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精选14篇)
1.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篇一
实验室环境及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xxxx-C-01-10
一、实验室和相关设施应经常清洁、整齐、每次使用结束后,工作人员要进行常规整理和检查。实验室定期由监督员及各实验室负责人检查安全、卫生情况(日查和月查结合)。
二、室内仪器设备应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检测样品的摆放要与相应的仪器设备协调一致、合理。验货样品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时妥善的处理以保持室内整洁和安全。
三、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
四、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用餐、大声喧哗和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五、实验室内不准存放与实验无关的其他物品,非实验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准进入实验室。外来参观者须经领导批准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按各类实验室的不同要求着工作装进入室内。
六、实验室完成检验测试工作后,要将仪器及周围环境清理干净,关闭电源、水源和气源。
七、建立卫生责任制,每日由卫生负责人清洁打扫。每周一上午进行全面大扫除。
八、遇有上班时间停水,各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在下班时检查水阀并确保已经关闭。遇有突然停电时所有仪器的电源开关要及时关掉,以防突然送电损坏仪器。
九、实验室附近应有必要的灭火设备,并且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使用方法,能够处理初期及小型事故。
十、大型仪器设备和电路必须保证安全接地。特别是精密仪器必须有良好地线。
2.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篇二
高校学生实验活动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课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由此, 高校实验室建设是考核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指标。数字实验平台的发展建设需要遵循节约资源、合理配置、高效服务、标准开放等原则。因此, 本文结合云计算技术, 对数字实验平台的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传统数字实验平台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服务能力, 结合云计算技术, 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案, 为高校用户提供实验资源服务, 属于一种创新应用模式, 改善了传统数字实验平台的限制和束缚, 促进数字实验平台的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建设目标是使实验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开放性需求, 以及资源合理配置, 实现高校学科与学科之间资源信息的交换共享, 提高实验平台的利用率。对于数字实验平台的发展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建设规范、开放、高校的数字实验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 如何能够高效利用云计算技术, 建设一套性能良好、利用率高、标准规范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2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总体设计
2.1 平台设计目标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指的是通过云计算技术, 将高校的海量实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将实验资源“云”化, 向用户提供需要的实验资源。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将用户提出的实验资源需求当作一个具体实验任务, 按照优先级别形成任务资源池之后实施实验任务分配, 还能够根据不同的功能将任务资源池重新分为多个具体功能资源池, 以实现实验资源的统一调度。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实验资源可以根据高校实验室设备的配置情况随时实现资源扩容, 高校学科内实验资源呈现交互共享,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实验资源也可以实现交互共享, 因此, 这种数字实验平台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真正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效率。
2.2 平台体系架构
(1) 资源层;资源层负责有效整合各个学科的海量实验资源, 成为一个资源池。资源层由大量实验设备组成, 可以根据高校实验教学需求的提升随时实现扩展。 (2) 平台层;平台层的是负责对实验资源进行统一调度, 完成实验任务的合理分配。平台层包括实验资源管理器、任务管理器和资源调度管理器, 是整个数字实验平台的核心部分, 能够随时整合各个学科的实验资源为用户提供动态服务。 (3) 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主要为使用实验资源的用户提供相关接口, 方便用户通过互联网对实验资源发起访问, 用户利用各种服务接口随时能够接入到应用服务层, 对自己需要的实验资源进行访问。
3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详细设计
(1) 资源管理器;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资源管理器主要对接入实验设备的资源进行管理, 向用户提供实验资源服务, 具有三个功能, 分别是实验资源划分、实验资源分析和实验功能等级标注。资源管理器接入的实验设备分为两种:一是物理资源。二是虚拟资源。当物理实验设备接入到平台中, 要按照虚拟化情况进行分组, 根据实验设备的不同功能分别执行实验资源池的任务, 每一个功能资源池都包含了多个物理实验资源节点, 或者由多个虚拟机资源节点构成, 当完成对资源节点的标注之后, 成为能够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资源池。 (2) 任务管理器;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任务管理器负责对实验任务进行处理, 具有实验任务分析、实验任务划分和实验任务优先级标注三个功能。当任务管理器接收到用户提出的请求之后, 对实验任务进行分析, 按照用户实际需求和执行时间, 以及实验任务的优先级别插入到实验任务队列中, 再按照实验任务的特点进行任务分割, 形成多个具体实验任务, 完成对具体实验任务的标注之后, 形成一系列实验任务池。 (3) 资源调度器;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资源调度前主要负责完成对任务池的实验资源分配和调度管理, 实现实验任务与实验资源的最佳匹配。而且, 资源调度器还能够对实验任务和实验资源进行检测, 对实验任务的执行情况、实验资源的统一调度进行有效管理。当实验任务执行完成之后将信息返回给用户, 释放实验任务分配到的资源。
4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核心模块设计——资源调度
(1) 资源池调度器;资源池调度器主要负责对实验任务完成过程中需要的实验功能资源池进行分配。功能资源池是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实验资源的整合, 包括物理实验设备, 以及虚拟机设备等等, 可以并行处理多个实验任务, 由此可见, 在实验资源分配过程中如果想要花费最少、执行最快, 对临近实验任务的资源池的选择非常重要。 (2) 负载均衡器;负载均衡器主要负责保证实验功能资源池的负载均衡, 在功能资源池由虚拟机组成的情况下, 需要通过对虚拟机进行配置达到预留资源的目的;在功能资源池由物理实验设备组成的情况下, 需要通过资源分配策略来达到资源功能池的负载均衡, 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功能资源池能够向用户提供资源服务。 (3) 综合调度器;综合调度器的主要功能是监控实验资源的运行情况, 当物理实验设备或虚拟实验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 通过及时调度调整选择适当的迁移主机, 保证实验资源的动态迁移, 使得数字实验平台的资源节点能够稳定运行。
5 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传统数字实验平台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数字实验平台的发展方向, 给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构建方案, 详细阐述了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的核心模块——三层资协同源调度机制。本文采用云计算技术, 将高校各个学科的实验资源整合之后形成资源池, 按照用户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服务。因此, 本文提出的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实验平台具有开放性强、规模庞大、按需服务等特点。
参考文献
[1]赵俊兰.基于网络技术虚拟实验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3) .
[2]赵肄江, 胡蓉.基于虚拟化的绿色云计算[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4) .
