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研究(共11篇)
1.古代小说研究 篇一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是下列哪一部集子中的作品()。A.《二刻拍案惊奇》 B.《初刻拍案惊奇》 C.《醒世恒言》 D.《警世通言》
满分:2 分
2.按出版的年代顺序,下列哪一组排列是正确的____。A.《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隋史遗文》 B.《隋史遗文》、《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 C.《说唐演义全传》、《隋史遗文》、《隋唐演义》 D.《隋唐演义》、《隋史遗文》、《说唐演义全传》
满分:2 分
3.《品花宝鉴》的作者是()。A.陈森 B.魏秀仁 C.俞达 D.韩邦庆
满分:2 分
4.《玉娇梨》是什么类型的小说()。A.家庭小说 B.才子佳人小说 C.人情小说 D.狭邪小说
满分:2 分
5.《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是下列哪部作品的别名____。A.《常言道》 B.《何典》 C.《斩鬼传》 D.《平鬼传》
满分:2 分
6.下列属于凌濛初作品的是____。A.《初刻拍案惊奇》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 D.《警世通言》
满分:2 分
7.()的问世,标志着英雄狭义小说作为小说题材类型正式确立了。A.民间童话 B.恐怖小说 C.神话传说 D.寓言
满分:2 分
8.凌濛初的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为(。)
A.惊奇 B.二言 C.二拍 D.拟话本
满分:2 分
9.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智慧和道德的化身,“贤相”的典范的人物是()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D.关羽
满分:2 分
10.“烛幽索隐,物无遁形”是鲁迅对下列哪部作品的评价____。A.《斩鬼传》 B.《镜花缘》 C.《何典》
D.《儒林外史》
满分:2 分
11.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____。A.《绿衣人传》 B.《秋千金记》 C.《负情侬传 D.《小青传》
满分:2 分
12.林冲、杨志、武松、柴进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玉娇梨》 B.《水浒传》 C.《金瓶梅》 D.《三国演义》
满分:2 分
13.早在先秦子史部典籍中,已经出现一种假借他事他物以寄托本意的文学体裁是(A.寓言 B.小说 C.传记 D.散文
满分:2 分 14.《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的作者是()A.李渔 B.冯梦龙 C.凌濛初 D.鲁迅
满分:2 分
15.《乐田演义》的作者是____。A.蔡元放 B.熊大木。)
C.徐震 D.许仲琳
满分:2 分
16.《西游记》中的灵魂人物是()。A.唐僧 B.猪八戒 C.沙和尚 D.孙悟空
满分:2 分
17.人类最早接触的文学艺术样式是()。A.游戏歌 B.迷语歌 C.绕口令 D.摇篮歌
满分:2 分
18.以八仙为题材的神魔小说是____。A.《西游记》 B.《南游记》 C.《东游记》 D.《北游记》
满分:2 分
19.晁源、珍哥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____。A.《金瓶梅》 B.《歧路灯》 C.《醒世姻缘传》 D.《儿女英雄传》
满分:2 分
20.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____。A.《醒世姻缘传》 B.《歧路灯》 C.《金瓶梅》
D.《儿女英雄传》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中国古代小说的第一次大繁荣是宋元话本的出现。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最杰出的讽刺小说。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3.隋唐系统中影响最大的是《隋史遗文》。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4.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文言长篇小说集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5.《归莲梦》幻演的是白莲教起义的故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6.罗贯中在小说中艺术地表现三国史事的时候,不仅有政治的标准,而且还有伦理道德的标准。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7.《斩鬼传》是借钟馗斩鬼的故事重新创作的讽刺小说。钟馗捉鬼的故事,在我国民间赫赫有名。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8.第一阶段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有《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金云翘传》和《定情人》。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9.中唐时期是唐传奇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0.《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发展的高峰,在手法上兼有志怪、传奇的特点。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时事小说”是指反映当代政治事件的小说。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2.《隋唐演义》是以岳飞一生为主要线索的英雄传记体小说。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3.描写海瑞故事较好的小说是《海公大红袍全传》和《永庆升平》。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4.在《西游记》中,作者把猪八戒,作为《西游记》的灵魂 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5.罗贯中在小说中艺术地表现三国史事的时候,不仅有政治的标准,而且还有伦理道德的标准。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6.历史演义是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而英雄传奇则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7.清代武侠小说有两种类型,一是写实型,一是写景型。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8.“实录”是我国古代史学著作最重要的写作原则之一。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9.幻演唐赛儿起义之事的神魔小说是吕熊创作的《负情侬传》。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20.“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对《阿Q正传》的美学风格与讽刺艺术作出的评价。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三、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我国古代小说理论家对历史演义小说的两种理解是()。A.正史派 B.创作派 C.理论派 D.野史派
满分:2 分
2.历史演义小说的三个时期是()。A.明初至万历前期 B.明万历前期至清顺治 C.清康熙元年至乾隆末年 D.清乾隆末年至民国初期
满分:2 分
3.神魔小说的来源有()。A.神话与原始宗教 B.国外神话小说 C.仙化与道教思维 D.志怪与宋、元说话
满分:2 分
4.宋元小说话本的体制结构的组成部分是()。A.题目 B.入话 C.正话 D.篇尾
满分:2 分
5.下列关于《聊斋志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人性、物性、神性统一。B.通过曲折多变的情节来迅速展开矛盾。C.发挥了文言文的优良传统,同时融入口语。D.艺术表现手法上兼有志怪、传奇的特点。
满分:2 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游记》在我国小说史上开拓了神魔小说的新领域。B.《西游记》在我国小说史上开拓了现实主义小说的新领域。C.《西游记》在我国长篇小说史上开拓了浪漫主义的新境界。D.《西游记》在我国长篇小说史上开拓了现实主义的新境界。
满分:2 分
7.关于讽刺艺术的溯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早在先秦子史部典籍中,已经出现了寓言 B.唐代是中国古代讽刺艺术的成熟时期 C.宋元讽刺小说处在尝试阶段
D.明清的讽刺小说发展达到了最高水平
满分:2 分 8.关于《金瓶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长篇白话小说中人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B.标志着从理想主义到暴露文学的转变 C.人物从类型化典型转向性格化典型 D.采用章回小说的形式,形成网状结构
满分:2 分
9.“讲史”的特点是()。A.取材于历史,以朝代为主体
B.讲述历代兴衰胜败之事,侧重政治、军事斗争 C.半文半白的文体 D.篇幅长,分节叙述
满分:2 分
10.下列关于“三言”的思想内容正确的是()。A.反映了明中后期惊世骇俗的市民爱情观
B.展现了商人生活的生动画卷 C.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D.对外国市民生活加以对比
满分:2 分
2.古代小说研究 篇二
从专业研究的层面看, 作为中国古代的小说, 面对流行通俗文化爆炸的时代, 不要说外国读者, 就是中国目下的青少年, 真正直接捧读古代小说的人越来越少,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 这不排斥在世界范围内总是有一批专业的学者文人对中国古代的小说乐此不疲, 甚至以毕生的精力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园地里辛勤耕耘, 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在韩国、日本表现得非常突出。至于在西方, 不要说像美国的夏志清、王靖宇、澳大利亚的柳存仁、法国的陈庆浩等一些华裔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专家, 硕果累累, 就是一些非华裔的一流汉学家中, 如美国的韩南、浦安迪, 俄国的李福清等, 都是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著名于世的。他们的许多成果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当然,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者在世界什么地方都是少数, 但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但给中国学者以启发和推动, 而且也是将中国古代小说向世界各国大众传播的重要桥梁。只有通过他们的注释、解说和阐发, 才能真正使中国古代小说“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融入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所以, 在某种意义上说, 他们是新世纪里使中国古代小说不断地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的最重要的播种者和耕耘者。令人高兴的是, 现在世界各地不断有年轻的学者来加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队伍。这使中国古代小说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道路更加宽广。
