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建工作三年计划

2024-08-27

学校党建工作三年计划(精选11篇)

1.学校党建工作三年计划 篇一

靖边八中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3—2015)

靖边八中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13—2015年)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完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实施学校体育评价制度、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提高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特制定靖边八中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使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坚持体制机制的完善,着眼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体育艺术教育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全面加强教育,深化体教结合,贯彻执行阳光体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要切实保证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2、要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活动。

3、每年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

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

(二)坚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创”的原则,完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挖掘、培养和输送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训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

(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田径、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运动项目普及的基础上,扩大体育传统项目基础,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传统项目锻炼。

(四)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让每位学生真正掌握2项体育技能的要求,组织开展阳光体育大比赛、体育特色班级的评选表彰等,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有序开展。

(五)加强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与管理的力度,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的人才队伍。

(六)全面促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确保每一年一届的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和一年一届的单项比赛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提高参与面和活动质量。

三、实施安排:

我校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快乐成长”的教育目标为引领,充分认识体育对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我校积极开展“我健康我快乐”的阳光体育活动,特制定三年规划及实施计划、方案,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和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具体如下:

(一)、充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1、2013初步完成对各年级学生跳短绳、踢毽球等技术的水平摸测,让班主任基本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跳绳等项目的能力。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求班班有活动项目,人人参与。

2、2014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帮助指导下对不熟练、协调

能力薄弱的学生进行督促练习,让每位学生都能学会跳绳、毽球等技术,班级合格率达到85%以上(半分钟能跳10个为合格)。继续完善大课间活动方案,每月一次小型竞赛活动。

3、2015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练习成果。坚持实施大课间活动方案并不断完善和改进,引导学生学会跳短绳、长绳、踢毽球等技能,做到课间游戏文明、安全。

(二)、保证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1、每周上好7-9年级两节体育课(由体育老师负责认真实施)

2、做好两操,即眼保健操(上午)和广播操(班主任管理,体育老师学生会检查)让学生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3、落实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班级及内容(大队部检查体育老师巡查)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

(三)、积极开展各项竞赛活动

1、组织春季学生运动会比赛。

2、组织好每月一次体育小型竞赛活动。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

3、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四)、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按时组织学生测试,并及时上报数据。

靖 边 八 中

2014年3月

2.学校党建工作三年计划 篇二

行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在于人才。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对加快物流人才培养进行了专题论述。为落实这些指示, 促进行业更好地快速发展, 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办法。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全心全意服务企业为宗旨, 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动力, 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办法,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 力争三年内, 使物流业在思想观念、行业技能、信息管理技术、职称认证等方面有大的提高或突破。

2工作目标

根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要采取多种形式,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强化职业技能教育, 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结合本地区实际, 初定以下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 使职工素质有较大提高。明了本行业、本单位的性质、职责、基本技能、职业标准;了解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区别、国内外现代物流状况、要求和发展前景等。

在其他条件 (经营状况、资产、设备设施等) 具备的情况下, 通过培训, 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营质量有较大提升。力争三年内, 半数以上符合条件的会员单位能够进入A级企业行列。

到2012年底前, 使武汉物流业有一支质量过硬、结构合理、高中初级物流师职称比例适当的人才队伍。

3培训形式

①物流普及教育:这是一种普及基础物流知识的教育, 使员工了解行业的特征、地位、内涵、外延和相关业务知识。这种培训由企业举办, 协会在师资和教材上给予协助;也可由协会按企业要求组织老师送教上门, 或组织专题讲座。

②职称认证教育:对于有相当从业经历或有本专科以上学历, 而无物流职称的从业人员, 将开办这种培训。目标是规范系统地提高学员的经营管理与分析策划水平。培训要集中开办, 协会将组织协调进行教学、考评、职称认证一条龙服务。

③进修提高教育:对于企业中高层领导人员, 为了提高经营、管理、分析决策水平, 协会将会同高等院校、中物联等部门, 组织这种培训。培训将把学习、认证、组织国内外参观联合起来, 旨在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升全面驾驭能力。

4时间安排

①自2010年起, 将在协会常务理事以上单位开展物流普及型教育 (去年已经开办) 。形式可灵活多样, 企业自办, 协会举办, 协会组织专题讲座均可。基本目标是2012年前所有会员单位消灭培训上空白点 (含各种形式的培训) 。

②自2010年起, 举办物流师培训及认证学习班。先在A级企业和有关单位试办, 逐步推开。基本目标是2010年起, 每年有一批物流师以上职称认证, 2012年底前, “进A”企业整体上达到或超过《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本类型企业“人员素质”的中等目标要求。在会员单位中要解决无物流专业职称人员的问题。

③自2010年起, 组织善经营、懂管理的中高层人员作进修提高型培训, 一是更新知识, 拓宽视野, 提高综合领导能力;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解决高级物流师资格认证。目标是2010年底前, 3A级以上单位, 至少有一名高级物流师认证。

5保障措施

①认真学习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转变观念, 克服“重经营、轻培训”现象, 把加快物流人才培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②协会成立“培训部”, 积极筹建“讲师团”, 确定教学基地, 并按不同企业类型确定实习基地。

③组织各方力量, 着手编印一套内容丰富、系统完整、切合实际的培训教材。

④联合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贯彻落实“武劳社[2005]124号文件, 使物流业持证上岗率逐步达到国家要求。

