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作文

2024-10-14

苦难中作文(精选13篇)

1.苦难中作文 篇一

三月,武汉的樱花又开了,我曾无数次幻想过,樱花树下有自己赏花的身影,瓣瓣樱花飘落,洒满内心所有的向往,填满内心所有的希冀。

可在一个这么美好的地方,灾难毫无预兆地降临。四处弥漫的消毒水气息遍布江城,空荡荡的街道少了往日的烟火气息,江城的樱花依旧开放,只是少了赏花的人。一座热闹的城陷入了寂静,但是武汉,却并不孤单。

尽管街道寂静,封闭的城却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爱。这个春节,人们的视线聚焦在江城。全国人民都在尽力奉献自己的力量。一批自愿者主动请缨,愿赴武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出了一笔笔资金。物资队伍一刻也不停歇,一批批医疗物资送往武汉。与此同时,远在海外的华人从各地给武汉送来了口罩。无论海内外,还是各个国家,都将援手伸向了武汉。

更有疫情中的“逆行者”,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84岁高龄战士钟南山,在第一时间毅然前往一线,疾驰的列车上,他累得闭上了双眼,享受着片刻的休息时间。河北护士肖思孟,在即将踏往一线前,将多年所留的长发剃光。黑色的秀发一点点落在了地上,她望着镜中有些陌生的自己不禁有些恍然,此时她的模样确是最美的。三亚护士海元芳,经历长时间的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后,无力支撑,就地休息。大口地吸氧,希望尽快恢复体力继续工作,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奉献与责任。

在举全国之力的状态下,武汉的情况得到逐渐的好转,希望的火光正在传递,爱,已开花结果。

我们证明了,病毒蔓延的速度永远比不上爱传递的`速度。爱与希望用存!武汉,你莫慌,我们永远在你身后,等你,等你和我们一起迎接美好的来临,等你病好的那一天,江城依旧是一片欢腾热闹的场景。再寒冷的冬天天终究会过去,病毒肆虐的当今,亦是如此,春天正在路上。等到冰雪融化,等你病好点那天,我们依旧来赏樱花,吃热干面,我们依旧来看你。待到雨过天晴,我们一起去看樱花!希望武汉樱花烂漫时,它不再封城,依旧像往年那样热闹,千千万万人在树下看樱花,樱花在树上看遍千千万万的人。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等到黑夜翻面之后,一定会迎来新的白昼,一定会的。

2.苦难中作文 篇二

关键词:苦难,超越,昂首微笑

人的一生中, 常常会遇到很多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它们就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海水突遇兀立的礁石一样, 人的生命活动, 便会在这种激烈的碰撞中扬起阵阵浪花, 于是人就有了焦虑、踟躇、惊诧、痛苦等等情绪。但, 智者往往就能在焦虑、踟躇、惊诧、痛苦、彷徨这些交织着的纠结中, 迅速找到一种能使自己的情绪得以升华的途径, 可能在此时此刻, 他会有提笔的欲望, 他会有要说的渴求, 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自我疏导的需要, 他需要一种能让自己的情绪得以发泄的更好的方式, 最后, 在纠结中冲破重围, 在苦难中, 获得昂扬的力量, 最后昂首向前。

在我们学生眼中, 高中的看似单调的生活, 或许是种困境, 如何走出困境, 或许可以借鉴苏轼的达观。

林语堂说苏轼“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 但他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 事实是他经历了很多的磨难。苏轼的一生可谓几次大起大落:嘉祐二年 (1057) 进士及第丧母守孝。熙宁二年 (1069) 反对王安石变法卷入党争。元丰二年 (1079)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祐元年 (1086) 重获启用官至礼部。绍圣元年 (1094) 又遭贬至惠州儋州。元符三年 (1100) 渡海北返次年病逝。苏轼总结自己一生, 说:“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 宋神宗时, 王安石当政而推行新法, 苏轼极力反对, 便请求外调, 自熙宁四年 (1071) 开始, 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 因法便民, 颇有政绩。元丰二年 (1079) 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 弹劾苏轼, 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 历时五个月, 不论在朝在野, 政见同与不同, 营救者络绎不绝 (包括王安石) , 最后, 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 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苏轼出任杭州及密州、徐州、湖州地方官时, 可以说是初出茅庐, 既开始对官场有所了解, 又还未经历后来的官场剧痛;才华开始尽情释放, 思想开始日渐成熟。试看, 他的政绩斐然, 譬如在杭州期间, 他体察民生疾苦, 带领百姓疏浚西湖、修筑苏堤, 清淤治河, 防治水患, 挖井引水, 为百姓解决了饮用咸水之苦。在密州, 苏轼的《超然台记》中, 我们可以窥见:苏轼在密州的生活, 可谓是“以苦为乐”的, 虽经历了丧母、丧妻、丧父、初尝官场险恶 (新旧党争) , 确实是使他的思想开始产生了归向老庄的倾向。那种既不能摆脱官场, 又要寻求超然之乐, 仕与隐的矛盾, 儒与道的矛盾, 似乎已经开始在内心世界矛盾挣扎。但苏轼在密州的这段日子是还算平静的, 其中的情绪应该大体是豪迈奔放、意气风发的。这大概可以从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见一斑的。苏轼在密州、徐州任上, 抗洪灭蝗, 赈贫救孤, 颇多政绩。总体来说, 出任杭州及密州、徐州、湖州地方官时的苏轼, 是春风得意的, 而当他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后, 他整日郁郁寡欢, 是从云端被摔到了地狱, 其间肯定是与常人一样的纠结着的。可他仍怀有报效朝廷的希望, 于是在精神上也是保留他一贯的乐观。如在《赤壁赋》中能体现出他的词风虽无往日那种欢畅, 而变得抒情写意了一些, 但其中仍有昔日的豪迈。

由此可知, 凡是智者, 均能在苦难中超越自我。当他们的生命, 突遇到很多出乎意料的变化时, 他们与常人一样, 也会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海水突遇兀立的礁石一样, 也有了焦虑、踟躇、惊诧、痛苦、彷徨, 但智者往往就能在焦虑、踟躇、惊诧、痛苦、彷徨这些交织着的纠结中获得昂扬的力量, 在纠结中冲破重围, 最后昂首向前。他们的生命, 更会因这种激烈的碰撞而昂扬, 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阵阵属于他们精彩的浪花。

苏轼, 也正是这样的智者, 以他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 把其政坛的失意, 用文字, 用绘画, 酿出了一坛又一坛的美酒, 那一连串的广为流传的名作, 那与黄庭坚并称“苏黄”的诗;那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的词;那与欧阳修并称“欧苏”的散文;那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之一的书法;那开后世“湖州竹派”的以创深墨为面, 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的山水画;那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总之, 苏轼这个奇才, 在困境之中, 超越了自我, 来抒写其诗意而精彩纷呈的人生。

我们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来看苏轼是怎么在苦难中超越的。先看他写的景物: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开篇的即景抒情, 时越古今, 地跨千里, 作者抓住了悬崖、陡壁、怒涛、波浪这些雄奇壮丽的形象, 大刀阔斧, 横画纵抹, 把滔滔不尽的大江与历史风流人物联系在了一起, 让读者既看到了大江的汹涌奔腾, 又能窥见风流人物的气概, 并将读者带入了历史的沉思中, 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写景的部分与《前赤壁赋》相比, 我们可以看到此词写的是赤壁古战场, 那些“大江”“故垒”, “乱石”“惊涛”均是突出景物雄奇壮丽;后者描绘“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的赤壁山水, 清风明月交织, 露珠和水色辉映。突出其自然优美。

苏轼, 站在矶头, 望着波涛汹涌的长江水, 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 不禁俯仰古今, 浮想联翩, 感受到天地的浩大与自身的渺小, 再联想到当时的处境, 已经情难自己, 故此以景为依托, 咏史抒怀。

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中, 有那么多的英雄人物, 那作者苏轼为何偏偏非要选择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

周瑜这一形象, 作者苏轼是在极力地进行着浓墨重彩的描绘的, 仅仅一个周郎的一个“郎”字, 就能让我们联想起那个年轻得志的帅哥。因为是“遥想”, 那么肯定是在虚写, 或许正因为是虚写, 作者的意图, 我们就更能明确地知道, 是在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周瑜的“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极力在突显着一个叱咤风云的儒将风采。意在以周瑜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 来衬托苏轼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我们说, 作者对周瑜的追述, 表现的是一种理想, 是作者眼中的最佳的审美状态:婚姻美满、英俊潇洒、少年得志、功成名就, 而苏轼当年, 不但无建树, 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 对比反差强烈, 因而感慨万千, 落魄失意是一种现实, 这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苏轼, 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 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 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 把它们统一起来, 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词中的景与史, 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 也加深了他的矛盾, 当苏轼在时空交织的宏大背景上抒发人生感慨时, 里面包含着多少纠结和幽恨啊!

