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到欣赏每一个学生

2024-10-06

教师如何做到欣赏每一个学生(共5篇)(共5篇)

1.教师如何做到欣赏每一个学生 篇一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的成长,是我们做教师的责任。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同学身上的优缺点,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如果不能平等对待,这无形中会给他们造成一种心理上的阴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我记得我班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个差生在教室里不小心踩了另一个学生的脚(优秀生),并且也对他说了声“对不起”,但这个优秀生却骂了这个差生:“小笨蛋什么都不会。”听了这话,差生哭了。其他学生立即跑到办公室告诉了我。我听后让两位学生来到办公室。我把事情来龙去脉了解清楚以后,就对那位优秀生说:“你骂人可不对,他踩了你一脚,已经向你道歉了,为什么还要骂他呢?你学习成绩优秀,应该多帮助他们,在品质上也要表现出色,可不能因为成绩好,老师就会处处向着你,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也包括你和他。所以,这件事你必须向他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要做到有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吗?先自己想一想。过了一会儿,优秀生 向那差生道了歉,并握手言和。同时,我也对那位差生说:“这件事你做的对,老师 会在班上对你进行表扬。”听到这话,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一切,我看在了眼里,马上又对他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 你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不懂的问老老师、问同学,老师相信你相信你一定可以把成绩赶上来,你有信心吗?”他马上回答:“有”。通过这件事以后,那位不被老师、家长、同学看好的差生,竟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爱举手发言,作业认真完成,学习成绩有了进步。面对学生的进步,我在思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老师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时,应当要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一个班级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学习成绩好或最让你头疼的学生,而那些平时默默无闻、不爱说话、考试成绩一般或者后进生总是最容易被老师所忽视的,所以教师要给每一位同学表现的机会,更不能淡忘了这部分的学生,要平等地关注他们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而高高在上,用“师道尊严”阻碍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信其师,则听其道”,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也能把你当做朋友和你谈心,就能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教学相长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 好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

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 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 “该 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双差”而出。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 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

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 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 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

3、多了解孩子的心 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 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 论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

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

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 校沟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 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青年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突破:首先突破课堂关,要熟悉教 材,善于组织课堂,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其次突破知识关,围 绕中心讲课,提高教学技巧,做一名优秀的“演员” ;第三突破 教学关,讲解深入浅出,方法灵活多样,“教” “学”并重,有思 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优秀的“导演”。没有教不好的学 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 ——新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2.教师如何做到欣赏每一个学生 篇二

一、尊重学生人格,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学生也不例外,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民主平等。只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了平等、尊重、关爱和支持, 才能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打开思路, 勇于思考;敞开心灵, 敢于发表意见, 真正成为主动、自信的参与者。一句问候, 几许关怀;一个理解, 几分宽容, 给学生以无形的力量, 从而使学生增强了对学习困难挑战的勇气。我班一些被课任老师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学生, 在我的个别关注下, 语文成绩却始终在及格以上。

二、尊重学生选择, 关注学生发展动机

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 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就是从发展他们的特长入手。具体做法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小组活动。如:根据学生学习动机可分为:科技小组、军事小组、企业小组、官员小组、体育小组等等。有共同理想的学生容易相互信任, 吐露真情, 并相互鼓励, 相互促进, 使学生长期处在一个和谐的学习气氛中,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另外, 对于动机不明确, 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 要多创造机会与其聊天, 联合家长力量, 慢慢引导, 打开“心结”, 使他们尽快从自卑中走出来。

三、尊重学生情感, 关注学生认知态度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强调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兴高采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让他积极向上;关注学生的学习信心, 让他永不言败。我在语文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 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机会。放手让他们评价作品中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艺术美, 从而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意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心施教, 以情激情。真正让学生找到尊重感和满足感, 同时能发现学生的消极情感, 以创设恰当的情境再去耐心引导。