二、中国古代小说与国外小说的融合
从作家创作的层面上看, 中国古代小说与其他国家、即使是东方国家, 也是各具特点的。中国小说对世界文学产生影响, 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其他国家作家的手, 将中国古代小说的精华与特点, 溶化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这在日本、越南及朝鲜半岛等本来就使用汉字的国家的古代作家那里表现得十分明显。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 这些国家中不但有用自己文字, 如假名、谚语、喃语所写的小说, 还有大量用汉字所写的小说, 现在一般称之为汉文小说。这是世界小说接受中国小说影响而创作的最为直接而典型的例子。当然, 随着近代开始, 一些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或先或后地推行去汉字化, 这些国家中的一些真正由“国人”所写的文学作品却因用汉字写作而被排斥在“国文学”之外, 当代年轻人恐怕也没有再用汉字来创作小说的热情和兴趣了。但这不等于目前这些国家中的小说创作完全摆脱了中国小说的影响, 像日本、韩国不断地有中国古代名著改编本的出现, 就是一个明证。当然, 这些改编本, 有的是保持了原作的筋骨, 有的则改得面目全非, 但我认为, 即使是完全进行了再创造, 也不能说彻底摆脱了与原著的干系。像日本于2005年底出全的北方谦三写的《水浒传》, 曾得了世称日本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司马辽太郎奖。作者说, “《水浒传》在我心中可能已经变质, 我将塑造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的确, 在他的笔下, 宋江一变为革命理论家, 鲁智深带着他的理论著作《替天行道》到处去宣讲“革命道理”;他还添加了一个秘密警察组织“青莲寺”, 用来专门对付宋江们的地下活动;最使人匪夷所思的是竟将“天神”武松写成从小就偷偷地单恋着嫂子潘金莲, 而潘金莲则贞洁得可怜, 为拒绝小叔子的强暴而毅然自尽……。评委会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分析, 加以解体并且重建, 保持了长篇小说应有的紧张感。”这就清楚地说明, 它尽管“重建”了一部现代“日本版中国历史小说”, 但它的灵感毕竟还是从研究中国古代的小说而来。除了这些直接改编中国小说的作品之外, 有些尽管表现得比较模糊和隐晦, 但因为他们毕竟无法摆脱自己的传统, 而这传统本身就隐含着汉文学的影响, 所以从思想精神到表现技巧都可以感受到一些中国古代小说的脉搏。不仅在东方, 即使西方的一些现当代作家, 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小说对他们的影响。例如, 以《大地三部曲》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赛珍珠, 就深受中国小说的影响。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 她的致谢词便高度评价了中国古代的小说, 她说:中国的古典小说与“世界任何国家的小说一样, 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应该知道《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之作”。再如荷兰汉学大师高罗佩, 从一本中国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中得到启发, 写成一部以唐代著名宰相狄仁杰为主角的侦探小说《狄公案》, 在欧洲风靡一时, 深深征服了西方读者。一时间, “Judge Dee” (狄公) 成为欧洲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成了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的福尔摩斯”!它被多次拍成了电影, 影响了欧洲, 也反过来影响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发展。前几年中国也将《狄公案》拍成了电视连续剧, 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总论
所以, 要让中国古代小说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除了依靠翻译、讲解, 让普通百姓直接阅读、欣赏和接受之外, 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人物、故事、精神来诠说当今现实的一些问题以及扩大到形成各种文化产品, 似乎也有它的必要。这在正统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者来看, 往往会觉得有点近乎野狐禅。但我觉得, 这对于传播中国古代小说也不失为一条道路。特别是他们通过电影、电视、动漫等更为接近大众的传媒形式, 就越有普及性, 就越能使中国的古代小说扎根在世界各地的大众之中。比如, 就小说《西游记》而言, 在中国, 前几年也有改编的电视连续剧, 这基本上是忠于原作的依样画葫芦。而在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 则拍摄了一部《大话西游》, 非常搞笑地重编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 使一些年轻人为之倾倒。日本也对拍摄《西游记》有很大的热情。在上世纪80年代拍过《西游记》不久, 今年1月日本富士电视又开始放映的连续剧《西游记》仍然引起轰动。无独有偶, 韩国出了一部名为《幻想西游记》的动漫也很红火。在这里, 孙悟空是被一个新冒出的乐神杰特弹钢琴弹得头痛, 无法还手, 被圧在五指山下。另一个新造的公主美娜成为本剧的第一号灵魂, 变得不听话的悟空就是怕美娜的禁咒之笛。在这里, 唐僧尽管成了武艺高强的法师, 但也被女性化得分不清是和尚还是尼姑, 孙悟空的筋斗变成超级滑板, 丢下了金箍棒改用了双截棍, 猪八戒戴着墨镜, 在石油村外做大王, ……一路想颠覆《西游记》的传统, 用西洋化、现代化来调适现代青年的口味, 但无论如何还是像原《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那样, 这部《幻想西游记》的主要人物还是离不开唐僧师徒四人, 孙悟空的性格还是与原作相近, 猪八戒还是那样好色贪财, ……说到底, 它还是从《西游记》而来。当人们在兴致勃勃地游玩《幻想西游记》迷宫之时, 也就是原本《西游记》再显魅力之日。当然, 这些大众文化产品, 与正宗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距离的。但我们应该承认它们与文学作品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摘要:我们应该用开放的、现实的、大众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古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当然, 世界毕竟不是铁板一块, 就文化背景来说, 东方文化圈与西方文化圈确实不同;从接受对象来看, 学者作家与普通大众也有差异;即使在同一文化圈内同一层次的人, 也有华裔与非华裔之别;所以谈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也不能笼而统之, 而必须从不同角度着眼。中国古代小说通往世界的不同路径是不同的。
3.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又一力作 篇三
2010年,岳麓书社“博导文丛”推出王齐洲教授的《稗官与才人——中国古代小说考论》(以下简称《考论》)。该书收集了作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部分论文,这些论文分别发表于《文学遗产》《国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其中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在当时学术界就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王先生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30余年,始终注重学术创新,强调新观念、新材料、新方法。中国古代小说观念肇始于汉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小说15家并给以定义,研究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不能不从讨论《汉志》小说家开始。对于这15家小说,前人虽也做过一些辑佚与探讨,但仍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王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探考了除无材料可考的《周考》、《臣寿周纪》之外的13家小说,发现了不少前人未曾发现的新材料,解决了一些前人没有解决的老问题,如对《虞初周说》佚文的探考,对《汉志》小说家与黄老道家关系的研究,对小说家文体为说体文的揭示,从而对《汉志》著录之小说家和小说家定义有了比较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王先生善于通过准确把握古代小说观念发展的关节点来揭示古代小说思想的发展路径。例如,他注意到传统小说观念在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艺文志》中表现出来的显著变化,并通过《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的细致比较,揭示了欧阳修小说观念的核心内涵及其在中国小说思想史的重要地位。
4.古代小说研究 篇四
中国历史上禁书最严厉也是明清时代,几乎所有书籍包括四大名著都被列入禁书行列。
禁书的理由一般是诲淫诲盗。但禁书并不全写淫秽事,真正的“淫书”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政治和社会原因,书中的思想或让统治阶级认为“离经叛道”;或书中的观点与当时的道德伦理观念相悖;或是因为作者为统治者不容的原因,作品也许并无该禁的内容。典型代表,如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由此可知,真正的淫书,今天仍应查禁的实属极少数,大部分禁书是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值得研究。
