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2024-10-27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16篇)

1.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一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论文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原动力。学生在探知知识时,浓厚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理状况下学习。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与训练学生的心理特征,阐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途径。

关键字: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学习兴趣

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初中物理一直伴随学生整个初中求学生涯。由于初中物理自身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由于初中生大多处在成长阶段,很难具备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刚刚接触到的物理知识存在恐惧心理,使学生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物理学科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

一、初中物理教学与初中生心理特点分析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应当对学生心理进行分析,将物理教学特点与学生心理状况相结合,显著增强教学效果。初中生大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内心对外界世界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思维活跃。然而,初中生同样面临心灵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问题。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时,初中生往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造成心理上的创伤,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讨厌物理学科。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教学内容非常抽象,需要一定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学好物理。这些要求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而言相对较高。在教学阶段,教师如果能把握教学尺度,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一旦没有把握好教学尺度,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厌恶物理学科,害怕物理学科。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身心特点与教学内容的特点,发现优质教学切入点进行教学。

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心理特点和物理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一)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在众多物理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很多抽象物理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好学好问的特点,充分运用物理实验,教会学生物理知识。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硬纸片放于盛满水的杯子上,然后将杯子倒立,使学生观察到杯中水未流出,硬纸片未被水冲掉的物理现象。学生看到此景时往往感到非常惊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亲手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实验的神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器官,激发学习热情。

(二)从生活入手,以学生为主导,培养学习兴趣。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改变自身角色,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并最终发现正确答案。实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实验,找出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物理是一门源自生活的学科,很多生活常识中包含丰富物理知识。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尽可能取用生活材料进行试验,避免替代品进行试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应当给予鼓励,不能给予不耐烦的回答,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三)加强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深化学习兴趣。在物理教学设施上,学校应加大对物理硬件设施的投入,配齐物理教学实验室,并配用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为学生物理实验提供有力后盾。另外学校应该利用信息手段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如使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积极使用网上资源,拓宽学生思维和视野,提升物理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当针对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各类资源,尤其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新闻。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伟大物理学家的一些趣味故事,如牛顿煮手表的故事。另外在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发展规律,按教学难度由易向难、循序推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

(四)灵活运用教法,创设物理情境,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物理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选择最优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可以使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对比论证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更深地理解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对于危险性实验,可以用多媒体技术代替。物理实验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物理课的趣味性、形象性,提升物理课教学质量。通过合理创建不同的实验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使学生主动记忆知识点,积极探索未知点,为学生创新打下基础。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只是物理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如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兴趣小组、参加课外辅导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课外读书活动,多读有关书籍,使学生视野变得更开阔,让学生跟上最新时代发展潮流。如我国正在进行的北斗卫星、低碳经济、高铁速度、核辐射等与物理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科学实验。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知识竞赛问答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者:郎永丽 王丽雪 单位:农安县开安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殿爽.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1).

[2]刘哲.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师版),(4).

[3]丁兰华.引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5).

2.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二

关键词:初中地理,兴趣,课堂引言,设喻类比,板图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若能够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 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兴趣浓厚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学习,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苦学为乐学, 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深厚的感情。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 犹如乐曲中的“引子”, 戏剧中的“序幕”, 起着酝酿情绪, 集中注意, 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需要地理老师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 善于利用情景教学, 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 在讲到“时区和日界线”一课的地理知识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举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怀有双胞胎的孕妇乘坐海轮由西向东航行, 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 生下了一个男婴, 越过日界线又生下了一个女婴, 先出生当然是哥哥, 这一天正好提2010年1月1日, 而后出生的妹妹是在日界线的东侧出生的, 日期是2009年的12月31日, 妹妹的生日却比哥哥的生日大一年, 严格意义上是大一天, 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么让我们一起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时区和日界线”,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这堂课的教学内容, 就会知道准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导言, 不仅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又寓教于乐地创设了欢乐的地理课堂气氛, 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了渴望求知的角色, 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地理课堂上巧用趣味性的语言进行设喻类比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地理知识中形象直观的内容, 恰当地运用一些比喻, 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和“调味品”的作用, 把看似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讲到中国地理中的“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的候, 为了帮助学生快速识记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征, 及其在中国政区图中的具体位置, 教师可以打这样的比方, 云南似孔雀 (云南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孔雀的产地) ;台湾似香蕉 (台湾盛产热带水果香蕉) ;海南似菠萝 (海南盛产热带水果菠萝) ;陕西似兵马俑 (陕西是秦兵马俑的出土地) ;黑龙江似天鹅, 内蒙古自治区像雄鹰, 西藏似藏族人穿的马靴……

又如, 可以在学习中国地理时, 把黄河的形状比喻成汉字的“几”字形;在学到世界地理时, 把意大利的轮廓图可以比作伸向地中海的一只长筒靴, 在讲到澳大利亚的经济特征的时候, 教师可以用“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来形象地概括, 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把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比喻成“大对虾”……如讲到森林的作用时, 教师可以把森林比喻成净化空气的“绿色工厂”, 吸烟滞尘的“吸尘器”等等, 接下来可以由学生之间通过讨论来尽其所能地发挥想象森林的作用, 有的学生把森林比作涵养水源的“绿色水库”, 保护水土、防风固沙的“绿色卫士”, 有的学生把森林比作调节气候的天然“空调系统”, 减弱噪声的“隔离板”, 杀菌灭毒的“防疫员”, 还有的学生把森林比作保护野生动物的“庇护所”等等,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沟通, 使地理教学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地理的能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牢固地掌握了地理知识, 为以后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板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板图”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手段, 因为“板图”能够以最简单的笔触概括地、直观地反映地理事物, 有利于教师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 把复杂的地理形象鲜明地表现出来, 同时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读图、绘图、用图能力地有效手段。教师边讲边画, 还可以指导学生在作业本上作图, 可以促使学生手脑齐用, 视听结合, 使学生听、看、学、想多种器官协调运用, 对地理知识、地图轮廓、空间概念产生清楚而深刻的记忆。因此“板图”这种教学形式, 便于学生利用图形来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 使地理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 教学气氛活跃而充满活力。例如在讲到中国地理中的新疆地形时, 可以运用板图的形式把新疆的“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对北疆、南疆的气候, 地貌、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而在讲到世界地理知识中的意大利的轮廓时, 教师可以把意大利的国土模拟成一只倒挂的长筒靴;把陕西省画成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通过这些形象而富于趣味性的板图,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 要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引言;巧用设喻类比;通过“板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上文只是挂一漏万的阐述笔者的个人观点, 要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深厚的感情, 方法多种多样, 没有固定的模式, “教无定法”, 作为地理教师只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千变万化的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不断地探索归纳总结, 并在前人和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 并持之以恒, 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阙惠玲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华安县教育局2010-8-5

