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规范解析

2024-08-22

抗震规范解析(精选8篇)

1.抗震规范解析 篇一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行文规范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委员会

二○○八年十月

为了规范《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的编纂工作,确保全志行文规 范统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修志实践经验,制定本行 文规范。

一、书写格式

(一)用字、用词。

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必须使用繁体字外,一律使用规范汉字。书写格式 一律自左向右横排。

简体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 布的《简化字总表》、异体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异形词以2001年12月教育部和国家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为准;不得使用1986 年已经宣布废止的1977年12月发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 “简化字”或其他不规范汉字。通假字、异体字、自造字以及已经淘汰的 旧字形、计量单位的旧译名用字,只有在引文和特殊需要并加以注释的地 方方可使用。

含义相同的字词使用时要统一。如“截至”就是“截止到”,“报名 到5月底截止”里的“截止”,不能为“截至”。“唯”、“惟”可通用 时,统一使用“唯”。“其他”与“其它”,统一用“其他”。“制定”

与“制订”,法律、决定、规定、制度、章程用“制定”,计划、规章用 “制订”。

(二)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按照1995年1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监督局修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执行。

1.标点符号写在行内,除破折号、省略号外,其他每一个标点符号占一格;后引号、后书名号、后括号和其他标点符号不可出现在回行的行首;前引号、前书名号、前括号不能置于每行的行末,应加在回行的开头。

2.关于引号的使用。词语使用引号,有比喻、引申和贬义的作用,因 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改革开放不得再加引号。要正确处 理完全引语与局部引语中引号和句号的关系。引用整句而且包括冒号的,最后的标点符号放在引号内;不是引用整句,而且无冒号的,最后的标点 符号放在引号之外。

3.关于连接号的使用。常用的连接号为占一格的一字线

(一),只在 某些特定情况下,才使用两字线(——占两个字位置)、浪纹(~)和半 字线(-)可以作为连接号的特殊形式使用。

一字线“一”用以表示两个相关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及相关地点之 间的起止;在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表示产品型号、化学键或 标准代号与年代号的分隔、图注的横线等;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的 发展。如产品型号“TPC一3”。表示年份起讫,全志统一省略前一“年” 字,如“1978一2005年”;相同月份时间名词省略方法同年份,如“2003 年1月2一5日”,但不同月份的不能省略,如“2002年1月12日一2月18日”。表述时间时,前后单位对等的用一字线“一”,如“1986一1990年”;前 后单位不对等的用“至”,如“1986年7月至1993年春”。

浪纹“~”用以表示相关的时间、数字的起止范围。由于负号与一字 线会联成一线,容易产生误解,故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 范围时,使用浪纹“~”,如“10%~30%”、“10℃~32℃”、“300km~ 600km”、“10~50”等。两个连用的数值之间不能省略单位,如“300公 里~500公里”不能写为“300~500公里”。数字后面有量词的量值范围,一般只需要在后面写一个单位,如250~300个、700~800根。

半字线“-”用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名词,以构成一个复合词,如4-二乙烯基卟吩;也可用于公式、图号、表号、题号、项目号等的编号。

两字线“——”用在公式的说明文字中;用在副标题之前。连接交通 运行起讫点,为了醒目可用两字线,如“北京——成都”。

4.关于分号、逗号、顿号的使用。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的停顿; 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只能用顿号或逗号,不能用分号;分号内不能用句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果并列词语内部又包含有并列关系的词语,则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如“中共××省委书记某某,省委副书记、省长某某,中共××省委常委某某、某某、某某,××省副省长某某、某某”。

5.关于书名号的使用。书名号用于著作、篇名、报刊名、论文、文章 名、文件名、刊物名,法律法规、规定、方案等的名称,以及大部分文化 产品的名称等。不用于单位名,如可以说“《人民日报》的人民日报社”,不可以写成“《人民日报》社”。丛书名不是正书名,不可使用书名号,如“幼儿认知丛书”。

6.关于括号的用法。文中需要括注的说明性、解释性内容,一般使用 圆括号(即“()”)。文件号用方括号(即“[ ]”)。

7.与序号配合使用的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得当。“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不带括号的汉字数码“一”、“二”……后面用顿号,带括号的汉字数码“

(一)”、“

(二)”、“

(三)”……后面不用标点,阿拉伯数字“1”、“2”……后面用齐线圆点,“(1)”、“(2)”……后面不用标点。“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后面不用标点,并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单独占行的标题中使用汉字“一二三……”做序数词时,序数词后面不用标点,并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

8.高撇号“’”(习称“省字号”)仅限用于某项活动“标题式”的 名称中,例如“’97全国足球甲级联赛”、“ ’97中国商品交易会”。“’97”这种形式不可代替 “1997年” 表述一般的年代。“’97年”、“’97”中的“年”、“”是多余的。

9.一般说来,句内括号里的注释性文字末尾不用句号,更不能用逗号。如不能写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组织和进行了大量调查(包括 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以作为他理论的佐证和支持。”而应写作:“从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组织和进行了大量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 查),以作为他理论的佐证和支持。”有时为了表示某种语气和情感,句 内括注文字末尾可以使用问号和叹号。如果是句外括号,括号内注释文字 要根据需要使用句末点号。

10.外国人名中的间隔点应从前面文字,如“N.曼德拉”的西文后面使用下脚点,“纳尔逊·曼德拉”中文后面使用中圆点。

(三)编次形式。

篇、章、节、目一律用汉字标明次第序号,如“第一篇”、“第二章”、“第三节”;子目标题加方头括号(【】),不标次序。目以下若需使用 分层序码的,可以“

一、”、“

二、”、“

三、”……为第一级,“

(一)”、“

(二)”、“

(三)”……为第二级,“1.”、“2.”、“3.”……为第

三级,“(1)”、“(2)”、“(3)”……为第四级。目以下的层次划分不超过四层。

二、文体语言

(四)除引文和附录等文献资料外,一律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 述体。注意与议论文、教科书、总结报告、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文体相 区别,除文学艺术、旅游等相关内容外,不抒情、不描写、不议论。一般 使用陈述句,不使用祈使句和疑问句。

除引文和附录等文献资料外,不用口头语、方言、俚语或文言文,不 文白夹杂。

(五)行文朴实、严谨、简洁、流畅。要惜墨如金,杜绝空话、套话、废话、浮词,尤其应杜绝渲染性、广告性文字。

使用判断词和修饰语时,要仔细斟酌,注意分寸,不以偏概全,不言 过其实。慎用“国内领先”、“国际水平”、“第一”等类文字;经权威 单位评选的,须记明“原表述的”评选结果和评选单位。

(六)不使用含混不清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如“上级的指示”、“由 于种种原因”、“多数人的意见”等。无知识性和常识性错误,没有乱改 科学定律、理论概念、政治术语、历史典籍、名家名言的提法和内涵。

(七)专门术语必须准确。运用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应加以注释说明。忌用仅在行业内使用的简称,如“砼”,应写成简明易懂的“钢筋混凝土”。

(八)志书从第三人称角度进行记述,不用第一人称。

三、称谓名称

(九)除引文或特殊情况外,政区、机构、政党、军队等均直书其名,不用第一人称代词,如“我党”、“我军”、“我市”、“我集团”、“本 市”、“本办”等。

(十)不同时期的国家、团体、机构、职务等,均以当时名称为准,不能用今称代替。名称必须准确规范,如“清朝”不称“满清”,“国民 政府”不称“伪政府”、“旧政府”等。

朝代名称使用规范的通称,以新版《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中国历代 纪元表为准。

新中国成立前、后,不得称为“建国前、后”。涉台用语,遵照中央有关文件执行。

(十一)人物称谓,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应直书姓名,不加职务、兼称及其他褒贬之词。不在姓名后加教授、先生、局长等身份词;必须说 明身份的,首次出现时在姓名前冠以职务(职称)。除僧侣、作家、艺人外,其余人名一律用正式姓名,不用字、号、别名、谥号、绰号;确需使用字、号、别名、曾用名、绰号的,在首次使用时注明,以后不必重复使用。以字知名者,可用字不用名。同名人物,应分别在首次出现时括注其生卒年或出生地,或在姓名前加身份词。外国人名首次出现时应括注外文原名。

(十二)各种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文件、会议等专有名称使用全 称。使用简称的,应在首次出现的地方括注于全称之后。简称概念必须准 确规范,不可使读者产生歧义。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可简称为“中 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可简称为“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 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可简称为“四川省外事办公室”,等等。

(十三)今地名使用各级政府审定的标准地名。

历史地名使用当时名称,括注志书下限时名称。同一地名连续出现的,不必一一注明。

涉及其他行政区域地名的,其行政隶属关系明确。

(十四)跨区域的山脉、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航线、文 物古迹、重大事故、重大事件,其名称和数据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为准。

(十五)外国国名和常见的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 名,以新华通讯社译名为准。新华通讯社没有译名的,首次使用译名时括 注外文全称。(十六)生物、矿物名称,使用中文标准学名。记述自然资源时涉及 某地生物名称的,首次出现时采用二名法,括注该地俗名。

四、时间表述

(十七)时间概念表述准确具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用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民国以前用帝王年号纪年、农历纪日月,括注公元纪年月 日,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前722年)、嘉庆元年(1796年)、光绪二十六年

二月初二(1900年3月2日)。民国用民国纪年,民国纪年用阿拉伯数字书 写,如“民国25年(1936年)3月8日”。同一帝王年号在同一实写类目中 多次出现,公元纪年只括注首次出现者,余不括注。民国纪年在同一实写 类目中不是一年的,括注首次出现的年份,其余年份不括注。民国时期一 般用公元纪日、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律用公元纪年,公历纪日月。干支纪年括注公历,如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均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 世纪90年代”、“1996年12月31日18时25分36秒”。

