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17篇)
1.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一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十分有益。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呢?现阐述如下观点:
一、发掘学生优点,及时鼓励,激发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学生身上的各种过错、缺点、失误,总是直接地进行批评教育,经常严厉指责,这样不但不能很好地使学生改正错误和缺点,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最终导致不愿意看到这位教师、不愿意上他的课。有一句格言说得好,“要想除掉杂草,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哪怕非常微小,只要教师善于挖掘,适时鼓励,就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鼓舞,让其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我所教的班级里就有这样一名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提问时总是答非所问,作业完成情况也是一塌糊涂。起初我总是用严厉的语言训斥加批评,但是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该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差,令我头痛不已。有一次美术课上,我发现该生埋头在做着什么,这次我没有喝斥,而是悄悄走过去一看究竟。这一看我惊呆了,橡皮泥在他的手里被捏成了栩栩如生的灰太狼。虽然本节上的不是手工课,但我转怒为喜,借题发挥,好好地表扬了他一通,并要求全班同学今后上手工课时都要向该生学习,做出一件好的作品。通过这次表扬之后,该生对我的态度转变了,也愿意上我的美术课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件事后,我更加积极地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上课时针对每个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久而久之,学生们都爱上我的课了。
二、联系生活实际,明确动向,提高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学它干什么?我们又不想成为画家、美术家。学美术无用或无目标的心理致使许多学生上美术课时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毫无学习兴趣。这时美术教师就要扮演灯塔、路标的角色,以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为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启迪和诱导学生,指明学生学习的方向,让他们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发掘美、创造美,提高对美的理解与认识。学生总有自己喜爱的事物,教师可以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喜爱的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喜爱,从中找出其所蕴含的美,加以引导。例如某女生最喜爱自己戴的发卡,我就问她:“你为什么喜欢你的发卡?”“因为我的发卡上有美丽的花朵。”“那你为什么觉得发卡上的花朵美呢?”“我也说不清。”“如果把发卡上的花朵变成其它颜色或变成其它形象,你还喜欢吗?”“不喜欢。”我就与这位女生的对话在全班展开交流,最终使学生明白 “一切你所喜欢的事物都蕴含了美”的道理,这种美与我们所学习的美术学科是分不开的,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多次这样的引导,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把握学生心理,营造氛围,诱发学习兴趣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内在气质与形体语言的形象反映。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而微笑是人类无声而又最美好、最动人的语言,是产生积极情感效应的源泉和动力。微笑中有欢乐、有鼓舞,能催人奋进,给人力量。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形象生动,是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反过来,如果教师的教态不亲切、不自然、不大方,学生首先就会讨厌这位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会不集中,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继而影响到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四、运用现代手段,触动感知,增强学习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不仅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例如,在给二年级学生上《童话城堡》一课时,在导入环节我播放了一段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的视频让学生欣赏,绚丽的色彩、造型各异的城堡,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热情油然而生,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教学效果。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启蒙者、引路人,美术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点燃学生的艺术火花,精心地设计课堂及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责任编辑 付淑霞)
2.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二
一、当前中职美术教学的现状
正如前文所述, 美术教育必须本着教学本着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 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对美的正确认识, 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美术教育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与艺术修养, 从而实现全面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后的中职美术教育的确与以往相比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毕竟打破了传统美术课程的授课模式与授课秩序, 使美术学习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我发现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各位老师的注意。
例如, 由于面临着学生升学的压力, 中职美术几乎已经成了摆设, 特别是学生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 美术课被随意的侵占, 中职美术课有名无实。试想, 连上都不上的课程, 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 教师对美术学科的本质与特点有着模糊的认识, 要么讲课的时候照本宣读, 也不管学生在下面利用美术课写其他科目的作业, 逃课或者睡觉, 或者是干脆放羊, 整个课堂纪律差劲, 在这种状况下又怎么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呢?这也可能导致本来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慢慢的丧失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中职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不是每个学生所具有的, 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对其持续地倾注极多情感的认识活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学好美术的基本功之一, 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中职美术教育作为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课程, 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 更是为了启发智力, 它是一种培养创造性的教育, 以提高学生想象力为目的的教育, 所以, 在课堂上应该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中的最美好的时候, 他们纯真、他们坦率、他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双灵巧的双手, 他们对于一切美的事物充满着兴趣并且可以引发他们无限的遐想, 如果学生一旦对美术产生兴趣, 便会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美术的主观性与能动性, 积极主动的参与美术学习中去, 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的感受到艺术殿堂的魅力, 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促进自己更好的发展。
三、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的对策
1、美术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美术教学, 并且认清美术教学的目的
蔡元培先生认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 可以起到以美启真, 以美导善的作用。在现代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应该清楚的认识到, 中职美术教育虽然不是主课, 但是其作用却比主课重要的多, 因为, 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而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 并且能够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不断升华。所以, 美术教师只有从思想上重视美术教学, 并且认清美术教学的目的, 才能将其转化为动力, 搞好美术教学。
2、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学,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
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黄金阶段, 对新奇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我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 给与他们充分的尊重, 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 在教授学生中国画的时候, 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时临摹书中的一幅简单的中国画, 有的学生想画荷花, 有的学生想画竹子, 对于这些要求, 我爽快的答应了, 因为我认为如果硬要他们统一作业, 虽然他们会按我的要求完成作业, 但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 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
3、利用图片鉴赏,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对美的认识
鉴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观察能力与对美的认识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生学会对作品鉴赏不能只局限于这些成功作品表面, 在通常情况下, 要考虑作者绘画时的内心世界和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处的历史年代, 这是欣赏作品中所必有的常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图片进行放大处理, 更生动的给学生讲解。例如, 罗贯中先生的油画《父亲》的时候, 当学生第一眼看到这幅作品的人物的时候, 都会被画面中这个苍老、朴素、目光虽然呆滞却充满坚忍性格的父亲深深震撼, 并且那种震撼与触目惊心是不言而喻的。当他们将其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概况与自己的处境相对比的时候, 由此产生一种触景生情、潜移默化教育效果又是言语无法表达的, 这可以为学生上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
结束语
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 美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时刻掌握学生的动态, 重发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性作用, 在思想上认清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与美术教学的目的, 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行教学, 这样才会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更好的投入到美术的学习中, 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素养, 实现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中职美术教育对于让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必不可缺课程, 越来越受到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学生兴趣入手, 对当前的中职美术教学进行探讨以便于诸位探讨。
关键词:中职美术,现状,重要性,对策
参考文献
