕业设计 篇八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配电网;调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8-0102-02
1 WebGIS应用的背景
为了更好的配合郑州市政建设的步伐,郑州市决定对三环内所有配电线路和设施进行基于WebGIS技术的配网调度自动化改造工程,其中涉及到6个110 kV变电站;6条架空线路,19台柱上智能开关;11条电缆线路,12个开闭所,198面高压柜,148个公用台式变压器,148个无功补偿柜,通过改造可以有效的实现配网调度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为郑州市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为实现电网系统中主站系统的有效监控,以实现对电网系统中馈线的全面控制这就是配电网自动的主要内容。要想自动化控制,就一定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来进行远程监管。由于配电网系统中要检测的对象相对较多,产生的原因相对复杂,方式多种多样,因此目前该系统主要有主站层、子站层和终端设备来组成。
配电网的主站层主要是通过从子站来收集数据信息来监控配电网的运行工作,主站层也是配电网的核心,那么子站主要工作就是该站管理区域内的相关信息的采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等,同时还负责向主站上传数据信息,并且还要接受主站的命令,配电网的调度管理工作一定要主站和子站相互配合才行。
2 WebGIS系统模型组成原理及相关技术
GIS的使用平台相对比较多,但我国比较常用Arcinfo.G/Technology.SuperMap和Mapinfo等等。但是,在G/Technology平台的套件之中,G/Electric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功能较强AM/FM/GIS的解决措施,还可以把地理设施的管理,运行维护以及服务传递这些功能紧密连接起来,用于电力事业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以及紧急事件的响应等。本文以G/Electric平台组件和内含模块为例,介绍基于WebGIS的配电调度管理系统模式,在对系统进行设计阶段,系统的构建要含有地图操作、查询及超链接三大功能。
由于G/Electric平台无法直接提供表示电网运行的动态数据,且不能实现Web页面的发布,因此要对该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在WebGIS中监控配电网运行状态时,用户一般希望通过在Web页面实现对全网或任意一条线路、变压器的结构信息以及运行状态进行浏览监测,从而对配电网进行在线计算分析。因此,这种基于浏览器GIS应用系统中进行配电的监控,首先要解决如何实现地图以及实时状态数据的Web发布,然后就是根据调度员设定的刷新时间,对远程终端传送过来并显示在Web页面上的数据进行更新。
配电网如出现故障信号,可在页面准确定位,系统给出故障点所在线路以及具体杆塔之间,同时给出可能的故障类型的提示信息,调度中心便可遥控进行相关操作,同时在系统内部发送信息通知故障点最近的调度单位。
可见,用户仅通过浏览器便可以进行方便的查询、浏览配电网中线路电站等相关地图以及监测实时运行的数据。
应用服务器与网络服务器不是在一起的,远程调用用的是GIS平台。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常常是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安装相对应的GIS组件,进而来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且降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信息传递,这些都使得系统在网络上可以大规模的传递较为复杂的数据建立了基础,进而使得系统的扩展性得以提高。
WebGIS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解释中间应用服务器请求,按照客户端发出的查询请求来对GIS数据库的服务器实施控制操作,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就会实现动态交互,并且还有系统外部的扩展接口,方便与其他系统结合。
3 WebGIS系统、SCADA交互与Web显示
整个配电网主要是由配电站、配电线路、开关、杆塔以及刀闸等共同组成。按照电力系统的规章制度,在配电网中,由SCADA传递的数据信息是要客户自行设置的,所显示的数据信息主要是证明运行参数在工作中,SCADA系统把配电网,每个测量点现实的数据用报文的形式传递到接受端里面的通信模块,GIS系统在接收到数据信息之后,要根据先前定好的做好解包工作,按照现在数据信息包的代码来判定信息数据来填充GIS数据显示的数据字段,还要在Web页面上显现出来。
实时数据源自电网调度部门的SCADA系统,可根据相关约定,以UDP/IP协议定时向GIS应用服务器发送数据,服务器对数据包进行解码,并将得到的各种数据存贮在对应显示对象中。
实时数据与用户所定义数据显示对象根据所发送数据的前缀标志相对应且标示在系统中唯一存在,以便用户在Web页面的查询检索这样利用G/Electric这个工具所实现的GIS系统便可以在Web方式下对配电网进行实时调度管理对于Web页面的显示,需要利用G/Electric的G/Netviewer工具来实现,在Web设计页面放置此工具提供的地图显示空间NetViewerMap Control,并编写控件与相关数据库连接代码,以实现GIS数据库的访问,在数据库中来获取配电网相关地段的例图,并且要在Web页面上显示。
信息在交互的时候,上层的网络一般用UDP/IP协议来实现GIS以及SCADA系统的通信,还要把信息存在数据信息服务器上,在数据层一般是数据库系统和存储以及管理每个属性与空间的数据信息,还要按照客户的要求把数据信息从应用服务器上传送到客户端上。
要想刷新用户界面,我们要用G/NetViewer里面的地图刷新API函数,实现数据信息的更新。
4 结 语
总而言之,在配电网中,由于WebGIS被广泛的使用,能够让使用者对配电网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十分方便的查询和分析。
在郑州市,为了能够让配电网调度系统能够在以后的操作中真正实现自动化,并有效保证供电的可靠运行,在发展过程中以SCADA系统作为发展的基础,并通过突破各种信息系统发展中的困难,把GIS图形以及数据信息可视化的特征做的非常完善,进而配电网的拓扑模型就很容易的就建立起来了,从而使得各项功能都能综合在一起,进而实现配电网管理的全面自动化。
