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2024-09-03

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精选14篇)

1.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篇一

高考将至,考生们开始进入复习备考最紧张的冲刺阶段,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那么,如何缓解这些考生的心理压力?

压力来自方方面面

学生自己的过高期望。一些本已竭尽全力才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快速进步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害怕失败;同时,对生活中的坎坷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缺乏全面认识。当学习稍有退步或生活中稍有挫折就感到力不从心、迷失自我。

家长的过高期望。有的父母总是喜欢以言语相逼:“考不上大学,就别进这个家。”有的父母以过分的关心施压,为了孩子能金榜题名,陪孩子挑灯苦读,送上牛奶、荷包蛋,跑前跑后,关心备至。当学生看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岂能无动于衷?于是,原本不轻松的心里又要载上一份“温柔”的压力,即沉甸甸的亲情。

学校考试的排名。通过考试成绩的排队,可以了解彼此间的差距。但是,排名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成绩较好的学生害怕自己稍不注意就会被其他同学赶超,而对成绩较差或考试失利的学生来说,则无异于雪上加霜,压力会更大。

学习计划难完成。许多学生到了高三,特别是在冲刺阶段制订了严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科往往有不确定的作业量,还有的学科会临时占用课外时间进行测验,导致计划严密的同学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从而感到焦虑、心烦等。

同学关系的疏远。高三阶段由于学习时间长、压力大,集体活动很少开展,有时自己遇到困难,很想向同学请教,但看到同学忙碌的身影又不忍心打扰。同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随和、融洽,取而代之的是漠不关心。加上经常排名次等外在不良刺激,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不少学生感到人际关系冷漠,有压力也不能够向同学倾诉,从而使压力越来越大。

多种途径缓解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有助于挖掘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同样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高三学生不妨试试以下几个缓解压力的策略:

欲胜人,先胜己。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因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就否定自己;其次,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即使学习基础较差,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应自卑,而应赶快找原因,改变方法,调整期望值。再次,坚持写日记,这是一种自我倾诉的方式,最好能针对自己担心的弱势,写出针锋相对的“自信训练词”,如“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性测评,远远不能反映我的全部价值”等。

学生之间相互鼓励。高三学生在考试期间最需要交流,也最需要宣泄。同龄人在一起时,哪怕是发发牢骚,也会在心理上获得压力的释放。在紧张的备考时,你可以将内心的苦闷、不满向朋友倾诉,听听朋友的意见;同时也要多关心同学,听听他们的倾诉,在复习备考的路上互相帮助,共同前行。人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如果有人不断地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那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高考冲刺的关键时刻,一句关心、鼓励的话,都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因此在每次模拟考试之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为小组的其他成员写一段鼓励的话。

师生之间“结对”交流。在几年的学生生涯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信任和崇拜的老师。如果发动这些老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效果将非常理想。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采取高三师生“结对”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与自己信任的老师“结对”,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在老师的指引下,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消除不良心理的影响,调整复习备考状态。

老师、家长、学生唱“同一首歌”。心理学上讲的“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学生还明显,而家长的“焦虑”,也会造成考生的“焦虑”。解决“焦虑”的办法首先是家长充分相信孩子,给孩子以自信心;其次是家长要认识到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同时,学科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与家长一起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和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家长、学生和老师只有对高考有共同的正确认识,才能使学生少一些心理负担,多几分轻松和自信。

不以模拟成绩论英雄。模拟考试成绩虽然对考生预测高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此论英雄,更不能因此断定高考的成败。如果仅仅把目光放在模拟考试成绩上,对即将到来的正式高考就很不利,况且考试分数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模拟考试分数低的同学不要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而要总结失利的教训,努力改进不足之处,争取下次考试有所提高;模拟考试分数高的同学也不能盲目乐观,而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求下次考试能有新的突破。所以,最好是把考试仅仅作为一次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而不是一考定“终生”。

2.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篇二

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利在上世纪中叶, 就将压力的概念引进医学和心理学, 他认为压力是指令个体紧张的威胁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压力并不仅仅指这些事件或情境, 还包括个体在参与这些事件或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个体的认知与评价而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而压力源是指导致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情境、刺激、活动、事件等。关于压力源的详细解释, 可以表述为: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 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刺激对人施以影响, 作为刺激被人感知了, 或作为信息被人接收到了, 一定会引起主观的评价, 同时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学业压力源是源于学习环境之中, 超出学习者应对能力范围的任何物理刺激和心理需求。从来源范围看, 学业压力源包括两大范畴, 一是内源性压力源, 如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标、需要, 个体对学业活动的认识评价甚至期望等等;二是外源性压力源, 学习和学业活动中任何超过学生应对能力范围的刺激或事件, 都可能成为学业压力源。

一、学生心理压力源的主要特点

1. 学习压力是学生主要的压力源。

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人 (父母、老师、亲友等) 对自己的期望, 以及与同学间的竞争比较。通过把学习压力分成学习竞争压力与学习挫折压力两方面, 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挫折压力是他们最大的压力源, 这说明学生的受挫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学生所遭遇的压力源比较狭窄, 事件以较为细小者为主。

这些事件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学校里, 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内容比较单纯, 生活圈子比较局限。因此, 他们主要的人际关系就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其中师生关系是学生不容忽视的压力源。可能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方面有:老师素质低、修养差;老师能力差、教学水平低;老师不公平、偏心;受到老师侮辱性的批评或讽刺;与老师关系紧张。由此可见, 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 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措施。在同伴交往方面, 难以处理好同学关系也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学生喜欢结交朋友但在维护友谊的经验和能力上尚显不足, 争强好胜但自制力又较差, 容易因小事而闹矛盾。而且由于较为自卑和过度自尊敏感等特点, 容易将矛盾和纠纷的心理体验扩大化、持久化。因此, 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更需要得到有效的指导。

二、心理压力源对学生的影响

压力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下, 人感受的环境的要求超出了自己可以应对的能力, 或者已经威胁到自身的需要和动机。我们认为, 学业压力就是学习者对超出自己应对能力或可能威胁到自身学业的内外环境要求的反应或感受。