[1]曾琦:《阿恩海姆美术教育思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3.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中学教学;培养;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表现民间生活和生产的歌曲或乐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对于教学而言,民族音乐是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民族音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一、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受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冲击,中学音乐教育中出现了忽视民族音乐、偏重于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教育的现象,民族音乐课的教学遇到了阻力。一些学生对民族歌曲不感兴趣,学习传统民歌时无精打采,他们只喜欢流行歌曲和摇滚乐。学生的这种审美观是局限于一个不健全、狭小的范围之内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新一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重任。要让民族音乐绽放在中学音乐课堂,就需要教师在民族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用歌声去歌颂我们的祖国、人民,去赞颂英雄人物,去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为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1.比较式教学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受众每天都能获取到大量的音乐动态,学生对流行音乐很感兴趣,倾向于新的音乐形式,从而忽视了民族音乐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采取禁止流行音乐进课堂的办法,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入,可以和学生一起聆听、学唱流行音乐,分析评论歌曲的风格类型、乐曲旋律特点、歌词、配器、演唱技巧等,对于好的音乐要给予肯定。这样便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流行音乐,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无严格的技术规范,强调倾诉、渲泄,力求演唱的大众化。在有了此认识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述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特性在音乐中的体现,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史文化影响等。我国幅源辽阔,不同民族、地域的音乐都有着不同的韵味,需要认真品味和领悟。
教师可以选择现今的一首流行歌曲《暗香》,与陕北民歌《兰花花》进行简单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到《暗香》是一首极具流行特质的流行歌曲,旋律通俗,容易上口,倾诉性强但没有地方色彩;而《兰花花》则是有着浓郁地方气息的传统民歌,旋律跳度较大,优美开阔,抒发内心情感。比较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流行歌曲流行的原因,结论是流行歌曲的听众多是年轻人,歌曲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和技术性,但究竟能否流芳百世,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我们的民族音乐虽是靠口传心授,然而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凝聚着民族的精神,有着较深的内涵。目前,有很多流行音乐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在创作中与民族音乐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歌曲《纤夫的爱》《又唱浏阳河》等。教师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乐教育,改变学生偏重流行歌曲的倾向。
2.结合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
在欣赏课中,为避免曲目的单一性,教师可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同一主题音乐作品有机结合起来。如在欣赏《绣荷包》这一作品时,可让学生感受陕北《绣荷包》的色彩柔和,云南《绣荷包》的节奏强烈,黑龙江《绣荷包》的哀怨朴实,四川《绣荷包》的川辣味等,这样学生在同一音乐主题下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区的风格,通过对比来更好地体会不同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同一音乐形象通过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整理起来统一欣赏,如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可以与现代流行歌曲《茉莉花》及萨克斯曲《茉莉花》相对比,使学生学到同是赞美喜爱茉莉花,却有这么多不同的色彩和表现手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使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欣赏民族器乐曲时,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与视听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视听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时,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声画并茂的音乐情境中更完整地理解作品。
3.开放式教学开展民族音乐教育
教师应将课堂延伸,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各种课外音乐活动。可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民族器乐演奏会、民族声乐歌曲比赛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多观看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演出,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4.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四
文西中学 唐南能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学校外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校内部因素: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1.改革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 2
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长了也呆板,使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每当走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期盼的眼神,我都有点底气不足的感觉。我能满足他们的希望吗?最怕看到这样的眼神蒙上失望与不满。是啊,他们一星期只有一节美术课,我也想使这宝贵的一节美术课象潘多拉盒一样精彩纷呈,让他们期待的眼光大放异彩。但从学生的表情上我读懂师生共有的心声——美术课想说爱你不容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事与愿违的局面呢?笔者以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问题。
(一)学生程度不一
现在很多乡村小学,学生生活很单调,很多学校根本就不开设音、体、美课程,升入初中后中心中学招上来的来是来自各个乡、镇办小学的学生,这些乡村学生程度千差万别,造成教师在授课上有很大难度。例如:初一美术课本一、二册第一单元欣赏课,让学生欣赏、中外名画,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小学很少接触美术,哪怕是很浅显的儿童画也没见到过几幅,象《维纳斯的诞生》„„等这样的西方名画,他们又以怎样 的心态和感情去欣赏呢?记的我讲这课时,刚翻到这一页,学生就嘿嘿的怪笑,有个学生干脆直接的嚷嚷“老师,是不是不穿衣服就是美„„”,让我好不尴尬;再比如初一第一册第二单元,《校园伙伴》中《写生与表现》一课,他们连最基本的造型都不会,一节课怎么能画出他们的小伙伴?画完后无论怎么看都不会象“人型” 4 的,有少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但如不兼顾大多数,“目中无人”的将课程一味开展下去,又怎不会使众多期盼的眼神蒙灰呢?(二)学生没有学具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术课 很多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而无论是绘画还是制作都需要必要的材料,如颜料、画笔、剪刀、多种纸张等,几乎每堂课的要求往往都不一样,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有限,或家长不予支持,或学生不予配合,或因家、校偏僻,无处购买等等原因,要什么没什么,使得美术课也难以开展。记的有一次区里开展听课活动,实行不定班级抽签,我讲课的内容是《面具的制作》,在要求学生面具制作时,学生没有纸,没有剪刀,甚至一个班连一盒常用的画笔也没有,幸好我随身带了一大盒油画棒让他们传递使用,否则这节课真是没法开展下去,剩下的大部分制作时间就只能干瞪眼,更别说什么作业展示、灵动涌现的场景出现了。二.学校问题
其实,学生问题说到底也就是学校问题。如若诸多的乡镇办小学一直有序的开设着美术课程,学生受着良好的熏陶,就会有一定的美术素养,积攒一点美术底蕴,也不会说出上文那种粗鲁的“大白话”。如若学校能提供一些必备的简单的学具,以上学生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一个学校美术教学器材不足,也是无法上好美术课的。美术教师连画架、画板、画笔都没有,怎么练习基本功,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学校图书室关于美术方面的书籍太少,或是干脆没有,无异于斩断教师的营养活水;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评价不讲“方式”,也会造成美术教师心情懈怠„„
在学生辍学相当严重的今天,各学校也都对艺体这一块引起很大关注,以此吸引学生,让他们在学校中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而美术学科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一个新的理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意在告诉我们一点,美术学科不在是单纯的技能学科,而是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是一种文化学习。它不但承担着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的 5
教育任务,而且又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的教育任务。学校应该充分认识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确实能引起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踏实顺利的开展这门课程,而不是流于形式。
三、教材问题
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课本有了很大的变化,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以便学生自主选择,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以及多元,突出现代意识和中国特色。不可否认教材的指导思想很好,但你想啊,薄薄的一本美术课本,要“面向全体学生”谈何容易!“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能有多大!太普及了,就往往缺乏针对性,例如,初一下册课本第四单元的活动四《表演插花大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他们不可能买来这么多的鲜花、花泥、花盆来试插(除非他们家是开花店的),教师也没法准备这么昂贵的、多的教具,这样的活动也只好选择放弃了。编者可谓用心良苦,总想用有限的纸张向学生展现一个超越时空的无限丰富多彩的艺术长廊,什么都想涉及,什么都是蜻蜓点水,甚至有些课页连“水”也沾不上,更不要再奢求“甚解”了,例如,初二下册《设计、实践、体验》课中,要求学生在多次修改和调整的基础上,绘制完成室内效果图,不要说学生一节课根本无法完成,就是几节课也难以完成。这样的课专业性太强了,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教师授课就会有很大困难,学生更会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如果这一课由“绘制课”改为“口头设计课”,让学生互相交流怎样设计自己的房间,学生对此既感兴趣又能畅所欲言、心情愉悦,又怎么会出现“绘制”中的恐惧与“强人所难”之色呢?再一方面,美术课属“精简”、“超薄型”,但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图片空洞无用,或展示别的学校学生制作场景,或出现某种氛围,学生从课本上对所学的内容仅仅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概念型的认识层面上。编者能不能多展示一些学生作品,或增加一些有关历史背景知识的介绍及相关图片资料,能不 6
能把书编的再细一些,更有针对性一些,或者可选择、可参考的空间大一些,更能体现地域性,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教师问题
美术课开展的是否顺利、丰富、吸引学生,虽然有许多客观的条件,重要的一点还是取决于上课的教师。
(一)美术教师应关注交叉学科知识的渗透。在中学教育朝着知识的多元化和立体化方向发展的今天,从美术学科的特点来看,其知识内容具有广泛的隐形性。孤立学科的教学不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少知识的延伸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例如,我们在介绍古埃及的金字塔时,如不了解它的历史、宗教、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史,我们几乎无法解读古埃及的辉煌艺术。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美术教师,就应不断汲取各学科的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的“数据库”,以适应新的挑战。
5.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五
艾道君
(遵义县虾子镇南坪初级中学 贵州 遵义563125)
【摘要】《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美术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的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美术教学;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美术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的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情景之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筋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一开始就被情景感染,立刻处于积极探究的氛围中。
