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2024-08-15

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精选16篇)

1.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篇一

今天,我来到了湖南省博物馆参观展览。湖南省博物馆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位于烈士公园西门旁,占地5。1万平方米。该馆馆藏文物丰富,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陶瓷、书画、近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首先我们去了马王堆汉墓展,走过回廊,映入眼帘的是一本本书籍和几幅图画,上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三十年多前马王堆汉墓发掘现场。从中我们看见了三个墓穴。分别葬着辛追夫人,利苍和利苍之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辛追,她的墓南北长20米,东西长17米,深20米。在展厅里我看见了墓坑的原址复原。这可真大呀!多深啊!我不禁惊呼。这个墓坑是漏斗状的,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直到底部4米多长,15米高的椁室。让考古队员和我们没想到的是里面竟然还有四层棺椁,上面精美的花纹让人震撼。特别是那具彩绘漆棺,上面绘满了各种神兽和云雾。画得栩栩如生,好像要窜出来了一样。棺椁上还盖着两幅巨型T型锦画,上面画着神秘的图案。

不久,我们终于走到了辛追夫人的遗体呈现处。他让我吃了一惊,两千多年了尸体却未曾腐烂,她身长154厘米,外形完整,部分毛发尚存、关节也局部活动,是世界上已发现年代最久远的一具湿尸。我又看了辛追的复原蜡像,这位女子十分逼真,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与我们交谈。虽然从我们家屋顶可以直接看到马王堆汉墓,但从来没有如此近地看仔细过,也没有如此感叹。

我们还参观了别的展馆,它们让我回到了历史的深渊,感受了历史的伟大,也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文物,让它们可以长久地保存下去。

2.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篇二

一、壶瓶山地质地貌资源的形成基础

壶瓶山旅游地质地貌资源的形成不仅受到内、外地质作用影响, 还受到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形成基础的特征。

1. 地层出露好、分布全。元古代板溪群至新生代第三系, 只有个别地层缺失外, 其他各个时代均有出露。

板溪群五强溪组是灰绿色板岩夹变质粉砂岩。震旦系上统多是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 下统是冰积砾岩。寒武系地层具有三分特征:上部是厚层白云岩及灰岩、中下部是薄层灰岩及白云岩、底部是碎屑岩。奥陶系下部是结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中部是页岩夹薄层灰岩, 上部是紫红色、黄绿色龟裂瘤状灰岩。志留系以灰绿、紫红、黄绿色砂页岩、页岩为主。泥盆系中统是石英砂岩, 上统是砂页岩。石炭系是黑色炭质页岩、灰白色块状灰岩及粗晶灰岩。二迭系以燧石结核、团块灰岩为主和厚层块状灰岩为主。三迭系主要是碳酸岩相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白垩系是紫红色钙质粉砂岩。第四系是砂砾堆积、残破积层。

2. 地质构造分布。

壶瓶山属新华夏系构造第三隆起带南延部分, 同时还受到东西向构造干扰, 构造线由北、北东转为近东西向、构成了保护区内特殊构造型式。东山峰背斜, 核部为震旦系地层, 南翼为泥市—清官渡断裂切割。六里荒—李家坪向斜、轴部由三迭系灰岩构成, 南翼产状较陡, 倾角由45°~75°, 北翼产状平缓, 倾南15°~35°。茶蛊坪—竹根坡背斜, 轴部为志留系下统地层, 产状平缓。壶瓶山向斜, 产状十分平缓 (5°~10°) , 抗风化力很强, 出现地形倒置, 成为区内乃至省内最高峰, 同时向斜被梯儿岩断层切割。区内有四条大断层: (1) 白果园正断层;东西向延伸; (2) 梯儿岩正断层, 呈北东向延伸; (3) 清水湾断层, 呈北东向; (4) 泥市—清官渡大断层, 呈东西向。

3. 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壶瓶山自雪峰运动阶段形成稳定地台以来, 地壳发展处于较稳定的阶段。早古生代末期加里东运动, 形成沉积间断, 并形成与江南地轴大致平行的东山峰背斜雏形, 因为受到淮阳山字型构造影响, 秦岭东西向构造干扰, 使之与石门———临湘东西向构造带联合。形成泥市———清官渡断裂带。

巴东期后, 由于印支运动影响, 主压力为南北挤压, 产生近东西向的壶瓶山、六里荒向斜及白果园背斜, 随之还出现白果园断层、梯儿岩断层和清水湾断层。泥市———清官渡断层继承活动, 在泥市一带断裂下陷, 沉积了白垩系第三系红层。

燕山及喜山时期, 前期褶皱更进一步强化成型。从溶洞层的分布来看, 形成1400m标高的水平溶洞和2000m标高的垂直岩溶, 另新生代形成夷平面上升到1500m, 这反映晚新生代以来区域地壳运动以垂直正向活动为主而且加剧地貌反差, 使山体持续上升, 其上升量超过1000m。断块抬升对东山峰及壶瓶山隆起也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上述一系列构造运动, 形成了现时区内的构造轮廓, 控制了全区地质地貌的发展。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于该区的岩石, 形成了现在壶瓶山的旅游地质地貌资源。

二、壶瓶山旅游地质地貌资源类型

1. 奇特的峰丛和峰林。

壶瓶山峰林奇异多姿、状人状物。在毛竹河东岸, 悬崖顶部分布有圆筒状峰林, 直径25m, 高约40m, 侧壁直立。四蹬溪上游铜人岩上有一“观音”石柱, 其附近有座矮石柱, 形如童子, 构成了“童子拜观音”奇趣景观。棋粱尖一带湘鄂边界的分水山脊如同刀切一样, 形成了一系列耸立于陡峭基底上的峰林, 尖峰连袂而起、形如九迭屏风、山色苍黛斑驳与漓江“九马画山”类似, 又称“七娘尖”。

2. 挺拔俊秀的山峰。

壶瓶山多次褶皱运动和断块抬升, 形成了160多座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 群山峻秀、峰峦迭嶂、云腾雾绕。壶瓶山主峰海拔2098.7m, 是湖南最高处, 特立云表、睥睨群山, 登上此峰, 举目远眺俊秀群山, 耳闻林涛声, 恰似千军万马, 令人心旷神怡、赞叹万千。

3. 飞流倾泻的瀑、泉、涧。

在构造地质作用和流水冲蚀作用下, 断崖、悬谷、峭壁及大涧发育, 流水渲泄直下, 溪泉、瀑布、龙潭、大涧构成了壮观的景象。最著名的是纸栅河的隔人潭及瀑布和深溪河上的香车潭及瀑布, 瀑布落差均在30m以上, 十分壮观, 宛如银屏凌空飞挂, 晶莹璀璨。寒光透肌、美不胜收。壶瓶山有多条大涧, 大涧是流水长期在节理和小断层带、线上作用的结果。例如, 卢家湾阳高有一条大涧。在雨季, 山洪顺涧而下, 水若野马、奔腾咆哮、落花水流、山鸟惊飞, 景象十分有趣。

4. 极富情趣的洞穴。

壶瓶山碳酸盐岩石的分布面积在60%以上, 所以岩溶地貌发育。区内大小溶洞遍布, 溶洞十分奇特, 洞壁构造绚烂多彩, 在似与不似之间。岩洞具有变化多端的空间美, 洞中有洞, 洞下有洞, 且洞中多有洞泉、地下水和瀑布, 水声淙淙。群仙洞是主洞, 洞内石钟乳、石笋琳琅满目, 争奇斗妍, 西北侧无数晶莹的石柱, 耸立如林, 东南侧沿洞壁陡崖通往下层溶洞, 由陡崖上俯视, 可见下层溶洞中石笋、石柱更多, 内瀑布和地下水, 水声淙淙。洞内石钟乳、石笋形象栩栩如生、花团锦簇。

三、壶瓶山旅游地质地貌资源的评价

1. 旅游地质地貌资源特征明显。

挺拔俊秀的山峰、奇异多姿、状人状物的峰林和峰丛, 洞穴点缀、瀑布飞流、泉水叮咚,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地质地貌资源。本区适合旅游和地质考察相结合, 既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同时又满足了地学考察和科研的需求。

2. 区位较好、客源充足。

壶瓶山位于湘鄂两省的边界。京广铁路、枝柳铁路与本区相连, 交通方便, 南北客源充足。旅游区与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和湘西旅游区相连, 形成“金三角”。通过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可获两大风景区的旅游信息, 还可配合两区的旅游热线, 使壶瓶山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3. 生态环境好。

3.参观蚌埠历史博物馆 篇三

刚进门,就看见两头大象化石,听姑姑说这是死后的大象经过几万年才演变成的化石。

上了二楼,我看见抗战烈士的石像。一个人指着一张地图。另外两个人坐在椅子上。似乎在商量着怎么打败日本鬼子。接着又看見了一个木制的老织布机和老式的自行车.还有一个类似大炮的东西.听姑姑说它叫火炮筒。往前走,看见了两个原始人的造型。他们都坐在石头上,旁边的鸟儿还能飞,看起来像真的一样。继续往前走.我们还看见了陶瓷艺术作品,有陶做的碗、陶做的缸……每一样都精美极了。

