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2024-09-13

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精选12篇)

1.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一

论文摘要:本文在界定教学质量,梳理与甄别教学质量保障理论,以及分析和诊断教学质量输入、过程、输出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基于学生发展理论,认为经常性诊断和改进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发展的核心,而建立反馈控制机制是促进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保障,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基本框架。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 发展性 质量保障与控制

一、引言

伴随着高等学校近十年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以在校学生数考察,无论是总量,还是校均学生数均得到迅速扩大,以数量扩张所带来的同龄人入学率为标志,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进入新阶段后,中国国民在分享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带来的毛入学率上升而获取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从学理上讲,只要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质量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毫无例外。原因在于,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保障与提高教育质量是办学者永恒的价值追求,也是受教育者的需求所在。为此笔者认为,对教育质量的基本需求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存在而存在的,是永恒的范畴,是受教育者的权利(无论教育服务是免费提供,还是购买),她与高等教育规模缺乏必然联系。

但从教育质量的供给考察,尽管“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教育供给者的共识,但由于教育质量是软性指标,不易衡量;加之质量的保持与提高需要全方位的系统运作,任何松懈和疏漏都会致使质量缺失,在教育供给方总体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从近些年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由投入所形成的生均基础条件,以及教师、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所代表的能力考察,均未发现下降,且在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的推动下,教育供给水平显现提升态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也并不会导致质量必然下降。

基于上述认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是否带来质量下降问题的担忧则表现为,国民对高等教育的质量需求与教育供给方由于管理问题所产生的教育质量问题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供给方。化解因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可能带来质量隐患的正确路径是消除“必然性”理念,适应时代变化,强化管理,从发展的角度建立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为受教育者提供合格的教育产品。

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中心,本文试图在界定教学质量和甄别质量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基本框架,以求教于同行。

二、对教学质量的认识

1、教学质量的两种观点

什么是教学质量?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但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她却是一个极为模糊,常引起争论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教育理念导致对教学质量的不同理解和把握”。[1]不过,学者们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质量予以了界定或说明。其中有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定义:[2]

其一,教学质量是指教育所提供的成果或结果(即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满足教育目标系统所规定标准的程度。

其二,教学质量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及价值观与人类和环境的条件及需要相关的程度。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不能用同一的标准来衡量教学质量。

2、对教学质量的再认识

早在1998年,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就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3]

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是一种精英教育,精英的高等教育是以少数社会英才为教育对象,是建立在严格的选拔基础上,探究高深学问的教育,因此,精英教育遵循的是一种高度统一的学术性质量标准。

工业革命以后,高深知识向应用领域发展,在高深学问和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大量的中间知识,人们开始关注与解决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知识,高深学问从探究向应用领域拓展。与精英教育所不同的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它是生产领域的专门知识迅速发展后,以培养掌握这些知识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及其质量观是建立在社会需求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在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中形成了质量。[4]

显然,进入大众化时代之后,传统的精英高等教育所形成的单一的教育质量观不再适应于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因此,在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应是多样化的质量观和强调个性化的质量观并存。我们既不能用精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大众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不能用大众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技术取向与操作技能来衡量精英高等教育的质量。相反,高等学校应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确定相应的质量观。

总之,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发展,教育质量观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传统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际需要,必须构建适应大众化要求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分析

1、教学质量保障理论

(1)教学产出理论。教学产出理论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观点。它认为,教学质量体现在最终的教学产出上,因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教育终极产品或服务自身的优劣,而无需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因而,它只关注适合教育的人,按照教育者的标准来控制教学质量,只关注哪些学生会合格,而不是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合格,这一理论意味着“好的产出就是高质量”。因此,它把所有的高等学校放在同一标准上来衡量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2)“附加值”理论。“附加值”理论是在对教学产出理论批评与改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际上是教学产出理论的变异。它认为,教学质量评价必须综合考虑学校“输入”“输出”两方面的因素,尽管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查明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在多大程度上相关,但不少证据表明,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有学者认为,“附加值”方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教学质量与学校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个人发展朝着积极方向变化的能力有关。“附加值”理论正是从这一前提出发,把学生、学校在一个教育周期内所得的“附加值”,即价值的增值部分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尺度。这一理论主要关注教育教学结果,而非教育教学过程。

(3)“输入—过程—输出”理论。该理论是在“附加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该理论认为,“附加值”理论虽然考虑到了学生入学水平与学校输入条件的差异,但它过分关注教育教学结果的质量,而忽视了产生教育教学结果的“教育过程”,从关注合适教育的人到开始关注适合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界引入工商界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模式。TQM理论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求所有学校员工对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教程、全方位的管理,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质量保障时要把输入、过程、输出质量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衡量、评判,认为过程更重要,因为过程产生结果,通过监控过程,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及时纠正并不断改进。因此要求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上,强化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4)学生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是在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其中“可能的发展水平”就是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因此,学生发展理论流派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对教学质量本质的认识千差万别,然而有一点是绝对的:高质量教学的标准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在衡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时,学生的发展应处于核心地位。认为高等教育必须应首先尊重“人性”,认为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因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客户”——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理应成为衡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2、教学质量要素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复杂的。就学生发展理论而言,诊断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有输入诊断、过程诊断、输出诊断。

(1)输入诊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察:

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的投入。大学生入学时知识和经验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

教师教学的投入。教师的教学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保障性投入。包括教学经费的投入,领导精力的投入,管理者的投入,教学条件的投入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教学的投入,包含着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所以,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强调要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从而才能保障学生的发展。

(2)过程诊断。包括:

专业设置。专业具有职业性和学科性的双重特点,因此,专业设置一定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及特色。

课程设置。因专业具有不确定,是学分和课程的集合;而课程具有相对确定性,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单元,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点和重要单元,故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教学的核心是课程。开出多少品牌课程、知名课程是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应体现高等教育活动由学校教学过程向社会实践过程过渡的特征,以适应大众化背景下学生发展的需求。

(3)输出诊断。主要是衡量学生个体的认知、情感等个性发展的程度。即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独立性与自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洞察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

总之,以学生发展理论而言,高校的教育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高校的管理者要最大程度的保障学生的发展。

四、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框架

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认证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它是由学校作出质量的承诺,自我确定能被认可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持续努力,达到与超过预期标准,以获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认证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在高等教育质量鉴定等活动的基础上而出现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深化和系统化,它是指一种在高等教育内在体制性因素的支持下,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运行机制和广泛运用各种评价手段,以保证高等学校维持和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发展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即基于学生的发展,以发展性教育评价为手段,以经常性诊断和改进学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通过反馈控制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1、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理念[5]

我国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概念由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基于学生发展理论首先提出。这种理论流派认为,尽管人们对教学质量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标准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即是说,高等教育质量首先是指学生发展质量,即学生在整个学习历程中所学的“东西”(所知、所能做及其态度);在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目标是否达成时,学生的发展应处于核心地位。其在认知、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

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它以现代教育发展观为基础,以学校的发展为保障的对象,根据变动着的社会需要来调整学校的发展目标,经常性地诊断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持续地关心学校发展的过程,不断完善学校的发展机制,以保障学校的持续发展。

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相信:“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不试图保障哪个学校做得最好,而是要追求保障学校做得更好。它通过需求分析、问题诊断、对策建议及改进行为,促使学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好”。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追求是“让我们做得更好”;其最大价值在于帮助学校做到更好,促进学校的不断完善;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从注重质量承诺到注重质量提升。

