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

2024-10-13

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15篇)

1.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 篇一

为热烈庆祝第33个教师节,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创先争优,献身教育事业;总结表彰全区教育工作先进典型,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努力实现我区教育新跨越,特制定教师节表彰工作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促进我区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 长:王积权

成 员:张德昌 罗学军 乔亚洲 李东山

办公室:

主任:陈光

成 员:吴椅楠王子庆 廖同云 杨京文

三、表彰内容和评选步骤

(一)表彰种类和名额

1、表彰种类

(1)开发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3个)

(2)开发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个)

(3)开发区教学质量先进集体(3个)

(4)开发区特色办学先进集体(2个)

(5)开发区十佳班主任

(6)开发区优秀教师

(7)开发区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

(8)开发区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9)开发区骨干教师奖励基金获得者

2、表彰名额(分配名额见附件1)

(二)评选范围

集体奖的评选范围为全区各中小学。

个人奖的参评对象为在开发区教育系统从事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工作三年以上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三)评选条件(详见《洋浦经济开发区教育系统教师节表彰评选细则》(浦社〔〕66号))

(四)推荐申报办法

1、采取自下而上、按科组、学校、区逐级审核申报方式。各单位在评选推荐人选时,要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泛宣传评选条件和有关规定,充分依靠广大教职工,民主评选,公正推荐,保证评选推荐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评选推荐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好中评优,宁缺勿滥的原则,认真推荐,严格评选。在确定上报推荐人选前,应予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骨干教师奖励基金评选小学不分等级共评选40名。

4、各类别要集中造表并排序。

5、各单位将有关表册、推荐审批表、先进事迹材料及相关业绩证明材料复印件(一式三份)于8月20日前报送社会发展局。

6、各校认真总结前段工作,将工作亮点及教育教学成果汇总(9月-208月),并深刻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和方法。8月20日前将总结等报送社会发展局。

四、表彰方式

1、召开座谈会议

时间:2016年9月10日下午15:00-17:00

地点:海关二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有关领导,各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受表彰代表。

2、通过洋浦电视台宣传报道。

2.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 篇二

一教师是幼儿美术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者是美术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扮演的第一个角色, 这个角色的设立是基于幼儿自身认知以及自身生理发展的限制而产生的对于美术活动的理解缺乏之上的。教师对于幼儿的美术活动进行引导, 包括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引导以及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引导。我们运用美术活动对幼儿进行培养, 就是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 让幼儿对自己观察到的世界进行创造性的“描述”, 对自己的感情进行表达, 从而实现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

1. 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思维引导

幼儿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 美术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 只有这样, 幼儿才能够不被成人的思维模式所禁锢, 才能够发挥出创新能力。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应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进行认真分析, 并适时鼓励, 引导其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2. 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情感表达引导

美术活动是用来表达感情的, 幼儿的美术活动也是如此, 教师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应引导其运用合理的手段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人类的很多认识和感觉是共同的, 所以才出现了在感情表达上的一些共识。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美术表达, 就是要让幼儿学会一些美术表达规则, 从而能够正确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二教师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支持者

教师对于幼儿美术活动的支持表现在很多方面, 主要表现为对幼儿美术活动的心理支持和材料支持。

1. 教师对幼儿美术心理的支持

很多幼儿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第一次接触到美术的, 所以需要教师对幼儿的美术心理进行支持, 促使幼儿能够克服胆怯, 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支持, 首先需要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 教会幼儿简单的绘画知识, 这样幼儿就能够在绘画过程中做到有物可画。其次要对幼儿进行充分鼓励, 使得其能够克服胆怯心理。幼儿在刚开始接触美术活动时总会担心画不好, 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充分鼓励, 鼓励其大胆作画, 只要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即可, 不用担心画的好与坏。最后, 对于幼儿的画作进行充分鼓励。我们需要对幼儿进行充分鼓励, 从而引起其对美术活动的热爱, 激发起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在美术活动中能够自得其乐。

2. 教师对幼儿美术材料的支持

这是基于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该给予幼儿良好的环境和必需的材料支持下提出的。首先, 教师应该保证幼儿美术活动场地的明亮, 光线充足能够促使幼儿美术活动的正常进行。其次, 教师应该保证幼儿美术活动场地的安静, 在安静的场地中幼儿的注意力才能够做到相对集中, 不被打扰。最后, 教师应该保证绘画材料的充足, 短缺的材料必然不可能促进幼儿美术活动的发展。

三教师是幼儿美术活动的合作者

合作者这一角色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至关重要, 它意味着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跟幼儿保持平等关系, 两者之间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合作者角色表现为教师与幼儿相互合作完成美术活动。美术活动不再是幼儿或者教师单方面的行为,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参与中来完成的, 在合作中, 幼儿能够充分学习到合作精神, 能够积极地向“队友”学习。

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合作者角色还表现为教师能够尊重幼儿的想象力和美术能力, 能够积极促成幼儿绘画目标的实现, 而非是对幼儿的想象力和美术能力进行简单粗暴的否定, 打击幼儿的自信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教师在幼儿的绘画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这些角色的良好扮演能够促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顺利沟通, 能够促使教师的美术教学实现目的, 能够促使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能够促使幼儿人格的发展。所以, 幼儿教师在幼儿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一定要扮演好这些角色, 促使幼儿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

摘要:美术活动是幼儿培养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 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同时,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 教师的角色也是多样的, 教师要想扮演好每一种角色, 使幼儿在每种角色的监护下成长, 就必须对这些角色有深刻的认识。本文对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够促使幼儿园教师在美术活动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师角色,幼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45~48

[2]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58~159

3.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 篇三

一、保持教学设计的朴素和真实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注重形式,突出新、奇,尤其是公开教学活动,多媒体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有的教师动用了全方位模式,课件、头饰、表演,花样繁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活动已远离了常态教学,离教学的真实越来越远,令人陌生。

一次观摩大班歌唱活动《哆来咪》,设计以爬楼梯的形式导入音阶,自然、贴切,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孩子们理解很快。可到了师幼歌唱环节,因一直是清唱无伴奏,教师嗓子沙哑,孩子也找不着音调,老师大汗淋漓……活动结束我问她:“你为什么不用琴声呢?”她嗫嚅着……第二次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在琴声指引下和谐演唱,效果明显好过第一次。通过琴声,孩子们学会听前奏、间奏,合拍演唱。歌唱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会一首歌曲,而是在愉悦的活动中感受、表现美,提升艺术素养。可在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教学设计中,钢琴——这个最原始、最简单的教学准备却往往被忽略。

今年四月,聆听蔡伟忠教授讲座,一节科学活动的实录,没有多媒体,没有影像,甚至一张图片也没有。几个一次性纸杯摆在操作台上,教师简洁的语言提示,孩子们观察、操作纸杯,让纸杯按照不同的方向摆放,在发散性的思维中理解了方位的概念。蔡博士鼓励孩子自己去观察、探究、触摸、实验,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们从最初的胆怯、无从下手到跃跃欲试,在操作性体验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整