年份书写用全数,如“2008年”,不能写成“○八年”或“08年”。

(十八)含有日月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用汉字。如 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须用间隔号“·”将表示月份和日子的数字 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如“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

等。此外,月份或日子只要有一个是两位数,要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已为大众所接受的词组不用引号,如五四运动、五 一国际劳动节。

(十九)时间表述必须准确具体。除引文外,不使用时间代名词,如 “今年”、“前年”、“上月”等,也不使用“最近”、“不久以前”、“多年来”、“目前”、“现在”、“近年来”、“已经”、“即将”等 模糊时间概念。

(二十)人物生卒年代、任职起讫时间等用阿拉伯数字表述。括注人 物生卒年份可不加“年”字,如“鲁迅(1881—1936)”。表格、索引、年表等,年月日的标记可采用《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 表示法》(GB/T 7408-2005)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年月日之间使用半

字线。当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数上加“0”,如“1994年9月30日” 可以写为“1994-09-30”,“1994年10月1日”可以写为“1994-10-01”。

五、数字运用与书写

(二十一)统计数据的使用,符合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数据的定义、含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清楚、准确,不错用、滥用。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为准。统计部门没有统计的,采用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

(二十二)数字书写方式,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批准 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执行。全书一致。

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包括: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特定情形下,月份有的时候 应该使用汉字,如“早春二月”、“红五月”、“金色的十月”等。

2.记数与记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千)分数、比例、经纬度、设备型号等,如53678、-76889、1/

4、4.5倍、66.82%、95‰、7:

5、17.88万公里、40克、36.9平方米、217.89亿元、48岁、10个月、-18℃、2.67安培等。

3.部队代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编号等,如国办发[2008]1 号文件、77891部队、21/22次特别快车、ISBN7-303-06685-X、HP-3000 型电子计算机、93号汽油。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或书写纪年、时间、数值,不能断开或移行。公历、农历不可混用,不得写成“2004年十月二日”。

(二十三)阿拉伯数字书写的5位和5位以上的整数的分节,一律不使 用千分撇“‚”分节的办法,而是采用国际通行的三位分节法,即将数字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分成每三位一组(即“节”),组与组之间空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如36 877 121。

5位数以上,尾数零多的,可改写为以“万”、“亿”作单位(记位)的数字,如268 000公里写为26.8万公里,268 000 000公里写为2.68亿公里。

尾数不是零,或改为亿万为单位影响数据精确的,按原精确数书写,如3 211 661。

使用阿拉伯数字,不要夹用“

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记位(千瓦等法定计量单位中的词头不在此列),如“5千公斤”应写为“5000公斤”;2.68亿公里不能写为2亿6800万公里,也不可写成2亿6千8百万公里。

尽量避免使用分数,采用小数。小数点为齐底线的下脚圆点“.”。除 需精确统计者外,小数取至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

(二十四)数字书写时使用汉字的,包括:

1.作为语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专用名词、诗词、古文中的数字或在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如一律、十滴 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第三世界、四氧化三铁、“十一五”规划、九 三学社、十一届三中全会、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等。

2.相邻的两个数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以及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如

二三米、三五天、七八十种、十之八

九、几千年、二百几十次、十余次、三千元左右、一千多件、约三万吨、三十年上下等。连用的两个汉字数字 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如不写为“

二、三米”。但在表示统计意义的一组 数字中既有确数又有约数的,为统一,全部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银行贷 款2.6亿元,调集技术人员100余人,购进钢材2000多吨、水泥8万余吨、铝

材500吨”。

3.数字后不带量词的,如“三省”、“五国”、“四大项”等。

4.非公历年月日,如正月

十九、辛亥年五月十六日、清道光二十一年 四月初九。

5.星期几,如“星期五”、“礼拜一”等。6.成数,如“只占九成”。

7.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 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的一致,如一个人、三本书、读了 十遍等。

(二十五)序数的书写根据相关语言环境而定。十以下序数独立使用 时,用汉字,如“第五军”、“第二名”。十以上序数、一组序数或与其 他阿拉伯数字连用的序数用阿拉伯数字,如“第138师”、“第1团、第38 团、第138团”、“2004年第4期”。

(二十六)表示数量的增减,要注意下列情况:“翻番”是两倍两倍 地增加,如现在基数是3,翻1番就是6(=3×2),翻2番就是12(=3×2 ×2),即“翻几番”就是原数乘以几个2。“加倍”表示某数的几倍,就 是用几去乘以某数。“为(是)过去的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 “增加了两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降低到80%,即原为100%,现为80%;降低了80%,即原为100%,现为20%。不能用“降低(减少)××倍”的不确切表述(因为降低或减少一倍即原数减去原数等于零)。

数字增长的比较,比较的为“比某年增长×%”,一般不用“同比”或“增长×个百分点”,对增长速度进行比较时用“提高×个百分点”。

物价数据分别记述时,采用当年价,如进行纵向比较,须折换为同一 的不变价,并予以括注。

六、量和单位

(二十七)计量单位名称、符号的运用,按照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 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102-93)执行。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使用非法计量单位。

行文中的数量符号、物理量符号及其他符号、代号的书写应保持前后 一致。

度量衡单位使用标准的公制,不使用除公斤、公里、公顷以外的“公 字号”单位。如原长度单位中的“公尺”、“公分”,应分别改用“米”、“厘米”,不用市“尺”。因“千米”可用其俗称“公里”,本志一律用 “公里”不用“千米”。面积用“平方米”、“平方公里”,“公亩”改

成“百平方米”。质量单位(人民生活和贸易中习惯称重量)用“吨”、“千 克”、“克”。因“千克”俗称“公斤”,本志一律用“公斤”不用“千 克”,也不用市“斤”。容量中用“升”,不用“公升”、“立升”、“加 仑”。电能单位中的“度”用“千瓦时”。

物理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50平方 米”(不可简写成“平方”)、“100立方米”(不可简写成“立方”)、“4公斤”、“200升”、“20℃”等。非物理量值一般用阿拉伯数字,如 “5人”、“600个”、“22.6元”、“1000美元”、“20岁”、“60万册” 等。

(二十八)历史上的旧计量单位和外国计量单位,如旧制“斗”、“石”、“亩”,英制的“哩”、“码”、“磅”,日制的“坪”、“町”,俄制 的“普特”、“沙绳”等,在引文或叙述当时历史史实时可以使用,但要 做出与今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注释。如与当今法定单位换算有困难,也必 须做出说明,如“老亩”每亩绝大多数大于60平方丈。

(二十九)温度采用摄氏制,不用华氏和列氏制。引用历史记载,涉 及华氏、列氏制时,用圆括号注明相当的摄氏度数。

(三十)行文中计量单位用汉字表述,不夹杂使用计量单位符号、数 字符号、化学分子式和其他符号。如“克”、“米”不写成“g”、“m”。必须载入的公式则要使用相关字母、符号,如在行文中用“平方米”、“大 于”、“水”,在公式里则用“m2”、“>”、“H2O”。行文中的文字和符号不得交互使用,前后必须统一。如前面写成30℃,后面写成三十摄氏度。

(三十一)词头符号和单位符号的大小写必须准确,如m(米),cm(厘米),km(千米),g(克),kg(千克,公斤),t(吨),A(安〔培〕),W(瓦〔特〕),Hz(赫〔兹〕),MHz(兆赫〔兹〕),V(伏〔特〕)等。

(三十二)除引文外,全志计量单位名称使用要统一,如机关单位用 “个”,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院等用“所”,公园、体育场馆、图 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用“座”,病床用“张”,商店、工厂、企业用 “家”,汽车、自行车用“辆”,学生、医生、教师、职工、科技人员用 “人”(称谓在后时用“名”、“位”,如10名学生、5位教师)。

七、图表照片

(三十三)入志图照都要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清绘。所有照片均有准 确精练的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事物、活动内容,需要说明的人物 的位置及当时职务等。

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必须根据2001年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总

署发布的《关于严格审核期刊封面刊登党和国家领导人图片的通知》(新 出报刊[2001]141号),严格执行送审制度。

反映综合、宏观性内容的图、彩照、黑白照、数据表可作为插页,置 于志首。反映微观内容的彩色、黑白串文图、照、表与所随正文内容要吻 合。

照片一页多幅时,说明文字集中编排,标明序号。图照没有损害人物形象的画面。

入志图照的著作权问题均应获得使用授权。

(三十四)图包括地图和专题图、示意图等。含有国界和省界的地图 应当严格按照中国地图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地图绘制,应履行测绘管理部门 的报批手续。物产、资源图等也须使用国家测绘部门的底图绘制。地图注 明比例尺(注意应为原图缩小成书版后的比例)。

图标题位于图的上方居中。全书图统一编号。图序号以各分卷的篇为 基本单位排序,标于图左。如“图1-2-3”,表示在某分卷第1篇第2章,为全书的第3幅图。图需要注明内容的,在图的左下角抬头空2格写“图注 1:”、“图注2:”,以此类推。

(三十五)表格包括统计表和文字表。统计表包括综合统计表和分类 统计表。统计表表式一般包括标题(表题)、表体、标注三个部分。表体 包括表头、表项和表框。表头表示表格中各项目类别的名称,居于表格首 列或首行。表项是表格中纵向或横向自成系列的一组项目栏,所有表项构 成表身。表格一律用三线表(顶线、分栏线、底线)。

标题(表题)位于表格上方居中,首标时间,次标地域范围(或行业、单位),再标内容事项。

表序在表格的左上角。文中表格以各分卷的篇为基本单位排序,全书 统一编号。如“表1-2-3”,表示在某分卷第1篇第2章,为全书的第3张 表。表一律不加“附”字。

统计数据表应标明计量单位,并应尽量使用国际通用的单位符号。一 个单位的在表右侧上方标明表的计量单位,如“单位:亿元”、“单位: 万公里”。如果计量单位在两个以上,可加括号直接标在表格的具体项目 栏中,如“工资收入”栏为“(万元)”,“月可供消费金额”栏为“(元)”。

