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共12篇)(共12篇)
1.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一
尧坝镇团结村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汇报
一、团结村基本情况
尧坝镇团结村位于尧坝北面,与江阳区分水岭乡、纳溪区龙车镇、合江县佛荫镇、先市镇接壤,现有8个农业合作社,1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5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9亩。总人口3605人,总户数941户,党员72名,辖区内有1所学校,2个村级医疗点。团结村是尧坝镇荔枝项目主要发展区,现有荔枝3000亩,2009年-2010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现代农业项目的主要实施村,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团结村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种植业、养殖业得到规范发展,乡村旅游正在逐步兴起。
二、工作开展情况
自镇召开动员大会后,团结村立即成立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领导组,召开村两委会议,讨论研究并形成实施方案,随着召开社长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就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宣传发动,多方积极配合,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进机制创新
1、成立了村公共服务工作站,落实了工作机制。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作站站长,安排部署全站整体工作;村主任担任副站长,负责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村副主任负责公共安全服务管理工作;村文书负责舆情信息管理。公安部门挂牌入驻,形成了一个窗口接待、一条龙服务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延伸了行政服务管理触角,工商、税务、卫生、民政等部门和银行代办点也即将入驻。积极为群众提供事前咨询、代办到家、上门解难等服务,做到面对面、手拉手、心对心解决问题,形成了直达群众的管理服务格局,变“单一管理”为“多元服务”。
2、建立了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充分利用财政划拨的经费和补贴资金,着重解决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硬件平台搭建;二是按照“村级购买、政府补助、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解决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常年性经费;三是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软、硬件平台建设,社会组织捐助公共和社会管理所需资源。
3、建立了统筹建设机制。一是依托社会资源统筹建设。如生活便民店、农资放心店等可利用社会资源,参照标准进行市场化配置建设。二是依托现有资源统筹建设。全面整合和综合利用现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场所、设施等资源,按照“一室多用”原则,整合规范、优化功能、提升服务。三是依托项目统筹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统筹规划,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
4、建立了民主管理机制。按照“事前征询、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一是依托已完善的党支部、村委会、议事会基层治理机制,建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制度。二是由政府直接实施的项目要建立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机制。三是由政府委托村级自治组织实施的项目,建立部门考核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四是由村级自治组织实施的项目,建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机制。
(二)改革管理方式,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实行精细化服务网格管理。建立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以社为单位,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并根据网格内院落、商铺、住户等实际,把每个网格细化为责任区,把人、地、物、房、事纳入网格进行服务管理;科学整合社会服务管理力量,每个网格设负责人1名,由村民小组长兼任,实现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和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夯实管理基础。与网格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每个村民小组设立楼院骨干3人,全村共51人,协助网格负责人开展工作。
2、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围绕文化、教育、体育等基本民生领域,建立完善的群众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为农民提供生产保障、积极组织加强就业人员技能培训、提供教育保障。正在向村民征地规划建设卫生站,下一步还将建休闲广场。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养老等民生政策的落实,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让服务真正融于管理中。三是加强对残疾人、贫困家庭、失学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健全关爱帮助机制。今年,村上共对169名留守儿童开展了关爱行动9次,给予补助金880元及相关慰问品;对30个留守妇女开展了关爱行动14次,分别给予慰问金、生活用品等,还请了义工帮助劳动。对276位空巢老人采取了关爱行动8次,给予相关慰问金1100元及生活用品等;对13名精神病人采取了关爱行动3次,解决医疗费200元,同时还给予他们生活用品、食用油、大米等。四是推行村、社区集体资源、资产、资金“三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效益化建设,为改善民生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
3、改进公共安全服务管理。一是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加强对学校、人员聚集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管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增强辖区群众安全感。二是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坚持治安巡逻;在重点部位、楼院实行人防、技防,提升技术防范水平。三是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理。加强留守之家建设,定期为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提供更丰富的教育管理;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严格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三分”、“三色”管理和考核奖惩;加强对有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流浪人员的治疗和管理;及时对社区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等落实帮教和救助。四是加强“三项机制”建设和矛盾纠纷“五个统一”的实施,确保“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难事不上交”。
4、加强舆情信息管理。一是全面掌握村人口动态,为群众服务管理提供基础性资料,减少管理盲区,同时又及时向群众发布政策、法规措施,提供各种惠民信息。二是落实网格负责人负责各类民情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三天汇报一次,突发情况及时汇报。三是组织和发动志愿者力量,加强辖区内情报信息的挖掘,建立完善统一的应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生产安全事件等联合指挥机制。加强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力量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5、设立群众调解员,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方式。聘请村(社)离职干部、有较高威望和群众信任的村民代表3人作为群众调解员。针对基层情况复杂,在处理有争议的矛盾纠纷、涉及人数众多的群体性矛盾纠纷、缠访、闹访、越级上访的矛盾纠纷时,群众调解员参与纠纷调解,当面对矛盾纠纷当事人诉求给予社会评价,对调解协议给予合议意见建议,使矛盾纠纷当事人对其诉求合理与否作出正确判断,有效预防和减少闹访、缠访的发生,最大限度实现“事要解决”、“案结事了”。群众调解员实行一年一聘,半年、年终考核优秀的续聘,不合格的进行调整。适当解决群众调解员的“个案补贴”,对特别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
6、推行疑难矛盾纠纷“群众评议法”。为进一步加强疑难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尧坝镇疑难矛盾纠纷群众评议暂行办法》,及时掌握和了解纠纷处理中的社会评价信息,防止因调处方式不当而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
7、加大对吸贩毒人员的管理力度。深入开展排查登记和管控,完善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体系,努力降低复吸率。创新信息网络,有力遏制外流贩毒问题,在外出务工集中地建立党组织,物色秘密信息员,为掌控思想动态、举报贩毒、吸毒人员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加大《平安公约》签订覆盖面,在项目安排、困难补助发放等方面,优先考虑平安家庭户。对出现种毒、吸毒、贩毒人员的家庭,原则上不予安排国家投入的项目及有关经费补助。
通过前期工作开展,团结村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一步工作中,我们更应加大工作力度,深化管理创新,结合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努力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建设富裕、民主、和谐新团结作贡献。
2.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二
一、试点工作初现成效并彰显公平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自2003年实施以来 (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 , 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试点工作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 饱受社会诟病。作者认为, 江苏省开展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 虽不能把自主招生出现的问题完全规避, 但试点工作还是初步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并彰显了高考的公平。
(一) “掐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原来自主招生的模式, 高校给中学分配指标, 中学“校长推荐”, 这就可能产生高校与中学、中学与申请学生之间的博弈,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容易滋生权力寻租现象。而各中学为了回避矛盾, 更是为了理论上的“公平”, 毕竟要进行全校公示, 使被推荐学生的成绩所占比重就会加大。而从符合推荐条件的申请学生中选择成绩优异的予以推荐, 与学生参加高考区别不大。由于取得高校入选资格的考生, 在5月份就要选择一所高校填报志愿, 这自然会导致考生选择的余地变窄, 也使高校很容易掐尖。
而江苏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是综合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自身培养的特色要求等五个方面内容, 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 “分不够特长凑”, 而成绩优异的考生若没有什么特长, 往往不符合高校报名条件, 这样就避免了高校的掐尖, 促进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 从2015年起, 考生是“知分”填志愿, 这就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二) 考生的学业负担得到一定缓解
自主招生是给予考生更多的机会, 但无形中也增加了考生的学业负担, 无论是“北约” 、“华约” 还是“卓越”, 联盟的存在无疑是对考生时间、精力、学业负担以及中学教学秩序的挑战。而随着教育部的一纸文件, 考生的精神压力得以解脱, 特别是对学业有专长的特殊考生来说, 无疑是个福音。而高考后进行测试, 更是减轻了考生的学业负担, 特别是学生的心理负担, 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备战高考了。而教育部规定的“原则上不笔试”, 更是给了学科专家们更大的选择空间, 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人才选拔上的话语权。
江苏的综合评价在综合上述政策的基础上, 对于“文化有基础, 学科有特长”的考生, 则政策优势更为明显, 凸显了对“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的积极探索。其具体的做法是, 可以对高考成绩达到本二批次省控线的入选考生, 进行综合评价, 择优录取, 从而给中学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使中学有精力和有“魄力”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 学生们将不再是“一考定终身”, 而是多了一次选择进入大学的机会。
(三) “唯分数论”得到些许改观
高考差一分, 考生与心仪的高校或喜欢的专业就会失之交臂。而综合评价给了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更多的机会与选择。从各个高校报名条件来看, 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尤为看重;从“优录”条件方面看, 不再只是唯高考分数, 而是高考分数只占一定的比例。这对于文化分数低一些的考生, 甚至按高考成绩只能读“本二”学校的考生来说, 就有机会实现学校等级之间的跨越, 进入自己喜欢的本一高校。而江苏省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试点的特点是, 将这些考生放在本一批次前投档, 这对于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来说, 无疑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 可以从长远的意义上激励学生的创新意愿和信心。
