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2024-10-02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共11篇)

1.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一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提 纲)

一、关于“三农”工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决定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其长期性、复杂性、政治性和特殊性决定了解决的难度。

我省“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是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公共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二元体制障碍是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矛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分配关系和行为不尽合理,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形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严重的制约。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农村才能与城镇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应当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的部署,坚持“两个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将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2 切实加快农村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努力形成工农相互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区域间发展还不平衡,规划管理水平还需提高,社会管理还需加强,资金投入还需加大等困难和问题。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县为平台,坚持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推进。上半年,全省新建新村聚居点1948个,新建、改扩建和整治农房26.4万户,建成新农村综合体310个;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18.6元,同比增长12.1%。

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应当着眼于“新”,实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推进。

(一)新农村建设要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共进。四川农村人口众多,特别是丘陵地区,差不多占了全省人口的一半。“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城乡一体化,需要靠两条腿走路。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适时适度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缓解农村资源约束的压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要让留在农村生产生活的群众有美好家园。

(二)充分发挥农民、政府、社会各自的作用。建设新 3 农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全社会都有责任。目前有的地方政府存在不尊重农民意愿,包办代替的现象;有的地方农民自身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地方社会力量参与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因此不仅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还必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三)创新体制机制。一方面要继续努力抓政策、增投入、上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发展,打好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农村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激发农民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四)强化指导引导。新农村建设,各地起点有差距,进展有快慢,水平有高低,特色有不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统一规划和部署,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注重突出乡村、区域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建成类型多样、特征鲜明、风貌各异、多姿多彩的新农村。

三、关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我们提出了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构想。基本思路是: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省市县三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主要平台,以县为主体,以建制村为单位,实行基础设施、新型村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建设一批 4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带动县域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

我们认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比向往。追求幸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破除GDP崇拜,人们更加向往和追求幸福。我们党历来以造福于民为使命,总书记把人民幸福放到了中国梦落脚点的位置。美是人类高级的精神需求。在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多。党的十八大响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最美在乡村。

“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也是新阶段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业兴”是基础,要以农业为基础,把产业发展起来,让老百姓拥有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家富”是根本,要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装满钱袋子,过上好日子”,分享现代文明成果。“人和”是关键,让老百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形成良好民风、和睦家庭以及良好的邻里关系。“村美”是形象,不仅村容整洁,还要展示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山水生态、田园风光。

在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我们应注重提升农民生活、农业经济、农村生态发展和“三农”工作的品质。

(一)加快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5 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成果由农民共享。从我省内部来看,城乡之间不均衡的焦点在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的差距上。因此,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好路、水、电、气、网络。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新村延伸,做到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建设。加快新村建设,注重规划引领,突出功能吸引,坚持生态打底,与农村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重建等项目有机结合。完善设施服务功能,吸引农民到规划点建新房。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依托“1+6”村级活动中心,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治安管理水平。配套完善新村公共管理和服务设施,培育社会组织,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引导接受先进文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用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乡村文化教育、引导、感化农民,使生态伦理、环保责任深入人心。

(二)加快提升农业经济品质

产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幸福美丽新村的根基。当前,我省农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与环境优化良性互动的局面,但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高效、生态、标准的要求,推行种养结合、立体套种的生产方式,培育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型业态,推进化肥、农药的科学化使用和农业清洁化生产,积极发展农作物废弃物和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产业。大力发展农家乐 6 休闲旅游业,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纽带、农家乐经营户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格局。积极利用新村建设带来的机遇,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努力形成“村美家富”的良好局面。

(三)加快提升农村生态品质

田园风光、山水景色,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显著特征。当前我省农村环境与村容整洁、生态美好的要求仍有差距。要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抓好以造林绿化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推广“微田园”建设经验,美化农村田园景观。提高村庄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鼓励农户使用节能环保设施和材料,加强畜禽饲养场环境治理和排泄物沼气化利用。加强村庄环境卫生保洁、环保设施维护、绿化苗木养护。保护和培育文化特色村,加大对非物质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力度;培育产业文化、生态文化,丰富特色农产品节庆活动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饮食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带。大小凉山、藏区、秦巴山区的新村建设要进一步赋予其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积淀,彰显其文化魅力。

(四)加快提升“三农”工作品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 7 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各级领导干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和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迫切需要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视和加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更加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更加有效提高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三农”发展的能力。

2.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二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 对于提高劳动者的择业技能, 促进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集约型农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培训内容应主要抓好四个方面。

1.1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要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和系列化。开展区域性培训, 培植规模优势。对不同作物区域的农民、基层干部, 采取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组织区域分类指导。开拓提高性培训, 增加科技含量。改变过去重课本轻实践, 重说教轻示范的做法, 突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开展开发性培训, 发展新兴项目。把“新、特、优”等发展前景看好的新项目作为农村实用技术的重点之一。要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专业技术力量, 把培训工作办到田间地头, 送到千家万户。

1.2 职业技能培训

对外出就业的农民分层次、分对象进行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培训内容以实用技能为主, 专业设置多种多样, 如家政、礼仪、保健、美容、财会、汽车驾驶、建筑、缝纫、电脑等内容。在确定培训内容时, 一定要与农民工的实际和就业状况结合起来, 按照就业市场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就业人员的需求, 开设专业和培训项目。

1.3 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农民工乡土观念浓厚, 注重亲情、家庭和宗族关系, 做事往往从血缘和亲戚关系开始考虑, 容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对于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 不是诉讼于法律, 而是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 因而触犯法律。有的农民工贪图省事, 不遵守劳动部门的规定, 不按照《合同法》的要求与用工单位签定劳动合同, 导致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对这方面的培训非常重要。

1.4 思想道德教育培训

首先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组织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农民工具有自由散漫习惯, 在农民工向工人转化过程要加强对农民工组织纪律性教育, 增进他们的组织观念。要引导农民工爱岗敬业, 正确对待“跳槽”问题。要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而不能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而损害单位的利益。其次要对农民工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不可否认, 由于历史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农民工确实素质不高, 缺乏城市文明生活的常识, 因此, 要加强对他们的社会公德教育。同时, 要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增加各级政府用于劳动力培训的投入。通过培训, 帮助进城务工农民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增强农民进城的能力。并要整合教育资源, 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要实行“培训、就业、维权管理”一条龙式的服务, 帮助农民尽快致富。

2 要拓宽就业渠道, 面向大中小城市发展

2.1 加快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 推进经济发展

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步伐, 切实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继续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和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人口转移的渠道。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容量, 进一步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要着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逐步推进省县直辖, 加快改革市管县体制。要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增强县域经济的内在活力和潜力。

2.2 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为农民进得来, 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一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彻底进行清理, 清除农民进城的障碍, 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 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二要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应当把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劳动法》实施范围, 制定相应的《劳动法》实施细则, 在法律上规范劳动关系, 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三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 解决城市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四要在公共卫生领域给农民工市民待遇。五要调整城市建设思路, 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各种公共服务不能仅考虑城市户籍人口的需要, 应该有效服务于全社会。城市政府应把在城市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进城农民视同常住人口对待, 应把外来人口对住房、就学、医疗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要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3 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3.1 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

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要继续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要大幅度向“三农”倾斜。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要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 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 建立并坚持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 比如种粮、优种、农机具购买补贴等制度。要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在取消农业税以后, 要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 要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在实践中把握好有关政策界限, 严格控制标准, 严格规范, 防止重新加重农民负担。

3.2 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 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

