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24-09-28

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6篇)

1.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一

马楼小学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镇教委的有关的精神以及本校实际,寒假期间,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在分四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基于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我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长亲自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认真制定计划,由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实施,分班落实的组织系统。在作业式上,学校针对此项工作做了专门布置,少先队大队部分年段下发了作业纸,每个学生人手一份。如下:

二、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1.走进社区活动。我校“走进社区活动”主要安排在四年级。每个学生都认真填写了“社区服务活动记录表”,有的学生的表上盖了社区公章;有的学生的表上社区负责人签了意见,有的学生对活动的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社区活动的内容也很丰富。

2、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能够让学生应用科学原理,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际能力,对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那些使用不方便、不称心的用品和工具加以改进、改革和创新,或者是利用身边普通的材料、物品、废品或新材料、新产品加工制作成有新价值的实

物。作品体现了以下要求:

(1).创新性。作品立意要新颖,能够在原创的或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和改进的实物。作品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作者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2).科学性。作品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能符合科学原理,使用无损于健康和道德;充分体现科技含量;材料上更节省,性能上更优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

(3).艺术性。作品能让小学生用身边的科学,改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不是去搞高深的、尖端的、难以办到的科技发明项目。作品在选题、设计、制作、美工上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可视性强,有一定的收藏和保存价值。

(4).实用性。作品的目的能为了应用更方便,作品应能接近生活、生产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节约性。作品应该能充分利用废旧物品、材料制作,应充分体现节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

3.探究学习活动。

寒假中,六年级学生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且写出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如,杨文卓写的《关于压岁钱支配的调查》,李操媛的《城镇交通状况的调查》,王钰鑫的《关于村庄环境整治的调查》,万如意等同学的〈滕州人怎样过春节〉的调查等等。不仅选题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且调查报告很有质量。

三、反馈、评比、展示情况

寒假一结束,学生报名的第一天,我校就要求分班进行反馈、交流、逐项进行评比。学校利用开学典礼的时间进行专项总结,对假期表现突出的人和事进行全校的表彰。少先队对各班评比后上交的资料进行汇总,分四大板块进行展出,并组织相关学生进行观看。

四、经验与不足

1、此项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有计划地扎实推进,因此,做到了有的放矢,富有成效。

2、把镇教委要求与学校特色(环保活动、探究学习)结合起来,保持了学校特色的延续性。分年段布置寒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突出了针对性。

3、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活动检验了学生的养成礼仪,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所遇问题,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界河镇马楼小学

2011年2月

2.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核心课程,它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自进入日课表以来,以其新颖的形式,独特的内容,逐渐为广大师生所接受,所喜欢。由于这门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固定的模式,谁也不是权威,人人都可以大胆探索,因此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情景。当然其中最鲜艳的,还是“综合”这朵花。于是乎,大家在日常的教学中,时刻不忘“综合”二字,把它作为课程的标杆,力求体现。这导向是完全正确的,但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片面地追求综合,刻意地强调综合,反而逐渐陷入了“综合”的误区。

现象:沉醉不知归路

误区一:活动内容的盲目综合

笔者曾向许多老师了解他们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情况,结果,让人振奋,近90%的学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也都在开展活动。但让人担忧的是近70%的老师都有一个相同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学校每周一次的兴趣小组活动课,就是班队课、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及各种少先队活动等。他们的教学内容已经很多了,已经非常综合了。在这些老师的眼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开展各种活动,讲讲故事、看看图书、上网查查资料等,只要是学生活动了,那就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而且内容越丰富,就越能体现课程中的综合意向。

误区二:方法指导的牵强综合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需要用到很多的方法,常用的有问卷调查,走访,查阅资料,做试验,统计等等。这些方法在不同的研究主题中有着不同的功用。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为了体现综合,强调学生在研究中方法运用的多,有些老师在小组填写计划书之前,会逐个地进行条框式的简单介绍,非把每种方法点到不可,他们认为,在各组的计划书里面,如果运用的方法只有2、3种,那就违背了综合的原则,就会提醒组员,加上其他的方式,无论他合适不合适本次主题的开展,因为有总比没有好。

误区三:活动主题的随性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依托于一个个的主题。在主题的选择中,我们不难看到类似于“走进……文化”、“走进……世界”的主题。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些主题不会是学生的选择,那是老师深思熟虑后产生的。因为这些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包容量越大,就越能产生小主题,那就越能显现综合的特点。都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这样随性综合的主题表达不出学生做事情的目的性,而表达不出目的性,则做事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就不会很清楚,也就无法让学生检验成功与否,更好地享受成功的乐趣,学生的内驱力得不到有效的释放,自然,研究的动力就要打上折扣。

误区四:活动评价的独断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贯穿整个主题活动中,是其中鲜亮的一抹。这一抹在中期汇报课、成果展示课中尤其浓重。大家都知道恰当的评价对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重要性,于是在每个组汇报以后,总免不了洋洋洒洒地发表自己的评价,而剥夺了最有发言权的同小组学生的发言权,忽视了最有感触的其他小组的成员的意见,独断地霸占了整个课堂的评价。同时有意无意地,会有一种知识本位观,过分看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得出的结论,忽视对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对策:路转溪头忽现

上述形形色色的“综合”,其实是教师在不经意间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入的一个个误区,若不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将失去学科的本位,将会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属,这是很可悲的。为此,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警惕这些“误区”,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出误区,走上健康发展的阳光大道。

1. 正确课程定位,合理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它围绕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大领域展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这些指定领域,当然也包括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大量非指定领域,但如果认为孤立地开展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就是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那理解肯定是有失偏颇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指的是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相补充,共同构成。其往往以某个领域为主,产生一个核心主题,在实施的过程中,关照、兼顾其他领域的要求。如“走进汤浦童装,让更多的人了解他”这一主题活动,它是以研究性学习为切入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从掌握发展历史到了解生产过程,从童装的经济效益到产品的更新以及废片的再利用等等,使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在活动中获得自然融合,这样的内容,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当然,如果校本课程、班队活动有类似的活动主题,学科中的内容若能生成相关的主题,都有学生探究的过程,那也未尝不可。因为笔者认为主题和研究性学习是衡量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主题的活动时间通常在一个月左右。