在三楼。我看见许多栩栩如生的古代画作。还有许多书法作品。这让我忽然想起了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春树秋霜图》,我问姑姑这里有没有。姑姑说唐伯虎是浙江人。我忽然明白了,刚才进来的牌子上写着《江淮书画》,我真马虎。唐伯虎是浙江人。当然没有了。

在四楼,我看见用投影机播出的人在不停地走动.还有一架高大的古代马车,长长的老式火车烟囱冒着浓烟.展现了蚌埠从原始走向文明的过程。

五楼有十六罗汉铜币.还有玻璃罩上的人类骨骼.我们可以从上面走。从考古的角度.这些都反映了蚌埠历史的久远。

走出博物馆已是中午十二点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蚌埠市历史博物馆。回到家.我还在想着博物馆的情景。

4.宁夏地质博物馆参观报告 篇四

宁夏地质博物馆

现场参观学习报告

班级:工程管理一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2013年4月20日

《一》 实习时间:2013年4月20日(星期六)《二》 实习地点:银川地质博物馆

《三》 实习目的:实践与理论结合,接触实物对自然地理学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有真实的认识与了解。

《四》 实习安排:中午2点博物馆门口集合组队进入博物馆,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有序参观。《五》 实习内容及过程:

1.介绍:2011年12月31日,宁夏首座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宁夏地质博物馆在银川绽放芳容。自治区领导王正伟、杨春光、何学清、姚爱兴、安纯人等出席开馆仪式并为宁夏地质博物馆揭幕。

宁夏地质博物馆总投资6457万元,占地面积18亩,建筑面积6451.4平方米,将用1.6万余件标本和1100余件矿石为参观者讲述矿藏中的神奇宁夏。

宁夏地质博物馆集收藏、研究、科普、教育和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内设地球科学厅、生命演化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地质工作展厅、宝玉石观赏石展区等,当日开始免费向公众开放。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博物馆还特别设置了儿童参与区、4D影院等。馆外园区按地质年代陈列了宁夏矿物标本、古哺乳动物复原模型、新中国地质工作者先驱李四光塑像等。

宁夏地质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对于展示和保护宁夏地质遗迹、研究宁夏的地质历史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内容: 宁夏地质博物馆2010年3月16日奠基,2011年3月召开的自治区人大十届五次会议上被列为黄河金岸重要地标性建设项目。

宁夏地质博物馆投资6457万元,占地面积18亩,建筑面积6451.4平方米,陈展面积3608.7平方米。博物馆外观楼体造型寓意拔地而起的高山峻岭,一颗璀璨的宝石破岩而出,光彩夺目;层层叠加错落有序的外立墙面,犹如地质沉积作用形成的地球历史万卷书;双体斜顶轮廓喻示贺兰山、六盘山巍峨耸立、黄河穿越而过的恢弘气势。斜顶屋面的各级台阶形似地质地貌演化的地质构造层理,标志地壳运动的历史轮回;拾级而上,直达楼峰,展示了地质部门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斜顶一面直入大地,蕴涵地质工作者不断探索地球奥秘、寻找地下宝藏的雄心壮志。开放式观景楼顶,嵌有生命演化的浮雕长卷,拓宽了展示空间,也给观众以登高望远、猎奇旷心的感受。充分体现了宁夏地域及地质特色。

宁夏地质博物馆馆内是公益性文化建设项目,馆藏内容独具宁夏特色,体现了“收藏、研究、科普、教育和服务”五大功能。展厅设有序厅、地球科学厅、生命演化厅、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地质工作展厅、宝玉石观赏石展区等“六厅一区”。另有儿童参与区、经营服务区、4D影院等,馆藏标本16000余件,陈展标本1100件。馆外园区按地质年代陈列了宁夏矿物标本、古哺乳动物复原模型、新中国地质工作者先驱“李四光”雕塑及观赏石等地质展品,供游人观赏

品鉴。

宁夏地质博物馆的建成开馆,填补了宁夏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空白。博物馆开馆之日就是面向广大参观者免费开放之时。开馆仪式后,自治区主席王正伟和出席的嘉宾进入参观了地质博物馆。

【鸮头贝化石墙】

如此大面积的、紧密堆积的贝壳阵容,你肯定没见过,何况它们还是化石!这面化石墙位于宁夏地址博物馆的序厅,高4米,宽2米,整个墙体由近千个完整的鸮头贝化石天然堆积而成,它们虽已化身为石,但是细观栩栩如生,不失生命的质感。鸮头贝生活在泥盆纪(距今4.16亿—3.59亿年),一种海洋古无脊椎动物,栖于海底,单体群居,壳瓣大而隆凸,近于圆形,壳面平滑,无饰纹。腹壳的壳喙弯曲如钩,形似鸮喙,故名鸮头贝。巨型水锌矿】

这块位于序厅的水锌矿标本长2米,宽近1米,高1.3米,晶莹剔透,很是夺人眼球,好似微型的被白雪覆盖的群山,颜色纯净,色泽细腻。水锌矿又称锌华,是闪锌矿的次生矿物,用于炼锌及制备各种锌化合物。

【圆

这块来自美国的圆形铁陨石重达200多千克,成分主要有铁(矿物:铁纹石)和镍(矿物:镍纹石)组成,其中镍的含量约6%-14%,后期经过打磨变得浑圆。目前,铁陨石的价值以克计,大约10元-30元/克,这块标本的价值大约为三四百万元。

宁夏地质博物馆座落于银川市,总建筑面积积6215.8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四层,造型新颖别致,独具风格:寓意沙漠中拔地而起且错落有致的巨型岩石,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其中,双体斜屋面喻示贺兰山、六盘山巍峨耸立,黄河从中穿越而过的宏伟气势,开放式观景楼顶,更是拓展了展示空间,给观众以登高、猎奇之感受。

宁夏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一万六千余件,涵盖普通地学、古生物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五个主题展厅以视角,分别从宏观地球构造、生命发展简史、地质环境风貌、地质矿产资源、地质工作发展等相关内容出发,展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宁夏,从地质学角度为观众解读 “塞上江南”——宁夏银川。

1、序厅。序厅设计紧扣宁夏地域特色,结合现代风格,墙面采用淡雅简洁的米黄色洞石。主要内容有地质博物馆简介、总导览图、鸮头贝化石墙、黄河金岸长卷浮雕、咖啡厅、经营服务区、互动娱乐

厅等内

2、地球科学厅。主要介绍奥妙无穷的宇宙和地球的有关知识。通过八大行星发光模型与高科技的有机融合,了解太阳系知识,地球

等相关知识;通过地震触媒,介绍1920年海原地震、1939年平罗地震及汶川地震等内容,从投影的震憾中,了解丰富的地震相关知识,感知地震给自然环境及人类生存带来破坏力和灾难造成的损失,向游人普及避险防范知识。

3、生命演化厅。以宁夏的生命进化为主线,介绍地球

上的生物变迁,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历程。史前进化的历史长廊阐述了化石的相关知识,让游客在观赏蠕虫、狼鳍鱼、植物种子、剑齿象牙、王冠虫等珍贵的动植物化石的同时,感受生命进化的奇迹;了解生命演化知识;展示甲龙类、鸟脚类恐龙模型以及巨大的恐龙骨架复原模型,生动而形象地彰显着曾经的霸主们的力量与辉煌。介绍距今约1.6亿年的中生代中侏罗纪大型新晰脚类食草恐龙“宁夏灵武恐龙”(属梁龙类一个罕见的分支—叉背

。展厅内设有机器恐龙、恐龙下蛋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

4、地质环境厅。以“一河两山四土沙”等大型景观为展示主线,重点介绍“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美如画”“黄河金岸锦上花”等相关知识。一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奔腾汹涌、气势磅礴的大型黄河景观,滚滚呼啸而来的黄河给人一种震憾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久经沧桑的贺兰山、风景如画的六盘山、广阔无限的沙土地揭开了宁夏地质地貌的神秘面纱;通过互动触媒,查询了解宁夏地质环境知识以及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示游客保护环境,珍爱家园。

5、矿产资源厅。主要介绍宁夏矿产资源知识,包括矿产资源现状、开发利用以及矿业经济概况等内容;了解能源矿产、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水资源、新型能源矿产知识;展示宁夏及各省区的矿物、矿石标本。通过地下采煤大型幻影成像以及矿井内支护设备的展示配合,真实再现煤炭挖掘、运输到利用的全过程。

6、地质工作展厅。介绍宁夏地质工作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矿业到现代矿业,从中央直属管理到属地化管理,从艰苦创业到实现找矿新突破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展示宁夏几代地质人继承和发扬“三光荣”、“三特别”精神和为宁夏国民经济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介绍 “亘古第一井”、“总理井”、“生命工程第一井”的宁夏南部山区扶贫找水工程等丰硕的地质成果;展示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以及省部级领导对宁夏地质事业的关怀与重视。展厅设有“冰立方”,工程钻探互动实景模型等寓教娱乐的互动项目。

7、宝玉石观赏石展区。介绍宝玉石、观赏石以及矿物的化学、物理性质;了解宝石家族中的“五皇一后”和“宝石之最”等相关知识;介绍如何辨别宝玉石真伪的相关知识;展示绚丽多彩的、公众喜爱的、珍贵且精美的矿物晶体和观赏石标本;提供专业的宝玉石鉴定服