参考文献:
[1] 刘新强,张启新.WebGIS技术在地理信息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5,(4).
9.webgis毕业设计 篇九
摘要:通过调研合肥市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概况,并分析总结它们对信息共享平台的需求,构建了一种基于WebGIS的信息共享平台。 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对信息共享平台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WebGIS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库设计和功能实现进行了研究, 其中特别论述了Google Maps API在平台中的作用, 最后完成了整个平台的构建。 构建的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中小企业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还可以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 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
关键词:WebGIS;中小企业;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098(2014)04-0000-00
合肥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为推动合肥制造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相对滞后的信息化水平使中小型企业产生了信息孤岛现象。因此,加快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合肥制造产业创新能力,快速整合和配置相关资源,构建新型分工协作体系,提升全产业链效率,推动商业模式突破具有重要作用[1]。但由于在合肥中小型企业间存在资源不对等、信息共享度低等问题,因此,欲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采用自我配置模式,已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2]。本文在对合肥市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主体自身具有显著地理属性这一特点,借助Google Maps API,提出构建基于WebGIS的信息共享平台,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开发的产物,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浏览器获取WebGIS所提供的数据和服务[3]。
1平台的需求分析
1.1需求分析概述
在当今制造业领域,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之间虽然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是中小企业所具备的优势资源是有限的,这就迫使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寻求协作,以便拓展优势资源的获取途径,优化配置产业链的各种资源。利用Web技术搭建B/S模式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企业共赢。企业通过平台可以发布相关协作信息,并共享平台上其他企业的信息,实现业务协同。借助Google Maps API可将企业产品信息、协作信息等与空间信息进行关联,实现信息的可视化,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空间化管理和决策分析。将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和周边同类型企业通过地图的形式进行展现,方便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查询合作伙伴的地理分布,优化企业间的资源配置,降低协作成本和物流成本。
1.2功能需求分析
经过对合肥市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调研分析,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如下:
1) 使用与管理权限需求
为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平台应设置四类使用权限:游客、个人用户、企业用户、平台管理员。四类用户的具体权限如表1所示,其中管理协同信息包括管理设备协作、委托加工、技术需求和技术转移。
表1用户权限表
用户类别浏览信息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产品信息管理行业资讯管理科技新闻管理协同信息审核信息添加地图标注
游客√
个人用户√√√
企业用户√√√√√
管理员√√√√√√√√
2) 功能需求
信息共享平台的具体功能如下:
①用户登录注册功能:游客通过注册可成为平台用户,注册分为个人用户注册和企业用户注册。只有成为平台用户才能具有修改编辑信息的权利。管理员登录后可以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修改和更新。
② 地图应用功能:相关地理信息服务的操作功能,包括地理位置的查询、地理信息的获取及快速定位等功能。
③ 信息发布功能:用户登陆后,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协同信息、行业资讯,管理员可以发布技新闻。
④ 后台管理功能:管理员对用户信息、协同信息进行审核、修改和删除,此外还可管理科技新闻。
2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2.1数据表的创建
