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2024-09-17

以自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精选16篇)

1.以自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一

在班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渴望。有的人渴望幸福,有的人渴望快乐,还有的人渴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而我渴望的是自由。

在我小时候,我就有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团:别的小朋友都能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玩耍,而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玩,自己要上各种兴趣班,还要在家看书、做习题。有几次我想反抗,妈妈却对我说这是为我好,我真是比吃了黄连还苦,心里的冤屈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对我来说,家是一个监狱。同学们来找我玩,没有特殊情况总是待在家里做习题,忽然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原来是我的同学余哲来找我打羽毛球,于是我打电话给正在散步的爸爸妈妈。爸爸说:“快做,再做一张科学试卷再去玩。”妈妈更狠,说:“不许出去,看书等我们回来。”我失望地对余哲说:“对不起,我不能出去了。”这时,我真恨不得跑出去玩个痛快!唉,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呢!

晚上,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我真希望妈妈能给我自由,哪怕一天也好啊!

2.以自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二

关键词:自由,约定,公意,法律

对于卢梭, 有人赞颂他是“现代民主的奠基人”, 也有人批评他是“伪民主真独裁的发明人”, 罗素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现实, 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无论是否有争议, 对于卢梭, 我们都不应轻信任何人的评论, 也不能迷信卢梭, 而是应该更主动、更深入地阅读原著, 去反思:“卢梭, 鼓舞今人的是什么”, 而什么又是启蒙思想“幼稚”的错误。

《社会契约论》的副题是“政治权利的原理”, 是卢梭完整地阐述其政治哲学思想的著作。书中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表达了卢梭的内心困惑, 也是他写作的问题来源。细读了《社会契约论》及卢梭的相关著作, 笔者认为, 自由是卢梭政治哲学的基础, 更具体的表现为卢梭眼中法律的基础。卢梭的论述层层推进、感情充沛, 将我们一步步带入他的理想王国, 我们阅读时既要动情又要用脑, 既要与他共鸣又不能为他迷恋, 下文中笔者梳理了阅读思路, 与读者共勉。

一、以自由为基础的“约定”

卢梭在第一卷开篇提到了他的问题意识, 简而言之就是要找到一种既能满足现实需要又具有一定正义价值的社会秩序。卢梭不同于莫尔, 试图脱离现实建立“乌托邦”, 也不同于霍布斯等等, 为现实社会称颂, 他以改革的态度对待现实社会, 卢梭自认找到了良方:“约定”。在得出结论之前, 卢梭否定了天然的权威和强力, 否定了奴隶制, 否定的基础在于卢梭认为人生而平等且享有权利, 人生而自由。卢梭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答案是“约定”, 但理由却是很明显的, “约定”的概念最早产生于私法之中, 其关键在于协商。处于奴役状态下的奴隶主和奴隶有协商的可能吗?答案很明显是否定的, 因为只有奴隶主命令奴隶去做什么, 奴隶不能为自己的权利提出反对意见, 因而也就不存在协商和“约定”了, 所以只有自由的人根据自己自由的愿望才能有可能协商, 达成“约定”。

二、以自由为基础的“公意”和“最初的约定”

但是“约定”还不足以阐明法律, 法律不仅要体现合意, 更要体现普遍意志, 这又必须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 必须从“社会的真正基础”说起。

首先, 社会是由自由的个人通过“公意”组建的。卢梭将自然状态中的人看做是没有交集的, 孤单的, 当自然状态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类如果不团结, 将面临被消灭。所以人类是为了自己能适应环境而自由选择进入社会, 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 联接在一起是因为他们自己认为这样比较好或者说比较划算。选择进入社会状态是为了实现个人幸福, 而当众多个人的这种愿望达成共识, 那么这些人就会基于这一共识而组织起来形成社会, 而这个共识, 即“最初的约定”也即一种众人之间的约定———“公意”。社会不只是物理上的个人集合, 更是精神的共同体。

