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课外参考书目(共9篇)
1.近代史课外参考书目 篇一
《世界近代史》推荐书目
马克思:1.《所谓原始积累》(《马恩选集》卷二)
2.《资本论》卷一(章十二、十三)
3.《路易·波拿巴的雾月18日》(《马恩选集》卷一)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恩选集》卷一)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马恩选集》卷三)
马克斯·韦伯: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1987。
2.《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1992年。
布罗代尔:1.《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卷一、二、三),三联,1993。
2.《资本主义的动力》,北京三联,1997。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卷一、二),袁志英译,北京三联,1998。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中、下),商务,1988。
汤因比:《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威尔斯:《世界史纲》,三联,1983。
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上、下),商务,1999。
马克尧:《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北大出版社,1989。
郑家馨、何芳川:《世界历史·近代亚非拉部分》,北大出版社,1989。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大出版社,1993。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2003。
夏诚:《近代世界整体观》,成都出版社,1990。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卷一、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霍布斯鲍姆:1.《革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资本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英国剑桥大学:《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7、8、9、10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钱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瑟诺博斯:《法国史》,商务出版社,1964年。
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商务印书馆,1987年。
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
丁建宏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商务印书馆,1997。
刘军宁:《保守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皮特·鲍勒:《进化思想史》,田名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何瑞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981。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迟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弗兰克:《白银资本》,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高岱:《殖民主义史·总论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第五章。
刘绪贻等:《美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罗荣渠:《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王希译,商务印书馆,2002。
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赖海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吕磊:《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罗荣渠主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董正华等:《透视东亚“奇迹”》,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梁志明主编:《东亚的历史巨变与重新崛起》,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下卷第七章。
梁展编选:《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2002。
贝克·哈贝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M.哈特、A.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曹天予主编:《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刘成:《英国工党与公有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刘成等:《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缘起与演进》,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近代史课外参考书目 篇二
一、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外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 落实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需要。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 并制定了一系列了相关政策。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 “要进行中国国情的教育”, “国情教育要同省情、市情、县情的教育结合进行”[1]。所谓国情, 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是指某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可见, “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我们了解国情的第一步, 而“纲要”教学就是我们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高校在推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 还应了解包括地方历史文化在内的省情、市情和县情。正因为如此,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类学校可在寒暑假利用基地兴办‘冬令营’、‘夏令营’, 还可以把有关的历史事件、英烈事迹、建设成就编入党课、团课和职工轮训教材、学校的乡土教材, 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1]
2004年10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指出, 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进大学生头脑”[2]。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纲要”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 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 还要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 抓好课外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 规定学时和学分”;“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2], 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的要求。
2013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3]因此, 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 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因此,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社会实践教育中,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 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
(二) 切实感受镇江历史, 激发学生对纲要的学习兴趣。
在“纲要”教学的过程中, 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老师, 您这门课费不费流量?”这句话令我费解。后来该生给我解释:“所谓费流量就是由于学生对该门课程不感兴趣, 所以上课的过程中, 学生都在用手机上网, 所以很费上网流量。”这个学生的问题令人深思。其实,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人数众多, 少则100多人, 多则近200人。又由于学生专业、兴趣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非常有限。为此, 笔者做了一个调查, 让学生就“纲要”学习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谈了很多, 但是比较集中的有以下几个观点:“这门课枯燥乏味”、“学习这门课没有用”、“学习这门课与他们今后的生活没有关系”。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看法, 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纲要”教学的有效性。在狭小的教室里, 无论教师凭借什么手段, 都不可能使学生理解, 其实历史的常识已经不经意地汇入他们的血液, 时刻伴随他们的左右。所以, 让学生走出去, 开展必要的课外实践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在许多国家已经非常盛行。在西欧和澳大利亚, 各类学校的历史教师都十分重视让学生进行当地历史的资料搜集和编写工作, 以亲身参与的方式,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 法国政府甚至规定每年9月的第三周周末为“历史文化遗产日”。在这一天, 全国11518处古迹、历史建筑和国家行政机构免费开放。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30个州的法律明文规定, 学校必须开设本州的历史的课程。在国内“纲要”教学过程中, 地方历史资源已经被许多专家和学者重视。