平台数据库在逻辑上分为平台基础数据库和谷歌地图提供的地理数据库两部分,本文采用SQL Server 2008作为平台的基础数据库。平台的地图查询模块是以谷歌地图为基础建立的,利用其提供的API获取地理数据是平台建立的重要支撑。平台基础数据库主要用于存放各功能模块运行所需的数据,包括用户上传的数据和管理员更新的数据。依据以上分析,平台共创建个人用户、企业用户、管理员、产品信息、科技新闻、行业资讯、技术转移、技术需求、设备协作、委托加工10张数据表。
2.2数据的JSON交换
JSON(JavaScript Object Na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非常适合于服务器与JavaScript的交互,同XML或HTML片段相比,它不需要进行复杂的DOM解析,为结构化数据的解析带来便捷[5]。
平台以.NET为开发环境,因此采用JSON.NET作为数据转换组件。在JSON.NET中,JavaScriptConvert类的几个方法为服务器端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本文利用泛型技术把从数据库中读取的数据表封装成一个对象的集合,然后运用上述序列化方法把对象集合转换为字符串返回给Ajax实例。平台将SQL Server中储存的企业相关数据序列化为JSON格式,并保存于JSON文件中。
3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实现
3.1平台体系结构
在逻辑上平台采用Web应用服务器,属性数据库和Google地图数据服务器及客户端浏览器三层架构,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如图1所示。endprint
图1平台体系结构图
客户端主要是常用的浏览器,它负责与用户交互,向应用服务器发出请求,解释服务器返回的数据并显示给用户。同样,中间的应用服务器接收浏览器传来的请求,并将请求信息转换成数据库能够接收的形式,然后应用服务器再将信息传递给属性数据库,接到这些信息后执行相应的操作, 并把结果返还给浏览器。 客户端与数据服务器之间可以
通过ADO.NET进行通信。系统从Google数据库获取地图的影像数据,并从属性数据库服务器中读取企业的空间信息,并加载到地图上。
3.2平台功能的实现
平台根据其功能需求分析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功能模块:登陆模块、注册模块、前台信息显示模块和后台信息发布管理模块。其中前台信息显示模块包括地图查询、企业信息、产品信息、科技新闻、行业资讯、协同信息共享等,后台信息发布管理模块主要是指平台管理员对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所发布的协作信息进行审核和管理。
1) 地图功能的实现
通过CSS技术将页面分成左右两部分,左侧用于模糊搜索和展示企业列表,右侧用于地图展现及标注展示。用户可对地图窗口进行放大、缩小、前后视图、全图、地图类型切换等操作,轻松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全方位浏览[6]。在地图模块开发中,平台采用Ajax技术用以提升用户界面的更新速度,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根据其地理位置,平台将合肥中小企业分为高新区、经开区、包河区、瑶海区、肥西县、肥东县以及长丰县7个区域,解析对应JSON文件中的数据,并添加至坐标列表和显示于地图上。利用Google地图中的事件侦听及响应功能,为标注点添加信息窗口,当单击标注点时会弹出该企业的相关信息。平台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筛选企业,点击区域名称即可显示对应的企业;同时也可进行模糊搜索,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在列表栏显示搜索结果,在地图栏显示其标注,如图2所示。
图2地图模块页面
2) 注册登陆功能的实现
平台的注册登陆分为个人用户注册登陆和企业用户注册登陆,在平台用户注册中采用了邮件发送技术,当用户注册成功后会将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用户的邮箱。在开发电子邮件发送功能时,主要使用Jmail组件发送电子邮件。因为使用Jmail组件不需要书写大量代码,却能实现非常完美的功能[7]。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此组件引用到项目当中。
3) 信息发布功能的实现
信息发布功能主要包括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发布企业信息、产品信息、行业资讯及协作信息。在信息发布模块,平台采用了在线编辑技术,它是指在网页文本框或者编辑控件中,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图文并茂的文章、记事、新闻等[8]。平台采用的是FreeTextBox在线编辑控件,用户可以轻松地将其嵌入到网页中实现HTML内容的在线编辑功能。
4) 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信息管理功能是指对用户发布的企业信息、产品信息、行业资讯及协作信息进行审核、查看详细信息和将过期的信息进行删除。用户发布的信息未经管理员审核不会显示在前台页面中。管理员可以发布科技新闻,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删除。
5) 用户管理功能的实现
管理员可以通过用户管理模块对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删除和锁定操作。当用户发布了非法信息,可以通过锁定此用户对其进行警告。管理员单击 “锁定/解锁”链接时会弹出一个新的窗口,在文本框中输入锁定此用户的原因,单击关闭按钮,此用户就会被锁定。当被锁定的用户登录时将会弹出提示对话框,提示此用户被锁定的原因。
4结束语
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技术资源、设备资源、资金资源、人员资源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配件需要由其他企业协助生产。本文针对合肥市中小企业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搭建基于Google Maps API的B/S模式信息共享平台,借助平台提供的协同信息发布功能,实现生产制造同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实现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并保证了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准确性,降低销售、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苗文斌.产业集群信息化战略探讨[J].专家论坛,2010(8):29.