1. 压力的成长效应。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 压力是伴随他们发展的重要生活内容。对于理解青春期发展, 理解在更广泛的个体经验和社会影响的情境中促进发展, 理解个体经验和社会影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或导致烦恼与生活问题的历程, 压力概念是一个重要工具。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中, 系统探讨了发展、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 并把危机 (压力的显现) 与康复 (抗拒压力) 作为构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研究的组织工具。同时, 从生活压力变化和体验是源于青春期发展, 还是源于青少年生活压力方面, 来研究青少年的适应问题, 探索发展历程中的非常规性生活压力事件 (不同时间、不同个体发生的压力经历)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揭示调节压力反应的过程和影响压力效应的因素。

2. 压力的健康效应。

压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把双刃剑, 可以把压力分为正应激与烦恼两类。正应激表现的是一种愉快的满意的体验, 这种积极的正应激可以增强心理警觉, 导致高级认知与行为表现, 唤醒活动动机。而烦恼是具有破坏性的或不愉快体验的应激, 这种消极的、痛苦的应激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系统的消极反应效应。最有代表的是SELYE在《生活压力》一书中提出的“一般性适应综合症”。研究者以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的生理反应为指标探索个体的压力反应。其中最多的是免疫系统, 20世纪80年代, 科学家创立了多学科构成的心理神经免疫学, 研究表明, 压力感受过高或过低, 会引发消极的生理反应异常, 如心率、血压、腺体分泌、代谢、皮电反应、睡眠等异常;也可能导致注意分散、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焦虑、紧张、抑郁、恐惧、个人效能降低等心理异常, 以及行为退缩、行动迟缓、攻击性行为增加等行为障碍。

3. 压力的学业促进或阻碍效应。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何谓适度呢?首先,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 只有当个体对成功概率的估计值为+0.5, 即设定的目标为中等难度, 使其感受到中等程度的压力, 才能更有效地激活或唤醒其心理活动, 激发成就动机,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其次, 压力感受是否在自己可控的范围之内, 即能否有效应对。最后, 是否对个体的需要和动机构成威胁。

三、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策略

1. 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一个人力求获得成就的倾向, 对人的学习、工作起着定向和推动作用, 是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对学生来说, 成就动机首先可以激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可以帮助他们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再次可以帮助他们维持和调整学习活动, 并不断得到强化, 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而这种需要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教师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作为学生心理指导的一个突破口, 使之成为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成就目标定向的培养之所以重要, 并非是因为它可以直接导致高的学业成绩, 而是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多的监控, 提高学习的满意度, 缓解学业压力。根据成就目标理论, 具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更为完善的动机模式, 即焦虑水平适中, 成败归因正确, 愿意接受挑战性任务。

2. 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与承受力密切相关:一般说来, 意志品质强的人, 其承受力就强;反之, 意志品质软弱的人, 承受力也弱。所以, 我们必须加强意志品质, 以提高自己的承受力。众所周知, 意志品质有四种, 即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所谓锻炼意志, 就是要培养这四种意志品质。在遇到挫折时, 意志力强的人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面对现实, 找出失败的原因, 施展所有的本领来对付困难, 善始善终地将计划执行到底, 直至目标实现。意志品质强的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都较强, 并能将挫折进一步转化为促进目标实现的积极因素, 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意志品质薄弱的人往往缺少信心和主见, 对自我的控制和约束力较差, 在遇到挫折时, 容易改变行为的方向, 容易回避现实, 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其结果不仅严重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 而且还进一步降低自信心和降低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甚至出现意志消沉和精神障碍。一个人具备了优良品质的意志, 就一定能够承受住巨大的压力。

3. 构建良性的教育环境

(1) 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近年来, 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一些学校并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去。一些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只是走形式, 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 不能被及早发现。而教师在解决心理问题方面的经验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 一些学生的心理困扰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解决。因此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和重点。与此同时, 注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自我教育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其健康良好的人格;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温暖学生受挫的心灵, 使之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等。

(2) 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尽管在一般情况下, 挫折总是与困难、失败、愿望不能得到满足等有关, 带有明显的消极气氛和色彩。但是, 适当或适量的挫折, 尤其是当我们正面积极地去应对挫折时, 挫折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 挫折也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冲动性与破坏性, 如在课间大声喧哗, 发表自己对某一事件的见解, 激动时敲课桌板凳等, 对班级的一些管理制度发表片面的、比较偏激的言论。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形成合适的期望水平, 并采取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其次,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 要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排解和疏导, 对自己重新认识和评价。不断锻炼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 使他们不至于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 能够对挫折保持良好适应。

参考文献

[1]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郑照顺.青少年生活压力与辅导.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3.高考前考生们该如何调节心理压力 篇三

苏州精锐教育:http://suz.1smart.org/,长期开展的2012年高考心理辅导活动最近引起广大家长和孩子的热烈欢迎,一位年过六旬的罗老师长年默默无闻的在帮助苏州高考学生做考前辅导,昨日苏州新闻网特别进行了报到。

“高考只是你经历过的数百次考试中的一次,因此你不用害怕高考。”昨天晚上7点,心理专家罗智兴照常来到自己的心理辅导室,为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临近高考,有些考生因考试压力过大,导致心态失衡,影响复习效率,每到此时,罗智兴都会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义务为考生进行心理辅导,近年来已为60余位高三考生进行心理辅导。

高考其实没那么可怕

昨天晚上7点,在城南某高中就读高三的学生王悦(化名)神色凝重地来到罗智兴的心理辅导室,由于学习压力太大,加上一模、二模成绩不是很理想,王悦对高考产生了害怕的情绪,总是担心自己会在高考中失利,导致近来精神紧张,复习效率低下。

听完王悦的叙述后,罗智兴微笑着开导王悦,高考只是一次机会而已,每个高三学生几乎都会有这样一次机会,面对机会你不需要感到害怕,而是要努力去抓住这个机会。经过一个小时的交流过后,王悦的表情明显轻松了不少,走出辅导室的时候和罗智兴有说有笑。王悦告诉记者,跟罗智兴的一番谈话让自己受益匪浅,学会了如何调节心理压力。在罗智兴的帮助下,自己现在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

已为60多位考生辅导

自退休以来,罗智兴每年都会在高考来临前的一段时间里,抽空帮高三的考生义务做心理辅导,这几年来,已经陆陆续续帮助过60多位学生,深受好评。

罗智兴最早帮助考生调节心理压力还是在2002年的时候。据罗智兴介绍,当时他的一位好友的孩子正好上高三。在两次模拟考试中,这个学生都发挥不理想,老师说,他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才导致发挥失常,希望家长多和孩子沟通,帮助他缓解心理压力。