表格内上下栏目内容相同,仍列具体文字或数据,不书写“同上”字 样、不使用不规范的“〃”符号。

统计表的总计栏统一居于表的下端最后一栏(行)或右端最后一栏(列)。

统计表格中的数据排列整齐,以某种方式对齐,全书统一。如均为整 数或均为保留两位小数的,以个位数对齐(无须非常精确的,小数可一律 四舍五入为两位小数);如既有整数又有小数的采用右对齐。

数据性表格一律采用开敞式(开放式),不加横栏线和表两侧的“墙 线”。统计数据栏中,无统计数字者用“-”表示,有统计但未查出者用 “~”表示,数值为零者用“0”表示。

表格中数字无特殊意义的,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年份表项的年 份须加“年”字,如“1992年、1995年……”,不略写成“1992、1995……”。文字表格采用封闭式(纵、横栏线、“墙线”均有),以保证文字内 容的准确框定。

表格可根据内容,合理地安排为单栏、双栏或三栏式,以尽可能地少 占篇幅。必须转页续表的,表头及横表项和纵表项不能省略,左上角标“(续 表)”,如再转页,上页续表标“(续表1)”,次页续表标“(续表2)”,以此类推。

表格内没有使用明确的注释符号,而需要对表格作说明的,不可在表 下直接加“注:”,应在表格左下方前空两格写“说明:”。

表格排在相关正文之后,不与正文内容脱节。

八、引文、注释与索引

(三十六)志书主体资料的来源可在各分卷的“编辑说明”中交代清 楚。宜尽量少用引文;必须引用时,注明引自何书、何文,并以最新版本 为准。资料长编中的资料,则必须一一注明来源,以便存史、备查。其注 释方式见“(三十九)”条。

(三十七)引用原文(直接引语),必须用引号;转述大义(间接引 语),不加引号。

(三十八)对引文、辅文和需要加以说明的专业名词、特定事物,必 须使用注释。注释符合学术规范,要素齐备,便于查找原文。

注释形式全志统一,以脚注(当页页末注)为主,随文注相配合: 1.脚注。对整句作注释,或注释内容复杂,文字较长,一律采用脚注。注释排在引文出现的本页地脚处。正文中的引文和脚注分别用上标号①② ③等相呼应,并用8字位的脚注线即“————————”与正文分隔。注文比正文小一号字。一事一注,不采用连注形式,也不用“同上”,如“②③⑨⑩叶大兵等编著:《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第329页”。

2.随文注。凡文字简短者,可在紧贴需要注释的词语之后用括号进行 注释,如“清光绪七年(1881年)水渠竣工,造福一方”。注文与正文字 体、字号相同。

3.图、表中的数字、符号或其他需要注释的,在标注对象右上角作一 星标“※”,注释的内容可直接写在该图、表左下方。如图、表下已无空 隙,可采取脚注形式处理。同一图、表中如果有两个以上地方需要作注,依次采用不同数量的“※”号区分,如“※”、“※※”。

注释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其余均用阿 拉伯数字。如“《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年,第513页”。

(三十九)引文必须忠实于原著,不得擅自改动,原文的错别字也应 照录,但可在错别字后面用六角括号“〔 〕”括注纠正的字。对历史档案所做必要的文字加工,统一使用以下符号:系错字的,可改于其后,用六角括号“〔 〕”标明。增补的漏字,用角括号“〈 〉”标明。残缺的文字,能判明字数者,每个字用一个空方格“□”填充;如能准确判明缺字内容时,将字写于空方格内;不能判明字数者,注以“上缺”、“下缺”字样。有疑问的字句,在其后注以问号(?),以示存疑。改正错别字,增补漏字,填充残缺字,必须准确无误。原文标题不确切者,重拟或修改时,采取脚注的办法注明。

引文繁体字要改成简体字。引用古籍,凡因使用简体字而容易引起误 解的(如古地名、古人名),可用繁体字并括注简体字。

尽量不转引,必须转引的,须注明引自何书、何文及其版本、页码等 信息(见下“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的编排方式:

1.引用文献为中文著作,其著录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 单位、出版年份(版本)、页码,如“巴巴拉·塔奇曼:《史迪威与美国 在华经验》,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24页”。中文篇名标明刊载该文的期刊名称、日期、页码,如“黄留珠:《中国古代的几种储才形式》,载《人文杂志》1987年第1期,第9页”。

引用文献为外文著作,其著录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单 位、出版年份(版本)、页码,书名用斜体。如:K.C.Chang,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New He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 pp152-153。外文论文篇名采用引号,杂志名称用斜体,如A.K.Coomaraswamy, “The Two Reliefs from Bharhut in the Freer Galley”, Journal of the Indian Society of Oriental Art,Vol.6,1938,pp154-155。

2.引用文件资料,应注明发文单位、、文号、标题。如“国发[1981]87号文件《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

3.引用文书档案,需注明字别、文号、标题。

4.引用报纸,著录格式为原载时间、报名、版次,如“原载1999年8月1日《解放日报》第1版”。

(四十)参考文献统一排在书末。

(四十一)索引采用综合式主题分析方法。索引分类标准统一,选取范围适度,名称概念清楚,提炼的标目符合主题原意,附缀正文页码准确。索引名称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法排列。索引编制范围为志书正文。篇名不制作索引词,章名标题索引用黑体字标示;其后用黑体数字表示该章名所在页码;非黑体数字,表示该索引名称不作为章名而出现在其他内容中所处的页码。空一格起排的标引词为上一主题的附件。

2.抗震规范解析 篇二

近年来,国民对桥梁的美观也越来越看重,飞燕式拱桥桥型以其优美的弧线深受大家的喜爱。飞燕式拱桥不仅外形优美,而且经济适用、承载潜力大,对该类桥的地震反应进行全面研究对保证公路交通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1 工程概况

南昌生米大桥主桥为(75+228+228+75)m双连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属于刚性拱柔性系杆结构,主拱采用钢筋混凝土桁架,边拱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横梁采用长39 m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主跨矢跨比f/L=1/4.5[4]。桥面以上由4根ϕ900 mm钢管拱组成空间桁架结构,拱肋高4.6 m、宽2.6 m。桥面以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拱肋断面为箱型[5]。边拱采用悬链线拱,拱肋高5.0 m、宽3.0 m,为现浇混凝土拱,外形上做成和主拱相似的形状,其桥型布置图如图1所示。

主桥基础采用桩基承台结构形式,其中主墩为28根ϕ2.5 m钻孔桩,桩长均为30 m,嵌岩22 m左右。主墩及边墩承台尺寸均为55.6 m×14.2 m×4.5 m,迎水流方向设圆弧形端面,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墩及边墩拱座是连接拱与下部基础的重要部件,断面为梯形,高度约为6 m,拱座横向张拉预应力钢绞线。

2 动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为了研究飞燕式桁架拱桥的抗震性能,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个空间模型,共2 661个节点,4 563个单元,如图2所示,用来进行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

3 动力特性分析

前面已经建立了生米大桥的动力计算模型,在此对主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根据08细则6.4.3条,用多振型反应谱法计算时,所考虑的振型阶数应在计算方向获得90%以上的有效质量[1]。取结构的100阶振型,采用SRSS方法进行组合。所得到的前10阶振型及振型计算结果见表1,前10阶振型见图3。

4 地震动输入比较

根据08细则的相关规定,该桥单跨跨径为228 m,大于150 m,将桥梁抗震设防类别确定为A类。A类桥梁必须进行E1地震作用和E2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经计算后确定大桥的场地类别为Ⅱ类。根据细则规定,阻尼比为0.05的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由下式确定

undefined

该桥的特征周期为0.35 s,其竖向/水平向谱比函数R为

undefined

89规范规定以50年超越概率10%为基本烈度进行抗震计算,采用结构的重要性修正系数C1对结构重要性进行考虑。桥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50年10%的水平峰值加速度为0.419,重要性修正系数1.7,计算时取水平加速度0.07g,场地类别为Ⅱ类,综合影响系数Cz=0.35[5]。则89规范输入以及08细则下E1、E2输入下的水平向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如图4所示。

由分析结果可以知道,89规范中以放大系数的形式给出了设计反应谱,而08细则中直接以加速度的形式给出了设计反应谱。08细则修订了水平加速度反应谱的时长,从89规范的5 s延长到了10 s(这主要是考虑到桥梁结构向轻质、大跨度方向发展,基本自振周期延长,08细则增加了长周期反应谱以适应这部分桥梁抗震设计的需要)。08细则增加了场地系数、阻尼调整系数、竖向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等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分量组合、设计地震动时程等有关规定。由于取消了综合影响系数,提高了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因而导致E2作用下输入过大。

5 计算结果比较

按89规范以及08细则E1、E2作用下进行了结构的强度验算,结果均满足相应的要求。表2列出了结构在08细则E2作用下以及89规范下纵向输入地震荷载支撑反力的结果。结果表明08细则E2作用下的地震反应明显大于89规范,也说明新规范的安全性能更高。

注:表格中89是指89规范,E2是指08细则下的E2作用。

6 结 论

通过南昌生米大桥采用89规范和08细则分别进行分析计算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08细则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从6度区开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而89规范中从7度才开始考虑设防[6]。

b.08细则采用两水准、两阶段的设防标准,相比89规范的一水准、一阶段有较大的改进,增加了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和能力保护原则的有关规定,为确保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不至于发生倒塌或严重损伤奠定基础。

c.08细则取消了89规范中定义模糊的综合影响系数,增加了场地系数、阻尼调整系数、竖向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导尿管内容,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单跨跨径大于150 m的特大跨径桥梁,进一步分析了桥梁的抗震设防类别,并给出了相应抗震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

d.文中以生米大桥特有的大跨度飞燕式桁架拱桥为例进行计算,结果发现08细则下的地震荷载是89规范下的几倍。因此,按08细则下的设计原则,许多旧桥梁将不能满足抗震验算的要求,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JTG/T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JTJ004-8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周泳涛,刘延芳,鲍卫刚.新、旧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实桥计算比较[J].世界桥梁,2010(3):28-31.