在扶贫救助方面, 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 要实行社会救济。要完善农村“五保户”和重病重残人群的供养、救助制度, 逐步提高供养、救助制度, 完善救助方式。要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 在有条件的地区, 将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3.3 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时, 也应该包括补偿部分门诊费用和免费预防及卫生教育服务, 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要。要进一步加大各级政府对医疗救助的支持力度, 近期内, 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应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为重点, 对于确实贫困的农民, 政府应减免他们每年上缴的大病统筹费, 使这部分人看得起病, 用得起药。当前, 私人医疗机构是农村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村级医疗服务的一个大问题是医生的文化素质低, 技术水平低, 服务设施差, 政府要对村级医生实行免费培训, 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帮助改造农民卫生所 (站) , 购买一些最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设施。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 重点用于预防性措施, 确保参保人员享受免疫接种和早期疾病检查和常规体检等服务。

4 要深化农村改革,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4.1 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机制

在农民到城镇落户未取得稳定的就业、收入保障以前, 要保留这部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 防止大量的无地农民集中于城市, 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明确界定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 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完善有关法律, 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运用征地权。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 实行公平补偿, 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完善征地程序, 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 在强化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土地市场进行交易, 做到“两种产权, 一个市场”, 统一管理, 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样用途、同等价格、同等收益的目标。允许和鼓励农民以租赁等办法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 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要改变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的做法, 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障。

4.2 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法律上应明确其财产关系和责任形式, 明确其与政府的关系, 明确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既有社会团体法人公益性的属性, 也有企业法人经营和营利的属性, 不可按现行法律强制其削足适履, 阻碍其生存和发展, 应当赋予农民合作组织独立的合作社法人的法律地位。为了使合作社能在经济上逐渐自立, 各级政府必须给予必要的扶持。一是税收优惠。在其发展初期, 应当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 以推进它的发展。二是财政补助。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人员培训、农产品促销等, 财政给予一定补贴。三是金融支持。应建立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贴息贷款机制, 通过贴息等措施, 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贷款, 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融通提供更多的便利。

4.3 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 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 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 推行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

4.3.1 积极推进和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评价信用社改革是否成功, 首先要看改革后农民贷款难是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农村金融服务是否有显著改善, 信用社会对农户的贷款覆盖面是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次要看信用社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是否真正解决了。在改革试点中, 地方政府为了能得到国家的支持, 提高信用社资本金充足率, 纷纷进行增资扩股, 不少地区普遍存在要求职工入股的做法。增资扩股不能成为套取央行支持资金的一种手段, 更不能成为一种单纯的“集资”手段。增资扩股后, 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 根本目的应该是真正改变信用社的内部治理结构。在下一步的改革过程中, 要进一步明确提出对产权关系和内部治理的要求, 真正解决“一人说了算”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4.3.2 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 发育、培养民间金融机构, 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金融业的限制。

4.3.3 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机制。可以采取强制邮政储蓄购买农业发展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将邮政储蓄上存资金以再贷款方式转借给信用社使用、让邮政储蓄业务成为信用社或农业银行的代办点等方式, 使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留在农村, 从而实现农村资金的体内良性循环。

4.3.4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和保护农业的一项政策措施, 运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决定农业保险供给的方向和数量, 制订统一的制度框架, 各种被批准的组织机构在这个框架中经营农业保险和再保险, 同时政府对规定的农业保险产品根据可能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和其他支持。

5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粮食供给不能过度依靠国际市场, 尤其是口粮, 粮食自给率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可承受的水平上。因此, 要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粮食供求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 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应主要归结为“三调”。就是调优 (调整和淘汰劣势产业、劣质产品, 优化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竞争力优势,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优质产品。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 、调大 (利用示范带动的典型来调整壮大优势产业、优质产品规模、规模效益和比较优势) 、调强 (把人无我有、市场前景好的强势产品做精做活, 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

5.1 树立主导, 调优结构, 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要注重发展优质、高效、特色产业。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尚处于一种农民自发状态, 区域发展规划滞后, 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在农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必须处理好高产、优质、高效三者之间的矛盾, 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5.2 龙头示范, 调大规模,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建设现代化农业, 必须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而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就离不开农业生产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的培育。众所周知, 龙头企业辐射面广, 带动力强, 是联结市场和生产的纽带。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 既可以延长产业链, 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弥补初级农产品价格下跌的损失, 又可以促进当地主导产业扩大经营规模, 带动农民增收。同时, 还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因此, 龙头企业在投资规模、经营档次、思维取向等方面都是改变农村小农经济现状的示范点。

5.3 开拓市场, 搞活流通,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搞活流通, 使农产品最终打入大市场, 是提高综合效益的关键。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必须依托生产基地, 建设一批产地专业市场, 同时完善交易设施, 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功能, 规范交易秩序, 打开产品市场销路。在建设专业市场, 搞活流通的同时努力巩固外销窗口, 到大中城市开窗设点, 培植流通中介组织, 导入产销直接、连锁超市、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形式, 引导农民闯市场。十六大报告对农产品销售和社会化问题也做了如此论述, 即“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开拓农村市场, 搞活农产品流通, 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这也是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主要工作。

摘要: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 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后盾和政策支持。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先要发展生产, 这样才能为“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 阳城县农民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挺进, 农村经济出现了一派政通人和、稳定发展的喜人景象。但在农村依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困难, 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社保体系不全, 农业综合效益不高、产业化水平低下等等。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方针,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坚持依法保护农民权益。

3.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三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0094-03

十七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山西作为我国中部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建设情况,不仅关乎农业产业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关乎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村实用人才,依靠科技进步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困绕,已成为推动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山两省农村改革的关键。

1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1.1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今后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山西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收人与全国平均收入的比较中可以看出,2007年1~3季度山西省农村居民每人来自农业、林业、牧业的收入分别是495.5元、10.7元、252.8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9%、25.7%、45.4%;2006年粮食产量只占全国的2%,畜产品仅占全国的1.6%;粮食单产只有200多千克,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2/3;农产品转化率只有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这些差距的形成是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不高所致,农民未能从土地上获得预期的效果,是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的表现。因此,山西发展现代农业迫在眉睫。

发展现代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顺利推进,与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密切相关。当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中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能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他们优先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在安置农业劳动力就业、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因此,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发展山西省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

1.2提高农民素质。壮大农村人才队伍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统计显示,山西省每万名乡村人口中有农村实用人才84.3人,每万名乡村劳动力资源中有农村实用人才173人。人才密度低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周边兄弟省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托高科技含量、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客观需要一大批文化素质高、技术本领大、适应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然而据调查,山西省目前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有技术特长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73%,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0.15%,低于国家2.7%的水平。近年来,虽然农村技术人员队伍增长很快,但与我省农村总人口相比,数量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据专家们测定。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目前山西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省2300万农业人口中的1100万农村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3%,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拥有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队伍,才能加速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加速少数落后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才能加快广大农村走上可持续地发展之路。

1.3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

近年来,山西省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却明显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差距仍在持续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0年起,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已连续6年低于城镇居民;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4342.6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972.6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0比1;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8913.9元,农民为2890.6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08比1,城乡差距再一次进入一个持续扩大期。由此可见,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首要目标。

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增加传统农民的收入。只有通过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为农民收入保持持续、较快速度增长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加快山西省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对策思考

2.1强化认识,加强领导

2.1.1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思想认识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关键需要解决认识问题,增强广大农民的人才意识。首先,各级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运用村镇宣传栏、标语、广播、电视和各级农村信息网等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最终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可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可以实现先进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视,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其次,应组织广大基层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使广大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实用人力是带领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是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最终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力度。