但词末的以酒祭月, 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苏轼在这一细小的动作中表现着他的超脱与旷达。首词的基调是积极的, 追求理想的精神胜过了消极思想, 虽然自然平淡, 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 却也反映了苏轼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作者此时仍抱有积极入世的勇气和信心。

苏轼, 以他的才情让历史牢牢地记住了。他的一生, 想着天下, 心系苍生, 这, 让他豪情万丈;当其失意时, 他寄情山水, 在山水之间, 洒脱飘逸;在其悲观时, 他又以佛家、道家思想来宽慰自己, 从而变得豁达开朗。或许, 正是因为有了这三种思想, 才成就了这么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借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的一段话, 来评价此时的苏轼,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2”

应该说, 是赤壁的灵秀, 抚慰着苏轼那颗累累伤痕的心, 也孕育着他伟大的思想和灵魂。或许, 在灵魂和自然融合的一刹那, 我们理解了苏轼的幸福和不幸:他的政坛的失意, 却成就了他的文坛的得意。赤壁, 因苏轼而留下千古华章;苏轼, 因赤壁而屹立千古。

苏轼超越了困境, 在困境中昂扬斗志。古往今来, 多少智者都是这样的超越着困难的, 试想假如屈原没有因遭谗人离间而“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的遭遇, 那么他的《离骚》之中何以有那份油然而生的怨愤之情;假如司马迁没有莫大的耻辱, 那么他的《报任少卿书》之中何以有那烈焰般的激情;假如苏轼没有贬谪的生活经历, 那么他的《赤壁赋》中何以有份为摆脱烦忧的旷达之情;假如归有光没有与亲友的其乐融融的家常事, 那么他的《项脊轩志》之中何以有那么多其淡如水、其味弥长的怀念之情。也许, 对于写作者来说, 写作或许是他的生活形式, 也应是他的生活形式, 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

其实, 平常的我们, 每个人都是智者, 我们的生命, 如同那一棵棵冬青树, 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 尽管遭受风雨雷电, 尽管有虫子的咬啮, 但我们依然向上生长, 绿意盎然。

总之, 当失意彷徨的时候, 当忧愁烦闷的时候, 请走近苏轼, 静静聆听这位先哲在坎坷动荡的一生中留下的文学精品, 我们定会被他天下为怀、无私无畏、随缘放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染, 我们定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 而眼前的困难和挫折又是如此微不足道, 只要跨过去了, 前面依然是灿烂的阳光。

3.成都:在苦难中厚重 篇三

人们呼喊着“中国加油”!“四川雄起”!

一声声,响彻云霄,泣鬼神,惊天地!

成都,闷热的空气里,弥漫着悲伤、哀痛、沉重,浓浓的。惊恐、余悸,淡淡的,像是若有若无。其实一直都在。

人们正在努力地恢复生产生活,试图回到原有的生活轨道上,原来的生活那样安逸、巴适。

但很难,至少目前看起来还很难。巨大的伤痛笼罩着这座城市,大震后的阴影依然无法散去。

已经一星期了,大街边、广场上,还有在外过夜的人们。

这里的夜晚静悄悄。

晚八点以后,几乎所有的商店、食肆全都关门。麻将声越来越远,茶馆门庭冷落。酒店里空荡荡的,除了记者和志愿者。

大街上,人们心情沉重、表情凝重。直到现在,成都人都还无法完全接受这个事实。

“你能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成都吗?”成都人都在问。

然后,他们自己又回答了:想不到,绝对想不到。

接着,自言自语:打击太大了,经济至少倒退十年。

最后是沉默。很着急。

是啊,的确想不到。

成都被喻为天府,千年以来,这里的人民太安逸了。

这里年平均气温约摄氏17度,平均降水量约98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没有飓风,没有大旱和大涝,造就了富庶的“天府之国”,成都人似乎从不曾为衣食烦恼过。这里少有战乱的烦扰,人们安居乐业,也就少了苦难的磨洗。祖祖辈辈的成都人早已习惯了享受安逸。

曾经,在《读城记》里,易中天将成都、南京、武汉做了个对比。南京、武汉是沉甸甸的,成都就轻了点。成都之所以较南京、武汉为“轻”,就因为成都少了点南京的苦难,缺了点武汉的磨洗。南京是屡遭洗劫后余生的,武汉是艰难困苦生存不易的。惟其如此,它们才有了一种特殊的气质。

他说,磨洗是最好的教育,而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灾难突如其来。

易先生一定未曾想到吧,也一定不愿意看到。获取教育和财富的代价实在太大太大。

但他说对了。在巨大的伤痛之下,这里的人正经受历练。

那一刻,四川人很了不起

“在这一场灾难中,四川人努力地自我营救、守望相助,坚强不息。”一位成都人说,第一次,他觉得四川人很了不起。

“打着应急灯,冒着生命的危险,源源不断地驶进灾区去营救伤员。”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哽咽落泪了。

5月12日晚上,李成云从成都赶往都江堰灾区,在高速公路上数百辆出租车开着应急灯、急速地行使,深入灾区抢救伤员。出租车司机通过电台获知灾区伤员很多,可是运力不够,于是自发组织赶赴灾区。看到这一幕,副省长被感动了。

其实,在灾难发生的半个小时以后,这里的人们已经知道必须要守望相助了。25岁的女孩瑶瑶说。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大家纷纷往外跑,很快,瑶瑶所在的大楼底下聚满了人。“这时候,五楼一个女孩从窗户探出头来,冲楼下哭着问大伙她该怎么办?她的门打不开了。”女孩哭得很厉害,但楼下没人回应。

“没人理,她哭得更厉害了。于是,我回了她一句,让她不要慌张,再去试试用力打开。”瑶瑶说,“我知道我帮她解决不了问题,但这个时候,她需要关心,哪怕仅仅是一个回应。”

但那一刻,人们都还在自己的惊恐中,除了关心自己,尚来不及关心他人。

“半小时以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群里,人们开始互相安慰,互相嘘寒问暖,互相帮助。”余震还在继续,那一夜,整个成都都在露宿。

灾难制造了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他们必须守望相助。

姜珊是四川人,成都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这些天,她跟朋友们自发地组织物资往灾区里送。地震发生后,她与朋友就开始赶赴灾区,“看看那里需要什么,看看哪里最需要我们。” 姜珊说,她已经走了很多地方,总书记和总理到过的地方她都在之前就去了。“那些媒体公开报道较少,较为偏僻的山区,其实更需要我们。那些地方虽然伤亡较少,但是,房屋倒塌严重,物资匮乏。”他们就组织货物往里送。

她的队伍越来越大。“大多数都是一些私营企业主,物质上相对富足,而且,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能够出钱又出力。” 姜珊说,“来自全国各地为灾区人民出钱出力的志愿者太多太多了。大家都赶来帮助我们,更何况我们自己就是四川人呢。”

这些天,在沉默的成都,这里的人们都念叨着:好着急。看到从全国各地赶过来帮忙的人们,他们都诚挚地表示感谢,并竭尽所能地提供各种帮助。

这场灾难,改变的不只是四川人

灾后的成都双流机场,前所未有地紧张,忙碌,拥挤,焦虑。

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志愿者、新闻工作者、救援人员从四面八方赶赴而来,来自北京、上海、云南、安徽、河南??来自香港、台湾、澳门??来自美国、印度、德国、巴基斯坦??

带着救援工具,带着食品、药品、帐篷??

救援的黄金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但还有同胞埋在下面,救援在继续,生还的希望一直没有放弃。 他们没有,我们也没有。

大家都想为受难的同胞做点什么,大家都在想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自发地,本能地,都这么想。

于是,从四面八方,人们赶来了;救援物资运来了;捐赠款项送来了;祝福传来了

的确,这场灾难,改变的不只是四川人,13亿中国人都为之改变。大家都在问“我可以做什么?”大家都在说:“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周翔说,总可以做些什么吧。周翔和他的朋友们是开着四驱越野车从北京过来的。来之前,他们并不确定地知道自己能帮上什么忙,但能够确定的是,这里需要他们。于是就开着三辆越野车越过千里来了。

这些天来,他们每天开着越野车来回跑1000多公里,往那些最难到达的灾区送物资。“说实话,来回的油钱要比送的物资本身还要贵。但是,灾区的人需要。他们太需要了,尤其是那些边远的山区。”

来之前,周翔和他的朋友们都各自向单位请了假,“单位比较支持,每天打电话过来关心我们。”已经请了好些天的假,可他们还不愿意走,也舍不得走。因为灾区那些淳朴的人民。

在一些边远的灾区,孩子们在路上一直举着自制纸牌欢迎他们。上面写着“抗震的英雄们,你们辛苦了!”6个小时后,等到他们返回的时候,孩子们还在举着,他们看到纸牌的另一面写着“英雄们,走好!”

孩子们举着的牌子上还写着:我们都是一家人!