[4]廖宜勤,王朝华.南昌生米大桥总体设计[J].世界桥梁,2005(3):1-4.

[5]王朝华,张金灵,谢慰孙.南昌生米大桥工程建设管理与技术创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抗震规范解析 篇三

[关键词]民行检察;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民行检察建议

2009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下称《检察建议规定》),这是最高司法机关首次就检察建议问题出台专门文件。此前,有关检察建议的规定散见于多部部门法、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中,条文分散且规定不具体。以民事行政检察建议(下称民行检察建议)制度为例,其法律授权只有来自于《宪法》、《人民检察检察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关于法律监督权的规定及《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下称《民行办案规则》)等法律文件的少量规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检察建议相关法律规范进行解析,深化对检察建议理论问题的认识,总结过去开展该项工作的经验,保障民行检察建议的规范适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民行检察监督工作。①

一、有关民行检察建议的现行规范解析

规范既是检察建议的依据,又制约了检察建议的范围。②关于检察建议的规范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规定,主要是《宪法》、《检察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审判享有监督权,但具体的监督方式只有“抗诉”而没有“检察建议”的提法;第二个层面是对检察建议作出直接规定,本文列举如下:一是《检察官法》③第33 条第2项“提出检察建议或者对检察工作提出改革建议被采纳,效果显著的,应予表彰”。这一规定表明法律对于检察建议工作方式的承认;④二是《民行办案规则》第四十七条向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的四种情形⑤和第四十八条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的三种情形,⑥作为对这一规定的回应,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 年《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中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提出检察建议书的,人民法院应认真研究以改进工作;经与同级人民法院协商同意,对个案提出检察建议书的,如符合再审立案条件,可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三是《两高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第九条⑦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符合抗诉条件以外的其它违法情形应当发出检察建议;四是《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这一地方性法规对检察建议的规定;⑧五是《两高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决定》、《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开展违法行为调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民事行政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的指导意见》等各级司法机关文件对检察建议作出不同程度的规定;五是前文提到的《检察建议规定》,对检察建议的提出原则、发送对象、内容要求、适用范围、提出程序、制发主体、审批程序等内容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上述规范构成了以下检察建议相关问题的主要内容:

(一)民行检察建议的分类

1.诉讼监督类的检察建议

诉讼监督类的检察建议是指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就法院在审判、执行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情形向人民法院发出的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属于诉讼监督类检察建议的一种。是指对于不符合抗诉条件但确需纠正的生效裁判,或者符合抗诉条件经与法院协商法院同意再审的生效裁判,人民检察院建议法院启动再审程序。

2.综合管理类的检察建议

综合管理类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或其它企事业单位存在制度隐患或人员严重违背职责纪律的情形发出的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二)民行检察建议的适用规则

必须明确的是,检察建议不同于抗诉等法定的监督手段,它可以适用于诉讼活动的任何阶段,⑨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均可成立。

1.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规则

根据《民行办案规则》第四十七条和《两高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第七条的规定,原判决裁定符合抗诉条件或民事调解、行政赔偿调解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法检两院协商一致,人民法院同意再审的,人民检察院可向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决定》第十三条第(二)项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再审检察建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当依法再审,认为不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两高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第七条更明确人民法院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查并将审查结果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如果人民法院决定不予再审而人民检察院认为该决定不当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2.一般诉讼监督类检察建议的适用规则

一般性检察建议适用情形有:(1)原裁定确有错误但依法不能启动再审程序予以救济的;(2)再审庭审活动违反法律规定的;(3)不符合抗诉条件但确属违反法律规定,又不适用再审程序的;(4)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不规范、存在制度隐患或审判执行人员严重违纪;(5)执行活动违法、超期执行、消极执行或执行裁决法律文书违反法律规定的,⑩对于上述检察建议,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后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并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对回复意见有异议的,可以通过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3.综合管理类检察建议的适用规则

人民检察院发现有关国家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存在制度隐患,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重违背职责,可以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

二、与检察建议相关的两个理论问题

(一)權力的渊源——检察建议的正当性与必要性探讨

1.检察建议权力的正当性

本文认为,检察机关监督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职责源于宪法授权,检察机关对所有涉及法律实施的违法行为均可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监督。目前,已经有大量规范性文件确认了检察建议的正当性及相关操作规程,这表明在我国现行的法制框架内,民行检察建议与民行抗诉等法定监督方式一样,已成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法律监督不可或缺的一项权能。{11}

2.检察建议适用的必要性

第一,检察建议的适用有效弥补了一般违法情形无法以抗诉方式进行监督的中空地带,也助推了执行监督工作的开展;第二,检察建议作为一种柔性监督方式,更容易达致良好的监督效果,尤其是再审检察建议更容易被法院接受,有效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12}第三,检察建议的适用节约了诉讼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第四,检察建议的适用促成了基层检察院的职权发挥。

(二)权力的边界——检察建议的强制性问题

检察建议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方式,属于公权力的范畴,具备公权力的基本属性;此外,对权力的监督不能依靠权力的自觉接受,而应当有监督手段强制属性的制度保障,否则监督权力就会被虚置。{13}当然,检察建议落脚点在“建议”,是一种“柔性监督方式”,检察建议与其它检察职能相比,以及诉讼监督类和综合管理类两种检察建议相比,强制性程度又存在区别。

1.制度的功能决定制度的规则,监督手段的法律效力和强制属性是监督效果的保障,没有强制力的诉讼监督不是真正的法律监督。{14}但检察建议既不具备确认实体性权利的权能,也不必然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其强制性弱于“抗诉”手段。

2.综合管理类检察建议针对的问题多数涉及行政管理,检察监督应尽量后置,因此其强制属性限于建立强制回复制度。至于是否采纳由行政机关自主决定,但如果不予采纳的原因明显不合理,应建立相应的后续监督途径。

三、笔者所在院近年来民行检察建议适用实务的经验总结

(一)笔者所在院近年来适用检察建议的总体情况

2010年笔者所在院共发送检察建议70份,是近年来发送检察建议数量最多的一年,包括一般诉讼监督类检察建议67份,再审检察建议2份,综合管理类检察建议1份。内容主要集中在审判程序、送达程序、法官释明义务、裁判文书严谨性和执行活动违法等问题,大多数针对不符合抗诉条件但确实存在违法现象的情形发出,基本达到了以检察建议的适用弥补立法不足的初衷,且监督实效明显。有66份得到法院书面回复,其中又有60份的纠正意见被法院采纳,检察建议总体采纳率超过80%。如谢某申请执行监督案,人民法院采纳检察建议的大部分纠正意见,撤销了对涉案房产的拍卖,并函复委托执行法院对执行依据进行审查,有效地维护了申诉人的合法权益;针对51件公告送达不当的申诉案件发出的检察建议被人民法院全部采纳,表示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后进一步规范送达活动;针对在陈某某行政诉讼申诉案办理过程中发现的房产登记管理部门存在的管理漏洞发出检察建议,受建议单位深圳市房地产权登记中心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

此外,2008年至今笔者所在院共发送再审检察建议11份,其中针对王某某劳动争议申诉案等三件案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促使人民法院再审三件涉及国有资产处分的民事生效调解案,法院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原生效的三份民事调解书,驳回原审原告的诉讼请求,成功避免了七十余万元国有资产的流失;针对在某执行监督案件中发现的房产纠纷生效裁判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也顺利启动了再审程序并获改判,法院撤销了两案原生效裁判,保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实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完善对策

1.缺乏法律的明确授权是检察建议工作开展受阻的根本原因,实践证明检察建议确有法定化之必要。因此,学界呼吁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两部法律中明确检察建议等监督手段的声音由来已久。{15}

2.目前的检察建议大多为事后监督,而最新的地方人大决定已确认将检察建议监督方式延伸到诉讼的各个环节,对此,未来应适度扩大民行检察建议的监督视野和适用规模。

3.检察建议文书形式、内容不理想,影响检察建议效果的实现。笔者所在院民行部门针对形式不规范问题做了大量改进工作,如对再审检察建议和其它检察建议分别编号,统一首部、尾部等行文格式,完善制发流程等。内容上切实加强文书说理性、针对性和建议性。

4.检察建议回复、采纳率不稳定,监督实效难以保障。在法律或司法解释中明文确立检察建议回复、采纳和跟踪回访制度将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注释]

①检察建议适用于检察机关的多个业务部门,本文主要论及的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领域的检察建议问题,下文提及检察建议,除作特殊说明外,均特指民行检察建议。

②万毅,李小东:《权力的边界:检察建议的实证分析》,《东方法学》2008年第1期。

③此处强调位阶,《检察官法》是唯一一部出现“检察建议”提法的法律。

④参见万毅、李小东:《权力的边界:检察建议的实证分析》,《东方法学》2008年第1期。

⑤第四十七条规定,下列情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一)原判决、裁定符合抗诉条件,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协商一致,人民法院同意再审的;(二)原裁定确有错误,但依法不能启动再审程序予以救济的;(三)人民法院对抗诉案件再审的庭审活动违反法律规定的;(四)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的其他情形。

⑥第四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有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一)有关国家机关或者企业事业单位存在制度隐患的;(二)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重违背职责,应当追究其纪律责任的;(三)应当向有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的其他情形。

⑦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本意见第五条、第六条以外违反法律规定情形,不适用再审程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⑧参见该《决定》第七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八条。

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第七条。

⑩《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民事行政执行活动实施法律监督的指导意见》第九条、第十条。

{11}张智辉:《论检察机关的建议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2}高立新、龚瑞:《民行检察中的再审检察建议》,《中国检察官》2006年第5期。

{13}参见张智辉:《论检察机关的建议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4}参见付子堂主编:《法理学初阶》,法律出版社,第349页。

{15}万毅,李小东:《权力的边界——检察建议的实证分析》,《东方法学》,2008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张卫平.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付子堂主编.法理学初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李征.中国检察权研究——以宪政为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4]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张卫平.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7]许海峰.法律监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8]万毅,李小东.权力的边界:检察建议的实证分析[J].东方法学,2008(1).