3.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引言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质量进行一系列程序性的分析,对特殊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而确定环境质量的整体水平,反应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现状,为环境质量保护提供可行依据。环境质量控制不仅能够保护动植物生活环境,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环境监测中,实验室是影响监测结果的环节之一,因为其重要性,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必须不断提升。
1.当前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问题
在当前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现状来看,我国的实验室中仍然存在一些管理不妥当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2点:1、大多数实验室的质量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都将精力投入在实验室的规范管理体系文件建立上,并且将工作重点放在人员的分配以及管理上,导致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有模有样,但是没有真正的实际意义。致使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样无用”,管理质量不足,从而使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体系无法发挥出本应具备的特点以及优势,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1];2、当前在对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求将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事件进行记录,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必要且有效的管理与控制,达成实验室管理的最终目标。然而当前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有对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相应的监督与保护。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无论是从理論,还是实践上都显得较为落后,管理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2.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
2.1完善对实验室的监督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中,会产生大量的记述文件以及使用记录。在实验室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对以往的监测数据进行记录,方便之后实验室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将检测数据与以往的数据相比较,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此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内的质量管理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决于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管理文件的可操作性。其质量体系需要经过不断的完善以及持续性的改进。在完善实验室文件的管理时,需要结合当前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改,保障环境监测实验室文件管理的完整性。
在对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能够对实验室发生的任何事情进行逐一的统计,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性进行适当的检验,保障其具备高准确性,最终达到实验室管理的最终目标。完善实验室质量监督体系,需要对环境监测实验室检测流程进行全方位监督,保证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对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与分析,保障其合理性与准确性,保障质量监督的可实施性。
2.2建立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强化实验室规范化操作
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保障环境监测质量。对于环境监测而言,其在实验室分析中必须要利用相关的规定对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约束,利用质量管理手段或者技术文件完善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对监测条件以及环境进行全面性分析,然后建立符合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监测人员的定位以及职责,保障监测工作能够有序、规范的开展。此外,还需要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对违规、偷懒行为进行审查,对环境监测各个环节的有效性进行强化,有效的消除监测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因素,从而形成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从当前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现状来看,实验室中具体的监测项目管理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并没有受到有效的管理,严重影响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流程。对此,在对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使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保障[3]。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需要规范化实验室操作流程,并着重提升易出错环节的操作管理,对相关的操作方法进行规范管理。操作人员在进行实验室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将与监测活动有关活动过程中发送的差错以及失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保障环境监测报告的质量。
2.3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高质量实验室必然需要高技术人才支撑,无论是多么先进的实验室,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都需要管理人员介入,通过制定先进的管理方案对实验室进行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内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在对实验室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要求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以及相应的管理水平。同时在对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管理时,需要充分清楚实验室当前的实际情况,能够掌握实验室一些仪器的操作方法。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在培训之后进行测试,直到测试合格后才能够正式上岗工作[2]。针对环境实验室当前的管理现状来看,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制定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还需要将管理制度有效的使用在实验室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让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每一位从业人员对实验室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位从业人员身上,最大程度的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
3.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准确性的重要保障,为了有效的发现当前的环境问题,帮助相关企业、管理部门设计环境管理办法,提升我国环境保护质量,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要采取更多的技术手段、全新方法以及全新管理措施保障其最终的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敏,毕晓丽,洪伟.关于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之初探[J].环境与生活.2014,16(02):122-126.
[2]刘艳,叶鸿瑁,丘小汕.环境监测工作中水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初探[J].石河子科技,2011,11(4):303.
[3]邵天艳,黄德珉,官希吉.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J].环境与生活,2014,22(6):118-120.
4.3环境系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 篇四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为确保实验室安全,保证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是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并有行使奖励和处罚的职能。
第三条 学院(含中心、研究院等,下同)主要领导是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院领导是第二责任人,实验室主任是本单位的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
第四条 实验室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指导实验、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安全规定,提出确保安全的具体要求,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经常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五条 实验室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并指定兼职安全员,具体负责各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安全员对所分管的实验室的安全负有检查、监督的责任,有权制止有碍安全的操作,纠正违章行为。
第六条 所有在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一认识,确保人身安全。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救助知识。
第七条 实验室应根据各自工作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并张挂在实验室明显的地方,严格贯彻执行。实验室要把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列为实验教学的内容之一,新进实验室人员必须先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及技能。
第八条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检查坚持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原则,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安全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并按规定做好相关记录。
第九条 落实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切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到人。
第二章 消防安全