“一来一回,举了6个小时。真的,太感动了!那一刻,你觉得自己再辛苦都是值得的,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他们都低下了头,沉默。

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里集聚

人民的力量,13亿人民的力量。

抵达成都双流机场,刘盛和段德峰都明显地感觉到了这种力量,并油然而生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他们俩是香港乐施会的成员,这是一个扶贫与救援组织。乐施会的成员在成都已经逗留很多天了,进入灾区的道路被严格管制,乐施会的物资只能通过当地志愿者的协助运往灾区。

5月17日,刘盛终于搭乘志愿者的车子进入到了绵竹,这是他第一次进入灾区。虽然此前根据新闻了解到灾区的情况,但是亲眼所见还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震撼。

凌晨1点多,刘盛随着志愿者进入绵竹,街道上几乎没有一座完好的建筑,全都坍塌成一片片的废墟,周围很静,这里就像是座死城,撼动着他的心。

灾民们统一安置在一个地方,因为害怕余震,很多人都不敢睡,尽管已经是凌晨,但都还坐着,表情木然。耳边不断传来小孩的哭喊声,在夜里格外刺耳,让刘盛的心难过极了。孩子只有10个月左右,没有奶粉可以吃??

这样的景象让他回到成都后立即汇报,必须加快再加快救援的速度。

段德峰也在5月16日赶到了成都,马上投入到救援工作中。为了能够尽早顺利地进入灾区把物资送到灾民手上,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很多志愿者的热情相助,让他们感到了温暖和感动。

“我们可以提供车子,我们有很多志愿者可以帮忙。有啥子事一定要找我们。”这些天,段德峰和刘盛的手机不停响着,总会接到这些电话,而乐施会提供的物资也都由他们协助送往灾区。

段德峰和同事每天最多只有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有时候一天才吃一顿饭。白天他们积极寻求合作伙伴,采购物资,并找车运物资进灾区,晚上大家还聚在一起谈论和交流救援工作。连日来的救援,尤其是进入灾区后,一幕幕画面让每一个人感触良多,有些人经常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虽然以前几乎参与过所有的灾难救援,但是这一次确实是最触目惊心的,掺杂了很多感性的东西,让我们深深感染。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份内的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说着,段德峰语速变慢,两眼通红。

5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战略经营总裁班的救援队也带着紧急筹集的第一批物资抵达成都了。领队的徐天启是总裁班的老师,刚刚在成都经历了这场大地震。回到北京,惊魂未定,就不断有电话打进,是总裁班上的老总们,他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是不是该做点什么?这样要求的老总越来越多,于是决定以总裁班的名义组成救援队,组织物资分批运往灾区。

总裁们都很积极,不到两天的时间,采购了三车物资,包括食品、药品和帐篷。徐天启说,这么短的时间内筹集大批的药品尤其不容易,但他们做到了。

韩学臣是总裁班上的学员,他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总,拉着一车的食品、衣物从河南开了6个小时车赶来与总裁班上的其他老总们会合。跟着一起来的员工说,他们的老总看电视已经哭过好多回了。老韩说,太惨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做点什么。

4.苦难中,我们自救作文 篇四

是父母吗?不是。父母两尺长的胳膊哪能挽得起我们万里长的人生路?我们总要走出父母羽翼的庇护。是老师吗?不是。老师带着我们通向人生智慧的大门,可在开启那扇门后,我们终归要自己上路。是朋友吗?不是。朋友可以相互扶持走一段,但是踩在崎岖的人生路上、体会坎坷的终归是我们自己的脚。是陌生人吗?更不是。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可能会帮你一时,可是人生旅途中,谁又能邂逅那么多好心的陌生人?

苦难中,我们唯有自救。只有奋勇向上,才是强者的风范;只有自强不息,才是勇士的姿态。我们没有救命的稻草,能救我们的,只有自己。

霍金读大学的时候,身患绝症,如此美好的前途眼看着就要化为幻影,谁来救他?他自己!正是那超乎常人的坚持和努力,才将他摆渡到宇宙,同黑洞打交道,成为闻名于世的科学家。

勾践从一国之君沦为夫差的阶下囚,忍受着吴人的羞辱和嘲弄,谁来救他?他自己!卧薪尝胆,长期隐忍,一朝振兴,才一雪前耻。

比尔盖茨曾说过,他不会留一个子儿给自己的孩子,因为他知道父母的财富并不能给孩子铺就金光大道,孩子成长中总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而那时,能救他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5.我在苦难中成长作文 篇五

直面苦难,化悲愤为动力。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自古以来,多少文学名著是郁郁不平之作?多少圣贤之人于悲愤之中发愤,于苦难之中成就?直面苦难,是因为苦难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

直面苦难,用积极看世界。

四十年官海沉浮,几经任用,几遭贬谪,苏轼没有垂头丧气,而是用豁达笑看挫折与失意,用笔记琐事,以菜品人生。近一生不见光明,身体上的残疾不能使海伦·凯勒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她始终奋发向上,积极待世,在生活的磨难前,她用积极赢得了光明。苦难当前,谁说一定要悲观?用积极向上看繁华世界,苦难终将败退。直面苦难,是因为苦难让我们拥有积极的心态。

直面苦难,以无畏迎未来。

范仲淹家境贫寒,他节衣缩食只为求学,划粥断齑终成一代文学大家;张海迪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无畏向前,与病魔作斗争;贝多芬即使失聪也依然扼住命运的咽喉;霍金直面苦难,潜心钻研,无畏终迎光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苦难,是人生的挑战,是成长的必然,怎不应以勇气迎苦难,以无畏待人生?直面苦难,是因为苦难赋予我们无畏的姿态。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难是挑战,更是机遇。直面苦难,是为了用更好的姿态去拥抱世界、拥抱未来。如果在苦难面前沦为逃兵,逃避苦难、逃避现实,那么终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6.中学生作文:在苦难中升华 篇六

童年是一个宝盒,储藏了我们稚嫩的足迹;童年是一幅画册,描绘了我们烂漫的时光;童年是一顷良田,植下了我们天真的幻想……金色童年,本应是美好的,无忧无虑的,可我在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体会的却是无尽的艰辛与悲伤。

这学期,我们学了《童年的朋友》,课后老师又向我们推荐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这本书,忍不住“诱惑”的我刚翻几页便被里面的情节吸引住了。小说描写的是主人公阿辽沙在父亲死后,被母亲带到凶残的外祖父家生活的故事。阿辽沙的童年是是疾苦的,寄人篱下,既没有丑小鸭白雪公主故事的相伴,也没有可以撒娇庇护的父母之爱,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斥着勾心斗角、残忍暴戾、欺骗狡诈的家庭中,前途一片黑暗。读着读着,一丝怜悯涌上心头,多么悲惨的童年!多么可怜的阿辽沙!多么残酷的社会人情世故!幸运的是,阿辽沙还有一个温柔慈爱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让他在黑暗的生活中得到了些许光明与温暖,从而使他有了战胜苦难的信心与勇气。所以,阿辽沙不仅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堕落,也没有屈服于黑暗势力,反而不断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美。他把苦难升华成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从而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高尚的灵魂。

合上书本,我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童年,我拥有的一个理解我的爸爸、关心我的妈妈,拥有多来阿梦奥特曼的陪伴,还有一群与我一样快乐幸福的伙伴。再想想阿辽沙,他是那么的孤独无助,但依然坚贞不屈、努力学习,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更应该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7.苦难中作文 篇七

关键词:余华,《许三观卖血记》,苦难,温情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 在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先后被译成英、韩、德、意、法、俄等多国文字, 在十多个国家出版。2000年, 该作与余华的另一部小说《活着》, 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100部作品”, 同年, 被韩国《中央日报》评选为“100部必读书”之一。2004年, 该小说又荣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在该作诞生的十二年里, 其所获得的荣誉, 以及市场的认可度充分说明它已经经受住了时间和读者的考验, 随着读者和评论界对其解读的逐步深入, 在其后的发展道路上, 它还将散发出更为持久的艺术魅力。

我认为, 《许三观卖血记》的艺术魅力集中表现在作者从审美意蕴的角度尽释了对苦难的独特体验和深刻理解, 并力求透过苦难开掘出人性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苦难中的温情, 从而使作品获得了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一、以出卖象征“生命”的“血”来维持“生命”的延续, 使现实特殊的苦难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佛云:“世界是虚幻的, 人生是苦难的。”苦难, 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和消除的一种“边缘处境”。文学苦难的主题所呈现的既是人的存在方式, 又是人的体验和意识。作为存在方式, 它是人存在的表现特征, 是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确认;作为体验和意识, 它是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的体现, 是人在体验苦难且超越苦难中获取的一种崇高的精神———苦难意识。“它还收纳人性、人道、自由、崇高和美好, 并将其播撒于一切存在之中”[1]。因此, 苦难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成为文学永恒的主题。

苦难主题也是余华进入90年代后形成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观念。从1991年发表《在细雨中呼喊》开始, 余华的创作由先锋实验向朴素回归。这部小说以一个江南少年孙光林的成长经历作为叙事主线, 展示了“60后”在成长历程中的孤独、迷茫、痛苦和无助, 同时又通过时间的自由穿梭和往返更替, 在孙光林的成长主线中, 不断融入了父辈、祖辈等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和苦涩命运。如果说《在细雨中呼喊》是写了一个孤独少年如何在成长中体验着生存的苦难, 那么1993年发表的《活着》则是对苦难体验的延续和升华, 它通过讲述一个成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如何去忍受生存的苦难, 从而将苦难的主题推向了极致。主人公福贵一生命途多舛, 亲人一个接一个地正常、非正常地死亡使人触目惊心, 悲痛难禁, 死亡对生命的消蚀带给了福贵最深的苦难和最大的折磨, 也带给了福贵日渐升华的体验苦难的境界。

