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17篇)
1.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一
工程建设的意义
一、是实现国家、河南省发展规划及航运规划的需要。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12月初正式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又一重大举措。在内河水运方面,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淮河和沙颍河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批准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06~2020年)》中全国干线航道网规划为“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沙颍河航道为“十八线”中第十二线,其规划等级为Ⅴ~Ⅳ级。根据《淮河、沙颍河、合裕线高等级建设方案(2011-2015年)》,沙颍河周口至省界段航道建设时间是2013年至2016年。《河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6—2020年)》将沙颍河航道列为河南省内的国家高等级航道“一干一支”中的一支,(“一干一支”指的是淮河干流淮滨至三河尖(省界)、沙颍河漯河至省界),其等级被定为Ⅳ级。所以,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按Ⅳ级标准进行整治是国家、河南省发展规划及航运规划的需要。
二、是促进资源开发,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沙颍河西通豫中矿产资源区,经安徽东联经济发达的苏、浙、沪地区,具有发展航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必将在扩大中部对内对外开放中、在东中部的区域交流中、在东部与中部之间的产业转移中、在中部能源与资源向东部输出中
进一步发挥作用。
三、是促进淮河航道网建设、完善腹地综合运输体系的需要。淮河是豫皖两省乃至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曾为豫皖两省特别是沿淮及豫东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淮河、沙颍河、合裕线高等级建设方案(2011-2015年)》,淮河航道河南段已经整治完成;安徽段“十二五”期内即将整治完成。豫皖两省水运交通“十二五”规划,两省将集中力量实施水运主通道和区域性重要航道的升级贯通工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航道网的“干支联动”作用,实现内河航运新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全国内河水运主通道和淮河航道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带有战略性和关键性的工程措施。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及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运输需求矛盾越来越显现,提高运输能力、加快建设和改造煤炭外运通道及长江、淮河等内河航道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从腹地运输现状及运输线路分析来看,目前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运输。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将打开豫东南的水运大门,减轻陇海、京广等铁路和公路的运输压力,便于河南省东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物资交流。形成一条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经济合理的水运通道。沙颍河航道整治并提高通过能力后,将极大的缓解腹地运输压力,是对腹地综合运输的重要补充。因此,沙颍河航道整治工程对于完善腹地综合运输体系具有
重要作用。
四、上游“周口至漯河”、下游安徽段航道整治都已在施工建设,加速推进本段航道整治更显得尤为迫切。
2011年12月30日,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工程开工建设,工程计划2016年建成运营。2009年6月沙颍河安徽耿楼船闸建成通航后;2008年12月颍上船闸建成通航;2012年3月阜阳船闸建成通航,至此,下游的闸坝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2011年9月,沙颍河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期5年。
本段航道位于上述两段航道之间,目前仍存在通航建筑物等级低,局部航道水深条件差,大部分桥梁存在不同程度碍航等现象,不利于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制约了航运效益的发挥,难以适应腹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上、下游都已经开工建设的情况下,加速推进本段航道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本段航运工程实施后即可发挥效益。
2.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二
一、正确把握和谐宿舍的内涵
宿舍是高校在校生除了上课之外最常聚集的地方,学生除了在宿舍休息生活外还会进行沟通交流等。大学生最初的社会人际交往经验就从宿舍开始,所以构建和谐宿舍的内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以及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
首先,和谐宿舍的构建必须以和谐校园为基础,它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宿舍的建设不能离开和谐校园这个大环境而单独构建,它的存在必须以和谐校园为基础。
其次,和谐宿舍的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因此和谐宿舍的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最后,和谐宿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各种环境的和谐,以及人的外在行为与内在心里之间的和谐”。[2]因此和谐宿舍的重点应该是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和谐。这就是说,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团结互助。和谐宿舍不仅仅指一个宿舍里的学生和谐相处,还包括宿舍之间的和谐相处。所以说和谐宿舍的构建体现的是学生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构建和谐宿舍的紧迫性
目前,高校事故发生比较频繁。上海某高校的火灾,成都某高校的跳楼事件,郑州某高校的入室盗窃事件,再往前追溯的云南某高校的连环谋杀案……高校事件频发让我们感受到了构建和谐宿舍的紧迫性。
火灾的发生是由于宿舍没有实现安全用电,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都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能够认真检查自己的宿舍安全,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跳楼事件的发生是由于该生思想上产生波动没有地方倾诉,因一时的冲动酿成不可挽回的事故。如果他的室友能够及时与他沟通,或是发现不良现象及时向辅导员汇报,就不会产生这样的事故。
连环谋杀事件的发生更是由于这个学生与宿舍的其他室友不和,产生矛盾,最终导致将自己的室友全部杀死。
2010年我国的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4000万,这4000万的在校生至少有2亿人在关注着他们。如果在校生发生了什么问题,那么与之相关的家人朋友都会受到波动,如果和谐校园不能和谐,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波动,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构建和谐宿舍刻不容缓,必须加快推进。
构建和谐宿舍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宿舍建设落实到学校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科学分析影响宿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宿舍和谐。
构建和谐宿舍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成为21世纪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一所学校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软实力指的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和谐宿舍,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这也正是学校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和谐宿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要实现理想的和谐宿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进行很长时期的艰苦努力,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持续推进构建和谐宿舍的历史进程。
三、构建和谐宿舍的建议
1.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引入到宿舍文化建设中。比如定期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让学生们装点自己的宿舍,通过评比奖励的方式让学生重视宿舍建设。在宿舍建设的过程中,室友之间会加强沟通交流,会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会得到加强,培养人际交往的目的会逐步实现。
2. 心理辅导进宿舍。
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这些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孤僻,在宿舍中会被其他的室友排斥。这样的现象我们在日常的课堂中是观察不到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心理辅导引入到宿舍,就可以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构建和谐宿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
3. 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群体,但这个群体极易被不良思想所煽动或侵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到宿舍也是和谐宿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思想被正确地引导后才能够健康地成长。
4. 加强宿舍管理力度。
宿舍的安全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们发现太多的事故发生都是由于宿舍的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作为构建和谐宿舍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宿舍管理力度是重中之重。加强宿舍管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免责制原则: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排除自己可能会存在的责任,这个排除责任的过程也是我们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立刻解决,不给问题留一点发生的可能;(2)细致到点的原则:不能存在“可能,或许,大致,差不多”,学生的宿舍安全工作一定要细致到点上,发现任何的不安全因素一定要及时排除。
和谐宿舍的建设是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实现和谐宿舍的建设,我们就要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发言.