第十条 实验室必须配备适用足量的消防器材,置于明显、方便取用之处,并指定专人负责,妥善保管。各种安全设施不准借用或挪用,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十一条 经常保持实验室设备、设施、室内、室外环境清洁卫生。设备器材摆放整齐,排列有序,保持走道畅通。严禁走廊堆放物品阻挡消防安全通道。
第十二条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明了消防器材的放置地点,学习消防知识,熟悉安全措施,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如遇火灾事故,应及时切断电源,冷静处理。
第十三条 实验室应有严格的用电管理制度,对进实验室工作或学习的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严禁违章用电。
第十四条 电、水、气之设施必须按有关规定规范安装,不得乱拉、乱接临时线路。定期对实验室的电源、水源、火源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 无需配备加热设备的实验室严禁使用电加热器具。
第十六条 各实验室要建立安全值班制度。实验室值班人员或工作人员下班时,必须关闭电源、水源、气源、门窗,剩余的药品要保管好。当班教师要配合值班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第三章 环境安全
第十七条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实验室不得随意排放废气、废液、废渣和控制噪声,对三废要妥善处理,对噪声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污染环境。
第十八条 实验室或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有毒有害废液、固废及生物样品的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新建、改造、扩建实验室时必须将有害物质、有毒气体的处理列入工程计划一起施工,并坚持竣工合格验收制度。
第二十条 对实验动物、植物,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实验动植物管理措施。妥善处理实验动植物的尸体、器官和组织,对实验样品应集中存放,定期统一销毁,严禁随意丢弃。
第二十一条 对细菌、病毒疫苗,要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领取、储存、发放登记制度,领用时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对实验剩余的要立即做好妥善保管、存储处理,并作好详细记录;绝不允许乱扔乱放、随意倾倒或自行销毁处理。
第二十二条 实验用微生物及其污染物必须经严格消毒、灭菌处理,并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才能排放。
第二十三条 严禁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抽烟﹑吃食物和乱丢果皮。不得带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
第四章 化学危险品、放射性物品安全
第二十四条 使用危险物品的单位要认真贯彻国家《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严格的危险化学物品和放射性物品登记、交接、检查、出入库、领取清退等管理制度,要建立帐目,帐目要日清月结,做到帐物相符。
第二十五条 使用危险物品的单位负责人要负责制定危险物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使用注意事项,经常对使用危险物品的教职员工、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实验人员必须配备防护装备方可参与有关放射性实验。学生使用危险物品时,教师应详细指导监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二十六条 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危险化学品,指定工作责任心强、具备一定保管知识的专人负责管理。对剧毒、放射性物品严格安全措施,坚持两人管理、两把锁锁门、两人一起领用制度。
第二十七条 剧毒品、放射性同位素及强酸等易发生重大伤害事故的化学危险品,严防发生丢失、被盗和其它事故。存放地点,要设防盗报警设施。
第二十八条 对存放中的危险物品要经常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九条 化学危险品的领用,凭化学危险品使用申请报告和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到化学危险品仓库办理领料手续,并做好详细的领料和使用记录。
第三十条 凡是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实验室,入口处必须张贴放射性危险标志予以警示。并做好安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严格遵守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操作规程和使用规定。
第五章 压力气瓶安全
第三十一条 制定压力气瓶使用登记管理条例,加强压力气瓶使用的安全管理工作,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第三十二条 易燃气体气瓶与助燃气体气瓶不得混合放置。易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气瓶必须安放在专用房间内,并且放在规范的、安全的铁柜中。各种压力气瓶竖直放置时,应采取各种固定措施,防止倾倒。
第三十三条 严禁使用超期气瓶,超过检验期的气瓶应及时退库,及时送检。
第三十四条 各种压力气瓶应避免曝晒和靠近热源,可燃、易燃压力气瓶离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严禁敲击和碰撞压力气瓶;外表漆色标志要保持完好,专瓶专用,严禁私自改装它种气体使用。
第三十五条 压力气瓶使用时要防止气体外泄;使用完毕及时关闭总阀门。
第三十六条 经常检查易燃气体管道、接头、开关及器具是否有泄漏,随时排除安全隐患。室内无人时,禁止使用易燃器具。
第六章 仪器设备安全
第三十七条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使仪器设备保持应有的性能和精度,经常处于完善可用状态,确保仪器设备安全运行。
第三十八条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密切注意学校物业管理部门停水停电的通知,注意贵重仪器设备的停水停电保护措施,减小、防止外界影响对仪器设备造成的损失。
第三十九条 各类实验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上机前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上机时严格按使用操作规程进行,开机后必须有人值守,用完仪器要认真进行安全检查。不懂操作规程的,不能动用仪器设备。对不遵守者,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其继续使用。
第四十条 对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图纸、说明书等各种随机资料,要按规定存放,设专人妥善保管,不得携出或外借。如有特殊需要须经领导批准,向管理人员办理出借手续,并按时归还。
第四十一条 贵重仪器设备不准随意拆卸与改装,一些备有安全装置的仪器设备不得随意拆除其安全装置,确需改装时,先书面请示院领导批准,并报请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备案。
第七章 保密安全
第四十二条 涉密项目的实验场地,一般不对外开放。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安排参观的,必须有关部门批准,并划定参观范围。
第四十三条 实验涉及经济保密和国防保密的,要按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各单位应经常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定期对保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杜绝泄密事故。
第八章 事故处理与奖惩
第四十五条 发生事故时,要积极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并立即逐级报告学院、保卫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有关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对隐瞒或歪曲事故真相者,将予以从严处理。发生较大险情,应立即报警。
第四十六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实验室和个人,学校、学院、保卫处、实验室管理部门有权停止其实验和作业,令其限期整改。凡被责令整改的实验室,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经各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工作。
第四十七条 学校有关部门对安全事故应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做出处理意见。对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追究肇事者、主管人员和主管领导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事故责任是学生造成,则按学校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并追究其指导老师责任。
第四十八条 对于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及文明操作实验成绩显著者;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补救、排除险情,避免伤亡事故发生或使国家财产免遭重大损失者;事故发生时,奋力抢救生命和国家财产有突出贡献者,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5.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篇五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国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考核(验证)工作,确保能力考核(验证)工作有序开展,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发[2006]114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和《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认监委公告2006年第9号)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简称总站)组织开展的全国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考核(验证)工作,包括列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家认监委)C类能力验证计划和总站自行组织的其他能力考核(验证)。
第三条 总站质量控制与管理室负责能力考核(验证)的组织实施,承担考核的组织、管理与统计等工作。
第二章 能力考核(验证)组织形式
第四条 考核的对象包括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338地级以上市级环境监测站。鼓励其他市级监测站、区县级监测站、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以及其他相关单位自愿参加考核。
第五条 考核项目选择的原则:紧密围绕环境管理需求,服务国家网质量管理目标,突出环境监测特色,针对工作重点,选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污染源排放相关标准以及其他重点专项工作中必测、选测项目开展考核,重点关注常见超标项目、难点常规指标、重金属、有机物等项目。
第六条 考核方式采用统一样品,以盲样测试的方式进行。
第七条 总站通过能力考核系统平台(http://123.127.175.57:8090/,总站主页左下方的“相关系统平台”)组织开展能力考核(验证)工作。
第三章 能力考核(验证)程序
第八条 考核实施前,必要时制定包括考核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考核流程、结果评价方法等内容的考核方案,并经专家论证。
第九条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专门研制考核样品,研制样品数量为考核所用样品数量的1.5倍。
研制的考核样品,按照《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JJF1343—2012)和《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CNAS-GL03:2018)对样品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进行检验,以满足样品的一致性要求,从而使得样品间的差别降至最小。
为了评定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的两种变异性,样品制备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分割水平对样品,从而能够获得成对的相关结果。为保密与防止串通,针对每一个考核项目应研制不同浓 度的样品对。
