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精选19篇)
1.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 篇一
1 项目概况
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陕西安康至陕川界段, 是国家高速公路“7918”网G65——包 (头) 茂 (名) 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 是连接西部两个龙头城市——西安市和重庆市之间最便捷的运输通道, 是陕西省“十一五”重点公路建设项目, 路线总长104.6 kg, 其中安康至毛坝段高速公路为世行贷款项目, 路线长85.614 kg。全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的山岭重丘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 设计行车速度为80 kg/h。安川高速建成通车, 进一步完善了国家高速公路网, 是中国的一条南北大动脉、大通道, 昔日的蜀道难只能停在教课书中, “一路穿秦巴, 蜀道变坦途”。
安川高速公路位于秦岭造山带南部和大巴山构造区, 地质破碎, 断裂构造发育, 地层岩性复杂, 自然生态脆弱, 加之项目穿越汉江安康水电站瀛湖库区, 约40 kg长路线沿汉江最大一级支流任河岸坡布设 (任河发源于重庆境内的大巴山南麓, 于陕西紫阳县城附近汇入汉江) , 汉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 这些对项目建设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安川高速公路总体设计贯彻“尽量不扰动江河山川, 公路藏于自然”的环保新理念, 公路设计尊重自然
安川高速公路线位选择综合考虑地形、地质、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的需要, 尊重并塑造文化, 最低限度地破坏, 最大可能地保护, 最有力地恢复。面对秦巴山区旖旎秀丽的原生态风光、丰富的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延绵千里的秦巴地区独特的山地文化色彩和人文景观, 另外又面对秦巴复杂破碎的地质、脆弱的自然生态, 路线走向尽量依照自然地形地貌展布, 避免高填深挖, 创新边坡建设理念, 尽量采用自然式边坡技术, 依山傍河随弯架桥、逢山建隧通过, 气势宏伟, 浑然天成。安川高速公路全线桥梁111座48.2 km (双幅) , 隧道23座33.2 km (双洞) , 桥隧占路线总长的78%, 这是我国已建高速公路中桥隧比例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
3 倡导“生态防护”新理念
对于地质破碎、稳定性差的路堑边坡, 加强工程支挡措施, 采用锚杆 (锚索) 框架梁 (滑坡路段为锚索框架梁+抗滑桩, 抗滑桩隐于山体之中) 防护, 避免了实体式圬工防护, 框格内码砌植生袋, 种植草和灌木;对于地质情况好、稳定性较好的边坡, 采用自然式边坡, 缓坡直接栽植乔灌草、稍陡边坡采用喷播种草和灌木;对隧道及站区广场、边坡碎落台、弃渣形成的缓坡段或平缓路肩, 采用绿篱带、种草, 点缀高大常青乔木、种植开花小乔木;对于弃渣平整形成的较大场地, 种草形成绿地, 点缀少量景观乔木。安川高速公路绿化均采用当地适生乔木、灌木、草相结合进行绿化, 做到坡景结合、浑然天成, 且“四季常青, 三季有花”的路边景观已形成, 自然和谐。
项目在汉江任河库区段自然岸坡陡峻段, 桥梁下部采用小间距双柱墩, 环保美观。小间距双柱墩施工开挖面积小, 扰动少、不破坏山体的稳定, 产生的弃渣少, 植被破坏少, 有效地保护了生态, 桥梁结构整齐轻巧美观。
项目取 (弃) 土场在取 (弃) 土前对于表层的种植土进行集中收集, 合理的堆放保管, 使其在取土场复耕时可以充分的加以利用, 在弃土、渣完成后, 将收集的表土覆盖在弃土上方, 有利于植被恢复。
4 重视高速公路节能、环境保护
安川高速公路隧道进出口零开挖, 减少破坏, 减少用地, 生态恢复快速;全线隧道设有完善的照明及控制系统, 省内率先实施在隧道顶部 (偏左) 设1排高压钠灯照明, 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隧道内进行了涂料装修, 行车道缘和边墙设有反光诱导标志, 行驶在隧道内, 不会产生眩光, 紧急停车带设有限速、报警电话等醒目的标志, 清新、安全、舒适。
对于跨越汉江安康水电站瀛湖库区桥梁设置完善的桥面雨水、污水收集系统, 增设沉淀池, 保护自然水体等方法来保护生态环境。
在居民区、学校、敬老院等设置通透式玻璃隔音屏障, 将运营通车噪音对沿线居民的生活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 同时不影响高速路上司乘人员观赏沿途风景。
5 新理念安置移民, 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安川高速公路建设中制定《移民安置行动计划》, 并严格按照批准的《移民安置行动计划》执行, 尽量减少对移民的影响, 尽力提高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移民安置与区域开发及经济发展相结合, 同时鼓励移民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特色新居, 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 失地而不落贫。
安川高速公路的移民安置, 不管是散户安置 (由于山区地形限制, 平地较少, 故大部分为散户安置) , 还是集中安置, 均实现了农村房屋外观、室内达到城市商品房布局, 人畜分离 (厕所与猪圈、牛圈等分离) , 改旱厕为水厕, 并设置化粪池或沼气池, 既环保、又卫生, 改掉了陕南农村千百年来的老习惯, 人居环境发生了质的变革, 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安川高速公路串联了我国南北两大气候分水岭的秦岭和巴山, 汉江穿流其间, 处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的上游水系, 沿茶马古道上驼鸣马嘶的商旅足迹, 品茶文化、龙舟文化, 过汉水, 穿巴山, 伴任河、到四川, 沿着高速公路飞驰, 白墙红顶房、白墙石板房 (紫阳特色民居) , 道路两边的景色美不胜收, 让你真正体会“车在路上行, 人在画中游”。搞好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移民安置的关系, 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在规划设计阶段重视环境保护、移民安置, 施工阶段加强管理, 运营阶段注重养护管理。在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到环保因素, 引进科技手段和先进方法, 减少因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处理好路与人的关系, 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公路, 使我们的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摘要:山区公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 移民安置困难, 结合安 (康) 川 (陕川界) 高速公路地质地貌特征, 现将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在设计、建设、运营阶段的理念及具体做法进行赘述, 以供借鉴。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安置
参考文献
[1]姜凤歧, 周新华.辽宁省主要农业自然灾害防御对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框架[J].应用生态学报, 1993 (2) .
[2]何溥滢, 谢肇华.辽东山区满族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现代化建设[C]//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93.