四、尊重学生需要, 关注学习方法和习惯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性特征, 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 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 关注每一个 (或每一类) 学生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 使用不同的策略和教学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会教学内容的机会。比如:同样是背诵, 有的同学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下背, 有的同学喜欢大声的背诵, 那么我就让前者在自习课上去背, 后者在诵读时间去背。同样学习《晏子使楚》, 有的同学看到了晏子的机智善变, 有的同学看到了楚王的自作聪明;还有的同学看到人才对国家强盛的重要性……我就肯定各自认识的合理性, 使人人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尊重人的发展规律, 关注一切育人细节

任何教育只有转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才会有成效, 而这个过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它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 甚至反复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低起点, 小步走, 从“小”做起, 从“细节”做起。学生也是人, 同样有人性的自然属性和个性的差异,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 它贯穿于整个学生的发展过程, 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应包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学困生的一点进步要比优秀生的很大进步付出的更多, 更值得表扬;一次刨根究底的追问尽管令教师有些尴尬, 但却闪现着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备课时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让学困生学会, 讲课时问的最多的是“你还有哪些不会?”复习巩固时每个同学都要说:什么知识我已学会。只要坚信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 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找寻出这种需要, 就一定会点燃学生的求知之火。

3.把欣赏分给每一个学生 篇三

欣赏 学生 平等 宽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给以欣赏。”何谓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欣赏,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肯定学生,通过语言或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欣赏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激励,一种鼓励。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和一个受过激励的人,其能力的发挥有着明显的差别。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都喜欢享受成功的喜悦。那么,对于具有好强、爱表现自己的小学生来说,则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更喜欢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把欣赏分给学生贵在平等

“欣赏”不仅仅是“爱”,是教师对学生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欣赏”的基础是平等,它的核心是在于爱护和发展个性,使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需求得到满足。在每个学生个体身上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尽可能放大学生在优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关爱,特别是让一些后进生能体会到在老师的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此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占据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一种平等的主体意识。挖掘学生的优点可以是微小的进步,可以是一次勇敢的发言,即使是学生回答错了,也应难给予肯定的目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二、把欣赏分给学生贵在宽容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把学生分成好生和差生。那些好的学生经常会被教师表扬、称赞。课堂上,经常能听到教师表扬的语言,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注意集中,教师地表扬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此时此刻的你有么有关注到那些差的学生呢?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其实也早已或多或少感悟到了关注后进生的重要性,我们也会对这些学生给予一些表扬,可是当这些学生再次出现了“冷场”,这时的你或许早已忘记了以前对他们地赞美之词,转而对他们奉送上了那些对于他们来讲早已耳孰能详的“话语”,于是,先前的努力又白白浪费了。久而久之,你的那些偶尔美好的赞美之词将变得毫无价值。因此,欣赏分给学生贵在宽容。其实,做到对那些后进的学生宽容,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做过教师的人都很清楚,宽容善待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自尊心,同情他们,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和帮助他们。这大概就是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所说的“师者若水”的真正内涵吧!

三、把欣赏分给学生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让我想起一次在淮安参加一次与“经典同行”听课活动。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讲座,我感受颇深。在一次公开课上,当他讲完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有零的例子后。他让学生练习103×3时,让一位学生板演。黄老师随机叫了一位学生,没想到许多同学在下面偷偷地笑。当时,黄老师没明白怎么回事,还是让这位学生板演。结果是这位学生把答案写成了39。这时,黄老师才体会到原来学生笑是因为老师找了一位成绩差的学生板演,这下老师肯定会出问题了。黄老师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面对全体学生细讲解此题。结束后,黄老师再次让这位学生上讲台做类似的题目,结果这次这位学生很快就做对了。这时,黄老师拉着这位同学的手连声说:“谢谢”,“我知道你一开始就会做这道题的,你是故意写成39的,你是在帮助老师考考全体同学的,谢谢你帮助我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其实,每位听课的老师都知道一开始这位学生的确是不会做,黄老师用机智化解了教学中的尴尬,更重要的是黄老师用这样的做法极大地鼓励了这位学生,呵护了这个孩子稚嫩的心灵。我深信这段经历会让这位学生会牢记一生。其实,教学中类似的情况会遇动很多,因此,每位老师要善于寻找机会,洞察细节,给学生以鼓励。

