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可持续发展(共12篇)
1.人与可持续发展 篇一
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文章作者:钱正英
陈家琦 冯 杰
添加时间:2006-4-15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消耗会员点数:0
17:37:0
2世界各地人民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他们的母亲河,是因为人类不仅依傍河流而生,而且通过利用和开发河流谋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河流开发的力度越来越大,对河流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这同时也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甚至影响到河流的基本功能和永续利用。我们认为,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人与河流的和谐发展。来源:求是[字体:大 中 小]
一、河流的自然功能及其发展规律
河流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产物,也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活跃因素,它的自然功能是地球环境系统不可或缺的。河流的自然功能在总体意义上就是它的环境功能,初步分析,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河流的水文功能。河流是全球水文循环过程中液态水在陆地表面流动的主要通道。大气降水在陆地上所形成的地表径流,沿地表低洼处汇集成河流。降水入渗形成的地下水,一部分也复归河流。河流将水输送入海或内陆湖,然后蒸发回归大气层。河流的输水作用能把地面短期积水及时排掉,并在不降水时汇集源头和两岸的地下水,使河道中保持一定的径流量,也使不同地区间的水量得以调剂。
2.河流的地质功能。河流是塑造全球地形地貌的一个重要因素。径流和落差形成水动力,切割地表岩石层,搬移风化物。通过河水的冲刷、挟带和沉积作用,形成并不断扩大流域内的沟壑水系和支干河道,也相应形成各种规模的冲积平原,并填海成陆。河流在冲积平原上蜿蜒游荡,不断变换流路,相邻河流时分时合,形成冲积平原上的特殊地貌,也不断改变与河流有关的自然环境。
3.河流的生态功能。河流是形成和支持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在输送淡水和泥沙的同时,河流也运送由于雨水冲刷而带入河中的各种生物质和矿物盐类,为流域内和近海地区的生物提供营养物,为他们运送种子,排走和分解废弃物,并以各种形态为他们提供栖息地。河流是多种生态系统生存和演化的基本保证条件,这不仅包括河流和相关湖泊沼泽的水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也包括河流所在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以及河流入海口和近海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
河流自然功能中最基本的是水文方面的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说,水文方面的功能决定了其他方面的功能,水文方面的特性决定了其他方面的特性。河流的水文要素包括径流、泥沙、水质、冰情等方面,其中最活跃的是径流。由于气候特征的作用,河川径流表现出一定的“律情”:如径流有季节变化,一年中有汛期、中水期和枯水期;径流有年际变化,不同年份有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径流特性和气候、地貌、地质特性,决定了河流中不同的含沙量及其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径流和含沙是河流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体现河流的基本特点。河流本身、所在的自然环境以及这个环境所支撑的生态系统之间不断互动,在变化中相互调整适应。河流在这种反复调整过程中演化发展。这就是河流自身的发展规律。
二、人类活动和河流演变的相互影响
在生物的演化和进化过程中,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必须以饮水水源作为生存的第一条件,并和其他生物群体共享包括水在内的地球自然资源。人类和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一些河流,发展生产,创造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华文明无不发源于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是有其必然性的。这是因为,只有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源源不断的河流淡水资源,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大规模发展创造条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对河流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改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正是通过改造河流才创造了今天的文明世界。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受到的干扰越来越大,河流的自然功能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伤。
首先是河流集水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受到各种干扰。例如森林和草地受到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各类建设及生产中的废渣、废料和废水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各种废气污染了大气,并造成酸雨,导致植被破
坏和水体污染;由于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气温的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河川径流和江河洪水形成了不利影响。其次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土地,并利用河水进行灌溉、航运、发电、城乡供水等,从而改变了河流的本来面貌。例如:围垦河流两岸的洪泛土地,从而割断河流与两岸陆地的联系,并侵占洪水的蓄泄空间;引水到河道以外,从而减少河流的径流;筑坝壅塞或拦截河水,从而阻拦和改变河水的流路;建造调节径流的水库,从而改变河流天然的水文律情;利用河流排泄废水,从而改变河流的水质。
以上种种改造,都不同程度地干扰了河流的自然功能。河流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具有较强的抵御干扰能力,但如果干扰超过它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其自然功能也将不可逆转地逐渐退化,最终将影响甚至威胁人的生存和发展。
三、我国河流开发利用的状况
我国河流开发的历史久远,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开发历史都在两千年以上,珠江、松花江、辽河以及西北地区的内陆河等流域,也有数百年以上的开发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开发利用和改造河流。到2004年底,全国的江河湖海堤防总长达27.7万千米,保护人口5.31亿;河流上的大、中、小水库8.5万座,总库容5542亿立方米,为河川年均径流总量的20.5%;供水总量5548亿立方米,为年均水资源总量的19.8%。然而,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很不平衡,在华北平原、辽河平原、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和其他省、自治区的一些地方,水资源已被过度开发;在西南、东北的一些边境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很低,还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空间。
对河流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带来不少问题,直接影响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主要表现为:
水质严重污染。经济发达地区的河流、湖泊以至水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日趋严重,成为当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威胁。
下游河湖干涸。一些河流由于上中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河湖干涸,从而导致这些地区的地下水严重超
采,形成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在干旱地区,内陆河下游河湖干涸不但使当地居民失去生存条件,而且由于下游生态系统的衰亡,造成沙漠扩大,危及区域的生态安全。
洪灾威胁依然严重。多年来虽然不断加固、加高和增建堤防,并兴建巨大的调节水库,但是许多河流的洪灾威胁依然存在,有的甚至比过去更为严重。这是由于对河流洪水的调节力度过大,使河流减少了汛期的造床流量,造成河床萎缩。同时,土地的无序开发,大量侵占行洪滩地和蓄洪湖泊,压缩了洪水的蓄泄空间,从而导致河流的洪水位不断抬高,有的地方防洪工程建设和洪水位抬高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近海海域的生态系统退化。由于河流入海的淡水减少,近海海域的盐度相应增加,加上大量污染物的排入,使我国近海海域的生态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以渤海湾最为严重。珠江口及东南沿海的红树林衰亡,不仅影响生物的多样性,还将加重今后风暴潮的危害。
以上种种,已经直接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并将进一步危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必须正确处理人与河流的关系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河流的开发利用正面临着一个关键时刻。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人与河流的关系,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1.总体要求和区别对待
我们认为,总体上必须坚持“人与河流和谐发展”。一方面,人类为了本身的发展,必须开发、利用和改造河流;另一方面,利用要有限度,改造必须适当,不能损害河流的自然功能,要保持河流的永续利用。我国河流按其改造程度,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完全或基本保持自然状态的河流系统,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流域中基本上未建具有控制能力的水工程,开发利用程度小于10%,例如雅鲁藏布江、怒江、黑龙江干流等边境河流;第二类是人工化与自然复合的河流系统,人类活动有一定影响,流域中建有一定具有控制能力的水工程,开发利用程度一般在10%—20%,有的甚至接近40%,这涵盖了我国的大
多数河流,包括长江、珠江等;第三类是人工化河流系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工程控制程度较高,天然河流已改建为不同类型的人工河流系统,河流水质污染严重,开发利用程度超过40%,有的甚至在70%以上,例如淮河下游、海河中下游、黄河下游以及一些内陆河流的中下游。