江苏的综合评价试点实践了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的可能。比如江苏大学在录取时, 高考成绩是乘以60%, 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中学的综合评价、专家面试等综合分乘以40%, 二者相加后对考生进行排序, 择优录取。这种录取模式某种意义上是对“唯高考分数论”的突破, 是一种创新的行为。
(四) 高考公平得到彰显
自2007年以来, 国家采取多项措施, 努力缩小了区域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而江苏省的改革方案, 相对于全国高考录取而言, 具有更加合理和超前的意蕴。因为在江苏的“综合评价”中, 考生只要符合报名条件, 就可以自主地申请, 高校也不再给中学分配指标, 这充分体现了高考的机会公平。而从各校的录取政策来看, 也开始了从高考分数的公平向综合能力的转变, 由原来的“绝对公平”, 向真正意义上的相对公平方向转变, 让真正有学科特长、创新有潜质的优秀学生, 在高校人才选拔中得到认可, 获得进入自己理想大学的机会。而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 也给高校加上了“紧箍咒”, 不再给中学和高校暗箱操作的机会, 来自国家层面的“阳光高考”政策, 则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考试招生的机会公平和结果公正。
二、难点依旧, 改革仍待深入
江苏省属高校的综合评价试点在原有自主招生的基础上, 2015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 自主招生试点十余年, 仍是“试点”, 说明还有诸多根本性问题没有解决, 作者认为, 江苏的试点工作仍存在一些理论和规范方面的问题, 尚待认真研究后妥善解决, 从而推动高考改革的深入。
(一) 诚信体系还需构建
在诚信缺失的当代, 如何保证考生提供材料的真实可信, 是高考工作必须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在以往的高考中, 由于考生的获奖、评优等信息, 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与部门, 其中的一些重要数据, 高校和中学不能共享, 从而为学生评价和高考录取带来难题。而现实高考中出现的奥赛、市级优秀学生等证书造假现象, 表明在学生“特长”方面的弄虚作假现象依然存在, 有些现象甚至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另外, 个别考生个人提供的成绩, 有些中学提供的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 与考试院提供的数据并不符合, 反映了在学生评价问题上, 还存在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还有, 部分考生存在侥幸心理, 出具不实材料, 甚至有的中学还帮助其造假, 为其提供虚假证明等现象, 给材料审核增加了难度, 甚至会导致录取不公平的现象发生。
(二)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待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 对于中学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高校也只是予以象征性地参考。而其所以这样做, 是因为现实的中学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其可信度没有建立起来。而如何保证中学评价结果真实可信, 使其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德、智、体、美水平, 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 能够作为高校综合评价录取的重要参考, 以及怎样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确实是当下需要解决与关注的问题。对比国外大学录取学生的经验, 中学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减少高校的许多“求证性”工作。为此, 高校应组织相关人员, 认真研究这项工作, 为在制度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理论引导和支持。
(三) 高校人才选拔体系尚待形成
考试招生是一项对科学性要求极强的工作, 而加强考试招生中的科学性[1], 则是我省以及我国高考工作应该重视的问题。科学性在招考中主要体现, 在于制度设计、招生目标和标准设定、综合招考选拔指标体系制定、命题和面试等许多具体环节[2]。由于开展综合评价的高校其综合选拔体系尚未形成, 致使面试试题的测试目标、测试标准、测试功能、测试结果都颇受质疑。问题主要表现在试题之间的关联度、相对独立性相对模糊, 其所要测试的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不够清晰。另外, 高校面试教师的权威性也存在问题。现在通常的做法是, 招生部门请相关学院推荐教师参与面试, 而面试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素养、学业境界, 则缺乏相关的政策性规定, 致使面试在许多时候只是走形式, 达不到真正选拔人才的作用。而国外大学的经验是, 由高素质的教师组成面试小组, 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发展潜力、人格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绝不存在“关系”、“偏好”、“权力”方面的迁就, 从而既提高了高校的威信, 又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风气, 增强了大学对社会文明的促进意义。
综合评价属于国家教育考试的范畴, 组织严密的研究生等国家考试尚出现过泄题问题, 更何况人防、技防等相对条件落后, 经验不足的高校, 而且一般是高校直接操作, 存在的风险较大, 高校承担巨大压力, 特殊类型考试是如履薄冰。这种现象对高校而言, 既是挑战, 也是树立自己信誉和威望的机会, 江苏的高校应该在此方面为全国高校做出榜样。
(四) 高校教师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尚需加强
江苏的省属高校在综合评价中, 各高校基本不再进行文化课的考试, 而是加大专家面试的权重, 发挥高校学科专家的作用, 各高校均遴选大批专家参与综合评价的面试考核。但当前存在一个问题, 大学教师与中学教育的脱节, 每年总会有“神题”甚至是被考生笑称“三八”的题目出现。高校自主招生也好, 综合评价也罢, 好多决策基本出自行政机构之手, 教师参与较少, 在招考中的自主性未能充分发挥。只是命题与面试环节根据学校需要才出现, 没能深入其中, 真正地去主宰考生的命运。当然也是大环境的影响, 毕竟“公平”至上。其实公平是前提, 科学选材才是根本, 只是目前大家太追求“公平”了, 怕坠入是非之地而惹非议, 成为舆论关注的对象。而高校面试最大的问题是, 由于高校存在行政化现象, 真正的有学问的教师可能不屑于跟风和呼应, 往往被边缘化, 而真正有学问的教师与”随波逐流“的教师在学生评价问题上差别很大, 而所谓的专家多为后者, 那面试就很可能徒有形式, 难以起到真正选拔人才的作用。
(五) 机会公平仍需推进
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是综合评价改革的难点之一。部分高校综合评价报名条件明显不利于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的考生, 面试内容与形式对农村学生也存在不公平, 如北京某著名985高校2015年自主招生面试题因“考虑不周”, 被指对农村考生不公平。虽然“阳光招生”了, 监管力度也加大了, 但从人大自主招生存在的问题来看, 危害综合评价公平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
江苏的中学有国家级示范高中、首批四星级高中以及其他层次的中学, 而各类学校的教学条件又差别很大, 因而不同学校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重心不同, 造成“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实际结果, 是公平的名义下的不平等。而最近有研究表明, 北京大学等“985大学”的新生中, 出身农村家庭的新生比例过低 (22%) , 且有继续下降趋势[3]。虽然符合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诸如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有“自强计划”等, 但从总体来看, 农村学生处于劣势。江苏的综合素质评价有所要求,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比如, 江苏大学2015年通过综合评价资格审查的1221人中, 城镇952人, 农村269人, 农村占比22%;在最终录取该校的168人中, 农村生源39人, 占23%。
三、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思考
(一) 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目前江苏综合评价录取试点工作, 某种意义上各个高校还是碎片化的, 没能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人才选拔体系。而高校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选才机制, 就需要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 需要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高度去做好试点工作。这不仅需要从高校人才选拔的政治高度开展工作, 更需要站在促进教育进步的角度, 把招生考试作为推进教育进步的活动, 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质性进步。为此, 高校要科学设计面试的内容, 依据高校自身人才选拔要求, 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命题的质量, 促进高考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保证综合评价录取试点的正确导向, 以及建立高校的社会公信力及优良传统和良好声誉。因此, 在报名条件的设计上, 一定要考虑区域因素, 特别是对农村贫困地区要有所倾斜。
(二) 拥有良好的招生心态
良好的招生心态, 是做好招生工作的思想和精神基础。而我国高校在招生心态问题上的误差, 从2015年国内两大著名985高校在招生竞争中网上的口水战可见一斑。虽为著名高校, 却在1分2分上比高低, 分分必争, 原因只是为了“面子”, 为了自身学校的对外形象。但最终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社会形象与声誉反而大打折扣。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教育境界和观念方面的差距, 其需要修炼的素养还很多。
江苏的综合评价录取试点, 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从“招分”到“招生”的转变。由于基本的制度设计比较合理, 使各个学校都能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来设定报名条件以及录取优惠政策, 无法进行同质化的竞争, 因而高校之间没有了分分计较的土壤, 这不仅避免了高校之间、特别是同层次高校之间的不正当生源竞争, 而且为高校心平气和的做好自己的招生工作, 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 构建健全的问责机制
问责是高校招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高校健康进行的重要条件。今年某著名985高校的预录取, 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 然而最终却不了了之, 没有大众想要看到的结果, 致使招生的问责机制饱受质疑。而教育部明确规定的26个“不得逾越”的红线, 竟也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说法, 这说明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或不敢为, 是导致高校招生被社会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不能通过对一件典型事件的处理, 来树立高考的严肃性和权威, 产生实在的警示作用, 那明年的高考怎么办?极可能还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所以, 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 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江苏的综合评价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只要过本二线就可以升入“一本”高校, 其诱惑力非同一般。因而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 其意义也非常巨大。由于目前组织中学生各类竞赛的条线较多, 学生获奖的数据不能共享, 致使考生材料造假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对数据进行整合, 加大对造假的惩治力度, 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对于性质恶劣的, 甚至可以取消当年高考录取资格。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氛围, 则不仅是做好招生工作的需要, 而且是高校完成教书育人职责的需要, 绝对不可等闲视之。
(四) 增强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综合评价录取的考核在高考后进行, 且须在高考出分前公示完毕,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 有效选拔适合自身培养目标的考生, 考验着各高校的重视程度以及组织者的智慧。高校要加大教师的参与面, 无论是命题、还是面试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与专业特长。特别是参与面试的教师, 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学者, 因为“以优秀的人才, 吸引优秀的人才”, 是世界著名大学的宝贵经验, 也是招生面试的真谛。如果不是由优秀的教师进行面试, 面试就可能没有意义, 只是多了一道形式。另外, 面试试题要具科学性且体现公平性, 这也考验着高校专家的智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所有工作要经得起社会的质疑, 进一步提升考核结果的公信力, 也为积极稳妥推进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 提升招生考试人员的水平与素质
贯彻落实上级文件以及高校招生实施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需要高素质的招考队伍。只有精准把握教育部关于自主招生的文件精神、只有全面理解江苏省综合评价改革的精髓, 才能科学制定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人才选拔标准, 才能扎实推进试点工作。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一起对江苏招考人员的培训, 进一步提升队伍的理论水平;设立“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研究课题”, 促进了招考人员对教育考试的深入研究, 充分发挥“科研兴考”的作用;每年一届的教育考试招生优秀科研论文和调研报告的评选, 更是极大调动招考人员结合工作开展研究的热情。这些均对招考人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个人素质是很大的提升与促进。
结束语
无论是自主招生, 还是江苏的综合评价, 不仅需要政策制定者的顶层设计, 更需要各高校积极推进并及时总结与完善, 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人才选拔中的主导作用, 要把该项工作当做高校自身人才选拔的政治任务来做。笔者认为, 经过上下联动、共同推进, 党和人民充分信任的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一定会建立。
参考文献
[1]陆卓谟.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9 (2) :73-74.