3.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 培养 物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对物理学科兴趣浓,学生就会愿意花时间在物理学科上,克服困难的欲望就强,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物理教学质量自然提高。下面简单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几种策略。

一、以疑激趣,发展学生思维力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巧妙设计趣味性问题,做到“趣中设疑”。趣味性的情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趣味化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不仅满足课堂的热闹,在热闹中关注问题,并产生解决疑难问题的动力。如学习《运动的描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亲身体验:甲乙二人分别坐在并排停在站台上的A、B两辆车里,甲向B车厢里张望,突然觉得自己坐的车A向前行驶了,后来发现自己坐的车仍然停在站台上,而B则向相反的方向行使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的问题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基于本课重点知识,容易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

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运动的描述》时,先将物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然后用手轻轻拉动物理课本,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文具盒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引导学生分别以课桌、课本为参照物,描述文具盒的状态,从而强化所学知识,并和实验有机结合起来。在“试一试”的动手实验中,体现出物理学习的“做中思”、“做中学”。

二、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经历了成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才会更加感兴趣,对物理爱不释手。

笔者认为,由浅入深设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太容易,又会有“掉以轻心”之嫌,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如教学《光的传播》时,在教学导入部分,如果教师提出“什么是光”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比较抽象,会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使他们一时无语。如果教师呈现几幅与“光”相关的情境图创设轻松的情境,在这些情境的基础上,教师侃侃导入: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阳光使世界五彩斑斓,绚丽多彩,我们能看到东西,是因为我们有……此时,教师有意使用声调语气,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引导他们说出“光”,而进一步揭示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光的知识”。紧接着,教师简单说一下“光源”的概念,提出“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位同学能举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例子吗?月亮是光源吗?”这类问题在导入时提出,能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有趣,激发对所学知识的积极思考。

在《光的传播》教学中,教师可以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诸如由光源的类型——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让学生说出人造光源的例子后,提出思考性问题:你知道人造光源的发展史吗?再提出“光是怎样传播的?”“手电筒在夜间发出的光是怎样的?”“除了手电筒发出的光是直的,还有哪些光的传播是直线?”“怎样通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是直线?”“是不是所有的光的传播都是直的”……这样的问题,彼此依托,彼此联系,把学生逐渐引领到新知识探讨的路上,让学生一路思索,劈开荆棘,一路勇往直前。

三、生活化教学,激发兴趣

教师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而融入物理知识,以便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仍以《光的传播为例》为例,教师提出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呢?”而让学生给出不同的设想和猜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是直线。用学生熟悉的情境,没有月光的夜晚,人们使用手电等照明,手电筒发出的光是直线吗?月明星稀的夜晚,学校的花园里透进的月光是直线传播的吗?月光、手电筒发出的光等,学生司空见惯,容易引起心理的共鸣,使学生逐渐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和学习欲望。

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作用感到茫然,也就是不知道学习物理有什么用处,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如果教学时联系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如《凸凹透镜成像原理》,如果教师通过讲教材、背教材的方式进行教学,学习乏味自不待言。而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用眼不科学、不卫生造成近视而佩戴近视镜,老年人为什么佩戴老花镜,人在梳妆打扮时用的平面镜等生活现实,就能让学生对凸凹镜的成像原理产生兴趣。学生对平面镜、近视镜和老花镜并不陌生,通过探究三者的区别而主动学习本课的知识。再如,夏天下雨后,路面很快干燥,而冬天的雪融化后,路面几天也不干等学生都体验过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汽化和液化》知识的兴趣。

生活化的实例,为学生架起生活和知识的桥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物理知识。

四、借助多媒体培养兴趣

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已经比较普及。多媒体等现代技术进入物理课堂,成为教师的得力帮手,为物理课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如运用多媒体,将物理学家的故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了解物理学家的故事,学习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动漫的特点,将物理知识、物理实验等设计成“闯关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物理知识的奥妙和学习的乐趣,起到“寓教于乐”之效。

教学不能只灌输知识,应立足物理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使物理教学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马民.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亚太教育,2015(35).

[2]张慧琴.浅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兴趣教学法[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2).

4.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四

一、课题的提出

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雪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二、研究目标

音乐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成为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不抓美育教育就不是完全的教育,不向学生实施艺术熏陶就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学现有各种条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使音乐老师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更好地在另一个侧面提高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从而让音乐老师为师生都喜欢的“音乐课”,成为能促成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育教育课程。

三、研究原则

1、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音乐教育为实现义务教育总目标服务,是实施美育的手段之一。它通过音乐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使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

2、以乐动人,以表感人。音乐教育有特殊规律,要体现其“音乐性”和“情感性”,应注意发挥歌曲与音乐欣赏中的情感教育作用。

3、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为主。音乐教育要重视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要体现突出民族特色。同时,也要学习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

4、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音乐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又要根据实际存在的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并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四、研究内容

1、借助美的形式,创造学习音乐的艺术氛围。美化知识,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感情色彩的外衣,引起学生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我们可以用录象、电脑制作等技术的电教手段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我们还可以借助文学的手段描绘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产生亲切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设计教学中的每一句话,仔细推敲选择恰当的美好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对音乐的爱,创造最佳的审美情景,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以爱心为基点,以教师之情动学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从审美角度考虑每一教学步骤的安排,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在教师爱心的指导下,逐渐消除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距离,愉快地和音乐交朋友,通过音乐的熏陶,逐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这才是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有兴趣学习音乐的目的所在。

五、研究方法

1、实践法:本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设计每一节实验课,然后上好实验课,课后再对本课进行分析小结,抓住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在绿动、游戏创编等,继而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

2、调查法:采用不同规模、方法的调查法。课题研究前提,针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研究中期,主要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反应,调查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课。最后一次调查,是对选定的年级和班级进行对比调查。

3、个案研究法:选定几个具有大部分学生共同点的学生,进行观察,谈话调查,研究归因,探索如何上好音乐课的有效对策。

4、文献法:主要收集各种教学参考书,集中搜集关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研讨总结,然后运用于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见就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后盾武器。

5、总结法:确定研究专题,指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平时注意积累资料,研究过程中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上交教研室,研究结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研究措施

1、通过观察与调查谈话掌握学生在音乐课上喜欢哪些环节,喜欢干些什么的原始资料的原始状况。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谈话,了解学生在音乐课中的兴趣所在,为后面的研究工作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每次谈话,做好归纳和记录。