2. 明确指导重点,梯次推进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要求每个主题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设计、试验等丰富的方法,以达到各个领域之间的整合,但这并不是说在一个主题中方法越多越好。笔者觉得,在进行方法选择的指导时要体现适用的原则,有些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找到的,就不必要舍易求难。还是以“走进汤浦童装,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这一主题活动为例,如果要让学生了解汤浦童装的历史,就可以到汤浦童装协会中去寻找,因为那里有着详尽的资料,没有必要再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去访问、调查,然后根据资料整理出发展的历史。同样,如果要了解学生常喝的饮料,只需要做个学生问卷调查,没有必要为了采访而去采访超市营业员、小店老板等。如果,你认为这样一来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那也未必。我们一学年中肯定不止一个主题,不同的主题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笔者觉得,3-6年级的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研究方法的指导重点也应该有所侧重,可以由易渐难,梯次推进。如采访,可以从采访熟悉的人如同学、老师、家长,逐步走向采访不熟悉的社会人士,这样,让学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一个梯度前进的过程,接受会比较容易。一个主题中,如果一味地追求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不考虑学生实际,内容的实际,那是得不偿失的。

3. 合理选择主题,正确表述

要让学生对研究感兴趣,那所研究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肯定是有价值的。因此活动主题的选择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小而精致的。如:现在的孩子很关心自己的身高,就可以研究“吃什么才能长得更高”;学生中近视的同学较多,大家都非常敏感,就可以开展“告别不良习惯,远离近视”的探究等等。而像“季节变化与人体疾病的关系”此类学生不感兴趣的、很难开展内容应尽量避免。而且,主题的表述也是有学问的,它一般为动宾结构,前面部分讲明你要做什么,后面则是要达到的目的。例如我们常见的主题“走进家乡的小河”,就可以描述成“为小河把脉,控制污染”,这样,我可以产生“为小河把脉,谁在污染着小河”、“为小河把脉,怎样减少污染”、“为小河把脉——除去已有的污染”等操作性、目的性明显的小主题。也就是说,主题要有理解并建立评判自己工作过程和成果质量的一个标准,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的内驱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4. 开展多元评价,放心放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的多元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它关注更多的是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收获。教师观察到的毕竟是有限的,所作的评价也不是非常的全面。显而易见,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同组的学生,尤其是学生本人。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层面去评价自己和同伴,哪怕是只字片言。我们也可以调动其他的力量,如果活动中有采访,就可以让被采访人及时作个评价;如果活动时在家里开展的,可以邀请家长进行评价;活动中有其他老师指导的,请其他老师评价。即便是小组评价,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小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组员对组长的评价,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等等。总而言之,评价的层面是非常广泛的,教师不能搞一言堂,扼杀了多渠道的评价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走出教书的死胡同,以知识获取多少定性,要知道,综合实践的评价内容是多方面的:学生的坚持力、探究精神、合作精神、共享意识、互助精神、创新能力等等,决不是简单的几个数据或几个结论所能够涵盖的。哪怕学生最后的研究结果是失败的,只要他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了体验,有了感悟,那也是成功的,至少,它知道这样做是行不通的。所以,请放宽你的心,放开你的手,让学生有充分的审视自我的机会,形成“我能行”的积极氛围,满足学生自身要求得到发展的强烈愿望。

3.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 篇三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我们不但要注重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过去,我们常常读死书,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而所学习的内容往往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造成了“知识无用”、“高分低能”的现象。综合实践活动却使我们的学校教育走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一部丰富多彩的生活百科全书展现在学生面前,怎能不令他们兴奋不已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切书本知识都来源于实践,最后还要应用于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展开了稚嫩的翅膀,在生活的天空中尽情翱翔。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实践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自主探究,积极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情景,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风土人情以及变幻莫测的社会现象等等。学生在实践中亲历亲为、积极体验,自己的认识将不断加深,经验将不断丰富。如我们学校在开展《走进净水厂》的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在活动前,只是带着“净水厂的自然情况”“水是从哪里来的?”“水的净化过程”三个问题进行参观、调查的,但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又不断提出“水的价格”“居民用水情况”等新的问题,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到我国水资源的贫乏和人们节水意识的淡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积极体验,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创造更多的惊喜与奇迹!

二、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团结、合作、协作的能力,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利用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情意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社会发展,关心他人,对自己负责,可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些品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品质的养成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就充分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在开展《趣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就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利用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成语、对联、歇后语的积累,激发了学生探究语文的兴趣,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进而增强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热爱,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三、多种形式,课内外结合

我们学校本着关注社会与发展,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四大领域与非指定领域的校、班、少队活动等整和起来实施,使综合实践活动蓬勃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学校不仅在语文、数学学科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而且在体育学科开展了《奥运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美术学科开展了《我有一双小巧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等,并与少先队开展的《环保天使在行动》《献出一份爱》等系列活动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使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爱好,并不断接触社会,同各种各样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本领,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寒假综合素质拓展实践活动小结 篇四

活动时间:2012年1月 活动地点:家中

活动主题:把交通安全知识带回家 活动方式:个人 活动过程和感想:

春节本应伴随着家家户户的欢声笑语,可是在春节期间,通过新闻节目,我却看到银幕上一幕幕的车祸悲剧,或死或伤,有时甚至家破人亡,看到这些令我难过的惨状时,我也同时注意到这些悲剧有的是因为酒后驾车导致,有的是因为超员超载所致,有的也是因为行人横穿马路酿成的,这不由得让我感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想到父母经常外出,父亲有时驾车,于是我决定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向他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把交通安全知识带回我家。

亲爱的爸爸和妈妈:

昨天我在报纸上看见,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每年发生交通事故近40万起,死亡超过10万人,受伤近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亿元,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安全事故的75%。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触动了我小小的心灵,相信你们看到这些,一定也有许多感触吧!

是的,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但因为人们对交通意识的淡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交通事故可以说是生命的强敌,是社会和谐的隐患,因此交通安全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修课,一门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你在生命的道路上不及格的必修课。

为什么熊猫如此珍贵,为什么钻石黄金成为奢侈品,为何房价一涨再涨,正因为他们都是稀有品,熊猫像其它珍惜动物一样,日益减少;钻石黄金的拥有建立在高价上,建立在稀有品的基础上:而房价更是由于人口的日益增长,土地的不断减少而飞速增长。就如生命一样,一生就只有一次,它的价值不是金钱可以估量的,不是你想要就要的,但同时它又是很普通的,没有任何花哨的出场,它就那样产生了,与贫穷贵富、高官权势无关,那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因为我们都有拥有它的权利。然而生命很脆弱,可以一瞬即逝,不管你怎么挽留;它也可以顽强成长,长命百岁。这就要取决与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所以,爸爸妈妈,你们每天上下班都要过马路,千万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

交通规则。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天桥或人行横道,同时注意过往车辆,并听从交通协管员的指挥,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爸爸有时会开车,但是年节将至,年终岁尾,迎来送往,宴饮难免,您一定要牢记: 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千万不要酒后驾车!