第十条 总站在能力考核系统平台上发布相应的考核名称、考核项目、报名起止时间、结果填报截止时间等信息。
各参加考核单位在能力考核系统平台选择相应的考核进行报名,经审核后方可参加。第十一条
总站制定作业指导书,必要时经样品研制单位、相关专家审议后定稿。作业指导书需涵盖被考核单位的代码、样品的特征描述,对样品的接收、保存、稀释、结果反馈等程序做出详细的规定,并明确联系方式。作业指导书随样品一同发放。
第十二条
总站视能力考核系统的报名情况进行样品的发放。各考核单位随机分组,每组中的考核样品随机发放。
第十三条
各参加考核单位在收到样品后,需仔细检查样品数量、状态和编号等信息,并登录能力考核系统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在网上系统中进行样品签收。如收到的样品破损,需在系统中点击“申请补发”并务必在收到样品后的24小时内联系更换事宜,否则视为样品状态良好(考核仅对样品运输过程引起的破损给予补发,如样品接收时状态良好,在系统中已签收,在分析过程中出现破损的不予补发)。
第十四条
各参加考核单位在完成样品检测后,在截止时间前登录能力考核系统完成结果填报。如若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结果的网上系统提交,将无法参与结果统计与评价。
第十五条
总站依据《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CNAS-GL02:2018)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各单位考核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第十六条
总站以发文、网站和公众微信号等形式公布能力考核(验证)的结果,并发放能力考核合格证书。考核结果公布后,各单位也可通过登录能力考核系统查询本单位的考核结果。
第四章 能力考核(验证)结果利用
第十七条
总站为获得满意结果的单位与分析测试人员(每项目不多于两人)颁发证书。第十八条
总站组织的能力考核(验证)已列入国家认监委能力验证C类能力验证计划.获得满意结果的单位,今后2年内接受资质认定评审和系统内持证上岗考核时,该项目可免于现场考核。总站组织的其他能力考核(验证)中,获得满意结果的,该项目在系统内持证上岗考核时免于现场考核。
初测不满意的单位可允许自愿参加一次补测。未整改或整改无效的,不允许参加补测。未申请补测、未参加补测或补测后仍不满意的,视为本次能力考核结果不满意。补测结果满意的单位可发放能力考核合格证书。
第五章 能力考核(验证)费用
第十九条
各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338地级以上市级环境监测站等单位可免除能力考核(验证)的费用。其他自愿报名参加的单位须缴纳相应的能力考核技术服务费,能力 考核技术服务费的收取按《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有关收费管理问题的通知》(财规[2000]47号)和《关于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7]790号)相关要求,参考市场收费水平,综合考虑考核成本和服务成本,并每项次的考核收费控制在500元-3000元之间,二恶英等特殊项目的收费标准不包括在内。
第二十条
各参加考核单位如需参加补测,均应缴纳补测费用。
第六章 附 则
6.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篇六
2014开放基金项目指南
为了探讨在材料的制备、使用、废弃和循环应用过程中如何降低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消除所产生的污染,从而做到在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过程中进行绿色过程控制,在材料废弃后得到绿色化的工程治理,从源头开始主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扬州大学)设立了开放基金,面向全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科技工作者进行开放。开放基金的申请和获得资助后的管理按照重点实验室的相关规定执行。实验室制定了2014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指南,供申请者参考。1.环境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绿色医药和农用化学品研究;绿色日用化学品研究;绿色化工生产技术研究;绿色生物材料研究;可降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技术研究;通用材料的绿色制备技术研究;绿色能源和信息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2.环境检测技术与污染预测研究。污染物及其环境污染过程分析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环境污染产生机制与预警和预防研究。污染物生态效应的产生机制、风险评价;重大环境污染的预测和防备;新型污染源的中远期预测和预防技术研究。
3.环境治理与环境修复技术研究。工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研究;固体废弃物处置新技术及资源化研究;生活和生产污水的处理技术机理和工程应用研究;环境工程材料研究(环境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有害物降解催化材料、环境工程设施及环境污染物吸附材料的应用和机理研究);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被污染水体修复技术研究。4.本继续鼓励在环境快速和在线检测技术和原理的研究方面开展工作。优先资助为重点项目。
本在所申请项目中遴选部分重点项目,资助金额为每项3-4万元。一般项目的单项资助额度为每项1-2万元。本开放总经费为30万元左右。请重点项目申请者要在申请表中选中重点项目栏目。并提出本项目申请重点项目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成果的显示度(在预期成果中标明发表论文的篇数和影响因子、专利数、获奖等级、应用效益等)。希望申请者在项目的目标设定、人员配置、本单位配套条件以及项目研究内容等方面考虑相对集中力量以便于项目能获得重要成果。
凡江苏省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研究者均可申请。本次开放基金申请方法为校内外研究者联合申请。项目负责人为校外申请者,但申请者必须与扬州大学内的研究者合作申报。本开放基金经费不外拨,通过校内合作者在扬州大学报销。请申请者于2015年1月19日前将申请书电子版发给扬州大学张明老师。(电子邮箱lxyzhangm@yzu.edu.cn)
申请书使用修改过的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见附件。
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7.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研究 篇七
环境监测中得出的数据和信息是否准确完整、是否具有相当的可比性、代表性将会直接决定着环境监测工作能否为环境管理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关键, 也是影响环境执法能否客观公正的主要因素。《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都把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部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大任务, 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去抓落实。结合当前环保形势, 结合当今的环保形势, 需要监测站所作的工作越来越繁杂, 尤其是基层环境监测站, 辖区的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和污染源的监督工作任务随着各地的经济发展以及监测项目的不断扩展而不断增加, 还需要配合国家及各省的各类研究课题进行的调查工作, 并需要提供相关的监测数据,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工作质量[1]。
浙江省长兴县环境监测站于1984年设立,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 如今已经具备对全县地下水、海水、废气、大气、底泥、固体废物、工业废水、噪声等方面的环境监测能力。近年来, 随着长兴县经济的快速腾飞和“打造秀美之城”战略部署的实施, 以及社会对整个环境质量的新期待都为加强全县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提出了更多要求。
1 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意识不强
当前, 省一级的环境监测中心大多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 (MA)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L) 的认可, 省级的环境监测人员质量意识相对较高。但在一些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部分环境监测站不少实验室不太注重抓质量, 思想上停留在“差不多”的管理要求, 突出表现在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运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不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虽然大多的基层环境监测站都采取人员考核持证上岗, 化验分析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准, 分析化验时采用平行双样、加标回收试验、绘制质控图等办法来解决室内的质量控制, 但却忽视了监测信息的代表性, 监测目标的设定, 技术路线制定、布点、采样, 样品保存与运输, 样品交接等各环节[2]。由于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不高、部分监测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重监测轻质量管理, 导致最终的质量管理体系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也不能及时更新完善, 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1.2 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环境监测既需要现场采样, 也需要实验室的分析, 前者是后者能否得出科学、准确结论的基础, 由于监测现场的千差万别, 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会对整个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基层监测站人员队伍接受正规质量管理培训人员偏少, 人员年龄结构老化, 普遍存在人员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养不高、业务水平不精等现状,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而且人员流动也较为频繁, 这些都对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1.3 制度保障不完善
近年来环保部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中的相关程序、职责和内容相继出台了有关规定, 总体上来说整个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省、市、县 (区) 环境监测部门也相继出台了贯彻落实的相关规定, 把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纳入考核中去, 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监测样品采集、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数据审核等管理制度。但与监测对象、领域的不断扩大, 一些监测制度显得不够完善, 无法从制度层面上给予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更多的制度保障。如, 对于目前各地加快实行的自动监测技术, 还缺少相应的检验规程、技术规范等制度保障。此外, 由于相关财政保障制度的缺失, 许多财力有限的基层监测站对于先进的监测设备和仪器无法及时配套到位。现实中许多的监测站经费仍然实行的是自收自支, 依靠自身业务收支来维持日常环境监测工作, 而这对于公益性较强的环境监测来说难以保证其长期有效的正常运转。
2 影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的因素分析
2.1 监测点位因素
监测点位是监测实验室最终得出的监测数据能否真实反映被监测区域环境质量的关键。因此, 监测点位的布设要求具有相当的规范性, 点位数量和监测频次等都是直接影响监测数据代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现场采样因素
正如前文所述, 现场采样是监测结果是否科学合理的前提和基础。既要重视实验室的分析环节, 也要给予采样过程足够的关注。既要做到采样的随机性、也要把握采样的及时性, 更需要采样人员的一颗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
2.3 监测标准、方法因素
