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讼改革开放演讲稿(3篇)
1.歌讼改革开放演讲稿 篇一
歌讼母亲的诗歌
母亲
假如您是海里的水,那我便是海里的鱼,是您让我有了呼吸,让我自由自在地在海里遨游。母亲,假如您是地上的土,那我便是地上的花,是您哺育着我,让我吸收最好的营养茁壮成长。母亲,假如我是海里的鱼,我会为您跳上一支快乐的舞蹈。假如我是地上的花,我会在您的怀抱唱一支动听的歌谣
诗歌朗诵《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藏在哪里?
妈妈的爱,藏在香香的饭菜里,妈妈的爱,藏在暖暖的被窝里。
妈妈的爱,藏在好听的故事里,妈妈的爱,藏在好玩的玩具里。
妈妈的爱,藏在遮雨的伞里,妈妈的爱,藏在摇着的扇里。
妈妈的爱,藏在批评我的眼神里,妈妈的爱,藏在鼓励我的话语里。
妈妈的爱,无处不在,妈妈的爱,给我幸福,伴我成长!
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 下班回到家
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
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您吧,我的好妈妈。
如果母亲是雨 那我就是雨后的虹
如果母亲是月 那我就是捧月的星
母亲是我生长的根
我是母亲理想的果
(八)我长大了 母亲的黑发却似枫叶上的寒霜 星星点点闪着银光
我深深地吻着那些岁月的痕迹
捧掬我一颗心献给您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如果母亲是雨,那我便是雨后的虹如果母亲是月,那我就是捧月的星。母亲是我生长的根……啊!我是母亲您埋下的果。您没有被写进文章,您没有唱入一首颂歌,但是,我却深深的爱着您。《世上只有妈妈好》 作词:蔡振田 作曲:林国雄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没有妈妈最苦恼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没有妈妈最苦恼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2.歌讼改革开放演讲稿 篇二
目前, 不少高职院校对于《演讲与口才》课程仍保持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不少教师虽然深知实践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但受课程学时数、教学硬件条件落后等因素制约, 不得不沿用中学“填鸭式”的方式, 照本宣科, 将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方式单一, 教学手段不够多样化, 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 这些都极大影响着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另外, 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 客观题的内容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论的识记, 主观题也仅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没有能体现出《演讲与口才》学科的特点。这些都无法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 应当进行教学改革。
2 如何对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1 完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比较重视对学生技能技术的培训。高职院校学生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现代人, 如何在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基础上, 拥有一副好口才更是不可或缺的。鉴于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参差不齐, 教师在讲授《演讲与口才》课程时, 应该首先对有声语言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使学生系统性地了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这可以为学生后期的语言实践训练打下基础。其次可以特别关注态势语言的表达, 巧妙地利用态势语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 还能对讲话者所讲内容有一定的补充强调、调控节奏的作用, 使讲话者与受众进行更深的交流。另外, 教学内容应当按模块划分, 教学目标才能更加明确而清晰。除了对传统章节如朗读、朗诵、演讲、辩论等内容进行讲授, 还可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需求, 增加求职、公关、谈判、营销及主持等多种口才知识,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在他们进入社会前打下一个坚实的口语基础, 提高高职学生的沟通交际、组织协调方面的能力, 使教授内容更加符合当今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
2.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完善传统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填鸭式”灌输教学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学习模块和章节内容,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供学生更多练习机会, 并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练习与分析中更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 针对朗读、朗诵、演讲等章节的学习, 首先可让学生采用速读的方式来练习。速度法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齿伶俐, 语音准确, 吐字清晰。