2.1.2完善领导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农村实用人才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完善领导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各县、区要真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由组织、人事、计划、劳动、农业、财政、科技、畜牧、林业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职责,建立各部门的工作细则和工作标准,强化工作职责,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从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局出发,群策群力,共同为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提供各项组织制度保障。

2.2优化政策、健全制度

2.2.1健全激励机制,优化政策环境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关键。首先,应将基层组织建设与人才建设相结合。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培养技术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农村实用型人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其次,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技术含量高、适合本地特色的项目。可通过发放配套贷款,解决他们的资金困忧。最后,要制定政策,给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一定的荣誉和待遇。要树立好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先进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2.2.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狠抓落实

再好的政策,关键还要看落实。首先,应制定工作计划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都要结合山西省“三大优势”、“四大主导产业”和“十大优势农产品”的建设规划,继续围绕省内“十一五”期间农村开展的各项国家、省支农项目,实施“项目带动人才”的创新工程;继续围绕农村科技示范户,实施“科技示范户”人才培训创新工程,给予相应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精神奖励;继续实施调动农村妇女积极性的“巾帼实用人才”创新工程。创建妇女技能培训基地。其次,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对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要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列入组织人事部门、相关涉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并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标准,对各地工作成效进行比较。最后,建立严格奖惩制度。对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不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要进行批评。鼓励和吸引相关职能部门、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等投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去。

2.3深化改革、加大投入

2.3.1建立专项财政预算,确保财政支持

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资金是保障。各级政府应设立农村人才开发和农民培训资金,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工作经费。省级财政应先注入一定的启动资金,以后县乡政府每年应按一定比例提取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资金,省财政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办法,逐年增加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经费。同时,省内重点农业项目工程及地、县安排的农业发展项目,也应分出一部分预算资金,用于实用人才的开发,从而使项目和资金以及农村人才开发实现有机结合。

2.3.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盘活农村实用人才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开发事业。试行财政提供再保险或直接补助的农业保险制度。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加强农业银行对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投融资服务力度。研究并建立适合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特点的借款条件、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主渠道。通过各项金融措施,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各种实用人才。

2.4完善体系。加强培训

2.4.1完善多元化的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是建设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础。首先,应针对山西省各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教学内容,扩大招生范围,教学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增开与本地区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就业技能和致富能力为导向。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为普通农民、乡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等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班。其次,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兴村等项目、星火科技培训,发挥农校、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的作用,注重依托各类新经济组织、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岗位培训、技术指导和成果展示,着力培养一批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善于创业、乐于奉献的复合型人才。

2.4.2优化整合各种农业教育培训资源。

农村、农业的教育资源目前比较分散,今后应通过优化和整合现有资源更好地服务“三农”。首先。应明确不同层次培训主题的功能。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大园艺学院等本科院校和山西农业专科学校培养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培养初级农村实用人才,并成为向农村实用人才传播技术、传播技能的培训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国家涉农项目要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其次,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科技平台,继续抓好和整合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最后,重点做好山西省“十一五”期间优势产业带建设及农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等,各类培训。通过整合农业教育资源,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

2.4.3创新培训方式。务求实效

4.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四

新时期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08-3-3 16:18:39 被阅览数: 2266 次 来源: 《农业科技与信息》杂志文字 〖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 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致使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散乱。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争相提高本地行政区划级别(如乡改镇、县改市),没有把城市化看成是一个经济过程,一个由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的过程,小城镇的设置与建设出现了数量盲目扩张的问题,导致了建设成本的加大和自然资源的浪费。此外,还存在规划起点不高、千篇一律、特色不显著等一系列问题,别人建高新技术开发区,他也盲目跟随,圈地筑墙,在偏僻的小山沟大搞开发区,别人建批发市场,他也努力效仿,全然不考虑当地实际。一些地方公路两侧随意建房,占用良田,破坏环境,影响交通。

1.2城乡分割,户籍管理制度落后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始于1958 年, 当时制定这项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社会福利,只能通过户口这种形式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的农产品, 为工业生产提供廉价的原材料。这一政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是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 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城乡户口性质的二元结构;二是通过多项“农转非”政策和计划控制指标, 对农村人口进城进行严格控制, 在城乡之间人为地设立起一道森严的壁垒。户籍制度在形成的最初时期, 对于减轻城市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就业压力, 保障城市工业的优先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后,它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这种户口管理制度,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导致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

1.3 基础设施不配套,经济聚集效益低 一些地方存在“把耕地围起来、楼房建起来、农民进城来就是城市化”的片面认识,没有按照构建“三位一体”(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改造、自然村庄合并)的农村城镇发展新格局的要求,忽视了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如有的城镇几公里长的大街甚至整个集镇找不到一个公共厕所。此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忽略了与第二、三产业的配置,造成乡镇企业难以向小城镇集中。加上城镇规模也不大,居住分散而不稳定,第三产业有效需求不足,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限制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吸纳。因此,以上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使得小城镇的经济聚集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1.4 机制不活,管理滞后 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强,小城镇的建设资金大都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既造成投入不足,同时也产生了乡镇政府负债过多等问题。小城镇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政出多门,既存在“政府主体越位”的现象,又存在“政府主体缺位”现象,一些管理漏洞长期得不到治理。如小城镇中“农民亦城亦农、城乡兼得”,进城购置了房产,享受城镇居民的各项待遇,农村中宅基地受政策保护仍可保留,造成稀缺土地资源的重复占用。而建镇所需土地则相当紧缺,土地“闲置”与“紧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城镇企业管理、户籍管理等严重滞后,针对乡镇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名目繁多,农民进镇户口迁移手续繁杂,要缴纳城镇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这些都为农民进镇

经商、办企业设置了重重障碍。此外,一些地方“重建轻管”,卫生、治安等社会管理疏散,“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新时期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对策措施

2.1 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好农村区域城镇网络体系的前瞻性规划。1978年改革带来的城乡社会分化,使原本城镇与农村对立的两个世界,分化成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各单位之间以及农村各社区之间众多的对立与差别,并在不断整合的基础上产生了纷繁多样的城乡系统,形成了不同的区域。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相对贫困化的程度加剧,“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已成为社会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必须着眼“三农”问题的解决,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率进行科学的前瞻性规划。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不断聚集的过程,而不是加大对现有城镇的投资,增加现有城镇的公共福利和抬高城市门槛,拉大城乡差距。因此,应改变过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的城乡布局,加快建立以小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城乡布局。不同农村地区,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在建设形态上应采取“据点式”城镇与“网络式”城镇相结合, “内涵式”城镇与“外延式”城镇相结合,“政府引导性”城镇与“民间推动性”城镇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2.2 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积极培育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产业基础 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要靠坚实的产业基础,如果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村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就不可能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就业岗位。因此,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到城镇并实现稳定就业,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的关键又在于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是手段,不是目的。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在于减少交易成本、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城镇化靠的是利益驱动--比较收益和比较生活质量。农民从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力较高的非农部门,是期望获得较高的收入。农民只有在认为转移后预期收入能够提高时才会向城镇转移。只有在城镇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边际生产力明显高于农业时,才能驱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涌向城镇。显然,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取决于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夯实农村城镇化建设所依赖的产业基础才能真正达到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目的。各地要立足自己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工业主导型”小城镇,发展重点应放在使乡村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上;“商品流通型”小城镇,则应通过增强市场覆盖范围,增强商品集散地和集市贸易区的职能;“矿产、旅游等特色资源开发型”小城镇,要通过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发展特色经济。