2.浅谈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篇二
关键词:环境保护;对策;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1)06-0160—01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晌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公路沿线环境的造成的影响最小。
1公路环境保护措施阶段划分
公路环境保护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环境问题投诉。
2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①整体规划防护。在公路建设中,注意节约用地、填挖平衡、保护水利设施等措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边坡防护和绿化,可以有效地保护水土流失,保证公路的安全。
②处理好公路建设中的废弃土石。公路开挖的大量土石方,除部分用于填筑路基外,大部分废弃土方要进行妥善处理,不能就地乱堆乱放造成新的环境破坏。
③加强边坡的防护。公路边坡一般都很高,由于公路建设边坡开挖使原有的生态遭到破坏,改变了地质结构,破坏了地表植被,极易形成滑坍、泥石流,危害公路及附近农田。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工程治理、生物治理或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办法进行环境处理。
④加强施工中的环保监督,加强对公路建设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在施工中自觉做好环保工作。不乱砍乱伐花草树木,确保生态环境不遭人为破坏。施工承包方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时,都要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款。并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这些条款进行监督、检查。为有效保护自然的山体和植被,应加强路基范围内的排水、防护工程,设置足够多桥涵工程,确保水流畅通。
3施工建设中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①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工作,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的水文及地质情况,依据调查资料、设计图纸、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的有关协议,建立环保检查制度,把环保措施层层落实。
②对于临地便道的修设,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对其进行加宽整平,使其路面宽敞、顺通,并结合具体情况修设路边排水设施,保证道路排水通畅,不冲入农田。
③对于钢筋加工场地、混凝土拌合站、水泥库房等生产场地的布置,要求远离居民区和职工生活营区,避免或减少视觉和噪音及粉尘对人们的污染,同时对工业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工业废物、工业污水的堆放、处理不致影响农田的耕作及污染河道。
④清理并保持项目生产、生活区环境卫生,严格禁止随意倾倒垃圾,同时认真搞好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减少其对空气的和环境的污染。
⑤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对易污染环境的施工项目如取土场、弃土场、施工垃圾等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在设施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生产、生活锅炉及沥青加热均配备除尘设施,使烟尘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达标排放。从施工安排上尽力做到少占用土地,爱护植被,不污染河流,不随意堆放垃圾,减少施工扬尘。
⑥征求当地环保部门及群众对施工范围内环保工作意见,以便及时整改,避免和减少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做到文明施工,环保施工。
⑦大力宣传公路环保工作。要把环保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利用各种宣传活动如每年“环境日”,大力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人们对公路环境保护的意识。
4结语
文章对公路建设环境保护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主题,保护环境是我们加强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之一。
参考文献:
3.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 篇三
1.1土地及耕地的占用
高速公路的修建需要综合考虑路网和当地经济和自然条件,早期的高速公路都是以经济发达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为核心,这样能最大限度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节省造价,高速公路选线通常会选择地形条件较好的区域,而该区域通常是农作物耕地带,这部分区域是沿线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因此高速公路的修建势必会牵扯上这样的民生问题,而我国国情是人口众多,可用的土地资源匮乏。因此,如何在合理考虑路线方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土地占有率降到最低是路线布线方案所要考虑最重要的问题。
1.2破坏生态平衡及自然环境,影响水土保持
布线方案选择,不仅对后期施工过程的造价产生严重的影响,更会对生态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水土流失、滑坡和边坡失稳等极其严重的后果。雨季到来,布线方案选择的不合理时会进一步恶化环境,加剧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
1.3环境污染
在高速公路路线施工以及运行中,车辆所排放的废气、扬尘和噪音等都会造成环境问题的出现,导致周边环境恶化,尤其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污染也在增加。这种状况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以及健康造成威胁,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严重后果。高速公路规划设计中需要对地形进行调查,在满足设计规范基础上,有效调整路线线位和高程,重视沿线植被特征和地形特征,有效地将构造物位置和结构进行调整。
4.高速公路两侧大气环境保护初探 篇四
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与日俱增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建设在高速公路沿线,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周围的大气环境.围绕辽宁省环境保护局近期制定并发布的<沈大沈丹无烟路工程实施方案>的内容,探讨了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今后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作 者:朱京海 郭海军 黄亮 作者单位:朱京海(辽宁省环境保护厅,辽宁沈阳,110033)
郭海军,黄亮(辽宁省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辽宁沈阳,110033)
刊 名: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英文刊名:LIAONING 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29(6) 分类号:X51 关键词:高速公路 大气环境保护 方法
5.公路环境保护论文 篇五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
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至全国等级公路里程193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交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显现出来。
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挽回路域生态损失,这些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环境保护的定义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联合国环境署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二、公路环境保护的内容
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
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考虑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发挥运输功能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影响最小。
三、公路的环境问题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
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四、公路的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第一,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第二,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第三,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第四,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第五,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
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六,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五、公路环保的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我国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一)公路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
1、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5)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6)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2、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
(3)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4、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3)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
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二)公路营运期的环保措施
1、交通噪声防治。
(1)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
(2)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3)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2、大气污染防治。
(1)路边植树绿化。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
(2)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3、水污染防治。
(1)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
(2)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4、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
(1)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
(2)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
(3)在公路两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六、结论
我国目前的公路环境保护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应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公路环保水平,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经费,更需要领导者、决策者、建设者有先进的环保思想、环保行为。
6.浅谈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篇六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协调
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行效应,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客观条件。但是随着各种工业和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 危及到人们的生理、心理, 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害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国家长期的总体发展战略。“要想富, 先修路”, 这已被人们所共识, 公路建设可促进经济发展, 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二是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分割效应、迫近效应、诱导效应以及工程直接引起的占用土地资源、加重水土流失、改变水文条件、砍伐森林、污染空气和水质等不利影响, 只有综合决策意识、改进设计思路、科学环保设计、精心组织施工, 采取避让和补偿措施及建立健全法规, 强化交通管理, 才可以做到公路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 在公路建设中, 如何把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 是当前摆在各级交通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环境的好坏决定经济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就是解放生产力。因此,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自然保护屏障和基本条件。实践证明, 如果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 得不到治理和改善, 必然导致生态失衡、气候失调, 干旱、风沙、洪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大面积的农田草牧场和基础设施被破坏, 经济发展就失去了依托, 最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规章的学习和教育, 充分认识发展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关系, 以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在保护优美环境、治理污染、保护草原、森林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路建设处在蓬勃发展时期, 公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公路交通部门在实际工作中, 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政策, 严格按照《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去处理公路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做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同步进行。公路建设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不利影响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一些政策、措施会使其不利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公路环境保护就是要使系统设施和周围环境尽可能有机地衔接和融合。在当前公路建设的大发展时期, 由于过多的重视公路发展的速度和数量, 公路工程设计时间和施工期以及施工阶段对环境的管理的忽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公路自建设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为此, 在公路建设的各个阶段必须对公路的环境影响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 实施完整、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
一、公路建设前期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的前期阶段, 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时, 要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说明、要求和所采取的措施。要充分考虑到公路经过城镇和居民区时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要充分考虑对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国家自然保护区造成的不良影响, 尽量避免修建公路时毁掉古代遗址的现象, 也要避免出现如大同市云岗石窟被公路污染损坏的现象再度发生;要充分考虑公路建设对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二、公路建设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设计公路路线尽可能远离学校和医院, 尽可能避免穿越城镇和历史文物地点, 以防止交通噪音和大气污染的扩散;尽量避免路基的大填大挖, 以防止水土流失;尽量减少植被破坏, 特别是对草原和森林的破坏;要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不被破坏, 要考虑沿线的绿化和美观。例如, 设置在车行道和人行道之间或沿街建筑和人行道之间的绿带, 以过滤车辆驶过时扬起的灰尘, 减少噪音和震动;设置分隔带上的绿带, 以保障行车安全, 提高车速。浓郁的乔木能护荫降温, 为行人抵御烈日的炎威, 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公路工程设计中弃渣的处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水土流失或者泥石流的土石源, 水土流失危害极大, 它可能冲毁土地, 减少农田, 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降低土壤肥力, 减少产量, 严重制约粮食产量的提高;淤塞河道、抬高河道, 使洪水泛滥, 破坏交通,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植被破坏, 大大降低蓄水能力, 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公路工程弃渣主要来源于路基工程、隧道工程、桥涵工程、建筑工程、便道工程、生活垃圾及取土场清表。所以, 在公路工程设计阶段, 一般尽可能做到填挖平衡或者通过纵向调运, 用工程出渣填筑路基, 实现土石方量平衡。为了避免在工程施工中出现弃渣工程, 尽量减少以下情况:土石山区公路的总挖方量远大于填方量, 不可能实现填挖平衡;路线长度大, 地形条件差, 难实现长距离调运;场地清表土的有机质含量过高, 不宜做路基的填料;挖方土石材料质量差, 不宜做路基的骨料;工程施工操作环境差, 有些土石难以收集清运。
三、公路建设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在公路施工阶段, 必须实行环境保护监理制度, 每天有专人负责集中清理并处理临时驻地产生的一切垃圾, 对拌和场、料场及材料运输, 应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以控制扬尘。应尽量控制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污染。在施工过程中, 不论何种原因, 在没有得到有关管理部门书面同意的情况下, 各类施工活动不应干扰河流、水道、现有灌渠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 严格按指定的地点取土、弃土, 取弃土结束时, 应对取、弃土场进行修整和清理。在条件许可时, 最好在地表覆盖熟土以还林、还草、还耕。公路施工便道, 应尽量利用既有道路, 少占耕地、苗地, 便道应加强养护, 以免便道不畅而使车辆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公路建成后, 在宽阔的道路上布置林荫小径、街心花园, 可为行人和居民提供舒适游憩的场所。在道路的横向, 由于绿带与非绿带之间的温差, 形成空气对流, 加之植物的光和作用和蒸发现象, 使街道上空气新鲜、温润、凉爽, 以达到公路绿化、美化的目的。
四、公路运营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营运期污染期限最长, 其直接影响来自于机动车, 机动车拥有量的日益增加, 致使道路交通所产生的某些 (如噪声、废气、振动) 不良现象相应增加, 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环境, 针对我国车辆状况, 首先是改善机动车辆的构造, 对进气排气采用高效率消声器, 对发动机用附加隔声罩, 还可用电汽车辆来降低噪声, 改进内燃机的结构, 发展转子发动机, 使汽油在免爆中燃烧完全, 研究改进汽车的废气净化装置, 改进曲柄箱、汽化器和燃料箱等, 使之能避免或减少气体的遗漏。减少或改变排污的成分与数量。安装漏气回流管和补燃器, 使排气管排出物再次燃烧而变为无害的气化物。其次, 还应注意加强交通管理, 调整交通流, 使道路上有适当的流量和速度, 尽可能地匀速、畅通, 从而减少因高速、减速、刹车、起动等带来的污染。