其次, 这个约定必须在实现“共同幸福”的同时维护个人在进入社会状态前的所享有的自由。如何做到?卢梭的答案在于:“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卢梭的答案不同于前人的是, 将“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然而这种“一切权利”却不是全部的财产, 一定的私有财产正是实现个人自由的保障和体现。

因此, 人们自由选择并通过“公意”形成社会, “公意”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基础性法律, 这就是卢梭所言法律是“社会结合的条件”而不是结果的含义。

三、以自由为基础的法律

进入了社会状态之后, 某一共同体会基于其“最初的约定”来制定更多的法律, 但是这些法律却与“最初的约定”有一定的差别。在“最初的约定”中, 众人的共识是百分百的, 如果有少数人不服从, 他可以脱离这一共同体;而之后形成的“公意”则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共识, 所有公众都有义务服从由“公意”形成的法律。这一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进入社会状态之后, 自由将不再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由了, 自然状态下的自由是指一种本能, 是生理的冲动, 社会状态下的自由是有道德地理性地行事, 它有底线和目标, 那就是“最初的约定”。

人们应该以社会状态下的自由去行使立法权。当然在社会状态下也会产生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同的少数人的意见, 然而这些意见都不是个体利益的表现, 而是对公意的预测, 当某一意见不被大数人所同意时, 只能表明是少数人估计错了, 所以他们必须要服从多数人所提出的意见, 并由此而形成法律。一旦形成了法律, 无论是同意这一提议的人还是当初持反对意见的人都必须服从。

然而, 少数服从多数下的法律“必须假定公意一切特征仍然存在于多数当中”。“公意”不可能是错的, 但是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就能代表公意。这是因为“人民永远是希望自己幸福的, 但是人民自己却并不能永远都看得出什么是幸福。公意永远是正确的, 但是那指导着公意的判断并不永远都是明智的。”个人与公众都需要被指引, 个人需要被指引“以自己的意志顺从自己的理智”, 公众需要被指引“学会认识自己 (个人) 所愿望的事物”。而这个指引就是“立法者”。“立法者”是保证“众意”能正确表达“公意”的关键。“立法者”在订立“最初的约定”时就已经存在, 社会形成之后也继续存在。它是一种不偏不倚的无形的权威, 但这一权威并非源于人们深思熟虑之后的同意, 也并不源于人们因为害怕惩罚的服从, 人们自觉地天然地服从于它。它足以改变人性, 将自然状态下的人改造成社会状态下的人。卢梭通过举例论证和逻辑分析, 拥有这种力量的“立法者”只能是宗教, 而且只能是卢梭对宗教分类里的“公民的宗教”, 但是, 又不是任何一种符合“公民的宗教”性质的已有的宗教。卢梭经常改宗, 但这并不能表明卢梭的信仰不虔诚, 无论是加尔文教还是天主教, 都不是卢梭信仰的表达。我们可以从卢梭给一位贵妇写的信中体会他的信仰:“啊, 夫人!有时候我独处书斋, 双手紧扣住眼睛, 或是在夜色昏暗当中, 我认为并没有神。但是望一望那边:太阳在升起, 冲开笼罩大地的薄雾, 显露出大自然的绚烂惊人的景色, 这一霎那也从我的灵魂中驱散全部疑云。我重新找到我的信念、我的神、和我对他的信仰。我要赞美他, 崇拜他, 我在他面前匍匐低头。”卢梭信仰的可以说是对自然自发的热爱, 自然就是他的神, 一定程度的自发的善就是他的教条。虽然这是他个人的信仰或者说情感, 但他却想让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这种情感, 建立这样的信仰。他希望的宗教是一种来自于人类自由情感的善。

所以, 在社会形成之后, 法律形成和保障法律能体现“公意”需要的是社会状态的自由和指导法律制定的“立法者”———来自内心自由的“公民的宗教”。

四、小结

综上, “约定”、“最初的约定”和法律三个方面都是由自由而来, 并且这也是三个层面, 它们层层巩固了以自由为基础的法律的论点:“约定”源于自由, 所以作为一种约定的“公意”有了自由的基础, 并且是社会形成的“最初的约定”, 社会状态下, 保障法律能体现“公意”的是最为自然的善。