[2]何廷玲,唐敏.集群经济下重庆制造产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2):151.
[3]杨云源.基于Google Maps API的WebGIS应用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22(1):12-14.
[4]Sayar.A,Pierce.M,etal.Integrating Ajax Approach into GIS Visualization Web Services.Telecommunications,2006.AICT-ICIW'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and Web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Advanc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pages 169-169,2006.
[5]Brett D.Mclaugblin, Justin Edelson.Java&XML[M].OREILLY 2007.
[6]陈育春.Google Maps API开发大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侯春多.实战突击:ASP.NET 项目开发案例整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8]高宏.ASP.NET典型模块与项目实战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0.webgis毕业设计 篇十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十多年中, 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房地产业快速成长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向市场化改革迈进的过程中, 不管是从房地产市场自身来看, 还是从政府管理角度来看,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都还存在一些制约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随着住房改革, 财富差距加大, 住房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分化, 不合理投资造成住房资源空置浪费, 而国家尚缺乏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制度, 房地产市场价格不透明, 没有一个统一、快捷、准确的房地产评估体系, 无法在微观上获取房地产市场价格, 不利于政府准确掌握房地产市场情况, 做出及时的调控和引导。这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在调控房地产价格过程中没有客观、有效的参考依据;政府对房地产征税过程中没有统一、权威的税基计量依据;政府在房屋拆迁补偿过程中征拆标准不统一, 并且可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在建立数字房产、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 缺乏大量实时准确的房地产价格数据做支撑;银行在开展房产抵押贷款业务中缺乏统一、快速、权威的参考标准, 容易造成银行过高的经营风险以及业务成本。由此可见, 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房地产基准价格体系, 构建一个科学的基准房价信息系统具有积极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基准房价的研究现状、概念、内涵及特点
2.1 研究现状
基准房价是个新兴词汇, 广东省中山市在2003年建立了基准房价体系, 并且在2008年12月1日开始实行调整后的新的基准房价体系。中山市的基准房价体系建立的用途是作为相关政府部门对于二手房屋交易课税的参考标准, 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由广州市房地产估价管理所组织的“广州市基准房价信息系统项目”在2006年实行。2005年8月, 福州市物价局在全国率先公布了该市商品房的社会平均成本清单, 被称为“第一个用准确数据揭开房产内幕的范本”。2001年12月19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公布了《北京市房屋拆迁评估规则 (暂行) 》, 其中第4条第2款规定:住宅房屋拆迁的基准地价、基准房价和土地级别范围, 由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 制定并定期公布。除此以外, 2005、2006年合肥、安庆等市也开始实施了用于房产市场价格的参考标准以及纳税标准的基准房价。
2.2 概念、内涵及特点
基准房价是指以宗地为单位的、同种用地类型的房地产单位面积的市场特征价格。其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宗地为基本统计单元; (2) 根据住宅、商业和工业等不同用地类型进行区分; (3) 是一个基于海量市场真实交易数据经过处理而给出的能够反映市场特征的价格水平参数; (4) 能够揭示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 (5) 它是政府发布的指导价, 贯穿于整个房地产价格体系, 为购房、贷款、税收、拆迁等环节提供参考, 不局限服务对象, 也不限定参考功能。各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各取所需, 突破了现有房地产价格指导体系功能单一的局限。基准房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全面性。基准房价从时间、空间和房屋类型三个方面全面反映房价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 同时亦反应房价与房屋类型的关系。 (2) 灵敏性和市场性。基准房价是反映市场价格水平而贴近市场真实水平价格参数, 不受人为行为控制, 既不是成本价、报盘价, 也不是限制控制价。能够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市场波动和特征。 (3) 开放性。基准房价一方面不断从开放的市场上获取最新交易数据以更新基准房价, 另一方面则将统计结果向政府、社会公布, 与外界进行着最新的信息交换, 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4) 实用性。基准房价旨在从政府的角度提供房地产市场运作信息, 及时有效地给出价格信号, 指导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等从事房地产及相关活动, 减少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可能性。同时, 基准房价完善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披露体系和政府指导价体系, 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个人, 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 系统设计及功能展示
3.1 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建立基准房价信息发布平台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网络平台, 实现基准房价数据管理、发布和编辑。以Web GIS的形式建立基准房价数据、宗地数据和城市空间基础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结, 实现从片区到宗地基准房价数据空间查询。以期为政府制定政策性住房售价及租金标准价格、税务部门征收房地产税费以及规范房地产市场制定政策等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公众进行基准房价信息公示, 为消费者提供房地产价格指导等。
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六大功能模块:Web GIS发布、基准房价数据管理、片区/宗地/建筑基准价数据查询、基准房价趋势分析和查询、基准房价应用及基准房价网站发布和管理。因此, 本系统基于分布式Web GIS开发架构, 采用微软Window DNA三层体系结构实现, 支持局域网Intranet环境的C/S结构与广域网Internet环境的B/S结构。可根据用户硬件资源的不同, 提供用户不同类型的服务。便于与系统原有的MIS、OA、CIS及ERP等现代化管理手段结合, 系统总体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同时, 根据当前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趋势以及已有基础, 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对应的系统硬件组网拓扑如图2所示。
3.2 系统数据库构建
本系统的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房地产经济数据。空间数据主要以基础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形式存在, 包括图形和属性数据。非空间经济数据主要是以各种文档、报表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 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系统数据库组成如图3所示。
3.3 系统实现及部分功能展示
本系统Web GIS部分采用开源Web GIS系统mapserver实现, 客户端采用Jave Script编写, 利用了当前比较成熟的Ajax技术开发实现。根据系统开发环境, 本系统安装环境需求如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建议CPU主频在800MHZ及以上、内存256M及以上, 硬盘预留空间300M及以上。操作系统要求为Windows2000及以上版本。可在大多数主流浏览器里使用, 包括:Internet Explore (版本5.5以上) 。本系统网络平台基于PHP技术开发, 具有易于安装、管理简单、运行速度快、可靠性高等特点。系统发布及基准房价空间查询部分功能示例如图4、图5所示。
4 结束语
深圳市作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特区城市, 有能力也有必要在房地产基准价格体系和房地产基准价格公示查询等方面的研究中走在国家的前列, 更好地做好带头与试点的作用。本文从基准房价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内涵及特点出发, 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Web GIS的基准房价信息发布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对研究区域内的基准房价进行快速准确的查询, 该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性住房售价、租金标准、征地拆迁补偿、房地产民事调解和法律仲裁、房地产税费征收等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也可以为普通民众房地产消费提供价格指导, 为银行对企业进行房地产抵押贷款等方面提供依据, 因此, 该系统的研究实现对于规范我国房地产市场秩序, 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晓添濮励杰.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效应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11.10
[2] .曾国安张河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研究状况及思考.学习与实践.2011.8
[3] .徐云.房地产市场调控回顾与反思.资源与人居环境.2013.2