发表于1995年的《许三观卖血记》则承继了前两部作品的苦难主题, 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 以种种不可预测的劫难展示了人物的韧性品质。小说开头便弥漫着浓烈的苦难气息:农民依赖土地为生, 然而土地却不能够给农民带来丰衣足食的心理和现实的保证, 从而使能否“卖血”成为衡量体魄甚至娶妻生子的标准:“卖一次血能挣三十五块钱呢, 在土地里干半年活也就挣这么多。”农民的劳动被贬值到如此之地步, 以致他们用出卖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血液来维持“生命”的延续, 这是多么苦难而又无奈的生存怪圈。除此之外, 余华还将历史的巨大灾难融入到个体生存的困厄之中。在小说中, 许三观一家不仅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饥饿, 而且经历了“文革”中的批斗与被批斗、上山下乡的家庭变故等。每一次灾难降临, 许三观都以“卖血”的方式来救难, 否则他与他的家庭就挺不过去。

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 余华累计写了许三观的十二次卖血经历。

第一次:听说卖血是自己身子骨结实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于是与爷爷村庄的根龙和阿方一起去卖血。结果这次卖血他高兴地获得了三十五元卖血钱, 并顺利地娶回了油条西施许玉兰。

第二次:在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一乐打破了方铁匠儿子的头, 对方拉走了自己的家具以迫使他支付医药费的时候, 他独自拿着一斤白糖去找李血头卖血。结果他支付了医药费, 换回了家具, 但却被许玉兰张扬了出去。

第三次:意外地碰见进城卖血的根龙和阿方, 一看见根龙他们来卖血, 许三观觉得自己身上的血也痒起来了, 便和他们一起去卖血。而这次卖血的钱买了十斤肉骨头等东西, 送给让自己占了便宜的工厂同事林芬芳。结果是事情败露, 卖血钱被妻子收缴, 全家人都穿上了新衣。

第四次:在三年自然灾害中, 许三观因为一家五口人喝了五十七天玉米粥, 饥饿难奈, 于是独自一人去买血, 并给了李血头五元钱回扣。结果, 全家人去胜利饭店吃了一顿面条。

第五次:许三观独自去买血。因为一乐下放农村回来时连路都走不动了, 在返回农村的路上, 一路扶着墙哭着走。他把卖血的钱给了一乐三十元钱, 让他和二乐在农村与队长搞好关系, 争取早点回城。

第六次:一个月后, 许三观又去卖血, 意外地碰见根龙也来卖血, 经根龙的说情, 李血头同意了许三观卖血。原因是二乐下放的村生产队长来城里了, 家中无钱招待队长。最后因为卖血, 他完成了招待任务, 自己差点晕倒, 而根龙却因卖血而丧命。

第七到十一次:许三观先后在通往上海的林浦、百里、松林、黄店、长宁等地方进行了五次卖血。全是因为一乐得了肝炎, 已在上海医院急救, 许三观四处借钱而不得, 为了救一乐的命, 只好一路往上海方向卖血筹钱。结果他途中几次因卖血晕倒, 差点送掉性命, 但一乐和自己最终都活了下来。

第十二次:许三观退休之后, 独自一人再去卖血, 以前都是为他人, 今天要为自己卖一次血。谁知道医院里年轻的血头不但不要他的血, 而且说他的血只配做油漆, 让他泪流满面。

“血”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意象, 被视为生命的精华和本质, 失血过多代表了生命的死亡和结束, 但许三观却是以对“生命”的出卖完成了自己及家人生命的延续, 完成了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确认。许三观的卖血行为就像一个人生的圆圈, 非常完整地记录了以卖血来拯救生存的苦难的现实性生存目标。余华在《活着》中揭示了这样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苦难:每个人生活着, 就必须直面这样或那样的生存困境, 活着是不容易的。如果说《活着》充满了作者精心布置的巧合和命运无常, 像一部人生传奇的话, 那么《许三观卖血记》则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事实上, 生活里的苦难恐怕更多的还是来自生活的压力, 生活的不易和艰辛, 以及必须直面的生存困境。许三观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挣扎于生存困境而苟且存活着的小人物。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日常的正常生活, 这个普通的小人物只能用自己的鲜血去换取困境的解决和家人的继续生存。在失去与获得之间, 生活的苦难被显示了出来, 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且我们还注意到, 卖血几乎是当时下层人的生活智慧和生活准则。是根龙和阿方把许三观带上卖血之路的, 而许三观后来也成为一些人在卖血之路上的领路人。在沿途卖血救儿去上海的路上, 许三观偶遇来喜来顺两兄弟, 他说服他们去卖血, 也给他们上了一堂卖血启蒙课, 这是苦难的轮回和继续。

在我们的现实中,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去卖血, 但是每个生活着的人都要面对不同的生存困境, 面对在劫难逃的现实苦难, 为了维持生存, 他们即使不去卖血, 也会出卖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在《许三观卖血记》中, 苦难不再是玄而又玄的抽象事物, 而是在与时代因素相结合的日常化体现中变得愈发真实可感。卖血这种被迫抗争之举, 正是当时中国民间底层百姓面对苦难与厄运时普遍采取的应对方式。正如评论所说:“这是一个寓言, 是以地区性个人经验反映人类普遍生存意义的寓言。”[2]

因此, 许三观的苦难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读者在不经意间与许三观达成了某种心灵上的默契, 这也是《许三观卖血记》诞生以来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

二、在对苦难的叙事中融入了温情的人道主义, 使作品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辉

但是, 如果只是在小说中向人们展示苦难并不足以使这部小说迈向文学经典的殿堂, 因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总是具有最充分的人道主义。这种作品大都是鼓励人要从现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或悲愤大多数人过着非人的生活, 或反对社会的不合理、束缚人的才能智慧的发展, 或希望有合理的人的生活, 足以发扬人类本性”。[3]钱谷融说:“一切被我们当作宝贵的遗产而继承下来的过去的文学作品, 其之所以到今天还能为我们所喜爱、所珍视, 原因可能是很多的, 但最基本的一点却是其中浸润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因为它们是用一种‘尊重人同情人的态度来描写人, 对待人的’……”[4]我认为, 《许三观卖血记》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其在苦难叙事中融入了温情的人道主义, 闪烁着人文关怀的光辉。“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和自由的精神, 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5]

正如国外评论对《许三观卖血记》所评论的:“法国《两个世界》认为:‘余华以极大的温情描绘了苦难中的人生, 以激烈的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法国《新共和报》认为:‘作品以简洁的人道的笔触, 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比利时《展华报》认为:‘余华是唯一能够以他特殊时代的冷静笔法, 来表达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的人。’”[6]

无论是作者余华还是作品《许三观卖血记》, 都充满了温情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先说作者余华。作家天生是人类命运的关注者, 举凡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优秀作品, 都无不高扬人文精神, “他们在对生活的富有历史精神的肯定与否定、赞美与贬斥、同情与厌恶以至于困惑、无奈的情感态度中, 寄寓着艺术家们特有的‘悲天悯人’情怀”。[7]而“回到现实的底层, 回到生命的存在, 回到悲悯的情怀, 这是余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创作所显示出来的一个重要艺术转变”。[8]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悲悯情怀的作家, 一个具有人道主义基质的作家, 正在用他的悲悯之力为那些善良而弱小的生命寻找着苦难的救赎方式。正如余华自己所说的:“我知道自己的作品正在变得平易近人, 正在逐渐地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不知道是时代在变化, 还是人在变化, 我现在更喜欢活生生的事实和活生生的情感, 我认为文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同情和悲悯之心, 并将这样的情感彻底地表达出来……”[9]因此, 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 余华在面对深重的记忆和现实时, 尤其是面对那些个体生命无法超越的苦难本质时, 已无法做到叙事上的冷静, 他的悲悯、无奈和体恤都会不自觉地随着人物命运的变化而流淌出来。所以, 在他的这些作品里, 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作主体浓烈的情感辐射倾向, 可以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语的感伤、无奈甚至是绝望的气息, 自始自终地笼罩在整个话语之中, 形成一种温暖与悲悯的格调。如在三年饥荒中, 许三观用嘴巴给家里的每一个人炒了一道荤菜, 家人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这一情节的描写渗透着作者对饥饿的辛酸回忆, 具有一种悲悯的力量。而这种悲悯力量的获得主要归功于作者对人物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高度尊重。