听完老师的话,这位学生的家长便找到了罗智兴,希望罗智兴能帮孩子进行心理辅导。罗智兴爽朗地答应了,经过三次心理辅导,这个孩子的精神压力大大减小,最终在高考时发挥出色,考取了上海同济大学。

考生要如何调节心理

罗智兴告诉记者,心理研究表明,高考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的心态。临考前的这段时间,化压力为动力、调整心态是考生的“必修课”。从心理学分析,过高或过低的压力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罗智兴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听轻音乐、与家人和朋友聊天等,可以让考生保持愉快的心境,缓解紧张情绪。此外,罗智兴还强调,高考复习要遵循人体“生物钟”的规律,不可过分强迫自己学习,否则会造成复习效率低下等问题。考生要学会劳逸结合,自我调节心理压力,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进入高考。

4.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篇四

研究还表明,绿茶茶叶中的物质,茶氨酸,可转变脑电波活动,从紧张变为放松。

随时接吻: 劳拉伯曼博士解释:“接吻缓解压力,通过创造连通性意识,使身体释放抗衡压力与忧郁的化学物质——内啡肽。”

以拥抱治疗: “一个拥抱的温柔力量,可以刺激皮肤下神经末梢,发出安定人心的信息到脑部,并缓慢释放皮质醇。”

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的触摸研究所主任凡尼菲尔德博士解释。

如果你的爱人暂时不在呢?朋友的一个拥抱或专业按摩也可以帮助消除紧张情绪。

放松你的束缚: 有三分之二的家长,分不清工作与家庭的界而不胜负荷。

专家建议:你与你的配偶采取“轮班制”,应付紧急情况,并确保保姆和学校有丈夫和你的电话号码。

反省一下你的价值: “确定你的价值观,改变你对事物的评价方式,”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哲学博士大卫说:“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将从威胁变成挑战。

”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想一下对你很重要的人,以及你应如何做一个好伴侣,母亲,女儿,姐妹,或朋友。

减少责骂: 女性用敌意的言语回应她们的丈夫,在争论之后好几个小时,她们的应激激素水平明显上升。

长时间的压力荷尔蒙高潮,会损害免疫系统。

专家建议:专注于手头的事情,忘记必须意见一致;放下冷嘲热讽及不要骂人。

“词语或口气越激烈,丈夫与妻子倾听对方就越难。

应深呼吸,并恭敬地结束交谈,答应稍后当你冷静时再讨论。

5.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篇五

症状一:一想到考试就紧张激动,呼吸加快,心跳加剧,肌肉紧张,甚至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抖动。

应对方法:找一两件高兴的事去做,也可以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愉快故事,与家长在饭桌旁讲一些高品位的幽默小品。这样,整个家庭气氛就会变得轻松活跃。或者有意识地做些家务,如整理自己的卧室、扫扫地、擦擦桌子等。陪父母聊聊天,出去散散步。

症状二:失去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一定考不好。

应对方法:自信心不足,重要原因是对学习的知识不能扎实地掌握,还存在知识空白点。这时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夯实基础知识。另外也要注意回忆自己的优点和考试的成功经验。早晨起床时马上暗示自己心情愉快、有信心,适当与同学进行交流以放松情绪。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多进行本书中所列举的提高自信心的心理训练,克服自卑情绪。

症状三:出现失眠,晚上难以入睡,越是逼着自己睡,越是睡不着,结果白天没有精神。

应对方法:不要硬逼自己入睡,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诱导自己睡觉。如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做一次舒畅的深吸气,然后徐缓地往外呼气。

症状四: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对很小的事情也容易发火。

应对方法:内向的考生这个时候可出去散步,看看风景,平复心情;外向的考生在不伤害他人和自身的情况下发泄一下,如大笑、大哭、打枕头等,但要有度,否则引起情绪失控,只会适得其反。

症状五:越是临近考试,越是觉得知识生疏;越是拼命复习,越是觉得掌握不扎实。

应对方法:这是心绪紧张的具体表现,属于正常现象。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疲劳战术的恶果,必须缓和绷得太紧的神经。具体方法为: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但不能过于剧烈;一旦感觉到学习得特别疲劳了,立即放下书本,休息锻炼。

症状六:怀疑自己得了“健忘症”,不仅对所学知识常常遗忘,日常生活也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应对方法:这时需要暂时放下所有功课,做一些放松训练,以减轻直至消除这些不良反应。

6.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篇六

压力(Stress)在一些心理学著作中被译为“应激”,是指有机体遇到干扰自己平衡状态或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刺激事件时,表现出的特定的或非特定的反应过程 [1]。不同的个体对压力反应水平也是不同的,这其中包括生理上的反应、心理上的反应、认知上的反应和行为上的反应。不同程度的压力对个体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有些压力能够被个体很快地适应,而有些压力则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和全面的定义:“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病态(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在身体(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2]。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大学生因各种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们所关注。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网球运动的减压功能加以印证。同时,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研究方法,为高校网球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标抽样法选取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80名,沈阳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在校生40名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所选择的样本从地域、年龄和生活习惯在所抽样人群中均具有一定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研究收集了大量关于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以及网球运动的相关书籍、资料、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运用北京师范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殷恒婵教授在2006年编制的《完整版大学生压力测量问卷》[3]为测量工具,以该问卷测量研究对象的压力水平。

《完整版大学生压力测量问卷》共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认知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和情绪反应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10个题项,共40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lpha=0.9094,且具有非常好的结构效度,非常适合在本研究中应用。

2.2.3 实验法

研究采用单因素三组前测后测设计,将研究样本分为:网球组、运动组和非运动组三组。其中网球组为沈阳体院学院2012年刚刚进入网球专业学习的学生、运动组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非运动组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不经常参与运动的学生,每组样本含量为40人。

2.2.4 数理统计

研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对研究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的实验设计

研究将研究对象根据实验需要分为人数相等的三个组别,分别为:网球组、运动组和非运动组。三组中网球组为实验组,运动组和非运动组为对照组。为避免个人因素对整个组产生影响,研究采用了目标抽样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样本进行了选择。实验组选取的样本为刚刚参与进入网球专业学习的网球专业学生40人;运动组选取的是每天能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在校大学生40人,运动组的40名研究样本参与的运动项目多种多样且能够保证每天参与运动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