2、通过实验课的开展,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横培养音乐兴趣。平时,教师多与学生交谈,对学生采取循循善诱,多鼓励、引导,精良让他们对音乐有关的产生兴趣。特别是实验课后,要对学生的反应作即使的调查和记录。

3、围绕教材,促进学生理解教材。要求每节课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晚车功能课前设定的教学教学任务。游戏形象化、多样化。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意志比较弱,学生的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因而游戏的设计力求形象化,多样化,面向全体,着力于每个学生的提高,要注意、关心对音乐特别没有兴趣的学生,使他们能达到基本要求,也要关心音乐方面能力强的学生,窗草条件,促进他们的发展。

七、研究步骤:

1、努力夯实教学实验的各项环节,为试验进行打好基础。

2、紧紧围绕课题进行试验,做好实验的各个步骤。

3、提高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4、积极做好实验的总结工作。

八、实验班级:

一至六年级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新课导入必须吸引学生。新课导入是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必须采用形象、直观而且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复习导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有利于巩固已学旧知识,提高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可以使由旧到新之间的过度自然。

(二)、画面导入。课本里有许多插图是歌曲形象化的解释,所以在学歌之前,用挂图或投影的形式将一幅幅优美、逼真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形象感、趣味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三)、游戏导入。游戏后导入新课。

(四)、故事导入。故事“角色”。如《小红帽》一课前,我先讲述小红帽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总是喜欢戴一顶红色的帽子„„”。

(五)、谜语导入。猜谜语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我在课前给学生这样一个谜语:“碧绿的衣裳身上披,大大的眼睛头顶长,宽宽的嘴巴大又大,捉虫的本领真高强”,学生争先恐后地猜谜语,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的导入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结合起来运用。

教师要重视唱歌教学。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用轻柔的声音唱歌是低年级音乐课教学的一大重点。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往往一开始就用较强的胸声来歌唱,唱歌是以人体为“乐器”,儿童幼小的身体不应该发出那么大的音量。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听辨什么是喊叫的声音。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示范和范唱十分重要。如:我在教二年级第四册《小燕子》时,用轻柔的声音一边唱,一边要求学生模仿,要求学生做到耳听、眼看、嘴唱三个方面的结合。耳听—要听音;眼看—看教师口型;嘴唱—要注意发声位置正确。我认为训练儿童嗓音应该保持气自然假声,纠正儿童所喜欢的喊叫唱法。初步的发音练习,可以从头声上面的音再移到下面的音,进行上、下行练习。例如:54 32 12 34 54 32 1—— 应当避免过早地向下扩展音域,防止产生胸声。

教师应注意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的思想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一、二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在每一次教学中,我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我还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在介绍民族弹拨乐器一课中,我没有选择直接向学生介绍民族弹拨乐器,而是先给学生观看中华民族交响乐团在维尔纳金色大厅演出的实况录象,从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以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我在教学中给学生讲“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的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深深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

音乐教师应给童心插上幻想的翅膀。试想:数学上的王冠—歌德巴赫猜想,不就闪烁着幻想的异彩吗?现代的火箭,不就是从古老的大炮口中喷出的一支幻想曲吗?我国古代的飞天神话、嫦娥的传说和今日世界的卫星上天、宇航员登月,不正是将美丽的幻想变成生动的现实吗?那航天飞机穿梭于太空的壮举,不也是从人类幻想的摇篮中起飞的吗?伟大导师列宁为此呼吁:“应当幻想”他还曾多次论述过幻想的问题。他认为有幻想是极其可贵的。他说:“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甚至没有它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人类发展进程中,不仅远古有幻想,今日和未来都存在幻想;不仅成人有幻想,孩子更有幻想。这种幻想是思维的展翅,是想像力的飞翔。它是无止境无穷尽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音乐教师要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还要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首先要精心选取能够引起儿童幻想的音乐教材,把它合理地组织在一起,然后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系统教育。例如:儿童歌曲《劳动最光荣》、《七色光之歌》等等,教师可以构成一幅幅色彩各异,奇特美妙的画卷,增长儿童幻想力的发展。

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美音论述中强调指出:“艺术教育首先内涵着扣人心弦的讲话艺术,没有话语,就不能接近音乐—这个了解感情最细腻的境界”。音乐本身是一种情感语言,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这种情感

5.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五

一、引言

在信息化和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的应用,英语学习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英语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学好中学英语对于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目的是为了使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便更好地和他人交流。因而英语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记的模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老师而言授课是乏味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因而,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长时间后学生便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固然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的原因,但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教改,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本文从师生情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兴趣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主观意识活动”,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兴趣受个体内部需要的驱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当个体对事物具有某种需求时,机体内部便处于一种驱动的状态,随之而成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即内驱力。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内驱力不断变弱,而通向目标的行为则不断加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源自好奇心,源自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婴儿在初学说话时是以兴趣作为向导的,即婴儿在呀呀学语的过程中主要倾向于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名称,而不是讲话者认为重要的物品,而且都学得又快又好。初中英语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如何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英语成绩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而学生的热情又会促使教师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是对学生自身发展,还是教学质量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这个实践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践观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教学的组织、教学的内容、课堂的气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及兴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情感体验也日渐丰富,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平等对待。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感情真挚,是平等地对待任何同学,他们才能自觉地刻苦学习,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练习任务,教师与学生才能获得情感的共鸣,在能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理解的条件下,即便他的英语基本功较差,他也会努力去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说,只有调动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行动与英语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并接受其内容。因为坦诚的真挚情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所以就有了吸引力、影响力。师生之间坦诚的真挚情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循循善诱,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授英语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其二,在教学过程之外,教师以深厚的情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这样的师生感情是使英语教学取得较好实效的基础,学生一旦理解了这种感情,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英语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情感会通过其交往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因此,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沟通和交流是维持师生情感的一条重要纽带,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方。

(2)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语言纯正、地道、流利。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经常鼓励学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答对问题时,要说:“Very good.Thank you.”学生说错了,要说:“Try again.Don’t worry.”使学生有成就感,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

(3)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若让厌倦感无止境地蔓延发展,即使最优秀的人也会变得平庸。同样地,厌倦感对学生也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学生如发生厌倦感任其加深,那他上课时就会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最积极的学生上课期间有时也会跑神或心不在焉。为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思路重入正轨,为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激情,让学生思想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课前进行生动的课前交流。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背诵一篇文章(可以讲一个故事、笑话等),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速度适中,力求使大家都能够理解。然后让他提几个和文章有关的问题,提问下面的学生。最后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可进一步扩展话题,也可鼓励表扬某些学生,或者针对文章内容教给学生一些课外知识,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除此之外,也可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至三人,进行课前表演。内容可由教师规定和某篇课文有关,也可自编。表演完以后,让看的同学和表演的同学互相即兴提问和回答或辩论。这种方式趣味性强,形式活泼,能够大面积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同学们那活泼的争辩、淋漓的表达,就像是开课前的兴奋剂。

