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银行社区银行发展解读

2024-07-21

富国银行社区银行发展解读(精选8篇)

1.富国银行社区银行发展解读 篇一

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论文

摘 要:从本质上而言,我国社区银行不仅在经营管理上比较灵活,并且能够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对优化银行的发展体系,提高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银行成为了银行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性的探讨了社区银行的内涵特征与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性的分析了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期望为社区银行的日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社区银行;发展路径;金融;融资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与社会经济的影响下,我国银行业得到了有效发展。但是,从金融体系的整体角度分析,我国银行体系仍然存在缺陷与不足[1]。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金融业得到冲击,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针对这种现象,如何进一步缩短我国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距离,提高银行业的竞争水平成为了金融业最为主要任务。因此,本文深刻探讨了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期望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浅薄建议。

一、社区银行的概述

(一)社区银行的含义

根据美国ICBA对社区银行的解读,可以将社区银行定义为一种独立的,能够运营发展的,具备充足资金的银行机构[2]。另外,在根据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需求中,可以将社区银行定义为:其资产规模超过5亿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设定,为当地居民或者小型企业提供方便的一种小型银行机构[3]。

(二)社区银行的特征

1、具备独特的市场定位

一般而言,社区银行主要是将当地的小型企业、居民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相对于国内大型银行而言,社区银行的服务体系比较小,服务模式比较固定,服务体系适合当地居民的服务要求,符合当地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

2、具备比较个性的服务模式

社区银行由于服务范围比较小,银行员工对本地客户比较熟悉,并且银行员工有一半的人员是社区生活的主要成员,从人缘以及地缘的角度出发,社区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与客户的良好互动。此外,社区银行在为客户办理手续的时候,摒弃了大型银行的繁琐性,并且在审核上速度快,效率高。

3、具备非常灵活的运行体制

由于产权分明,社区银行在治理上比较完善,能够灵活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需求,从根本上实现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

4、具备一定的推动作用

社区银行在运行中会将一个地区的吸收存款贷给当地的中小客户,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例,社区银行80%的资金来自社区,社区银行具备承担当地发展的重责。

二、社区银行建立的重要性

(一)能够及时弥补基层金融的需求

在近几年,由于商业银行得到战略调整,并将县级网店进行撤回,从而导致在局部地区出现金融服务真空的现象。另外,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上设立在大型城市,对于经济相对欠缺的小城市而言缺乏相应的基层金融服务。而社区银行的出现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尽可能的.满足中小企业以及居民的资金需求,从根本上弥补了基层金融的需求。

(二)缓解了金融业的“虹吸现象”

在我国银行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银行将资金转移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从而导致资金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虹吸现象”。所谓的“虹吸现象”主要是指在资金欠缺地区的资金被转移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导致我国金融体系出现了地区差异[4]。社区银行的建立能够进一步缓解“虹吸现象”,能够将本地市场的资金运用到本地,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困难的现状。

(三)阻碍民间非法金融的发展

在近几年,人们生活逐步提高之余,我国中小企业与农村居民对资金的需求非常旺盛,从而导致银行体系无法从本质上满足其发展需求,致使金融非法现象的出现。虽然说民间贷款在一定时期内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迎合当地居民的需求,但是民间贷款存在着一定的危害。首先,民间贷款属于一种体外循环,中央银行无法对其融资现状有所了解,从而导致宏观调控的效果得到消弱。其次,民间贷款缺乏法律保护,会引发比较危险的社会问题。因此,积极培养社区银行,能够改善民间贷款的不良现象,能够满足当地居民与企业的民间资产需求。

三、社区银行发展的路径分析

社区银行的建立与发展是推动当地居民、小型企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对实现我国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银行业的有效创新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身对社区银行的认识与了解,认为社区银行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要积极建立由民营企业资本所形成的银行

民营企业资本所建立的社区银行不仅在产权上比较明晰,并且在公司的治理上比较完善,具有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能够以非常灵活的方式积极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当前我国银行体系的发展,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需要按照企业制度要求,将民营企业进行融入其中。但是,由于民营银行资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危机,导致金融行业出现危害性,所以,需要开展试点,在得到良好发展后对其全面分开[5]。比如,可以将福建、广东等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作为主要的试点区域,然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推广。

(二)积极改善小型金融机构,使其成为社区银行

小型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比如以各个地区的信用社为例,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信用社对其企业的基本情况有所认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的风险,为中小企业的后期金融需求提供良好的需求。此外,可以根据相关规定,鼓励优秀股民入股,并对股权结构进一步进行优化,将中小企业与居民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使其建立其股份制社区银行。与此同时,信用社可以在资本结构优化与整合中,实现信用社的充足,并使其逐步改造为产权明晰的社区银行。

(三)积极引导民间非金融机构发展为社区银行

根据我国中央银行的调查与分析,我国民间融资的规模非常大,占据了当前GDP的7%左右[6]。其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领域,地下金融机构的规模成为了国有银行的四分之一。因此,在民间金融不断发展的期间,积极引导民间非金融机构走上合法的道路,并且引导民间非金融机构发展为社区银行,其中的操作方式为:可以对其开展试点,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将民间资本积极纳入到进入体系之中。这种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不仅可以制约民间非金融机构的发展与蔓延,并且也对社区银行的建立提供了帮助。

四、结 语:

综上所述,社区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弥补我国金融业的不足,稳定我国银行体系的进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地的居民、中小型企业提供方便与便捷。要想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社区银行的建立与发展,需积极整合当地的金融资源,不管是民间融资机构还是农村信用社,都可以在设置中成为社区银行发展的保障。

2.富国银行社区银行发展解读 篇二

城市商业银行“立足于本地发展, 立足于特色经营, 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 立足于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发展的经营范围以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自2012年以来, 城商行规模小、风险抵御力弱、不良贷款率高的特点在金融危机后期不断增加城商行的发展压力。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以及经济转型发展的艰难时期, 城商行发展的不良贷款不断上升。根据2015城商行年会公布的数据可知, 城商行信贷风险增速明显, 对于优质资产的要求不断增加。银监会于2013年发布的《关于中小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通知》标志着社区银行业务作为简易型的银行网点进入正式发展的阶段。多家城商行推出各具特色的社区银行业务, 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 为中小企业的投融资和地方经济的腾飞提供新渠道, 在创造银行利润的同时构建城商行的核心价值观和市场竞争力。

