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精选20篇)
1.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一
2013年11月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分析、下步计划
一、临床路径管理方面
我院共归入路径管理的七个专业21个病种,其中:外科3个(腹股沟疝临床路径、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骨科2个(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妇产科6个(自然临产行阴道分娩、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癌、输卵管妊娠、子宫平滑肌瘤、计划性剖宫产)、内科10个(自发性气胸、社区获得性肺炎、慢阴肺、支气管哮喘、肝硬化腹水、轻症急性胰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脑出血、脑梗塞、短暂脑缺血发作),今年全院临床科室入径310例,变异8例,其中妇产科分4 个病种上报304例,变异8例,上报率100%;外一科阑尾炎40余例、疝气40余例,但科室只进入路径5例,入径率6.25%。内科上报一例。
存在问题:(1)科室重视程度不够。
(2)工作执行力度存在缺陷。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部分科室的临床路径工作滞后,执行不到位。
(3)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变异和退出的标准掌握不到位,科室存在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
(4)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过程评价资料不完整。
(5)科室没有定期组织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进行评估与分析,并及时修订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制度,并纳入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我院已有21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扩大范围,计划分十个专业,实施33个病种临床路径,具体附后。
1、高标准制定临床路径方案,优化规范病种诊疗规范 在制定二级医院临床路径标准过程中,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选取最新标准,药物费用标准适用基层患者,制定出了符合二级医院特点,适合本医院开展,能够真正规范临床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的临床路径方案。注重重点科室的建设,组织各临床科室、重点专科遴选本科室临床路径、优势病种,严格执行病种诊疗规范,优化诊疗措施。
2、深化落实,全程监督科室临床路径实施。
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带动住院病人的整体费用更趋合理,促进医院服务流程的整合和再造,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医疗行为的随意性,避免工作的遗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为保证我院临床路径工作落到实处,我科强化监督检查职能,每月统计科室开展情况,行政查房时对科室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进行询问,查阅科室相关记录,了解临床路径实施情况。
2.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二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临床路径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通俗地来说,就是事先对各种疾病按治疗方法等进行标准化分类,并在制定出院、治愈标准的基础上,规定医疗机构对各种疾病的收费标准。居民生病之后,按规定的标准向医疗机构交纳固定的费用。
2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3 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因素
3.1 我国的医疗保险政策对开展临床路径的影响
临床路径在各国的开展有其各自的背景。在我国台湾地区是由于保健机构由“论量计酬制”改为“论病例计酬制”,在美国是由于DRGS-PPS的推行,临床路径才得到医疗提供者的广泛关注和实施[2]。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医疗保险只是单纯考虑哪些项目在医保范围,哪些药物在医保范围,医保报销,哪些项目和药物医保只报销一部分。并不是结合疾病,按照治愈疾病的需要来考虑什么是报销的检查和药物。现有的医保制度也没有考虑患者总的住院费用是否合理,住院天数是否合适。这样,医保提供者对于开展临床路径就会缺乏积极性。
3.2 医院的态度直接影响临床路径的实施
医院开展临床路径首先要组织员工学习关于临床路径的知识,建立临床路径委员会。向已经开展临床路径的医院学习经验教训。比起现有的程序,要接受一种新的程序医院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以及财力。另外医院管理者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小集团利益的驱使,可能认为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会影响医院的经济利益,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持反对态度。
3.3 医院员工的观念对实施临床路径的影响
传统的医疗模式中,医生占有主导地位,他们认为护士、医技、药剂等都是配合他们的工作,但是临床路径要求医生参与到许多专业之间的合作中,并且临床路径规定了某一病种的住院天数、用药范围,医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诊疗权受到干涉,认为什么都有规定的话医生就没有用处了,按照程序看病就行了。另外护士现有的工作是配合医生,开展临床路径要求系统化贯彻护理程序,整体护理实施到位。这样护士的工作量不仅加大了,而且对护士的专业知识要求更加高了。
3.4 病种的选择对临床路径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临床路径规定了特定程序、住院日期、住院产生的费用,没有很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这样就给选择病种带来很大的困难。单纯疾病的患者可以开展临床路径,但是病情复杂、特殊及并发症、合并症较多的疾病,其临床路径实施的难度相对较大,大大增加了临床路径的变异系数,降低了路径进入标准及路径的同一性,为以后的变异分析带来困难,造成相当部分病例不能严格按照路径标准进行治疗。而且在实施中要识别患者治疗中大量的变异[3]。现在单纯疾病的患者非常少见,合并有其他慢性病的人很多,这些患者如何开展临床路径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3.5 医院内各部门能否积极地配合直接影响临床路径的实施
对于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不能出现问题,需要长期的、有效的合作,共同使患者按天、按时依次完成各项诊疗、检查、护理等处置。需要多学科、多部门通力合作,是对医院整体协作能力的全面考验。如医技科室不能按时检查并发放报告,手术室不能安排手术台等,这些都将影响临床路径的实施。
3.6 患者对实施临床路径的影响
临床路径最终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日期。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患者医学知识的缺乏、社会对医疗系统的不正确认识、医患沟通不佳等,都会使患方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出现不遵守医嘱行为,偏离路径。例如达到出院指标不出院或未达到治疗效果要求出院、自行要求使用某种药物或拒绝使用某种药物、对手术或用药方式迟疑不决,都势必影响按预定路径执行。
3.7 现有的医疗体制对开展临床路径的影响
医院间的技术能力、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可能在全国同级医院使用同一个临床路径版本。每年更新和工作量太大,科学性差。而多年更新,则影响新技术应用。而且存在法律和制度上的问题,目前实行的“举证责任倒置”,在保护患者权益的同时,对路径制定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医生在制定治疗路径的同时,从保留诊治证据出发,不得不增加某些检查项目。有些医生为了满足患者的某些需求来提高其满意度,而开具不必要检查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路径管理。
4 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
4.1 对护理学发展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减少护士进行文书记录的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护理项目也不会被遗漏。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护士由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可培养护士工作的自主、自律性,增强成就感。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先进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使护理工作者成为医院改革实践的先行者,为实现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而努力。
4.2 对医生的影响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医疗模式,可使医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处置,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病患住院时因医护人员处理程序不同而产生的各种变异情况。
4.3 对患者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可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其住院天数。在标准的治疗程序实施过程中,可帮助患者加强对健康教育、所患疾病的了解,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治疗,并促使患者满意率上升。
4.4 对医院管理的影响
应用临床路径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实施有效监管。医疗质量指符合标准及规定、满足患者需求的程度,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与患者实际接受医疗服务的比较结果[4]。它不仅指医疗技术服务的及时、安全、有效、适宜、连贯,还包括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对患者合法权益的尊重和治疗费用的控制。临床路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是根据某种疾病制定的一种医护人员同意认可的诊疗模式,患者由住院一开始到出院都依据此标准模式接受治疗,此标准模式详细地规定了入院指导与评估、诊断性检查、处置、治疗、药物、会诊、营养、患者卫生教育、活动、治疗后康复情形以及出院计划等[5,6]。该管理模式包括了对病种住院天数、费用、医疗技术质量、对患者的服务态度等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临床路径确定某一病种标准的住院人数、住院费用、合理用药、检查和治疗标准,构建出对该病种医疗质量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以及长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和评估标准、指标之间的差距,开展对医疗机构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奖励。这样不仅能使监管活动公平、公正、有序,同时也能帮助医疗机构找出自己医疗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以促使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总之,应用临床路径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实施有效监管可以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控制医疗费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从中外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的经验来看,这一做法并未造成医疗质量的下降。相反,由于这种管理模式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了医护之间以及医患之间的互动,并可使医院多学科合作,促进医院风气转变。同时由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监控机制,可以保障医院护理管理的有效进行,增进各方之间的沟通,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性改善。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医院内,在家庭护理、社区福利保健机构中亦起重要作用,扩大了管理效能。
