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主人翁精神

2024-10-02

再谈主人翁精神(共12篇)(共12篇)

1.再谈主人翁精神 篇一

再谈雷锋精神作文

“雷锋精神”,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汇。说它陌生,是因为它“三月来,四月走”,节日一过,便又隐匿在不知何处;而说它熟悉,是因为在一些人的言行举动中,我们还是会眼前一亮地意识到,原来“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雷锋日已经过去几天了,我闲来无事,便在街上散步,炽热的阳光虽没有夏天般让人无法忍受,打在脸上却也火辣辣的。不经意间的一瞥,让我发现十几个学生在来来回回地走动,走近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在给环卫工人送水喝。我也急忙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两瓶水,送到了一名工人手中,看着他几口就把水喝完了,还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他那真诚的笑容仿佛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抹不去。

其实,无论是大学生“快闪”呼吁学雷锋,“雷锋超市”的开业,还是小到街头送水,车内让座,无不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责任感才是雷锋精神的根,而那些“三月来,四月走“的雷锋精神就像一点就着,瞬间消失的麦秸秆,它们永远烧不出“真雷锋”。

“让雷锋精神扎根”,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网上炒红的最美女孩为乞丐打伞,最美妈妈救儿童等等的事例,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奉献为本的优良传统,而这,也正是“雷锋精神”的体现。

50年前,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年后,雷锋精神穿越了时空隧道,沐浴着历史的风雨,一路走到今天。

或许,我们已经说不清楚雷锋具体做了哪些好事,但是我们记住了这个名字,记住了这种精神。这是一种向上的象征,这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是一种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能放弃的力量。同样,它也是一种引领,引导着我们中华民族向着幸福生活,向着美好未来迈进。

2.再谈主人翁精神 篇二

2007年江苏省的一篇被“打捞”出水的高考作文《怀想天空》, 它之所以被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从最初的36分提到最后的54分, 就是因为这篇作文叙的是考前的真事, 抒的是真情实感。负责江苏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已30年的何永康教授在阅卷现场点评道:

此文很典型, 不事张扬, 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 不搞华彩眩目的“集锦”, 不玩深沉, 只是极为朴实的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这一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 一板一眼的到来, 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期间。父亲的言语极少, 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很普通, 但均发自肺腑……

由此可知, 如果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如果想让自己的作文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 就必须做好四个方面。

一、真

“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是其他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如果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 那么首先就要从“真”出发。

1. 关注现实生活

高中生应有意识地关注生活, 可以从生活小事中挖掘素材, 关注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来的微妙的人情火花, 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引人深思之处, 尤其要关注自己的亲身体验在作文材料和使用中的重要性。

然而,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回到古代, 复述经典”的“脱离现实”的倾向。比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 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 没有房前屋后清澈或被污染的“水”。

2. 关注社会热点

多留心社会热点, 尤其是涉及人性评论的新闻报道, 比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冷暖人间”等。重视写作的现实意识, 文章要“为时而著, 为事而作”, 有现实针对性方有生命力。如2007年底中国南方的雪灾事件,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 2008年8月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 2009年10月1日举国欢庆建国60周年, 这些热点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从而增加你文章的真实性。

二、情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优秀的作文千百样, 但它们有一个打动人心的共同点, 那就是真情实感。真情实感就是真诚地袒露你的心, 袒露你的灵魂, 只有用真情谱写的文章, 才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首先, 学生要对生活、时代、大自然充满热情, 调动多种心理功能, 观察外物时注意体验, 深入感受时展开联想和想象, 充分激发自己的情感。

其次, 情感既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又要高度提炼浓缩, 要赋予生活原生态的情感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

第三, 在情节上, 尤其是细节, 不夸大、不虚假, 合情合理, 处处给人真实感, 而文中的感情是自然流露的, 合乎人之常情, 而非牵强和外加的。

平凡的生活表象, 潜在着丰富的情感特质, 感受之, 品位之, 便能使文章具有撼人的艺术力度。如朱自清的《背影》和2006年高考湖北优秀作文《三生有幸遇上你》, 就是以真情动人。

三、理

凡名篇佳作, 往往内容深刻、理性突出, 因而学生的作文也应放眼未来, 要善于把事物放在大背景下去看、去想, 用世界的、长远的目光审视生命、人生、社会;要善于思辨, 看到事物的多面性, 用个性的目光审视世界;要善于冷静反思, 打破常规格式, 用个性的思考、别具的慧眼, 去感悟世界。只有这样, 写出的文章才能于形象中见哲理、质朴中见深刻、含蓄中蕴真义, 让阅卷老师爱不释卷。

四、我

真情表达, 张扬个性, 让学生做心灵的主人, 写作应该写有“我”之文, 重视内心的感受和人生的体验, 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悟, 用我笔写我心。

学生写作时都喜欢把目光看向高处、远处, 寻求成功人士、名人伟人、古代先贤的例证, 却忘了有一个同样丰富但更个性的材料库, 那就是自己。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自我的心理历程、成长经验、人生感悟, 是一个丰富而且独一无二的宝藏, 只要用心开掘, 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再谈主人翁精神 篇三

企业家,尤其是那些成功企业家,曾经影响了数不胜数的事件,荣誉、秘籍、成功、果断、进取等等光环加身,让他们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同时也落下了置身于人群中的孤独与落寞。

一如山上树,站在高处的企业家们,越是寻求升到高处和光明,它的根就越挣扎向下、向地里、向黑暗、向深处。久而久之,一种巨大的不安全感袭来,形成他们怀疑一切人的心理机制。他们没有倾诉对象。于是,他们纷纷穿上已有的或现成的盔甲,或日夜由生猛的保镖护卫,或一味将繁杂的业务缠于一身,或进入不知为谁忙乱的泥沼,或干脆就患上抑郁症,陷入了深深的生存危机……

有两股势力汇合,正在扼杀着中国最可宝贵的资源:企业家精神。一是畸形的市场环境让中国的企业经营者产生了普遍的倦怠和逃避,二是公司日益增强的官僚体制正在扼杀企业家精神。

“被标签”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们曾经关闭视野,专注于一端,以致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当年贸易被说成是“投机倒把”和“资本主义尾巴”,许多企业家怀着悲壮的心情,像一些地下工作者,默默地头拱地往前走,终于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旗帜下汇集。当年他们破冰的壮举,至今仍有许多事情说不清楚。

柳传志也曾经走私倒卖过电器。他用身陷沼泽地的无奈,诉说着那个年代的“原罪”或尴尬。确实,从当时既定的政策和资源来看,没有什么是合法的。他们曾经踩过地雷,他们并不情愿继续踩地雷。总有一股势力强迫他们就范。在属下和公众眼里无所不能的企业家,内心深处便生成了令人窒息的紧张与焦虑。

“无商不奸”、“惟利是图”,这些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等级社会所留传下来的魔咒,让许多企业家不舒服。可是,无论认同还是不认同这个说法的人,实际上都已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从这个视角来看待商业。他们在抱怨说他人和环境不可信,实际上恰恰是在掩盖他们的不自信。他们始终不敢相信他们一刻接一刻精进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那颗心,非要用“无商不奸”去描绘。

用自信的行动破除“魔咒”

稻盛和夫懵懵懂懂走上了自己创业的路。他原初的梦想,是要开发出自己的陶瓷技术造福日本。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一天工作20个小时,换来的却是10名高中生的辞职,还指名道姓说他是奸商。起初他自认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旗帜鲜明地指出员工的谬误。

后来,当辞职风潮给平息下来,稻盛和夫则把自己关起来反思。他发现10名员工的每一个要求都合情合理,而他稻盛和夫是何等自私!他深深地悔恨。办公司竟然只是为了让自己的陶瓷技术开发出来,而没有想到为年轻的生命成长做点事!办公司的目的偏了!不能在一种功利主义的推动下,把自己拼命拔高!而是要首先承担起对这些年轻生命的责任和使命。首先要让身边的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不断得到丰富!

稻盛和夫不跟你纠缠于词汇和理念,他的经营管理折射出一种全然不同的经营企业的逻辑,即:通过做事来提升和锻炼人,而不是通过消耗人来做事。

自信不疑人,疑人不自信。中国企业家要想摆脱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无商不奸的魔咒”,不需要去辩白,需要果断行动。相信他人的心,相信自己的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一种不推卸责任的承当,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没有足够的智勇,不会生出这份不二信心,也不会信心不二。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

4.再谈李宁 篇四

据媒体消息:在失去国内最大的运动品牌地位之后,李宁公司又高调宣布,将以全新的管理团队、全新的品牌标志,进入童装领域,并发布了李宁童装未来5到的发展规划。“小李宁”进入到了我们的视线。

李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十年,李宁当前的消费群体都已为人父母,他们自身对李宁品牌的偏好也会延伸到给孩子选择服装中来,这将给李宁童装带来巨大的商机。 并认为,李宁进入童装领域至少有两大优势:其一是经过多年在成人运动装领域的打拼,李宁已有了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二,李宁在成人装方面原有的业务体系也将全面支撑、带动“小李宁”的发展。

当然,内涵式发展和在其核心竞争力之下的跟主业相关的品牌延伸并不是不可以,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李宁的集团化发展跟李宁这个品牌和招牌太过紧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就是说企业品牌就是产品品牌,在这个时候,品牌延伸都整个品牌战略的发展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至少会稀释原有的品牌资产和核心价值,

本来,李宁的品牌战略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断的偏离其运动的本质,而且摇摆不定。最严重的事实是品牌老化,消费群年龄偏大,新生代对李宁的评价和接受程度很低。尤为严重的是,在品牌老化的时候,不是采用激活的手段,重新焕发品牌的活力,而是采用放弃老客户,直接定位于年轻人的群体――90后李宁。这种方式与其说是“改变”,还不如说是冒险。事实证明,生硬的想当然的定位是不被消费者接受的。