二、城商行发展社会银行业务的适应性

社区银行的构思来自于富国银行社区银行业务的成功案例。富国银行社区银行的业务理念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帮助银行稳定发展, 成功摆脱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社区”的概念并非仅仅指某个特定的居民居住地, 也可以包括一个省, 一个市或是一个区。凡是在一个较小规模的经济范围内为中小企业和居民服务的地方小型商业银行都可以称之为社区商业银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与社区银行相近, 都是利用当地资金服务当地资本市场, 为区域经济服务, 为中小企业服务, 因此城商行建立社区银行业务的服务转型符合城商行的发展规划, 有利于进一步确定城商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地方金融及经济的区域优势, 构建区别于大型银行的金融机构, 以此丰富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为目标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实现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城商行进行社会银行业务转型的优势:

一是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带来更加集中的业务优势, 将服务对象细致化, 满足目标客户的个性化的需要, 加强与客户的联系, 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能满足其在不同时期对资金或投资的需求。与大银行错位竞争, 使得城商行既放弃了与大银行竞争的不利地位, 也提高了利息差, 扩大了利润空间, 同时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打响品牌, 赢得主动。

二是社区银行业务精耕细作。富国银行的经营目标是“满足客户在财务方面的所有需求, 帮助他们在财务上发展成功”, 这对我国城商行未来发展目标的规划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社区银行依据不同地区不同的社会发展程度, 提供家庭符合其日常消费习惯和预期的金融产品, 不盲目在市场规模和产品数量上做出要求, 而是力求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和资产管理目的。通过创新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满足当地客户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资金要求, 努力寻找当地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新特色, 以此保证银行的利润增长点和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社区银行业务的发展重视银行业务合规化发展中“软信息”的价值和作用, 有助于培养银行的主动风险管理能力。软信息和硬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评价标准均不相同, 但其对于客户的经营模式、风险承担能力、金融规划的评价目标是相同的。考虑到城商行差别化的客户定位需求而建立关于软信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更有利于实现对于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预期的判断, 从而提高区域性中小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增加其在金融市场上的参与竞争的实力, 更好地引导客户进行理性投资, 提高市场信誉度。

三、城商行在转型遇到的问题

网络金融的发展对城商行社区银行业务的影响。网络金融的多渠道的电子交流方式使得更多的客户选择在银行的网络系统中操作, 对城商行的业务形成了分流。金融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阻逆, 网络金融使得银行布局的地理限制放松, 城商行专注于某一区域发展的特权得到了削弱, 大银行、特别是创新发展规模较好的银行以其较好的金融市场认可度而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张业务范围。实力相对较弱的城商行则由于网络金融的发展而具有更加被动的市场竞争方式。

同样, 金融脱媒现象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城商行的服务对象多为地方企业, 规模相对较小, 不具有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融券的优势, 则受金融脱媒的直接影响不大, 但由于高质量客户间接融资比例的减少而增加了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关注, 从而形成了银行间关于中小客户的新角逐, 从而间接影响了城商行的客户资源与发展业务的规划。压力增加的市场竞争氛围所可能引发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以及内部代理人问题等现实问题, 从而影响城商行的资产质量。

此外, 城商行的发展缺乏自主性。城商行的发展大多受到地方政府的政绩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 在承受了较多的社会责任的同时, 丧失了部门金融发展的主动权。地方政府与城商行之间相互支持的业务往来中, 城商行缺乏应有的平等地位与协商拒绝的权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与动力可以通过董事会或是股东大会的形式给予明确的规定,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股权的比例来影响董事会的决策, 但不能依据行政影响力来直接约束银行的经营行为。

最后, 城商行的发展受到区域的限制。城商行的发展完全受到地区经济实力的影响, 如若爆发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时, 当地城商行将会受到毁灭性打击, 由此产生的诸如资金链断裂、不良贷款双升、银行惜贷等都将成为城商行业务能否持续的首要问题。同时, 城商行较弱的资金储备能力将在危机时期增加社会的不信任感。此外城商行的业务范畴多是以行政区域的划分为标准, 这对于部分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客户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区域划分的行政因素影响远大于经济因素, 这将使得银行经营范畴的划分不能有效促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实现。

四、对城商行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 城商行作为中小银行, 应该理性看到本行发展的优劣势, 不以银行规模和业务扩张为最终目标。每个地区的城商行的业务方向与选择更是要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 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化进度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 不能为了短期业绩推出不适合地区发展的银行业务。以服务中小企业为目标, 发挥关系型贷款的有利条件, 为具有本地特色的企业发展规模形式、技术含量和生产流程等提供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的支持, 充分利用网络金融的服务手段实现现代与传统银行模式的结合, 增加银行与客户交流的便捷性与及时性, 通过城商行对本地客户深入的了解与客户的及时沟通, 保证本地市场的占有比例不被弱化。

第二, 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对于发达地区城商行, 外贸交易多, 金融发展程度高, 资金需求量大, 可以采取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 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可设立分行或者推出跨行合作业务, 以保证资金满足贸易往来的需求。让经济区域的交流突破行政省区的划分。对于居民的存款要求和理财规划等, 可以选择金额较大, 期限较长、资产管理复杂程度较高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满足其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期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城商行应更多的考虑较为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 业务模式简洁易操作, 保证资金的低风险性。重点考虑农副产品生产以及传统工业的配套企业的发展。对于居民的个人消费而言, 可以推荐总额不高, 收益有保证的理财产品。城商行的发展必须配合地区优势和经济潜力, 合理规划地区金融资源形成卓有成效的特色金融服务。

第三, 城商行的发展应放弃社区银行的形式模仿, 重视社区银行的核心业务理念。将关系型银行业务办理方式成功融入城商行的经营理念中, 以比较优势为出发点, 调整资本结构, 最终实现目标客户的满意。当目标客户的发展类型与银行既定的目标客户相背离时, 银行应该对于客户服务进行果断取舍, 严格执行城商行的发展规划。当银行与客户的交易往来不能为双方实现互赢的格局时, 城商行与客户之间就应重新选择新的合作对象以保证经营的持续性和战略目标的实现。考虑到每个社区银行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和客户类型的差异性, 因此银行的专业判断和自我选择约束的能力需要得金到强调融和约束

第四, 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和行业规划对城商行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金融监管, 如即将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提高城商行的市场信誉度。强化区域间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合作, 建立新的战略联盟, 以此实现经营的稳健性和创新性, 继续行使对经济恢复发展的金融支持功能, 如“一路一带金融联盟”就是将不同地区的城商行以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联系在一起, 实现城商行发展的创新模式。此外在日常经营中, 地方政府应控制对于银行的行政影响, 通过提供银行政策性的业务补偿基金等形式弥补可能的不良贷款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将城商行服务当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市场化要求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陈一洪.社区银行建设的美国经验、国内现状与发展[J].武汉金融, 2014 (05) .

