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24-10-09

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4篇)

1.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一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其关键点。自农业供给侧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积极探索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项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本研究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产业结构

一、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运用,农产品供应量日益充足,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粮食生产的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从供给环节入手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提升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形成有效的、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已成为当今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内在要求

“十三五”时期全国各地农业改革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矛盾的凸显期。在农业转型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到位。从供给侧方面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主动选择,同样也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二)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清况的需要

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外出务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受限,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导致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幅明显回落。从内部看,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在一些地方尚处于主导地位,急需政府积极引导突破传统农业发展的固有结构,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

(三)满足大众消费需求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的消费理念由最初的“吃饱”到现在“吃的有营养、健康安全”转变,且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健康化的趋势。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只有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要素:制度滞后与制度缺失

当前我国的农业制度供给既存在供给滞后也存在供给缺失。我国许多农业制度的供给都是一种渐进式的安排,这种响应机制不具前瞻性。如“三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补贴)虽然对粮食生产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也容易使生产者与市场隔离,扭曲市场运行机制,造成靠补贴维持生产的中低端农产品充斥于市场,且在实际操作中补贴大多是向承包户发放,导致真正种田者并未受益。同时在农业公共服务、农村土地产权、农村金融供给、农业人力资本、农业准人和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制度供给存在明显的缺失。

(二)技术要素:农业科研机构动力不足

当前我国农业科研体制设定不够灵活、资金匮乏、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和特色产品的开发重视度不高。从体制机制看,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分为农业部、省(区)和地市三个级别,许多机构彼此不仅分割且存在多头管理。从经费投入强度来看,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为0.77%,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从新品种开发来看,我国向来注重规模生产品种的开发与改良,而对区域适宜的地方特色品种较为忽视。从配套技术来看,我国比较重视基础项目攻关,对储存、加工、产品检测等方面的配套技术较为忽视。

(三)劳动要素:整?w劳动素质偏低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或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的数量不足整体人数的5%。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既有农民家庭经济基础差、思想观念落后的原因,受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认识不够、政府财政为农村教育上的投人不多、农村地区成人教育发展速度较慢等因素影响。

(四)土地要素:流转难度日益加大

部分地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不清晰,土地流转的自发性、随意性明显,土地流转问题较多,流转难度日益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了农业综合开发的难度。

(五)资本要素:贷款难、融资贵、保性少

近年来农村金融需求增长迅速,但由于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少、竞争不充分,导致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简单,服务手段少。此外,农村地区能够作为担保物物资不多,并且结算途径少,这造成农户不能获得有效运作资金,不能运用现代科技来提升收益,此问题不利于农村地区开展相关建设工作。

四、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一)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围绕市场需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其次不断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元化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另外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二)推进绿色发展,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方式,加大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的建设力度,提升标准化生产程度。同时对质量监管体系进行优化,利用体系的作用,来加强约束力和控制力,提升生产主体的责任感,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

(三)推进创新驱动,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轮休制度、农产品深加工等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让科技引领农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互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效率,提高科学技术创新和服务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析[J].统计与咨询,2017(1):19-21.[2]滕泰,冯磊.新供给主义经济理论和改革思想[J].经济研究参考,2014(1):77-85.[3]魏后凯.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改[J].人民论坛,2017(12):60-62.[4]孙雷.上海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与举措[J].科学发展,2016(9):35-38.

2.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二

一、绩效管理的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变, 绩效管理将在企业战略规划实现的过程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1、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保障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

就是在企业战略目标分解到员工个体后, 通过对员工个体绩效进行管理、改进和提高,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绩效, 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

2、规范管理行为

由于绩效管理有明确的目标、详尽的计划, 因而通过它的实施可以规范管理者的行为, 保证员工个体行为与团队组织整体目标相适应, 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使管理趋于科学化和规范化。

3、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贯穿于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管理者和员工的沟通, 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管理者也可以加深对员工的了解, 提高管理的水平。进而达到端正员工态度、改善员工能力、提高员工绩效的目的。

4、为职位晋升、薪酬管理、培训等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通过绩效考核, 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完成工作的能力和态度等一目了然, 为以后工作职位的晋升、薪酬福利的发放及潜力的开发、培训等活动提供事实依据。

二、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

很多员工对于绩效管理没有什么概念, 认为只是无非是管理层对员工进行监督的一种工具而已, 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与企业整体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没有认识到与员工的工作和发展有什么好处。很多人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 应该主要有他们完成, 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尤其是在一些工作较忙的业务部门, 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做不完, 还要协助别的部门完成工作, 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还有些人认为考核结果的参考性不强, 过程缺乏公平性, 尤其是对于一些定性考核的行为界定优劣时主观性太强, 随意性大, 考核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 绩效管理的整体存在性值得怀疑。

2、绩效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联系不大

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没有与企业的长期战略联系起来, 只是对具体工作的考察。具体表现为很多时候员工的考核结果总体很优秀。但是企业整体的业绩却不是很好或没有什么改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员工对于企业的战略没什么概念, 认为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其他的事与自己无关, 缺乏整体性。

3、形式重于实质

很多企业虽然有绩效管理的管理系统, 可是实际落实并不到位, 领导层和员工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绩效计划过于简单, 考核过程不认真, 敷衍了事, 考核结果对于员工来说没有什么实质的影响, 最终导致企业对整个绩效管理系统越来越不重视。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最为明显。

4、绩效考核方式单一

很多企业的考核都是只针对业绩进行的, 只重视员工的工作结果, 没有结合工作行为、能力及态度, 更没有考虑到员工的整个职业规划。如很多企业都只是运用指标考核的手段, 对员工业绩进行考核, 这种方式简单, 易于考核, 但却忽视了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些员工为了获得高绩效, 不择手段, 甚至以损害公司长远发展为代价。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好处, 反而埋下祸根。

三、绩效管理问题解决思路

如何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呢?以下从绩效循环的全过程来详细分析。绩效管理循环一般由绩效计划与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结果应用四个环节构成。在笔者看来, 绩效管理就是一个企业内部员工大互动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当中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工作的任务、目标通过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并共同研究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一起面对问题, 一起学习和进步, 最终实现工作的目标及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绩效指标体系是指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 并能够完整地表达绩效考核目的和考核对象完成目标的程度, 绩效指标体系一般包括公司绩效指标体系、部门绩效指标体系和员工绩效指标体系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又包含不同的考核维度, 每个维度又包含若干具体考核指标, 每个指标又包括自己的名称定义、评价标准和权重等。指标的设计要满足清晰、明确、关键性、可控性、操作性及针对性强等特点。对于绩效管理来说, 考核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很多企业却把它看成了唯一的环节, 有很多企业管理者错误的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在绩效考核阶段, 考核者要根据绩效计划阶段设计好的考核指标和思路进行。在实施的过程中, 考核者和管理者要承担起具体责任, 坚持原则, 按照规章制度和程序一步一步进行, 要保证对与每个员工的考核都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要灵活多变, 对于表现较差的员工要敢于承担指正的责任。同时, 考核者应该知道, 考核结果关系到员工的具体利益, 在考核时应该刻意避免由于个人原因产生的误差。

四、绩效管理的注意事项

1、注重系统完整性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绩效管理不是一个什么特殊的事物, 更不是人事部门的专利。它说到底还是一个管理手段, 管理的所有职能它都涵盖: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所以, 我们必须系统地看待绩效管理。

2、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员工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 经理明确如何更好地通过员工的目标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 提供支持帮助。同样, 绩效管理也强调目标管理, 目标+沟通的绩效管理模式被广泛提倡和使用。只有绩效管理的目标明确了, 经理和员工的努力才会有方向, 才会更加地团结一致, 共同致力于绩效目标的实现, 共同提高绩效能力,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

3、强调沟通

沟通在绩效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定绩效要沟通, 帮助员工实现目标要沟通, 年终评估要沟通, 分析原因寻求进步要沟通, 总之, 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员工和经理持续不断沟通的过程。离开了沟通, 企业的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

许多管理活动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沟通出现了问题, 绩效管理就是致力于管理沟通的改善, 全面提高管理者的沟通意识, 提高管理的沟通技巧, 进而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者的管理素质。

4、过程管理

3.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三

(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满足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2/3;煤炭产量大约占能源生产总量的3/4

近两年来,我国的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煤炭供求形势严峻;在强烈的需求增长拉动下,多数矿井超产能生产。据统计,2003年,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为8.3亿吨,超过其核定生产能力20%以上,煤炭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的煤炭不仅在总量供给上受到严峻挑战,而且其布局与经济发展的格局严重脱节。我国的煤炭工业主要集中于北方,尤其是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自治区,而煤炭的消费地则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工业布局与煤炭资源的错位,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运力成了影响和制约煤炭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