[9]吴锋,孔丽丽.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问题与出路[J].人民检察,2008(14)

[10]高立新,龚瑞.民行检察中的再审检察建议[J].中国检察官,2006(5).

[11]杨文书.检察建议基本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2005(9).

[12]张智辉.论检察权的构造[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4).

[13]张智辉.论检察机关的建议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2).

[14]常丽.民事检察建议——从試点到制度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0.

4.解析关于规范性文件就应当规范 篇四

规范性文件就应当规范

作者

大悟县地方税务局 李景然

【案情】

二○○一年四月,大悟县地方税务局稽查局在对京珠路大悟北段潜江市公路建设工程公司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在京珠路施工过程中,采挖工程用土石方,并且与当地政府鉴定协议,开采工程所需砂石。稽查局根据相关税收政策的规定,认定该公司开采应税矿产品应当依法缴纳资源税。于是对该公司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该公司申报其应纳资源税。

潜江市公路建设工程公司认为,建筑施工单位自采自用砂石、粘土不应缴纳资源税,拒绝申报应纳资源税,也拒绝提供其开采砂石的相关资料。

县稽查局通过到当地政府调查,并走访了其他开采砂石单位和个人,了解到了该公司开采时间及数量,并取得了该公司开采砂石的相关证据资料。

稽查局认为该公司开采砂石的行为应当缴纳资源税,且该公司已超过了纳税申报期,于五月八日对该公司不申报纳税的行为下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罚款玖仟元,并通过县城建局定额管理站到实地勘测出工程用砂、石、土的数量,推算出该公司开采应税矿产品应纳税额。

五月十八日,稽查局又到县地矿局调查取证,县地矿局认定该公司开采的河砂属矿产资源中的天然石英砂,河卵石岩性以石灰石为主,据此核定该公司应纳资源税25万元,并通知该公司交纳,潜江市公路工程公司拒绝交纳县稽查局核定的应纳税款。

由于该公司拒绝交纳税款,稽查局申报县地税局通知其开户银行扣缴了应缴税款及滞纳金,该公司不服地税

1局的强制执行措施,起诉到大悟县人民法院。

原告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其他有色金属矿原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征收或者暂缓征收资源税,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至今为止,湖北省人民政府并未作出在我省开征非金属矿原矿(含沙卵石)资源税的决定,更未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而省地税局文件认定沙、石、粘土按其他未列举名称的非金属矿原矿征收资源税。“被告以省地税局的文件为依据对非金属矿原矿征收资源税显然缺乏法律依据”。因此被告的行政处罚决定及强制扣缴税款措施缺乏事实依据,适用法律错误,处罚程序违法,要求被告退还扣缴的税款。

被告认为对原告的处罚是依法行使职权,原告在工程施工中开采、收购了工程所需河砂、卵石、碎石等建筑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规定开采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因此原告应在法定期限内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原告仍未办理纳税申报,因此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事实清楚,程序是完全正确的。

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是否应当征收资源税原告无权诉讼,《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因此原告对税务机关是否该征税问题应当先缴税再复议,然后才能起诉。

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认为被告作出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的程序合法,措施得当。但是强制执行的税款是否应当征收存在复议前置问题,应当另案审理,但是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是否应当征税又是税务行政处罚和强制执行的基础,因此,人民法院决定暂行中止该案的审理,要求原告对征税问题进行复议后再一并审理。

潜江市公路建设工程公司又申请孝感市地方税务局对该案进行复议。在复议过程中,县地税局认为该公司开采的河卵石矿质属石灰石,根据《实施细则》规定石灰石属列举名称的矿产品,应当征收资源税。《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京珠公路建设取土是否征收资源税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规定修、筑路所用砂、石、粘土应当按照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征税。

复议机关认为,未列举名称的非金属矿原矿是否征税应当由省人民政府确定,湖北省地方税务局的《批复》中将河砂、粘土按照未列举名称的非金属矿原矿征收资源税,明显越权,因此不能作为征税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中《矿产资源分类细目》规定,河砂属于天然石英砂,资源税税目中只列举了石英砂,因此河砂属未列举名称的非金属矿原矿。通过相关部门认定河卵石的岩性以石灰石为主,因此复议机关认为对河卵石征收资源税法律依据充足,对粘土、河砂等其他未列举名称非金属原矿征收资源税法律依据不足。因此撤销县地税局的扣缴税款通知书,要求县地税局重新核实沙、石、土的数量后,重新核定应纳税额。

经过重新核实后,县地税局核定原告开挖河卵石应纳资源税三万元,退还了余下多征税款,原告因此也撤回向了人民法院的起诉书。

【评析】:

一、现行规范性文件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而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是依据抽象行政行为作出的,如果抽象行政行为不合法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就难以保证,虽然,抽象行政行为不被当事人直接诉讼,但因执行抽象行政行为引发具体行政行为诉讼的案例是非常多的。

抽象行政行为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大量的规范性文件,从总量上看,规范性文件的总值大大超过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从行政法制工作的角度看,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对于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起到有效的执行作用,在行政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应该看到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越权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情况严重。

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相当广泛,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存在着严重的越权行为,既有上下级行政机关的纵向越权,也有同级行政机关之间的横向越权。

由于我国现行行政法调整的范围较窄,某些管理领域往往先由国家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调整,部分规范性

文件在行政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一些不合法的规范性文件,会严重影响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导致具体行政行为不合法。

如《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娱乐业营业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01]73号)将部分娱乐业税率调整为20%,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款规定“纳税人经营娱乐业具体适用的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本条例规定的幅度内决定”。

因此财政部的文件属于同级横向越权行为。

2、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与上一级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行政法规不相符合,甚至出现抵触,使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在实施中发生变形,如本案中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征收资源税征税问题。

湖北省地税局《关于资源税几个政策问题的通知》(鄂地税发[1994]015号)、《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的通知》都明显越权确定了资源税税额、减免税等问题。

这不仅与《暂行条例》的立法内容相违背,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税管理法》规定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外,任何机关不得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的规定相违背。

又如在《暂行条例》第七条第三款规定的资源税减免权为: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税、免税项目,而在财政部制定的《实施细则》第四条第二款中却规定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其他有色金属矿原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征收或暂缓征收资源税。这明显越权授权省级人民政府有减免税权。

3、没有遵循必要的程序规则,有的行政机关往往根据某一领导的一个批示甚至一句话或一次大会发言,便匆匆起草一个文件,行政机关内部职能部门也是各行其是,隔行如隔山,对重要性文件没有经过认真、周密的调查研究,更没有在一定范围内经过相关人员的必要讨论和磋商,不广泛听取意见,便草率发文或公布,缺乏应有的程序规则予以制约。

二、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1、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

为了规范规章、法规的制定程序,国务院颁布了《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许多部门也制定了本部门的规章制定办法,对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也应符合一定的操作规程,经历必要的程序和合理步骤,使行政机关这种抽象行

政行为做到针对性强,更加科学合理。

2、落实公开、公正制度。

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涉及对外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还应当听取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增加规范性文件的透明度。规范性文件形成后还应及时公布,便于贯彻,更有利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3、严格划分制定权限。

对不属本级管理的事务不得越权制定文件,对需要部门协调的及时相互沟通,对属于上级权限的应及时请示,对本部门需要创立规章的不应以规范性文件代替,同时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应当加强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建立严格的会签制度,对涉及法规性内容应当有法制工作部门的意见。

4、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检查。

对于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有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应经常检查所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不合法的文件应当撤销或变更。行政机关内部法制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对本部门的文件进行清理,建立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制度。

在司法监督中,人民法院对审理案件中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应当严格鉴别和判断,对于不合法的规范性文件不予采信,同时可以采用司法建议方式向规范性文件制定单位及其上级机关提出修改建议,促进行政机关及时纠正。

在贯彻规范性文件时,要经常听取下级、社会各界对执行规范性文件的意见,发现有违法或者有不合理问题应当及时修正。

规范性文件修改、制定的及时性正是加强行政管理所需要的。因此行政机关应当在搞好调查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为贯彻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服务。

5.抗震规范解析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五号文件的规定,符合“脱胎换骨,更名改姓” 重组条件的公司在进入重大资产重组程序,股票停牌后,应在(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 部和上市公司所在地证监局提交关于公司申请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报告。

A.10 B.30 C.5 D.15 2.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四号文件的要求,上市公司申请重大资产重组停 牌的,应当在停牌后(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提交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

A.10 B.15 C.5 D.30 3.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作出重大资产重组决议后的 次一工作日公告该决议,并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编制申请文件,委托独立财务顾问在(个工作日 内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同时抄报派出机构。

A.3 B.15 C.5 D.10 2.根据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一号文件的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延期复牌公告中 披露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基本情况、目前进展、延期复牌的原因和预计复牌时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原则上 只接受(次延期复牌的申请。