公路行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将公路线形融入自然, 将环境意识贯穿于设计全过程, 将为公路建设与环境相结合、相协调奠定基础。选线设计尽量避开环境敏感区和敏感点, 尽可能少占耕地。线形设计注意保护自然环境, 在平原地区采取大曲线线形, 与大自然很好地融为一体;在地形起伏地区, 尽量限制与地形相悖的开挖, 顺应地形的自然变化;在地形严重起伏地区, 左右两幅可相隔较远, 以避免大量土石方工程及破坏地形地貌。地下饮用水源附近采用工业废渣填筑路基时, 应做好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防止路面水从路面裂隙渗入基层, 通过工业废渣再渗透到地下水, 污染地下水源。同时, 在做好路线设计时, 必须做环境设计, 使公路建设与周围地形和景观相协调, 千百万计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创造环境。当真正做到土地资源、公路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时, 公路将会发挥舒适、齐全、快捷的大通道作用, 并能形成美丽的风景线。
总之, 公路建设是城市建设水平最集中的表现, 在公路建设高度发达的现代城市中,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重要, 在公路建设的规划、设计、管理中, 应把公路同城市交通、人、周围环境有机联系起来, 一起研究, 从而使公路建设达到安全、快速、便利和舒适的要求。
参考文献
7.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 篇七
公路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我国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尤其对缓解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公路污染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一系列问题。当前,对公路的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公路交通发展速度问题。只有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推进公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而公路的环境问题是指在公路建设和使用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这些现象在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期、营运期表现的更为突出。具体分析产生的原因有:道路选线不当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道路使用、防护不当造成水土流失;公路设计不当,道路在带状延伸中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营运期间,车辆行使对沿线造成的各种污染等。
要解决公路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应该进行公路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然后进行公路环境的保护工作。
一、公路环境的影响评价工作
(一)要确定评价范围
我国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要确定评价期限
分施工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预测评价以项目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为特征年。
(三)要确定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在对大气、噪声环境评价时,可以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在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评价时可以采用调查分析法,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
(四)要确定评价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五)要确定环境评价的界定尺度
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公路环保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措施的效果可在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处理环境污染的多少及保护环境空间的大小;二是采取的措施能满足国家规定标准的程度有多大。
二、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由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1)噪声防治措施: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调,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当施工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米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2)大气污染防护措施: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米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米),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3)水污染防治措施: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4)施工防治措施: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堆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5.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1)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对公路附近的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加强交通管理,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路边植树绿化,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在靠近公路两侧,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净化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衰减大气中的总悬浮微粒,又可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以及改善公路路域景观的作用。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
(3)水污染防治措施: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4)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措施: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进行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在公路两侧30米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综上所述,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严格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公路各组成部分实现的环保功能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防护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其它工程(通常包括公路与公路、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公路工程的沿线设施、公路养护管理用房屋及场、厂建筑物以及公路绿化等),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
8.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 篇八
摘要
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地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公路环境保护
公路绿化
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公路对环境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地影响、对生态环境地影响、对大气环境地影响、对声音环境地影响、对自然景观地影响等。
在以上几个方面地影响当中,公路除了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路对生态环境地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地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地影响、对农作物环境地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地影响,尤 其是对饮用水源地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地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CO)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NOX)则相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或路堑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 外,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 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边25米处的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米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音增长约为2 ~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小时,噪声与交通量近似的呈正比的关系。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 或旅游景点时,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平衡和谐地破坏,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地形情况不同,公路线形组合应该随之变化。对于平原微丘区,地势比较平缓,路基的填、挖不大,平、纵曲线半径都很大,因此,视线不易受到限制,透视可以很远,不过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单调,这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处理来进行协调。目前,在我国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例如在平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了便于设置横向通道而将高速公路设置成高路堤,这就对道路两侧的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地破坏。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它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国家和政府陆续制定了减少公路对环境破坏的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轻型汽车排放标准,这个标准相当于90年代初制定的欧洲一号标准。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制定了新的尾气排放标准。从2000年起,全国将禁止使用含铅汽油等等一系列措施,目的是降低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外,治理环境污染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在噪音敏感点和噪音污 染超标的地段修建隔音墙,将公路修建在远离环境敏感点的地区。施工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施工机械的噪音扰民问题,采用多种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等。而在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措施当中,主要措施之一是进行公路绿化。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目前公路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设计中含有公路绿化的内容,但一般不尽完善,还常常出现绿化设计与线路设计不配套的问题,往往当道路竣工通车时,线形流畅,路面整洁,标志、标线齐全,惟独绿化工程跟不上。这主要是人们目前对公路绿化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绿化工程关系不大,早些晚些完成没什么。另外是公路绿化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还不完善,也给公路绿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成功的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关资料表明,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每公顷阔叶林(相当于1公里公路两侧单行行道树)每天能吸收10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730kg的氧气,可以供1000人所需,一般来说,一个人一天需要0.7kg的氧气,有10平方米的树木或25平方米的草坪,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CO2与O2的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清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会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氨及汞、铅蒸气等,例如成片的松林,每天可以从1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20毫克的二氧化硫。公路两旁的树木对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等有 害物质有强烈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因此科学的选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树种进行公路绿化,对降低车辆的排放污染,净化空气是很有意义的。树木能够降低噪音,是由于树木能够将投射到树叶上的噪声反射到各个方向上,树叶的轻微震动使得噪声能量消耗而减弱,据测定,快车道的汽车噪声,在穿过12米宽的林带后可以降低噪声3~5dB,穿过40米宽的防护林带时,噪声会降低10~15dB。
公路绿化还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树木或草坪通过树冠、根系、地被覆盖等可以固着土壤、涵养水源、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地危害,在高填方路段,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树木在它的生命活动中,除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以外,还可以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一公顷阔叶林,夏季每天可以蒸发2600升水,草坪等植物的叶面积,一般为地面面积的20倍左右,茸密的茎和叶通过蒸腾作用,能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增加20%左右,因此,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5~6℃,而且湿度较大,且变化缓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这样可以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对防止路面老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公路绿化还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主要表现在:
1、可以通过视线诱导来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十分明显,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2、防眩作用。白天,树荫可以遮挡阳光,减少阳光对司机产生的眩光,而最重要的是位于中央分隔带上的树木、矮篱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夜间对向来车所产生的眩光,防止由于眩目 所产生的交通危险。
3、调节明暗变化。尤其是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适应明暗地变化,往往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因此,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利用树荫来调 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
4、可以对车辆及驾驶员产生保护。车辆与路外物体发生碰撞时,道路两侧的树木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及驾驶员受损害地程度,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险要地段,行道树更成为保护生命财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公路进行绿化,也是美化路容、舒适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时,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给人们以优美、舒适 地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公路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不懈地奋斗,因此我们应当倍加努力,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小骆、黄良然、温少玲《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中、德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报告集,1994年8月。
2赵宏生:《怎样绿化公路》,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8月。
3孙丙湘:《道路绿化和美化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83年2月。
9.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 篇九
关键词:公路建设; 环境保护; 污染
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而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公路的建设也越来越上心,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汽车拥有量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在不断的增长着,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体系综合运输中所占据的位置也是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一些公路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污染问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
1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音环境及自然景观等的影响。
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的影响、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公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的.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黑烟等对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的不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这种影响更大。
2公路设计与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得对公路沿线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环境保护的评价意见拟定环境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设计人员从选线到设计的全过程,都要把环境保护设计和工程方案一齐抓,使线路尽可能避开环境敏感点(如水源头、野生动物生存区及文物古迹等),力求采用环保新技术和新材料,把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公路定线不能只单纯地视其为一个几何图形,而应视其为一个美学实体。人们不能只单纯看它是一个静止的形状,而应将其看成一个活的形状。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明显的反应,如桥梁的形状、水的流动、树林的分布,以及急弯陡坡、垃圾坟场等都会引起司乘人员心情的愉悦或烦躁。
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须根据审定意见,做出环境工程设计。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随时研究如何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加以纠正。在运营阶段,应对未能完全避免的交通噪声、行车尾气、服务区的生活污水等进行适当的综合治理。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环城高速路靠近城镇居民一侧全部采用隔音板防护,有效地减少了噪声污染。
参考文献
[1] 包丽华.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之浅见.辽宁交通科技.20xx(12).