(二)大型煤矿供给能力不足,中小型煤矿与大型煤矿并存

煤炭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和实现集中高效生产,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世界先进产煤国家矿井产量年均在200万吨左右,美国前4家煤炭大企业集中度为46.7%,澳大利亚前5家集中度为71.5%,南非前4家集中度为62.3%。目前,我国国家重点煤矿的矿井平均核定能力只有80万吨/年,地方煤矿的矿井平均生产能力是10.9万吨/年,乡镇和个体煤矿的矿井生产能力不足1万吨/年,全国煤矿平均年产量只有3万吨。从产业的集中度看,前5家煤炭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约为15%,前8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约为20%左右。煤炭产业集中度过低,一是影响我国煤炭总体供给质量,使国家对煤炭行业宏观调控的力度减弱。二是小煤矿过多,对煤炭资源的过乱开采,导致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三是除了部分国有大矿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水平差。特别是乡镇煤矿,基本上是非机械化开采,在资源消耗和人员伤亡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三)上下游关系没有完全理顺

电力、建材、冶金和化工4大产业,一直是我国主要耗煤大户,而电力居其首位。资料显示,在我国的电力结构中,火电占总装机容量的70%以上,电煤的消费,占全国煤炭销售总量的60%以上,计划内电煤的供应在主要电力企业的煤炭需求中占80%以上。近两年来,随着“电荒”和煤价上扬,煤电企业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煤电两个行业间的纷争实际上是“市场煤”和“计划电”之间的纷争。

(四)安全事故有从中小煤矿向大型煤矿发展的趋势,特大和大型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2004年,全国煤矿共发生瓦斯事故386起,同比事故减少73起,死亡人数减少422人。其中,10人以上特大瓦斯事故减少5起,死亡人数减少240人。

(五)煤炭生产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在煤炭加工过程中,因选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选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燃煤产生的S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NO2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NO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据不完全调查,我国因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面积达40万公顷,平均开采地表塌陷达0.2公顷/万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矿井水、洗煤水和矸石淋溶水等未经完善净化就被直接排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国有煤矿共有矸石山1500余座,其中长期自燃矸石山389座,严重污染了矿区和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

二、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煤炭勘探和生产投入,解决矿井水平接续紧张问题,保障煤炭的长期供应能力

据统计,重点煤矿水平接续紧张与失调的矿井多达30%以上,严重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正常发挥。我国的矿井接续的问题也十分严重。预计到2005年和2010年,各类煤矿的剩余可采储量只能满足12.9亿吨和12.5亿吨生产能力的需求。我国相当一部分矿井及矿区已开采至晚期,矿井(矿区)处于衰老报废阶段。由于投资政策的调整及资源等问题,部分企业将面临无煤可采的境地。为此,国家应加大公益性勘查投入,完善商业性勘查投资体制,提高煤炭资源勘探程度,增加后备工业储量,满足新建矿井需要。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煤炭资源评价和管理体系,查清不同地区、不同赋存条件和不同煤种的经济可采储量,查清我国煤炭资源最大可供开发量。要尽快完善有关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办法,加强煤炭生产过程中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依法制止生产开发过程中的“采厚弃薄”、“吃肥丢瘦”等浪费资源现象,提高资源回收率。

(二)进一步理顺上下游关系,推进跨产业的联合,形成新的产业链,提高煤炭工业应对经济周期变化的能力

煤炭企业要寻求新的资源,根据矿山服务年限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大力推进煤炭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替代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要积极参与铁路、水运、海运等运输产业,推动跨行业、跨地区产业的联合,形成煤、电、化、路、港、航等产业链。煤炭工业产业发展战略要走出单纯做煤的方式,实现多元并举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

进一步理顺上下游关系,推进煤炭定价的完全市场化。煤炭价格的确定,要坚持供需双方协商定价的基本原则,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干预企业自主定价。改变以往政府主导的模式,坚持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导配置资源;倡导煤炭企业与电力等行业建立长期合作,依法签订买卖合同,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推动煤电联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大中型煤矿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保障煤炭长期稳定供给。

建立煤炭交易市场,更多地发挥煤炭交易市场在煤炭流通中的作用。

(三)通过兼并重组,建立有效的退出与准入机制,合理地扩大企业规模

乡镇煤矿在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内,还将是我国煤炭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依法监管”的方针,鼓励不同性质的乡镇煤矿实施兼并、合资与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方式,加快其联合与改造,提高开采水平,合理扩大生产规模。

减少开采工艺落后、条件恶劣、生产安全无法保障的乡镇小煤矿,使这部分小煤矿退出市场。要清理国有煤矿内的小煤矿,对部分有证的小煤矿,可实行赎买或补偿部分损失的办法进行清理。还要制定产业技术政策,制订煤矿的最低开采规模。

(四)建立和健全煤矿生产安全的激励与监管机制,解决煤矿安全问题

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原则,构建安全生产的责任体系,关键是要建立和健全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保障激励机制。各类煤矿都要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企业责任人的安全事故处罚力度,坚持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机构派驻制度;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强化各级安全职责。

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强化煤矿安全基础,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国家要通过安排国债资金、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大中型国有煤矿的安全改造。对国家安排的国债拨款项目,省级财政要安排配套资金。各煤矿生产企业要足额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专款专用。对灾害严重、所提取费用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煤矿,可适当提高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建议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具体实施办法。

4.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四

中国已成为海运大国,但还远不是海运强国。海运强国是指海上运输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国家,通过国际竞争而产生。建设海运强国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其宏观目标可以概括为保障性、竞争性和引领性,保障性就是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及时运输,竞争性可以通过海运服务贸易出口来体现,引领性具体体现为对世界海运发展做出显著贡献。要建立海运强国必须具有强大的国际海运船队,拥有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海运品牌。中国的海运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但中国控制的海运船队仅占世界第四位,其中五星红旗船队仅占世界第九位,远远不能满足对外贸易的需求,与日本、德国等贸易和航运大国差距很大。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原油、铁矿石、煤炭和粮食等战略物资的运输安全,按照国际惯例,海运进出口的40%以上应该由本国海运公司承运。例如,日本能源和原材料海运进口份额中80%由日本航运公司承运,而我国海运企业承运我国进出口货物的份额仍然较低,其中集装箱仅占20%、散货仅占30%,石油占40%。海运贸易逆差已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中的最大逆差项目。

1、航运企业的税赋成本压力过重

目前国内航运企业的所得税、租船的营业税、船舶吨税和沿海船员个人所得税等,征收科目和税率都明显高于很多国家和地区,导致中外航运企业在税负成本负担相差较大,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航运企业在国际航运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发展空间。

2、资源、能源性企业大力发展船队,对专业船公司构成巨大压力

近年来,全球大型资源、能源企业纷纷组建自己的商船船队,对海运业的冲击日益凸显。例如,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船队规模不断膨胀,并申请在中国建立矿石分销中心,意图垄断巴西到中国的铁矿石采购、物流供应链,必将对我国海运业造成巨大冲击,严重威胁到国家能源物资运输安全。同时,国内已有多家货主企业单独组建自己的船公司,船队规模越来越大,使得本来已经运力过剩,竞争激烈的航运市场环境日趋恶化,对专业航运公司带来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3、航运市场运力供大于求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预计“十二五”期间世界海运量将保持约3%的增长速度,中国外贸海运需求年均约增长6%,依然将是主导力量。但由于前期航运市场高峰引发一轮船舶订造高潮,船队运力快速增长,使得运力供求关系难于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航运业发展长期处于微利状态,当前更是极为艰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海运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面临的挑战。

4、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营运成本刚性上升 当前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对我国大部分出口贸易加工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对于本来微薄的利润是雪上加霜,将直接影响对外贸易和海运需求。对航运企业而言,一方面货源减少,另一方面,占航运企业营运成本最大的燃油价格刚性上涨,船员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费用上升,企业利润被直接吞噬。

5、环保方面的压力

5.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五

樊春洛南县石坡镇中银商树希望小学电话:***邮编:726104

一、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的缺失,影响了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当前虽然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都鼓励和提倡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化研究,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农村的小学教师占有庞大的数量,他们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但由于他们扎根于社会的底层,受经济社会条件的影响,有些偏僻地方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理论的指导也很缺乏,这些理论指导是指来自专家学者的指导,实践起来往往会乱而无序,虽然做了,但是做的效果不是很好。在当前,基层一线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新课程的理念的更新比较慢,对新课程要求的实施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会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根据自己在教育实习中的经历,以及对自己所在县小学教师的走访调查,发现基层的小学教师接触到最新的信息还是有限的,这些信息对小学教师的成长是有益的,要通过这些信息提取出具有理论水平的观点和看法,对大部分基层小学教师来说仍然是困难的。这样,影响了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速度。