在开发利用河流上,如果要求对第二类和第三类河流恢复或基本恢复其原有状态与原有的自然功能,是不现实的;甚至对第一类河流,也不能无视当地居民的发展需要,不加分析地完全划为自然保护区。但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近几十年的迅速发展中,一些主要江河的自然功能正在或已经退化,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而任其发展,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在坚持总体要求下,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分类指导并提出不同要求,是当前水利总体规划中的首要任务。结合我国河流现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对江河源区,原则上划为自然保护区,基本禁止开发;对水源丰富而关系重大的江河,例如长江和珠江,应在保护中开发,并以开发促进保护;对水源不够丰富而关系重大的河流,例如黄河、淮河和辽河,应调整原有的开发规划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加以保护;对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某些河流,例如海河中下游,应改进和完善原来的规划,建成符合总体自然环境、可永续利用的人工化河流系统。
2.合理配置水资源,保证河流的生态和环境需水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就陆续提出对河流生态需水的各种计算方法,但一般偏重于在中小河流上如何保证各类生物体的栖息和生长环境。我国相应的研究工作在20世纪末才开始较大规模地展开,至今对河流生态需水的含义仍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从狭义方面理解,河流的生态需水主要是指河道内水生生态系统的需水,这也是国外的研究重点。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河流生态需水的研究重点应当从广义方面理解,应考虑宏观自然环境对河流的要求,包括维持河流的水沙平衡、水盐平衡以及河流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广义的生态需水量应当是保持河流整体环境功能的需水量。
国际上大多认为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率是30%,极限开发利用率是40%。由于我国河流处于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所承担的环境功能和永续利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而应在参考国际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各河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生态和环境需水量,并据此确定合理的开发利用率。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条件,对北方和西北地区一些已经过度开发的河流,只能先按较低要求恢复生态和环境用水。对南方和东北地区一些尚未过度开发的河流,建议参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从严控制开发利用率,对生态和环境用水留有充分的余地。在配置年径流量的基础上,还需根据各河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生态和环境用水在洪水期、中水期和枯水期的时段分配。
3.在规划设计和水利管理的各个层面上落实河流的生态和环境需水
在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必须考虑环境和生态需水的要求,包括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并规定一些关键的控制性指标。规划实施后,要研究各关键河段剩余径流在时程上和数量上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是否足以维持河流必要的环境功能,以保证环境不出现恶化现象。同时,还需研究废污水排放的情况,对废污水的处理和回用予以通盘考虑。在工程设计中,应重视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阶段提出的各种问题,工程设计阶段应比较详细地予以研究解决。水利工作的任务是合理配置水资源,保证人与河流的和谐发展,必须坚决防止以牺牲环境和生态效应为代价的河道外超量引水和超采地下水,并防止河流遭受污染,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不良后果。在水利管理运用中,应及时对已建各类水工程进行环境和生态影响的评价。要对向河道外引水和耗水的实际情况、不同河段不同季节剩余径流情况、因控制调节径流导致的河流水文变化情况、河川径流的污染情况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进行跟踪调查,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修复措施。此外,需要加强研究河流水文律情变化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河流的治理开发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的诸多方面,不仅要解决当前各方受益的问题,还要从未来人类利益的高度进行通盘考虑。我们应当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等方面加强研究,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做到人与河流的和谐发展。
(作者:钱正英,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水利部原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家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冯杰,河海大学副教授)
2.人与可持续发展 篇二
1 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1.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 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 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度。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价值观的革命。正如恩格斯所言: “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1]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发展到今天,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 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3 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3.2 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 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定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3.3 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
3.城镇化建设: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篇三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突破2114万,已经超过2020年1800万人左右的控制目标。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超过500万辆,超过200万辆的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杭州等8个。在北京,全市目前年用水量缺口近三分之二,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从外省调水“解渴”……人口的暴增让空气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等“城市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愈演愈烈。
为避免这种情况蔓延,2013年底,中共中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除了拥挤不堪带来的“城市病”,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也是阻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大瓶颈。繁华的大都市拥有先进的教育、发达的医疗、良好的公共设施……农民工渴望借助这个舞台,谋求更大的发展,改变自己甚至家人的命运。然而,当他们真正想要融入城市的时候才发现,作为一个外乡人,在繁华的城市面前有着诸多无奈与彷徨。
基于此, 在2014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美好的愿景催人奋进。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又一驾“马车”,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所在。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期待新型城镇化建设让人与城市和谐发展。
【练一练】
(1) 要解决城镇化的人口存量和增量压力问题,就要解决好“能够进得来”“能够留得住”“能够过得好”三个问题。这需要
①消除城乡壁垒,避免收入差距
②以产业作支撑,促进充分就业
③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推行均等的公共服务
④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①②④D. ②③④
(2) 近些年,杭州市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也出现了诸如城市用地规模非理性扩张、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破解这些“城市病”需要
①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②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通畅天堂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城镇
④实行土地科学化管理,建设土地集约型城镇
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
(3) 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中国消失了约90万个自然村,村落的原始性以及附着其上的文化性正在逐渐瓦解。当下,保护自然村中的传统村落已迫在眉睫。这是因为
A. 传统村落需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B. 传统村落促进自然村的稳定发展
C.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
D. 传统村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4) 城镇化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表明
①城镇化建设所建立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
②任何事物都处于这样或那样的普遍联系之中
③从顺应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才会有联系
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A. ①②B. ③④
C. ②③D. ①④
(5) 日本的城市化由政府主导,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城市化进程更顺利。很多拉美国家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却导致城市“贫民窟”的出现。这告诉我们
A. 应坚持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
B. 应坚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 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特点