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世界捕捉什么是幼儿真正感兴趣和关注的,尤其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问题与现象,都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新鲜素材和内容。一次执教中班科学《认识蚕豆》,我制作了课件,买来蚕豆,从蚕豆的播种开始,利用图片一步一步让幼儿了解蚕豆生长过程。表面上看,孩子们对蚕豆的一些基本特征已经初步了解,但大多数幼儿还是一知半解,他们的理解是平面的、零散的、不完整的。后来路过种植园,看到蚕豆生长茂盛,已到采摘季节,我调整教学思路,首先引发幼儿谈论蚕豆的兴趣,问他们最近中班区的种植园有什么变化?一个孩子说他看到了蚕豆。我接着引导幼儿回忆种植蚕豆的经历。(什么时候种下的,我们做了哪些事?蚕豆发生了哪些变化?)我把蚕豆生长过程中随拍的图片给孩子们看,长叶子、长高了、开花了、结出豆荚……孩子们兴趣盎然。我告诉孩子们,今天路过种植园时豆荚已经长得很大,孩子们雀跃了。我又把问题抛给孩子们:怎么去收获?应该带些什么工具?他们有的说篮子、盆子,还有的说用小背包。孩子们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我提醒他们要挑果实饱满的采摘,较小的豆荚留下来让它们继续长大,采摘时注意保护蚕豆秆,不要踩坏地里其他植物。我们一起采摘了蚕豆,接着分组剥蚕豆,洗净煮熟,加了稍许的盐,孩子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可开心了。

把活动重点放在观察和探究体验中,孩子们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劳动收获而带来的快乐。我还提出了问题:“如果明年还想吃好吃的蚕豆,我们应该怎么办?”关于种子的故事又成为下一个教学活动有趣又充满期待的内容。

三、提倡问题设计的多元和有效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纵观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问的程式化已成为习惯,“好不好?”“对不对?”不知不觉成为口头禅。提问设计单调、无意义,缺少新鲜感,孩子在这样的模式下消极应答,缺少自己的主见。要避免这样,提问设计必须是多元互动和有效的。曾看过邵蓓老师执教《小猪的爱情》,邵老师看似随意却又独具匠心的提问让人眼前一亮。简单的谈话过后播放课件,老师提问:“你们猜猜猪哥哥会找一个怎样的、特别的女朋友呢?”猜想式的提问一下抓住孩子们,思维被调动起来,由于前面已有观察经验,他们有了多元的回答。他们大胆想象、猜测,各抒己见,有的说是漂亮聪明的,有的说是善良的……接着邵老师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鱼妹妹会答应猪哥哥的邀请吗?她会怎么说呢?”这个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可以有无数个回答,孩子们雀跃了,纷纷抢着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问的开放性能让幼儿充分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胆怯、害怕说错而不敢回答。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师幼有了良好、有效的互动。

四、尊重幼儿真实的兴趣和需要

一个优秀教师是不拘泥于呆板的教学设计的,偶尔的一个教学契机甚至缺憾都能点燃她们的灵感,让原本陷入僵局的教学活动起死回生、妙趣横生。

我园集体研讨的健康游戏《好玩的彩带》,由张娟老师执教,张老师轻车熟路,先准备活动,再孩子探索,然后情境游戏,最后放松运动。孩子们探索过程中,张老师兴奋地提醒孩子做“放焰火”动作,五彩的绸带抛上天空场面既壮观又好看。没想到孩子们压根不买她的帐,相反倒是对“揪尾巴”兴致勃勃,一个孩子把彩带塞进裤子里,另一个孩子追逐跑。结果全班孩子两两结伴,兴奋不已……最后孩子们气喘吁吁跑到张老师身边,一直嚷嚷“太好玩了!太好玩了!”虽然老师的设计环节出现了一段空白,但孩子们却给我们上了清醒的一课。如果老师只关注自己的设计而不在意孩子的感受,那么设计就仅仅是僵化、教条的“设计”而已,幼儿觉得无趣,教师也觉得纠结,吃力不讨好。

这件事对我触动颇深,以后的教学活动我更尊重幼儿的真实感受。一次正进行语言活动《三只小猪》,一只小鸟突然飞进教室,扑腾着翅膀飞不出去,孩子们根本没心思听故事了。我索性让孩子们观察小鸟,请他们帮忙,让小鸟飞出去。孩子们打开所有的窗户和门,安静等待,小鸟折腾半天终于飞出去了,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我灵机一动,把小鸟的话题交给孩子们。请孩子们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小鸟,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特别兴奋,从小鸟羽毛颜色、嘴巴形状到小鸟喜欢的食物,我请每个组选一名幼儿说说小鸟的样子,还请他们说说小鸟喜欢怎样的环境。接着我即兴弹奏一首钢琴曲《小鸟捉虫》》,孩子们跟着音乐模仿小鸟飞、小鸟啄虫、小鸟回家,小鸟成为这节教学活动的话题……《三只小猪》的语言活动顺理成章推迟到下一节。预定计划没有如期完成,但孩子们获得了关于小鸟的经验和知识,这节生成活动的价值同样值得珍视。

观察是了解孩子的窗口,教师需要观察孩子,启用全部心智去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甄别他们行为与需要的合理性,做出以促进孩子发展为基点的最适当的回应,实施真实的有意义的教育。

五、给予幼儿相对的宽松和自由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孩子思路开阔,想象无拘无束。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幼儿足够的信任,提供给每个幼儿充分的展示机会,颔首赞许幼儿哪怕不切实际的想法。多年前国际儿童年《我在2000年》为题的国际画展上,胡晓舟的儿童画《在月亮上荡秋千》赢得一等奖。他为什么能在高手如林的国际大赛中脱颖而出呢?印度艺术家伊戈尔一语道破天机:“他无疑是这里最具想象力的孩子!”我们在欣赏这个孩子想象力的同时,这位推荐教师的勇气至今值得称赞,试想在1979年,哪怕有一丝一毫的不信任,这幅异想天开的图画就不会被推荐参选,一颗充满想象力与快乐的创作就会被扼杀在萌芽中。活动中教师需减少一系列规定,过多的限制、干涉会捆绑住幼儿手脚,以孩子为重比规则更重要。教师应思考如何用活动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幼儿,而不是粗暴禁止。一个优秀教师营造的宽松氛围是有节制的,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和不管不问。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和守望,适时、恰当的引导,伙伴身份的介入,给予幼儿最低限度的帮助,而不是包办。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幼儿既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也能进行积极的探索、思考,发挥出创造的潜能。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理想的教师行为的探寻需要教育者理解和领会《纲要》和《指南》的整体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需要教育者长期的实践、观察与反思,最终将理念转化为自觉的内化行为。这也是一条刻意锻炼、积极探索、持续发展的专业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对话——理想教师行为的探寻[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第8页。

[2]孔起英.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感受与创造[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第62页。

4.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篇四

篇一: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自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之后,“反思”这个词在幼教界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放多元化的幼儿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都需要每位教师具备反思教学的能力,反思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一种专业素养。教育活动能否“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是幼儿教师教育实践反思的重点。在园本教研活动中,我园要求教师写教育小随笔、教育小贴士、教后记等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发现教育反思对老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通过具体案例对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缺乏对教育活动中“有效性问题”的反思

案例一 中班美术活动《可爱的小猫》

今天美术活动课我让孩子们画“可爱的小猫”。根据以往的习惯,我先请孩子们猜了一个谜语,然后在黑板上出示了我的范例。孩子们看到我那活泼可爱的小猫,不禁拍起了小手。接着我向孩子介绍并示范了小猫的画法,并鼓励孩子们大胆地添画背景。很快,孩子们就忙活开了。我发现孩子们画的小猫还蛮不错的,他们还给图画添上了漂亮的背景。然而高兴之余,我竟然发现孩子们画的小猫方向几乎是千篇一律,形态也是一模一样。

我的反思:(1)我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按照以往的教条和示范,注重技能的掌握,要求孩子画出来的画和范例一样形象好看。尽管我在活动中加上了创造性地画出画面背景的要求,在活动中孩子们也能较好地表现不同的背景。但孩子出现的千篇一律的小猫形象足以反映我守旧的教育思想。(2)当孩子把范例的样式深深地刻印在脑子里以后,他自己的创造性思考便停滞了,千篇一律的模式画代替了孩子天真烂漫的想象。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也会随之降低,认为自己没有书本和同伴画得好。久而久之,倘若离开了范例、书本,他们就不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所看见的、听见的、体验到的东西了。