二、生活的压力与繁重的教学任务,制约了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们的小学教师每天都处理着生活与工作中许多琐碎的小事情,时间久了,往往会淡忘自己从事这一职业的目标,再加上教学压力大,总担心学生成绩上不去,担心被平行班比下去。因为目前,教育部门和学校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大多是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学生的成绩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评优、晋级和奖金的发放,在分数面前谁也不敢怠慢,更何况随着竞争的加剧,诸如教师聘任、职称的晋升等因素,也会让教师感到肩上的压力重重。通过实习调查了解到,教师要想留在这个学校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学校就要招聘更好的教师,或者让退休有经验的老教师再回来任教,在我实习的那个学校——咸阳道北小学,那里面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年纪很大的,教龄时间很长,有的甚至是退休后又聘任回来的,这样不利于新课程中教育观念的更新,不利于新理念的传播,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是没有活力,不利于新课程教师角色和教师行为的改变。所以,他们作为小学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千方百计抓考试成绩,越抓越死,学生学习成绩反而进步不大,越是进步不大,教师抓得越紧——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通过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效益提高的途径便被弃置,影响了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动力。

三、新的考试制度和评估体系还没有全面建立,影响小学教师行为的改变

6.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六

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形式

1、城市商务经济型酒店。一般布点在大中城市的繁华路段、商业娱乐中心或交通枢纽。这是国内目前经济型旅馆发展的主流,国内如“锦江之星”就是此类旅馆。

2、青年旅社。一般布点在开发较为成熟的旅游景点或大型文教区、高新区。主要消费群体针对青年群体,特别是学生背包一族、新创业青年一族。

3、汽车旅馆。一般布点在大中城市,城市边缘和旅游景点的入口处、交通主干道两边、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码头等交通枢纽附近,主要特点是有一个较大规模的停车场。主要消费群体为长途货运或客运司机及其需要中转的乘客、自驾车旅游的家庭或中小型企业公务旅游者、消费水平较低的普通旅游者、消费水平不高的旅游团队。国内目前经济型旅馆发展状况

l、首都旅游集团公司和上海携程旅游网共同开发“如家”(Home Inn)经济型旅馆,目前有5家直营店和5家加盟店,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

2、上海锦江旅馆投资管理公司开设的“锦江之星”目前有14家分店,计划至2005年底发展到40家。主要发展方向为华东地区各省会城市及北京,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在上海主要是完善网络布局,沿着沪宁、沪杭公路、铁路线要开发新的网点,北京及周边地区将是发展中的重点。

3、美国美兴国际企业集团在上海开出了“美兴”品牌的第一家经济型旅馆,计划两年内发展到10家。

4、北京市旅店公司推出的“欣燕都”经济旅馆,以出资入股、特许加盟、输出管理、租赁经营等方式实现扩展,目标在2003年底建成20家连锁店。

5、上海“新亚之星”目前拥有四家分店,集中在上海。计划到2005年底发展到50家。

6、杭州汽车旅馆(二星级)于2000年开出,选址在石祥路上(即“汽车城”所在公路、规划中的汽车一条街),以杭州汽车城为依托,利用自有土地新建,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建造成本600多万元。客源以团队为主,出租率保持在95%以上,平均房价100元左右。目前浙江大学下属兴宇集团的国际青年旅社已投入运营。

经济型酒店的由来和发展现状,从宏观、微观和市场运作讲,都与体制有密切的联系。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酒店业到目前为止,在宏观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体制、宏观管理规范(或者讲是形成了成体系的两个酒店行业管理体制),在微观上,没有使所有酒店形成市场化现代企业制度和商业化运作。

1.酒店实施涉外管理制度产生了两套基本隔离的酒店行业管理体制

涉外酒店制度,指酒店经营中接待涉外人员入住,资格牌照须经

公安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批准,有涉外资格的酒店被称为“旅游涉外饭店”或“旅游饭店”。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归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非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归商业行政管理部门。商业部在国家机构体制改革后,现并入其他结构,但非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体制还存在,只是功能萎缩了。酒店实施涉外制度,形成旅游局管理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商业部管理非涉外酒店的行业管理。问题的关键是,作为统一的、有交叉的、有市场内在联系的酒店业被体制因素分割。对于经济型酒店讲,如果是涉外酒店则成为旅游行业管理范围内的旅游饭店,如果不是涉外酒店则成为商业行业管理范围内的普通旅馆。实际上,进一步的问题是,在行业管理的实际运作中,旅游行业管理又重点是管理高档酒店,商业部行业管理又没有资格、能力去管理普通旅馆以外的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是否是涉外或是否实际涉外,也缺乏有效的划分和管理。

所以,经济型酒店被涉外制度分割后,使经济型酒店多年来,实际成为一个行业管理的相对薄弱地带。

2.酒店实施星级标准的影响:高档酒店受益和配合明显,经济型酒店较为不敏感

酒店由于投资、建设、管理、市场的需要,本身有等级、档次的划分必要,政府和市场应该把酒店做统一等级、档次的划分。1988年,国家旅游局参照国际标准,颁布实施对涉外酒店的星级评定制度。星级评定制度实施成为旅游饭店宏观行业管理的基础性手段和相关酒店管理方法的载体,也促进了涉外酒店的建设、管理、服务、市场规

范,是旅游饭店行业管理的最成功的业绩。

酒店实施星级标准是建立在涉外酒店制度基础上,酒店要上星级,必须先是涉外酒店(当然,是涉外酒店,也不一定非要去申报酒店星级,实际上,有一半的涉外酒店并没有去申报酒店星级,基本全是经济型酒店)。我国酒店实施星级标准,对高档酒店、旅游行业管理的作用较大。但对经济型酒店的作用则没有高档酒店明显,全国的经济型酒店对星级申报缺乏主动,一半的涉外酒店至今未报星级,是个较好的证明。

3.经济型酒店的产权:大多数产权不清晰,导致市场行为不规范 相比高档酒店,经济型酒店的产权很不明晰,大多属于满足地方、部门利益而建立的“楼堂馆所”或是事业单位,或是一些机构的附属,谈不上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很多经济型酒店不是面对公众市场,而是面对某个内部市场或是内部的接待机构。所以,从立项建设,资金性质,功能设置,运作管理,人事管理,经济效益看,都不完全是商业化运营。经济型酒店对规范管理、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行业管理的信息不敏感,也缺乏主动性。在传统体制下,此类为满足特殊的体制利益而建立的酒店,推向市场经济的基础较差。

4.酒店业的一个怪圈、悖论:酒店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是高档酒店,还是经济型酒店?

1999年,全国涉外酒店总实现利润总额为53亿元,其中星级酒店的总实现利润总额为38亿元,但全国五星级酒店的总实现利润是1.6亿元,其他各星级酒店的各自总实现利润全是负数。

在近几年酒店利润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五星级酒店的实现利润在涉外酒店有利润酒店中的比例在上升,有数字表明,五星级酒店的实现利润占到有利润的酒店中的总利润的98%。如果单从统计数字看,国内的高档酒店是最有赢利的领域。酒店的投资方向,似乎是鼓励投资者的投资,向五星级酒店集中。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涉外酒店就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由于酒店立项批准和投资体制的不完善,酒店的发展数量、档次、地区布局、规模,在很大程度上过于超出实际的需求程度和应有效益的标准,也超过被旅游管理部门设定的“酒店适度超前发展”的临界值。酒店的建设发展,从决策角度讲,没有有效地被政府调控(实际上外资酒店、内资酒店,都有具体的政府审批规定,没有调控好,是体制有弊端),也没有完全由市场来调节(信息不完整,投资主体对行业竞争不敏感,对效益缺乏商业化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出现异常波动是共同原因)。酒店发展失控,主要的是高档酒店的数量太多,增长速度太快,对业内发展起了消极的连锁反应。主要是削价竞争,但总客源市场没有变化。也许正是高档酒店多,使酒店结构与客源结构的对应规律被破坏,导致高档酒店相对地剥夺了其他酒店的利润,最终降低酒店业的总体效益,扰乱酒店业的总体竞争秩序。

中国前20年的酒店发展,是一个主要适应国外客源(商务、旅游)的阶段(如先发展国际入境旅游业,后出现国内旅游业,再出现国际出境旅游业)。与此相对应的,必然是适应外国客源需求的高档酒店先发展,在商业机制上、管理服务规范、星级标准上,与国际接

7.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七

关键词:浅谈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工程质量

桥梁作为各个城市之间连接的纽带, 它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实力、社会生产力的综合体现, 是人类最伟大、最优秀的建筑物之一, 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促进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方面,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公路桥梁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就针对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及其现状展开了简要的讨论,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公路桥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国公路桥梁施工单位的领导人及决策层, 对桥梁建设的质量要求不高, 没有充分认识到公路桥梁建设的重要性, 只重视工程能够获得多少利润, 从而在施工中偷工减料,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 减少施工材料, 经常存在不按照工程施工规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现象频频出现。同时, 有的公路桥梁施工单位, 在发现了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以后, 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 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 所以使得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性的违法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建筑程序、规范, 公路桥梁建设的项目管理和监理机构形同虚设。