5.参观和描写地质博物馆游记作文 篇五

进入博物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块晶莹剔透的方解石和石膏,如果不看标牌我还以为是一大块水晶呢。

我们首先参观了地球厅,看了展示的各个地方的陨石。了解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就像一个母亲的八个兄弟,都有各自的轨道,从不会跑错轨道。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壤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氦,是清洁、高效的能源。月岩和月壤中还含有丰富的钛、铝、铁、镍、钍、铀、钾等元素,有望成为人类未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基地。

岩浆是地球的血液,这发源于上地幔软流圈中或地壳的深部,是一种活力极强的硅酸盐熔融体。火山喷出的熔融体称为融岩,冷凝后就形成了各型的喷出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等。我们看到的岩石虽然千姿百态,但总体来说只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不知不觉我们又走进了恐龙厅,在了解恐龙之前,我们先感受动感影院里的《走进恐龙》。在这里我们好象乘着飞船穿越了时光隧道,走进了距近二亿一千三百万年的侏罗纪时代,我们看到了恐龙出生、繁殖、遭遇火山爆发的整个过程。这7分钟的动感电影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了《神奇校车》,这种感觉就好像亲身体验一样。

在恐龙厅里,我们先看到了巨大的合川马门溪龙的骨骼,它属于大型蜥脚类恐龙,是世界迄今发现颈部最长的恐龙,复原后的身长22米,颈长9米。妈妈想照张完整的照片都不可能,只能分部位拍摄。我抱着一根蜥脚类恐龙的股骨,我的身高还不及这根股骨一半高。我们在博物馆里知道了,翼龙属于恐龙的远亲,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不属于恐龙类。翼龙是第一个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当恐龙占据着陆地时,翼龙却一直控制着天空。

随后我们又参观古象厅、矿产资源厅等等。在矿产资源厅里我还看到关于家乡灵宝的介绍,我为我的家乡感到骄傲!

6.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篇六

第一次来北京是在四年前,那时的国家博物馆正在装修,没能参观。听爸爸说,重新装修的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里面的展品非常多,设施也是世界上一流的好。

今天,爸爸带我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一进大门,我就惊呆了!大厅宽敞明亮,上面是亮晶晶的水晶吊灯,下面是光滑得像镜子似的大理石。我们先来到地下的“古代中国”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背着一头鹿的人,他的力气可真大呀!我想鹿肯定是他打的猎物,这应该是原始社会。我一边走,一边看。忽然,我发现前方有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箱,就走过去看个究竟。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是一个完整的骷髅头,我顿时感到头皮发麻,赶紧绕到前面去。“闰闰,你看,这里的展品是不是比刚才看到的进步多了?”爸爸在后面说道。听了爸爸的话,我仔细地观察这些展品,发现刚才看到的刀是石头做的,现在看到的刀、剑大多是青铜做的;刚才看到的大多是陶器,现在看到的大多是瓷器,还真是进步多了。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复兴之路”展厅。这里有1150多件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展出的主题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以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强大起来的。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地球卫星、神州飞船返回舱等等。

由于博物馆面积大,展区多,虽然到处有休息的长凳,但丰富精美的展品,让我停不下来,加上博大精深的文物、琳琅满目的艺术品让我总处于兴奋和目不暇接中,一天下来,筋疲力尽。

这次参观,虽然很累,但是让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真值!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参观有感2

展览分几个部单元。“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国列强欺负中国人民和人本侵略中国的这两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了,帝国主义国家往我国大量的运送鸦片,使社会变的腐败,使中国人民失去健康。后来林则徐虽然消灭了鸦片,但帝国主义仍不放过中国,跟中国打仗。而中国输了,就跟帝国主义签定了很多不平多条约,让中国的土地不再完整,况且中国每年都要赔钱给帝国主义。中国人变得非常穷,满大街都是饿死的人。而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站起来反抗。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但国民党并没有站起来反抗。国土大面积沦陷,日本人占了中国的很多部分。随只中国人民也开始受欺凌。日本帝国主义大面积屠杀中国人。而中国人则没有放弃,而是举起武器去打败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日本投降,澳门和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以前一直以为现在的所有都是利索应当的。但是这次观看中过的复兴之路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中国人民真的很伟大!当帝国主义来欺负中国,人们都没有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而是掀起革命,让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当日本来临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没有放弃!日本人大四的屠杀中国人民,想磨灭大家的意志!但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抹杀,而是变得更坚固!我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起来了!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终于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中国中人民终于能抬起头来面对帝国主义了!那些峥嵘岁月我们并没有白过。中人民可以不再受欺凌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受的耻辱,应该用自己的努力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现在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是以前的人用鲜血和意志还来得!

随着时间的洗礼,中国已经穿越了几千年,那些曾经的事件也早已成为历史。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总让人感到繁华的街区后有一种莫名的空虚。而今天参观了博物馆后让我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

清朝末年,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心痛的时期,外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用鸦片这样的毒物来买断中国市场。中国苦难的命运就此上演。我看到了陈列在玻璃柜中的一份份厚厚的不平等条约时,我的心中有着巨大的哀痛,当我看到泥塑的苦难者脸上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是,有给予了我无数震撼,我从哪眼神中读出了一种希望的渺茫,生活的苦难,但同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这是一种怎样的豪迈。在这个展馆里,到处都响着激昂的红色歌曲,看着革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照片,我也觉得热血沸腾了。仿佛看到了星星之火,烧到整个中国。终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祖国站了起来,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不只是为了不再受屈辱而自豪,更是为了一个个面对亡国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华儿女骄傲自豪。

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科技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正是有了像钱学森一样的一批爱国人才,不畏艰辛万难,坚持研究,这才成就了中国今天的辉煌。他们的精神让我感动,那种“志在强国,淡泊名利”的献身精神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现在21世纪的中国早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弱国,曾经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国耻训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直至如今,我国仍在努力,为了给百姓一个安定快乐的生活。

走出博物馆,几句话涌上心头,只要心中有希望,面对名利坦然对待,就总会有迎来曙光的那一天。而,还是中学生的我们,唯有此刻立志,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也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祖国能够越来越昌盛。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参观有感3

11月29日,天气晴好,我们一行人起得很早,相约从**出发去参观国家博物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展览。

到达国家博物馆是九点多,不算晚,不过人已经很多,排了很长的队伍。

我和小伙伴一起按照导览图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全都走了一遍,政治改革、经济飞速发展、神舟系列飞船、交通运输技术的大跨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实现绿色发展,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交通技术的提升,因为我的家在祖国南方,每回假期,放假回家和开学回校都需要坐很久的火车,我个人也经常往返京津,因此对于火车和城际高铁的发展感受比较深。我国从最开始从苏联引进技术建造铁路,到如今自己研发核心技术,高铁制造已经比较成熟,北京和**之间,之前的和谐号列车一般需要34分钟,现在的复兴号列车只需要30分钟,且每间隔五到十分钟就会发一次车,十分方便了两地人们的出行。

看了这次的展览,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中国在40年的时间里,卧薪尝胆,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次出行让我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不仅仅是综合国力的增强,还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各个小的方面。

观改革开放四十年展,骤然发觉,原来“伟大” 并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转型阐释。四十年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社会和人民不懈奋斗,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以展览的形式具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采用小细节小物什来书写宏大变革,通过视觉冲击而直达心灵。四十年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人民的衣食住行中,更体现在国家科技国防的探索与发展中,展览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可上九天揽月” 的载人航天飞船以及“可下五洋捉鳖” 的蛟龙一号载人深潜器的模型展览,那曾经是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如今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化为现实,尽显大国气象与浪漫。

从小物件看大变化,在参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中,最大的感受就是科技成为了改革的最强动力,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航天器的高端,还是人工智能的实用,亦或是VR虚拟现实的梦幻,都体现了在科技的巨大推动下,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收音机到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从自行车到新能源汽车,所有的变化都是科技的巨大的力量的体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从一个科技实力相对薄弱的国家,到现如今的科技强国,科技推动中国昂首挺胸地前进。

从1978年到20XX年,从春天的故事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次展览不仅记录着祖国的繁荣发展,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不断继往开来的卓越领导。从蛟龙号、神州火箭到天眼” FAsT、c919大型飞机,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正在向科技强国更近一步。让我印象深刻还是属封存着**滨海新区109枚公章的透明盒子,这109枚公章是**滨海新区简政放权所留下印章。简政放权这一政策不仅有利于经济高效发展,同时也给予了广大老百姓们办事的便利性,这是改革开放中一次关键的抉择,也是正确选择。在我看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不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而是我们真正生活在这四十周年里,感受得到祖国的发展,家乡的变化。

这次参观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所陈列出来的一枚枚邮票,它们以生动的画面,以一副小小的身躯承载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和壮大。我家里也有集邮的习惯,它们是时间的印记,也是那份不能忘记的初心。

