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2024-09-02

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

1.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

长江路第一小学体育活动安全制度

1、体育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老师组织学生体育活动,要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学生使用,并及时报修。

2、开展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明活动要令,做好示范、指导、防护工作。

3、老师不得指导学生开展有危险性的活动,学生不准离开老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

4、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相互帮助的作用,保护措施要切实有效。

5、在体育活动中老师有组织、指导的责任,因组织指导过错造成学生身体伤害事故老师要负责任。学生不听指挥,擅自活动造成的身体伤害事故,则应由当事人自负全部责任。

6、体育教育管理部门对校内的体育活动器材、设备、场所,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损坏的要及时修复更新,确保学生体育活动安全。

2.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篇二

在日渐重视小学体育的同时, 人们对安全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课堂常规的建立, 以及一些运动项目的教学都有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 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忽视, 然而就是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却往往存在着安全隐患。在体育课中学生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 甚至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 轻者影响学习, 重者可能造成残疾, 甚至危及生命。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落实安全措施, 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安全责任感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而且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 站队时相互推撞, 认为好玩, 他们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 而有的学生平衡协调能力差, 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 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因此教师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 给予前者适当的批评教育, 同时要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 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教师通过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从而使学生时刻保持清晰的安全意识, 不做有危险的事。

二、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1. 课堂常规的建立, 强化纪律教育。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 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 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 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 严禁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等行为。另外, 准备活动要充分, 跳前多活动, 易伤部位早预防。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 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 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 让学生远离危险区, 严禁对掷, 要告诉学生等同组学生都投掷完以后在统一捡回器材, 或者安排见习生帮助, 队伍中其他的人不可乱跑、抢掷等。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

2. 场地的设置, 加强安全预防。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环节, 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是可见的, 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 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 再进行组织教学。例如, 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 及时清除小石块, 防止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

3. 对体育器材的放置与保管。

(1) 跑的项目不能用球做标志物, 尤其是往返跑和蛇形跑等, 若用球作标志物, 一旦学生无意触及它, 它容易滚动而离开原有位置, 可能让学生绊脚, 更甚至脚踩球, 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

(2) 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 受日晒雨淋, 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 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 在学生活动时, 器材就可能发生断裂, 致使学生摔伤。所以教师一定要先检查器械, 排除安全隐患。

(3) 学生在搬运器材的过程中打闹, 会致使器材不慎跌落;体育课后将铅球、铁饼、标枪等危险器材随便摆放在操场上, 又无人看管, 学生会因打闹而使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 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这些, 一定要引起体育教师的注意, 课前、课后搬运器材要对学生讲清楚, 千万不能在搬运过程中打闹嬉戏;具有危险性的器材课后不能长时间摆放在操场上, 如铅球、铁饼、标枪等课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三、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1. 心理障碍的消除。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学生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 情绪表现极不稳定, 甚至产生攻击行行为。对这样的学生教师既要合理批评, 又要善于引导, 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学生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 有时身体不适不告诉教师, 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 教师都应留心观察学生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 以便早发现早处理,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抗挫折能力比较差,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中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必不可少, 如在身体失去平衡时应立即向倾倒的方向跨出一大步, 以保持平衡;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 同时屈膝缓冲。另外, 要教会学生互相保护帮助的方法, 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之, 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 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 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要教师在思想上重视伤害事故, 同时关心爱护学生, 教学扎扎实实、认真负责、教法得当, 管理上严格要求, 就可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真正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新课程标准.2007, (6) .

[2]河南教育.2005, (8) .

3.小学体育课安全事故的成因与预防 篇三

一、小学体育课安全事故的成因

安全事故最让体育教师担心,笔者总结了造成小学体育课安全事故的两个原因:

1.人为因素

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课堂管理松散、责任心不强都是造成小学体育课安全事故的主要成因。有的教师经验不足,没有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就会增加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有的教师麻痹大意,“放羊式”教学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学生个人对事故的发生缺乏预见性,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如服装穿戴不按照教师的要求,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教师的指挥不听从等,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客观因素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课,体育课的课时越来越多,导致体育教师严重缺乏。而代课教师在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及专业培训下开展体育教学,极易出现伤害事故。如上课前,教师缺乏经验,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导致学生关节扭伤、肌肉拉伤等;课堂上,教师缺乏专业技能,不能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导致练习动作错误,造成安全事故。另外,有些学校的体育器材质量不过关,也容易导致学生在使用时发生安全事故。

