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摄影分析

2024-07-02

建国大业摄影分析(精选10篇)

1.建国大业摄影分析 篇一

观《建国大业》有感

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放了一部电影《建国大业》,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有几次因为电影里面的情节所感动,看完以后感触也是颇多的,新中国的成立,真的太不易了,这些都是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这部电影真的值得一看,说实话,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真的是自愧不如,很多战役都不清楚,也几乎没了解过,看到电影里面打出的字幕,才知道原来那个年代经历的战争是那么多,老百姓是多么盼望和平,共产党作战设备是那么的简陋,却不怕牺牲,毅然往前面冲,枪林弹雨,他们都是为了和平而战。

电影中有个情节着实令人感动,淮海战役取得胜利后,毛主席、周总理、任弼时、朱德等,四个改变中国的领导人,一起欢呼,一起喝酒,一起跳舞,可想而知,战争的胜利是多么不容易,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四个人喝着酒抱团一起唱着国际歌,回想他们几十年经历的磨难,他们终于释放了,把内心激动的心情完全释放了。细数经历的战争中,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雪山,漫漫草地……每一次的战役都是用共产党无数的生命去捍卫,才换来了一次一次的转折,他们唱起来,哭起来,笑起来,各种心情交杂在一起,胜利太不易了!看着电影里面的一幕一幕场景,我的内心也澎湃起来,和他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就整齐的在路边席地而睡,睡觉的时候都抱着枪支,可想而知,战士们胜利的信念是多么强烈,他们是世上最可爱的人,他们是为了中国的和平而战,值得我尊敬。

在那样一种国民党横行的黑暗时期,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城楼下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了主人,向着越来越美好的明天前进,蒋介石孤零零的逃到台湾,留下的是落寞和悲凉。

从《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中,我得到的启发是,每一次战争的胜利很大的原因是拥有人民的支持和一个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毛主席非凡的军事才能,四次反围剿胜利,渡赤水,游击战突显了他的军事才能,国民党和共产党比较,国民党肆意横行霸道,杀害民主人士,不得民心。而共产党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为了和平愿意付出生命,得民心,这就验证了那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看完《建国大业》,我对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加尊敬了,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走进了新生活。我更加觉得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真正掌握本领,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2.建国大业影评 篇二

园林113班谢荣秋201110144306

《建国大业》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呕心沥血,与国民党反动派不懈斗争,赢得最终胜利的过程,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同样难忘的是,片中两位角色的两次落泪。第一个落泪镜头出现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刘烨饰演的塔山英雄团的老兵在部队准备接受检阅的时候,突然冲到了主席面前,啪地一个军礼,激动地吼着:“我代表活着的和死去的战友向毛委员敬礼。”由于激动而有些变调的声音,黝黑的脸庞上迸出的泪水,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已。是啊,从红船到井冈山,从延安到北京城,这条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新中国走得异常艰辛。这个过程中,有那么一群人,永远地留在了路上。他们,也曾是那么青春光彩的脸庞,也曾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也曾有彩旗招展的理想……但是,他们留在了路上,而没有机会听到天安门城楼上“人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洪亮声音,无法看到金水桥畔挥舞的红旗。然而也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后来人踏得更稳,走得更远。老兵的泪,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鲜血与生命的先驱,提醒我们面对注视我们的先烈,继续为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而努力,写出应该属于我们的辉煌青春。

第二个落泪镜头出现在蒋家王朝覆灭的前夕,陈坤饰演的蒋经国怀着一腔热情到上海清除腐败,整顿金融秩序,最终被迫屈服。他悲愤地对着蒋介石喊出:“父亲,党、国都已经在危难的边缘了!”两行泪水滑下脸庞。这喊声象警钟在猛敲击。国民党成立之初,民族、民权、民生的理念引领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但来自政党内部的腐败、争斗、涣散最终把自己蛀空,并最终失败而蜗居海岛一隅。而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这其中,虽然也曾迷茫、彷徨,也曾犯过错误,走过歪路,但却总能很快地清醒起来,并作出正确的决定:从井冈山时期明确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到党的七大第一次阐明加强党的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再到前不久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的党在与自身和外界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

斗,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昂扬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带领着11亿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走向全面小康的幸福明天。

3.观建国大业有感 篇三

对于我们70末80初出生的这代人来说,对于这类红色影片并不陌生,也不排斥,甚至是热爱的。但如果要我自己掏个几十块钱上电影院看此类影片,我想几率还是非常小的:说句实在话我还是冲着那170多位明星去的。但即使是冲着明星去的,看