对反思的分析:这则反思,教师从记录到分析比较完善,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美术活动 中的 教育观念需要更新,需要注入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而不能让美术活动呈现千篇一律的模板。但反思中只针对孩子出现的现象作了表象的浅析,没有对如何通过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进行分析,缺乏对活动中“有效性问题”的思考。如果教师能从如何采取相关的教学措施:如多给孩子准备不同姿态、不同侧面的形象,鼓励孩子学习一物多画的绘画技能、同时教师的范例作品突出一定的美感、经常让孩子欣赏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丰富孩子的绘画经验、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意愿画、主题画活动,让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涂画、创作中表现自己的创造性等方面进行反思的话,就会更加丰满。

应对策略:对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思,活动任务、要求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是否有适度的梯度,是否是幼儿需努力完成的,对幼儿是否有发展价值。追问自己: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理解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还能够理解什么?他们的理解与原有理解的差距在哪里?二思,幼儿实际水平的个体差异。在材料的提供、活动的要求、活动的方式上有无层次差异,是否能供幼儿选择,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三思,是否充分挖掘了活动情境 中的 多元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形成多种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四思,是否能让幼儿获得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要认识到教育活动中需关注孩子们是否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新的经验和发展。

(二)缺乏对教育活动中“预案设计问题”的反思

案例二 大班阅读活动《神奇的字》

今天的阅读活动是诗歌《神奇的字》,我主要采用猜想阅读法进行教学。活动一开始,我放上优美的轻音乐,让小朋友闭上眼睛,猜猜世界上哪些字很神奇。原本是想让小朋友回答“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这些礼貌用语。我满以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的反应会很积极,当我关掉音乐请小朋友回答时,他们的答案令我大失所望,“老师,火很神奇,老师,我觉得水很神奇,”甚至有小朋友问我:“老师,‘神奇’是什么意思?”„„教学目的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我的反思:这次阅读活动我永远都无法忘记,本以为经过自己精心设计的一次猜想阅读教学活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为什么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呢?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1)虽然知道音乐有助于幼儿安静下来,也注重了音乐对幼儿想象力的发挥有很大作用,但忽视了幼儿已有阅读经验的知识建构。(2)活动设计时,只关注到了教学过程的设计,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没有关注到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

对反思的分析:这则反思,教师分析到了一些关键的问题:如阅读活动中音乐对幼儿想象力的发挥作用,也意识到了活动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建构,导致活动无法按老师原有的计划顺利进行。但反思中还缺少对活动中“预案设计问题”的思考。如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孩子回答不上来、应该预设怎样的问题让幼儿跟上阅读活动思路、应该如何从孩子已有的阅读经验出发,让幼儿通过阅读活动进行有意义的猜想,从而培养孩子的猜想品质等。如果教师能从:如何让阅读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带孩子到草坪上玩耍,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实地感知“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的神奇,让阅读走进幼儿生活,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和情景创设,让幼儿通过对问题的猜想来发挥其想象力,并注重猜想过程和猜想结果的验证与统一,让孩子感受猜想带来的成功与喜悦等,则反思效果就会更好。

应对策略:对教育活动预案设计的反思是指在整个教育活动结束后,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教育活动方案与实际实施情况进行比较思考,回想实际教育活动效果和预案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这些一致或不一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是教育活动预案设计的问题,还是教育活动实际组织的问题?从教育活动实际实施情况来反思教育活动预案设计的问题与经验,以提高自身教育活动实践能力。

(三)缺乏对教育活动中“动态生成问题”的反思

案例三 大班科学活动《认识蝴蝶》

今天我上的科学活动《认识蝴蝶》,在活动室我布置了“蝴蝶展”,贴了许多漂亮的蝴蝶图片,并通过多媒体让幼儿观看了蝴蝶的生长过程,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活动中,他们提出了令我想象不到的很多问题,如“蝴蝶的爸爸妈妈是谁?蝴蝶为什么会有像天线一样的触角?蝴蝶可以用来晾干吗?怎样让蝴蝶永远这样漂亮?”等等。这次活动下来,我觉得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很丰富,我从没有象今天这样感到如此的愉快和轻松。

我的反思:这次活动之所以感觉如此轻松和愉快,我想自己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1)在科学活动中,创设了丰富的情景,准备了很多图片,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2)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让幼儿实地观看蝴蝶的生长过程,多媒体将幼儿的视觉、听觉等有效结合起来,所以孩子们很感兴趣。

对反思的分析:这则反思教师主要对活动的成功之处进行了思考,主要从科学活动中教师材料的准备及教学手段的利用进行了分析。活动中,教师记录了幼儿提出的很多问题,但忽略了对“幼儿生成问题”的反思。如本次活动虽然达到了预设的效果,但针对孩子提出的这么多有意义的问题,该如何跟进幼儿的需要,对教学活动中幼儿生成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如 “蝴蝶可以用来晾干吗?怎样让蝴蝶永远这样漂亮?”再创设一次有关蝴蝶标本的科学活动,就会更加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并感受到科学的奥妙与无穷乐趣。

应对策略:幼儿园教育活动不是严格执行教师预想设计,按部就班开展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师幼积极互动的过程”基本要求的指导下,幼儿园教师积极的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居高临下的高控制的教育活动状态,增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在尊重幼儿自主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教师事前难以预料的情况。面对这些意外,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意外?它又意味着什么?是否具有活动生成的意义?等。

(四)缺乏对教育活动中“自我经验问题”的反思

案例四 小班游戏活动《学穿鞋子》

游戏前,我把班级里样子比较接近、尺寸较大、穿着难度差不多的鞋子从孩子脚上脱下来,作为比赛道具。并让孩子们围成两个圆圈,坐在小椅子上。分别从两个小组中拿出三双鞋子以圆圈状放在教室前面,并告诉幼儿:只能是老师叫到的小朋友来比赛。

比赛开始了,在我的“预备,开始”声中,孩子们从自己的位置一哄而上,十几个孩子乱成一团,有的两个人抢一只鞋,边抢边说:“老师,这只鞋子是我的„„”,教室里闹成一片。我没料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赶紧请大家回到自己的位置重新开始。我反复强调“其他的小朋友等一下老师再请。”但第二次进行游戏时,仍然出现了一样的混乱场景。

我的反思:(1)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平日生活中大人包办的又太多,他们还处在非常个人化的世界中,根本不能容忍别人擅自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用,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2)练习穿鞋子这是一个生活活动,我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把这样的活动放在每天中午起床时进行,让他们在很随意、很自然的活动中达到目的。

对反思的分析:这则反思教师记录真实、反思较完善。但反思中,教师缺少了对自己在活动组织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如在比赛活动中,教师凭借自己原有的经验把班级里鞋子样子比较接近、尺寸较大、穿着难度差不多的鞋子从孩子脚上脱下来,作为比赛道具,凭借了自己已有的经验,而忽略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自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没有反思到孩子们之所以出现这样混乱的局面是因为老师的做法欠缺而造成的。此外,反思中教师也意识到活动应该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但反思深度不够。如果教师能从日常生活对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方面进行思考,提升自己的教育经验:这类活动中主要是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及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不仅要依靠老师,更要靠孩子自己主动地学等。那么,教师的反思会更有深度,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应对策略:波斯纳说过“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她的经验水平和教学能力至多只是自然的积累。因此,教师在 教育反思中 不但要回溯自己做了什么,也需要解释是怎么做的,还需要分析为什么这样做。一方面教师可从中发现自己的新经验,丰富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澄清、改善、重建已有经验。如果我们仅仅限于“做了什么”,没针对“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思考,难以形成归属于自己个人所有的独特经验。