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强调:学校的发展既要靠外部(政府和社会)支持,更要靠自身努力。因而它认定,只有依靠学校和教师的自身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保障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标。甚至可以说,外部力量对高等学校的支持也只有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你不能做出对社会有价值的回报,或者你的回报要明显低于其他高等学校,政府没有理由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你身上。因此,自身努力对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外部支持转化为学校自身需求,它才能真正成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动力。

2、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的组成系统

鉴于上述理念,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建立以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她通常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决策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以及辅助支持系统等。

(1)决策指挥系统。通常由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处长、各院教学院长及部份资深教授、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发展总目标确定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质量标准(这种目标注重学校未来潜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制定有关教学活动的政策性措施,指挥和协调学校关于教育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总结学校质量保障的经验和得失。在构成决策系统的实践中,要注意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这个子系统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因素,不要有所遗漏,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对教学质量进行保证和监控;二是要抓住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2)信息收集系统。应由学校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牵头,由从事信息管理的专业人员负责。这个系统的任务是收集高等教育质量信息,获得各方面对教育质量的信息反馈,为质量决策提供依据。如制定听课制度,组织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通过各种渠道听取师生对教育质量方面的看法和建议,了解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等。质量信息收集系统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整个质量保障体系的效率。

(3)评价诊断系统。通常是在校长领导下建立的,由教学管理部门、教育评价专业人员、学校责任心强的资深教师组成。实际上是一个专家系统。他们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处理,对教学的质量状态做出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向校长和教学主管部门提出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建议。

(4)信息反馈系统。通常由学校职能部门与信息管理专职人员构成。这一系统的任务是把专家处理分析后的教学质量方信息,通过两个路径分别反馈给决策部门,即校、院(系)领导层、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广大学生、政府及社会公众,以便及时改进,接受大众监督。及时反馈是一切质量决策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5)辅助支持系统。这一系统可以由学校党群组织的负责人及学校其它部门人员组成。一方面是开展质量宣传,创建质量文化,动员群众参与质量保障活动;另一方面为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提高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基本条件,为教育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1-1

2[2]王承绪,徐辉.发展战略:经费、教学科研、质量——中英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274

[3]《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宜言》第11条

[4]戚业国.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质量观[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39-44

[5]陈玉琨.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8

2.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二

1. 科学规范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没有完全建立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 近年来包括技师学院在内的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非常迅速, 但更多体现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上, 内涵建设的发展成为了阻碍中职校发展的瓶颈, 这其中,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环节则更为薄弱。大部分的技师学院、中职学校并没有成体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甚至没有独立的督导机构, 主要靠教务处和系、部日常的检查来进行监控。在很多包括技师学院在内的中职院校,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一环空缺或者不完善的现象普遍存在。

2. 适合新时期教学工作需要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制度是组织行为的准则, 在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同时, 也最能反映学校治校的理念和思路, 所以说教学管理要规范, 制度机制是关键[1]。有效的运行机制是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保障, 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就对中职院校的了解来看, 很多学校基本做到依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的特点, 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 但是在教学质量标准方面, 部分学校制定出的教学质量评价内涵和标准并不能完全体现包括技师学院在内的中职学校的特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来实现, 所以构建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是进行有效监控的前提, 这些制度也是教学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3. 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教学督导体系、教学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是进行教学管理的保证, 对信息的反馈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 从而做出改进, 也可以使教学管理人员了解学校的教学状况和教师以及学生的整体水平, 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相应决策, 促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形成评价—反馈—提高—再评价的良性循环[3]。包括技师学院在内的中职院校, 由于没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所以在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教学督导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方面比较薄弱或者说体系上本身就不完善。例如, 学生评价的方面, 学校的教务部分给教师的反馈结果往往以定量分数或者就一个等级, 学生对于教师的定性的意见和要求容易被忽略, 教师从简单的数据中无法了解到学生对于教学的真正诉求, 也没有办法通过评价结果来改进教学工作。

二、建立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措施

1. 建立规范的中职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将更多的评价主体纳入到监控体系中。例如, 可以构建二级四层的质量监控体系。二级四层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指学校实现二级管理,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校系两级组成。其中分为校、系 (部) 、教研组、班级四层。学校层面由学校领导、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委员会及其职能部门教务处、督导室、学生处、招生就业办等。系一级包括:系领导及管理层、教研组、班级三层。根据系统论质量监控体系由计划、执行、评价、监控反馈等子系统组成。根据质量管理PDCA理论质量监控体系P (Plan) 计划、D (Do) 执行、C (Check) 检查、A (Action) 处理, 它们的整个系统必须是闭环的。见图1。

这一体系实现了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全要素是指监控体系包含教学的各个环节, 全过程是指从学生入学的招生质量分析到毕业后三年的跟踪调查, 全方位是指将普遍性评价与重点评价结合, 所有与教学相关的组织机构参与到监控体系之中, 包括起教学主导作用教师组成的教学基层单位教研组的参与, 把好教学常规工作及其文件资料的入口关。建立学生信息队伍, 可实现信息的即时性, 即及时反馈、反馈快速性。加之校系二级及其管理层面参与的二级四层监控, 可达到监控的全面性。整个系统是闭环的, 促进教学运行管理的科学性、规范化, 以保证监控体系的完整性。

2. 建立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根本。教学管理制度既要满足学校教学管理的需要, 也要体现社会对中职所培养的学生质量的要求, 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因此, 应该进一步完善包括技师学院在内的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从制度规范的角度对教学管理环节进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强调全方位、全要素的监控, 体现在制度方面应该也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制度体系建设。应当包括保证教学的常规制度、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以及最后的信息反馈与调节制度等。首先是教学常规制度, 规定了各类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以及教学运行的要求, 是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包括基本的教学文件、教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通过完整的规章制度可以知道教学工作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同时保障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有章可循。其次是教学督导检查制度。教学督导检查就是对教学进行监督、指导与检查, 是学校经常采用的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形式, 而制定科学的教学督导检查制度是保证教学督导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学校应制定完备的教学督导检查工作条例, 以制度的形式把该项工作明确起来。工作条例应涉及督导检查工作的各个方面, 包括工作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人员组成与职责, 人员的管理细则等。用规章制度管理学校的教学督导检查工作。

制度制定之后, 最重要的是将制度实施落实, 在制度执行时, 学校应当明确第一负责人, 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工作会议, 深入一线了解制度的落实情况, 及时解决教学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处、教务处、后勤、系部等制度落实的责任部门应明确工作职责, 形成不定期检查与评价制度。

3. 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学校教学信息分为宏观和微观信息。宏观信息为学校教学质量现状、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等;微观信息包括理实一体教学情况、学生考查及考试情况、学生评价情况等方面[4]。学校通过对教学质量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分析后, 及时向有关领导、部门和被评价对象反馈, 使相关部门和个人对教学质量监控的环节做出客观评判, 不断完善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反馈的内容要全面, 反馈的方式要多样, 对后续的工作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4. 建立教学督导体系

建立教学督导体系, 要有明确的督导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及明确的职责范围, 包括: (1) 督导委员会。督导委员会是在校长统一领导下, 对学院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工作进行研究、评议、评审、咨询与指导的机构。督导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全院督导工作, 研究和决定学院督导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审议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方案, 督导建设规划、质量评价标准、督导条例和督导岗位设置原则等重大事项;审议学院督导方面的有关政策、规定等。 (2) 督导室及校级督导员队伍。督导室是学校督导委员会的执行机构, 承担督导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实行督教为主、兼顾导学、促管方针。负责学院督导的组织、协调工作;组织制定教学质量监控的各种评价方案、实施办法及相关的管理文件;组织实施全院性的评教、导学、促管活动;具体组织实施督导过程性工作;分析、评价学院督导工作状况, 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负责向全院发布评价信息, 通报评价结果;制定系 (部) 级督导工作考核实施细则, 组织系 (部) 督导工作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对部门及负责人的考核评价依据;负责学生信息员队伍的组织、信息搜集、处理及反馈。校级督导员:督导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及基地的建设;指导教研活动, 指导和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督导教风、学风建设;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决策提供咨询。实行导督并举、重在引导的方针, 把重点放在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指导上;开展听课并进行评价, 重心放在课后面对面交流和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引导上。