[2]王根顺, 孙玉凤.高校自主招生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115-117.
3.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三
自2014年4月30日,国标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批准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综合标准化试点以来,西城区市政市容委严格按照国标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细则(试行)》要求,紧密结合辖区环境特征与管理实际,积极组织、实施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区质监局、环境办、环保局、住建委、商务委、园林绿化局、房管局、城管执法局、城管指挥中心、环卫中心、园林市政中心、西城工商分局、西城交通支队等部门踊跃参与,狠抓落实;目前全区基本完成城市环境分类分级管理综合标准体系框架构建,计划今年6月编制发布标准体系,建成集政务活动区、金融商务区、繁华商业区、传统风貌区、交通枢纽区、居住生活区等功能相对突出、环境特征鲜明的七类区域,涵盖城市市政道路、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绿化和工地管理、公共服务设施等七个专业领域,包括环境建设、管理(维护)、施工(作业)、监督、执法、检查、考评等七大方面环节的标准体系,形成建、管、考一体化的工作流程与体系机制,打造国际一流、档次高端、和谐宜居、精致精细、市民满意的西城城市管理新面貌,促进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精细化,增强城市魅力与活力。(通讯员 胡世钦)
nlc202309041028
4.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四
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县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部署会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工作活力;通过构建矛盾预防控制体系,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服务管理突出问题;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服务力度,争当全县
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排头兵。现将我乡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实保障
我乡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全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同时,坚持重心下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变职能,实现服务上,在组织领导、工作队伍、制度规范、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完善保障,确保工作有人抓、各项要求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二、转变乡镇职能,实现以服务促管理
我乡结合实际,合理设置了党政办、综治办、服务中心、等办公室,积极探索各办公室的社会管理职责,弱化乡政府直接管理经济事务的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建设一个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政府。一是成立了观庄乡便民服务中心,承担辖区内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文教卫生、广播体育、城乡建设、土地管理与利用、综合治理、信访维稳、民事纠纷调解、社会矛盾化解等事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了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邪教活动联防、社会管理联抓、惠民实事联办。二是成立了观庄乡农业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发展规划、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管理、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发展、经济统计、水利设施建设、事务。三是采取板报、村建公示栏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各类便民信息,畅通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解决渠道。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增强管理服务功能 我乡积极开展村级组织综合工作,配齐了辖区内77个村民小组组长,健全了组织体系,壮大了基层工作队伍,延伸了管理触角,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功能。推行村民需求信息公开制度,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采取宣传栏、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各类便民信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四、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一是我乡积极开展精神病人服务管理综合工作,重点是加强精神病人帮扶救治管理工作。我乡认真做好对精神病人的分类鉴别工作,按病情分级落实监护责任和措施,建立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教育、医治、防范和管控机制。二是认真做好移民群众的各项服务工作,对移民认真宣传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措施。及时了解移民群众在搬迁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移民群众搬迁后的医疗、养老保险及时交接,解决移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现已配合县相关部门顺利搬迁移民两批。三是做好留守人员工作。对留守人员认真摸底,详细了解留守人员的相关情况,配合县相关部门对其做好帮扶工作。对其中的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救助。确保社会
安定。四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五保户的相关工作。
五、着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
一是及时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预警预测、应急处置等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督责任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加强居家安全宣传、教育、服务和管理,努力防止居家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联防”措施,完善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综治维稳力量建设,发挥乡综合服务中心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完善应急防灾管理机制。健全各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机制,加强各级干部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灾培训,普及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预防避险等知识,组织开展群众性应急演练,形成以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主管部门为主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基层组织、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全社会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危机管理能力。
下一步工作中,我乡将把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与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着力解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努力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出一批在全县有影响的创新成果、特色亮点和精品项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管理创新,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建设隆德做出贡献。
XX乡人民政府
5.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汇报 篇五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xxxx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集医疗、预防、教学、保健、急救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全县78万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健康保健任务。医院现有编制职工553人,回聘、临时职工315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7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1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人;医院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4.1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636张。固定资产2亿元,临床一级科室16个,医技科室10个,层流手术室、综合ICU、新生儿监护室、血液净化室、健康体检站等功能设施完善,急诊科、骨科为市级重点学科。
一、做法与成绩
1、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医院有各种药品681种,基药占基药目录总数85%,销售额37.5%,基本药物均在山东省药品集中招标平台上进行集中采购、配送。自2012年10月1日零时起,对全部681种药物均实行了零差率销售。门诊次均费用由改革前的183.926元,降至171.44元,降幅6.79%,门诊次均药费由85.80元降至54.73元,降幅36.21%;出院次均费用由改革前3800.52元降至3709.84院,降幅2.39%;出院次均药费由改革前1581.50元降至1035.48元,降幅34.53%,药占比降至29.1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02个百分点,真正让患者得到了实惠。
2、改革收费方式。积极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严格执行市新农合“四统、四定”的管理。加大对门诊“大处方”的检查力度,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检查,对不合格的处方进行处罚,和绩效工资挂钩,改变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实施“双降、双控、双规”范行动。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降低高价值卫生耗材使用比重;控制医疗成本、控制人均住院次均费用过快增长;规范检查和用药行为,规范临床路径和治疗项目。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费,CT、磁共振均按国家收费标准降低20%进行收取,切实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筑面积
1.68万平方米的外科综合病房楼已于2012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内科病房楼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改扩建项目全部完成后,医院的医疗用房紧张局面将得到彻底解决,群众的就医环境将极大改善,住院难的情况将不再存在。
4、改革人事、分配管理办法。通过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各类指标,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绩效工资由去年每月人均2100元增长至今年的2450元左右,增幅16.67%,有效的调动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缓解。门诊、住院病人上升,次均费用下降的好局面。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诊疗人次296676例,同比增长16.52%;出院病人34926例,同比增长14.84%;平均住院日7.8天;业务收入18042.05万元,2比上年增加1800.28万元,增长9.98%。医院门诊及住院费用均大幅下降,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党和政府得民心,医务人员受鼓舞”的多赢局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1、人才短缺,制约医院整体水平提高。目前各科室普遍存在人才断层,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学科建设缺乏带头人,尤其是临床、影像、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2、设备老化,医疗设备急需更换。目前医院部分医疗设备老化严重,加之医院财力有限,无法购置大型医疗设备(DR、C型臂、彩超等),不能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造成病源流失。
3、县财政困难,投入无法到位。财政应该持续投入医院基础建设、设备购置、退休人员工资、专科建设等6方面的资金县财政无力承担。目前医院负债达1.34亿元。期望省、市政府分类拨付公立医院改革款项,适当化解债务,给予部分基础建设、设备购置款项。
6.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六
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县综治委领导:
你们好!