课程导入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漫画、插图和与课文有关的具体实物等,开展听说活动,从而引出课文的主题;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有关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中进入新课学习;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写一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演讲稿,使学生自觉地把演讲内容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的积极性;教师给出课文标题,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然后可将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相比较,这样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如果课文是某个故事的简写或片断,那么介绍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主要内容,或者作者生平就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游戏是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管什么年龄的学生,做游戏总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4)教学内容情景化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这最能体现情境教学法中的直观教学原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理解,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变成自觉的活动,使学习能在某种感情的驱使下顺利进行。直观教具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最初接触英语时,都免不了用汉语为中介把英语和所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实际上还是用汉语进行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教具直接比照英语的词和句,则可以避免这种心译过程。在初级阶段,尤其是起始阶段,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教学法,比如学习颜色、水果、各类衣物的单词,用实物就比较直观,容易接受。

(5)积极评价并鼓励学生的课堂互动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思维才能更加活跃,这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我们应及时捕捉学生在会话、发音、写作、书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一面,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这是英语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即所谓放大优点,忽视不足,紧紧抓住中学生爱听表扬的心理特点,不断地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挑战自我,再加上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在能力。经常鼓励学生,使其树立学英语的信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学大多采用板书教学手段,使英语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随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其次,在现代化电教设备创设的情境下应让学生多看、多听,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学生从录像中能看到生动的画面,进而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学生从录音机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和对话,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语感。

四、结束语

6.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六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广西梧州市藤县藤州中学何德利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能力,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传统的教材一直被片面地理解为“权威”或者“工具”,而老师和学生始终扮演着“教”和“学”的角色,双方得不到互动,教材也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本文就试从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文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233.18【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12-0095-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学习班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智慧的灵感。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做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受到良好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

积极、健康、愉悦的情感,能促进人的思维活动,因而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装“动之以情”,并能让激情为“晓之理”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创设愉快的兴趣教学氛围,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情感的方法有多种:

1、精心设计导语。

可以说好的导入,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在上课前,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巧妙的导语设计,把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课文情境中去,那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前,我首先介绍了杜甫在《饮酒八仙歌》中对李白的精彩描述,然后再举出李白的传世佳作中与酒有关的诗句,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这些课前导语使同学们不仅对李白的个性、风格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而且在诗歌的诵读中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渐入诗境,形成一种鉴赏氛围,为教和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情境。

2、借助音乐渲染。

创设语文情境,借助音乐是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能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多加运用与之相对应的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于诗词的意境中。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格律尸“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代表作,韵律和谐、色彩绚丽、节奏感强,在朗读时可配上肖帮的《别离曲》,在轻柔优美又略带感伤的旋律中让学生细细去品味诗人那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3、辅助多媒体手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多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在教学《山居秋暝》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象这样一幅图景:一轮清朗的明月透过山间的松林,留下班驳的疏影;清冽的泉水欢快地跳过山涧,有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茂密的竹林里传来一阵欢歌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完衣服正嬉戏打闹着回家;池塘里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的宁静……一幅雨后山村晚景图。我一边让学生概括一边用多媒体演示出相关画面,通过画面把学生带入情境,感受诗中的景象。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看着这远离世俗、世外桃源似的美景,学生无不流露出陶醉和神往。学生进入了声情并茂的美境,不仅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还可以使他们更好的理解诗句,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在语文课里体现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强化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课吸引力的一剂良方。

语文教材中审美的`内容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1、意境美:自然美景是作家写作的一大内容。中学语文课本里有毛泽东笔下“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蓬勃,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如诗如画,李太白诗中神仙世界的异彩纷呈,苏东坡词里“大江东去”的雄浑壮阔……这些自然美景无不浸透了作家丰富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读想法”,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美丽的艺术画面印入学生脑海,进而体会到作家抒发的浓浓深情。

2、形象美:美的形象指的是教材中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像。它主要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美主要美在情操和人格上。美丽而忠于爱情的罗敷,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诗经》中温柔美好的年轻女子,献身科学的玛丽?居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认识生活中不可能或很少可能遇到的人物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阅历,同时激发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事理美:领悟事理美是指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意味、内容及象征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全面占有,是探求审美对象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活动。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文情并茂,渗透着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感受、体会、领悟。如鲁迅作品中包含的他对人生、社会的独特体验和认识,苏轼、王安石等古人散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精心设计教学高潮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动态的流程。既是动态的,就应忌平铺直叙,就应有高潮。另外,从心理调节的角度看,高潮能激发兴趣,提高吸引力,更多地利用学生无意注意,消除疲劳感,有时甚至可以纯粹为了调节情绪与气氛也设计高潮。高潮常见的是课堂气氛炽烈昂奋、创造性思维火花撞击、迸发、跳跃。高质量的高潮设计,就是思维品质的提高。另外,有时学生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也是教学高潮的一种境界。

高潮的设计首先讲究内容的选择。教学高潮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思维点、兴奋点,是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对这些点展开讨论,感情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立体地、血肉丰满地感知人物形象,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7.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七

1. 巧妙设计导语, 以导入激趣。

如果将一堂课比作一部电影, 那么课前导语则是这部电影的序幕, 好的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 产生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导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 不拘一格, 但总原则是要切合课文内容, 富有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如教《我的空中楼阁》, 我是这样导入的:自古文人多“雅士”, “雅士”居“雅舍”, 如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的“陋室”, 归有光祖传的百年老屋———“项脊轩”, 他们的“雅舍”虽然简陋、破旧, 但他们居于其中感到无比快乐、温馨。那么当代台湾散文作家李乐薇的“雅舍”是什么呢?居于其中的她追求的又是什么样的“雅趣”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她的“雅舍”———“空中楼阁”。

2. 抓住教学亮点, 设疑激趣。

教育专家们常说:“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情感的兴奋点、灵感的激发点、教学的创新点, 是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会心一笑或跃跃欲试的教学精彩画面。”每一篇文章都会有很多亮点。平淡散乱的课堂, 不能够激活学生潜藏的内部动力, 要让学生做“乐知者”, 教师就要营造亮点, 送“惑”上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一半。”可见, 大凡成功的教育者都明白兴趣对于求知的重要性, 并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成是教育教学的头等大事。