在遭遇到订货量下降、失去老大地位、90后定位失败、渠道调整式微的情势下,李宁将宝“押”在了童装上,实在让人有些看不懂。企业和品牌出现问题肯定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李宁的问题首先一定的品牌的问题,也就是李宁品牌在跟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李宁是一个运动品牌或者具有运动时尚基因的运动品牌,随着李宁消费群的年龄不断增加,李宁在跟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没有跟上这些消费心理的变化。现在990后的定位太生硬,改变太大,没有继承性,造成两头不讨好。

5.再谈皮革护理市场 篇五

在皮革护理市场,特别是奢侈品皮具热销的背后,中高端皮革制品的养护,成为一个热门行业。那些商业嗅觉敏感的人,抢先投入其中,三年前,在一线城市、二线热点区域,星星点点的出现一些看似专业的“奢侈品皮具护理”的店面问世。经过三年的历练,一批勇士没能坚持到今天,没能看到彩旗飘飘世界,就已销声匿迹,不知去向。然而,经过生死第二年考验的人们,终于走出了沼泽,迎来了灿烂的阳光。早介入给他们带来考验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个回报不是金钱上的多与少,而是金钱也换不来的创业经历及经验的积累,这些为他们下一步的攀登,打下坚实的阶梯。

中高端皮革制品被人们追崇的热浪,顷刻间成为一股洪流,人们不再惊讶一两万一件的皮装、几万的包包。然而对这些高贵品的清洗护理,在很多区域还处于空白。于是乎大手笔者,安营扎在,抢占有利地形,抢滩登陆那些没开垦的领地,大张旗鼓、招兵买马,网罗人才。这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纯手工操作,没人不行。招的人越多,剩余价值越高,才会赚钱,这个道理太小儿科。

而大手笔者,多数是自己不会干的门外汉,他们不需要自己亲自操刀,他们能看懂这个市场、能运筹帷幄就足矣,就像将军不需上战场。

人,会干活的人,成了抢手的,薪酬一路高歌。皮革护理人员的成长,远远落后与护理市场的发展,小企业招不到人,大公司也是招人困难,“好人”更是难觅。大投入,需要用人换来大回报,用人的高成本,喝血一样的房租,一年下来能剩多少?劳动力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这一市场间隙中,那些早年修过鞋、擦过鞋的,华丽转身,成为主力。尽管人们心里对他们的能力充满狐疑,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时候,“比较好”也就足以。

以家庭成员为主体的小店、夫妻店、父子店、姊妹店、哥们合伙店,似乎更适合这个行业,核心技术自己掌握,不必担心员工跳槽,用心经营,认真去做,把普通皮具做成精品、当奢侈品去做,时间就会证明一切。“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这行里也适用。

这个行业没什么科技含量,所谓的技术,说到底就是一些小经验、小窍门、小方法。一个学员说的很精辟:经验,就是经历过,并且验证。现在的市场这么成熟和完善,有啥不会的可以学习,把人家的经验学来,成为自己的东西,不需要花费时间去“经历”和“验证”,省下的时间就是钱。

所谓的方法,是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在老师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发挥自己的想象,独辟蹊径,创造出自己的东西。方法不是一成不变,更不是照搬照抄。因为皮革制品的问题,就如同医生医病,每个都不是完全相同,动脑筋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学好用好别人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成为这行的佼佼者,走在最前面。

作者:牡丹江市刘立新皮革护理实用技术研究所

6.再谈“朋友”议论文 篇六

说这个话题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总是觉得积淀下来的思想会有一天消失的在属于它应该存放的位置。很喜欢把时间分成两段,一段用来回忆,一段用来忘记。我想这个角度来思考朋友这个话题确实在好不过了。

以前我把朋友定义为是一种可以不离不弃的亲人,现在我更加觉得是可以帮你弥补生命记忆的亲人。因为这些人的出现才会让我不断的懂的去回忆那些值得我应该回忆的,因为他们,我的生命记忆才会不断得到新的充实和更新。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子书,具体讲的是人脉,告诉我们人脉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如何去获取人脉和维持这些人脉。虽然都是电子性质的文字,比较空洞,但仔细斟酌之后还觉得蛮有道理可循的!

我们这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可能是陌生人,有的可能是过客,有的可能就是朋友吧!各自的定义源于它们的时间长短。高中时期总是喜欢跟别人说自己的一个想法就是,那些在你生命中出现,然后慢慢熟悉,最后渐渐陌生的人,我喜欢称之为过客。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过客,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一种对待友情的坦然心态,不然朋友这一词就无法出现和运行下去啦!最近的事情,让我觉得我对朋友的定义更加明确!

赶着去一本大学考试,大家都在着急找附近的住宿的地方,我也不例外。向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不停在网上搜索者住房信息,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一让自己觉得合适的!突然想到,这所大学里面应该有自己的朋友。于是翻开手机电话簿,果然Y的电话号码出现在我的眼前。Y和我是在去年的会计监考中认识的,是个研究生,挺不错的一个男孩,做事认真,很细心。我和Y交流的时间没有超过四个小时,但是短短的聊天中很是投机,于是留下彼此的电话。拨通Y的电话,Y接了,时隔四个月,依然还记得我,着实让我有些感动。跟Y聊了一下自己的难处,希望能够借宿在那边,他很爽快的答应了。遇到Y的那天,天气很冷,但是Y的热情接待着实让我有些感动,吃饭期间,不知不觉的谈到了朋友这个话题,我把我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了。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朋友,缺少的是我们如何去把握朋友的这个真正意义的勇气!有的人人际关系广泛,认为身边的人都很够意思,然后就把任何一方当做知心朋友来看待,最后的结局是你觉得你够意思了,而别人可能没有感觉到,然后由于你对朋友这个东西的绝对肯定,导致你不想去回避这些现实中你所谓的朋友所给予你的回馈,你只能黯然接受,最后其实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你,这太多的是源于你缺少认识朋友意义的那份勇气。

有时候觉得朋友要是好起来,不亚于爱情。当然爱情的产生也是源于朋友的那个过程。因为在那个过程中我们太需要朋友给我们的回馈信息,如果我们之间有谁做的不好,我们知道这些回馈信息之后就会知道如何去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自己认为朋友很多的,到真的需要朋友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来与你分享喜与悲。因为你喜欢把朋友一概而论,认为只要是可以经常说的上话的就是朋友,而且还是好朋友。可是现实给我们带来的有时候永远超出你所想的。因为你没有给那个人专属的回馈信息。

所以对于朋友,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给他们回馈信息,更多的是他们每个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拥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着自己的魅力。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朋友是弥补生命缺失的人,一个共同的`主体只能弥补一个缺失,不同的主体才让你的生命变得完善!

Y很赞同我的观点,因为我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我那时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认识了一个跟我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个性的Y。我觉得对待他我可以用心去交流。我那时觉得这是上帝对我的眷顾吧!Y现在在读研究生,很有抱负,很有追求,在他眼里我就像一个亲弟弟一样,给我意见,与我分享自己的拼搏经历。他的导师很喜欢他,希望他能在以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我会祝福他的!

我不会否定朋友多的坏处,因为人脉拿到今天来说,他的重要性可以不言而喻。但是我觉得对于朋友,我们需要明白,哪些是我们值得去深交的,哪些是我们可以用来作为普通朋友的。这也就是对于朋友有知心朋友和普通朋友之分的原因,就像任何事情都有存在的道理吧。至于后来产生的红颜、男颜什么的应该就是知心朋友的派生物吧!

7.再谈特色学校 篇七

一、何为特色

词典是这样解释“特色”的:“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提取其核心有三个关键词:“显著区别”“特定环境”“事物独有”。如果用之饮食和服装,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地域环境的不同就产生了显著的不同风味的甚至独有的小吃,不同风格的甚至独有的服装;如果用之戏曲也就有了“昆曲”“京戏”“黄梅戏”“豫剧”等不同;如果用之语言也就有“汉语”“维语”“藏语”等的区别,他们都表现了明显的特色化甚至独有化。但如果用之教育,可否这样明显的特色化、独有化呢?

二、何为特色教育

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某方面优势的集中体现,但是,这种教育特色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绝不是独有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与学校的教育整体风格是一种点与面的关系,如果把学校的教育整体风格看作是面,则学校的教育特色就是其中的点。如果一所学校在某门学科教学上有明显的优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其他学科的教学明显落后,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则很难说这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笔者走访了好多学校,发现有的学校把教育的特色化理解为一定要显著区别于其他学校才行。如果为了显著区别,那我们可否理解为“特教学校”“女子学校”就是特色学校呢?学生大课间不跑操了,统一改为跳街舞,这样不就有特色了吗?