欢迎来到我镇检查指导综治工作,2012年我镇政法综治各项工作在县政法委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励精图治,扎实推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确保形成良好氛围
“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我们时刻绷紧稳定工作这根弦,始终把综治工作放在全镇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年初,镇党委、政府为把综治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计划,认真研究解决社会治安问题。一是成立以镇党委书为主任,镇长、政法书记为副主任的***镇镇综治委员会,下设综治办,综治办有2名综治干事。二是建立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制度。三是改善办公条件,创造有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
—1—
综治办增添到2间办公室,配备1台电脑,新修了司法所办公用房,现代化办公条件具备。四是主要领导亲自参与综治工作,党委书记经常过问综治工作,听取汇报,并且多次下村开展“上门问安”活动,亲自带领一个组深入到各个农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健全机制,确保基础工作切实加强
为了有效加强基础工作,一年来,我们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制度,促进了综治工作规范化,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一)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与辖区23个村(居)委会,15个企业事业单位签订治安目标责任状,把各村(居)、各单位、各企业主要负责人“保平安”的政治责任具体化,共同担负起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并把责任书执行情况作为各治安责任单位责任人的政绩考核依据之一,有效将综治工作层层量化落实,实行综治单独百分制考核,保证了综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继续推行“以村为主”机制。按照上级精神要求,继续以村为基层,全面推行“以村为主”机制,进一步规范实用组织网络建设。各村建立综治维稳站,设立调委会,确实发挥村委会、治调委员会的作用,真正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
三、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秩序基本平稳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当作维护社会政治—2 —
大局稳定的实际问题来抓,明确落实责任。一年来,镇、村调委会,共调处各种疑难纠纷3件,一般性纠纷24件,防止群体事件1件。工作中及时发现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动向,做到了预警在先、措施在先,及时缓解矛盾,较好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加大创建力度,预防违法犯罪
(一)广泛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把“平安”村治安秩序稳定,防范机制完善,基础组织健全,社会风气良好具体化,重点做到: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考核标准,建立领导机制,确保落到实处。二是健全组织,调整充实村级调委会,加强群防群治建设。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为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严格依法行政观念,推进依法治镇,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即宣传与群众工作、生产、生活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突出党委、政府不同时期布置中心工作任务,重点解决中心工作的法律法规。三是突出重点村、区域、行业,作为依法治理重中之重。
2、实行四个结合:即普法依法治理活动与“三下镇”结合;与执法部门教育整顿结合;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结合;与落实
—3—
综治措施结合。
(三)加强治安巡逻防范及打击力度。一是组建治安巡逻队长期巡逻,始终处于治安环境高压态势,震慑防止犯罪分子及行为的发生。二是坚持对治安复杂地区的排查整治,对交通沿线、学校周边地区加强巡防。三是有条件的村和治安复杂的村均建立巡逻队,设有巡防队员,同时与公安、司法民警密切联系,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并制定相关制度规定。
五、加大管理力度,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一是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规范管理,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犯罪率,及时办证、造册建档。
二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大力开展交通安全法制宣传,设立交通安全警示牌、文明牌10块,宣传横幅、油漆标语、各类标语30多条,联合县交警中队到镇普法培训,例行执法,处罚违规人员。
三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了镇安监站,办理了执法证,对全镇所有企事业单位进行每月大检查,对相关工作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持证上岗,对安全隐患排查到位,整改到位,处理到位。
六、扎扎实实开展“上门问安”活动,让群众满意做为好坏的标准
抓综治工作,就是抓群众工作。我镇综治工作抓得如何,—4 —
归根到底还是看群众满不满意。为了发动群众参与评价综治工作,镇党委、政府采取了得力措施:一是层层召开会议,对镇、村、组干部进行多次培训,宣传发动,阐明“上门问安”活动的重大意义。二是印制调查问卷、评议内容和标准,发放到千家万户。镇干部经常下到农户召开家庭座谈会,特别镇党委书记在工作百忙之中仍抽出时间深入到千家万户,有几次回政府已到半夜,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群众好评,感染了全体镇干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正视问题、立足整改,把综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从我镇综治工作看,总的来说是好的,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满意,但从最近各类矛盾纠纷情况分析,存在一些问题:
(一)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时间过长,无法取证,仍得不到解决。
(二)是本镇经济基础薄弱,人们生活水平低,文化素质不高,法制意识淡薄,有些问题矛盾还有可能。
(三)各单位对政法综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人民群众群防群治意识还有待加强。
八、一点建议
请求上级各业务部门多来我镇加强对综治工作指导,把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总的而言,2012政法综治各项工作在县政法委及镇党 —5—
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单位、各部门和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是富有成效的,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仍将正视当前面临的形势,克服困难,稳步推进,不断提高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镇综治办
二○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7.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七
成都市商务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总体思路,紧紧围绕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和“构建国际旅游城市”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通知》(发改产业【2010】1826号)文件精神,都江堰作为成都市申报国家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部分,现将2010都江堰市综合改革试点区内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综合改革试点区工作机制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都江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为加快成都市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我市于2010年成立了“都江堰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并亲自牵头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履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规划、服务、督促检查等职能。各乡镇、市级各成员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创新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规划
2010年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都江堰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古城区商业规划》、《商业网点规划》、《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我市旅游局、文广新局、科技局等有关部门也已完成《龙门山旅游总体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等专项规划,完善的规划统揽和指导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我市以优势产业为支撑,先导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错位发展的重点集聚区,不断提高服务业的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规范有序的服务业规划体系。
(三)建立综合改革试点区统计工作体系 按照服务业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内容和工作职责,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会同市发改、统计、旅游、投促等部门建立了以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数据统计、新兴产业数据统计、政策研究、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为市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导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
支撑。
(四)创新全市投资促进工作和重大项目管理制度 始终把项目工作作为发展服务业的抓手和“牛鼻子”,下大力气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引进和服务工作。综合改革试点区内由我市投促部门牵头完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一是成立全市投资促进中心工作体系,明确各阶段责任主体单位,充分发挥行政效能督查督办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全市投资促进项目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开展“服务业专业项目库”、“投促中心项目例会”、“重大项目协调会”等形式推动试点区内和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建设。三是完善投资促进政策,2010年新出台《都江堰市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都江堰市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修订了《都江堰市新型工业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对外开放政策体系并同时实行重大社会投资项目VIP绿色通道服务。
二、综合改革试点区内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一)试点区区域经济快速恢复
按照成都市委、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灾后我市区域经济快速恢复和增长,2009年市域经济全面超过灾前水平,被四川省评为“县域经济先进县”,在此基础上2010年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趋势,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34亿元、200亿元、60亿元,较震前03年增长82.8%、452.5%、105.7%;财政总收入实现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36亿元,分别较03年增长486.5%、591.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较03年增长31.5%、121.3%、81.2%。“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五年居成都市三圈层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达15%,总量连续五年居成都市三圈层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跃升至成都市三
圈层第一位。
(二)重点旅游聚集区建设情况
1、旅游业全面恢复
灾后重建以来,我市景区景点全面恢复。我市二王庙、老君阁、清溪园扩展等景点重建并已对外开放,玉垒阁主体工程完工。我市AAAAA重点旅游点二王庙古建筑群修复工程全面竣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景点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完善提升了虹口乡、青城山镇、大观镇、紫坪铺镇等乡村旅游区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打造形成了彭青线、成青线、蒲张线乡村旅游带和高原村、茶坪村、欣禾村等旅游特色村,虹口乡、茶坪村分别被省、成都市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都江堰市通过创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市的检查验收,虹口AAAA级景区创建也于今年顺利通过验收。重点景区的全面恢复营业有效的提升了我市旅游承载能力,2010年我市全年接待游客114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亿元,分别较
2009年增长20%和21%。
2、重点项目不断完善