2.3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努力搞好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要深化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开兴办公用事业的限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企业、个人及外商参与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要加快农村地区与生活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乡村公路、电网、自来水建设等,改善农村滞后的消费环境及农村生活条件。除大力筹措社会资金外,仅靠县、乡、村投资,显然资金是不够的。建议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办法,将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投资向农村的水、电、路三大设施建设倾斜。以往政府对直接关系农民生活的水、电、路建设重视不够,只局限于向城市居民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农民在许多公共产品方面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财政是全民的财政,不是城市居民的财政。政府要摒弃那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市的事情,完全不考虑农村地区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

2.4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我国传统的户籍、就业制度不仅不符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且与国内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政策不相适应,它体现了国家政策对农民的继续歧视和不公平。因此,应尽快予以废除,以降低农民进

城的门槛和农民转换身份的负担。应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尽快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与非农业人口,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尽快消除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以促进农民到城镇就业由流动就业向稳定就业转化,这就要求彻底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以解除农民进城的户口限制,推行社会就业的市场化和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使农民进城后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应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进城进镇务工经商创造条件。政府要积极推行专门面向农村转移进城人员的教育就业培训工程,要充分考虑进城农民人地两生、信息不灵的不利地位,强化并规范面向进城农民的劳务中介服务,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缩短就业安置的时间。

5.加快新农村建设 篇五

11月19日,随县理论学习中心组赴邯郸市肥乡县、河南长垣县、山东平原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考察,亲身感受了三个县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给我的触动很大。几个地区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思维发散、思索大胆、思考超前,在融会上级方针、政策的情况下,勇于突破资金、土地、项目、政策等瓶颈和束缚,走出了一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路子。对比先进,查找自身,我觉得无论在思想上、行动上、政策领悟上都有很大差距,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一、我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牛头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理应走在全县的前列,特别是一年来市、县领导多次视察我镇,给我们的工作既鼓足了信心,又增加了压力;既提出了要求,又赋予了勇气,因此在临行前我结合镇域实际,仔细思考了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面临的相关问题。

1.“地”从哪里要。前期占用如何运作,后期复耕或市场开发如何操作,建新不拆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前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后有时代发展所驱动,是摆在我们当下的首要难题。

2.“钱”从哪里来。占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公建等需

1要大笔资金,乡镇财政很显然无法负担。

3.“人”往哪里去。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是导致当前村民意愿与政府导向之间不协调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存在着农民生活水平与规划不协调、社区一体化时间如何掌控方便。

同时还有农村两委的调整、选举、作用问题、如何处理信访稳定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问题及如何处理显性财政收入与隐性财政收入等问题。

二、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建设的总体思路

考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令人震惊,催人奋进,学习先进,对照自身,看到了我们的不足,我们要召开各个层次的会议进行消化领会,更要把我镇发展落差的势能转化为崛起的动能。为此,我镇确定了“一个核心”、“两个集中”。

“一个核心”是“科学发展”。学习肥乡县从“乡”到“城”的转变过程,我镇要在十年内完成从“城镇”到“城区”的建设,制定“三步走”:到2010年末全面启动北戴河火车站西出口至三岔口片区的规划设计及拆迁准备工作;深化205国道、宁海道两侧环境卫生整治,继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以宁海道一侧为试点初步运作牌匾整治,并取得切实效果。到2012年末,完成南新庄、南甸子、牛头崖3个社区建设任务,使宁海道两侧精品住宅初现规模;修编镇域规划,其中2003年我镇村庄建设规划把44个村合并为22个社

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要着重修订该规划,加大村庄撤并力度,力争把39个村合并为12个社区,这方面我们准备大投资,请资质较高的设计单位完成这项工作。到2020年末,按规划完成社区合并;全部完成今年上报的12个村新民居建设,完成宁海道绿化、亮化工程,使宁海道成为新城区靓丽一景。

为确保核心任务顺利完成,大力推进“二个集中”:一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对南新庄等3个村实施整村拆迁,采取“农村宅基地臵换统建安臵房、对购买商品房予以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分层次向城镇集中,进而解决城镇化和农民住房问题。二是农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村民股份合作、土地资源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办法,将土地以入股、返租倒包等方式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或实行企业化运作,发展有机、绿色、特色种植,实现零散土地集约化;或走向市场进行招拍挂,用商业开发后的节余资金反哺农民。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成立办公室。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和政策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准备成立办公室,抽调农经、土管等所(站)精干同志,进行系统业务培训,赋予一定的职能,逐步完善镇出台的《旧村改造暂行办法》,统筹统管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新民居建设等。

构建新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以旅游服务业为主体、商贸流通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机械加工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旅游服务重点承载中低端旅游群体,与北戴河错位发展;商贸重点是整顿牛头崖大集及周边商铺,通过环境的改善形成家具、小商品等市场群落,拉动人流物流。农业产业化重点是围绕西陆庄花卉、都寨棚室基地、太和寨“金麒麟”西瓜等镇域名品、名地、新品来开发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既当“菜篮子”,又做“后花园”。工业重点是以主动接受北戴河通联公司和长白机械厂辐射,把我镇打造成为高效、低耗的小型机械加工之地。

引进战略投资者。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做成“一揽子”项目,坚持市场主体,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领域综合化和投资形式多样化”的思路,统一打捆包装,统一招商,力争每年引进千万元项目1个以上,营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开发商与村民双赢”的全新格局。

强化基层党建。平原县将876个行政村合并成为180个社区,不仅优化了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而且促进了社区干部队伍精简高效、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我们要以此为典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中,加快农村向社区的合并,坚决克服消极畏难情绪,鼓励敢走新路、敢出新招、敢于碰硬的工作态度及方法,达到基层党建的“精兵简政”。

发动村民。通过广泛宣传,让村民认识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好处,从而激发群众的热情。坚决按照村务流程,严格履行村内民主决策制度,把好各项“程序履行关”、“民意征求关”,使村民成为新民居建设的主力军。

提供保障。农民迁入安臵房后,通过各种渠道,使一部分可以继续从事原有二、三产业、一部分利用补偿金进行经商或投资、一小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再通过政府、集体、个人各出一部分资金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彻底免除后顾之忧。

6.以创新的理念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篇六

唐贞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是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我国农村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素质偏低、设施落后、发展不够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落实在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上。新农村建设绝不能一哄而起、哗众取宠,应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不断向远大目标迈进。

一、解决三个问题,打好工作基础

1、班子领队。村级班子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村班子素质高低、能力大小、战斗力强弱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党章》和法律规定,将会干事、能干事、肯干事、敢干事、懂经营、会管理、群众公认的能人选进村级班子,选准当家人和领头雁。并帮助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完善相应的目标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创优工作环境,搭建工作平台,发挥村班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将新农村建设成效纳入村级班子考核的首要内容,作为衡量村级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和村组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

2、规划先行。农村情况纷繁多样,新农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体现创新,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把人文素质提高、乡土人情发展、村居面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文化繁荣、科学社会进步纳入规划的基本范畴,突出农村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有预而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3、文化推动。以乡风文明为目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文化产业、“文化中心户”为抓手,培育和推广一批集学习交流、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娱乐、扶贫帮建于一体的“文化人”,鼓励农村兴办文化产业,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宣传普及先进文化,开展“十佳农户”、“文明庭院”、“生态庭院”、“致富能手”创建活动,塑造文明新风尚,构建和谐新农村,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理顺三个关系,革清发展思路