爸爸,妈妈,希望您们看到了这封信后,去劝诫邻居、朋友,要他们注意交通规则,为和谐交通做贡献,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你们的女儿:xxxx

5.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五

2013-2014学年寒假将至,为了使同学们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寒假,培养大家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决定组织七、八年级学生开展寒假综合实践活动。下学期开学各班选取10份优秀作品参加“寒假综合实践活动优秀作品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将在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展板展示,颁发荣誉证书,并在开学典礼上对优秀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请年级组长、各班主任根据年级、班学生的爱好、特长和优势,选择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认真组织,科学指导,动员学生自主选题扎实开展活动。

一、主要内容

(一)“年俗年韵年文化、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

春节期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如辞年、守岁、祭祖、穿新衣、贴春联、放爆竹、拜年、吃年夜饭等,这些传统习俗都属于春节文化。请你利用假期,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全面了解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风俗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写一篇关于地方春节文化、新农村发展等内容的文章或调查报告。推荐题目(任选一至二项):

1、关于春节、元宵节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

2、关于春联、节日美食的调查研究;

3、关于中学生压岁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研究;

4、对家乡的变化的调查,以及家乡变化对你的影响。(山川、河流、房屋、人口、经济收入、村民文化水平)

5、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

(二)“爱我家乡、学会感恩“社会实践

学会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行为准则,请同学们根据家乡实际情况,选择开展“爱我家乡”活动,如:打家乡周边扫环境卫生,慰问帮助孤寡老人或残疾人;利用寒假为终日辛劳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尽一份孝心,并把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然后写一篇有质量的心得体会文章。推荐题目(任选一项):

1、利用假期拿出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感恩;

2、敬老爱老,帮困助残活动,拜访长辈,老人。

3、学做一些家务或学会几种生活技能,你的想法如何?(例如: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拾柴禾、处理家庭事物等)

4、对赡养老人典范或当地有志有为青年进行走访,撰写心得体会。

5、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目的、参加人、过程、感悟)

(三)“好书伴我过春节”读书活动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扩充知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读书可以提升品位,读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是汲取经典文化的良好学习方式,从而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寒假即将来临,为了丰富我们的假期生活,让我们遨游在书海中,使整个寒假过得更有意义,学校决定在寒假期间举行“好书伴我过春节”读书活动。

1.学生寒假读书书目分必读书目和自选书目。必读书目:由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根据学校以及班级实际向学生推荐。自选书目:根据实际情况,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

2.每位学生自备一个摘抄本,每人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并做摘抄点评,摘好句、好片断并按句段进行点评。每生至少做好两三千字的摘记。其中七年级的两千字左右,八年级的至少三千字。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连续大段大段地抄,将写得最精彩的一句或几句摘抄下来随时评点即可。同时开展“推荐一本好书”活动,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向自己的同学至少推荐一本值的阅读的好书。

3.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推荐的书为必读书,必须精读,读完后,每位学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书心得。

4.寒假读书为学生必做作业,由语文老师讲要求,班主任强调,并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下学期将围绕读书活动举行检查评比活动。首先以班为单位逐人逐项检查,全校通报,未按要求完成者限期整改,视情节并通报家长。然后全校评优,评选优秀摘记和优秀读书心得数名给于奖励。其评选办法为:先由班内初评,然后每班推荐5--10篇参加年级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进行表彰奖励。

二、活动要求:

1、活动过程要有计划、要有记录、要有成果,确保安全。下学期开学后,各班按要求准时上交活动成果。各年级要组织有自己年级特色的实践活动,开学后展示活动成果,学校召开总结表彰会,并组织分年级进行成果汇报与评比活动。

2、本次活动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自主开展活动,在学校规定的三类活动中,每人每项至少完成一项规定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完成规定活动的基础上呈报自主活动成果。(建议活动小组以村居为单位,可以打破年级界限,自由结合,共同完成。)

3、新学期开学后,各级部对学生假期间的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学生作品进行收集整理,组织好评价后报政教处,读书活动的相关评价、验收由语文教研组负责。学校将进行校级评选与表彰。

赤岩初级中学

6.寒假实践活动总结 篇六

一、当“尚德小标兵”。要争当“尚德小标兵”得从三个方面入手,那就是“敬老人,孝父母,爱同伴”。孩子们通过送老人礼物,通过帮助父母劳动,对父母说感谢等形式向父母回报了恩情。

二、开展“写对联,剪穿花”活动,感受传统新年文化,培养学生锻炼自我、助人为乐、敢于奉献的精神。

三、开展“文明欢度春节 拒绝烟花爆竹”活动。少先队召开主题班会,张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共创文明绿色家园》宣传画。

7.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篇七

关键词:社团活动,综合实践,共性,对接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而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由于其课程内容的广泛性、资源开发的艰巨性及组织实施的复杂性,在推行过程中往往遭遇许多尴尬,使这门“亮点”课程在很多农村完小却成了“盲点”: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启动,缺乏实际性的探索,更缺少应有的效果。 而红领巾社团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自主性和生成性等共同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我认为依托红领巾社团能激活农村完小的综合实践活动,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团化, 社团活动常态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义、原则与方向。

一、相同特质,有机对接——红领巾社团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

红领巾社团是在学校大队部和社区少工委指导、管理下,学生自发成立的各种主题的社团,是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自愿、自觉建立起来的跨中队、小队开展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红领巾社团的活动、活动的结果具有开放性,社团成员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自然,走近生活,观察、实践、操作、想象、创造,培养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本社团成员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互动交流、互助合作,借鉴先进经验,实现优势互补。这些都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具有相同的特质。

基于此,我校深入研究《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关注学生多元素质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着眼于学生已有素质的提升与拓展,组建了“五好”系列红领巾社团入手进行实践探索。

我们只是一所农村完小,因此,我校的红领巾社团的活动特点也是“小、实、新、深”。小,即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小社团小主题,使教育活动更加符合儿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规律。实, 即真实有效,以实见长。各小队社团活动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们的思想实际和情感需求,社团活动朴实、扎实、真实。新,即创造活力,以新促探。“五好”社团关注当下,关注热门,既有时代性,又有现实意义,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小社团,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以新求趣,以趣激情,将主体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融于探究性活动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确立地位,精细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可靠保障

(一)制定了一个脉络清晰的“五好”系列红领巾社团课程

在社团的编排体系上,我们以“生态文明教育”为总纲,下设 “好食品”“好水质”“好空气”“好阳光”“好环境”五大系列社团,每个大社团又下设若干个小社团,形成一个互相独立却又遥相呼应,既能独立开展活动又围绕中心的脉络清晰的社团体系。我校还将小社团活动时间编入学校每周三的课程超市中,使活动开展在学校时间上有保障,同时在形式上又不拘泥于课堂,给予社团指导老师更多的自主性。每个社团在活动场所均有一块固定的社团角展示区,每个社团的活动形式由社团成员与指导老师商量决定,同时根据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策略的调整。在初步开展社团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对学生的兴趣点及知识盲区进行了调研,针对调研结果组织综合教育组的老师进行了活动教材的编撰,编成了五本校本教材《五好系列环保读本》,用以指导社团活动的开展。