4.5 对卫生经济学的影响
我国医疗费用增长有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口数量的增加、大众医疗需求的增多、疾病谱的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等是导致医疗费用上涨的客观因素。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有效节约医疗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同时可提供标准化的医疗服务,减少护理文书记录时间,确保医疗品质。
5 展望
临床路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医改的主要方向。国家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卫生部领导也多次强调开展临床路径的重要意义。开展临床路径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解释:不是控制变异,而是产生变异后,总结变异原因,逐步完善路径)、降低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将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降低费用。随着医疗保险的完善和医疗制度的改革,社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临床路径的深入了解,开展临床路径是大势所趋!
摘要: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病种管理模式,具有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服务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竞争力的作用。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在许多城市已经设定开展临床路径的试点医院,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其广泛开展。
关键词:临床路径,影响因素,意义
参考文献
[1]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临床路径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和对策.解放军管理杂志,2003,10(1):38.
[2]张正华,高居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和方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514.
[3]王冬,朱士俊,董军,等.临床路径开发对象的选择.解放军管理杂志,2003,10(2):129.
[4]董恒进,曹建文.医院管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Kitchiner DJ,Bundred PE.Clinlical Pathways(editorial:comment). Med J Aust,1999,172(2):54 -56.
3.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三
【关键词】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06-01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指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病人所设定的住院期间的工作路线图或表格[1],是一种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它的功能是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提高质量[2]。为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013年0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岁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腹股沟疝患者,符合手术适宜征。入院后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临床路径组中男18例,女性12例,年龄31~79岁,平均(47.,5±13.5)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性14例,年龄33~78岁,平均(46.,5±1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变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以优质护理为基础,对照组按常规护理,临床路径组自入院开始就进入临床护理路径,按制订好的路径进行护理。
1.2.1入院当日:①入院宣教[3]。说明病房环境和管理制度,介绍主管护士和主管医生:②入院评估,监测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病史;③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消除恐惧感和陌生感:④讲解各种检查的必要性及检查的注意事项,主动配合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1.2.2入院2-3天:①术前护理:进行备皮、药物过敏试验,术前宣教及物品准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护理:讲解手术方式及过程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手术;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②术后护理:迎接患者安返病房,吸氧,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胃肠道反应、麻醉副反应。麻醉清醒后采取平卧屈膝位,以松弛腹股沟切口的张力,减轻患者切口疼痛感,防止疝修补处组织裂开;指导患者术后6-12小时若无不适可进流食,次日进软食或普食;观察切口敷料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协助生活护理,加强夜间巡视。
1.2.3住院第3-4天(术后1天):①观察切口敷料情况,伤口有无感染征兆。告知患者注意保暖,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②饮食指导:行肠切除吻合术的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后进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③活动指导:平卧3日,主动或被动活动下肢,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3天后下床活动,无张力疝修补术鼓励早期活动。④进行心理护理,协助生活护理,加强夜间巡视。
1.2.4住院第4-5天(术后2天):继续给予术后第一天护理措施。
1.2.5出院日:①告知出院流程,完成相关出院手续;②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打喷嚏致腹压升高导致疾病复发。
1.2.6出院后回访:①回访时间:出院后3d、7d、1个月及3个月;②回访内容:饮食、切口、活动、遵医嘱情况、有无复发等;③回访内容归档。
1.3评价标准:①住院天数:实际住院天数;②住院费用:住院期间的费用(疝补片等耗材除外);③并发症发生率:有无切口感染、尿潴留并发症发生及发生率;④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术后并发症:CNP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尿潴留各1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尿潴留3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术后情况比较(见表1)。CNP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患者满意度: CNP组28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93.3%,对照组25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83.3%,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更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为此,临床护理路径以其高品质、高效率、低费用的优势引入了国内[4]。其优势如下:临床护理路径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准确的时间要求,是一个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又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断标准化模式,适应社会医疗保险制度[5];严格按路径程序实施有效的医疗护理,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多项检查、治疗和护理,减少了抗生素等药品的使用,缩短了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减少了无效住院日。这些措施均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临床路径重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指导,由分管护士进行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可充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取得其配合,加快术后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缨,夏海鸥,丁焱.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初产妇产后性问题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3):26-29.
[2]王晓虹,周振红,高兴华.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诊治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2期.
[3]郑海英.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10期.
[4]汤增辉,杨霆.某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比较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7期.