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编纂出版了一套《中国古代禁毁小说文库》,这套书把古代禁毁小说中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一定价值的作品发掘出来,供读者阅读并研究。这套书大概有十八本,我只买到十三本,现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几部小说浅析并与大家共赏。
首先,小说,在古代虽然数量可观但地位不高。历朝的读书人“始于读经,终于读礼”,更重要的是,书生们读书是为了“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最终要以科举求得出路,写小说,只是一些闲适文人的消遣而已,小说的地位与今天大不相同,所以有相当数量的古代小说,作者不愿或不屑落真名。虽然如此,这些小说中确实有一些很不错的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
才子佳人代表作品,明代无名氏所作《十美图》,写一段生死相恋的故事,文笔精细语言生动,真情真意颇为感人。书中歌颂了男女主人公追求生死不渝的爱情,在封建社会有明显进步意义,虽然通篇无一涉及淫词艳曲……在清代仍被列入禁毁书目中。
市井小说代表《清风闸》,作者浦琳清代扬州人,是著名的评书艺人,他以亲身经历编成此书,假托北宋仁宗年间事,实际上表现的是清代南方下层社会生活。此书人物形象鲜明活泼,焦点在于家庭中伦理道德的纠结,故事描写一个恶妇与无血缘继子谋杀亲夫、把继女嫁给贫如乞丐的人,最后以包公断案来了结。本书有一个情节很传奇,主人公本是家无隔夜粮的赤贫,后来竟挖到银窖,从而逆转了命运。古代没有银行,家里的普通箱柜防不了盗,较多的银子埋在地下相对安全,除了防盗还能防止不肖子孙偷钱乱花;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古代战争频繁,一旦发生战乱逃难时带大量银子不方便,埋在地下,等时局平稳了再挖出来。但是也就有这种可能,亲自埋银的人在逃难时与家人走散后路上死亡,这笔银子就无人知道。为写此文我专门查了有关资料,资料显示古人房产买卖时可以向买方追加“掘金”这一条款,作为将来可能挖到金银财宝的预估补偿。《清风闸》的主人公很幸运,无意中挖到五个大银窖。这本书算是劝世文一类,宣扬的是因果报应。
再来看这一本《包龙图判百家公案》,这也是有代表性的判案小说,它是所有包公判案小说的最初祖本,弥足珍贵。包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但此书在清代还是遭到禁毁,原因大概是书中所记多有神鬼怪异因果报应之事,也有些写盗案奸情而有伤风化。
还有一种遭禁的书,比如《英烈传》,写朱元璋起义一统天下,其中叙述之事多与史事相符,属于评书中讲史小说一类,这类书在民间流传也广,但在清代也遭禁毁,其原因是它歌颂了前明的开国功臣,这自然不为替明而兴的清朝所容忍。
再有一类遭禁的书,因笔涉“异端邪说”故遭禁毁。《归莲梦》,苏庵主人撰,是融才子佳人与神魔于一体的小说。书中以女主人公白莲岸的曲折经历为线索,反映了延续元、明、清三代白莲教起义的历史事件。小说最后以白莲岸招降后被斩,靠法术脱身,回到山寨梦中重振旗鼓,却又再度被擒伏法,故名《归莲梦》。书中描写的白莲岸很可爱,她是孤儿,靠老和尚养大,无意中得到“天书”,几经周折成了具有救世悲悯心的“大师”,聚众造反跟官府作对,队伍日益壮大。后来她迷上了一个书生,倒追书生的过程中解救他的未婚妻,作了很多好事。最后白莲岸曾经的部下和那书生夫妇,都皈依了佛教。此书宣扬的是世事无常和佛法无边的理念。
重点说一下《五美缘》,清代无名氏作,是著名的半文半白言情小说,也是糟粕与精华共存的作品。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历经磨难几经周折,最后并娶五美。此书人物形象众多,且塑造得各有个性,尤其以五位美女的描写最为出色。她们一改以往小说中女性的弱不禁风,表现出刚烈的性格。但同时书中也渲染了男女情爱的描写,所以在清代被定为“淫书”。本书的表现形式有明显的评书风格,爱憎分明的同时,也有典型的“颂圣”和“歌青天”倾向。艺术上较有特色,回前诗多用宋代名家如苏东坡、王安石等人作品,并有许多有趣的评书代表性语言:
马跑临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情知语是针和线,就此引出是非来。
混浊不分鲢共鲤,出水方见两般鱼。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下金钩。
……
还有一些江湖语言:
荷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一旦浮萍归大海,有缘何处不相逢。
……
书中也有一些不合逻辑的细节安排:前文才说正月初九要游西湖,此时残雪未消,到了西湖,却为了表现西湖的美,写出这样的形容来:“十里西湖跨六桥,一株柳树一株桃”,仿佛马上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而描写坏人就坏到极点,没有一个性格发展的过程,天生恶劣品行,一出场就打上标签。书中主人公冯旭历经千辛万苦,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最后通过科举彻底翻身,坏人也得到应有的惩罚。本书流露出作者对一夫多妻、光宗耀祖的向往,似乎古代男子优秀者较少,有一个出来,就被众多女性组团似的追求,所以古代男性有一种骄傲叫“好男养十家”。特别要提一下的是,作者借明正德武宗皇帝朝为背景,其实表现的还是清代的社会风貌:科举、民间游玩、同性恋、朝臣权势的泛滥等等。
书中把民间算命写得很生动:“一张铁嘴说尽人间生与死,两只俊眼看见世上败和兴”。书中一个重要角色问科举,算命先生摇头:“今春无望。正月寅宫面带伤,加官进碌喜洋洋。目下却当水星现,不须仔细向前行。”另一位行武中人问前程:“天庭红光冒火星,满身杀气气腾腾。刀枪队里应行遍,日后名扬到处闻。”说到另一位武官之后,高祖乃是朱元璋大将汤和,算命者说道:“日后保做封疆大吏。目下天仓只取黄,一生宝贵任荣昌。有朝将相权操手,方表男儿当自强。”主角冯旭:“土星照命有灾殃,谨防小人暗里伤。家业凋零犹自可,分离骨肉兆非祥。”后来冯旭被污杀人、家被火烧、逃跑途中拒捕、受刑认死罪等等,还有那几位朋友的说词也应了验,似乎这一场算命是几位命运的序曲。书中还有一个厉害角色,每次冯旭等遇难的紧要关头,他就出现使局面转危为安,这个人的名字在今天看到很有趣,他叫马云。这是一本值得看一次的书。
还有一个类禁书也可以欣赏一下,那就是以明朝“西湖渔隐主人”署名的《欢喜冤家》,此书共有24回,每回写一个故事,内容多为男欢女爱之事,其中颇有意想不到的传奇色彩。这些故事都是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而明朝中叶已是一个欲望膨胀的时代,民间社会思潮有一种渴望挣脱礼教的倾向。此书中第一回“花二娘巧智救情郎”,这个故事很有代表性。女主角从小父母双亡跟叔叔长大,成年后美貌出众,凭长辈作主嫁了个姓花的好酒又好财的丈夫,她成了花二娘。对此婚姻她很不满意,婚后她出轨于经常跟丈夫一起喝酒打牌的一个漂亮书生。另一个想打她主意的男人抓住她出轨的把柄,威胁利诱不成,甚至想借那个好酒的丈夫之手要她的命。花二娘不动声色进行了报复,并解了漂亮书生的未婚妻的困局,最后都回归家庭各自过日子。这当中传递了一个观念,人的生命才是最珍贵的,偶尔失节不能跟生命相提并论。这种观念跟“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教条相比,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下禁书中我个人认为最有价值,艺术性思想性都较佳的李渔的作品。李渔,清代初年著名戏曲家、小说家、文学批评家,著有剧本《笠翁十种曲》并有多部小说,更有戏曲理论专著《闲情偶寄》传世,此外他还点评过几部小说。李渔的话本小说《无声戏》值得着重点评一下。无声戏是与有声和戏曲相对而言,本书是继晚明冯梦龙《三言二刻》以来,特别值得重视的拟话本作品。它继承了拟话本小说的传统(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不再是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主人公多为三教九流的平民百姓,故事新奇情节缜密,富于悬念和喜剧效果。同时,小说立意追新求奇,有意颠倒已成定制的传统故事结局,借旧事翻新意,往往出人意料;艺术形式上刻意求新,结构完整人物生动,语言流畅娓娓道来。冯梦龙长李渔37岁,因为地域限制,他们生前应该没见过面,但李渔的短篇小说深受冯梦龙影响,他著的《无声戏》与《十二楼》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最出色的作品,代表了清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但由于书中所言往往违背封建礼教传统,所以在清代遭到禁毁。
中国古代禁书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我们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浅析几本有代表性的作品难免挂一漏万。但我个人觉得,所有的明清小说加起来,艺术性思想性都不能跟《红楼梦》相比,那才是真正的经典。因为,几乎所有的禁书,所有的话本小说,源于生活而没有高于生活,都没有超出忠孝节义、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等范畴。禁书在当今追求民主追求自由的普世价值观下,它还有没有价值?作为过去时代的民间百姓生活故事,也许它可以补正史的不足,让我们一窥几百年前的社会。
5.中国古代小说目录(定稿) 篇五
小说·白话小说 《西游记》 明·吴承恩 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 《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 《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120回.〔程乙本〕 《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 《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濛初 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濛初 42 回.〔尚友堂重刊本〕 《三刻拍案惊奇》 19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型世言》 明·陆人龙 40回.〔奎章阁本〕 《熊龙峰四种小说》 明·熊龙峰刊 4回.〔日本内阁女库藏本〕 《京本通俗小说》 7回.〔缪荃悄刻本〕 《宜春香质》 明·醉西湖心月主人 20回.〔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 《隋炀帝艳史》 明?齐东野人 40回.〔通行本〕 《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 6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三国志平话》 3回.〔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武王伐纣平话》 3回.〔通行本〕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 100回.〔清褚人获序本〕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明·罗懋登 100回.〔明万历二十六年三山道人刻本〕 《金瓶梅词话》 明·笑笑生 100回.〔万历本〕 《英烈传》 明·佚名 80回.〔通行本〕 《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蔡元放 108回.〔通行本〕 《三遂平妖传》 明·罗贯中 20回.〔通行本〕 《禅真逸史》 明·清溪道人 40回.〔通行本〕 《禅真后史》 明·方汝浩 54回.〔通行本〕 《杜骗新书》 明·张应俞 24回.〔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 《风流和尚》 明·无名氏 12回.〔通行本〕 《欢喜冤家》 明·西湖渔隐主人 12回.〔通行本〕 《续欢喜冤家》 明·西湖渔隐主人 12回.〔通行本〕 《剑侠传》 明·王世贞 4回.〔通行本〕 《万花楼演义》 清·西湖居士 68回.〔同文堂刊本〕 《洪秀全演义》 清·黄小配 54回.〔笔记小说大观本〕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56回.〔卧闲草堂本〕 《醒世姻缘传》 清·西周生 100回.〔通行本〕 《怡情阵》 清·江西野人编演 10回.〔通行本〕 《浓情快史》 清·嘉禾餐花主人 30回.〔啸花轩刻本〕 《镜花缘》 清·李汝珍 100回.〔点石斋石印本〕 《孽海花》 清·曾朴 35回.〔通行本〕