完这部片子,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依然能激发我的爱国激情,相信也能激起80后甚至90后这批孩子们的爱国感,这就是韩三平导演的功力了。

平心而论,这部片子并没有上映前一些票房掮客写手们说的那么邪乎:剧情平淡,场面中庸,音效灯光特效基调都谈不上一流,甚至一些大牌演员的演技在电影里也让人倒胃口,比如章子怡演的一个妇女代表,在拍合影谈论国旗设计的时候,在毛泽东面前的表现那叫一个矜持加高傲:身子后仰着标志性的傻笑着还以为拍广告呢,还真当自己是宋庆龄了,还真当自己是大牌了;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就连宋庆龄对毛泽东都是带有一丝的崇拜和激情的。姜文的戏也并不出彩,戏份并不多,演的毛人凤说实话,中规中矩,并不像一些票房掮客说的那样因为演得精彩而加戏了。最搞笑的地方,也并不是范伟的出场舍不得抽主席的烟,反而是政协会议上政协代表冯巩举手N次而不被点名发言,最后被毛泽东点名了,想说的话都被前面发言的说完了那尴尬的场景,影院里响起一片会心的笑声。

这部片子就纯粹的电影来说,剧情平淡,场面中庸,音效灯光特效基调都谈不上一流,除了170多位大牌演员是个亮点以外,还真的乏善可陈,看来韩三平决定的不去参加好莱坞最佳外语片的角逐是明智的。不过这部片子的亮点,还真是这些大牌影星的倾力演出,出色的演技,传神的表演给这部片子增色不少。张国立的蒋介石原本就是主角,张先生的演技也就无需多言了,是他点亮和贯穿了整部戏。值得一提的是片子里的配角:陈坤、刘烨和陈道明。特别是后面两位,他俩的戏份极少,加起来也就不超过4分钟,刘烨演的老兵,是相当的精彩,“我代表活着的、死了的,红军老战士……”这是戏里的高潮,也是最感动人的情节,这是真正的演技派、实力派演员。陈道明演的毛人凤的手下,举手投足是典型的军统特务形象,反而把演对手戏的姜文给比下去了,至于葛优演的先锋团团长和王宝强演的小兵,如果按喜剧成分来讲,他俩的角色掉个个儿我觉得也许更适当,不知道韩导感觉如何,呵呵。配角出彩的地方在于陈坤出演的蒋经国。对于陈坤来说虽然演过很多戏,但本人对他并不特别感冒,他演的蒋经国很多人也并不熟知,只知道是蒋介石的大公子罢了。在这部戏里,陈坤的蒋经国演出了国民党的一丝希望,国民党的正统的形象,看见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一丝血性,相信台湾的观众看了这部戏以后,会有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谈完演员,谈谈这部戏吧。在建国60周年献礼之际,这部片子的出产,确实很有意义,把人们又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岁月。但又有别于以往的红色电影,一味的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的基调,这部片子浓墨重彩的强调了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确实,就像重庆国共和谈和淮海战役后和李宗仁的和谈里说的那样:你没有军队,谈也是白谈。到如今建国这么多年来,民主党派在如今的地位和作用,确实有了很大的下滑。这部片子给了笔者另一个思考:确实要加强民主党派在如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而且刻不容缓。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如今社会面临的环境,国家所面临的环境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阶级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如今社会主要矛盾,在于民生,而不是谁对谁针对的矛盾。我党确实要警醒两大问题:一是社会公平问题,二是腐败问题。要牢记抑郁可以强身,奢靡可以亡国这条古训。关于社会公平问题,一是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二是人权的公平问题。是的,我党我国从来都强调公平,强调人民的主权,但真正要实施到位,不是单有美好的想法,凭着我们美丽的理想就能做到的,不能要求我们所有的干部都有我们领导人一样的高风亮节和高尚的觉悟。这两点在社会上不公的体现,比如房地产业的暴富,比如高考制度的门槛,就不一一累述了。第二点关于腐败的问题,有点敏感,但笔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国民,本着自身的责任感,还是有必要指出一点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惩治大贪,我党确实是打老虎,下手硬,但苍蝇,我们也是要拍的,这关系到社会的和谐,风气,精神。大贪不犯,小贪不断,是目前一小批官员普遍存在的心理,虽说是小批,但也不能以极个别来形容了。小贪不能光指贪财,一切利用职务之便,都是贪。小贪的这种心理,也是因为感觉上面有中贪、大贪在顶着,天塌下来压不着咱,顶多抓俩替死鬼。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远远没到剧中蒋介石说的那句台词:“查了,要亡党;不查,要亡国”那种地步。