[2] 崔文良,刘俊香,史俊霞.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分析.科技信息 20xx(22).
[3] 王旭威,王旭葵,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一些环保措施.黑龙江交通科技 20xx(07).
10.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 篇十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158-02
高速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生态环境从生态学上讲是指生物有机体周围的生存空间的生态条件的总和,从环境科学上讲。生态环境扩展到指影响生态发展的环境条件的总和。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
高速公路的建设活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资源破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即造成生态破坏。对于一个平衡的自然生态系统而言,道路的廊道与分割效应是对生态环境最直接的破坏,其次是高填深挖、弃土弃碴对原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的彻底改变,第三是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高速公路是跨越生物群落乃至若干生物群落的带状工程设施,建成后。随着绿化和生态恢复为主的环保工程的实现,出现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称为“路域生态系统”,它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自然或人工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研究高速公路建设和路域生态系统二者之间的新和谐,寻求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的研发热点和重点。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东部太行山脉。西部吕梁山脉,以及哺育山西儿女的黄河支流汾河谷地,自古以来这里就被称为“表里山河”,在这片土地上广泛分布着林区、矿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等生态敏感区域。敏感生态问题繁多、复杂。
山西省人民政府2008年年终表布政务信息,确定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为人字形骨架,两纵十一横十二环。规模到2020年实现6160km。我们在看到全省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伴随着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日益凸现。因此。必须重视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与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的是临时性的,表现为同期影响,有的是持续性的,表现为长期影响。
1.1持续性影响
1.1.1廊道与分割效应的影响
高速公路一旦建成通车后,即形成一道长约几十千米甚至成百千米的空间廊道,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人为分割,使得原来的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环境遭到割裂破坏,阻扰了区域内生物之间进行遗传上的交流,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在有一种补偿损失的尝试,即环境补偿设计,如设计上跨或下穿式的“动物通道”或“生物走廊”。
1.1.2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扰动原土面积大,建设过程要改变原山地丘陵地表植被的固有态势,从而会形成大量裸露的土石体,在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及混合侵蚀的作用下,极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影响,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工程和临时工程。
1.1.3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运用一定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和治理改造活动。作为建设用地的大户,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营运势必对其周边的土地利用产生深远影响,许多农田可能永久失去农业生产能力,耕地的改变会引起农业人口的变化,进一步会引起劳动力结构和文化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又会改造原有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
1.1.4对环境敏感地区的影响
环境敏感地区包括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保护地等需特殊保护地区;天然林、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社会关注区。高速公路路线长,不可避免地会穿越一些环境敏感地区,加重了这些区域的保护压力。
1.2同期影响
1.2.1声环境的影响
公路施工期间,各种作业机械和运输设备都会产生施工噪声,碾压设备、拌和设备、钻进设备、爆破设备等都是强噪声源。噪声不但干扰着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动物也产生严重影响,强噪声会使鸟类羽毛胎落、不产卵,甚至改变栖息习惯。
1.2.2水环境的影响
公路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两个方面。钻渣、泥浆、施工船舶污水、生活污水及废弃物以及建筑材料的流失等是主要的排放源。它们对沿线地表水体的水质产生影响。
1.2.3空气环境的影响
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烟气和动力设备排出的尾气污染,其中,以粉尘污染和沥青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粉尘来源于路基开挖、填筑、材料运输、拌和及土石方施工,烟气主要来源于沥青混合料作业过程中的拌和和摊铺。
1.2.4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施工必然要涉及到征地折迁,会造成一定数量的居民搬迁,使沿线居民人口结构及需求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居民的联系及交往方式,影响到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
2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1树立正确的公路建设生态理念
公路建设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路建设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传统的公路建设强调通达的目的,注重技术标准和通行能力,忽视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公路生态观,不能把公路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简单地理解为公路绿化、种草、种树,也不能抓住部分环境敏感点,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它动不得,不能动,从而简单地否定公路建设项目。只有科学地评价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公路交通的建设、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公路交通与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2.2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
2.2.1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客观地要求对公路建设项目作深入透彻的评价研究和分析,并通过评价研究和分析寻找合理可行的保护方案。由于公路建设项目的线性性质,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也不应相同,因此,在评价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应建立适合本项目沿线地区的评价体系,通过修正既有的评价模型和模型系数,完善指标体系,才能达到符合实际的全过程、全方面评价的目的。
2.2.2设计应以公路与自然相和谐为核心
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和最大限度恢复,要做到上述要求,必须从勘测设计人手,并且贯穿始末,因此公路设计的任务就应该是:创造一个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融的工程空间。实践中,必须摒弃“就公路、说公路”的观念,必须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既要创造适宜人的活动空间给人们使用,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不被破坏,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然,以人为本。
2.2.3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制
11.浅谈甘南州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篇十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 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快, 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高等级公路不断增加, 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 如何做好甘南州公路绿化、美化, 防止水土流失, 满足视线引导、缓冲、强调目标、标志等作用, 使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已经成为公路建设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 甘南州公路建设及环保现状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3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 也是西藏之外的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同时也是国家重要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黄河、长江上游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区。“十一五”以来, 我州抓住国家和省上扶持藏区发展、县通二级公路等政策机遇, 先后建成或开工建设了临合高速公路、宕昌 (南河) 至迭部、夏河县城至夏河机场、尕秀至玛曲、合作至冶力关等重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 实施农牧村公路788条5459.9公里, 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 城乡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 由于我州地处青藏高原及其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州内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3000米, 地貌为侵蚀构造的高原山地景观, 地势西高东低。舟曲、迭部县地处高山峡谷区, 山势陡峭, 地形地貌极其复杂, 地质、水文条件极差, 施工条件也极其恶劣, 有些地段施工便道几乎没有, 高差大, 很难上, 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开工条件。碌曲、玛曲、合作、夏河、临潭、卓尼六县市地处高山草原区和丘陵低山区, 生态环境脆弱, 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 有效施工期短, 属于功能限制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地方因公路建设破坏了原来的自然平衡, 引起岩土体移动、变形和破坏。因此,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 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差, 弃渣场道路一时还不能通达等等客观原因, 致使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工程带来的丰厚利润, 节约成本, 予环保生态不顾, 往往会对公路沿线的自然灾害造成了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有的施工单位未按施工组织计划操作, 设置弃土场, 将隧道和道路挖方施工挖出的土、石采取就近丢弃的办法, 往山下倾倒, 造成路基下方山坡上所有灌木、草皮等植被因倒下的土、石顺山滚一扫而光, 有的地方几乎是斩草除根, 远眺如同“剃光头”;所形成的环境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一时很难恢复。 (2) 施工砂石料场采挖造成植被破坏、山体裸露问题突出, 且未得到及时恢复。 (3) 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设置的施工驻地、拌合站场等, 在工程结束后未能及时恢复植被。 (4) 由于影响环境的因素还较多, 如近年来暴雨、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受到寒冷等恶劣自然条件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比较脆弱的公路生态环境仍处于轻一中度退化状态, 还诸如资金困难、环保资金少;资金不到位, 未能专款专用;工程项目要实施未能从更高的角度和责任来看待环保这个问题;还有全民环保意识不够, 认识也到不了位, 未能引起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等等。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对公路工程的安全带来威胁, 因为水土流失必将威胁路堤、路堑边坡及其它开挖面等。