镇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 该地区的文化不同于周边地区南京的“金陵文化”, 苏锡常的“吴文化”和扬州的“维扬文化”, 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学生只有走出课堂, 遍访镇江历史文化遗迹、深入百姓生活、关注学校发展, 才能对“纲要”学习感兴趣, 深刻理解该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三) 通过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纲要”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中国近现代百余年的历史, 但是它又不同于普通的历史课, 它的使命不仅是传承历史知识, 总结历史经验, 还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因此, “纲要”教学比一般历史课要承载更大的历史使命, 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 在进行“纲要“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时, 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社会影响因素, 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行为特征的积极的一面是:善于思考, 崇尚理性, 赞赏自主, 有政治追求和信仰;对新事物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 喜欢追求时尚和新潮;尊重知识, 成才欲望强烈;关注交往并乐于交往, 喜欢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兴趣, 结交朋友;有社会责任感, 关注时事, 热衷于研讨社会问题。但也存在消极的一方面, 如多样化思潮引发迷失和信仰危机;社会不公平现象造成诚信缺失;市场竞争和就业难带来心理畏惧;经济快速发展激起功利取向”[4]。这就要求“纲要”教学因势利导, 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教学充分发扬当代大学生喜欢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兴趣、关注时事和热衷于研讨社会问题等积极方面的特点, 尽量避免大学生消极的因素, 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且, “纲要”教学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多数学生对大学教育充满憧憬, 但也有一些学生存在消极抵触情绪, 如对自己所读高校不甚满意、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以至于对整个社会感到失望, 等等。这些消极情绪大多是因为学生年纪轻、社会阅历不足而造成的, 可以通过组织“纲要”课外实践教学得以改善和化解。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切实感受当下现实, 回顾历史, 感悟人生, 使自己的思想迅速成熟起来, 从而改变以往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不正确的观点和看法。
二、利用镇江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纲要”课外实践教学的具体途径
(一)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迹, 尤其是红色革命遗迹。
镇江有着非常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它不仅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而且是六朝文化的中心, 更是古代漕运的重要枢纽。镇江处于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 是古代漕运的枢纽。2009年江苏省镇江发现了13个宋元粮仓, 作为运河漕运枢纽的实证, 该项目也因此而入围了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且, 镇江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江的宗教文化古老深厚,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齐全。镇江茅山道院是中国道教正一道上清派的祖庭, 被道教列为“第八通天, 第一福地”。2012年10月, 江苏13古刹入选“中华佛教100名寺”, 其中镇江的定慧寺、金山寺、隆昌寺入选。另外, 镇江还有着比较独特的隐士文化。历史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在镇江隐居。如东汉末年, 名士焦光结草为庐, 隐居焦山;南朝音乐家戴顒不求士禄, 中年隐居南山;六朝齐梁时的陶弘景, 自号华阳隐居, 归茅山隐居达44年;六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 隐居镇江南山编撰《文选》;北宋米芾和米友仁父子在镇江创作了许多独特的米氏山水画;沈括于57岁隐居梦溪园, 并完成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等。
对于“纲要”教学来说, 更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当属红色革命遗迹。学生在进行所处区域经典寻访的过程中, 不仅获得了直观的认识, 了解了自身的责任, 而且更激发了爱国热情。在几千年的历史画卷中, 镇江人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充分体现。1911年镇江人赵声 (伯先) 和黄兴共同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后, 赵声在香港病逝, 归葬镇江故里。1911年11月, 林述庆、李竟成在镇江组织新军举行反清起义, 镇江光复后, 镇江驻军即配合浙沪等地军队进攻张勋固守的南京, 镇江军队奋勇战斗。1938年6月, 粟裕利用有利地形, 在镇江韦岗指挥了伏击日寇军车的“韦岗战役”, 取得了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第一仗的胜利。陈毅、粟裕在句容茅山开辟了苏南敌后最早的抗日根据地。镇江地区有很多革命遗迹, 如圌山塔、新四军纪念馆、贺甲战斗纪念馆、许杏虎烈士故居、镇江伯先公园等。这些“红色资源”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直接体现, 是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精神的物质载体, 这些资料内容真实、信息鲜活, 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 为“纲要”教学提供了优质的课外教学资源。
(二)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公民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当前的背景下, 公民意识的培养已然成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
大学生不仅要走访历史文化遗迹, 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公民意识。在实践中,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大型青年志愿者活动、参观考察、“三下乡”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服务、学生干部进村进社区、企业交流实习等实践活动, 强调将知识的学习与鼓励调查、讨论和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因此, “纲要”教学更应引导学生深入社会,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 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 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 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彰显社会责任感, 增强社会担当。
(三) 进行社会调查。
“纲要”课的重要特色是用历史的眼光思考现实, 因此, 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广泛地与社会接触, 进行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的完整过程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撰写报告、汇总讨论等环节。通过完成某个问题的社会调查, 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更好地提高学生自身的理论和思想素质水平。
镇江是古代漕运的重要枢纽, 拥有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所以清朝政府曾经派一支八旗部队驻守于此。2009年镇江市发现了13个宋元粮仓, 证明了镇江是古运河漕运的枢纽。以此为调查对象, 让学生追寻“活着的历史”, 走访镇江的老街巷, 看是否可以寻找到当年八旗驻守的遗迹。亲临宋明粮仓和西津渡的古渡口遗址, 让学生实地调查, 从历史的视角得出改进现实的结论, 以便培养学生关心周围自然环境、关心社会发展, 增强历史责任感。
香醋是镇江的特产。1840年10月, 镇江城最早的一家专业酱醋作坊———朱恒顺糟坊, 创办人是朱兆怀。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悄然开张, 抗日战争时几近停产, 建国之后焕发生机到改革开放的大发展, 可以说, 恒顺酱醋厂百余年的兴衰发展史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曲折发展的过程。以此为调查对象, 让学生到档案馆查找近代以来镇江香醋发展的历史, 并结合对当代制醋人的采访, 以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眼光, 看待镇江香醋的兴衰发展的历史, 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三个选择”的必然性。
(四) 利用地方历史或特色校史的校内实践基地, 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校史追述知识竞赛和参观校史展览厅、本校模范人物、优秀校友事迹展览厅等, 让学生通过学校的小历史来感知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历史, 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培养接班人的意识, 由此激发学生爱国爱校情感。
学校应该配合“纲要”的课外实践教学, 因势利导地开展多种校园文化建设。如组织宿舍、教室和食堂的文化建设, 在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重大历史纪念日有意识地策划一些相关的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切身感受历史和现实;在学校网页上开设与镇江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的栏目, 建设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网络阵地。将“纲要”课外实践教学自然地与校园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里, 优质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创新思路, 尤其是“纲要”教学, 过往的历史既无声又无形, 所以“纲要”教学更应该利用既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江苏镇江拥有丰富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开展新型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契机,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96-198.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505-507.
[3]人民出版社.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3.近代关系史书目 篇三
4.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5.王家范:“解读历史的沉重——评弗兰克《白银资本》”,《史林》2000年第4期。6.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7.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8.