例如:七(3)班学生上《静物写生》一课。课前,我布置好静物台:一块绿色衬布,一个黑色砂罐,一个乳白色汤碗,一个淡黄色雪梨,剩下的静物(如草莓、甜橙、蛋糕等)就放在旁边。当我来到写生教室,发现静物台边挤满了同学,正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我一看静物台,不禁怒从心起:雪梨竟变成了三颗草莓。原来是班上的一位“调皮大王”干的。然而,经他这么一改变,我却发觉雪梨换成草莓后,台面似乎全“活”了。我转怒为喜,趁机引导:“原来的雪梨拿走,配上草莓,大家觉得怎么样?”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好看多了啊!”我即而转向全体学生:“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有了草莓之后,画面活跃起来呢”?“红色的草莓和灰绿色的衬布产生了对比……”“大的和小的产生了对比……”大家踊跃发言。教室里的气氛异常活跃。草莓、甜橙和蛋糕一放到静物台上,原先沉闷的画面突然明快、艳丽起来。大家作画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我适时地引导大家选择合适的角度,观察,构图,着色……这次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也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实践,去动手操作,经历实践与再创造的过程。美术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为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每年9月10日教师节,学生们给老师送贺卡表示敬意。我就在教师节前,设计了一节手工制作课,让学生自己制作贺卡。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剪刀、卡纸等工具材料。一上课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图,如:喜欢什么风格的,平面型、双面型还是立体型的?喜欢什么图案,卡通的还是风景的?从个人兴趣出发,目的是做出独特的个性卡片。接着交代注意事项,如:构思立体结构时,切开后起支架作用的形不能设计的太纤细,要使之具有稳固性,切开部分的长度要适合贺卡直立后倾斜的角度。插口的宽度大小要合适,如何把握好轻重等等。整节课同学们都以极大的热情制作着。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也极具人性化。
平淡又单调的笔画一次又一次的组合对学生来说是乏味的,那么,激发学生动手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绘画技法会让学生羡慕不已,教师示范的认真,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产生强烈的也要画出一幅好画的美好愿望。因此,教师首先自己要能练出好的技法,养成“提笔就是示范”的好习惯。中学生好胜心强,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更有利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学生总喜欢像教师一样在黑板画画,课上时抽出一些时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分别让同学上黑板来练习。让学生们当当小老师,做做小评委,和学生们一起画一画,平等地交流,增强学生们画出好画的信心。教师用信任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不时地给予进步的学生一些展示的机会,举办“绘画比赛”,渐渐地,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更是开创了美术电教教学的新局面。特别是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幻灯、多媒体等已相继进入了课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更加普及。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利用好多媒体这一手段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自然都会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之中。运用多媒体不但可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像资料,更可使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
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在教学中时刻谨记: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参考文献:
1、《中学美术教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主编:尹小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篇六
在美术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来。如果一个学生对美术课不感兴趣, 他会对美术课感到“枯燥乏味”。反之, 如果他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 积极主动。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征进行教学
美术教育过程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 美术习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 激发其热情。不应每节课都给学生非常固定的练习内容, 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 让学生从兴趣开始, 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同时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 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然后再让学生画教师布置的作业, 使学生充满热情。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 正确的引导, 才能培养其兴趣, 提高创新能力。
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 “成功感”的增强会让学生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 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 要想使学生产生美术兴趣, 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怎样才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呢?由于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天赋参差不齐, 要想让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必然要区别对待。所以我认为应在美术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所谓分层, 即利用学生的不同素质, 客观地分成多个层次组。这是一个动态的分层, 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 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尝试多个层次, 体验多个成功, 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又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只起着指导和解答问题的作用, 而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解决美术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再进行肯定性的总结和鼓励性的评价。让每组的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
三、运用多种手段实施“快乐美术”教育
在学校美术教学中实行“快乐美术”教育的宗旨是要学生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 由此产生美术兴趣。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 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 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 学生感到有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讲授, 不用创造精神去感染学生, 学生必然会对美术失去兴趣。
此外,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直观形象展示课件、作画过程, 用立体声音效果、画面进行说明。欣赏美术作品时, 结合优美的音乐旋律,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直观的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四、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青少年学生大都有活泼好动的天性, 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我们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 并加以诱导。在美术课上学生希望教学内容、方式常常更新, 每节课有新内容、新收获、新活动。只要教师能够做到教材内容安排的新颖性, 教法手段运用的多变性, 美术课学习的活动性、游戏性和娱乐性, 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发展和激发学生美术兴趣。
另外, 教师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专项意识和爱好, 如有的喜爱画卡通画, 有的较爱画版画、有的喜欢到外面写生等。因此, 满足学生的专项兴趣将带动其他美术教学内容的开展。教师可以定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发挥专长, 再进行必要的指导。由于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学生在练习中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高。
五、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渴求表现自己的愿望, 作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不例外。在教学中创设竞争情境, 提供各种竞争机会, 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个人与个人, 小组与小组比反应、比速度、比构思、比效果等, 竞赛结束时, 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和讲评, 表扬优胜者, 鼓励失败者。同时做到组织竞赛要合理, 正确地运用竞赛规则, 竞赛的目的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六、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美术练习
由于美术课有其特殊的一面, 有许多知识需要延续到课外来提高。如果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的作用, 那么会阻碍学生对美术兴趣的进一步提高。因此, 还需要进行课外美术练习, 提高绘画水平, 从而增进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可以利用学生的各自爱好, 组织各种兴趣小组,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总之, 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每一节美术课教学中, 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要时刻留心, 善于捕捉到激励学生的良机和恰当的方式方法,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廷玉, 胡凌.绘画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7.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七
一、创设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的产生,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影响(关键是教育的影响)而进行培养。作为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如在二年级《树叶贴画》一课,教师在课前采集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学生说说这些形状不一的叶子分别像什么?有的说像金鱼的尾巴,有的说像小乌龟的背壳……一片片普普通通的叶子,被学生想象得魅力无穷。这样在学生发言后进行贴画创作,效果很好,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印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先演示了一段展示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让学生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欣赏中外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并使之长时间地保持,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美术方面的知识和具备鉴赏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欣赏课的教学,介绍一些中外美术史,使学生对美术的发展有个大致的了解,对于名家名作的讲解,要结合时代的背景,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心灵引起震撼,从内心深处由衷地感到美术课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其美术兴趣。
四、体验自然风光,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一切事实,源于实践。只有让学生从实践出发,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才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如上学期我们组织学生游玩南通狼山风景区,让学生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多带学生出去走走,让他们从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生活,体验自然风光。这样一来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就提高了,自然学习兴趣就更浓了。
五、课外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其活动的范围广泛、题材丰富,学生不受拘束,可以自由选材。他们通过自身的学习,开展丰富的想象,使具备各种聪明才智的学生,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为主的各种活动,让爱素描的学生画素描,让爱国画的学生画国画,爱水彩的画水彩,爱雕刻的就雕刻等等,会使学生感到这育人环境的其乐无穷。这样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一技之长,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年的课外活动很多同学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他们感到由衷的快慰。
六、及时评价反馈,巩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的产生,不是一成不变、永不消失的。如果得不到教师充分的肯定与及时的表扬,已经产生的兴趣也会逐渐削弱,直至消失,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在评价作品时,要看到学生绘画能力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去评价。