当然,教师在 教育反思中 出现的问题远不限于上述这些方面,教育反思作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容,应贯穿在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中。行动前,对自己的预案进行前瞻性的反思;行动中,观察实际活动情况,进行即时性反思,调整教育活动;行动后进行回溯性反思,发现新问题,形成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思考。作为教师,要学会在自我对话中反思,重视自我,关注自己的想法;学会在协作中反思,以自我为圆心,融合他人的智慧与知识,弥补自己在反思过程 中的 缺陷;学会以写促思,勤于动笔,通过教育反思小贴士、教育反思报告单、教育反思随笔、教后记等方式多写,从而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篇二: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就是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对象进行冷静思考和全面而深入的总结。反思是一种提高自身的素养,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那么,如何写教学反思呢? 以下是我结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受。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剖析、解读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它反映一个人对其身心状况的认知。教育反思则通常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他不仅指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也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反思,游戏活动反思,不仅要针对活动前的计划及活动后的评价,所谓评目标、准备和结果分析。我们还要学会分析孩子的行为,以及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行为的归因分析,找出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优点何以可以在其他活动或者说他人的活动中得以推广借鉴;不足之处为何出现,要究其因,要找到解决的办法,并在以后的活动中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何提高类似活动的有效性。

篇三: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进入小班已经一个月了,谁实话当时我是有压力的,因为教小班要比教大班孩子付出更多的艰辛。小班是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的一个过渡阶段。昨天他们还是家里众心捧月的宝贝,今天却要独自面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短暂的适应期过后,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缺失、家庭过多包揽已使幼儿丧失了自理的主动性。从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生活到有规律的集体生活,适应期伴随着眼泪和鼻涕,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的身上已经悄悄发生着变化„

记得开学的第一天,我早早的来的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的玩具,活动的材料,孩子喜欢的动画片、音乐、充足的开水等等,孩子们陆续来园了,孩子们哭着闹着不让家长走,我左手抱一个,右手抱一个,后面还要拉一个,顿时教室里乱作一团,我和同班的老师及其他班的几位老师又是给他们分玩具又是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才渐渐平息了哭声。可过了一会儿有个小朋友又哭了起来,她这一哭不要紧引得别的小朋友也哭了起来,顿时活动室里又哭声一片,我们只好请一位老师领着张文博到外面去玩,给孩子们放上好看的动画片教室里才又渐渐安静下来。午休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上了床有的拿着枕头,有的拿着被子,他们根本就不想睡,有个孩子干脆就不上床上去。我只好给她搬把椅子坐在床边。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然后放了一段轻音乐,孩子们慢慢进入了梦乡,坐在椅子上的那个小朋友也困得睁不开眼了,我刚想抱她上床上去睡,她却怎么也不愿意,张嘴就哭,我怕把别的孩子吵醒于是就说:“别哭,来老师抱着你睡吧。”她躺在我怀里不一会儿就进了入了梦乡。下午看到孩子们一个个被接走我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大小便经常解在衣裤上,刚开学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都有几个孩子要哭,每天早上我也会条件反射地情绪紧张,但还是要耐心地处理每件事情。我想我不仅仅要做他们的老师同时还要学会做他们的妈妈,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结束一天的工作,倒在床上不想动了,还真觉得累。可是每当我看到自己的辛勤和爱心使孩子们取得一点进步时,一股由衷的欣慰油然而生。

孩子们入园已经一个月了,在我的耐心教育下,孩子们大都学会了上厕所。我班的许心怡小朋友是个身体瘦弱的小女孩,她的小手很小,胳膊很细,好象用力一拉会把她拉坏似的,去厕所小便,她望着便池不感迈步,我递上一只手,她扶着迈了过去。她小便完,我又递上一只手,她又拉着我的手下来,就在这牵牵拉拉中,小心怡能自己入厕了,她的妈妈说:“心怡上幼儿园进步真大,谢谢您老师。”因为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家长负责。当家长把他的心肝宝贝送到我怀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责任有多重!我要像妈妈一样呵护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我又要做妈妈无法做到的——教师的责任,我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他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引导他明白道理,帮他探索世界奥秘。家长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要对家长负责,还家长一个健康,快乐。活泼聪明的宝贝。

我班有个小男孩叫张浩,他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平时就是对爸爸有点“黏糊”。由于年龄小,每天入园时总是眼泪涟涟、嘟着嘴巴,一脸的不高兴。为此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怎么样才能让张浩很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开学第二周的礼拜一,张浩还是红着眼睛来上幼儿园了,他奶奶悄悄告诉我,中午吃午饭能否不吃蔬菜,能否在幼儿园不睡午觉的事而闹得不开心。于是便拉着奶奶的手,非要奶奶在坐位上陪他一小会才罢休。奶奶走后,我微笑着对张浩说:“快来,和我们一起玩游戏。”我悄悄观察张浩的反应,他忍着不让眼泪“冒出来”,嘟着嘴巴很不情愿的参加到我们的表演游戏中,慢慢地融入了我们的活动里。见此情景,我又对其他小朋友说:“张浩真棒,你们想看他画的小手画吗?”这么一说,小朋友们都很快坐端正了------良好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吃点心。吃点心时,我又一次鼓励张浩,结果张浩非常快乐的吃完了点心。点心后我把张浩叫了过来,“你今天吃点心可真快,第二名呢!回家把这好消息告诉爷爷、奶奶好吗?”张浩情绪高昂地说:“好!”第二天,张浩带着可爱的笑容,早早的来上幼儿园了。我怕张浩会再一次带着不好的情绪来园时,于是我就利用他喜欢听故事去吸引他的注意力。我先以微笑迎接他,故意忽略他的消极情绪。让欣赏故事来感染他,使他不自觉地融入我们的活动中,忘掉不高兴的事情。接着我又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扬他,并请大家都来欣赏以此来愉悦情绪。当良好的情绪围绕着他的时候,我适时地对他进行了疏导,并用点心第二名的事实鼓励他,和他约定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在帮助胡正傲的过程中,我对幼儿的情绪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每个孩子送幼儿园都得有个适应的过程,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有种拘束感,不如在家里放松,所以他就不喜欢去幼儿园,但我觉得家长一定要坚持送他去,帮助孩子渡过这个时期。家长平时要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孩子知道送他去幼儿园并不是不要他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很爱他的,并且要及时去接他回家,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如果孩子生病了,在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给孩子请假,可以给孩子带着药去幼儿园,请保健老师帮助按时吃药就可以了。另外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幼儿园有趣的小故事,在无意间给孩子讲讲幼儿园的好处,比如:有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有很多新鲜艳的玩具可以玩,有很多好看故事书等,引导孩子向往幼儿园。家长也可以多和老师沟通,家园配合,多表扬、多鼓励和多关注,慢慢的他就会重新爱上幼儿园的。爱和安全感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这种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幼儿是否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由此可见,爱和安全感这个前提非常关键,可以说,不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就等于不给幼儿做好孩子的机会。幼儿将来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对他的态度,以及教师能否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对于像张浩这样的孩子,教师不应该认为孩子事多,而应意识到他是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比较强烈,所以我们要以更为宽大的耐心,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证实自己对他的爱,正确的引导他爱上幼儿园这个大集体。

5.幼儿园教师教学叙事 篇五

依安县第一小学幼儿园 李久玲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每天迎接我的是一张长可爱的笑脸,一个个小天使站在我面前,我觉得浑身都是力量。我太喜欢我们班那些天真可爱活泼的孩子,在他们中间,我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好多,和他们,我有说不完的话,有做不完的游戏,孩子们有话也多愿意和我说。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闪光点,每一次看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我都很感动,一个班级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家里有很多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惯,身为幼儿教师,就是要给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温暖、欢乐、身心健康的童年。