三、重新理解特色

个性是建立在共性之上的。特色教育是建立在共性教育基础上的,可以理解为在共性的教育教学之上比别的学校做得特别出色,特别优秀,而不是人家唱歌我非要跳舞。既然百花齐放,我就要让我的花开得比别人的花鲜艳美丽;既然百家争鸣,我就要让我的声音的比别人清澈悦耳。

1.特色体现在常规管理中。常规管理要做好很不容易,因为需要的是持之以恒,需要的是不断的落实检查。如果不实实在在地把常规管理抓实,怎么能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怎么能把学校制定的制度和规范,成为学校师生员工的一种自觉遵守的习惯,进而形成学校的一种文化。一所没有把常规管理工作做好的学校是没有资格谈特色学校、特色教育的。

2.特色体现在优秀中。学校的每一项常规工作不仅要做实而且要优秀。全国没有哪一所学校不抓卫生工作的,如果哪一所学校自办学以来,无论何人何时到这所学校,给人展示的都是清爽整洁,把卫生工作就抓得特别出色,久而久之,卫生的突出也就成了这所学校的特色。全国没有哪一所学校不抓学生跑操的,如果哪一所学校自办学以来,无论何人何时到这所学校,学生的跑操给人的都是震撼,把跑操工作就抓得特别出色,久而久之,跑操的突出也就成了这所学校的特色。全国没有哪一所学校不抓师生写字的,如果哪一所学校自办学以来,无论何人何时到这所学校检查作业,进班听课,师生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还是课堂板书,都工整认真,把写字工作就抓得特别出色,久而久之,师生写字的突出也就成了这所学校的特色。全国没有哪一所学校不抓师生习惯养成的,如果哪一所学校自办学以来,无论何人何时到这所学校,师生都能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示出来,把养成教育就抓的特别出色,久而久之,养成教育的突出也就成了这所学校的特色。全国没有哪一所学校不抓课堂教学改革的,如果哪一所学校能像洋思中学那样三十年来,无论何人何时到这所学校听课,始终贯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折腾不动摇,把课改工作就抓得特别出色,久而久之,课改的成功也就成了这所学校的特色。一句话,特色体现在把每一项常规都做得特别优秀中。如果一所学校没有优秀就不可能有明显的特色,起码做不到特别出色。

3.特色体现在校长的治学思想上。校长的办学思想、治学理念、管理策略与管理方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办学质量和效益。校长的治校理念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什么那么多的百年老校值得大家去学习,绝不仅仅是历史悠久,关键是不因校长的更替而改变学校文化传统的积淀。但现在的校长有不少是行政校长,习惯于统管学校,包揽一切,以校长个人的喜好而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如果校长喜欢吃白菜,就确定全校的发展走吃白菜道路,这也是学校发展的特色?特色发展固然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个性,一个是优势。但如果校长不了解这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一味的去为了特色而确定特色,那就是忽视了优势而去发展个性。优势是一个学校在某个领域的工作特别出色,这个优势可能在别的学校是劣势甚至阻碍学校的发展,而恰恰是我们学校发展的优势,校长为什么不去思考呢?比如大家都办寄宿制学校,但公办寄宿制和民办寄宿制就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对这两种寄宿制学校的评价也明显不同。公办的优势可能是民办的劣势,如果公办的校长到民办当校长还以以前的治校思想去治校可能会走滑坡路,所以特色就明显体现在校长在治校过程中能否审时度势地从学校传统中提取有优势、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进而形成特色。

四、创建个性学校,形成办学特色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气质,都是教育百花园中一朵与众不同的鲜花。秋菊能傲霜,腊梅能抗寒,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长。办学宗旨不同,育人理念不同,所定校训不同,决定了每一所学校都有特色的潜质。但只有理念而没有具体做法,只有做法而没有优势,甚至在校内师生中都未达成共识,岂能谈学校特色?每一所学校都必须结合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特别是民办学校,如果因为“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你必须酿出香千里美万里的好酒才行。城市和乡村不会因办学均衡发展就均衡,城市教师的价值观和农村教师的价值观是有差异的,大都市学校和山村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是不同的,城市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找准学校发展的支撑点,我们就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也就失去了生存点。不优秀的学校都会在官方布局调整中被合并或撤销,不优秀的民办学校都会在民间被家长自然淘汰。二十一世纪,学校之间的竞争必然是特色的竞争,不会因你处在大城市就不被淘汰,也不会因你处在偏远的乡村就关闭。当你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教育的目标实现后;当所有教职工都能“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看”后;当德育正在迷茫阶段,你已把“校园家教”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后;其实你已找准了学校在社会中的生存点,你也就找到了学校发展的特色点。如果到现在还不知道学校发展方向,还谈什么特色学校?

8.再谈李盛铎 篇八

我对李盛铎在戊戌变法中的所作所为颇感兴趣,因此检索了一些晚清史料,对他的那段从政经历有一些了解。

李盛铎是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科殿试一甲第二名,即那年进士科的榜眼。他原是依附于帝党官僚的,所以也曾经有过维新倾向。1898年春天,各省旅京人士纷纷成立以省为单位的学会,如闽学会、陕学会、蜀学会等。维新派遂将各省学会联合起来,宣布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并拟定章程30条,组织了已经有近代资产阶级政党雏形的保国会。保国会由康有为发起,李盛铎出面组织,于当年4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当时列名入会者186人,以后又陆续有人加入,保国会的成立将维新变法运动推入一个新的高潮,李盛铎此时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过从甚密。可不久,顽固派官僚接连上奏,攻击保国会“包藏祸心”、“阴谋叛乱”;咒骂康有为“僭越妄为,非杀不可”。李盛铎惶恐不安,又闻御史潘庆澜欲参劾首倡成立保国会诸人,便急忙检索名册,自削其名。慈禧太后的政治态度越来越明朗,一再对维新派人士进行打击,政治力量对比明显对维新派人士不利。于是,不少会员纷纷退出保国会,该会处于自然解散的境地。李盛铎为求自保,乃抢先连奏三本,抛出保国会诸人,以后又投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积极为其出谋划策。在“百日维新”期间,他受荣禄指使,上本奏请光绪帝奉慈禧太后去天津阅兵,企图实现后党顽固派官僚以武力胁迫光绪帝退位的阴谋。戊戌政变后,李盛铎一度任清朝驻日公使,负有监视康有为等一批逃亡日本的维新派人士的秘密使命,曾经多次派密探跟踪并伺机抓捕康有为。所以,李盛铎在戊戌变法运动中的所作所为,可以说与袁世凯相同,是彻头彻尾的投机政客。他们都一度接近过帝党维新派,但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又很快出卖维新派,并且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步步高升到显要职位。李盛铎出任过驻日公使,归国后又担任过顺天府丞。1905年还受清朝政府派遣,出洋考察过宪政。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时,清廷又将他由山西按察使擢拔为布政使兼护理巡抚,已经相当于代理省长的职位了。他在民国建立后,还担任过山西省民政长、总统府顾问、参议院参政,以及北洋政府的农商总长,参议院议长等要职。

我曾经看到一个电视剧本《戊戌年》,里面也描写了李盛铎在戊戌变法中政治态度的变化,但作者过于强调他是在荣禄的压力下才变节的。我不知道作者的史料根据是什么。如今,关于戊戌变法的论文和书籍已有很多了,但是辑集的具体史料仍嫌太少。史家过于着眼对重大事件的研究,而对于历史风云中许多投机派官僚们的研究却微乎其微。据我所知,当时的投机派不仅有袁世凯、李盛铎,还有王文韶、刘坤一等大官僚,都曾经捐银参加强学会,政治气候变化后又退出。其实,仔细研究探讨这些投机派官僚的心理变化过程,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专制政治体制的阴暗腐败,也能察觉传统道德文化所出现的不可弥补的裂痕。特别是戊戌年间那一批投机政客,后来在民国初期大都成了高官显宦,中华民族走向民主共和的紧要时期,却由这些政客操弄权柄,假公济私,以致误国误民,把国家拉入一片战乱中去,难道其中就没有历史教训可吸取吗?

1997年11月7日的《北京日报》曾经刊登一篇文章《大英图书馆发现中国手卷伪作数百件》,其中披露一事:大英图书馆手卷藏品负责人苏娜·怀特菲尔德宣布,经新的科学检测方法揭示,目前在大英图书馆收藏的一万五千卷中国字画中手卷伪品达600件。这些赝品中的一部分是由李盛铎伪造的。由于李盛铎是声名显赫的大藏书家,所以外国购买者对其经手的古董不至于发生怀疑。据说,此事大概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李盛铎曾经将一批运往国家图书馆的敦煌手卷珍品私自拿到家中,然后作伪。后来他将这批作伪的敦煌手卷卖给了日本人,又辗转流传到了伦敦的大英图书馆。

9.再谈《谷歌站长指南》 篇九

那么,有哪些新东西呢?实际上指南本身并没有变。但是具体的质量指南现在有了扩展信息的链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如何发现和纠正问题。我把这一节贴在下面,大家可以点击查看,了解这些新增的细节。

质量指南 - 具体指南

请不要使用隐藏文本或隐藏链接。

请不要使用隐藏真实内容或欺骗性的重定向手段。

请不要发送自动查询给 Google。

请不要加载使用无关字词的网页。

请不要创建包含大量重复内容的多个网页、子域名或域名。

请不要制作安装有病毒、特洛伊木马或其他有害软件的网页。

请不要专门针对搜索引擎创建“桥页”,或使用其他联属计划这类原创内容很少或几乎没有原创内容的俗套 (cookie cutter) 方法。

如果您的网站参加联属计划,请确保您的网站可为其增添价值。请提供独特且相关的内容使用户有理由首先访问您的网站。

正如Riona MacNarmara近日在我们的论坛中发的帖子里所说

,我们正努力进一步拓展我们的站长帮助内容,并希望得到你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你有任何建议

,请对Riona的帖子跟帖或对此帖发表评价。我们期待聆听您的见解!

5个评论:

声明:以下评论仅代表发表者观点。

请教谷海一粟一个问题:

针对指南中的这一条:

“请不要创建包含大量重复内容的多个网页、子域名或域名。”有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一个网站包含20多个二级域名,所有二级域名下面的页面结构都是:二级域名首页---文章列表页面---终端文章页面,而且所有二级域名都是用了一个模板A,所有终端文章页面也都是用一个模板B,(模板A和B只有中间正文是不同的,头部和尾部以及右侧的链接都是调用的相同的内容),

请问1:这算不算上面指南中说的情况?

2:即使不算,那这样的情况对搜索引擎优化上有什么影响?

3:搜索引擎对这种情况的网站会不会只收录部分页面,而大部分的页面都不收录,因为这些页面在结构上都是相同的。我发现这种情况的页面收录情况是这样的:几乎全部收录---再去除大部分只保留少部分页面,

4:针对第三点,我发现这和原来的“补充材料”的机制是一样的,原来被标为补充材料的URL还可以提醒站长,现在去掉“补”有点增加了优化难度,有人说去掉“补”但机制无变化,我也看了去掉“补”时您博客中的那篇文章,但也感觉无实质变化,这一点想向您证实一下去掉补充材料的初衷。

如能得到您的回复,不胜感激。

sniper发表于 9月21日 上午9:48

如果页面结构相同,而正文内容是原创的,这不是内容重复。

对于搜索引擎优化来说,应避免为了显示一个网站有许多内容而故意设置很多网页和子域名。也就是说,要在确实需要,有利于用户浏览网页时才使用。

关于收录,搜索引擎会根据很多不同的因素来考虑是否索引一个网页。我不清楚你的网站究竟是怎样的,所以不能准确回答。

去掉“补充材料”标记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一直在试图缩小“补充材料”索引和主索引的差别。这种差别很快就会成为过去。

谷海一粟发表于 209月22日 上午12:43

请教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网站是文章的标题生成的二级域名作为链接算不算违反规则?