[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2000年。10.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2000年。11. [美]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2.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13. [英]柏克:《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14.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15. [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
16.[美]道格拉斯•诺斯 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17.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3卷,三联书店,1992-1993年。18.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年。19.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20. [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21.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22. [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23. [美]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24.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25.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26. [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27. [美]施坚雅 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28.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权力的文化网络”、新社会史)29.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30. 候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济南出版社2001年。31. 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7年。32. 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33.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4. 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潘人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中国近现代史必读书目 下载 篇四
一、专题史
茅海建: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萧致治: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戴 逸: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
石 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王 拭:维新运动史
吴廷嘉:戊戌思潮纵横论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柯 文:历史三调:作为经历、事件和神话的义和团廖一中:义和团运动史
乔志强:辛亥革命前的十年
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
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
李 新:中华民国史(共五篇八卷)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
李新,陈铁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通史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张玉发:中国现代史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二、通史研究
严耕望:治史三书
柯 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
萧一山:清代通史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三、专题研究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 辛亥革命前后史事论丛
辛亥革命前后史事论丛续编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黎 澍:再思集
李时岳:近代史新论
李 侃:中国近代史散论
周策纵: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
罗尔纲:湘军兵志
宝成关:奕欣慈禧政争记
苑书义:李鸿章传
李喜所:梁启超传
马洪林:康有为大传
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朱 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马 敏: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徐宗勉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
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
丁伟志:中体西用之间
吴雁南、苏中立:晚清社会思潮
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
罗福惠: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论稿
黄逸平:近代中国经济变迁
四、专题论文:
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其他
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1860——1916)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
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
片面最惠国待遇在中国的确立
近代史研究 1996年第1期
论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双重动因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太平天国的悲喜剧 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关于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轨迹——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50周年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8期
太平天国失败的多维透视 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8期
中国式近代化的启蒙与浅尝:关于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评说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及相关问题研究的反思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洋务运动与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春季刊
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对法斗争方略演变之探讨
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0世纪中法战争史研究回顾与前瞻 广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如何看待中法战争的结局 广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因与后果 历史教学1994年第7期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与意义 齐鲁学刊1991年第1期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史学集刊1998年第4期
论“百日维新” 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
历史研究 1998年第5期
中体西用论在戊戌维新时期的嬗变 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
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2期
义和团运动和古典爱国主义的终结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5期义和团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1期
有关八国联军战争的几个问题 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1年第10期
社会思潮与义和团研究的百年历程 历史教学2000年第12期探求民主与富强之路的两种模式——晚清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论福建论坛1988年第1期
20世纪初年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三个方案及其命运
湖南师大学报1991年第5期