3.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三
关键词:班组建设;意义
1.引言
人员管理是知名企业家和王牌管理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不过,关于企业的管理,它的界域是非常大的。但归根结底,每个成功企业中的优越管理,都是企业内部人员尽力推动的结果。在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里,“班组”这两个词是经常会被提及的。企业执行力是否够高,以基层班组的工作效率息息相关。企业班组在概念中与“团队”相近,所以说班组对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2.“班组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
2.1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是一个坚实的整体,而它的坚实度与企业的执行力强弱密切相关。人们把企业班组比喻为人的手足,或是牵引千条线的针。这些比喻无非是在说班组是将企业意图变为现实的工具。在企业的基本工作中,建设班组是其中一个内容。班组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是员工创造价值的场所;是员工从事生产劳动力的场所;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保证因素;是企业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的执行者。班组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企业每项任务的执行者,就像针眼,将千万条线有序的引去该去的地方,并最终绣出一幅企业想要的“锦绣图”。
2.2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是企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以,企业的班组就成了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元素。经实践研究发现,企业经营绩效的增加,与班组的牵线搭桥相关。班组是生产人才、激发人才潜力的场所,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法宝。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建设班组的一个方向,企业会将班组的员工打造为知识型员工,让这些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粘着力,并让他们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视为自己的目标,进而将企业预想中的利润变成现实。
2.3促进企业的和谐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所以,只有保证细胞不发生不正常的变化,才能使企业健康稳健的向前发展。一个成功的企业,其内部会十分和谐。所谓内部和谐指的是企业的核心理念与人的想法、每个岗位的目标相和谐,不发生冲突。只有使企业的理念渗入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心中,才能使员工喜欢自己的职业。班组的作用不仅是将企业的任务完成,它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内部功能,以便保证企业不出现人心涣散、懒散无序的现象。想要让企业拥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就必须加强对班组的建设,以便使班组拥有一个健康的文化和严格的内部制度,让班组内部更加民主,进而使企业的整体变得明朗和谐。
2.4有助于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天24小时,员工将自己最重要的8个小时都花在了工作上。他们将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理想都赋予企业的班组,希望通过班组将这些想法变成现实。而班组当然也会给予他们实现这些想法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将自己的智慧和精力用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相关管理人可以通过竞赛、技能比试、岗位交流与轮换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能力、更新员工的知识、增加员工的阅历和经验。为员工建造一个激发潜能,发挥才力的平台,以便让员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让他们拥有一个更好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将来的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班组建设”的方法
3.1提供培训方式
想要提升班组的管理,就必须先提升职工的技能。所以,积极的寻求员工喜欢的、新型的班组培训形式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寻求这种两全其美的班组培训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聘用“班组技术员”,相关管理人员可在班组内选择业务水平高的员工作为“班组技术员”,并将这些“班组技术员”调到技术组中,让他将知识学到后,回到原来的班组,将其传授给其他人员;让员工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到单位学习,学习其它单位的知识和经验,之后再将自己所学的本领带回班组,并传授给他人;开“班课”,相关人员可以组织“班级小课堂”,在工作之余,组织一些“小课堂”,每一次可派一个班组的成员讲授自己的知识,以便让大家从中学到知识;开展“轮岗”培训活动,让班组的班长到别的岗位去学习和实践,学成之后将知识带回班组,并传授给他人;实施“三个一”班组安全学习模式。何谓“三个一”,即是一本手册、一个机制和一套流程,这种模式是班组安全活动的标准。《班组安全学习手册》手册建立后,其班组活动就得到了规范,从而形成新型的安全学习模式,进而将学习的实效性提高。
3.2提供竞赛平台
竞赛是促进员工积极上进的一个方法,是提升班组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激发员工的潜力,也是实现民主有效性的一个形式。所以,为了使班组的员工更加优秀,为班组提供竞争的平台是必须的。
在开展劳动竞赛时,首先是要为班组与班组之间提供竞争的平台,为他们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劳动竞争的主要内容有:产品质量竞争、成本的把握、损失的多少、操作是否平稳等。至于竞争的期限,相关管理者可以在月尾或月中,对各班组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在评估和分析之后,将优秀的班组,纳入考核范围,并张榜表扬。从而将班组组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发出来,使班组间的竞争分为更浓烈。其次,建立一个个人与班组相结合的考核竞赛。这种复合型分级考核劳动竞赛的内容是这样的:将个人在培训、技能、表现等方面所得的积分计入班组整体的积分中。比如说,假如班组的人数是十人,班组的总积分是100分,个人的总积分为10分,每个人所得的分数加起来就是班组最后所得的分数。这种方法能很好的将个人与组织联系到了一起,若个人十分优秀,满足了制度所陈述的个人奖励要求,那组织应当另外给予当事人奖励;开展“内务管理”竞赛,所谓“内务管理”竞赛指的是,关于提升班组整体素质的竞赛,这些竞赛可以是“仿宋字书写”竞赛、“读书”竞赛、书法大赛等等,以便让每个班组的整体形象上到一个层次;开展“样板责任区竞赛”,何谓“样板责任区”竞赛,指的是将装置划分为四个区域,并将这四个区域标志清楚,派给每一个班组。之后相关人员对他们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检查、评比和奖励,以便通过这种方法,让班组与班组之间互相找各自的不足,从而促进彼此的进步。
3.3提供管理方法
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运用民主管理。如何进行民主管理,即是要给班组足够的自主权利,让班组主动管理自己。相关人员还应当鼓励班组制定自己的制度和管理方法,让班组拥有自己的个性,从而促使班组将各项工作能更好的展开。
如果班组已经拥有自己的制度,那么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在保留班组的原有制度上,制定与他们相匹配的考核制度,并配与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标准。其次是让班组成立一个考评小组,让小组人员对班组的日常考核标准,及奖金分配制度进行讨论安排。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相关管理者要让班组的代表参与进来,成为制度的制定者,从而达到民主管理的目的。为了体现民主管理的理念,企业管理者应当聘用各班的任政员工来负责班组的学习和思想工作,以便保证班组的稳定和谐。
3.4提供文化渠道
想要提升班组的管理水平,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部分,是企业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这点是很多企业家和管理者共知的。不过很多员工会将企业文化视作企业的教条和习惯作风。文化是管理的向导,其主要具有以下作用:对企业内部人员具有约束作用和辐射作用,能明确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等。
在班组的建设中,企业应当灌输的是团体荣誉、一家和谐的思想,以便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让班组内的成员学会奉献,所以像“我奉献,我快乐”等理念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提升员工的集体感和责任感,进而使班组成为领头羊。其次是运用文化作为班组的引导,相关人员可以建议让班组在组内建设自己的名言警句或励志宣言等等,并将这些精神上暗示张贴在更衣室或其他经常接触的地方。这些标语可以是“多点理解、多点包若,其乐融融”或是“齐心协力,争夺第一”等。为了丰富班组间的生活,让班组间的成员更加融洽,相关管理员应当适时的给班组组织春游活动、聚餐活动等等。为了使班组更加奋进,相关管理员,应当尽量让班组职工生活的更加方便,比如给他们提供微波炉。洗衣机等设施,或在职工生病期间给予慰问,以便增加员工的感激度,让职工更加死心塌地的为公司办事。
3.5提供渠道
精细化建设可使班组的管理更加有效,所以,在建设班组时,要将精细化管理作为班组的日常管理。
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日常工作安排精细化,相关人员需要在展板上提醒班组人员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的工作内容,从而避免班组出现遗忘情况;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精细化,比如生产指令、安全指令、政治学习指令等,以表单的形式发放下去;使每个区域都有“定置文化。何为“定置文化”,指的是组内的摆放物都有它特定的摆放位置,比如杯子该放哪儿,对讲机该放哪儿等等;现场操作指示标准化,比如设置流程展板、挂示警示牌等等,以便让员工的出错率降低。
4.结论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让企业在竞争中前进,是每个企业家都会想的事。从经验分析上看,班组建设是保证企业在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建设班组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事。为了让班组更加和谐,使组内的人员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只有按照上述方法去做,才能实现企业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辰.做足班组功夫激发企业活力——关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当前班组建设情况的调查[J].中国职工教育.2011(03):15-17.
[2]开展“执行先锋”班组建设活动让每一个班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J].中国职工教育.2011(03):82.
[3]胡艳菊.论企业班组建设与科学管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班组建设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7):32-33.
[4]程伟.让班组“飞”起来“中国移动班组建设示范单位”江西上饶移动班组建设的实践与感悟[J].通信企业管理.2011(03):42-44.
[5]李中华.如何让企业文化在班组落地(二)——班组落地“道、法、术”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1(04):34-35.
[6]李中华.如何让企业文化在班组落地(三)——把握细节—成就班组文化建设之“术”[J].中国职工教育.2011(06):43-44.
[7]葛森,刘松柏.加强班组建设夯实管理基础[J].企业文明.2011(08):55-56.