1、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关系。新农村硬环境建设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展示规划科学、建设有序、文明清洁的良好态势。新农村软环境建设就是要注重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农民自制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律观念和自治能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协调发展。硬环境为新农村构造框架,软环境为新农村增添灵魂,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齐头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2、近期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关系。近期发展的重点是繁荣农村经济,摆脱贫困状况,夯实小康社会建设基础,通过大力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乡村经济,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在持续繁荣农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3、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关键在政府。要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切实履行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全面的服务充分发挥农民主观能动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依靠群众智慧,实现奋斗目标。同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贫困乡村,由于底子薄、观念旧、条件差等原因,任务重,难度大,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复杂性,既不能望难兴叹、碌碌无为,更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条件好的可先行一步,条件差的积极工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年年有发展、年年有变化。

三、发挥三个效应,形成整体合力

1、典型示范效应。宏观上,通过办点示范,丰富内容,完善规划,创新模式,积累经验,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微观上,要注重培养和发掘农民群众中的致富典型、建设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一人带出一户、一户带出一片、一片带动全村的建设目标。

2、分类指导效应。因自然条件、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的异同,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注意乡镇与乡镇之间、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区别,在整体规划和发展模式上做到风格各异、百花齐放;在建设进度上做到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比学赶超。

3、部门服务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劳动保障、经济金融、农业水

利、广播电视等各个方面,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自觉担负起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职责,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整合资源,积极服务,广泛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千帆竞发、百舸争游的良好局面。

四、坚持三个结合,务求建设实效

1、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寻找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点,促进城乡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在规划上,融会贯通,大胆尝试规划建设小城镇型新农村;在建设中,合理布局,有效开发土地资源,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其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形成规模;在发展中,创新思路,在稳步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拓宽经济空间,适度适时培育农产品、工业品交易市场,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增强后续力,将新农村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2、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能起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产业,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服务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创优投资环境,引进经营业主,利用民间资本,培育市场机制,整合农村资源,盘活一片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同时,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有效发挥交通区位、自然生态、政治经济、历史人文、林特土产、休闲娱乐、红色旅游等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打造品牌,培育亮点,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3、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把扶贫开发纳入新农村总体规划,加大对公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及产业基地的扶贫力度,重点实施一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扶贫项目,带动新农村建设。

7.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互联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虽已发生巨大变化, 但农村信息化进程的滞后, 严重制约着农村现代化发展和现代文明进程。当今信息化时代,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跨越空间地域便捷地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不仅如此, 已成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活动和个人工作、生活的平台, 日益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经济社会活动各个方面, 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交流、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等方式, 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总体上, 我国互联网发展快速, 但目前农村互联网发展仍处于落后状态, 与城镇差距依然很大, 城乡“数字鸿沟”仍较明显。数据显示, 农村网民人数不到城镇的1/3 (29.9%) ,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1%, 而城镇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21.6%, 是农村的6.5倍。这种不平衡, 不仅制约着农村信息化发展, 而且成为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将大力促进广大农民便捷及时、低成本或无代价地获得有益信息, 开阔视野, 更新思想观念,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提高文化素质, 向现代农民转变, 使农民生活、生产经营方式走向现代化, 增收致富, 以及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等, 都具有重要作用。实际上, 农村信息化和互联网建设, 不仅已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内涵,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而且已成为其重要新标志。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 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是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需要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促进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 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和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没有现代新型农民, 就没有新农村。当今我国仍有许多农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素质比较落后, 这与他们缺少与外界交流, 信息的贫乏有很大关系。与外界交流少, 得到的信息少, 见识就少, 知识就缺乏, 视野就狭窄, 传统思想观念就得不到更新。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需要使农民开阔眼界, 加强对外交流和学习, 解放并改变他们的思想和思维, 提高文化素质水平。互联网作为现代社会交流最广泛、最便捷的交流学习平台, 是一个无可相比的超级巨型“信息库”、“图书馆”、“学校”。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学习现代思想观念、新理念及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等。通过农村互联网, 可发展农村网络远程教育, 农民足不出户, 就可以接受丰富而多类别的现代教育, 学到大量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毋庸置疑, 掌握互联网工具, 畅游互联网世界, 需要一定文化知识基础, 一定的电脑网络操作技术, 这也促使农民补充文化知识和互联网知识与操作技术。头脑中有了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和科学技术知识, 手上掌握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封闭的农民就能变为开放的农民, 传统农民才能变为现代新型农民。可见, 农村互联网建设, 对于农村普及现代科学知识, 农民提高文化素质水平, 摆脱落后思想观念, 改变固有思维方式, 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 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生活现代化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使农民富裕起来, 提高现代生活水平, 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农民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致富信息, 了解到许多致富技术、项目, 从中加以选择并付诸实践, 实现增收致富。目前, 互联网上已汇集了众多涉农网站, 不仅为农民提供大量有关农业政策信息, 而且还为广大农民提供众多的技术咨询, 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互联网可在最短时间内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致富实践中。农村的市场信息不畅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瓶颈, 严重影响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知道去哪里卖, 不知道哪里卖价高, 大量积压、滞销, 低价甩卖, 甚至劳动成果烂掉的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增产不增收。加快农村互联网发展, 可使农民及时了解市场供求信息, 为农民打开广大的销售市场, 加快农产品流通, 最终使农民增产增收。不仅如此, 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展最具潜力的农业电子商务, 将电子商务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营中, 这不仅可以改变传统农业农村生产经营方式、交易方式, 缩短买卖双方的距离, 简化交易程序, 大大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促进农产品生产和销售, 而且可有效地降低流通、交易、经营成本,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益。当今发达国家农业电子商务已得到很快发展。据资料, 2003年以来, 美国农业电子商务的销售额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 2009年, 美国从事在线交易的农场数量已经达到45%。此外, 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和普及, 既可促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又可使农民了解到大量现代科学文明的生活知识等信息, 接受到现代先进生活观念、生活方式, 促进传统生活观念、方式向现代生活观念、方式的转变, 实现生活现代化, 缩短城乡现代生活文明的差距。同时, 通过互联网还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随着农村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应用必将成为农民现代生活新的组成部分。

三、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建设新农村建设, 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通过互联网可更广泛、更有效地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普及, 使更多农民了解现代先进的农业科技, 接受农业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 从而有效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率,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实现。不仅如此, 农村互联网发展, 也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实际上, 供求信息不灵敏, 使许多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和结构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 致使农产品供求脱节、结构失衡, 造成农民收益低甚至无收益的主要原因。通过互联网农民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根据市场进行农产品生产和调整, 进行二、三产业经营范围、种类的选择和调整, 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因此, 加快农村互联网的发展,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农村现代化, 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互联网不仅是广泛的信息交流平台, 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种现代网络文化。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 可使农民接触和享受现代网路文化。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大量文化信息, 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通过健康有益的网络电视、电影、动漫、游戏等, 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使农民在文化娱乐中受到教育。通过互联网, 建设面向农村农民的文化网站、网页、栏目, 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整合, 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 对农民进行广泛的文化宣传教育, 使农民学习、接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良传统文化及现代新文化, 对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大力促进作用, 使他们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 对于推进农村文化发展和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五、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 又是各项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农村互联网的发展, 既可使农民通过互联网及时方便地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 更多更快地了解国家和地方民主政治建设信息, 又可使农民通过网络平台、渠道, 传达、反映农民的意愿、意见和建议, 加强农民与政府、社会各界的交流, 以及发挥农民对政府的监督作用, 有利于农民参政议政, 行使、保护农民民主权利, 使农民在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更充分地享有公民的民主权利。通过农村互联网, 开发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专门网站、网页、栏目及互动平台, 可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政治建设宣传教育, 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政治意识, 发挥农民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推动作用。互联网不仅可以使农民在网上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农民需要什么, 生活生产等活动中有什么实际困难, 而且农民可以在网上快速提出意见或者建议, 让政府、部门及时倾听农民内心的呼声。农民可以在网上得到政务公开的信息, 可进行投票、监督、投诉、检举等, 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可见, 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 对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加快我国民主化进程, 具有划时代的积极作用。