8.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八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分析了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对以国防教育为手段,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关键词:大学生 国防教育 民族精神 培育
古往今来,一个民族的兴盛往往与民族精神的高扬同步,一个民族的衰落伴响的则往往是民族精神的残音。可以说,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能够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性突发事件,能够实现香港和澳门的胜利回归,能够成功申办 2008年奥运会,能够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无不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振奋和弘扬有着密切关系。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代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青年一代的精神风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状况如何,能否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事业的实现。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树立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凝聚他们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对振兴中华民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当代中国,提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培育民族精神是正确树立大学生个人信仰的需要 信仰是个人行动的指南和榜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中,广大革命先辈们正是由于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能在革命遇到挫折,战争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创造出一个个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真实写照,更是信仰对个体存在和发展作用的最有力的证明。个人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要素,个人信仰是民族信仰的根据。没有思想家的民族是愚昧的民族,没有英雄的国度是堕落的国度,没有脊梁的历史是腐朽的历史,没有信仰的社会是坍塌的社会。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目前,西方文化对我国的渗透愈演愈烈,大学生这一群体,正是西方国家社会意识形态进攻的重点。同时,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新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但还不完善,“市场化文化”在社会中居重要地位,在市场等价交换法则的操纵下经济价值升值,金钱也成为个人成功与失败的标志,甚至成为衡量理想信念的现实尺度。因此,高等学校必须要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先进的价值观念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必须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帮助当代大学生自觉抵御和克服不良思想的侵蚀,树立和保持积极向上的个人信仰。
二、以国防教育为手段,大力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很多国家都把加强国防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工程,把国防观念作为一种崇高的社会公德进行培育。我国颁布实施的《国防教育法》也明确了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新时期的国防教育,其实质和中心内容恰恰是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教育,是在全体人民中唤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高校是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利用国防教育,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提出以下几点: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蔡锷将军非常深刻地指出:全民国防教育“必先陶铸国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他认定,爱国之心是“国家建立之大纲,国民自尊自立之种子。其于国民之关系也,如战阵中之司令官,如航海之指南针,如枪炮之照星,如星辰之北斗”。而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要依托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增强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把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作为其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密切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与他们的理想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1]
2.加强国情教育,增强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民族责任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国情教育则是增强民族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绝大多数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企盼民族的振兴与腾飞,渴望中华民族告别贫穷、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愿为民族的昌盛做贡献。但是,不少大学生还没有把民族的使命与自身责任联系在一起,较少考虑个人对祖国对民族的历史责任。一些学生注重个人得失,不顾国家利益,将忧国忧民视为杞人忧天;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自觉性,远大目标与现实努力有较大反差。因此,我们要加强国情教育,使大学生对我国国情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激起深沉的民族责任感,找到正确的报国之路。
3.加强国际形势的教育,增强大学生民族忧患意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形势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对世界格局和大势有冷静客观的把握,树立健康的忧患意识。通过国防教育中“中国国防”、“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信息化战争”等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及新的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仍在威胁着人类安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充分表明世界并不太平;信息化大潮将每一个国家都卷入其中,给经济、科技上的弱势国家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这些国际形势都提醒大学生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4.加强历史和传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热爱,为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理解不深。由于在改革开放和市
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观念的冲击忽视对我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学习;同时,由于我们长期的应试教育,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这也影响了大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特别是要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光辉业绩,从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同时通过国防教育中“中国古近代军事思想”的学习能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许许多多杰出的军事家、军事著作及著名的战役,从而激发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总之,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中大力宣扬和培育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9.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九
尊重幼儿美术发展规律,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美术发展规律。幼儿要经过2—3岁的涂鸦期,4—5岁的象征期和6岁以后的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也就是说幼儿的美术才能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技能技巧的掌握、社会阅历的丰富等诸方面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我们从幼儿最初的美术作品中不难看出那些充满自然情感的象征性图案和那些夸张变形的物体,都是幼儿为了表达某些偶然的意向之作,由于这些最初的画面受外界影响较小,自然成熟的成分也就更少,因为这种浅层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绪色彩,因此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美术目标也从简单的传达上升到了希望表现自己的愿望高度上来了,也就是说己将原来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了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动力了,为了帮助幼儿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我是这样做的。注重美术活动中的情景创设。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幼儿置身于轻松愉快的美丽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对事物的热爱,激发幼儿用自己特有的符号去展现事物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创新力。
一、美术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
有人称儿童画是唯一没有被完全污染的领域,是儿童所特有的“原生命形态”。是一种“儿童原生命活动的显现和投射”。它伴随儿童的成长,反应儿童的天性表现儿童的思维活动和思想情感。
现在社会到处充斥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商、情商”是说法。因此,保持幼儿的绘画兴趣是幼儿美术教育发展的第一要素。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了解孩子本我的需求,画画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活动能真正愉悦人的心灵才是最有意义的,孩子能用不同的线条,花费很长的时间涂满整面墙,这期间他得到多少的愉悦和满足,这些是我们无法体会,同时也是他们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儿童画更是孩子们纯真思想、强烈感情的直接流露,因其不受任何功利影响及思维特点的原创性。
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育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
目前许多家长和教师过分强调幼儿在语言,计算方面的发展,认为孩子只要多识字,会数数,能做题,就是聪明的好学生。
其实不然,幼儿教育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我们应该让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美术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美术对幼儿的智力发展、人格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认识。
1、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效果,其中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美术专指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等极其简单初步的内容。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一生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有着奠基作用。如美术欣赏“民族服饰娃娃”使幼儿不仅对连续图案和对比色彩有了认识,而且还懂得了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服饰是多姿多彩的。
2、美术教育还可以开发幼儿智力
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美术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这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有利于右脑的发育。如教幼儿画火车,可以让幼儿仔细看看车厢的形状像什么?当幼儿看出一节节车厢像一个个大面包时,他们就会用长方形来概括。
美术教育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如手工制作,通过手的操作,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增强幼儿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剪贴“小鸟”,幼儿须先把印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的彩纸,沿线剪下来,然后在纸上拼出小鸟飞的不同姿态,最后再用浆糊粘在纸上,还画上嘴和眼睛。