上述是笔者对卢梭法律观的认识, 但这并不代表赞成。不赞成的原因不再是其专制集权基础, 而是因为作为这种法律观基础的自由如此纯粹, 如此不可抓摸, 不可测量, 不可评价, 以至于被误解、被利用, 被人有意无意地以“自由”之名侵犯真正的自由。这是一位善良的政治哲学家的内心追问, 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和整个社会的政治信条。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2][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高修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 (下卷) [M].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4][德]恩斯特·卡西勒.卢梭问题[M].王春华.江苏:译林出版社, 2009.

[5]田心, 卢梭.鼓舞今人的是什么[J].中国青年报, 2012 (7) .

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自由发展 篇三

关键词:自由发展 英语课堂

自由的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自由的英语课堂应是教师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参与视角来设计教学环节。笔者以Unit7 《Chinese festivals》第二课时的几个环节为例,阐述了对自由课堂的理解。

一、在Revision环节中,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意愿

笔者的初次设计是教师展示Story time的四幅节日图片,问学生:“What festivals are they? ”

学生回答:“Spring Festival,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ouble Ninth Festival。”然后,教师依次出示各图片和文本填空,让学生依据图片和文本提示来补全填空,复述Story time 的内容。这一环节看似流畅、清晰,但是学生完全依据教师的预设进行复习,整个学习过程缺少自主性,成了背诵Story time。

笔者修改了教学设计,先展示Story time的四幅节日图片,问学生:“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y?” 幻灯片上给出提示: “I like...,I usually...,I eat....”

在修改后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性,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在语言表达上也比较自由,更拓展了课外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表达意愿,学生可以选择表达自己喜欢的节日,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情感,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在新单词教学环节中,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

笔者的初次设计是出示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并配上相应单词的缩写,让学生找规律,然后由教师总结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参与面也不够,只有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找出了缩写规律,其他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这样大大降低了整体学习的效率。

笔者修改了教学设计,先在黑板上写了12个月份的单词,让学生排序,找一找识记12个月份的技巧和方法。然后,笔者说:“So many months. It is difficult to remember. Do you have a special way?”引导学生识记缩写的月份,并写一写。最后,笔者让学生观察,总结规律。

在第二次的修改中,笔者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面,教师不再直接出示单词,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单词排序,找出识记规律,总结缩写规律等。这样层层递进,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总结规律,每位学生不仅获得了实践体验,而且参与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

三、在Fun time教学环节中,激活学生自主思考的发散性

笔者的初次设计是教师直接出示季节, 并问学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是由哪几个月组成的?然后让同桌选择一个季节进行对话练习。这个环节学生看似有选择季节的主动权,但这仅仅是一种很浅浮的自主选择或是自主学习,学生缺少有深度地思考,而是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机械性的操练,许多问题可能并不是学生想问的问题,或许学生心中还有自己的问题想问。

笔者修改了教学设计,先提示不同的季节由不同的月份组成,并提问:“Whens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确定每个季节的月份后,笔者引导学生描述季节的各个方面,然后板书:time,weather,fruit,feeling,eating,plants等。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提出一系列问题,如“Whens spring? ”“How do you feel in spring?”学生可以选择问题,并与同桌进行对话练习,最后进行文本的延伸拓展。

第二次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显然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如问题的提出。首先,由教师引导如何谈论季节,让学生先描绘季节,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然后,教师从学生的总结归纳中找到问题点,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层次性;最后,学生可以围绕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拓展性对话,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多维性。

总的来说,自由发展的英语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设计可促使学生自由发展的教学环节。

4.以自由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我出神地看着,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瑞恒,快点,时间到了,要去补习英语了。”唉,妈妈又在催促,我又要去补习了。

从五年级开始,妈妈就给我报了许多的补习班,周末都被占满了,连写周末作业的时间都少得可怜。而用妈妈的话来讲,就是:“周末难得有时间,还是多用来学习才好。语数英科要全面发展,一科都不能落下。等你上了初中,0.5分都会差几十名,所以现在要努力,以后会更艰苦。写作业的话,你要开始习惯一下写作业速度加快一些。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只要我一提出意见,父母就会用一大堆的理由来搪塞我。天天喜欢拿我和别人比较。我知道这些都是为我好,可是,天天上这么多课程,不但要写学校的作业,还有许多的额外作业,我是人,我也会累,也需要休息的呀!