4.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四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是指企业员工间形成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目前,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步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日益受到大型企业的重视。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正在向先进性、有效性和系统性方向发展。先进性是指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经营理念相融合;有效性是指企业文化的效果要通过经营业绩得到反映,如企业的赢利水平等指标,而系统性则是指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已渗透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呼唤着大量社会主义企业家的产生。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全面的知识结构、强烈的创新精神、国际化经营思想、新型的人才观念、高品位的文化素养、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经久不衰的人格魅力在企业中的体现。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军人物。
从企业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看,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新形势下,一场以企业文化为主的管理革命席卷世界发达国家,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强烈影响和冲击。因此《企业文化》一书的作者预言:“建设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今后十年企业最基本的工作。”美国一些有识之士也认为,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
一。而且从学科分类上讲,国内外都是企业文化列入企业管理理论的范畴。可见,企业家担当起企业文化建设领军人物的重任。
从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来看,企业家也应担当起企业文化的领军人物。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三个大的方面。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先进的企业文化强调要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制度文化,是指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反对“人治”,主张“法治”,要求把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之中,建立制度文化管理系统平台,确立起在纪律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形象文化,是指企业特别注重品牌塑造,把品牌看作企业的生命线。通过品牌设计、品牌宣传、品牌保护,使国内外客户认识品牌、熟悉品牌、相信品牌,购买符合自己心理需求和审美偏好的品牌产品和服务,建立起牢固的客户购买群。可见,企业文化理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法宝,是使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是企业家理应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
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关系来看,企业家必须担当起企业文化建设领军人物的重任。多年来,有的行政领导对思想政治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心里想不要。表现为不支持、不关心、不参与。尽管广大政工干部就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出“贴近、围绕、进入”等多种途径,但仍然克服不了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而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有赖于企业文化的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特别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董事长成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领军人物,党委书记主抓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实行政治领导。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组织机构、人才使用、经济分配办法等,主要由董事会制定和决策。党委书记虽然也是董事会成员,但由于分工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董事会中所起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唯一的出路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的广大行政管理干部认识到,这是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改革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治本之策,坚持从思想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从工作上支持企业文化建设,从经济上舍得对企业文化建设给予较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经济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搞起来。
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新兴的理论体系,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行政主管要担当起企业文化建设总设计师的重任,必须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一是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位。企业文化理论是围绕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种新型管理理论,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投资性公司已有220家、研发中心已近400家,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在华设立全球采购中心。要迎接世界经济竞争的挑战,挽企业于既倒,企业行政主管就必须转变观念,从世界经济管理大师那里学经验、长见识、强本领。而企业文化正是对世界经济强国企业管理理论的提炼和概括,因此,重视并大力倡导建设企业文化,用文化力激发竞争力,是当前企业家的唯一选择。
二是率先垂范,积极倡导。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舶来品”,像任何先进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一样,有一个学习、理解、研究和实践的过程。特别是构建发展战略型企业文化,既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又需要强烈的开放意识和赶超精神。同时,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而且还要有具体的组织机构、运作程序、硬件投入和专门设计等。企业家在企业中居于核心地位,企业家有什么样的文化主张,倡导什么样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企业员工起着先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企业家首先要正视自己企业与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根据目标定位,提出可行性企业发展战略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及一系列战略和战术措施。为将企业家的理想和理念变成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行政主管要在企业党委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大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适时提出有主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大型框架发挥主导作用。
三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有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高经营管理思想,这是“道”;把高层经营管理思想加以策划传播,使员工能够认同和理解,并付诸于行动,这是“术”。要使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被广大职工所接受,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正确处理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激励性因素与管束性因素的关系;要从全面修定企业现存的管理制度入手,采用民主程序重构企业制度,并使之具有系统性、可识别性和可操作性;要注重制度执行中的文化因素引导,强化在企业价值观指导下的自觉制度意识教育;要认真进行企业制度的文化评价,分析重构的企业制度文化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要敢于拉大经理人、高技术人才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分配差距,充分体现人力资本与人才资本的不同价值;要对公司进行再造,打破原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实行扁平化管理;要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竞争上岗,做到一岗一薪,岗变薪变,以薪换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每个人的内在潜力和创新活力;在企业形象文化建设上,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效应,把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企业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和强烈的视角效果。
5.浅议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五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我们是参与的主体,学风建设的根源在于学习的动力,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在这段过渡时期内,我们应做好准备工作,为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应好好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更多地储备知识,创建更好的学风显得尤为重要。
树立“创优美环境,建优良学风,从自己做起”的意识,明确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以创建优良学风为己任,为学风建设献计献策,积极参加学风建设,从严要求,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大学生。培养文明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宿舍、班级环境。
我们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应做到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与设施,拓宽知识面,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树立积极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活动。
在严格要求自己的过程中,自律就能体现出来。自律是人的一种内省活动,更多地依赖于人的自觉性,渐渐就形成了习惯和品质。然而任何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都需要经过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熏陶、教育、培养来形成。现在我们最直接的体会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充分考虑并发挥我们的自主能动性,调动我们的积极性。我们感到班级管理不仅是辅导员、班委的事,更是我们自己的事,实现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的事情做好了,在生活学习中增强了我们的素质,那么何为素质呢?
我们从老师那儿学到的东西称为素质。我们很直观的感觉便是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加我们用科学来对待生活。再第二课堂上,比如在机房上机后,看到班委检查凳子是否放整齐、门窗是否关锁好,配合老师做好清理工作,恢复机房整洁,我很是敬佩这份责任心,也加入其中。在站台买票时,尤其是过节回家,一条条巨龙般的队伍让我等待。归心似箭的心情甚是迫切,缓慢地挪动中有份躁动与不安,看到有人插队更是愤怒,这个反例告诉我不能这么做。这便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己内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取长补短,为自己所用。我们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并运用到实际中,这便是文明的体现,社会就进步一大步。
6.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六
张少刚 赵全来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 宁夏银川市 750026)
摘要:单纯依靠传统的行政方法的安全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营造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相统一的“安全文化”是建设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通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能够很好的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利用文化的力量,引导全体员工采取科学的方法从事安全生产活动,激发员工将安全视同为个人成就和集体荣誉,实现“ 要我安全 ”、“ 我要安全 ”、直至“ 我会安全 ”。企业安全落实了,事故事件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自然提高了。
关键词: 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安全培训
安全是企业发展重要保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头等大事。生产事故对企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要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内,必须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大力推行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建设。
一、何为企业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到底有什么作用?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1991年出版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提供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内重要性尤为突出。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全员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持续改善安全业绩、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标。
二、企业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就能万事大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 的,员工下意识的自觉执行管理规定才是关键。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仅有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手段是不够的。当前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化,设施设备的危险不能根本避免,因此需要用安全文化手段予以补充。安全管理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被管理者为了某些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多挣钱等,会在缺乏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无视安全规章制度,“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每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然而这种不安全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制止的话很容易“传染”给其他人。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发生事故。安全文化手段的运用,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先天不足。安全文化建设是事故预防的一种“软”力量,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以减少人为事故。利用文化的导向、凝聚、辐射和同化等功能,引导全体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安全生产活动。利用文化的约束功能,一方面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引导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通过道德规范的约束,创造一种团结有爱、相互信任,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发现不安全因素,共同保障安全的和睦气氛,形成凝聚力和信任力。利用文化的激励功能,使每个人明白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的价值。