3、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想象是将外界事物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操作是表现手段,也是再认过程。幼儿在绘画时,能灵活地运用三者。如大班画“春天”,可以先做“春天在哪里”的游戏,教师启发幼儿用眼睛在天空,花丛,草坪上寻找春已来到人间,幼儿也朗诵《春姑娘来了》的诗歌,一边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想的事物,这样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会表现得想象力充分,情感丰富,思维积极性高,操作能力强。
4、美术教育可以塑造幼儿良好个性
美术教育是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术作品,既能表现幼儿天真的心灵,又能反映他们不同的个性。从美术作品中可以看出有的幼儿大胆,主动,热情而敏感,有的则呆板,懦弱,缺乏独立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美术作品去影响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对于幼儿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其他学科教育也都有各自的作用,那种认为教孩子画画,唱歌,跳舞是无用的,不如多教些读,写,算的观点是错误的。
10.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篇十
关键词:培养;美术;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65-01
托尔斯泰曾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美术教学是手、眼、脑密切配合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把课讲得有趣有味,给学生以栩栩如生之感,势必会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不同,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美术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有颗天真无暇的童心,所以教师要有颗热爱孩子的诚心。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孩子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儿童往往喜欢那些新鲜的或者未曾见过的东西。根据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的特点,课堂上我千方百计为儿童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低年级美术课时,我常用编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形式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启发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他们在笑声中学到知识,在游戏中受到美的熏陶。比如在讲一年级美术《小手套》一课时,我采用游戏式教学。首先,猜谜引趣:“看着有节,摸着没节,摸着没节,短短长长,共二十八节”。孩子们猜出是“双手”。我说明手的用处很大,会写字,会画画,会干很多事情,并利用讲故事吸引学生,在学生眼前浮现出一幅有趣的画卷:小手套花花每天都是兴高采烈,小手套黑黑每天都垂头丧气。隐含了四种图案的造型,故事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同学们兴趣盎然,都努力设计最好看的小手套,最后编一首儿歌:小手套带手上,小手套真漂亮;从小我们爱画画,画祖国,画未来,长大要当艺术家。这节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多样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高年级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心灵,提高审美情趣,经常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出示大型的范画或幻灯片,投影仪,并配有几首美妙的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创作的灵感,调动情绪,或者进行直观演示,因为美术本身是视觉艺术,所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自然就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艺术感觉,极大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美术鉴赏课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很多以前难以看到的原作图片,比起用口头的语言表述和固定的文字图片更有说服力,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极强视觉冲击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得课堂气氛更轻松更浓郁。
如:在五年级教学《漫画》一课时,我当堂寥寥几笔画一幅小朋友们最喜爱的漫画人物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引起同学们的喜欢和赞叹。他们议论纷纷开始说个不停,评论三毛的形象。此时,学生心理状态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这时更需要教师点拨、启发这幅画的思想内容、表现技法、艺术特色,教师及时进行诱导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教师再根据情况予以纠正,归纳总结,使学生得出明晰的结论。有时还可以利用欣赏图片欣赏古今中外最优秀的艺術作品和文化宝物,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调动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
三、练习实践,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在经过一系列的讲解和欣赏后,学生获得大量的绘画内容和绘画知识,这时学生已不满足于观察和欣赏,蠢蠢欲动,想大显身手,自己动手去画,他们的创作激情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想去表现自我,实现自我。根据学生此时急于动手操作的心理状态,教师及时组织练习。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创作情绪,教师可在练习时的过程中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挥洒,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展开,逐渐使学生进入创作的艺术境界中。我在巡回辅导时,发现他们一个个所描述的形象、事物是那么的朴实、稚拙、天真烂漫,可爱动人,每幅画里都充满了很强的童趣。这时的我才体会到少年儿童的天性,无忧无虑如诗如画般的魅力纯洁。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金色的梦想,他们眼里的世界洋溢着欢乐和爱。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画才更天真自然,有趣可爱。他们的画虽没有严格的艺术理论,规矩法度,却能抓住生活中最有童趣的东西,给人意外的惊喜,具有特殊的感人魅力。
四、正确引导、启发,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想象力
几年的美术教学,使我从中真正体会到儿童特有的天性,教学中不能过分的用成人化的标准去苛求他们,这样就会失去儿童画的灵魂,变得毫无艺术生命力。我认为在儿童阶段不必拔苗助长,搞严谨的正规的基础训练来束缚少儿的手脚,而应把培养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任凭他们随心所欲自由发挥,应遵循儿童对客观事物的特殊观察方式和认知规律。当然,这需要教师的引导有方,启发得法才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体验成功的喜悦。要想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必须让学生与之多接触,为他们搭建一个施展自我的平台,因此要开辟各种美术活动,如:书画比赛、手抄报、板报设计大赛等,这些活动中最直接的是课外美术兴趣小组,训练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技巧,同时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点带面来带动身边的同学,带动学校学习美术的气氛,给学生以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也从中寻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这对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更轻松愉快,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使知识更加牢固。
11.美术课学生兴趣的培养 篇十一
一、改变教学模式, 挖掘有用教材
1. 教师大胆革新教学模式。
课改之前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情况: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图, 在讲台上放个矿泉水瓶或几个水果之类的东西, 让学生依样画葫芦, 老师在教室里守着, 只要课堂不发生问题就万事大吉。另一种情况是:教师教得挺“认真”, 把课堂教学当成只是传授的场所, 没做到教书育人, 培养才干, 开发智力, 而是教法简单化, 教师讲, 学生听, 墨守成规, 老一套, 不变样, 致使学生的思想僵化不开窍。这种种的老式教学模式是造成学生对美术课失去学习兴趣的直接原因。所以要使学生重新找回兴趣我们就必须大胆地革新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知识的规律,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顾虑, 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 是一种娱乐、一种享受。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美术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改变教师独占讲台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创造民主开放的教育局面, 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享经验的过程,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尊重学生, 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材体系结构, 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 以探究式美术新形成核心的新教材,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努力发现和挖掘身边的有用教材。
身处农村,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很多课程往往使我们力不从心, 使得有教材没条件, 就算按现有教材的内容上课, 学生仍是一头雾水, 最后还是不知所云。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拘泥于现有教材, 得努力去寻找和挖掘身边的“乡土”教材, 由于这种教材大都是学生身边的事物, 这种课会使学生感到好奇, 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思考、去动手。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的目标是培养人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陶冶情操, 形成完美的人格, 而不是也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设计师,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应努力地挖掘身边的教材, 让学生能更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美, 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更大的兴趣去创造美。
二、改变学习的观念, 了解学生心理
罗恩菲德曾经说过:在艺术教育里, 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 而不是一个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 变得更富于创造力, 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 而由于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 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 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由于长期应试教育导致一种错误的观念, 特别在农村, 大部分的家长以为美术没有作为升学考试的科目, 学美术对中考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即使个别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的原因也仅仅是因为美术课给了他们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 不用考试又好玩。另一方面, 很多的学校虽开了美术课但形同虚设, 不是被考试科目取代了, 就是因老师的“填鸭式”教学, 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甚至失去信心, 因此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改革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技能,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重新找回感觉, 这样学生才能真的喜欢美术课, 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增进互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关系,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 组织者等角色转变, 作为教育组织者, 促进者的教师, 其任务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师本人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强, 如果教师富有热情, 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应强调师生的互动, 平等参与。记得我在《纸雕塑》一节中, 由于看到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很精致的纸花篮, 我就特地向他请教, 让他拆了重新做给我看, 这同学把他的作品折了一遍, 邻桌的同学也围了上来, 而我却故意说没看懂又重新请他折了一遍, 然后我也折了一个同样的花篮, 这时我发现原本坐着不动的个别同学也开始在向其他的同学学习, 整个课堂成了互学互教、相互比试的场所, 所有的同学都积极主动完成自己的作业。因此,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四、正确评价