每天晚上写作业都写到很晚,一到周末或节假日,都有上不完的课。每天都像一个被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工作,我都腻烦了这种生活。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我像一只被困在笼里的鸟儿,我望着窗外的蓝天,我多渴望在蓝天下翱翔。唉!又要去上课了。

5.以自由为话题作文 篇五

手捏着鸟儿的双翼,一时不知如何处置,既怕它跑了,又怕它受伤,又怕剪了双翅羽毛损了它的美丽。于是一手拿着乌儿,一手为它预备了一个简单的笼子,备足了饮食,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小鸟放在其中。

我时不时地观看几眼。它已失去了本有的机灵,无精打采的伏在笼底,微闭着眼晴垂头丧气。可能是因为刚刚被捉,心有余悸所致,于是不再管它。心想它如今不需要劳力就能饮食无忧,不需搭窝就能遮风挡雨,只要不再有惊吓和伤害,再过段时间它就能精神恢复,欢唱雀跃,展示其一切美丽供我欣赏。

第二天早上,我没听到它有任何动静,于是起床来到笼前观看,实令我大失所望。谁知它任凭污水溅湿羽毛,萎缩在饮水器沿上,象遭瘟似的无任何生机,一切原有的美丽荡然无存,心想过不了两天它就可能要死去。

我心生怜悯之心,打开了笼盖。它猛地睁开了眼晴,环顾了下四围,顺着从上而来的光线眺望天空,没等我反应过来,它已猛然而吃力地飞出了牢笼。浸湿的羽毛已使它不能高飞,它飞到地上,迅速蹦跳着寻找藏身之处,然后稍加休整,马上吃力地飞上窗台一一飞上雨搭一一飞上屋檐一一飞上层顶一一飞入自由之神的怀抱。

6.关于以自由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篇六

鲨鱼能在江河里畅游;雄鹰能在长空中翱翔;野兽能在丛林中奔跑……而我却在世界上感悟自由,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我喜欢独处。闷来听风啸,闲时望天穹,落个自在逍遥。

我向往着自由。常常站在窗前仰望天空上的云朵,显得若隐若现。时而,云群随着风轻轻、缓缓地挪移;时而,晴空万里,只有一点儿云丝在碧蓝的“天海”中漂泊,不一会儿就消失了;时而,云朵们来回飘荡,似乎在互相嬉戏着……望着这变化莫测的“云海”,我就想变成一只雄鹰飞入天穹与云朵们游戏,让自己忘乎一切烦恼:一会儿直冲云霄,一会儿绕着云群而盘旋……这一切是多么的逍遥,我想这就是自由。

我向往着自由。不时,微闭双眼,将自身置之于一个无人的世界。用心去迎接一位特殊的客人——风。风既没有花容月貌,也没有芳香的气息,只有那无形的身躯随处飘荡,四海为家。我静下心来感受着风,仿佛已经听到它的声音。顿时,在我幻想的世界中出现了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它随风飘向四方,我似乎已闻到蒲公英那淡淡的清香:它飞过崇山峻岭,经过茂盛的丛林,掠过江和湖海……最终在大草原上安身了,我幻想着:我要是能成为那棵蒲公英,这也正是自由。

我向往成为一朵云、一只鹰、,甚至一棵弱小的蒲公英。我想着它们有说不出的滋味。如今的家长为了孩子们能学多鞋本领,最终成材,不惜重金让孩子多学知识,就连三岁就送入启蒙教育班……虽然家长们是用心良苦,但我们学生呢?背着沉甸甸的书包,里面装的不单有书,更多的还是父母寄托的希望!这如同泰山般重的希望,压在我们稚幼的双肩上,能受得了吗? 我向往自由,向往着能快乐地学习、生活。

渴望自由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小鸟不愿呆在笼子里,渴望翱翔天空;海浪不愿只居住在大海,渴望到外面去闯荡;动物都渴望自由,更何况我们是人类呢!