4.《建国大业》观后评 篇四

电影《建国大业》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矛盾斗争过程和建国的艰难曲折,它有着深刻的历史纪念意义,而作为一部国产大片,《建国大业》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刻画赢得观众的好评,这是中国电影新的里程碑。毫无疑问,《建国大业》将以其丰富的历史意义和艺术含量留在广大观众的记忆中。下面,从电影各方面予以评点。

电影主题思想明确。作为纪念电影,《建国大业》以歌颂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争取和平,民主,统一为核心话题,同时批判国民党***,反动独裁和白色恐怖的本性。一方面歌颂为国家统一奋斗献身的英雄豪杰,另一方面又毫不掩饰揭露助纣为虐的走狗的丑恶行径。《建国大业》以主题感动人心,他让我们记住英雄,也让我们记住反动派。而我们对英雄则是仰慕与崇拜,对反动派则是憎恨与指责。作为一部有历史意义的电影,他以正义为口号,为正义呐喊助威,同时以揭露邪恶为目的,给反动派予以回击控诉,而这两对矛盾恰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看到重庆谈判中毛泽东,蒋介石二人面对孙中山先生,这一特写镜头将毛蒋二人刻画得鲜明有力,从而形成对比。一方面是蒋介石的口是心非,另一方面是毛泽东为全国人民着想争取和平的正义之心。在这过程中,一方面是国民党代表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反动本质,另一方面是中共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的努力。在争取民主人士方面,一方面是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另一方面是中共与民主党派平等谈判和善意相待。再来看国民党内部官员腐败,争权夺利;而中共内部则是团结一致齐心协力闹革命。这一系列的对比,都是对共产党的有力赞扬,是对国民党的无情批判。在历史的审判官面前,在人心的推动下,电影在波澜起伏中,暗示着胜利必将属于共产党。

人物特点十分鲜明。这是该电影的一大特色。让我们来看看几个角色,毛泽东是一个同情群众,体恤下层的人。这一点表现尤为明显突出,影片中他拿烟给郭师傅以及和人民群众其乐融融;同时他又是一个心思缜密有自己主见的人,在撤离延安时他那‘‘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论断富有哲学远见,通过他与蒋介石斗智斗勇可见一斑;他更是一个有非凡气度为大局着想的人。能够为人民利益放弃一些东西的人,如他能够退出南方八省以争取和平民主;在危急关头他不乏风趣幽默,能够以苦为乐。而这一切都体现一个革命党人乐观积极的心态。再来看一下蒋介石,他善于用智谋,心机重,城府深而且极重权术。在他与共产党各方面争斗中无不体现这一点。就是对待同党李宗仁也是用尽心机假装下台退居幕后指挥而出难题给李宗仁。另一点就是他残忍无情,这一点在迫害民主人士和本党正义人士方面暴露无遗。而周恩来则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谋略家。其特点充分体现在他与毛泽东共同应对反动派中,同时他也不乏男儿豪情与文才。再看看国民党方面,何应钦白崇禧等人阿谀奉承的本性刻画得逼真,值得欣慰的是,国民党不乏正义之人,如海军司令员陈绍功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良知;国民党副委员长冯玉强‘‘要来眀着来,不要来暗的’’的豪气之词,都从侧面反映他们鲜明的个性。显而易见,影片角色扮演是成功的,这是赢得观众好评的一个重要因素。

具有极高的美学标准。美学全面,视觉震撼强烈又是该电影的一大特色。当毛蒋二人重庆谈判时,二人在孙中山像前握手,然后给大像来一个特写镜头意味深长,仔细观看不难发现中山像出现多次,这也充分体现影片的主题。值得欣慰的是,全剧不缺可爱与童真。当得知淮海战役胜利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人把酒言欢竟唱起了歌,在开会前毛周二人背着孩子在菜地里转,这些都是观众没有想到的。在紧张的气氛中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胜利就在眼前。这也从侧面反映他们镇定自若的心态,这也许就是伟人们的可爱之处。再次需注意的是全剧视觉震撼强烈,每当有重大战役时无论是战斗前,还是战斗中,场面都壮观大气。影片中国民党大会选举可谓视觉震撼最强烈的一个场景,它将多个人物放到同一场景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又如宋庆龄一大清早看到大批战士整齐地躺在地上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也许就是胜利的前兆。导演全方位捕捉场景,从海上到天上,从田野到战场,从农村到城市,影片在各种场景切换中呈现全面的全方位美学标准,给人以心灵深处的震撼。