《续孽海花》 张鸿(燕谷老人)35回.〔通行本〕 《花月痕》 清·魏秀仁 56回.〔通行本〕 《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 60回.〔通行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 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 《糊涂世界》 清·吴趼人 12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瞎骗奇闻》 清·吴趼人 8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发财秘诀》 清·吴趼人 10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劫馀灰》 清·吴趼人 16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说岳全传》 清·钱彩 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 《说唐》 清·无名氏 66回.〔通行本〕 《说唐后传》 55回.〔姑苏绿慎堂藏板本〕 《说唐三传》 清·中都逸叟编次 90回.〔通行本〕 《薛刚反唐》 清·如莲居士 100回.〔通行本〕 《绣鞋记》 清·乌有先生 20回.〔通行本〕 《海上花列传》 清·韩庆邦 64回.〔通行本〕 《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通行本〕 《赛花铃》 清·白云道人 16回.〔通行本〕 《九命奇冤》 清·吴趼人 36回.〔通行本〕 《狐狸缘全传》 22回.〔通行本〕 《二度梅全传》 清·天花主人 40回.〔通行本〕 《情梦柝》 清·蕙水安阳酒民 20回.〔通行本〕 《老残游记》 清·刘鹗 20回.〔通行本〕 《品花宝鉴》 清·陈森编 62回.〔通行本〕 《绿野仙踪》 清·李百川 100回.〔通行本〕 《飞龙全传》 清·吴璇 60回.〔崇德书院本〕 《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 100回.〔通行本〕 《杨家将》 清·佚名 50回.〔通行本〕 《呼家将》 清·佚名 40回.〔通行本〕 《济公全传》 清·郭小亭 240回.〔通行本〕 《韩湘子全传》 30回.〔通行本〕 《七侠五义》 清·石玉昆 120回.〔通行本〕 《三侠五义》 清·石玉昆 120回.〔通行本〕 《七剑十三侠》 清·唐芸洲 180回.〔光绪二十九年集成本〕 《施公案》 清·佚名 180回.〔宝文堂本〕 《施公案续》 清·佚名 180回.〔宝文堂本〕 《刘公案》 清·佚名(曲本)107回.〔车王府曲本〕 《彭公案》 清·贪梦道人 100回.〔清光绪壬辰京都经国堂刻本〕 《三侠剑》 清·张杰鑫 7回.〔通行本〕 《小八义》 105回.〔通行本〕 《小五义》 清·石玉昆 248回.〔通行本〕 《八洞天》 清·笔炼阁编述 8卷.〔通行本〕 《侠义风月传》 清·名教中人 18回.〔萃芳楼藏版本〕 《儿女英雄传》 清·文康等 72回.〔北京聚珍堂本〕 《于少保萃忠全传》 40回.〔通行本〕 《十二楼》 清·李渔 38回.〔通行本〕 《九云记》 清·无名氏 33回.〔通行本〕 《青楼梦》 64回.〔通行本〕 《风流悟》 清·坐花散人 8回.〔通行本〕 《女娲石》 清·海上独啸子 16回.〔通行本〕 《醒名花》 清·墨憨斋 16回.〔通行本〕 《明珠缘》 明·佚名 50回.〔通行本〕 《八段锦》 清·醒世居士 8回.〔醉月楼刊本〕 《幻中游》 清·烟霞主人 18回.〔通行本〕 《五美缘》 清·寄生氏 80回.〔通行本〕 《醋葫芦》 清·伏雌教主 20回.〔通行本〕 《疗妒缘》 清·静怡主人 8回.〔通行本〕 《警寤钟》 清·嗤嗤道人 16回.〔通行本〕 《玉蟾记》 清·通元子 53回.〔通行本〕 《珍珠舶》 清·烟水散人 18回.〔通行本〕 《梦中缘》 清·李修行 15回.〔通行本〕 《都是幻》 清·潇湘迷津渡者 12回.〔通行本〕 《玉楼春》 清·白云道人 24回.〔通行本〕 《锦香亭》 清·素庵主人 16回.〔清初写刻本〕 《痴娇丽》 清·情痴反正道人 13回.〔通行本〕 《痴人福》 清·不题撰人 9回.〔上海书局石印本〕 《风月梦》 清·邗上蒙人 33回.〔上海申报馆排印本〕 《蝴蝶缘》 南岳道人编 16回.〔通行本〕 《绣球缘》 29回.〔通行本〕 《九尾龟》 清·张春帆 192回.〔点石斋刊本〕 《石点头》 12回.〔通行本〕 《野叟曝言》 清·不题撰人 152回.〔毗陵汇珍楼新刊本〕 《女仙外史》 清·吕熊 100回.〔通行本〕 《补红楼梦》 清·嬛山樵 48回.〔通行本〕 《后红楼梦》 清·逍遥子 30回.〔嘉庆白纸刊本〕 《红楼复梦》 100回.〔通行本〕 《红楼真梦》 清·郭则 64回.〔通行本〕 《红楼圆梦》 清·临鹤山人 31回.〔通行本〕 《红楼梦影》 清?云槎外史 24回.〔通行本〕 《红楼梦补》 清·沈懋德 48回.〔民国三年上海共和书局石印本〕 《绮楼重梦》 清·兰皋主人 48回.〔通行本〕 《增补红楼梦》 清·嫏嬛山樵 32回.〔道光四年本衙藏本〕 《蜃楼志》 清·庾岭劳人 24回.〔通行本〕 《歧路灯》 清·李绿园 108回.〔清义堂本〕 《天豹图》 清·不题撰 40回.〔丰胜书坊刊本〕 《梼杌闲评》 清·不题撰人 49回.〔通行本〕 《西湖二集》 清·周清原 34回.〔通行本〕 《绣戈袍全传》 清·江南随园主人 42回.〔通行本〕 《粉妆楼全传》 清·竹溪山人 80回.〔宝华楼刊本〕 《春柳莺》 南北鹖冠史者 10回.〔清坊刊本〕 《蕉叶帕》 清·无名氏 16回.〔清刻本〕 《绿牡丹》 清·无名氏 64回.〔芥子园藏板本〕 《巧联珠》 清·烟霞逸士 16回.〔可语堂刊本〕 《白圭志》 清·崔象川 15回.〔通行本〕 《双凤奇缘》 清·雪樵主人 80回.〔经文堂刊本〕 《后西游记》 40回.〔通行本〕 《新西游记》 清·陈景韩 6回.〔小说林铅印本〕 《后水浒传》 46回.〔通行本〕 《荡寇志》 清·俞万春 78回.〔通行本〕 《驻春园小史》 清·吴航野客 26回.〔通行本〕 《负曝闲谈》 清·欧阳钜源 30回.〔通行本〕 《飞花艳想》 清·樵云山人编次 18回.〔通行本〕 《凤凰池》 清·烟霞散人编 16回.〔通行本〕 《雪月梅》 清·陈朗 50回.〔德华堂藏版本〕 《东游记》 56回.〔通行本〕 《海上尘天影》 清·梁溪司香旧尉 60回.〔通行本〕 《海游记》 清·无名氏 30回.〔通行本〕 《恨海》 清·吴趼人 10回.〔通行本〕 《李笠翁小说十五种》 清·李渔 15种.〔通行本〕 《豆棚闲话》 艾衲居士编 12则.〔通行本〕 《续英烈传》 清·空谷老人编次 34回.〔集古斋梓刻,经国堂刊印本〕 《续金瓶梅》 清·丁耀亢 64回.〔通行本〕 《洞玄子》 1回.〔双梅影龛丛书本〕 《肉蒲团》 明·李渔 20回.〔通行本〕 《浪史奇观》 40回.〔通行本〕 《灯草和尚》 12回.〔通行本〕
《痴婆子传》 芙蓉主人 2回.〔通行本〕 《如意君传》 明·徐昌龄 1回.〔明刊本〕 《赵飞燕外传》 伶玄 1回.〔通行本〕 《杏花天》 14回.〔通行本〕 《绣榻野史》 明·吕天成 2回.〔通行本〕 《僧尼孽海》 明·唐寅 30回.〔通行本〕 《春闺秘史》 10回.〔通行本〕 《姑妄言》 清·曹去晶 24卷.〔通行本〕 《别有香》 16回.〔通行本〕 《春梦琐言》 1回.〔通行本〕 《控鹤监秘记》 1回.〔通行本〕 《素娥篇》 42节.〔通行本〕 《一片情》 14回.〔通行本〕 《妖狐艳史》 12回.〔通行本〕 《两肉缘》 12回.〔通行本〕 《碧玉楼》 18回.〔通行本〕 《桃花艳史》 清·佚名 18回.〔通行本〕 《风月鉴》 清·吴贻棠 18回.〔通行本〕 《灯月缘》 清·携李烟水散人 12回.〔通行本〕 《玉娇梨》 明·荑秋散人 18回.〔通行本〕 《龙阳逸史》 明·京江醉竹居士 20回.〔通行本〕 《闹花丛》 清·故苏痴情士 18回.〔通行本〕 《空空幻》 清·梧冈主人 18回.〔通行本〕 《巫梦缘》 佚名 18回.〔通行本〕 《娱目醒心编》 清·杜纲 18回.〔通行本〕 《永庆升平前传》 清·姜振名、郭广瑞 18回.〔北京宝文堂刊本〕 《昭阳趣史》 明·古杭艳艳生 4回.〔通行本〕 《株林野史》 清·痴道人编辑 16回.〔通行本〕 《林兰香》 清·清·随缘下士编 64回.〔道光十八年本,大连图书馆藏〕 《五色石》 清·笔炼阁主人 8回.〔大连图书馆藏原刊本〕 《桃花庵》 清 24回.〔通行本〕 《弁而钗》 清·醉西湖心 20回.〔通行本〕 《桃花影》 清·徐震 12回.〔通行本〕 《巫山艳史》 不题撰人 16回.〔通行本〕 《五凤吟》 清·云间嗤嗤道人 20回.〔通行本〕 《绣屏缘》 清·苏庵主人编次 20回.〔通行本〕 《锦绣衣》 12回.〔通行本〕 《载花船》 4回.〔通行本〕 《何典》 清·过路人编定 10回.〔通行本〕 《再生缘》 清·陈端生 40回.〔通行本〕 《笏山记》 清·蔡召华 69回.〔通行本〕 《岂有此理》 清·空空主人 12集.〔通行本〕 《廿载繁华梦》 清·黄小配 40回.〔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 《新中国未来记》 清·梁启超 5回.〔《饮冰室合集》本〕
小说·文言小说
6.古代小说伤心句子语录 篇六
2) 看樱花满天,悲伤在流转,却掩不住斑驳的流年。
3) 寂寞,只是一个人,一颗心。这颗心空着,且安静着。
4)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5) 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6) 妙笔难书一纸愁肠,苍白的誓言,终究抵不过岁月的遗忘。
7) 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8) 的一生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9)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0)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1)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12)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3)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4)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5)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16) 关於爱的记忆,要好好收藏,只是今後的幸福,要各自寻找。
17) 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