监测标准和方法是包括实验室分析在内的监测工作的依据, 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注意收集样品的种类、数量, 扩展监测范围, 尽量减少因监测标准和方法之间的矛盾而导致监测数据不一致情况的发生。
2.4 管理因素
环境监测已由原先的主要从监测环节实施的质控措施转向更加注重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发展, 注重质量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管理观念的落后、管理手段和方法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以及管理人员能力的不足等因素都是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
3 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通过建立和运行完善的环境监测室质量管理体系, 把监测活动与质量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管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确保所有监测行为都在受控状态下有效运行, 从而实现监测数据的“五性”。
3.1 完善质量管理架构
根据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 完善现有的质量管理架构, 要把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具体架构见图1。
3.2 加强过程控制[4]
基层环境监察实验室大多只注重涉及监测工作质量各个环节进行过程控制, 而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下应该把各项质量活动纳入到过程控制中来, 详见表1。此外, 也要加强整个过程的监控, 充分发挥内审员、质监员的作用, 通过实施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预防措施等多种手段控制监测的过程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以保证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持续的改进。
3.3 把握环境监测控制要点
环境监测在不同阶段中所要把握的质量控制要点不同, 所要实现的质量控制目的也有较大差异。作为一线的基层监测人员要熟练掌握这些要点。具体见表2。
3.4 加强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开展实验室认可后, 虽然因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新的计量认证的评审准则中对检测和校准人员监督有了具体的规定, 但由于这些准则规定的不具体, 尤其是在基层监测实验室中往往监督流于形式, 或者是没有很好的监督意识, 实践中出现的监督事项未予实时记录时有发生。因此, 要完善监督计划, 做到监督职责得到全面履行;进一步强化监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 配齐配强适宜的质量监督人员;增强监督的针对性, 加大对一些关键技术环节的监督;统一监督模式, 加强体系监督。
4 结语
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承担着大量的一线环境监测工作, 基层的广大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加强质量管理, 既要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加强监测的要点和过程控制, 增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也要通过质量管理提高监测工作效率, 真正发挥出基层环境监测站第三方公正的监测职能, 为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积极作用。
摘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是保证监测结果是否真实可靠的关键。针对当前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影响监测工作的因素分析, 提出如何加强基层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基层
参考文献
[1]闫海红, 沈莉娟.浅谈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人员具备的基本素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2) :131
[2]陈贵, 陈小霞, 马玉娇.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 (7) :30-31
[3]周晓嘉, 张秀, 余晓玲.浅谈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J]各界, 2007 (6) :25
8.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准随之上升,但一系列环境问题伴随出现,对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而环境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如何有效运用环境检测实验室進行科学质量检测是当前关系到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发展,为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国力地位提供重要帮助。但是,从环保方面来说,其在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占比例让人忧心。当前,我国的传统经济行业仍旧在整体经济总量中占据主要比例,大量高耗能等经济发展方式被经常使用,出现牺牲环境赢取经济利益的局面。目前,我国能源紧缺,且生态系统退化速度较快,如何有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环境检测的质量管理以及检测过程的核心内容是数据的质量,不断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系统,有效提升数据质量以及其中检测工作的效率是当前环境检测工作当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关系到生态建设的主要方面。因此,要想有效完善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系统,需要在环境检测工作中获取更为准确的信息,进而提高可靠的数据支撑,有效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顺利展开。
二、当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出现的问题
由于环境检测工作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在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上一直在完善和改进过程中,很多管理条例相继出台,并针对环境检测相关工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划。但是,目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问题依旧存在,具体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质量检测报告质量低。由于我国在环境检测上起步相对较晚,且在技术规范上较为落后,导致环境检测标准不够完善,且对于环境质量的管理缺乏信息化技术,致使整个环境质量管理工作出现整体效率和质量低的问题。一些专门进行环境检测的有关部分不具备较为完善的指导机制,管理过程中出现职能不明确等问题,不利于整个环境检测工作的有效展开。
除此之外,我国在环境检测质量保障系统上不够完善,有关管理制度需要不断改进。国内不同区域内环境检测水准差异较大,一些经济相对更加发达的地区在地区环境检测上管理水平和成绩都相对更高。但是,一些偏远的地区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受到一定限制,导致环境检测质量出现较低的问题,阻碍区域环境检测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且重视度不足。我国对于环境检测工作普遍在认识度上不足,重视程度较低,且一些环境保护部门对于检测数据需要达到的独立性和准确度都不足,导致环境检测工作逐渐出现质量低下等问题,阻碍环境检测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我国在环境检测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很多环境检测岗位的人员来自于其他岗位,缺乏足够的系统化培训,管理经验较少,整体仪器和技术水准都不够高,缺少自动化器械,质量管理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当前环境检测工作的需求。
三、强化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改善环境检测的实验室检验方式。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验室技术化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所有技术化的操作都能够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技术规格,并在面临着争议问题的时候能够以原本的技术规范标准并结合冲裁机构提出的技术方式等继续参与到检测工作中。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在进行检测试验操作的时候,需要保证参与检查的所有仪器和设备等都能够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校准工作,保证所有设备都具备足够的稳定和精确特征。
例如,在对自然水体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对水体标本进行采样,需要对该水体样本的实际体积参数进行掌握,运用体积测量仪器量筒对检验结果的精确度进行校准,从而为后期的检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实验室技术人员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元素,对整个检测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内进行环境质量检测的技术人员在上岗之前需要进行专业训练,并应具备实验室技术检测工作的上岗资格。为了有效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相关部门可组织操作人员对实验室内相关设备得到具体使用和技术规范进行培训,只有在考试合格之后才能上岗操作。除此之外,实验室管理人员可对可能影响实验室质量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人员展开针对性培训与学习,进而通过提升人员整体素质的方式完善环境质量检测工作中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
(三)提高质量管理工作规范性。加强实验室质量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建设,以标准化规范流程为标准,对实验室内所有操作人员以及一些基础设备的配备行为进行综合考察,有效建立起完善化的管理工作系统,将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和实验室内部化管理进行有效对接。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提升环境检测数据分析等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在加强操作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人员对标准化技术规范以及一些相关性条文的熟悉度,实时控制和管理实验室内机器设备的有效运行和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效率,进而全面提高整个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准。
结语:我国目前在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涉及到一些客观发展因素等,影响检测效果。笔者主要先对当前环境检测工作出现的问题以及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接着提出强化环境检测工作中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的有效措施,旨在为促进环境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晓民.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3:96.
[2]吴星.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7:80.
[3]张万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6:99.
9.化学实验室对环境污染与防治 篇九
本文提出化学实验室由于相对独立,区域分散,其单个污染容易被忽视.分析化学实验室潜在的危害,并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管理经验提出目前的`措施和今后实验室建设所要考虑的问题.