4.临床路径总结 篇四
我院2017上半年临床路径工作进行评估及分析
我院2017上半年对临床路径工作进行评估及分析,总结上半年工作不足之处,依据卫计委下发的临床路径模板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医务科组织全院专家讨论,去除原有不适合我院的病种,增加新的病种,截止到2017年6月底我院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共有17个专业,120个病种,其中共制定出电子化临床路径共14个专业,57病种的病历,并把其导入到我院的HIS系统中。截止到6月底我院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有2092例,实际进入路径管理的患者有2092例,入组率达到100%,入组率后变异及退出61例,完成率达97.08%。在检查中随机抽取了10个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病历查看各种率及表格制定是否合理、变异或退出理由是否充分、合理。随机抽取3种路径管理各10份归档病历,经查看进入路径管理的病种平均住院较前稍有缩短,治愈率及好转较前有所提高,按照路径管理单病种总费用增幅较前有所下降。下一步计划到九月份实现全院各个科室临床路径电子化。
5.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篇五
2013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
神,2013年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和医院实际,我院临床科室对以下科室开展了如下病种的临床路径:内科(脑出血、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已退出))、外科(腹股沟疝)、产科(计划行剖宫产)、儿科(病毒性肠炎)。针对以上病种临床路径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2013年1月至今,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规范,开展临床路径诊疗工作,按规定使用药物,如果病情变化,无法执行临床路径时,将退出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根据疾病诊疗指南确定出院标准。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院委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
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于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临床
路径的上报,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制度 加强试点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
施方案、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确定了4个试点专业,4个试点病种数。4个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肠炎、小儿腹股沟斜疝、脑出血、计划行剖宫产。
三、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成果
我院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医务科每月及时向卫生局上报数
据。具体情况如下:
病毒性肠炎进入路径44列、无退出路径病列、平均住院天数3天、平均住院费用500元。
小儿腹股沟疝进入路径83列、退出路径病9列、平均住院天数3.63
天、平均住院费用2182.21元。
脑出血进入路径23列、退出路径1列、平均住院天数13天、平均
住院费用5000.元。
计划行剖宫产进入路径30列、无退出路径病列、平均住院天数5
天、平均住院费用2500元。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我们体会到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各临床医技科室全力配合临床路径的开展,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体现了合理收费,使患者得到实惠。
四、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存在的不足
1.各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差
距,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目的认识不清,医疗行
为中对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有抵触情绪,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历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五、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医院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同时,在稳定开展好现有试点病种的基础上,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在全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试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我院两级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医疗事故及纠纷,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金沙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6.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篇六
2016年度,我院继续落实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规范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规范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规范有效的医疗服务。2016年,我院临床路径入组率及入组完成率绝大部分符合规范要求,职能部门通过分析患者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日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1.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认识不足:临床路径的概念对大多数医务人员来说是陌生的,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临床路径的概念以及实施临床路径的重要意义、方法等宣传不到位,从而造成了部分医务人员不主动去实施临床路径工作,给临床路径的推广带来了困难。
2.患者对临床路径的认识极度匮乏:
⑴认识缺乏,可导致患者合作性下降。因此,必须在患者入院时就向其讲解临床路径的意义、方法,鼓励患者参与到这项新项目中。⑵部分专业术语,患者不能很好理解,可以改进临床路径表中文字,变医学术语为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患者易于接受,提高其参与信心。⑶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部分病人不识字,部分病人视力欠佳,无法配合,另外由于无陪护,患者不能及时完成或监督临床路径的实施。⑷ 存在变异时,当医护人员解释时,部分患者不能理解。加强医护沟通与交流。
3.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同一种病,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很多病人入院时合并有其他疾病,必须予以处理,可能还需要相关科室的会诊、协助治疗。
4.病人情况复杂多变,如并发症的出现就会影响临床路径的实施,致使住院时间延长。
5.临床医生的经验用药,以及传统的用药习惯,导致抗生素使用与路径规定有差别。
安县沸水镇卫生院
7.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路径管理分析 篇七
关键词:临床路径管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满意度
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 针对某种疾病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照顾患者的计划[1]。其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2,3,4]。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 临床路径能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医疗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 从而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5]。本院结核科选择2011 年10 月~2013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对照常规治疗与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 发现临床路径管理在耐多药肺结核诊治中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1 年10 月~2013 年10 月收治的60 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其中男46 例, 女14 例, 年龄21~73 岁, 平均年龄47.6 岁, 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0 例。
1. 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住院第1~3 天 ( 住院日) 的主要诊疗工作:①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检。②初步评估病情。③完成病历书写。④完善必要检查。⑤根据病情对症、支持治疗。⑥上级医师查房, 制定诊疗计划。⑦确定抗结核治疗方案, 签署药物治疗知情同意书, 开始抗结核治疗。重点医嘱:长嘱包括肺结核护理常规、等级护理、饮食、抗结核药物治疗等。临时医嘱包括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尿酸、相关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沉或C反应蛋白、痰结核杆菌涂片镜检、痰分枝杆菌培养、心电图、既往基础用药、对症治疗、进行其他检查等。住院期间的主要诊疗工作:①全科病案讨论, 上级医师定期查房, 完善诊疗计划。②处理基础性疾病及对症治疗。③根据患者病情调查、制定合理治疗方案。④观察药物不良反应。⑤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临时医嘱包括异常指标复查、对症治疗、抗结核治疗14 d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检查、既往基础用药等。出院前1~3 d的主要诊疗工作:①上级医师查房。②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③确定出院日期及治疗方案。④出院前1 d开具出院医嘱。⑤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临时医嘱包括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复查痰涂片及根据需要复查相关检查项目等。出院日的主要诊疗工作:①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病案首页及出院小结。②和患者及家属确定出院后治疗管理机构 ( 本院门诊或患者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或医疗机构)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预约复诊日期。出院医嘱包括开具出院带药,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血尿常规、痰菌、胸片等,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病情变化随时就诊。对照组按照耐多药肺结核临床诊疗指南实施诊治, 护理人员按照耐多药肺结核常规护理方法。
1. 3 观察指标分别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分别为 (49.06±2.10) d、 (7863.93±202.50) 元、100% (30/30)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 (56.02±2.70) d、 (8277.20±312.60) 元、70% (21/30) , 实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临床路径管理是医疗机构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有效抓手, 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新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深化的背景下, 本院根据三级医院的要求, 将临床路径引入科室。本研究中, 本院结核科引入临床路径共收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0 例, 对照前期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指标, 发现临床路径管理在耐多药肺结核诊治中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实施临床路径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检查、治疗、出院循序渐进, 减少了诊疗的随意性, 规范了医疗行为, 提升了患者对整个医疗过程的了解, 从而增强了患者参与诊疗活动的积极性与自我护理意识, 有效地缩短了住院时间, 降低了医疗费用, 督导和强化了患者用药依从性管理,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本院通过两年多来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的医疗质量管理成效明显, 因此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 持续推动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着力提高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取得患者和医院双赢。
参考文献
[1]袁松林, 陆芹珍, 钱林美,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分析与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18) :95-97.