[2]程慧芳, 姚遥.江浙沪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 2013 (07) .

[3]冷天明.社区银行发展路径与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与经济, 2014 (02) .

[4]李亮.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贷款的可行性分析——以DY银行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 (09) .

[5]上海农商银行课题组.竞争环境下社区银行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农商银行为例[J].上海金融, 2015 (03) .

[6]王浩, 魏志华, 何文虎等.社区银行研究文献综述[J].西部金融, 2013 (02) .

[7]王燕, 曹丽莎, 张同建.城市商业银行CRM与核心能力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 2014 (01) .

[8]佘松涛.城商行社区银行战略研究[J], 经济管理, 2014 (01) .

3.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模式选择 篇三

关键词:社区银行;模式;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03-03

社区银行因其服务范围小,经营机制灵活且富有创新活力等特点,能有效化解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和农户摆脱融资困境,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社区银行以其独特的优势为世界各国所广泛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据统计,1985年,社区银行占美国近7000家银行总数中的95%,即使在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银行业大规模的重组和并购、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混业经营等浪潮洗礼之后,2003年这一比例仍为94%,并且经营效率还在提高。目前,我国金融二元结构和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突出,发展社区银行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金融行业的系统风险和社区银行自身潜藏的风险,所以首先就必须在设立模式、产权规范、经营范围、准入退出安排、存款保险、日常监管等方面有良好的规范制度和措施,以避免曾出现过的基层金融秩序混乱以及将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使社区银行从开始就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我国社区银行设立模式选择

(一)将现有的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

当前,各个地区的城市信用社、城乡衔接处的农村信用社以及地方政府控股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变化亟待转型,将他们改造为适应当地需要的社区银行,这正好与当前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相统一,易于被金融监管层采纳。这里关键的问题是:(1)实现政企分开,能让民营资本在其重组后的产权结构中有实质性的影响力;(2)仿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的做法,成立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对既有不良资产进行收购、拍卖,或者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自行处理不良资产。从发展角度看,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未来位于一些中心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具有内在的扩张动力,有可能通过公开上市而成为跨越省份的区域性银行,从而脱离社区银行的范畴。

(二)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

据统计,在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地下金融的间接融资规模大约相当于国有银行系统的1/3。与现有银行机构相比,一些地方从事资金交易的非正规金融的经营效率更高,并且对当地小企业的创业贡献更大。如果能改变以往只采用“堵”的抑制手段,而辅以“疏”的发展方式,积极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走上正规化、合法化道路,通过组建社区银行的方式将民间闲散资金组织运营起来,也许将更符合市场化发展规律。这种发展方式虽然短期难以实现,但从长远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把部分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

邮政储蓄65%的资金来源于农村,而几乎90%以上的资金都通过转存央行或者以协议存款的方式转存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途径,实现资金从农村到城市的逆向流动。如果邮政储蓄和以普遍服务为特点的邮政业务不能适度分离,那么最终邮政储蓄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农村金融发展,甚至有可能使得邮政汇兑业务畸形化。随着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的开展,可以考虑让部分邮政储蓄机构向社区银行转型。

(四)由民营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

当前民营资本组建民营银行的愿望十分强烈,新组建的银行没有历史包袱,产权清晰,市场目标明确,易于内部管理。我国现阶段有条件采取这种方式的地方主要是东南沿海的城市,而且有些城市已经进入“试点”阶段,比如:温州、台州两市就率先成立了民营社区银行,主要是为当地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组建民营性质的社区银行在为民便利的同时,要防范民营资本由于趋利动机导致过度扩张而造成的金融风险,因此对民营社区银行的监管将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发展社区银行的产权模式选择

社区银行产权模式的核心是公司的产权组织形式。其实质就是公司内部权力的分配和制衡,即明确出资人、经营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之间权利和责任的分配,规定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经营管理议事规则和程序,并决定公司的经营发展目标和措施等问题。从国外非政策性银行体系的构成来看,一般都大致划分为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大多称为合作信用社,也有称作合作银行的)两大类。而属于商业银行类的社区银行的产权组织形式一般都是股份制,按照股份制公司“两权分离”的要求进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按照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实行商业化经营管理。

我国由于区域间历史因素、文化差异及贫富差距较大,社区银行的设立可采取股份商业银行模式的社区银行和股份合作制模式的社区银行以及合作制的乡村社区银行三种模式。在广大县域和金融不发达地区应把农村信用社转化为合作制的乡村社区银行;一些区域中心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县、地级市的中小银行机构经过重新整合,可以组建成股份合作制模式的社区银行;一些全国中心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县、地级市的中小金融机构经过重新整合,可以组建成股份制模式的社区银行。

社区银行要按照股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来调整产权结构,完善治理机制。对于将改造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社区银行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还存在“所有者缺位”的制度缺陷,要使公司治理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通过引进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对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目前境外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民营资本对参股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向他们出让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这样,既可以改变地方政府“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又可以通过这些境外机构投资者引进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发挥他们在银行治理机制中的作用,真正建立董事会、监事会、行长经营班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对于欲改造为合作制社区银行的城乡信用社来说,应以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为投资入股的主体,鼓励引进民间资本和适度引进外资,还可以通过定向或不定向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筹措资本。而乡村社区银行应大力吸收当地农民、农村工商户、农村经济组织和企业法人入股。对于新建的社区银行则一开始就要按照产权清晰、管理规范、权责明确的原则建立起现代股份公司组织形式。