管理者无论在何时、何事、何处都密切监督每一位职工或公民遵章守纪,就人力物力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就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疏漏,那么在管理人员不在现场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对同一项作业会采取什么样的做法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一家化工行业从事建筑施工的承包商,为了将一建筑物屋外墙壁上5米高处的一节废旧管线拆除,如果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冒险作业,只需要仅仅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作业,如果落实安全措施,经过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得知进行此项作业需要搭设一个脚手架,建一个作业平台,再在上面焊接系挂安全带的锚固点,整个一套安全措施弄下来,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远远的超过干活的时间。于是,就有了不同人的不同干法,一种是钻管理的漏洞,省去诸多麻烦,心存侥幸心理违章作业;另外一种就是严格落实安全措施,不怕麻烦,不走捷径,严格按照高处作业管理程序作业,结果是为了完成此项工作任务,后者付出的成本显然比前者多得多,而前者不安全的作业行为发生事故的风险又会大很多,为何在有些单位有些人会抱有侥幸心理走捷径冒险蛮干,而在一些单位又会是另外一种结果,即便安全管
理人员或领导不在现场,作业人员依然按部就班不怕麻烦,一步一步按照规程进行作业,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文化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安全文化的作用是通过对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人们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法”转变成“我要遵章守法”。
三、安全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员工在一个企业里长时间被教育、培训、影响的结果。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说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比作是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的话,安全文化则可比作是制约员工安全行为的道德规范,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企业要想在社会上赢得信誉,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把企业安全文化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学科,因此必须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需要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建立完善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和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作业行为,减少违章引发的事故,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建设安全文化,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是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建立起安全自护、互爱、互救、应急的安全文化体系,在职工中树立起安全、高效的个人和群体的安全行为规范以及安全与健康的目标追求,营造“一人违章,人人谴责”的舆论氛围。企业要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事故、伤害事件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使生产经营环境长期处于相对安全稳定状态。更重要的是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稳步提高,才能推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大有益处。
四、宣传、教育和培训是安全文化的有力推手
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把尊重人、关注人、关心人作为中心内容。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在企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环境的改变、机器设备状况的改变、设备的操作与管理,都是靠人来实现的。研究发现,96%的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因此要开展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性政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同时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营造民主参与的氛围,鼓励他们发挥主动性和独创性,充分释放其智慧与才能,规范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增强职工意识和价值观念,员工一旦违背了安全行为标准、安全生产理念,就会自责,会受到大家的谴责。
四、结束语
企业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是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是企业的安全理念、行为和表现在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宣扬和推介,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安全行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准则和灵魂,贯穿于企业安全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员工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改变员工的行为,使员工产生自发的控制作业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在根本上达到降低事故的目的。
参考文献:
7.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七
从其基本内涵来看, 社会建设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的。广义的社会建设, 是相对于自然界而言, 指整个社会的建设, 即指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 也就是俗称的“大社会”。狭义的社会建设是并列于经济、政治、文化而言, 是“四位一体”中的“一位”。指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建设和管理, 也就是俗称的“小社会”。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广义的社会建设, 要靠各个子系统的建设与和谐运行来支撑, 而狭义的社会建设, 也必须要整个社会建设作为自己建设的社会大环境, 需要其他各子系统的配合。而本文所讨论的社会建设则主要是指狭义的社会建设。也就是指执政党与政府领导全社会力量从事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制度设计与社会管理活动。所以社会建设的内涵是十分广泛而丰富的。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就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由此可见, 党中央高度重视我们国家的社会建设问题,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它是深层次解决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 我国目前正处于“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 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是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 经济发展失衡, 社会分配不公, 城乡差距扩大, 自然环境恶化等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社会建设的相对滞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已成为各种矛盾之源, 要深层次解决矛盾, 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快社会建设。
第二, 它是全方位推进中国改革的必然选择。从整个改革发展的进程来看, 当前的中国改革正处于全面深化的关键时期, 面临从“无序化”改革向有序化改革;从增益型改革向均衡型改革;从边缘层改革向核心层改革的转变。也就是说, 30年前的中国改革是在我国经济极其落后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由中国农民首先发起的, 它缺乏理论的指导, 只能选择走“一步看一步”的模式, 只能以发展经济为目标, 所以当时的中国改革是无序化的, 是增益型改革, 是从边缘层开始的。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这要求我们在制度上要有创新, 要有新的政策选择和目标定位, 这就是公平共赢和公权的进一步透明, 也就是要实现这里所说的三个转变。而这些转变的完成, 则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 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
第三, 它是全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建设的目标所在。因为社会主义最初是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 从其兴起的背景来看, 就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不合理, 解决资本主义的过度拜金而造成的社会不和谐, 建立一个真正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那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呢?从方法论的视角来看,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构成的统一体, 所以和谐不是没有矛盾, 而是指要保持结构上多样性的统一, 有差异的包容, 社会重构过程中保持协调平衡。从基础特征来看:社会和谐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大特征相互联系, 互相作用, 要想真正达到这一目标, 还是要加快社会建设。
总之, 社会建设与科学发展紧密相连, 与基本民生息息相关,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既是消解社会矛盾, 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表明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决心和实效的必要途径, 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及其深刻的意义。
摘要: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深层次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8.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八
关键词:绿色建筑;城乡建设;意义;可持续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要求,采取“强制”与“激励”相结合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手段初见端倪。所谓绿色建筑,是依据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领域,综合运用生态学和建筑学的具体原理,合理组织建筑内外空间、建筑系统内的其他有关元素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与此同时,使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与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功能,为人们居住生活提供舒适的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处于良性循环的空间系统内。
一、逐步在城乡建设中推行绿色建筑
(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发展现状已经对当前建筑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因此,传统的高消耗、高耗能的发展模式于经济、于环境都不在适应其长期的发展,也严重阻碍了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行新的、有利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模式势在必行。随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广泛推行以来,国人对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重视起来,进一步引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人民大众的思想理念之中。
(二)在城乡建设中推行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
所谓的“绿色建筑”,它所要表现的是以高效的利用资源为主导,采用绿色建设为基本理念,即使在一定程度上会相应提高其建筑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确实是起到了节能的作用。在使用初期投入的成本,会在今后的使用中慢慢节省回来。以节能9%的房屋为例,建设成本7—9%左右的加价,能在5—8年时间里,通过取暖、用电以及其他生活使用中节省回来;由于利用了“绿色建筑”这一理念,大大的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疾病的发生几率也逐渐降低。
二、城乡建设中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
(一)大众的思想意识
在我国,有害存在一部分人群,不能够正确的理解绿色建筑是怎样一个概念,在实际建设中,一些看似拥护绿色建筑建设的设计师,其实只不过是在有限的空间布置几块小草坪和几丛灌木,将其称作为此,不仅没能带动绿色建筑的推广,反而使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意义混淆,使实质上的绿色理念被忽略。
(二)经济条件制约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居民来说,这样一种理念似乎与公众仍存在一定的距离。一些大众对绿色消费理念的理解尚不完善。其实,绿色建筑也就是从自我做起,以环境保护来维持绿色建筑的长久生存。
三、影响我国建筑节能推进的深层根源
(一)制约我国建筑业节能推进的主要根源
首先,对于建筑领域各个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制度;其次,公众节能意识不足,且能源价格目前偏低。初次投资成本的增加,一些业主、消费者对此缺少一定的吸引力;再次,施工监管不力、施工验收监督不力,使节能项目的质量难以保证,对此,我们也缺乏有力的惩罚机制;最后,节能技术的基础研究不够,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很难明确得知一项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效果、节能效果,很多项目选技术时都遇到这个问题。
(二)推行绿色建筑的重要措施是整体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理念,结合本地实际气候、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全面评价分析,整体设计,而不能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在经济不太宽裕的情况下,将有限的材料用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体设计将直接影响到绿色建筑的性能和成本。
(三)以人为本,和谐宜居
追求高效节约,但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应充分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域条件等特点,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集热和制冷,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使绿色建筑节能满足国家标准,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四)可持续绿色场地设计
绿色场地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现状环境和建筑来使城乡设计和施工一致。在设计中可以遵循几点:首先,尽可能利用现状的地形与地貌,高差比较明显的坡地,宜采用适合坡地建设的建筑,根据地势高低不平的特点设计的建筑方案;其次,建筑效果要有一定的层次感,且错落有致,利用地理现状,节约了建筑材料,外形气势宏伟,利用的坡度建筑应考虑户与户之间的日照,朝南布置,间距合理长效控制。由于具有坡度选址时应调查场地的土壤构造及其承载力,在地下水源水质比较好的地方,绿色建筑还可以地下打井以解决部分生活用水
四、结语