2010年我市龙门山功能区建设引进到位内资7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10万美元,列为成都市龙门山功能区建设重点旅游项目34个,今年新开工5个,已竣工10个,完成投资23.5亿元。重点项目两中心一博物馆、青城国际豪生酒店二期、《道解都江堰》、《青城》实景演出项目、泰安古镇一期打造等项目已完工建成,堰上青城体育休闲公园、青城洲际酒店、经都置业酒店等项目已开工。我市启动了首批标准化乡村酒店和城市商务酒店建设,目前,有9家星级饭店、225家社会旅馆(含新建)、1019家乡村酒店和农家乐已落成营业,提供床位3.4万张,成功打造“熊猫驿站”等一批高品质乡村酒店,全市旅游承载能力大大增
强。
(三)商贸流通市场建设情况
1、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
2010年全面启动了城区首批10个新型社区标准化菜市场示范点的建设,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予乐标准化菜市场,城市北区、永丰小区、壹街区等在内的标准化菜市场,将于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为全面提升我市农贸市场建设,2010年全年完成我市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扶持资金80万余元,并在硬件设施建设、安全监测体系等方面全面提升市场功能,我市标准化菜市场从规划建设到后期经营管理,都将达到成都市中心城区水平。
2、完善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全面开展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及“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民生工程体系建设。城区100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点工程的的启动必将为提升我市城市功能,服务于人民大众带来新的契机。“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使城乡物流配送渠道畅通、快捷,促进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以旧换新” 最大限度地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商业服务,极大的活跃了农村消费市场。农村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的建设,增强了生活消费品流通体系的基础作用,发挥商品配送、品质管理和应急保障的社会功能。截止2010年12月,家电下乡网点140个,销售金额约7000万元,销售家电数量37000台,全市“放心商店”236家,实现我市乡、镇(行政村)全覆盖,2010年全年我市“家电下乡”财政资金补贴达800万元,再生资源体系建设扶持资金30万元,商贸服务中心建设资金补贴30万元,我市商贸流通市场全面提
档升级。
(四)重点服务业聚集区建设情况
1、泰安古镇业态提档升级
按照成都市政府关于提升泰安古镇业态的指示精神,2010年我市重点开展青城后山泰安古业态提升工作,该项工作由市青都局、旅游局、商务局牵头成立的泰安古镇业态打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落实。目前泰安古镇招商及业态策划方案已经完成、风貌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工作已经启动、品牌连锁客栈——熊猫驿站等知名品牌企业也已经正式引进,2010年积极争取成都市政府争取泰安古镇业态扶持资金300万元(申报成功),旨在项目促进,基础建设、业态提升、宣传策划等进一步提档升级,下一步都江堰市政府拟安排1000万泰安古镇项目引导资金,以全面提升我市重点旅游区业态整体形象。
2、做好都江堰市古城区商业网点建设
为有效推动我市古城区商业功能布局,全面推进我市“世界田园城市”建设,2010年我市全面启动了古城区建设项目。古城区重点商业项目的布局策划工作、建设方案、业态策划、《都江堰市古城区商业功能和重点项目布局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古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改造、重点景观项目打造等已全面启动建设,目前古城区新东门等一批标志性建设景观已经完成,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子项目涵盖面达54个,预计
2011年初步完成整体打造。
3、全面启动城市新区商业功能布局工程
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完成,按照都江堰市委、政府确定的“1475”城镇体系构架,全面提升我市城市新区业态形象,2010年我市全面启动壹街区、高桥小区、兴堰*丽景、金江小区、沪都家园、民主小区、慧民雅居、兴堰*逸园、教师公寓等9个安置区内的商业业态规划并分布实施。目前9个安置点位共计商业面积29万平米的城市新区商业业态布局工作已经开始,现第一阶段8000平米商业面积布点工作已经完成,新引进红旗、互惠、老邻居、百扬等大型连锁超市入驻我市。第二阶段工作也已经开始,预计明年5月将全部完成城市新区业态打造工作。
(五)新兴产业聚集区建设情况
1、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建设情况
2010年我市青城山软件产业园区(东软)被成都市授牌为“成都市重点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现示范园区内共计8家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人才培训机构1家,其中今年新引进服务外包企业2家,新增重点项目BPO呼叫中心、诺基亚测试中心等。全年我市服务外包园区完成离岸、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400多万美元,积极争取成都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资金100万元,企业人才培训扶持资金40万元,并在示范园区开展了项目促建、BPO项目建设、人才培训机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企业招
商引资及项目推广等工作。
2、电子商务产业
今年9月,由中国银联和都江堰市政府合作在西南地区首个电子商务手机支付平台正式启动,都江堰市首个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也在今年正式投入运营,我市重点电子商务平台项目都江堰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也在加速推进建设。网上手机支付平台和网上景区门票支付的开通是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第一次规模性运用,必将对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这是市政府大力推动和利用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商务模式,实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国际田园城市”目标的重大举措。今年我局以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手机支付平台为契机,通过酒店、餐饮等专业协会积极引导20余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申报企业资金扶持180余万元,目前全市电子商务企业达300余家,电
子商务普及率为27%。
3、节会产业活动开展情况
2010年我市紧紧抓住 “成都高端会议首选地”和“节会中心城市”的机遇,全力打造节会业中心城市,成功承办了“上海对口支援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2010中国〃都江堰国际啤酒节”、“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美食购物展”、“上海国际模特大赛西南总决赛”、“首届中国西部高端时尚品牌峰会都江堰论坛”、“第七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都江堰主题会场”、“2010上海.都江堰国际减灾与公共安全论坛”等一系列重大节会活动,通过牵头承办、参加系列节会活动,体现了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抓大放小”的办节思路,充分发挥了会展产业的经济带动和产业辐射作用,有效促进了产业恢复和提升,大力宣传了我市灾后重建成果,进一步加强了和上海市的文化交流、经济合作和旅游互动,扩大了都江堰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力助推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六)成都市重点服务业项目概况
经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研究及成都市确定的我市重点服务业项目29个,总投资141.32亿元。2010年29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16.25亿元,截止到12月20日所有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44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07.3%,总体推进情况较好。其中我市重点项目中投产达产项目1个,完成投资5000万元,完成计划投资100%;加快建设项目5个,完成投资41.1亿元,占计划投资的92.7%;促进开工项目8个,完成投资60.2亿元,占投资计划的96.5%。积极鼓励、引导重点商贸项目成都百货大楼、城市购物、嘉城购物中心、家美福超市、红旗连锁、互惠超市等商贸项目的恢复营业。百伦广场、都江明珠、中国水街、岷江国际、都之都商业广场、发润发超市等在建商业项目确保明年内投入运营。同时,积极推进汽车商城、博美装饰城、会议中心、张江商贸中心等重点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明年动工。
三、试点区内政策措施及建议
(一)综合试点区内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发展不均衡
服务业呈现低层次的均衡发展格局。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消费性金融三大传统服务业保持了发展的优势,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代表的公共社会服务业支撑了区域正常运转,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文化
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
2、核心产业发展不充分
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旅游发展现状与国际旅游城市的高标准旅游目的地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旅游产业链较短,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客源结构以省内游客为主导、产业结构以观光产品为主导、消费结构以中低端消费人群为主导;旅游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运动、休闲、度假等高端功能设施配套,对国际旅游城市的打造不能形成有力的支撑;缺乏旅游核心特色,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展示不够。
3、支撑载体发展滞后
一方面,缺少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服务业企业平均规模较小,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在组织规模、服务技术、服务质量、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内著名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星级酒店数量较少,规模档次不高。
(二)措施及建议
1、加大本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引导资金采取贴息、补贴及对国家、省有关扶持资金配套等方式,专项用于全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市政府不定期评选表彰全市优秀服务业企业
并予以奖励。
2、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融资环境,成立服务业投融资及策划平台,积极支持服务业发展。
3、建立现代服务业行业协会(商会)管理机制,积极筹建和完善旅游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商贸服务业、会展业等行业协会(商会),促进现代服务行业协会市场化运作和行业监管体制。扩大行业协会的普及范围,吸收民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外资企业等各类经济组织入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4、创新用地保障制度。服务业项目用地可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出让、租赁等方式依法供地。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供地政策的服务业项目,优先安排土地供给,确保项目落地。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的比例,对列入国家和省鼓励类的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
5、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加强旅游、商务管理、会展、软件研发等重点领域的服务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依托本市高校或与市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我市急需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流动机制,为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8.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八
郭有明说,宜昌紧紧抓住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重大机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格局,积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进程,全面系统推进社会管理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社会管理实现从条块分治向整体联动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手段转变,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社会管理“一本三化”新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宜昌特色的新路子。
郭有明说,宜昌始终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贯穿社会管理创新全过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全程化服务为核心,探索构建“一本三化”新体系。宜昌把城区121个社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负责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城区网格化将人、房、事、物、组织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形成了全方位、便捷高效的服务格局。宜昌建设“数字网格”和“电子地图”,构建了包括人口、房屋两大基础信息系统和综合服务管理信息、专业服务管理信息两大应用系统的全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为推进服务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支撑。宜昌利用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为群众积极主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