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性和启示性。《建国大业》是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它让我们深刻地明白今天和平民主统一的来之不易,我们也从中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在建国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经历的艰难曲折。体会到革命即是斗争,斗争就必然有牺牲,同时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今天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启示广大青年不能满足现实,要努力学习,奋发有为,努力使自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启示政府要对人民负责,要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要反对贪污腐败,加快党政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建设。否则,便会沦落为失败。

最后,想说明的是,《建国大业》是成功的,历史为它的产生提供素材,而《建国大业》也让我们再次回到历史并永远记住历史。

张助军于2010年10月8日

《建国大业》观后评

姓名:张助军

联系方式:***

5.观看建国大业有感 篇五

刚刚去影院看了建国大业,可以说这部片子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它跟其它大片不一样,电影和观众都是怀着一种感情的。我很激动,很震撼,我们国家的建立真的很不容易,看完这部片子你会热血沸腾,你会无数遍的在心里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最让人难忘的2个时刻:一是,淮海战役结束后,___,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___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___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二是,一是北平机场,万人喜迎毛泽东和老红军战士的声嘶力竭的场面,令现场观众百感交集,不禁涌动起对建立共和国的无数先辈的敬仰情怀。

我作为新时代的同学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___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珍惜、更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在学校里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才不会被别人瞧不起。

6.观建国大业有感 篇六

总得来讲这部影片故事情节不是很曲折,比较平铺直叙,估计是大家对于这段1945-1949的历史在了解不过的原因吧,导演更多的侧重对于蒋介石,毛泽东,张澜,李济深代表的各派在中华民族命运前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的刻画,其中将国民党的自大,内讧以及权力相争与共产党的自由名族,团结一致以及大局为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将民主党派人士的懦弱不敢成为历史的主角表述的也很到位。

听过一些人对于影片的评论,要么觉得是像幻灯片,都是明星短暂而又熟悉的面孔,要么觉得故事性不强,没有任何悬疑。个人觉得影片是商业片,如果仅仅叙述历史,那么估计市场不会太理想,可是历史就是历史,有以“建国大业”为影名,又是在60华诞的时间,过多的加入一些夸张和不符合历史的情节都不太好,所以欣赏这个影片最好还是做些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的历史功课,看的时候更多的关注当时的局势,每种党派不同的想法和利益思考,以及设身处地从毛主席角度去思考,想建立新中国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哪些是要争取的,哪些是要弹劾的,哪些是要武力解决的…

昨晚回到家,躺在床上,回忆起之前读过,听过,看过关于毛泽东的传记也好,影片也好,发现需要用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和学习,如果说以前是看历史,是崇拜人物,现在的重点应该放在分析人物和思考其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大局观。

7.观《建国大业》有感 篇七

而此刻,高考完后的一个下午,窗外乌云低垂,雷声滚滚,几个电光闪烁将我房间照亮片刻。再次见到它,“一幅幅一帧帧,不能忘却的画卷”,我知我在追寻那份搁置在我心底的感动。

阴天将房间里的光线驱逐,而因为建国之路艰难坎坷,电影也多暗色调、黑白影像,营造出肃穆庄重的基调。

它以一种客观而冷静的视角,力求对历史人物的真实还原,有条不紊地交替和切换场景和角色,考究且恰如其分地构图与铺陈色彩,将淳朴的理想情怀和团结精神以历史的分量和胶片的质感表现出来。

老式的照相机一拍一冒烟,光影的渲染使民国时代跨越百年与我相见。

远处山峰连绵,金陵时代的建筑肃穆而庄重,林海浩瀚,而细雨蒙蒙,一行人,或打伞伫立,背影落寞;或行走于台阶,商量政事。

激动的学生们为了滚烫的理想,或举旗敲鼓游行,或在台上喊话声援;做饭的.人当炮火来临时还挂念着锅里炖的为主席做的饭。

士兵们奋战昼夜后随地而睡,紧紧环着枪,沧桑且疲惫;领导人喝着罐酒,咬一口大葱,摇晃着唱着国际歌,“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载歌载舞,庆祝光明的未来。

老兵眼里泛着泪花,用力嘶吼道出数十年的忠诚,道出了一个战士身经百战的心酸、终于迎来和平的渴望与欣慰。

有为理想献身、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士,也有用笔墨文章来刀刺敌人五脏六腑的文人,但也不乏妄想乱世中苟且偷生的凡人和奸佞狡猾、背叛革命的小人。