刚开始读的时候速度可慢一点, 逐次加快, 最终达到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注意读的过程中不要停顿, 字词读准确, 吐字要清晰, 要尽可能把每个字音都完整的发出来;其次,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进行声情并茂的表达, 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记忆能力;针对辩论、求职、谈判及主持等章节的学习, 可进行情境体验式教学, 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 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课上开展辩论会、模拟招聘、模拟商务谈判等实践练习, 情境式教学法将言、行、情融为一体, 使学生体验更丰富更全面, 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公关、营销及主持等章节的学习, 可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 给学生一些正面或反面材料, 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和讨论, 充分发挥团队优势, 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 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 同时避免日后自己发生类似的错误。
2.3 优化教学手段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就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教师要改进“一本书、几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 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准备丰富的课件资料, 各个章节的学习都可准备相应的视频音频资料。如朗读朗诵可配合音乐来渲染情境, 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欣赏与练习;公关、营销及主持等章节可准备相关内容视频, 让学生进行观摩和分析, 比单纯分析纸质材料的教学方式更有立体感;演讲、辩论、求职等章节可利用摄像教学的手段, 将学生课堂练习摄录下来, 进行回放, 不断总结升华提高。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扩充教学信息量, 增强教学生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4 改革考核方式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就必须对考核方式进行完善和调整。为了纠正学生平时不认真学、期末搞突击的不良学习作风, 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一的笔试考核方式, 而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考核。口语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将考核总成绩与平时练习密切结合, 提高平时练习在总成绩中的百分比, 激励学生多参加平时的课堂练习, 才能增强学习的有效性。期末考核也应该增加口试相关内容, 如:学生可就本门课程学习内容进行自由选择, 充分准备, 展现自我口语表达的综合能力。
3 结语
当今社会,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 具有优秀的口才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素质。因此, 要想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演讲与口才》课程的学习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注重实践教学,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手段, 完善考核方式,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而该门课程的教学也会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玮.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演讲与口才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2) :3.
[2]陈连锦.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3) .
3.歌讼改革开放演讲稿 篇三
如果我们把2011年的第四个季度,放到一个比较宽的历史维度中,先观察本年度中国经济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把它放到以2008年三季度为起点,观察最近三年里面中国经济发生的情况,再往前面对比一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整个波动周期,我们会对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有一些比较清醒的认识。
先来看近景。学术界对中国经济的现状是有共识的,唯一的区别是中国大陆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会出现软着陆,而西方很多学者认为,明年会出现硬着陆。但总的来讲,下半年到明年经济趋冷是大家共同认可的。
当前经济景象
先分析总体的经济状况,目前实体经济状态不佳,面临价格上涨、两个内需、房地产和汽车行业的低迷造成内需市场的萧条、信贷问题、人民币汇率被动上升等现实的情况。
房地产的调控,已经进入了博弈期。从第四季度到明年这个时间段来看,我觉得在明年5月北戴河会议前,中央政府几乎不可能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那么在半年内,各个城市房价的波动,其实已经跟当地的供求没有关系了,北京市未来半年房价涨和跌,和北京有多少供应量没有任何关系,这是非常诡异的情况。