三、社区银行准入退出模式选择

(一)准入模式选择

可按照法制化、市场化、公平竞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社区服务以及商业化原则设计准入机制,制定严格、清晰、全面的准入标准,对社区银行的产权制度、股东人数、资本金、股权结构、章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风险管理系统和内部控制程序、公司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制定严格、明确的标准。从机构准入管理、区域准入管理、业务准入管理、人员准入管理等四个方面着手设计方案。从机构准入管理来看,如上所述,既可以对存量进行转型也可以增量新建。从区域准入来看,只有限定经营区域,适量发展,才能促使社区银行填补市场漏洞,发挥比较优势,致力于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这一细分市场。另外,由于社区银行与中小企业发展及社区住户数量高度相关,因此,在一定区域选择时应注意所在地中小企业发展程度和住户数与社区银行生存发展业务空间的相容性。在业务准入方面,为了始终贯彻社区银行为社区服务的宗旨,应仿效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管理办法,对社区银行吸收社区外存款的比例、对社区外的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都要有一定的限制。同时要对社区银行满足所在社区金融服务需求的程度进行评级,并据此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和其他政策优惠。社区银行在设立初期,其业务范围应主要集中于存贷款、票据贴现、代理收付款、代理买卖国债等传统业务方面。如果经营业绩持续走好,可以适当放宽业务范围。对社区银行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考试、测评、审查,这是因为银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又是杠杆比例高、风险较大的行业,所以从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可以像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一样,采用任职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考试制度来聘用社区银行从业人员。

(二)退出模式选择

社区银行的有效退出机制必须改变目前以行政为主导的模式,按照法制化原则进行。一开始就要制定社区银行的退出标准,这样才能使股东和债权人积极地去监督管理层,股东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才会形成。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社区银行达到退出标准后,必须按市场化手段进行退市,即通过兼并或破产程序来退出,这就需要培育、发展我国的不良资产商业化交易二级市场。坚持有序、分级退出的原则,就是要根据社区银行问题的严重程度实行分步骤地退出市场,同时实行一定的监管救助措施,而不是一下子就关闭整个银行。如果社区银行只是某一方面的业务出现问题、风险管理能力差,则可以限制社区银行这部分业务的开展。还必须正确区分流动性风险和支付风险。对发生流动性风险的银行要采取适当的救助措施,而支付风险属实质性风险,一旦出现必须强制社区银行退出。就退出标准来说,目前比较适宜采用资本充足率标准,为了防患于未然,还需要制定社区银行的多级预警指标体系。

社区银行的市场退出,还必须考虑存款人的利益问题。银行的破产并不等于银行存款人的破产。应当采取诸如存款保险制度来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避免银行破产引起社会动荡。世界各国的经验反复证明,没有存款保险制度,就没有中小银行。保护小额存款人是一种法定责任,可以通过存款保险基金或事后征缴费用来支持。存款保险机构根据规则和程序对退出银行的存款人利益提供保障。传统的国家信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提供了隐性担保,但主要是为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提供了担保,而对于我国将来要大力发展的社区银行来说,由于其产权结构趋于多元化并主要以私有产权为主,所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存款保险制度由于其吸收重大损失的能力,所以将在问题机构的处理和失败机构的市场退出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可以采取分步骤、分层次(或分类别)方法来构建。即在全国性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先在隐性存款担保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过渡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先建立低层次区域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可以让经营较好的社区银行先建立保险体系,再逐步吸纳经营状况得到改善的社区银行加入这一体系,最后再在这一层次上建立全国性存款保险制度。

四、社区银行监管模式选择

(一)二元化的监管主体模式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例如,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由货币审计署、联邦储备银行及联邦储备保险公司三个相互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组成。货币审计署代表联邦政府审批和签发按联邦法律注册的国民银行的营业许可证并对其实施监督管理;各州政府则负责审批按州的法律申请注册的州内银行的营业许可,同时相应设立对州内银行的监管机构。中国已经成立了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把对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但除了横向管理的多元化以外,还应当进一步考虑纵向管理的分权化。笔者建议,下一步,国家应当把对社区银行的审批权与监管权下放给省一级地方政府,与此同时,国家逐步撤销对这些金融机构的信用保证,地方政府应着手负责社区银行的监督管理和建立地方性金融安全网,银监会对地方金融机构仍然拥有业务指导权、发生重大违规事件时的执照吊销权力。这实际上是对全国性的大型金融机构(产权以国有资本为主)与地方性的社区银行(产权以民间资本为主)实行分而治之的二元管理体制,将有利于管理和分散金融风险、加快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有利于社区银行的发展壮大。

(二)日常监管内容选择

在对社区银行进行监管时,一定要结合社区银行自身的风险特征,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和监管手段。监管机构将主要从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系统、合规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完善和加强对社区银行的监管。监管手段主要应包括日常的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两种。

完善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是社区银行有效防范风险的根本保证。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框架下,监管机构要首先评价社区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程度,进而决定要采取的监管措施。如果社区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比较完善,能够有效地识别、计量、控制、监测各种风险,则监管部门可以减少现场检查频率和检查工作量,从而降低社区银行的监管成本和节约监管部门的监管资源,否则,要加大监管力度。可要求银行通过适当的职责分离,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如:贷款的市场开发、审批和事后的风险管理职能要相互分离,资金的交易、结算、风险管理职能要分离,等等。

在合规性监管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社区银行对关联企业的贷款所占的比率问题,可要求社区银行定期批露关联贷款信息,防止部分股东利用投资社区银行的方式变相圈钱,损害广大储户的利益。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再投资方案,可规定我国社区银行对所在社区的最低融资比例。另外,社区银行日常经营要符合国家关于账户管理、反洗钱等各个方面的规定。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鉴于社区银行的行业集中度和贷款风险集中度较高,而且贷款金额较小,贷款客户比较分散,为了实施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应制定规范的信贷管理政策、程序并严格执行;把企业的有限责任转变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大股东个人的无限责任;大力搜集客户信息,清除“信息不透明”的障碍;打造素质高、自律性强的客户经理队伍。

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由于社区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存款,因此,社区银行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存贷款比率,同时要保证资产、负债的期限相匹配。监管机构在日常监管中,注意分析社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状况,如出现流动性风险加大的情况,则要及时提示社区银行对风险管理加以改进;另一方面对于社区银行存在的临时流动性风险,监管部门应协调中央银行对其提供再贷款、再贴现的流动性资金支持。