5. 建立适合中职学校教学需要的评价体系

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设。建立以常规的教学活动评价 (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学评教、同行评价、教评管、教评学等等) 、随机的教学活动评价 (教学督导专家对所有教学活动进行随机督导检查) 以及专项教学活动评价 (系统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精品课程建设评估、实训基地绩效考核、专业建设评估等某一项目的评价) 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评估、课程建设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评价指标, 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性和导向性作用, 对评价标准进行修改, 把课程学习方法教育、企业案例引入、创新思维培养等评价要素列入评价体系, 提高各类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坚持教学工作评价经常化与制度化,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6.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当今人才市场属于买方市场、职业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形势下, 用人单位应是教学质量最重要的评价主体之一。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其人才培养缺失、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及其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等最有发言权。在无社会机构对毕业生调查问卷基础上做出评价的情况下, 应把用人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放在首位。在建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在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地域, 行业协会为同类企业的组织者与代言人, 对行业最有发言权, 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中职学校 (包括技师学院) 不但要在建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时与行业企业实行共建, 施行过程也要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监督与评价。学校应与行业协会、企业紧密联系, 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调查, 听取意见。在校级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委员会及其专业指导委员会中聘请行业协会负责人、紧密合作企业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以求校企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库的共建;聘请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建设, 聘请能工巧匠担任以实训督导为主的兼职督导员;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平台建设, 培养满足市场与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同时, 校企合作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学校应积极开展技术服务, 反哺企业, 为建立校企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田彩萍.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9:24.

[2]舒家惠.构建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与保障体系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 :70.

[3]熊岚, 陈明立.教师评价中反馈的意义与策略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7) :19.

3.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三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因此高等学校始终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而教学管理水平尤其是质量监控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众所周知, 教学过程的运行机制高效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的就是科学评价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尤其是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教学质量,查找问题和影响因素,结合教学实际因地制宜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独立学院作为高等学校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更应该重视和规范教学过程各环节, 构建健全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确保其高效、规范运行,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高水平的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要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做好质量的保障监控工作。”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管理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关键,尤其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高效与否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好坏。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到制定、贯彻执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从组织有效的教师教学到学生考试,从课堂理论学习到校外实习实践,人才培养的每个教学过程和环节都离不开质量监控。因此,只有健全、完备、科学、规范的高水平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稳步推进和扎实有效,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才能提高办学效益。

高效、有序、科学、规范的质量监控运行机制是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列出了19项二级考核指标,“教学质量监控”是其中重要一项;在第二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之后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共提出了16项具体要求,“强化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秩序。高等学校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把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在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高低时,教学质量是一项关键性指标。实际工作中,如何发挥高效、有序、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成为高校提升教学工作水平的关键,无论是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贯彻,还是教学条件与资源的有效利用,无论是教风、学风的培育与养成,还是招生与就业的进出口质量提升,都取决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高效运行。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和运行现状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和发展,在以学士学位评估授权评审和独立学院合格验收评估以及省教育厅对高校办学规模年检为契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注重“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在原有办学经验积累基础上,狠抓课堂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和标准,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努力建立和健全了日常教学、学籍、考试及成绩管理等教学过程覆盖面较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形成了一定的运行管理机制,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起到了相当大的规范性作用和提高。

初步形成较为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根据教学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汇编》两版),并依据相关章程和制度组织开展活动。目前基本形成了对日常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依法治校。实现了期初重点检查开学准备、期中重点检查各教学环节实施过程、期末重点检查试卷及成绩分析等三段式分阶段重点检查惯例。

制定并实施了日常针对教风、学风、考风的“三风”检查制度和日报学生“到课率”制度,做到了对日常教学运行和规范的实时监督与检查。

建立了院系领导、督导组专家、教务处巡视听课等听课制度,形成日常分散和期中教学质量检查集中相结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和监督形式,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改进。

同时构建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等教学信息搜集制度,并初步确立了领导专家、同行交流听课评价、学生网上评教等多层次立体教学评价体系。

初步实施了教务处对系部等一级教学单位和二级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的评价和奖惩。

以上监控体系对日常教学和管理起到了有效监督和规范作用,大大促进了学院整体教学和管理的规范度和教学质量及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但是,学院目前还没有形成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机制,没有成形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方法。在考试方面还没有做到教考分离,导致考试的效度和信度大打折扣。另外对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监控不够。此外,学院对于招生和就业出入口协调监管不到位,未能很好地做到协同发展,未达到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双向提升。

机制运行基本顺畅,但是缺乏深度和广度,不够合理和科学,水平不高。总体而言,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现有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运行基本顺畅,达到了一定的规范、有序,但还不够科学和合理。

首先教学质量监控未能涵盖教学全过程。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偏重于日常课堂教学和管理,缺乏对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和教学改革及研究的监控和检查。总体属于日常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质量检查层次。

同时监控缺乏深度和广度。日常教学检查指向性单一,质量监控效果不突出。侧重于教师课堂授课监管,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监控机制匮乏。

其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构不完善,未能体现教学两条主线。目前学院基本形成了学院领导-教务处-系部-教研室-教师这条针对教学主导检查线,但是学工处-辅导员-学生这条教学主体线非但未能发挥实效,而且还有偏离嫌疑。学工队伍和高校思政教育服务教学的宗旨未能很好落实和体现,与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相去较远。

对策与思考

探索研究,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涵盖教学全过程。在现有注重日常教学秩序监控管理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监控管理,构建和强化教学双向监控机制,结合独立学院特点,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目标责任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加大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研究,制定符合学院教学实际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改变单一日常教学检查,实施多方位检查监控机制,切实提高质量监控效果。侧重于教师

讲授监管,应再强化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加强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监控机制。

量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目标要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监控实效性。建立实践教学环节和质量监控体系及指标体系。明确实践教学质量要求,量化管理,针对实习、实验环节性质设定评价指标,加强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价。突出独立学院强化实践教学技能优势,落实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目标。

统筹协调好教学管理及相关部门,协同创新、同舟共济,共同提高教学及管理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从思想上打破人为割裂“教”“学”两条主线,摒除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管理都是教务处的职责。教务处是教学管理主体部门,各级教学单位和相关教辅部门包含学工部门同样负有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实施责任。而且学工部门承担“学”这条主线的主体实施责任。落实“教”“学”两条主线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南二环路1689号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教务处(710071)

4.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四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类型教育是在高等学校教育的框架下,融入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要素,在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只有将这些要素充分体现,并构建起与此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与运行环境,才能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正是按照教育部的这一指示精神,通过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搭建起校内外沟通平台,在构建“社会、行业企业参与充分、校企合作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外部循环体系的同时,还建立了“咨教作用明显、保障功能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体系,初步建立起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双循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如图1所示)。

一、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外部循环体系

(一)建立校内外沟通平台,吸引政府、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学院通过建立行业企业兼职教授、兼职教师、兼职教学信息员工作机制,吸纳合作行业企业专家加入学院质量管理专家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组织,共同商讨专业发展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改革等重大问题。同时,定期开设专家讲堂,建立前沿热点问题报告制度。学院质量管理与业绩考核办公室、教务处、各二级院系及教研室围绕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五个重庆”建设等社会、行业企业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定期邀请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和业务技术骨干来校作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论坛交流,促进校内外沟通与交流。