例如文章标题:I like google

网址为:i.like.google.abc.com

这样做有利于seo吗?

网络赚钱发表于 2007年9月23日 下午10:27

回“网络赚钱”:关键问题不在于你创建多少个和怎么创建二级域名。在创建二级域名前,你要问这么一个问题:这些二级域名为你的用户带来什么好处?他们是专门为搜索引擎而创建的吗?(或者说,如果你的网站是天下第一网站,用不着什么搜索引擎了,你还会创建这些二级域名吗?)如果是前者,Google不会惩罚你的网站。如果是后者,Google极有可能惩罚你的网站。

谷海一粟发表于 2007年9月25日 上午11:54

i.like.google.abc.com

这你也想得出来,太有创意了

不过怕是要累死这些机器人了

发表者:Vanessa Fox

原文: More details about our webmaster guidelines

发表于: 2007年6月7日,星期四 5:59PM

10.再谈语文教学的 篇十

当下,不少教师都在谈语文的回归,谈本色语文、本味语文、语文味。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语文味”呢?又如何体现“语文味”呢?在作者看来,许多教师似乎就把“言语训练”当成语文味的突出表现,甚至是主要的、唯一的表现,这是有问题的。针对这一现象,作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并且给出了我们明确的指示。

“语文味”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老问题,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语文性质认识的模糊,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一面,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因此,回归语文的本味,强调本味语文、本色语文的呼声日渐高涨,追求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成为当下一道突出的风景线。然而,“语文味”难道就是“语言训练”吗?究竟怎样完整地理解“语文味”?本文试图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语文味”辨析

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那么,如何理解“语文味”呢?它的“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首先要回到原点,即首先要理解语文、语文学科(教学)、语文课程性质等问题。

中国独立的“语文教育”并不是自古就有,在古代,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识字、作文与研习儒家经典结合在一起,仅仅是读经的工具和手段,德、才、学、识、能等都纳入“四书”“五经”“六艺”等学习之中。可见,“语文”当初的“根”是扎在“综合”土壤之中的,即是扎在具有综合意义的“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的。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始独立设科。在此后颁布的壬戌学制中,语文学科在小学、初中称“国语”,在高中称“国文”。在1942年,叶圣陶就指出“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

关于“语文”,有不同的理解,经典的或主流的理解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观点:叶老认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叔湘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据此,“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

上述阐述实际上表明的是“语文学科”基本性质的一个方面——工具性。所谓工具性,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级目标)。

这里有必要指出:体现语文“工具性”的“语文味”不仅仅是“语言实践”之“言语训练”,不仅仅是听说读写、品词析句等训练,它还应当包括“思维训练”,也就是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小语”姓“小”而形成的“浅化现象”,教的都是那些“一望便知”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从某种角度讲,学生的精神成长史就是其思维发展史,思维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核心。因此,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思想力量)和“思维含量”(思维训练、思维深度),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应是语文“本体价值”的题中之义,也是“语文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小学语文课堂着重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形象思维(想象、联想)、分析、推理、概括、评价能力等。就像语文工具性不能忽视其思维性一样,我们同样不能否认的是:语文这个工具在用来交际、思维时,是充满着思想感情的,是负载着文化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工具的本质特点。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语音、符号系统,而是在其中积淀了这个民族的睿智、文化、精神、感情。教母语,同时也就在教民族的文化、思想、感情,因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语)。

因此,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不仅仅是“言语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同时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进行人文教育。这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特别指出的那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看来,所谓“语文味”内在地包含语言文字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工具性)以及人文教育(人文性)。那种以为仅有“言语训练”才是“语文味”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那么,什么是“人文性”呢?根据我国学者吴国盛的研究,一般认为,“人文”包含“人”和“文”,前者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后者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往往是“人文学科”)。由于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因此,为了强调这更重要的方面,人们有了“人文精神”的说法,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的精神。

据此,我们可以下这样的论断:“人文性”简单讲就是人性,就是崇高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以及培育这种人性的文化。因此,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至少包含三层意义:第一,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即强调用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即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注意体验中华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简言之,培养“民族的认同”。第二,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特别是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三,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

可见,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味”,必须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的同时,注意培育学生美好的人性。当然,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只有人文而没有适度的言语训练的现象,严格来讲,这不是“语文课”,可能是“品德课”“音乐课”“美术课”“历史课”等。就拿“阅读教学”来讲,应该把对课文形式的学习和内容的学习统一起来,在让学生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时,不能离开对文章语言形式的理解感悟,如果离开课文语言的学习,仅仅感悟到课文的情感思想,学完课文学生仅仅留下课文思想内容的痕迹,只是在思想情感方面得到一些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语文课。

二、如何体现“语文味”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只有“人文”,或准确地讲,只有苍白的“思想”灌输,缺乏必要的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有的是过度的言语训练,看似颇具“语文味”(狭隘的语文观导致的狭隘的语文味),实际上缺乏必要的人文熏陶;有的则是机械的言语训练,单调乏味,死读死背,大量的讲解分析充斥课堂……本文仅就阅读教学中“言语训练”来谈谈如何体现“语文味”,因为这是笔者在调研以及与广大教师合作中所了解到的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领域,其中表现之一就是上述第三种。

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体现“语文味”,就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因此,语文教学就应当把读、说、写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这也是“积累和运用”的具体体现。

第一,就“读”而言:首先,应强化初读,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整体感悟、积累与运用。初读时,要让学生直接面对课文,进入课文。即,一开始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充分地读书,一直读到正确、流利,初知大意。现在许多公开课、比赛课,由于过于注重“看点”,忽视了学生的读书,这是有问题的。

其次,在精读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体味、领悟。通常的策略是:可以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把握重点段落或句子,从而领悟、理解全篇内容。例如,苏教版语文教学倡导的“变序教学”打破逐段讲读的程式,不按课文结构顺序,直接切入,直奔课文的中心或重点,组织教学。“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是变序教学常用的方法。“直奔中心”就是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理解重点句段,推敲词句,把词、句、段的学习置于篇的整体目标下,从而形成从中心到具体内容再到词句的学习顺序。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有的学者认为,引导学生体味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音韵的和谐。引导学生关注汉语音节的巧妙安排。例如:“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里,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九寨沟》)引导学生关注“蓝天、白云、雪峰、森林”等双音节词,问学生能否换成单音节词。也可以使其通过多种手段(如读)来感悟其运用之妙。

2.词语的准确。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词语选择之妙,尤其是那些准确地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句段。我们知道,凡是把人和事物表现得具体形象、生动逼真的作品,其作者必然在动词、形容词的锤炼上下工夫。因此,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可以有效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例如:“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盔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武士俑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他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秦兵马俑》)

另外,虚词使用得好也能鲜明地突出要表现的事物,清代学者刘淇曾说过:“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例如:“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项链》),“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藤野先生》)这些虚词(“也”)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细细品味,定能悟出其中三味。

3.句式的丰富。语文中的许多课文在安排句子的时候非常讲究,要么使用非常整齐或大致整齐的结构,形成一种整齐美;要么长短结合,形成一种错综美(句式可由短而长,也可由长而短)。例如:“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莫高窟》)整齐的排比结构表现了壁画造型的丰富多样,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悟。

4.修辞的生动。修辞是为了使语言富有表现力而运用的一些特殊的修饰方法,如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等方法能产生形象感。引导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现象,也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的重要途径。

第二,就“说”而言,这里的“说”要特别注意:不是师生的一问一答,否则学生练习的还是“对话语”,而不是这一年龄段儿童急需的“独白语”。所谓“独白语”通常是指报告、演讲、讲课等比较长时间的独自的言语活动中使用的语言。独白语通常有一定的内容,并围绕此内容组织自己的发言或安排自己发言的前后顺序。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获得“独白语”训练的机会不多,运用“独白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更少。因此,独白语材料的获得和运用的最重要场合就是学校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的“说”的训练重点应是“独白语”的训练。

第三,就“写”而言,主要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关注“读写结合”,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它既是对传统语文的回归,又是对新课程以来人文性泛滥的纠偏。问题在于,当下的许多“读写结合”的误区是写的时候,往往只有“道”的要求,而无“文”的要求及训练(如“表达”的要求:语词、句式、修辞、结构等),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否则,学生大量的“写”只能在“题材”上拓展,而在写作能力上的发展则有可能如龟前行。

三、结语

11.再谈《小团圆》 篇十一

《小团圆》尚未面世,就有人提出“拒买、拒读、拒评”;至今偶尔还被称引,但回过头去看,效用似乎仅限于倡议者自己,无非“自我封口”而已。不过“买”、“读”、“评”,适可概括一年间《小团圆》热热闹闹、是是非非的全部。 《小团圆》最早由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和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推出。据说香港初版一刷才两千错,不到两个小时即告售罄,可见尽管港台书业萧条,“张迷”却大有人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团圆》是2009年名列前茅的畅销书,想必盗版也会不少。我还见过一本张爱玲以英文写作、迄未出版的《雷峰塔》的伪书,印制粗糙,封面印着“继《小团圆》之后张爱玲迄今未发表的自传体小说为千万张迷亲情巨献”的宣传语,其实是本传记,书中的“张爱玲”被统改为“我”,结果引用柯灵《遥寄张爱玲》成了《遥寄我》,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成了《我的姊姊我》,可发一嚎。