作 者:王娟 曹惠君 作者单位:王娟(北京铁路局中心防疫站,北京,100038)
曹惠君(北京西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0029)
10.高校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 篇十
高校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
摘要:本文分析了造成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污染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作 者:方林 黄宏海 FANG Lin HUANG Hong-hai 作者单位:方林,FANG Lin(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儋州,571737)黄宏海,HUANG Hong-hai(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公司金星分公司,海南,儋州,571727)
期 刊:化学工程师 ISTIC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 年,卷(期):, 22(2) 分类号:X505 关键词:实验室 环境污染 防治措施11.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的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环境 模拟式实验室建设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32-01
一、前言
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的概念由来已久,然而我国对于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的研究的历史却仅仅只有几十年。大体上来讲,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企业环境的正常发展在面临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时所出现的经济损失。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的存在又是必要的。
二、概述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的性质及相关问题
根据我国目前对于企业环境模拟的研究,可以将企业环境模拟分为四大类,其中分别有管理模拟,经营模拟,模拟式实验室建设和自然模拟。在这几种模拟当中,模拟式实验室建设又是最为难以控制和预防的,从企业环境经济发展的形式来说,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外部环境极易变化
这里所说的外部环境主要指的是企业环境所处的实验室环境。对于企业环境所出于的实验室环境来说,这一点是企业环境自身无法掌握和控制的。与企业环境的经营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的实验室,往往会不定期发生变化。对于企业环境的发展有着切身利益的实验室很可能会在企业环境的发展过程中被废止,这就使得企业环境的发展环境出现一定的随机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环境相关管理政策的执行以及正常的生产经营。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使得企业环境遭受经济模拟,但是也有可能会给企业环境的发展带来机遇。
(2)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虽然企业环境的外部环境有着很大的变化性,但是只要企业环境对于这些实验室进行很好的应用,例如将这些实验室应用到企业环境相关重大的决策中去,或者是将这些实验室与企业环境自身的管理政策相结合,有时候会对企业环境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或者是在一定范围内提升企业环境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企业环境的模拟式实验室建设又是掌握在企业环境自身的手中。然而,如果相关企业环境的管理人员不重视对于外部实验室条件的研究擅自违反相关的实验室,那么不仅会影响企业环境的经济发展,无法保证企业环境正常的经济效益,还会对企业环境的外部声誉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3)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之所以说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原因即是实验室是企业环境生产经营所不可或缺的。从企业环境生产和管理的各个部分,都必须要有相应的法令加以规范,否则企业环境的发展方向很有可能走向偏离,从而阻碍企业环境正常的生产经营。而且,实验室不单单会对企业环境的生产和经营进行监督和规范,还会起到沟通企业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因为一个正常的企业环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消费者或者是当地的政府产生关系。为了有效的对于这些关系进行协调,就需要相关的实验室加以引导。尤其是对于政府来说,企业环境与之的关系经常会在一定时期内显得错综复杂,如果不能够规范两者的关系,就会影响企业环境的外部声誉。并且企业环境在经营过程中,很多条件下都会遇到与其具有同等市场地位的企业环境,如何保证双方的经济效益不会因为市场交叉而有所降低,这时候,企业环境实验室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对于如何保证企业环境内部的资源利用率,进行正常的企业环境人才管理来说,企业环境实验室也有着相应详细的规范。
(4)模拟结果有很大的随机性
虽然可以从企业环境生产经营的各个过程对于企业环境所遭受的模拟式实验室建设进行防范,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环境仍然避免不了要遭受一定的模拟式实验室建设。然而,一旦在企业环境中出现了模拟式实验室建设,企业环境就必须要进行承担。
三、对于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措施探究
为了从根本上减小甚至消除企业环境的模拟式实验室建设,需要对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的源头进行探究,特此提出以下对于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的防范措施。
(1)建立完善的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评估机制
由于企业环境的模拟式实验室建设涉及到企业环境从开发到管理的各个层面,因此需要企业环境建立和发展一整套的企业环境模拟评估机制,以更加严谨的视角对于模拟进行评估。目前,针对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评估的手段主要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大部分。
(2)引入模拟评估师
模拟评估师能够对企业环境模拟式实验室建设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对症下药,并且,模拟评估师在某些情况下还会起到解决模拟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环境的模拟式实验室建设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使企业环境规避模拟,从而提升企业环境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李鹏越,张歆媛,王春宝.浅议如何构建企业实验室建设防范机制[J];法制与社会;2014年01期
12.工程测量实验室环境建设与管理 篇十二
关键词:测量,实验室,环境,管理
为了推进实验室质量管理, 保证实验室校准和测量结果准确度, 有必要对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建设进行控制和管理。
1 工程测量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建设和控制
1.1 实验室微气候
构成实验室微气候的最主要因素有气温、湿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等[1]。对于工程测量实验室来说, 其主要工作时测量仪器设备的保养和校准, 没有开放式的熔炉或烘箱等加热设备, 因此, 主要考虑实验室中的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这三项因素。实验室的微气候不仅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作业能力, 降低工作效率, 增加劳动强度, 还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根据人体热平衡规律可以计算出不同劳动强度对应的舒适的实验室温度[2] (图1) 。
1区——太冷;2区——舒适;3区——可耐温度;4区——太热
工程测量实验室主要有坐位脑力劳动, 如办公室, 坐/站位轻劳动, 如仪器校准、维修、保养等。因此, 可以将坐位脑力劳动为主的办公区域室温设定为18~26℃, 而在以轻度劳动为主的操作区域将室温设定为17~22℃。
湿度和气流速度也会影响人体[3]。根据我国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的相关规范, 最舒适的湿度为40%~60%。最适宜的气流速度则随气温略有变动, 一般来说, 在0.2~0.4/s, 详见表1。
1.2 实验室噪声和振动
实验室的噪声有来自外部的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业噪声等。还有空调机、排风系统产生的室内噪声。根据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规范》, 办公室、会议室、设计室、一般实验室的室内最大允许噪声为60d B (A) , 工程测量实验室的噪声控制可以参考此标准。
根据美国仪表学会RP-52中对次级校准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建议, 实验室的振动应控制在5~6μm (0.1~30Hz) 。
1.3 实验室电磁辐射
对于全站仪等高精度的测量仪器, 电磁辐射会影响其精度。因此工程测量实验室需要控制电磁辐射, 特别是在维修和校准操作区域, 避免人为引入的电磁干扰危害操作结果。根据美国仪表学会RP-52中对次级校准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建议, 实验室电磁干扰应小于100μV/m。
1.4 实验室环境的其他因素
不适宜的照度会损害工作人员视力, 增强眼睛的疲劳感。一般来说, 办公区可以保持500~1000lx的照度最有效, 而校准维修的操作区需要保持1000~2000lx的照度。
另外, 根据美国仪表学会RP-52中对次级校准实验室环境条件的建议, 实验室换气率应保持在每小时10次以上, 电压稳定率在±1%以内, 设备接地电阻要小于或等于2Ω, 系统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5Ω。
2“5S”环境管理理念
“5S”管理为有效利用实验室空间, 提升设备性能, 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标准。“5S”管理源于日本, 其主要内容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教养[4]。
通过整理和整顿, 将需要的物品有序安放, 有效利用实验室空间;通过清扫, 随时检查和发现异常之处, 创造安全卫生的实验室环境;通过清洁将干净的观念延续到个人, 并形成一套可行的使实验室保持美观整洁的工作例行程序;最后, 通过“教养”, 不厌其烦地教育每一个工作人员做好整理、整顿、清扫工作, 改变他们的认识, 养成良好的习惯, 进而能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成为优秀的实验室员工。
3 工程测量实验室环境管理
首先, 不同的工作对环境的要求不同, 有必要对实验室进行功能分区和明确标识。工程测量实验室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区, 办公区和操作区。针对两个区域主要工作的需要分别进行环境条件建设和控制, 这样既能够保证工作效率及工作舒适感觉, 还能够节约能耗, 控制工作成本。
其次, 对实验室的使用进行控制。为避免不正常的干扰, 应对实验室进入人员予以控制, 特别是在操作区域, 应谢绝无关人员进入。同时, 净化工作环境, 在操作区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 减少人为干扰。
最后, 实施“5S”管理, 将环境建设融入到人才建设, 文化建设和质量管理中, 全面提升实验室水平。
参考文献
[1]施昌彦, 虞惠霞, 编.实验室质量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王永民.现代实验室卫生设置、检验检测、认证评估、审核与突发事故防范处理手册[M].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2003.
[3]施昌彦.实验室什么情况下需要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J].中国计量, 2005 (8) .
13.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 篇十三