实验具体步骤如下:1、先利用《完整版大学生压力测量问卷》对三组研究对象施测,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2、在问卷调查后的三个月内分别对三个实验组进行不同的训练:网球每天进行2小时网球专项训练,运动组每天进行2小时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进行练习,非运动组每天不进行任何练习。3、三个月后再对三个实验组进行《完整版大学生压力测量问卷》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3.2 对实验数据进行的比较分析

3.2.1 实验前三组研究对象压力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对三个实验组进行实验之前,首先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对三个实验组样本的压力测试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分析,进而找出实验后三组数据的比较基线。实验前三组的压力情况比较分析表见(表1):

*p<0.05,**p<0.01

由上表可知,在实验前进行的三实验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F值呈显著性水平(p<0.05),且多重比较的结果为:3>1;3>2。由此可知,在实验前非运动组的压力水平高于网球组和运动组,网球组和运动组的压力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从三个实验组的问卷得分上来看非运动组的M±SD值为4.12±0.61,呈中高度压力水平;网球组和运动组的M±SD值分别为:3.27±0.52和3.25±0.58,呈中等压力水平,说明平时经常参与运动的大学生压力水平低于不经常参与运动的大学生压力水平。

3.2.2 实验后三组研究对象压力情况的比较分析

在对三个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后的三个月内,分别对三个实验组以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实验,三个月后分别对三个实验组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并将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p<0.05,** p<0.01

由上表可知,实验三个月后三个实验小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结果为:F值呈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3>2>1(非运动组>运动组>网球组)。从三个实验组的问卷得分上来看,网球组的M±SD值由实验前的3.27±0.52减小为2.51±0.41有了大幅度减少,说明通过三个月的网球运动,该组学生的压力水平大大地降低了。运动组学生的M±SD值由实验前的3.25±0.58减少为3.05±0.51有了小幅的减小,说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对缓解学生压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其效果不明显。非运动组学生的M±SD值由实验前的4.12±0.61变为4.22±0.71整体压力水平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并不明显,说明不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群其压力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水平上,只有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才能将这个平衡打破,这个人群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还是以自我排解为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由本研究所统计数据可知,在实验前三个实验组的压力水平为非运动组高于网球组和运动组的压力水平。在经过三个月实验后,三个实验组中网球组的压力水平下降最快,运动组的压力水平有小幅的下降,非运动组的压力水平没有下降。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坚持从事网球运动较坚持从事其他运动的减压作用更为明显,网球运动具有非常好的减压作用。

2. 网球在运动训练学的项目归类中属于隔网对抗类项群,在运动参与过程中参与者没有身体接触且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的特点使这项运动更加有利于缓解参与者的压力,使参与者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从而排解自身的压力。

3.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体育运动具有缓解体育参与者自身压力的作用,但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与压力的缓解效果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和同场对抗性项目对运动参与者的压力缓解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具有更好的效果。在这两项当中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如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要远远好于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目(如足球、篮球和曲棍球)。

4.2 建议

1. 高校应大力推广网球运动,使网球运动在高校盛行,不断扩大网球运动的参与人口数量,从而使网球运动的娱乐功能、健身功能和减压功能更好地开发出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工作。

2.我国的高校在校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多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增强自身体质,努力寻找更多的排压减压方式方法,只用这样才能在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52.

[2]关于世界卫生组织[EB/OL].http://www.who.int.世界卫生组织中文网站.

[3]殷恒婵.大学生压力源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2).

[4]陈大为.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2.

[5]Lazarus R S,Folkman S.Stress,appraisal,and coping.New YorkSpringer,1984.

[6]李虹,梅锦荣.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J].应用心理学,2002.

[7]宋广庆.网球文化在高校传播与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大连: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1.

[8]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0.

[9]陈及治.体育统计[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高考前学生减缓心理压力 篇七

为什么要舒缓?

我们知道什么都有个度,过了一定不是好事。近日在网上也看到不少高中生的报道,因为学习压力大,有自杀的,有出现精神异常的,有离家出走的,总之压力大了就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舒缓压力前要搞清压力源在哪?

虽然我家的孩子今年不高考,但是去年中考前的一段日子,至今让我难忘。孩子平时学习状态都挺好,进入总复习时的前两个月,老师和学校给他定了考进全市前几名的目标,他那时就感觉压力很大,晚间休息不好,吃饭也没胃口,他的压力源就来自老师及学校。

其次就是家长给的,有时家长会感觉到委屈,说我们没有啊?其实一点隐形的压力孩子就能感觉到,比如你说什么大学好,什么地方好,谁谁考哪去了,谁一摸考了多少分等等。

另外就是孩子自我施压,要强的孩子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够起来有些吃力就会感到压力重。

针对压力源不同要采取不同的舒缓方法。

第一种情况要和学校老师沟通,先说出现阶段孩子的表象,其次说自己对此的.看法,及希望老师做什么,和老师达成实际的共识。

第二种就要求家长有说话技巧了,既不在明面上给压力,也不让孩子感觉到无形的压力。默默的在生活上给他爱,给他关心即可。经常做些可口有营养的饭菜,也可经常给他做些简单按摩,我家小子小时侯就有让我按摩脚的习惯,长大后多少年没有给他做。有一天,他洗完澡,我说给你按摩脚啊,他愣了一下说,好啊,看到他很惬意地享受着我的服务,感觉他放松了许多。如果是住校,没有经常见面的机会,那就要电话勤沟通,不一定要谈什么实质的东西,只要他说你听就好,并给与及时的回应,给他一个倾诉的渠道,一个缓解压力的开口。

第三种比较麻烦,孩子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压力,这种人往往是追求完美型人格,如果他定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你也不要一下去否定,先接受下来,再找机会慢慢改变一点点。比如,孩子每天都要求自己学到半夜2点,一段时间后已经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了,你可以建议他先往前早30分钟,小的改变孩子容易接受。除了订目标高,造成的压力大外,还有一个很普遍就是这时候的作业量都非常大,一些孩子应付不过来,于是后悔高一高二时浪费了时间。这种情况不好办,只能安慰他尽量跟住老师进度,实在跟不上就按自己的计划走,别人做过的考试也不一定能考,最主要的是自己能完成查漏补缺。