3.学校党建工作三年计划 篇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打造我校德育工作新亮点,实现我校德育工作新提升,结合宁化县教育局的规划布署,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优化育人环境,号召广大学生人人争当红土地上的接班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拼搏创新的客家精神,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懂得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社会生活基本常识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过三年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普及深入,心理健康、文明礼仪和法纪教育更加有效,学生社会实

践活动开展更加丰富生动,校园文化进一步繁荣,德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六个一工程得到夯实,客家文化教育特色更加彰显,重视德育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推进我校工作科学发展。

三、工作重点

(一)养成教育提升行动

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定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须知》,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重点开展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制定行为规范教育规划和工作目标,落实岗位职责和评估考核制度,狠抓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教育,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二)生命安全教育提升行动

加强生命教育。根据《福建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把生命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推进生命教育内容进课堂,将生命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把生命教育与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和专题教育有机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与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相结合。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积极

开展“珍爱生命、幸福生活”等主题教育。

(三)法纪教育提升行动

全面开展“法纪进校园”和“法纪进课堂”活动,抓好每学期第一个月的“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活动,形成制度、全面覆盖。开展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教育,增强学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意识,引导学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稳步推行全员育人的“成长导师”制度,让所有教师都负责到班,责任到人,担当部分行为有偏差学生的“成长导师”,或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副校长的选聘,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辅导员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法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建立学生校园伤害预警机制,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预防校园侵害案件的发生。

(四)客家文化教育提升行动

在继承和发扬客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建德育研究大环境,不断优化学校阵地文化,完善管理制度,丰富客家文化教育,走德育科研之路,使德育工作步步为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浓厚的客家人文氛围,深入开展客文化教育,打造客家文化教育品牌学校。进一步深化拓展六个一工程,即(会唱一首客家山歌、会诵一篇客家童谣,会讲一个客家民俗故事,练就一手剪纸本领、学习一个客家伟人、参加一次客家民俗活动)。通过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一系列富有客家

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更加浓厚的客家文化教育氛围,做到人人知客家,人人懂客家,人人争当红土地上的接班人。

(五)特殊群体关爱帮扶提升行动

建立和完善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习困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有心理障碍学生、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帮扶制度。发动社会力量,推广“爱心妈妈”等结对帮扶办法,让他们感受关爱,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培养奋发向上精神,减轻心理负担。学校制定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工作计划,采取多种救助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为特殊群体排忧解难。要挖掘亮点,培育和树立特殊群体学生优秀典型。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落实“一对一”帮扶。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和社区联系,实施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一人一策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发生。

(六)课堂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教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优势,增强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配备专(兼)职德育教研员,组织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开展的德育名师网上授课(教研)活动。积极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

论式等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德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七)校园文化育人提升行动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制定实施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新办公大楼投入使用后,统一规范布置图书室、美术室、多媒体室等各种功能室。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图书室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 “争创温馨班级、构建和谐校园”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抓住重大契机开展主题教育,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系列活动,组织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每年举办一次较成功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广泛开展“班班有歌声”、“红歌大家唱”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八)队伍建设提升行动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深化师德师风教育,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全面提高师德人文素养。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建立

健全师德激励机制,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定期开展全省“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共同营造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推广实行“成长导师制”,提倡教师人人做学生的导师,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要求对挂钩结对的学生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形成“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保障措施

1、建立由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工会、教导处、少先队、年段组等各部门参加的德育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密切配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

2、加大经费保障。学校保证公用经费中按学生人数安排3%以上的经费用于德育工作、德育实践活动,并逐年增加,为德育课教学改革与研究、德育队伍培训进修、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表彰与奖励等提供保障。

3、强化督导考评。完善德育工作检查考评机制,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把德育工作作为干部、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挂钩。建立和完善表彰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定期组织交流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表彰德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活动。

石壁中心学校

4.学校党建工作三年计划 篇四

(2013—2016年)

2013年04月07日 23:18:51 来源:巩留县教育局

为切实增强我区青少年学生健康素质,提高未来新疆城市和农牧区发展的人力资源质量、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新党发〔2007〕18号)及《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新党发〔2011〕2号)精神,制订本计划。

一、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体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学校教育理念发生积极转变。“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逐渐成为共识,一批具有鲜明办学思想、注重学生综合发展的学校脱颖而出。

——新型体育课程体系初步形成。课程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实践活动十分活跃,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多维教学目标为学生终身锻炼打下基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方课程、校本体育教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

——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自治区、地州市、学校三级联动的阳光体育竞赛活动,基本实现“人人有运动,班班有团队,校校有比赛”,每年有百万人次学生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已成为各族学生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

——学校体育工作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体育场地生均面积继续增加,体育设施器材达标率达到85%,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专职教师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按照国家规定配备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自治区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齐抓共管的青少年体育工作机制初见成效。建立健全自治区学校体育联席会议制度,教体结合作为我区推进学校体育事业的传统优势,继续得到有效推进。

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领导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师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需要、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不达标;学校、家庭、社会仍普遍存在过度看重考试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睡眠和锻炼时间难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发展水平与标准化教育发展要求不相匹配;青少年健康状况仍不容乐观,耐力、力量素质等指标明显偏弱,视力不良检出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居高不下。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把增进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实施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社会培养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朝气的合格人才。