《小团圆》出版后,报刊网络评论甚多,毁誉参半,此书又不止一次被媒体选为“年度十大好书”。《小团圆》评上与否,并不吃紧;因为“十大好书”云云,不过当下热闹,“年度”过了,即烟消云散,而只要大家对张爱玲仍保持兴趣,《小团圆》就免不了被提及,被阅读,被评论,被研究。相比之下,我更感兴趣的是“读”,这可以藉“评”看出究竟,因为“买”了不一定“读”,“评”却非“读”过不可;虽然也有不少文章作者,不看书就能大发议论,但不妨将其视为另外一种“读”罢。

先来插说一段自家之事。前年我出了一本书信集,有位读者的意见令人莞尔:“只可惜失望与欣喜并存,或许失望尤大于欣喜亦未可知。翻看《远书》,方知此书信集非家书,更非情书一类,乃仅与友人谈学论道之书”。我何曾打算出“家书”、“情书”,读者为此“失望”,未免太没来由。虽说“一切阅读都是误读”,这里却又有所不同——他不曾“读”之前,已经“误”了。《小团圆》所遇到的问题,同样在于不能满足读者此种阅读期待。

有论家撰文批评:“如果《小团圆》不是‘旗帜鲜明’的打着张爱玲的招牌,以小说看,这本屡见败笔的书,实难终卷。”所列举之“败笔”,一是“张爱玲巅峰时期的作品,如《封锁》、如《金锁记》、如《倾城之恋》,文字肌理绵密,意象丰盈。宋淇看出《小团圆》杂乱无章,因指出‘荒木那一段可以删去。根本没有作用。’(我们现在看到的《小团圆》,作者没有删此段。)《传奇》时代的张爱玲,布局铺排的草蛇灰线,多能首尾呼应,少见十三不搭的局面。《小团圆》出现了‘根本没有作用’的段落,可见结构之松散”;一是‘《小团圆》的叙述语言,比起成名作中的珠玉,显得血脉失调。通篇不易找到我曾称之为‘兀自燃烧的句子’”。这大概可以代表不少读者的看法。大家醉心于张爱玲的早期之作,认定那样写法才是“正宗”,遂不许作者越雷池一步。然而《小团圆》与《金锁记》等写作时间相隔三十多年,张爱玲的风格早已发生变化。最显明的例子,就是在写《小团圆》之前,她将《金锁记》改写为《怨女》,论家所津津乐道的那些结构与语言上的特点,都被舍弃了。而这一时期,恰逢欧美文学思潮与小说写法嬗变,各种新的流派兴起,张爱玲身居海外,受到影响不无可能。反正晚年的她不愿意再像早年那么写了。不理解或不接受作者前后期风格不同,恐怕是跟不上她的脚步,无所收获乃至大失所望。亦不足为奇。这就像《庄子·田子方》里颜回说的:“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孔子回答:“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

《田子方》里,孔子接着说:“虽然,女奚患焉,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读者抱住作者的“故吾”不“忘”,可能忽视了其“吾有不忘者”的存在。《小团圆》与同期的《浮花浪蕊》、《同学少年都不贱》等属于现代小说,我们不能再用看传统小说的眼光来看。福斯特所著《小说面面观》说,“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强调时间关系;“国王死了,王后伤心而死”是情节,强调因果关系;另外“王后死了,原因不明,后来才发现她是死于对国王之死的悲伤过度”也是情节,但增加了神秘气氛,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他所讲的统统属于传统小说。而在一本现代小说里,可能既忽略时间关系,又排斥因果关系,“国王”与“王后”死或不死,甚至都未必交代清楚。《小团圆》自始至终不规规矩矩写情节,更不老老实实讲故事;抱怨“杂乱无章”、“十三不搭”、“松散”,乃是从中寻求时间关系与因果关系而不得,正所谓“求马唐肆”。

前引那位论家的话,特别强调曾为宋淇所批评的书中有关荒木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小团圆》,作者没有删此段”;类似之处还有宋淇说的“第一、二章太乱,有点像点名簿”,张爱玲也未接受意见。1977年4月7日她致信宋淇说:“头两章是必要的,因为是key to her character——高度的压力,极度的孤独(几乎炸死的消息没人可告诉)与self-cemerednees。”可参看小说中的描写:“‘我差点炸死了,一个炸弹落在对街,’她脑子里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告诉人。告诉谁?难道還是韩妈?楚娣向来淡淡的,也不会当桩事。蕊秋她根本没想起。比比反正永远是快乐的,她死了也是一样。差点炸死了,都没人可告诉,她若有所失。”那些纷至沓来的人物,之于读者只是一个个名字,之于九莉也是一样,她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无法沟通。作者如此写法,是要制造一种寂寞、隔绝的效果。

又有不少读者读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遂把《小团圆》设想成一本专门回应此书的书。持此看法,则《小团圆》亦未免“实难终卷”,尤其前半部分,迟迟没写到此事,兴许看得不耐烦了。近阅也斯《张爱玲的刻苦写作与高危写作》一文,有云:“不少人看《小团圆》,喜欢从窥秘角度看,特别想看张与前夫的一段恋情。但之雍到了第四章才出场,书已写了一百五十多页了。若评论家以那为焦点,当然以为开首几章进进出出的众多人物显得‘不相干’了。”然而正如该文所说:“但倘若那不是全书的焦点呢?倘若以九莉这人物为焦点,那么香港的战争、母亲的自我中心、成长期的缺乏安全感、敏感、无所安顿的感觉,全都是值得写的,是她成长的网络的一部分。主角写过爱情小说,但没有真正恋爱过。这些背景可以解释她为什么后来会盲目爱上邵君,一发不可收拾。若从九莉成长的过程来看,当然前面人物众多的几章不见得‘不相干’。”

12.再谈藏富于民 篇十二

藏富于民,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 甚而很多人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词, 从字面意思来看, 它可能是说将财富藏在老百姓当中。事实上, 藏富于民的意思就是指让老百姓普遍拥有财富。社会发展到今天, 藏富于民与其说是自古传下来的一个词语, 还不如说是古代延续至今并传承给我们的一种先进的经济理念。让老百姓普遍拥有财富, 四个字的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语, 所蕴含的内涵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很难诠释得了的。

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社会最后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这些不管政治家还是科学家都无法预料的。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是要走向将贫富差距拉小的方向进行, 目前来看, 我国经济相对于那些发达国家来说, 最大的缺点便是贫富差距太大了。那些有钱的每天不把钱当回事, 那些没钱的可能为了一毛钱而争个你死我活。富人越富, 穷人越穷, 照此发展下去, 结局必然是社会财富都握在了少数人的手里, 而穷人则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俗话说狗急了还跳墙, 更何况是人, 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 这些最终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农民起义或工人起义。

纵观历史, 自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夏、商、周更迭不休, 虽说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不仁所造成, 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底层人民的生活不够幸福才会想要反抗, 才会想要迎接新朝代的到来。到了秦朝, 始皇帝一统天下, 然而天下一统之后的始皇帝以为天下必然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大兴土木, 劳民伤财, 最终的结果是秦王朝很富有, 可老百姓却穷的要死, 在一些地区老百姓更是穷的连饭都没得吃, 活活的被饿死。这些都在一点一滴的酝酿中最终猛烈的爆发, 秦王朝最终只经历了可怜的两世不足四十年的时间便灭亡, 成为历史长河中一个被遗弃的符号, 独自奏着悲哀的曲调。随后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发展, 经历了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诸多朝代更迭, 统治者的身份在不停的变化, 而唯一不变的是老百姓。每一个朝代的灭亡背后都隐藏着老百姓忍受的无尽苦痛, 而苦痛的根源在于经济的病态发展。

社会发展到今天, 文明的曙光已然传播到世界上每一个有人的角落, 我想没有哪一个领导人不懂得藏富于民的重要性, 但是真正为了做到藏富于民而努力的领导人有几个, 恐怕是少之又少, 我们看到的不是藏富于民的进步, 而是不断被拉大的贫富差距。尤其是我们国家, 走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 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完美的共产社会, 可是看看现在国内的财富分配形式, 山区里的孩子们可能到了冬天没有衣服穿, 而都市里的孩子却衣服换个不停;山区里的孩子可能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而都市里的孩子可能正在大肆的浪费食物, 那么, 当初我们花费那么长的时间, 走那么多的弯路来讨论所谓的国家性质, 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又有什么意义, 看看人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国民普遍比我们国家富有, 或者说他们的贫富差距远比我们国家的要小, 他们将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藏富于民践行地比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要好得多。

藏富于民, 让老百姓自己拥有财富, 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是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藏富于民,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应该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 要朝着这个方向进取努力。藏富于民作为社会现象时代表着民主及国家的强盛, 它是现代文明的终极价值观, 是现代东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特征。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 其最终目标都应是每一个公民能够过上幸福健康的美好生活, 而这一切的前提则应该是公民们能够富起来。无论是国富还是民富都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民富则国必富, 而国富则必然要实现民富, 若国富而民穷, 那么国亦不久富, 因为历史证明, “国富而民穷”从来不是一个社会得以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其实,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确提出过藏富于民的概念, 但是每个朝代都有人有着藏富于民的意识, 比如说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的“富民”思想, 又如先秦商鞅、汉代董仲舒、隋唐魏征等人为富民提出的各种建议等。可见, 藏富于民的思想很早便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

藏富于民的学派观点

在早期的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社会的发展, 诸侯争霸, 使得文化得到急速的发展, 各学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而起, 各类文化在一起激烈碰撞, 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文化胜景。而藏富于民的思想在这场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也有着很好的体现。

在儒家的传统观念中, 藏富于民的思想就是简单的富民观点, 而儒家将这种富民观点丰富发展成为一种安邦治国的经济理论。我们熟知的孔夫子就曾提出过“富而后教”的观点, 意思就是要先把人民的物质财富充实起来然后才能更好的对其实施礼乐教化。而以教育家、思想家著称的孔夫子在这方面同样有着不俗的智慧与见识, 他提议富民可以采取“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措施, 意思就是统治者应该给人民提供机会让他们牟利私财, 而这机会就是实行实惠的经济政策。不得不说, 孔子的思想是先进的, 超越同时代的人们, 他还曾提出“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的财政思想, 可见他认为国家获得财富的基础还是在于人民, 只有人民先富了, 政府才可能富强, 也就是说国富必然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