清末新政与清朝政府的灭亡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辛亥革命阶级基础再认识——兼论海峡两岸学者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意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
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近五年来关于晚清时期“西学东渐”问题的研究略述
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西学传播与晚清社会的蜕变 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 教学与研究1991年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 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5.世界史现代史参考重点 篇五
布列斯特和约: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4、十四点计划:这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战后世界蓝图的十四点建议。主要内容有: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发的世界;抵制并清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实现民族自决,成立国际联盟。十四点原则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战略地位,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国际联盟。这标志着“十四点计划”的失败。
6、国际联盟:一战后协约国为控制和整肃国际秩序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在巴黎和会,协约国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并于1920年1月成立了国联。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建立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对国际冲突进行仲裁。但是国联自建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控制,成为英法帝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绥靖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7、《慕尼黑协定》:二战前夕英法德意四国为解决希特勒制造的、侵占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而订立的条约。1938年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订立了将其苏台德区划割给德国的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于10月1日—10日将苏台德区及捷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领土割让给德国,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以及运输工具无偿交给德国,德国军队将对上述地区实施分区占领。《慕尼黑协定》是英法执行绥靖政策的顶峰,它极大地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力量与侵略野心,加速了战争的到来。
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二战前夕苏德双方订立的联盟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他国彼此进行武力行动;如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以支持;双方都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一方的集团;条约秘密议定书还就波兰的战略利益进行了分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了法西斯两线作战之忧,尽管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半的战备时间,但是却损害了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加快了战争的到来。
9、《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2日开罗会议召开,主要讨论了缅旬战役问题和战后处理日本问题,发表了开罗宣言。开罗会议决定坚持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作出了公正合理的决议。1943年12月1日正式发表的“开罗宣言”郑重宣布将把“日本所窃取的一切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群岛”归还中国。开罗宣言还决定战后让朝鲜独立。开罗宣言的发表,鼓舞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它是盟军战胜日本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
10、大西洋宪章: 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对德作战目的联合宣言。全名为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联合宣言》。该文件全文共8条,1.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2.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3.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4.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5.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6.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目的和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原则。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在打败法西斯侵略者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11、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12、道威斯计划:鲁尔危机爆发后,协约国提出的德国赔款计划。1924年6—8月,经过英、法、意、比四国代表在伦敦会议研究后,通过了美国银行家道威斯提出的德国赔款计划。计划规定德国每年缴付的赔款由1924年的十亿马克逐步增加到1928年的二十五亿马克,以日用消费品的税收、铁路收入和工业企业利润等财政收入为赔款来源,并且可获得八亿马克的外国贷款以稳定货币,财政需受美、英的监督。这个计划使美国取代法国控制了德国经济,确定了美元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同时既使德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跻身政治大国奠定基础,又因德国政府把赔偿负担转嫁到人民身上,从经济上促进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
13、杨格计划协约国提出的用以代替道威斯计划的德国赔款计划。道威斯计划实施不久,德国借口经济困难要求修改计划,减轻赔款负担,重新确定赔款数额和年限。1930年1月,海牙会议批准了由美国银行家杨格提出的德国赔款计划。计划规定了德国赔款总数和每年付款数,每年付款数额比道威斯计划规定的正常年份的付款数额少,并决定取消对德国财政经济的监督。1932年洛桑会议决定停止索取德国赔款,杨格计划结束。杨格计划减轻了德国赔款的负担,有利于德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德国经济的进一步控制。
3、《洛迦诺公约》2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订立的边界保证与仲裁协定。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召开会议,签订了《莱茵保证公约》以及7个条约,统称《洛迦诺公约》。该条约保证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的法德以及比德边界安全,遵守莱茵兰非军事化的规定,约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各国间的分歧,其他条约则约定了法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之间 的边界保证。后由于德国进军莱茵兰地区,公开违反条约规定,《洛迦诺公约》废止。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后,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经过3周的讨论,会议通过了以“布雷顿森林会议怀特计划”为基础制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融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的结果。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发展以“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带有一定民族自卫性质的特殊形式爆发,但无法掩盖由此出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性质。