D. 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特点
【参考答案】
(1) D(2) B(3) C
(4) A(5) B
4.人与可持续发展 篇四
崔征郑成龙
(黑龙江大庆市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面对由掠夺环境型经济活动开发引起的自然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自然观的适时提出为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提供了新的发展观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研究如何提倡建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环境权,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环保型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社会等,使“可持续开发”的想法现实化。克服那种仅仅把自然当作人为生产而利用支配的对象,重新强调人与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性。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和谐
20世纪是个不寻常的时代,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灿烂文明。但是在创造辉煌的成绩的过程中潜藏的自然环境成本转移的持续蔓延和累积导致人类在付出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的同时,衍生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等一系列的危机,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调。可持续发展思想适时地提出为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提供了一种正确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
一、可持续发展自然观的提出
1可持续发展自然观提出的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利用自然的手段和能力大大增强。文艺复兴后,由人类中心论支撑的人驾权自然的观念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再经过笛卡尔等人对自然的机械论解释,自然仅仅被当作人类主宰的对象加以利用和改造,其他自然观或是处于形而上学的层面,或是没有对自然的实际利用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没有对人驾权自然的观念形成威胁。上述认识连同人类不断膨胀的需求和科技急速发展,终于导致上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严重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冲突。2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和谐的自然观
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从广义上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系统是可持续发展建立的基础,而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最高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把保护自然环境作为预定前提,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成为下一个发展阶段发展的基础,而不是相反,这一代发展,破坏了下一代可持续的条件。他比较关注自然的承受限度,但又不拘泥于这一限度,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人类行为,遵循
自然规律去利用、调节和适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界的演变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人是自然界的奴隶,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自然界的控制,人是被动的。第二个阶段,人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无度地向自然索取,自然界是被动的,而人却是主动的。人认识自然,是为了改造自然,抗拒自然的制约,同时也在破坏自然,破坏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第三个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不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自然界的朋友;人不再是自然界的破坏者,而是自然界的保护者。
目前,我们正处于靠掠夺自然发家致富的工业化时代,也就是人与自然演变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在此阶段,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在时空和速率上都得到了强化和延伸。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并且走向极端。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类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是以人类为中心,只看到人的利益,没有看到或忽略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其仅把自然当作人为生产而利用支配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造成了严重的危机(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频繁等等),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处于最尖锐化的阶段,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根据系统失稳原理,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受到非和谐因素的影响,系统就有可能出现失稳现象。但是,根据系统趋稳原理,当系统处于失稳条件下时,系统就会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使系统的稳定条件重新得到满足。
三、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内涵
1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是要保持稳定的增势。为确保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保持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二是要适应社会需求。经济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更新、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数量的增减,都能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满足居民的需求发展。
2人自身的合理再生产
人自身的合理再生产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之一。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口规模的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目前和将来的生态及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也要考虑到人口结构的合理比例和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关系,考虑到为后代选择人口增长方式留有回旋余地。二是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强人的体魄,提高人的能力,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从而使人具备更为良好的、更为全面的自然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条件下既具备强大的创新和生产能力、又能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性生物。
3居民福利水平的有效提高
一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资料日益丰富,能够较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具有足够强的社会保障能力;二是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三是人居环境的优美和谐。清新的空气、怡人的环境、如意的居所,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人居环境。
4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里包括了非再生性资源的有计划、节约使用;替代性资源的发掘与可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在性资源的保护;新资源的开发等方面。
5生态的良性循环
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它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具体表现为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是指构成生物生存、繁育、发展适宜环境的各种环境因子,是维持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条件,因而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
四、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战略途径四项建立
(1)建立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环境权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得原本是充足的资源变得日益稀缺,人们的自然权益正在逐渐被剥夺,基本的需要日益缺乏保障。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权的享有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虽然,在我国己经明确了公民环境权作为应有权利的地位,但是,公民环境权还没有能够真正成为公民的一项可以实际拥有和享有的权利。主要是因为在理论上,公民环境权的概念过于抽象。
(2)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
工业化时期“高消耗、低效益”的生产模式使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更加尖锐化,在当今追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大背景,我们只有通过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才能够满足人类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
建立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
(3)建立环保型的生活方式