2 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为此, 笔者认为, 目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迅速改进我们在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2.1 加强环保法规宣传教育, 提高在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意识
州、县 (市) 交通运输部门会同环保部门, 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载体和渠道, 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 重点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绿色工地”创建活动, 教育引导施工人员自觉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倡导生态文明。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 有效增强了项目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
2.2 在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各个环节, 有针对性地注重环境保护
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的目标,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 制度, 将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
在项目前期工作中:一是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通过现场勘查, 认真编制《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等项目环境评价文件, 对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专业预测评估, 提出具体防治对策, 并及时报送环保等相关部门审查批准, 凡未通过项目环评批复的, 一律不得进入立项建设阶段, 从而为做好项目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在项目设计阶段, 按照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编制环境保护篇章, 将环境保护费用纳入工程总投资预算范围, 确保足额落实并用于环境修复治理。在项目路线走向上尽量减少避免穿越湿地、草原、林区等生态敏感区, 新建项目特别是农牧村公路建设项目尽量利用原有道路改扩建, 减少占用林地耕地和草场, 减少工程拆迁。三是超前考虑路基采用集中取、弃土方案, 合理选择取、弃土场位置。针对公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环境、植被的影响程度, 有针对性的进行绿化工程设计, 以防止水土流失。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州、县 (市) 交通运输部门按照《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严格遵循“最大限度的保护, 最小程度的破坏, 最大程度的恢复”原则, 减少大填大挖, 节约土地资源。一是坚持依法征用土地, 严格按照项目环评报告和设计用地, 按规定标准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用, 同时及时向林业部门支付森林植被恢复费, 向土地、环保部门支付耕地、草原开垦费和复垦费。二是在驻地建设、料场、弃取土场的选址、原材料的堆放、废弃材料的处理等方面, 严格按照环评报告和施工图设计要求科学、合理布局, 杜绝乱挖乱弃, 同时落实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绿化工程, 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三是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时, 车辆机械在规定的公路上行驶, 严禁随意行驶碾压, 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四是督促各施工单位在取、弃土场等处的草皮开挖过程中, 采用整体开挖、统一堆放、精心养生和整体回填的方法, 落实治理措施, 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项目施工后期:一是在工程结束时, 投入人力、物力及时对临时占地、边坡、取弃土场地、材料拌和场等重点地段进行整型和植被恢复,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二是对开挖裸露地表采取先铺垫腐殖土、再播撒草籽等措施, 逐步恢复破坏植被。同时在适合种树的路段种植行道树, 想方设法对工程沿线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三是在工程完工验收时, 积极邀请环保部门一同参加工程验收, 对环评报告和“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建设项目, 责令限期整改, 对整改落实不力, 存在较大面积环境破坏问题且恢复治理不到位的项目, 不予通过验收, 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环境保护达标。
2.3 加强督促检查, 保证项目建设环保措施落到实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经常性深入施工现场, 对照项目环评和设计要求, 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环保要求, 并适时联合环保部门对工程环评报告执行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 实行严格监管, 不留死角和盲点。对随意开挖植被、乱堆乱放废料、废渣等违规行为坚决制止, 并依据相应环保法规和项目管理办法给予处罚, 及时跟踪督促整改, 有效增强了参建各方环境保护意识, 确保了工程建设环保措施落到实处。
3 结束语
12.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 篇十二
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公路工程的`环保工作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以工程前期、施工期和营运期等各个阶段为契入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公路工程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作 者:钟峻山 作者单位:青海省祁连公路段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10“”(14)分类号:U4关键词:公路工程 环境保护 影响
13.公路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 篇十三
公路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
摘要:公路建设中公路下程施工与环境保护T作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深入分析与探讨总结公路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措施,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与施工方法进行论述,便于指导我们在今后的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作 者:张登玉 作者单位:新疆叶城公路总段,新疆,叶城县,844900 期 刊:中国科技博览 Journal: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 年,卷(期):, (12) 分类号:X734 关键词:公路 施工 环境保护
14.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 篇十四
1 开工清表
(1)边坡范围内的表层腐植土清除后集中堆放,作为后期绿化工程、弃土场复耕等的表层种植土填筑;
(2)对于占地界范围内的林木、植被最大限度给予保护;
(3)对于在征地范围内,清表时只清到设计开挖线。
2 施工期间环保措施
2.1 临时工程
(1)临时工程的设置优先考虑永临结合,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临时工程用地周边设置醒目的标识牌、边界线,严格限制施工人员活动范围、机械作业范围及行进线路。
2.2 施工场地、营地
(1)预制厂、拌和站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设置。
(2)小型施工场地、营地的设置尽量利用沿线既有场地、既有住房。如有些合同段设置的预制场就充分利用了当地开发区的空地。
(3)施工中,结合工序特点对临时用地进行综合利用,尽可能减少临时用地数量,如拌和站和预制场的结合、施工机械停车场或营地用地等。
(4)始终坚持以“最小程度破坏”的建设理念,在施工时,除基础位置需开挖处,其他地方尽量做到不破坏,并维持原貌。如悬臂施工的曲吕川大桥,施工期间丝毫没有影响漂流的效果,反而成为黄椅山漂流的亮点;杨家沟公公分离式立交桥建成后,除桥墩位置以外,其他地方没有丝毫破坏,给驾驶员有一种车在林中行的感觉。
2.3 施工便道
(1)施工便道尽量考虑在工程用地内修建或充分利用国道及省道公路,以最短的距离与工程用地施工道路沟通,做到尽量少占耕地。
(2)施工便道规格尺寸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要求实施,做到少占耕地,少破坏植被。
2.4 弃土场
(1)弃土优先选择在临近的取土坑和低洼地;严格按照路基土石方调配表方案,做好施工组织安排,避免因不合理施组导致弃土弃渣数量的增加。
(2)有黄粘土的合同段,结合当地实际特点,将黄粘土弃方拉到附近砖厂再利用,这样既大大节省了临时用地,又避免了环境破坏。
2.5 挖方施工
本着“最少的开挖就是最大的保护”的建设理念,挖方均采用拉槽动态施工。每挖一级边坡都要待设计代表、业主管段工程师、环保工程师、地质工程师、监理现场确定开挖坡率,在保证边坡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少挖。在开挖时,严格控制开挖线,用三角旗做好明显标志。
2.6 工程废水的处理
在每个搅拌站内均修建了“三级”沉淀池,使施工废水通过沉淀池沉淀后再排放或循环利用。
2.7 工程防尘措施
(1)不在施工现场燃烧,产生有毒气体、物质,防止污染空气和水体;
(2)对施工便道,定期平整,压实并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空气的污染;
(3)装卸运输有粉尘的材料时,严格运输管理,采取洒水湿润或遮盖;
(4)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标准;
(5)在拌和站水泥罐顶安装防尘罩,大大揭制水泥粉尘的污染;在料斗上部下面设喷雾器有效防止了碎石中粉尘的污染。
2.8 防噪音
(1)合理布置各种施工工作区和生活工作区,利用距离使噪声大幅度自然衰减。
(2)出入现场的机械、车辆做到不鸣笛、不急刹车;
(3)汽车在等候装渣时开启小油门或停机;加强设备维修,定时保养润滑;并对与施工无关的人员和车辆加以控制,以避免或减少噪音;
(4)在村庄人员集中的地方,禁止夜间施工。
2.9 森林防火
因丹通高速公路施工处都在森林防火区,在开工之初,项目环保部对各施工队伍进行了增加防火意识的专题培训,有些施工企业还给每位吸烟的员工配备了“环保防火盒”,并要求他们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项目经理部派专人负责监督考核,对违者进行重罚。还针对突发森林火灾制定了应急预案并进行了预演。在2009年5月20日黄椅山火灾抢救中,路基项目部人员因训练有素,在救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
3 完工恢复情况
(1)弃土场、拌和站、预制场完工后均挖除了建筑垃圾,上部覆盖了60cm左右的种植土,并通过地方国土、环境部门的验收。
(2)桥涵施工完成后,对桥下的杂物、施工废渣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尽最大限度恢复原有地貌。
4 办公、拌和站环保措施
(1)在项目部及各生活区都修建了垃圾池,生活垃圾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
(2)将废电池、废墨盒都统一存放,交由专业部门回收利用。
(3)改进燃料结构,使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和其他清洁能源,以减少生活垃圾。
(4)注重环境卫生,随时保持项目部及各生活区的干净;同时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关心劳务工人的生活,确保他们有舒适的生活环境。
5 结束语
15.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 篇十五
关键词:公路施工环境保护基本农田居民迁移
0引言
公路建设在我国已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为非污染生态影响类。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依靠自然的恢复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为了使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理念提高为“回归自然”的意识,很有必要研究将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周边和谐地融为一体。
1基本农田的环境保护
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占用一定数量的永久性与临时性的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对公路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必须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在农田的质量方面,公路建设项目对基本农田环境保护应着重考虑下列几个方面。