(二)形成一套红领巾小社团建设的管理活动模式

社团活动要有序推进,需要在管理网络、活动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形成了“管理网络 • 活动方式 • 评价机制”红领巾社团建设三管齐下模式,发现此模式能有效推进社团活动,让整个社团运作过程以“热爱生命”为天,“健康生存”为地,“快乐生活”为水,并在这“天-地-水”的育人环境中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

小学生的策划能力有限,学校中的学习任务繁多,要保证学校的少先队工作以社团的方式全面铺开,且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并能在社团中快乐而有效的开展活动,就需要依托社区和家庭的资源,我们采用“领回去实践,拿回来分享”的模式开展活动。

我们牢记专家的一句话:“让学生和老师做累做乏了的一定是我们做错了的活动。”实践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社团活动的评价模式, 那就是“原生态要求,多快乐实践”。比如在“好食品”社团活动过程中我们不要求学生对安全饮食知识死记硬背,我们只希望孩子们在愉悦的安全饮食教育氛围中享受教育带来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乐趣,从而自觉地把这些做过、乐过后听到的“有用的话”内化为自己的健康饮食知识,把摸索到的有用的本领,培养成自己的习惯动作。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强调一定要把社团活动定位在学生喜欢的活动,学生自主的活动,学生能探究的活动,学生能体验的活动。

三、深度实施,优化效果——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想境界

我校的红领巾社团依托生态文明的主题,通过在学校、社区、 家庭的学习、探究与实践,构建了具有我校校园文化特色的知识体系。其中有关于健康饮食的教育,通过对安全食品和食品安全的探究,了解了多种食品的营养价值,初步学会评判什么食品有害,什么食品有益,在学生们丰富饮食知识,增长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自尊自爱”“对自己负责”的主体情感与意识,在学生向朋友、 向家人分享学习探究所得时,正是学生表达关心,表达爱的具体表现;其中有关于生命之源——水的关注,学生通过一系列水的知识学习与探究,既深刻了对水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水源保护的使命感;其中有关于对空气的探究,了解了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在学生知识增长的同时,由“小我”过渡到了“大我”;其中有学生对阳光的研究与探索,从“有形”提升到“无形”,从外面环境建设上升到内部心理建设;其中还有学生通过对身边花木、土地等的探究,学习生态保护的知识,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社团活动的多彩,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同时生成了充沛的情感体验,提升了爱的层次和境界,加强了思想品德的修养。

我们的社团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辅导员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课题实践和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自主的社团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把德育渗透于社团活动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区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学生通过社团的活动关注了生存环境,提升了生命质量,关注了“大我”,促进德、智、体、美的有机融合,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促进了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篇八

一、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模式驱动,建构课程操作体系

1. 建模:建构课程实施“443模式”。具体内容:(1)课程实施的“四个步骤”:建构课程体系——编制课程计划——组织课程实施——共建课程资源。(2)课程结构的“四个单元”: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3)课程评价的“三个层面”:地方“三抓”(一抓课程督导,规划课程建设;二抓现场交流会,推动课程实施;三抓指导与评价,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学校“三有”(一有领导小组,二有课程计划,三有评价机制);教师“三要”(一要设计活动主题,二要编写活动方案,三要参与活动过程)。

2. 用模:实施“三个一工程”。具体内容:每学期召开一次全区综合实践活动交流展示现场会,推介一个镇(片)的经验,编印一套《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丛书》。从2004学年开始,我们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全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交流展示现场会,计划用五年时间推动各镇(片)的课程实施与发展。目前我区先后在沙湾镇、市桥城区、化龙镇、石楼镇、石碁镇、大岗镇、北片(原大石镇)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交流展示现场会”,各镇(片)编印了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实践丛书。

3. 创模:创建课程开发实施模式。建模是为了用模,用模是为了创模,在应用区“443模式”的基础上,各镇、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创建学校课程与开发实施的新模式;依托区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变有限资源为无限利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二)评价拉动,建构课程评价体系

1. 课程设计评价。通过分片教研活动、实验学校教研活动、专题研究教研活动等,形成课程化体系:主题活动单元化(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单元活动课型化(方法指导课、主题生成课、开题活动课、问题讨论课、研究实验课、专题辩论课、个案分析课、成果设计课、活动汇报课、成果展示课、结题报告课),活动内容系列化(活动领域——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评价)。

2. 课程实施评价。(1)制定评价方案:《番禺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评价表》、《番禺区初中毕业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评价表》。(2)成立评估机构:区教育局成立检查评估领导小组,下设检查评估小组。每个检查评估小组由5人组成,其中教育指导中心领导1人,中学副校长1人,中心组成员(特约教研员)1人,科组长2人。(3)组织评价活动:学校自评——评估组复评——区教育局审核。

(三)典型带动,形成“二八效应”

各教育指导中心要培育区域典型(课改试验学校、素质教育试点学校、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学校要培育学科带头人(省市区骨干教师、特约教研员、中心组成员),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形成“二八效用”(用20%单位或个人的经验去影响80%的单位或个人)。

二、活动课程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围绕“课程目标”,通过“四动”(行政推动、模式驱动、评价拉动、典型带动),建构了“三个体系”(课程管理体系、课程操作体系、课程评价体系),形成了“二八效应”,初步实现了“五个发展”(课程区域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发展)。

(一)课程区域均衡发展

通过每学期的“三个一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各镇(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各教育指导中心根据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对本学期承担的“番禺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交流展示现场会”从整体规划到具体工作,从工作目标到操作方法,从活动内容到活动形式,从学校行政到全体教师,进行了全面安排和精心策划。“交流展示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经验介绍、课例观摩、成果展示”三个部分,通过活动过程提高了各镇(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形成了一批《番禺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443模式”实践丛书》。如市桥城区的《教育在活动中发展,活动让教育更精彩》,石楼镇的《回归生活世界,体验人生意义》等。

(二)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根据活动课程区域发展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实现我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均衡发展”,我区提出了深化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提高课程实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发挥评价导向作用,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实施“四大工程”(628工程、示范工程、三个一工程、共建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着力推进“628工程”建设,即通过打造和培育“六支队伍”(名师队伍、特约教研员队伍、学科中心组队伍、小学新秀队伍、学科资源库项目团队、教育科研团队)产生“二八效应”(用20%教师的教学成果去影响80%教师的教学行为),整体提高教师素质;通过素质教育和教育科研“示范工程”的辐射作用,形成“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教育发展态势;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的“三个一工程”,整体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进一步实施“共建工程”,推动互联学校共建活动,扶持薄弱学校,促进区域内学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科资源库的共建共享,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师专业化发展