绿色建筑,不但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和,更重要的一定是要具有经济性。在经济型的前提下,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高效率。各种资源效率中最重要的是能源效率,能源效率越高,越能节省寿命周期费用,不但提高绿化效果,更能增加投资绿化建设的能力。因此,能源效率的提高,是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条件。绿色建筑的发展印证时代的需求,我国绿色建筑继续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采取“强制”与“激励”相结合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手段初见端倪,我国已迎来了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容咏勤.绿色村镇住宅建设模式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
[2]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刘瑜,覃琳.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发展演变[J].室内设计,2012(06)
[4]陈薪,龙惟定.建筑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J].低碳世界,2013(08)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建筑节能,2011(03)
9.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九
警营文化是公安机关在长期的警务工作中形成的为本单位民警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习惯行为。他是具有独特群体性特征的一种文化,是经过长时间培养,和有意识地引导形成的。良好的警营文化活动能激发民警的进取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对营造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提高民警的素质,丰富民警的生活,稳定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各项公安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生要的意义。
以学习型警营建设为基础,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完成新使命的需要。在新世纪,社会已发展到信息化时代,社会成员素质普遍提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警队建设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新时期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对完成历史使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建设学习型警营呢?顾名思义,一个单位或一个个人必须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通过有计划的学习,逐步提高全员的素质。要通过引导警营文化正确的前进方向,来全面推动公安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在学习型警营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科学地安排,循序渐进。如一些单位和组织开展
1的40+4活动,引导大家每周双休日自觉加4小时的学习时间。再如,“警营开放日”、“警营一日”等活动等,逐步建立完善的“自我学习机制”,改变心智模式,都能有效地促进单位群体学习的热潮。实现大家能学习、能思考和能创新的目的。只有不断学习超越,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才能在信息化的大潮中发展。
以警营文化促进民警素质的提高,是公安业务建设的需要。公安业务离不开执法活动。在新形势下,民警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才能适应工作。公安工作的特点要求公安队伍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才能具有战斗力。目前民警对新科技、新知识掌握的少,专业人才匮乏。在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公安工作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公安民警的文化素质对公安工作的影响和制约已十分明显。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就很难适应新的战略、新的思想,也无以实践和实施科学管理、科学决策,自然就无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社会服务、安全服务。因此,开展定期进行“大讲堂”活动,读几本好书,开展每年进行全员培训等积极向上的警营文化活动,以及落实公安部实战技能训练,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可以帮助民警较快增长知识,更新观念,提高技能。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和与时俱进的观念武装公安民警的头脑,用过硬的本领武装自己,将会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满足公安业务在新形势下的需要。
2三、以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和优良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是完成繁重公安业务的需要。
警营文化不是简单的唱几首歌、打几场球,而是要在民警生活、工作的细节中产生集体的心理“共振”,使民警对消极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将之摆上桌面成为各级领导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目前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警力紧张,工作量大,经常加班加点,非常辛苦。一是多组织一些民警参与面广的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征文比赛、体育比赛等警营文化活动,同时还应当推陈出新,更多地推出反映新时期公安民警思想志趣、品格风貌的警营文化活动的新形式。通过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缓和民警的紧张心理,调节民警紧张情绪。要围绕警营文化建设,不断巩固和扩大公安宣传文化阵地,推动公安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及其他各类文艺创作,鼓励爱好文艺创作的民警多出群众所喜问乐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作品,这样做不但可以扩大公安机关的社会影响,而且能够调动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民警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要利用好警营文化网站,有能力的公安机关建立警察博物馆、民警文化娱乐中心、举办警察文化节等,树立新时期民警知识丰富、技能全面、态度和蔼、文武兼备的新形象。二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强环境建设,要逐步改变民警的工作、住宿条件。要开展好“两室一廊一院建设”,建立环
10.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 篇十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论文摘要: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
《建议》重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从指导思想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党同志只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不断增强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1.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十一
我们学校正推行文明校园建设,其中许多项目与语文高考有很大联系。
一、体现在语言表达题上:
有与“设计班徽编写班歌”活动类似的高考题,比如:(09年全国卷):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09年山东卷):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
我是雪
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我是水
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有与辩论赛活动相类似的高考题,比如:
(07浙江卷)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
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
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
有与节目主持相类似的高考题,比如:(09年北京卷)今年10月1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聚会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险抗灾部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众游行队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
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一个,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
要求: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得体;不少于100字。
从上述高考实例中可以看到现在高考命题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一定是学生能够下手去做的,甚至是在他们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参与的事。
二、体现在高考作文上:
比如:08年汶川地震后我校组织捐款献爱心活动降旗活动,对全校学生进行教育。而08年全国卷恰恰就是涉及到抗震救灾的,四川卷更是直接以“坚强”为话题来命题。
在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的今天,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偶然但更是一种必然。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得分能力仅仅是依靠讲方法背诵例文是不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來。”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学生痛苦作文主因之一,便是脑海中写作素材的缺乏,缺少生活,思维被禁锢在教室里,作文胡编乱造,既缺乏真情实感,又枯燥、干瘪。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素材,且有了表达的欲望,是否就一定能创作出一篇佳作呢?答案显然是不能。因为素材总是要经过写作者的分析、认识、提炼才凝聚到文章中去的,这一过程就需要靠感悟去开发、去消化、去利用,而感悟的核心就是“感动、欣赏”。这里的“感动、欣赏”并不是单纯指对文学作品,而是指对所有的事物,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甚至路人的一颦一笑。学会感动,学会欣赏,惟有如此才能写出感动他人的文章。
总之,近年的高考作文,审题难度明显下降,但加强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倡导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这除了课内学习的课程知识之外,还要求学生应该更多的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和思维面。而这些仅仅在课堂上是无法做到的;这时校园文化建设起去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和空间。比如,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流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是近年来对青年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社会思潮,尤其是它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就会削弱和阻碍先进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发展,使校园文化失去正确的价值导向,甚至引发思想上的混乱。
12.浅谈企业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十二
企业要寻求稳健有序的发展, 必须在内部管理上做足文章。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工作, 企业才能赢取市场, 开拓市场。当然, 企业管理过程中离不开企业法律文化的积极参与, 法律文化在企业实现科学合理内部管理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 有助于实现企业依法经营管理, 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的有序管理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来加以保障。否则, 企业的发展将陷入困境。当今社会里, 大多数企业都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规模, 其规章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健全性已经被企业逐渐关注。以往那些有违法律法规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形势,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前途, 缩短企业的生命力。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建立健全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 实现企业依法依规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 使企业朝健康有序规范合法的方向发展。
(二) 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法律观念, 使企业规章制度得以落实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必须得以贯彻落实,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 多数企业都借鉴或自行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 但在实际管理中不能很好的落实, 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能够促使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树立员工的法律意识, 使他们诚实劳动, 自觉遵纪守法, 使企业规章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有助于提升或巩固企业形象, 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
企业的良好形象是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元素。一个企业良好形象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树立。相反, 如果企业在某个细节出现纰漏, 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原有良好形象的坍塌。因此, 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能够使整个企业树立起诚实守信, 不欺骗消费者, 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经营理念, 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或者逐步巩固已有的企业形象, 使损害企业声誉的行为得以有效克制或避免。
(四) 有助于企业建立正确的内部矛盾解决机制, 维护企业内部稳定
企业的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目前, 很多企业在面对内部矛盾时总是希望通过非正常途径加以解决, 反而因对方对处理结果的不满, 引发更为激化的恶性事件,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通过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能够促使企业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内部矛盾解决机制, 引导员工树立法律意识, 在出现利益冲突时通过合法正当的手段进行处理, 使内部冲突解决机制得以有效推广, 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法律文化建设在企业市场竞争方面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企业依然要坚持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发展理念。市场经济在寻求自由发展特色发展的过程中, 仍然是一种法制经济。因此,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开拓市场, 就应当明确法律地位, 知晓相关法律知识, 并合理利用法律规则, 以确保自身的发展方向。
(一) 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当前, 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强大推动作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现象频繁发生, 往往使企业承受巨大损失。通过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可以积极推动广大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维权活动中, 及时有效的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同时, 员工也会自然的意识到, 没有知识产权, 企业的发展步伐会日益缓慢, 从而激发员工的自主创新意识, 扭转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的被动局面, 最终, 推动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二) 有助于企业建立突发事件预防应急系统, 从风险中寻求希望