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是造就人与自然环境矛盾加剧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过高的消费追求,过度的浪费现象等方面。工业化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导致人类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超前消费”、“高消费”和“攀比消
费”等行为处处见之,不断上升的消费水平及其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使地球上的资源日益短缺。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消费方式。
(4)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文明社会是继传统的工业文明社会之后,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观相呼应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其基木理念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四项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其实,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是否和谐关键在于人,人是主动的,自然是被动的,因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重中之重。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关键问题来对待,坚定不移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是当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要求,也是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内在要求。
(2)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调整我国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必然选择。在发展中优化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统筹人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应从全国区域分异规律出发,充分考虑资源特征和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花大力气改变产业趋同现象,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其次应该通过信息化和清洁化等高新技术手段,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产业,逐步形成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进而推动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和投资驱动为主向资源集约和创新驱动的转变。
(3)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减少和控制环境污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不断增长,人口逐渐增加,要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我们应该着重提倡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生态农业。
提倡清洁生产,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的根本问题是使植物更有效地将阳光、营养物和水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4)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环保事业
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环保事业,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鼓励参与等手段。教育的重点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政府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环境保护认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在重大决策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 1 ]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 2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 ].王之佳、柯金良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 3 ]宋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A ].载于陈复.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C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 5]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中国环境报, 2004, 04, 06。
5.试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程 篇五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渔猎文明时代,此时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第二阶段为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萌发,人与自然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第三阶段为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充分发展,人与自然关系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为生态文明时代.此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作 者:柴艳萍 刘欣 作者单位:柴艳萍(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91)
刘欣(河北师范大学,科研处,河北,石家庄,050016)
6.人与可持续发展 篇六
(此文系我的研究生课程要求所写的一篇论文,但好象大多数学校的研究生课程都有要求写这类的论文。我当时从网上找了大量的材料,自己重新组织整理,也算是原创吧)
【摘要】在人工自然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行为已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人类正受到大自然的猛烈报复。
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重新认识科学技术和实践的价值,回归“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适当限制自身的活动,保护环境,在更高层次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统一。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杨多贵,2005]。
1、自然资源已经极为有限:
20世纪以来,人口膨胀,资源开发过度,各类资源严重短缺,甚至面临枯竭。以土地资源
为例,目前可利用耕地占陆地总面积的8﹪,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0.3公顷。其中开垦一半,其余难以利用。而在水资源方面,淡水占2.7﹪,人类能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水资源的0.0091﹪,扣除蒸发量实际上可供开发利用的淡水约为37500立方千米。金属矿产资源上,经罗马俱乐部预测,主要金属储量所能维持的年数为:铁173年、铬154年、铝55年、铜48年、铅64年、银42年、锌50年、汞41年、金29年。做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石化燃料,仅再能维持50至100年。自然资源已经极为有限。
2、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已高度进化,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污染。
在大气污染方面:温室效应带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在地表大量聚集,截获太阳辐射,同时阻挡地面辐射,导致地表生温;臭氧层遭到破坏,从1979年到1986年,臭氧层厚度全球平均减少5﹪;酸雨:ph值一般低于5.50;生活空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程度。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监测,我国北京、上海、沈阳、广州、西安等大城市的总污染指数已超过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在水污染方面:当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大约有1/3受到污染。20世纪80年代后,全世界43个国家用水告急。全世界每年因饮水不洁造成的疾病达6亿人次。被人认为最安全的海产食物也富含有害物质,危害人类。而我国占全国水资源36﹪的长江,江水中带有的污染物质达10余种,被污染的江岸达50万米,许多经济鱼类汞、酸检出率很高,有的已失去食用价值。
在固体污染方面:包括工业废渣、生活废物。目前全国城市年产垃圾5000多万吨,粪便3400万吨。城市垃圾正以10﹪的速度增长。
3、自然界生态平衡非常脆弱。
经过各国学者多年的研究工作,使得我们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地了解过去的自然界生态平衡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 [2],然而,自然界生态平衡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她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若想全面、准确地理解地球系统,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科学理论,我们已经知道的要比我们需要知道的要少得多。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自然界生态平衡非常脆弱,尽管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个调节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例如,当今社会广为关注的大气co2温
室效应问题:虽然人们已经从冰芯中了解到过去42万年来co2、ch4等温室气体的变化规律,但是,对于co2和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十分清楚。在短时间尺度上,co2浓度变化与全球温度变化一致;随着大气co2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温度是否会继续增加下去呢?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增加了80×10-6v,我们今天的气候却不比过去更温暖,为什么?中新
世早期全球十分温暖,co2浓度却不高,被称为“没有co2的温室效应”,这又是为什么?