郭有明说,宜昌强力推进整体联动融合,着力营造齐抓共管新局面。宜昌融合信息资源,实现综合集成,人口基本信息可集成包括13大类119个子项的综合信息,只需键入公民身份证号,职业、住址、家庭等信息即可立即全面显示。今年城区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只用两天时间就完成60万选民登记,过去则需要一个多月。公安部门通过人口信息关联比对,今年以来发现并抓获在逃人员87人,人社部门依法纠正143例死亡人员继续领取社会养老金的错误。宜昌通过整合工作力量,夯实基层基础,初步形成了各职能部门、1110个网格管理员、10.8万名志愿者、力量层层倍增的服务管理新格局。宜昌融合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城区推进社会矛盾联动化解,今年化解率达到93.8%,其中社区化解率达到97.8%。推进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管理,实现了食品安全从部门管理向综合管理、从行业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9.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九
安管理工作汇报
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治安管理工作汇报2007-02-18 09:42:38
立足和谐发展打造平安尚田
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综合治安管理工作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安排,现由我将尚田村的农村综合治安管理工作向大家作一汇报。
我们尚田村,是一个历来有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优良传统的文明乡村,多年来,广大村民在这片徽岭山村土地上和睦相处、安居乐业,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辛勤耕耘着。××年月,在全县村级区域规模调整中,相邻的陈
村、东干村整体并入尚田,尚田村成为拥有个村民组,人的中心村,近年来,尚田村“两委”以社会稳定为大局,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倡导“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促进“并村”和“并心”工程同步发展。特别是××年,县委选派干部到我村挂职以来,通过广大干群的齐心努力,尚田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年,我村被评为县“文明村”××年被评为“市文明村”和“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党总支还被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完善村组社会综合治理信息网络体系,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服务型综治队伍。拆并村后,尚田村及时调整了村调解委员会成员,成立了村治保大队,健全了帮教和普法组织,把一批年富力强有文化、懂法律、懂政策,在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并热爱综治工作的同志充实到综治组织中来,同时,村里根据实际村情,制定了《村
调解员守则》、《治保人员巡逻制度》、《村组综治信息员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完善综治工作的规章制度和配套措施,并以村民组为单位设立调解小组,所有党员均定为所在村组的义务综治信息员,村里一旦有矛盾纠纷苗头,综治信息员当即上门调解,本着“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原则,力争把矛盾纠纷控制和消除在萌芽和未发状态。此外,我村还构建了严密的排查调处网络,定期走访农户,及时掌握矛盾纠纷苗头,主动及时做好矛盾化解和防范工作。
尚田村作为拥有个村民组、个自然村的中心村,对突发性和不可预测行的矛盾纠纷,尤其需要一支素质过人、纪律过硬的综治队伍。为此,村两委突出“稳定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不断强化队伍自身建设。在调解处理矛盾纠纷中每每旗开得胜。××年,“”洪灾面前,东干村部分村民有不稳定因素,村调解委员和村两委当即赶往现场,在控制突发事态的同时,为村民及时处理了事宜。
前年,蒙坑村在修路征地中,发生一起因口角而动武的突发事件,村调解主任余全敬带领村综治治安干部火速赶到现场,及时依法处理了此事。据统计,××年全村矛盾纠纷仅起,较××年下降了%,件件都是在村综治治安干部的调解下得以圆满解决。调解率和成功率均达到%。
二、无私奉献,发扬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和谐相处,人人有则”的良好氛围。有一批群众信得过的调解干部,有一支经得起考验的党员干部队伍,这既是尚田村能”公平、公正、公开”依法调处每一起矛盾纠纷的群众基础,也是尚田村得以依法治村,和谐相处的缘由所在。并村以来,村两委主要党员干部以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为主要职责和使命,自费配备了摩托车、手机等交通,通信工具,义务奉献,为及时调解处理矛盾纠纷提供条件保障。一有情况,他们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纠纷调解无小事”,义无反顾投入调解处理之中,村总支书记十几年如一日,在处理矛盾纠
纷中,事无大小,坚持群众利益为先,不计个人得失。依法公正处理了一起又一起的调解事件。村调解委员会主任余全敬以身作则,舍小家,为大家,赢得较好口碑,今年,被推选为“市调解能手”,成为尚田村维护一方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
为难之处更显党员本色,关键环节干部带头突破。在我们尚田村,良好的干部素质和以稳定、发展大局为重的思想境界,为建设和谐农村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力的外部条件。××年,我村在拓宽村前公路工程中,涉及到户农户的征地,潜在的矛盾纠纷事件不下起,但关键时刻,村党员干部带头实行“为经济发展开路,为尚田发展奉献”的义举,义务奉献自己的征地赔偿。见此,户农户纷纷跟随。原有的矛盾纠纷也随之瓦解。
三、抓住机遇,推行“党员联系农户,共建平安乡村”活动。去年,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我村树立党员责任意识,积极响应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共建平安
乡村”活动。坚持做到个结合,即与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试点工作相结合;与创建安全文明相结合;与关工委工作相结合;与党员教育管理相结合;与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相结合。活动坚持在村调解委设立专人值班接待来访群众,设立群众咨询热线电话,在多方聆听群众心声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一方稳定,激活一方发展的新路子。全村多名党员,经过摸底审核,共有名党员分别联系至户农户,激发了这些党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在推行中我村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员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在参与管理中,与综治治安人员一起不断学习政策法规,提高业务水平,在综治工作中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目前,我村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体系较为严密,群众矛盾纠纷和隐患连年下降,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基本消除,或者得到控制,全村实现连续多年无重大
刑事案件发生,人人思稳定,户户求发展,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在我村悄然掀起。
各位领导,成绩的取得已经属于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高的新起点,把农村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推向新阶段,为建设稳定、富有、民主的新尚田而共同奋斗。
10.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十
古塘乡综治办
(二○一二年九月十九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9月7日娄底市社会管理民调工作调度会议精神,进一步宣传乡党委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和合理诉求方面所做的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提高我乡的民调指数,确保在9月底全省民调中取得实效,现就“9.7”会议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早安排,深入宣传造氛围。
9月10日晚,召开了乡党政联席扩大会,专题研究了民调工作,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安排步署下阶段工作,成立了古塘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民调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曾海和任组长。9月11日召开全体机关干部和支部书记大会,要求各村立即召开村支两委和党员组长大会,切实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尤其今年是市、乡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和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乡党委、政府将把综治维稳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严防死守这条底线,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社会治安的难点、安全生产的重点,进一步强化各村驻村干部和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
群防群治网络,扎实做好不稳定隐患排查和治安防范工作。同时,复印《湖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民意调查问卷》8000份,对全乡所有农户进行宣传发放。民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成五个小组,于2012年9月12、13、14日对全乡范围内所有村组进行了第一次宣传走访。定于9月26日,利用群众工作组下乡的机会,发放宣传资料到户,确保宣传到位,创造良好的民调氛围。
二、大防控,健全机制强基础。
推行干部包村负责制,实行“周排查、月汇总”的排查机制,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在特殊时期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事关群众利益的各类矛盾和隐患进行全面摸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关注人民群众的信访诉求;推行干部包案负责制,对各村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专人专案、超前化解”的调处机制,确保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行联合调解机制,针对牵扯面大、群众敏感的重大遗留问题,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行政村等联席会议统筹协调,紧密配合调解,力促矛盾及时化解、就地消化,确保全乡无影响大局稳定的信访问题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抓紧巡逻不放松,做到处处巡逻不留死角,天天防范不留空隙,注重从“小事”做起,从“细节” 抓起,以小平安积累大平安。
三、重打击,严厉整治求实效。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盗窃公共设施、偷盗群众财产及抢劫等多发性犯罪,责成派出所加大执法力度,“打防”结合,努力降低发案率,提高破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始终保持对打击非法生产烟花爆竹行为的高压态势,扎实抓好下半年烟花鞭炮非法生产集中整治,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强化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和校车安全整治力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乡范围内无黑恶势力、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勤走访,转变作风促民调。
牢牢抓住乡镇工作的牛鼻子,坚持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干群关系。针对我乡计划生育、打非工作中群众利益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充分利用群众工作组这一工作平台,积极进村入户宣讲政策、指导生产、扶贫帮困,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在水利建设、通村公路、农电网改造、环境卫生和集中水厂建设方面,尽力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针对前三个季度民调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归类,在规定期限内逐一整改到位,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在创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上,加大党务政务阳光公开力度,通过正面宣传和引导,进一步扩大党委政府的影响
力,积极取得群众对党委政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有利于党群关系、有利于和谐稳定的群众基础。
11.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汇报 篇十一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社管综治工作基础
(一)加强组织保障。我局高度重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把社管综治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的重要议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站队(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州水利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办公室副主任张璐同志任专干。形成了“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专抓,有专干落实”的社管综治工作格局。