1.2 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与世界同领域的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仍然处于落后的地位, 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许多建筑记不住长时间的风吹雨打, 经常有倒塌现象出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路桥梁建设的养护管理力度不够, 施工时材料的质量有问题以及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公路桥梁建设决策层及领导人为了节省开支, 雇佣许多农民进行施工管理, 由于农民经济条件有限, 自身接受的教育不够, 质量意识不强, 有的管理人员甚至为了降低预算, 使用劣质混凝土, 为了缩短时间, 违反施工建设程序, 违反有关法律法规, 从而使得相关技术达不到标准等, 这些都是造成桥梁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严重影响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1.3 管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 我国许多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强,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 不能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 违反相关规定, 随心所欲的进行施工, 无视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得许多制度形同虚设, 从而导致公路桥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混乱, 公路桥梁的质量差,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2 我国公路桥梁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施工方面解决措施

对于我国公路桥梁在施工方面的解决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公路桥梁施工单位的领导人应该提高并加强自身的质量控制意识, 把质量控制作为整个工程的首要任务, 施工单位的各级领导人及决策者要充分认识到要想建设一座能够经得住风吹雨打、长久屹立的好公路桥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 必须要高度的重视, 在施工过程中, 要做到全程监督和管控, 以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性, 同时, 还要及时对桥梁进行养护, 真正确保其安全可靠;第二、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 一定要确保材料的质量, 各个施工单位要充分的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 确保从源头上做好工程质量监控;第三、对桥梁重要部位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各个合同段安排专人进行负责, 确保各项质量, 保证措施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

2.2 桥梁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

要想真正解决桥梁的质量问题, 就必须强化质量意识, 加强科学管理与健康检测, 提高桥梁建设技术, 采取合理且有效的措施, 应用成熟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从建设、设计、科研、监理、施工、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齐抓共管,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桥梁建设的质量, 同时还要及时保养和维修公路桥梁, 真正确保公路桥梁建设工程的管理, 认真设计, 仔细施工, 是建设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 设计与建筑, 需要设计、科研单位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的研究创新。与此同时, 还要积极的通过交流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经验, 加强桥型结构和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对于桥梁专用产品的质量, 应该由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严格把关, 以防止一些不合格产品鱼目混珠, 流入市场, 生产商更要对产品的质量有所保证。

2.3 桥梁管理方面的解决措施

只有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才能真正确保公路桥梁建设工程的质量, 因此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工程决策层要充分注重工程质量, 真正把管理质量放在第一位, 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升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 让他们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规则进行施工, 从而真正确保公路桥梁建设工程的质量。

3 结束语

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尤为重要, 现如今, 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公路桥梁的加固和改建任务还很艰巨, 但是, 只要坚持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正视建设中的不足, 认真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创新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的技术方法, 真正确保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 给人们提供方便, 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勇.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7) .

[2]刘立敏.公路桥梁施工的发展现状及措施[J].路桥科技, 2012 (05) .

8.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八

关键词:循环经济 问题 对策

▲▲一、循環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它不仅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一般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而且要求遵循生态规律,把经济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运行轨道,力求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因此,循环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包括三方面(即3R):reduce(减量),要求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reuse (再利用),要求尽可能多次利用或以多种方式利用资源和物品;recycle(循环往复),要求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概念不同,“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主要是根据资源利用方式的特征来划分经济形态,强调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

▲▲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循环理念认识不到位。

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形势理解不深刻,缺乏对循环经济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习惯于传统的粗放经营,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工作重点。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循环经济规划建设工作滞后,破坏资源、浪费资源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大量存在。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优化的产业结构可以推动经济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却制约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急速变动中,虽然经济起飞时期重化工业比重超过轻工业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比例失调的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重化工行业会对循环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我国正面临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重化工业比重在不断提高,象交通、冶金、能源、建材等产业均处于大发展阶段。中国的工业用能占到能源总消耗的很大比例,而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供应这四大重工行业能源消耗之和占工业能源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又如,建材行业,也是一个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行业,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消耗了更多的资源和加重了环境负担,阻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3、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不足。

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要求通过制度创新进行技术范式的革命,这是新型工业的高级形式。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的支持。而我国的现实却是发展循环经济最关键的开采技术、环保产品技术、节能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的装备水平不高。在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中先进技术不少、工艺落后、技术设备老化,不能给循环经济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持,妨碍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1、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建立良好社会氛围。

(1)鼓励公众参与。公众是推动循环经济成功的中坚力量。政府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宣传循环经济思想,提高公众的觉悟,加强公众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认知度和社会意识,定期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公众参与其中,切身体会,充分调动广大公众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2)倡导绿色消费。社会公众的绿色消费及其绿色生活方式的存在及其规模是循环经济能否有效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之一。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觉悟,营造绿色氛围,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可以通过三种基本途径来实现:一是法律强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消费行为起到底线约束作用;二是经济激励,利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进行绿色消费;三是道德约束,通过教育和宣传,使社会公众建立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使绿色消费成为自觉的道德行为。(3)加强生态教育。公众循环经济觉悟的实质性提高需要教育,通过教育使社会公众形成循环经济意识、循环经济理念、循环经济道德等。要逐步将循环经济理念加入到教育体系中,循环经济理念的教育首先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能源回收循环利用作为中小学意识教育的主体,使学生从小接受环保思想和循环利用的生活习惯,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同时也应建立相关的环境教育体系对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和政府官员进行循环经济理念的教育,从而使居民、企业、政府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上来。

2、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的短缺与环境的恶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特别是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和环保产业,加速信息化进程;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重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推进企业重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通过规模经济和企业集聚促进产业生态链和循环经济法则,使微观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系统,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经济必须有大量高新技术作支撑。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技术为关键,遵循技术开发的生态道德,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依靠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发明新技术和新材料,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替代;要以零排放为目标,对废弃物减量化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链技术等循环技术不断进行研究开发,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魏玉英.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科技促进发展,2009.

[2]王圣宏.发展循环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商业研究,2009.

[3]王迪.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府行为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09.

9.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九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建国以来六十多年的建设,物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快速成长,我国流通业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体和业态多样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融合升级加快的趋势特点。

1.我国流通产业规模日益扩大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通产业规模日益扩大。2009年底,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95468个,从业人员749万人,其中批发法人企业52853个,从业人员312.3万人,零售法人企业42615个,从业人员436.7万。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购进额179202.9亿元,销售额201166.2亿元,相对2009年增长15.5%。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再次保持高速增长,达到15.7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突破了36万亿元,这些发展规模都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可见,无论是从流通能力、流通从业人员和流通规模来看,我国流通产业日益状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我国流通主体多元化

经过30多年改革和调整,物别是加入WTO十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和对外资从事商贸流通限制的解除等政策,我国商贸流通国有垄断的格局进一步被打破。2009年我国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中国有法人企业和就业人员占有比已分别下降到7.08%和13.13%,集体法人企业和就业人员占比仅为3.82%和3.02%,私营法人和就业人员占有比分别高达55.47%和30.27%,外商投资企业和就业人员占有比分别提高到2.47%和7.33。在登记注册类型上,我国流通主体呈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公司及外资企业等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3.我国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截止2010年底,运输线路中铁路运营里程达9.1万公里,路网密度达每万平方公里95.0公里。公路网“五纵七横”主干线全部建立,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400.82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1.75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350.66万公里,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和建制村分别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6.64%和建制村总数的81.7%。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2万公里,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31634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661个。随着铁路网、公路网、内河航道和码头泊位的快速发展与专业化、规模化升级,我国流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随着我国流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流通能力也不断提升。2010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含行包运量)364271万吨,货运总周转量(含行包周转量)27644.13亿吨公里,其中货物发送量362929万吨。货物周转量27332.68亿吨公里。全国营业性货运车辆的货运量244.81亿吨,货物周转量43389.67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37.89亿吨,货物周转量68427.53亿吨公里。在水路货运中,内河运输货运量18.86亿吨,货物周转量5535.74亿吨公里;沿海运输货运量13.23亿吨,货物周转量16892.63亿吨公里。

4.我国流通业态多样化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过程中,伴随着原有流通格局的打破和流通主体多元化的形成,流通业态也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百货业逐步向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厂家直销中心等多业态转变,呈现出流通业态多样化态势。从业态整体看,2009年连锁零售企业各业态总店数2536个,门店总数205022个,从业人员近237万人。从业态分布看,专业店无论是总店数、门店数还是就业人员占比都远远高于其他业态,分别为47.44%、403.4%、2.59%和10.07%。我国流通业业态单调的状态已经改变。商业错位经营、多样化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5.我国流通产业链融合化