市场经济所处的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显著特点。企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 机遇与风险并存。如果对风险处理不当, 企业的负面曝光率可能会直线上升, 使企业在突发事件中处于相当被动的境遇。因此, 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企业就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文化底蕴, 能够促使企业及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突发事件预防及应急机制, 使企业在真正面临突发事件时, 保持清醒的头脑, 能够将事件处理过程公开透明的呈现给公众, 从不利中寻求希望, 获得媒体和公众的认可。
(三) 有助于营造公平正当竞争氛围, 降低恶性竞争事件发生频率
市场经济背景下, 企业之间不再进行单纯的实力较量。各种发展策略相继登上企业发展的舞台。当然, 如果策略运用不当, 在可能给其他企业造成损失的同时, 也为自身带来麻烦。企业法律文化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起合法公平竞争的经营理念, 促使自身坚决抵制恶性竞争, 也可以对其他企业不良行为作出正确及时的判断, 有效避免其他企业恶性竞争给自己带来风险的可能性。
三、法律文化建设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意义
企业在追求利润效益的过程中, 还应当承当重要的社会责任。企业空有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和外部竞争力, 却不愿或不能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也是无法顺利前行的。毕竟, 企业无法脱离社会而绝对的独立存在, 其发展过程往往与社会发展形势紧密相连, 其发展步伐必须跟紧社会发展进步的潮流。因此, 企业必须在需求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
(一) 有助于带动中小企业和公众形成自觉守法的意识
企业在运转过程中时刻落实守法经营, 社会公众才能对其予以认可, 并对企业发展给予善意的关注。如果大型企业能够以身作则, 带头守法护法, 则中小企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公众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客观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是否能为他人多接受, 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 开展企业法律文化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相对于弱势群体, 企业具备更强的宣传优势, 可以促进社会诚信的稳固树立, 使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的良好风尚。
(二) 有助于倡导崇尚公德的社会风气
在很多灾难发生后, 多数企业都伸出了有力的援助之手, 也让社会变得和谐, 让公众感到丝丝温暖。因此, 企业在摒弃社会不良习气, 推崇良好社会公德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表率作用。通过企业法律文化建设, 企业可以在整体范围内营造法律文化氛围, 促使企业领导和员工抛弃惟利是图的腐朽思想, 承担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自觉维护生态环境, 巩固已经形成的善良社会公德。
四、结语
企业法律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过程, 而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工程, 光靠走形式讲排场是无法实现的。因此, 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抓好企业法律文化建设。只有努力坚持, 才能使企业法律文化的作用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有效的发挥, 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摘要:企业法律文化能够使每个员工认真谨慎的对待自己的本质工作, 尽量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源, 使企业法律风险得到有效的抑制, 并能够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本文论述了企业法律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市场竞争, 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希望企业对企业法律文化的重要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3.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十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十八大报告中,又再次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足以见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及程度不及发达国家,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且长期以来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发展目标重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逐渐趋于恶化。市场转型以来,虽然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建设的力度,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旧的影响因素尚未根除,而新的影响因素又凸现出来。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令人担忧,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严重的水污染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中国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危害度丝毫不亚于水体污染。近年来,雾霾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在华北地区,雾霾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治理大气污染已经刻不容缓。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在约140万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t,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1200万t,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如此严重的污染问题不得不让人反思,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可不容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许多政府官员追求经济的增长,惟GDP增长论英雄,虽然经济数据很好看,但是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并没有像数据那样增长,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得这种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显得没有说服力。绿色GDP,可持续发展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我们需要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用好这一制度,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使国家保护环境的意志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方针以及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是一条固定化,模式化的道路,是一条基于中国国情,不断探索不断适应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各不相同。要完成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就要根据形式的需要与时俱进,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容。在当今环境资源挑战日益严峻、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确保我国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当今中国国情的重要体现。
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只是停留在纸面面上的一个口号而已,需要落实到现实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靠某一两个人活着一两个部门就能完成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就自然会实现。环境保护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基本政策,但是这么多年来这些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不够完善,相信在新的环境保护法实行之后,这一状况会有所改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除了完善法律制度外,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领导干部身上,建立一支强大的执法队伍,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处罚也是至关重要。在过去,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环境执法手段软,再加之目前的确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实,使部分企业宁可冒险偷排偷放,也不按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办事。这些问题只有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才能彻底解决。
14.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十四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精神面貌现状分析
(一) 传统的娱乐方式
农闲季节, 农民朋友一般通过看电视、打牌、闲聊、到处转悠等方式来打发空闲时间。看电视除了能打发时间外, 只会让人越看越空虚。打牌除了能让人消遣时光外, 只会让人越打越浮躁。闲聊除了能让人彼此交流外, 只会让人越说越无聊。到处转悠除了让人漫无目的的游走外, 只会让人越转悠身心越疲惫。这些传统的娱乐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朋友精神方面的需求, 而且也不能提高农民朋友的素质。唯独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一本好书, 能让人为之欣喜和振奋。
(二) 科学文化知识缺乏
在农村, 近亲结婚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病不就医而信迷信的大有人在。可见, 科学在农村还很匮乏。导致科学在农村匮乏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普方面的图书在农村严重不足。常常由于经济原因的制约, 很少有农民主动买书看。如何解决农民免费阅读图书的问题是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其实, 在农村建设村级小型图书馆供农民免费借阅是一个可行且不错的办法。如果有供农民免费借阅的图书, 肯定有不少农民会利用农闲时间来看书。看书对增长农民的科学知识和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图书馆下乡, 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民无图书可读的问题。图书馆下乡应做为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措施的重中之中。我们不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一蹴而就, 但求科学在农村的普及随着图书馆下乡而不断深入。科学早一天在农村普及, 就能早一天惠及农民。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下乡的重要意义
(一) 图书馆下乡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 精神文明也应得到相应的发展。在农村, 缺乏的不是粮食, 而是精神食粮。好的图书无疑是一种上好的精神食粮, 而农村, 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好的图书。图书馆下乡无疑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 让农民朋友尽情享受文化盛宴。农民朋友不但可以通过读书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还能陶冶情操。农民朋友的精神风貌随之焕然一新, 就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新农村的建设, 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能够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二) 图书馆下乡可以为中小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资源
在农村, 大多数小学、中学还没有图书馆, 这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多少阅读资源, 而他们仅仅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下乡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农村图书馆不仅对农民朋友开放, 同样也对小学生、中学生开放, 让他们有好书可读。图书馆下乡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 有利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有利于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 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和中学生是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期, 他们这个年龄段学到的知识可以终身不忘, 图书馆下乡可以为他们在学习的黄金时期提供足够的知识资源。
(三) 图书馆下乡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
书, 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是哺育心灵的母乳, 启迪智慧的钥匙。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 书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简而言之, 书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 书能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 书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图书馆下乡, 服务对象和受益对象大部分都是农民, 他们通过自主阅读、广泛阅读、持续阅读, 他们的素质会随着不断的阅读而不断的提高。
(四) 图书馆下乡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在农村, 酷爱读书的人不在少数。然而, 有一部分人由于经济原因买不起大量的图书, 这成为了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道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图书馆下乡如同久旱逢甘露, 长夜得明灯, 及时满足了那部分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图书但又酷爱读书的农民朋友的学习阅读需求。图书馆下乡, 意味着图书可以免费借阅, 农民朋友不用自掏腰包就可以阅读自己想读的图书, 从而免去了他们由于购买图书而支出的那部分费用, 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是显而易见的。
(五) 图书馆下乡可以让图书资源共享
农村图书馆实行免费借阅制度, 借阅者将图书从农村图书馆借出去, 并在规定还书日期内将图书还回图书馆, 这样图书就可以周转使用, 同一本图书就可以被不同的借阅者反复借阅, 真正做到了图书资源共享, 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每一本图书的作用。图书馆下乡可以让图书资源共享, 既做到了大家有书可读, 又可以节约大量用于印刷的纸张, 节能环保是肯定的, 这与国家和政府所倡导的“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高度一致的, 必定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图书馆下乡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下乡是培养现代农民的基本保障, 图书馆下乡是指导农民科学务农的重要依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图书馆下乡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期待图书馆下乡能早日实现, 以促进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闻骥.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科学时代, 2009, 10.[1]张闻骥.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科学时代, 2009, 10.