同时,有人认为,co2含量在冰期和间冰期的变化是很大的,足以成为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也有人指出,过去4个冰期—间冰期旋回大气co2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模式表明,co2(以及ch4)含量也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即co2(以及ch4)含量是气候波动的“果”而不是“因”。这些不一致意见表明,我们对co2的气候效应及环境系统内部的运作过程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又如,全新世中期是气候温暖的时期,但雷州半岛海岸线珊瑚7500~7000ab.p.有9次死亡,说明在全新世温暖期有急剧变冷事件。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冷事件期间,夏季温度与1994~2000年相似,冬季却要低3~4℃,月最低温度可达10.7℃以下,导致珊瑚大量死亡,形成“雷州事件”。
再如,中国罗布泊的干涸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而非洲乍得湖也是在同一时期开始变干,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
温室气体和气候突变等例子说明,地球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是无比精妙的,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仅仅是冰山之一角;而人类的日益繁盛,又使得这个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为增强。人类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在地球系统的运转中发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鲜明的作用,这迫使我们必须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考察今天的地球系统,关注自然界生态平衡。
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人类在喝下自己酿造的苦酒之后,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中检讨自己的行为,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人和自然的完美的和谐统一,保证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健康的走向光明的未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协调发展到失衡,再到新的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过
程。
对于人与自然的长久利益与长远发展来说,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扩大了人的责任范围,为人类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尺度,人的一举一动被放在了“人—社会—自然”这一大的坐标系之中,如此就使得人能够逐渐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全面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对人类行为可能给自然界造成的多种结果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人类所应承担的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的整体认识和把握。
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需要和大自然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并不是简单的维持和恢复某种平衡,而是通过人类活动的干预,利用自然界的力量使自然平衡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人类必须同大自然协调一致,运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真正实现人类和自然的高度的和谐统一。
(一)从整体上转变人的传统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走出生态环境的困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制度上、政策上的改变,需要法律约束,而更重要、更深入持久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内在的信念,运用道德的规范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以人类发自于内心的自觉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从而改变人的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的传统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要形成新的道德观念。
目前国外新兴的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到当代已经形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调整个人与集体或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三层次调整人与自然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道德基本上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只是进入本世纪以后道德才真正发展到调整人与自然或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阶段。
事实上,调整个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调整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道德,调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它们往往同时发展或交叉发展,只不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而已。道德不同于法律,在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法律但却可以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道德,至于有关道德的理论或主张则更多。
人与地球上一切生命体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里必须树立的新的自然观。这种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完美地实现当代科学和伦理学的结合,这不仅适合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协调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当代科学或学科发展的趋势。
(二)深化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人类活动作用与自然的同时,自然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环境规律,才能获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概念在国际社会的提出,始于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又称“布伦特兰委员会”)发表的著名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于同年为第42届联合国大会所接受。根据《布伦特兰报告》,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经提出即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可,并成为大众媒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这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尽管尚有若干模糊)。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或至少是持续不够的,因而是不可取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内容中,可以引申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伦理内涵,不管是适度开发、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还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等等,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伦理内涵仍然是指向人与人之间的,仍然是一种基于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际伦理,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相比,虽然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巨大进步,但它仍然是一种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发展只是为了明智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它的目标仅是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而控制自然并让其为人类提供永久的物质利益的保障。
新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在新的生态道德的基础上,认为“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要求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本身,实行尊重大自然的原则,应该设法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单纯地让自然只满足我们的需要,更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应该尊重其他生命形式的价值和延续性,维护大自然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从开发利用自然转变到保护、保存自然,在人和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关系和伙伴关系。
(三)以市场机制为手段,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自然生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而自然生态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中,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社会、环境的最佳的综合效益。要处理和安排好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宏观布局,注重和提高生态效率。要树立绿色gdp观,将环境成本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
由于环境建设具有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以及综合性、地域性强等特点,针对当前的单一的经营模式,应以市场机制为手段,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从经营体制上进行改革,运用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切实让资源使用者和污染排放者承担相应费用,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创建环境资源市场,如水市场、排污交易市场等,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在资源环境相关的公共投资中引入市场机制,大幅度提高投资效益。开展横向联合,建立以资源利用为基础的新的生产经营体制,逐步建立各种诸如农工商联合体等,对自然生态区、风景旅游区以及其他特殊生态区建立生态特区,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将人口控制、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和养育、科研等通管起来,实现开发和保护一体化。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强中