18) 总是情不自禁的想你。只是,想你的同时心也却在剧烈的疼痛。
19) 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20)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1) 人生的大部份时间里,承诺同义词是束缚,奈何我们向往束缚。
22)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23)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照射在脸上的温暖阳光,瞬间就成了阴影。
24) 有一种伤叫悲伤,是睫毛再也承受不住泪球的重,轻轻碰到就会滴落。
25) 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难相付。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
26)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7) 你若无心我便休,往事如昨易白头,把酒千杯平日月,吟诗百首度春秋。
28) 窗外雨在下,一颗挨着一颗,我的泪水也蓬勃了,如窗外那断了线的雨珠。
29)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7.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罪与财” 篇七
一、因钱财引发的奇案风波
中国古代小说抓住了人们具有好奇心的这一心理特点,特别重视在叙述过程中带给人们的惊奇感。例如凌蒙初所撰的《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以“奇”命名的小说集或是被称为“奇书”的小说系列等,不胜枚举。而其中大多数以谋财害命、行骗为惊奇型的公案选材,并且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用叙事学理论来解释的话,“惊奇”的发生是由故事出人意料的突然转折所造成的,而因为钱财引发的风波起到的突转功能恰好推动了各种类型“财案”小说的形成。
从古至今,许多亡命之徒为钱财采取各种手段并不惜伤人性命,而这些人在古时多数是在江河湖海上制造祸端。明清时期的离奇命案故事更是纷纷围绕着主人公在水域中遭遇祸事而叙述,并成为那一时期小说的叙事母题。故事基本上是由某达官显贵或某巨贾富商与家人在经由水路途中遭遇歹人见钱眼开而故意惹起事端,遇事者有的是劫后余生历尽千辛万苦和家人重新团聚,有的是其后代为了寻找真凶而历经种种波折最后终于手刃仇人等诸如此类的框架构成。从唐代李公佐著的传奇小说《谢小娥传》,其中描写少妇谢小娥一家在江上行商,不幸在途中遇到歹人,其父亲和夫婿一同罹难,后来父、婿二人托梦告诉她凶手姓名的隐语,但却在数年之后小娥机缘巧合下遇到作者才得以破解谜题,历经艰辛找到并杀死仇人;到明代李昌祺的小说集《剪灯余话》中的《芙蓉屏记》,书中叙述崔英在带着妻子前去就任县尉的途中,船家见财起意,将崔英沉入江中,逼迫王氏做自己的儿媳。幸运的是夫妻二人劫后逃生,并凭借芙蓉屏得以相见,等等。除此之外,凌蒙初在《拍案惊奇》中还就社会底层中发生的谋财害命、欺诈行骗行为作了大量的描述。如卷十一《恶船家计赚假尸银狠仆人误投真命状》说的是奸诈贪财的船家和书生的狠毒仆人联手借浮尸勒索其钱财,并栽赃陷害,以此呈现了赋予惊奇审美观的公案作品。另外,在这个崇尚金钱的世界中,五花八门的行骗敲诈故事也是惊奇感十足。如卷十六《张溜儿巧布迷魂局陆蕙娘立决到头缘》写的就是把媳妇当作诱饵的张溜儿进行钱财诈骗。还有《杜骗新书》《瞎骗奇闻》等,都突出体现了因财而产生风波的惊奇之处,也为“罪财”的叙述提供了依托,以上可以看出在当时惊奇类财案小说非常盛行。
二、因钱财而促发世态炎凉的叙述转折
在古人的眼中“钱财”不仅能够招惹祸事,还能够败坏伦常。在“财欲”的面前,人情的冷暖一试便知。在《史记》和《战国策》中描写苏秦在游说秦王失败回到家中“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而在他功成名就之后“父母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四拜自跪而谢”,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截然不同态度发生的诱因是“财”,人情的冷暖、世态炎凉皆由此而来。明代徐石麟写了一组《钱难自度曲》,其中的《大旗风》慷慨激昂,愤情溢表,直斥钱恶:“呀,你硬牙根逞说伎俩多,我屈指数你罪名儿大。为什么父子们平地起风波?为什么兄弟们顷刻间成冰火?为什么朋友们陡的动干戈?见只见贪赃的欺了父君,爱小的灭了公婆。下多少钻谋,添多少絮聒,直吵得六亲无可靠,九族不相和,你罪也如何?”
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些“罪财”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小说便顺应这一世态转变的规律,刻画出人情冷暖相互映衬的故事情节。
四大名著中《水浒传》一书,其中也有描写“钱财”驱使下的“冷热”转变性能。例如在此书的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中,写林冲在沧州牢房中送钱前后所受到差拨两种全然不同的态度。林冲未送钱时,差拨怒目而视指着他骂:“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等差拨发作完了,林冲陪着笑脸送上钱时,差拨又笑脸相迎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由此可见笔者的用心,虽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差拨小吏,却通过两人之间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一个见钱眼开、极其丑恶的形象,也道出了钱财可以左右世道人心冷暖的现实。这种前后对比相互映衬的叙事手段更能深刻地触及到人物灵魂。
在生活中,人们一旦把金钱视为最终选择,伦常关系便会遭受到无情的破坏。由“财”而引发的各种伦常关系败坏的世态炎凉是《金瓶梅》这部作品的一大引人注视的亮点,即使在一个帮衬下的家庭小圈子也可以营造出冷热交替的氛围。例如在其五十六回《西门庆捐金助朋友、常时节得钞傲妻儿》特别注重展现了钱财对于朋友、夫妻之间的作用。在家里常时节因为没有钱总是遭到媳妇的白眼,但在向西门庆借了钱后却得到了媳妇从未有过的亲近。“财”之意向掌控了小说中人物的人情冷暖,转折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富贵多士,贫贱寡友”充分揭示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因财而结交的朋友多是利尽而疏的现实。中国古代小说对这种现实的冷热之交颇有感悟,如《型世言》第十五回《灵台山老仆守义,合溪县败子回头》写沈刚在有钱时,有几个破落户和小帮闲与他结拜成“十兄弟”;当沈刚丧尽家财时,马上就与沈刚疏远了。第二十三回《白镪动心交谊绝双猪入梦死冤明》写因为看中朱恺有钱而与其结交的姚明等人,因为朱恺不肯借钱给他,于是将其杀死夺其财物。这种因钱财而引发的人情冷热多变的故事不在少数,在《金瓶梅》中也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西门庆有权有势的时候,一群各怀心思的清客无赖和妻妾在西门庆的面前前倨后恭,场面烘托得很“热”。但当西门庆一死,这群人就很快聚拢到新的主子那里,世态瞬间变“冷”。而更为让人心寒的是应伯爵这群帮闲为新主子张二官出谋划策迎娶了西门庆的五妾潘金莲,连原应该有的兔死狐悲都不曾发生,这许多不仁义之事,正应了那句“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由此可以看出,“财”就像一个温控器,能够调控人情的“冷热”,也有利于作者通过世态炎凉情节的转换来烘托出对比映衬的审美效果。
三、因财而幻化出命运的悲喜交加
一直以来,“财运”的飘忽不定、无常变化早已经有所表现。晋代王嘉的《拾遗记•蜀》:“人生财运有限,不得盈溢,惧为身之祸害。”表明了这一观点,人们认定了人的命运是决定发财致富的关键,而人的财运又是捉摸不定的,这就为“财”之意象下的叙事情节增添了一抹浓重的悲剧色彩。而自宋元以来,在日益膨胀“贪欲”的社会大环境下,受到佛教贪财者必有恶报等因果报应观念的影响,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财色”的害处,并且由此达到领悟人生的宗教化、哲理化的新高度。其中广泛流传的有“无常”“空幻”等财运观念,再加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等种种“财运”观念影响着中国古代小说,并在其调控下,为了警醒世人而借助落空转幻的“财”之意象作为故事具有悲剧性的结尾。
中国古代小说通常以“财运”进行叙事,为了表现出一种理念化的人伦之真、道德之恒,把钱财看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身外之物,既捉摸不定,又难以掌控。如《二刻拍案惊奇》的卷二十八《程朝奉单遇无头妇,王通判双雪不明冤》中描写财主程朝奉垂涎于酒肆店主李方哥妻子的美色,而李方哥则贪图程朝奉“平白无故送来”的十两银子,为此劝自己的妻子顺从了程朝奉,这等有伤风化的事情之后,李方哥并未能如愿,而因此招来了“破家辱身”的祸事,落得个人财两空的结局。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也常出现一度富可敌国、钱堆如山,而最终的下场却是不得善终的悲惨结局的人物形象,如邓通、石崇,对后世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关于石崇,在《晋书•石苞传》这样描述他“性粗强、贪而好利、富拟王者”,自恃富有,而爱与人争奢斗富,与“贵戚王恺、羊诱之徒以奢靡相尚”等等。石崇因为其很早就实践了“四贪”意识,所以在后世的小说中被符号化。如在《金瓶梅》中,石崇的意象也随处可见,第十五回写“佳人笑赏玩灯楼”的楼景:“围屏画石崇之锦帐,珠帘绘梅月之双清。”把西门庆摆设的豪华场面在有意无意之间与石崇当年的情景做比较;在第十回写西门庆“妻妾玩赏芙蓉亭”,用“毕竟压赛孟尝君,只此敢欺石崇富”来表现吃喝用度的奢华程度;可见石崇在“财”之意象中有着不容忽视作用。
有些故事虽然没有直接的提及“石崇”,但却可以隐约看到他的影子。换言之,中国古代很多小说都争相效仿石崇故事情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所以说或多或少都有着石崇虽然富贵但不能善终的影子,这种“影喻”叙事同样能够带给人们空幻、悲凉感。如在《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中写杨松卖主求荣,投奔在曹操的帐下,但最后却被曹操斩之于街头示众。后人有诗感叹:“妨贤卖主逞奇功,积得金银总是空。家未荣华身受戮,令人千载笑杨松!”由此可见作者在抨击见利忘义之举的同时,也流露出空幻的观念。在一系列描写财生空幻、悲喜交织的命运而展现“罪财”意象的小说,让世人无不感叹金钱的罪恶面。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罪财”叙述的结构功能既展现在个别无足轻重的地方,更突出展现在故事整体框架的构建、重点人物命运的把握、情节的跌宕起伏、审美意蕴的错落等诸多方面,小说作者遵循大众普遍认同的金钱最恶化的思维逻辑来构建小说的情节,从而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不同类型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乡里.以今律古与文化原我——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研究现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05).