A.2 B.3 C.1 D.4 3.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就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作出决议,必 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以上通过。

A.1/2 B.2/3 C.3/4 D.1/3 3.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七号文件的规定,借壳上市的标准是:除符合《重组办法》 第十条、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要求外,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年 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万元。

A 3, 2000 B5, 3000 C2, 2000 D8, 5000 3.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八号文件的要求, 上市公司应当披露案中披露标 的企业的历史沿革情况,如:公司设立至预案披露前历次增资、股权转让的情况、最近(个月内进行 的增资和股权转让的相关作价及其评估(如有、股东构成变化的情况等,特别是历史上曾为本上市公司 或其他上市公司所控制的情况

A48 B24 C72 D 36 1.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 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 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抄报该上市公司所在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通知该 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A10%, 3 B 5%, 3C10%, 5 D5%, 5 1.根据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六号文件关于向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的方式的规 定,对于目标公司股票市场价格高于现金选择权价格(、投资者申报将导致重大损失的,由上市公司自 行组织股东申报。

A.10% B.15% C.20% D.5% 2.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的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大会作出重大资产重组决议后的 次一工作日公告该决议,并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

编制申请文件,委托独立财务顾问在(个工作 日内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同时抄报派出机构。

A.10 B.15 C.5 D.3 2.根据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一号文件的规定, 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公 司管理部提出停牌申请时,应当提交经公司董事长签字的停牌申请,说明停牌原因,对连续停牌期限做出 明确承诺,连续停牌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天。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4.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购买、出售资产, 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A.购买、出售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净资产额的比 例达到 50%以上,且超过 5000万元人民币

B.购买、出售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净资产额的比 例达到 50%以上且超过 3000万人民币

C.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 例达到 50%以上

D.购买、出售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同期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 告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 50%以上

5.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有下列(ABCD 情形之一的,收购人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出 免于以要约方式增持股份的申请。

A.中国证监会为适应证券市场发展变化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而认定的其他情形

B.收购人与出让人能够证明本次转让未导致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C.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批准,收购人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导致其在该公司拥有 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 30%,收购人承诺 3年内不转让其拥有权益的股份,且公司股东大会 同意收购人免于发出要约

D.上市公司面临严重财务困难,收购人提出的挽救公司的重组方案取得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且收购 人承诺 3年内不转让其在该公司中所拥有的权益

6.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八号文件的规定,重组预案公告中,交易标的为 股权类资产的,应另外披露(ABCDE。

A.标的企业在预案披露前十二个月内所进行的重大资产收购出售事项, 以及标的企业目前的未决诉讼、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为关联方提供担保等

B.该标的企业是否存在出资不实或影响其合法存续的情况

C.交易标的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应当披露是否已取得该公司其他股东的同意或者符合公司章程规 定的转让前置条件,如尚未取得的,应承诺在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前取得

D.案中披露标的企业的历史沿革情况

E.上市公司在交易完成后将成为持股型公司的,应当披露作为主要交易标的的企业股权是否为控股权 4.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一号文件,按照《重组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 完成相关审计、评估、盈利预测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具体事项和股东大会召开时间 的,应当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提交下列文件(ABCDE A.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要求的其他文件

B.相关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评估报告、盈利预测报告和法律意见书等文件(如有

C.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及其摘要 D.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E.董事会决议及其公告、股东大会召开通知

5.按交易类型分类,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可分为以下(ABCD 几类。A.向收购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B.通过现金购买或出售资产

C.向原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D.向独立第三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6.根据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六号文件的规定, 上市公司出现如下(ABCDE 情形的,应当给予其流通股股东现金选择权

A.上市公司分立成两个以上(含独立法人的,上市公司给予其股东现金收购请求权的

B.上市公司被其他公司要约收购,收购人以股份或其他证券作为支付手段的 C.其他需要向股东提供现金选择权的申报

D.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其他公司,上市公司给予其股东现金收购请求权的 E.上市公司被其他公司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的

4.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 第五号文件的要求, 上市公司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 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拟

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并向上海 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申请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除满足发行 股份购买资产达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 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标准外,还应当满足下列条件:(ABCDE A 不存在可能让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时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取得不合理的利益, 或者可能进一 步损害上市公司、其他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

B 因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已经离任;C 重组方应当提出切实可行的重组方案, 在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应当发生实质性改变, 即 “脱胎换骨, 更名改姓” ,重组完成有助于减轻或消除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

D 已经停止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做出必要的补救,并且发行股份将有助于减轻或者消除违法违规行为造 成的不良后果

E 涉嫌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时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已经变更,或者将因发行股份导致其变更

4.收购及权益变动信息披露主要关注的问题包含以下(ABCD 等几个方面。A.收购人是否具备收购上市公司的资格 B.收购的目的及后续计划 C.收购人及其实际控制人的产权控制关系 D.收购人的实力、资金来源 6.根据《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 》的规定,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应当符合以下条件(ABCDE。

A.公司股票上市已满一年

B.回购股份后, 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布原则上应当符合上市条件;公司拟通过回购股份终止其股票上市 交易的,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并取得证券交易所的批准

C.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D.公司最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行为

E.回购股份后,上市公司具备持续经营能力

7.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购损害被收购公司及其股东的合 法权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

A.收购人最近1年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 B.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 C.收购人最近3年有严重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其他情形 E.收购人为自然人的,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情形 A B C D

三、判断题

7.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八号文件的规定,为便于普通投资者掌握重组预 案的特定风险,上市公司应针对本次重组预案的实际情况,按照重要性原则,只需披露可能直接对本次重 大资产重组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正确 错误

8.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与交易对方就重大资产重组事宜进行初步磋

商时,应当立即采取必要且充分的保密措施,制定严格有效的保密制度,限定相关敏感信息的知悉范围。上市公司及交易对方聘请证券服务机构的,应当立即与所聘请的证券服务机构签署保密协议。(正确 错误

9.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 行股份的 5%后,其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达到或者超过 5%的, 应当依照规定履行报告、公告义务。(正确 错误

10.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一号文件的规定,上市公司在获悉股东、实际 控制人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时,应当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并披露影响股票价 格的重大信息。(正确 错误

7.根据《关于上市公司立案稽查及信息披露有关事项的通知》 ,在执法人员对上市公司进行非正式调查阶 段,上市公司原则上可不对外披露。(正确 错误

8.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八号文件的规定,标的企业有土地使用权、矿业 权等资源类资产,或有重大债权债务的,应参照非股权类资产披露要求披露相关情况。(正确 错误

10.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少于 30日,并 不得超过 60日。(正确 错误

9.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收购人可以采用现金、证券、现金与证券相结合等合法方式支 付收购上市公司的价款。(正确 错误

8.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收购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 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 30%,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发出全面要约或者部分要约。(正确 错误

9.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一号文件的规定,上市公司在获悉股东、实际控 制人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时,应当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并披露影响股票价格 的重大信息。(正确 错误

6.抗震规范解析 篇六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咫尺(zhǐ)

晴岚(lán)蹁跹(biǎn)月梭(suō)....B.饯行(jiàn)天霁(jì)

琉璃(liú)

阑干(lán)....C.绮窗(qǐ)

禾黍(sù)

奇擎(qínɡ)饮涧(jiàn)....D.翡翠(fěi)

楸梧(qiū)霎时(shà)

帘栊(lǒnɡ)....解析 A项“蹁”应读piān;C项“黍”应读shǔ;D项“栊”应读lóng。答案 B 2.下列书写跟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B.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C.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D.血华杜宇啼,阴洞飞廉吼。比人心山未险。解析 D项应写作“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答案 D 3.下列句子、作者和朝代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间月缺花飞——关汉卿——元代 B.晚霞明雨收天霁——马致远——元代 C.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马致远——元代 D.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张可久——元代 解析 这是关汉卿的曲词。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马致远的曲句的是()A.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D.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解析 C项这是关汉卿《[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中的句子。答案 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美国大学生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掌握汉语并熟悉中国文化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很有益处。

B.即将出台的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将使钢铁等行业生产潜能、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在几年内得到发展。

C.所谓费改税,就是把过去各类收费和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水路的养护、管理等有关的费用改成燃油消费税。

D.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家政人员,政府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及农村贫困家庭人员中招聘,进行统一培训后上岗。

解析 B项搭配不当,“市场竞争力”可以“得到发展”,而“行业生产潜能”“技术水平”则不能;C项不合逻辑,大概念和小概念不能用“和”连接,只能用“或”;D项缺介词,在“政府”前加“由”。答案 A

二、填空题(14分,每空1分)6.散曲萌芽于________、________之际,金末,散曲这一新的诗歌形式已经成熟,至________代,散曲就进入了全盛时期。答案 宋 金 元

7.散曲可分为两类:________与________。

答案 小令 套数

8.王国维曾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谓一代之文学。”走进元曲园地,感受艺术魅力。阅读马致远,我们可以感受那颗“布衣中,问英雄,____________”的愤世嫉俗之心,又可领略凝情于笔端的“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秋景秋情。走近关汉卿,我们从中领略其对友人的真挚之恋,不禁吟唱:“愁的是________,恨的是________,爱的是________。”

答案 王图霸业成何用 枯藤老树昏鸦 抹回廊暮雨萧萧 筛曲槛西风剪剪 透长门夜月娟娟

9.元曲中不乏对山水的热爱之作,如白朴笔下的“啼莺舞燕,________________”倾诉对春的热爱;乔吉笔下的“________,几千年晒未干”透着对山川的赞叹;也不乏怀古咏史的名篇名句,有感于岳飞之事,发出“功成却被权臣妒,______________”的激愤;有感于社会黑暗,予以“不读书有权,________,不晓事倒有人夸荐”的批判。答案 小桥流水飞红 冰丝带雨悬霄汉 正落奸谋 不识字有钱