“快快,要迟到了,你快点!”在朦胧的睡梦中我被妈妈吵醒。“今天是周末,又不用去上学,让我多睡会!”我眯着眼说着,“我帮你报了数学兴趣班、作文班、英语班、美术班、书法班……第一天去,不要迟到。”妈妈催促着。我听到这,大吃一惊。嘀咕着:“我又不笨,干嘛要去那么多兴趣班!”妈妈有着一双‘顺风耳’,不论我说什么她都能听见。“哎,不论干什么都没有经过自己的意见,而且每天都是要学习,没有一天是轻松的。”我心里为此而烦恼,没有自由,没有快乐,整天面对书本,乏味。“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家长知道吗?唉”

有一次,我偷偷的溜出家,去公园散步,这时,我听见几位老奶奶和老爷爷在谈论他们幼时的快乐。老奶奶看起来很慈祥,可没有人知道她是个调皮的机灵鬼,她说:“以前小时候,我经常不读书爱去恶整男孩子,现在想起来我才知道那时是多么快乐,现在老了,玩不动了!”而老爷爷看起来像个恶霸,但是他的小时候是那么的用工读书;他充满回忆的说:“以前,我每年都拿第一,都是最好的,现在老了,记忆力衰退了,唉!真怀念!”听到这些,我才明白他们的童年都成了回忆,而我们却没有自由,唉!

时间剥夺人们的快乐,长辈剥夺我们的自由。母亲唠叨过去,我们却被‘软禁’。谁能够还我们自由?自由女神啊,你会给我们自由吗?

我想要自由

有这样一个习惯,每个人在生日上,都可以许下自己的愿望,这样就可以实现。我的生日也不例外,而我许下的愿望是----自由。

我可不可以拥有自由呢?我真的是受够了,我不再是跟着你们脚步的丫头了,我有自己的主见。可不可以不再任由你们摆布?挫折,我想自己去体会,可不可以给我这个机会?真的,有时候我竟然会觉得自己活够了,感觉自己到哪都是不受欢迎的,多余的。我知道,我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知道,我什么都不是;我知道,我连活着都要依靠家里。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再怎么无能,我也拥有属于我的骄傲,你可以选择不理睬,也可以选择无视它的存在,但是你没有权力扼杀我的骄傲,仅有的骄傲。

我想要自由。可以和朋友约在一起玩,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带着”公平“两个字去争论问题的对与错。不用再去绞尽脑汁去想该怎么藏好自己的日记本,生怕自己的隐私公布于众;不用再随身携带着手机,生怕短信息又被偷窥;不用再在家里也像个小偷一样的过着小心翼翼的生活。请给我自由,童年已成为了过去式,我也不必再去追究,但我未来的路还很长。请给我自由,让我拥有者独享的小秘密,过着能为自己的事烦恼的生活。请给我自由,让我有可以和朋友一起谈心的机会。自由,我要自由。

生活又多无奈?现在的我坐在阳台一角,时不时看看窗外的景色,这么美的意境下,如何看出十七的我内心承载着多么沉重的压力?在别人看来,我很幸福,只因为别人都是局外人。我想,我一直在等,等能够被理解的那一天,真的有那么一天吗?这又是一个令人无语的疑问。

7.以自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七

关键词:叙事时间,逆时序,叙事频率,时间畸变

1 影片叙事时间

时间在电影叙事中是一个相当重要和复杂的概念。如何改变与组织故事的时间也成为导演叙事的关键。

热奈特曾从叙事话语的角度对叙事时间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指出,叙事作品中的时间具有双重性,具有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差异。故事时间,是指所叙述事件发生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叙述时间,是指用于叙述事件的文本时间。