流通主体的多元化和业态的多样化致使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正逐步由单一企业的竞争向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变化,零售商与生产商由原来的零和博奕开始走向合作共赢,推动生产、流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产业融合。掌握市场需求信息的流通企业为合作生产企业提供生产决策参考;掌握货源的生产企业依据流通企业提供的市场需求信息及时生产、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减少库存,加快商业周转。生产和流通企业通过合作,整合供应链,降低流通通和交易本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我国流通业在与上游生产企业融合的同时,还与现代金融服务业开始融保,如从2010年开始,有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标志着流通业开启与生产、消费和金融产业融合的时代。

6.我国流通产业升级快速化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美债务危机的扩散,加大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促使我国经济加快升级转型。同时,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互联网的普及,为电子商务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为我国流通业转型升级和调整经济结构政策的指引下,特别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推动下,2005年以来,我国商贸流通业升级加速,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由2006年的1.3万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5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50%,增速迅猛。其中,B2B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5131亿元,几乎呈倍速增长态势,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32%。在电子商务应用的促进下,我国流通业转型升级加速,呈现出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加快融合的趋势。

7.我国流通业的综合贡献不断提高

在国内外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在国内贸易业就业的人数突破1亿人大关,比2005年增加了2770万人,这是不应被忽视的重大贡献。我国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9.8%上升到2010年的1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居第三产业首位。2010年国内贸易的税收约1.4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8.6%,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年均21.5%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国税收年均增速。

一、我国流通产业存在的问题

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流通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我国流通业发展滞后和存在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综合来看,我国流通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高层重视不够,缺乏产业定位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对流通业发展重视不够,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流通业被看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独立环节,处于社会再生产的“终端环节”,流通过程不创造价值,仅具有价值实现的功能。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价值创造思想指导下,“重工轻商”,“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导向政策盛行。各级政付奉行GDP考核指标体系,追求发展高产值的制造业,而基础性、低产值的流通业被放在次要地位。由于思想上的重视不足,引致流通业的发展在政策上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尽管学者们相继提出“先导产业论”、“基础产业论”和“战略产业论”的观点,但直到目前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依然没有得到明确的体现,包括商务部推动流通业纳入振兴规划的努力也未能得到政策采纳,这说明国家对流通业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依然不到位,缺乏明确的战略定位。因此,我国流通业亟需高层重视,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对流通业进行整体规划,彰显流通业的核心定位。

2.政策歧视,市场分割

在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和缺乏明确战略定位,在政策制定与实

施上一直存在歧视。对流通业的政策歧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中央和地方预算中,政府历年来对流通业的资金支持相对其他行业明显不足。二是在对待外贸与内贸政策中,存在着重视外贸、轻视内贸的政策导向,同时,内外贸体制存在隔离,导致内外贸长期无法一体化。三是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在某些地方盛行,导致国内市场分割,无法实现“大市场,大流通”,流通效率有待提高。四是在基础资源使用中,商业企业用水、用电的代价和成本相对于工业企业都要提高,增加了商业企业的运行成本。五是在对国内流通业实行产业政策歧视的同时,却对外资流通企业实行或明或暗的“超国民优惠待遇”,使国内流通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即使2008年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实行两税合一后,地方政府招商引准则政策依然“内外有别”,对引进入资提供相应扶持和资源使用优惠政策,对内资的激励则相对较弱。无论是产业政策上的产业歧视,还是“内外有别”的对待政策歧视,这些都是对我国流通业发展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流通业政策歧视以及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制约下,目前我国流通业市场分割严重,阻碍了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市场分割主要表现为内外贸市场分割、区域市场分割、城乡市场分割和条块市场分割。内外市场分割导致外部市场受FOB条款的制约,对外流通很难发展;同时,外贸企业因缺乏内部了市场通路,无法支付高额的“通路费”,结果无法进入国内庞大的市场。其结果是我国外向型企业像是被斩掉手足的生产巨人,一方面受制于掌握知识产权的外国企业,另一方面受制于掌握流通渠道的外国企业,只能赚取处于“微笑曲线”底部较低的附加值。特别是这些外向型制造企业对内失去庞大市场的流通能力,无法应对外来风险,一旦受到外来的冲击则只能束手无策。与此同时,尽管内部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推进,但在区域保护和条块利益的驱动下,内部流通市场区域和条块分割依然严重,成为内部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制约因素,不利于内部市场资 源和产品优化配置,国内统一大市场很难形成,最终导致流通长期滞后于生产、价值实现落后于价值创造,生产相对过剩,消费相对不足,陷入了产品积压的困境。

3.我国流通企业散小,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

流通企业散小、流通业市场集中度低和竞争不强可以通过在零售百强销售规模及其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来体现。2010年,在零售百强企业中只有苏宁、国美和百联集团的销售额突破千亿元规模,而沃尔玛的销售额在2009年高达4082.14亿美元,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4210亿美元,家乐福2010年销售额也高达1010亿欧元,我国零售百强企业整体的销售额仅为沃尔玛一家公司销售额的62%。同时,我国零售百强企业零售规划总体达到16641.2亿元人民币,占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为10.6%,而美国这一比例在20世纪92年代初就高达60%。可见,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整体呈现散小、微弱的状态,流通主体之间关联度低,现代化、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流通业集团化、规模化程度偏低,流通组织结构松散,流通效率较低,竞争力不强问题依然严重。

4.流通理论研究滞后,无法满足实践需要

我国有着悠久的“轻商、抑商和贱商”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又经历了很长的“无流通和半流通”阶段,直到改革开放时期,为了解决流通体制和建立市场机制问题的流通理论才开始兴起。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被广泛接受后,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渠道和流通组织等问题上。进入新世纪以后,理论界相继提出流通业先导产业论的流通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完善以及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流通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作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产业如何推动流通理化与实践创新是摆在流通理论界面前的重大课题,曾遭受到“无用”和“取消”观点的流通理论被赋予特殊的使命和地位。尽管流通理论伴随经济社会

和进代的变化得到相应的发展,但是,多年来对流通经济的研究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原创性理化缺失,研究方法陈旧,再加上西方经济学不断强化,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流通经济论和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面前有些力不从心,无法满足流通业进一步发展的实践需要。

5.科学发展滞后,人才队伍培养有待提高

流通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界尤其是流能通理论界一直致力创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流通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制度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复杂多样的流通实践更加需要理论指导,因而流通理论研究应该得到重视,流通应该得到大发展。然而,流通经济学并未能向其他科学一样随着形势发展和变化进入一个繁荣时期,反而日益走向边缘化。1988年教育部进行学科调整,将流通经济学划为应用经济学下的三级学科,流通经济学学科在很多高校被砍提或都转成其他学科。尽管最近调整学科目录,将恢复贸易经济专业,但是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保留流通经济学专来(贸易经济)的只有16家,流通经济学博士点吸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几个单位。流通学科的发展滞后致使流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流通业发展升级的重要瓶颈因素。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流通经济学却被社会遗忘是当前扩大内需政策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二、促进我国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流通业存在的上述重大问题,对于促进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重视流通产业,明确产业地位

在市场经济制和体制下,作为相对独立环节的流通业上通生产、下接消费,是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桥梁和纽带,被比喻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目前,在我国“流通是生产的瓶颈,流通是中国企业家的困惑,流通是生产企业不可逾越的门槛。”怎样认识流通问题,不仅关系到生产企业产品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深化流通体制改芏、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功能越来越重要。流通业不仅具有价值实现功能,更具有创造价值的增值功能;不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对外交往的基础,更是城市的基础和国民生活的基础。我国流通业已经具备了学者位提出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或战略产业的基本特征或特点,因此,无论是从产业功能,还是从产业价值及重要性上,流通业在国家层面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给予明确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或战略产业定位,各级地方政府应在国家产业定位的基础上,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实际情况依次明确本地区的流通业定位,引导流通业的有序发展。

2.消除政策歧视,促进市场统一

政策歧视源于认识的偏见、理论的误导或与追求目标定位的偏高。长期以来,在流通不创造价值、不属于生产性劳动观点的影响下,形成流通不是产业,更谈不上受到重视,引致其发展滞后的现实。事实上,流通产业既通过交易实现价值,又通过自身服务创造价值增值。它不仅通过创造有形的价值提供有形的产品,还通过创造无形的价值提供无形产品以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多层次的需要。因此,流通产业是具有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本不应该受到产业政策的歧视对待。

同样,“内外有别”的歧视政策首先源于国内崇洋媚外的思想以及对外资的高估和盲目信任。在外资管理理念领先、技术先进和经营模式领先等认识误导下,产生对外资的盲目信任和饥渴式的需求,进而通过各种或明或隐的优惠条件吸引外资,破坏了原有的商业生态,对内资商业造成一定的打击。事实上,所有商业的本质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睥,只要商业环境好,资本都会不请自来。伤已利人的“内外有别”引资政策可以休矣。