1.1公路工程的环保功能公路设计选线和施工时,必须按照交通部的行业标准,如《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和《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严格执行,新建公路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就会降到最低限度。尤其是路基土石方工程,包括取土场,弃土场,挖方边坡,填方边坡等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取土和弃土。不允许扩大超规定的征地范围。同时对取、弃土场和边坡坡面采取各种形式的防护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等,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等。防护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等是分路工程的一部分,不但能保护公路工程本身,而且能减缓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能多环境上起到保护沿线基本农田的功能等。
1.2公路沿线的环保功能公路上的安全设施,不仅能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还必须能防止车辆由于交通事故而飞出公路界,起到保护基本农田的功能。公路设计必须有相应数量的通道和跨线桥等,以有利于沿线人民对基本农田的有效管理,保护基本农田的质量不降低。
1.3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在公路项目的环境保护方面,必须就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环境和环境空气等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其中的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弃土造田等都有直接与沿线基本农田的环境保护有关。
1.3.1建立环保监督机构。建设单位应主动与环保行政职能部门相配合,成立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施工单位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不利于环保的措施和操作程序提出意见,并监督进行整改。
1.3.2进行施工期间的环保监测。施工期间。由环保行政职能部门对施工过程中的毁林占地、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景观破坏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出现超标或不利于环保的严重行为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采取补救措施。严重者应追究责任。
1.3.3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作用。监理工程师在环保管理中的作用很重要,不仅要抓好合同、进度、质量和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还要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环保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程设计中不利于环保的各种工程隐患;检查环保工程设计是否碍以实施、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检查环保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否落到实处;配合环保职能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环保检测和监督工作。此外,对于施工单位存在的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施工活动,监理工程师必须依据相关环保法规、政策规定加以严格控制,并责成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2公路建设的居民迁移与再安置
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前期所涉及到的沿线居民的迁移与再安置计划,是一项不可避免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公路建设单位或公司或指挥部不会直接处理居民迁移与再安置的事宜。但是,这部分工作涉及到拆迁户的切身利益,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原则,严格执行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密切与地方政府部门配合,认真听取意见,真正做到把事情办好。使拆迁户在居住条件上得到相应的改善,在生活质量上有保证,在选择拆迁户安置住址时,必须使新的安置地远离拟建的高等级公路,避免在营运期受交通噪声的污染影响。
3公路沿线基础设施与资源的利用
在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均会对公路沿线的通讯,水利排灌设施,电力设施以及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文物资源等都会产生千扰,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公路施工过程与沿线基础设施发生干扰时,应根据交通部相关法规的规定,采取先通后拆的原则。尤其是公路施工中破坏或占用水利排灌设施,必须在当地农事活动之前修通,若暂时不能正式修复时。应修建临时的农田水利排灌设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不误农时,适时进行农耕及其农事活动。
公路施工过程比较突出的是对文物资源的影响。文物是国家的财富,任何人不得私自占用和倒卖,否则应负法律责任。在公路设计阶段,路线布设对地面上的文物资源多采取避让的原则。对于地下埋藏的文物资源,当地文物部门也很难勘察的十分清楚,若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文物,必须立即中断施工,及时通知业方向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报告。文物部门必须积极协调,抓紧时间处理,待文物处理好后再恢复施工,从而加強对文物资源的保护。
4公路建设对现有交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新建公路与现有的低等级公路或县、乡公路相距不远,此时必然会存在下述影响:①运送筑路材料的汽车会造成现有公路上汽车流量大量的增加,明显地干扰现公路的正常交通秩序;②运送筑路材料的汽车难于用蓬布遮盖,运输途中难免会在现有的公路上出现泄露或抛散散状筑路材料,从而增加公路上的扬尘,造成环境空气下降:③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会使交通噪声的污染加重,甚至会影响现有公路两侧居民的夜间正常休息、学校的正常教学;④独立大桥下部结构施工阶段,会影响水上的航运秩序,特别是具有航运功能的河流上还可能出现擅船、撞桥墩的水上交通事故。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落实按环境影响报告中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减少公路建设骊现有交通环境的影响,保障施工作业的正常有序的进行。
5野生动檀物的保护
公路建设时期必须对设计和施工人员进行保护环境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和教育。这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具体落实。因此,必须注意:①公路设计阶段,对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尽可能地避让,不能直接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穿越:⑦公路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图施工,决不允许扩大施工范围,不允许砍伐征地范围以外的树木,严禁狩猎i③桥梁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必须加强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教育,尽可能不采用爆破作业。有利于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及其鱼类资源的保护;④改变公路廊道效应的负面影响。增设环境保护措施的手段,如修建动物通道、动物桥、动物隔离栅等,创造公路两侧沟通的条件,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作出应有的贡献。
6公路建设的水土保持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和隧道工程的施工必然开挖山体
或掩埋山坡或填高路基,造成局部地形的改变,产生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取土场和弃土、弃渣场,这些新产生的坡面面积,除了公路的路面修建沥青或水泥混凝土予以覆盖外,其他坡面在施工的前期基本上处于裸露状态。在雨季,尤其是暴雨天气,降雨将对坡面形成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此外,有些沿河溪路段或沿泄洪沟路段,修建公路的弃方推弃在河岸边未采取任何处治措施,个别地段会占用到部分河水水面或泄洪溝,致使过水断面减少,大雨时将造成冲刷,形成水土流失,甚至淤积河床,对此,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工程防护,植物防护及综合防护措施均能得到落实。
7公路建设的声环境与振动
7.1路基路面施工的影响目前,公路的路基路面的机械化施工水平已是相当高,然而,各种施工机械在作业时必然会产生噪音,从而影响具体操作的入俱和距离施工点50m以内的居民集中点、学校教室以及医院病房等处人员的正常工作和休息。因此,施工设计和过程必须注意到:①设置稳定土搅拌站或水泥混凝土拦和站或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时,为了减少这类点源噪音对附近声敏感点的污染影响。站址选择必须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②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或必要时采用爆破作业时,振动可能会对附近建筑物造成危害,因此,在实际作业时必须对可能造成危害的建筑物进行监控,严防建筑物损坏时,对建筑物内的人员和家养动物造成伤亡事故。③夜间进行机械作业时,由于环境噪音限值夜间要严于昼夜,则必须在22:00~06:00这一段时间内,中断机械噪音辐射强度高的设备作业,给施工点附近的人们创造一个夜间入睡的环境。
7.2桥隧施工的影响桥隧工程施工阶段噪音的主要来源是爆破作业、空压机、装载机、搅拌机、发电机、截木机、刨木机、锯木机和钢筋加工机械等。因此,施工设计和过程必须注意到:①这些作业点的选址必须注意与附近的声敏感保护目标,如学校、医院、居民居住区等待保持足够的距离,减少施工作业噪音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②采用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技术。桥下部结构施工或桥台施工中尽可能不采用爆破工艺;非采用不可时,必须对附近的建筑以及人员采取安全措施,严防事故的发生。
8公路建设水环境
高速公路由于线形要求高,且纵坡有一定限制,同时还涉及到诸多建设条件的限制,则公路沿河修建、经过水库边或水库上游建桥、修建公路占用水塘和鱼塘的少见。因此,施工设计和过程必须注意到:①不允许将公路施工中的弃土、弃渣等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水源保护地,防止对水环境造成污染。②在桥梁施工的初期,对相应的水区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避的免的。但是必须加强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规定不能向江河中排放钻渣及油污物质。③桥梁施工人员的集中住地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必须经过处理,实行达标排放。④隧道工程的施工废水,在排出隧道口后必须采取多级沉淀,才能排入受纳水域,否则将会对受纳水域的水质造成污染。⑤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生了和地下水泄露,必须采取措施,以减少水资源的流失。⑥服务区或管理处的生活污水,靠近城市的应纳入城区管理网,不靠近城市的应安装污水处理设备,执行污水达标排放。⑦对于公路接近饮用水的路段或独立大桥,管理单位必须制定有毒有害运输的应急计划,并与地方的公安、环保及相关部门组织一个应急的机构,一旦发生运输中有毒有害物品泄漏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把事故造成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9公路建设的环境空气及其它
公路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空气可能产和污染,主要是施工中所产生的扬尘。因此,施工设计和过程中,必须注意采取措施降尘,如施工生运输中有度毒车加盖篷布、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拌和厂采用除尘设备等等,其它如公路建设与沿线景观的协调性、人行通道、风险评价等等,均必须在公路建设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列为环境保护项目。
10结语
16.公路工程环境保护问题分析论文 篇十六