通过开发实施活动课程,教师开始由习惯于用教材来教学的“教书匠”,向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转变,实现了“教案——学案——讲学案”的转变,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新变化,“三维课程目标”得到完美的统一: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与学习状态波动性的统一、教材的知识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的统一、知识线与情感线的共振;通过反思提升,建构了“五维”教学行为时空观,即以“互动”为主要目标的教学观,以“会学”为主要目标的学习观,以“情感”为主要纽带的师生观,以“反思”为主要手段的教研观,以“发展”为主要导向的评价观。

(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活动课程的主题活动的“单元化”(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单元活动的“课型化”(方法指导课、主题生成课、开题活动课、问题讨论课、研究实验课、专题辩论课、个案分析课、成果设计课、活动汇报课、成果展示课、结题报告课),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9.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九

2012学年寒(暑)假社会实践

XXXX系团总支

2012年X月

XXXX系2012年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我系大二总人数为xxx 人。2012年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数为XXX,参与率XXX,其中参与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人数为XXX,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人数XXX,参与实践活动与民族团结相关的人数为 XXX,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人数XXX,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基层团组织建设相关的人数为 XXX,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人数XXX,参与社会实践与其他有关的人数为 XXX,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人数XXX。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样,有利于大学生行为素质的提高。2012年我系团总支根据教委的要求继续在全系同学之间开展了形势多样,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在活动之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学到了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为自己的人生收获了许多。他们给当地单位带去了较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技术,为普及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我系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为今后的社会实践打下了基础并指明了方向。

以下是此次活动的总结:

一、认真负责,积极向上

假期间,我系团总支向全系同学发放了《XXXX学校学生社会实践鉴定表》,各班积极响应,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确定实践方向,做好动员的工作。同学们以端正的态度对待了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充分饱满的热情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同学们的社交能力,培养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二、形式丰富、内容多样

在此次活动中,许多班级都去了实习单位,在单位中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在实习单位发扬了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得到了实践单位的好评。

三、形式丰富、内容多样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区域到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的、有沿海的;从内容上看,有市场推销、有专业操作„ „

2、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不少大学生利用假期期间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一方面解决自身经济需要。

3、开展关于民族团结相关活动。许多大学生利用寒假积极开展管与民族团结的相关活动,为家乡的民族团结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4、深入社区。有些大学生在假期中深入社区基层团组织,了解家乡最基本团组织情况,并为家乡社区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我系今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的《XXXX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的情况来看,今年我系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开展的比较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学们的收获是很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了社会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最佳途径。它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通过深入社区,使不少同学正真做到了父母之钱来之不易,认识到我国广大社区现在还存在着落后,认识到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我们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认识,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虽然是短短的一个月,但是客观事实给同学们的教育却是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实践使他们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幻想和不现实。同学们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于实践,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体来说,这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同学们返校后都反映出他们在单位学习到而在课本上学校不到的知识,并且锻炼了自身、使自己更加成熟,同学们这次活动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经验为自己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活动总的来说同学有以下几点收获:

⑴同学们社会生存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锻炼

⑵同学们的认识、技能在单位工作期间得到了提高

⑶单位注入了青春活力,带动了单位业余生活气氛

⑷给单位带去了较为先进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普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⑸为我系社会活动创造了经验,为今后同学进行这项活动打下了基础、有了方向 今后的工作中,我系团总支根据校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理论,认真学习,继续推进和深化我系基层团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团课教育建设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引导、帮助广大学生面向充满挑战的21世纪,勤奋学习,努力创新,开拓进取,使我系团总支更好的发挥优良的组织服务功能,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我们相信,团总支的各项工作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进步,会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XXX系团总支

10.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 篇十

选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活动的方向,并决定了预期活动的成败。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理论成果和现实实践,笔者主要从选题的原则、课题的来源和选题的策略三方面提供一些经验和方法。

一、 选题的原则

1.适应性与可行性

选题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1]。优先选择那些课程成本低、而且可能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选题时,要考虑到可能遇到的困难,考虑有无解决的可能性,保证活动主题、内容均衡性。要做到可行,一要从主观条件出发,适合自身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理解程度。二要考虑客观条件,因地制宜。三要避免主题知识化倾向,体现当地特色。四要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方式,从具体内容出发选择活动方式。

2.趣味性与生活性

活动课题应具有新奇性和趣味性,这样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才会高。杜威认为,儿童有四类兴趣:第一类是“社交本能”(the social instinct),是指儿童在谈话、交际和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第二类是“建造本能”(the instinct of making),是指儿童在游戏、运动、制作材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第三类是“探究本能”(the instinct of investigation),是指儿童探究或发现事物的兴趣;第四类是“艺术本能”(the art instinct),是指儿童艺术表现性活动的兴趣。这四类兴趣是儿童的自然资源,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应建立在这四类兴趣及相应经验的基础之上。[2]另外,学生往往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提出活动课题,同样,教师提出主题,也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

“选题源于学生生活,指的是学生经历过的、感兴趣的生活,不同于学生不易感知的成人的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学生就有事可做,有感可发,有话可说,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就高。”[3]

3.科学性与创造性

科学性是选题的基本原则,课题要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根据。重视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量,能够有效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创造性是课题的本质。课题要体现研究者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要熟悉别人在这方面已经进行的研究,避免作重复的工作。

4.增益性与广泛性

活动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内涵,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探究的深度。增益性综合实践活动应使学生有所收益,课题或具有实用性,或富有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科技,来于社会发展的种种信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主题广泛的来源,决定了选题的广泛性,因此,选题不能拘泥于一点、一线或一个方向。

5.特色性与整合性[3]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实施的一门必修课程。每个学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大城市和小城市不一样,山区和平原不一样,沿海和内陆不一样。因此,选题要依据本地生产生活实际,突出地方特色。

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学科教学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知识基础,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科教学挖掘了生活的源泉。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学科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也影响着学科教学向生活化、活动化方向发展。

二、 课题的来源

1.从学生的生活中生发

学生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生活、各种环境又可包含很丰富的内容。只要关心社会,深入调查研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周围的实际生活中充满着大量可提供选择的探究性课题。在选题时教师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题大做,从实际生活中获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能力的探究题目。[5]

2.从文本的学习中生成

文本永远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文本所带来的信息给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户,文本中有许多学生愿意认识、急于了解、乐于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拓展,是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主要来源。

3.从独特的社区资源中获得

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地域——社区中,每一个社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历史变迁等,这些资源由于和学生时刻相伴,且具有地域的排他性,因此,对学生有极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能够引发生成出许多活动主题。

4.围绕社会人文视角选择

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或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围绕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围绕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围绕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等都可以选择活动主题。