在美术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 勇于提出问题, 在实践中敢于标新立异, 另辟蹊径, 按照自己的构思进行创作表现, 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成果要有正确的评价, 树立学生的信心, 激发学生的热情, 如果教师只凭自己的观点, 站在专业的高度上去评价一幅学生作品, 甚至对一些基础差的同学的作品大加批评和讽刺, 就会使得学生不敢有自己的观点和构思, 有的甚至怕画不好而不敢画, 自尊心受到打击, 从而不想学或者讨厌上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通过培养美术学习兴趣, 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而引发创造的愿望, 在美术教学中, 只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从自身出发, 改变观念, 了解学生, 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乐于其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 美术课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新课标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定位, 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课兴趣。
1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篇十二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前进小学 邢光妹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或参与活动的积极倾向,是进行学习和创作的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激发兴趣是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手段。许多实践证明,决定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有两种:首先是认识,其次是兴趣。兴趣是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稳定。激发兴趣是增强美术课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到学习创作中,是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本文就作者多年的教学体验做一简要的概述。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灵活、实用地组织教学,以好奇心为先导,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索新奇事物的动机,是形成兴趣的重要条件。通常,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为此,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手段,合理的措施,营造良好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美术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在小的时候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在学校经常向老师提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让老师觉得他是个最笨的学生,老师便叫他母亲把他接回家。爱迪生因此而辍学,但他对科学依旧充满了好奇,精心钻研,最后在自己的自学和努力之下,发明了电灯等一千多种东西,成了著名的发明家。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有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二、制作优秀的范画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采用范画的作用非常重要。优秀的范画能使我们的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并能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然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不使用范画,光靠粉笔和书本,空对空口传式讲课,使原本应该兴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挖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厌倦,兴趣就更说不上了。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课堂上有意识的寓绘画于游戏之中,以此促进儿童绘画的积极性。有些人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上一挂,让学生临摹就行了,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是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美术课可以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学生有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引导学生真实地表现自我,使儿童的好奇心和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提高。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活动,最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善于创编美术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完成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上课时先引导学生观察书本中的范画,让学生找出每幅画的特别之处,也可以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就会跃跃欲试,情绪高涨,于是作画的兴趣也就来了。作画时可以让学生欣赏同龄小朋友的画,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又好自我表现,此时,他们的思路已经被打开,创作心理急切。因此,对绘画的兴趣就浓厚,学习也就随之提高。教学上课,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采用这种愉快教学法,有利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有很大的益处。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在于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美术课并非限于室内教学,适当开展一些如风景写生、材料收集、参观画展、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让他们在活动中对美术产生兴趣,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五、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自信
老师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采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和充分肯定的他们的优点,看到他们的进步,是他们对自己的才能产生自信心。绝不能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怎么画成这个样子,我是这样教你的吗?”之类的话语,比如对不足的地方可以这样说:“画得不错,如稍微改一下更好,”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换另一个方式进行辅导,教师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的自信,不要轻易毁掉他们那刚刚萌芽的兴趣。
六、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通过课堂绘画作品的展览,让学生有成就感。展示学生的优秀成果和才华,让学生在看中学、在学中产生浓厚兴趣。当班上学生和自己的作品被展出或采用时,学生都会很高兴,会自觉的学习其中的优点。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创作中来,对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绘画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的益处。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教师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好好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美术教学是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情感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学的学习兴趣,尽量使课堂产生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以此来启动学生内在的动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13.怎样改变农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篇十三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为提升学生全面素质而开设的基本课程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农村家长及学校领导和教师却这样认为: 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绘画,学会绘画。其实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绘画,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既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陶冶他们的高尚人格。因此,要使农村学生学习美术有兴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教学:
一、改变落后的美术教育理念
目前农村的美术教育理念就是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 40 分钟,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种认识与我国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悖,有碍于中小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及他们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会缺乏审美意识的培养,其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对美术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则会视上美术课为他们学习语文等文化课的羁绊。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主要是加强师资培训。培训的目的旨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拓宽加深专业知识,了解教学改革动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与此同时,要做好骨干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抓好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带教工作,使他们更快成长。要多开展教学评优活动,搭好舞台,帮助教师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能力,包括教材分析能力、组织教学能力、表达能力、使用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等。
二、改变美术教学模式的单一
农村美术教师往往只是对教材内容做简单复述,机械地去执行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而没有去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得更有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太过单一,难以使学生真正从教学活动中体会到创造的乐趣。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学内容具体分为“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 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此类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设计·应用”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 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造型·表现”包括创作、写生、临摹、手工制作等,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美术老师要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技能、技巧,实践性、操作性强。其基本结构程序是: 直观感受—综合分析—示范讲解—师生合作—指导训练。“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应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改变教材内容的编排,让内容和农村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在农村美术教学中,存在教师仅仅依靠教材而不考虑农村实际情况的现象,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有差距,与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有差距。农村的美术教学,就要联系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来,大胆对原有教材进行增、改,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地方特色的美术课。例如: 野外写生、萝卜雕刻、泥塑、剪纸、折叠、麦草手工艺术、变废为宝等综合实践课。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寻求适合农村孩子美术学习的教学资源。
总之,作为农村的美术教师,我们要结合农村新课程的特点,不断探索、钻研、思考,改善农村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
14.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十四