六、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建设新农村, 必须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大发展,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 可带动农村网络教育发展, 使农村学校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 开展教学活动, 进行教师培训, 并使学生通过视频、软件、网站、栏目等进行课程学习和得到课程辅导, 促进教学水平和效果提高, 有利于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对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 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农村互联网发展, 将带动农村医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 农村医疗机构可获取更多的现代先进医疗科技知识和信息, 对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 有助于提高其业务水平, 并有助于农村医疗机构和城市大中医院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使城镇医院为农村医院提供大量的互联网在线医疗技术支持, 使农村医院的管理、收费等实现网络化管理, 从而使农民就医更加方便快捷, 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实惠。不仅如此, 农村互联网的发展, 对于农村其他各项事业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因此, 必须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与发展, 要将互联网“下乡入户”, 作为关系农村长远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作为比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科技文化下乡等活动更为重要的举措, 应该加以实施, 大力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0, 1

[2].宋莉.农村互联网信息匮乏乡镇是难题突破口[N].科技日报, 2008-5-6

[3].庞俊霞.加强农村互联网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发展[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 8

[4].陈果, 顾朝林.网络时代的城市空间特征与演变[J].城市规划汇刊, 2000, 1

8.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八

1.加强领导,强化督导,切实发挥组织的领导作用

为全面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乡、村层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制定下发了《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形成了县、乡、村及帮扶部门四级组织网络和部门联动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组建新农村建设督导组,加强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检查指导,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推广典型经验,并将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直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绩效考评,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指标,全面调动了全县各级组织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东辽县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东辽县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一方面,在发展现状上规划,对全县所有的村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将全县234个行政村划为标准型、一般型和落后型三个层次,并从三个层次中按照一定比例确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对不同类型的村确定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重点、不同的措施,从而使每个层次都有试点村和推进村,每个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不搞一张图纸、一个模式、一个方案。另一方面,在产业特色上规划,根据东辽县低山丘陵区的地貌特点,将全县234个村进行细化分类,划分为产业支撑型、城镇工业型和生态农庄型等类别,力求实现“发挥优势、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的目标。在农户较少、居住分散的地区推行分散村落式规划建设模式,重点突出村屯的层次美、错落感,体现农村的山水田园风光。在住户较多、居住密集的城郊和平坦开阔地区,推行农村社区式、城镇集中式等规划模式。同时,注意研究探索区域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坚持“公路沿线、集中连片,中心辐射、节点联接”的布局原则,科学合理确定试点村和推进村,重点向沿线和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镇发展。突出打造了五个区域布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充分发挥了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均衡发展。

3.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对于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根据他们不同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和经济基础进行分类指导。对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较好的村制定相对较高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扶持引导,努力使之达到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标准;对于具备加快发展基础的村,制定中等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农民通过产业培育、规模发展,实现有较强的支撑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村容村貌的目标;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的村,制定实事求是的目标和要求,以提高收入、改善环境等急迫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要求,东辽县还确定了“壮大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完善一套农民增收机制、培育一种和谐文明风尚、打造一个优美环境、建设一支过硬队伍”的“五个一”新农村建设目标,打造特色,完善功能。东辽县还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把村屯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六改四普及”(改路、改房、改墙、改水、改厕、改环境,普及清洁能源、普及有线电视、普及太阳能、普及自来水)为抓手,优先解决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在把乡村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内容来抓的同时,还连续三年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对城镇街道实施秩序整顿,对村屯垃圾实施定点清运,对裸露地表实施绿色覆盖,重点开展了绿化美化一条街、绿化美化一条路、绿化美化一个村屯、绿化美化一条河的“四个一”绿化杯等竞赛活动,美化绿化了农村环境,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促进了全县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

4.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切实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东辽县不断强化政策的引领机制,用政策的引领作用激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首先在政策制定上倾斜。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机制。根据全县新农村特色镇、示范村、提升屯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及省、市对新农村建设阶段性目标要求,在前几年组织实施的“8+1”、“10+1”、“10+X”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又对全县以奖代补政策进行了完善,制定并实施了《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35”工程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实施以奖代补,增加了特色镇和提升屯的奖补项目,以奖代补政策面向全县所有特色镇、示范村、提升屯,提高了奖补数额,扩大了奖补范围,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2010年,以奖代补建设项目达到20类158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2亿元,各类奖补资金总额超过1200万元,项目总投资是奖补资金的10倍;其次在资金投入上倾斜。在解决资金问题方面,东辽县将一些涉农资金整合起来,打捆使用,尽量向新农村建设上倾斜。在公路桥涵、牧业小区、人畜饮水、沼气池、卫生厕所、安全粮仓、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将这些建设项目全部投向新农村特色镇和示范村,并引导各类资金向新农村投放,进行集约使用,集中投入,加快建设。同时,采取财政投一点、群众筹一点、集体经济挤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帮扶部门助一点和优惠政策减一点的“六个一点”等办法,探索建立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机制。

5.示范引导,强化宣传,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东辽县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如在试点村、推进村和示范村的确立上,实行自主申报,政府按梯次把关,进行动态管理,搞不搞、怎么搞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在建设资金的筹集上,积极倡导自已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鼓励自愿投资、投劳;在组织方式上,创新推广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监事会制度,由村民自己推选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和青年积极分子组成,增强农民的责任意识,放手让农民自己拿“大主意”,自己定“大方向”,自己做“大手笔”,建立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了农民的事农民办,农民的钱农民管。在促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方面,东辽县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强化宣传,增强主体意识。专门抽调业务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宣传组,驻村入户面对面地宣传,并向每个农户发放了《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手册》。同时,采取制作电视专题栏目、播出《畅谈东辽新农村》电视专题片、创办《东辽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全面介绍新农村建设政策、法规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不断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加农民的主体意识;二是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整合全县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农业局、牧业局、农机局、妇联等相关部门,以实施“新时期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载体,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广泛开展了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意识;三是强化引导,提高参与意识。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和典型现身讲解等方式,使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投资投劳热情高涨;四是强化责任,提高管理能力。本着教育引导农民自我决策、自我作主、自我发展的原则,强化了村规民约在新时期的针对性,增强了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村规民约对村民日常行为的规范引导和约束作用。

6.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切实发挥部门的帮扶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为更好地发挥全社会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中,东辽县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和完善帮扶机制。在省、市确定的帮扶方式基础上,又创新了帮扶形式,由前几年对村镇实施团队帮扶变为对示范村实施“三对一”进行帮扶,即每名县级领导带领一个县直部门、一户县级企业组成一个帮扶组织,由负责一个乡镇所有推进村变为负责一个新农村示范村进行帮扶,几年不变,从而使帮扶工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建立了长效的帮扶机制;二是积极争取帮扶领导和帮扶部门的支持。力争从每个省级帮扶部门那里帮助争取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从每个市级帮扶部门那里帮助争取1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争取每个县级帮扶部门至少出资5万元以上,或帮助上一个5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几年来,各级帮扶领导和帮扶部门多次到东辽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为全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提供了建设项目和资金支持,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扎实进行;三是整合部门资源。对新农村建设职责部门的职责进行了细化,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重点工作,明确重点部门和配合部门,实行优势互补、合力推进;四是发挥企业潜能。把企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和推进村结成共建对子,使新农村示范村的基地建设、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五是倡导社会参与。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共发出倡议书3000多封,目前,全县已有30多人回乡创业,总投资近4000万元。