缓解压力还有许多小方法,比如听班得瑞的音乐,找没人的地方大喊大叫宣泄一一通,每天自我暗示10分钟说“我能行”等。

8.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篇八

1、和父母分开睡,或者换了一张新的床,进入新的睡眠环境。

2、父母之间或者与其他家人之间发生矛盾,或者父母离异。

3、因为做错事情或者做不好某些事情而受到父母的呵斥或责备,因为总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4、最要好的小朋友突然不跟自己玩耍了,孩子感觉自己很无助。

5、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或者受到小伙伴的嘲笑、冷落、欺负等。

6、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幼儿园受到老师表扬,而自己得不到老师的表扬。

7、在幼儿园、家里或者外面玩耍时因为某种原因被老师、小朋友或者家长冤枉。

8、家里有人生病,孩子担心家人会因为疾病离开自己。或者家人遭遇其他不幸,孩子害怕同样的厄运降临到自己或者家人头上。

9.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篇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通过多阶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东莞市护士共827人。

1.2 调查内容

主要涉及运动目的、运动频度、心理健康状况。

1.3 具体方法

采用SPSS软件, 运用均值、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护士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 (见表1)

由表1可知, 健身美体是护士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 占39.30%;其次是娱乐、缓解压力、减肥、治病保健、陪伴家人、工作需要、社交及其他。如果把健身美体和治病保健归为增强体质目的、娱乐和缓解压力看作心理调适目的, 那么参加体育运动以心理调适为目的的比例要比以增强体质为目的高。这一结果充分显示体育作为一种健心功能的运动正被人们运用和认可, 同时也显示护士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

2.2 参加体育运动的频度对心理压力的影响 (见表2、3)

结果显示, 参加体育运动的护士心理压力小于不参加体育运动的护士, 且不同运动频度对护士心理压力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多重比较 (LSD方法) 进一步分析得知, 未参加体育运动的心理压力最大, 其次是每周3次或以上, 然后是不定时或偶尔参加, 每周运动1~2次的心理压力最小。未参加体育运动与每周运动1~2次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不定时或偶尔参加体育运动与每周运动1次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每周运动1次与每周3次或以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综合来看, 参加体育运动的护士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心理压力要小, 每周运动1~2次对缓解心理压力效果最好, 运动次数增多并不能有效缓解护士心理压力。

3 讨论

3.1 体育运动与心理压力的研究概况

关于运动对应激改善的可能机制主要有3种假说[2]: (1) 分散注意假说。认为紧张刺激的忽视能够引起情绪的改变, 运动后可使人注意集中在运动感觉体验上, 从而降低心理紧张度。 (2) 单胺假说。Morgan证实了脑部的神经递质, 如去甲肾上腺素 (NE) 和5-羟色胺 (5-HT) 的水平与抑郁症有关。已有的证据表明, 脑中单胺类递质特别是NE和5-HT水平的改变可能在运动导致的情绪变化中起中介作用。 (3) 内啡肽释放假说。各种内啡肽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 这些内啡肽具有吗啡样作用, 即能减轻痛感并产生欣快感。而大量证据表明, 运动能促进人体B-End的释放, 从而降低痛觉、提高精神状态。

衣雪洁在关于体育运动研究的综述中也表明[3], Farrell等发现健康志愿者以40%VO2max强度运动40~80min, 心理紧张水平下降, 感到高兴和欣快感;Mclnman等对锻炼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测量, 发现其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下降, 而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

3.2 体育运动、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调查显示, 运动目的和频度对心理压力有显著影响。只要参加体育运动, 心理压力水平都比不运动者低。表明参加体育运动能缓解一定的心理压力, 而每周运动1~2次能显著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 心理压力增大, 心理健康水平就减弱;心理压力减缓, 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所以, 心理压力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4 建议

调查显示, 体育运动虽能减轻心理压力, 但并非强度与数量越大、越多越好, 科学的体育运动才能真正缓解压力、促进健康。特别是护理人员每天处于高压力、高应激、高疲劳状态下, 应根据自身职业特点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才能真正强健身心。

4.1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由于护士在工作中站立、行走的时间较长, 下肢活动、承重时间长, 且要处理的应激事件多, 所以应参加放松类的运动项目, 如散步、慢跑、柔软体操、慢游泳、瑜伽等;不宜进行氧耗大、运动强、激烈的运动, 如有氧搏击操、篮球等, 因为这些运动对腰腹、关节的冲击力大, 且每个动作迅猛、爆发力强, 对护士已经疲惫的身心来说有损而无益。

4.2 运动时注意事项

护理工作强度大、易身心疲惫, 所以运动要依据个人情况而定。例如, 根据季节和环境调整运动, 在过热和严寒的气候下要相对降低运动强度;运动后避免立即洗热水澡;穿宽松、舒适、透气的衣服, 穿运动鞋;饭后和空腹时不作剧烈运动。另外, 还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应每周进行1~2次适当的体育运动。

4.3 护士运动中的心理

不少护士遇到压力、烦恼时才选择参加体育运动来排解不愉快的情绪。但带着太大的压力或不良情绪进行体育运动, 不仅起不到减压作用, 反而会导致精神紧张、身体疲劳, 且由于思绪纷乱、注意力难以集中, 易出现运动损伤等意外。另外, 护士为急于消除不良情绪, 往往刻意选择大运动量的、激烈的运动项目, 这不仅排解不了压力, 还会加重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吕树庭,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2]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10.缓解高考压力5种方法 篇十

科学安排生活,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机结合起来。课间走出教室,活动一下筋骨(避免剧烈运动),坚持每天晚间散步,可以舒缓和调节紧张的情绪。

呼吸放松法

闭上双眼,深呼吸,吸气5秒钟(吸气时要深、满),憋气20秒,呼气10秒钟(呼气时要慢、匀),反复练习10余次,可能达到放松的目地。

沟通交流法

当感觉到压力、焦虑和情绪不稳定时,与家长、老师或者知心朋友进行沟通交流,会起到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作用。

音乐缓解法

听轻音乐对调整人的紧张情绪可能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选一些舒缓的轻音乐,比如曼佗凡尼乐队、保尔莫里亚乐队、詹姆斯拉斯特乐队以及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根据中国古诗词谱曲的“新学堂歌”等等。

快乐冥想法

考生可用“快乐冥想”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当你感到紧张时,请闭上眼睛,想象过去经历过的快乐往事或想象自己进入了海边沙滩、山林沟壑等自然环境,达到身心放松的目地。