(二)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实施自治区教育发展战略、推进自治区教育标准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相适应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体育基础设施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社会各方参与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促进网络和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不足等问题。主动争取并依托国家的有关项目,改善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实现四个满足,即:使其能满足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能满足青少年课外文体活动的需要,能满足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能满足我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协调统一发展的需要。

促使青少年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视力不良检出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耐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三、项目和举措

(一)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动计划。l、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课时规定及国家关于“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中小学必须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确保每周至少两节体育活动课时,并作为限定性拓展课程排入课表;学校要制定实施“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的方案,并向社会和家长公布。

2、构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健康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执行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认真实施自治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构建我区大中小学层次分明、科学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

3、打造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到2016年,在全区高校建设1-2门自治区级体育教育的精品课程,在中小学至少建设10门自治区级体育与健康教育示范课程。鼓励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本地、本校特色,积极探索内容丰富、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建立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修订并完善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各地、各级各类学校应依据评估指标,对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提高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二)学校阳光体育与教体结合推进行动计划。

l、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各级各类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两次以上全校性特色项目体育比赛,打造自治区、地州市、学校三级相互连贯、逐级提升,又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阳光体育竞赛,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覆盖全体学生,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使阳光体育赛事成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品牌。

2、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加强类型多样的体育社团建设。依托“快乐活动日”平台,3年内实现60%的中小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的目标,结合体育课教学,让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为其终身锻炼打下基础。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使其在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发挥组织和保障作用。

3、构建大中小学校课余训练体系。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为引领,形成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中学优秀运动队和中小学体育项目传统校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运动队管理、学生运动员招收和培养、优秀专业教练员进校园等方面形成有效的教体结合运作模式。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体系,切实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保障水平。通过规范管理,构建符合教育和体育规律的全区大中小学生竞赛管理体系,打造全区大中学生体育精品赛事。围绕“大运”、“中运”战略,建立自治区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拔、管理、运作机制,积极组团参加全国性学生体育赛事。

4、突出足球和冰雪运动两个优势运动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开展青少年足球普及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加强教体结合,丰富学校体育内容,推动青少年足球事业的健康发展,深入开展自治区校园足球联赛活动,继续加大创建“自治区足球示范学校”工作力度,激发各族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积极性;积极推动我区学校冰雪运动的深入开展,为各族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冰雪运动环境,在全区中小学校创建100所“冰上运动示范学校”的基础上,逐年扩大冰雪运动项目学校的范围和经费投入,促进我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三)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干预行动计划。

1、加强自治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建设。在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和干预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地州市、学校在体质监测和干预方面的管理、指导和服务职能。各地州市、各县(市区)至少建立一个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对本地州市和各县(市区)学校的学生体质监测和干预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并为学生提供常态化的体质健康监测服务;在学校试点建设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配备标准化的体质监测设备,形成自治区、地州市、学校三位一体的体质监测网络体系。

2、逐步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监测制度。在中心城区试点开展规定时间内随时、多次、择优进行体质测试,形成全区常态化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提高学生积极开展日常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完善现有体育中考制度,高考体育综合分制度,切实保障学生体质状况的持续改善。

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全覆盖和公示制度。各地要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要确保测试工作覆盖100%的学生,上报数据工作100%按期完成,切实做到应测必测,应报并报。确保国家及自治区抽查复核数据与各地上报数据相符。各学校每年定期公示各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及总体结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公示各地测试数据上报情况、抽查复核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自治区将根据国家要求公示各地测试数据上报情况、抽查复核情况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对各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实际情况,提出干预建议及相关措施。

(四)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1、配齐配足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各级各类学校应科学合理核定体育教师工作量,将体育活动课、课间操(早操)、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运动队训练和管理等折算成课时,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根据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和“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的有关要求,自治区每年在招聘特岗教师中招收不低于15%的体育教师。学校要按照《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新党发〔2007〕18号)有关要求,为体育教师户外工作统一购买适用、顶用、好用的服装及防护用品。

2、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体育教师任职条件和岗位专业标准,提升体育教师整体水平。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针对性地培养骨干教师、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师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比例,加快中青年体育教师向特级教师发展的培养;研究制定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教师的分类管理、考核和职称评定制度。要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鼓励体育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促进一线体育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开展体育学科名师基地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建设好体育学科名师基地,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一批体育骨干教师队伍;扶持一批体育教学创新团队,实施百名体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自治区将分3年共培训100名中青年体育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各地州市、县(区、市)要层层组织开展体育老师的培训工作,到2016年底要完成对辖区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所有体育老师的一轮培训工作,通过团队定期培训、交流、互动,创新体育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4、加强学校体育管理队伍建设。定期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培训,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学校层面得到有效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体卫艺工作职能部门。

(五)学生健康促进基础设施及保障机制建设行动计划。

l、实现学校体育基础设施标准化。根据教育部等印发的《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试行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结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标准化发展需求,各地制定本区域体育设施标准化建设规划,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均衡化和标准化发展。

2、建设区域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心。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各地会同当地体育、教育部门共同建设区域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心;将区域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纳入“十二五”全区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自治区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训练队伍。有条件的学校,建设标准化阳光体育运动体育项目重点训练基地。