三、 选题的策略

1.在情境中确立课题

第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选题。教师从问题入手,提供相关信息,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惊奇、疑惑、好奇、震动,从而促使他们深入思考,提炼出活动课题。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科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促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

第二,学生经历真实情境,自主选择课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从中发现并确立较好的课题。另外,还可以开展调查活动,在实践的情境中选择主题。[6]

2.通过思维训练确立课题[4]

选题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首先要训练学生动脑的能力、发散思维功能。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它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技巧较好地进行学习的迁移、应用,突破传统思想和方法的束缚,并在情况变化时,迅速放弃旧的想法和设计分析出新的方法,并能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智力激励法

智力激励法是美国的奥斯本首先提出的。运用智力激励法可以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课堂上,选出一名主持人,提出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相互启发,填补知识空隙,综合集体的创造力,提出不同的设想,通过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设想。

头脑风暴法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提出任何与该问题有关的想法并记录下来。接下来可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鲜活的活动主题。

联想法

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从一种现象想到另一种现象,从一个概念想到另一个概念,从一种方法想到另一种方法的思维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3.通过现行文本确立课题

教师可以利用现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文本”中的典型案例、活动资源以及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获得启发,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并发现事物的关联。

4.通过表达交流确立课题

学生选题初期,教师引入话题,让学生围绕着背景资料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班级发言等形式,让学生相互启发,引起联想,以便全体学生从各自的独特发现中获益。

在学生选题后,组织学生将各自的课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取长补短,发掘有价值的课题。

最后,应注意的是主题的确定要有层次性,并不能一蹴而就。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分层次的,确定了大主题后,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将范围缩小,逐步确定具体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周可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38-39.

[2] 文可义.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主要因素[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10-13.

[3] 张忠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6(8):34-36.

[4] 游建波.“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指导方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4):17-19.

[5] 洪发林.刍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3):4-6.

[6] 姜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6-62.

11.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篇十一

我镇19个村庄有一半的土地轮作花生, 近几年, 花生在七、八月开花下针及荚果膨大期, 常常发生叶片黄叶现象, 叶片大小无明显改变。如不及时防治, 将造成叶片脱落, 植株死亡, 对花生产量影响极大。群众对此也十分着急, 农技部门也深入田间地头查找原因, 另外, 从2002年起我校就成为唐山市丰南区唯一一所使用自编劳动技术教材的学校, 也是劳动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机结合最早的学校, 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鉴于这种情况, 结合生物校本课程开发, 我们于2006年9月安排了七年级新生共计156名同学历时三年的生物综合实践活动, 结题报告放在中考后的“三加一”培训期间。

二、时间安排

调查开始时间:2006-9-12;汇报时间:每年的暑假开学的第一周;结题时间:九年级中考后的“三加一”培训期间。

三、具体措施

1. 利用生物校本课程讲解花生种植的相关知识, 从

选种、到种子萌发的条件到出苗后的水肥管理等, 都作了详尽的讲解。

2. 发动全体同学对自家花生地块黄叶病因调查, 与

不发生黄叶病的花生地块的花生品种、土壤土质、花生轮作、播种时间作比较, 通过走访、咨询家长、农技人员、网络查询等措施寻找答案。定期交流汇报, 形成共识, 第二年指导到家长进行花生种植, 然后再观察再汇报交流, 第三年在指导家长进行种植, 中考“三加一”培训期间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第一年汇报中典例调查如下:王磊同学叔叔是市种子公司农技人员, 他在叔叔的指导下调查如下:每年的7-8月份正是我区高温少雨多阴天的季节, 空气湿度小, 土壤盐分随土壤水分的蒸发而上升, 因为盐碱地土质较粘对土壤盐分的吸附力较强, 而不宜于随水散失到空气中, 而滞留在土壤表层土壤中, 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 而使花生吸水困难, 对铁离子的吸收也困难, 从而发生叶片黄化的现象, 严重时干枯死亡。汪金凤同学调查的结果是:自家的花生品种是鲁花12品种黄化病较重, 而与之相邻的同学家的3323品种发生黄花病不明显, 她认为花生黄花病与花生品种有关。王思羽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地膜花生很少发生黄花病, 而不覆膜地花生地块黄花病较轻。

对以上同学的调查报告我没有及时给予正面答复, 而是提示同学对于他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结合网络、结合农技人员进一步了解, 形成自己的看法并指导第二年自家花生种植, 由于自己的行为与自家的收成挂钩, 学生家长都非常用心。第二年继续观察了解看自己的学习能否给自己带来好的收成, 然后再汇报交流。同学们都有了一大堆的观点, 发言比以前热烈多了, 老师再要求同学们用此次的讨论指导第三年的花生种植。此时同学们将面临九年级中考, 然而, 这样的综合实践已不再是他们的负担, 饭前饭后的三言两语就能完成, 结题报告定在“三加一”培训中, 也是对学生三年来素质能力的一个展示, 避免了上几节课发个证书的形式做法。

四、小结

12.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二

一、前期

在实践活动的前期,后勤组主要是为实践活动作好准备工作,例如订制队服、队旗、横幅,准备下乡所需物品(包括集体物品、个人物品、公共物品等)、车票订购等,在这一系列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众口难调,计划赶不上变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最终还是完了工作。它考验一个人周密的思考,细致的计划,果断的决策及应变的能力,还有要顾全大局,不能因为一点小变化就束手无策,从新计划,这样回耗时又耗力。

二、中期

在xxxx将近一个星期的日子里,我们后勤组主要负责的是物品采购以及食宿安排,在这些方面做的很是欠缺的,我深深感到惭愧,也感到无奈,购买物品的时候,为了节约费用,我们就买来一大份,用来男女生分着用,造成很多的不便。还有的东西购买数量不够,导致后来又去补够。在食宿安排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大家很不习惯那里的食宿,包括我本人也是吃不消。可面对这些,我却也无能为力,条件不允许我们有得任何的挑剔与选择。想想当初把这些工作安排给后勤组,可事实并不令人满意,只能说:辛苦大家了!