内外贸市场分割既具有体制性的历史成因,也是“内外有别”歧视政策的结果,虽然这种体制曾经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但是,内外贸市场的分割已经造成我国外贸企业对外流通受制于人、对内流通没有发展、渠道阻塞不通的局面。尽管外贸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它却像一个手脚已经被斩掉的巨人,失去了机动应对能力;面对外来风险只能苦苦受煎熬,别无良策。而区域分割和条块分别是部门利益和区域利益保护的结果,成国为内统一市场的羁绊,制约了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

政策歧视的流通是业发展滞后、内外部市场分割、区域市场、部门市场分割和城乡分割的主要根源。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流通业是构建内部统一大市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据此,针对国内目前对流通业存在的产业歧视政策(包括税收、水、电、土地资源使用等)、外贸优惠政策、“内外有别”的引资政策以及由于部门利益和区域利益存在的部门保护与区域保护政策,建议在“十二五”期间,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对国家及各部门、各区域存在的歧视政策进行清理,彻底消除政策上对流通业的歧视,特别是对内资流通企业的歧视政策;同时,制定支持流通业大展的战略政策、促进流通业快速升级发展,加快构建城乡统一、区域统一、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内外贸一体的大市场。

3.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流通竞争力

流通内已经成为现代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流通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份,没有强大的流通不可能造就经济大国,更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国。流通业已经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谁控制了一国的流通业,谁就控制了该国发展的命脉。

流通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在内部全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零售百强(包括外资零售巨头在内地的销售额)整体销售规模仅为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60%。同内零售市场分散,集中度低,我国流通企业在内外部市场竞争力都不强是无法辩驳的事实。因此,我们建议制定流通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同时,应当注重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加强产销之间的衔接,减少流通环节,强化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流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内资流通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鉴于流通的桥梁和纽带功能,建议在提高市场集中度和增加流通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制定中小型社区流通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流通企业是流通的血管和神经的末梢,直接面向大众消费者,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保障和经济良好的运转基础。因此,在提高市场集中度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中小流通企业的健康发展,更不能以中小流通企业的损害为代价,否则,将得其反,影响居民的生活便利,破坏我国的流通生态,恶化我国的就业状况。

4.加强理论研究支持,引导流通企业健康发展

21世纪,流通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顺利运行,提升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率、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流通市场的繁荣,为流通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质和肥沃的土壤。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致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流通理论研究逐步进入低谷状态。直到目前,流通研究方向分散,研究力量薄弱,研究缺乏系统性。在实践中,流通业已经成为能够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遇到的很多问题急需流通理论进行研究,对流通理论有着迫切需求。可是,现有贫乏的流通理论不足以解释流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当前,快速发展的流通实践与相对滞后的流通理论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流通业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障碍。因此,我们建议今后在政策上加强对流通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理论的创新引导我国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

5.加强流通学科建设,培养流通人才队伍

10.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十

导读: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对策,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电子政务,问题,对策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经过几年的发展,实施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得到改善,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已成为政务公开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1、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东西部存在较大差异,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2、电子政务市场商机无限,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电子政务领域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向全面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非常明显,电子政务领域尤其如此。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3、电子政务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论文发表,对策。论文发表,对策。我国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工作在摸索中前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务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更是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严重脱节。

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

1、地域发展非常不平衡。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

2、技术资源利用率低下。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很低,硬件投入中,单方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

3、电子政务信息更新不及时。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低等缺陷。

4、部门协作能力不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的使用还不充分。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

1、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行任何改革,思想解放是关键。论文发表,对策。应加强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转变观念,从而在思想上接受这场变革,进而在行动上积极应对这种变革。要加大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使得他们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全新的信息社会工作环境,并且要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纳入公务员综合考核范围之内。

2、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避免重复建设。作为政务活动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电子政务建设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府部门的工作程序、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和协调。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规划和组织协调,并根据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技术标准确立得越早,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就越能尽早走上快车道,因此也就能尽早避免将来因标准混乱而导致的被动局面。

3、加快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及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策略。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下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把信息看成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信息资源,在原来离散、孤立的信息技术平台上构造一个开放的统一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信息最广泛的交换,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电子服务传播系统的做法,尽可能使信息在公众和政府间有效流通,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

4、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大厅,为公众提供方便各级政府可以考虑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大厅,为公众参与政务提供计算机设备和免费服务。论文发表,对策。公众可以在这里免费使用计算机设备,浏览政务信息、与政府对话。鉴于我国目前电话普及率比较高而网络发展不足的现状,可以考虑开发集成于电话之上的电子政务集成终端,利用电话拨号而不必负担昂贵的成本就能轻松方便地实现实时政务活动。具体过程如下:拨号进入政府的政务服务智能服务器,连通服务器和个人终端;语音提示和显示屏提示,进入政务类型受理界面;选择服务类型,显示屏输出处理结果。论文发表,对策。

5、网络技术本身局限性的矫正方法及对人的情感忽略问题的应对方法。鉴于安全问题,在构建电子政务系统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自主性的关系。对于其中安全监控系统,需要在其中的核心部分(如核心加密算法)确保技术自主,对于其余部分,由于所承载的信息基本都属于非关键信息,可以考虑与其它信息系统接口保持通信协议、数据格式甚至软件体系的一致性。

11.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十一

1.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现代物流业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物流热持续升温,发展势头迅猛。广东、江苏、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行动迅速,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地政府纷纷对本地区的物流业发展作出规划,进行规范,制定政策,扶持重点项目,抓紧园区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已经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占领了制高点。

1.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扩张迅速

以铁路、公路、内河水路、航空线路的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家交通建设中铁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铁路网。公路建设成效非常显著,全国公路年增里程、总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都呈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幅增长,数个港口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之列。许多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物流基地,以及各个地方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都在加快进行。

1.2货物运输总量增加快速

宏观经济环境良好,有利于物流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货物运输总量大幅度增长,各类运费方式的吞吐量都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1.3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

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逐年增长,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的市场潜力很大。根据有关方面的市场调查分析:更多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更强调物流总代理的形式,需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同时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资料攫取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方兴未艾。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在于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和更加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而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4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由于近年来我国企业生产规模与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设备与物流设备的更新与现代化需求旺盛,汽车、烟草、药品、家电等行业都是物流技术装备的良好市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物流技术装备厂商也不断提高产品的水平并且开发出新产品。由于外国企业更广泛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高性能的技术装备;中国企业的产品也不断出现新品种,质量也不断提高。因此,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物流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2.我国现代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多年来一直沿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使原本是一个系统的物流业管理权限被划归若干部门,缺乏统一的系统规划和整体物流发展战略。存在着诸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性、一体化物流服务发展缓慢,物流整体效益难以体现;物流实现方式过于单一,物流企业运用效率低下;各种运输方式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行业和地方保护,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重重等问题。

(2)我国物流业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较低,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客观要求。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大多数工商企业也缺乏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意识不强,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物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偏高。

(3)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经营理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技术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等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很难提供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以及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物流服务方式和手段原始和单一,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4)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稀缺国外物流的发展实践表明,物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物流知识和操作经验,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高校中开设物流课程和专业的仅有十几所,与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十分匮乏,物流人才稀缺。

3.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

3.1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趋势明显

在市场激烈竞争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和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外包的环节由销售物流向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由简单的仓储、运输业务外包向供应链一体化延伸。企业物流的专业化趋势也相当明显,几乎所有大型连锁企业都在力图优化自己的专业供应链。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

3.2物流企业呈个性化趋势

主要表现为传统服务的整合和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普通型的低端服务利润会越来越薄,而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会更加深入。制造、商贸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将会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加速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物流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自主物流服务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

3.3物流市场细分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明显

各行业物流的规模、结构和要求不同,其物流需求的速度、成本和服务也有很大差别,这就加速了物流市场的细分化。中国的物流市场正在成为国外企业关注的重点,投资的热点。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将加快并购国内企业,完善在中国的网络布局,国内的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面临国际化竞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将随着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

4.现代物流业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在新的形势下,物流产业的发展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1)现代物流是一个大跨度系统,具有大跨度性,主要表现在地域跨度大和时间跨度大。系统管理难度大,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高。

(2)物流系统稳定性差而动态性强,物流系统连接多个生产企业或用户,随着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发生变化,难于长期稳定。

(3)现代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范畴,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4)物流系统的要素十分复杂,它的运行货物遍及全部社会物资资源,将全部国民经济的复杂性最后集于一身,带来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12.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十二