帝国主义参加一战都抱着自身的政治企图:就德国来说,其战争的目的在于削弱英法力量,并且重构欧洲的势力范围,组建新的民族国家,确立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另外,在非洲打破旧的殖民体系,建立德国庞大的中非殖民地。俄国的战争目标是占领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控制黑海海峡,并进而控制中东地区。法国的战争目的是重新夺取普法战争中失去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全面地削弱德国,确立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英国的战争目的是打败德国,解除由于德国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对英国世界国家地位的威胁。日本参战则是为了夺取德国在中国以及太平洋上的岛屿与势力范围。意大利则在英法帝国主义的拉拢下,最终脱离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
影响:
1、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分布出现新的变化,美英法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获胜,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沦为战败国。
2、欧洲旧的国际关系亟待进行调整,过去以同盟国与协约国为标志的两大集团变为战胜国与战败国集团。
3、苏俄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成为欧洲一支重要力量,极大地影响着欧洲政治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4、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战前布置严密的世界统治体系,动摇了其世界范围内殖民统治的基础,对于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反殖民斗争是个巨大推动。
5、一战后欧洲大量民族新兴国家得以建立。
6、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利益分配出现了新的契机,并成为20、30年代帝国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六: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历史条件、胜利原因、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在世界1/6的土地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2)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3)十月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极大的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4)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俄国革命时间相结合的产物。它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得以传遍于全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十六: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
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新政:
1,从理论上说,罗斯福新政是政策实践中的凯恩斯主义。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内需,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维持了充分就业,保持了公众购买力,提高了社会消费水平。由此,美国依赖国家干预政策,克服了大萧条,挽救了困境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然而,罗斯福新政所实行的类似凯恩斯主义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它是一种大胆的制度创新,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美国式的政府干预-福利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2,从思想渊源上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进步主义传统的产物。新政不仅继承了进步主义运动的改革精神,强化了国家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和仲裁者人的身份,而且它的重大创新在于建立了福利国家,即“保证人国家”,也就是由政府来保证人民有一个最低限度的生活标准。3,从政治上说,罗斯福新政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维护了美国的民主政体,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4,罗斯福新政开辟了20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罗斯福新政这一改良了的资本主义被称为“新自由主义”。战役以英军胜利告终,扭转了北非战争的格局,成为法西斯军队在北非覆灭的开端。
阿拉曼战役,英军歼敌5.5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辆。但因英军冲击不果敢,行动迟缓,未能全歼德意联军。尽管如此,此役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从此,战争主动权落入英军手中。
1、简评苏联的东方战线。评价:①目的是出于苏联的自身安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行动。②虽然向西推移两三百公里,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在抵御德国入侵方面并未起到预期的作用。③利用欧战爆发的机会,采取最后通牒、武力威胁等手段,把西邻小国并入自己的领土或强割它们的领土,严重伤害了它们的民族感情,暴露了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祸根。④大大损害了苏联自身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2、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迅速沦亡的原因。原因:①法国政府长期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大战爆发后仍然企图祸水东引,结果坐失良机。②长期推行绥靖政策造成自己的战略地位被削弱,瓦解了自己的欧洲同盟体系。③在面临德国直接的军事威胁时,仍然视国内革命力量为仇敌,不肯动员人民抗击侵略者。④在和平主义和失败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法国民众和士兵普遍厌战畏战。⑤法国政府无视科技发展给作战带来的新变化,迷恋阵地防御,满足于坦克用作步兵支援武器,以致军队装备差和战略战术陈旧。⑥在战争过程中指挥失当,未能利用敌人的破绽及时变更军事计划。⑦法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影响下,不支持政府从事的反法西斯战争,引起党员和人民的思想混乱。⑧在民族危亡之际,法国政府推行卖国政策,根本不关心国防,统治者互相勾心斗角。
3、简评英法的绥靖政策。评价:①是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及激烈争夺世界霸权中处于防守一方保全自己的政策。②其主要内容包括丢卒保车与祸水东引两个方面,即牺牲小国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牺牲苏联以求西欧无战事。③其战略目标是避战求和、稳定现状,绝非真正维护和平的政策。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两国经济实力都遭到严重削弱,加上战后国内和平主义思潮蔓延,以及两国长期对弱小民族国家的蔑视和对苏联本能的仇恨是促使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源。⑤绥靖政策最终并没有达到保住和平的目的,反而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4、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灭亡的原因。原因:①统治集团腐败无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②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十分落后。③军事实力大大弱于德国,兵士战斗素质低,连普通枪炮也不敷所需。④外交上长期敌视苏联,轻信英法的安全保证,而英法却实行绥靖政策,并未积极援助波兰。⑤军事指导思想陈旧,幻想以骑兵为主力实施反突击,坚持“战争初期”理论。⑥不重视备战,把军队主力几乎平均配置在国境线上,结果便于德军成功实施分割合围。
论述题
6.初中课外阅读考级书目 篇六
(修订稿)
初中一级(七年级上)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译林出版社 *《繁星·春水》,冰心,人民文学出版社 *《红岩》,中青
*《革命烈士诗歌选读(最新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人民文学 *《新人文读本》(初中卷1)*《古诗文经典专题读本》(第一卷)《男生贾里》,秦文君,上海少儿出版社 《老舍散文》,浙江文艺
《安徒生童话精选(最新版)(2011年版)》,人民文学 《泰戈尔诗选》,冰心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初中二级(七年级下)*《童年》,译林出版社
*《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艾青诗选》,人民文学
*《古诗文经典专题读本》(第二卷)*《新人文读本》(初中卷2)《贾平凹散文》,人民文学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毕淑敏,中国青年出版社 《昆虫记》(插图本),译林出版社 《老人与海》海明威,人民文学
初中三级(八年级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民文学 *《鲁滨逊漂流记》,译林出版社 *《古诗文经典专题读本》(第三卷)*《新人文读本》(初中卷3)《朱自清散文精选》,人民文学 《清塘荷韵》,季羡林,江苏文艺出版社 《外国散文百年精华》,人民文学
《中国科普名家名作—不知道的世界(天文篇)》,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初中四级(八年级下)*《水浒传》,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 *《简·爱》,译林