我所在的大家庭里有一位特殊的家庭成员,她叫郭馨阳,她个子高高的,不善言辞,性格孤僻,有点自闭症的症状的,去年5月份来到的我班,刚来的时候发现她与其他幼儿不同,她的妈妈必须来到班级陪她一起上课,如果不陪她就哭,几天后我就试着让阳阳妈妈走,我去和阳阳说话并安慰她,阳阳并没有理睬我,我没有放弃继续哄着她,当我把阳阳刚接到手时她就拼命地挣扎,还大声喊“你起来”!一边向我拳打脚踢,阳阳个子长得很高力气也很大,她拼命的往外边跑,在大门口我蹲下和她说:“阳阳,在家里妈妈陪你,在学校,老师陪你,老师就是妈妈”,听后她的哭声有点小了,于是我领她回到了班级,为了能让她在班级上课,我给她找了个单独的座位,让她坐下,意外的是她真的坐下了,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她能主动和我沟通了,给她安排她喜欢的同桌,和她一起学习、玩耍„„有时我把阳阳带到办公室去,她会和我聊很多关于她的事情,看见阳阳的头发很乱我就给阳阳梳头,现在的阳阳,能够自己学习,自己穿衣,和小朋友一起看书,但是如果和她聊上一年级的事情时,她还是有点抵触,还有3个多月就要幼儿园毕业了,这期间还要做好她的思想工作,慢慢的让她改变吧,不能急于求成。

有一次我生病了,当我病好回到班级时,阳阳头一个上来抱住我,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流着眼泪,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一年来没有白付出,我用我的爱心与耐心,让她从一个性格孤僻的人变成一个正常的孩子。

从阳阳的转变中使我懂得,作为幼儿教师,理解、爱和尊重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的方面,要发自内心的去爱孩子,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爱与尊重是贯穿教育始终的,我们的幼儿园提出的教育思想“蹲下来讲话”。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中体验到了无尽的爱和自由,这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铺垫辉煌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6.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篇六

本次活动的目标我预设了两点:

1、仔细观察图片,讲述图片中的有趣的事情。丰富:一边……一边、四脚朝天。

2、积极参与讲述、讨论活动。从活动的效果上来看,活动的两点目标能很好的达成,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师幼互动良好,活动的氛围很热烈,而孩子们都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但是在活动中还是出现了一些的亮点与不足:

1、教师在以“小朋友们喜欢看电视吗?”来引入活动,由于这是跟孩子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因此孩子们都积极的回答,很快就能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与积极性。

2、在学习成语“四脚朝天”、“一边…一边…”时,孩子们也学得比较快记得比较牢,因为在平时的语言活动中,我在这方面经常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们对于常见成语、词语的跟念,因此在这个环节中用的时间比较少,而且孩子们都掌握的比较好。

7.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 篇七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更好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和我们传统的单向电教媒体 (如电视、幻灯、投影仪等) 相比, 具有更加独特的功能。多媒体无论是在对文字信息方面的处理, 还是在人机交互作用的时候, 都有传统电教所没有的功能。它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文字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 如多样的字体、丰富的色彩以及生动的动画效果等。在教学时, 可以灵活地进行不同界面的转换, 甚至还可以把课堂所需图片处理成小电影“自动播放”等。在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运用教学软件来对幼儿的教学进行评价。这样, 孩子们得到的将不再是单调的一句话的评价, 而是形象生动的赞扬, 如一张笑脸, 或一朵鲜花、一个气球等。这些直观的鼓励以及表扬, 可以极大地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电脑还可以用幼儿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告诉孩子们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孩子们就不会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表现出太过沮丧的情绪, 从而再次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强烈欲望, 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机互动”的学习氛围。

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 提高幼儿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 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他们最主要、最直接的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兴趣其实并不是一出生就有的, 它是通过外界事物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新颖性来满足孩子们探究心理的好奇和心理需要而引起的心理反应, 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形成的。然而, 正是多媒体合理科学的运用, 才使这些因素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 从而以最好的形式来激起孩子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如开展幼儿美术教学时, 若需要进行海底世界的绘画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具有丰富色彩、生动形象、美丽多彩的鱼儿在美轮美奂、趣味无穷的海底世界中游来游去的场景, 很快就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 激起了孩子们对其学习的极大兴趣以及想要探索的热情和好奇。然后, 还可以请孩子们来寻找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鱼, 通过点击鼠标来对孩子们的答案进行评判寻找的鱼是否对称。电脑可以形象生动地对孩子们的行为答案做出不同的判断, 如果孩子找到“对称形状和花纹”, 小鱼儿就边游边说“你真厉害”, 如果找到“不对称形状和花纹”小鱼儿就摇晃一下脑袋, 旁白音响起“请小朋友再认真找一下”, 这不仅可以激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还可以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让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加持久。与此同时, 他们在寻找小鱼儿时, 还可以了解到很多其他的海洋生物, 通过这样的方式, 他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比传统教学中的点图片、说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更加有利于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多媒体的有效利用, 可以给孩子们建立更好的、更直观的、更形象的学习情境, 从而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对学习的极大兴趣, 使孩子们在这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中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 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幼儿园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 决定了我们在幼儿教育教学中难以突破一些重点和难点。而作为当今时代的幼儿园教师, 可以通过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多媒体来突破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通过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使我们的教学知识更加容易让孩子们接受, 从而实现我们教学知识的成功迁移。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它所具有的独特性, 在现代化教学中, 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如在学习《公共汽车的秘密》时, 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好、更快地了解公共汽车的安全乘车常识,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开展教学,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 并制作成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 通过这种方式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让孩子们像在看动画片一样,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解到不同的设施在公共汽车行驶中的作用, 使幼儿充分认识到安全乘车的重要性。由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都是老师自己亲自完成的, 因此, 它可以非常好地将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加以突出, 使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

四结束语

总之, 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的单向电教媒体相比, 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特性, 这也是它不可比拟的优势所在;同时它也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 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教学最优化。因此, 我们必须重视和关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充分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和特点, 不断提高幼儿的素质, 帮助教师更好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摘要:为了加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下多媒体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工具, 它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直观, 更加形象生动, 有助于幼儿更好地学习知识, 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更好地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动脑能力。因此, 教师可以在幼儿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多媒体,兴趣

参考文献

[1]任广利.浅谈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J].学园 (教育科研) , 2012 (10) :141

[2]罗悠云.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意义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18) :259

8.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 篇八

关键词:语言教学活动;教师;有效

提问是教学中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更是引导孩子的最佳方法之一。那么教师如何更好地进行提问来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呢?这是教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提问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引导幼儿的学习思路,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并且可以把这种能力传承下去,让幼儿从小就具备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幼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能否正常成长是父母最重视的问题,语言对幼儿发育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语言教学可以使孩子具有正确的思维,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与发展,能够用正常的心态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保持冷静的思维,在与人们交往的生活中,运用语言知识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幸福。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问呢,下面进行简要说明。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不仅要具有合适的语言和词汇,更要有合适的表情和动作,这样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汉语的博大精深。

(一)语气策略

在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的时候,运用不同的语气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舞台表演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动作和正确的语气,教师要求孩子上台表演的时候,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年龄,说明自己表演的是什么节目,然后教师进行演示,再让孩子进行模仿,那么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小明不太乐意表演,可以用温和的语气问:“小明,你愿不愿意和我们共同分享你的收获的呢?”这样小明就会自己选择是上台表演还是默默等待,教师若是直接说:“请小明同学为大家表演。”那么他就是被迫的,就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进行表演,第二种就是难过地拒绝表演。通过这样有技巧的提问,就会转变事情的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也是被尊重的。语气在语言中的使用就像是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样,所以,教师可以在提问中利用好语气的使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言策略