[2]苏丽芳, 李进升, 陈恩泰.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中国防痨杂志, 2013, 35 (6) :456-459.
[3]吕美英, 周新凤, 潘云峰.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全科护理, 2012, 10 (33) :3167-3168.
[4]叶海琴, 钟丽丽, 刘笑静.临床护理路径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6) :126-127.
8.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八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23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教学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15,予以常规护理)和实验组(n=115,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应用效果;临床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31-02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在住院期间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也提出了更多要求,特别是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临床新推广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和理念,其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护理,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其认可和关注度比较高[1]。本文选取23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教学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230例婦产科患者作为本次教学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115)和实验组(n=115),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5±1.5)岁;其中自然分娩120例,选择性剖宫产60例;子宫肌瘤20例,宫颈糜烂14例,卵巢肿瘤16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予以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将此次纳入的所有教学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对患者基本情况和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选取妇产科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若干名组成护理小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从临床治疗、术后护理、产妇和新生儿护理、产后康复等方面制定临床护理路径专业流程,以便后期工作顺利开展和总结相关经验。另外,还要为患者制定康复护理手册等。②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实施:医护人员尤其是责任护士一定要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制定的措施为患者进行护理。轮流安排一名经验充足的护士就产前基本常识和相关注意事项向产妇进行讲解,同时将自身护理常识告知产妇。帮助产妇完成各项妇产辅助检查,对产前尿检、血检以及心电图检查时间等要合理安排。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对产妇提出的相关问题要及时回答,尽可能缓解患者产前焦虑不安情绪。保持产前良好就医环境,产后及时将母乳喂养知识和母婴喂养技巧告知产妇及其家属。③明确医护人员责任使命:妇产科医护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密切观察孕产妇实际情况。在进行临床路径期间应该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切不可因工作性质重复、枯燥而产生粗心、忽视等心理,减少护患纠纷。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孕产妇及其术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指标,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向主治医生反馈,严格遵照医嘱调整护理方案。明确实施的临床护理项目和具体内容,同时记录好患者后期反馈信息,以便为日后统计分析提供有利凭证。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x2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实行的一种新型全面的护理模式,其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方案。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路径的规定内容进行护理,效果良好[2]。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任何班次的护理人员都能明确当天的护理任务和流程,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医嘱以及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及时将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系统评价,以便更正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还要对患者恢复情况和恢复指标进行记录,以便帮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进展,提高其健康基础知识,明确病情恢复情况,提高治愈的信心和治疗依从性,减轻临床开展护理工作的负担,并使其充分意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最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此外,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可以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化,增强医院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团队合作,协调医护人员、医院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护理中相关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减少其他不必要的项目,节约资源,保障患者住院期间护理措施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4-5]。
在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的是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护理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和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萍.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58-59.
[2]张瑞永.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12):1901-1902.
[3]薛旭鸽.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739-741,742.
[4]邢孟琴.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措施和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7):248-249.
9.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篇九
领导小组
1、组成:
组长:刘伯桥(科主任)副组长:高向阳(护士长)
成员:彭运国、刘学文、胡湘玲、晏桂香、吴友军、秦喜、唐艳梅、尹增志,全体护士
2、职责
1)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要求,按照医院对临床科室执行临床路径的总体部署,负责组织《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组织临床实施工作。
2)负责及时传达和部署文件和精神,及时反馈科室实施情况、要求和问题。
3)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完善临床观察工作机制,组织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监督科室人员开展工作。
二、实施计划
(一)培训
1、由领导小组成员讨论制定本病种试点实施方案。
2、科室依据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学习。
(二)组织实施
1、临床实施
1)科室实施临床路径观察工作,收集病例,填写临床路径表单,定期进行疗效等分析评估。
2)科室每月对该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每月的3日上报本科室出院病例数、入路径病例数和出路径及变异例数。
3)科室于每月4日将统计的`入路径病例数及入径率上报到医院医务科,并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路径实施情况做分析评估。
4)领导小组将对科室的临床路径实施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
3、分析评估
(1)科室对临床路径实施期间发现的问题及难点,及时进行总体分析评估,书写年度性总结报告。
(2)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路径实施工作总结座谈,总结科室工作情况,交流科室工作经验。在每月医务科组织的各临床科室实行临床路径总结交流会上,积极与兄弟科室沟通,吸收经验。
(三)评估总结、分析
1、领导小组于年底对各科室路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院医务科。
2、对科室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总结报告。
3、年末向医务科报送汇总表,并对路径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
4、对路径及诊疗方案不断改进,以提高临床疗效。
针灸推拿科
10.临床路径一季度总结 篇十
2012年临床路径第一季度总结
我院于2012年1月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始了新的一轮临床路径的工作。临床各科室的临床路径小组加强质控,科主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市卫生局《关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院进一步加强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了实施方案,定期与医院个案管理员沟通、协调工作。
2.确定病种,进入临床路径。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卫生局相关通知,及医院指导意见,结合实际,确定18个病种:慢性鼻-鼻窦炎、老年性白内障、子宫腺肌病、计划性剖宫产、肺炎支原体肺炎、腹股沟疝、门静脉高压、慢性硬膜下血肿、股骨颈骨折、踝关节骨折、肋骨骨折合并气胸、良性前列腺增生、大肠息肉、终末期肾脏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下面就近3月来我院路径情况进行分析: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我院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临床路径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了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密切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投诉和纠纷。
2012年第一季度,全院共入径病例120例,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1例、慢性鼻-鼻窦炎9例、TAI 15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6例、终末期肾脏病—例、腹股沟疝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12例、门静脉高压0例、大肠息肉4例、股骨颈骨折2例、踝关节骨折4例、肋骨骨折合并气胸—例、子宫腺肌病5例、计划性剖宫产12例、2型糖尿病1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变异29例。通过临床路径管理使我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历内涵质量,医护人员行为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双丰收。