无数的画面交织,拼接出一个时代的缩影,众生芸芸,真实且动情。在细节中,**的、自由的、专制的、野蛮的时代透过影像呈现眼前。

当颜色由黑白向亮色渐变,画面由回忆转向现实,气氛由肃穆沉重转向喜悦欢庆。

座位上的代表们纷纷举手赞同,脸上抑制不住笑容,是尊重与肯定,更是携手共奔光明未来的坚定。

影片中迎风飘扬的国旗灰色褪却而鲜艳红色光耀华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49年开国大典时存留至今的影像,使一代又一代人热泪盈眶,又使一代又一代人奔赴向往。

8.观看《暖春》、《建国大业》有感 篇八

09模具(2)班陈传志20091105220

1观看《暖春》让我想起了高一和高二,高一那时我第一次看《暖春》,当时我第一次接触到小花这个剧中主人公,看到她凄惨的童年、令人同情的生活经历让我忍不住流下了男儿泪。当时我们班的男女生都哭了,看到彼此红肿的双眼,互相取笑着不坚强。

高二时,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又看了一遍,虽然已经知道了剧情,但我观看时还是不可遏制的流泪。只是每掉一滴我擦一滴,掩饰着不想让其他人知道。看完后我才知道,原来大家也再次哭了。

大一,是我的第三次观看,我以为我已经不会被它的悲情感染了,可是当看到小花遭受委屈时,我又轻轻地掉泪了。好像是我身处其中,遭受委屈的是我一样。

当小花被村长用驴车驮回来时,她满身的污渍,由于受惊过度和饥饿而晕厥。村长把村民聚集起来,问有谁愿意接纳她?大家一阵沉默以后,铁柱他爹把它抱回家了。其实那些村民不是见死不救,只是当时他们自己家里都有小孩而且家里都不富裕。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帮助小花,捐粮捐钱。我看到了农村人的朴实与善良,很受感动。

婶娘和她的妈妈是剧中的反面人物,开始她一直敌视小花,几次想把她送走未成功,还冤枉小花偷鸡蛋。可是小花只是怕她并未恨她,有次看到她烫伤,小花想都没想冲过去扶她,却被她推倒在地,手被碎碗片扎到流血,小花不顾自己跑出去叫人帮她。或许是因为小花的行为感动了她。在那以后不再敌视小花了。

看到《暖春》里爷爷的形象,我觉得很亲切,因为他很像我的爷爷。我从小就是在爷爷身边长大的,他爱背着我闲逛,每次赶集回来会带回好吃的给我,爷爷暖暖的被窝,用来装热水暖脚的点滴瓶都是我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剧中的爷爷既平凡又伟大,他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老人,却从未结婚,把一生给了两个素不相识的孤儿,这份爱不是谁都能给得起的。

剧中的小花是个坚强的女孩,即使生活给他如此多不幸,但她还是依靠着爷爷和自己的努力长大成才。片尾讲到她从师范毕业回到那个养她的村子当个乡村教师,她一是为了报恩,一是舍不得爷爷。故事的结局还是很完满的。

另一部历史巨著《建国大业》除了影视明星阵容的庞大外,它所表现出来的其他东西也是值得人深思的。共产党人的团结一心,国民党人的钩心斗角,两者间的鲜明对比铸就了新中国的成立。

毛泽东的豪迈和蒋介石的惯用权术,在剧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还有傅作义的深明大义,让北京避免了战火。

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影片的,虽然没有多么激烈的枪战打斗,但剧情很紧凑,把几年的历史浓缩在几个钟的时间里,看起来惊心动魄。

我心里除了对伟人的崇拜外,还有一些其他东西。原来我们中国并不缺乏仁人志士,只是比较缺乏把他们团结起来的力量。新中国是在鲜血里出生的,我们除了热爱外还要保护好她。

9.《建国大业》读后感 篇九

环艺162朱志强 16408040224

我们简单来介绍一下这部影片吧。

《建国大业》主要描绘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历史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另外《建国大业》是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当然还云集了许多的明星。如知名的刘德华,黎明,成龙,李连杰,陈道明,陈宝国,葛优等等。众多大腕的零片酬出演,积极参与影片的拍摄,让人们重新唤起了对主旋律影片的热情!

从这部影片里我们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整部影片中,国民党的不少有才之士都临阵倒戈于共产党阵营。可见共产党的抗日立场之坚定及民心所向。然而,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却是派系纷争内耗,独断专才,最后导致众亲叛离,落至分崩离析。

回顾历史,我们清楚,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民族存亡的关键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条曾经的“东方巨龙”已经是伤痕累累。我神州大地处处燃起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更懂得“祖国”这个词汇的深层次的含义。

祖国不仅仅是我们世世代代生长的土地,更是我们感受温暖亲情的家园。说实话,现在的大学生很少再谈爱国热情了。没经历过那段艰难困苦的抗日历程,是不懂得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的,更不能直观想像出抗日英雄“抛头颅,洒热血”的那种无畏和执着!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样和平安定的社会,但那些历史是万万不能忘的啊!