社区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资本金规模较小,为了防止社区银行盲目扩张,损害广大存款人的利益,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其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社区银行信用级别较低,筹资的能力较差,因而流动性风险和支付风险较大,所以,很多学者建议,相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社区银行应保持更高的资本充足率。

五、完善外部配套支持政策与措施

在完善支持社区银行发展的配套机制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美国,为了分散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其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包括社区银行在内的各种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一般做法是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小企业10万美元以下银行贷款提供贷款总额80%的担保,10万美元和75万美元之间的银行贷款提供75%的担保,对中小企业急需的少数“快速”贷款提供50%的担保,贷款偿还期最长可达25年。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一批贷款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在贷款担保中发挥积极作用。美国小企业局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同时还可根据本土的实际,发挥地方企业商会的担保功能,鼓励民间成立贷款担保公司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等,以缓解社区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集中的压力。由于社区银行规模实力较弱,其服务对象——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居民消费又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国外普遍都对社区银行实行政策倾斜,我们同样可以借鉴。例如,在更有弹性的存贷款利率期限结构、贷款贴息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还可以像美国的社区银行领域一样,成立多个行业性的、自律性质的协会。例如,美国银行家协会专门设立了社区银行分会,全美范围内成立了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等组织,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目前拥有5500多家由社区银行组成的会员。这些行业性的组织在组织统一的社区金融机构培训、促进社区银行新产品开发、沟通社区银行与政策和监管当局之间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针对我国征信制度还十分薄弱的状况,政府部门和金融管理当局还应加强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建设,逐步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为社区银行发展提供外部保障。这些配套机制对分散社区银行的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武志.中国地方金融体系的改革与重构[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晏露蓉,林晓甫.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分析[J].金融研究,2003,(10).

[4]钱水土,李国文.社区银行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

4.富国银行社区银行发展解读 篇四

自1994年起,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向社会公布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但其目前报表的项目结构是逐步演化的结果,许多项目并非自始既有。

一、现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任何一个微观经济体的资金来源渠道无非就两种:自有资金或借入。其资产负债表当中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就是分别对这两种不同融资渠道的综括。

不难理解,有资金的来源就必定会有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运用方式。所谓资产,亦即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者资金的具体用途罢了。可见,作为一个会计恒等式,“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就是“资金的运用(或存在)的数量必定等于资金的来源数量”。

由于“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依据,所以我们可藉由这一恒等式来追踪、分析特定经济体的一项具体业务在其资产负债表当中所留下的蛛丝马迹。当然,由于资产负债表属于存量报表,所以这些具体业务的规模必须足够地大。就此来说,资产负债表就像一面镜子,尽管不是很清晰、明亮,但我们仍可凭以观测到相应经济体的资金流在特定期间内大致的来龙去脉。

与一般的微观经济体相比,银行机构的自有资金在其总资产形成当中的占比极低,由此,银行机构的资金来源业务统称负债业务。

在中央银行(亦称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下的主要内容是:

1、国外资产:外汇(储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

2、对政府债权:对中央政府债权;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5、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6、其他资产。

而其负债项下的主要内容是:

1、储备货币: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公司);

2、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3、发行债券;

4、国外负债;

5、政府存款;

6、自有资金;

7、其他负债。

二、关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理解

现代货币的基本形态是支票和纸币现钞。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提供。其中由中央银行所提供的那部分货币量叫做银根或基础货币。这一部分货币最终形成 老百姓手中的现钞、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的投放体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的增加。其中,“货币发行”展示的是现钞的投放数量。

而市场交易过程中所使用的支票货币则是由商业银行提供。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的创造机制使得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总量以数倍于基础货币的规模增加。

货币当局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有如下四种形式:

一是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或允许其透支。财政部门则通过财政支出、财政投资或转移支付等形式将这一部分基础货币注入生产、流通或消费领域,最终转化成企业和家庭的货币收入。

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向财政部门借出款项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增加。然后经由财政资金的使用表现为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减少以及“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而财政的透支则会直接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但《中国人民银行法》已经不允许中央银行以这种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第三十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但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除外。二是货币当局以再贷款或再贴现等形式向商业银行授信。这部分基础货币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转账存款如此这般周而复始的派生存款创造过程,最终转化为众多商户或个人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

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货币发行)”的增加。

三是货币当局买入外汇资产。这部分基础货币也将经由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派生出大量的支票存款和现金货币。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国外资产(外汇储备)”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

在历史上,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但在目前,外汇占款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四是货币当局经由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有价证券。

由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以金融机构为交易对方,买卖的标的是国债,所以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这将表现为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通过央行票据的发行、正回购交易以及外汇掉期交易等途径调控基础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数量分布。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央行票据的发行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减少以及“发行债券”的增加;正回购交易中的第一次交易表现为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 融性公司存款)”的减少以及“其他负债”的增加;外汇掉期交易当中的售出外汇表现为资产项下“外汇(储备)”的减少以及负债项下“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减少。

归纳起来,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各主要项目的含义大致如下:(当然,我并未找到关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述各项目的权威解释或佐证。本文内容仅是我的推理。)

1、“国外资产”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所持有的外汇资产总量。其中,“外汇(储备)”这个项目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货币黄金”的增加不一定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而“其他国外资产”的增加则一定不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

2、“对政府债权”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经由公开市场业务而间接持有的国债余额。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再贷款、再贴现业务的余额。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所持有的其他金融性公司的债券余额或再贷款余额。

5、“储备货币”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投放社会的基础货币存量。其中,“货币发行”这个项目反映的是正在社会各界流通着的现金存量,包括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库存现金”以及在金融系统之外的“流通中现金”(M0);“金融性公司存款(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公司)”这两个子项目分别反映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准备金存款帐户余额以及其他金融性公司的结算账户余额,这些存款的增加直接对应着基础货币的投放。

6、“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这个项目反映的是金融性公司在央行的除了“储备货币”存款之外的其他存款。这些存款的增加与基础货币的投放无关,也与派生存款的增加无关。

例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外国银行分行人民币营运资金的30%应当以人民币国债或者6个月以上(含6个月)的央行人民币定期存款作为人民币生息资产。