(二)加强经费保障。今年局围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先后强化了办公区、宿舍区的社管综治和同建同治等工作管理,投入了20多万元的工作经费,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制度保障。一是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了干部管理。一是切实转变作风,制定了《州水利局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并将中央、省委、州委及省水利厅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定以及局党组研究制定的九条规定编印成册。干部职工人手一册,严格遵循,干部作风和精神面貌有了大的改观。二是修订完善了财务、物资、接待、车辆、办公电话及后勤服务等管理和审批制度。今年以来会议接待、公务开支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三是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度制度、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预防处置突发性、群体性的事件的工作预案及机制。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及上级转下来的批示件,及时登记、分解到相关科室XX县市局迅速办理,对能及时解答的当场予以解答,对需要进行调查了解的进行限时答复;落实了应对突发性、群体性的事件的工作预案,形成了工作机制,今年内水利系统无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的事件发生。同时严格履行重大事项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全年工作未出现重大失误。通过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措施,及时了解民情民意,采取有效措施,缓和了矛盾,化解了纠纷,增进了干群关系,较好展示州水利形象。
(四)加强平安创建。年初我局制定了平安创建工作方案,分解了工作任务,并将创建任务纳入了对各科室工作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与个人评先和科室评选文明科室挂钩,目前机关平安创建工作有序,全年无特大事件发生。
二、强化责任落实,促进工作管理有序
(一)明确任务。年初,我局将社管综治工作纳入了水利部门年度总体工作目标,做到了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和措施。每月局务会议上都将社管综治作为一项重要议程,与其他工作一起进行研究、部署、检查、落实,形成了长效机制,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体点评,年终进行全面总结。局党组通过党组会议和局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社管综治及平安创建工作。
(二)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年初与州设计院、州大龙洞电站、八月湖公司及局机关各科室签订了综治维稳责任书,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治安防控,确保机关院内安全
(一)强化机关院内管理。我局落实“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落实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实行保卫工作专人负责,各住宿楼楼栋长配合,狠抓检查落实,确保了安全生活、安全办公;年初对局院内外住户进行集中摸底登记,全面掌握外住户家庭情况,并与外住户签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状,加强了对家属楼及出租房屋的管理,同时与门面出租户也签订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及“门前四包”责任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把“属地管理”落到了实处;在维护防辖区社会治安的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人员做好检查工作,并做到车出有单,车入有记录,来访有登记,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在节假日、防汛期间,加强值班力量,保证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二)注重人防、物防与技防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了乾州新区办公楼的管理。在对乾州新区办公室投入了24万元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对我局办公区域实行全天候安全监测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一万多元安装高清监控系统,用于门卫及公车管理。在物业管理的基础上,增配了2名专职保安员。同时对重点科室采取了物防及技防描施,确保了国家财产安全。全年全局无重大治安案件,无群体上访事件发生,真正做到了“无发案、秩序好、和谐稳定、群众满意”。另一方面重点加强了老局院落管理。一是加强了门卫保安力量,聘请了XX市公安局系统管辖下的远山保安公司专职保安人员担当门卫,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守护、巡逻制度,落实了治安巡逻、护院队伍和保卫力量,对进入院内的外来人员、车辆进行登记,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二是加强了保安监控体系建设,在已有的技防设施基础上,去年又新增7万元安装了高清夜视监控系统,进行全院无死角的全方位监控。三是使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全面有序地管理院内车辆停放。
四、群团共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今年,我局充分调动工青妇组织积极性,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事务。3月5日,州水利局系统团委积极响应州工委号召开展“城乡同建同治”服务活动。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自备垃圾袋、铁钳、水桶等劳动工具,清扫街道、擦洗护栏、清除垃圾死角等。“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州水利局系统团委组织志愿者到古丈龙鼻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慰问留守儿童,送去了学习用品和体育器材,给他们带来节日慰问和关爱。暑假期间,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中国的梦想教育实践活动,局关工委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子弟到怀化芷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夏令营活动。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意识。
五、优化队伍形象,增强服务能力
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为民务实转作风活动,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效率。一是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强化继续再教育,以学习型机关、文明科室等创建为契机,积极鼓励干部职工自主学习,今年我局有10余名在职干部参加各类水利资质资格考试;强化干部管理,把内部纪律作风整治作为力量之源,抓纪律、促工作,抓思想、促作风;党员干部开展“做群众贴心人”、“我为湘西加快脱贫全面小康做什么”、“湘西水利梦”等专题讨论,进行面对面谈心交心、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二是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干部职工办公出勤去向及党员干部承诺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认真部署民调工作。我局高度重视民调工作,将其作为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水利工作、树立水利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工作抓手,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专抓,各科室联动配合,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统筹行动的民调工作格局。一方面,强化安排部署。召开了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认真传达州社管综治委关于民调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要求全局干部职工、住户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对待民调工作。编制了我局固定电话汇总名册,做到每台固定电话配有一名测评宣传员。第二方面,强化走访宣传。认真走访了局机关住房和门面承租户,进行了全面盘查,要求各租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实维护好吉首的形象。第三方面,深入基层共建。我局驻村工作组职极协助XX县默戎镇中寨村党委政府健全机制,加大宣传,提升处理民调、信访案件的水平,把民调、信访案件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中寨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乾州接丰社区报到,对接共建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全局领导干部分片分组定期或不定期进村进户,了解群众呼声、理顺群众情绪、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难,真正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局领导带头同社区困难户结对帮困,今年为社区困难群众发放物资及慰问金一万余元。四是积极开展城乡同建同治工作。在去年投入30余万元,对老局院落的进行美化亮化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十六余万元进行系统的综合整治,为广大干部职工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干部队伍稳定工作干劲足,社管综治形势好。
六、依法行政规范有序,执法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水资源管理规范有序。严格落实“三条红线”制度,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水功能区水喷达标两项指标符合省下达指标要求。发布重要城市饮用水取水点和重点河段的水质检测简报10期。二是河道采砂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沪溪、保靖两县正按照省里要求已编制完成采砂权出让方案,正报省水利厅审查批准,同时各县市还加强了河道巡查。三是水政执法工作扎实推进。执法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组织人员参加2次水政执法培训。全州加大涉水违章案件查处进一步力度,共查
处水事案件28起,调处水事纠纷13起,结案率达90%。四是基层水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省厅为花垣、保靖2县配备了水政执法车辆、打印机、摄影机等。同时行政审批事项限时办理有序,目前我局共受理申办事项40件,办结31件,退回9件。永顺、保靖两县出台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件,全州统一设立水土保持举报电话,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4件,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07个(水利系统70多个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90次,检查生产建设项目76个。启动了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执法能力试点县建设。
七、立足水利职能,为民办实事
一是强化建议提案办理。年初以来,我局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作为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分管领导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县市,开展建议提案办理大走访,与代表委员“零距离”座谈活动,现场办理建议提案,面对面征求建议意见,共同研充改进方法,明确工作思路,为办理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39件建案中a类达到26件占总件数的67%。我局20xx年度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投入各类建设资金855.83万元。截至曰前,我局与代表的面商率达90%,电话沟通率达100%,满意率达100%,办理的效果明显。二是开展结对帮扶,访贫问苦等活动,帮助驻村办实事、解难事。20xx年投资230万元建设防洪堤引水灌溉工程;投入资金22万元,解决1组、7组3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入20多万元完成民活动中心,对入村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帮扶困难群众48人,落实帮扶资金7.3万元。在结对共建中,既注重加强党支部建设叉注重办实事,为驻村实施村庄整治提供大力支持,得到驻村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涉水法律法规宣传有声有色。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土保持法宣传月为契机,州县大力开展涉’水法律法规和水资源保护利用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共投入宣传资金90余万元,发放宣传资料24000余份,悬挂横幅标语2200条,发表电视讲话7次,出动宣传车80余台次,举办墟场咨询60余次,发送宣传短信80余万条,增强了广大群众对水利x-作的认识,普及了相关水利知识。同时我局还加强了水利工作外宣x-作,先后组织力量对我州水利建设进行了宣传报道,先后到团结报、湘西新闻网、湘西电视台、湖南水利网、中国水利网、人民长江报、中国水利报等媒体发表信息文章1 20令篇。四是以人为本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我州防汛抗旱x-作立足实际,周密部署,迅速行动,效果明显。汛前各项准备工作措施到位,防汛抗旱责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各类预案修订完善,应急演练有效有序,抢险物资齐备,队伍组建齐全,山洪防御非工程措施充分发挥作用。汛期成功应对了l 3次强降雨过程,其间启动防汛vl应急响应1次,今年我州遭受了1951年以来最严重干旱,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闻旱而动,积极应对,奋力战旱魃,开辟新水源1983处,修复农田水利工程3850处,投入抗旱设4.45万台套,机动运小车3063辆,人工增雨309次,临时解决756.16万人、10.0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抗旱期间,先后启动了抗旱iil级、1i级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抗旱救灾取得实效。坚守住了“不垮一库一坝一堤,不发生群死群伤,不发生重大人畜饮水安全事故”的底线要求。五是民生水利建设’紧锣密鼓。截至目前完成各类水利投资4.78亿元。完成了107座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1o.4311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5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有序,治理河道24.1公里。龙山、古丈、永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凤凰、花垣高标准农田专项县及吉首河塘整治专项工程县等项目全面完工。酉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渠道衬砌6.1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30个。重点水源工作紧锣密鼓推进,古阳河水库项目建设有序,完成年度投资44 58万元;吉辽河水库、中秋河水库、龙潭河水库、乌巢河水库等前期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全面完工,综合治理坡耕地5007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平方公里。农村水电项目全面推进,XX县断龙、XX县洗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进展顺利; 20xx度农村水电增效扩容项目已下达17处项目,目前找州正在开展设备厂家的考察和工程招投标工作。