1 全国节水灌溉装备现状

针对农业节水灌溉装备应用 (指农业方面的节水灌溉的利用) 西快东慢、中部迟缓的状况, 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山西等省已经把节水灌溉技术成功应用在棉花、玉米、马铃薯等大田作物上, 如地膜覆盖下的滴灌技术, 西部、西北部地区已经用了五六年的时间, 而中东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只限于目前的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种植方面。由于受地理、气候、降雨量的大环境影响, 我国的南北部、东南节水灌溉装备技术比较滞后, 目前上述地区真正用在大田作物的节水灌溉甚少, 我国以上几个地域的大田作物浇水大部分还靠地表水或降雨维持。

2 我国中部地域40年来水位变化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水位变化情况看, 我国的南部、东南部、西部、西南部、北部、东北部水位水情变化不大, 而水位水情变化最大就是中部地域几个省份, 如安徽长江以北、河南、河北、天津、山东西部等中部省份, 安徽、河南、河北在20世纪60-70年代, 农作物浇灌用的是地表水, 生活用水是3~4 m深的井水。

20世纪70-80年代农村, 生活用水是靠手压井, 水深10~15 m;20世纪90年代~2005年, 农民生活用水靠的是电动机井, 水深20~30 m。但是从2014年8~9月安徽省太和县出现的旱情看, 深度在30~40 m深井用6.35 cm的自吸泵抽水浇灌农作物不能连续作业, 农村农民生活用的20~30 m的自吸电动泵抽不上来水。随着水位的下降, 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安徽、河南、河北出现了农民生活、牲畜饮用水安全问题, 国家近几年实施农村农民饮水工程。但是农作物生产用水, 一是靠天等雨, 二是靠部分地下深井抽水浇灌。从近两年安徽、河南、河北发生的旱情分析, 我国中部缺水, 直接影响粮食作物的生长, 影响粮食生产安全。

3 我国中部省份节水灌溉的现状

在利用地表水灌溉的时代, 我国中部省份农民浇灌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法, 但是在目前缺水的情况下, 水源越来越缺乏, 必须改变这种大水漫灌做法, 采用节水灌溉方法来解决作物的灌溉问题迫在眉睫。

3.1 当前国家投资节水灌溉大项目实施情况

一种情况是项目下来有人争着做, 项目做下来无人管;另一种情况是摆着的项目工程无人用, 发挥不了效益。项目装备不是用坏的, 而是放坏的, 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

3.2 农民自办的小型设施农业节水灌溉装备发展较快

因为这些节水灌溉装备投资小、结构简单、效率高、效益高。仅太和县郭庙乡每年西瓜种植棚内供水使用此节水灌溉装置达到0.167万hm2以上, 用在果木种植方面也很广泛。因为造价低、投资少、安装使用方便, 深受农民的欢迎。

3.3 推广中部节水灌溉势在必行

我国的中部地区肩负着国家的粮食生产任务, 如果灌溉问题解决不了, 就会严重影响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国家应该重点投资中部省份的节水灌溉设施。

3.4 我国中部省份节水灌溉采取的几种形式

(1) 必须因地制宜, 根据水情、地情、环境, 宜大则大, 宜小则小, 协调发展。在水源相对充足、灌溉面积大的地方, 应重点考虑项目工程。装备大型喷灌机组, 做地下管道, 下埋50~60 cm, 田里安装管网化, 安装喷头或滴管, 其效率高、低成本、低喷洒、降低能耗, 变量技术, 精准灌溉, 综合利用, 用途广, “智能”技术, “傻瓜”控制;机型变种, 系列成套;用新材料, 新工艺;性能可靠, 自动化高。

(2) 重点推广中型喷灌机节水灌溉装备, 中型盘式喷灌机具有机动性强, 维护保养方便, 使用寿命长, 平均寿命长达15年左右, 智能化程度高, 基本实现了按不同作物需水量进行精细灌溉, 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所以各地在节水灌溉项目实施中尽量多考虑中型盘式喷灌机具。

(3) 目前轻小型喷灌机也是我国中部省份节水灌溉的主要机组, 主要包括手提式、手抬式、手推式或小型拖拉机悬挂式。由于我国中部地区地理、经济等特点, 轻小型喷灌机组, 比较适用我国农村的发展, 受到农户的欢迎。它的特点一是轻巧, 便于移动, 喷灌面积可大可小, 适用于水源小、分散的丘陵小地块;二是一次性投资少, 操作简单, 保管维护方便;三是节省劳动力, 保护水土, 提高产量;四是适用性强, 适用于抗旱。在近几年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省抗旱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农民种植瓜棚、果木灌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也是当前抗旱、作物浇灌不可缺少的主要工具。但是在国家扶持的节水灌溉项目中没有被列入其中, 今后节水灌溉项目中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4“十三五”节水灌溉发展建议

4.1 以大农业节水灌溉为主题, 围绕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中心, 做好大田作物节水灌溉装备建设

(1) 巩固发展西部、北部形成的农业大田作物节水灌溉的成果, 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2) 加快中部地区的土地规模化流转, 重点发展大中型节水灌溉装备建设工程, 大田作物田块推广地埋管道铺设大田管道滴灌、喷雾技术。

(3) 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节水灌溉装备, 推进设施农业蔬菜瓜果、林业经济作物的节水灌溉, 推广简易实用的节水灌溉装备, 政府应给予补贴。

4.2 加快山区丘陵节水灌溉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 推广一批小而精, 实用的小型节水灌溉机具

4.3 推广多功能低能耗、轻小型节水灌溉机组, 自动移动及抗旱模式

4.4 推广低成本高效喷灌、低灌和水肥药协同精准控制技术与装备

(1) 重点开发水肥药协同精准控制技术。

(2) 开展多功能喷灌、微灌技术与装备。

(3) 智能化精准灌溉技术与装备。

4.5 开展清洁能源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

小水库、水窑、蓄水池、塘堰水源丰富的地区, 优先开发小型水电节水灌溉系统;阳光充足的地区开发太阳能节水灌溉系统;风能充足的地方优先开发小型和微型风电灌溉系统;建立水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互补的节水灌溉系统。

4.6 重点加强节水灌溉项目建成后的利用和管理

彻底转变领导和农民的观念, 改变目前节水灌溉项目建成后没人用、无人管的状况, 节水增粮, 国家拿钱建项目是花钱卖粮。目前有的地区节水灌溉项目利用率不足40%。提升节水灌溉项目的管理水平, 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项目的综合利用率。

4.7 重点解决节水灌溉装备的技术问题

(1) 重点抓好喷灌机组的典型关键部件质量关, 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坑农害农。

(2) 解决好覆膜、滴灌管道铺设的技术问题。

13.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篇十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发展商会等市场中间服务组织的作用,规范其行为写进党的决议后,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作用和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但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处在初级阶段一样,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还很不规范,其功能的发挥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一)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代表性不强

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多是各地自行组建,跨地区的、全国性的较少。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大约有的成员来自官员,它成为政府官员分流的一条主要渠道,因此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产品行业协会本该代表企业的利益,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及企业与市场的中介桥梁,但是因处在政府的不合理管制下,并因政府官员把行政权力带进农产品行业协会,使农产品行业协会长期处于政府行政职能的附属地位,因此它代表的只能是政府和国企的利益。因此,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在会员数量上和行业产量上就缺乏代表性,不能够代表本行业的利益,在国内、国际上统一行动。

⒉职能定位模糊

目前的农产品行业协会,或偏重于管理而服务不够,或偏重于服务却不到位。我国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多是伴随政府机构改革自上而下产生的,也有部分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自发组成,为会员服务,这符合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方向。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政府部门“收编”工商联下属同业商会的做法,这反而是一种倒退。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属性,也不符合我国政企分开的改革趋势,更不符合的公平贸易原则。

⒊人才缺乏

从目前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人才结构来看,基本以离退休和兼职人员为主。真正属于以协会为工作岗位,专业从事协会工作的人员很少。农产品行业协会人员的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更谈不到。据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对部分农产品行业协会的问卷调查,被调查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中专职工作人员来源主要来自离退体和内部借调,分别占总数的和,不足来自社会招聘、分配、主管部门任命或其他途径;协会工作人员数量在人或人的分别占总数的和,对专职工作人员的设置期望人或人的分别为和,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工作人员中,在本行业工作年以上的多达,年以上的占总数的,在本协会工作年以上的有,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这些统计数据,大致描绘了目前农产品行业协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人员来源没有保证、离退休人中过多,影响协会工作的规范和进一步发展。

⒋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

由于覆盖面过窄且非主流会员企业缺乏动力因此使在协会内部筹集资金变得十分困难。国家财政部门又缺乏对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投入机制,给协会多少财政资助,完全取决于政府职能部门对协会的重视程度。社会投入机制也不健全。会员单位除了交纳会费外,是否要给协会资助以及资助多少,常务理事单位和理事单位是否要比普通会员多给协会一些资助,协会可否接受社会上的其他捐助,尚无政策对之作出规定。投入机制不健全使许多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办公场地、活动经费和人员等无法落实。在资金紧缺、管理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农产品行业协会通常很难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和开展集体协调活动。