所以,未来对房地产价格有影响的是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个是社会稳定因素。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阶层、普通工人阶层和白领阶层对2009年以来超过50%的房价涨幅,有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这是带有社会性的问题,出于政治维稳的目的,政府必定会对房地产行业有持续压力。
第二个因素是地方财政的问题。两个礼拜前,中央政府终于允许两省两市自主放债,说明地方财政的压力已经变得非常大了。而在过去的15年中,每年各个地方政府的刚性财政支出都会增长20%以上。
今年四季度以后,各个省的财政收入增长还是非常快的,我去了解了一下情况,主要原汉就开始,到宋朝的时候最明显,你看1978年以后,其实就是一个由维稳到发展的过程。但是到了2003年以国资委成立为标志,中央政府开始集权。
因是在过去几年,很多财税局不愿意增收的税今年收得非常足,现在就看明年会怎么样。所以土地问题已经变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1993年分税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的讨论点。大家应该还记得朱基在出席清华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讲的几段话,其中最重要的一段就是表明现在的土地紧张问题和1993年的分税制是没有关系的。我想这一段话不是代表他个人的看法,而是代表着中国最高层一批财政官员的意见,而他领导的那批财政官员,王岐山、周小川、郭树清这些人应该是中国未来“十八大”以后最重要的财政领导干部,中国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究竟会有什么进展,就看今年下半年博弈的结果。
第三个因素是失业率。如果房子和车子卖不掉,两个产业加到一起会涉及到130多个行业,失业率会变成大问题。我最近刚刚做完2000年的中国企业史研究,最后发觉 这个国家历代以来都有一个特点,即它是全世界到现在为止唯一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来就开始的。
中央集权以后,中央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就会面临两难的问题。一方面国家需要发展,发展以后地方经济就会繁荣;另一方面有钱人也会增多,就会对中央形成一个巨大的挑战,挑战就要维稳,经济就会萎缩掉。这个逻辑从秦汉就开始,到宋朝的时候最明显,你看1978年以后,其实就是一个由维稳到发展的过程。但是到了2003年以国资委成立为标志,中央政府开始集权。
短期来看,如果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在明年上半年没有很大改善的话,现在中国城市里约3.2亿的农民工有很大一部分会失业,一旦失业以后很多人不愿意回到农村里,会继续留在城市里,用马克思的话讲他们就成了流氓无产者。
再看物价问题。中国物价连续上涨超过30个月,但是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来看,通货膨胀只有5%~6%。我用后面这个数据简单分析一下,过去三年里面黄金价格实际上增长了103%,这个意义上来看,整个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速度和幅度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现在地方财政逐渐开始枯竭,负债超过了十万亿元人民币。而美国要扩大出口,要提高就业率,其中有一个办法就是强迫人民币升值,加大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这两种手段我们都已经看到了。
先回顾下过去三年里面中国经济的情况,2008年9月份到2009年6月份,通过巨额的投资,以中国经济所谓的“三驾马车”中的两驾——中国制造和内需消费,把中国经济从底层拉起来。
再回头看2011年第四季度的情况,其实跟2008年第三季度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明年有没有机会把“三驾马车”重新拉起来,这是中央政府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2008年9月份到2009年3月份第一轮使用的办法是大量投资,刺激两市繁荣和巨额放贷;第二个环节是2009年7月到12月这半年开始做金融紧缩相关的事情,在中国做事情很麻烦,如果你只看《人民日报》的话会死得很难看;第三轮是发生在2009年12月到今天,这是关于房地产的争论,这个争论的结果是李克强副总理代替温总理成为了房地产领导小组的组长。2008年以来,到今年三年多我们看到的三个阶段的情况,一直发展到今天。
当前经济障碍
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展示出来的境况并不特别,因为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已经发生了七次宏观波动,而现在正处于第八个宏观波动周期中。2010年不是特别关键的年份,2011年也不是特别关键的年份,很多大事会发生在2012年到2013年。我们把1978年、1981年、1984年、1988年、1993年叫做治理整顿之年,后来我们又把1993年、1998年、2004年、2008年叫做宏观调控年。
我们预测未来中国经济时会发现,中国经济如果过热的话会扩大贫富差距,虽然经济发展很快,很多人赚到了钱,但是这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还没有完成。中国现在社保体系里面只有4.5亿人,将近10亿人不在社保体系里面,这帮人会对富人产生剧烈的仇富情绪,所以国家要开始调控——这是经济发展过热的情况。
如果经济过冷又会出现什么情况?那个时候大量的人口会从实体经济中溢出来,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不断加大。所以中国经济一直以来最最危险的年份,都从来不是2009年这样经济过热的年份。中国经济最危险的年份从来都是那些经济过冷的年份,我们现在就处在一个慢慢变冷的时间点上,三驾马车都停了,所以我们要寻找新的引擎。对国民经济来讲,到今天为止我们找不出第四个引擎,这就是宏观经济上的难点。
中国经济以后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发展规律:五年、四年一个周期的波动,十年一个大的萧条,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之前在全球经济史上,中国连续三十年保持GDP增长超过8%,这是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没有一个国家达到过的纪录,只有新加坡保持过29年的这样一个纪录,中国却已经保持32年了。