*《古诗文经典专题读本》(第四卷)*《新人文读本》(初中卷4)
《名家寄小读者丛书<成为你自己》,周国平,21世纪出版社 《二十四番花信》,宗璞,江苏文艺出版社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赵少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科普名家名作—不知道的世界(物理篇)》,中国少年儿童 《居里夫人传》,(法)艾里·居里著,商务印书馆
初中五级(九年级上)
*《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人民文学出版社 *《骆驼祥子》,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诗文经典专题读本》(第五卷)*《新人文读本》(初中卷5)
《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散文精选》,复旦大学出版社 《我来过.我爱过-余光中散文精读》,复旦大学 《培根论人生》,(英)培根,何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初中六级(九年级下)
*《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诗文经典专题读本》(第六卷)*《新人文读本》(初中卷5)《莎士比亚戏剧选》 译林出版社 《热爱生命》,北京燕山
初中七级
*《红楼梦》,人民文学 *《子夜》,南京大学出版社
*《欧也妮·葛朗台》,南京大学出版社
初中八级
*《三国演义》,人民文学 *《家》,巴金 人民文学 *《呐喊》,鲁迅,人民文学
其他推荐阅读书目
科技作品阅读推荐书目:
《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逊,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译文 《植物的欲望》,(美)迈克尔·波伦著,王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湖北少儿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路甬祥 浙江出版集团,浙少 《科学家大自然探险手记 南极100天》,孙立广,明天出版社,《改变世界的人类探险》,盛文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名家讲科普 科学的真相》,周立军,科学普及出版社,当代著名作家散文:
《我与地坛》,史铁生,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抗抗散文》,张抗抗,人民文学 《河流的秘密》,苏童,作家版 《俯仰关中》,陈忠实,江苏文艺 《踏着月光的行板》,迟子建,浙江文艺 《读沧海》,刘再复,福建教育
《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复旦大学 《李汉荣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 《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书海出版社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北京十月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河北教育版 《蝶翅》,席慕蓉,上海文艺,《张晓风散文精选》,张晓风,浙江文艺,《目送》,龙应台,三联 《野火集》,龙应台,三联 其他中考热点选文作家文集 文选类推荐书目:
《新语文读本》(1~6)广西教育出版社 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
《飞扬-第十四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国际文化,2012年 《飞扬-第十四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佳作散文卷)》,国际文化,2012年 年选类图书(如《2012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王剑冰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文选类图书(如《感动你一生的全集(散文、杂文、微型小说)》九州出版社)
其他图书(如《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美)肖恩·柯维,陈允明等译,中青)
7.小学阶段课外阅读参考 篇七
1、信谊世界绘本12册(猜猜我有多爱你、蚯蚓的日记、驴小弟变石头等)
新增(小猫玫瑰、獾的礼物、风到哪里去了、雪人、金老爷买钟、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
2、蒲蒲兰绘本6册(猫太噼哩扑噜在海中、蚂蚁和西瓜
小皮斯凯的第一次旅行、小皮斯凯的第一个朋友、换一换、克里克塔)
蒲蒲兰绘本——恐龙的温馨故事(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我是霸王龙、你真好)
3、希尔弗斯坦传世经典绘本系列6册(爱心树、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一只会开枪的狮子、人行道的尽头、向上跌了一跤)
4、欧美经典儿童绘本4册(你是我的孩子、你很特别等)
5、米切尔.恩德经典绘本7册(犟龟、出走的绒布熊等)
6、雅诺什绘本(之一:来,让我们寻宝去)
7、阿罗系列7册(阿罗有支彩色笔、阿罗在马戏团等)
8、彩乌鸦绘本7册(发明家奇奇兔、彩色的乌鸦等)
9、《晴天有时下猪》绘本6册(梦里来的梦孩子、明天是猪日等)
10、聪明豆绘本6册(咕噜牛、女巫扫帚排排坐)
11、《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12、《戴高帽子的猫》
13、《极地特快》
14、美国学生课外阅读丛书(《石头汤》、三只小猪、巴贝尔和他的孩子们)
15、《三毛流浪记》
16、《可爱的鼠小弟》1-7
17、《温情的狮子》
18、《我有友情要出租》
19、《再见了,艾玛奶奶》 20、《月亮狗》
21、《劳拉的圣诞星》《劳拉的星空之旅》
22、《雪人的故事》
23、几米作品集(之:向左走向右走、月亮忘记了、森林唱游、听几米唱歌、小蝴蝶小披风、魔法失灵了、你们我们他们等)
24、雅诺什绘本系列新4册(小老虎买车记、狮子牙和丝绸爪子、小老虎和小熊的交通规则、睡鼠的睡梦时光)
25、雪山救助犬和旅行者
26、奥拉夫与圣诞老人
27、绿鸽画丛(美妙的大自然4册)
27、一片叶子落下来
28、谢谢你,塔莎
29、圆圆的月亮 30、月亮的味道
31、德沃夫爷爷的森林小屋
32、勇气
33、爸爸
34、狼狼
35、三只山羊嘎嘎嘎
36、第五个
37、不是我的错
38、勇气
39、流浪狗之歌
40、艾特熊&赛娜鼠(6本)
41、布鲁姆博士系列3册(布鲁姆博士搞不懂、布鲁姆博士去游泳、布鲁姆博士卡住了)
42、鳄鱼爱上长颈鹿,搬过来搬过去,天生一对
43、我讨厌妈妈
44、绿房子
45、生气汤
46、嚓~嘭
47、一只加长十分之五的长颈鹿、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
48、爱音乐的马克
49、圆白菜小弟 50、鸭子农夫
51、铁丝网上的小花
52、打呼噜的房子
~~~~~~~~~~~~~~~~~~~~~ 三年级阅读:
53、几米作品集(123木头人、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
54、小绿狼等图书馆阅读
~~~~~~~~~~~~~~~~~~~~~ 四年级阅读:
55、在图书馆和书店看了N多,没法记了
~~~~~~~~~~~~~~~~~~~~~
图文故事:
一二年级阅读:
1、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5册(小怪物、小灰兔找朋友等)
2、小海豚心灵成长故事4册(南瓜房子、小精灵的秋天等)
3、小口袋文学20册(爱唱歌的恐龙、不一样的小弟弟等)
4、兔子帕西一家的故事20册
5、中外节日故事4册(中国节日、外国节日)
6、阿嚏的故事4册(阿嚏飞着去学校、阿嚏搬家等)
7、花格子大象艾玛的故事10册(花格子大象艾玛、艾玛过彩装节等)
8、《小巴掌童话》
9、《小学生必读童话故事》
10、《小学生必读科学故事》
11、《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
12、笨狼的故事4本(笨狼旅行记、笨狼的学校生活等)
13、《小猪唏哩呼噜》
14、小花伞感动心儿系列3本(书本里的蚂蚁、住在楼上的猫等)
15、鼹鼠的故事六本(鼹鼠和雪人、鼹鼠进城历险记、鼹鼠当医生等)
16、恩菲的乡下日记
17、小艾系列三本
18、彼得兔的世界5本(之一)
19、启俊的家庭日记 20、小猪家的摇钱树
21、小学生枕边书——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
22、青蛙弗洛格的故事12本之3本
23、不一样的卡梅拉(6本)
24、狐狸村的故事四本
25、做个小小好公民(三本)
26、中国少年儿童阅读文库(10本之5:世界上最好看的美文、世界上最闪亮的人物、世界上最感人的品德、世界上最经典的智慧、世界上最有趣的风俗)
27、音乐的故事丛书(四本)
~~~~~~~~~~~~~~~~~~~~~ 三年级阅读:
28、中国少年儿童阅读文库(余五本:世界上最难忘的历史、世界上最难忘的瞬间、世界上最难解的谜、世界上最神奇的奥秘、世界上最迷人的地方)
~~~~~~~~~~~~~~~~~~~~~
儿歌、诗歌等:
一二年级阅读:
1、《365夜儿歌》(背诵)、《365夜谜语》
2、《小熊过桥》、《春天的故事》(部分)
3、《中国新童谣》(背诵)
4、《经典幼儿朗诵诗301首》(背诵部分)
5、《新语文读本》一二年级
6、《语文新天地》一二年级
7、《新编儿童诗一百首》(芷眉)(背诵)
~~~~~~~~~~~~~~~~~~~~~
三年级阅读:
8、《语文新天地》三四年级
9、《新语文读本》三四年级
10、《日有所诵》(1,2,3,4背诵中)
11、向着明亮那方
~~~~~~~~~~~~~~~~~~~~~ 四年级阅读:
12、亲近母语(全阅读1-6)
13、亲近母语(经典阅读1-6)
14、亲近母语(亲近科学3-6)
14、亲近母语(爱上写作1-6)
~~~~~~~~~~~~~~~~~~~~~
漫画:
三年级阅读:
《绝对小孩》 ~~~~~~~~~~~~~~~~~~~~~ 四年级阅读:
~~~~~~~~~~~~~~~~~~~~~
小说传记:
一二年级阅读:
1、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书系32本(已读十一本:邦德历险记、狗来了、从罐头盒子里出来的孩子、二十个童话加一个、童话故事游戏、圣诞树星球、吹玻璃工的两个孩子、洋葱头历险记、黄书包、保守秘密、万花筒)
2、国际大奖小说(已读十三本:时代广场的蟋蟀、桥下一家人、帅狗杜明尼克、浪漫鼠德佩罗、思黛拉街的鲜事、五毛钱的愿望、魔法灰姑娘、幸福来临时、天使雕像、最后一块拼图、苦涩巧克力、风之王、山居岁月)