二、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一是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同时有卫生部公布的规范文本及治疗程序为参考,可控性强。二是诊断及病情变化预见更为准确,进入路径后实施成功率较高。三是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的基础。临床路径的实施本身就是以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严把路径准入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要求。二是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发现、处置、干预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组织病例讨论,不能只是生搬硬套路径文本的治疗规程和医嘱内容。三是要搞好数据收集、分析及效果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流程及文本。四是要重视和患者的沟通解释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存在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原因是科室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知识还不熟悉,对路径准入标准不清楚,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准入标准时,常常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临床路径的实施,也是加强医患沟通的过程,我们部分医护人员对于这一点缺乏深刻认识,不重视同患者交流,不能很好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有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医院要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医务人员掌握更多的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使更多患者知道、了解临床路径工作,及时搞好分析、总结,为今后更深入执行临床路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警告值报告、医患沟通、合理用药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不出现相关医疗纠纷及事故,确保临床路径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11.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R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27-0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甲状腺肿瘤患者9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64例,年龄18~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纳入标准
临床诊断甲状腺肿瘤并行手术切除术,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状况分级(ASA)标准为Ⅰ级~Ⅱ级,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1.2.2对照组护理方法
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即在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前给予饮食、活动指导及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其余时间则进行随机指导。
1.2.3临床路径组护理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在临床医师、营养师、心理医师及护理人员参与下,制定出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表,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按甲状腺肿瘤切除術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由责任护士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根据住院时间逐一进行系统护理,护理人员运用该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指导、评价。如术中、术后病情有变化,立即离开此临床路径,医生护士分别在病历和护理路径单上记录变异原因及处理原则。
1.2.5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记录每个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评估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人上述5项指标的差异性。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包括:切口出血、切口感染、发音嘶哑,咽痛、吞咽困难,每出现一项记为1人次。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表为自制问卷表,表中包括对术前、术后的饮食要求,甲状腺肿瘤相关知识,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手术后咳嗽排痰方法,减轻伤口疼痛的方法,手术后的体位与活动要求等10个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每项内容分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3种答案,分别计2、1、0分,总分为20分,术后第3天由专人指导病人填写,得分越高,说明病人对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越好。最后病人出院前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统计病人满意率。病人满意度评估为自制的调查问表,内容主要涉及病人对护理人员仪表、语言、举止、操作技能、工作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的评价,护理服务综合评价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是指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2.6统计学方法
收集的资料以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健康教育掌握情况采用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临床路径组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大部分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围术期常伴有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有的甚至术中出现喉痉挛,术后出现头颈部疼痛、头晕、恶心、呕吐、切口出血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不但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同时还增加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进而达到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目的,是临床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
3.1临床护理路径体现了循证护理理念。
3.2临床护理路径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
3.3临床护理路径增加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
3.4临床护理路径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3.
12.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项研究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6-2011.6期间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 在所有的患者中, 男性47例, 女性33例, 年龄在56-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3.5岁。患者在入院的当天便进行了头颅CT及MRI的检查, 其诊断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伴有轻微或重度的意识障碍, 严重的还伴有心扉并发症。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由45例脑出血患者组成,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的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 而治疗组的患者则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来进行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2 护理方法
1.2.1 策划临床护理内容表
首先, 护理人员应该组成若干的护理小组, 并严格依据现有的国外疾病护理标准, 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有效的整合, 将患者的治疗进程严格的按照其进行实施。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入院之前的咨询以及入院之后的指导, 患者的医学治疗、饮食、护理以及相关的康复疗法等, 除此之外还包括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此外, 为患者制定以时间为顺序的诊治护理标准流程也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2.2 实施临床护理内容表
治疗组患者在入院之后便进入了标准的临床路径中, 护理人员便应该采用表格式的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标准化的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及时的最好患者各项情况的记录, 并严格的按照护理路径完成患者的各项检查与治疗。在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与治疗之后, 护士长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和检查, 以便使临床护理路径更加的丰富和完善。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在入院天数和治疗费用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 在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的数据请见附表: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医院中医务人员针对某一病种治疗护理所制定的最佳的护理方案, 是一种不但能够使患者轻松达到治疗效果, 又可以降低患者入院天数和治疗费用的标准化护理方案。由于传统的护理方法不仅护理目标不明确, 且对于患者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 而使得患者得不到较为全面与舒适的护理。运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的护理, 对于患者在何时应该进行哪些治疗, 患者的病情进展如何以及何时出院等均有较为清晰的掌握, 它能够使现代医院的临床护理更具计划性、针对性及预见性。此外, 运用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 还有助于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详细了解, 从而更加自觉、积极的参与到疾病的康复过程中来[1,2,3,4]。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 从入院开始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 可以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各项必要的检查与治疗, 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路径的程序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 从而缩短了患者的入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还促进了患者对于自己所患疾病的了解, 既节省了医疗资源, 又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受到了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小玲, 武爱萍, 陶莉, 等.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08 (20) :143-144.
[2]文爱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6) :113-114.
[3]郑春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08 (43) :37-38.