9.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九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村在向全面小康的迈进中,农村公益事业已越来越不适应要求,滞后严重的地区已影响到农村的文明进步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安宁。笔者认为,只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才会逐步缩小,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对此,要把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作为反哺和支持的重点内容之一来抓;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相对集中捆绑使用各个渠道的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规范和完善“一事一议”筹资制度。关键词:新农村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科学发展观在“三农”问题上的具体实践形式,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延续和提升。农业税免除后,农民负担明显减少,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农村在向全国小康的迈进中,原有滞后的农村公益事业已越来越不适应要求,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至影响到农村的文明进步乃至整个社会和谐与安宁。而且原有的公益事业兴办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致使一些地方公益事业发展滞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才会逐步缩小,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国家资金扶持非常有限,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脆弱,农民户集资相当困难,大多数农村在创办公益事业上遇到了极度困乏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瓶颈,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步伐呢?本文就此问题从乡镇的方面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成因

1、政策缺陷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税收和财政体制实行偏向城市和歧视“三农”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在我国城市公益事业的建设全部是由财政拨款进行的,国家每年把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大江大河的治理。而各级财政计划用于农村公益事业的资金不仅数量少,而且资金在流向农村的过程中经过层层截留和克扣,到农村已经很少了,真正落到实处的是少之又少,农村村级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就基本落在农民头上,用一句不负责任的“谁投资谁收益”的空头支票打发了。特别是在城市绿化与农村绿化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国家政策的严重缺陷。城市的绿化建设完全由国家或地方财政投资,而收益人没有投资。农村却要谁投资谁收益来发展,这就是农民与市民的由于政府的政策缺陷造成的公民等级差异性,致使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滞后。

2、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公共物品的资金投入往往是通过项目进入农村地区,项目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在财政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上级更关注那些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资金投向,而往往忽视农村地区的公益事业。致使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加上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尚未建立,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到村一级数额有限,无法顾及所有乡村的所有公益事业项目。

3、村民自身公益意识淡薄和经济承受力有限的影响。虽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民的腰包鼓了一些,但总的来讲,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是比较慢,增幅也不大,其年均纯收入仍然远低于城镇居民。因而,经济承受力较低。而且,农村内部的公益事业,一般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规定来办,由于“一事一议”标准低、数额少,与解决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再加上不少村民的公益意识淡薄和经济承受力有限,普遍存在着“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

4、现行的农村多渠道投资机制实施过程中难以配套的影响。由于现行的国家投资、地方配套、农民集资相结合的农村公益事业多渠道投资机制存在着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不是地方财政紧缺,配套跟不上而上不了马,就是按照现行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规定(受上限控制),不足以筹够集资的部分而耽搁,影响了农村公益事业的正常发展。

5、村级债务沉重,影响了农民兴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前些年,一些地方由于盲目发展乡镇企业,超前超能力地集资贷款修路、建校形成了巨大的村组债务,一方面使集体经济陷入困境;另一方面,由于财务管理混乱,一些农民认为村干部在工程建设中捞取了私利,因而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开展,严重影响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6、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出现了无管理机构组织协调的“真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撤并各种事业单位(“七所八站”)后,虽然这些单位的一些职能被设计并转到了乡镇和县(区)直其他单位,但人手、经费都不足,这些职能实际已严重弱化。在目前乡镇财政既要保吃饭,又要还债务,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因而乡村基层政府和组织缺乏积极性,这就必然导致一些乡村特别是贫困乡村难以兴办公益事业。

二、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是统筹城乡公益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发展农村公益事业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推向前进。从当前来讲,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反哺和支持的重点放在农村公益事业上。一是要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把用于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并按一定比例逐年加大县(区)级投入,不断改善广大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多元投入机制,在坚持标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政府资助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办法,鼓励农民及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益事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帮扶、农民自愿、社会捐赠、民主管理”的方式,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基金。基金的来源除了各级财政划拨外,还可建立社会团体捐助、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多渠道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三是建议地方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党委、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认真解决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意见》,明确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指导思想、原则、政策措施等,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

2、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县(区)特别是财政困难县(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对于较早实现“普九”达标验收的县(区)给予资金和政策倾斜。对因农村“普九”教育达标建设等所形成的政策性债务,可按照“谁的孩子谁抱走”的办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逐步消化解决。切实开展农村困难学生助学活动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巩固“两基”成果,按照危房改造同农村中小学布局相结合的思路,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逐步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问题,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推动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加快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稳定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实施实行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今年莘口镇将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即每个农民每年只需出10元,其余40元由财政支付,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3、相对集中捆绑使用各个渠道的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借鉴扶贫工作“整村推进”的做法,指定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规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办法,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支农项目资金集中起来,设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给予适当补助,力争在解决一批乡村的重点公益事业项目。二是改变支农项目资金的投入方向,减少对生产经营环节的支持,支农资金应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减少中间环节,尽量采取项目资金直达的办法,防止层层截留和克扣。同时,建立项目资金跟踪检查审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资金有效使用。三是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中,从实际出发,减少县(区)政府项目匹配比例,取消乡镇匹配,以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工程质量和效益。四是对于税改前村组在建设公益事业时,以免征农业税为调节手段战胜田地而出现减免农业税或“抬粮”等情况,属政府行为的,可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由国家一次性出资征用,或以转移支付专项资金予以补偿。属村集体兴办的公益事业,按“一事一议”制度办理,根据原合同和具体情况,由村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4、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规范和完善“一事一议”筹资制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要求,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想方设法,在强化财政支持的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引导农民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改善自身的生活生产条件。对此,一是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免征农业税后公益事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乡(镇)村干部要加大“一事一议”的宣传力度,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发展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

10.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十

一、基本情况

林州市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542个行政村,总人口101.9万,其中农业人口87.2万。2010年以来,我市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第一批30个试点村和第二批的111个试点村已通过安阳市检查验收。今年以来,我们确定了第三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148个,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思想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

农村社区建设是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高规格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建立了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单位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并把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以奖代补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各乡镇、街道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确保了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科学规划,明确农村社区类型

我们坚持“四统一”、“四集中”的原则,高起点编制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现了“四规统一”。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坚持人口向城市集中、向小城镇集中、中心镇、中心村、产业集聚区“四位一体”规划发展布局。初步规划到2020年,把目前的16个乡镇543个行政村建成15个中心镇、1个产业集聚区、80个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率由现在的35.8%提高到80%以上,使全市90%以上的农村自然村得到整合,建成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服务和管理体系完善,居住方式和产业基础较好的村,依托产业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将全市行政村确定为5个农村社区建设类型:

1、近郊城市型。对城区周围的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镇区发展型。依据乡镇所在地,进行规划建设。

3、移民搬迁型。对一些高远山区的居民进行集中搬迁,集中居住。

4、山区特色型。对一些有条件的山区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建设统一高标准的居民小区。

5、产业带动型。对产业发展好的村,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加快村庄整合,走新型农村化路子。在实践中,我们对每个类型都明确了示范村,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有19个,正在建设的有35个。今年全市共计划建设新型住宅166栋,建设面积145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农户8800户,节约土地2000余亩。