总之,每个考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高考压力,并因此而影响学习状态和考试成绩。所以,了解高考压力怎么缓解,然后积极尝试,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获得一个满意的高考成绩。

二、高考如何减压

方法一:有氧运动解救失眠

记者采访发现,高考前一些同学心理压力特别大,家长明确要求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导致学生每逢考试就情绪低落不爱说话,晚上更是睡不着觉,是典型的“考前焦虑”。

考生考前精神极度紧张,导致考前失眠、焦虑等症状比较普遍。新东方高考英语辅导教师胡宗盛建议,不妨选择进行适量的运动,在舒缓压力的同时消耗体力,使身体进入一定的疲劳状态,以保障充足睡眠。

方法二:优势放大增强自信

考试中,不少学生做题时遇到难点、盲点会产生急躁情绪,影响考场发挥,甚至有部分学生会出现哭泣等极端情绪。胡宗盛说,考生应考心态与题目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可在考试前一天选择自己拿手的题目练手,有助调整心态、增强自信。

方法三:规划行程规避风险

充分的准备是打好高考之战的必要前提。考生与家长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极端天气等各种突发状况,预先规划好考试期间的行程安排,将外部不良因素对考生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父母如何缓解孩子高考压力

让孩子学会弹性学习。一个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学习,为此,建议他在安排计划时,千万别忘了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不管学习多忙,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朋友聚会、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只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迎接高高考前三十天繁重学习。

建议孩子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让他把近期的考试看作是查缺补漏,不去追求分数、名次,以欣欣然的态度来对待考试中发现的问题,以求以平心静气的态度和行为弥补之。不过分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不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自然就会使心境松弛一些。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整好节奏。学习时要思想集中,玩时要痛快。要适当安排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从现在起让你的孩子,每天至少抽出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出去与同伴交流,可以向他们倾吐内心的烦恼,抒发受压抑的情绪,从中得到安慰鼓励,使心情开朗起来。或看看电视、玩玩游戏、参加体育活动等,使紧张焦虑和郁闷的心绪得以宣泄,进而达到缓解压力、消除过分紧张焦虑的目的。

运用想象放松法放松。想象放松法是通过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要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亲临其景。比如,让您的孩子想象自己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个暮春的下午,夕阳西下,余辉相映,踩在柔软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园味阵阵扑鼻,不时还有鸟儿鸣叫、蜂蝶飞舞。身临其境,微风拂面,就像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摸。柔光沐浴,就像出远门时父母的谆谆叮咛。高天远山令自己心旷神怡,您此时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轻松舒坦。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放松的目的。再如,我静静地俯在海滩上,周围没有其他人,清风轻轻地吹着,我渐渐聆听到风吹过草地和我的耳旁,我感受到了阳光温暖的照射,触到了身下海滩上的沙子,我全身感到无比的舒适,微风带来一丝丝海腥味,海涛在有节奏地唱着自己的歌,我静静地,静静地谛听这永恒的波涛声……。

告诉孩子他在高三的过程中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有效的努力而且现在仍然在尽着这样的努力,既然他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师长以及帮助过自己的所有人;既然他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就可以听其自然,无可悔憾。其实人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如此,只要尽到努力,便可以听其自然而无悔憾了;既然他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太过地要求以及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不折不扣的向他走来,并与他相拥!

我们做什么事,不要总是考虑会不会成功,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成功。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心怀一颗诚心,以不犹豫、不彷徨、不管结果的全身心投入耕耘,成功与否完全交给命运。其实我们在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都未来会怎样,命运怎么安排,我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踏实勤奋的“低头耕耘”而已。所以我说命运只是负责洗牌,而打牌的是我们自己。考试说白了就是我们手中的一张牌而已,我们要以愉悦和快乐的心态去玩它。

四、高考期间缓解压力吃什么

维生素B、抗氧化剂、Omega-3脂肪酸和其他健康的脂肪

将有利于提升能量,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注意力集中。香蕉、杏仁和天然花生酱中含有维生素B,水果和蔬菜类以及适量的黑巧克力、绿茶可以为人体提供抗氧化剂,金枪鱼,三文鱼,核桃含有Omega- 3脂肪酸,都可以适量食用。

复合糖(又名合成碳水化合物)

复合糖(又名合成碳水化合物)要比白砂糖和白面包更有利于长时间的持续体力。不妨试试谷物脆片或全谷类食品像燕麦片,豆类或红薯以及糙米等食物。

益智补脑、提高记忆力的食物

卷心菜:富含维生素B,预防大脑疲劳。

大豆:含有蛋黄素和丰富的蛋白质,每天食用适量大豆或豆制品,可增强记忆力。

鲜鱼: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特别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分解胆固醇。

牛奶:富含蛋白质和钙质,可提供大脑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每天饮用可增强大脑活力。

蛋黄:蛋黄中含有蛋黄素等脑细胞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增强大脑活力。

木耳: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为补脑佳品。

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可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保证脑供血充足,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抗疲劳的食物

蘑菇:吃200克蘑菇对身体产生的影响等于晒两天太阳。蘑菇富含维生素D,经常食用蘑菇,可起到消除疲倦的作用。

胡萝卜和甜菜:经常感到疲倦的人多数血液中缺铁。胡萝卜和甜菜一类的蔬菜不仅富含铁,而且易于被身体吸收。

姜:生姜的辣味能使身体从内部生热,增强免疫功能。无论是制成蜜饯的姜,还是生姜都有解毒、提神和消除疲倦的作用。

五谷杂粮:在夏季多吃五谷杂粮可以补充身体中丢失的钾元素,有效防治夏季犯困、精神不振的现象出现。比如:荞麦、玉米、山芋等。可以缓解酸碱平衡失调、新陈代谢紊乱和钾元素等微量元素的丢失,可以防治夏季犯困。

毛豆:毛豆中含有丰富的钾,夏季可适当多吃,比如用盐水煮毛豆或用毛豆烧菜,不仅可以缓解倦怠,还能开胃,补充体力。毛豆是尚未成熟的大豆,其营养更容易吸收利用。毛豆在生长中需要铁,也储存铁,不仅铁含量比较高,也容易吸收,是儿童、老人、妇女补充铁,预防贫血非常好的食物来源。此外,毛豆中钙的含量也很高。