让我们回到小说文本中来。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 卖血作为一种消解苦难的方式, 不单纯从躯体上考验着许三观的强悍, 而且从人伦道德上考验着许三观的意志:一是小城里的人把卖血当作卖命;二是一乐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是小城人众所共知的事实, 但自己还是许多次为一乐去卖血。所以说, 许三观在以卖血的方式来消解苦难的同时, 还通过卖血的方式来反抗世俗伦理的精神压力, 并最终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彰显了人性善的本质。许三观之“善”不单体现在卖血之上, 还暴发于“喊魂”之时。在为何小勇“喊魂”这个仪式面前, 许三观面临的是一场空前的伦理冲突:如果让一乐去为何小勇喊魂, 这就等于向全城的人公开了一乐不是自己的儿子, 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戴绿帽子的人, 但是如果不让一乐去为何小勇喊魂, 又有悖于做人的基本道义, 其中间还遭受了良心缺席的道德谴责。因此, 当许三观决定让一乐去为何小勇喊魂时, 其内心正面临着一种撕裂的巨痛。而这种撕裂的巨痛, 随着许三观不得不来到现场, 并被迫当着广大看客的面开导一乐, 让一乐坐在屋顶为何小勇喊魂, 又深深地让其剧痛了一次。当然, 在这种苦难和耻辱的背后, 许三观的善良品质也获得了极大的彰显, 而小说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尊重也随之凸显无遗。

小说的结尾是许三观不用再去卖血也吃上了卖血仪式上才有的炒猪肝和黄酒, 而且是吃了三盘而不是一盘, 黄酒上了一瓶加两个二两, 而不只是二两。读者不得不为许三观简单的幸福所感动, 替这位饱受苦难的老人长长地舒了口气, 并从心里感激作者余华的善良, 是他让这位饱经苍桑的老人不用再去卖血了。许三观卖了十二次血, 终于没有因为卖血而丧命, 他终于苦尽甘来, 这很符合读者的传统的追求“大圆满”结局的心理。

综上所述, 《许三观卖血记》以卖血作为主线, 贯穿其中的是当时底层民众挥之不去的生存苦难。透过这些苦难, 折射出温暖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正如评论家王达敏所说:“《许三观卖血记》最大的贡献是起于苦难叙事, 用‘卖血’来丈量苦难的长度、强度, 以此考量许三观承受苦难、抗争苦难的力度, 终于伦理人道主义。此中, 善成为主体, 成为中心力量。”[10]也正是这苦难中的温情所体现出的对人和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成就了这部小说的文学价值。

参考文献

[1][2][6][10]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4]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精神[J].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5][7]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8]洪治刚.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8.苦难中的辉煌 篇八

1929年生于日本的草間弥生是一个孤独的孩子,在她小时候就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圆点充满了强烈的兴趣,原因是小时候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这一切来自她的幻觉,这场疾病使她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斑点状的网。镜子,圆点花纹,生物触角和尖端都是她的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元素,她名声鹊起是在1957到1973年在美国期间的行为与偶发艺术的碰撞。草间弥生所用的创作手法有绘画、软雕塑、行动艺术与装置艺术等。她的创作被归类于女权主义、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原生艺术、波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关键词:疾病;感情;圆点;展览

草间弥生的早期创作就淋漓尽致的显示出了自己的特色,她善于用高彩度对比的圆点花纹加上镜子,大量包覆各种各样物体的表面,如地板、画布、墙壁、家里会出现的物品等。她的衣着打扮与作品融为一体,以短上衣和非常强烈的眼影妆被人们深刻的记住。她的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一起构成了一个我们不曾看见过的空间,走进她的作品我们可以放下一切,将自己沉浸在其中。当我们从她的作品中获得幸福时,其实草间弥生想要传达的正是,为什么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充满这种幸福与快乐呢?

她经历的苦难很多来源于她的疾病和家庭。她说:若不是为了艺术,我应该早就自杀了。从我开始懂事以来,每一天每一天都很想死。草间弥生无限延伸、不断重复的艺术风格,从绘画延伸到雕塑和装置艺术,引领了未来美国波普艺术的潮流。1958年在纽约期间,草间弥生的工作室就在唐纳德·贾德工作室下面,与伊娃·海丝为邻居。在那里他们这些艺术家过着彼此协作、彼此支持的生活。

草间弥生还和长自己26岁的约瑟夫·康奈尔卷入过了一段“激情澎湃但却柏拉图式”的恋情,约瑟夫·康奈尔对草间弥生一见钟情,这也是草间弥生毕生感情的开始,也是终结,但是遗憾的是约瑟夫·康奈尔的母亲不同意他们的恋情,就这样两位为了艺术而疯狂的两个人始终没有终成眷属。在约瑟夫·康奈尔病危时,草间弥生回日本看望父亲,很不幸就在这期间,约瑟夫·康奈尔去世了,以至于去世时都没有再见到草间弥生,草间弥生从此孤独一人。

在1973年她回到日本之前还曾启发了安迪·沃霍尔创作了壁纸艺术,并将“软雕塑”介绍给了奥登伯格。如果通过这些历史情况对她的作品进行评价,我们会发现,她完全可以接触并参与流行于日本和美国的不同风格、方法和话语。因此,她的艺术作品并非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域中发展起来的,而是不断流动的国际化潮流交汇的产物。

重复性的圆点对草间弥生来说,与其被当作她与世界沟通的途径,不如说是一种治疗。她的作品是她克服生活磨难的良药,她开始画这些斑点,它们像是细胞,种族,分子,这是最基本的元素。她用它们来改变固有的形式感,刻意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置身其中的观众无法确定真实世界与幻境之间的边界。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美妙而充满意义的人生,希望她的作品可以让别人感动。《永远的爱》,《灵魂的光彩》,《赞美人生》等作品都充满着她所要传达的这份期待。

草间弥生在上海个展中看不到她早年的日本画,以及1950年代开始以水性综合材料创作的光怪陆离的图像——她的近期作品也正是这些图像发展而来的。只以她近期的绘画和装置、雕塑为主,但即便观众还没有入场,上海当代艺术馆外的万人空巷之势也足以说明已大获全胜。参观者无论中外、长幼,都冒着12月的严寒耐心地排着队等待着进入这位84岁日本女艺术家的神奇彩色梦界,等待一睹她绚丽的《无限镜室—灵魂波光》以及《涂满的房间》。观众可以在《涂满的房间》用彩色圆点在她的作品里随意“粘贴”。她的绘画迸射出的强烈色彩;雕塑的可触之感,以及装置中闪烁的光感营造了一种令人迫不及待的诱惑。直接的视觉刺激仿佛迷幻之术,让直觉的负荷陡增,对于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的观者都是这样。

但遗憾的是,由于墙上的题签和展览小册子上的信息不足,我们很难从这个展览上看到草间弥生在艺术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她的作品所诞生的艺术国际化这个重要的语境。我们只能在查阅一些关于她的资料中获知她是多么一位传奇的人物,她传奇般的地位早已奠定。在“亚洲”和“女性”这两个弱势群体身份下,她不仅通过其镜像装置挑衅了重力的概念,而且也试图从男性主导的艺术平台上飘身而起。

《无限的镜像空间》系列是她最著名的系列之一,镜子、灯泡、不同的色彩和水一起构成了这样一个无限的空间。透过方形的小窗户,除了由于镜面反射而洒落于整个房间的多彩灯光,观者还可以看到自己在镜面中被无限复制。而水的深度是无法预测的,它的尽头也不可预估,在这个无限空间中,现实生活中的方式都无法用来感知这个世界的奇妙。虽然仅隔一面墙,但是我们好像置身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草间弥生是一位难于解读的艺术家,在日本当代艺术的轨迹上,开创了属于她的波点时代。在持续地进行空间三维转换方面,她用这些闪烁的点构成漂浮的世界。草间弥生的一生包括她的作品不是我们用一段文字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她是女性中的弱者,但她却又是艺术界的精英。

参考文献:

[1]《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草间弥生,2011-3-1

[2]《就是喜歡! 草間彌生》,Pen編輯部,臉譜出版社,2012-11-10

9.苦难中作文 篇九

苦难是人生中必须经历的一课。如果遇到要写苦难为主题的高考语文作文,大家可以把本文中提供的素材及好词好句用上。

苦难是动力的催化剂;苦难是一本启智的经书;苦难又是一位深沉的哲人;苦难是人生一道永远开放着绚丽花朵的风景。不经过挫折,怎知道路之坎坷;不经过磨练,怎知意志之坚强;只有在人生道路中与苦难交锋,才知苦难也是一种财富。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苦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然规律的表现,早在一千多年前,苏轼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我们对苦难应该持有的态度是正视和乐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苦难是人生旅途中不可以绕着走的驿站,是成功道路上必须爬过去的山峰,我们只有知苦还尝,知难而上,跌倒后再爬起来,失败后再鼓起勇气去奋斗,才能培养起过硬的素质,才能有抵达辉煌的希望。彩虹总在风雨后,无限风光在险峰!