语言是文学中复杂的知识内容,里面具有很深的奥秘。教师要用合适的语言来引导孩子,这样才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师必须注重孩子的内心世界,要配有正确的提问方式,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往往也是一种教学活动,但是在活动中孩子们难免会发生冲突,会引起争执,如果有两个小朋友吵架了,那么教师既要了解事情的起因,又要调节孩子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问:“你们怎么不高兴啊?”等待孩子自己把事情的经过叙述出来,而不能直接说“谁打谁了?”等,这样只会伤害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产生了强者和弱者的区别,以及孩子的自尊心是不是受到影响。通过这样鲜明的对比,可见提问和语言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教师一定要考虑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绝不能因为言语使用不当留下阴影而阻碍孩子一生的发展。

(三)表情策略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要匹配正确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这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例如,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唱歌的教学活动,就可以根据所授歌词不同,让孩子们感受表情和动作的意义。如果这时有小朋友做得不好,教师可以同情地问道:“这句是不是有点难学呀?”而不是用斥责、无奈或反感的表情说:“你不会啊?”教师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而不是鄙视和冷落,让孩子们懂得教师的表情是亲切的,充满关心和期待的。这样会使孩子们增强对教师的青睐,喜欢与自己的教师接触,喜欢听教师的话语,这样教师说的每一句才能进入孩子的心里,使孩子有较明显的进步。

有效提问的策略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利用提问的方式,配合正确的语言和语气,可以将知识与教学更好地贯通,使幼儿的发育与成长更加顺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究与尝试,利用科学提问的方式体现幼儿的语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让孩子从小就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孩子从小就稳扎根基,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冯淑霞.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6).

9.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篇九

1、教学反思意识差,反思模式僵化。国外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一个教师成长模式:“即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只能形成相对肤浅的认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经验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经验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不能有所发展”。许多教师把反思当作成一种习惯性的经验积累的过程,把自己封闭在一条重复过往经验的通道,复制着一成不变的教学思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在过往的教学中有效地吸取经验。反思活动大多停留在对教学活动本身的总结与思考,思考的角度大多是教学活动孩子们是否喜欢,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思活动成了一种流水化的活动记录,而对于自己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好处的由来、孩子们有什么样的表现及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等深层次的问题缺乏思考。

2、轻视教学过程,注重教学结果。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反思中注重活动结果的反思,而不注重其过程,反思只是对教育活动结果的批判与思考。教师把活动当成一种一次性完成的活动,而不去思考教育过程背后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缺乏深入思考的行为忽视了孩子们的需求与表现,使反思活动流于表面,失去了对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行为价值的思考的机会。如在图形分类中教师要求孩子们根据图形形状分类时,都能做的较好,但根据图形形状、颜色、大小同时分类时,许多孩子就找错了。教师这时只是抱怨孩子们不认真,然后再帮助其完成,而不去思考这个游戏设计的初衷及孩子们为什么会找错了等深层次的问题。

3、教学反思不系统,现实指导效果较差。一些教师在反思活动中,没有目标,缺乏对某一个问题的持续研究。每个活动都进行一番反思,看上去反思成果丰硕,仔细研究会发现,每次反思都是泛泛而谈,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反思缺乏深度,不能形成清晰的脉络。这样的反思结果很难对现实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反思效果不明显,结果就是教学行为该怎样还怎样,几乎没有什么改进。

二、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之对策

每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对自我及其他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反思,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以后的教学中提高自身能力。本文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从客观及主观两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1、幼儿园管理者要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这是客观原因,更多地取决于幼儿园管理者。教学环境对教师的影响是很大的,幼儿园管理者应积极为教师创造一种良好的反思氛围。幼儿教师也要积极向管理者提出这些问题,促进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争取更多的反思时间与机会,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最终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事实证明,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教师才能够进行有效地反思、交流,并形成更好的教学方式,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10.教师幼儿园教学随笔 篇十

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玩玩具,总会有人把玩具乱扔一地。一次,梓越在玩玩具时,把玩具扔了一地,我过去告诉他:请你把玩具放到筐里,我喜欢你。”孩子听了“我喜欢你”这样的话语,往往会当成是表扬。果然,他一回家就告诉了他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说我是个好孩子。”其实孩子常常因为认识不足和理解不当产生心理错觉,用想象的情节代替记忆中不确切的部分,也就会发生这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通常采用随机教育,让梓越和其他小朋友明白,究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自己应该怎么做。现在,孩子们玩玩具都知道了,不玩的玩具放筐里,不乱扔。如果谁扔了,小朋友还会去提醒乱扔的小朋友“乱扔玩具,不是好孩子。”瞧瞧,多懂事的孩子们哪!

在我们小班,很多这样的孩子都在自己宠着自己,用了很多方法来教育、改变,成效都不是太好,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部分孩子的这种表现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来班里来了一位妹妹,由于年龄、身高等各方面都比其他幼儿小,而且是新插班进来的,在孩子们感到高兴又新奇的同时,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都比小妹妹好、比小妹妹快、比小妹妹有本领,老师又不断的鼓励、引导他们帮助、爱护小妹妹,这种哥哥、姐姐的保护欲油然而生,他们处处做妹妹的榜样,特别是班上的阳阳,原来的行为表现不是很好,自己的自理生活也比较拖拉,自从有了妹妹,他每天很快做好自己的事情,然后赶紧去帮助妹妹做每一件事,他的进步也影响了很多幼儿。鼓励、表扬是激励,是尊重。态度亲切是尊重。满足孩子的心里需求与意愿也是一种尊重。孩子需要得到成人的肯定与认可,他会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增强自信心。阳阳人小鬼大,有自己的主意。别人去喝水他没有去拿“老师我是大哥哥了,我要帮助小妹妹?”阳阳年龄小,个子小,但他却认真的帮其他的孩子,虽然有时候,也有帮倒忙的时候,但孩子的爱心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所以尊重孩子的请求,对他的成长与进步是一种促进。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尤其是小班幼儿的表现欲需要各种方式来刺激,幼儿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和突破。

11.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 篇十一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教学;提问艺术

幼儿教育是十分重要,决定了孩子将来的发展道路。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好的提问方法和提问艺术,能够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很多快乐学习的体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问艺术的提升,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问的条理性、层次性要清晰

幼儿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还未得到启发。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浅显易懂,条理性、层次性要清晰。要能够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保证学生的思维有序性。同时,教师的提问要精心设计,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难度适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提问间隔时间适中,给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

在設计课堂提问时,教师的提问还要具备启发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去思考,而且在通过一定的思考之后,能够自己获得答案,从而使幼儿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幼儿能够自我肯定。激发幼儿的学习信心、激情和动力。一些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通常已经将答案列了出来,在提问的时候,没有给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就给出了答案。这样的课堂只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环节,对幼儿的启发性并不大。在幼儿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潜移默化的引导、提示,但是不适宜快速给出答案,让幼儿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

三、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幼儿在课堂上的表达愿望

幼儿的天性是好玩,他们对外界有极强的好奇心,对知识也有很浓厚的求知欲,但是幼儿不喜欢死板、无趣的东西。他们喜欢新鲜的、有想象空间的、富有吸引力的事物。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创设有趣的语言环境,巧妙地将自己的问题融入语言环境当中,提问语言生动有趣,让幼儿能够自主地加入思考回答问题的环境当中,从而营造一个活泼快乐、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

幼儿就像是一张干净的白纸,幼儿教师就像是一个画家,能够画出一幅怎样的画,幼儿教师的第一笔非常重要。因此,幼儿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巧妙设计自己的提问艺术,让幼儿能够快乐充实地学习。

参考文献:

王娟.幼儿园教师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艺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3).