含钾食物:新鲜蔬菜中,菌类(如口蘑、鲜蘑等)、豆角、小萝卜、菜花、黄花菜、苦瓜、南瓜、丝瓜、油菜、菠菜、苋菜、芹菜等钾含量比较高。在水果中,香蕉的钾含量最高。此外,现在时令的水果,如樱桃、杏、荔枝、草莓等含钾也很丰富。海产品也是补钾的重要来源,比如海带、紫菜、海鱼、虾皮等。在夏天,还可适量吃些坚果,如花生、核桃、开心果等,来补充流失的钾。当然,也可多喝些绿豆汤,一来防暑降温,二来可以补充钾元素。此外,人体在大量出汗后,也可补充一些含有钾、钠离子的饮料,但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防止血钾过分降低。

11.警察的心理压力与缓解 篇十一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2012年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心理压抑将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警察,作为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群,其心理压力首当其冲。据抽样调查,在所有应急性职业中警察的心理压力指数高于常人几十倍。心理压力不仅严重影响民警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热情,还会导致公安队伍整体战斗力的下降。因此,正视警察心理压力问题,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寻找缓解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警察心理压力的含义

压力由英语“stress”一词翻译而来,也可理解为“应激”。人们面对具有危险性刺激情境时,一时无法消除危险、脱离困境,即产生一种被压迫的感受。如这种感受经常持续存在,即演变为个人的心理压力。

警察心理压力可简单定义为:因警察职业特点在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时身心所表现出来的紧张反应。警察工作是一项充斥着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压力密集型职业,因而也被称作“压力群体”。警察职业的特点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促使警察的心理压力非同一般。因此,缓解警察的心理压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警察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

在现阶段,警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警察职业特征的影响。警察工作是一个风险系数大、极富挑战性而又高度紧张的职业,它常使民警处于众多的矛盾、烦恼甚或危险之中。现阶段,警察的职责越来越多,涉足的领域也越来越宽,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常常是事无巨细,一应包揽,工作范围之宽,内容之复杂、繁琐,工作量之大,是其他工作无法相比的,我国警察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于其他公务员两年半。长年劳累、积劳成疾,是导致我国警察伤亡率及过劳死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2、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人民警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警察这一职业应该得到社会尊重和肯定。但事实却与之相反。纠其原因,一是警察队伍内部出现“害群之马”,如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强拿硬要、与黑社会为伍等,在社会上造成很坏的影响;二是社会对警察的期望值过高。警察身着制服,头顶国徽,为民除害,保一方平安,是正义的象征。但是,老百姓认为警察应无所不能,特别是一些刑事案件,很复杂又缺少证据,加上犯罪分子很狡猾,故难以破获。因此,警察就成为社会质疑和指责的对象。

3、个人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的压力。我国公安机关工作任务重,民警晋升慢,特别是一线民警很多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到退休仍是一个普通民警,无法实现自己晋升的愿望。这就导致其产生工作倦怠情绪,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外,民警作息时间不确定,工作时间长,经常不在家,无法照顾妻儿父母,导致家庭及婚姻生活出现危机。互联网上流传的一篇“不能嫁给警察的十个理由”,真实揭示了警察工作的诸多艰辛。

4、来自经济待遇方面的压力。警察属于公务员系列,收入相对稳定。但是,如果将其收入与其职业的高风险、工作的高付出相比,就可发现这一群体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基本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险不能落实,基层警察家庭经济状况普通拮据。经济压力并未因为警察职业的“三高”特点而远离这一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使一些人产生心灰意冷、出勤不出工、出工不出绩的消极态度。此外,因经济上的困境还可能使警察在各种诱惑面前产生剧烈的心理斗争,从而转化为另一种心理失衡。

三、警察心理压力的缓解方式

从上看出,警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以上原因,笔者现提出以下缓解方式与对策:

1、正确认识压力,学会与压力共处,并通过适当的渠道疏导、宣泄压力。要学会应对压力,首先要认识到适度的压力是生命所必需的。人们无法控制压力的大小和去留,但却可以做到对压力的控制及反应程度。

2、头脑冷静,注意力集中,学会弹性思维。心理学家通过跟踪研究表明,一个富有弹性思维的人,往往能冷静地应付各种变化,化逆境为顺境,变压力为动力。所以,警察要学会运用弹性思维,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潇洒气概。无论何时只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手头上的事,就能放松自己,思维就会获得专心和清晰。

3、培养耐挫力,学会休息、放松自己。警察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升华,将消极转化为积极。要给身体一个机会得以休息,让它从紧张中恢复过来,这是对付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休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安排好工作节奏,随时随地打个盹;当觉得身体肌肉绷得很紧时,做一些缓慢的伸展动作等。

4、加强情绪锻炼,平衡和享受生活,学会转移压力。现代心理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则其内脏及内分泌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处于平衡状态,整个机体就会协调,充满活力,身体自然健康。因此,警察的情绪锻炼有时要比体格锻炼更为重要。要懂得平衡和享受生活并尝试换个角度去思考;当遇到挫折时,不妨寻找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活动,以转移心中的紧张和郁闷,这样,心理压力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5、提高警察待遇,给予人文关怀。经济困境系导致警察形成压力感和焦虑感的一大因子。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提高警察待遇,解决其因经济困境而出现的各种消极情绪及不良反应,是缓解警察心理压力的现实和有效的措施。从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以警察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危险程度而言,我国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警察的薪酬与福利待遇应该也必须比其他行政机关优厚许多。

6、建立警察心理健康维护系统。加强心理健康保健与训练,降低警察个体心理压力的负反应。随着现代社会警察工作压力的增加,如何改善压力下的工作绩效,已不再是警察个人的问题了,公安管理部门需要在其中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近年来,一种整合的压力训练模式——“压力暴露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它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培训,使个人或团队熟悉压力环境,改善个人或团体在某种工作环境下的工作绩效。

12.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篇十二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

1、工作压力

教学上的压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增长相对缓慢 (很大一部分是外聘教师) , 师生比例低, 教师授课任务重, 很多青年教师缺少专业教育教学系统训练, 在努力完成教务任务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强学习以提高教学技能, 相对其他年龄段的老师来说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民办高校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自觉性较差。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活动和课堂管理, 获得的效果往往还未能到达预期效果, 需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

科研上的压力。民办高校以教学为主, 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很少有硬性的规定和要求。但是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个人需晋升职称, 而职称的晋升又与个人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 所以不得不顶着繁重的教务任务超负荷进行科研工作。跟其他年龄段的老师相比, 他们因为职称低、资历浅、缺乏科研经验等原因更难获得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