3. 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教与学往往是在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这种教学看似平静有序, 实际上是学生的非自主无序状态。理想的课堂教学, 必须使学生富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形成教与学相协调的动态的、和谐的有序状态。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让学生敢说敢问则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关键。要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 首先应该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 不要用“唯书”、“唯师”的观念束缚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 发表自己的看法。其次, 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环境, 还要在班级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探讨、扶持后进的良好风气。有些学生不敢发言, 害怕说不好别人笑话, 而且越是后进的学生这种心理障碍越大。事实证明, 有些后进生越是不敢说, 越是懒于思考, 渐渐对学习就会丧失兴趣, 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班上规定:任何人不得嘲笑同学的发言, 后进生只要动脑筋, 敢发言, 一律给予表扬。这条规定给同学们勇气, 许多后进生因此变得爱思考、敢质疑, 对语文学习充满了兴趣。

4. 巧用电教媒体, 激发学生情志, 引起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是优化语文教学和突破重难点的必要条件。一是它不受时空、宏观、微观限制, 具有开放性, 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二是能激发起学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调动多种感观, 使学生思维敏捷, 反馈畅通, 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8.初中生物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初中生物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变得非常的主动和积极,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所以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就要完善各种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多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教学

生物的知识是非常的丰富,但是如果老师使用的教学方式不当,即使是很丰富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部分生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经常使用学生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或者是语句,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老师应该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对于刚入门学习生物的初中生来说,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比如在学习食物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样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地简单,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接受食物链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就应该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多讲述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初中生的年纪虽是处在叛逆期,但是他们还是小孩子,因此他们对于故事也是非常感兴趣,因此如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借助一些小故事来讲解,将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一刚进行生物的教学时,老师要导入生物的概念,老师可以先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在刚上生物课的时候,老师发现小明同学正在睡觉,那么老师就叫小明起来回答问题,问道:小明同学,什么叫做生物?小明同学当时正睡得香,突然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他就懵懵懂懂地回答:老师,还没有煮熟的食物就叫做生物。

当老师讲完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后,大部分的学生就会对生物的概念产生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去探索生物的概念。因此在生物的教学中,通过引入有趣的小故事,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变得更加的主动,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来进行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越来越被广大的老师所采用,因为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老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组来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学习细胞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直观地认识和了解细胞的结构,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细胞的图片,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地简单。因此在生物的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生物的难度,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在学习生物时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首先就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初中生处在叛逆的时期,因此大部分的初中生都会形成自己的一个小群体,而且初中生的喜好厌恶会表现得特别的明显,因此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毕竟刚开始学习生物,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不会太明显。当分组完毕后,老师就可以布置学生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了,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每个小组都分组找出20种常见的绿色植物,并且将绿色植物的叶子都带回来。当同学都将绿色植物带回到课堂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对这些绿色植物进行讲解,比如:这是什么植物,我是在哪里找到的。通过这样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还能很好地调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就会进行交流,那么学生之间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地积极,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完善评价机制

老师对于学生的肯定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做好对于学生的评价,事实研究,如果老师经常赞扬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如果老师经常责骂学生或者是忽略学生,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行就会降低,对此科目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所以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就要完善自己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赞扬。例如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进步的时候,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赞扬:某同学,你这次考试的进步非常大,要继续努力,老师看好你,相信你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还有,当学生回答完老师所提問的问题,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老师都不能对其进行责骂,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那么老师就可以这样表扬:Good jod!非常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某同学的回答就是正确答案,如果对这个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可以向某同学请教呀。哎呀!真好,某同学,你帮了老师一个大忙呀,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呀!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正确答案,那么老师也不能对其进行责骂,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对其错误答案进行一一地讲解,让该同学彻底地明白这个知识点,并且鼓励其继续努力学习:同学,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度,你回答不对也是正常的,继续努力吧!老师看好你,你行的!

总而言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初中生物老师想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就要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吴楠. 初中生物课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江嫚. 中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9.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九

摘要:

按照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教学必须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简要论述,以期对课改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关键词:

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游戏/故事/歌曲

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新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英语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能否从小培养浓厚的兴趣是小学英语乃至以后各阶段英语学习的关键。就英语学习本身而言,语言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而单一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又极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心理厌倦。所以,作为英语教师,就必须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信息技术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能充分向学生展示适当的语境,呈现准确语言信息,并且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会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好的和谐高效的教学过程。

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既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吸引力,使学生进入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又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轻松自如。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模拟各种情境,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直观、生动的内容展示和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形成接受知识的愉悦心态,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What colour is it?》这一课时,笔者不是单纯死板地讲七种颜色,而是把这七种颜色用在学生最感兴趣的七种物体身上,并把他们串成一个既贴近生活实际又有趣的flash故事。一上课,本人就用英语告诉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这时,每一个学生都议论纷纷,都露出了好奇的眼神。紧跟着,教师打开flash课件,给学生介绍故事的主人公--Monkey, a brown monkey。这时便引导学生学习第一种颜色--brown。出于对故事和猴子的好奇,学生很快就学会了brown这一生词。然后,本人又介绍说: what does the brown monkey like?(这只棕猴子喜欢什么?)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就完全被激活了,挣着抢着要说出自己的猜想。有的同学用中文说:苹果、梨、西瓜,有的用英文说:apple、banana等。教师一边肯定学生的回答:Yes, he likes apples, bananas and water-melons,同时屏幕上出现了苹果、香蕉和西瓜,自然地引出了red apple , yellow banana, green water-melon三种事物,red, green, yellow这3种颜色学起来也格外地轻松。后来,随着白雪公主snow white、警察black cat(黑猫警长)和警车blue car的一一出现,学生一方面被故事的情节发展所吸引,另一方面又急着想知道这些他们在生活中所熟悉的颜色该怎样用英语表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达到了高潮。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由于故事的吸引

而记住了其中出现的七个事物以及它们的颜色,使得原本枯燥又容易混淆的七个颜色的单词具体清晰了起来.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听、视、说等感官同步活动,增强教学感染力,集中学生注意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手段,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对现代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达成教学目标。

二、游戏教学法

玩是孩子的天性。古代教育学者王守仁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把特定教学内容融入游戏活动中进行,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例如,本人在讲授单词nose, ear, eye, leg, hand, arm, finger等单词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些单词,我设计了摸鼻子的游戏。老师快速说出这些单词,学生听到指令便用手触摸这个部位,最快最准的获胜,当学生做得非常熟悉后,还可以增加难度,可要求学生听到哪个单词不许摸哪个部位,如教师说“nose”,学生不可以摸鼻子,但可以摸眼睛,耳朵,嘴等其它部位,这个游戏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作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

当然,“游戏教学法”并非让学生真正去玩游戏,而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教材的内容或课外科学知识。它是游戏和教学二者的巧妙结合体。教师以游戏为载体,为教学服务,用小游戏做出大文章。