国际大奖小说——注音版10本(亲爱的汉修先生、雷梦拉八岁等)
3、德国彩乌鸦系列16本(已读14本,包括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小水精等)
4、EB怀特三本(《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
5、《柳林风声》
6、《窗边的小豆豆》
7、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精品系列(帕.林.特拉芙特5册之3《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玛丽阿姨回来了、玛丽阿姨打开虚幻的门)
8、《爱的教育》
9、《爱丽斯漫游奇境》(新蕾注音版)
10、《小王子》
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2、《特别的女生撒哈拉》
13、《草房子》
14、哈利.波特系列6本(哈利波特和魔法石——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15、小魔怪黏巴达
16、老人与海
17、木偶奇遇记
18、棒棒糖小姐
19、乌丢丢的奇遇
20、永远说不完的童话
21、杜利特医生四本(注音版)(非洲旅行记、航海记、邮局、马戏团)
22、小熊温尼.普(新蕾注音版)
23、彼得.潘(新蕾注音版)
24、海蒂(新蕾注音版)
25、海底两万里(浙少领先一步)
26、鲁滨孙漂流记(新蕾注音版)
27、列那狐的故事(浙少领先一步)
28、苦儿流浪记(新蕾注音版)
29、秘密花园(浙少领先一步)30、神秘岛(浙少领先一步)
31、汤姆.索亚历险记(浙少领先一步)
32、再见了,可鲁
32、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3、芒果街上的小屋
34、童年(浙少领先一步)
3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浙少领先一步)
36、青铜葵花
37、《纳尼亚传奇》(七本)
38、小飞侠彼得.潘+重返梦幻岛
39、长腿叔叔
40、再见了,大五郎
41、苹果树上的外婆
42、昆虫记
43、海鸥乔纳森
44、白比姆黑耳朵
45、达.芬奇密码
46、八十天环游地球(新蕾注音版)
47、金银岛(新蕾注音版)
48、鲁西西总动员(8本)
49、鼹鼠的月亮河
50、文学大师启蒙读本(冰心)
51、青鸟
52、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53、安琪拉的灰烬
54、马燕日记
55、雷锋的故事
55、西顿动物小说全集(上中下册)
56、洞里洞外的小老鼠
57、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精品系列(罗尔德.达尔12册之3:魔法手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好心眼的巨人)
58、双桅船系列(之二:地板下的小人、假话国历险记)
59、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60、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精品系列(托芙.扬松8册:木民谷的夏天、魔法师的帽子等)61、安妮日记 62、小狗钱钱
62、中国历史(四册)
~~~~~~~~~~~~~~~~~~~~~
三年级阅读:
63、彩乌鸦系列(之:本爱安娜)64、国际大奖小说(之:谁知我心)
65、安徒生奖获奖书系(之:蓝色的海豚岛、打字机里出来的故事)66、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67、毛毛 68、大盗贼 69、愿望潘趣酒 70、哈利波特7 71、导盲犬娇娜 72、小木屋系列(16本之5本: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草原上的小木屋、农庄男孩)73、银顶针的夏天
74、双桅船系列第二辑(十本之三本:比比扬奇遇记、小鹿斑比、狗和精灵的童话)75、呐喊红宝石 76、波莉安娜 77、夏日历险
78、双桅船系列第三辑(十本之九本:金钥匙、莫吐儿传奇、小拉格尔斯奇遇记、水孩子、骑士降龙记、阿丽萨外星历险记、小公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贵族爷爷和平民孙子)
79、兔子屋的秘密 80、怪蛋之谜 81、傻瓜城的故事 82、寻宝六人组合 83、想做好孩子 84、闯祸的快乐少年 85、追踪小绿人
86、小考拉比尔系列(三本)87、影子人 88、马提与祖父
89、橡树上的逃亡(第一部、第二部)90、小木屋系列(16本之余下的11本)91、鹅妈妈的故事 92、野风车
93、山羊不吃天堂草 94、贝丝丫头 95、北风的背后
96、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97、企鹅的故事 98、玛蒂尔达
99、好小子——童年故事 100、独闯天下 101、远大前程
102、童喜喜系列四本(小小它、再见零、玻璃间、嘭嘭嘭)
103、五个孩子系列(五个孩子和凤凰与魔毯、五个孩子与一个护身符、五个孩子与一个怪物)104、外公是樱桃村
105、小天使系列五本(初出茅庐、神圣疯狂、绝对安全、A级毒品、凶杀案)106、猫咪魔法学校五本(水晶洞的秘密等)107、魔法城堡 108、轻轻公主 109、彼得金一家
110、莎拉和塞斯厅遇记 111、半个魔法 112、亮晶晶 113、洞
114、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115、神奇的鼹鼠 116、跛脚迪吉 117、劳拉的秘密 118、神奇树屋34本 119、深夜小狗神秘习题 120、会唱歌的小窗口
121、阿笨猫——机器小乌龟
122、彩乌鸦系列新增四本(出走的泰奥、火车老鼠、汪汪先生、费朗兹的故事)123、木偶的森林 124、海底来客 125、对女巫低语 126、第十三个故事 127、铁路边的孩子们 128、神秘的公寓 129、伊尔莎出走了
130、巴勒斯坦王后莉迪娅
~~~~~~~~~~~~~~~~~~~~~ 四年级阅读:
131、写给我天堂的妹妹 132、舞会后的灰姑娘 133、小豆豆动物剧场 134、细米
135、狼图腾 小狼小狼 136、人间有晴天 137、一个爱的故事 138、一名女水手的自白 139、诗翁彼豆故事集 140、林家铺子、春蚕 141、“下次开船”港 142、纸牌的秘密 143、玛雅
~~~~~~~~~~~~~~~~~~~~~
百科知识:
一二年级阅读:
1、《神奇校车》三辑24本(海底探险、水的故事等)
2、《木木的植物日记》
3、我的动物朋友系列20册(海豚、企鹅等)
4、DK系列背靠背4册(微小与巨大、炎热与寒冷等)
5、动物、自然和环境丛书7册(谁在哞哞叫、你看得见我吗等)
6、穿越时空系列12册(人类始祖、玛雅迷城等)
7、DK我的第一本地图集
8、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第一辑9册(文明的进程、生命科学等)
9、它们是怎么来的
10、巨眼丛书两辑(20本之16本)
~~~~~~~~~~~~~~~~~~~~~
三年级阅读:
中国地理第一册只有大半本
~~~~~~~~~~~~~~~~~~~~~ 四年级阅读:
~~~~~~~~~~~~~~~~~~~~~
英语童书(三年级开始):
三年级学习、阅读: 1、2007年9月17日~2008年1月6日:机灵狗故事乐园(ABC级、1级、2级、3级)2、2008年1月7日~2008年2月2日:亲亲自然学英语(A、B、C、D)3、2008年2月3日~2008年6月22日:国家地理儿童百科(入门级、提高级、流利级)4、2008年6月27日~2008年8月30日:跟新东方张生云老师的碟片学习NCE—1,第一遍
~~~~~~~~~~~~~~~~~~~~~
四年级学习、阅读: 5、2008年9月1日~2008年11月30日:复习NCE—1 + 口答语法练习,第二遍 6、2008年12月1日~2009年1月15日:复述NCE—1课文,第三遍。通读NCE—1课文,第四遍。(但四遍读下来,最多只掌握七成。只是不想在NCE—1再流连了。换~~)7、2009年1月21日~2009:新概念英语青少版(主要目的:复习NCE—1学过的内容,积累词汇,为学习NCE—2做铺垫)
一直记着张生云老师的话“英语是工具,不是知识”,但要掌握这门工具,投入的时间太多了!
~~~~~~~~~~~~~~~~~~~~~
其他:
1、《谁动了我的奶酪》
2、《告诉世界我能行》
3、《教育的55个细节》
4、《教孩子学会思考》
5、《美德书》
~~~~~~~~~~~~~~~~~~~~~ 三年级阅读:
6、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五卷)
~~~~~~~~~~~~~~~~~~~~~ 四年级阅读:
7、苏菲的世界
8、用思想点燃课堂
9、与世界伟人谈心
8.五年级课外阅读书目 篇八
2《水浒传》施耐庵
3《中国兔子德国草》
4《女儿的故事》梅子涵
5《第三军团》张之路
6《蓝鲸的眼睛》赵冰波
7《蓝调江南》金曾豪
8《长翅膀的绵羊》妞妞
9《陈土的六根头发》 常新港
10《我的妈妈是精灵》陈丹燕
11《让太阳长上翅膀》金波
12《希腊神话》【德】施瓦布
13《苦儿流浪记》【法】埃克多.14《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
15《女巫》【英】罗尔德
16《海蒂》【瑞】施皮里
17《蓝色的海豚岛》【美】奥台儿
18《骑鹅旅行记》【瑞典】拉格洛夫
19《外国历史故事》中国少年出版社
20《小王子》【法】圣艾克苏佩里
21《哈里·波特》系列【英】J.K.罗琳
22《影响孩子一生的智慧故事》戏剧出版社
23《即学即用多功能成语故事》同上
24《卡通谜语高手》西施出版社
25《谚语》哈尔滨出版社
26《歇后语》同上
27《神奇的蓝色海洋》中国言实出版社
28《二十一世纪学生必读:学生万事通》大众文艺出版社 29《二十一世纪学生必读:学生万事问》同上
30《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
31《董存瑞》霍道贤
32《边城》沈从文
33《在人间》高尔基(苏联)
34《黑珍珠》斯。奥台尔
35《流浪者》纪伯伦
36《出卖笑的孩子》詹姆斯。克鲁斯
37《最后一块拼图》西古德。普吕次
38《丛林故事》吉卜林(英)
39《邱少云》宁宣成(中)
40《悲惨世界》雨果(雨果)
41《中外动物故事选》伊明选
42《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浙江少儿出版社2000年版 43《中华经典诵读本》苏州大学出版社
9.近代史课外参考书目 篇九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二、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即革命与现代化。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并为此开辟道路。同时,也只有实现现代化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三、有人说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你如何认识这一观点?殖民侵略的本质是什么?