再例如,央行曾要求商业银行以外汇资金增补人民币存款的法定准备金。

另外,若存在非金融机构存款的话,也可放在本项或“其他负债”项下。

7、“发行债券”这个项目反映的是央行未到期票据的余额。

三、基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对几个央行业务案例的解读 与一般经济体先有资金来源(亦即自有资金或负债)业务、然后才会发生相应的资产业务迥然不同,中央银行在逻辑上是先有资产业务、然后才发生基础货币投放这一负债业务。也就是说,基础货币的投放是中央银行实施相应资产业务的结果。对外净资产、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对非货币金融部门债权以及对政府债权净额之和,再减去货币当局通过发行债券所回笼的基础货币数量,其最终结果非常接近于实际流通在外的基础货币量。

这就意味着,受制于资金来源的规模有限,一般经济体的资产总量不可能无限扩大,但中央银行却是唯一的例外,货币当局 6 的资产总量有无限扩大的可能。其资产总量的扩大过程即是基础货币的净投放过程。

有了上述逻辑,我们便可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资产业务操作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程度了。

例如,2003年12月,中央银行动用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这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上将会体现为资产项目下“外汇资产”的减少以及“其他资产”的增加。

2007年8月,财政部首先向中国农业银行发行600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一期),然后以所筹集到的人民币资金向中国人民银行购买等值的外汇,充作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的资本金。这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首先体现为负债项下“金融性公司存款” 的减少和“政府存款”的增加,然后体现为资产项下“外汇资产”的减少和负债项下“政府存款”的减少。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又将卖汇所获得的6000亿元人民币经由公开市场业务向中国农业银行购买等值的特别国债。这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负债项下“金融性公司存款” 的增加和资产项下“对政府债权”的增加。

2007年9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从中国人民银行购买中央汇金公司的全部股权,并将上述股权作为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的一部分,注入中投公司。中投公司从央行手中购买汇金公司的交易记录出现在2007年12月的央行资产负债表上。这一个月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的“其他资产”项从 11月的11979亿元骤减至12月的7098亿元,减少了4881亿元,按当期汇率约为670亿美元。相应地,负债项下的“政府存款”也会发生相应的减少。

2007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以外汇缴存本币存款准备金,这使得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资产项下的“其他国外资产”从2007年1月至7月的1069亿人民币左右跳升到8月的2085.27亿人民币,到12月又升至9319.23亿元,累计增加8266.92亿元。相应地,负债项下的“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也会发生相应的增加。

综上所述,从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外汇占款、财政存款、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及央行回购业务的实施是影响基础货币投放规模的主要因素。

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外汇占款增加了9656.85亿元,这就造成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但上半年的财政存款增加了7049.13亿元,这又抑制了基础货币的增加。不过,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财政存款势必下降。如自去年12月至今年5月,伴随着政府支出的扩大,财政存款大幅度地下降,基础货币则明显地增加。

由于现行外汇政策目标以及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因,外汇占款和财政存款的变动非央行所能控制,因此为对冲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央行近年来逐步强化了央行票据发行和央行正回购操作等公开市场业务。

例如,今年上半年的央行票据存量下降了4570.99亿元,这意味着央票操作主要是净投放资金。而上半年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负债净增加了11474.95亿元,这应该是央行正回购操作 力度加大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央行通过正回购净回笼了基础货币。

5.社区银行介绍 篇五

一、社区银行的挑战与前景

小微企业及零售客户领域的竞争将渐趋白热化,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将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

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开始成为各家银行(包括大型银行)竞相争夺的领域,在此背景下,“社区银行”成为被频繁提及的概念。

所谓“社区银行”,主要是指规模相对较小、业务类型相对传统(以存贷款为主),且比较依赖“关系融资”技术的银行或服务模式。

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拥有数量最为庞大的社区银行群体,在过去20多年中,这一群体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概括起来,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银行的“社区化”转 型,直 接 蚀 了 社区银行的 传 统 领 地。随 着 竞 争加剧,大银行越来越重视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拓展,并以网点、服务的“社 区化”

作为主要调整手段,并取得明显效果。

由于大银行在资金成本以及运营效 率上具有比较优势,其 “社区化”

战略对社区银行的传统领域形成了较大的冲击。

第二,净利差收窄对社区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与大银行相 比,社区银行的业务模式相对传统,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度较高,这也意味着,社区银行对净利差的变化更为敏感。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 进,美国银行业的净利差一直稳中趋降。社区银行的净利差水平尽管高于大银行,但也有收窄的趋势,制约了其盈利水平的提高。

第三,收入结构单一,影响了社区银行竞争力。社区银行的收入来源有限,非利息收入占比相对较低,这不利于经营效率的提高,与大银行的差距也日益扩 大。

第四,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削弱了社区银行的客户基础。在考察期内,美国人口向大都市区聚集的趋势仍在继续,且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对于机构分布

和业务重心主要在小型县域和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来说,这一变化意味着客户以

6.社区银行口号 篇六

2、金融小世界,服务大天地。

3、携手重庆,实惠同行。

4、重庆银行,你的社区银行。

5、亲民、惠民,社区在“行”动。

6、在百姓身边,在金融前沿。

7、银行社区幸福行,缴费理财双重庆。

8、真诚服务,伴你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9、自家的理财专家——重庆银行。

10、重庆银行,社区惠民在行动。

11、重庆银行——您身边的金融专家。

12、让您的钱,住进它的社区。

13、社区金融无限广,重庆银行来帮忙。

14、信立重庆,合作共萤。

15、重庆银行,更适合您的银行。

16、重庆银行,普惠民生。

17、重庆银行,你的理财保姆。

18、亲民惠民,为您理财。

19、离生活更近,与百姓更亲。

20、融于百姓,惠于百姓。

21、重庆银行,您贴心的.银行!