13.2012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篇十三
根据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和浩特市2012年公立医院重点任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布署,结合实际情况,我院从2012年1月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现对我院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前期筹备工作:
⒈成立相关管理、实施机构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办公室设医务部,负责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工作。成立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或副主任担任。
⒉行政保障 根据我院具体情况,制定并发布院医发[2012]17号、院医发[2012]24号文件,对我院的临床路径工作做出具体规划。
⒊积极宣教 2012年 1 月 1 日至2011年1月 15 日,对各专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医、护、药、技及其他科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并采取电教、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培训临床路径管理知识;于2012年1月7日召开全院职工大会,集中培训临床路径知识;临床路径办公室成员反复巡视临床科室,指导、讲解临床路径工作原则。
二、制定并实施:
通过仔细学习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参照卫生部下发《临床路径管理汇编》、《临床路径管理汇编2012增补版》,我院挑选并结合自身情况,于2012年2月1日20个病种相关20个临床路径文本,完成我院制订并执行20个临床路径的目标,满足市局要求的二甲医院不低于20个临床路径的要求。每个路径文本经过初定、指导评价小组审定及修改、复审及修改三步,做到贴合我院实际情况、路径本身正确可行,并组织临床科室与相关科室的协调,保障已制定临床路径的切实可行。
截止到2012年12月25日,我院现已完成143例临床路径、单病种病例,外科开展5个病种,内科开展5个病种,骨科开展5个病种,儿科开展2个病种,妇科开展2个病种。
三、经验及体会:
1.常见病、多发病更适宜推广应用临床路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及治疗技术相对成熟,可控性强;患者人数相对较多,能在较短时间里更快的积累数据和经验,完善临床路径文本,更好的进行效果分析及评价。
2.各部门密切配合是成功推行临床路径工作的关键。推行临床路径是一项系统工程,机关、医护、医技、设备、信息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临床路径管理机构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经治科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诊疗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抓好医疗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医技科室
要配合临床路径文本及时安排各项检查,设备部门要提供临床路径执行所需的各种设备,信息部门要配合做好临床路径规范执行(临床路径医嘱电子化)、信息回顾、统计、分析等工作。
⒊良好的奖惩机制有利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开展。适当的奖励机制可以提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的积极性,适宜的处罚制度可以保障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
1.各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很大差距,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目的认识不清,医疗行为中对临床路径、单病种工作有抵触情绪,导致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少。
2.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项目数据无法提供,统计工作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评估、监督规范工作开展困难。
3.部分科室所选病种不合理,长期无适合进入临床路径病例,导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四、下一步工作:
⒈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宣教工作,让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进来。
⒉适期进行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的修改,淘汰不适宜或无法开展的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增加新的文本,慢慢推进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工作。
⒊加强与信息科沟通、合作,提高信息化,让临床路径、单病种
工作更科学、有效。
⒋加强对临床实施小组的监督,保障已制定的临床路径、单病种文本切实在执行。
14.2017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总结 篇十四
本季度全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二甲”开展,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加强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临床路径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有力措施。现将第一季度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2017年第一季度我院出院病例为9045例,入路径例数为6297例,入径率为69.62%,同比去年增长了42.56%。退出数为233例,完成率为96.3%,各类病种变异最多的原因是出现合并症或并发症。
第一季度医院临床路径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临床路径工作执行力度不足。
部分科室医务人员短缺,阻碍了临床路径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科室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科室的临床路径员对临床路径质控不到位,有存在谎报临床路径的行为,因此对于这类病例,视为虚假病历,按丙级病历惩罚。
下一季度工作安排
我院有关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要持续改进,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进一步完善。
15.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十五
临床路径作为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的有效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据2010年12月卫生部统计,全国有30个省(区、市)共计1383家三级、二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共计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膝关节镜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管理,使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医疗费用下降,服务品质和患者满意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使平均住院监护室天数下降了24%,医疗费用下降了14%,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增加。
2 实施临床路径影响因素的分析
医院是实施临床路径的主体,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医疗状况差异对临床路径的执行带来不可避免的困难和矛盾,而且各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的不同,对临床路径的试点乃至推广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分析影响实施的主要因素如下:
2.1 利润驱动,动力不足
临床路径在我国的起步晚,发展比较缓慢,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补偿严
(1)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15701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新华路5b4 50号(2)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157000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通乡路5号
重不足,医院生存的压力使大多医院管理者还在追求医院利润的最大化,尤其是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分配制度没有与临床路径挂钩,使得临床路径实施的动力不足。
2.2 意识不强,重视不够
临床路径的实施尚未列入议事日程,医院管理者和参与执行临床路径的医护人员未充分重视,认为临床路径的实施可能会增加工作负担,致使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施临床路径的阻力。
2.3 认识偏差,理解有误
部分医护人员认为临床路径是一种固定式机械化的医疗模式,是有限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甚至认为临床路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临床中,疾病的个体化差异和疾病的各种不可预知的伴发情况会在临床路径的执行中带来医疗安全的风险。这种认识导致医护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举步艰难,影响了临床路径的实施进程。
2.4 设施落后,信息不畅
临床路径是一种体现高效优质的医疗诊治及护理过程的固定的、先进的信息化程序,涉及医院多部门网络信息化的衔接与协作。大部分医院信息系统还不能提供临床路径应用的支持平台,缺乏开展临床路径的必备设施和必要条件,难以达到完成实施临床路径的实际要求。
2.5 限额收费,付费不均
目前国内还未全面实施按病种付费,只有少部分的城市实行一部分病种的限额收费,有的医保政策是按医院的类别与等级界定每人次的收费限额,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临床路径的实施。
2.6 政策经费,保障不足
我国目前的医保制度不够健全,付费方式仍是按服务项目付费,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占医院年收入的6%~8%,补偿比例低,实施临床路径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没有及时兑现,使得医院缺乏实施临床路径的原动力。
3 干预对策的思考
临床路径是一种特殊的临床指南,其规定诊疗护理程序中的每一个步骤,不是简单陈述医生应该遵守的宽泛原则,而是作为临床决策的指导体系,并且提供诊疗护理的书面记录。
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加,医院管理者与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认识的加深,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以及患者就医观念的转变,临床路径必将对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院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新的方向。
3.1 领导重视,健全体系
医院管理者的理念直接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效果。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领导重视是顺利实施临床路径的前提,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是临床路径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临床路径将会被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逐渐理解与广泛接受,对现行临床路径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充分体现临床路径在实施中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3.2 改变传统,精细诊疗
实施临床路径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诊疗模式,实行临床路径是治疗过程进一步的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是医疗习惯的重大变革。临床路径的实施规范了医疗行为、秩序和流程,提升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极大地推动了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对提高医院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3 建立制度,措施严谨
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提高服务协调性,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减少重复检查及化验;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医院内部控制费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公立医院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
3.4 营造环境,共同努力
抑制医药购销中的不良风气,减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非医疗因素的影响,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临床路径工作的有序开展。临床路径的实施与推广,需要政府政策、医院、患者各方面的参与、努力与支持,为临床路径的实施及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3.5 借鉴国外,自成特色
在学习及实践的过程中,使我们体会到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医疗管理模式,可使医务人员连续主动地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临床路径将高质量的诊治方案提供给每一位医护人员,为提高诊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提供了统一的可靠标准。临床路径符合我国医保第三方付费制度改革,解决了医院走节约型、集约化、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客观要求。因此,借鉴国外实施临床路径的成功经验,结合循证医学证据,针对我国的医疗现状,不断优化临床路径,积累临床经验,规避不良因素,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跨入符合我国医疗国情特色的临床路径,迈向“病有所医”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政司召开全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中期总结会议[EB/OL].http://www.ch-cp.org.cn/2010-12-30/
[2]宁宁,李箭,曾建成,等.临床路径实施于膝关节镜术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4):252-253.