3、完善学校体育督导评估和表彰机制。加强学校体育专项督导,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实施细则和指标,定期组织专项督导并予以公告;建立“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及“两课两操两活动”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并向全社会公布。对无故挤占体育课、不落实“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要求的学校,取消两年内评选综合性先进和示范性学校的资格;对相关学校校长,取消两年内评选个人综合先进和提升校长职级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对连续两次违反规定的校长,给予行政处分;对情节极其严重的校长,免去其行政职务。将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和效能建设评价体系的重点内容。

5、完善学生运动伤害防范和处理机制。加强学生运动伤害防范知识教育,切实提高学校运动场地器械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水平。落实《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12号令),依法妥善处理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5.学校筹建三年计划 篇五

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

面对全新的国际教育形式,学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学校发展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抢占人才市场,才能使学校处于长盛不衰之地。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新一轮课改成败的关键人物,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栋梁。基于此学校坚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目标,把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创设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自由空间,探索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做为学校三年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全面育人,教有特色。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壤的在海淀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教学设施较为完善,育人环境优美,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丰富与周边关系畅通。干部队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素质较好。学校拥有较完备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借助现有硬件学校力争在3年内,建成市电化教育示范校,区教育科研基地校。

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未来三年将以承担的三项十五科研课题为切入点(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的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区级重点课题《综合活动课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通过三项课题的实验研究,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和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教材改革。在三项课题的运作中树立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提升教师操作水平,培养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具有竞争实力的学生。切实贯彻学校办学理念,形成“环境育人”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

学校发展目标

三年总目标 :落实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建设一支在海淀区具有影响的骨干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改革,初步形成海淀实验二小的教学特色,教学水平居学区领先地位,力求跨入海淀区素质教育示范校。年 度 发 展 目 标 :年 度 目 标、要 点 及 措 施

2003年

以理论培训为主转变观念

目标:树立全员教师科研意识,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定位教师观、学生观;修建校园环境,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

要点:

1各部门责任分工到位,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考核体系

2全员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训

3对计算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4青年教师脚本设计培训,信息平台操作培训

5骨干教师科研知识培训

6选送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区高研班、骨干班培训学习

7完成部分校园硬环境的建设

8建立教育科研奖励机制

措施:

1明确课题组成员责任,建立教育科研各项规章制度,布置实验教师阶段研究任务,建立教育科研例会制。

2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研讨,为实验教师提供互相学习机会,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3聘请专家指导,明确阶段自学任务,定期组织研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4给青年骨干教师创造条件走出去学习,带进来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丰富教师对新课标的操作技能。

5请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脚本设计和信息平台操作培训,使教师能应用信息平台上整合课,同时搜集好的课例在学校交流,提高教师应用技能。

6应用网络资源优势,为教师提供前沿教育信息,加快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

7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

8建立建全教科研规章制度,为科研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2004年

目标: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探索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建学校园林,探索“环境育人”形式。

要点:

1培养科研骨干教师

2学校区级骨干教师数量不断增加

3确立学校进行课程教材改革的子课题

4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5青年教师能应用信息平台进行电子备课,上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会制作简单的课件6建学校园林,创校园文化

7总结课堂教学模式

8抓住机遇,开展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9丰富信息平台资源库

措施:

1从科研课题的实施抓起,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建设科研骨干教师队伍,推进科研课题的进程。

2实施各级课题的同时,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内容确立学校教育科研子课题,研究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3在教师上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基础上,对青年教师进行信息平台软件系统操作培训,使青年教师能自制课件,丰富学校信息平台资源库。

4建立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制,培养青年教师,并形成一只骨干教师队伍。

5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力争在本完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环境育人”新模式。6结合学校学生特点,教材内容,改革德育教育形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品行观,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2005年

目标:培养名师,打造品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要点:

1树区名师,推出市级骨干教师

2总结各学科教学模式

3做好科研课题结题论证鉴定基础性工作

4整体补建校园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5完成信息平台资源库的建设

6完善学校管理体系

7总结“环境育人”经验,形成特色

措施:

1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加强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学习,培养学校名师,内树教师学习榜样,外树学校教师形象。

2向科研课题要成绩。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做好相关材料的收集汇编工作,搞好课题的结题验收大会。

3向校园环境要成果。完善校园环境建设,总结“环境育人”经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4向管理要质量,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质量监控,完善管理体系。

5完成学校信息平台资源库的建设,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教育质量。

课程改革是立国之本,课题研究是强校之路。在今后工作中,只有不畏艰险,坚定信念,规范管理,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校教育发展的光明大道!

6.学校党建工作三年计划 篇六

(阜阳城区基础教育公办学校教学设施三年提升计划)阜阳新闻网讯 阜阳市出台《三年提升计划》,自今年起,三年计划投入资金130350万元,新建学校17所,改扩建学校26所,统一配置97所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2013年,计划投入资金35823万元,实施18所学校项目建设;2014年计划投入资金39530万元,实施16所学校项目建设;2015年计划投入资金54997万元,实施9所学校项目建设……

记者从昨日上午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阜阳市出台了《阜阳城区基础教育公办学校教学设施三年提升计划》(以下简称《三年提升计划》),自2013年起,实施阜城基础教育公办学校教学设施三年提升计划,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集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据悉,自今年起,三年计划投入资金130350万元,新建学校17所,改扩建学校26所,统一配置97所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