二、教师的准备工作

1.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体育和健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今,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体状况,每个学期初,学校会用家长书的形式调查学生的身体情况,再反馈给班主任。笔者会在第一节课前向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情况,记住班内“特殊体质”的学生。但是,有一些家长会隐瞒孩子的体质或特殊疾病,导致教师不知情。这就要求在开学初,教师必须全方位地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一旦发现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解决,确保万无一失。

2.检查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

据调查显示,体育课中的伤害事故大多是体育场地和器材引起的,所以每学期开学前,体育教师应请学校总务处配合,全面检查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及时修补和防护有安全隐患的场地设施,淘汰不能使用的体育器材。

3.认真上好第一课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笔者总是在室内进行,它对保证之后体育课的安全至关重要。学生对开学的第一节课的印象比较深,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先端正学习态度,然后再讲解体育课的要求,如服装、和纪律等要求,语言尽量简练。教师上好开学第一课,能让学生了解伤害事故的危害,防患于未然。

三、课堂安全防范

体育教师应把安全放在首位。

1.领学生与送学生

在上课铃响之前,体育教师应在教室外候课,带领学生有秩序地走进体育馆,避免学生在进场时发生事故。在行走过程中,教师要强调纪律和安全,并在课程结束后护送学生回教室。

2.准备活动要充分

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容易造成关节扭伤或肌肉拉伤,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从而活动关节、舒展筋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合理开展活动

在开展活动前,教师要认真讲解活动细则,做好示范,提醒学生注意细节。在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很难面面俱到,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根据学生的体质把他们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分为两个小组,每班六个小组,选出六个小组长做小助手。这样分组既体现了组织性,又体现了计划性,有助于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4.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

室外教学的环境嘈杂,低年级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有些调皮的学生会自顾自讲话、玩耍,队伍调动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暂停讲解,先让学生安静下来,再采用奖惩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千万不能体罚或变相惩罚学生。

学校和教师应客观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要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安全事故,在教学和管理上规避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就能尽最大努力减少甚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4.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篇四

根据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为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体育组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班主任。

7、不能出现在课堂上体罚学生现象。

六、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 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迅速通知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及时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拨打120急救,并且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委相关部门。、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

5.体育课安全制度 篇五

()年级()班

为了使学校体育课教学正常开展,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自己的运动技术,预防在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事故,特制定以下体育课安全制度:

1、上课集合整队要快、静、齐。体育委员清点人数,记录考勤,认真完成徒手体操。

2、学生有病、有事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必须有班主任同意的请假条。没有请假条又不参加见习的,一律按旷课处理。

3、上体育课时,学生着装要适宜运动,要求穿运动衣、运动鞋,不携带小刀、钥匙、别针,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不佩带徽章、胸针等等尖锐、硬质物品饰品,作装不合要求的学生,不得参加体育课。

4、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指导,严禁学生在课堂上打闹,不准离开教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要服从体育教师和体育委员的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进行练习和活动。

5、学生在使用器材时必须加倍爱护,有责任心。

6、下课前3分钟,要求体育委员收拾器材,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7、在课堂教学和活动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挥和安排下参与体育课教学,不能私自行动,学生不离场地,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有序活动,不和同学打闹,不做危险性的项目,8、上课前后一小时不饮食,不大量喝水,上课区间不食用零食。

9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坐下休息,应积极整理、放松。

10、如在体育课中感到自己身体不适,应主动向教师提出休息或暂停上体育课。

11、学生上体育课前要认真检查自己的衣物,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和贵重物品上课。

12、课外活动时,到相应或指定的活动场地进行。

13、在上课区间,凡非组织进行或不按要求进行活动而造成自伤或他伤者,后果自负。14、如果学生在上课期间不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教学活动的,出现任何伤害或受伤事故将由学生自己负责。

15、学生在自由调节练习时,不按教师安排活动的,出现任何受伤和伤害事故一切责任将由学生自己成担,与上课教师无关。

16、上课过程中,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有秩序地进行各项目的练习遵守体育课,体育活动所规定的其它安全常规。如不服从老师安排的出现任何伤害或受伤事故将由学生自己负责。