三、故事教学法

每个孩子都在故事的陪伴下长大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儿童的重

要精神食粮。把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演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无疑会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首先编排好新奇美丽的故事,并让新词汇在故事里呈现出来。一方面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词汇,掌握词义;另一方面又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听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故事的能力。

听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复述。这一过程可以延伸至较大范围,如可以在课堂上讲,可以在课下讲;可以对老师、同学讲,也可以对朋友、家人讲。总之,教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去展示、去再现,以培养、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和勇气。

在学生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疲劳的现象。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对故事进行改编、创造,进一步表演、再现,让学生以创造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能极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表现欲望,会踊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在进行故事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必备的道具、桌椅的摆放、学生听课的方式等等;其次教师在编排故事时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最后也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节奏、语气的变化和表情的应用。

四、歌曲教学法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儿童心理特征来讲,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轻松、愉快、满足的同时会产生兴奋情绪。而在小学阶段,恰当地在教学中运用英语歌曲就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在歌曲教学中,歌曲的选择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选择歌曲时要注意以下原则:内容有趣并为小学生所理解、内容健康并能用动作表现、歌词要有重复发展的余地、多选用歌词为第一人称的歌曲。

歌曲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教师可利用现在的磁带或影像资料播放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的印象,同时对歌曲中部分歌词进行简短的解释,消除学生听学中所遇到的障碍,避免产生畏难心理。

其次,教师在学生熟悉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说、唱。说、唱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如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

最后,对学习过的内容要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避免遗忘。复习时要想办法采用各种吸引小学生的方法达到预想的目的。如采取跟唱、模仿唱、齐唱、领唱、部分轮唱、对唱、表演唱、说唱等方式进行强化。

综上所述,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综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枯燥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只有这样,才能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赵红丽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第9期

2、崔维 《兴趣,小学英语的羽翼》 《甘肃教育》2008年第5期

3、柯永婧 《兴趣——小学英语教学的催化剂》

《中外教学研究》2007年第9期

4、李莉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外教学研究》2005年第7期

5、蒋永华 《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今日中国教研》2007年第6期

10.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十

鼓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需要鼓励,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加需要鼓励。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可能有些调皮,有时候做错一些事情,老师就大发责骂,这是十分错误的,为人师表,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温和教育,用好的态度来教育学生。另外,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往往不满意,对学生态度冷淡,这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产生自卑心理。老师对学生应该多加鼓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信心,学起来也才有兴趣。在课下,老师也要与学生多做交流,多沟通,了解学生的近期状况,给他们一些建议,这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从而以更好的态度学习这门学科。

二、创设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语言就需要来表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创设一些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针对小学语文内容,我们可以让学生扮演书中的各种角色,朗读各人物的句子,中间还可以穿插一些动作情节,这会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体会和更加深刻的印象,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小游戏,但要有秩序和把握时间,从而活跃课堂氛围,在轻松愉悦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三、引入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谓越来越广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实验研究表明,人类在多感官刺激下对事物的印象较深刻。而多媒体技术集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为一体,会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语文中的一些优美景色、历史情节、人物传记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图像、视频展现出来,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欲,对语文学习的好感倍增。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与总结,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教师的使命,改进教学方法,让祖国未来的花朵能够更好地学习。

11.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十一

摘 要:初中物理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多种多样的物理实验,从生活实际中寻找到物理知识的来源,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富有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提升物理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49-01

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物理学科是一门概括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同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然而初中生这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很容易造成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出现恶性循环。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变成了摆在初中物理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物理学科的特征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并探讨了一些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最后简要总结学习兴趣培养对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与初中生心理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探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之前,首先要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还要科学的总结物理学科的特点。在二者的特点之中,找到其平衡点,据此进行物理教学,教学效果会显著提高。

初中生的年龄在11 到16 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对很多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敢于去探索,思想活跃。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灵也较为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对物理这一新鲜学科则表现为最初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很强,但一旦学习中受到挫折,很容易因此造成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丧失学习信心,甚至讨厌物理。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其内容较为抽象,语言较为概括,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转换能力。这些要求对于初中生而言,相对较难完成,如果教学中把握得好,学生的能力会迅速提升,一旦没有处理好,就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物理学习兴趣。因此,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相结合。

二、如何培养初中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培养了物理学习兴趣,才能学好,好学。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1、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的各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物理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有很大帮助。初中生好奇心强,好问好动,教师要利用好物理实验,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物理实验。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老师可以将一张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烧杯上面,然后将烧杯倒立过来,这时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烧杯里的水没有流出来,硬纸片没有被满杯水冲掉。通过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来展开大气压强的讲解,可以很大程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趣味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会认真地跟随老师的步伐寻找这一现象背后的答案。在课堂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学生只用眼睛看实验,和自己亲手做实验,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的神奇,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2、将物理引入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程设计上,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转换自身角色,将教与学融为一体。教学设计上,创造条件增强师生互动,尽可能地做到教师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主动发觉物理疑问,然后亲自寻找方法尝试去解释这些物理现象。另外,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互动,在进行物理实验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真正参与到物理实验中去,切身体会物理的奥妙。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很多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很多生活现象也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二者相辅相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敢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物理教学要回归到生活中去,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到物理课堂中来。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尽量避免用模具代替,尽可能用生活中的实物代替实验道具,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的物理。

3、完善教学设施,提高课堂趣味性

尽量完善初中物理教学设备,满足教学所需的硬件条件,配备齐全物理实验所需器材,为学生的物理实验提供完好的后备支持。另外,学校可以添置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形式,利用音频、视频辅助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更多的拓展知识来丰富物理课堂,提升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物理教学时,可以从各方面获取资料,围绕课本知识,寻找一些相关的趣味新闻,例如,在课堂上穿插牛顿将手表当鸡蛋煮的小故事,爱迪生小时候观察小鸡孵化过程的小故事等,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于兴趣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教材基础上,提升一点点难度,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给学生一点难度,维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初中物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以兴趣引导学习,尊重学生的身心发育。只有培养浓厚的物理学习兴趣,才能使得学生想学,好学,最后可以学好物理。兴趣是通往成功的秘诀,培养了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信心。物理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只有在学生对物理学习抱有浓厚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完善学生的思维,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物理水平。