关键词:背景

公共教育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优、补充不快的矛盾日益凸显,“大班额”和“择校热”等教育热、难点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阜阳城区基础教育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公共教育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优、补充不快的矛盾日益凸显,“大班额”和“择校热”等教育热、难点问题依然突出。

基于此,阜阳市根据人口和生源变化情况,坚持积极新建、科学扩建、慎重改建、完成续建的基本思路,实施《三年提升计划》,进一步改善老城区学校办学条件,重点加快新城区学校建设,有效解决阜城基础教育“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根据《三年提升计划》,经过三年努力,力争让阜城教育资源总量大幅增加,教育设施全面优化,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功能显著增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设施及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全省市级平均水平。

关键词:目标

从2013年开始,计划三年新建学校17所,改扩建学校26所,统一为97所学校配备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计划投资130350万元。

据了解,《三年提升计划》的基本情况是:从2013年开始,计划三年新建学校17所,改扩建学校26所,统一为97所学校配备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计划投资130350万元。

其中,今年计划总投入资金35823万元,实施18所学校项目建设(新建学校8所、改扩建学校10所),完成38所学校的设备更新添置;2014年计划投入资金39530万元,实施16所学校项目建设(新建学校4所、改扩建学校12所),完成30所学校的设备更新添置;2015年计划投入资金54997万元,实施9所学校项目建设(新建学校5所、改扩建学校4所),完成29所学校的设备更新添置。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计划实施的18所学校项目建设,已于4月11日集中开工。这18所学校项目建设分布在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和开发区,总投资32140万元。其中,3所幼儿园,9所小学,6所初、高中学校。

关键词:措施

今年计划新建三所幼儿园,分别是位于柳荫路的颍泉区太和路幼儿园、泉颍社区的颍泉区泉颍幼儿园及阜阳师范学校附设幼儿园。

2013年-2015年,阜城计划新(改)建学校如下。

幼儿园今年,计划新建三所幼儿园,分别是位于柳荫路的颍泉区太和路幼儿园;位于泉颍社区的颍泉区泉颍幼儿园及阜阳师范学校附设幼儿园;

2014年计划在八里社区新建颍州区蓝天幼儿园;

2015年,在颍河东路与济河路交汇处向北20米,新建颍东区曙光幼儿园;在城郊中学对面、阜涡路东侧,新建颍东区阜涡路幼儿园;在阜王路东侧、万霖小区西侧60米,改建开发区六里幼儿园。

小学今年,计划改建位于双龙桥附近的颍州区搬井小学教学楼7500 m2,建标准化操场、标准化手球场;改建位于电力明园的颍州区北城小学分校教学楼1800 m2;位于开发区京九办事处黄庄社区的开发区黄庄小学

改建教学综合楼2000 m2;位于开发区邢集新区的开发区康佳希望小学扩建综合楼1700 m2。

新建位于西清村的颍州区苗桥逸夫小学,位于刘锜路以南、南京路以西交叉口的颍州区颍西小学2;位于东平路以西、和谐路以南交汇处西侧的颍东区和谐路小学;位于史庄村的颍泉区太山庙小学。位于太和路216号的颍泉区太和路第一小学迁址新建。

2014年,计划改建位于顺昌路的颍州区南京路第一小学、位于南京路罗庄的颍州区南京路第二小学、位于罗庄社区的颍州区南京路第三小学、位于泉颍社区的颍泉区泉颍小学、开发区苗庄小学、开发区申寨小学、开发区田庄小学、开发区唐营小学及位于淮河路与颍上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开发区鸿远希望小学。

2015年,计划新建位于阜涡路123号的颍东区育新小学;改建位于开发区洪营行政村的开发区丁营小学。

初中2013年,将扩建颍州区第十七中学;改建颍南中学及阜阳实验中学;在东平路以西、和谐路以南交汇处西侧,新建颍东区第二十一中学。

2014年,计划在中清路西岸新建颍州区清河中心校;在抱龙居委会新建颍泉区抱龙中学,改建颍州区十八中。

2015年,将改建位于开发区穆庄行政村的开发区新宅回民学校(九年一贯制)。

高中根据《三年提升计划》,今年完成阜阳三中续建后续工程及阜阳五中续建宿舍楼等工程。

2014年,将在致富路与阜胡路交汇处向南300米处,扩建阜阳市第十一中学,改建阜阳第二中学综合楼等。在光华路西、双河路南,新建阜阳市泉北高中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楼、体育馆等。

2015年,在四里安置区西侧,新建颍西高中;在颍新安置区,完成阜阳十中(高中部新区)新建项目及阜阳城郊中学扩建综合实验楼等工程。

关键词:保障

市、区两级领导小组要做到半月一调度,一月一检查,对不能按时开工、按时完成任务的相关责任人,将进行行政问责和相应处理。

为确保“三年提升计划”的实施,阜阳市新出台了《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落实阜城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3年度工作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意见》,市政府成立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颍州、颍泉、颍东和市开发区,也要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组织机构;要建立工程调度机制和推进机制、工程质量监督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监管机制,全力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各职能部门要建立相关手续办理的“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减少环节,优先规划、优先供地、优先投入、优先审批,切实体现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要求,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能够减免的费用,将一律予以减免。

7.学校安全工作三年规划 篇七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局与学校签定的《学校安全稳定目标责任书》,坚持学用为主,防止并举的原则,努力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责任,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深入扎实地开展依法治教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沿着安全有序的轨道健康发展,特制定近三年安全工作规划:

1、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法制观念,每期至少开展一次法制专题讲座,依法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积极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学校每期要举行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四次以上,每班每周要对生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健康发展,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和事物的危害、腐蚀青少年的心灵。

3、2011年内力争排除中心校D级危房和中心校、响石小学操场场翻新工作。

4、第一年内完成响石小学的消防设施配备工作和楼上走廊护栏的加高工作,第二年内完成友谊、东林子小学的消防设施配备工作,第三年内完成中心校消防设施配备更换工作。

5、每月各校要组织一次消防、防震演练。

6、努力把创建“平安校园”活动贯穿全年安全工作之中,2011年中心校创建省“平安校园”,响石小学、中心园创建市“平安校园”;2012年响石小学、中心园创建省“平安校园”,东林子、友谊小学创建市“平安校园”;2013年我镇学校全部创建省“平安校园”。少先队、班主任要切实作好宣传、教育工作,杜绝学生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

7、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师生不参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及非法宗教活动,并积极做好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工

作。

8、深入群众,把握实际,积极了解,及时预见、发现不安全因素,防微杜渐,消灭、排除各种不安全隐患。

9、加强学校内保工作,治安防范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三防”工作措施得力,保障人员、设备、器械“三落实”。

10、切实增强保卫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进出校门人员的登记工作,加强校园内的保卫工作和重点部门的看管力度,并及时取得同驻地派出所的联系,争得支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反映,防微杜渐,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整顿效果好。

11、学期初,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责、权、利相统一。

12、切实做好节、假日学校的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定期召开保卫人员会议,时刻重视安全保卫工作。

13、建立健全组织活动的安全记录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以及相关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由学校监督实行。

14、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每期到各所幼儿园检查安全工作不少于三次。

15、学校租车必须向教育局办公室请示。

16、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确保学校周围畅通无阻。

柘汪镇中心小学安全办

8.社区三年工作计划 篇八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北干街道办事处关于社区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现代化新型社区,本社区结合实际,拟订2011年至2013年三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邓小平理论,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要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区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有效工作机制;逐步形成较完备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合理开发配置社区资源,不断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发挥社区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形成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构建教育与文化阵地,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推进文明社区建设向深度、广度发展。基本建成管理有序,服务体系完善,居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社会风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安居乐业”的文明社区。

二、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社区党建

1、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组织建设。

为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党员的思想素质,社区将继续通过远程教育平台、社区网站及各类党员活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开好每月一次的党员会议和一年两次的民主生活会,及时 1

查找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充实自己的思想,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投入到社区工作中去;对社区党员,继续进行科学发展观、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党员思想政治、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从而进一步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向心力、战斗力。

2、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抓好社区组织建设

我们将继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健全社区组织工作,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提高党建活力,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着眼于解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积极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退休职工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努力使社区的各项工作深入人心。

(二)社区服务

以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为宗旨,积极推进社区服务。

1、继续加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规范退休人员资料台帐。在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同时,做好节日慰问工作。对生病住院,行动不便的居民,做好上门慰问工作。针对辖区内失业人员年轻化的特点,社区继续以优化服务质量为入口,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各类技能的免费培训和招聘,提高其再就业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用工需求。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安宁的生活环境。

巩固深化“创建平安”工作。坚持每年要求辖区单位签订《安全生

产责任书》的制度,继续依托物业加强封闭管理、科技防范设施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小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增强居民自防意识。在小区内落实好义务巡逻制度,特别是夜间值班巡逻。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的要求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消防安全工作的安排,把消防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落实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超前排摸纠纷等制度,抓好日常和重大活动、重要节日期间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工作。做好信访和调解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强化外来人口管理。坚持“加强领导、长效管理”的方针,以暂租房屋综合管理为突破口,严格证件化和动态化管理,坚持教育、服务相结合,提高外来人口素质。

3、社区环境卫生

以建设绿色生态社区为主线,维持“天蓝、地绿、路畅、居美”的小区环境特点,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使社区环境卫生总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进一步提高小区管理水平,继续深化物业、社区、社区民警共同参与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在保持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

4、社区科、教、文、体事业

以提高居民素质为目标,推进社区教育。按照高质量文明社区创建的目标,推进社区科、教、文、体等事业。

发挥社区力量,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终身教育为目的,坚持全民、全程、全方位的方针,努力发展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社区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市民学校的作用,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学习、培训、娱乐、休闲的学习环境,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

深入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加强学

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锻炼,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形式和空间。

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图书室管理,调整完善社区文化中心的项目设置、场地利用,加强规划管理,结合重要节假日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以丰富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生活。

5、社区人口计生工作

继续围绕“属地管理,单位负责,以社区为主,服务为先”的原则,扎实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积极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生殖健康的全方位服务,把关心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切实落到实处。

对29、30两幢单身公寓计生工作开展相对较难及外来务工人员在本社区购房比例增大的特点,继续加大对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的监管力度。继续加强宣传,大力营造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与物业公司签订《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形成社区、物业、计生信息员网络覆盖化。对外来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时督促育龄妇女进行孕环检测,使计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6、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把社区打造成“社会治安良好、社区环境优美、社保体制健全、社区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满意”的安居乐业型社区的目标,不断推进和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特别是在运行机制上不断探索和完善。