一、实验室简介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教育部于2009年1月批准立项,依托清华大学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拥有国内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有毒有害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控制领域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和条件,实验室用房面积3000多平方米。现有中试装置和实验系统近百项,研究内容涉及填埋场降解和产气模拟、填埋垃圾水流参数测定、有机废物高固体厌氧消化、污泥湿热法处理技术、焚烧飞灰烧结及熔融固化、渗滤液蒸发、二噁英超痕量检测、电子废弃物处理利用、污泥处理、生活垃圾填埋及污染控制、焚烧灰渣处理利用、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有毒有害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控制、面源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主要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包括:色质联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等离子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BOD5分析仪、溶解氧测定仪、Zeta 电位分析仪、热重及差热分析仪、生物研究显微镜、三用紫外线分析仪、红外气体测定仪、元素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土壤水稳团粒分析仪、红外水分分析、超低温冰箱、高压电泳仪、生物切片冰冻机、工作站服务器和网系统、电泳仪、PCR仪、温控培养箱、微波消化炉等;同时拥有配套的各种软件系统。为满足实验室研究需求,近期还将投入1945万元进行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和添置。
实验室主要进行应用基础研究,现有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1)环境友好型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处理处置;(2)基于循环经济的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3)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系统管理;(4)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的环境安全。
二、基金重点资助研究领域、资助对象和资助强度
(一)基金重点资助的研究领域
1、环境友好型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处理处置(1)可持续填埋与最终处置(2)低能耗高效固体废物处理(3)面源固体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
(4)有毒有害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控制理论与技术
2、基于循环经济的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1)废弃物最小量化理论及全过程管理(2)有机废物能量资源化(3)无机废物物质资源化(4)产品类废弃物循环利用
3、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系统管理
(1)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技术评估理论和方法(2)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检测技术和监测系统(3)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估
4、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的环境安全(1)固体废物处理全过程管理的环境安全(2)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的环境风险评价
(3)固体废物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场地的环境安全(4)灾害性污染物环境应急控制及应对策略
(二)基金重点资助对象
本基金80%以上向本实验室以外人员开放,凡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均可在以上规定的范围内提出申请。
也鼓励本单位副教授以下青年学者积极申请,支持刚留校的博士(博士后)保持活跃的学术思维,跟踪国际前沿,积极开拓创新,在本基金资助的研究领域内提出高质量的研究申请报告。
(三)资助强度
资助金额为每项2-3万元,拟资助10-15项课题,总资助金额20-30万元。实验室欢迎和鼓励获得项目资助的申请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或派研究生到本实验室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申请者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也可以在原单位进行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
三、基金项目的申请
1.实验室接受具备下列条件研究项目的申请:(1)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
(2)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 术路线合理、可行,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的研究;
(3)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条件,有一定时间到本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4)经费预算实事求是;
2.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2011本研究基金的申请截止日期为2011年9月23日(邮寄申请书以投递日邮戳为凭)。申请者必须认真填写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基金项目申请书》,非标准格式的申请不予受理。申请书(一式三份)寄送到实验室;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环境节能楼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803办公室,邮编:100084 同时寄电子版一份,电子邮箱:swmes@mail.tsinghua.edu.cn
4.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申请项目数,连同在研的基金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已获得资助者再次申请,申请书须附已资助项目结题报告和主要研究成果(一式一份)。
四、基金项目的审批与立项
1.实验室各研究方向的研究室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负责基金项目的初审,然后送外单位同行进行函评,最后由学术委员会进行终评。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建议不予资助:
(1)申请手续不完备,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规定;(2)不符合基金资助范围;
(3)申请者或项目组主要成员的项目数,连同在研资助项目数超过两项;(4)与同类研究低水平重复;
(5)明显缺乏立论根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明显不清,无法进行评审;(6)不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或缺乏基本的研究条件,或申请者不可能到本实验室工作;
(7)申请经费过多,基金无力支持;(8)已从其它部门获得充足的经费;
(9)申请者对已获资助项目,不执行开放基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且未按要求补正的,或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未发表一篇论文或未取得研究成果的。
2.对通过初审的每项申请,选择至少两名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学术造诣较深、学术思想活跃、熟悉被评项目学科领域的国内外情况、学风严谨、办事公正的同行专家进行书面评审。3.实验室负责人在初审、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对申请项目进行复审,提出客观的项目评审意见及资助强度,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终审。
4.学术委员会听取初审和复审报告,对所有申请项目进行审查,确定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实验室将学术委员会的评审结果报送主管部门备案。
5.实验室主任于2011年10月签发评议结果,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6.课题负责人应于评议结果签发后两周内,在申请书的基础上,根据批准通知,填写《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计划任务书》。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实验室,作为拨款和检查的依据。逾期不报,又不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的项目,作为自动放弃处理。
五、项目结题和成果标注
1.基金资助项目完成后,请认真填写项目结题报告,交实验室主任签字通过、存档,并作为下一期申请的依据之一。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
中文: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100084 英文:Key Laboratory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Safe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Tsinghua University, 100084 Beijing, China
并标注获得“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No.SWMES ××××××)”。未标注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
2.自带项目和经费在本实验室工作取得的成果或发表论文需注明“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
3.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资料、研究报告、相应软件及其测试检验报告等)归研究者及本实验室所有。
六、本申请指南由本实验室负责解释。
清华大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化验室管理制度 篇十四
一、样品管理
样品送达化验室时,由化验员进行辨认,核对并登记。
1、原料样品由品管员采样,填写采样卡,送到化验室并登记。
2、成品样品由现场品管员不定期抽样,填写采样卡,并对应品质检验报告单(已作相应的感官检验)
3、营销部、采购部等委托化验室进行检测的样品,送样人负责注明样品名称、检测项目、委托人,送化验室接收。
二、试样备制
试样备制程序依样品为固体或液体而定,其重点在于不使样品因之变质,而能化验出样品的正确成份。
固体样品备制程序
1、分样
将样品四分法分至适当的需要量200-300g。
2、制样
将分好的(50-100g)样品,粉碎至可以通过40目筛,充分混合装入样品瓶,并帖好标签。
3、研磨时应注意:
a)在粉碎机内的样品应完全回收,以防止两批料相互污染。
b)粉碎过程中会生热,因此应给予间隔休息,以防因为太热而破坏成份,尤其易于失去水份及氧化。
c)研磨愈细,则样品表面积增加,对空气水份的吸收会增加。
4、液体样品备制程序
液体样品经充分搅拌混合后,即缩分至分析所需要量,装于样品瓶中贮存备用。
三、化验员作业要求
1、对自己所作检测工作质量负责。
2、照检测规范、检测大纲、测试的细则进行各项检验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结果准确可靠。
3、认真做好所使用的仪器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和损坏的情况下,严禁进行任何的检测工作,报品控主管,然后找相关部门、人员维修。调试正常后方可继续,仪器损坏情况下所出据的数据作废,必须重新检测。
4、认真填写检测的原始记录,数据处理迅速准确,并及时对项目分析,结果要及时进行汇总。
5、每月5日前负责提出自己检测项目所需仪器、试剂等采购计划。
6、对所用玻璃仪器用后要及时洗净,放回原处。
7、及时负责打扫工作区的卫生,工作台、桌要规范、整洁,不得破坏公司形象。
四、化验室安全管理
1、凡是安装新的仪器或移动电器设备,请电工按说明书安装,严禁违章作业。
2、发现电器等设备线路漏电、打火、超载、老化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电工检修。