一、公路工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首先,公路工程对自然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一,公路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根据《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相关文件中的定义,生态环境指的是在道路中心线的两侧各两百米以内的范围之内的自然环境,包括该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等等。而公路工程对定义中的生态环境所能够造成的恶劣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公路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要的影响都是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或者是运营的过程中造成的。包括对公路工程施工范围内的所有植被的破坏、对施工范围内的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因为防护不当而使得公路附近的坡面受到侵蚀或者使得泥沙沉淀影响周边的环境。公路工程的施工与运营对于周围生物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物链构成情况。第二,公路工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公路工程的施工和运营对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声音污染等主要方面。其中水污染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原料、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等对周边的水源所造成的污染,尤其是施工原材料对水源造成的污染大大的影响了公路周边的水资源环境,再加上公路运行期间产生的废水对周边水资源长年累月的污染,使得公路周边的水资源环境受到改变;而对公路周边的空气污染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的灰尘污染,特别是在干燥少雨多风的时期内公路施工造成的空气污染对于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公路运行之后汽车行驶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污染,使得公路存在路段的空气指标呈持续的下滑;公路存在还造成了一定的声音污染,公路施工过程中各种机器的轰鸣声造成的声音污染,公路运行过程中汽车的鸣笛声造成的声音污染,这些种种的污染对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次,公路工程对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公路的存在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得城市之间的各种物质能够进行交流,减少了交通的不变,提高了社会相关工作的效率以及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从消极的一面来看,公路的施工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被占有,对相关的水利设施和公路施工路段中的农田排灌系统等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如果公路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技术不过关都会给公路使用者和当地的居民带来十分不好的感受。不过,虽然公路施工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利大于弊,只要进行正确的施工和细致的考虑,施工的过程中也不忘对环境的保护,就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公路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公路工程中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在进行公路工程的前期设计阶段就应该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中,就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言,应该注重横、纵、平等技术指标和当地的具体地貌特征之间的统一、在公路路线的选定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公路的路线的规划、施工路线应该尽量的避免环境保护区域等,而在预防环境污染方面则应该做好公路路基和路面的排水设计,预防公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在公路周边应该进行相应的绿化设计,最大限度的减少灰尘对当地环境的污染、还应该做好公路的防噪音设置;就社会环境的保护而言,在进行公路工程的道路设计之前应该就当地的各种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路线设计。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阶段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应该建立在对周边环境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已经建立的良好环境保护计划的基础上。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土的挖填操作,合理的设置公路边的坡度;合理进行公路排水系统的施工,及时的将雨水进行疏导,防止其对公路造成不良影响;对公路施工产生的废土要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放置等,这些措施的存在能够有效的减少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而在防止水资源受到污染的过程中,则应该加强施工产生的各种废水的处理,绝对不能让其直接的排入到周边的水源中。在防止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应该在各种施工材料的周围设置合理的挡风设置,减少不必要的灰尘出现,组织有效的材料运输,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污染当地的环境。在减少噪音污染方面,则应该将施工地段保持在距离住宅区一百五十米以上的距离之外,在夜间的时间禁止施工以防影响居民的休息,即使要进行抢工也应该与周边的学校或者单位进行协商,确定合适的施工时间。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的防止环境污染。在公路工程的运营过程中,要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则应该加强公路的保养,对公路的路面和周边的沟渠进行定期的清理,并且严禁不合规格的车辆上路,以防各种污染物品散落在公路上造成污染;还要加强公路周边的绿化和相关的养护计划,根据公路周边环境的不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植被覆盖计划,最大限度的减少空气污染、声音污染等。
三、结束语
17.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 篇十七
1.1具体施工破坏自然环境
任何项目施工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地区的具体需求,高速公路施工中的选址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征用一些农田、湿地森林等土地,以及民居、工厂等建筑。施工前,不仅要对农田等地面进行处理,还需拆除建筑物,在此施工中不仅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对于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比如,重要路线穿越城镇等行政区域,该行政区域就需要根据高速公路的具体路线,对城镇的区域进行重新规划,不仅改变城镇原本风貌,同时也影响到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
1.2施工导致自然灾害频发
人类活动对于大自然的破坏是非常明显的,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对大自然也会造成伤害,最为明显的则是工程所在地的生态平衡因施工遭到破坏,生态平衡的破坏极易引发自然灾害。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当地生物必然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大而选择迁徙,当地生物圈受到影响,生态环境被间接人为改变。此外,高速公路施工中,不可免地使用大型机械,对土地进行挖掘,破坏当地植被,进而影响当地的水土保持能力,导致夏季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的同时也影响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
1.3施工导致污染环境严重
施工机械的废气排放等污染都影响着当地的环境,此外,在高速公路正式运营后,随着车流量的加大,噪声污染、尾气排放造成的气体污染等也会更加明显。
2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1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通常情况下,为了节省工程建设资金,降低工程建设难度,缩短工程建设工期,高速公路的建设一般不会采用高架设计,而是直接在地面上堆砌路基,由此就带来了对于土地的大面积占用问题。而在被征用的土地原址上,很可能就是沿线居民赖以生存的田地、林地或者居民的宅基地等,这些原有建筑的拆除,必然会对原有的局部环境造成影响。而路基的阻隔甚至可能会对当地的行政区划造成影响,对路基两旁的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将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影响。
2.2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会改变地质结构诱发自然灾害
山区高速公路的某些路段在线路设计时会由于某些不可抗力的作用而对原有的地质结构和地表覆盖的植被产生影响,更有甚者,会对某些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破坏,迫使其迁徙至其他地区。所以说,工程建设不但会使自然环境遭受到一定的破坏,同时也会对本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一定的危害。而在季风性气候区,这样的影响很可能就会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产生不利的影响。
2.3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对于自然原生态环境的污染
18.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 篇十八
1 公路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针对公路项目不同的组成部分而言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的方式,能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针对公路路基工程而言,在施工阶段,乃至竣工后期进行环境保护,可以使整个公路工程的外观更加优美,结构更加稳固,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方面问题;(2)针对公路路面工程而言,对其进行环境保护,一方面能够避免公路施工沿线的环境出现被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具有良好防尘、防水优势;(3)针对公路整体工程而言,以建设排水工程的方式,能够避免路面积水当中存在的各种污染元素、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周边农田当中,避免周边土壤出现污染方面的问题。
2 公路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分析
2.1 公路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主要原则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建设的各个阶段当中,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环境保护工作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应当有所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在公路环境保护实施过程当中,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应当体现针对性的特征。
首先,在可行性研究以及本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当中,环境保护的重点在于:针对公路项目施工作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价,作为环境保护相关措施的开展依据;其次,在本公路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当中,环境保护的重点在于:结合本工程项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设计工作;再次,在本公路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当中,环境保护的重点在于:以合同的方式,明确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款与内容;再次,在本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当中,环境保护的重点在于:按照前期所确定的环境保护方案,展开对环境保护相关装置与设施的施工、监理工作;再次,在本公路工程项目的竣工以及投入使用阶段当中,环境保护的重点在于:展开对已完成施工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以及评价工作;最后,在本公路工程项目运营阶段当中,环境保护的重点在于:对环境保护相关设施进行积极维护。
2.2 公路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要点
在本公路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过程当中,最核心的环节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为施工阶段的环保措施,第二为运营阶段的环保措施。以上两个阶段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要点有所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2.2.1 公路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首先,从生态环保目标的达成角度上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需要特别重视:(1)在对本公路工程进行土方开挖回填作业的过程当中,需要尽量避免工期安排在雨季,雨季来临前,应当完成对所有土方开挖及回填的操作任务;(2)工程施工中,作业模式以平行性为主,在开挖的过程当中,进行平整处理,在取土的同时关注还耕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配合做好景观再造方面的工作;(3)雨水比较充沛的区段,设置有相应的排水、以及截水装置,其目的在于避免边坡出现滑坡或者是崩塌方面的安全事故;(4)本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临时用地,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在于,将原表层熟土进行集中式的对方,施工完成后,对这部分土沉淀池进行推平处理,做好后续的还耕、以及绿化工作。