[2]姜建.在“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3]李桂奎.“物欲”叙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4]王海萍.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疾病隐喻[J].青年文学家,2014(02).
[5]程国赋.资料完备史论结合——评《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6]李桂奎.“物欲”叙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7]刘方,孙逊.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现代学术范式的历史生成[J].文艺研究,2007(12).
8.古代小说中的“比武招亲” 篇八
比武招亲仪式的程式、规则
比武招亲,表面上是标举求婚女方武艺的高超和其家长、家族的自信,而其实质,也往往是为了自由选择远来的亲族——尤其摆脱旧有的地方势力、僵化讨厌的老关系体系的纠缠,透露了一种佳婿难求的无奈。在外乡、外来优秀人才中选择姻亲的一个合理化举动,也是旨在解决旧有矛盾纷争的一种巧妙办法和合理借口。其带有的外交性、政治性意义和跨地区跨族群的优越性是鲜能例外的。
而今存汉语文本中所载的差不多最早一则“比武招亲”故事,竟是来自于中古传译的佛经,而且是系列性的。佛经故事讲,白净王太子十七岁这年总想出家,一臣出计说为太子娶亲,即选中了一个小国国王善觉之女,名叫裘夷。裘夷之父不敢抗拒,颇为烦恼,裘夷却说容易,就声称访求国中武技最高者比试武艺。届时裘夷带领五百侍女来到国门,诸国术士云集于此。白净王告太子说试艺娶妻,太子就带领优陀、难陀、调达、阿难等五百人前往。角力时,调达在太子前拜服。比射时调达彻一中二;难陀彻二,箭贯三鼓;而太子挽弓皆折,没有应手的弓,对仆人说把放在天庙里的先祖的弓拿来,“令与众人,无能举者,太子张弓,弓声如雷……弯弓放箭,彻过七鼓,再发穿鼓入地,泉水涌出,三发贯鼓著铁围山,一切众会叹未曾有,诸来决艺,悉皆受折,惭辱而去”。后来又有个壮健非常的“力人王”,口称调达(提婆达多)、难陀都不足击,只要和太子一人比试。那些羞走者都欢欣地回来观看,而太子的父王念及太子幼,也十分担心。交手时,力人王“奋臂举手,前撮太子,太子应时,接扑著地,地为大动,众会重辱,散去忽灭。太子殊胜,锤钟击鼓”。得胜后还有个仪式是掷璎,太子居然能遥掷珠璎,命中城门上站着的裘夷,旁边五百侍女都禁不住皆称妙哉。于是善觉王只好送女儿前来成亲。
上面故事中,有关比武赌技的重要仪式——比武程式、规则、旁观者的反应等,在这一故事中都得到了绘声绘色的表现,而且有主有从、先抑后扬,节外生枝、奇波突起,具备了向后世相关文本辐射的充足审美能量。
有时,以胜负取决招亲与否,未必通过比武,还可能以别的方式。中古汉译佛经故事还说,伽陀国婆罗门论师摩陀罗的女儿名舍利。南天竺的论议师提舍在论辩中战胜了摩陀罗,摩陀罗被国王命令夺去封邑,赏给胜者提舍,摩陀罗就把女儿嫁给了提舍,远出他国。
比武招亲不光是以打擂的方式,还有的是在战场刀光剑影的交锋上。如青莲室主人辑《后水浒传》第十五回写盗女名叫“马上娇”屠俏,她是个女侠盗,“不肯劫夺穷善人家,又不劫寅卯过商”。豪杰殷尚赤听说后就故意前去会她,两人交手杀了五十馀合,胜负难分,真是英雄惜英雄,彼此心里都禁不住暗暗称赞对方。屠俏之父屠隆问明这小伙子来历,就欲以女儿相托:“如今欲将小女配事英雄,小女本领与面貌,豪杰俱已见过,不知豪杰意见可肯俯就么?”殷尚赤犹豫一番,当然同意了。
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比武招亲中的男女双方,事实上不是也不可能是平等的。如果女性在输了之后情愿依照规则嫁给胜利者男方,而男方又偏偏不娶,那则是对招亲的女方是一种莫大的羞辱,真是尴尬难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第七回“比武招亲”写穆易带着女儿穆念慈在北京比武招亲,一位穿着体面的公子(完颜康/杨康)拳脚交锋胜了穆小姐,他在轻薄地戏弄小姐之后拿走了鞋子,又傲慢骄横地说只是拳脚上玩玩,穆易气得脸色雪白,一时说不出话来,后来竟要和公子拼命,“旁边众人大都气恼这公子轻薄无行,仗势欺人,除了几个无赖混混哈哈大笑之外,馀人都是含怒不言”。最后矛盾激化,穆易受伤,穆念慈自刺,眼看就要血溅当场,郭靖打抱不平怒斥那公子,两人动起手来。可见,比武招亲之时,下场者应当就有一种信义:败者当退出竞争;胜者应如约娶亲。至于处于当事人的女性,比武的过程和结局往往也是刻骨铭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像小说第九回就描写“穆念慈自和完颜康比武之后一颗芳心早已倾注在他身上”。直到第十二回写黄蓉怀疑穆念慈对郭靖有意,穆念慈还在念诵比武招亲时有人打胜了自己:“他是王爷也好,是乞儿也好,我心中总是有了他。他是好人也罢,坏蛋也罢,我总是他的人了。”她这几句话说得很轻,但语气却十分坚决。
这与古代汉族妇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嫁观念,是一致的,作者其实是力求让武侠小说贴近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这类描写使金庸作品介乎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之间。可见,从比武招亲的习俗来说,潜存着一些众所认同的内在原则,我们不能忽视其具有的民间习俗一般性特点:“习俗是一个暴君,它用谴责、羞辱、蔑视等方式,对违反习俗规则的人进行威胁。无论某一习俗的基础是什么,也无论这一基础是怎样的无足轻重,人们总是会对明显违反这一做法的人加以反对或嘲弄,其原因很简单:这种做法是不合常规的。”所以,在描写侠义英雄的叙事文学中,比武招亲的情节单元作为情节性强、易于构成悬念的精彩之处,不仅体现了一般性的民间习俗仪则,而且,还多方面地表现出江湖民间侠义的亚文化伦理精神,从而有着多样性的认识价值。
比武招亲所带来的团伙内部的重新整合效益
如果我们从社会、家庭人伦关系角度看,比武招亲,实际上也是创造一个让大家便于接受,给顽固包办的女方家长一个“台阶”下的机会,在婚姻自主与父母包办两者之间来一个折中,从而借助于比武的仪式在一定的风险系数下,将女方个体有局限的自由选择合理化。
男性为中心文化里英雄的叙事与形象的生成,比武招亲的情节单元插入,使之文学世界平添了不少喜剧的氛围,给故事中的英雄命运增加了幸运的因素,于是整个故事遂带有浓郁的史诗色彩。周绍良先生就注意到,王古鲁在日本见到的明末崇祯刻本《英雄谱》等三个版本的三国故事,都载有一些关索故事,其中就有比武招亲母题的描写。说是关羽与多年失散的关索母子重逢时,得悉儿子关索曾师从花岳学习武艺,接着问起妻子胡氏何以在家贫之际,还能娶得起三个媳妇,胡氏说:“先过鲍家庄,遇鲍三娘,后过卢塘寨,遇王桃、王悦,皆与孩儿斗演武艺,比儿不过,愿成夫妇。”于是关羽大喜。而其中有关王氏姐妹的故事,俞越《茶香室三钞》卷三引《古今图书集成》所录《蕲水县志》也称:“王氏女名桃,弟悦,汉末时人,俱笄未字,有膂力,精诸家武艺。”
nlc202309012126
每相谓曰:“天下有英雄男子,而材技胜我,则相托终身。时绝少匹敌者。适河东关公长子索,英伟健捷,桃姊妹俱较不胜,遂俱归之。先是邑中有鲍氏女,材行与桃悦似,而悍骘差胜,亦归索。三人皆弃家从关,百战以终。”关索陆续所娶的女英雄,都是在“比武招亲”这一合理的男女交往过程中,“红袖添香”,成为男性英雄花关索的“陪衬人”的。
当然,作为未婚的“在室女”,以比武招亲方式求嫁的女性往往要得到娘家家长的支持甚至经受操办。清代好古主人《宋太祖三下南唐》第十一回“君保打碎招夫牌,金锭设机赚凤侣”描写,刘安见高君宝不信刘金锭小姐有奇能,遂介绍:“自古婚姻皆由父母所命,此女之常。只有我老爷见女儿具此奇能不世法力,正要访寻佳偶东床,遂用坦腹之心,以免明珠暗投污土,怎奈小姐屡屡不允从,反请老爷于庄前途双锁山上设立一个招夫牌,不论诸色人等,到来与小姐比校武艺,倘有能胜过他(她)者,自愿赘在敝庄……”