1、这一观点总体上是错误的、片面的。这是因为:(1)从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过程看,伴随着侵略确实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科技、管理制度等所谓“文明”的东西,但这是副产品,附属品,其主要目的是侵略,是为了实现侵略而不得不这样做的。;(2)从列强侵略的目的、结果看,侵略的目的是变中国为殖民地,是发展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而不是中国的资本主义。从结果看,对照今天的文明标准,西方列强的侵略没有给中国带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展开论述);(3)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看,如果说西方殖民侵略给中国送来了文明,为什么还要反抗,是抵制文明?是不是不应该反抗?这从现代的主权、人权的价值判断上来看,是讲不过去的。(可展开论述);(4)从历史来看,历史上一些被殖民侵略的国家现在仍处于贫穷落后,或发展中国家,多数没有实现现代化。如中国、印度、非洲一些国家。(可举例说明);
殖民侵略的本质:变中国为殖民地,给中国近代带来的是灾难、贫困和落后。西方的殖民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1)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正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2)社会制度的腐败主要表现在:封建统治者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他们大多害怕侵略者,为了私利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害怕人民群众,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3)经济技术的落后主要表现在:武器装备的落后,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远远低于侵略者,综合实力相差悬殊。(可举例说明)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五、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样看待“反抗无用论”及“等武力充实后再反抗”等观点?
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反抗无用” 论是错误的。历史事实表明,殖民者的贪婪和残暴并不是由被侵略者的反抗引发的。相反,只有被侵略者进行强有力的反抗,才能使侵略者的野心和暴行受到某种程度的遏制。反抗愈是强有力,遏制作用就愈大。即使反抗失败了,也会使侵略者受到了沉重打击。(可举例说明)不反抗并不能减少灾难,只能使侵略者的野心更加膨胀,行为更加肆无忌。(可举例说明)等武力充实后再抵抗,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1)战争何时开始,并非由被侵略者决定,而是由侵略者决定。侵略者总是把对方的虚弱视为发动战争的良机,不会等待对方“充实武力”后再发动侵略。(2)就中国而言,赶上西方谈何容易,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西方列强不会允许这么长的时间内暂停对华侵略,等待中国赶上他们。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变中国为殖民地,而不是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所以在外敌入侵时,只能始终坚持抵抗。
六、怎样评价义和团运动?
第一,义和团运动的积极作用: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第二,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由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小生产的局限性,存在着许多迷信、落后的倾向。
第三,从总体看,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局限性是次要的。
七、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洋务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1)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兴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眼界;(3)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封建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八、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九、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失败的教训:(1)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2)要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十、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1)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2)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其政治代表维新的势力非常弱小。(3)他们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只想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实现自上而上的改革。维新派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发动群众。
十一、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围绕哪些问题进行了论战?
戊戌变法前夕,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有的人甚至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而维新派则根据西方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们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与洋务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批判。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守旧派反对西学,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洋务派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三纲五常绝对不能触动。而维新派则痛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因此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十二、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四,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十三、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它们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它们的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主张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终人民选择了第三种方案。因为第二种方案不具备现实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又不掌握军队,没有勇气和能力领导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只有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由于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案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十四、五四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有的特
点,主要是: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辛亥革命的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因为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它就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十五、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后,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封建专制统治。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陷入了苦闷和彷徨中,思考中国的出路。
(2)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中国人缺乏民主和科学意识,思想上还没有觉醒,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以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以民主和科学为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禁锢在人们头脑的封建思想枷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战争的空前残酷和战后社会的极度混乱等诸多现象,使中国以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由醉心西学转而开始怀疑西方文明的价值,不断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缺陷和弊端。从而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合的土壤。
(4)十月革命促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十月革命后俄国政府对中国采取的平等外交政策,而西方列强却对中国背信弃义。十月革命帮助中国的知识分子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他们在各种各样思潮的比较中转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5)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众多的思潮中得到先进的中国人的信仰,还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与众不同的根本特质。它的先进性和反帝国主义侵略的思想更加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赖。
十六、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在倡导、促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了主导作用,是全民族抗战的核心。(可列举“八一宣言”的提出、瓦窑堡会议的内容、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三位一体的统战局面的形成、中共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方针的转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等事实进行分析)。
(2)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指导全国抗战,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指南。(阐述全面抗战的路线及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3)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开辟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形成了对侵华日军的战略夹击,在相持阶段后,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4)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面对这一逆流,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领导的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党的自身建设等等,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基础。
十七、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1)国民党在抗战中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这使得大多数作战未能给敌人以更大的消耗,并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大片国土。
(2)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多数战役以失败结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确立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由片面抗战转变为消极抗战,也组织了一些大的战役。在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的有利条件下,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日益下降,在豫湘桂战役中
遭到大溃败。
十八、如何看待第三条道路?为什么第三条道路行不通?
第三条道路又称“中间路线”,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人士提出的道路。他们企图在国民党坚持的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主张的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之外,另找一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
这条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1)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变中国为殖民地,他们不容许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2)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过于软弱,没能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他们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无法动员农民这个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敢进行武装斗争,根本不掌握军队,只能把政治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让步上,而中国的反动统治者又不会让步。
十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以及中共争取中间势力所必需的条件是什么?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建立“三三制”政权,即在政权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及其它分子大体各占三分之一。
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而克服了国民党当局制造的反共摩擦,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十、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延安整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开始,1945年4月结束。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
【近代史课外参考书目】推荐阅读:
中国近代史复习参考08-09
世界近代史本科生必读书目10-07
近代史10-15
青岛近代建筑的形成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06-09
近代史纲要答案06-27
世界近代史论文11-07
近代史课后题11-15
近代史纲要论文模板06-09
中国近代史课后感06-16
考研近代史大事表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