没有经历痛苦洗礼的飞蛾,脆弱不堪。人生没有痛苦,就会不堪一击。正是因为有痛苦,所以成功才那么美丽动人;因为有灾患,所以欢乐才那么令人喜悦;因为有饥饿,所有佳肴才让人觉得那么甜美。正是因为有痛苦的存在,才能激发我们人生的力量,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瓜熟才能蒂落,水到才能渠成。和飞蛾一样,人成长必须经历痛苦挣扎,直到双翅强壮后,才可以振翅高飞。

人生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没有挫折,成功不再有喜悦,更得不到成就感;没有沧桑,我们不会有同情心。苦难是成长之路的必经之点,苦难是使人成功的试金之石,苦难是催人上进的鞭策之绳。感恩苦难,不自怨自艾。昔人有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懂得感恩苦难的人,才能够在困难中战斗,发奋并逐渐走向成才之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一次战争中受伤,导致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他完成了文明世界的.长篇小说。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靠得是他勇于直面苦难,感恩苦难。

感恩苦难,应越挫越勇。真正的强者是不惧苦难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演艺精湛,意志坚强。他在一次表演中折断左臂,又跌折右腿,接骨时还接错断骨。他凭着在苦难面前勇往直前的精神,终于铸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苦难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在苦难中找到奋斗的源泉,要越挫越勇。

因此,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满,生活的四季不可能只有春天。每个人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与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痛苦,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课。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苦难并不可怕,受挫折也无需忧伤。只要心中的信念没有萎缩,你的人生旅途就不会中断。艰难险阻是人生对你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坑坑洼洼也是对你的意志的磨炼与考验——大海如果缺少了汹涌的巨浪,就会失去其雄浑;沙漠如果缺少了狂舞的飞沙,就会失去其壮观;如果维纳斯没有断臂,就不会因为残缺美丽而闻名天下。

生活如果都是两点一线般的顺利,就会如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只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才是生活的全部。

10.苦难中作文 篇十

二零零六年的一场变故,让我第一次品尝苦难的滋味。在益阳读卫校的哥哥,因与外校的同学发生小纠纷,被人用啤酒瓶砸在后脑勺上,当即昏迷不醒,人事不知,送医院抢救,仅是维持生命体征,成了植物人。对方也是未成年人,对方的家庭也是家境贫寒,巨额的治疗费用,只能自己承担。哥哥在病床上瘫了一年多,没有再醒过来,终于走了,给家里留下一屁股的债务,带着许多的遗憾走了。

在哥哥瘫痪的这一年,爸爸妈妈决定再生一个小孩,从此,我有了一个可爱的弟弟。

哥哥的不幸,给家庭带来的苦难,改变了我:不仅改变了我的身份,由原来的妹妹,变成了姐姐;而且改变了我的地位,有原来的被哥哥呵护,变成了需要呵护弟弟。

有了弟弟的天真活泼,家庭从失去哥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逐渐有了欢笑,有了爸爸妈妈的勤劳俭朴,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新房。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虽然粗茶淡饭,却也有滋有味,其乐融融。可生活中没有如果。

二零一五年七月,爸爸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本以为就是伤风感冒而已,谁知竟是肺癌晚期。谁都知道,肺癌晚期意味着什么。我得知消息,犹如晴空遭遇霹雳,人都懵了,犹如身陷冰窟窿,心都凉了半截,苦难怎么又找上我呀!

爸爸自己是乡村医生,清楚自己的病情,也知道最终是什么结局,他不想多花冤枉钱,采取保守治疗,维持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支撑不住了。临终之际,爸爸拉着我的手,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苗苗,爸爸再也不能照顾你了,也看不到你上大学,看不到你成家了。爸走后,你要更加努力读书,有出息。你只有有出息,你才能更好地照顾弟弟,才能更好地为你妈妈分担……”

听了爸爸的这些话,除了使劲地点头,我竟说不出半句话,禁不住鼻子一酸,喉咙一紧,眼泪如决堤的海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

爸爸走了,带着太多的牵挂与思念走了,留下了不尽的哀思和怀念,也留下了苦难。

这苦难,改变了我:从此,我没有了爸爸,不能在爸爸跟前撒娇了;从此,我不仅要照顾弟弟,还要替妈妈分担责任;从此,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苦难,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作者:刘苗

11.在苦难的磨砺中“完胜” 篇十一

爸爸糖尿病丧失劳动能力,妈妈车祸留下后遗症,哥哥在上学,全家靠低保救济,这就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张文慧的家庭。“我没有权力去选择我的出生,但我可以积极去选择我的人生。”张文慧告诉记者,小学班主任说过:“你们是农村娃,唯有读书可以让你们脱离贫困,改变命运。”这句话对同龄的孩子来说可能还遥远,但张文慧却从此记住了这句话,立志要靠读书改变命运。

※ 中途休学 身受疾病折磨

从小学到中学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张文慧,憧憬升入高中,本想一展才华步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当怀揣着梦想,踏上征程时,一次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差点与梦想擦肩而过。高二时生了一场病,她不得不休学在家,“原本想要自学课程,可实在太疼了,根本无法投入学习,每天接受各种化验和药物性的治疗,身体也变得虚肿。”病魔的折磨,让平日里看起来安静又懂事的张文慧,突然间变得爱发脾气。“一天我在烧荣誉证书时,父亲冲进来把手伸进火红的炉火里,一本本拿出已经烧得面目全非的证书,”第二天父亲还是像往常一样带着她去医院治疗。“真的不想成为他们的负担,想放弃,可我却放不下那内心深处埋藏许久的梦想”。

就在这时,一位老中医出现在张文慧的生活中,了解她的情况之后,老中医答应免费给她治疗,几个月后她的病情逐渐好转。

※ 再回校园 倍感孤独

张文慧终于可以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校园。校园里到处是激情振奋的口号和标语,高三的动员大会结束,各科老师的训话也结束了,教室里不再生机勃勃,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了沉重和冷峻。“我感觉我出局了,一切对我都是那么陌生,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每天面对新公式,忍受同学异样的目光和那种被孤立的感觉”。

梦想就像那遥不可及的流星瞬间消逝在天际。“我不想坐在教室里,有了辍学的想法,我开始逃避一切。”接下来的好几天里,张文慧都是一个人在房间里,是放弃,还是该继续坚持中?

※ 父爱无边 点燃希望之光

父亲每天依然早出晚归,用他那骨瘦如柴的身体,扛着所有的压力,一直坚强的苦撑着这个家。“当家中无人时,我一个人就放声大哭,哭出所有的委屈和怨恨,然后收拾心情,一点一滴地开始学习起来”。

学习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很累,但一想到梦想实现的时刻,张文慧咬牙坚持住了。在距离高考3个月的时候,母亲突然出了车祸,“需要支付大量的医药费,我无力再冲向高考了,准备放弃,想打工来减轻家里的负担。”可父亲却说:“天塌下来,有我呢,你尽管去考试,考上了没学费,我一家家跪也要凑足你的学费!”这样一句话从向来少言寡语的父亲口中说出,是那么地震撼,张文慧又一次重新站了起来,并勇敢地走进高考的考场。

12.苦难中作文 篇十二

关键词:苦难,生死,哲学

面对人终有一死的命运, 中国传统的“未知生, 焉知死”的务实精神使中国人对死亡的态度既暧昧又模糊 :一方面极力否认, 一方面又害怕忌讳谈论死亡, 对死亡的畏惧掩盖了对它的感知。作家史铁生则一反常态, 在自己的散文中从容谈论死亡, 抹平悖论, 化解玄妙, 对生命的苦难一一化解, 读来似乎如沐慈悲, 沉重之后又满是豁达。本文将试从其散文中生死之思的产生缘由, 发展变化和影响入手, 更清晰地认知和把握其智性思考与人生哲学。

一、生死之思的产生缘由

作为一位始终怀有人文精神的作家, 史铁生的诸多散文都在探讨生死的命题。《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想》等等, 无不闪烁着生死的哲学与智慧。由于双腿残疾, 史铁生时常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母亲深厚无私的爱固然能减轻他的伤痛, 人们的善意关怀固然能滋润他的心田, 但总归要生活, 找不到工作他只能干些家庭妇女和老人的活, 在一间光线“昏暗”的“低矮破旧的老房”里, 孤独缓慢地劳作 ;他想与正常人一样报考大学, 可现实条件又不允许。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碾压致使他一度“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 心里先是完全空白, 随后由一个死字去填满”1。还好有地坛。古园的沉静助他缓和不公命运所造成的剧烈冲击感, 也给他注入了强大宏博的气力去化解忧郁和苦闷。这一切都直接催发了他的生死之思。

二、生死之思的发展变化

苏格拉底说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2被命运之神推至生存绝境的史铁生开始思索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面对困境, 人的态度迥然有别。抱怨或是迎难而上, 皆在情理之中。然而可能是身体的残缺所导致的敏感, 促使他不断深化现实和心灵给予自身的反馈, 最终他以智性思考冲破肉身的圈定, 从一己之思的迷雾和纯粹个体自我得失的藩篱中突围而出, 把“小我”的智慧挥洒到了宽广的“大我”。在此, 史铁生的生死之思拉开了序幕。其大概经历了“怨命、认命、知命”三个阶段。