1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近年来, 我校学生在医学学习中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 缺乏学习的动力。近年来, 国家支持中等职业教育, 打通了中专毕业生考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渠道, 这本是好事, 但由于我校医学生进校时文化基础较差, 中专毕业后能力水平还是较差, 不能直接通过高考考入高职院校, 所以我校积极联系了武威职业学院对我校学生进行单独招考。但我校护理专业的中专毕业生能考进武威职业学院高级护理班的人寥寥无几, 只有少数学生考上了康复技术、卫生信息管理这两个还算与医学有关的专业, 其余想上高职的学生就只能进计算机、酒店管理、土木建筑这些与医学毫无关系的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考, 因为与众多大学生一同竞争, 招收名额又有限, 考上的还是不多。找私营医疗机构, 因甘南州与医学有关的私营单位本就不多, 因此我校毕业生想找个与医学有关的工作确实有一定困难。这样的就业前景, 自然影响到了在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我校医学生基础较差, 加上有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就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 在学习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 没有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课堂学习效率低, 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 学习兴趣低下[1]。我校的有些中职生, 上课不做课堂笔记、抄作业、打瞌睡是常见现象。
(3) 缺乏完善的学习管理机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学习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这些中职生基础较差, 而教师在教学中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致使课堂秩序不良, 学生之间相互影响, 学习效率低下;另一方面, 医学教学中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缺乏直接联系, 学习管理中没有严格的奖惩机制, 学得好得不到及时鼓励, 学得不好也“照样混”, 这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重要的切入点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好职业规划, 增强学习欲望。
2.1教育学生树立“学习是客观需要”的观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教育学生:社会职业是按教育程度分等的, 相信自己成功的障碍是缺乏教育[2]。学习是每个人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并不是家长强加的, 也不是教师强加的, 要在现代社会中有个好职业, 学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之一。医学生只有通过树立“以医为业、立足社会”的目标, 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教育学生应正确认识自身发展的不足, 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民族地区中职生基础较差, 因此更应该主动学习医学基础知识。课前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 记笔记;课后边整理笔记边复习, 并观看相关医学视频、书籍, 时间一长, 就可以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2.3教育学生应把握中职学校的特点, 立足卫校、放眼未来
尽管目前中职生在升学、就业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 但应当看到, 甘南州的中职生比外地的中职生在这方面还是有着更有利的条件的。前面提到的武威职业学院对我校医学生的单独招生、甘南州允许中职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等多种公开招考就是有利条件之一, 并且随着中央第六次藏区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相信我校中职医学生的升学、就业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看到这些美好前景, 就能使我校医学生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动力, 从而使他们进一步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3以教师为主体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是中职医学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只有良好的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因此, 以教师为主体,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3.1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我校中职医学生学习基础差、学生年龄偏小且大多数来自藏区、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等特点,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提高其学习兴趣。首先, 要化难为易。教师应先充分吃透教学内容, 然后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教学, 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其次, 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强, 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操作中, 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还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再次, 要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2], 将有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画、声音、文字等多种手段直观地展现出来, 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既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增强学生参与性
课堂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首先, 采取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如在基础课程学习和临床教学达到一定程度后, 适时适量引进当地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 先让学生结合书上所讲的内容自己进行探索, 完成书面作业,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讲授, 讲优点指缺点, 针对性强, 且融入了对学生的肯定, 使学生印象深刻。其次, 采用开放型教学方法。如我校根据学生的反映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增加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生化检验技术等专业课的教学时数, 相应减少了人际沟通、职业规划等公共课的教学时数,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理解, 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 很受学生欢迎, 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后, 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中职医学教学中要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3]。根据我校医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所学内容提出一些能抓住重点且有吸引力的问题, 就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从而使他们有了探究的兴趣。
4以学校为主体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培养学习兴趣
学校要以医学教育为主体, 充分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学生学习监管体系, 从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4.1提高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的质量
一方面, 如果学生进校时文化基础不是太差, 大体上能学习、会学习, 那么进校后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另一方面, 如果学生从中职学校毕业后有了继续升学的意愿, 那么在校生的学习动力自然也就有了。所以学校一是要严把招生关。现在国家支持中职教育, 卫校的生源比以前多了, 学校要本着对全体在校生负责也为学生本人负责的态度, 尽量不要把纯粹无基础也不愿意学习的学生招进来;二是要努力把更多的学生送进高职院校。现在国家对藏区有许多优惠政策, 像武威职业学院对我校学生的单独招生, 学校就可以争取对民族生的加分照顾政策, 同时还可以争取更多的高职院校来我校单独招生。
4.2建立教学监督制度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先要强化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办学还缺乏一定规范性的民族地区卫校尤其需要建立健全教学监督制度, 要由教学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务能力强、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组成督导小组, 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 使每位教师的教学都能最大限度地适合民族地区卫校学生的特点, 使每一位学生都不掉队。教学监督制度的形成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确保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基础, 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4]。
4.3建立健全考试及学生奖惩制度
考试既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办法,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我校这些年存在着补考流于形式和对优秀生不奖励的现象, 这样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劲头及兴趣。建立健全考试及学生奖惩制度, 增加平时成绩在学期总分中的比例, 通过评选优秀学生、发放奖学金等给予优秀学生适当奖励;同时, 进一步完善考试及升留级制度, 在严格督促个别落后者的同时, 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鞭策, 这样就会在整体上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武胜昔, 王亚云, 王茜.构建“精彩课堂”提高医学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4) :60-66.
[2]陈琦, 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伊正君, 付玉荣, 吴晓燕.医学教育认证下提高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 2014 (1) :28-30.
15.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56-0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时,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就会集中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兴趣是美术学习的源动力。应将美术教学的特色充分发挥,课程的设置讲授都应该适应学生的现有的知识体系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转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我认为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善于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美术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辅导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通过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另外,美术教师的言谈必须幽默睿智,举止必须大方得体,装束必须高雅和谐,面貌必须饱满热情,处事必须宽容豁达;时时处处体现美术教师的不同风采,尽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关心和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老师,从而能博得学生敬佩,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爱。
二、优化师生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教育有其特殊性,它大多在一对一的交流中进行,如果师生关系融洽,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如果教师执意地以一种强迫的方式教育学生,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处于消极状态,成绩也差。常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同学由于喜欢这门课程的指导老师,同时也喜欢这门课程,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美术教育中尤其重要。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美术教育及学习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无论是绘画的初始阶段,还是绘画的创作过程,往往一些问题的提出或疑惑的解答都是在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谈话中得到答案的。所以在我的美术教学中我不会去严厉地批评学生,大多是引导他们,激励他们,跟他们搞好关系,学生喜欢了老师,就喜欢了这门课,喜欢了就是有了兴趣,那么在作画时是无穷无尽的想象、创造。故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三、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美术感受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美术教学时我们要善于结合学生各自兴趣爱好组织相关实践活动。比如通过泥工、布贴、拓印、剪纸、图案设计等多种美术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了手工制作课。如动物的各种姿态就是很好实践目标,为了激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动物乐园”的活动,首先自制教具,用泥巴捏了动物乐园、沙盘、假山、湖水、草地等,画了很多千姿百态的小动物挂图,其次启发学生讲一讲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最后让他们模仿着画面把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捏出来,送到“动物乐园”里,并说说所捏的小动物的名字,说说这些小动物来到动物园的目的是什么。对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兴趣可高了,大家都踊跃地捏制,捏出了老虎、大象、小兔子、狐狸、小猴子等十几种小动物,然后再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动物乐园”里,并写出了很有意思的说明。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手工制作,而且大大地增强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对美术课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想象