后期儒家主要继承人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富民思想, 并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在孟子看来, 政府为了富民所需要采取的政策应该是减轻赋税和发展生产, 减轻赋税的做法是除了征收单一的农业税之外, 如商社税、房地税、货物税、无职业者的人头税等全都免去;发展生产的做法是给人民足够的田地, 鼓励他们进行农耕, 并给予其房宅地。孟子认为, 统治者若能够做到这些, 那么老百姓们就应该能够过上“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和“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的幸福生活。而在荀子看来, 富民的关键还是在于政府要不与民争利, 荀子主要继承了孔子关于“富民是富国的基础”这一思想, 并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阐述了富国先富民的意义所在, 他曾提出“府库已实而百姓贫”来批评统治者的敛财行为。荀子做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财富分配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 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从《荀子·王制》中“王者富民, 霸者富士, 仅存之国富大夫, 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的这一句就可以清楚的知晓荀子的观点, 他要求统治者治国前先富民, 给予人民尽可能多的实惠政策, 在他看来, 人民富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社会生产力得以良好的发展, 又何愁国家不能富裕。可以说, 荀子是儒家富民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在孔子“民富是国富的基础”这一思想基础上, 把民富与国富在理论上统一起来, 从更高层次来对儒家的富民思想作总结性的阐述。

同一时期的墨家则存在不同的观点, 墨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墨子认为藏富于民不如藏富于国, 墨家认为, 人民的财富应该靠个人的努力来获得, 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才能让自己不饿不贫, 从《墨子·非命下》中的“强必富, 不强必贫;强必饱, 不强必饥”这一句便可以看出。墨家更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并且反对损人利己, 强调应该在互帮互助中求富, 有一点今天所说的双赢的味道。当然, 墨家同样主张反对统治者鱼肉百姓, 剥削人民, 这一点其与儒家的观点倒是大致相同, 都要求统治者对人民实施一定的惠民政策, 并且统治者自身要厉行节约;但在富国与富民的关系上, 墨家与儒家的观点正好是截然相反, 他们认为财富还是掌握在政府的手中比较好, 认为应该充实政府而不是藏富于民。“仓有备粟”则“有以食饥息劳, 将养其万民”, 这便是墨家的观点, 意思是政府的粮仓内有足够的备用食物, 就能够做到让老百姓都幸福安康的生活。将财富全部都集中在政府手中, 然后再由政府来将财富用于建设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墨家将老百姓的幸福寄托于政府的无私是很不现实的, 可以说就是一种幻想, 毕竟从历史发展来看, 还没有哪一任统治者能够做到这样。

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观点在其富民思想中依然有所体现, 而其无为与顺应自然并不是说老百姓在求富方面的无为, 而是认为统治者应该无为且顺应自然, 即统治者不要去干涉老百姓的经济活动, 让老百姓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让他们自由的去谋取财富, 不要加以任何的限制, 其观点为“我无事而民自富”, 这在今天听起来有点好笑的味道, 但却正是道家的思想主流。然而道家的富民思想与别派不同的是他同样要求老百姓也要顺应自然, 反对老百姓追求财富, 认为“多藏必厚亡”, 道家认为人们应该过着深山老林那样的简朴生活, 尽管物质财富不多, 但是只要懂得满足, 那么精神财富就是无穷无尽的。所以说, 要说儒家、墨家的富民思想是使人民物质富裕的话, 道家的富民思想就是让人民的精神富裕。道家的富民以寡欲知足为前提, 实质上是在生产很不发达状态下相对于普遍贫困而言的。

法家的主流思想便是富国、治国, 但早期的时候法家同样对富民予以高度的重视。法家的发展较为曲折复杂, 代表性人物也较多, 而不同的代表性人物其思想与观点也相差很大。从最早起的管子来看, 他的观点是富国与富民并重, 并且还提出“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这样的观点, 可见管子的想法与孔子、荀子的想法是较为一致的, 都认为富民才是治国的基础, 只有人民富裕了, 国家才能够更加的富强。及至商鞅, 虽然他也强调“令贫者富”之说, 但是富民却并不是他的真正目的, 时值各诸侯国争霸天下, 商鞅的“令贫者富”也只是赤裸裸的强国罢了。到了韩非子, 法家已然从理论上否定了富民的必要, 他提出“足民何可以为治”, 认为富民完全没有必要。从整体上来看, 法家并不赞同富民, 而实际上法家作为先秦统治天下的工具, 是断然不可能赞同富民的, 因为统治者认为民太富就不利于统治了。这也是为何古代商贩最被人所不齿, 主要就是统治者不承认他们的正统身份, 认为无商不奸, 无奸不商, 并将商人划分为最低等的一类人。法家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而把富民看作只是从属于富国所需的一种手段。

从这些学术流派中可以看出藏富于民的富民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已经初显峥嵘, 可见藏富于民的重要性。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荀子、墨子等人就已经开始强调藏富于民的重要性, 那么今天的我们是不是也早就应该知晓藏富于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藏富于民理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形态, 现在的我们就是要向着这个最终形态进行过渡、转换, 只是需要多长时间就没有人能够回答。

历朝历代的藏富于民

中国作为藏富于民的鼻祖, 富民思想可谓是源远流长, 早在《尚书》中便有“裕民”、“惠民”的观点, 认为统治者的政务是否兼备德才的标准便是是否重视广大人民的利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除了上述各学派思想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富民思想之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历朝历代同样是从各自政治需要对富民思想做出一定的措施。

西汉之初, 政府综合富民与富国思想, 任命政府官员针对此事想出一定的方法。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贾谊提出的国家与人民都需要积贮的理论。贾谊认为, 国家与人民都需要有一定的积累, 这样才能达到上则富国, 下则富家;国家要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走向强大, 而小家则要通过个人的努力走向幸福, 在这过程中, 政府应该给人们提供一定的惠利。董仲舒的观点则与儒家思想差不多, 他认为政府不应该与人民争夺利益, 所以他强调将盐铁官营取消掉, 让盐铁民营, 同时他还主张“利可均布, 而民可家足”, 这里面所体现出的“均富”思想可以说是现代共产主义的前身, 所以不得不说董仲舒的思想很具有时代前沿性。司马迁也曾对富民思想提出过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统治者不应该干涉人民自由求富的行为, 反对统治者与人民争夺利益, 主张工商均可富民, 认为人民发家致富的途径有很多, 政府应当给予支持与鼓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混乱不堪, 但富民思想却仍然有所体现。如西晋时期的傅玄就曾提出过要减轻老百姓的地租用以发展生产力, 从而使人民富裕起来。到了隋朝, 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暴政, 天下人民苦不堪言, 大兴土木下多地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 最后大隋王朝也如先秦一般, 两世而亡。

隋朝覆灭后, 唐朝总结大隋失败的经验教训, 反思前朝历代的国家优先的重税政策的得失, 发现不管哪个朝代, 国家与人民争夺利益都是当朝经济方面最大的矛盾。唐朝统治者比之前所有的统治者成功的地方在于他们思考了重税之下国虽然可富, 但是把老百姓逼到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地步, 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个国家的人民如果毫无积蓄, 那么这个国家也将岌岌可危, 因为毫无积蓄的他们将完全失去自救的能力, 老百姓的生存受到威胁, 社会的安全也将必然受到威胁。自从三国之时曹操确立了社会军事化管理以来, 国家基本上都想着富国却忘了富民,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自三国以来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一个强大的王国, 长则数十年, 短则二十来年, 建立起来的一个个王朝就像是被吹起的一个个水泡, 还没飘多远就破灭了, 接着又吹, 接着又破, 吹的越快, 破的也越快, 而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连年征战, 劳民伤财。现在看来, 这样的历史发展还真是足够讽刺。然而就是这样的现状竟然没有一个统治者想过要改变, 他们还在享受着醉生梦死的君王生活, 甚而有的还要苛捐杂税来富国, 而富的也只是官员的腰包和所谓的国库。锅盖就要爆炸了, 下面却还在拼命的加薪柴, 这简直是讽刺至极。难怪唐初著名宰相魏征会批评这些君王是抱薪救火, 这样的比喻还真是形象恰当的很。

隋朝覆灭后, 唐朝开始尝试改变, 将富民思想正式应用到实际治国上。改变就是要与前人不同, 将前人的观念彻底改变, 这就需要做到给予老百姓一定的福利, 具体做法自然就是减税让利, 轻徭薄赋, 最终使得国家与人民能够同步发展, 从而整个社会就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良好稳步发展进程中。试想, 如果朝廷依然不顾后果的不断增加税收, 短时间内国家可能会富强, 可是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减少, 从社会发展的经验来看, 这无疑是自掘坟墓,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实际上说了这么多, 道理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一个国家的治理还是要以民为本, 而藏富于民就是真正的以民为本, 其他的那些打着以民为本的口号的空口白话都是纯属瞎扯淡。而为了做到藏富于民, 唐朝都为以民为本做了哪些巨大的贡献呢?从统一官员思想到具体政策措施, 唐朝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唐朝的统治者很聪明, 他知道在治国之前务必要先树立正确的治国思想。治国, 何为治国, 若将国看成家, 那么治国便如理家, 政府的统治者便如一家之主。理家无非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居家过日子, 那么治国呢?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从来都是朴实而易懂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著名政治家管子就曾向当时的国王齐桓公提出关于治国的建议, 而管子的建议却非常简单, 用今天的大白话讲就是想办法让老百姓先富裕起来。而根据历史研究考证可以看出, 齐桓公确为一代明主, 他当时就听从了管子的建议, 实行富民政策, 给予人民一系列优惠政策, 促进发展, 结果很快齐国就富强起来, 而后来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也就是齐国。所以说经济基础对于治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而经济基础在于老百姓要先富裕起来。