17、在进行测试时,不能离开测试场地,离开测试场地的同学点名一次不到本次测试成绩为0分;并出现任何伤害或受伤事故将由学生自己负责。

18、不准敞开上衣上课。

19、课间休息及自由调节练习时,不准攀爬栏杆等危险处,如出现自伤或他伤事故由学生自己负责,以上课教师无关。

20、本制度至学生签名之是起生效,以上制度若执行人不按以上制度执行,出现任何伤害或受伤以上课老师无关。

本制度执行人(学生签名):

本制度监负人(家长签名):

6.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及体育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学校商量特制定如下制度:

1、体育老师思想上首先应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高度重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安全教育。

2、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组织体育活动时,每一节课均应严格按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施行教学,课前应整队前往操场,活动前应做好活动的准备动作,并强调安全防范有关要求,活动中体育老师应自始至终在场指导、监管。

3、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应认真检查有关活动器材是否安全,严禁使用已损坏的可能导致学生意外伤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损应提前通知学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4、根据我校实际,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时(冬季三项赛长跑、踢毽、跳绳),必须在校园内进行。举行校园体育节,领导小组、各班主任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如开展其他校外体育活动须经校长室同意方可。

7.小学体育攀爬教材安全教学之我见 篇七

攀爬是人体基本的活动能力之一, 在日常生活、科学考察和军事训练中不仅有广泛的运用价值, 而且因其锻炼价值高、易于操作, 深受学生喜爱。

攀爬教材虽然深受小学生的喜爱, 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 会出现安全问题, 这也是很多学校不能或者不敢进行此类教学的原因之一。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只要在教学中组织得当, 安全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么, 在小学生攀爬教学中, 到底会出现哪些安全隐患?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除这些安全隐患呢?下面谈谈笔者的做法, 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攀爬肋木

(一) 教学内容

1.面向肋木不翻越的爬上爬下;2.面向肋木一侧爬上到顶, 翻越器械到另一侧的爬下;3.面向肋木从一侧爬上肋木若干层, 再平行移动, 从立柱侧面翻越到另一侧的攀爬。

(二) 安全隐患

1.手握肋木或脚踩踏不稳, 造成跌落;2.离地面还有一定距离时, 就选择跳下, 身体重心不稳而跌倒;3.跳下时不会屈膝缓冲, 直腿落地而使下肢受伤;4.在翻越肋木顶端时, 产生害怕心理, 导致动作变形, 脱手、跌落;5.器械不牢固, 产生晃动而跌落。

(三) 应对措施

1.课前, 要对器械进行牢固度的检查, 并在肋木下铺好体操垫;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练习内容, 自己或教会学生骨干能选择正确的侧向或同向位置 (见图1) , 做好保护与帮助;3.教学初期, 教会学生选择正确的握杠方法, 并提醒学生做到:胆大心细, 握杠要牢, 蹬踏要稳, 速度要慢;4.讲明从高处跳下做屈膝缓冲动作的好处, 教会学生练习动作的方法并反复练习。要求不会做屈膝缓冲动作的学生必须爬到肋木最低的一层, 不准跳下;会屈膝缓冲的学生也必须到教师规定的层次 (做得特别好的学生到第三层, 一般学生到第二层) 才能跳下 (见图2) 。

二、攀爬云梯

(一) 教学内容

1.直臂悬垂。跳起双手握杠, 双腿悬空;2.纵向悬垂移动。双手握杠, 双腿悬空, 两手交替握杠前行;3.侧向悬垂移动。跳起双手握侧向支架, 然后向左 (右) 移动前进。

(二) 安全隐患

1.双手握横杠不稳, 容易跌落;2.两手交替前行时, 由于臂力不够或换格过远导致跌落;3.跌落时, 身体重心不稳, 手臂撑地或身体后仰。

(三) 应对措施

1.选择高度适中的云梯, 并在器械下铺上体操垫;2.教师要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 详细讲解和示范动作方法。先从双脚蹬地跳起两手握杠, 两腿悬空悬垂, 再跳下开始练习, 然后再练习短距 (2~3个横杠) 换手向前抓杠, 长距的 (7~8个横杠) 换手向前抓杠前行, 最后练习侧向的握杠移动;3.教师或学生骨干要选择合适的位置站立 (见图3-1) , 做好保护与帮助, 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4.检查学生跳下时的屈膝缓冲动作 (图3-2) , 告知自我保护 (如跌倒时的团身、抱头和顺势倒地等) 方法。