作者简介:赵子艳,女,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光彩幼儿园。

12.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 篇十二

一、创设适宜的区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想要创设一个适宜的区域活动环境, 首先是要创设一个在物质上能够吸引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引导幼儿、在能力发展上能够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而教师所做的就是要使这个活动环境丰富、有序、开放、富有变化。让创设的区域活动环境在空间、材料、布置上都有其特定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在大班区域环境的创设中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模拟生活区, 这一活动区的创设主要是锻炼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如整理衣物、洗手帕;学会照顾周围环境;口语发展区, 情境表演、自编故事等;科学探索区, 如放大镜、斜坡实验等;创意美工区, 包括绘画、废旧物品制作等;运动器械区, 包括踩高跷、平衡、地板运动、同伴自组游戏等。不同区域环境的创设开辟了不同内容的活动生成, 而每个内容又各具不同的教育意义。在以班为单位的大环境中, 我们充分利用活动室的各个空间, 让幼儿共同参与创设, 从材料的选择到如何使用, 以及前后期规则的制定, 与同伴教师的参与合作, 从始至终教师的不断引领, 指导使大班的区域环境创设在空间利用上更为紧凑, 活动过程更为丰富、教师指导更为灵活。

二、区域的创设与主题目标、内容相结合

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不是盲目性的, 是与学期主题目标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区域活动目标的生成与制定要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凸显周目标和班级特色, 班级区域活动的开展、设置与幼儿园的主题教学有机结合, 根据每周开展的不同教育主题活动安排相应的活动区域。例如六月的主题教育“再见, 幼儿园”活动中, 相应的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了口语发展区:说说幼儿园里的趣事;创意美工区:为幼儿园做礼物等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区域活动。通过与主题相关的区域活动的开展, 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最优化, 而区域活动的随机性特征, 使活动区域的安排并非一成不变, 展现了区域的灵活与多变。

三、教师如何进行区域活动的指导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构建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尤为重要。

1.观察

区域活动的指导首先是观察。教师凭借观察来把握幼儿活动的进程和发展水平,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有目的、灵活地投放或更换活动区材料, 并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 提高区域活动的水平。

在观察活动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看活动环境能否激发幼儿兴趣, 材料投放是否充足并能适宜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二是重点观察幼儿的学习、探索情况, 如当前幼儿兴趣是哪些, 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困难, 把握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特点和个性差异等。

2.教师的介入与指导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 在活动开展的初始阶段, 不需要教师的介入。要想有效地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介入指导, 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特点、个体发展规律。例如,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 而困难又影响到游戏的顺利进行时, 教师可以按照幼儿的需要介入区域活动中进行指导。教师的介入活动以间接指导为主, 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一名引导者、支持者, 也是幼儿的玩伴, 教师与幼儿一起融入区域游戏活动, 让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形中受到指导、得到帮助、获得满足, 进而推动区域游戏活动的顺利发展。

3.结合园本凸显本班特色

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 每个园所、每个班级都凸显其风貌特色。时尚的装饰很容易限制我们在区域环境中创设的思维, 为了打破这一思维定式, 在我园“变废为宝做环境”的大环境的主题背景之下, 各班级收集采用不同种类的废旧材料创设了别具特色的活动区域。我们结合主题课程内容, 选用丰富多彩的废旧物品、形态各异的造型创意, 让大家齐参与、人人有想法、班班有特色。如, 泡沫城堡、手提袋绳结、饮料瓶种植角等。其中我们还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依据, 尽力为幼儿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如考虑到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学习生活, 我们在班级中设置了“模拟生活区”, 如生活自理能力、照顾环境能力等。这一极富有特色的“模拟生活区”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而且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家园合作也在幼儿自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得以深入。

4.注重规则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过程中, 建立、遵守规范的活动规则是必要的。究竟需要孩子们遵守哪些方面的规则呢?比如, 活动区域的使用;活动材料的整理;如何更好地主动参与区域活动等, 都可以视为区域活动的规则。在区域活动中有两种规则可以借鉴: (1) 一般性活动规则, 比如能自选区域活动, 积极愉快活动; (2) 各区角的活动规则, 比如阅读区, 要求阅读时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所有规则的建立与达成教师都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制订, 并且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13.幼儿园教师教学教案 篇十三

发挥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季节的变化。

尝试运用倾斜的绘画方式表现秋叶飘动的情景。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对植物的主要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材料准备)勾线笔、炫彩笔、不同粗细的笔等。

重点和难点:可以用转动纸的方式,大胆绘画倾斜的树叶。

教学过程:

一、谈论欣赏再现经验。

1、最近常绿树上的树叶有什么变化,这是什么原因?

(由幼儿按照个人的经验可从气候特征、叶的颜色、水分等方面进行谈论)

2、欣赏pt:飘落的树叶都到哪里去了?去做什么?

二、观察比较

1、比较垂直和倾斜:一群树叶又开始飘落,其中怎么有三片叶子不会飘动呢?请把这三片叶子找出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帮助幼儿小结:树叶又轻又薄,总是随着寒风飘动,不会重重地落地。

2、三片树叶说:“我们也要跟大家一群出发”“有什么办法让它们飘动起来?”

3、许多树叶说:“我们也要加入向大家报告冬天来到的`队伍”——“有什么办法在比较空的地方,再挤进去增加几片呢?”

4、找一找,哪些地方比较空,想一想怎样运用重叠的方法挤进去。

三、幼儿操作表现

1、想象:我们是一群什么树上的秋叶,我们要飘到哪里去,会遇见什么朋友,对他说什么?

2、运用倾斜表现在空中飘动的姿态,适当添加几片秋叶,使队形更美丽。

3、画出秋叶寻找的朋友,选择与秋叶相似的颜色进行涂抹。

四、分享交流

欣赏秋叶的画面。

14.幼儿园大班教师教学反思 篇十四

在备课和准备教具时才发现,《小兔逃跑》这个故事并没有配套图片,也没有相关的活动材料,后来去网上搜了一下发现有小兔逃跑的课件,考虑到一些设备的问题,我就选取了几张图片作为上课时的教具,以便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的中间环节中我加入了“如果老师逃跑了,你们怎么办”这一问题,进一步引导幼儿学说“要是老师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对句式的掌握,也使幼儿体会师幼之情,在开学之初也有必要让幼儿了解师幼之情。在最后环节,建构式课程上是以游戏为结尾的,但我考虑到,这学期才刚开始,经过一个暑假很多幼儿很难静下来,再加上对与幼儿来说我是一位新老师,他们一下子还不会认同我,使我在管理上有点困难,因此我把游戏活动该成了美术活动,让他们学会静坐,要求幼儿将自己讨论后的结果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整个活动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有两个地方还是令我比较满意的。一是孩子们对画面的观察比较仔细,从高山上的大石头到花园里的小花,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小兔子变成了什么,也能尝试着用故事中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理解。二是幼儿从故事中的一些语句中体会到浓浓亲情,如“因为你永远是妈妈的宝贝”、“把你吹回家”……

随着故事的展开,孩子们在观察、讲述中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有的始终专注、积极参与,也有在讲述时开小差的,课后想来,或许我的设计还需要调整,不能引起每个幼儿的兴趣;其次,在情绪情感上没能很好的唤醒孩子,虽然在上的过程中我有提到母子、父子之间的亲情,但并没有很着重的讲述,愿意是希望孩子在我的启发下自己感受亲情,但现在大多独生子女,他们并没有真正去体会过父母对于自己的爱。所以幼儿在情感的把握上不够,同时对于这一点跟自己在讲述时的处理有关,在讲述时不能把语调和动作神态很好的结合是导致这一原因的问题之一。