隋朝在隋炀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下可谓是破败不堪, 而唐朝建立后接受的国家其实已然是千疮百孔, 百废待兴。这种情况下, 唐朝所要做的就是与民休息, 在一种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让老百姓们自由健康的发展生活, 这样老百姓们才有可能慢慢地富裕起来, 富民是富国的基础, 老百姓富了又何愁国家不会强盛。从历史发展来看, 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去干涉他们的生活, 让他们自由的去合法谋取私利。从后来出土的史书记载来看, 唐朝治国的要点有二, 一要爱民, 唯有先爱民才会有富民思想;二要坚持富民, 不能看到老百姓们刚刚有点钱就忍不住又想重税。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很早, 这就使得治国的经验积累的比较丰富,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就曾提出过一个英明的君主应该怎样处理治国与经济的关系, 他认为最英明的君王应该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基本上已然与马克思的思想在穿越千年的时空中不谋而合了;而最差劲的君王则是想要凭借自己的权利来规范经济, 从而与民争利。说到这里, 我们就不难发现, 古代那些善于治国的统治者都懂得发现经济发展的规律, 并能够很好的遵循其发展规律。就算统治者不知道怎样更好的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那么因势利导也比妄想去驾驭经济发展要好, 经济发展的规律不是我们能够完全认识的, 我们只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摸索, 绝不能没有认识却自以为认识了, 结果去做一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这方面, 唐太宗就做的很好, 有鉴于隋朝的快速覆灭, 唐太宗在唐朝成立初期坚持以静制动, 顺其自然, 尽量不加以人为的干涉, 让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缓慢的复苏。

其次, 唐朝初期对于藏富于民的思想一直是坚持到底绝不动摇。前文我们说过唐太宗坚持以静制动, 这个静只是不扰民的意思, 而并不是说毫无作为。具体来说, 唐太宗实行惠民政策主要就是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就是税收要在生产量的基础上进行收取;第二就是国家开支要取决于财政收入;第三就是个人占有自然资源要与劳动能力相适应。这三条基本原则的另一优势在于这是一个联动的有机整体, 意思就是这三者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只要其中一个被破坏了, 另外两个也不可能保持得住, 这就是失其一而其二亦必失的道理。

为了遵循着三条基本原则, 唐朝在农业方面实行了均田制度, 即根据每个青壮劳动力的耕作能力来分配土地。分配到的土地一部分用来耕种农作物, 还有一小部分用来种桑树与房宅地, 这样一幅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田园风光就在唐朝盛世繁华下被赞扬。

最后, 唐朝为了富民所做的努力便是轻徭薄赋了。在这方面, 我们所熟知的唐太宗手下第一名相房玄龄可谓是功不可没, 观史书我们会发现, 房玄龄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 他把手中掌握的很多权力都让给其他他信任的大臣, 但是唯独有一样权力他一直紧紧的抓在手里, 那就是财政大权。在现在我们看来, 可能不由自主的就会想到财政大臣是个美差, 肯定能捞到不少油水, 难怪他不愿撒手。其实不是这样的, 在唐朝的盛世时期, 事务繁忙的机构是不受欢迎的, 而财政部门就是这样一个机构, 累却地位不高, 而房玄龄却甘愿以首相身份委屈兼职十几年, 这自然不会是为了他自己, 那就理当是为了大家。房玄龄非常清楚, 财政税收关系到朝廷的生死存亡, 所以他要自己亲自管理, 当然他不是担心税收不足从而使得国库开支不够, 他真正担心的是被一些小人身居其位, 会为了敛财而加重税收, 到时候皇帝被蒙在鼓里还在一味地喊着藏富于民, 结果却成了伪善。所以房玄龄身兼财政要职可以说是为唐朝的富民政策顺利实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太宗的减税让利除了在农业方面之外, 还在于住房费。唐太宗其实知道光是减税是没用的, 因为除了重税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强大杀伤力之外, 还有着税外加征这样一宗大杀伤力武器, 所谓的税外加征其实就是今天的各种各样的费。唐朝是极端注重法制的一个朝代, 所以在唐代税收的基本原则便是要严格按照法制程序来进行收税。而问题在于, 权力有时候是会凌驾于法律之上的, 所以有时候只要官员的权利足够大就可以随随便便的征收法外之税, 这些法外之税姑且就称之为费。唐太宗是亲身经历过隋王朝如何一步步走向亡国的, 所以他很清楚地方官员们是如何通过收费来敛财的。因此, 唐朝要坚决管住税收滥收或者说大肆收费的问题, 这样才能彻底灭绝官员们上下其手的念头。唐太宗所坚持的是“税收法定”和“无法不征税”的根本原则, 这个税收理念是非常先进的, 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 这条理念都还没有能够完全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好的实践, 但这却是大势所趋的必由之路。

唐太宗很清楚, 民众才是国家力量所在, 老百姓们富裕起来了, 国家也就不愁不强大。所以唐朝初期, 唐太宗主张大幅度减税让利, 修养生息。隋朝中期虽然国家强盛, 但因为朝廷好大喜功, 不为老百姓着想最终导致其灭亡。而唐朝之初虽然贫穷, 但因为统治者的英明决策最终还是走向真正的繁荣富强。静则安, 动则乱。在唐太宗看来, 与其重税刺激官员急功近利, 花钱做功绩, 不如花心思好好想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藏富于民, 而用唐太宗自己的话说就是“凡理国者, 务积于人”。唐朝可以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将藏富于民实行的最好的一个朝代, 唐朝代表的是中华繁荣的巅峰, 当年的长安城就好比今天的纽约, 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而历史发展到今天, 我们也不难看出藏富于民才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唐朝的极尽繁华过后, 宋代的富民思想仿佛已是无法受到足够的重视, 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富民思想值得称道。比如王安石关于打击地主、豪贾、富工的兼并, 维护中小地主及工商富裕阶层的利益。但是从宋代开始, 藏富于民的思想也渐渐地开始被压制, 如司马光、叶适等人便认为富人实有益于贫者, 叶适还颂扬富民“为天子养小民”, 是“上下之所赖也”。

到了明清, 藏富于民的富民思想几乎被完全压制, 而为富民辩护的思想却更为突出。明代, 大贾富人往往能得到士大夫们的拥护与支持, 可见商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已然不可小看。丘濬、王夫之等人都主张“大贾富民者, 国之司命也”, 认为商人是社会的正统阶层人士, 是国家栋梁, 依靠之所在。

何为藏富于“民”

人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我想这个道理无论是谁都清楚地知晓, 唐朝名相魏征就曾说过,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他形象地将人民比作水, 将国家比作舟, 就是为了告诉唐太宗, 要惠民, 要善待老百姓, 要把人民看作是国家的根本, 这样才能让人们做载舟的水, 而不是覆舟的水。

事实上, 中国古代, 最早大力主张人民是国家根本的并不是魏征, 而是家喻户晓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孟子的学说及言论之中无不体现出他的亲民思想, 他的名言“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可以说是让历代昏君恨之入骨, 却又是让历代明君爱之入心。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 在其言论与学说中能够体现出如此浓烈的民本思想, 也从侧面反映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盛行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瑰宝的先进性。

藏富于民便是民本思想中侧重于经济方面的一种理念。藏富于民的目的是要老百姓们都能够富裕起来, 而要老百姓们富裕的目的还是想让老百姓们能够有一个健康、幸福的生活, 这恰恰就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一切以人民为主, 让人民先富, 其后国家再跟着富起来。

如何藏富于民呢?藏富于民, 要看这个民是谁?富人也是民。如果指的是普通老百姓, 严格意义上来讲,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做到藏富于民, 资本主义根本不可能做到。藏富于民的现实意义在于实质性贯彻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 消除贫困, 增加国民消费支出的可持续性,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消化经济滞涨, 减少腐败, 消除社会“嫉公霍财”心理和行为, 同时减轻巨额储备的管理难度。藏富于民的深远意义在于建立和谐社会, 逐渐落实改革的终极目标, 全民小康, 共同富裕。而在我国, 藏富于民却难以实现, 追根到底, 原因很简单, 最根本的是社会的现状与根本的社会制度决定着是否能真的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的前提是有没有这个决心, 是不是真的去做, 但是在这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人民真的拥有自己的权益得以实现, 这样不是用口号喊得, 得是从行动上到实践, 真切的实现民主、人权;西方的国家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只不过他们把民主、人权, 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的相对更好一些!更民主、更人性!更法制!更人权!我们国家也可以做到, 前提就是的解决人权、民主问题, 不用看先进的欧美, 就是在东亚也有我们的榜样, 看看韩国, 他们做的就很好, 在亚洲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与其相媲美, 真正的开化, 不是独裁, 中国也不是没有藏富于民, 藏了, 只是不是全民, 而是藏富于个别民而已!