7.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篇七

锰矿是中国的战略资源和紧缺矿种,是地质勘查研究中的主攻矿种之一。而湘中奥陶纪沉积锰矿带位于湖南省安化、桃江、宁乡地区,呈近东西向展布,长150km,宽80km。该矿带内已发现响涛源、祖塔等中型锰矿床及木瓜溪、枚子洞等一批小型锰矿床。其锰矿质量以低磷、低铁、自熔性著称,是中国优质锰矿的重要产地。研究区地处雪峰山脉北端,位于安化县南部,为湘中地区。区内山岭海拔一般在400~500 m,属低山丘陵区,地形切割深度中等,植被发育。有207国道通过长塘镇和仙溪镇,从长塘镇有县级公路通大幅镇,交通较为方便。根据以往科研单位及生产单位对该区域的研究工作,通过地质调查以及物化探工作,大致了解该区域不同层位相应成矿地带及矿石特征,对区内含锰矿地层厚度、产状形态、规模及矿石质量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2 地质概况

湘中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杨子板块东南被动大陆边缘。扬子陆块与华南褶皱带的边界东段为绍兴—宜春断裂,接近东西方向至长沙以西,经宁乡、益阳、桃江、安化,弧形转折为北北东方向,沿安化—溆浦—四堡断裂向南延伸,由加里东期断裂构造演化而形成的湘中地堑,控制了中奥陶世至早泥盆世沉积盆地(湘中盆地),桃江成锰沉积盆地则位于其北端(图1)。

在桃江成锰沉积盆地内,自中奥陶世开始,由加里东期闭合造山运动引发了一组(共5条)北—西北向同沉积张性断裂。该区震旦系和奥陶系锰矿在构造上位于“江南古陆”东南边缘的安化—淑浦—黔阳大断裂的东南侧。这些断裂在沉积负荷作用下,边沉降边沉积,从而形成一些带状分布的相对低洼的断陷盆地。该类型锰矿床的空间分布严格受地层、岩相和构造的控制,即南坝、万家洞、响涛源—祖塔、木瓜溪—梅子洞、泅里河—高明5个成矿断陷槽。为锰质的沉积聚集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环境。

3 区域矿产特征

区域内主要矿种有锰、钒矿,钒矿属沉积矿床。锰矿主要有有产于下震旦统大塘坡组地层中的湘潭式锰矿和产于中奥陶统地层中的桃江式锰矿,均为中型规模。钒矿主要产于下寒武统底部黑色岩系中。其次有与花岗岩体及上寒武统灰岩、下奥陶统桥子亭组和白水溪组板状页岩破碎带有关的脉状钨锑金等有色金属矿床。例如芙蓉钨矿,司徒铺钨矿、大福坪铜矿、廖家坪金锑矿等。均有一定规模。

3.1 桃江县响涛园锰矿

矿区位于关山口向斜中。锰矿赋存于奥陶系中统下部条带状页岩(由黑白相间的条带状粘土质页岩组成)、炭质页岩、粘土页岩及碳酸盐岩系中。含矿层由于受褶皱构造影响,迂回断续延长约11km。自北而南分布于月香仑、磨刀溪、南石冲、黑油洞一带,其中以磨刀溪段(中区)矿石质量较好,矿层较厚,且较稳定。

原生矿为碳酸锰矿,碳酸锰矿一般只有一层,在磨刀溪段有二层,一般厚0.3~1.0m,最厚2.13m,碳酸锰矿石由菱锰矿、锰方解石、白云石、方解石等矿物组成,矿石具花岗变晶结构、粒状结构,块状、条带状构造,含Mn约17.50%~21.40%,SiO214.51%~16.41%,CaO约14.67%~18.66%,P约0.44%~0.070%,为低磷高钙锰矿石,具半自熔—自熔性,是冶金工业的良好原料。地表浅部为氧化锰矿,矿区氧化深度为0~20m,平均为8~10m。氧化锰矿一般1~2层,在磨刀溪段2~3层,矿体呈豆荚状、透镜状产出,沿走向常相变为含锰灰岩、含锰硅质岩和黑色页岩化,厚度一般为0.5~1.0m,最厚达3m。氧化锰矿石由软锰矿、硬锰矿、锰土、褐铁矿等矿物组成,具网格状、多孔状、土状、块状构造。

3.2 宁乡棠甘山锰矿

锰矿赋存于震旦系下统大塘坡组黑色炭质页岩中。二层矿,其间夹数十厘米的黑色页岩。下矿层主要为碳酸锰矿,较稳定,是矿区主要矿层,厚度约0.5~1m;上矿层由薄层碳酸锰和黑色页岩互层组成。其相变较大,往北东至花果园及其南至鸡叫岩,下矿层变为含锰砂质页岩,上矿层变为含锰页岩和砂质页岩互层;往南到瓦子寨,下矿层变薄,厚度约0.3 m;上矿层变厚达2~5m,为薄层锰矿和含锰页岩互层;至棠甘山,下矿层仅厚达0.2~0.4m,上矿层厚约1m。上矿层与下矿层的厚度有互为消长的关系。

矿体呈层状或透镜状。已知延长1500m。锰矿石由碳酸锰和氧化锰两种,碳酸锰矿石具隐晶、细粒和粗粒结构,条带状构造。矿石含Mn一般在20%~25%,最高达28%,上矿层精选后碳酸锰矿石含锰可达20%。由矿区靠近沩山花岗岩体,有细小石英脉插入矿层,使矿石中SiO2增高,一般为12%~13%,并见黄铁矿化,铅锌矿化。

4 矿床地质特征

研究区内锰矿主要分别赋存于震旦系、奥陶系地层中,矿床类型属沉积类型层状矿床,根据赋存层位可分为“湘潭式”锰矿和“桃江式”锰矿两种类型。

4.1“湘潭式”锰矿

本区湘潭式锰矿主要分布于北部与桃江县相邻的苍溪仑一带,赋存于下震旦统大塘坡组下部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及碳酸盐岩层中。矿层长度1000余米,矿体呈透镜状产出,其长度小于150m,厚度约0.3~0.6m。矿石为碳酸锰矿,沿走向常相变为含锰砂质页岩或含锰铁质砂岩。矿石含Mn大约13.46%~43.83%(部分含氧化锰),平均为30.28%。平均含TFe约7.32%、SiO2约33.93%、S约0.175%、P约0.22%。

4.2“桃江式”锰矿

本类型锰矿在工作区内分布广,矿点多,主要分布于工作区北部。木瓜溪东西两侧梅子洞、肖家冲一带是此次预查工作的重点。已知的矿点有以下几处。

4.2.1 密岩湾锰矿点

位于大福镇北—西北方向直距2.5km。锰矿赋存于奥陶系中统磨刀溪组黑色硅质页岩中,踏勘发现两个探矿硐,高差50m,采样了4个,有两个样品达到低品位矿石要求,锰含量约7.82%~12.21%,矿体厚度0.40~0.63m。2号硐深度49m,有一个样品锰品位约10.98%。矿体厚度为0.40m。碳酸锰矿石略呈条带状,黑色,高炭质。

4.2.2 木瓜溪—孟家锰矿带

位于大福镇东东北方向直距6km。锰矿赋存于奥陶系中统磨刀溪组黑色页岩中。在构造上位于王油山向斜北西翼,已知锰矿层走向长度约3km,已知矿体长为570 m,矿体厚度0.59~1.27 m,矿石锰品位为14.18%~19.28%,平均品味为17.26%,P/Mn为0.003,Mn/TFe=6为优质锰矿石。据现场踏勘见老窿遗迹较多,较大规模的有3处。其中木瓜溪矿点设有采矿权一宗,面积0.47km2。资料显示矿石量12万t,平均品位Mn为17%。

4.2.3 梅子洞—载家冲锰矿带

位于大福镇南东方向直距8km。锰矿赋存于奥陶系中统磨刀溪组黑色页岩和含锰灰岩中。矿层的直接顶底板围岩均为含锰灰岩,灰白至灰黑色致密块状,间接顶板为灰至深灰色的厚层状粘土岩,间接底板为黑色页岩或条带状页岩,矿层中夹石以黑色页岩及含锰灰岩为主。含锰层主要位于大江口向斜东部南北两翼,矿体出露长度1000m,已有钻孔最大控制斜深达550m,矿体厚度为0.45~0.80m,平均为0.69m,矿石锰品位为14.73%~20.20%,平均为17.18%,P/Mn为0.003,Mn/TFe为4,为普通碳酸锰矿石,20世纪80年代湖南省地质矿产局418队曾施工了11个浅钻。

4.2.4 肖家冲—香草园锰矿带

矿区位于大福镇西部直距约6km。锰矿赋存于奥陶系中统磨刀溪组硅质岩、炭质硅质板岩中一矿层,厚度约0.6~1.1m,平均为0.85m。矿石主要为碳酸锰。含矿层主要分布于水家坪向斜东翼。1995年中南地质勘查局长沙地质调查所提交了该矿带杨桥洞锰矿区普查地报告,提交了333+334资源量为46.94万t,其中氧化锰矿为1.22万t。杨桥洞锰矿矿体特征为:锰矿位于水家坪向斜东南翼,轴向45°。含矿岩系总体走向为北东35°的单斜构造,平均倾向为北西35°。矿区内含矿岩系出露长度为2025m,北东—南西向展布,矿区内控制长度为1500m。矿区内苏家坪矿段矿体长度为466m,沿倾向延伸为455~530m,矿体为似层状矿体,沿走向变化不大,倾向上有变薄的趋势,由于后期构造影响,矿体在倾斜方向为一个向斜和一个背斜。向斜部位矿体质量较好,平均品位20.26%,平均厚度0.79m,333资源量39.66万t,苏家坪矿段矿体锰品位为16.30%~23.23%,平均品位20.31%,矿层中上部矿石含磷低,矿层下部及底板含磷高。