在卫生及值勤制度方面,我觉得是得靠大家自觉的,因此也没怎么强调,可结果不用多说。只能说是提醒工作不到位,我本来想大家生活的环境大家肯定会自觉清理和打扫的。看来以后不能忽略这一重要工作。还有就是就餐完毕,洗刷碗筷的工作,每次都是那么几个人在那里收拾,有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这一点。我想作为大学生这点意识应该是有的,而且也不便多说什么。

在阜南工作的这段日子里,我也反省过自己,有时候太相信自己或是说太不放心他人,有什么事情的时候都宁愿自己去做(只要自己有时间),也不想去叫唤他人。后勤组的工作本来就很琐碎,也很杂,有很多时候该开个什么会议一起讨论的,可是我都是提醒式的给组员说一下,我不想把气氛搞得很死板。因此,很多时候布置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正是忽略了团队是纪律和制度。我以后会吸取经验和教训的。

三、返校

13.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三

我迫不及待地跑向大舅家,向大舅说明来意;大舅说没问题,接着就领着我和妹妹一起去看小猪了。一进猪圈,我就看到了一窝可爱的小猪,大舅说有14只呢。

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刚生出的小猪,心里头实在激动;猪窝上有一盏浴霸灯,就问大舅这是干啥用的;大舅说刚出生的小猪一定要保证它们足够暖和,不然很容易生病甚至死亡。

不一会儿,大舅说要让猪妈妈给小猪喂奶了,只见大舅打开猪窝的小门,有的小猪很聪明,看到有门开了就跑出去了,有的小猪则呆在猪窝里,不肯动;大舅只好轻轻地拍拍它们的屁股,把小猪赶到猪妈妈那去了。它们一到猪妈妈身边,就争先恐后的抢起了奶头了,这是小猪第一次喝奶,它们喝的津津有味。我观察了下,看有的小猪并没有在喝,就问大舅是不是猪妈妈的奶头不够,大舅说猪妈妈一共有15个奶头,是够用的;因为猪妈妈第一次喂奶,下面有些奶头翻不起来,所以有的暂时就吃不上了,不过没关系,只见那些没吃上的小猪,不一会就抢到其它小猪正在喝的奶头了。

我看到猪妈妈在不停地瑟瑟发抖,就问大舅是什么回事;大舅说它刚生完小猪不久,肚子还有点痛,要过2天左右才能恢复正常。我心想猪妈妈好伟大,也许这就是母爱吧。

我蹲在旁边看了很久,刚开始我不敢乱动,怕它来踢我;但我看妹妹都那么勇敢去抚摸时,我也鼓起勇气去抚摸;小猪的皮肤软软的,白色的绒毛,白里透红的皮肤,圆圆的脑袋,小小的身体,可爱极了。

1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建议 篇十四

一加强对课程的认识

1.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 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在当前积极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下,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2.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3. 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积极探究, 掌握生活技能;认识自我,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加强专业素养的修炼

1.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 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与研究, 形成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组织者

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 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培训者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 强调人与物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的互动。教师应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4. 信息技术教育的先行者

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三加强对活动的有效组织

1.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型及指导规范

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活动任务划分“问题发现课”“主题确定课”“方案制定课”“方法指导课”“成果汇报课”“总结反思课”等基本课型, 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对这些课型进行规范地指导。

2.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 以小组合作为主, 各种组织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互配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社会现象及社会热点话题, 结合相关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研究课题;要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预设活动开展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案, 并指导学生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 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指导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 取得过程性材料, 体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并使活动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

3. 教师要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把安全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性学习主题, 把“自理自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能力目标加以贯彻和落实。在某些情况下, 教师可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把现场引进课堂”, 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活动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成本。教师应负责对学生的校内活动进行监控, 开展校外活动时, 课题组和老师要预先向学校提出计划和申请, 学校批准后方可执行。学生的校外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直接参与, 必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由家长协助, 保障学生的安全。

四加强对课程的评价与管理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过程评价为主

注重活动过程中的即时评价,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关注;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尽量避免简单的结论性评价。

2. 以多样化方式交流和分享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收获

在活动总结阶段, 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过程性资料, 拟定活动成果展示方案, 以多样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 交流和分享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收获。指导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个人或小组档案袋, 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专业人士等均可参加评价活动。

3.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督导与管理, 引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每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及非指定领域内容的实施分别不少于2课时和1课时。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完整地经历2~3个主题活动过程。

4. 增加必要的专用场地、专用教室和设施设备

15.综合实践活动课 篇十五

一、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

这节课不论是在内容的选择、课时的安排、活动的开展、教师的定位等都体现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学科特点。在活动的六个阶段中能及时抓住各种生成性问题及时解决,每个活动组的流程大致相似,但又有不尽相同的活动侧重点:源头组——重采访;现状组——重反思总结;宣传组——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多种方法宣传;歌词组——重收集、改编撰写;唱作组——重学唱、传唱歌曲。

二、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两个多月的活动中,全体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个个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合作的惊喜,并且每个学生都能发自内心评价自己和伙伴们在活动中的收获。有的说,我了解采访的整个流程;有的说,我学会了照相、摄像;有的说,我会主动总结活动得失;有的说,我会撰写活动方案,掌握了拟定计划的基本步骤;有的说,我知道了团结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有的说,我们学会了设计活动方案,并且写得语言通顺,有理有据,这是我们大家的成绩,值得骄傲,我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快乐;有的说,活动之前,对土家族山歌没有什么了解,这次活动后,我真的很喜欢自己的民族,喜欢唱土家山歌了……

三、充分体现活动的实效性

整个活动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展示成果、总结拓展四个阶段进行,历时两个多月。全班80名学生按照源头组、现状调查组、整理宣传组、歌词探究组、唱作组等分头活动。源头探究组:详细汇报了他们从确定主题、组员分工到活动成果呈现的全过程。他们在采访过程中历经艰辛,从采访街头路边的行人到学校的老师和社区的长者开始,到采访巴东县博物馆馆长、峡江号子传人等一系列人物,失败后不气馁,碰了壁后不退缩,遇到问题去书中、网上寻找答案,并及时总结活动的得失,从而探明了土家山歌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升华了热爱土家山歌的美好情感。现状探究组:学生亲自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239份,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份回收的问卷,仔细记录每一次搜索的信息。当活动受阻后,他们首先采取小组商讨解决,再次受阻后才请家长支招,请老师指导后,及时调整下一步活动计划。通过大量问卷,他们有了探究结果——土家山歌亟待传承,由此,小组成员写下了几十份倡议书、通讯稿、广播稿贴在学校专栏里,发在校园网站上,投给学校广播室。宣传整理组:学生通力协作,群策群力开展活动,成效显著。小组长带领大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还在活动中期举行心得交流会,需要的资料和遇到问题总是通过到图书馆翻阅资料、上街采访长者、上网查阅信息、询问亲友等办法解决。歌词探究组:学生拟定了实在的活动方案,建立了小组成员QQ群等联络方式,每次实地活动遭遇拒绝后,及时调整计划继续开展活动,他们先后去县文工团听歌、学歌、抄写歌词,在学校找音乐老师学歌收集歌词、网上收集歌词等,通过他们的努力,整理编辑的《土家山歌歌词集》顺利出炉。唱作组:他们呼喊着口号“唱山歌我最棒”登上讲台开始汇报,生动地讲述了他们去巫峡广场、纤夫旅行社、去大山深处的乡村、去非物质文化继承人居住地、去山歌演唱的聚集地——茶厂学唱山歌,在学校请教音乐老师,跟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学唱山歌,到社区请教“老者”教唱山歌。成果展示现场,学生集体演唱了《十指尖尖》《峡江号子》等歌曲,热烈的氛围感染了许多人。在这次活动课实施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大大体现了活动的实效性。