11.webgis毕业设计 篇十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服务暴露出种种不足,如没有集成周边环境;没有建成数字化、可视化查询系统等,这就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快捷方便的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以满足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需求,如信息的丰富程度、及时查询、信息交流等。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产生,使信息发布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使得教育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成为可能。网上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图形与相应的属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图形与数据库的连接,并实现地图与地物属性的互查询,使各种信息的浏览和查询分析变得更加直观、方便、快捷。
1 系统逻辑结构和总体设计
基于WebGIS的教育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用于教育相关信息查询管理的网上发布系统,采用目前已成熟的WebGIS技术。在模式上,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具体系统结构图见图1),并以空间数据为框架来组织学校及周边地物数据,将图形与相应的属性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图形与数据库的连接。在查询地图的同时,可以相应查出地图中某空间目标或空间位置的相应数据库信息,并可进行空间分析;反之,也可以通过对数据库信息的查询,查到相应的地理位置,实现信息的动态查询,使各种信息的浏览和查询、分析变得更加直观、方便、快捷。
2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地图漫游:包括无限放大、无限缩小、移动地图。
(2)地图要素的查询及定位:输入地图要素的名称或相关文字(如旅游景点),系统通过数据库查询,列出对应地物名称;用户点击后,系统将显示出地物在地图上的位置。
(3)地物和属性的互查询:通过点击地图上的地物要素,查询到地物的相应属性(或者是超连接);通过地物属性查询到相对应的地物。
(4)鹰眼功能。
(5)专题图层:在基础底图上,建立专门的图层,用来表示教育的专题,如学校等,对这些图层定义不同的颜色或图标。
(6)图层叠加显示:根据地物的性质将地物分类,不同的地物放在不同的图层,可以不同的显示比例出现。
(7)打印功能:将系统显示的结果和查询结果输出到打印机。
(8)后台管理:地图的编辑(地物要素的增删改功能)和属性数据的编辑(地物属性的增删改功能)。
3 数据组织
系统数据库是系统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数据基础,系统主要以SQLServer2005和MapInfo为主体,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操作和维护。
(1)空间数据库设计系统按专题分层的方式进行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具体分层情况有:
(1)覆盖该地区的基础地图,包括多比例尺的地图;
(2)覆盖该地区的教育专题数据,包括教育单位、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内容包括地理位置、类别、名称、类型(重点或非重点)、规模(班级数、教师人数、学生人数等)、多媒体信息(图片)等;
(3)覆盖该地区的其他专题数据,如旅游景点图层、公交线路图层、酒店餐饮图层、超市分布图层、银行分布图层等等。
(2)属性数据库设计。属性数据库包括两类属性表:
(1)可地图化的属性表,即对应于地图实体,用于存放这些地图实体的属性;
(2)不可地图化的属性表,它不包含地理信息,同常规的数据库文件基本一致。
每一个要素如果需添加地名或其它相关属性,用户可定义相应的字段(如长度、面积等)。如需特殊说明的地物可输入超连接和说明。
4 配置方案和关键技术
(1)配置方案:在系统中,把地图和属性分开来处理,把属性读取和地图请求分开来处理,使得整个系统的业务逻辑划分层次分明,便于软件和数据的维护。
(2)关键技术:
(1)面向对象技术与面向模型技术方法统一应用;
(2)XML技术的应用;
(3)元数据驱动与规则库;
(4)工作流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关福,钟耳顺,王尔琪.WebGIS-基于Internet的地理信息系统[J].北京:中国图像图形学报,1998,3(3):251-254.
[2]谢刚生,于海龙,邹时林,等.基于Ma-pInfo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哈尔滨:测绘工程,2002,3(1):32-34.
[3]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理解SuperMapIS.NET5[Z].北京: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4:29-44.
[4]李华,吴超仲,严新平.基于WEBGIS的数字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4(2):93-97.
【webgis毕业设计】推荐阅读:
毕业生欢送会毕业感言与毕业生毕业感言12-28
毕业感言-不想毕业01-23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orac10-06
毕业生毕业鉴定09-15
环艺毕业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08-04
毕业设计及毕业顶岗实习情况介绍10-10
××××毕业生毕业论文教案设计12-21
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任务书10-28
届毕业学子的毕业赠言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