矿体的围岩与夹石:矿体的直接顶板为含锰灰岩,厚度0.05~0.15m,间接顶板为灰黑色厚层状粘土岩。矿体的直接底板含锰灰岩,一般厚度为0.1~0.3m,间接底板为条带状页岩和黑色页岩。矿体中基本无夹石,个别矿体厚度变大,中间夹薄层条带状页岩和黑色页岩,呈透镜状。无夹石的矿层,矿体品位高。矿石矿物成分与矿石类型:碳酸锰矿石成分主要为含锰碳酸盐,包括菱锰矿、钙菱锰矿、锰方解石、锰白云石等,其次为方解石,有机物,粘土矿物。

5 结论

湘中中奥陶世锰矿以碳酸锰矿石为主,属低磷、低铁、高钙自熔性至半自熔性优质锰矿石。具有非常高的工业价值,达到了可开采要求,矿石矿物同样达到了工业品位。矿层比较薄,但厚度相对稳定,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各矿带总体走向呈北—西北向带状分布。由于后期构造作用,各部位矿体侧伏方向不一致。该类型锰矿石是冶金用锰的优质原料。根据矿床特征,建议在找矿勘查时,既要了解各矿带总体展布方向,又要注意矿体在构造部位的侧伏方向,以合理有效地布设工程,可成矿靶区的预测和找矿工作部暑指明了方向。成矿后的断裂、褶皱构造会造成矿层的缺失、重复等,只有加强对该区断裂、复式褶皱的构造特征和对矿体控制作用的研究,以及加强对矿体在三维空间的形态、产状、大小等变化规律的研究,才能提高预测隐伏矿体的准确性,这对在该区开展优质锰矿找矿勘查工作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摘要:指出了湖南省安化县大福地区锰矿点较多,矿床类型属沉积类型层状矿床,为湘中奥陶纪沉积锰矿带。根据该区域锰矿的赋存层位可分为下震旦统大塘坡组地层中的湘潭式锰矿和产于中奥陶统地层中的桃江式锰矿,均为中型规模。主要根据地层、岩性特征、矿石含量及品位、围岩蚀变等方面对该区两类锰矿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预测隐伏矿体的准确性。

8.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有妙招 篇八

有家长说:“我带孩子去过自然博物馆,除去一些动物标本,其他图片也没多大意思,孩子兴趣不大。”也有家长说:“博物馆是给大人参观的,幼儿园的孩子看不懂,瞎耽误工夫。”其实,这些家长还是不太了解博物馆的功能,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究竟应该如何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呢?在此,我为大家提供几招:

参观博物馆不同于逛公园

如果你把看展览等同于逛公园,那就错了。家长带孩子逛公园,为的是欣赏自然和人文风景,娱乐放松身心,玩是主要目的。因此可以尽情地蹦跳、叫喊、玩得尽兴。看展览就不同了,它是以一定的展览主题为背景,通过观看和接触展品,对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作浅显的了解,进而扩大视野增加个人的文化素养。对孩子来说,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文化启蒙、一种知识的熏陶和观察自然与社会的窗口。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目的是激发其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博物馆意识,并通过这个窗口渗透进历史、人文、科学启蒙知识的源源活水,从小奠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日后进入学龄期发奋学习、增长知识才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一点上,贝贝妈做得很好。她为培养孩子厂博的爱好和兴趣,尽量带他多去一些博物场馆走走看看。5岁的贝贝喜欢自然博物馆,贝贝妈就收集了许多与自然界动物、植物有关的资料,分成不同的专题,每次选定一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参观讲解。别看贝贝已经去了好多次自然博物馆,但仍然是百看不厌,问这问那兴趣浓厚,而且酷似一个小小生物学家,说起恐龙为什么灭绝、猿猴是如何变人的头头是道,对动物和植物的常识了解不少。

参观博物馆前要充分准备

俗话讲,不打无准备之仗。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要想有收获,也需事前做充分准备。比如:提前和孩子商量周末去哪儿,开列几个地方供他选择,告诉他那里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引发其渴望探求一睹为快的兴趣。另外,博物馆的展览知识含量较高,对孩子来说有时会觉得深奥枯燥,难以坚持看下去。家长最好提前查阅和温习一下有关的知识,准备几个相关的故事,在参观的途中讲给孩子听,这样孩子边听边看,就会感到妙趣横生,享受到博物馆文化的乐趣。

比如,轩轩妈妈的引导就很有效。周五晚上,4岁的轩轩问:“妈妈,咱们明天去哪儿?”妈妈用商量的语气说:“植物园或者长城博物馆,你挑一个。”“是那个高高的长城吗?”“对呀。”“那咱们去长城博物馆吧。怎么去呢?”“坐火车去。”妈妈的话音没落,轩轩就叫起来:“太好了,我要坐大火车了!”“别激动,我先给你讲个詹天佑修铁路的故事吧。”妈妈打开了故事匣子……轩轩的小脑袋装着对火车、对詹天佑铜像的向往,进入梦乡。

参观博物馆重在过程

有的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年龄,一味地灌输知识,回来后还要求孩子复述,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搞得孩子很紧张。这实际上陷入了一种误区。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对大千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很重要,家长不要太功利,做什么事都带着制造神童的期望。参观博物馆不过是个文化启蒙,最重要的是过程:要让孩子身心各个器官都调动起来,全程参与,而不是被动地让家长拽着走。这个过程包括——激发兴趣,调动感官去观察,主动发现问题,进而能提出问题。如若再能初步建构一些知识,也就足够了。

另外,目前有的博物馆专门为孩子开辟了动手区域,孩子们非常喜欢在这里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不要包办干涉,不论他的操作是否准确、是否成功,只要孩子敢于大胆地去动手动脑,这个过程本身对他就是个认识事物、锻炼能力的重要开端。

浩浩去故宫和天坛时,对古色古香的建筑十分好奇,不停地问:“这些大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和兴趣,爸爸带她来到了古代建筑博物馆。一路参观一路不停地讲:天坛祈年殿三重檐和金丝楠木大柱,故宫角楼9梁18柱72条脊,鲁班发明锯子盖宫殿,李春建造赵州桥……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与建筑常识有机融合,浩浩听得如醉如痴,不住地追问:“还有呢,快讲啊。”

参观博物馆要培养博物馆意识

什么是“博物馆意识”?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认为是:公众了解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利用博物馆资源对孩子进行教育。他曾经提到:外国一些孩子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灌输下,从小就把博物馆看成是神圣的场所,把博物馆当作活的知识的来源地,到博物馆被视为一种享受。他们休息日常去参观博物馆,静静地观看展览,专注地听讲解,就像在上一堂课。相比之下,中国公众的“博物馆意识”极为欠缺,众多博物馆每年参观的人口密度只有百分之几,庞大的人文资源白白浪费了。

看来培养博物馆意识先要从父母做起。父母应该懂得博物馆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孩子精神成长的催化作用,充分发挥和利用博物馆的价值和教育功能。每次去不同的博物馆之前,告诉孩子我们去博物馆做什么,打算了解一些什么学科门类的浅显知识,并订一些规矩,比如:认真观看展品(非动手区的展品不能动手摸),不要随便乱跑,不能大声喧哗,不要吃零食,更不能随手丢弃果皮和废包装纸,养成文明参观的好习惯。

只要我们的家长持之以恒,坚持利用大大小小博物馆场所的教育资源,相信未来中国小公民的博物馆意识一定会树立起来。

9.参观历史博物馆 篇九

今天,晴空万里,天气宜人,学校组织我们去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走近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福建历史博物馆》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进入博物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大型塑像,里面记载着人民解放军同敌人英勇作战的场面,绕过塑像,我们走进大厅,大厅里放满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有红军使用过的刀枪,有红小孩使用过的红鹰枪,有红军使用过的炊具,还有烈士留下的血衣

参观了历史博物馆,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自不易的,是解放军不怕牺牲,英勇作战,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忘我牺牲的精神,没有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高贵品质,那么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日子,也不可能坐在这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10.参观博物馆 篇十

下了车以后,来到玻璃博物馆的大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别具一格的玻璃了,这块玻璃上贴着各种白的黑的英文,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整个玻璃馆从远处看,就像一件袖珍的工艺艺术品。

买了票,走进去看。“哇!”这里的一切都是由玻璃制成的;墙是玻璃,地板是玻璃,天花板还是玻璃。这里还写了玻璃的用途:玻璃的触屏度,玻璃能发电,自洁玻璃与普通玻璃的区别,节能灯泡与普通灯泡的区别,神奇的LEO灯泡……

走上二楼,许许多多的玻璃展品呈现在我的眼前,有五彩缤纷的玻璃竹子、燃烧的河、凝固的夜色、秦岭、坐夏、孔夫子,还有那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地用一片片深褐色与黄色玻璃片编织而成的“玻璃衣服”。再往上面走,一个长长的玻璃制品令我炫目地睁不开眼,挡住光看去,原来是灯塔,十二个颜色各异,形态万千的小圆球,用一根长长地而又精巧的钢棍串在一起,就像一串五彩的老北京糖葫芦。一看简介,原来是一位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全世界有九件,中国仅有一件,真不愧为“镇馆之宝”啊!