可能你现在还无法切实体会到那份热情,但奥运赛场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看到中国的体育健儿奋力拼搏,高唱国歌,泪流满面,你难道没有被感动吗?当你一个人远在他乡,身处欧美异地时,心中没有一丝归属感的时候,或许那一刻,你便真的懂得“祖国在我心中重千斤”了。祖国是那样的壮美。看!从青藏高原上逶迤而下,奔向大海的黄河;珠穆朗玛峰巍峨屹立在世界屋脊,历经两千载的风风雨雨沧海桑田的秦砖汉瓦——长城„„

还有,影片中的许多人物都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例如影片前部分出现的 闻一多先生。或许,有的人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位戴着眼镜和长长的围巾,没 演几分钟就死了的配角,甚至有些同学对他没有一点印象。可他的事迹却让 我感到压抑不住的一种愤怒。在早上,还在给群众绘声绘色地讲解国名党丑 恶面貌,以及大声喊着口号的先生,在晚上,一条阴暗得的小街上,被几个 国名党反动派的人残忍的杀害了。就这样,一位革命志士永远的倒在了敌人 的枪口下,那副眼镜摔碎在了沾满鲜血的道路上。我愤怒,想痛斥那些反动 派的走狗,我痛苦,在通往新中国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又有一位满腔热血的 人民倒下,我敬佩,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永存!

其实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角色,还有那一个个镜头。在 1949 年初春的那

次环境简陋的阅兵时,士兵们喊起一声声“前进,前进,前进”,是人们对新

中国成立的渴望;在反动派走狗把爱国人士用惨不忍睹的方式扔进河里时,湖水漾起的一层层涟漪,是对走狗的嘲笑和对爱国人士的惋惜„„

我想大家感到最振奋人心的片段便是: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 的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 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多么令人激动啊!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 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人潮沸腾了,游行的群众队伍高声齐呼的壮观场面,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建国大业》这部电影真的令我十分感动,终身难忘。更重要的她给了我 们这样一个回顾历史的机会,在这样一个人心思潮变动的时代,给我们指明 了社会主旋律的方向。进而,让我们自己反思一下,怎样的人生才活的有价

值,才是无愧于历史的!

10.建国大业 影评 篇十

农企2010级一班

饶天琳

20103492 摘要: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影片,众星云集的《建国大业》登上荧幕,与全国观众见面。该片以1945年抗日胜利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为主线,表现了新中国建国历程的一系列大事件,较为客观公正的还原了历史的本然。本片上映后,引发巨大舆论效应,各方褒贬不一。本文作为该片的影评之一,通过分析电影的艺术表现力、片中主要人物刻画、片中各党派刻画和电影主题思想等方面,力求对本片的内容和思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和真实的说明,实现对本片的准确和恰当评价。

一、《建国大业》的整体艺术表现分析

《建国大业》将1945年至1949年的建国历史,浓缩在约140分钟的时间内,通过对主要角色的重点刻画和大量历史角色的点睛描绘,并穿插重现重要历史事件,较为真实客观的将整个新中国建国历史还原在观众面前。影片对于人物的刻画,没有陷入以往主旋律影片的人物脸谱化的错误,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角色情感展现,复杂面部表情的特写,以及一些重要台词的表达,将每一个主要角色的人性和思想原原本本的表现出来,使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影片的阶级观点较弱,表现立场虽站在共产党一边,却避免了直白而低级的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抨击和贬低,而是通过还原历史事件,对民主党派的侧面刻画,含蓄而艺术的将阶级观点鲜明,这也与早年的大部分主旋律影片有很大的不同,艺术表现层次提高了许多。

影片的镜头转换也是一大特色。导演善于捕捉演员转瞬即逝的微妙表情变化,通过镜头特写,着力将角色的内心情感赋予在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的变化上。影片少有对重大场面的恢弘表现,多数时间是在小场景内表现人物之间的对话抑或明暗交锋,侧重于以角色的表现来阐述历史的真相和本片的思想。基于这一点,本片拍摄过程中多以近镜头为主,中镜头主要用于渲染场景气氛,而远镜头则很少出现。因此,在观看本片的时候,观众的注意力能被紧紧抓住于片中的某个关键要素,比如人物对话,人物面部表情,人物动作(手势、点烟等)和场景摆设等,强调以小见大,知微见著。总体说来,本片作为一部主旋律宣传影片,避免了人物脸谱化、阶级对立思想明确、镜头表现感空洞等国产和谐影片的通病,艺术表现力较强,思想层次较高,算是近几年主旋律影片的一支奇葩,令人耳目一新。