四、充分感受到磨课的魅力

打磨一节课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但是能收获到成功和小幸福。因为在反复的打磨中你会发现问题,找到不足,利于课在短时间内良性循环。这节课在成果展示阶段精美的课件和精炼的台词就是我和孩子们反复磨出来的,我们在多功能会议室、教室、家里一次又一次对着同学、老师、家长进行演练,看重点是否突出、各个环节的衔接是否自然、语言是否精练得体、站姿是否端庄……找出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不厌其烦地进行整改。正因为如此,所以这节课在汇报时学生精炼流畅的语言和大方得体的表情为整节课增色不少。

其实就这一节课而言,可以反思的东西还有很多。面对这门新型学科,我们探索的路还很长,现在对我和孩子们来说重要的不是结果,我们在乎的是过程,只要我们师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就算我们成功了。

16.小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篇十六

为了保证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学校认真总结了过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得与失,汲取了以往工作经验,在安排工作之前,组织教职工充认真学习了县教育局《关于我县中小学生开展寒假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有关要求,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实际,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结为9大主题。

一是积极参加“感恩”回报活动,利用假期在家中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冼衣、做饭、打扫卫生,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懂得如何去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

二是在节假日向亲朋好友积极宣传“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坚决拒乘酒驾车。

三是看一场好的电影、欣赏一次画展、参观一座博物馆,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

四是坚持体育锻炼,选择一两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每天坚持锻炼。

五是继续开展“读好书,写读后感”活动。

六是通过网络书籍,进行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学习,做一名“慈孝”学生,并刊出一份以“感恩、慈孝”为主题的手抄报。

七是学习普法等有关知识,并刊出一份以“学法、守法”为主题的手抄报。

八是开展“感受家乡新变化”活动,去家乡标志性的、变化最大最有影响的地方游玩,写一篇游记记录下发现的变化,还可用镜头记录下来,期初在班级中搞一次影展。

九是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做一些义务劳动,做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份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各班均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扎实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

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有集体性的,也有单个开展活动的,通过查看活动反馈表和各班活动总结,反映出学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一是要求四、五年级学生利用寒假利用网络等资源写一篇读后感、完成一幅手抄报。通过阅读书籍、收集资料写(画)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和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开展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做人道德;三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小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2

依照区教育局,大桥教育总支的工作要求,我校利用寒假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树立了节能减排观念、增强了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市两型社会建设与和谐武汉构建贡献力量。

(一)开展的重点活动

1、“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

以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为载体,学校在五六年级开展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活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形式,记录参与了节能减排的经历,撰写以切实改善或解决身边、学校、所处地域资源能源问题、减少污染排放为内容的合理化建议,参与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循环利用为目的的科技小发明与小制作,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环保意识,养成珍惜环境资源能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2、“带环保回家,倡绿色生活”创意体验活动。

为了广泛宣传节能理念,在全校开展了“带环保回家,倡绿色生活”创意体验活动。通过“我的低碳生活”、“爸爸妈妈听我说节能”等体验与创意活动,让学生把简洁、节能、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带回家。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树立了节能环保观念,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用实际行动迎世博、庆新年。并在学校通过演讲的方式向广大师生传播节能减排理念。

3、“学习用品循环用,爱心传递连你我”行动。

在全校开展了“学习用品循环用,爱心传递连你我”行动。高年级(学段)学生向低年级(学段)学生传递教科书、学习笔记等,引导学生在节约、环保使用学习用品的同时,培育团结友爱的道德素养和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节约理念。

(二)常规活动

在假期初切实加强安全燃放烟花爆竹、交通安全、禁毒宣传、反邪教警示等专项教育。在整个寒假过程中,我校师生没有出现一起烟花爆竹、交通安全事故。

三、工作总结

1、我校按照市委、市政府、区教育局统一部署,突出了节能减排这一主题,科学、合理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发挥家庭、社区作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和形式,凸现师生自觉参与、自主教育、自我提高的活动特色。

2、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高度重视了防寒防冻工作和学生公共卫生、个人卫生指导及维护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措施,使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成功。

3、加强了对寒假活动的过程管理,抓好了督查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家长指导下开展。在活动中不断强化了节能观念,树立节能责任,增强了节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3

为了深入开展争当“四个好少年”阳光假日活动,提高小学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探索并拓展德育新途径,引导学生用亲身体验的感受去了解新家乡的变化,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我校在认真总结以往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我校实际调整了今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深入社区进行义务劳动”“慰问社区里的孤寡老人”、“阅读红色书籍”“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小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过一个既饱含亲情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寒假,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温馨亲情,体验生活乐趣,了解社会、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扬正气。

为了夯实此项工作,学校在寒假前给全校学生下发了活动安排,将活动内容、对象、形式,逐项落实到不同的班级。因此,在寒假期间学校有各年级都踊跃参加了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综观我校寒假道德实践,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高度重视,活动内容安排扎实到位

为了保证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学校认真总结了过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得与失,汲取了以往工作经验,在安排工作之前,组织教职工充认真学习了海勃湾区教体局寒假道德实践有关要求,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实际,将道德实践活动归结为大主题。一是积极参加“我为社区做贡献社区”活动;二是开展“我是文明劝导员”活动,教育宣传文明行为。三是继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包括:

1、写一篇文章。

2、参加一次(种)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3、做一件感恩父母的事。

4、每一天干一件家务活。

5、读一本好书。

6、开展一次科技创新活动。各班均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扎实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

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

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有集体性的,也有单个开展活动的,通过查看活动记录单和各班活动总结,反映出学校寒假道德实践活动内容比较丰富。一是要求五、六年级学生利用寒假收集一些国内外的大事,并做好记录。通过看新闻写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是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和党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注。这样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开展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做人道德;三将过年期间的压岁钱做好收支记录,让学生了解钱是怎样花出去的,从而懂得节约。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三、四年级的的学生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一些小制作。

三、活动效果非常明显,社会整体反响较好

在今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从活动记录单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广大群众对道德实践活动都非常满意,满意率达100%,对我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全体学生能严格依照新颁《守则》、《规范》要求自己,文明守纪、礼貌大方,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寒假期间我小学生没有出现任何违法违纪事件,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学生能高高兴兴回家,平平安安返校。由于我校能够充分利用校外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因此,今春开学学校仅用一天时间就报到就绪,并于2月28日教学秩序步入正轨。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较以前有所减少,这足以说明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是非常可行的。

上一篇:写春游的作文300个字下一篇:对企业人才培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