小学生喜欢直观的东西,运用电教多媒体可把图文并茂的画面传达给学生,唤起他们的审美知觉,开启他们的联想,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媒体技术手段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为学生创设形象真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作品中,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如在教学有关艺术剪纸时,如果只是教师口头传授,学生很难准确地感受到剪纸的艺术魅力。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不多,欣赏能力较差,鉴于这个原因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上课时用PPT展示剪纸的图片,一幅幅不同风格,不同种类,不同题材的剪纸都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在教学评价中巩固学生美术兴趣
如何正确评价小学生绘画作品的优劣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绘画兴趣,调动小学生绘画的创造热情及提高小学生绘画作品质量的关键。小学生的画是他们的个性表现,有粗犷的、有精细的、有生动的、有形象的、有想象的、有色彩单调的。这些画均是小学生情感的表达。是优是劣,教师都应该多给予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点评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上进心理。在课堂上,你可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因为你的赞美、你的每一句话可塑造一个小画家、小天才,赞美可用语言也可用眼神甚至还可用一个一个小动作来表达。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正确评价下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进步中巩固与培养学习的兴趣。
六、结束语
16.小学美术兴趣活动方案 篇十六
一、测试方案的目的意义
美术课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外教学的根本和依据。美术课作为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培养全校和班级的美术骨干,推动全校的美术学习、美术活动以及为培养美术人才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欣赏、评述能力,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作兴趣。
二、测试方案的具体目标
通过美术测试,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三、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与活动时间
1、适用于1—6年级,全体学生。
2、测试时间:每周的美术课时间
(一)准备阶段:
1、制订测试计划
2、学习有关理论
3、探索测试形式
4、研究教学内容
(二)测试阶段
1、进行方案讲解
2、实验阶段性测试,对学生进行美术考试。
(三)实验总结阶段
1、通过绘画形式了解学生美术绘画的能力。
2、举办绘画比赛,专栏展出学生的美术绘画作品,评出优秀绘画作品等。
3、单项测试成绩汇报。
四、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和活动步骤
(一)测试内容:
1、使学生了认识美术课的学习知识。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装饰画、自作画为主进行测试。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五、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2)做好组织工作。
(3)安排好测试时间和测试地点。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六、单项测试的作用:
17.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篇十七
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昆山市机关幼儿园王燕青
摘要:美术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幼儿心智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而美术活动就是这些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与探求,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有一种特殊的指向性,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向导。美术活动中兴趣非常重要,幼儿有了兴趣,才有作画的愿望,但是幼儿美术的兴趣不是说有就有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地、多方面地进行培养。
关键词:幼儿美术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它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我们求知和成才的起点。我们老师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老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是不理想的。试想,如果老师坚持按准备好的内容去做,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甚至还可能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如果我们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那么他们所得到的,除了艺术兴趣的增强和技能的提高外,还能产生成功感、自信心,并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那么,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呢?我们主要从选择素材、组织形式和指导语言这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并且是幼儿感兴趣的绘画素材。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对日常生活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有绘画和制作的兴趣,因此,选择绘画素材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比如,汉堡包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在大班美术活动中,我们就以画“汉堡包”作为课题,在活动中老师特地准备了一个“汉堡包”,当“汉堡包”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孩子们情绪顿时高涨起来,表现出极大的作画兴趣。同时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题材,因为小、中、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不同,所以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不同。比如,小班幼儿比较喜欢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他
们还对自己熟悉的人,玩过的玩具,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感兴趣;升入中班幼儿就比较喜欢大老虎、大狮子、熊猫等这类动物,同时对周围的事物也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到了大班,幼儿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这时他们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而是开始热衷于电视中的形象,如奥特曼、哪吒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其兴趣出发来选择绘画素材。
二、运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提高幼儿的作画兴趣。
游戏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最有力的手段,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
一。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可以使其获得积极愉悦的感受。在美术活动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游戏形式:
1.玩色游戏。玩色游戏是让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身体,或看作是玩具的各种材料、工具,在纸上玩,留下颜色,创造出画面,从而发现美,感受美,使自我得到满足。例如,在“蜘蛛网上的昆虫”这一活动中,幼儿将颜料倒在整张大的白纸上,围坐在纸边,玩“池塘边钓鱼”的游戏,用树枝把白纸中间的颜料往外刮,游戏结束时蜘蛛网也画好了,这时幼儿发现沾上颜料的树枝能在纸上留下痕迹,大团的颜色在划动中向四周扩散开来,形成了一个蜘蛛网。在“外婆的澎湖湾”活动中,老师给幼儿提供各色颜料,请幼儿穿着自己的鞋,蘸了自己喜欢的颜料,伴着“外婆的澎湖湾”的优美音乐在“沙滩”上漫步,结果孩子们发现自己五颜六色的小脚印留在了大纸上,一个个都兴奋不已。
2.拓印添加游戏。在拓印添加游戏中,幼儿不仅对鲜艳的水粉颜色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是对拓印的材料爱不释手。在玩玩、印印之后,添上几笔又能变成一样有趣的东西,幼儿更能获得满足。比如,把茨菇竖着一切二,用它的截面蘸了红色水粉颜料印在纸上,在用手指蘸了红色颜料点上金鱼的眼睛,等到颜料干后再用黑色油画棒添画上眼珠子,红色油画棒添画上金鱼的尾巴。还可以把茨菇的小尾巴切去,蘸肉色或咖啡色在纸上印出许多椭圆形后,用油画棒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和四肢,就变成了小孩。简单的拓印添画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它能帮助年龄小的幼儿的画面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大班幼儿由于想象力已有所发展,绘画技能已掌握较好,还可以进行拓印想象游戏,比如,将各色水粉颜料倒在玻璃上,让幼儿把自己的画纸放在玻璃上印出各种色块,等颜料干后让幼儿根据色块的形状进行想象添画。
3.跟画游戏。跟画游戏是小班美术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创设一个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用笔跟着老师一起画,游戏结束了,画也画好了。如在美术活动“娃娃”中,老师设计了“游公园”的游戏,先找到公园的大门(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从大门进去在公园里兜了一大圈回到大门口(从圆点出发画一个大圈),在公园里看到了一座山(画鼻子),山的两旁有两个山洞(画眼睛),我还看到了一个池塘(画嘴巴)。孩子投入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跟着老师一起画,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景中完成了作品。跟画游戏可以把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简单、轻松的游戏,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4.变色游戏。变色游戏是为了使画面颜色更丰富,油画棒画完后,用水彩颜料在画面上刷一层,让油与水分离开,产生更好的效果,从而提高幼儿的兴趣。比如,在美术活动“雪娃娃”中,老师先不告诉幼儿画雪娃娃,而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用白色油画棒在纸上学习绕毛线(画雪娃娃的头和身体),再画毛线头(画短线作为雪花),等幼儿画好后,老师用群青色水粉颜料进行油水分离,孩子们看到变出了雪娃娃都欢快地拍起了手,高兴地喊起来:“老师会变戏法,变出了雪娃娃。”
三、运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在美术活动中语言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由于幼儿对直观、形象、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并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运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尤其重要。剪纸活动虽然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老师生动形象的指导语却能化难为易,使幼儿轻松掌握其技巧。在活动中老师形象的将正方形对折出的三角形比喻成一座大山,再请幼儿将大山对折变成一座小山,然后师生一起找到山顶、山脚、山坡,接下来要求幼儿将山顶剪掉,在山脚下剪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然后在山坡上挖各种形状的坑坑。在老师形象的语言指导下,孩子们的窗花都剪得栩栩如生。
综上所述,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培养,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学前儿童音乐与美术教育》,许卓娅 孔起英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论民族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推荐阅读:
论民族团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06-20
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07-04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解读07-17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10-17
小学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优秀教案10-24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11-18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08-21
试论民族文化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