(三)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一是统一标准。推进过程中,为解决标准不统一问题,我们制定了明确的建设标准,做到了统一任务、统一版面、统一标准、统一完成时间。在公益性服务场所建设上,以“六室二场一校一栏”作为重点建设内容,六室即:便民服务室、党政办公室、民政和社会保障室、计生指导室、社区警务室、图书室;二场即:室外建设休闲广场、文化广场;一校即:村民学校;一栏即:宣传栏。在社会性服务设施建设上,以幼儿园、敬老院、卫生所、便民超市、餐饮店为建设重点,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经营性服务提系。

二是示范带动。我们首先选择基础较好的开元街道北关村、合涧镇东山底村、姚村镇定角村等30个村作为示范点,抽调专人,吃住在村,具体指导。这30个农村示范社区建成后,我们组织了全市其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现场观摩,参观学习,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督导。为加快工作进度,我们对农村社区试点建设情况,每周统计一次,每月通报一次,我们还利用到各乡镇调研指导的机会,督促各试点村加快进展,并与乡村干部一起研究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四是加大投入。主要是加大转移支付和政策奖补力度,采取“市奖、乡助、村筹、民集”等办法,解决好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如何管理运营问题。对农村社区公益性事业项目,主要通过土地出让金及建筑营业税返还,由财政投资建设,村一级负责管理;对准公益性事业

项目主要由受益者负责建设和管理,市、乡财政以奖代补;对非公益性事业项目由受益者负责建设和管理。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等可控资源和上级扶持资金,统筹安排、捆绑使用,重点向农村社区建设倾斜,优先支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三、我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下乡督查、指导,我们发现部分村基础条件落后,设施简陋;资金短缺,集体经济薄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部分村办公房屋陈旧、院子地面还未硬化、墙皮脱落等等,要想建成符合标准的农村社区,建设难度大,工作内容多,任务繁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打算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推进力度,明确奖惩措施。以奖代补的资金实行不平均分配,对于高质量、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村,在以奖代补资金上给予倾斜;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村,以奖代补资金减发或不发。二是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各试点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通过社会上的贤达人仕募捐等形式多方面筹集资金。三是对已完成任务的试点村进一步完善,开展好农村社区服务活动。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开展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社区管理,发展农村社区服务,繁荣农村文化体育,推进农村平安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服务体系,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四、一点体会

通过对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建设农村社区应有六个理念: 一是民生的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真正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成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提升民生水平和幸福指数。

二是反哺的理念。要遵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全面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切实强化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效果。

三是互惠的理念。要把城乡作为一个优势互补、资源共用的有机整体,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纽带,充分整合、合理配置农村的土地资源和城市的资本优势,实现农村生活居住条件的大改善、城市发展空间的大拓展。

四是共享的理念。要按照“全民共享”的工作思路,加快消除城乡差距,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最有效途径,让农村群众享受到与城区市民同样的经济发展成果。

五是超前而不浪费的理念。要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配套,也要求因地制宜,鼓励节俭建社区。

11.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篇十一

一、拉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拉长其产业链条。我国农村农产品虽然数量多、种类全,但综合开发、加工利用水平较低,农村多是以原料型初级产品的形式出售农产品,二次或多次增值的效益很低,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潜力所在。因此,要大力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销售公司,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使农产品尽快转化增值、尽快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注意选准方向。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优先考虑带动面大、辐射力强、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外向度高的产业和产品。(2)要引导农民围绕农产品加工来种、养。加工业的原料基地是企业的“第一车间”,其主体是农民,所以农民种、养要围绕加工企业转,企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另外,利用自身了解农村和农产品的优势,可以引进加工企业需要的专用品种,建立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3)要注意处理各环节的利益关系。要把农民提供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后,将一定的利润按农民提供农产品的份额进行返还,做到“农业发展我发展,农民增收我增收”,让农民在产品加工和销售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好处。(4)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联合发展加工、销售企业,共享加工、流通利润。引导乡镇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作为发展重点,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做到按市场需求搞加工,以加工需求发展原料生产,以原料生产促进原料基地建设,使农业真正走向市场。

二、加大财政和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

1、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资源,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既要按照存量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又要运用经济杠杆等间接手段来管理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充分发挥财政支农的调控作用。在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总量,重点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和原料基地建设。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整合其他专项资金,从不同的环节加大扶持,并注意提高其科技的转化率和科技对农业产业化的贡献率。按照龙头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直接受益程度等因素,财政可采取贴息、补贴、投资参股、保险、担保、借给有偿资金等灵活多样的扶持方式,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兴办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有效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跨区域协作,进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2、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政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政府应通过税收减免、奖励等形式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业务发展,促进农村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村贷款,增加对农业的资金供给,满足农村市场对融资的需求;让农村金融机构有灵活的定价权力,以获得合理的资产和资本回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培育治理完善的农村金融机构,依靠商业化运作为农户和企业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当前实际,今后建立和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应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二是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也可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三是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四是支持经营业绩良好、内控管理能力强的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鼓励现有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本机构所在地辖区内的乡镇和行政村增设分支机构。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功能,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国务院明确提出,“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产品能否实现转化增值,农产品—加工业—市场能否实现链条对接和高速运行,关键在于能否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是社会效益非常大的富民工程,因此要积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全方位、宽领域扩大产业辐射。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1)要打破界限,催生“龙头”。按照“谁效益好、辐射力强,谁就当‘龙头’”的原则,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方针,不限所有制,不限部门,不限地域,积极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2)要重点扶持,造强“龙头”。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兼并、合并、股份制等形式,解决企业资金制约问题;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规模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要转换机制,夯实“龙头”。要继续搞活现有的龙头企业,对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应将改革重点转向搞好企业内部管理上来,抓好企业运行机制的创新,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4)要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国际“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着眼于经济全球化,适应农业技术高新化、开放化的新趋势,因此要想方设法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创品牌、创名牌,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建立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化服务是农业产业化区别于传统经营模式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水平决定社会化服务的水平,社会化服务又对农业产业化起重要的反作用。农业产业化越发达,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就越多,范围就越广,程度就越深。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是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现代大农业(包括一切农业关联产业)的产业部门是农工商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中,除了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外,其余各环节都属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这就对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国农业产业化相对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化服务薄弱,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农业的生产领域。资料显示,在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与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劳动力之比是1∶7,而我国则近10∶1。要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大力拓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物资供应、政策咨询、信息搜集、科学技术、资金信贷、加工转化、储藏运输、市场营销、社会保障、法律支持等各种服务产业,把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诸多职能分离出来,发展壮大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此应该重点建立几大体系:即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国家农业标准和质量监测体系、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等。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农村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包融、纵横城乡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使之成为统一有序且及时主动为农民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网络。

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但仅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基本上是按照商业保险模式经营,政府扶持政策不到位、风险分散机制缺失,造成了农民保不起、商业保险公司无力也不愿意承担风险性较大的农业保险责任的尴尬局面。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借鉴一些地方开展试点工作的经验,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项措施,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1)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原则,在保费上兼顾投保人缴费能力、财政补贴能力和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实行“低保额、低保费、保成本”的保险模式;(2)对于经营政策性农业业务的经济主体参加农业保险时,可获得相应减收保费、降低费率、保费补贴等优惠;(3)应加快《农业保险法》的立法进程,使农业保险有法可依。

(作者单位: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财税系)

上一篇:关于退休工人涨工资详情下一篇:单证员考试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