3、电烘箱,电炉不得烤食物,必须定位使用。
4、下班后,由专人检查室内电源是否关闭。
5、消防器材定点定位专人管理,不得随意动用,安全员应每天对室内安全、消防等问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将按公司有关制度严肃处理。
五、化验室仪器管理
1、化验室内的仪器设备,由化验人员使用和维护,外人不得随意动用。
2、仪器须定位放置,细心保管,不得随意搬动,避免药物的腐蚀。
3、各种仪器使用应清洁,用后放回原处,玻璃仪器清洗后倒置使水流出,内壁应不挂水珠。
4、使用不洁净的化验用品,避免试验误差,分析中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做记录。
5、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应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严禁违章操作。
6、在使用限量仪器时,应注意不得超过仪器限量。
7、化验设备属精密仪器,应保持一定的条件,无特殊情况,不准开门窗等。
8、化验人员负责测试所用仪器的性能和适用性,定期不定期进行鉴定,保持仪器的完好状态,便于随时使用。
六、化验室药品管理
(一)药品、试剂的采购和保管
1、采购各种药品、试剂之前,必须做采购计划,由品管经理(或主管)签字同意后,方可采购。
2、所购药品、试剂等,必须由指定的专人负责登记、验收、分存和管理。
3、所购药品、试剂入库之前,必须严格验收,确认标签完整清晰,标签与药品、试剂完全相符,且无变色或结块。所购药品、试剂必须在保质期内。
4、剧毒药品试剂都应存放于药品柜内,并加锁保管,严格控制化验室内温度在30℃以下。
5、设立药品档案,检查药品使用情况,过期失效的药品及时更换。
6、各种药品、试剂必须按其化学性质、用途及注意事项分类存放,即可分为酸、碱、盐、指示剂、基准物质等五大类。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等物品要特别注意,应将其置于安全地方,且定期检查。
7、挥发性试剂必须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光敏易分解的药品应存放在避光阴凉处;热敏药品和试剂,必须低温保存或存入于冰箱中。
(二)药品、试剂的使用
药品、试剂的使用,应操作规范、注意安全、不得违章操作,特别应执行以下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使用挥发性或带刺激性气味的药品和试剂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2、使用强酸或强碱等强腐蚀性药品和试剂时,应配戴工作防护手套后进行操作。
3、使用有色药品或易氧化着色的药品和试剂时,应特别小心,注意防止溅洒于工作台上,如有溅出,应立即对所污染到的地方进行处理,擦洗干净。
4、使用基准物质或药品、试剂用量特别少时,应注意取用量尽可能准确,且应从瓶签的后上方取出,如有少时多余的药品,严禁放回原瓶内,应废弃,以免造成污染。
5、所有试剂瓶的标签,要求书写工整,不得涂改,注意标签要贴正。同一试剂瓶上,严禁张贴不同的标签。
6、严禁使用无标签的药品。
7、任何化验人员如领用化学试剂须向部门主管申请,并写明日期、用途及用量,经主管批准方可动用。
(三)易燃试剂的保管和使用
1、挥发性易燃试剂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或在冰箱、铁柜内。
2、启开易挥发的试剂瓶时,不可使瓶口对着自己和他人。
3、实验过程中,对易燃及易挥发性有机溶剂有必要以加热排除时,应在水浴锅或严密的电热板上缓慢进行。
4、在蒸馏可燃物质时,首先应将水充入冷凝器内,并确信水流已固定时,再旋开开关加热。
5、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质时,应立即冲洗,不得近灯火,以防着火。
6、高温物体要放在不能起火的安全地方。
7、严禁氧化剂和可燃物质一起研磨。
8、装挥发性物质或受热易分解出气体的药品瓶,最好用石蜡封瓶盖。
(四)易爆试剂的保管
1、易燃烧爆炸性固体:要求存放温度不超过30℃,理想温度在20℃以下,与易燃物、氧化剂均需隔开存放。
2、强氧化剂:存放处要求阴凉通风,最高温度不超过30℃,理想温度在20℃以下,要和酸类,木屑,炭粉,硫化物,糖类等易燃物、可燃物质和易被氧化物质进行隔离。
3、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危险物质都必须取用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必要精确性或可靠性的最小量来进行工作,并且绝对不能用火直接加热。
4、在使用易爆炸性物质时,使用带磨口的玻璃瓶是很危险的,因为关闭或开启玻璃塞的摩擦都可能成为爆炸的原因。
5、易发生爆炸的作业,不准对着人进行。
(五)毒性试剂的保管
1、剧毒性药品必须制定保管使用制度,并严格执行。
2、严禁试剂入口。
3、严禁食具和仪器互相代用,接触有毒物后应仔细洗手和漱口。
4、对于有毒的气体,必须在抽毒罩或通风橱内进行操作处理。
化验岗位责任制度
一、按实验室要求,定点放置实验设备,保持室内整洁。
二、应熟练掌握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按照公司标准进行操作。
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精密仪器,不得违章操作,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四、分析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上报主管领导。
五、分析结果注意保密,不得泄露。不得徇私舞弊任意涂改、伪造数据。
六、认真做好仪器设备操作记录,并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
七、养成节约药品、节约水电的好习惯。
八、负责经常打扫工作区的室内、外卫生。
质检岗位责任制
一、及时做好从原料进厂至产品出厂全过程中各质量控制点管理条例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二、及时准确做好每批原料进库的采样工作,并对外观(霉变、色泽、粒度等)进行感官检查,发现不合格原料要及时向技术总监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建议。
三、负责对投入生产的原料进行质量监督,不合格的原料不准投 入生产。
四、按规定时间及批次,对各种产品进行采样,并登记好生产日 期、品种、班次后,交化验室。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向技术总监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建议。
五、认真填写产品质量检查日报表,对生产过程动态监控。
六、每月编写原料、产品质量监察报告,报技术总监。
七、有权拒绝来自行政或其他任何方面对质量监督工作的干扰。
八、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
检验管理制度
一、所抽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合理处理样品。
二、被检样品采用统一编号。每批样品测试质量检查,实行平行双份自检,每批在10个以上的样品,实行不同检验人员的对检,编10%-15%的密码内检样和标准样品验证检查。
三、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程认真操作,准确无误地处理数据。对标准中没有规定检验方法的产品检验,应通过技术总监选用符合质量检验要求的检验方法。
三、检验要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要清洁、整齐、不得涂改,测试数据的精度及误差均按标准规定执行。
四、平行双份检验结果、密码检查和标样检验结果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应为初检不合格,初检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复验。
五、检测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出现某种外界干扰(如停电等)应立即中断测试,等排除故障或干扰后重新检测。
六、检验结果的记录先由检验人员相互校核,技术总监审核签字,并填写报告单。
质量管理制度
为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安全,而设立了品控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的质量和原料的质量及相关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规定如下: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标准,积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企业标准,注意完善管理标准,按国家规定制作标签,做好标签备案工作,应用与推广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二、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规定,禁止添加违禁药物,对所使用药物添加剂做好记录。
三、生产过程中换料时必须清仓,各个不同产品要堆放有序,防止交叉污染。
四、不合格产品必须回仓处理,严禁发放到客户。并且做好产品质量的追踪管理工作,对客户的投诉问题要耐心及时处理。
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抵制行政或外界压力对质检工作的干扰。
六、定期对质检人员进行质量教育,使所有质检人员都掌握保证质量的手段方法。
七、加强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检验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搞好在岗人员的业务训练,建立日常检验工作的质量档案,定期进行技术考核,对标准、检测方法、计量知识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工作岗位。
八、严格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做好自检、密码抽检和标准检验,执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规定标准、规程进行样品验收、加工和检验。
六、检测用仪器、设备必须是检定合格的。检测前后都应检查仪器是否正常,经常保持仪器设备的完好状态,使测试仪器正确计量被测件的结果。
七、按规定记好检测原始记录,严格执行检验原始记录和报告审查制度。
八、做好基准物质、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管理,保证用于测试的基准物质、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质量。
九、根据公司的有关规定,对检测质量优异者给予奖励,对检测质量低劣者给予批评教育,对造成重大质量事故者,给予纪律和经济惩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化验室安全责任制度
一、化验室的安全工作由化验员负责。每月对安全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或事故隐患及时解决。
二、化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试验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岗位。下班前应关好水、电、窗。
三、剧毒品和危险品领用要严格执行领用和保管规定,操作和保管人员应了解试剂特性,分类存放。
四、各类电器设备要保持完好正常,不得带故障运行,化验室内不得私自增设和随便移动电表线路,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检查,使用要及时断电。
五、化验室废液应根据情况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放置或倒入下水道。
六、化验重地,非化验人员需经主管同意后,方可进入。
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为了做好市场答询工作和改进产品品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每个品种、每个批次生产时,化验员必须取样。
二、小料样品必须妥善保存,保存时间六个月。
三、化验员应对每个品种建立档案,档案资料包括当次批量、外观描述、生产时间、检化验报告结果。
四、化验员应将新取小样与保存小样作比较分析,如有不同,及时作出书面差异分析报告,并作该批产品检化验测试。
五、配合料在20天后,浓缩料在30天后,预混料在45天后,第二次做比较观察,如有异样,做书面报告。
六、当有市场质询时,技术总监必须与化验员一起对该批次该品种的留样进行再次分析,查明事实,并及时做出书面报告。
计量管理制度
一、公司的设置技术员负责计量管理工作。
二、检查督促正确使用计量器具,标准物质,并对他们进行计量检定,以保证其具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并负责提出上述物质的采购、报废计划。
三、对计量器具加强保养,严格按使用规程进行操作。
四、执行计量技术规定及计量器具规定规程或暂行检验方法。
五、计量管理人员检查各测试室在使用仪器的周期检定制度和执行情况,严禁使用不合格仪器和超检定周期的仪器。
【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煤质化验室管理制度11-30
化验室操作规则制度06-20
化验室仓库的管理01-05
危废化验室管理制度07-22
化验室仪器设备内部校准制度09-22
化验室工作人员考核管理规定12-09
化验员考核制度11-23
化验室采样流程11-15
化工化验室论文12-28
动力车间锅炉化验巡回检查管理制度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