三、鉴赏题(2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张养浩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鉴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涧。

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且向昆仑顶上看。身安,倒头来无忧患;游观,壶中天地宽。

【注】①傀儡棚中闹:指戏棚里演戏的情景,这里喻指元代世情的纷纷扰扰,宦海险恶。(1)曲中连用了四个“也不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的?请结合全曲内容简要赏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连用四个“也不学”表现作者的隐居完全出于本心,并非模仿古人,表达了作者有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那种特立独行、超群脱俗的精神和旷达的内心境界。(2)作者把古人的行为与自己立誓跳出世情的纷扰、宦海的险恶而追求“身安”“无忧患”“壶中天地宽”的理想进行对比,表现作者对归隐生活的赞美。11.阅读下面一首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鸟飘飘„„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借代、反问。

(2)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1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1)这首曲抒发的感情是什么?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这首曲中景与情的关系。(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乡思情。从一、二两句可以看出。

(2)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作者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阅读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听 雨 季羡林

①“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②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③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④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⑤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的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生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⑥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13.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听雨时的喜悦感受——联想古人听雨有不同的境界——点出听雨喜悦的原因——表现自己的人生境界。

14.第③段中“我”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⑤段中却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矛盾。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也是个文人,也能感受到雨中的诗意,所以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现在听到雨声想到的是麦子获救之类的世俗现实民生问题,所以说是俗人。15.第③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印证“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2)用古人听雨的境界反衬自己听雨的境界;(3)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学色彩。

16.从文中来看,听雨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文中主要写到了哪些人生境界?请概括出来。(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执著于个人悲喜。(2)超越了人生的悲欢离合。(3)关注民生。

五、语言运用(21分)

17.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8分)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寄奉”改为“惠赐”;②“过目”改为“拜读”;③“些许”改为“莫大”;④“惠存”改为“珍藏”;⑤“光临”改为“前往”。(答对四处即可)18.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字。(5分)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19.下面是某校团委书记19.下面是某校团委书记在同学们的18岁成人仪式上的致词,请你根据语境,在横线处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18岁,这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羡慕的年龄!在儿童、少年眼里,18岁的人是大哥哥、大姐姐,因为你们________、________;在中年人、老年人眼里,18岁的人是岁月的富翁,因为你们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高大强健 青春妩媚 身姿矫健 年轻有为

六、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40岁后才赴京城赶考。但两次都没考中,第三次才榜上有名。高兴之余,他提笔写下了《登科后》一诗,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诗的后两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后来,人们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概括出了“走马观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只是粗略地观察。但是在生活、学习中,有时确实不能“走马观花”,但有时却可以“走马观花”。你的体会呢?

7.对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两点讨论 篇七

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2010)(以下简称新抗规)已于 2010年12月1日在全国执行。在新抗规里,我们看到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对民用建筑的抗震措施上加强了,尤其是框架结构和底框等,同时更加强调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在笔者对新的规范学习中,发现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1剪重比

在6度区,对建筑结构的剪重比有了强制性要求。抗震规范5.2.5条中规定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undefined

式中 Veki—第i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λ—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该条在规范条文中的解释是: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段下降较快,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5 s的结构,由此计算得到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太小。故出于对结构安全的考虑,提出了对结构总水平地震剪力及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最小值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烈度下的剪力系数。当不满足时,需改变结构布置和调整结构总剪力和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使之满足,对于后一种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调整方法,同时还对具体的情况需采用哪一种方法也作出了规定。由于本条是强条,而且6度区也是必须满足这样的规定的,所以,必须在计算中对计算成果校核和检查,并按更严格的条件来执行此强条。下面分两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注:1.基本周期介于3.5 s和5 s之间的结构,按插入法取值;2.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 g和0.30 g的地区。

1.1 坡地建筑地震影响系数

按新抗规4.1.8条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建造丙类及丙类以上建筑时,除保证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应根据不利地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1.1~1.6范围内采用。这样在设计中,由于体系过柔,采用增大系数后的最大地震影响系数来计算可能满足规范5.2.5条的剪重比规定但不满足λ=0.2αvmax的要求,因此,该结构体系可能不合理或抗侧刚度较小。

1.2 有地震地震小区划的大城市

按新的建筑抗震规范的下列条文: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该条为强制性条文;1.0.5一般情况下,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所对应的烈度值)。

在一些特大城市如武汉,有自己的专门地震小区划,在国家的标准上更对场地的参数细分和严格的标准。比如武汉市三环内的ⅠA区,其相应场地的地震参数见表2。

按新抗规规定,武汉是6度设防,为设计地震第一组。地震小区划的武汉三环内ⅠA区的规定其最大地震影响系数为0.045,但该分区内罕遇地震最大影响系数小于0.280。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要不要考虑λ≥0.2αvmax还是按表1中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执行,笔者建议还是λ=0.2αvmax来执行这条强条,同时视具体情况调整结构布置。因为αvmax系数放大了,则最小剪重比的数值也应λ=0.2αvmax来放大。比如6度区的山地建筑中当最大地震影响系数为0.060时,就不是表一中对应的0.008或0.006,而是λ=0.12。在遭遇中震和强震时建筑物具备必须的抗震性能,由此建筑物必须具备相应的抗侧刚度。按李国胜总结的观点看,我国的抗规的剪重比比欧美的小[3]。所以,我们在执行中尽量还是按λ=0.2αvmax来满足最小剪重比的要求,否则调整竖向抗侧构件布置方案。

2山地建筑抗震问题

在汶川地震中,大量的山地建筑震害严重,主要是构造措施和结构布置不当造成的。在西南山区用地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山地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山地切坡修建建筑,对边坡必须支护,同时还要考虑地震放大系数和基础的稳定性及建筑物抗滑及抗倾覆,有必要对此展开专门课题研究,保证加强山地建筑的延性要求。山地建筑除了边坡稳定、基础稳定等问题外,还需考虑地震作用下地形的放大系数。由于一般具有以下三种结构形式。

2.1 错 层

为了减少对边坡的扰动,应尽量减少土方开挖,往往在同一建筑物内形成了不同标高的楼地面,造成错层建筑。错层建筑除了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外,高层还要满足高规的要求(见图1)。

山地建筑的错层一般在底部几层,所以更需注意抗震的延性要求和抗震计算要求。

2.2 掉 层

有些时候规划设计中,场地竖向设计没有过多的考虑结构施工图设计的技术措施要求而切坡形成的台阶坡地高差较大时,或山地地形高差较大时,此时,建筑物内楼地面高差达一层以上时,就形成了掉层建筑(如图2)。

2.3 台阶式

台阶式建筑一般顺坡势跌落,成阶梯状的布置(如图3)。此时,与前两者相比较来说,此种结构具有稍微好一点的抗震性能。

总的来讲,前两种抗震更不利,尤其是掉层建筑在汶川大地震中有大量破坏,主要集中在掉层处的桩或柱剪切破坏,因此在这些部位的桩或柱截面要足够,箍筋及竖向筋必须满足抗震性能要求。同时也可以在掉层或错层处采用抗震缝分开,避免形成错层或掉层建筑。山地高层建筑更应严格进行是否超限审查,采取严格的抗震措施要求。同时,基础桩本身必须具备稳定性和抗倾覆要求。采用人工挖孔桩时,边坡最里侧和最外侧人工挖孔桩扩大头应采取如下配筋方式(见图4)。

基础桩身挡土侧配筋较大,可以把多排桩联结,构成刚架桩,共同抵抗水平力。如采用较宽的承台梁,也可以采用地拉梁。为了保证上部结构出现塑性铰之前竖向构件底端不出现塑性铰,必须在桩顶一定范围内箍筋加密,并同时剪力墙基础托梁按具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支梁设计及施工,保证剪力墙底端的延性构造措施和抗罕遇地震下倒塌的措施。为了减少桩基的截面,但同时又要保证桩基有抵抗水平土压力或则滑坡推力的刚度,可以采用加型钢的桩基,如图5。

总的来说,山地建筑除了做好概念设计、加强抗震措施外,还需构建空间模型或基础、地基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空间模型来计算,力求模型与实际受力状态相符合。

3结束语

地震的破坏力是巨大的,而我国大多数地方是抗震设防区,抗震设防工作任重道远。在结构设计中,必须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满足建筑物在正常施工及合理使用下达到建筑物的结构合理使用年限。而在抗震设防区,必须做到抗震措施和抗震计算相结合,加强抗震概念设计,尤其是保证结构必须具备一定的延性设计。执行新的抗规时,具体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1)剪重比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同时可以比规范略大。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当αvmax按某种倍数放大时,应按λ=0.2αvmax来执行;

(2)山地建筑的设计必须满足延性要求,并同时需与方案阶段的结构进行抗震性能优化设计,最好是采取空间模型建模计算同时采取抗震措施以达到抗震性能要求;

摘要:新的建筑抗震规范已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在设计中,笔者发现在应用新抗规时一些有待于进一步讨论的地方,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剪重比、山地建筑抗震、计算模型及抗震措施等。本文特地提出讨论,供同行指正。

关键词:剪重比,山地建筑,抗震措施

参考文献

[1]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常见疑难问题的分析和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5]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吴曙光.建筑岩质边坡稳定与控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7]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8.抗震规范解析 篇八

关键词 查新报告 撰写规范 解析 实践问题

分类号 G252.7

为规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格式,2013年4月25日,在4年试行的基础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正式发布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简称《规范》)[1]。作为指导查新报告撰写的纲领性文件,《规范》立足于多年来的科技查新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确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的基本框架,对于保障科技查新质量,实现科技查新持续良性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笔者根据《规范》2年来的实践,对《规范》基本内容及特点进行解析,并探讨实际运行中的一些问题,以使《规范》与时俱进,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具有指导意义。