4.教师如何做到欣赏每一个学生 篇四

我们班有个比较调皮的男生名叫宋宇航,上课不听讲、捣乱,下课又爱疯打,整天的惹事生非,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老师们都拿他没有办法,家长更是无可奈何。但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聪明,他还用左手写字,而且他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很强。某日早读课,我走进教室,发现许多同学在领读员的带领下正认真地读着课文,而他呢?到这个位置上走走,到那个同学那看看,当时,我看得眉头直皱,恨不得马上走到他面前狠批一顿。但回头一想,这孩子一向来都是被人看不起,回到家中也得不到半点鼓励,光靠我骂一顿就有用吗?于是,我就装作没看见,在巡逻的过程中,我来到他的身边,摸着他的头,微笑着说:“老师真想听你。”起初,他那倔强的性格还显得有些难为情,但当他看到我和蔼可亲的笑容后,就毫不犹豫地端起书开始读,那声音是多么得清脆、悦耳。当我转了一圈,再回到他的面前,他已经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了,还向我认真地请教了两个字,都是课外书上的,我先告诉他怎样读,然后说:“如果从今天起你都能这样用心读书,那么你就能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信不信?”他点点头,非常用心地接着读下去。在那天的早读课上,我认真地总结了读书情况,表扬了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并对这个特别的男孩子——宋宇航说:“明天,你还能这样读书给老师听吗?”他使劲地点点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不仅能积极思考,把手举得高高地踊跃发言,还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

5.如何让数学走进每一个学生家庭 篇五

一、从生活中来

1.“信手拈来”,数学就在身边

学习“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时,如何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呢?我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首先请文娱委员唱支歌,随后请四名小组长和教师一起按百分制打分,思考:以谁的评分为准?应该怎么办呢?由此引入求平均数问题教学。这样设计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数学,并能通过学习自发寻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有效地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数学学习的实用价值。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整理和复习》时,我创设“小金鱼迁入新居”的情境,即分别出示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的鱼缸,并提出问题:如果想给小鱼找个宽敞的家,大家准备选哪个做它们的新家?搬家前要往鱼缸里倒水,该倒多少立方厘米的水呢?这样一来,求物体体积的枯燥的几何问题就被故事化、生活化、情趣化了,因而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激发起强烈的探索兴趣。

3.捕捉生活现象学习数学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有数学思想,关键在教师是否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安排了这样一段插曲: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手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直伸长度的长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1:7,人的大腿与小腿长度之比是1:0.618,人的肘关节把手臂分割为1:0.618两部分,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场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就一个侦察员,中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学习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激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

又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转呼拉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尔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一填时间单位:①小华每天睡9();②小红跳绳10下用了7();③小亮吃饭用了20();④小明跑50米用了12()等等。

二、回生活中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构建生活教学的教学体系,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地观察、思考、分析,揭示规律,再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体验研究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

1.实践生活化

教学中,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中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激发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可设计这样一道题:有一间长4米,宽3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让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你能为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①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②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算才知道。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除以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价值太贵,甲、乙规格相同,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钱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像这样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了。再如:让学生比较使用“液化气”和“电”哪个便宜?如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模拟购物、存款等……这样的教学安排,以直观性、开放性、体验性而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创造生活化

数学作为一种普通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教学应努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联系,坚持引导学生展望生活美好前景,激发创造欲望;坚持建构让学生实行“再创造”的课堂,培养创新能力;坚持提供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喜悦,进而发展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学完“立体图形”后,为学生提供一张固定的铁皮,让学生设计出容积最大的容器;学完“百分数”后,让学生调查:城市规划建设情况、租车游览方案、存款等……,并提出改进方案,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使数学服务于生活。

总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明确“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上一篇:有关感动的中学生日记下一篇:办公室年终总结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