[3]张伟英,叶文琴,赵继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监护期临床路径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5,5(8):11-13.
16.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十六
【摘要】目的 对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干预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并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体重等指标进行测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出入院时的体重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指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质量,提升值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值得各级医院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肥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护理干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作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辩证分型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的治疗原则,在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临证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现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干预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应用的价值报道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56.8±10.1)岁;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运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其具体内容的制定是由科室内的中医临床护理小组根据科室的专长和特色,将参考各种文献资料制定而成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定期检测血糖,以及饮食和运动治疗?由专门的护士将路径表悬挂于患者床头,并将路径表的内容向患者解释清楚?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糖尿病护理教育以及常规护理?
1.2.2 对患者进行中医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产生是由于过食肥甘,导致脾胃积热产生,进而灼伤肺肾之阴?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性凉且有营养之品,切忌食用肥甘厚味或辛辣之品?口渴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用天花粉?葛根或者麦冬等煎水代茶饮[1];运动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指定个性化的锻炼方式,如年级较大的患者可以坚持每日打太极拳,同时配合耳穴以及体穴疗法,并每周对患者体重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掌握患者的减肥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入院时和出院时的体重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指标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意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血糖以及血压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血压?血糖等指标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腰围和体重的变化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腰围和体重的变化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见表2
3 讨论
相关数据显示,75%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有体重超标的现象产生[2]?对于肥胖者来说,体重每增加1公斤,就会使自己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增加5%以上,而且比正常人要高出3倍?因此,如何控制好体重,就成为了肥胖患者预防糖尿病的前提?相关研究显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每减少10kg,就可使空腹血糖值降低30%,而且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3-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30名患者采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专业的中医饮食和运动指导来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使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提升,通过科学的中医饮食以及运动指导使得患者出院时的体重较入院时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血压?血糖等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体现了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优势,总结和发扬了祖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思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新霞,王玲.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实施干预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1):22-23.
[2] 卢菲.Orem自护理论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88-1389.
[3] 颜凤慧,李玉玲.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患者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26-8527.
[4] 黄映华,陈雪云,郭粉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81-2582.
17.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十七
为响应卫生部号召,规范医疗行为、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我院于2012年下半年正式启动了临床路径工作。为保证临床路径得以顺利实施,科内进行了临床路径相关知识培训,并遴选了急性左心衰、主动脉夹层、单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三个病种在我科试行临床路径。现将半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 半年来共入选临床路径12例患者。1)急性左心衰6例,其中1例合并肺部感染发生了变异。2)主动脉夹层3例,1例因入院后第2天转上级医院而退出临床路径,1例因肺部感染发生了变异,1例完成了临床路径。3)风心:二狭3例,均完成了临床路径,发生了正变异。上述12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警戒值现象。
二. 体会: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规范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服务。对护理人员可由路径预先得知对病人应提供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服务的主动性;对患者可得到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缩短住院日,减轻负担,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三. 存在问题:
1对实施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科室个别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文本不熟悉,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目的及意义存在一定误解。
积极性不高,误认为临床路径的实施会影响科室收入从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
3病人及家属支持不够,对实施临床路径过程中进行的相关检查不能理解,从而不愿配合。
4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医护沟通不到位情况,因而影响临床路径的进度,延长了住院日。四. 整改措施:
1.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再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实施临床路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依从性。
2.结合本院实际,对临床路径进行适当修改。
3.合理检查,使用适宜技术,提高诊疗水平。
4.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5.与医技科室协调,优化服务流程,控制无效住院日。
18.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篇十八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管理
医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评价组、科室实施小组等组织网络体系。
(1)领导小组由院长任主任,业务副院长任副主任,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科、信息科、财务科以及试点科室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订本院具体试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确定本院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审核临床路径文书,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等。
(2)指导评价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学科专家为成员,负责对本院制定实施临床路径、开展试点工作进行指导,组织培训临床路径试点科室医务人员,组织制订并实施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定期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及时反馈领导小组和试点科室。
(3)科室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该科室高年资医护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定期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二)遴选专业病种
xxxx年,我院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12个病种临床路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选择5个专业6个病种(内科专业肺胀;外科专业乳痈、腹股沟疝;骨伤科专业单纯胸腰椎骨折;针灸科专业项痹;妇产科专业盆腔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在取得一定经验后,我院不断深入探索,xxxx年,扩大了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范围,外科专业增加痔(混合痔)、精浊病;骨伤科专业增加股骨颈骨折;内科专业增加中风病;针灸科专业增加偏痹病;妇产科专业增加癥瘕病。随着业务发展和收治病种变化,xxxx年,我院深入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进行调整,现有四个专业15个病种(外科专业胆石、痔(混合痔)、脾心病、肠痈、泌尿系结石、精浊(慢性前列腺炎);骨伤专业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骨折、胫腓骨骨折;针灸专业腰腿痛、项痹病、中风;内科专业肺胀、胸痹、中风病(脑梗塞)急性期)实行中医临床路径管理。
(三)注重培训指导
1、通过院刊、简报、院内网等方式积极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激发专业科室和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通过强化培训,让各科室人员了解临床路径的概念和内容,掌握本科室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目标要求、步骤、环节、措施等。
3、指导评价组加强对各科室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1、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纳入医疗质量考核范畴,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评分细则,医务科、质控办负责平时督导、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院考核,考核结果与各科室评优评先挂钩。
2、实行单项考核。医院于xxxx年下发了单项考核指标的通知,要求各临床科室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由质控办负责考核,根据各科室完成情况严格落实奖惩规定。
二、工作成效
通过不断探索,深入推进,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促进医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化、流程化,提高了疾病诊治的准确性、预后的可评估性;二是降低了住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三是降低了医疗费用;四是改善了医患关系,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思想汇报专题以xxxx年、xxxx年为例,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三、存在问题
1、现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专业病种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凸显专科特色。
2、有些患者较难按路径规定时间做好相关检查,存在认识的误区,住院不愿意检查,仅要求药物治疗;患者的习惯或工作状况使部分患者无法按路径要求实施下去,从而出现变异退径现象。