四、小结

12.美术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十二

一、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个性发挥

《现代教学论》明确提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在本质上来讲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应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学之中教师是课堂主角的现象,注意发展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因此我们对美术教育付诸实践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上单一的主导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美术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审美意识和情感的培养、激发过程。只有平等的交流、互动,才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人格也因此得到尊重,自身的价值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师生关系才能彼此平等、和谐、互助,使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实事求是表现出来并产生与众不同的见解,个性的发挥也能够使学生极大地激发隐藏的潜能,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的欲望、并使学会创新成为一种可能,进而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美术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美术教学仍沿袭“言传身教”的教育模式,以技能、技巧的训练为主要学习目标,教师主要把心思放到备课和教具的准备上来,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呆板,教育理念陈旧落后,很难有所突破,在课堂讲解中也不能很好做到图文并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便于师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改变以往知识单一的传输模式,创造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的多种感官产生立体式的综合刺激,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应用在美术教学中的构图、上色、美术欣赏、设计等方面是其他传统美术所无法比拟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淋漓尽致把大量知识信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呈现给学生,也是传统美术教学方式上的一个延伸。

三、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赏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理论的说服,而主要在于通过形象的感染来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活动,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目的。比如,在讲解徐悲鸿的国画作品《群马图》时,先对学生说明作者的艺术成就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徐悲鸿熟悉马的性格脾气,学过马的解剖,且非常注重写生,对于马的画稿不下千幅。在技法上,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既表现了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中西绘画结合的产物。再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及成就的详细讲解,使同学们对大师及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再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讲解著名艺术家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可以从艺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讲起,再通过画面向同学们表明作品再现了抗日的八路军战士面对日寇的围堵,临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在讲解画面构图及色彩运用的同时,通过历史的再现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极大地激发起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利用课外活动小组来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美术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传统的美术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时间长久难免使学生产生乏味枯燥的感觉。因此,可以建立第二课堂,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拓展绘画的领域,使学习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走出课堂,在户外进行写生课。写生课可以包括诸如速写,水彩等等。可以先从基本的速写练起,速写属于基础性的,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和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水彩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把握和审美修养的提升。这样能把学生从单调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亲身体验大自然,增加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结合社会公共设施的教育功能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在校内美术授课的同时,还可去各地的美术馆来开拓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成为校外美术学习的资源,成为校内常规教育的有益补充。在我国基本上地市一级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美术馆,现今各级美术馆都已经免费对社会开放,艺术的象牙塔大门已经向普通大众敞开,成为推动大众素质教育的重要窗口。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阵地,美术馆经常性会举办一些本地展览和异地画展的巡展,能够在美术馆展览的书画都是业内不错的作品,甚至还有机会亲身欣赏到大师的原作。美术馆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与限定了教育年龄段的学校教育相比较,美术馆教育的受众没有层次、年龄的限制,它能够贯穿人生始终。另外,参观美术馆具有直观性的特质,对于学生来讲,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直接赏析,可以直面感受每一件艺术作品内在深层次的内涵,通过教师或专业讲解员的讲解,可以明晰每一件作品的创作思路,作者创作的特定背景及艺术成就等等。这种直观的感受使广大学生的美术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提高艺术赏析的兴趣。

六、结语

总之,通过美术活动能够培养和达到人们发展美感,陶冶情操与健全人格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丰富多样、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要始终把“激发美术学习兴趣”作为我们开展美术教学的主要渠道,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在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进行引导,从而使美术教学活动能够取得最大的效能,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美术所带来的乐趣,使学生真正领悟美术课的魅力,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最终为提高和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钟海颖.对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6

[2]冯佳.美术教学环境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J].艺术探索,2007,2

[3]王然.谈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谢笑添.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3,2

1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十三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动力。一个人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将会充分发挥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看,他们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被兴趣所左右。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重视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在教学中,只有重视实验,适时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一节时,可以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然后可以模拟“托里拆利实验”,在装满水的托里拆利管管口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脱落,然后慢慢移走纸片,水柱还不脱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不仅存在而且很大。通过实验演示或主动参与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心中充满进一步探究的激情。

2.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鼻子,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鼻子。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了准备。

3.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可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杠杆时,可以提出问题:砌成埃及金字塔的大条石重达几十吨,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怎样才能移动这些大条石呢?接着提出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并准备好演示实验――用一个小钩码撬动一块大石块,让学生意识到“四两可以拨千斤”,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

二、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2.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的教学情感,是课堂语言艺术的应用。教师在上课时应当声情并茂、教态自然,眼神中充满对学生的期望,这样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3.运用有趣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有趣的物理现象启发学生,应用物理学家的事迹鼓励学生。例如,通过爱迪生在千百次试验中发现钨丝,告诉学生成功需要恒心和毅力,并让大家体会爱迪生的名言“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4.运用合作、探究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学生厌学,学习效率较低。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坚持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非常必要,教学中可通过一定的问题,老师留出一些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发表各自的意见,引导学生通过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并对知识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5.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兴趣。中学生有较强的竞争心理,他们争强好胜,上进心强,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因此教师在平时检测中应当先易后难,尽可能让学生得高分。教学中可定期举行小型竞赛、物理学史演讲比赛、基本概念抢答赛、物理规律猜谜赛、设计新型实验赛,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

14.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十四

一、构建平等师生关系,使学生乐学

教学活动应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的活动,这种平等在教学中就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起主导调节作用,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在课堂中要时刻用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来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轻松氛围,从而使学生自觉地走到学习中来。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要以严厉的话语伤害学生,不要以鄙夷的目光注视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对学生要和颜悦色,用自己的热心与爱心,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喜欢你、接纳你,只有学生喜欢你、认可你才能去听你的课,从而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所以,教师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都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学生学习上的伙伴、生活上的朋友,使学生在情理相容的师生关系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好学

1.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板、一笔、三尺讲台的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多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要根据学生的的需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愿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我在讲“环境问题”的知识时,我曾在课前准备了长江特大洪灾视频,由于场面的惊心动魄,学生在看完视频后都陷入了沉思,我因势利导,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从环境问题的角度看,你认为长江洪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为避免类似悲剧再发生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3)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等等。这些问题一抛出,有的学生认真思考,有的学生积极与同学交流,有的则迅速打开书本寻找答案,这时小小的课堂立刻火了起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提升了课堂氛围,更使学生想学、好学。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花一样的年龄,他们思维活跃,没有定性,要想让他们以全部的精力投身到学习中,就要采取多种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对每一节课的学习都带着满腔热情。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情景表演、知识竞赛、我是法官等多种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此外,在讲时事时可以通过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朝鲜与韩国军事演习、日本驻守中国钓鱼岛等新闻事件时总是津津乐道,所以教师在讲时事教学时可以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一些生动的.时事事例与我们的教材内容也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某高校大学生毒死室友这一事件就与我们学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习总书记的严查下,目前很多贪官纷纷落入法网又与我们学的宪法、刑法等知识点有联系。因此,要想使思想品德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总之,作为新时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内化新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努力探索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并达到新教育理念下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琼。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学课程辅导,(14)。