11.德国蒙斯特装甲博物馆参观记 篇十一

德国“蒙斯特装甲博物馆”的英文全称是“DeutschesPanzermuseum Munster”,位于德国下萨克森的德国蒙斯特市,该市位于汉堡和汉诺威之间。

蒙斯特市地处广袤的北德平原腹地,属下萨克森州。要知道,在东西方冷战时期,这里曾是华约和北约两大对立集团设想的“坦克大会战”的主战场。所以在这个预设战场,北约曾经大量驻扎军队,由于驻守军队人数众多,因此该地有“军营城市”之称。

冷战结束后的今天,该市仍有军人近5500名,其中文职人员近2000人。城市总面积为19.3平方公里,而军队占地达13平方公里以上。除德国蒙斯特装甲兵学院外,该市还驻有第9装甲教导旅、防护技术研究所和演练场管理处等众多的军事单位。所以在德国,蒙斯特市和“装甲兵”这一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德国军人常亲切地将这座城市称作是德“装甲兵的母亲城”,而著名的德国装甲兵学院就是这座“母亲城”的主要支撑。

_直以来就对军事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对二战历史非常着迷,非常喜欢阅读有关二战的各类书籍,而德国的蒙斯特装甲车辆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大名鼎鼎的武器装备,在世界军事博物馆里也是名列前茅的,所以我这次到德国,其中一个重要日程就是去参观这家著名的博物馆,有些朝圣的感觉。

25号一早我从德国汉堡启程,经过2个小时的旅程,终于到达蒙斯特这个小城。小城的火车站简单出奇,居然就只有两个站台,甚至连售票处也是由一个小小的咖啡店兼顾。下了火车,我居然—下子找不到北了,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找咖啡店老板娘请教,胖乎乎的老板娘非常客气,从店里走出来,比划给我指路,结果她是10%英文+90%德文。我一句都听不懂,半句都不明白,看到我直晃脑袋,把老板娘急得。还好,旁边一德国女孩英语不错,过来几句就解释清楚了。

于是我顺着她指引的方向,边走边问,小镇的人们都很友善,大约20分钟,终于走到了博物馆门口。看了一下博物馆的介绍,原来博物馆是德国装甲兵学院的附属机构,建立于1983年,展览面积9000平方米,四个室内展厅,一个室外展区。每年3月到11月开放,每周二到周日开门,成人票价5欧元。如果有学生证,门票则是对折。

博物馆的门面相当简洁。走进博物馆,整个博物馆静到可怕,除了我之外,只有几个来休假的德国装甲兵。他们都是清一色迷彩服,擦得铮亮的皮靴,背着背囊,显得相当精神(呵呵,明显感觉到德国军队的素质相当不赖)。除此之外,满眼便全是装甲车辆了。进入展馆后,首先跃入眼帘的是1917~1933年战车发展的历史画卷,里面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时期坦克的发展情况。再往展厅走,众多的钢铁巨兽又一次让我迷失了方向,都让我不知道先看那个好了。

转了很久才发现,室内的陈列,整个中央大厅内都是二战的装备,然后往里的长廊才是现代化的装备,左边是苏制装备,右边是西方的装备。而且就装备排列上来讲,基本是按照国别,然后再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的。博物馆的边边角角都是各式各样的小型武器以及一些我都叫NAz名的小装备。由于德国一向是战车研制生产大国,该馆又设在德国本土,所以馆内的德制装备异常多。从一战到二战再到冷战后的今天,简直就是一部德国战车发展史。

从展品上讲,整个大厅基本就是一个二战装甲武器的陈列,从馆大厅的一战一辆AV71坦克以及战地情景开始,一直陈列到“虎王”坦克,凡是有点名的二战德制战车与装备,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当然,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二战的德国坦克了,无论是二战德军前期作为主力使用的3号、4号坦克,或是后期主力的“豹”式坦克,甚至是大名鼎鼎的“虎”式与“虎王”,都威风凛凛地展示在我的面前,以前无数次地从书籍、影视中看到的这些装备,活生生出现在面前,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如果要表达,也只能用“超级震撼”来表达。除了坦克,诸如体形巨大的“突击虎”式突击火炮、号称坦克杀手的88毫米高炮、以及“猎豹”坦克歼击车、BM挎斗摩托车等当年二战德军的装备都精心放置在坦克的周围,让我大饱眼福。而且在每辆战车的旁边都有详细的介绍与说明,甚至有许多该车的配备实物,诸如炮弹等一一都陈列在旁边。

“虎王”展车1944年7月由位于Kassel的亨舍尔公司制造下线,被投入法国前线的第一重装甲营101(Warren SS),1944年9月被美军缴获并送回美国。在1960年12月送回给了蒙斯特的第二装甲兵学校,然后又被送到了这里进行公开展示。

更让我觉得吃惊是,这些武器被保养得非常好,在近距离内,甚至许多武器上连灰尘都没有,可见保养人员的用心。而且一开始我以为这些二战装备都是仿制的,但仔细看下来,确信这些装备都应该是真品,基本上每件装甲武器上都有不少被击中的痕迹,甚至有装甲车辆被击穿的创伤都还在。那些中弹的部位,如同一个个无言的伤口,向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过去残酷的战斗。

另外,我看到了在一面墙壁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德国陆军装甲兵部队番号图案,而且我发现在博物馆中,全部都是德国陆军的介绍,对于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决为犯罪组织的德国纳粹党卫军历史资料,作了非常谨慎的处理,根本不作介绍。这一点也显示出当今德国社会对二战的深刻忏悔,如果不了解历史,你根本不会知道党卫军装甲兵在二战中的赫赫战史。

在馆内我还发现,不仅仅是大型装甲武器,还有许多轻兵器和后勤装备环列四周。其中包括古德里安在法国时期穿着的将军服,隆美尔在非洲的军服和生活用品,甚至还有隆美尔自杀后的石膏面模等等不一而足。许多著名的轻武器,也按国别陈列着,包括一挺二战时期德制MG-42通用机枪,介绍说明上写着:该机枪在诺曼底战役中,射杀了超过1千名登陆的盟军士兵。看到这里,我心头一沉,和平真的来之不易!!!博物馆将一个展厅的一半用于轻武器展示,这并非装甲博物馆的主题和长项,数量不多,不过展品的分类布置和说明还是很到位的。

在馆内,除去齐全的德制武器外,美制武器与苏/俄制武器也相当齐全。在馆内的长廊右侧,全部是美制装甲武器,这些都是冷战期间,美国军援德国的装备,包括“谢尔曼”式坦克、M48、M60等。

而苏/俄制装备则对应地陈列在长廊左侧。包括BMp-1/2型步兵战车、T-54/55/T72等装甲车辆。这些装备原为东德陆军所拥有,两德统一后,其中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车辆就被安排到了这里,供人参观。

博物馆内有一个音像室,滚动播放一些装甲车辆的片子,可以练练德语听力。还有一个微型小卖部,里面卖咖啡、书籍、纪念品什么的。

步出展馆,馆外也是战车林立,基本上所有的战车火炮都是怒对前方,如果不是在战车的前面有块德英双语的解释牌子的话,如同让人置身于战场一般。参观下来,场外的战车基本都是冷战期间的装备,美式、西德、苏制、英国的等等。而且该博物馆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场外的战车都可以随意进去参观。我试着钻进一辆M-60坦克中,外面看这辆人高马大的坦克有近一层半楼那么高,结果里面非常狭小。以我亚洲人的体形转动都非常困难,一个不小心,头硬生生地就撞到设备上好几次,欧洲白种人的庞大体型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当个坦克兵可不是坐在电脑前玩坦克大战那么容易。

美制坦克都如此,苏制坦克就更不用说了,我十二万分小心的钻进一辆T-55坦克里,果不其然,如果说M 60里面人还可以转动一下,T-55里面连转动的机会都不给你。略略伸一下手,都会碰到设备。而且坦克里面那股重重的机油味道真是让人受不了,还特别闷热。试想一下,我进去的时候,坦克各舱门还是开着的,如果在作战时,全封闭的情况下,真是活受罪啊!试想那些在中东烈日下的坦克兵们,不服不行啊。当我从战车中出来,头上已微微有些汗了,呼吸到外面新鲜的空气,遥想到战争中的那些坦克兵是多么的不易,“和平”二字在我心里的份量又重了许多。

三个半小时参观下来,虽然展品的数量和种类比不上阿伯丁或库宾卡,不过展品的维护保养状况都相当的好,特别是展品的修复。这不仅仅是依靠装甲兵学校这样的军方机构,社会力量一一企业、学界、个人的参与也都很重要。吸收利用好社会资源,不但可以节约经费,还能够增强公众的参与感,扩大影响力,这是值得国内同类机构借鉴的,事实上装甲博物馆的官网就是由志愿者管理维护的。