加强居民楼组和家庭建设。楼组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重要的着力点。继续开展文明楼道、五好文明家庭及各类特色楼道的评比工作;让社区志愿者活动进楼道、进家庭,广泛开展楼道内、邻里间互帮互助的志愿者活动。

以人为本、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采取各种教育方法和活动载体,积极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道德教育与法治建设相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氛围。

社会风尚良好。以人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持续稳定,居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系列,使社区成员对本社区具有较高归属感和认同感。

积极运用各类宣传媒体来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萧山日报、萧山网等各类媒体的优势和特色,及时对社区的工作动态,进行宣传和报道,以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三、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社区三年规划,主要措施是:

1、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在2010年社区工作者素质提升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社区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将它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建设一支高效运作并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奉献于社区事业的居委会工作班子,把学习提高素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切实履行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各项职能,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居民群众,一切依靠居民群众,从居民群众中来,到居民群众中去”和“把居民群众观点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这一根本宗旨。

3、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合力。

首先,整合社区人文资源。一是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特别是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他们搭建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平台”。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建立志愿者活动的服务基地,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逐步完善志愿者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

第二,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努力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共同参与社区管理的新格局。二是进一步发挥居民代表在社区管理中的“宣传、参与、监督”作用。自觉接受议事委员会的监督并向其负责,虚心征求并落实社区居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积极稳固物业、社区、社区民警“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逐步改善多家管理、多头管理的状况,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四是培育、激活社区各类群众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区中各类群众组织在社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同时加强引导,保证社区各类群众组织健康发展。

第三,充分发挥社区的管理协调功能和区域共建的优势,调动社区内各类群众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发挥其长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

XXXX社区

9.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三年规划 篇九

(2008——2011年)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四育并举,体育是保障。健康的体魄不仅是青少年当前快乐学习的保障,而且是他们长大成人之后,适应社会工作快节奏、生活强压力的基本保障。有健康才有青少年学生的未来,民族强盛才有希望。因此我校要以体育传统项目----田径为支点撬起整个学校体育的改革,形成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使大课间、体育课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有普及、有提高。“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都在活动中得到渗透,“健康第一”的宗旨更是扎根其中。为使工作顺利进行,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将体育训练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总结,定期研究我校体育训练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训练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体育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搞好体育器材以及体育档案的管理。使我校体育工作能够高效、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二、利用一年时间尽快改善我校体育设施、场地、器材,使之达到适应全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校运动员训练的要求。继续抓好课余训练工作,做到“三不放松”,即:思想不放松、训练不放松、时间不放松。全面推进学校田径队的健康发展,制定详实的训练计划,力争在全区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

三、学校以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宗旨,按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课间操,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在使学生体质得到发展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体育常识和技能。严格抓好学生的体育课堂常规教育,要求学生走路无声,排列成行,站立有姿。杜绝利用体育课看碟的现象,真正还体育课于学生,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让学生通过体育课获取快乐,学得知识,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加强体育科研工作,开展互帮互学,多看、多听、多学,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要求体育组教师每人每学年都要至少上交一篇论文论文、一篇案例。

四、规范学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的原则,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在开展小型体育竞赛的基础上,保证每学期校运会如期按计划开展,使之成为学校体育竞赛的传统特色。借助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召开,让学生了解奥运、关注奥运,通过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促进学校传统项目的提高,在校内形成浓

厚的体育氛围。

五、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定期聘请专家以及先进学校的优秀教练员到校指导工作,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及业务能力。

六、进一步加强田径队的管理与训练,引入竞争机制,制定训练制度及计划,不断地提高训练的质量。培养运动员勤学苦练,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的训练和比赛作风,树立为我校争光的雄心壮志。

七、做好高年级优秀队员的选拔工作,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运动队员,力争使输送队员的数量质量逐年提高。

八、对运动员成绩突出的,在市、区比赛中获奖的,给予大力支持的班主任予以表扬和物质奖励;对教练员在市、区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营造人人都来关心和支持运动队发展的氛围。

体育即生活,“健康第一”思想必须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理念中去。体育心智、体育文化、体育校园、体育生活应该成为我校少年儿童生活实质和内涵的具体体现,更为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基础。我们多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在体育活动中孕育强健的身躯,用健康的体魄奋发图强,成就未来的理想。为了学生的一生健康和幸福,让我们承担起我们应有的责任,不辜负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创建体育特色校活动三年规划

(2008——2011年)

杨村街第一小学

10.未来三年个人工作计划 篇十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的感到,应以创新精神为出发点,努力完善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幼儿的需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成长,特制定教师自我成长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一、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本人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已整整五年了,这五年来在园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不断努力,逐步创新,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工作五年中先后带教大班和中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二、现状分析:

1、优势:

1)五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让我对教育孩子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心得,让我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少了一份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的担心和无措.2)随着五年家长工作的开展,在家长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我和班中家长的关系比较融洽,家长也很体谅、配合老师的工作.3)有好学精神,敢于接受新事物的挑战,乐于接受教学新理念的冲击.2、不足:

1)因为在我工作的五年时间里,只教过小班和大班的幼儿,缺少对中班年龄幼儿的管理和教学经验.2)在幼教学业中,我学过一些乐器、舞蹈、手工制作等,可从特长的角度,我的艺术活动能力较弱.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开展,以及从给予孩子美的享受和情趣的培养这个角度来看,我必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尤其是绘画、手工制作、弹奏等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三、个人三年发展总目标:

1)尽快提高自己对中班幼儿的管理)和教学能力.2)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认真学习、钻研业务,尽快了解、掌握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特点.3)继续加强家长工作的开展,做到与家长适时、有效的沟通.4)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力争使自己在业务上不断创新、科研中独立钻研,在教学方面形成特色的科研型教师.5)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技巧,如:绘画、手工制作、弹奏乐器等.措施:

11.阳光实验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篇十一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

阳光实验学校(中学部)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以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推动我校体育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以达到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特制订我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一、体育条件

(一)、有利条件

学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在建校初期积极制定一系列体育管理办法、采购体育器材、招聘专业体育教师。师德高尚。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在工作中模范遵守师德规范,依法执教,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教育理念先进。拥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健康成。教育教学能力强,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能教课,能训练、能开展科研活动,能组织大型集体活动,精通裁判知识。

(二)、面临的困难

1、教师问题

师资不足,外出交流、探讨、协作的机会不多、思想上不重视体育课堂质量,课堂内容单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体质问题

学生体质偏低、体重不达标、营养不良、运动能力差,活动时间少。

3、家长问题

学生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于学生的体质从不过问,不了解学生营养是否满足其身体的成长需要。

二、体育工作思路

以“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为目标;以“责立阳光、任当世界”

为校训;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为理念;以“走进阳光的孩子是幸福的,走出阳光的孩子是自信的”为追求。阳光实验学校的育人目标是:“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后续发展的基本能力,适应社会的基本经验,智慧人生的基本思维,为每一位学生的美好未来做好准备”。让每一个阳光学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探索阶段(2012年3月-2013年3月)

体育课每班每周从原有的2节增设至每班每周3节,开设体育特长班。按国家标准配备专业体育专业教师,逐步使学生接受专业体育知识。根据合格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逐步完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并规范管理。让全体师生都能参与体育锻炼。每学期期末组织学生体质测试,并把学生的体质状况纳入家校联谊书通知学生家长。

(二)、完善阶段(3013年3月-2014年3月)

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每学期让体育教师在校本、校外交流学习1-2次。把体育教师的额外工作量列入考核范围。体育特长班训练工作有序进行。做好实施训练的纪录和测试成绩纪录。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运动队的成绩。在原有基础上补充体质测试仪器,使学生体质更加精确,评定更加科学。定期邀请外校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教练到我校指导体育教学、训练工作。填充课堂内容,使每个学生掌握一到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三)、稳定阶段(2014年3月-2015年)

体育师资、器材完成配备,课堂内容、场地安排上得到有效保障。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1小时以上,学生体质达标率超过85%,群体活动形成系列,具有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体育竞赛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体育教学、健康标准测试有机结合。学生家长了解学生每学期的体质状况并积极配合学校,为学生的体质做坚强的后盾。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不同类别的体育竞,体育训练有序进行。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体育工作,学习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并进行宏观调控。

2、完善现有体育规章,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导向和保障作用。

3、加强组织与协调,统筹安排好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并抓好“计划、组织、实施、总结、反馈”等环节,确保活动的有效落实。

4、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校园网站宣传普及体育知识,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构建人人关心学校体育工作的局面。

5、继续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档案,并抓好档案规范化建设。

(二)、优化教师队伍、落实体育内涵发展

1、积极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体育专职教师,特别是与兼职体育教师之间加强交流、探讨,每位教师每学期开设一堂专题性公开课,并进行评课与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及业务能力。严格课堂教学常规,把此作为对每位体育教师的管理与考核的依据,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应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体育教师的上课方式有全新的转变。

(三)、优化教学、提高体育学科质量

现有的体育专职教师,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学校体育教学需要,一方面加强对兼职体育教师、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教师体育常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将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加强体育师资的建设,逐步实现体育教师专职化。并以教师主动发展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2—3年的努力,所有体育教师在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及个人素质上均得到全面提升。

加强体育特长班的管理,训练分工到人,明确职责,并对体育特长班取得的成绩进行客观的评估,作为组内对每位教练员的考核。进一步提升篮球赛、拔河赛等已有的大型学生体育活动品牌,再树一批有影响的新品牌。开发和推广“集体体育竞赛项目”,如“全校师生健身周”活动、“假日体育”、“休闲体育”、“趣味娱乐体育”等特色学生体育活动。

五、支持与保障

学校一是重视抓好基础性工作,从创建计划的制定到各班组队,日常训练和活动以及每年一次的班际比赛保证有序进行,营造创建氛围;二是要保证创建经费的投入,及时添置创建所需的设施、设备,以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要重视抓好师资培训工作,创造条件让带队教师赴外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素质,为创建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保障。

继续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补充体育器材、设备,保证教学、训练以及群体活动的开展。体育器材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体育器材室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对体育器材进行登记与合理的分类,器材分布适当、井然有序。做好运动器材、设备和运动服装的选购工作,及时满足体育教学发展中各种物质的需要,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每年登记损耗的各种器材数目与数量,及时补充。使我校的体育器材设备达到省级标准。

阳光实验学校(中学部)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遵守公共秩序下一篇:曾子杀猪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