[2]董欢。初中思想政治课接受有效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

15.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十五

当今的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下, 小学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很难在看到以往老师教,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在这个场所, 一切都为着知识而存在, 教师为传授知识而存在, 学生为接受知识而存在, 以知识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案为中心。小学生刚进入数学这个广阔的天地, 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 也有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 但不具备学习数学的一些技巧和经验。在这起步阶段, 激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促使学生处于动态之中, 保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活动, 主动学习知识, 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途径,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展开具体的讨论:

一、创设教学情境和民主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

以往的课堂老师与学生之间就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 这样并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要位置,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爱好, 以友好, 宽容, 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创设一种民主愉快的学习气氛。

与其同时学习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研究证明, 把学习和做某些事情联系起来, 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使用所要学习的知识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当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由此可见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对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 老师可以运用儿歌的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多位数读写法的时候, 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读数儿歌:“读数要从高位起, 哪位是几就读几;每级末尾如有零, 不必读出记心里;其他位数连续零, 只读一个记仔细;万级末尾加读万, 亿位末尾加读亿, 读数规则永牢记”又如在学习周长, 面积和体积等内容时, 一首儿歌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长度一条线, 面积一大片, 体积占空间, 容积算里面。”“整数除法高位起, 除数几位看几位。这位不够看下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不够商一零占位。”这个儿歌讲的是多位数除法中试商的方法。教学中运用儿歌的方法,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声环境, 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 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和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 把课堂气氛完全调动起来, 消除了学习疲劳, 提高了学习效率, 并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教学过程, 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是一门以理解为基础的学科, 它的学科特点是十分灵活。因此教师授课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觉学习就像做游戏一样, 使得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克服畏惧和害羞的心理障碍, 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教学的主体。

教学过程的改进主要可以从两个大方面进行考虑。第一个方面就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体积等知识之后, 老师可以安排一个实践环节, 让学生对周边的事物进行周长和体积的测量, 如学校的花台, 家里的方凳, 餐桌等等。通过有意识的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与他们已有的生活联系起来, 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 形象化,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并促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在实践中理解知识, 掌握知识。第二个方面就是总结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是以周长这个知识点为例, 在学习了周长这个知识点之后, 我会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在课后思考:把24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规律?第二天上课, 学生都主动来和我交流这个问题。结果很多学生回去都思考了一个晚上, 有的在家用方格纸拼, 有的把一个个可能性用图表达出来, 还有的用以前的玩具积木在家摆弄, 也有一些同学凭借想象在归纳其中的规律。虽然有些学生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 但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他们亲身经历了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 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养成了不轻易放弃的优良品质, 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十分有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国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兴趣学习”的观念, 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要求, 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这些无不在提醒和帮助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教学中的重点和改革的方面。只要老师秉着负责任的态度, 不断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积极探索创新, 对学生采用鼓励的机制和百般的耐心, 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学生一定可以取得长足的进步。这也正是天下所有老师为之奋斗一生的共同的愿望。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学习的启蒙教育和入门教育, 是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的教育。因此,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能否成功跨入数学学习的大门和关键所在。小学生还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 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 经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学习兴趣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否保持足够的学习动力;也是老师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因此, 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和养成

参考文献

[1]庄玉婷:《数学与课堂教学设计》, 数学月刊, 2006年。

16.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文 篇十六

【关键词】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

但是许多学生都把地理学科看成是副科。刚上初中的学生也就普遍认为地理学科是副科,学不学都可以,甚至认为教地理的老师也是次等教师。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我认为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引导他們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打心眼里爱上这一科,地理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发现和发明。”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从小都对科学感兴趣,所以长大后都成了科学家。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兴趣,学生就产生苦学,厌学,弃学的可能,教师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让学生知道地理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意义

刚上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地理知识,对地理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及学习内容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在上第一节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本前页的彩色图片和彩色地图册,让他们看到各色各样的地理事物,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再举例说明:“日月星辰为什么每天都东升西落?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原,有的地方是平原?为什么有的地方人少,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经济发达,有的地方经济落后?等等。要想懂得这些地理内容和人地关系,就要好好学地理知识。

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人类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环境,利用不当时,就会出现生态平衡失调的现状。所以学好地理知识是新时代对每个公民的最起码的要求,它能使我们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开阔我们的胸怀。

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有一股恒心和毅力,这个力量来源于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目的和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过去只用升学来诱发学习目的和动机,这是很片面的。要对学生说:“将来大多数学生都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无论干哪一行,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在我国古代人们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广博。那么我们现代人更应把它重视起来,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不盲目地生存,将来经商的时候才能知道哪里出产什么,有利于商业活动。只有了解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掌握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将来人类和自然才能和谐地发展,自然界才能不给人们带来灾难。”

三.要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

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对好中差不同的学生也要保持平等的关系,不能对学生有亲疏厚薄之分,要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教师只有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美好的口才,自然的教态,和脑子里丰富的知识,以及和蔼可亲的口语来换得学生的尊重,每当上课时,都让学生以笑脸相迎,把对老师的爱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四.教师要用恰当的教法

地理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地理教师应该具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讲新课时,应该用教学挂图,把它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思维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边看书上图,再对照前边教师的大挂图对比着学习,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来记忆,这样很直观,很有空间想象力,和地理事物的真实性。

其次,在讲完新课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草图变相出题型,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如果画图的水平不高,不太象也没关系,只要能把关键的地理事物和名称表现出来就行。

比如画中国地图时,必须画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杭州湾,珠江口,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等,我以前看有的老师上课不拿地图,也不画版图,画图了也太简单过分了,那样会让学生有错觉,记不住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点。比如讲中国的主要铁路,不画出珠江口,就定不了广州的位置。

再次,教师要多阅读课外书籍,把丰富的地理知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讲解知识,会拓展知识面,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技巧,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懂得理论知识的科学性。不要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问学生:“为什么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问题不是背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分析才能得出答案: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改变了那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这是受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地理科也是理性知识,有很多学生和老师以及校长都认为地理是属于死记硬背的,这是一种错误想法。

五.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经常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能把知识变成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报导,观看电视节目,和收听广播等,举行基础知识竞赛,填图竞赛等都能丰富同学们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社会现象的兴趣。

总之,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我们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徐淑宏.新课程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2] 张志宏.兴趣是学习地理的原动力[J].考试周刊.2011(11)

[3] 付丽英.浅谈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08(10)

上一篇:爷爷的爱好作文450字下一篇:教师见习专业技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