接受再教育的压力。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 知识更新快速, 学生可以获得多渠道的信息, 有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价值观, 不再一味地将老师的授课内容奉为权威。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需要不断地更新自我的知识体系, 了解最新的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才能满足自身的发展和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所以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再教育学习 (包括学历上的进修、专业知识的培训等) 。

2、生活压力

生活负担重。民办高校相对公办院校来说, 总收入 (包括工资、福利待遇等) 并不高。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短、职称低、资历浅, 收入也相对较低。但却面临着恋爱、组建家庭、赡养父母和儿女、买房买车等各种问题。超负荷的工作跟微薄的收入不成正比, 给教师个人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人际关系紧张。学校相对来说生活圈子比较小, 年轻教师的年龄段特点却更渴望有更广阔的生活圈子, 教师的工作独立性较强, 加上有“文人相轻”的心理, 同事之间的关系比较淡薄。民办高校的管理有较多不合理性, 学生维权意识比较强, 师生摩擦较多, 青年教师处理能力有限, 故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

3、个人因素

人格特征和社会能力。高校青年教师从一个校门进入另外一个校门, 工作、生活经验都不够丰富, 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够强。不能正确看待老教师在教学上、科研上、人际交往上比自己强的情形。且与公办院校的教师相比,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更容易出现自卑心理。个别心理较敏感且自我期望值较高的老师, 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二、有效地缓解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对策分析

1、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民办高校青年教师

国家应该制定一些相关的倾斜政策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自我,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着力提升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 缓解他们在教学科研、职称晋升方面的压力。

2、民办高校应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于工作的归属感远不如公办院校的青年教师。民办高校应实施人性化管理, 对青年老师的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切实关心教师个人工作、生活, 提供进修晋升的平台, 缓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建立“传帮带”机制, 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 为青年教师聘请经验丰富的导师对其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指导, 增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利用讲座、座谈会、素质拓展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宣传心理知识, 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疏导, 增进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

3、个人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对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心理问题, 还需要从自身入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应直面心理问题, 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 进行自我的开导和调解。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时, 积极寻求学校、他人的帮助, 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未来。

心理学家薛利曾说过:“完全脱离压力等于死亡。”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压力当中, 如果脱离压力就跟死亡没有什么区别。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前进, 但是压力过大就可能引起生理、心理、行为上的一系列消极反应, 产生一系列身心失调。因此, 找到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缓解对策有着深远的意义。

摘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 心理问题日渐凸显, 并呈上升的趋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成长发展, 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学质量、学校办学质量等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本文从多角度分析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来源, 并探求有效缓解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缓解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晓真,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及缓解对策,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

[2]蔡莉, 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其调控策略,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杨燕,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心理压力及其调控策略, 新西部, 2007

[4]闫爱敏,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源及心理压力调适, 教育探索, 2009

13.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有哪些,高考如何缓解心理压力 篇十三

造成学习焦虑主要是考试焦虑。同学们的考试焦虑主要体现在对考试的成绩过于看重,其实主要原因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当成绩不理想时,或者与自己制定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时,就会产生焦虑,导致心情沉闷压抑,严重的会产生对学习的恐惧或厌恶情绪。

如果这时候不及时疏导,冷静客观的分析自身原因,就可能会使自己走上恶性循环:学习焦虑——效率低下——成绩下滑——焦虑加剧。这种学习焦虑在很多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居多。因为总想超越他人,又担心被别人超越,导致情绪上常常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搞得自己吃不香睡不好,一直处在不开心的状态。

2、厌倦情绪强

情绪低落是高三考生学习所遇到的一大障碍。消沉、低落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迎考心态,进而影响到高考成绩。高三的生活本来就单调枯燥,学习任务繁重,使得部分学生对复习和高考都产生厌倦情绪,上课没有精神,心理压力大,甚至有的同学还对高考产生排斥心理。

有这种心理压力的学生大多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说话,精神长时间集中在高考上,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惰性,没有方向和目标,对生活没有信心,对学习充满了厌恶感,必然导致高考得成绩不理想。

3、敏感冲动

自制力差,情感冲动,不能正确面对自己和控制自己,受到外界的影响时,心态容易产生动摇。当学习上碰到什么困难时,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时,最明显的表现为悲观失望。

14.造成白领心理压力的因素有哪些 篇十四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会遭受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因而会产生失落感。由失落感所衍生的情绪反应,会使人产生悲观、失望、没有信心,甚至愤世嫉俗的心态。事业的压力对白领男人危害最大。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往往会有失落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灰色心理”。

二、工作狂:

一般人正常工作时间为8~10小时,此为人体健康(健康食品)负荷量。如果长期工作12小时以上,就对人体产生压力。

三、家庭危机:

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取舍、感情投向都可能隐藏和引发家庭危机。即使在没有冲突理由的情况下,压力也会通过家庭降临到你头上。这使许多白领男子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有时又心情焦躁、心烦意乱。

四、难耐高压:

白领男人的性格和时代的特征联姻,孕育出了竞争。长期处在白热化竞争的气氛中,会使他们心理极度紧张、苦闷和失望,致使情绪跌宕。当不堪忍受这种超负荷的精神压力时,自己往往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去自控力。

五、贪欲过高:

如果对金钱、财富之类心存过高欲望,那就是贪心,使你轻松的大脑神经长期紧张,正常的心脑运动(运动食品)加快,产生一种与正常生理机能不协调的节拍,就会伤脑、伤心神、伤体。

六、疾病打击:

疾病最容易使人思想消沉,有的还会失去生活的信心。疾病的压力来自于失去健康身体的忧患,失去康复信心。

减轻心理压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

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规律地进行。

二、放慢一下工作速度:

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可能你会做得更好。

三、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

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可以考虑与心理医生交朋友,以期经常得到他们的帮助。

四、正确地评价自己:

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五、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食品):

不要冒犯自然规律,否则必遭自然法则的报复。

★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

★ 白领辞职报告

★ 工作中个人简历范文大全

★ 工作中批评与自我批评

★ 工作中用人之长范文

★ 工作中自荐信模板

★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调查报告

★ 高三心理压力疏导方法

★ 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情况调查报告

上一篇:戴震难师文言文翻译下一篇:信息中心部门职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