三、攀爬墙

(一) 教学内容

1.直上直下的爬行;2.左右平行的移动爬行。

(二) 安全隐患

1.手没能抓住凹槽, 脚没能踏准凸起;2.攀爬时, 身体后仰没能贴紧墙面;3.跳下落地时, 身体重心不稳。

(三) 应对措施。

1.规定适中的高度, 并在攀爬墙下铺上保护垫;2.教师或学生骨干要站立于学生的侧后方进行保护与帮助 (见图4) , 防止学生因身体后仰而跌倒;3.教会学生跳下时在空中向左 (右) 转体90°, 再屈膝缓冲落地的动作 (见图5) , 解决面向攀爬墙跳下时身体易前倾或后仰而跌倒的问题。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在小学所有攀爬教材的教学中, 除了采取保护技术教学, 提升安全保障系数外, 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定、勇敢尝试、不怕困难、敢于挑战、量力而行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8.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安全意识;热身活动;体育设备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开始关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其身体素质水平,需要重视体育教学。安全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是促进体育教育意义发挥的前提。明确小学体育课安全问题成因,实施有效应对策略,才能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一、小学体育课安全问题的成因

1.师生安全意识不足

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有很大不同,师生需要以运动的方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的安全意识不足,没有在课堂中给予小学生全面的保护与监督,是小学体育课堂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与年龄特点,没有实施主动的保护,最终影响体育教学安全性。

2.课堂热身活动不足

体育教学活动具有特殊性,在真正的体育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做热身活动,这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热身活动能够调动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机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但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并没有实施有效的热身活动,只是出于走流程的心态引导小学生扭扭手腕与脚腕。流于形式的课堂热身活动,不仅让课堂没有活力,更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

3.运动设备检修不足

运动设备的老化与破损,会增加小学体育课的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一般于课外实施,师生需要借助运动设备感受体育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在体育学科地位不高的现状下,许多学校忽视了运动设备的检修。一些设备已经旧得不能使用,但仍然处于使用状态。运动设备的检修力度不足,加大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二、小学体育课安全问题规避策略

规避小学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一起努力,积极去发现安全隐患,解决安全问题。小学体育课安全问题规避的策略如下:

1.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只有师生树立起安全意识,才能形成安全的体育学习氛围,促进小学体育课安全问题的规避。作为教学主导者,教师应当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全面观察会对小学生安全形成威胁的事物与现象,并引导小学生树立起安全体育运动的意识。教师要组织学生重视体育课堂的纪律。小学生好动,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十分喜欢在体育活动中与其他学生打闹与推撞。发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制止,并解释制止的原因,让小学生意识到他们的娱乐形式具有安全隐患。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一位教师要带领多位学生,因此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小组成员轮流当小组长,让小组长负责该组的安全,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化。久而久之,小学生会树立安全意识。

2.优化体育课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前提。热身活动能够促进运动者活动四肢,放松肌肉,灵活关节,提高身体的运动承受能力。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身体机能远不如成人,因此热身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了规避体育课堂中的安全问题,教师应当选择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热身形式,这样既能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也减少了安全隐患。改变以往让学生围着操场跑一圈的热身活动形式,利用健美操或者游戏活动组织学生热身,能够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一起编一段属于他们班级的个性化健美操,选择大家都喜欢的音乐。让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操”,以此作为每节体育课的热身项目,既能保障安全,还能提高学习热情。

3.重视体育设备的检修

体育设备的质量与完好状态,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性。教师需要借助体育设备去完成教学内容的展示,做好体育设备的检修工作,以提高体育课堂活动的安全性。小学校园管理者应当安排专人做体育设备的检修工作,在每次使用完与使用前都要做安全检修工作,保障小学生安全应用体育设备学习体育技能。体育教师也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对体育设备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给相关人员。向小学生传授正确的体育设施使用方法,以学生的正确使用去减少课堂安全隐患最为有效,也最具有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特性决定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高发生率。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给小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体育学习环境,才能让小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受益者。

参考文献:

[1]郝明.体育课的安全风险与有效规避[J].体育学刊,2015(2):94-96.

[2]顾守志.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5(8):138.

[3]卢敏英.小学体育伤害事故责任主体的分析及预防策略:以莆田市麟峰小学五年级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4(5):52-55.

[4]王苗,石岩.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理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6):36-40,45.

[5]吴海霞.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8-70.

上一篇:2023年软件基层第一党支部学习计划下一篇:努力收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