22、储蓄的喜庆,融资的庆喜,双喜BANK,重庆银行。

23、惠民到家,“重”望所归。

24、惠民,福民,在重庆社区“行”动。

25、惠行万家,德行天下。

26、创新思维,真心服务。

27、重庆银行,与您同在。

28、相伴成长,一起辉煌。

29、银行社区服务,服务千万家。

30、随时为你保驾护航,终生为你服务到家。

31、银行来社区,存取都神速。

7.富国银行社区银行发展解读 篇七

1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策略分析

在发达国家, 村镇银行的类似机构是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是美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创新, 现已是美国金融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是由该社区相关组织独自设立, 本身的资产规模都不是很大, 而且和社区的实际金融需要相关。其规模大致可以分为一千万到五千万、五千万到一亿、一亿到五亿, 以及五亿到十亿这四个等级。其主要的客户是当地社区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社区银行与美国的大型商业银行不同:社区银行不能在非本社区进行存贷款业务。其只能在当地社区开展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在当地开展金融服务。截止到2009年末, 在美国40000多个地区, 基本都有社区银行的影子, 总额达到8000多家, 遍布全国40000多个地区, 占到参加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商业银行总数的92.65%。

社区银行在开展业务前, 先进行了很好的市场调研, 其将自己的目标客户定位的很明确, 就是该社区的个人、中小企业和当地的农户。社区银行从一开始就让自己定位为该社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将自己有限的资金力量和工作人员集中在本社区需要资金的具有实力的公司和农户上, 这样不但其规模比较小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而且还能化劣势为优势。其不像其他大型银行, 社区银行更多的是以质取胜, 针对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 具有针对性的开发出社区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在金融服务这块, 美国社区银行由于结构简单, 能够向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符合客户特殊需求的金融中介服务。正是由于上面的这些优势, 使得社区银行在美国的很多地方, 其市场占有额比某些大型银行还高。在资金来源和使用上, 美国社区银行很好的防止了社区资金流出社区的问题, 其将在社区吸收到的存款主要运用到社区的发展和建设中去, 避免了出现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一样的“借农村市场的资金, 投资于城市”的问题。社区银行由于身处于社区, 其日常经营费用和业务费用就比较低, 在利率相等的情况下, 它能比大型银行获得多得多的利润。社区银行的工作人员可能本身就是社区的成员, 对社区比较了解, 在日常的工作中, 能够很自然的和社区其他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社区企业也能从多方面进行了解。社区客户的信息不好收集和信用不好评估的问题, 在社区银行面前完全不存在任何影响。这种优势又能使得社区银行在客户贷款核实,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不仅时间上比大型银行有优势, 而且产品和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社区银行能在美国农村发展壮大, 与自身所采取的经营方法有关,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 市场定位具体。

社区银行非常了解自己和大型银行的区别, 以及自身的优势。所以它先把市场进行了合理的细分, 找到最能匹配自己的客户群体。这就排除了社区银行和大型银行在业务上竞争的可能性。

第二, 距离优势。

社区银行和社区的居民更加靠近, 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由于社区银行的行为有利于社区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 社区政府和客户也是支持其在社区中的工作。同时, 社区银行的工作人员可能本身就是社区的成员, 对社区比较了解, 在日常的工作中, 能够很自然的和社区其他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 其能形成更加稳定的业务联系。

第三, 灵活的贷款模式。

由于社区银行的经营活动都集中在该地区, 且其结构单一, 因而社区银行能够很快地对某个客户做出信贷。又由于社区银行的地区优势, 其对客户的征信要求和贷款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从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 尽而增加顾客对银行的忠诚度。而大型银行由于审批程序相对比较复杂, 贷款周期长, 很难满足社区客户及时用钱的需求。同时社区银行本身就是一家中小型企业, 因而其更加容易理解中小型贷款企业的困难和意愿。

2社区银行选择经营策略的原因分析

美国社区银行的利润来源如图2所示, 上边图显示是美国社区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资产的比例, 下边图显示是美国社区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资产的比例。将上边每一年的数值除以下边每一年的数值, 我们可以看出, 净利息收入是非净利息收入的6-7倍和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比例类似。这说明美国社区银行也主要是以存贷利率差为核心作为其经营的核心。

3研究给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启示

3.1村镇银行等类型的小型银行仅仅依靠存贷款利率差作为经营策略的核心, 也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润和长久的发展。有研究学者认为利率市场化会对村镇银行的小型银行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1) 其实不然, 我们分析下美国社区银行和非社区银行存贷款利息差。如图3:虽然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的相关政策, 美国农村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 但是美国社区银行发展速度一直很快, 并且其存贷款利息差一直都优于非社区银行。从贵州省安顺市某家村镇银行2011年到2013年的资产负债表来看, 以利差为核心带来的利润是相对客观的。在贵州, 我们分析X村镇银行, 以利差为核心的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占到了营业收入的95%以上, 并且连续3年都取得了不错的盈利。

3.2我国村镇银行的竞争压力并不大。有研究认为村镇银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但是本文在对贵州安顺市的实证分析, 发现我国村镇银行的竞争压力其实不大。 (2) 如表1, 在安顺市, 大型商业银行的网点主要还是在当地县城关镇上。而在乡镇的网点, 不仅少, 而且其主要的网点设立在该县大型的国有企业内, 业务的客户群体很少。村镇银行在农村的主要竞争对象是农信社, 竞争压力不大。因此, 其业务没有多大的创新, 基本是在重复和简化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经营策略。这些村镇银行在免费享受银行业巨额利差的利润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利润下, 缺乏很强的创新意识。

4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 以存贷款利率差为经营核心在小型商业银行都占主导地位。小型银行可以主要以利差带来的利润维持自身的发展。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金融意识越来越强, 农村金融的改革越来越完善, 农村金融这块市场随着经济发展, 必然成为众多银行在未来关注的重点, 农村金融市场也会越来越完善, 我国村镇银行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 生存环境会越来越严峻。我国村镇银行必须确定自身利润来源的基础, 这样才能推出更符合农村金融需要、更能体现村镇银行优势的经营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少新, 等.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村镇银行经营效率研究[J].财贸经济, 2009 (12) :45-49.

[2]嵇正龙.我国村镇银行与孟加拉乡村银行比较[J].农村金融, 2010 (9) :69-71.

[3]陈正玉.社区银行的发展与借鉴张传良[J].中国金融, 2011 (22) :82-83.

[4]刘超.格莱珉村镇银行存贷款业务的特点[J].财会金融, 2013 (12) :223-224.

[5]尚玮, 王佳, 云佳祺.利率市场化对村镇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3 (6) :676-679.