二、《建国大业》历史人物的刻画

1、《建国大业》对重大历史人物(主角)的刻画

在《建国大业》中,其实很难准确定位出两三个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因为多个重要角色对影片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都是明显而重要的。在这里,只以笔者自己的观点,提出两个最重要的主角进行详细分析。

毛泽东无疑是本片的第一主角,导演在影片中对这个角色的刻画可以说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影片中毛泽东的台词大多具有重大象征意义,导演力求通过这一重大历史人物之口将本片的许多思想和观点表达。比如毛泽东关于开新政协的台词,关于民主党派的台词,关于五一节口号的台词等等,都带有明显的象征性。本片毛泽东的饰演者为唐国强,这个领袖演员专业户,对毛泽东形象的表现,特别是在本片中,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唐国强在表演中,力图通过表情、语言和手势等几方面,将毛泽东身上的霸气、豪迈和领袖气质生动表现。可惜他失败了,片中的毛泽东多数时候都是一脸烂笑,表情销魂,手势做作,一眼就看出是个低劣的模仿者。特别是在毛泽东行踪泄密被国民党轰炸和西苑阅兵两个剧情中,唐国强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就像一个傻逼。所以,本片对于毛泽东这个第一主角的刻画,是失败的。蒋介石是本片当之无愧的第二主角,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风云角色和中共的最大对手,影片对他的刻画可以说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首先,导演对于蒋介石的形象表现没有坚持以阶级斗争思想为纲,从而避免了把蒋介石脸谱化为一个人品低劣一无是处的大反派。可以说,导演对蒋介石这一形象的定位是准确的。影片中的蒋介石,有着自己的野心(或是政治抱负)、自己对失败的无奈、自己对理想破灭的悲怆等等复杂情感。片中的剧情,也紧紧围绕这一定位,从不同侧面将这个历史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也让人眼前一亮,他的神态、语言、动作、表情,深刻的表现了蒋介石内心情感的不断变化,从整个剧情来看,张国立细腻地将蒋介石前后处境对比下情感起伏流露,让人看到的不单单是一个政治枭雄,更多的是看到一个老人对于抱负对于历史进程变迁的无奈与失落,这,也许才是世间真正的人性。

2、《建国大业》对历史人物的普遍刻画

作为一部史诗级的献礼片,《建国大业》中出现了上百位历史人物,他们有的只有一个镜头几句台词,有的对推动剧情作用明显,有的反复出现地位重大。纵观全片,我们可以有一个清晰的感觉,那就是本片对于多数历史人物的刻画和表达,显得技艺高超,意义鲜明。因为导演的宏观把握和大量实力演员的强势加盟,观众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历史文献中的面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由各色人物参与的历史事件。这里谈谈笔者眼中几个剧情不多但表现出彩的角色。闻一多这一角色在片中的表现深入人心,演员在刻画闻一多演讲的时候,是真正的融入感情在用心表演,动作表情激情而不夸张,使人为之动容。傅作义这个角色的情感表现则较为深沉,在片中,他的语言显得谨慎,性格比较内敛,对于起义前的内心矛盾情绪起伏,演员表现的非常到位。毛人凤在片中戏份不算太多,却因为姜文的饰演而个性鲜明。姜文本身就具有一种不羁的性格和霸道的匪气,历经沧桑世事,这样一个有味道的老男人来饰演特务头子毛人凤,更多的,是让人看到了一种叛逆的魅力。特别是他和另一个有味道的老男人陈道明饰演的阎锦文在车内对话的一段戏,让人细细品味百嚼不厌。两个人的表情、语言、动作,一步到位,将两个老男人的沧桑和深切情感生动表达。“唉,这种他妈的事情怎么能公开呢?”姜文眯着眼睛说着,一股男人的气息弥漫开来„„