(二)完善校企合作有效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学院积极推进专业教育与行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企业订单培养到企业定制培养,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到校企共享共用资源,从企业冠名到企业投入建立二级学院,通过制定并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的《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等制度,形成校企共育人才、共享资源的良好局面。

(三)围绕就业市场,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学院建立《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管理的若干意见》制度,以学院质量管理与业绩考核办公室、招生就业处为主,政府、行业企业参与,每年定期开展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论证调研机制,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适用性。

二、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体系

(一)建立质量管理相关机构

学院始终围绕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立校内机构、配备管理队伍、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服务功能,形成学院、教务处、二级院系“三级联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体系。

在成立质量管理与业绩考核办公室基础上,聘任院领导、教职工代表、行业企业专家代表共20人作为学院质量管理与业绩考核办公室专家委员会成员,负责学院质量管理重大决策论证;同时配备质量管理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的骨干3人为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具体执行学院质量管理决策(如图2所示)。

(二)建立一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队伍

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其保障队伍包括了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教学督导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队伍、兼职质量信息员队伍和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如图3所示)。

教学管理队伍主要由教务处管理人员、各院系主任、各教研室主任组成,教学管理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支队伍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管理队伍主要由学生处管理人员、各系副主任、各辅导员组成,学生管理队伍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到合作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跟踪分析,全面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教学督导队伍的组成坚持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聘请了6名对高等职业教育有系统认识且分别来自校内、校外、企业的督导员,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督导队伍,教学督导队伍始终坚持“以督导学、以督导教、以督导管”的教学督导工作方针,对教师教学指导、教学反馈、教研教改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队伍主要由校内专家、兼职教授、校内研究骨干组成,这支队伍主要围绕学院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需求,研究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现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咨教服务等,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队伍主要由校内外学生指导教师和具有稳定工作的毕业生组成,这支队伍在学生成长指导、质量信息反馈、校企合作交流反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手册》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收集系统”软件平台等,及时反馈学生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适应性等方面的信息,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主要由学习成绩优秀、素质优良的在校学生组成,这支队伍主要是协助教学督导员队伍、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队伍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反馈教学质量信息、参与教学质量调研等,在教师、督导、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

三、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

(一)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主要依据现代服务业相关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全面制定符合行业标准和服务型高技能专门人才规格的专业建设标准及各专业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及各课程标准等教学质量标准,初步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环节标准,通过建立并完善《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管理的若干意见》、《新生入学调研制度》、《各教学环节检查制度》、《人才培养质量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等制度,明确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等进行重点监控,形成了过程管理严格、绩效考核科学、持续改进明显的质量保障体系。

(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信息交流与支持系统

学院按照人才培养工作“全员参与、过程监控”的理念,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发了学生能力培养信息管理系统、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队伍办公网络系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系统。学生能力培养信息管理系统为学生建立了个人成长信息档案,并建立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库,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全程记录、全面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队伍办公网络系统为质量保障队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系统为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和考核提供了平台,建立起一套“信息全面、查询便捷、反馈及时、跟踪到位”的人才培养质量信息交流与支持系统。

5.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五

闽侯县职业中专学校 郑迎春

【内容摘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深化课程改革,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这新课程改革像春风,给我们带来了生机,以下是我近三年来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指导》中尝试着教育教学改革,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和探讨。如何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与时俱进结合实际进行教材的增设?如何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 行动导向教学法 有效教学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广泛开展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使技能竞赛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指导》中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如何深化课程改革?以下是我三年来实践教学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与探讨。

一、热身活动,巧妙导入,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兴趣。

中职学校的学生,实践的学习很重要。作为中职教育,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第一思考的问题。譬如在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教学中,我布置学生每人创编一首幼儿歌曲的歌表演。歌表演在幼儿园中特指随歌曲进行的身体表现活动,从歌唱教学的角度说,重点在“动作伴随歌唱”,从韵律活动教学的角度说,重点在“歌曲伴随动作”。如何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我就布置任务,让每个学生自己当老师来示范表演。最后再进行理论总结,这样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刚开始学生不适应,很好奇,但都不好意思表演,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不起来,我就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一次我在着装上费点工夫了,穿着时尚活泼可爱的裙装,一开始上课,我就跟学生说,请她们观赏我创编的歌表演,这一下学生都被我吸引到了。在我边唱边表演的时候我请全班同学跟我一起唱起来,学生跟我一起互动得很好。在下面的环节中我请个别上来歌表演,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如:在幼儿园的歌唱教学中,我创设了幼儿园的歌曲大连唱的情境教学,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引导到我的新课教学中来,我们的学生也很像幼儿园的小朋 友,对这个大连唱也如痴如醉,通过幼儿歌曲,在欢快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似乎不是在“讲授和案例”的课堂教学中学到了理论知识。这就是我以幼儿歌曲作为载体进行有效的理论教学收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行动导向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

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的一项课题研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研究,我是成员之一,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行动导向教学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主动的、不断优化和自我负责的,能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我反馈,学习不再是外部控制而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我围绕选定的训练学生能力的任务,设计“能力的实训过程”,整个实训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选择行动导向的教学法,主要有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做好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集成于学生“能力的实训过程”中。下面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在新歌教学导入的教学中,我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联系起来,看看在掌握了这些专业知识后,能否把新歌教学导入的教学任务完成好?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中能否提高教学能力,达到教学目标?以下是我设计的步骤:

1、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一个学习任务,选定内容(1)小班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2)中班音乐活动《蜜蜂做工》。

2、将学生合理分成两个组,选好组长,每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担任相应的工作(如准备音乐伴奏、制作挂图、创作表演、制作教学课件PPT、编写教案)等。方案分别为两个小组分工合作的成果。组长负责统筹协调,最后每组选出一位来当老师,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实践教学。

3、教师观察记录各小组教学实施情况。

4、评价:双重评价(自评与组评),培养学生参考标准自我反思和如何对别人作出公正、公平评价的意识;在互评中,只为其它组投票,可看出学生是否诚信。教师参与讨论给出建议,每小组由一个学生来总结发言。在学生模拟实践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体系,体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

5、回归工作任务,把所获得的知识与任务联系起来,看看在掌握了这些专业知识后,能否把工作任务完成的更好。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的行动性。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突出“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了解”、“我做过的,我会记住”的思想。我倡导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的这种教学。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该是老师,而应该是学生。教师成为学 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主持人。并与学生一起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针对问题进行解决并改进。实践证明,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职业能力得到了发展。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三、深化课程改革,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说课活动。

说课就是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研人员或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可配合教玩具PPT等媒体形式)自己对所任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设想、方法、改革思路等,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指导》课程设置中没有这一章节内容,但我经过调研,考虑到学生将面临着开公开课和教研活动时都要说课,所有很有必要增设这一内容的教学。说课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在我三年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收到一定的效果。开始教学以视频介入,先让学生观看优秀的幼儿园音乐说课活动,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抱负。说课活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先模仿他人进行说课,到自己设计创新。以一次课(1学时)的教学方案设计为例,先制定活动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研究教法和学法,陈述教学设计,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如何突破?突出说明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特色。最与众不同的,要多角度挖掘。

这一说课活动我还开设了兴趣小组,作为一项学前教育的技能参加学校每年的技能节比赛,并决赛出名次,给予鼓励。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说课活动,是为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为提高未来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创设的。从毕业生调查情况来看,实践证明,学生在从事幼儿园音乐教学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够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是好法。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时俱进,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教材教法进行有效的选择,选择出最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有效地完成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而努力。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08〕8号,2008、12。