15.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十五
摘 要:天冠集团坚持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职工树立文明礼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的良好个人道德修养,从而形成促进企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工作中心、融入整体工作部署、融入员工思想实际,在推动跨越发展中凸显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为国有企业如何构建和谐企业做出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精神文明;和谐企业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保证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企业各种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进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所在,已被以往我们工作的实践所反复证明。天冠集团多年来所获得的众多荣誉称号,就是全体干部职工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核心内容之一。企业的发展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和创造力,企业利益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展,在构建和谐企业的道路上就能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三)精神文明建设为打造和谐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展示企业良好的形象。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对职工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企业稳定和利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增进企业职工的共识。
二、天冠集团在文明单位创建中的具体实践
(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基础
1.理顺关系,确立地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公司党委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当作战略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用制度来协调,用制度来规范大家的言行,运用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领导班子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地发掘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着力营造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坦诚共事的良好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近两年来,天冠集团党委根据市委安排,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重要精神,促进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大转变、领导方式大转变、服务方式大转变、工作作风大转变,有力地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保证了企业年度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结合公司形势任务,举办专题讲座,对班子成员进行政治教育、廉政教育和法制法规教育,积极学法用法,自觉做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表率。
3.认真贯彻廉政准则,靠人格力量去感召职工,凝聚职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重大物资采购、设备采购、基础项目建设、技改工程等一律采用招投标制,公开条件、公开信息、公平竞争,增加了透明度,从源头上杜绝了违纪事件的发生。领导班子成员敬业奉献、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范赢得了广大员工的信任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4.重视作风建设,净化企业风气,提高工作效率。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虚心听取职工群众的反映和意见,以改进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二)以提升企业文化为依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力度,建设独具特色的精神文明阵地
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我们始终坚持“制度管企,文化管人”的治企理念和发展思路,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力度,狠抓文化管理,凝聚发展合力,强化企业道德体系建设,为助推公司实现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冠集团是目前国内存续最完整的“红色企业”,在1939年,中共南阳地下党为了支援抗日,组建了芳林酒精厂,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的“红色工厂”。77年来,企业形成了浓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如何把这种企业文化提炼提升,让其形成理念,形成制度,成为职工的行为准则,是公司近几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
为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天冠集团以传统教育为核心,以规范员工行为为目的,不断提炼企业文化。撰写了厂史《芳林春秋》、《宏基初奠》,讲述天冠集团的早期创业历史。汇编了资料《创业者的足迹》,记载天冠集团职工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创建了集团厂史馆,收集企业各个时期的有价值文物,布展图片、文字、实物。我们把三年自然灾害,工人上山采集野生原料生产自救后,下山的日子9月24日定为传统教育日,提炼企业史料,开展传统教育,使职工系统了解工厂历史和前辈的创业艰辛,增强大家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特别是大型电视连续剧《博弈》在中央电视台八套热播,再现了天冠的创业历程和发展成就,成为企业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为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我们把“三爱”主题教育作为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的“灵魂”贯彻始终,特别是近期我们以南阳市“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全国卫生城市”为契机,围绕“倡导文明言行、维护公共秩序”,在企业内部开展“学礼仪、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着力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塑造文明天冠的良好形象。大力开展职工道德教育活动,教育和培养广大员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良好道德风尚。集思广益,发动群众自我制定符合道德实践特点、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道德规范,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职工,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样板,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努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青年团员中,大力宣传“奉献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务理念,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与职工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
(三)把加强思想建设,树立诚信友爱的道德观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构建和谐企业的精神环境
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天冠集团是由地下党创办的红色企业,多年来,企业坚持在职工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坚持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职工树立文明礼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孝老爱亲、遵纪守法的良好个人道德修养,从而形成促进企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引导职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企业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引导职工讲礼仪、守规矩,培育和谐文明道德风尚。开展了“月度之星”、“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双文明班组”、“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宣传、表彰公司涌现出的各类道德模范。一线职工陈云科九次勇救落水人不留名,集团公司将他树为见义勇为道德典范,陈云科在2013年被评为南阳市第三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之后,后被评为河南省文明职工。一线职工华合玲19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公爹,被评为天冠集团孝贤之星。她的先进事迹在《南阳晚报》全方位进行了宣传报道,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职工,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样板,华合玲的善行义举感动社会各界,作为“孝老爱亲”的典范,被评为2015年度河南省身边好人,同时,华合玲同志被中国文明网评为2015年12月份中国“身边好人”候选人。2016年3月1日,中共南阳市国资委委员会印发通知,决定在全系统开展向河南省道德模范华合玲同志学习的活动,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健全各项制度,实行科学管理,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推进物质文明,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像我们天冠集团,在前几年酒精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跳出传统思维的局限,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可以这样说,正是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才使职工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有了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和谐企业的可能。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干群关系融洽,职工心情舒畅,就能团结奋进,全身心的投入到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去。精神文明建设和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到了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作用。
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党中央在不同时期的任务要求,从企业发展和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的需要出发,每年年初都要研究和制定《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目标和规划,不断修订和完善文明单位管理的各项制度,不断充实公司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机构,使公司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呈现出党委书记、总经理亲自抓,副书记具体抓,班子成员一齐抓,支部书记分层抓,班组长包干抓,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局面。对公司生产、经营、科技、安全、精神文明、劳动纪律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制度进行了调整与充实,通过制度规范约束大家言行,形成遵章守纪的机制,靠机制去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
三、几点启示
(一)增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领导重视是关键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既有兼容性又有互动性,精神文明建设能否搞好,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主要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认识程度和工作力度,精神文明建设在运行机制上必须纳入管理轨道,做到围绕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技术改造、文明生产、高产低耗、无污染等重点工作开展创建活动,才能真正实现精神文明与生产经营同布置、同实施、同检查、同落实,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
(二)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内涵,突出实践是重点
精神文明工作虽然不是中心工作,但它影响中心工作,精神文明工作搞好了就能促进中心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反之亦然;精神文明工作必须紧贴中心工作,搞好服务,这样才能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所以说,精神文明建设要根据中心工作的实际情况,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科技进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载体,切实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职工群众改善民生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企业竞争力,“人”是核心
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提高人的素质,两方面内容汇聚成一个焦点——以人为本。要在职工中开展讲职业道德,守职业纪律,树职业形象活动,把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到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上来,增强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职工价值与企业价值共同成长,不断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实现文化内化和行为自律的目的。
四、小结论述
16.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篇十六
XX镇位于XX县东南部,是XX东南五镇的交通枢纽及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也是省政府确认的中心镇和XX首个省级教育强镇。全镇辖九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总人口约3.2万人。
我镇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于2014年1月17日全面完成,9村1居委全面实行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这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塑造农村基层党组织形象,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协作能力和拒腐防变的根本途径。做好形势下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9村1居委全面实行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后,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顺利开展,其表现为:
1、从机制上实现了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村支“两委”的整体功能,有利于村干部着眼全局,提高服务效能。村支书是村的各项工作和各项事业的“第一责任人”,村主任是民选的“村官”,对村民负责。同时,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目标又是一致的,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两者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村民自治。但党支部、村委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顾此失彼,各自带有片面性,从而影响了村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村民自治的到位。实行“一肩挑”,有利于实现村级各类组织工作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促进村干部讲究领导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2、从制度设计上消除了“两委”矛盾的根源,有利于构建奋发有为、团结向上的和谐班子,有利于促进村“两委”的协调运转,减少推诿、扯皮。尽管《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地位及其各自职责,村党支部、村委会也都分别制订了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但具体到一个村,既要强调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又要强调村民自治,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内容界限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导致了两者的权力之争,遇到好事抢着上,遇到难事往后让,造成“两委”班子之间的矛盾和工作上的推诿和扯皮。实行“一肩挑”后,村里的领导核心显而易见,村级各类组织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两委”合一,目标同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
3、有利于体现精简效能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实行村支书、主任“一肩挑”,可以减少干部职数,进而减轻农民负担,这在规模较小的经济薄弱村,显得尤为必要。但就深层次的思考,其重要意义更在于对工作环节的精简,便于加快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实行“一肩挑”,支部书记可以统筹考虑,对工作作出合理安排。
二、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9村1居委全面实行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后,其弊表现为:
1、缺乏监督制约。村支书兼任村主任,权力相对集中,如果监督制约措施不配套、跟不上,容易形成一言堂的家长制领导作风,甚至滋生腐败现象。
2、容易造成支书工作压力过大。实行“一肩挑”后,必然要涉及到一些村干部职务和分工的变化,其心理的不平衡,往往表现在工作上“出工不出力”。把村支书直接推到村务管理的前沿,陷入各种繁杂事务之中,成为基层各种矛盾的焦点。
近年来,XX镇党委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教育为基础,制度为保证,监督为关键”的思路,初步构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农村基层惩防体系,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➀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将政治素质好、作风过硬的同志选进村班子;➁是强化民主监督并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因地制宜开展学习,使廉政教育入脑入心;➂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检查,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17.医院建设静配中心的重要意义 篇十七
一、什么是静配中心?