其次,从噪声防治目标的达成角度上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需要特别重视:(1)本工程部分施工区段与周边住宅小区的间隔距离不足150 m,为了确保小区居民能够在夜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就要求在夜间(0:00~6:00)区段内,禁止施工作业,降低噪音污染方面的问题;(2)施工过程当中,主动与本工程施工区段周边的单位、学校进行协商工作,对施工时间以及施工工作的安排计划作出合理的调整,尽量避免施工区段周边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施工噪音的影响;(3)日常施工作业实施过程当中,特别重视对机械装置的保养工作,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应当安排工人进行轮流作业,防止工人长时间的接触高噪音污染。工作环境处于污染源周边员工,需要做好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佩戴相应的耳塞、头盔装置。
2.2.2 公路运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首先,从交通噪声防治目标的达成角度上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需要特别重视:(1)考虑到本工程项目建设路段周边有小学一所,因此,在该学校周边路段的两端位置均设置有车辆禁止鸣笛警示标志,以降低交通噪声;(2)针对本工程项目建设区段所分布的工厂、以及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交通噪声防治措施。本工程中,所采取的交通噪声防治措施包括:修建高围墙、设置声音屏障、设置建筑物双层窗等多个方面。
其次,从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达成角度上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点需要特别重视:(1)在公路项目施工区段两侧进行植树,加强施工周边的绿化工作:需要根据本工程所处施工区域的气候环境条件、乃至土壤特征,判定具体的环境敏感区段,在这部分区段当中,种植相应的灌木、以及乔木植株,使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的尾气能够得到及时的净化,同时也确保了本公路工程周边景观的良好;(2)公路项目运营过程当中,严格执行了车辆排放检验工作制度,通过设置收费站、以及检查站的方式,对所行驶车辆的尾气排放情况进行抽查,严禁超标严重的车辆行驶在本区段当中。
3 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始终有增无减。换句话来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与建设质量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公路交通的发展潜在大量的资源、以及环境限制。为了能够使公路项目的综合效益得到更加突出的发挥,就需要做好对公路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总而言之,本文主要针对公路环境保护必要性、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展开了简要的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吴东国.基于四旋翼飞行器平台的低空遥感技术在公路环境调查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2012(6):137-138.
[2]李香红,朱守林,戚春华,等.基于不同公路景观环境的驾驶员生理反应实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172-176.
19.浅谈农药的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篇十九
[关键词] 农药污染 发展 危害 环境保护
前言:
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
1.农药的发展概况
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无机合成农药时代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2.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十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3.农药的危害
3.1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
3.2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一般称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这些都危害着人体健康,危害着生物和环境。
3.2.1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
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期,世界一些著名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超标的六六六和滴滴滴。有时为防治蚊子幼虫施敌敌畏,敌百虫和其他杀虫剂于水面;为消灭渠道、水库和湖泊中的杂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剂等造成水中的农药浓度过高,大量的鱼和虾类的水生动物死亡。还在一些农药药夜配制点有不少药瓶和其他包装物,降雨后会产生径流污染,施药工具的随意清洁也造成水质污染。
3.2.2 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生物的影响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农作物吸收土壤农药主要看农药的种类,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人们关心的又一个农药对微生物总数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它们不仅杀灭或仰制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随着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的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地消弱,而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加地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3.2.3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由于农药污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的不同,空气中农药的量分布为三个带。且污染程度不同,第一带是导致农药进入空气的药源带。在这一带的空气中农药的浓度最高,之后由于空气流动,使空气中农药逐渐发生扩散和稀释,并迁离使用带。此外,由于蒸发和挥发作用被处理目标上的和土壤中的农药向空气中扩散。由于这些作用,在与农药施用区相邻的地区形成了第二个空气污染带。在此带中,因扩散作用和空气对流,农药浓度一般低于第一带。但是,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气团不能完全混合时局部地区空气中农药浓度亦可偏高。第三带是大气中农药迁移最宽和农药浓度最低的地带。因气象条件和施药方式的不同,此带距离可扩散到离药源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远。
农药对大气污染的程度还与农药品种、农药剂型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易挥发性农药,气雾剂和粉剂污染相当严重,长残留农药在大气中的持续时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速起着重大作用,高风速增加农药扩散带的距离和进入其中的农药量。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造成了土壤、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在动、植物体产生了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业已存在的害虫自然控制机制,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其他有效的生态防治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结论与建议
实施持续植保,控制农药污染
尽管我国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在病虫害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们必需实施持续植保,使植保 作的功能兼顾持续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要求,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种群动态和相关联的环境,采 L}j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白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下,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剑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flI社会效益。
4.1 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思想体系
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通过生物防治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生物,使虫口密度能持续地保持在经济所允许的受害水平以下。传统有害生物控制主要是通过抗病、虫品种植物检疫,耕作栽培制度以及物理化学防治等措施。
4.2 大力发展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虫害不易产生抗性,成本低,易得等优点。在克服害虫的抗约性及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植物源农药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国内植物性农药产品的开发发展很快,先后有鱼藤精、硫酸烟碱、油酸烟碱、苦参素、川I楝制剂等小规模工业化生产。
4.3 研究开发有害生物监测新技术
4.4 建立有害生物的超长期预测和宏观控制
4.5 建立控制有害生物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思想
自有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以来,植物病、虫、草害无时无刻不制约着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而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有害生物演替规律难以预料, 以及病虫防治要求作物遗传多样化和生产栽培、品种单一化的矛盾等技术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同时一部分已被控制的有害生物在放松防治或环境条件改变后又会回升,在1998年和1999年春夏季再度发生。交替变化的趋势的事实都说明了植物病、虫、草害防治:[作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植保工作要适应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环保要求等的改变而变化,要树立持续的思想,在新形势下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同时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与持续农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植保技术支持体系和稳定的植保科技队伍,为在更高水平上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长江,门万杰,刘彦军,等.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2] 国家环保总局.我国农药污染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3] 何文初.加强中国农药污染环境法治思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陈曙阳,王鸿飞.1992~1996年我国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发病情况
【浅谈高速公路环境的保护】推荐阅读:
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研究10-09
浅谈高速公路的发展09-20
浅谈保证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的措施论文08-09
浅谈高速公路路政管理11-01
浅谈高速公路房建工程管理10-22
浅谈高速公路发展如何满足国防需求07-03
公路勘察设计与环境保护10-31
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探讨06-27
高速公路上的见闻作文12-12
高速公路绿色公路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