可见,从比武招亲的文学叙事来看,女性比武招亲往往需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1.小姐的个人综合条件出色,不满足于一般性的被动式的婚配,而有着理想化的追求,往往引起与家长的冲突,家长遂作出了有保留的让步,于是采取了比武招亲的形式;2.小姐的父母(主要是父)相对说来较为开明,同意或默契女儿择婿有一定的自由度,但要达到小姐满意同时家长也能接受;3.女方往往是武术世家,因而小姐有较好的身手武功,并且对自己获胜充满自信心;4.女方家里有相当的经济实力,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相应费用,同时,在当地也有较大的地方势力,不至于担心地痞无赖的乘机纠缠捣乱;5.求亲的男子不仅要求武功高超,更要在武德上能够服人,从而在这一公开化的“选拔赛”当中得到乡里较好的舆论,部分地抵消先前当地追求者的妒忌和不满。
因而,外乡来的比武招亲者常常会遇到当地无赖的纠缠破坏。有时,这种破坏还来自内部。晚清王韬颇受唐传奇聂隐娘故事影响,则描述了一个女剑仙代师清理门户、剪除恶僧的故事,其中也暗含着“比武招亲”的主题结构。说是江苏常熟宦家子弟潘叔明自幼习武豪迈不羁,一次和几个朋友遇到一位身怀绝技的五台山僧铁脊禅师,只有他经得住考验学得剑术,于是遍游江湖,在山东道上击退绿林强盗后,又代替北地镖师深入盗窟索讨被抢去的三千金,与一女子飞剑相斗,“生竭生平伎俩,挥霍纵横,总不离女之前后左右”,还是女子跳出圈外点出他的师门,说是出于同门并答应还金,还相约过段时间一道寻师。等到夜晚潘生才发现头发和内衣被削,“始知女术远出己上,特以渊源一派,故留余情耳”。后来两人重逢,并辔还女家,女兄对潘生说:“舍妹以君为当代奇人,英雄儒雅,二者兼之,愿委身以事君子,执箕帚之役,而备巾栉之数。”成亲后才知侠女名程楞仙,是铁脊禅师的爱徒,是师傅告知女说与潘生有前缘,还说不次于当年剑仙聂隐娘与磨镜郎的缘分。
可是禅师另一位高足法显,却早已经艳羡女之美貌,想要占有程楞仙,侠女恨之入骨,于是经常以秘法传授潘生,以备同法显较量。法显听说侠女嫁人,也愤慨异常,趁着铁脊禅师有事离开,就给侠女程楞仙投书威胁利诱,愤焰中烧的侠女设计与潘生同战法显,先由潘生迎战,而后女突然化飞剑进入恶僧法显之腹,使其伤重身亡。
故事中的铁脊禅师,事实上就是女剑仙程楞仙的家长,他在程女四五岁时偶然见到,就发现了这一难得的学剑术的“异材”,“奇爱之”,悉心授艺,使其剑术能够穷极变化,他甚至十分留心爱徒的终身大事,见到出身世家的潘叔明品德修养均为上乘,就在侠女面前赞美,告知二人有“前缘”,并且预期了二人会有不亚于剑仙聂隐娘那样的姻缘。尽管这一比喻似乎也暗示出,作为须眉男子的潘生,就像“磨镜郎”逊于聂隐娘那样没有程楞仙剑术高超,但是在有限的选择范围内只得如此,不难求全责备,如此匆匆选择的另一个不便张扬的原因,就是旁边另一个高足——大弟子法显,早已经对美貌的师妹动了心思。按说,僧人是不该娶亲的,而更重要的是小说叙事并未明言的一层:侠女和师傅都不赞成,因为这位大弟子法显虽然得到了禅师的衣钵传授,但后来显然铁脊禅师看透了武功高强的这位大弟子缺少武德,已经难于驾驭,所以邀请女弟子来相国寺较量武技。
因此,这是一场同门之内正邪之间的激烈争斗。大弟子法显的武德人品,从其给已婚的师妹的“最后通牒”即可看出:“女菩萨心中有一法显,法显心中有一女菩萨也久矣,苟能以秘密法结欢喜缘,则法显将化身为十万金铃,常护名花,永不相犯;若其耽外道,恋青魔,则将于一刹那间,取汝头颅于衽席之上。毋谓法显三尺霜锋必不利也。”一派地痞流氓软硬兼施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嘴脸,“不成亲便成仇”的逻辑显然。在这种武断专横的对手面前,真的是没有道理可讲。因此,程潘结为伉俪,实际上也是正义、善良的一方结成秦晋之盟,婚姻具有了政治的色彩。于是,为了一起于故事正面主人公双方并不相干的三千镖银,程潘最初相识和一场剑术较量,实际上不过是“比武招亲”的仪式,乃是为了后来联手为师门除恶,真正的较量与法显斗剑来张目。而铁脊禅师临时有事返回五台山,则提供了这一“清理门户”的机会,不言而喻,女剑仙与潘生的联手除恶,其实也是得到禅师默许的。
当然,虽然在明清两代的很多武侠小说中,有很多揭示了比武招亲这件事,但是这事实上在许多地区乃是行不通的。不少老于江湖的行家都认为,当地的地痞流氓,根本就不会让比武招亲的游戏规则能够正常举行。
9.关于古代爱情小说:幻唐 篇九
不觉已寒冬。春不会远矣
又是一年冬天,我最是不喜冬,不仅仅是冷,冬天里有太多的回忆是我不愿触及的,昔日年华里有最深的伤痛吧,亦如爱到了深处,花期一到,荼蘼了一地的芳菲,便只有凋零,独自品尝凋零的苦楚
前世,我是盛唐一公主吧,因贪恋凡人没有政治相权宜的纯粹爱情,男女之间真正的情动,便走入人间的烟火,一晌贪欢,一醉千年。而今,爱恨别离尝尽,脉脉不得语。此中心酸便只有我一人独咽
只是,我若离去,还会有人记得她吗?那个为爱不顾一切的痴情女子……
所有记忆里的场景一幕幕都到眼前来,…
我看到了枯灯青窗下,那个以泪为墨、执笔为情的女子,
我亦看到了栏杆前,人前欢笑、背后垂泪的苦命人。
她在回忆的光圈里,缅怀曾经的伤痕和光灿。
也是那年冬天,我遇见了你,一颗心触碰到似水的柔情,自此不问是劫是缘,义无反顾地沦陷在你的深情里,早已把佛说“心一动,则一痛”的话抛在脑后。
为你倾心一座城,带着甜蜜的伤痛,亦求长相厮守,只为君说的那句,我是你最美的遇见,为此你在佛前求了五百年。于是佛才缔结了这一段尘缘。
父皇说,生在帝王家是无奈的,是选择不了的宿命,就如他也无法掌控历史一样,我长公主的宿命早已写好,便是---联姻。
我以死相抵,我说,不?父皇因宠改制,历遭群臣反对,那些臣子嗷嗷如刀狼,绵里藏刀软硬兼施,以祖制以纲典有理有据的逼迫我去番邦和亲。
父皇软弱了,
我说,若是逼我,我便一死,什么都可以不要,我要一份爱情。
父皇问,当真要,
我便答他,当真。
抛下荣华富贵在所不惜?
在所不惜
于是,我卸了皇家行头,一切的封号和与生俱来的金汤匙。父皇以自己的全部力量护我周全,他说,这是他唯一能做的。
父皇他还说,你终有一日会悔之今日的选择,你抛下的是别人贪恋的,早晚会回来找他。我不信,我用刺痛父皇的眼神于他打赌,笃定我的胜利
我撇下三千繁华,只为与君长相厮守,虽然君不知,
寒窑苦度仍是不怕,夜读日耕又何妨,
闯入你的世界,不经意间惊了你低头沉思的笔墨,你抬起头望我,我也忽地羞涩望你,只一相望,内心三千柔情流淌。这一笑,温润如玉,所有的一切便都值得了
从此,我与你嬉戏游乐青竹林间,琴瑟和鸣高山流水,我取叶为乐,吹出乐曲,乱花随之飞舞,你醉卧花间,依曲奏笛,百蝶为你起舞。
此生有你,妇复何求。不羡鸳鸯不羡仙。
月又初上,你静倚窗前诵卷吟诗,我静静的托腮凝望,喜欢你岸然的身影,喜欢你温柔的声音,就这样静静地望着你,
你回眸看我,指尖轻触我的额头,说,傻姑娘,我娇颜微羞,笑而不语,轻轻地靠在你怀里。
你说,他日考取功名,便娶我为妻。
功名?功名?
与我这般厮守不好吗?与我晴耕雨读老死山间不好吗?
我从功名处来,你又到功名处去吗?
我终是不忍与你吵,惹你恼,去便去吧,我且理解为男儿的抱负。
可是那日街上五花马千金裘是如何回事呢?
一路喧嚣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华衣蟒袍,顶戴花翎,朝靴玉锦,真是光鲜。
你在落英之中还是那般温润的笑容,高头大马,招摇闹市。
皇封的谕旨随之而到,钦点状元为驸马郎。我同父异母妹妹的夫君
我看见跪在地上的你隐隐的快活模样
我说,可以不要这些繁华与我终老一城吗?弃之世上一切荣华?
你有些不耐的和我讲一些男儿志在四方安邦报国的道理。还有你伟大宏图的构想。
我笑了,笑得那么凄楚,父亲,我的父皇,你在向我证明什么?他——我倾命相托的良人竟这般贪爱功名吗?