(二)现阶段农产品行业协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问题

⒈政策支持不够

14.我国社保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十四

欧映忠

19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建立。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国务院前身)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职工的医疗、生育、养老、病假、伤残、死亡、失业等待遇都作了最低标准的规定,从而解除或减轻了职工因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造成的特殊困难,保障了职工的基本生活,建立起社会保险的雏形。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已经成为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坚实基础之一,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同时,要使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全面的发展,必须加强包括社保档案管理在内的众多基础工作的建设力度。

一、我国社保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部分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它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各项内容。社保档案即社会保障档案,是指社会保障工作部门实际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及电子文件的历史记录。目前,我国社保档案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档案部门与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和开展社保档案工作,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住房公积金等七项档案管理体系。随着社保档案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不少部门和经办机构的社保档案管理与业务工作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陈旧的管理模式逐步被信息化所取代,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缴费的征收、保费的支付和免费查询,通过网络轻松完成曾经冗杂的事务。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个人社保档案分散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中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无论从组织管理机构建设,还是从立法规定上来讲,都是分散型的,分散到政府中的许多部门。具体情况是:社保中心管理着养老、医疗、工伤等法定的基本保障档案;民政局管理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商业保险公司管理着公民个人补充保障的一系列保险金。这种现状造成多头经办,政出多门,业务交叉,资源浪费,政令难以统一的局面。由于管理机构分散、不集中,使人们在利用公民个人社保档案时,存在着许多不便。例如,我们如果需要了解公民个人就业及保险金交纳情况,需要到几个不同的管理机构去了解,这样就给公民个人和组织在查询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这种分散的管理,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许多漏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涉保”人死亡以后,其所涉及的个人保险账户并未随之终结,仍有人代领保险金。又如,职工下岗后,政府为了解决生活困难,每日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下岗者通过努力,再次就业后,因为没有统一的管理监督机构,仍继续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诸如此类现象如不及时制止,就会给国家财产带来很大损失,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和社会发展。

2、行业主管部门社保档案意识淡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一些地区,尤其在农村社会保障的首要任务现在还是健全社会保障项目,扩大覆盖面,至于社保档案还无暇顾及。此外,由于社保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相对于社会保障工作,社保档案工作没有硬指标来考核,也没有全国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因此让部分档案工作者放松了对工作的要求;另外由于社保档案意识淡薄,一些社会保障经办单位只注意抓社会保障业务,忽视社保档案资料的管理;这些都使社保档案工作处于无序状态,社保档案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还有些社会保障部门档案机构不健全,没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档案,即使有专兼职档案人员,也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严重影响社保档案的质量。而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由于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只将“红头”文件视为档案,对这些产生于“业务”部门的“涉保”档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管理上多由形成社保档案的业务部门自行保管,无论从这些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还是从制度上均不符合专业化管理的要求。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产生这些档案的业务部门,为了使用方便,不愿意将这些记录移交给档案部门;二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没有相应的规章和要求;三是个别档案人员兼职多、工作量大,不愿“多管闲事”。

3、社保档案管理还没有达到信息资源共享要求

目前的网络技术日趋成熟,资料保存手段多样,信息贮存量巨大,网络稳定性、传输速度和查阅速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社保档案信息共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和实现手段。由于社会保险的五个险种档案并非一个部门管理,进而导致不同的开发商参与系统建设,相互之间的互不信任以及人为设置壁垒,或者同一家系统开发商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技术架构,导致系统割裂。数据只能采用共享或交换的形式,只有极少数地区实现基本信息的共用。许多地方和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着社保档案联网工作的进行:各个区域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化水平不

一、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一有效的数据入口、没有统一的资源数据库、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整个系统的开放性、扩展性、兼容性不尽如人意等问题仍较严重。比如2008年1月央视报道深圳农民工的“退保潮”现象,就是因为不同的省市之间不能共享社保缴费信息,从而导致社保对于“候鸟型”的打工者来说只是带不走、挪不动的“地方粮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保这块原本可口的奶酪,变得与鸡肋一般食之无味。此外,信息持有者过高看重了信息的价值,将原本可以公开的信息封闭起来。对于有些确实有价值的信息,共享时会牵涉到利益分割。还有就是统计数据不准确,担心业务数据和统计数据的矛盾暴露出来。上述这些不利因素如果不加以解决,将极不利于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4、缺乏专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社保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职工档案管理仍在执行1992年劳动部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制定的《企业职工档案管理规定》,而该项制度中的部分条款如适用范围、归档范围、管理形式、交接流转等规定已经不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亟须修改。在没有国家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制订了一些社保档案的地方标准,如有的地﹑市制定和公布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办法、低保档案管理办法②,而全国许多地﹑市则没有建立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造成社保档案的各地管理方法不统一。在社保档案的不同专业类别中,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

二、我国社保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社保档案管理体系,对社保档案实行集中管理,加强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的五险合一的管理机制,以避免部门间的交叉重复,实现社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并为社保档案管理实现电子化、进而实现全国联网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可以以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和劳动及社会保障标准体系为指导,以投融资与运营模式和项目实施监理模式为依托,按照多层架构的模式将系统自上而下构架成为组件与业务组件、业务运作支撑平台、IT基础设施三个层次,树立以监控及管理、信息安全为主的贯穿三大层次的两大体系模式。为适应劳动者的流动和工资收入的变动,对每个劳动者按号码设立档案卡,并用计算机储存,记录公民个人历年的工资收入情况。在全国设立计算机网络,对每个劳动者的情况进行追踪记录;并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网络查询接口,允许公民定期查询,同时也可替他们预测,比如说到退休时可拿到多少养老金,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社保档案是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为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不断完善奠定重要的基础。

2、对全国社保档案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首先要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领导下成立一个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结束社保档案管理分散问题,实行高度统一的管理,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决策分散、管理混乱的局面,使其成为统一管理全国社保档案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拟订社保档案的发展规划、改革计划、重大决策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参与制定社保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其次,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还可以在全国各地设置分支机构,包括地区局、地方办事处、数据处理中心和项目服务中心。负责公民社保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并送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保管。

3、建立终生一致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

实行对每个公民发放社会保障号码的制度,让公民个人档案号码与本人身份证号码、劳动保险号码统一起来,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分支机构负责公民个人社保档案内容的定期增加和更新,送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保管。从发放的号码上就可以反映出从什么时候起、在什么地方发的,便于记录公民的工资收入和保障费的缴纳情况,同时便于投保者本人的查询。

4、加大社保档案知识的宣传

社保档案是社会保障事业中的一个分支,可社保档案的作用常被社会大众忽视。然而随着社保体系的逐步完善,社保档案显得越来越重要,它是记录社保工作的重要载体,对社会保障事业现阶段或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它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因此,社保档案工作要发展,要实现其社会价值,首先要让社会大众从思想上认识到社保档案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档案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使社保档案为社会大众了解和认识。如可以通过编写社保档案利用实例汇编成册分发给社会大众,对社保档案的作用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网络,借助社保中心的网站,介绍社保档案工作情况以及社保档案的相关知识;或者利用广告、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媒介等形式,及时进行有关社保档案的宣传,使社会大众对社保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加深,从而提高每一位公民的社会保障意识。

5、建立社保档案管理法规与标准,为社保档案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参考标准 尽管我国在社会保险领域已经颁布了大量的行政法规、规章和相关文件,但一直没有一部统一的基础性立法。基本法律的缺位,各种规定层级无序、规范分散,导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难以定型,缺乏权威性、稳定性,全国各地的制度也不统一。中国社会保障曾出现过混乱的情况,如2006年上海社保基金挪用案,这都与没有法密切相关,可喜的是在2007年底,社会各界期盼已久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历经13年反复酝酿后,终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一次审议,确立社会保险制度基本法律框架,使公民的社保权益得到保障。一些地区和部门都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出台了社保档案管理规则与实施办法,但建立全国统筹、联网的公民个人社保档案体系后也应尽快出台一部统一完整的社保档案管理法律法规,为社保档案的管理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

除了有法律保障外还要建立和健全社保档案管理的标准体系,统一社保档案格式,规范社保档案记载内容,使社保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要制订出案卷质量标准、分类标准、著录标准等立卷标准,制订出档案保管、交接、利用等规定。将社保档案管理标准贯穿于社保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使用、销毁全过程,达到社保档案从形成到最后销毁等一系列工作都有章可循。

6、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由于社保档案的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很强的动态性,而且需要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和信息化管理,这对社保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保障工作职能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同肩负起组织社保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专业社保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既精通档案管理业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保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要建立健全用人机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达到应有的资质,提高他们爱岗敬业、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保档案工作的需要。

上一篇:上海市工人疗养院简介下一篇:环保为主题的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