小企业的规划管理和技术支持,加快技术改造,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人与可持续发展 篇七
一、高技术产业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 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 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发展观。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9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 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高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先进性、高增值性、高活力性、高渗透性、低消耗性等特点, 在落实“五个统筹”中居于先导地位, 尤其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更是举足轻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中国产业从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国际上兴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全球公平、持续、共同发展的伟大战略, 它提出既要保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 又要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优化;强调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统一, 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如何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人类和科学的历史表明:人类只有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确保全球性、全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才能促进人口、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 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第一推动力。在未来, 人类只有更加依赖科学文明、技术文明, 才能创建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模式, 从而导致区域的和世代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只有以人口为中心做出战略性思考, 努力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智力水平, 才能使得资源、能源、环境与发展所构成的系统实现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 始终要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对于发展的强力约束, 打破此约束的动力和潜力来自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 应该成为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世界整体发展态势看,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市场化已经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 在中国, 依靠科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依靠科技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中国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巨大压力, 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目前的国情是:人口数量大、素质偏低、人均资源不足。资源总量看, 中国虽为资源大国, 但按人口平均后就变成了资源小国。如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和1/3;人均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生态失衡日渐突出, 工业化水平不高, 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应沿袭欧、美、日等国工业化的传统道路, 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必须放弃追求物质资源高消耗、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 直接导向知识信息经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使得中国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显得十分重要。
要大力发展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 可使消耗减少, 污染降低。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得到清洁的、取之不尽的新型能源等等。遥测遥感技术、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 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 解决粮食问题, 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三、高技术产业自身良性发展的需要
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也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在长期发展中存在的自然日益恶化的现象与自然的矛盾, 反而使其愈演愈烈。不仅如人口激增、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短缺、土壤退化、物种锐减等问题日益尖锐, 而且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污染。如电子垃圾基因污染电磁辐射等。
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中国每年报废的传统旧家电, 手机、电脑、打印机等其他新兴电子产品的报废率也在逐年提升。国家环保局的有关专家警告称, 如果这些电子垃圾得不到妥善的专业处理, 其中所包含的大量金属和无法降解的化学元素将对环境造成难以估计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因污染现在也不容忽视, 美国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种植, 传统农作物受到了基因污染的威胁, 这对人类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中国科学院的沈孝宙教授提醒中国的基因工程研究者注意基因污染。他说, 基因污染将是21世纪最严重的污染之一, 因为它威胁到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生物基因库。
电磁污染更是无处不在。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 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 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中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 有35万为缺陷儿, 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 有专家认为, 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因此高技术产业首先必须解决好自身的污染问题, 否则将成为环境的罪魁祸首, 而且将严重阻碍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任务, 是高技术产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
四、高技术产业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 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为龙头的新技术革命, 给科技经济, 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 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胜利实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如以电子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信息产业, 使消耗减少, 污染得以治理。新材料的发展使资源短缺得以缓解。再生能源新技术一旦完善起来, 人类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新型能源, 大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电子计算机遥测遥感技术, 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 为人类监测、分析、利用、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生物工程新技术为合理开发生物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解决粮食问题, 可以减少对消耗土地和污染剧增的压力。实现生产生态化对于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以保持生物圈动态平衡为出发点, 制定新的技术发展战略, 一方面通过生态论证, 停止或限制使用那些破坏生物圈功能的技术。另一方面建立诸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经济等科研体系, 使科学技术生态化。
解决人类的困境, 科学技术是关键, 它不仅渗透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通过科学管理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组合, 引起劳动方式的变化。
显而易见,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摘要: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 对社会的科技、经济以及自然界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 其中在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尤为突出, 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环境报, 2004-04-06.
[2]、解振华.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世纪环境保护工作[J].环境工作通讯, 2001 (11) .