那夜,我若有所思的背立窗前,你挽起你的手,调笑问你在想什么?
我说,什么都没想,只是看月亮,爱你的那天,月亮也是好圆,却再不会有那样的夜晚 了
那夜,星子高上,月牙朗。我该回去了吗?
又回去哪里呢?红尘漫漫,终付我成伤
我伫立河边,眉眼生愁,梨花带雨,忆起那些甜蜜的过往,心痛的无法呼吸
红颜如斯,一爱成殇,这就是我所追寻的爱情吗?
那夜我流进了一生的泪,第二日,消失在陋巷时,星月正辉,雀在枝头喧闹。
父皇说,你懂了么?世人都是贪。
我眼里都是笑,笑的头上金步摇抖落一地的悲凉。
大婚的朝堂上,值班太监的宣旨声下光鲜亮相的我。“长公主长安驾到”
我看见我的妹妹满脸惊恐,他,惊讶的目瞪口呆。
怎么,这么快就不认得了吗?
《预知后续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10.古代好看的神话传说小说 篇十
在远古的洪荒年代,天上、人间和地狱都是可以通婚的。那时候,板告寨中有一个凉幽幽的水井,可以通到地下的十二层龙宫。
一天,勤劳的男青年六六到井边去洗菜,发现水里有一只大白虾在游来游去。六六很是喜欢,便把这只大白虾带回家里,放在水缸中养着。这天夜里,他做了一个十分奇怪的梦,梦见天上的月神婆婆飞到了人间,来寻找她失落的月亮公主。
清晨醒来,他想着昨夜的梦,扛着锄头到山上种地去了。他一边干着活,心里总也放不下这件事,便赶紧干完活,提前回到家来。他来到家刚一推开门,看到家里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帮他做饭。姑娘见到六六,又惊又喜,低下头羞红了脸。
六六走上前去,对姑娘说:“这不是在梦中吧?美丽的姑娘,你是……”姑娘忙说:“昨晚你不是在梦中听说我的母亲要来找我吗?”“啊,那你就是那位月亮公主了?”六六惊喜万分地说。
原来,这位帮六六做饭的美丽姑娘,就是月神的第六个女儿,她变成一只大白虾,到龙宫去拜望外公龙王,回来路过人间时,看到六六朴实勤劳,便爱上了他,决定留在人间与六六一起生活。
他们结婚了,和和美美地生活着。一年以后,月亮公主生下了一个胖儿子。这孩子一出生,三天会喊妈妈,七天会走路,到了第十天,就能满山遍野地放牛了。这孩子聪明过人,而且十分勇敢,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十分喜欢他,便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天王。
消息传开后,国王知道民间有这样一位美丽的月亮公主,她的美貌使京城所有的美女都失色,就想把月亮公主娶来做他的第九个妃子。于是国王派大臣带着一群武士,来到六六住的地方,把月亮公主抢走了。临别时,月亮公主对儿子天王说:“儿啊,你和你爹不要难过,以后有什么困难,就到月亮上去找我吧!”
天王听说妈妈要走了,就放声大哭:“妈妈呀,我不知上天的路呀!”月亮公主说:“只要你为人正直,将来必定会有人为你指路的。”
六六砍柴回到家里,发现妻子不见了,知道是被国王抢去了,他心如万箭乱穿,非常难过。他对儿子说:“儿呀,你妈被国王抢去了,这世道太不平,好人受气,我要去找那混账的国王算帐,就是上天入地也要给你把妈妈找回来。”
六六出门去寻找妻子了。一天,他走到落雨河边,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六六问老人:“老公公,你看见我的妻子月亮公主从这里走过吗?”老人说:“我不认识你的妻子,只见几个人推着一位女子走到河边,她弯下腰捧水喝,喷出一道彩虹,她骑上彩虹飞走了。”
六六听老人一说,马上急切地说:“啊,那就是我的妻子月亮公主啊!”老人又说:“如果真是你的妻子,她留了根飘带在河边。你若能找到,也能够上天去哩。”六六来到河边,在草丛中,石头间,找啊,找啊,果然找到了那根飘带,那飘带便带着六六飘呀飘,飘到了天上,飘到了月亮公主的身边。
妈妈上天去了,爹爹也跟着去了,家里只剩下了年幼的天王。天王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能独立生活,他会种田,庄稼长得比谁家都好。这时,板告地方有个土官,他是国王的狗腿子,名叫然苏,他想霸占天王的收成,趁天王到井边打水时,他就派人把天王推下井底去了。没过几天,有人看见天王在板告寨的一个池塘里洗澡。土官然苏知道后,又派人去把天王抓了来,把他捆在虎狼湾的一块大石头上,想让老虎把他吃掉。
过了几天,又有人看见天王在落雨寨帮着别人种田。土官然苏又派人把他绑在路边的一棵大杉树上。这天正好是六月六。天王说:“兄弟们,你们捆我有什么用呢?”
这些人想了想,可也是,第一次,然苏把他沉到井底,他没有被淹死;第二次,把他丢进虎狼湾,老虎、野狼也没有把他吃掉;现在又要把他捆起来,对我们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好处,倒不如把他放了。天王对他们说:“今天你们救了我,将来我到天上去,就叫蝗虫下来吃恶人的庄稼,咬恶人的衣服。哪些是好人的田,你们打一个记号,我就不叫蝗虫去吃;哪些是你们的衣服,就拿出来晒到院子里,我就不叫蛀虫去咬了。”
这些人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就来给天王解绳子。绳子刚解开,天王只轻轻地纵身一跳,便飞出了七八丈远,顷刻间就化成了一股青烟,升到天空中去了。后来,就在天王升天的地方,出现了一尊巨石人像。人们都说,那就是天王的化身。
天王到了天上,把人间的不平事告诉了妈妈月亮公主。月亮公主生气了。她是管六月雨的,所以每年六月,不是暴雨,就是干旱,虫灾也越来越多,庄稼一天天地枯萎起来。
这时,大家想起了天王临升天时说的话,就赶忙出钱买来了一头猪,在天王石旁边杀猪祭天王,请他驱逐蝗虫,祈求风调雨顺,保佑五谷丰登。果然,突难全没有了。大家都说这是天王显灵了。
11.古代小说研究 篇十一
吴组缃
中国的小说,和世界各国的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
……
梁代萧统编《文选》,提出了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是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富于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富于想象虚构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
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后来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这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进行再创作的。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性格见长。
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创作。《金瓶梅》代表作是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或者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沿着《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道路,《红楼梦》问世了,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及特点,大致就是如此。
在这里还可以发现我国小说发展的几条规律。
其一是:中国的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
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出重视情节的特点。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中国小说不是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通过人物外部的言和行使读者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同于外国小说的一点。
还有一条规律,就是史传文学对中国古典小说具有深刻的影响。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矛盾的统一体,不可能有纯粹的东西。一方面有善恶、是非之分;另一方面好人身上有缺点,坏人身上有长处。古典小说对史传文学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对人的看法和描写上。
史传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等采取“实录”的态度写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文人参与创作的《水浒传》。
再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多立足于现实,否则就没有生命力。任何神话都产生于现实,是由现实问题触发而幻想出来的。举《西游记》为例,书中写的虽是神怪奇幻的境界,但唐僧“八十一难”中遇到的所有魔怪、各种磨难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明代危害最大的政治势力之一锦衣卫,遍布全国,朝野恐怖。《西游记》中所写的魔怪总是从神佛那里来,而在被孙悟空快打死时又总被神佛收去,这不是没有现实根据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大闹天宫,后陪唐僧取经,降魔伏怪,实际是继续同统治势力作斗争。孙悟空的胜利总是大快人心,正是辛辣地挖苦与讽刺了神佛即现实统治势力。吴承恩在他的志怪小说《禹鼎志》序中说:“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正因为《西游记》这样立足于现实,才引起当时的轰动并得到广泛流传。(有删节)
1. 下列概念或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梁代萧统“事出于沉思”中的“沉思”在文中所表示的意思是想象和虚构。
B. 梁代萧统“义归乎翰藻”中的“翰藻”在文中所表示的意思是讲求文采。
C. 我国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是“实录”。所谓“实录”,就是对人物不论爱憎喜恶,都是善恶必书,概无例外。
D. 宋代小说有传奇和话本两类,话本经文人加工,又发展为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元明清三代的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总体上精品不多。
2.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金瓶梅》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既是首部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又是率先描写凡人凡事的作品。
B. 吴承恩说:“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西游记》中写的不少魔怪总是从神佛那里来,而在被孙悟空快打死时又总被神佛收去的故事,就是影射明代危害最大的政治势力之一锦衣卫的恶徒的。
C. 比较成熟的中国古典小说都重视情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描写人物,而是通过情节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D. 就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而言,其源头是神话传说,顶峰是长篇章回小说《金瓶梅》和《红楼梦》,唐代传奇、宋代话本等都是发展途中的重要驿站。
3. 请根据文本第四段内容,简答“话本”是怎样的一种文学样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其中说:“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这与《史记》的哪一传统相合?请从《三国演义》或《水浒传》中举出一个实例加以印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八参考答案
1. D (“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并且写得不太成功的,是宋以后各朝代的历史小说)
2. D (《金瓶梅》不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顶峰,原文的表述是“《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和日常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3. 话本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是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性格见长的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
【古代小说研究】推荐阅读: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考试11-02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教案09-18
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08-04
余华小说主题研究综述11-07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07-29
古代文学研究生论文06-16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08-27
2000字小说06-24
在线伦理小说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