从总体上来说,对于这节课的目标基本上达到了,幼儿对于“要是……就……”的句式也已初步掌握,缺点是肯定得存在的,还需要自己更加努力,但这节课也使我发现幼儿的仿编能力满强的,让我对幼儿的了解也更深一步。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2

我用引发对童话故事《龟兔赛跑》的回忆,说说兔子为什么会输。这次兔子又要向乌龟发起挑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活动中先让幼儿猜测小兔子会怎么跟乌龟说,然后利用课件,让幼儿学习歌词(对面的乌龟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虽然上次输给了你,但是我会努力),并体验兔子不服气的心情;乌龟会接受挑战吗?会怎么回答兔子?(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来看去你都不会得第一;我再想一想,再看一看。哼!我才不会把你放在眼里。)先引起幼儿的猜测,再看课件,幼儿学习的兴趣很高,再加上动作,体验乌龟自信的心情。

活动中请幼儿分别扮演兔子和乌龟,做出不服输和自信的表情和动作,幼儿积极性很高,表演得惟妙惟肖;其次,这首歌曲的旋律是幼儿熟悉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有了前面的铺垫,在后面的边唱边表演的环节特别得顺利,掀起了活动高潮。

总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色彩、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行为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参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3

幼儿常常见到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却又不知道其中的“奥秘”。科学活动《下落百分百》,通过演示、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幼儿对物体下落想象产生兴趣,并对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认识。

本次活动我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物体的坠落现象,在第一环节中我出示自制的“轱辘轱辘”教具时,孩子们很感兴趣。他们看到老师手上的物体落到地上,纷纷讨论“老师一松手东西就会落到地上”“老师要把他们捡起来” ……看到孩子们有了兴趣,我及时告诉他们物体下落的必然性,认识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时在活动中我说到地球把所有的东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问“那为什么飞机和小鸟都能在天上飞呢”,当知道它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离开地面时,孩子们又对热气球产生了兴趣,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热气球,“热气球是靠压力飞起来的吗”“热气球里边的火灭了它就会落下来”“热气球没有被吸住” ……看着孩子们的讨论越来越热烈,我便赶紧应孩子们的兴趣简要地说了说热气球,并让他们课后在讨论。

在最后一个环节“美丽下落路”实验中,我先演示给幼儿看一遍。当看到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于是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孩子们认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样下落的,仔细体验操作的乐趣,同时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物体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动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我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桌面与地面一团糟,应事先考虑周全。在活动中还应认真的观察孩子,倾听他们的谈话,在他们的谈话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和经验,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对于活动的组织调控能力还应有待提高。

幼儿园大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4

这是一节大班的音乐课《鼓上的小米粒》,在今天的活动中,小朋友表现得特别棒,不但学会了歌曲,还能够边唱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从整个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兴趣浓,参与的积极性高,较好的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活动中,以幼儿喜爱的乐器——小鼓“唱歌”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把学唱歌曲与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相结合,让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感受、体验击鼓的不同力度和频率与鼓面上的小米粒的动态变化的关系这一物理现象,获得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帮助了幼儿理解、记忆歌词,避免了生硬的歌词解说。另外我在“小鼓还能怎么唱”和“鼓敲击轻、重引起的米粒变化”的环节中,请幼儿大胆想象、操作和体验,为幼儿提供了探究和表现自己的舞台。其次,是教学的组织方面,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注重游戏教学的方法,动静交替,层层递进。在活动中,注重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愉快教学给小朋友带来的乐趣。比如在扮演米粒跳舞和最后的《我是鼓,你是小米粒》的游戏中,幼儿玩得特别高兴,在玩的同时体验了敲鼓的轻重与小米粒的动态变化关系。

15.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 篇十五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应注重对幼儿智力及个性方面的培养,也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幼儿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秉承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宗旨,我们对幼儿生活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与尝试,在多方面准备材料,为其提供良好环境的同时,找到适合幼儿个性发展能够发挥出他们更大潜能的活动方式。我们所作的尝试分别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孩子提供广阔的平台

材料和工具是生活实践活动的基础,对材料自身的认识是生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我们开展过多次生活实践活动,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材料和工具。如,我们中班就经历过制作单双色蝴蝶花卷、汤圆、小馄饨等一系列活动:制作蝴蝶花卷时,我们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份和好的面团、一个托盘、一双筷子,而在制作双色蝴蝶花卷时,面粉的颜色又大不相同了,分为黄色和咖啡色;制作动物点心时,提供了和好的糯米面团、托盘、豆沙等;制作梅花糕时,分别提供了糯米粉、红枣、葡萄干、托盘、模具、勺子等材料。

不同的材料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事物,在研究这些新事物的同时,幼儿的兴趣也会因为它的新奇而被充分调动起来,最后进行动手实践时也会更有创造力和探索欲望。但是,在幼儿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有个别幼儿不知如何下手,幼儿难免会有畏惧情绪,这时我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也会试着去做一个有心人,观察幼儿的不同表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予适当指导。

二、扮演好“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在幼儿进行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老师的定位应该在哪里,这是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亟须思考的问题。另外,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怎样引导,怎样从旁介入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应该深思的。

大部分幼儿对于此类活动充满了好奇和期待,都勇于去尝试和探究。但是,幼儿在自己动手制作小点心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说,在制作蝴蝶花卷时,第一次动手制作时有些孩子在把面团搓成长条形后,用筷子从中间开始夹出蝴蝶的形状时筷子会被面粉黏住,然而第二次制作时有少部分孩子能够举一反三,用更简便的方式制作蝴蝶花卷。在制作其他的小点心上,同样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作为教师,我在巡回观察的过程中,适时捕捉并记录下了孩子们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并给予适当指导,同时,对于每一个动手制作的孩子给予肯定,鼓励他们能够有更多的创新。

三、及时进行观察记录,注重过程

1. 观察与记录的必要性

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作为教师,只有通过悉心观察,才能捕捉到有效的信息,从而给予幼儿恰当的指导策略,所以,教师有效、正确的观察行为,以及及时记录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另外,观察能力是一个幼儿教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也是教师走近幼儿生活、走近幼儿内心、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时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首先就得学会观察,因此,教师观察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2. 捕捉差异资源,促进专业成长

每周一次的生活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丰富的材料,并且能够大胆地尝试。每一次生活实践活动中的每一个步骤及操作流程,孩子们呈现出来的情况往往都各有不同。举例来说,在第一次制作蝴蝶花卷这一实践活动中,大部分幼儿吃过类似蝴蝶花卷的点心,对于蝴蝶花卷的特征较熟悉,但是很少有孩子亲手制作蝴蝶花卷,对于蝴蝶花卷的制作步骤也不了解,蝴蝶花卷的制作对于中班幼儿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将面粉搓成长条后,往两边卷的过程中,以及用筷子夹出蝴蝶形状的过程中,需要他们通过手脑并用,发挥想象,不断地通过尝试获得正确的方法。而随着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制作了第二次蝴蝶花卷,在有了第一次制作的经验之后,幼儿们发挥起来就显得要得心应手了。

利用这些教育契机,我们充分捕捉差异资源,通过照片、文字等方式记录下孩子们探索的过程,进行分析、细心观察,寻找出不同发展水平与优势领域的幼儿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状态,在不阻碍孩子自由发挥,让幼儿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不同情况的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促进孩子在此类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诸如此类的生活实践活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生活经验也得以丰富,幼儿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并学会了集体协作,最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生活实践活动中互相帮助所带来的乐趣。作为老师,我们也应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去观察、了解孩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我相信,只要教师用心培育孩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获得更多茁壮成长的机会!

参考文献

上一篇:工会主席先进事迹下一篇:文明校园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