12.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篇十二

晏家铺向斜为一似菱形的、封闭的、完整的向斜储水构造, 其核部为三叠系地层, 翼部为二迭系下统茅口组和栖霞组。栖霞组下段砂质泥岩沿其外围环绕, 内侧为二迭系上统龙潭组煤系岩层相对阻隔, 形成一个与外部无明显水力联系的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单元面积约300km2, 主要含水层为茅口组和栖霞组灰岩 (详见图1) 。

向斜轴沿北30°东展布, 两翼产状不对称, 西翼岩层产状较陡, 倾向东南, 倾角25~60°, 东翼地层宽缓, 倾向北西, 倾角15~35°, 翼部压性、张扭性断裂较发育, 均呈北东向延伸, 在向斜东北端由一近东西向扭向断裂横切断头。

向斜东翼岩溶比西翼发育, 东翼发现地下暗河7条, 长约26km, 东翼西南端暗河长6km;西翼发现地下暗河1条, 长4km。向斜内地下暗河总长度约30km, 总流量约730l/s, 向斜天然排泄总量约925l/s。向斜翼部和转折端的地下暗河流程较短, 地下水动态不稳定, 水位埋深小于50m, 湄江河、龙潭河分别斜切向斜北部和南部, 8条暗河中有6条排泄于上述两河, 即河谷地带是向斜地下水天然排泄带。

本区地处次一级地表分水岭附近, 地形岩性控制了地下水补给、迳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雨补给, 次为地表水补给, 地下水沿溶蚀裂隙、岩溶通道及构造裂隙等途径由高势能向低势能方向运动, 以汇流及潜流形式向排泄区迳流, 地表水系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场所。由于地貌和岩层含水性差异, 地下水多集中在含水性强与弱的岩层接触面及沟谷低洼处排泄。

茅口组灰岩出露面积宽广, 厚度大, 地表岩溶发育, 不均一性明显, 其地下水易于接受大气降雨的垂直入渗补给, 本区茅口组灰岩为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区。龙潭组、长兴组、大冶组地下水多为原地渗入, 经短距离地下迳流后出露地表。车田江水库为本区地下水的排泄区。

2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由于大冶组、长兴组及龙潭组顶、底部泥岩隔水层的阻隔作用, 在自然条件下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 含水层内水体以层内迳流为主, 大气降水为各岩层组补给来源。几条小溪为常年性地表水流, 均切割了矿区内各地层, 在流经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时, 为地下水的定水头补给边界, 故对煤矿床开发有一定的充水影响。

在正常条件下开采2煤层, 充水水源主要为煤层顶板龙潭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和长兴组岩溶裂隙含水层, 消耗其静储量为主, 充水通道为采动裂隙及构造破碎带, 因都属弱~中等含水层, 其充水量有限, 原则上不影响矿井生产, 实际生产中已经证实。地表水体和基岩风化带水不会形成对矿井直接充水影响, 但可以成为矿井充水的间接补给水源。大气降雨是引起矿坑涌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般涌水量增大时间滞后降水期间隔较短。

由于矿井均按照下行开采方法, 因此上水平开采后老采空区积水下渗也是下水平煤层开采充水水源之一。

本区2煤层属茅口组灰岩岩溶含水层带压开采, 到目前为止未发生过底板突水事故。但是随着开采水平向纵深部延伸, 岩溶水头压力增大, 在煤层底板变薄带及地质构造破坏区, 有产生异常突水可能性, 将成为深部煤层开采直接充水水源, 因此在以后开采过程中注意勘探防治。

3 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本区位于涟邵煤田北段, 涟源凹陷区之晏家铺含煤向斜内, 侵蚀溶蚀岩溶地貌, 属中低山峰脊、垄脊谷地地形, 切割强烈, 冲沟发育。本区域属资江流域, 油溪河之上游, 区内地表水系发育, 矿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车田江水库, 总库容约1.27亿m3, 横跨新化县之温塘镇、田坪镇及涟源市古塘乡, 呈树枝状分布 (见图2) , 水库蓄水情况良好, 面积达5.33km2, 库区基岩直接出露 (见图3) 。

晏家铺矿区目前有生产煤矿二座, 分别为湘新煤矿、兴隆煤矿, 总生产能力约8万t/a, 均主采上二叠统龙潭组2煤层, 均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边界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 分级排水, 各矿井生产技术条件如表1所示。以湘新煤矿为例, 分析生产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湘新煤矿2煤层底板距茅口组灰岩的厚度仅8~12m。直接充水含水层为茅口组裂隙溶洞含水层, 且浅部开采时没有揭露和疏排地下水, 茅口组灰岩水的水柱压力虽然小于2煤层底板隔水层能承受的安全水柱压力, 但随着开拓的延深, 若遇断裂构造、裂隙发育带、岩溶陷落柱、底板岩石抗张强度降低或隔水层厚度变薄等工程地质条件恶化时, 茅口组灰岩溶洞水可突然溃入矿坑。如2012年8月14日, 在+240m水平开采2煤层时, 煤层底板茅口组灰岩溶洞水突入矿坑, 发生突水事故, 造成淹井现象, 幸亏无人员伤亡。另外车田江水库位于矿井东部, 在生产中若遇导水裂隙带高度波及库底将造成矿井突水淹井事故。故车田江水库对矿坑充水有一定的影响, 在接近水库的边界部位应留设一定的保安煤柱。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于2011年5月提交的《湖南新化晏家铺矿区水体下煤炭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 晏家铺矿区2煤层最大采厚0.6m时, 其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33.2m, 车田江水库下开采所需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为80m。水库底界面最低标高为+420m, 确定水库下开采最高上限为+340m。水库下+340m标高以下在正常条件 (底板茅口组灰岩岩溶安全水头允许) 下开采是可行的, 水库水体不会对井下工作面产生直接充水影响。现湘新煤矿已开采至+275m, 水库对该矿开采不会产生直接充水影响。

因此, 矿坑主要充水来源为龙潭组砂岩裂隙水、老窑水、大隆组岩溶水及降雨沿采空区塌陷裂隙带渗入水,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4 结论与建议

(1) 晏家铺矿区地表水系发育, 车田江水库横跨矿区之上。煤层顶板上覆岩层长兴组灰岩含水层, 含水性弱至中等, 为2煤层开采直接充水含水层, 基岩风化带发育较深, 含水性较弱, 本区为复合水体下采煤。

(2) 晏家铺矿区2煤层最大采厚0.6m时, 其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33.2m, 水库下开采所需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为80m。水库底界面最低标高为+420m, 确定水库下开采最高上限为+340m。水库下+340m标高以下在正常条件 (底板茅口组灰岩岩溶安全水头允许) 下开采是可行的, 水库水体不会对井下工作面产生直接充水影响。

(3) 建议进一步查明底板茅口组灰岩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 按国家关于煤矿防治水有关规定, 做好茅口组灰岩承压水防治问题, 以保证煤矿在承压水上安全开采。

摘要:本区位于涟邵煤田北段, 涟源凹陷区之晏家铺含煤向斜内, 侵蚀溶蚀岩溶地貌, 属中低山峰脊、垄脊谷地地形, 切割强烈, 冲沟发育。区内地表水系发育, 矿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车田江水库, 总库容约1.27亿m3, 呈树枝状分布, 水库蓄水情况良好, 水域面积达5.33km2。

关键词:晏家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M].2009, 9.

[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2011, 1.

[3]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分院.《湖南新化晏家铺矿区水体下煤炭开采可行性论证报告》.2011, 5.

13.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篇十三

“到了,到了,我看见萧山博物馆这几个大字了。”我趴在车窗上叫着。我看见了一座独特的建筑——陶红色外墙 ,有四层高,呈半圆形状的大房子。房子上的玻璃透着蓝蓝的光,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让我更加好奇。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跑过去,萧山博物馆五个金色的大字,再一次映入我的眼帘。我兴奋地站在这五个大字前,让爸爸帮我拍照留念。

爸爸妈妈带着我走进大厅,里面宽畅整洁。迎面走过来一位穿着红色志愿者服装的大姐姐。她戴着眼镜,面带微笑 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说:“你们好!如果你们是第一次来,我可以带你们参观,简单的介绍一下景物。”我们一家忙说:“好的,好的,谢谢!”

大姐姐边走边说:“萧山博物馆成立于,馆内有几千件文物,属于国家级文物的就有一千多件。有陶瓷,书画,金属,玉器等等,最多的是陶器。”说完,她把我们带进了陶瓷馆。里面摆满了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烧的软陶。经历了好几个朝代,烧瓷辉煌的过程都有实物可以证明。我们仔细地一个个看过去。最后到了模拟烧瓷工艺这个景点。大姐姐说:“做陶瓷要经过很多个程序,在古代都是靠手工制作,这个工作量不但大,还很讲究,所以,古代的陶瓷,到现代都变成了古董,很值钱的。更是一门艺术。”我看着景点里面那些用泥土做的烧瓷人,深深地感到,我们萧山的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我们来到名人馆,我真没想到,我们萧山古代有这么多名人。人们把这些名人用蜡重新塑造得惟妙惟肖,跟真人一样。有民族英雄葛云飞,有历史演义作家蔡东潘,有卧薪尝胆的勾践,还有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等等。我听了大姐姐的介绍后, 知道了民族英雄葛云飞的故乡在进化。临浦有个西施公园,越王勾践当年在越皇城带兵打仗的故事。听完这些后让我感到和这些古代名人特别亲近,特别熟悉。

当我们走进精品展厅时,我见到了许许多多的扇子。扇子上的图案五花八门,令我眼花缭乱。它的对面是多媒体厅。走进这里,就像走进了一个幻影世界,让你在虚拟的制陶过程中寻找快乐。我好奇地摸住一块陶泥,图画里的陶泥慢慢变圆变粗,不一会儿,一个像 饭碗的陶瓷形成了,真是太神奇了!