[2]徐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7。[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2006、(2)。

6.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六

论文关键词 市场 监管 探索

在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局对如何转变烟草专卖管理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新课题。构建“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市场监管体系(以下简称“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一、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背景

2012年4月9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赵洪顺副局长在全国烟草专卖管理暨专卖内管工作现场会上提出:着力构建“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市场监管体系。坚持守土有责,强化属地管理,坚决打击各种形式不合法、不规范行为。提高市场分析和判断能力,注重市场监测,加强对异常零售客户的管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检查,积极疏导零售客户的合理诉求。牢固树立服务零售客户的理念,努力为零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在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中,着力构建“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也是符合《行政处罚法》有关要求的。《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还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二、“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内涵及方式

卷烟市场监管的目的是严格贯彻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查处和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建立规范有序的烟草生产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既适应市场监管的目的,又符合市场监管内容的需要。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是市场监管方式的四个方面,既可单独适用,也可综合实施。

(一)打击严厉

提升案件经营能力,强化信息情报网络建设,开展联合执法,突出对制售假行为、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主要方式是对情节较重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严重的取消烟草专卖经营资格;对无证经营行为,移交工商部门联合予以取缔;对涉烟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管理到位

提高专卖执法人员分析判断能力,对卷烟零售户实施分类管理,以异常零售户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检查和管理。主要方式是实施《卷烟零售户分类管理办法》,结合卷烟业态,明确分类管理的重点,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和转化举措。

(三)疏导及时

对有违法行为的零售户,通过实施行政指导举措,进行教育转化,避免再次违法;对轻微的无证经营行为引导整改或不再经营。主要方式是采取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约见、行政建议、行政回访等方法,减少违规率,提升教育转化率。

(四)服务周到

落实“与客户共创成功”理念,通过为零售户提供法制培训、真假烟识别等,为零售户经营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主要方式是实施五层法规培训,即新办证户入门培训、经营初期培训、违规户专门培训、守法户常规集中培训和日常上门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三、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专卖管理部门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打击、管理、疏导和服务,所实施的执法行为不得超越管理权限,不应违背法律精神、原则和国家政策。

(二)合理性原则

注重公平、公正,所实施的疏导和服务应符合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要求,方式方法应妥善。

(三)针对性原则

紧密围绕市场监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薄弱环节,根据不同的对象、案件或行为性质、特点,选择相应的市场监管或服务方式,实现最佳效果。

(四)以人为本原则

综合运用各种行政措施和管理、服务手段,寓执法、监管于疏导、服务之中,有效解决随意执法、趋利执法、不规范执法等问题。

(五)公开性原则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适当方式向零售户公布“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内容、形式等,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意义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在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对转变烟草专卖管理方式提出的新要求。近几年,连云港市局实施的柔性执法,已在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提高零售户守法意识,保持良好卷烟市场秩序等方面显示出成效。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对“柔性执法”的完善和提升。

(一)该体系是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建设法治烟草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专卖执法的亲和力;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专卖管理秩序和社会环境的体现,有利于优化发展软环境。

(二)该体系是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转变管理职能和服务方式的重要举措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专卖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理念与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在工作职能上从传统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是在工作方法上从刚性监管为主向刚柔相济、相辅相成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新型烟草专卖执法管理模式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专卖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该体系是优化执法环境,实现执法成效与社会效果共赢的根本保证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有利于突出对重点违法行为的打击,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可以减少或避免违法现象的发生,提高监管效率和效能;可以协调和解决专卖管理部门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争取配合。

五、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注意事项

“打、管、疏、服”是一项综合性的市场监管体系,需要专卖管理登多部门分头实施,同时又要协调配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实施主体、职责,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文书,规范操作流程和程序,确保应用、监督、考评到位。

(一)部门协作,共同实施

机动大队侧重于打击,日常监管大队全面实施管理、疏导和服务,证件管理部门侧重于管理和服务,案件审理部门侧重于疏导和服务,综合管理部门侧重于督查考核。专卖监督管理部门继续发挥好与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的协作机制,共同解决调查取证、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等难题。继续完善与工商部门打击无证经营的协作机制,依法取缔无证经营。

(二)形成体系,系统实施

该监管体系的建立,需要市县局共同实施。要明确市县局的分工,系统实施。打击方面的制度应主要包含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行政处罚案例指导制度》、《暂停整顿操作办法》、《取消经营资格操作办法》等。管理方面的主要制度应有:《卷烟零售户分类管理办法》、《8种检查方式实施细则》等。疏导方面的主要制度有:《行政指导程序规定》和配套的实施细则、标准规范等。服务方面的主要制度有:《卷烟零售户法制培训实施细则》等。四个方面共用的制度有:《卷烟市场日常监管实施细则》、《卷烟市场互查实施办法》、《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用语规范》、《全程说理执法实施意见》、《市场净化率考评办法》等。

(三)完善标准,规范实施

打击、管理、疏导和服务,每个方面都应有相应的实施标准和操作流程,实施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规范,做好有关文书、资料的收集、保管、统计、分析等工作,按照要求规范实施。

(四)信息支撑,高效实施

综合证件管理、市场监管、情报分析、案件审理、内部监管等功能,实施移动终端系统,提升市场监管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提升市场监管整体效能。

六、结语

7.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七

分析化学一般在第二学期开设, 此时, 经过一个学期的专业教育及相关课程学习, 大部分学生思想上确立了学好检验学科的目标。但是, 中职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文化课成绩普遍较差, 学习能力不强, 且多数来自农村和县城, 由于当地学校教育水平有限, 学生父母文化层次偏低, 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及素质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

所以, 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改变现状。我们对2013、2014 级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重新设计, 合理安排, 改进教学方法, 使之更适应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 具体如下。

1 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1.1 改革现有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目前,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按照理论课程进度安排相关实验内容。全部实验课时中滴定分析实验占绝大部分 (见表1) 。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按循序渐进原则设置实验内容, 侧重于基本技能训练,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及实验素质。同时结合目前检验专业特点, 将基本实验内容从原来的侧重滴定分析改为与专业要求比较密切的基本技能操作及分光光度法。新实验教学体系设置见表2。

1.2 改变学生实验操作方式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 (TBL) 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 注重人的创造性、灵活性与实践特点的新型成人教学模式[1]。根据目前学生实际情况, 我们将实验操作环节进行了变动, 以TBL教学模式来完成相关实验操作。这样, 一方面小组成员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使实验操作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另一方面, 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配合,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使其更适应检验工作要求。

1.3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 以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法取代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根据实验教学需要, 通常运用的方法有PBL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1)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引导,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

(2) 教学做一体化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 师生边教边学边做, 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 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1.4 完善实验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不同, 是一个较为复杂和综合的考核过程。为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应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综合性操作技能, 应注意量化考核细则, 以科学、公正、准确的原则评定学生成绩。

2 实验教学的实施

2.1 实验分组

将学生两人分成一组, 分组时参照上一学期成绩, 按高低搭配同时兼顾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以TBL教学模式来完成相关实验操作。同时以团队为单位,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并进行组内和组间交流、讨论, 进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TBL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增加团队合作经验,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2.2 上好第一节实验课

在上第一节实验课时, 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的目的、要求、内容进行充分说明, 同时对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与格式进行细致讲解。针对实验结果的处理 (可疑值的取舍、误差的计算) 及实验结论的得出, 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建立“量”的概念。对即将使用到的基本玻璃仪器清点和清洗进行讲解, 使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产生兴趣, 初步树立“质”的概念,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3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

在基础操作和基本训练两个模块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教师边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解, 边示范正确的操作手法, 学生分组操作训练, 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错误。在用中学, 学中教, 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还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了理论知识, 掌握了实验技能。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自在。

2.4 开展PBL教学

针对基本实验内容采用PBL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前提出若干与实验相关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边做边思考, 增加师生互动;另一方面通过提问,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验[2]。例如, 在配制盐酸标准溶液实验时, 我们设计如下问题: (1) 浓盐酸是具有挥发性的液体, 能否直接配制?配制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 使用基准物质进行盐酸浓度标定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又如, 在分光光度法测定高锰酸钾含量实验时, 设计如下问题: (1)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滴定分析中与分光光度法中是否一样?有何区别? (2) 为什么用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含量?