(一) 、怨命 :对生命苦难的怀疑和质问

面对厄运的突然, 每个人的自卫防护本能促使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史铁生也如此, 病痛的折磨带给他的苦楚绝望, 使他暴躁不安, 这在《秋天的怀念》中有记录 :“双腿瘫痪后, 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 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活着可有什么劲!”3强烈的质疑和控诉, 它源于自我认知价值的低落, 安全但是属于低能量的层次。面对生命不断选择的过程, 前进和后退的冲突时有发生, 防卫和退缩总是稳妥之计。究其原因, 其实是我们内心深处在拒绝和反抗我们的伟大潜能, 这种拒绝正面力量, 逃避成长的倾向, 被马斯洛命名为“约拿情结”。怀抱着这种情结, 史铁生从自哀自怨到怨天怨地, 表现出的是一种常人必有的常态。这并不奇怪, 对于道理的参悟,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缓冲阶段。

他的这种抱怨, 其实更多的是对自身的抱怨。自我价值感的低落, 导致对于命运悲喜无常的敏锐感知。我们可以理解史铁生初始面对苦难的排斥态度, 这是每个人都会选择的应对方式。人生路漫长, 但再往后走, 人与人变区分就会愈加明显, 境界层次也立见高低, 也就是说将苦痛转化为更强有力的精神是种智性修为, 并非人人能为, 也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有内在的超越,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这或许也是一个善于思索的的人与一个带有思想惰性不愿去思考或并不能思考的人的区别之所在。

(二) 、认命 :对生命苦难的承受和接纳

俗话说半路盲了的人要比天生就盲的人痛苦的, 痛苦是躲也躲不掉的, 对于敏感的作家而言, 他的痛苦总是会骤然加倍, 比之一般人体会的也更为深切。双腿不能动又增加尿毒症, 双腿只能描摹轮椅的行走, 尿毒症让他和死神你来我往。如他所说, 死神就在就在他周围徘徊, 不知哪一会儿把他带走。生命的危险不断加剧并迫在眉睫, 抱怨的无力以及反抗的徒劳都致使他走向了对于生存困境的渐次体验与挖掘。

在《我与地坛》中作者记叙了他被命运打倒又最终顽强站起来的艰难历程, 作者在沉静古老的园子里, 完成了心理最痛苦的蜕变。在文章的开篇, 作者直接写到了地坛。一个濒临绝望的年轻人和一座日渐荒芜的园子他们同样都有充满喧嚣和生机的过去, 也同样都有充满失意和颓废的现在。“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 一个人更容易看见时间, 并看见自己的身影。”4地坛曾是神圣的祭坛, 如今是思考生死的绝佳场所。供奉祭品, 见证荣衰, 生欲死惧它都一并容纳。园子荒芜却并不衰败, 花草鸟虫生机勃勃, 隐藏着无数生的奥秘。史铁生几乎天天都来, 在其间专心致志思索生命的变化和死的事。古园的安静使人的思虑更有根基, 也更容易和万物达到和谐统一。万物众生无不在遭受苦难, 历经变迁。于是他渐渐想明白了“一个人, 出生了, 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 而只是上帝交给我们的一个事实。”“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它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参透死的本质属性, 面对厄运就不会再逃避。生难死易, 对于身为残疾人的史铁生, 命运更是如此。这种体悟比一般人更为透彻。史铁生此时已准备接受苦难。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 世界还能存在吗?要是没有愚钝, 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 5承认了命运的不可抗拒以及差别的永恒存在, 等同于在心灵深处认同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它不单指宇宙的奥秘, 也暗含了生命突变的可能性。此时的史铁生已学会更好地去容物, 解物, 就像一个和上帝猜谜的人, 他把个人的偶然看做是上帝不能做梦而让众生替他做梦的一个体验者, 他和上帝打赌。“人所不能者, 即是限制, 即是残疾。”6认识到人所不能, 便是智慧的起点。史铁生由此开启了对信仰的追逐, 命运的透析, 对爱情的求证。然而无论是人生何种命题的追索, 在其背后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智性思索。痛苦和残疾永存, 史铁生的豁达令人激赏。生, 即意味着痛苦。所以, 永远的利益, 绝对的公平以及幸福是不可强求的, 没有无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由此, 对生死的感悟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 三 ) 、知命 :对生命苦难的和解与超越

在思索的疆域里纵横驰骋的史铁生, 经过痛苦的历练终于奔向了对苦难的超越。他虽不能乐天, 却已然知命。在《自言自语》中, 他写道 :“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 于是人有三种获得欢乐的机会, ”它们分别是孤独, 痛苦和恐惧, “上帝用这三种东西来折磨我们。不过有可能我们理解错了, 上帝原是要给我们三种获得欢乐的机会。”7这种困境向史铁生敞开了生的意义及魅力, 面对生死, 最恰当的态度应当是敬重, 唯有如此, 对于死, 才能有一种幽默豁达的态度。

史铁生静习心性, 了悟生命, 行文之间渗满禅意。《宗镜录》上讲, “心能作佛, 心作众生, 心作天堂, 心作地狱。” 8庄子也说“死生, 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 皆物之情也。”9, 所以生不必悦, 死也不必恶。看淡生死, 方能领悟生死。先贤们在生死命题上孕育出的潇洒风神和达观, 在史铁生身上又奇妙聚结, 重现光芒。借助这股流韵史铁生的散文必然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境界, 脱旷尽情, 丰盈达观。

认知是把双刃剑, 在为生存寻找理由时必然会看到智力的绝境, 痛苦灾难无法根除, 并且一个巨大的现实横亘眼前——人是要死的, 必死的人习惯放空, 也习惯于消解, 这令人害怕。何处是生命的归宿?爱, 美, 还是信仰?生命存在的层次确证, 仰仗于对外在世界的逐步体验。通过对于人生困境和生命苦难的认识, 史铁生向我们不断确证自我存在的价值。苦难是灵魂的锤炼场所, 也更容易使人走向信仰, 因苦难的无缘由。生与死, 神圣与凡俗, 目的和过程, 在命运面前, 承载的意义往往超过解释的苍白。信仰和承载有内在质素的联结。史铁生从个体和人类苦难的深渊中发出对信仰的呼告。他笔下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信念正是从苦难里开出的绚烂之花。史铁生的写作, 接近天道, 接近宿命。或许是借助于写作这样一种方式来彰显存在价值,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的写作已与他的生命达到了同构。生生死死, 悲欢离合, 都是写作的主题, 也都是灵魂的事儿。

生命悲愁, 常有苦味, “友谊、爱以及敞开自己的心灵, 是最好的医药。”对爱的呼唤引来对信仰本身的呼唤。在史铁生的文学王国里, 怨恨和爱愿是人置身苦难的双生花。怨恨使灵魂干枯, 虚荣孤苦, 爱愿则招引献身, 供奉甜美。爱愿永恒, 爱愿是救赎。只有那些敢爱, 敢梦想的人才能接住史铁生投掷的饱满果实, 走向沉甸甸的救赎之旅。在史铁生笔下, 残疾是原罪, 爱愿是救赎。他用爱愿这一苦难中的应对机制, 为我们的精神获取了一个美丽的位置。爱是人类唯一也是可靠的救助。这份爱, 不仅仅是友爱慈悲, 也是对痛苦的诗意超越和对高贵灵魂的仰望。

三、生死哲学的价值和意义

心智的荒芜, 欲望的膨胀, 语言的退化, 是当代文坛写作面临的现实困境。史铁生在写作中把苦难转化为一种信念, 还原人生的悲剧性, 使中国当代文学有了自己空灵美丽的灵魂之舞。生与死这个古老命题在史铁生的文学国度里贯穿始终, 在他心力与思力的双重透析下, 最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生死哲学。每个作家都试图通过的自己的言说来建立一种机制。一种声音即是一种生活。面对生死无常, 史铁生自觉地去感知人存在的本质。赫舍尔在《如何生存》中说 :“人的存在的关键形式是人的生存。”这种自觉和省察代表史铁生内心的声音, 他的述说不是一种虚幻的无意识架空, 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带领我们由痛苦残缺进入人生存的价值维度。

生死是生命的客观变换形式, 残缺是上帝赐予的礼物。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 史铁生始终隐忍, 自省, 默坐, 静想, 以无形的力量来成全自我的救赎。笑对生活, 达观尘世, 所有的爱都化为忍耐, 在他的文字里流淌。我们应在他的作品去默坐, 去感悟, 去时时窥看自己的心魂。爱愿是救赎, 我们唯有时常感恩, 创造, 才能发现生命意义的存在, 并不断审析灵魂, 获得完满救赎, 成全一条拯救之途。

参考文献

[1]史铁生.《骆驼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2]史铁生.《病隙碎笔》.[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史铁生.《自言自语》.[J].长春:作家, 1988年第10期.