面向未来,2012年会很微妙,明年会是三个时间点的交叉年:政府换届之年、四万亿的投资效应终结之年、宏观周期的到达之年。而且我们看中国进入到一个长期的通货膨胀通道,从这个时间段可以看得到,中国的物价波动不是短期现象,1978年到1988年中国物价不断上涨,很多人把上世纪八十年代称为物价改革时期,一直到1989年为止,然后进入到1988~1993年这个五年的经济调整时期。
到了2007年,中国进入了长期高物价发展时期,一直到去年年底经济学界才承认中国进入了通货膨胀周期,在此之前我们都说叫通胀预期。但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物价就开始涨了,我认为大概会有十年的物价高速上升时间。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城市化率达到50%,在1978年的时候,中国城市化率就18%,这个数据低于宋朝时期,我们1978年城市化率还不如宋朝。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因为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们每年的房屋建筑总量是全世界的一半,全世界一半的房子建在我们中国,这些房屋建筑相当于俄罗斯国土面积上房屋保有量的总和。
2006年以后,我们每年建一个俄罗斯。我个人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大概会持续15年左右,所以在15年之内,中国的房价要下跌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这是一个大问题。在讨论房地产问题的时候大家会很纠结,房价不断地上涨,财富会向少数人不断聚集,但是房价一旦停止,中国经济发展会失去动力,在未来中国要解决的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公平的问题,就是现在所获得的改革成就,怎么来重新进行利益分配。
未来经济趋势
未来10到15年之内,中国和美国有一次大的较量。2010年有一次财经学家们在一起算账,中国和美国的GDP以美元值做计算的话,如果中国经济保持7%的增长,美国经济保持2.5%的增长,中国经济多久会超过美国?讨论的结果大概是在12到15年,也就是说新一届的政府很有可能在他们结束的时候带领中国经济超过美国。我认为这会成为未来“十八大”以后政府最重要的全民共识。
美国和中国的经济所处的状况有很大的不同,把美国和中国放在一起比很麻烦。美国处在由信息革命向新能源革命、环保革命转型的过程中,奥巴马是很倒霉的一个总统。这很像1980年的处于大转型前的美国,而在之后,1990年美国就发起了信息革命,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
现在中国经济很像那个时间点的美国,会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处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交界点上。我们今天讨论的所有的最佳商业模式,包括最后一场移动互联网,谈的都是制造革命所产生的结果和信息革命怎么样来完成一次交接。我们从来没有谈过技术,到今天为止没有人谈技术,大家都是谈的应用。中国和美国处在完全两个不同时间点上,但中国有可能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这是我的判断。
接着我们来看眼前的宏观调控时期,我们能够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得到。以下是一些我个人的判断:第一,地铁、地产、矿产这些行业仍然活得很好。当前中国最大的投资者是谁,是政府。政府的钱投在这三个地方,所以大量的资金会流入这些行业和这些行业相关的企业;第二个判断是外贸转向内需,其实整个市场从2009年以后,就由外贸转向了内需。
1998年到2008是中国制造的黄金十年,到2009年黄金十年彻底结束掉了。马云这个人命很好,1999年回到杭州办阿里巴巴,中国开始搞外贸。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1999年开始发展,2007年底,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2008发生金融危机,他在香港股票跌得怎么样?但是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不是2007年上市的阿里巴巴了,B2B的业务不再不重要,重要的是支付宝、淘宝,跟内需有关。
从阿里巴巴你可以看得到,2009年以后中国的市场开始转向内需,所以在中国做制造业的人,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靠外贸赚了很多钱,2009年以后这些制造业企业都需要进行内外贸的平衡。转向内贸的话,他的模型跟1998年以前做制造业完全不同。
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好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其实都在这个配置上,就是我们用信息革命的模式全面再造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当前没有夕阳产业,无论做袜子、做衬衫、做IT、做汽车,哪个行业都是朝阳产业。所有的变革、所有的创新都会发生在用信息再造我们未来的企业的那惊险一跳上。
我提供几个建议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做参考:第一是把握好三个周期,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产业变革周期和宏观波动周期;第二是面向未来的企业再造;第三是互联网化;第四是服务增值;第五是资本嫁接。
最后跟大家分享两句话,都是德鲁克的。第一句是:“什么是成熟企业?经历两次成长危机的企业才算得上是成熟的企业。”第二句是德鲁克去世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说的一句话。别人问他:“你说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好企业?”德鲁克说:“只有鞋子是真实的。”
当时我看到这句话非常感动,我们所有做企业的人就像一个做鞋子的鞋匠。我们对一个鞋匠的评价标准会有很多,比如他做了全世界最多的鞋子,他做的鞋子在全世界做得最贵等,但是德鲁克告诉我们其实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做了一双鞋子,你卖给了一个人,他穿在脚上是不是感到很舒服。如果他感到很舒服,那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