三、《建国大业》对各主要党派的表现和刻画

电影《建国大业》中,主要出现的党政派别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革、民盟,影片在对这四个党派的表现和刻画上,着力点不尽相同,将各个党派的现实情况与政治态度鲜明的对比,让观众们的思考在对比中深入。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在电影开头,决定着政治协商会议能否顺利召开以及建立联合政府能否实现等重大政治事件的命运走向。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国民党内部,实际有多个派别在明争暗斗,他们在应***还是组建联合政府以及是否内战等问题上有着各自的政治意向。蒋介石虽然是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总统,但是缺少强有力的手段去制约和控制党内的派系斗争,以致此类斗争内耗了国民党相当大的精力,其结果是李济深等人分裂出国民党建立民革反蒋自立,李宗仁等人将蒋介石赶下台。可以说国民党的失败源于其多年的贪腐和内耗,政治上不能完全统一,经济上不能有效控制,让国民党最后只有困守台湾。

共产党作为片中的一大主角,歌功颂德之光辉形象,在电影中的表现在很多方面与国民党形成鲜明对比。中共在内战期间,从电影可以看出,其领导层在重大问题和战略上能保持统一,纪律性较强,提出的政治口号也符合当时人民的希望和诉求,顺应了民意和历史潮流,所以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戴。在电影中,中共的形象全是光明的红彤彤的,其能团结能打仗能喊口号能谋略,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历史永远是为胜利者书写的”。民盟和民革作为片中的主要民主党派,导演对其表现和刻画可以说是颇具深意的。在片中,民主党派首先是作为保人居中调停;其后又在内战开始之时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但是当中共多次对其发出邀请北上共商国事时,民主党派又都不约而同的表现得羞羞答答,犹豫不决;最后当内战结局明朗之时,各民主党派领袖才毅然决然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有此塑造可以明显看出,片中的民主党派具有明显的软弱性和摇摆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民主党派在电影中被刻画成了墙头草似的依附强者形象,从这一侧面可以看出,在中国,手中没有枪杆子的民主党派,再怎么跳也成不了气候。

四、《建国大业》中的主要思想及其意义

《建国大业》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片,没有原先政治宣传片中的口号、呐喊和歌颂,而是利用电影叙事本身,通过将一件件历史事实展开,借故事情节或角色之口,将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娓娓道来。这种洗脑方式技艺高超,披着艺术的华丽服饰,避免了民众对主旋律宣传的抵触和反感,达到了电影宣传思想的目的。

片中几处情节的台词值得我们去研究揣摩,其蕴含意义重大,代表了本片所宣传的主要思想内涵。

“民主联合政府,是国家和平、统一、团结的唯一途径。”这句话基本概括了《建国大业》的中心思想,即共产党在全国的一切活动,旨在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实现国家的和平民主和统一,这一中心思想贯穿全片,是本片内容的精髓。

“口号二十三条里,那个‘万岁’必须拿掉。”毛泽东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头脑相当清醒,此时的共产党人在面对全国形势和人民诉求时有着了准确的自我定位和明确政治思想。不喊“万岁”,实则是民主共和思想的最好体现。只是联系电影后来“西苑阅兵”以及历史上对毛的个人崇拜,可以隐约看出,中共在取得全国胜利以后,高层领导头脑发热,违背了最初的政治意愿,以致日后酿成大祸。

“话是这么说的,至于做嘛,还得看中共下一步的走法。”李济深的这句话代表了片中民主党派的共同态度,这主要还是源于这些民主党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摇摆性。他们在关键时候都讳莫如深,不旗帜鲜明的反对或者赞成那一方,而是坐山观虎斗,根据形势进行选择。民主党派的这种劣根性中共其实心里明白,所以建国时先将他们安抚团结,加以官位,建立联合政府;之后不到几年就以反右为名肃清政府,至今,中国政府再无联合二字一说,尽为中共把持。“反贪腐是件大事,要讲求时机,讲求分寸,难呐!反,要亡党,不反,亡国!”蒋介石说这话的时候内心是极其复杂的,他深知“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子里了”了,已经从根本上失去了挽救的机会,所以只好说出亡党亡国的矛盾之言。影片中的这句台词其实是讲给现在的共产党听的。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共产党的贪腐之风愈演愈烈,屡禁不止,如果任其放肆发展,只怕是在重蹈60年前国民党的覆辙。所以电影中蒋介石的这句台词,对于我们现实社会,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

五、总结

纵观全片,通过以上几个侧面对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建国大业》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片,有着不同于以往主旋律宣传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剧情叙述方式,其阶级立场较弱,反映事实较客观,剧情人物形象较丰满,电影剧情精彩,演员演技高超,是该类影片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建国大业》主题立意深远,思想内涵深刻,表现手法一流,在电影思想表达上避免了口号式呐喊式等的假大空方法,通过雕刻故事情节和人物台词,潜移默化的将电影思想深入人心。

上一篇:京东、阿里巴巴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篇:2020卫生部新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