12.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 篇十二
汇 报 材 料
中共威溪乡委员会 威溪乡人民政府(2012年11月 日)
各位领导:
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来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现将我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作以下简要汇报,欢迎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威溪乡位于城步县、武冈市、新宁县三地交界处,下辖15个行政村,居住着苗、汉、侗等7个民族近9000人。近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平安乡镇”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大力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为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一、知耻而后勇,狠抓基础工作不动摇
自去年定为全市重点管理乡镇以来,我乡党委、政府痛定思痛,深刻反思,深挖根由,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狠抓基础工作不动摇。一是把综治工作纳入工作计划,摆上
议事日程。年初,我乡确立了以“树立法治理念、创新精细化管理、三线发展经济、突出文化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威溪和谐”的发展治理总思路,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确立了“晋类创优”的工作目标。二是加强综治队伍班子建设。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主管政法的人大副主席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3名综治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手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综治干部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经过深入调研,年初出台了《威溪乡干部职工精细化考核实施方案》,并配套出台了村干部、驻村干部、机关干部精细化考核细则,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全乡精细化管理考核范畴,占总分的30%,彻底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状况,为服务威溪乡全局工作打造了一支具有法治理念、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团结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促进工作落实与全面推进。四是大力改善办公条件。在经费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我们拨出专项资金,对乡综治办公场所进行了全新的布置,添置办公桌椅、电脑等设施,充分保证了办公经费以及其它一切必要开支。
二、创新工作方法,出成绩,增亮点
(一)夯实基础,紧抓防控体系建设不动摇
1、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乡党委、政府与15个行政村、各企业单位一把手负责人签订了201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
目标管理责任书和信访工作、维稳工作、食品安全、反邪教工作、安全生产工作等责任书,明确了领导责任。
2、健全村级综治网络建设。各村设立了高标准的农村群众工作站,实现“五有五上墙”的动态管理,完善了基层治安保卫网络、人民调解网络和安全防范网络,并安排驻村干部为各村综治工作站指导员,要求每月驻村不少于4天,真正发挥了综治工作站的作用。
3、确立矛盾纠纷调处“四步工作法”,下发《驻村干部矛盾纠纷调处过程中工作职责》,规范了村调委会—驻村干部—乡调解委员会—建议法律维权的矛盾纠纷调处程序。通过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基层化解矛盾的能力。
4、制定各村基本情况档案。内容包括村基本情况和企业、学校、重点人口、信访不稳定因素人员、村组干部人员、流动人口情况等信息,真正做到对各村情况明、底子清。
(二)多措并举,狠抓专项整治不动摇
1、重拳出击,全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我们严格按照严厉打击,重点整顿、全力办案,打出声威的要求,认真结合我乡实际,扎实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首先,我们配合县公检法部门在威溪乡中心学校开展了一次扫黑除恶宣传成果展,并出动宣传车1台,悬挂横幅6条,张贴标语160余条,掀起了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营造了一种严打的高压态势。其次,是认真组织全体乡干部下村调研排查,了解情况,收集线索。最后,重点对盗窃、流氓恶势力集中力量予以打击。3
一年来,派出所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1人,逮捕起诉1人,治安调解12起。
2、开展“家庭拒绝邪教”活动。为了进一步将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引向深入,提高教育活动的成效,我乡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以“家庭拒绝邪教”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发放《防范“门徒会”等冒用宗教名义的邪教问题宣传警示教育手册》500份,悬挂宣传横幅6幅,张贴宣传标语150条,同时在各村活动室利用远程教育电脑组织播放了反邪教光盘,受教育群众达700人次。通过深入开展“家庭拒绝邪教”承诺活动,有效地宣传了邪教反科学反人类的本质,倡导了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了人们识别邪教、抵制邪教的能力,实现了我乡无邪教组织,无参与邪教人员的双重目标。
3、持续深入开展禁毒工作。一是广泛宣传,打一场禁毒工作的人民战争。按照“经常性、广泛性、多样性、针对性”的禁毒宣传工作方针,强化禁毒宣传预防教育,重点开展防毒拒毒电化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全体村干部观看禁毒宣传光碟,并利用干部大走访活动开展之机,结合“6.26”禁毒日开展宣传活动,发放禁毒宣传资料500余份。同时,要求各村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化远程教育设施和网络,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收看禁毒宣传光碟,使禁毒斗争走向深入,走进群众的心坎里。二是排查、帮扶吸毒戒毒人员。目前,我乡只有吸毒人员4人,建立了个人详细档案,并安排了专职人员进行跟踪帮扶。
4、扎实做好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我乡有社区矫正人员2人,安置帮教帮教人员6人,都为他们建立了档案,并安排帮教人员进行帮扶指导。另外,在乡财政紧缺的情况下,挤出1万元资金,同时向上级争取经费将盘古村未成年精神病患者刘修新和长佃村精神病患者刘盛德送到市宝庆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5、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根据上级部署,今年对我乡烟花爆竹零售商店进行了摸底排查,并集中进行换证工作。共排查商店23家,发现有烟花爆竹销售商店6家,申办烟花零售商店5家。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安福村地下鞭炮作坊1处,并联合派出所进行了捣毁。
6、开展流动人口的清查整治工作。对所有外来流动人员必须到派出所进行登记,在实施暂住证、其他证照等静态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日常查验、变更等进行动态管理,并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有效的抑制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对于外出务工人员必须到乡计育办办理流动人口证,在村备案,并上报综治办。从而实现对全乡流动人口的有效掌控。
(三)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始终坚持和谐稳定不动摇
1、深入开展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为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我乡认真落实每月综治维稳信息排查制度,并建立电子台账,同时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确立以村为责任主体,规范了矛盾纠纷调处程序,切实提高了基层化解矛盾的能力,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一年来,全乡共排 5
查调处矛盾纠纷58起。重点调处了漆增宏修建乡邮政所意外受伤纠纷、华山村与盘古村硬化道路出资纠纷、江雪公路硬化长佃村取土纠纷等一批矛盾纠纷,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要求。
2、落实责任,扎实做好信访接待处理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做好历史遗留问题的稳控化解工作。我乡虽人口少,但群众法制意识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信访不稳定人员较多。第一,我们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全乡涉及信访问题5类,23人。主要有正冲东岭水库移民要求解决水电路问题,79年对越作战人员、民办教师和电影放映员要求解决待遇问题,村民反映村干部经济问题等。第二我们扎实做好信访稳控工作。一方面全面落实党委书记、主管领导、片长、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五位一体”责任体系。成立了党委书记为主任的稳控监控网络,责任落实到人。特别是对江口村付书高不服判决和转升村李光跃山林纠纷两个案件,我们都是领导亲自做工作,确保了不发生赴省进京上访事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级第一道防线作用,规定村里有上访的,由村干部陪访,所花费用由村集体负担一半,极大的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第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化解信访案件。正冲村东岭水库移民问题是蒋志刚县长督办的案件,我们认真配合进行处理,并到县、市参加多次协调会,经过大家的努力,本案件有望息访。二是做好信访接待处理工作。一年来我乡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案件52件,其中上级交办案件2起,成功处置信访案件49起,正在办理3 6
起。重点处理了长佃村肖盛万与戴明彪打架纠纷,竹加工业主反映乡林业站收费不合理纠纷,漆增雄与村组土地纠纷等案件。三是及时办结上级交办案件。我乡收到上级交办案件2件,都及时予以办结。
3、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我乡全面落实《城步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以防止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力求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问题的发生。按风险评估流程,对雪花村山沙生产厂进行了风险评估。
(四)营造氛围,始终坚持群众参与不动摇
1、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4月份,我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企业、平安村、平安单位的“六安同创促和谐”平安创建集中宣传月活动,在全乡范围内书写永久性宣传标语60条,悬挂各类宣传牌120个,并对公路沿线永久性宣传牌进行了重新喷漆维护,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利用手机短信便捷、高效的特点,创建了威溪乡手机信息服务平台,并向全乡移动手机用户发送各类短信10批次10000余条。通过这些宣传手段,平安生产、和谐社会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威溪奠定了社会环境基础。
2、继续开展一年两次的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今年4月和9月,我乡的社情民意大走访开展顺利,全乡每位领导干部均全程参与,纷纷携带“社情民意大走访一览表”、“平安创建手册”等资料,逐户上门走访调查。在走访中,全体干部职工向全乡2186户老百姓通报了我乡经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 7
理工作情况及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解释说明了省民调工作的作用意义,争取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和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3、乐于奉献深入人心,特殊养路队为民添光彩。从9月2日起,20多人自费自发组织的义务护路队就活跃在威溪乡的道路上,他们年龄最小的55岁,最大的81岁。他们的义举得到群众的拥护和大力支持,人们纷纷加入他们的队伍。出动人员近600个工作日,对乡境内全线长约10公里的道路进行清障等养护,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工作汇报10-07
上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09-22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规划建设方案07-05
公司上半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汇报06-23
年上半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汇报08-18
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汇报5则范文10-26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书10-1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06-1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状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