3、个别科室和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实施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临床路径不一定能达到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而且浪费纸张,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医院成本费用,因此缺乏积极主动性,对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推进。
4、督导力度有待加强,部分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的记录、临床路径评估表的填写、患者退出临床路径的记录等过程评价资料不完整,不利于总结总结和积累经验。
四、整改措施
1、应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专业病种范畴,根据病种收治情况,做好调查研究,适时调整病种,不断优化路径,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2、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提高患者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要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积极的正面信息,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全院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加强院、科两级培训教育,转变医务人员传统观念,想方设法调动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19.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十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6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患者各30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162例, 女性患者138例, 年龄介于17~62岁之间, 平均40.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59例, 女性患者141例, 年龄介于16~64岁之间, 平均4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研究组患者应用该院骨科科室制定的健康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方案制定
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需要医护人员同患者共同完成, 首先护理人员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记录患者对于所患疾病的了解状况, 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护理路径。为使护理路径方案更具安全性以及科学性, 在制定护理路径后还应当同患者共同对护理路径方案进行探讨、修改, 此外, 医护人员还应当对护理路径进行多次的分析、探讨、总结、修改等, 确保护理路径的科学完善。
1.2.2 方案实施
在患者入院后便对护理路径表进行发放, 并将护理路径表挂于患者病床的床尾, 要求护理人员严格依照护理路径上的内容实施护理。例如, 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为在患者入院当天, 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介绍就医环境、医院的相关制度以及管床护士等相关信息。向患者介绍患者需要进行的各项检查以及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在患者入院的前24 h还需要完成向患者介绍肩锁关节脱位的相关内容、治疗措施以及生活饮食等, 并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 进行手术前的相关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相关的知识等。在患者出院时, 叮嘱患者科学进行锻炼并做好随诊工作。以上每一项护理内容护理人员都应当依序严格执行并且做到全面细致。
1.2.3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患者的健康知识知了解状况, 并根据患者所患疾病制定出10道基本的问答题做成问卷的形式。问卷由护理人员当场发放, 患者独立完成后并当场收回。其中, 10道题中正确回答出8道则为合格。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以及功能恢复锻炼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计量资料数据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的数据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进行统计对比可知,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92.67%、锻炼掌握情况95.33%、对护理的满意度95.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3%、74.67%、87.33%且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7%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4.8±5.0) d, 比对照组平均缩短了 (3.9±5.7) d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具体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数据, 见表1、表2。
3 讨论
通过将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引入到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 使得医护人员可以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一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 保证了各个护理环节的科学有效, 使得护理操作更加严格有序, 护理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 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改善。患者通过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提高了恢复速率, 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同时还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该次研究可以看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 锻炼掌握情况达到了95%, 使患者可以更加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 定时定量做好相关锻炼, 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到2%以下, 平均住院时间下降到了15 d, 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提高到了95%以上, 可见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对于骨科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意义重大。与其他的骨科临床护理对比分析发现, 有效的护理路径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对他们的日常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于他们疾病的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护理业不断发展的今天, 不断的完善临床护理路径, 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 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 对骨科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实现护患之间的深入沟通, 使患者享受到更加高质的护理, 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程度有了明显改善, 减少了由于误解、认识不足等原因引起的护患纠纷、预后效果下降等情况的发生, 使能够更好配合治疗, 积极地进行相关锻炼,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也使得骨科患者的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利.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 2010, 6 (26) :983.
[2]李文静.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54 (19) :21.
[3]闫静.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外科护理, 2010, 2 (10下半月) :413.
[4]郑荣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7 (28) :213.
[5]王东辉, 王红嫚, 张钊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8 (30) :423.
[6]王定丽.医护结合模式在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9 (28) :94.
[7]郭洪伟.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8 (27) :632.
20.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 篇二十
关键词: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体会;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9-0073-0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外科2011年07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104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总结,分析和探讨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实施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104例均为我院骨外科2011年07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102例行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年龄在46至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2.5岁,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9例;观察组52例患者年龄在44岁至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7±3.0岁,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0例。本研究在征得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前提下开展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模式,观察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模式基础上增加实施临床路径,要求观察组患者进入临床路径并根据本院所统一设计的临床路径表,要求各部门的有关治疗以及护理人员各尽其职,从而保证患者能够高效率配合做完所有评估和检查工作,并对整个护理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到有所了解。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在治疗结束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满意率调查,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率=[(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见表1)、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见表2)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率(见表3)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方面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住院费用、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髋膝关节疾病是临床上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后会引起患者出现疼痛并使得患者的运动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严重妨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2]。临床统计结果表明[3],我国各大医院每年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达到数百万以上。通过该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同时,由于昂贵的手术和治疗带来的费用会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所有,临床上迫切需要制定出一种既能提高护理治疗质量,又能减少医疗费用的科学的治疗模式。目前,临床路径治疗模式在医院的有效实施已经能够满足临床上的这种需要[4]。
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上对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海舟. 骨科髋膝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实施体会[J]. 中外医疗,2011,24:2-3.
[2] 谷忠建,林静娥. 护理临床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16:130.
[3] 王锴,彭丹丹,林剑浩. 实施临床路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13,11:30-32.
【临床路径每年的总结、分析】推荐阅读:
临床路径变异分析研究现状10-30
实施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09-28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09-24
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07-04
上半年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11-01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路径分析论文10-29
路径总结06-29
java路径总结08-11
相关就业路径的简介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