政府一直想将内需启动起来, 避免仅仅依赖出口的“独脚”经济, 但是努力了许多次效果不好, 往往总是靠投资来起到另一条腿的作用。美其名曰:三驾马车, 实际上是靠出口和投资在带动着中国经济的庞大身躯往前走, 内需始终是一条短腿。而靠投资拉动的经济, 一是效率低, 二是浪费大, 三是不持久、不稳定, 可持续发展差, 四是有高通胀的风险。

所以说, 拉动内需的根本在于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方案, 实行藏富于民 (“民”包括企业和个人) 的政策, 长期坚持, 始终贯彻, 经过若干代人, 一个百姓快乐、富足, 国家强大、稳定的中国就会在世界屹立。

贫富差距是硬伤

贫富差距在我国任何时期, 任一朝代都存在, 差距到处都有, 成绩差异, 身高差异, 年龄差异, 差异很普通常见, 所以由个人财富划分的贫富差距也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 当下却又一种说法, 认为“目前的贫富差距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时期”以及“我国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等, 这些看法已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响应, 大部分人也都认同这些看法。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没有这么糟糕, 首先, 相比较于改革开放之前, 中国的贫富差距确实有所拉大, 主要的原因是一部分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成功的发家致富了, 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贫富差距在“城乡分治”与“二元结构”的条件下显得较为复杂, 以致于不那么明显, 人们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的关注, 这就使得人们突然意识到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会反应强烈。此外, 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 中国并不是贫富差距最大的一个国家。

当然,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否定中国贫富差距较大的事实, 我们能够看到贫富差距的危害, 我们也能够意识到要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也为此正在努力, 科学发展观中就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 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兼顾人民利益, 统筹城乡发展, 这是新世纪中国需要做到的要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也已经有三十多年, 从当年的千疮百孔发展到今天的屹立在东方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期间华夏子女所付出的艰辛是显而易见的, 而在这过程中, 显然不可能所有人均衡发展, 所以有的发家致富了, 有的还是原样, 有的甚至更穷了, 有的发了大财, 有的发了点小财, 因此贫富差距被渐渐地拉大也实属正常。

改革开放以来, 贫富差距确实成为了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 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于贫富差距问题的关注与越来越敏感的触角, 政府也开始寻求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 然而结果却令人很失望, 目前而言, 贫富差距不但没有任何的改善, 反而还有着继续恶化的趋势。

对于贫富差距, 究其根本原因, 主要还是以下几点。

其一, 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 这个政策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率先提出来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打破中国经济的困境, 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 现在, 它又成为导致贫富差距拉大的“罪魁祸首”。这个政策的方向其实是很正确的, 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然后再让这些先富者来带动后富者,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句话说得好,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想的是好的, 前面做的也不错, 一部分人与一部分地区确实先富起来了, 可是好像大部分先富者都在忙着让自己更富, 而忘了去带动还没富的人来富起来。想要实现共同富裕也就变得遥遥无期。而更残酷的现实是一部分先富者不但忘了帮助还没富得人, 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万恶的资本家, 想尽办法去剥削劳动力, 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其二,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政策的实行。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这一重要思想的时候是想说发展生产力是硬道理, 但是这个发展生产力是大家一起发展, 而不是一部分人独自来发展。但是, 当时的人们却误解了邓小平同志的意思, 而真的以效率优先, 公平只是兼顾, 中国人做事总是带着点心急, 一旦以某样事情为主了, 那么兼顾的基本上就被忽略了。于是, 效率成为了人们追求的根本, 而公平却很少被关注, 一些会议上即便提到也只是空口白话, 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这样一种经济体制的发展下, 贫富差距被拉大似乎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地方了。

其三, 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 市场可能稍显混乱, 一些鼠辈便开始钻空子想着办法的为自己谋取私利。而由于还没能真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市场经济运营机制, 这些现象还无法被完全杜绝, 不合理的贫富分化自然也就成为必然, 社会贫富差距也就随之拉大。

其四, 税收制度不合理。目前中国的税收制度并不合理, 这是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的, 国家市场经济运营机制的不完善, 使得税收制度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简单来说就是, 在那些发达的国家最富的一类人必然也是纳税最多的一类人, 而在中国, 最富的那类人往往并不是纳税最多的那类人。毫无疑问的是, 一份健全的税收制度被制定出来可以有效的缓解贫富差距问题, 但是, 这在目前来看似乎还不可能。

其五,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可谓是非常的不完善, 这使得我国底层人士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如农民、失业人员、残疾人士以及退休人员等。这些人都是社会的弱小人士, 如果得不到社会保障, 就会成为极度贫困者, 从而拉大社会贫富差距。

其六, 不平等竞争的存在。这里的不平等竞争主要指的是经济领域的不平等竞争, 一些企业在某个行业实行垄断政策, 通过垄断经营来获得高额利益, 这无疑是非常不厚道的, 一个行业的垄断, 会使得多少原本可以靠这个行业发家致富的人民丧失了机会。因为这些不平等竞争的存在形成了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从而成为我国贫富差距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贫富差距可以说是我过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留下的一个极大的后遗症, 而目前来看, 这个后遗症还没有什么较好的药方来对其进行治疗, 只有通过静养来慢慢调理。现在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保持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 等到国内经济发展到大家实现共同富裕的水平, 贫富差距自然就不是问题了。而这一天可能很近, 也可能很远。我们在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与能力的同时, 慢慢等待就行了。

从藏富于国走向藏富于民

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喊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的是什么呢?自然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清楚的是, 创造财富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而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呢?自然是创造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创造财富的环境。但是过去我们好像将人民群众与政府的角色颠倒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 我国很快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顺其自然地选择了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政策, 这种政策保证了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 维护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但接着进入了极左路线时期, 国家政府统包一切, 平均主义思想蔓延, “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争议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政府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民众几乎全都成为了无产者。

改革开放之后, 国家不仅取消了改革之前的大众社会福利, 而且对经济行为的放任达到了极端, 导致大量违法行为的发生;加上政治改革滞后导致的官商勾结和寻租行为, 致使社会两极分化迅速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面对这样的现实, 国内的左右两派进行了不同的阐释, 左派认为自由主义的“不干预”是当今社会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所以应该通过强化政府职能的方式来解决;而右派认为政治体制不健全导致的政府“不当干预”是社会分裂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通过进一步限制政府权力发挥自由竞争的优势来解决——“藏富于民”与“藏富于国”的争议又起。

我们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 而社会主义的性质是社会和谐, 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也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社会和谐对于我国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尽管我国社会存在不少影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但是总体上还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政治、文化、经济建设全面取得质的飞跃, 最终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那时的和谐社会, 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 在笔者看来, 社会和谐与共同富裕应该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两大本质属性。

至于共同富裕, 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上的差别, 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最大的优越性, 它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应该是社会主义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 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所以贫富差距仍很大, 而要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成熟阶段发展就务必要解决怎样实现在巨大贫富差距下走向共同富裕, 可见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时, 就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国民收入作为财富“流量”的概念, 如何被分配, 不仅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而且关系到整体经济效率和社会财富增长。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条件下, 由于个人、群体创造财富的能力不同, 必然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 这是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如果收入差距过于悬殊, 社会大多数成员不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 不仅会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尖锐化, 而且也会抑制经济增长。这也是目前我国过于拉大的贫富差距带来的巨大困扰。一个分配相对公平、合理的社会, 能够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热情, 并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 则会造成社会利益格局失衡, 抑制社会财富的增长潜能, 并且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们要始终明确, 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 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 要发展民本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谁?靠谁来构建?中央《决定》强调,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就回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全民共建, 全民共享是多么响亮的口号, 也是《决定》当中一个重要的亮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决定》提出, 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 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构建和谐社会要靠全体人民, 是为了全体人民。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 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但是过去我们把两个主体错位了, 把政府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 把纳税人的钱集中到国家财政, 然后由国家财政去投入到各行各业,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厂都要靠国家投资, 理发店、餐馆等由国家经营。另外一方面, 就是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 把其中的很大部分贷给国有企业。许多国有企业由于机制体制不灵活, 所以国家投资了以后, 没有回报, 甚至亏损了。形成银行的不良资产, 银行的不良资产最后由财政埋单。

所以国有企业、国家银行、国家财政这种三位一体的体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实践证明, 政府作为创造财富的主体这种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最近, 江西的领导流传这样一句话:要鼓励、支持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这句话说得很到位。老百姓内在的动力激发出来后, 财富的源泉就可以充分地涌出来了, 老百姓富了, 政府的税收也就多了。浙江这样一个小省一年的财税收入是2000多亿元, 这样, 政府可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 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 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老百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体,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坚持以民为本的社会主义, 才能使民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中央《决定》提出,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人民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浙江的公有制经济比重不高, 风言风语很多。尤其是对温州模式的批评很厉害。有人说, 这是资本主义的典型, 甚至说, 政权不在共产党手里。但是浙江的领导很清醒, 总结得很好:我们浙江“内部在不争论当中发展, 外部在争论当中出名”。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 浙江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以民为本的社会主义, 也就是人民社会主义。希望浙江的今天成为全国的明天, 因为这样的人民社会主义有很强的生命力。人民社会主义是给人民带来福祉的社会主义。只有这样的社会, 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共处的社会。离开了人民的福祉, 空谈什么主义, 致力于什么搞国有化运动, 恩格斯早已批判为是“一种冒牌的社会主义。”

富国还是富民?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早就已经弄清楚了, 富民是富国的基础, 民富了不愁国不富。然而知道归知道, 做起来却很难, 毕竟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唯有进行改革开放, 国内经济才有活路, 而事实证明, 改革开放确实没有让我们失望, 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 这样快速的发展固然留下太多的后遗症, 但却是无奈之举。毕竟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至少改革开放带来的利要远远大于弊。诚然, 改革开放决定了贫富差距拉大的必然, 但是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相比, 贫富差距带来的弊也只能选择被忽略。现在, 从某个方面来说, 我们的国家算是富起来, 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还继续以富国为主, 而是要以富民为主, 这样才能避免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 避免社会的动荡不安。

藏富于民, 古人留给我们的这样优越的经济理念, 需要我们去将其很好的实践,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藏富于民是一个民族长治久安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没能率先藏富于民, 改革开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算是率先富国了, 那么现在, 我们就要实现从藏富于国转向藏富于民。从藏富于国走向藏富于民, 这个过程毫无疑问是漫长的, 但是我们相信, 这个结果一定是令人满意的。

当初我们花费那么长的时间, 走那么多的弯路来讨论所谓的国家性质, 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又有什么意义, 看看人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国民普遍比我们国家富有, 或者说他们的贫富差距远比我们国家的要小, 他们将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藏富于民践行地比我们这些炎黄子孙要好得多

孔子的思想是先进的, 超越同时代的人们, 他曾提出“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的财政思想

唐太宗实行惠民政策主要就是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第一就是税收要在生产量的基础上进行收取;第二就是国家开支要取决于财政收入;第三就是个人占有自然资源要与劳动能力相适应

拉动内需的根本在于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方案, 实行藏富于民 (“民”包括企业和个人) 的政策, 长期坚持, 始终贯彻, 经过若干代人, 一个百姓快乐、富足, 国家强大、稳定的中国就会在世界屹立

上一篇:申论-常用词汇句子下一篇: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