8.中国社区银行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 篇八

关键词:社区银行;中小企业;融资

近几年,由于大型银行无法向中小型企业和中个人客户提供足量的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商业社区银行应运而生,社区银行是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形式,是社区金融的主要内容,社区银行的出现,解决了金融服务全覆盖和微小贷款问题,对发展社区经济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银行的概念

社区银行的概念植根于某一地区或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它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城市或一个县。所有资产规模小(20),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在经营区域和地方小商业银行可称为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自营式、单型和通用型。所谓自助社区银行,就是在社区内设立自助服务设备,为社区客户服务,属于“无银行”的类型。单一类型的社区银行,是指以储蓄银行或分行为基础的转型,以社区银行为基础的社区。它的服务对象为单个客户,功能齐全,辐射力强。万向社区银行,是建立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高端客户,发展社区个人金融服务,带动公司的业务和银行业务发展的社区银行,其网络设施、功能。

二、社区银行的特点

社区银行与一般大型银行对比有它的特点:第一:社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第二:社区银行的产品一般具有短平快、单笔业务或单个客户金额小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分散贷款集中的风险,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风险防范。第三: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市场,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信息,更全面的相关信息。第四:社区银行办事效率高,因为在社区这个相对小的区域办事的过程很短。第五:社区银行在社区经营并且根植社区,贴近客户,经营上高度自治,可以根据中小企业和居民的个性化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细分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推动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发展,有利于金融创新,增大市场竞争力。

三、社区银行发展的意义

从金融机构的成就和当前经济现实的融资需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落后,利率市场化相对谨慎,农村经济相对欠发达,中西部金融服务供应短缺。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般要求,小微金融服务的完善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层次不同,可能成为下一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小微金融可以有效地服务于三个农村地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缓解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满足农户和小微企业融资新渠道的需求,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缓解中小微企业的经济困难。

四、社区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社区银行的实际意义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商业银行正在进行转型和探索,社区银行的理论和实践是有限的。社区银行的建立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在客户信息安全、安全、员工招聘等方面存在漏洞,这也是监管机构监管社区银行的重要原因。标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社区银行可能是未来中国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我国社区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环境相对较差。社区银行主要是对大银行不愿经营和服务不到的区域和客户,多数是中小企业和低端客户,这些客户信息制度不健全。加上我国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没有客户关系管理的银行对社区的信息缺乏了解,普遍存在经济活动主体缺失使商业银行开展社区金融服务心有余悸,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阻碍了社区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经营观念尚需转变。由于社区银行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改建过来的,其产权关系、法人治理、经营模式、风控观念、制度流程等方面都有原来的烙印和痕迹,然而,社区银行的市场和客户定位都已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彻底转变原来的经营观念。

(三)社区银行开展金融业务缺乏人才。我国社区银行刚刚起步,营销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金融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但由于社区银行在建立初期工作条件差、经营规模小、薪酬待遇低、加上现有银行体系中,熟悉我大客户和高端人群服务的业务人员多,而为小企业、低端客户服务的业务人员少,所以,发展社区银行的人才严重短缺。

(四)社区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不足。社区金融服务,如个性化、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可以从服务产品的数量、从金融咨询、获取、消费贷款、各种转让到代理费用、购买保险、债券、投机基金等金融需求,在这一阶段缺乏社区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从而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这个问题关系到人才。

五、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

我国发展社区银行一方面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吸取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教训,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井然有序地推进社区银行的发展。

(一)政策引导:社区银行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把社区银行发展作为金融战略纳入国家的金融规划,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简称三种地区)的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服务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脱贫致富,长此下去,东西差距,城乡差别将会越来越大,区域差距拉大,将会影响全国同步小康,影响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国家要把社区金融、社区银行纳入国家金融发展战略,要在计划、财税、保险、监管等方面,给西部地区在发展社区银行上给予倾斜,如增加西部地区村镇银行的新增指标,对亏损行适当减免税费,强化三种地区的社会保障。政府要制定强制性的金融投资政策,建立和培育更多真正能够根植于社区、吸存于社区、放款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和融入社区的社区银行,促进金融资源社区化,引导金融资源回流到三种地区,缩小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

nlc202309020104

(二)放宽准入:放宽三种地区的金融管制,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加快这些地区区域性金融改革,推动金融资源资金资源向这些地区流动,而且还要鼓励民营资本开办社区银行,这些优惠规定可比照村镇银行设置社区更加优惠的准入条件,如股东构成、资本规模、地区布局等,社区银行不一定必须是法人银行也不一定是大型银行的分支,可以依靠现有商业银行的网点,根据不同区域的金融需求特点,在政府的政策支持或引导下,将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转型成专门的社区银行,推动金融资源社区化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服务与个性化产品。

(三)差别监管:监管部门要对社区银行实行区别于大银行的差别监管,因为它们的定位不一样,金融产品也是根据社区情况而定,所以必须专门制定对社区银行的监管标准,在法人治理、机构设置、风险控制、制度流程、业务产品设计等方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给社区银行一个宽松的监管环境,使社区银行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建立社区信用环境:小微企业贷款难,原因之一是银行与客户的信息部不对称,由于缺乏信息不能准确了解,而银行对风险无法准确判断,所以产生了贷款难资金缺乏,措施可以这样,第一地方政府要搭建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平台,整合注册登记、人才技术、纳税缴费、劳动用工、节水用电、环境保护等信息,第二人民银行要加快建立小微企业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第三社区银行要跳出财务指标,专门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评审指标,提高信用评价的真实性。第四发展信息中介机构,通过第三方提供信息,使信息工作专业化,客观化,不存在故意作假情况通过专门信息平台,将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人才、交易、等信息记录下来也可以进行统计,使之规范化、数字化、公开化,成为银企双方共享信息,变无规律为有规律,变不可考为有证查,变不可知为能可知。通过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改善社区信用环境,提高社区金融的效率。

社区银行只有做好特性化服务,个性化创新才能创造自我的竞争力。而在,发展社区银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的是社区银行与一般银行不一样,不宜与一般银行网点一样审批、一样的资本要求。应找到适合社区银行监管模式,一方面支持银行的创新,一方面有效地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何梅.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南金融,2013年1月

[2]宋丽.浅析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J],河北金融,2013年6月

[3]曾刚.社区银行的挑战与前景[J],英才,2013年12月

[4]欧明刚.社区银行兴起[J],银行家,2010年10月

[5]王爱俭.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模式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1月

[6]于松涛.关于我国打造社区银行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 ,2009年12月

上一篇:富贵竹的养殖下一篇:期末个人总结1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