2.5 实验考核

2.5.1 明确考核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目前检验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分析化学技能考核制度, 针对电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制定详细的考核及评分方案。首次教学时向学生公布考试内容、考核方式、考试时间及成绩评定标准,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调动学习主动性。

2.5.2 考前复习, 强化训练考试前一周开放实验室, 方便学生复习。由学生自主进行相关考核内容的强化训练。

2.5.3 成绩评定采用多层次、综合化的评定方式。同时将实验成绩与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挂钩, 学生成绩评定为笔试成绩 (60%) + 操作技能考核成绩 (40%) , 达到促使学生学好实验、掌握技能的目的。

2.5.4强化平时实验考核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并做好记录。要求学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成绩不能单纯以实验结果的好坏来评定, 学生还需要仔细进行相关误差的计算并给出实验结论, 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建立“量”的概念,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5.5实验技能考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现场操作, 教师根据评分标准现场打分。

3 教学效果 (见表3)

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评价教改效果, 对2013 级和2014 级检验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201 份调查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200 份, 有效回收率为99.5%。结果显示, 教改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肯定和认同, 说明教改是成功的。

总之, 只有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才可能有所突破, 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较高的实验素质、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从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柳青, 战明侨, 吕怀刚.以团队为基础的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16) :106-107.

8.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八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同时也带来新的教育质量问题,教学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此就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质量观和构建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质量管理的一套操作系统,是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主动加强自我约束、管理和完善的有效机制。当前,由于受经济效益的影响,有些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随意设立辅导站、教学点,导致教学管理不到位,教师教学质量意识淡薄。因此,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确保成人高等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教育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确保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构建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实践证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确立,促进学校改进教育工作,明确办学思路和质量目标;有利于教师教风的培养和改善,教学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风的改善,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管理质量。

二、确立适应成人学习特点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根本目的是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必须首先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确立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观。

(一)把握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化社会的构建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的重要途径。其基本特点:

1.开放性

成人高等教育面向、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公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求学者提供学习的机会。

2.灵活性

学习形式灵活: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函授、白考、电大、夜大等学习方式。

学习内容灵活: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因需施教,充分体现教育与社会的紧密性、针对性、实用性。

专业设置灵活:学校可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招生的人数、专业的设置。

学习方法灵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和辅导学习者自主学习,不断增强教学手段、方式的现代化。

(二)确立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

教学质量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及教学效果价值观的反映,其本质是教育自觉服务于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其基础是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而提高、充实、丰富自己的程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多元化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在明确成人高等教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求学者和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确立与成人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相适应的质量观,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社会需求的整体的质量观

成人高等教育在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理念的教育价值观体系下,整体的质量观,着重衡量教育是否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素质。只有培养出得到社会认可和高度评价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才称得上是高质量的教育。

2.满足个体需求的质量观

成人高等教育在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在为学习者提供服务,成人学习者由于入学年龄、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呈现多样化,要求成人高等教育满足其个性化的发展。因此,确立、评价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必须以满足学习者个人的需求程度为标准。

三、成人高等教育监控体系的基本构思

(一)以教务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监控体系是成人高等教育各项管理制度和教学改革方案有效实施并促进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保证。由于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综合的“多面体”,因此,必须从多个侧面、多个视角进行观察分析,才能全面反映教学状况。以教务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它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监督教学秩序、教学水平,检查监控学生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状况,并对有关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及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及时改进和完善监控体系。教学监控体系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教学监控系统可建立由督导团、巡视组组成的实时监控系统,对教学过程实行全面监督和控制。它以收集信息为手段,对教学工作、教风、学风、教学质量做出准确判断,分析。督导团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在职和部分离退休教师组成;他们开展教学检查、随堂听课、参与教研活动等。巡视组由院(系)教学负责人、管理人员、班主任共同组成。通过督导团和巡视组的共同参与,深入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准确收集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信息,以便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督促、指导、反馈和调整,同时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为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供依据。

(二)以质量为标准建立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标准,通过对学校教与学等情况的系统检测与考核,评定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估体系可由3个部分组成,目的是促进教学、科研、教改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1.成人高等教育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估

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以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办学条件,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2.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组织的评估

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评估体系,主要是从完善自身教学和管理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定期教学评价,目的是规范教学管理程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社会评价组织

即媒体监督,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中介机构”对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注重市场调研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它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根据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对学校进行分类评估和排名,每年一次,让学校排名成为有影响力的质量报告,成为一种对高等教育机构运行过程有效的外部监督模式。同时,作为高校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参考依据,既调动了社会参与教育评估的积极性,也保证了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将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理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把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特点,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把握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树立先进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大光,构建完善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和实践[J]齐哈尔尔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2]黄培森,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与质量监控[J]成人教育,2009,(7).

[3]黄敏.新时期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监控体系的策略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9).

[4]温素卿.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

9.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九

一、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必要性

1、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受到生源整体素质下降、教学设施陈旧、校舍面积减少、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管理的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现象。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如何坚持数量、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中,自我约束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明确的自身定位为支撑。正确的定位既有统领作用,引领学校积极健康地发展,又具有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院相比,在定位上是有所不同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目标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定位在办成具有地方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多专业学校;办学类型定位主要是教学实训型,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并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即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主旨,培养“匠”,而不是“师”。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需求

学校办学特色主要指专业、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所独具的明显实力与优势。办学特色是教学质量的彰显,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居多的现实,决定了职业院校发展不可能同在一个平台上,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办学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应有适合目标的质量观,不要盲目攀比,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上,那样就背离了自身的合适目标。首先,要正确定位、安于本位、不要越位,依据社会需求加快专业调整,通过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致力于办出优势专业和品牌专业,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其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师资、生源、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确保专业技能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同类学校的平台上打造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再之,需要构建满足教学质量要求的量化考核体系,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管理特色。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是中等职业学校在特色发展中的内在需求。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1、主要原则

(1)全员性原则。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因此,需要全员发动,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为指导,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2)全程性原则。监控教学准备过程、课堂教学实施过程和实习实训的实践过程,要监控与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始终。

(3)全面性原则。监控与评估(价)覆盖面要大,既有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又有专业建设评估、课程建设评估、教学工作评估,也有各种教学奖励评定和教研课题评审等。

(4)可行性原则。监控与评价所涉及的人数多且范围广,必须有规范的评价程序、科学的评价标准、共享的交流平台,并在时间、经费、操作上具有可行性,不需过多花费精力和财力,标准简洁易懂且方便于操作,确保评价真实客观。 2、建立制度