1 《规范》基本内容简介

《规范》第一节介绍了查新报告的内涵及制定《规范》的意义,其余为《规范》的主体内容。《规范》主体内容共分为4个一级条款,19个二级条款,最细分至三级条款。其中第2条款“查新报告各项内容的撰写格式”共有16个二级条款,为整个《规范》的核心所在。

2 《规范》特点解析

2.1 科学界定查新报告的内涵,具有创新性

《规范》第一节开宗明义,介绍了查新报告的内涵。“查新报告是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书的要求,通过查新项目的查新点与所查文献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对查新点作出新颖性判别后,以书面形式撰写的客观、公正的技术文件”。与原《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中查新报告的定义相比,该定义简要概括了查新的过程,并首次将查新报告定性为“技术文件”。笔者认为这里所述的“技术文件”隐含了四层意义:一是查新报告反映了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尤其是查新项目的技术创新所在;二是查新报告体现了查新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是查新人员(包括查新员、审核员)辛勤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三是查新报告强调技术性,不得带有赞誉、广告性用语等非技术性的论述;四是技术文件具有保密性,任何人不得擅自泄露。

2.2 严格统一撰写格式,富有人文精神

《规范》1.3字体要求规定:“中文使用宋体,外文、数字、符号等其他内容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宋体直接承传了中国书法楷书的精神,其平稳方正、朴实大气的特性,体现着查新人员的精神特质;Times New Roman字体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经典外观,有利于显现查新报告的权威性、公正性。正文采用小四号字体,而不是采用WORD默认的五号字体,这是由于查新报告具有鉴证性,为科技立项、成果鉴定、报奖等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最终的用户是评审专家,五号字体小,容易导致眼睛疲劳。经过实践验证,小四号字体大小最合适,既符合审美观,又节约纸张。又如《规范》2.10.3.4中述及“可以将检索词编号,但禁止用编号组配编写检索式”,目的是使检索式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如果换作编号组配,用户必须经过编号的转换才能明白检索过程,费时费力。细微之处,足见《规范》制订者丰厚的人文精神。

2.3 充分借鉴相关法律法规,注重法律效力

《规范》2.3指出:“委托人指提出查新申请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在查新中,查新委托人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查新项目单位的最高负责人(即法人),而查新项目完成者,则是查新工作中的联系人,他完成了查新项目,但因系“职务”研究成果,所以最终的成果所有权、处置权应归其单位[2]。在这里,借用了《专利法》中有关职务发明创造的规定。《专利法》第六条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当然,在查新项目中,也不能完全排除“非职务”研究的情况。在这种“非职务”研究情况下,委托人即自然人,即查新联系人本身。

《规范》2.16备注参考格式:“(1)本查新报告无查新机构的‘科技查新专用章’、骑缝章无效;(2)本查新报告无查新员和审核员签名无效;(3)本查新报告涂改无效”。强调了查新报告生效的条件,保证了查新报告的权威性,同时突出了查新人员对查新报告的法律责任,体现了《规范》本身的法律效力,符合 “法治”精神。

2.4 实施严格过程控制,意在查新结论

曾有文献指出《规范》轻过程而重结论[3],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查新结论是查新报告的核心部分,但忽视过程,谈何结论!查新结论的准确与否取决于是否实施严格检索过程控制。科技查新检索不同于普通的文献检索,查新检索要围绕查新点全面检索文献数据库,筛选出相关文献,最终出具客观、公正的查新报告,这就对检索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查新检索中,常见问题集中在三方面:检索数据库、检索词、检索式[4]。提高科技查新检索质量,优化科技查新过程控制,关键在于恰当选择检索范围,确定全面准确的检索词并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规范》2.10 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对检索范围(2.10.1:1-5)、检索词(2.10.2:1-3)、检索式(2.10.3:1-5)分别作了详尽的规定,共计13个三级条款,旨在构建查新过程控制的框架结构,实现查新质量的可控性。2.10.1.1指出文献检索范围“每部分都要列出检索使用的综合数据库(通用基本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在数据库筛选时,要根据检索课题需要,选择多个数据库互为补充,以提高查全率;根据课题的学科、专业,选择专业特色数据库,以提高查准率。2.10.2.3指出“检索词包括规范词、同义词、关键词、自由词、缩写词、上位词、下位词、相关词、国际专利分类号等”。这一条款体现了检索词的确定遵循“全面性、专指性”原则。《规范》中有关检索式的条款规定体现了切实可行的控制实施机制:针对查新项目的查新点,考虑检索词间的逻辑关系和组配方式;对检出结果为零的检索式,扩大检索范围,直至获得检索结果。对于获得的检索结果,《规范》分为检索结果归纳和相关文献列示两部分作了分别的阐述,共计2个二级条款,4个三级条款。至此,《规范》形成了严格的过程控制逻辑结构,即“检索范围-检索词-检索式-检索结果”,从而确保查新结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nlc202309011227

2.5 用词张驰有度,强调时效性

《规范》用词严谨又不乏开放性,张弛有度,字斟句酌,明确地表达了哪些条款必须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哪些条款可以参考执行。如:2.10.3.4述及“禁止用编号组配编写检索式”;2.10.3.5中述及“所列检索式的检出结果不得为零”。这些条款是必须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的。又如:2.10.3“检索式应为保证查全和查准而优选的一个检索式或几个分步检索式”;2.10.1.5“网络数据库资源足够丰富的查新机构,可以基于自有的网络数据库开展查新”。这些条款是开放性的,各查新站可参考执行。

《规范》中涉及时效性的地方有两处:一是2.14.1“鉴于查新工作的时效性,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二是条款3“以封页完成日期为始,查新报告的有效期为6个月”。这是由于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创新密集的崭新时代,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一方面查新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老化的知识结构,掌握新兴技术;另一方面,科技查新以新颖性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缩短查新报告的有效期是紧跟创新时代的步伐,体现查新本身时效性的特点。

3 问题及讨论

除了上述形式及内容所表现出的鲜明特点外,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规范》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值得商榷。

《规范》2.10.1.1述及“文献检索范围分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两部分”,将文献检索范围限制在数据库,完全摒弃了其他文献资源,如手工检索的工具书、期刊等。这是比较片面的。尽管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数据库能很大程度上满足科技查新的需要,并且由于便利快捷的特点,网络数据库已成为科技查新最主要的文献检索手段,但仍存在一些“盲区”,必须采用手检的方法来弥补。包平等人研究发现:国外全文型数据库的收录年限还没达到查新的要求,且仍缺少一定量的核心期刊,而“中国期刊网”和“维普数据”核心期刊收录不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最新期刊的滞后问题。因此提出:各查新机构根据各自学科核心期刊在数据库的收录情况,调整纸本期刊的馆藏格局,有意识地购买数据库中缺少收录的期刊;计算机检索要跟人工检索相结合,对于各学科中重要的核心期刊,如数据库中未收录,应采用手检的方法来弥补[5]。笔者也曾经提出:查新站必须形成以国际联机检索系统为主要手段,以电子资源为基础保障,以特色资源库为专业支撑,以纸质资源为有效补充的“四级互补”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才能较好地满足科技查新对文献信息资源完整性的需求[6]。《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也明确规定:应当以机检方法为主、手检方法为辅。因此,笔者认为,文献检索范围中应考虑其他文献资源,相关表述采用开放式表述为佳,如2.10.1.1可表述为“文献检索范围分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及其他检索工具”,或“文献检索范围由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等组成”,并相应增加其他检索工具的规定。

《规范》2.10.1.4指出“有些查新项目(如:产品类查新)可进行互联网等其他方式的补充检索”。这里用了开放性条款来进行表述,但实践证明:对于产品类查新,必须进行互联网等其它方式的补充检索。搜索引擎是科技查新中的重要工具,更是产品类查新的必备工具。利用搜索引擎,可获取产品结构、技术参数等学术文献库难以获取的信息,尤其是在产品类查新时,往往会对查新新颖性判断产生直接的影响[7]。如查新项目“新型卸货平台”原查新点:“采用整体平台结构设计,面板底部骨架采用‘I’型钢支撑结构;一体式液压系统设计;28吨支撑腿结构;开放式底座结构;防夹脚设计”,在学术数据库中未检索到密切相关文献,但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却检索到广州市万盛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液压式卸货平台的网络产品,结构特点与该查新项目完全相同,从而否定了该查新项目结构上的新颖性。

4 结语

《规范》在汲取科技查新相关理论和法律法规精华的基础上,总结试行《规范》的经验和建议,立足科技查新实践,经过查新专家和查新工作者充分的研究和讨论才得以面世。各项条款适应当代创新社会发展要求,对规范查新报告撰写形式、提高查新报告质量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加强《规范》的宣传培训工作;通过定期抽检各查新站查新报告,了解并公布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不断总结《规范》在实施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而及时修订、完善《规范》,促进科技查新走长期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 1 ]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关于规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的通知[EB/OL].[2015-02-06].http://www.cutech.edu.cn/cn/zxgz/2013/04/13669979905101

36.htm.

[ 2 ] 张柏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

[EB/OL].[2015-02-08].http://www.docin.com/p-6976

86221.html.

[ 3 ] 杜璟,左文革,王超,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报告撰写规范》分析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6):81-85.

[ 4 ] 张群.面向创新体系的科技及社科查新[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11.

[ 5 ] 包平,唐惠燕,刘丹,等.科技查新核心文献保障体系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2):98-101.

[ 6 ] 张群.教育部查新站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9):89-92.

[ 7 ] 张群.科技查新与社科查新的比较分析:基于查新项目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97-100.

张 群 江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江苏无锡,214122。

张柏秋 吉林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12。

(收稿日期:2015-07-06 编校:刘勇定)

上一篇: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下一篇:四川大地震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