8.浅谈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篇八
关键词: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时代潮流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就要知道,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仍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行为者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在今天,人类再也不能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的,就是说,它是以自然为中介而表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去,比传统伦理学的内容更丰富了。
要改变这种现象,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首先要清楚,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其次,要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要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再次,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李明华·《人在原野》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第2版)》
9.人与可持续发展 篇九
-----<<大自然可不那么简单>>观后感
环境学院 0711180011 王秀娟
众所周知,地球孕育了人类,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大自然形形色色的物种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然而纵观人类整个发展史,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却把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主宰者,而不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类经常陶醉于自己在同大自然斗争中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之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人定胜天的自豪感。从冰天雪地的北极,到高耸入云的世界之巅, 迄今为止,整个地球几乎没有一处不留下人类的足迹。然而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我们所居住的自然环境在日益恶化,特别是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我们却面对着比以往更加严重的自然灾害, 土地沙漠化,植被面积的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恶劣自然现象出现,各动生物因为人类的破坏而灭绝的速度加快。所有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再不能正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最后的结果就是人类与自然一起走向灭忙!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深刻的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的确,在千百万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自然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发展规律。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这一规律,甚至人为的破坏这一规律所造成的。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自然对人的惩罚,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改善对环境的破坏。党的十六大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人类要珍惜、节约资源,善待和保护环境,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而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 要树立节俭之风,倍加珍惜、节约一切资源,建立节约型社会。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上开展技术革新,实施节电、节水、节煤、节油、节地等一系列节能工程,珍惜、节约一切资源、能源。
二, 是唤醒全民的环境意识,人人关心、保护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因为环境破坏、污染容易建设难。所以,保护、关心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生存的根基。为此,除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外,应突出做好唤醒、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人人了解环境、认识环境,自觉关心、爱护环境。与此同时,动员全党、全民,植树造林,绿化荒滩、荒山、荒沟、荒岭;家前屋后、田边地头、河渠堤岸、道路两旁,凡一切空闲地方,都要植树栽花种草。这样,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呵护,让我们祖国天空变蓝、高山变绿、河水变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我们后辈子孙留下适宜生存、持续发展的家园。
10.人与可持续发展 篇十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摘要: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爆发,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环境界研究的热点.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出发,根据生态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及表现,提出生态文明是人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 者:段海静 阮心玲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期 刊:广西轻工业 Journal: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年,卷(期):,26(3)分类号:X313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环境
11.人与可持续发展 篇十一
水生生物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提供了广阔空间。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对水生生物资源、水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实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水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了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工作,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1986年颁布、2000年修订的《渔业法》,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进行了规定,1988年颁布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自然保护区条例》,使自然保护区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1997年,农业部发布了《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对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了具体规定,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在系統总结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措施,结合我国国情和新时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要求,从国家层面和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奋斗目标以及需要开展的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已建立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200多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56个、市(县)级130多个。总面积十几万平方公里。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增加了,保护对象和范围扩大了,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保护和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保护区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组织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科研攻关,一些物种的驯养繁殖在技术上得到突破,为恢复、增殖保护区自然资源创造条件。如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驯养繁殖大鲵获得成功,从2002年开始,在保护区核心区累计放流大鲵5000多尾。湖北宜昌中华鲟保护区、上海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和长江水产研究所、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合作,开展中华鲟驯养繁殖和增殖放流工作,截止目前,已在长江放流中华鲟800多万尾。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成功实现了世界首例长江江豚迁地保护,保护区内迁地保护江豚数量目前已达30头左右。广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85年建立以来,共保护海龟蛋7万多枚,孵化稚龟6万多只,放流幼龟5万多只,保护区的工作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表彰,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多次到保护区考察、学习,成为中国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良好国际形象的宣传窗口。广东海龟保护区积极研究改进繁殖方法,使稚龟成活率从40%提高到90%。