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的基本保证。围绕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要加快建立一整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本着继承、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和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总体构想,进一步完善教学规范,健全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首先,以完备教学基本文件为目标,聘请专家严格审查,核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每学期编印教学日历、课程表等,为日常教学管理提供基本规范;其次,针对学籍管理、教材管理、教学研究管理、实验室管理等影响重大的教学管理工作,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文件,从教学管理系统、培养计划与执行、课堂讲授、课内外作业、教学质量管理诸方面,对教学各个环节都要作出比较详细的规范要求;再之,需要充实和完善各项教学质量标准,促使课程及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日益科学规范。

3、加强督导

要制定实施《教学督导工作工作细则》,根据《教学督导工作工作细则》,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中的教学督导。学校聘请资深教师,组建了校级教学督导组。督导组成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好,学识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热心教学改革,责任心强,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信。学校委托教学督导组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定期分析研究教与学双方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学校应积极建立教研室、专业系和校级教学督导组三级督导并举的机制,以实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全程督导。

4、强化监控

教学质量涉及到教育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只有运行机制健全,各项教学要素、教学资源相互配置合理有效,才能保证教学的总体质量。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向教学科研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和措施;定期开展优秀教学质量奖和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奖以及精品课、优秀课等评选活动,把教师教学效果、工作业绩作为竞争上岗的必要条件和年度考核的主要指标,在职称评聘工作中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另一方面还应通过期初检查、期中评价、期末考核,把教学监控覆盖到教学的全过程。要积极推行三级听课制度,一是学校领导和教学督导员定期听课,检查各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与运行情况;二是专业系主任每周听课,了解掌握教师教学情况与调整改进工作部署;三是教研室主任随堂听课,从中找出教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5、搭建平台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学校要利用好校园网消除校园内信息不对称,这也是学校在内涵与特色发展中的一种战略性选择。“信息网络化必然对新时期我国学校教育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而且是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通过校园网络可搭建教学信息收集与反馈平台和各种教学评估的长效评估平台,师生可以通过这两个平台直接反映教学一线的心声,也便于学校及时了解教学运行情况,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上传,可为学校各项工作的调整部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还可以构建一个学生信息支持平台,一是在校内每一个班聘请一名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信息员,负责收集和反映广大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宣传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二是对已在校外工作的毕业生,做好跟踪调查,通过请用人单位填写调查表、派人走访、召开座谈会以及网上信息传递等多种途径,听取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评价,推动学校对教学计划的及时调整和专业结构及其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等改革创新,在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制度化、网络化同时,真正形成中等职业学校的全方位、自我监控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韩志勇乔淑梅李宏中等职业教育要迎接入世挑战[J].职业技术教育(教研版),,22(28):4-5。

[2]徐红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学生评教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6(2):92-94。

10.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十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学校的教学任务质量也是越来越重,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它是高等学校的根基。一直以来高等院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水平的基本标准是由人才培养质量决定,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因此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校进行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对这一体系的建立将为高校未来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1.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意义

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很多,其中质量健全教学监控与保障体系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教学监控机制中,仍然存在质量标准不健全的问题,大众对教学的评价不高,主要原因来自高校对教学质量监管和把控力度不够,信息不透明,在评价质量的过程中,人为因素是最关键的,重视监督而忽略了控制质量;质量监控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平衡的状态。高校的机械制造类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与掌控,实践教学环节监控或监控不足的问题质导致当前机械制造类教学体制存在漏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缺陷导致教学质量的监控存在功能性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方向也因此存在很多漏洞,其中包括不能充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因此加强机械制造业教学质量监控体制成为专业建设的关键。几年来,教育部出台了许多关于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文件和政策质量,在“质量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质量工程比较重要的内容其中包括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质量建立体统质量、质量规范、质量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些制度体系的建设是未来高等学校提升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也是保证教学质量能否根据市场变化稳步提升的关键。

2.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2.1质量建立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标准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内容有许多,包括组织保障体统、质量目标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分析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等等。制定规范、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质量,因为它关系着未来实施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质量,未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以及培养满足未来需要的卓越工程师的根本保证。对于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的环节和特点,要求建立关于不同的教学评价指标和学生能力的考核指标和对督学、教师、学生这些评价人员制定各自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国家要求对一系列课程的理论教学要定制一些教学质量的管理标准,例如教学工作规范、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编写标准、主讲教师资格审批表、教学质量评估卡(学生用)、听课评价表(教师用)、期末考试试卷复查处理的有关要求、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期末考试试卷自评报告、期末考试试卷复查表等等;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卡片、设备器材清单、实验教学评估卡的质量问题是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的关键。对于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环节,制定的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内容应该有以下几点:生产实习大纲、生产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题目审批表等。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材以及课程建设的相加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内容。要想明确质量监控点就必须把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与总结出来,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能力的考核指标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随着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因素的规范而进行制定与规范。课程的考核应该打破传统的方式,创新出另一种考核方式,例如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能只看重期末的一次考试,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能力上,应该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的表现,进行多种多样灵活的考核。创新的考核方式的具体操作有: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能力为考核核心,进行双语教学课程的理论课程考核的时候结合人工教育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网络考试的运用,最后给出最符合学生标准的成绩。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可以通过生产实习网络考试系统进行;当学生受到鼓励和表扬时,会涌起自信的源泉,在进行CAD/CAM质量进行评价中,把学生比较有代表性,比较创意的作品挑出来表彰,可以采用在教学论坛上“加星”的公开勉励,并且在最后的成绩中加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这样不仅把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力给逼出来,还有效的提高了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质量注重系列课程的教学信息反馈

影响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环节相对比较多,教学信息反馈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是教学信息反馈的基础,只有教学管理人员、督学、任课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才能完成教学信息的采集工作。实现教学信息的传输需要调差问卷、书面评估卡、电子邮件以及网络论坛等工作的结合,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使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的环环相扣和层层相连。所谓教学信息的处理,它的含义是学院和系级的教学管理人员对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分类、汇总以及分析。每时每刻都关注教学状态,这样可以在教学出现问题是能够及时反馈给网络得到处理和调整。教学信息的反馈工作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工作的改进和调整有重要意义;同时,优化后续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接受课程组的信息反馈,这样无限的良性循环可以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某一个学期的反馈信息,我们可以依据系列课程教学的薄弱过程,对实习环节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机械制造系列课程的反馈系统是实现教学信息的及时传递和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能够完美实施。

2.3质量建立教学过程中的奖励制度

为了使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知,国家可以建立教学过程中的奖励制度,以此来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修养在进一步提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工作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积极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目标放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认真配合教学质量监控活动的工作,当反馈信息和评价结果不如自己意时不要气馁,坚持相信下一次的教学活动会很好的完成,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高系列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自己以后的教师生涯做铺垫。国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方面的奖励力度,以此来让更多的教师自觉主动投身到教学当中去,比如奖励制度可以添加比较有吸引力的项目,包括增加教学奖励酬金、定期组织学院和系级优秀教案评比、优秀课程组评比、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双语教学大赛等活动。在每一年结束教学内容时,根据教师的表现,对表现比较突出进行表彰,表彰的内容可以是关于院系级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本科生创新项目指导教师、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优秀实验指导教师、本科教学先进个人等。当对教师的职称评聘时,要倾向于骨干教师、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对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与改革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加强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性。当然,有奖便有惩,对于比较不负责,有重大教学事故的出现时要进行惩罚大会,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大家会少于犯错的几率。对学生的培养也不可忽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地激励他们的潜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结语

文章针对机械制造系列课程,论述了机械制造系的质量监控体系特点,制定了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对构建便捷畅通的教学信息系统,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对如何建立监、拉并重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知何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力求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实现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教风与学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范淑清;呼咏;邹青;张富;魏福玉.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06