[4]史铁生.《灵魂的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13.苦难中作文 篇十三

——小议十九世纪的日本和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书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金一南,《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08。

一、颇有争议的中日关系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作为日本一衣带水的邻国,我国国人在此次重大事件中的反应各有不一,凸显出中日关系的复杂性。转眼两个月过去了,5月9日,日媒《日本新华侨报》刊文认为,“后震灾时期”中日关系逐渐“步入改善轨道”①,其中典型的积极信号便是近日访华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团和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分别受到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高规格接见。但对这一新闻,也有网友评论表示:“中日之间的要提升民间彼此的感情认同,至今为止,是不太可能的事”。

中日关系着实复杂。早在十九世纪,日本和中国之间就有着扯不断的影响,无论影响是积极或是消极。金一南先生的著作《苦难辉煌》中有这样的描述:“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给日本以如此巨大的影响”,“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给中国人如此巨大的伤害”。金先生认为,中日两国说不清的关系,用“一衣带水”四个字皆可以带过。“因为一衣带水,联系方便,影响也方便;因为一衣带水,掠夺方便,侵略也方便”。

 参见凤凰网新闻——《日媒:“后震灾时期”中日关系步入改善轨道》

http://news.ifeng.com/opinion/world/detail_2011_05/10/6279605_0.shtml

即便关系再复杂,从我国国民的普遍民族情感来说,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远大于其它影响。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所遭受的苦难许多都与日本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至大,百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者极酷,为祸中国者独深。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巨”②。

二、十九世纪的中日同与异

日本首先在“闭关锁国”的背景上与中国存在着绝对的类似。十九世纪上半期,在美国舰队向日本叩关之前,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为了维护封建体制,德川幕府先后五次发布“锁国令”③,采取种种措施将日本隔绝于世界之外,竭力扼制日本官办和民办的商业企业开展对外贸易,视洋货为洪水猛兽加以禁止;严禁日本国民出海,对擅自乘船出海者处以极刑,查禁“洋书”,迫害传播西方科学的日本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日本封建统治者原以为“闭关锁国”能够带来“歌舞升平”,然而,它却进一步导致了停滞、愚昧、落后和衰朽。

远东是欧亚大陆上最后受到欧洲扩张影响的主要地区。但十九世纪中叶起,中国和日本这两个距离欧洲最远的远东国家逃不过和印度等国一样的命运,正如费正清先生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描述:“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便是中日在十九世纪面临的“同”。不过,面对欧美列强的侵扰,虽然“两国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却“是以完全本同的方式。日本能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原则,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相形之下,中国却不能以已改变的西方方式重新组织自己。”

事实上,日本统治者原以为列强的炮火会先对准日本而不是中国。1837年幕府统治者德川齐昭发出预言:“日本将是西方攻击的第一个目标”。他认为,中国

 参见新浪读书——余杰:《铁与犁:百年中日关系沉思录》

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91519755_tieyuli/1.shtml。

 参见中华文史网——许若齐:《十九世纪中日对方开放思想比较》

http:///qsyj/ztyj/zwgx/2005-03-15/25376.shtml。

太大,朝鲜和琉球又太小,对大不列颠的炮舰来说,日本恰好不大不小。可以说,他比中国的道光皇帝先预感到了危机。不过,三年后危机真正到来,却首先到达了躺在床上抽鸦片的中国。即便如此,鸦片战争的冲击对日本也极大。金一南先生书中讲道,“(在日本)许多人以鸦片战争为题著书立说,论述西方对东方的野心,慨叹清政府的失败,警告德川幕府如果不速筹对策,必重蹈中国覆辙”。同样是学中国,和以前的学汉字、学围棋、学《论语》、学《法华经》相比,日本人这次从中国学习到的是危机。危机最终降临于1853年7月,美国的东印度舰队司令官佩利率领四艘军舰打开日本国门。紧接着,日本像中国一样被迫同各国列强签订了诸多不平等的通商开放条约,开放通商口岸、勒索战争赔款、控制日本关税、取得驻日兵权。

金一南先生在书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真正使日本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一个是西方的坚船利炮,另一个是中国的魏源”。说起魏源,以前中学历史教材等相关资料似乎介绍过,虎门销烟的英雄人物林则徐请魏源撰写《海国图志》、《圣武记》、《瀛环志略》,林则徐也被相关教材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事实上,据金一南先生所说,魏源所著书籍,在中国没有引起太大反响,鸦片战争后这些书籍传到日本,却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对日本统治者和知识界来说,这是最早接触到的洋学知识。金一南先生这样评价,“魏源在日本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中国”。

费正清先生在书中对林则徐的介绍和金一南先生含蓄的描述相比,简直让人大跌眼镜。“中国总督林则徐曾试图禁止鸦片流入国内,并顶住了英国人的第一次强攻,但他也认识到外国军事力量的优势。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同英国军舰抗衡是不可能的,并断定:‘船只、大炮和水军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林则徐决不愿意散布这些观点。‘我只请你对此保密’,他这样要求他的朋友,‘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费正清先生指出,林则徐不愿意公开这些观点,说明他担心这会在同僚和上司中引起敌对反应。这种担心决不是没有道理的。相比日本统治者和知识界出于对西方的恐惧而最终决定彻底变革本国旧制度,统治中国的士大夫除少数人外仍然极其厌恶和藐视西方的一切。虽然战争失败的打击迫使他们采取了某些措施,典型代表便是“洋务运动”,以效仿西方的武器和技术,但在实际中他们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官吏们在机械事务方面的无能已无可救药,纵然他们真诚地想模

仿西方——从根本上说,他们并不想模仿西方。因而,在1842年到1858年两次战争之间的十几年中,中国面对欧洲扩张主义的挑战几乎没有做什么。”

不可否认,1868年明治维新从开展时间、代表人物、改革目标等许多方面与中国当时的洋务运动存在相同或相似。金一南先生在书中总结过,从时间上看,清政府洋务运动开始于1862年,仅比日本明治维新早了6年。从代表人物来说,中国的洋务运动著名代表人物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日本也有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和大久保利通这明治维新“三杰”。从改革目标出发,日本明治维新提出了“尊王攘夷”,也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驱逐外国侵略势力,这跟我们现在熟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以自强”十分相似。甚至如前所述,明治维新既受中国危机以及魏源思想启示,也为日本本身的危机所推动,还多多少少带有一点效仿中国洋务运动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对中国的再一种学习。

但是,中国的洋务运动还是败给了日本的明治维新。金一南先生援引美国学者赖特夫人评价当时中国与日本的改革时说,“洋务运动既不是政变,不是革命,也不是一个新的时代,只不过是依仗全体士大夫的能力和努力,是历史上难以避免的没落过程留下的一个‘小阳春’”。中日历史在这里再次出现了不同:日本明治维新相对中国洋务运动而言却是十分彻底的。“当时明治天皇以‘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和‘破除旧习,求知识于全世界’为主导,自上而下开展了一场效仿西方的激进改革”。明治维新设计了日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交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制度设计与重建。当然,再后来的历史证实,“就是这场激进的改革,使日本最终走上了战争扩张的道路”。“中日就此分道扬镳”。

由于清廷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因此当历史再往前推进时,中国人也尝试着走上了不同于封建闭关锁国发展之路。这已经是后话。单纯从三次战争而言,据费正清先生分析,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因为这次是败在邻近小国日本的手下。“日本人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1894年8月,中日

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地被击溃了,1895年4月,北京不得不接受了《马关条约》”。条约的条款要求中国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并再开放四个通商口岸。日本人的战争给中国的傲慢和自满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大帝国在受轻视的、配以现代战争武器的邻国面前显得十分无能。这也是前述“分道扬镳”的重要体现。

三、跨越历史歧路:中日关系新展望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国家的战舰大炮,先后打开了两国的门户,“闭关锁国”的时代从此一去不返。中日两国已不是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如何开放,如何通过向西方学习而救亡图存。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是中日两国近代社会进步与落后,前进与倒退的标志之一。中日两国在十九世纪“国门失守”危机当前,对外开放思想上的差距,造成了各自结果的相去甚远。中日甲午战争实际上便是一次泾渭分明的检验。

余杰先生认为,一种伟大的文化形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创造的智慧,二是收容的能力。数千年以来,中国文化虽然以创造为主,也吸收了不少外来的成分,所谓“有容乃大”。在辉煌的治世,中国文化以旺盛的生命力吸取其他文化的优长,中国人也以开放的心胸应对其他文明的挑战;而在衰微的末世,中国文化则以严重的惰性拒绝与外来文化平等对话,中国人也以保守的姿态惊恐地注视着强敌的来临。而日本在被迫打开国门之后几年间,就毅然决定派遣使节到西方世界观察动静,学习先进文化。日本统治者愿意遵守欧美资本主义列强所建立的国际秩序,让自己尽快跻身其中,由一名被凌辱者转而变成平等的一员。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中国却要等到二十世纪末期才明白过来。

再回到中日关系。本文之所以将“十九世纪”作为一个重要的裁量,正是因为“十九世纪”是中日关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之前有人曾说,中日两国千余年来只有两种历史背景下建立起的相互关系:一是中国强大,日本弱小。此历史阶段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二是日本强大,中国弱小。此阶段一直

上一篇:演艺资源整合营销方案下一篇:赞美使人成功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