各级保护区管理机构积极参与、协助渔业主管部门开展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至今,沿海、沿长江有关省市渔业主管部门与保护区救护中心累计救治、放生大型鲸类、豚类、海龟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万多头(尾),其间涌现出如江苏、四川白鲟救治等一批先进事例,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影响。
当前,我国处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关键时期,也是保护区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尚未完成抢救性保护阶段,保护区的数量与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水生物种保护需要,许多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湿地和生态系统尚未建设保护区。目前,受保护区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物种已达85%,而受保护区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物种仅占40%,这与水生物种的重要地位和其目前的濒危程度极不相称,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任务非常艰巨。
12.人与可持续发展 篇十二
关键词:世博会,人与自然,融合发展
作为一名从事园林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有幸看到我国在十几年里, 从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到2006年的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再到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成功举办了这三届世界园艺博览会。所以, 每当看到盛开的花朵, 繁茂的大树, 就会在心中沸腾起这三届盛会给国人和世界带来的影响, 就会油然而联系到城市的变化是人与自然的变化的道理, 感受到园艺的发展总是可以看到在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影子。崭新的城市绿化, 造就了一个个新的园林城市, 现代园艺的发展就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发展。
首先, 我们来回忆一下在1999年我国第一次举办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 具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市中心海拔1, 891米。南濒滇池, 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 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气候温和,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四季如春, 气候宜人, 是极负盛名的“春城”。夏季最高气温在30℃以下, 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开花, 因此, 昆明世博园设在距昆明市区约4公里在昆明市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 占地面积约218公顷, 植被覆盖率达76.7%, 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 水面占10%~15%。昆明世博园整体规划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气势恢弘, 集全国各省、区、市地方特色和95个国家风格迥异的园林园艺精品, 庭院建筑和科技成就于一园, 体现了“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 是一个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园林园艺精品大观园。其中最能体现“人与自然”的是人与自然馆, 总建筑面积4953平方米, 占地面积19148平方米, 场地铺装面积1800平方米, 绿化面积6290平方米, 景观水池面积6100平方米。人与自然馆是本次博览会的主题展馆, 展馆建设结合山形地貌, 利用高差2.4米的两个台地和水面, 充分表现了山、林、水、建筑融于一体的意境。
其次, 我们再回想一下在2006年我国第二次举办的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是“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与自然, 组成世界。人类、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感;自然, 是草木、是动物、是山水。同是生命, 同为彼此的环境、和谐才能共生, 共生才有未来。“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主张、是召唤、是姿态, 是一种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智慧,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沈阳世园会面积是246公顷, 比昆明世园会的面积要大一些, 举办时沈阳的气温也不是很高, 但植物和花卉所应用的种类没有大幅度的增加, 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身处沈阳世博园的树廊、花海、水榭间, 放眼望去, 花团锦簇、满目葱郁, 煞是养眼。细细端详, 那里的每一簇鲜花, 每一株树木, 每一处景致, 都渗透出对自然的追求, 对和谐的推崇。由一个个绿丛串起的国际展园、园内庭园、水生植物区、滨水湿地景观, 犹如翡翠链上的颗颗绿宝石, 时时引起游客们的观赏冲动。
第三,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2011年在我国西安, 第三次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 这一次我们看到了现代人文与自然山水的完美结合, 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2011西安世园会园区总面积418公顷, 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 共设室外展园109个, 包括9个世界级的园艺大师展园。以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为核心的四大标志性建筑和以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为主题的五大园艺景点, 向游人展示园艺精巧的高超技艺。有“秦岭四宝”美誉的国宝级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朱、羚牛都亮相于园内。西安世园会会址广运潭, 位于史称“灞上”的灞之滨, 是我国古代主要港口之一。盛唐天宝年间, 唐玄宗曾在此举办了大规模水运博览和商品交易会, 展示了唐代商贸的发达和水运的畅通, 创世界博览会之发端。西安世园会以“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会徽和吉祥物均命名为“长安花”, 取意“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由西安籍著名平面设计师、我国申奥标志及生肖邮票设计者陈绍华设计。宣传推广口号为“绿色引领时尚”, 倡导“简单而不奢侈, 低碳告别高耗, 回归自然, 不事雕饰, 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的理念。西安世园会园区总面积418公顷 (6270亩) , 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 (2820亩) , 总体结构为“两环、两轴、五组团”。其中, “两环”分为主环和次环。主环为核心展区, 主要分布有室外展园和园艺景点;次环为扩展区, 布置世园村、管理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两轴”是指园区内的两条景观轴线, 南北为主轴, 东西为次轴。“五组团”分别为长安园、创意园、五洲园、科技园和体验园。主要建筑有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五大主题园艺景点分别是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三处特色服务区分别是灞上人家、椰风水岸和欧陆风情。
这三次世博会的举办都很成功, 纵比之下又各有不同, 首先规模不同, 西安世博园最大, 植物与花卉的用量也最大;其次, 气候不同, 西安的夏季温度高且持续时间长, 植物生长的条件没有沈阳和昆明好, 难度最大, 需要应用一些科技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再次, 城市理念不同, 中国现在的发展真是十分迅速, 同时建设宜居型绿色城市在十年间已经成为一种必须, 城市居民需要有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环境、充足的绿地等等。西安世园会把“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及其发展“绿色城市”的强烈愿望全部体现出来, 相信今后的青岛与唐山世园会可以把这种理念变得越来越自然。
世界园艺博览会对承办城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 从时间与空间这个角度来看, 十几年的时间, 在我国大陆连续承办三次世园会, 这毫无疑问的推动了三个城市园林行业的发展, 且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深入“人与自然”的融合。它促进新区的建设, 改善周边环境, 提升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使城市接近自然, 使人居接进自然, 使我们的生活可以更加接进自然。腾讯网络调查结果显示,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园艺展示方面最成功。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高新生态环保技术、异域风情、文艺表演等多方面都有提高。
而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高新生态环保技术、人与自然等方面尤为突出。它的主题为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释义:“天”指自然, “人”指城市, “长安”是千年古都西安的历史名称, 也是国家繁荣与安泰的象征。“天人长安”意味着城市自然和谐共生;“创意自然”是在尊重自然和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 修复自然, 使自然为人类服务。
【人与可持续发展】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