静脉配制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又叫静配中心,它是指医院药剂科提供静脉输注混合药物的配制服务,定义为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到过培训的药护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制。简单的说就是各科室医生通过电脑将医嘱下到静配中心,工作人员在洁净环境下集中配药,将配好的药物送到各科室。
二、静配中心因何而来
静脉输注是医院治疗的重要手段,而药物配制则是它的第一步程序,但这一常规操作在我国尚未完全规范化管理,由于微粒、热源、活性微生物等广泛存在于空气中,使得冲药配药环境的清净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极易造成药物污染,输入人体后可引起热原反应、毛细血管栓塞等严重后果,据文献报道,美国约有200万人发生医院内感染,30万人由此丧生,死亡率15%,国内报道最高死亡病人医院感染率63.1%,最高医院感染直接死亡为9.3%,因此,洁净环境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注配制已成为必然趋势。
三、静配中心的工作流程
全新集中配制流程:医师开医嘱→护士处理医嘱→双人核对→录入医嘱→传递至PIVAS→药师审查处方(未通过审查返回医师处)→打印标签→药师摆药→再次核对→护士进行药物配制→
药师再核对→包装→成品配送→护士接收→核对→给药
右图为工作人员根据医嘱选药。
左图为药师分科室配药。
四、建设静配中心的意义
1、确保药品配置质量和静脉用药安全
传统静脉输液中的加药工作由各病区护士在各自的治疗室内完成,主要存在以下难以解决的问题:①治疗室的环境空气极不洁净,难以避免药液受到污染;②护士在治疗室内加药随机性强;③加药程序不连贯,有时会因多种原因中断加药操作,使已打开包装的药物露置,从而留下安全隐患;④由于临床护理班次和工作安排等因素,使摆药与查对经常是同一个人完成,加错药极不容易被发现,查对制度缺乏严谨性,执行不力;⑤非专业人员配置药物(临床护士无药学背景,仅凭经验配置,难以发现药物混合造成的不良反应)。
PIVAS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①PIVAS的配置室洁净度达万级,每个配置操作台的洁净度达百级,并且从护士进仓加药到工作台消毒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效防止了空气微粒对药物造成的污染。②查对制度严格。PIVAS的工作流程连贯紧凑,病区医嘱经护士工作站核对无误后,通过电脑发送到PIVAS,临床药师审方、打印医嘱单和输液标签,分批次交给药师(士)摆药、签字,由护士核对无误并签字后传人配置间;配置前护士需再次核对后方可进行配置并签字,配置好的药品传人成品包装问,由药师(士)复核并签字、打包、装箱;运送到病区后,病区护士需当面核对清点,方可用于治疗。整个配置过程需要经过6次的药师和护士核对,且医嘱单、输液标签均为电脑打印,避免了人工抄写失误,流水线式操作程序也强化了查对制度的严谨性。③配置操作规范。药师审方注重药物间与溶剂间的相容性,并且提出合理的给药时间,避免了护士凭经验安排输液和控制给药时间等不合理用药问题。配置人员的相对固定,可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了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几率。④环节质控标准明确。因配置中心严格的查对制度,故可按照配置工作流程设定反向反馈的质控标准,严格控制医嘱执行、药物配伍、摆药、溶药、粘贴标签等重要环寄的工作质量,从而提高药物配置的质量。⑤输液采用“百特”软袋包装液体,即全封闭输液系统,彻底避免了外界空气对输液的污染。
2、有利于临床药学发展
临床上的习惯方式是:医生开处方,药师发药,护士冲配输液。由于护士对必要的输液配伍知识和药理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只凭经验和说明书配置输液,故增加了病人用药的危险性。开展PIVAS后,药师下临床与医师共同协商制订病人的用药方案,还可直接观察用药效果。药师利用自己熟悉药物的理化性质、稳定性、不相容性优势,进行静脉药物混合配置时,可随时对输液进行检测,有效避免了目前临床护士以目测澄明为准的盲目性,真正做到了为患者用药安全负责;同时还可收集关于临床药物效用和药物相溶性等方面的信息,丰富和提高自身的药学专业水平。建立PIVAS,不仅是将药物配置转移到净化间进行,也将仅由医生、护士接触病人的医疗模式改变为医生、药师和护士共同面对病人的新模式。这一转变有利于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更充分地展现药学人员的技术地位和价值,使药学工作者多年来“上临床,指导医生合理用药”的愿望成为现实。另外,建立PIVAS也有利于药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如对某些肿瘤药物的药敏研究、合理用药软件编程的研究,这样可充分发挥药师的职业潜能,进一步提高药学工作在医院中的地位。
3、增强职业防护
对于某些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药物,尤其是抗癌药物等细胞毒性药物,在开放的环境中配置,可使药物粉末及液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会严重损害配置者的健康。美国芝加哥地区某医院抗肿瘤药物准备间的空气中(320h监控)存在氟尿嘧啶及环磷酰胺。在7位正在配置一种细胞毒性药物的护士尿样中,可检测出该药物的代谢物。PIVAS使得对正常人体有害的药物的配置工作在洁净安全的生物安全柜和水平层流工作台中完成,大大减少了药物对医护人员的毒害。生物安全柜采用负压无菌技术,可把药物微粒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且配置人员穿着隔离衣,戴橡胶手套、口罩和防护镜,避免了药物与配置人员的接触。
4、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PIVAS强调专业分工,使护士用于药品配置的时间大大缩短,护士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据统计,集中配置前,全院护士每天用于输液配置的时间约为150min,折合人力计约为19人,集中配置后仅需12人,节约人力近37%。节省的人力和时间可用来加强基础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工作,将护士的时间和爱心还给病人,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5、通过设计合理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建立PIVAS后,配置中心有临床药师审方,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给药方案设计。一项临床用药调查显示:临床上氨苄西林的常用溶剂
有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等,输液量100-1000mL不等。而研究证明,为保持药物的稳定并使体内血液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输注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抗生素时最适宜的溶剂是0.9%氯化钠注射液,最适宜的液体量是50-100mL,并应在短时间内输注完毕。故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于约100mL输液中,于0.51h内滴完,每日24次给药,既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又可减少药物分解而产生致敏物质。通过药师干预,医师纠正了青霉素类药物的给药方案的轨道,每日2次给药的病人数由10余例上升为100多例,既提高了疗效,又保证了用药安全
6、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PIVAS在物流上可使药物集中贮存和管理,防止药品流失、变质失效和过期。由于PIVAS购买的是大包装药品,可降低成本,还可回收因临时医嘱而浪费的药品,特别是对于儿科常见的小剂量处方。PIVAS通过合理的拼用,可将多余的药品还给病人,减少治疗费用,降低住院成本。2004年曾有一项关于PIVAS降低医疗成本的调研,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液体用量进行统计,自PIVAS开展后,在病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每日用药量和用药金额均呈缓慢下降趋势(用药量由平均400袋/d降至250袋/d,用药金额由每天平均30000多元降至25000元)。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药品损耗在配置中心建立前为8.2%,建立后则降到了0.34%,下降了7.86%。这充分说明PIVAS可有效地减少药品浪费,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百度上查的
“过去配药的工作由护士在病区内操作,由于病房人员混杂,环境条件有限,输液质量易受影响,病人安全用药难以保证。”刘叶玲介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解决了这一问题。静配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病区治疗室开放环境下进行调配的静脉用液体,集中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密闭环境下的万级洁净、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进行调配,确保药物不受污染,保证输液质量和病人用药安全。
“不仅如此,静配中心减轻了护士工作量,护士可以集中精力照料病人。”刘叶玲说,药物集中调配后,护士不用领药,不用调配输液,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临床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除此之外,静配中心还实现了负压环境下调配危害药物,免除了配药对病区环境的污染,保护医务人员配药时免受危害药物伤害。静配中心加强了对医师医嘱或处方用药合理性的药学审核,发挥了药师的专长与作用,有利于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治疗费用;便于药品管理,通过集中配置,还可合理安排药品、耗材的使用,实现药品合理分享、耗材合理共享,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五环节严格核对,确保配药不出错,泰安市中心医院静配中心工作主要包括医嘱审核→打印标
签→贴签、摆药、核对→混合调配→成品输液核对、包装与发放几个环节。“通过贴签、摆药、混合调配、入仓扫描、出仓扫描5个环节加强核对,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各种因素导致的用药错误,确保配药过程中不出错。”
【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荐阅读: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07-30
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08-05
人大代表视察双谊工业园区建设06-11
来凤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专题09-11
县工业园区建设调度会议纪要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