时间过得真快,到了下午四点,博物馆要关门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今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脑子里满满的。坐上车,我对着博物馆说:“再见了,博物馆,明年我还会来看你。”

作者:张亦然

14.参观省博物馆 篇十四

一 活动主题: 找寻岭南改革足迹,提振青年红色精神

二 活动目的:使广大党员同志深入了解国家博大精深的民族、科技文化,从中体会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生产力的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三 十年以来是如何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丰硕的发 展成果,让广大党员了解历史,理解历史,尊重历史,借此培养广大党员的 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以青春的激情实际的行动坚决定不移地支持、投身 到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同时也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发挥党员们的积 极性。

三 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初定为12月下旬,地点是广东省博物馆

四 活动形式:参观广东省博物馆

五 活动对象:广州大学法学院学生预备党员、积极分子

六 活动性质:思想性,启发性的七 活动内容:通过参观省博物馆让成员感受历史演变、时代腾飞,感受社会进步与周遭变

化。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参观过程中,每位党员要细心留意,认真考察。在参观结束后,在每位党员 以拍照的形式或参观结束后以文章的形式上交作品,支部将通过评比优秀作 品的方式进行展示共享和交流。

八 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由项目负责人初步拟定方案后,党支部会议讨论改进,由负责人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和思想向党支部各成员宣传,鼓励各党员同志积极参与,深化对本次活动的认识。活动后,及时向同学们介绍我们的活动成果。

2、由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与展馆取得联系,确定好日期和时间(提前三天预约,3、整理参观博物馆的相关资料(如博物馆的历史,参观小贴士等等),活动前三天通过邮 件提前发给参观的人员,让他们对博物馆先有个大致的认识。

4、宣传委员做好本次活动的海报,提前一个星期将其贴在学院的宣传栏中,以此鼓励和号 召大家积极参与。

(二)具体的活动流程

(1)8:30am 支部各成员在广大站集中出发

(2)参观广东省博物馆

(3)馆前大合照留念

(三)后期工作安排

1、参观人员写观后感,通讯稿,照片,ppt等宣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由宣传委员负责)2 活动总结:由本次项目的负责人组织活动总结会,总结活动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九、方案可行性分析本次活动形式颇为生动,能激发起党员同志的积极性本次活动采取分工形式,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十、活动用品

1、活动横幅。用于本次活动的宣传与合照

2、活动海报。用于本次活动的宣传。(绘画海报即可)

3、剪刀、绳子。

15.参观湖南地质博物馆 篇十五

在都市里,我们每天嗅着繁华的气息,顶着梦想的光环穿行在纵横交错的拥挤中。纵然沉浸在光彩夺目的生活里,有些个瞬间,我们的心灵总也渴望在城市里能找到安静、温暖的味道,那种可以暖心暖胃的汤或菜的味道。当你开始有了这样的渴望,不用走太远,带上你的家人朋友,去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那里有可以触动心灵的东西——赏心悦目的公园式风光、现代化生产样板间、趣味十足的烹饪课程,当然,还有一座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鲜味博物馆”!

作为生产型企业,生产车间往往是工业旅游的主打景点,通过现场观摩,真切地了解产品的每一步生产工艺,生动别致。可是,弊端在于往往参观的时间较短,不足以支撑整个旅游行程,并且缺乏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经过几年的摸索,太太乐的工业旅游从去年底到今年一直在做升级改造,全新打造的“鲜味博物馆”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参观过的游客大多都叹不虚此行。

整个博物馆通过六大区域有效分隔构成,结合现代数字影视手段与历史文物,将科学的鲜味历史考证视觉化,带领游客从上古通向未来。往常人们都只知道酸、甜、苦、辣是人类的4大基本味觉,而鲜味其实早可和它们并驾齐驱。步入博物馆,首先来到远古时代,通过实景模拟展示了狩猎原始人如何从茹毛饮血进化到火烹饮食。整个原始洞穴按照1:1的比例建造,高科技材料塑造的原始人形象栩栩如生,学生团队来到这儿往往屏气凝神,仿佛身临其境,穿梭于时光隧道中,观看着原始人用火烤制鱼和羊等狩猎品,经讲解员的点拨恍然大悟,鱼和羊的组合,恰好形成了“鲜”字的由来。

穿过洞穴,一副宽广豪迈的影像动画长卷跃入眼帘,如同世博馆中的电子清明上河图一般,分外吸引眼球。这副长卷叙述了5个典故:原始人烹饪食物从火烹进化到水烹,也就是“本味法”、商汤时期厨神伊尹通过烹饪影响帝王治国之道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汉代酱油发明酿造的过程、名菜“佛跳墙”的由来以及近代味精大王吴蕴初发明的天厨味精。动画演绎,波光流转之间每一个人都看得津津有味。配合电子书翻阅,让游客了解到,鲜味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流中无处不在。走过影像动画区域,馆内还陈列着古代不同时期的烹饪器具,从粗制的陶器到青铜器,再到瓷器,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烹饪器皿的制作工艺日益精湛。透过这些古董,让游客看到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博物馆内还设置了一个游客互动体验环节,7、8个电子屏幕一字排开,播放着太太乐的经典广告片,通过人像捕捉技术与广告片合成,每个游客都能体验一把成为太太乐广告代言人的乐趣。

踏出鲜味博物馆,思绪中满是鲜味历史带来的好奇、穷思、顿豁。鲜味之旅这才刚开了个头,接下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6.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 篇十六

这次假期,我和我的同学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众多,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近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所以,这次我们选择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来作为我们艺术之旅的重点。

当然,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前,了解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历史和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我们了解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在这次参观中,我们获益匪浅,让我对西安的认识得到了质的提升。总的来说,在以下四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为博。西安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西安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几百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西安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十三个朝代以此为都,西安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西安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西安回民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西安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西安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西安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西安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从走进历史博物馆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她的美深深的震撼住了。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在我踏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第一步时,不禁就连想感慨:这是一个蕴含着多么璀璨文明的瑰宝呀!我很庆幸今天能与相识已久的同伴们一起观光,一起分享,一起收获。好奇的来,惊喜的走。满载着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刻,向我展开了。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和青铜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态不一的花纹,不同的形状,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条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风韵的长安旧事,开拓眼界的书房珍玩,辉煌的古都西安历史……一幅幅赞不绝口的画面在眼前出现,这是一个令人多么难以忘却的时刻呀,在博物馆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挂在墙上的,无不反应出了以前西安人的聪慧。

在这个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时,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羡慕,欣赏。为何古代的人如此伟大?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被称赞的是我们。

在此期间,最让我震撼的就是古代的青铜艺术。有各种兵器,如直内短胡——穿戈,柱脊短剑,长铤箭镞,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争战不休的社会状况。也陈列着许多生活用具,如饮酒纹鼎,礼仪上用于客人洗手的双耳蝉联纹盘和装饰的鸠权杖首饰。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器物,尽管有些是锈迹斑斑,但以其丰富的器类,高超的工艺技术,超凡的艺术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鲜明的特点早已闻名于世。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人模仿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的珍贵材料。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这样一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化身。我们在此期间,听了馆内服务员是的介绍,虽然现在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但是我依然能够记得当时我们的感受,一种惊叹于古代艺术的感受。《人猿揖别》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凤鸣岐山》,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

在这次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被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的美所感染了,大家都被文物的历史美所折服,文物的制作大多十分精良,做工也非常的精美。艺术的美,是一种沉淀的美,是一种历史的美,是一种精细的美,是一种特别的美。艺术美也是艺术形象之美,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之美。人们说,任何艺术品的艺术美。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艺术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那艺术本身也就不存在了。在这次参观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我们领悟到艺术形象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图画,它是广泛多彩的。不能把艺术形象,仅仅理解为人物形象,那些动人的景色、欢乐或哀痛的思绪,一幅熙熙攘攘的生活图画、一种气氛、一种情趣等,他们都是艺术形象,也都是艺术美的一种。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这么匆匆一转,没有来得及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但是我感觉就像时空穿梭一样,领略到了中华大地几千年的发展变迁。我为古人们所留下的宝贵遗产而惊叹,惊叹古人们在各个领域里的智慧和成果,也为自己生活和学习在这样一个久负盛名古城而感到自豪。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们获益匪浅,让我们知道了历史,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艺术品的美丽,艺术的魅力,往往能够打动我们的内心,在内心的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记,留下抹不去的烙印。

上一篇:主题教育第三专题下一篇:房产销售部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