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名言以及故事(9篇)
1.古人读书名言以及故事 篇一
古人读书名言
--(战国 子思 《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神童诗·劝学》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对联集锦》
●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勤者读书夜达旦;青藤绕屋花连云。
--(清)袁牧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尚书·仲虺之诰》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清)张月楼
●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
--郑板桥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明)唐寅
●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
--(宋)郑耕老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宋)朱熹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宋诗纪要》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宋)程颢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论语·公冶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程颐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继续关注:
摘抄读书名言锦句摘抄读书名言著名人物的读书名言
2.古人的读书名言 篇二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DD郑成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外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DD 黄庭坚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DD冯梦龙
刻苦读书,积累资料,这是治学的基础。 DD秦牧
日日走,能行万里路;时时学,能读万卷书。 ——谚语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3.古人读书积累的名言名句 篇三
古人读书积累的名言名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8.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9.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马寅初 20.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2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23.“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24.“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2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2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明代学者)2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 3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31.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4.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 ——--鲁 迅 35.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致颜黎民》 36.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37.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臧克家 38.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39.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陶行知:《八位顾问》 40.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陶行知
4.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篇四
大凡学识渊博之人,都勤奋读书,尤其是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典范,并传为佳话。下面我就给同学们讲几个勤奋读书的故事。
囊萤映雪
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日。
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孟轲刻苦学习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5.孔子学习态度的名言以及故事 篇五
孔子看了,觉得挺有趣,就对跟在身后的学生子路说:“咱们过去听听孩子们在辩论什么,好不好?”子路撇了撇嘴说:“两个黄毛小子能说出什么正经话来?
“掌握知识可不分年龄大小。有时候,小孩子讲出的道理,比那些愚蠢自负的成年人要强得多呢?”子路一下子红了脸,不敢说什么。
孔子走上前去和蔼地说:“我叫孔丘,看见你们争辩得这么热烈,也想参加进来,你们看可不可以呀?”
“噢,原来你就是那个孔夫子呀,听说你很有学问。好吧,就请你来给我们评一评,看谁说得对!”两个孩子说。
孔子笑着说:“别急,一个一个地讲。”
一个孩子说:“我们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我说早上近,他说中午近。你说说是谁对呢?”孔子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考虑过,不敢随便乱讲,还是先请你们把各自的理由讲一讲吧。”
一个孩子抢着说:“你看,早上的太阳又大又圆,可到了中午,太阳就变小了。谁都知道:近的东西大,远的东西小。”
另一个孩子接着说:“他说得不对,早上的太阳凉飕飕的,一点也不热,可中午的太阳却像开水一样烫人,这不就说明中午的太阳近吗?”
说完,两个孩子一齐看着孔子,说:“你来评评谁对吧。”
这下可把孔子难住了,他反复想了半天,还是觉得两个孩子各自都有道理,实在分不清谁对谁错。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以后我向更有学问的人请教一下,再来回答你们吧。”
两个孩子听后哈哈大笑:“人家都说孔夫子是个圣人,原来你也有回答不了的问题呀!”说完就转身跑走了。
子路很不服气地说:“您真应该随便讲点什么,就能把他们镇住。”
6.读书名人故事名言 篇六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 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读书,为明理也;明理,为做人也.——彭兆荪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 谁游乐无度,谁就没有功夫学习。——谚语
6. 图书的作用,甚至在古代就已经被挪威和瑞典人一诺尔曼人一所肯定了。他们认定,他们的鲁恩(北欧古金石文字)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卢伯克
7.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巴尔扎克
8.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9.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7.名人读书的故事和名言 篇七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陈毅吃墨水
陈毅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妈妈走进屋,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了起来。这时,他才发现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地拉他去漱口。他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牛顿的故事
牛顿一**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助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伤心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非常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己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是读书。后来,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舅舅一看他所读的是数学书,上面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应该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助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匡衡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
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孙敬头悬梁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苏秦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鲁迅卖奖章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车胤
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读书名言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洋——凯勒—颜真卿
8.名人读书小故事及名人名言 篇八
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9.读书的古诗以及名言 篇九
2、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孙中山
3、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4、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5、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6、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7、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史美尔斯
8、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9、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10、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1、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12、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13、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15、书籍是幸福时期的欢乐,痛苦时期的慰藉。——法国哲学家阿兰
16、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9、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仅仅对那些会读它们的人才是好的。——皮丁
20、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21、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2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23、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24、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25、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26、求知好比饮水,清水淡而无味,蜜水浓香醇郁,泉水甘甜,碱水苦涩。
2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29、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
3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1、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32、读一书,增一智。读书名言大全
33、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3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3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38、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39、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40、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4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42、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43、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4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4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6、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
4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48、晓月闲移三尺剑;孤灯苦读五更书。——《对联集锦》
49、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50、如果想使你的精力变成闪光的才能,就必须有勤劳的手脚和智慧的头脑。
5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2、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53、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对联集锦》
54、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5、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5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7、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58、人的才能像挂钟一样,如果停止了摆动,就要落后了。
5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