11.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独立学院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最重要的,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因此对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加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构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1.全员性原则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所有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包括学院领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总之,全员化运行机制不仅是教学管理工作规律的要求,而且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因此,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明确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责任与权限,真正做到权责明确、各司其职,使他们在工作中按照既定的规范不断自我调整,这样才有利于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从根本上保障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2.系统性原则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坚持系统性原则就是要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全面质量,从系统的角度考察质量保障活动的每一个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系统的方法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横向上看,涉及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设施、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从纵向上看,涉及学院各管理部门,包括系(部)、职能部门、教研室、班级等。横向和纵向的结合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纵横交错的网络,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对教学质量进行保障就是要对这个“网络”进行控制,将保障质量活动的各部门、各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组成一个高效、严密的整体。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教师及独立学院自身均应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与潜力,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中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针对学院外部变化(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等)和内部变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及时作出调整,这样才能实现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结构

1.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由董事会组成,董事会在教学方面的职责主要包括确定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定位、制定学院发展的长期规划、协助院长开展工作并对其工作进行评估、决定教师的聘任、协调学院与社会的关系等。董事会成员由投资方、母体高校选派的院长组成。因此,董事会能通过自己的作用把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保证学校方针政策的制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最终保证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科学性。

2.教学质量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目标体系是独立学院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制定有效的实施措施和评价方案。根据独立学院教学的实际情况,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目标体系包含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各环节质量目标以及教学管理质量目标等。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以及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质量目标主要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的选择及实施等。教学管理质量目标则包括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控制和结果的评定、对教学文件和教学工作计划的管理、教学改革的规划和实施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该目标体系能够依据环境的变化和信息的反馈进行动态调整,保持系统处于开放状态,与整个环境相互适应,协调发展。

3.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对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是检验教学工作质量的标准,也是宏观调控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包括评教和评学。首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手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听课、问卷调查、同行评议、专家评价、学生评估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进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其次,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考试是一个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不仅能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还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

4.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信息反馈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为及时掌握教学第一线的信息,独立学院可以建立三个动态的信息反馈网络,即以各教研室主任、各系主管教学的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为主的教学行政领导动态信息反馈网络,以辅导员、系学生工作领导机构、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为主的教学动态信息反馈网络,以学生教学信息员、学生会学习部、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为主的学生学习动态信息反馈网络。这一动态信息反馈网络的建立对保障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运行良好,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运行机制是整个体系的基点,主要包括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

1.竞争机制

在独立学院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使它贯穿于独立学院办学的全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充分运行起来。独立学院要为争取更好的生源、师资、办学经费、社会声誉、社会地位而竞争;学生要为获得比其他学校学生更优异的成绩而竞争,要为获得更理想的工作而竞争;教师要为续聘和职称晋升而竞争。所以,在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能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力,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整个体系动态良性地运行起来,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激励机制

激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进并引导行为使之向预定目标前进的作用。在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引入激励机制,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引入对教师的激励机制,能够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使其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能够稳定教师队伍,留住优秀人才,使教学质量得到可持续的提高。二是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依据,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引入激励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学习动力和成就动机,提高个别化学习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

3.约束机制

独立学院的约束机制是将影响教学质量的人的因素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朝着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可见,约束机制是独立学院保持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相对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独立学院的约束机制应建立在法规的基础上,主要包括教师道德行为约束机制、教师教学行为约束机制、学生道德行为约束机制和学生学习行为约束机制,这些约束机制确保了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稳定有效运行,保障了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承祯.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控制与管理的理论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2]彭鹏.高等学校对其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3]马建生,张艳敏.美国教育改革的市场机制及其公平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4,(5).

12.浅谈构建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与思考论文 篇十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回顾近年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以及各高校内部构建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保障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通过观察和研究我们还发现国内高校所构建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缺陷。诸如,很多高校不能很好地利用外部和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的高校侧重外部保障,有的高校则侧重内部保障;还有质量保障体系内容近似,缺乏特色和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出提几点意见,以期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更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保障高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1 外部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机结合

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外部保障体系主要是指政府、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外部监督、评估系统,内部保障体系主要是指高等院校内部所建设的质量保障系统。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主要通过教育部教学质量评估来完成。所谓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基本上依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来建设的。

在外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我们认为单纯依靠教育部教学质量评估还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育部教学质量评估的权威性,以及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升作用。由政府主导的评估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政府干预过多,管得过死。我国高校大多是公办院校,政府既是办学者,又是管理者和监督者。这样,政府对高校的控制就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到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小到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过多地干预高校具体事务,影响高校自主发展和办学积极性。同时,政府作为高校的办学者和管理者而又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价,那么监督和评价的结果只能体现出高校执行政府指令的情况,至于政府的教育决策,指令政策是否合适就无法体现出来了。其次,指标体系比较单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是针对我国所有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可是,我国本科和专科院校几百所,这些院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用一个标准去衡量,确实也勉为其难。国外的很多高校教学质量的外部保障主要依靠非官方的认证机构来完成。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委员会,是独立于政府和高等院校之外的重要的评估中介机构,专门负责高教育质量认证工作。[1]在美国,联邦宪法禁止教育部等政府机构直接管理或控制本国的高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要是由“非官方”或“民间”的认证机构负责的,但却被广泛认可。[2]比较欣慰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社会教育评估机构,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上海高等教育评估事务所”、“辽宁教育评估事务所”等。我们应大力倡导社会教育评估机构发挥应有作用,改变目前由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格局。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高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需注意以下两点:其一,要健全和完善各子系统。高校内部质保体系包括教学活动组织指挥系统、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等。各子系统要协调配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其二,要制度化常态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要常态化,不能仅仅为了应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

高校教学质量的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二者的作用不同,外部保障更多的是监督和评价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成果的宏观保障,内部保障主要是对院校内部教学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微观保障。注重外部保障忽视内部保障,或者相反都是不恰当的。二者不可偏废,必须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有机的结合。

2 突出时代性和地域性

按照国际惯例,高校入学率小于15%属于精英化教育,入学率在15%到50%之间的属于大众化教育,入学率大于50%属于普及化教育。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要与此相适应。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于精英化教育阶段,使用的质量标准也主要适应于精英教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不仅要要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也要培养各行各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其中既有从事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也有从事具体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的这种转变要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使用的质量标准随之改变。制定适应当前教育模式的质量标准是目前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当务之急。

影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政策法规、科技文化、经济结构、行业布局等等。社会在飞速发展,这些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也随时改变。这就要求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该是一种动态的体系,体系中也应该具有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功能。

我国高校众多,分布在各省市。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也不同。如果采用同一的质量评定标准来评价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高校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认为各地高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时,要以《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设定符合实际的富有特色的教学质量标准。很过地方高校办学条件较差,但以国内或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学质量标准要求自己,这样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根据自身情况,教学定位于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既有益于社会,也有利于自身持续发展。

3 注重人文因素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育的职责,在评价高校教学质量时不仅要评价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情况,也要评价学校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兴趣、意志乃至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情况。学生思想品质、兴趣意志以及创新能力的养成往往比知识技能的获得更为重要,然而由于不易操作,在质保体系中往往被忽略。教学过程的质量保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有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3]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是施行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品质的人。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切忌把它简单处理为教条的、机械的缺乏人文关怀的运行机制,也不能把对复杂教学活动的监控与评价简化为大量数据的堆积。

摘要: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没有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构建的质量保障体系也内容近似,缺乏特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三点建议,即外部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机结合;突出时代性和地域性;注重人文因素。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黄爱华.英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2]徐丽敏.钱建平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建设教育2006.8.

上一篇:电大学习总结下一篇:科技英语下翻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