本事时间是虚构出来的艺术时间,呈现封闭性的时间特点。本文时间是故事中编导设定时间。影片《我的父亲母亲》将本是时间框定在了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后,本文时间大部分被置放于20世纪50年代,少部分被安排在了20世纪90年代,整体上影片《我的父亲母亲》的时空运动过程轨迹为由90年代回溯至20世纪50年代来展现影片的主要情节和主旨。

2 影片叙事进程中的时间重构

叙事与时间的关系总是那么微妙,有人说“叙事是对神秘的、易逝的时间的凝固与保存”,也有人说“叙事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在时间叙事中,叙事进程中的时间重构主要跟时序、叙事频率、时间畸变三者有着密切关联。

2.1 溯回:逆时叙述的采用

叙事学中的时序研究,主要是指电影故事中的编年时间顺序和这些事件在电影文本中排列的时间顺序之间的关系。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主要运用了逆时序运动轨迹中的闪回,采用外部闪回对故事进行安排,叙述者有意从最后讲起,对往事进行追溯,这种追叙不仅扩展了故事的时空,而且省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叙述,使结构更加紧凑。

总的来说,导演张艺谋用颇为复杂的时空交叠式结构,一改传统的时间叙述方式,以后的人——“我”,讲述父亲母亲爱情史的形式铺展开,形成一种存在于“我”意识流中的由现在与过去时态交错、回溯、重叠的立体结构式“心理时间”,以“我”的思想活动和内心感受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2 复刻:叙述频率的画面呈现

叙述频率,即“一个事件出现在故事中的次数与该事件出现在文本中的叙述(或提及)次数之间的关系。”在本片的叙事进程中,采用了重复叙述,几次发生、几次事件的叙述频率,使影片获得了结构上的呼应和统一。

影片中一幅幅唯美恬静的画面:招娣来回奔跑的金黄淡雅的田野,骆长余护送孩子回家的弯曲延伸的道路,教室内朗朗读书声,这些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彩色画面。尤其是六次奔跑的镜头,它们一方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进一步讲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外在依据。

2.3 幻化:时间畸变的发生

在电影中,导演可以通过对时间结构安排和再现形式的表现,实现物理性时间和人物心理时间的深层把握,以便来表达主题,深化内涵,而时间畸变是一切虚构叙事,尤其是电影叙事的中心环节。

影片中对于父母亲爱情故事叙事的展开、推进与高潮都是借助于时间畸变来完成的。任何叙事的开头都巧妙地遮盖了源头的缺失所造成的空白。影片的开头用画外音呈现第一人称的叙事形态,这时导演给我们一种虚记忆,让故事的开头既作为叙事的一部分身处文本之内,又作为先于故事存在而又身处故事之外,然后顺着叙述者“我”叙事的线条一步步回溯,引起无穷无尽的回退,然后跟着“我”的叙述进入影片。

影片开篇以儿子的内心独白作为画外音,加上黑白影调讲述“我”回家原因和父亲去世的现状,让人倍感凄凉。随即以开端时间为起点的叙述方式开始了对现状的演绎,紧接着运用了“混合闪回”:“我”看着当年父母亲的照片,陷入沉思,此时凄婉唯美的音调声响起,跟随“我”的讲述,画面色调由黑白转入彩色,叙述即偏离现实叙述故事层去追溯过去,进入父亲和母亲年轻时恋爱的过程,倒叙开始,画面中父亲搭乘的马车自远方奔来,这是第一次时间畸变,影片的核心叙事也借助这次时间畸变得以开展;第二次的时间畸变开始于母亲守在路边等候父亲归来后,“我”以一句“这就是父亲和母亲的故事”使声音和画面有序衔接,让观众对影像画面产生了认同感,潜意识里跟随人物的视角进行情感体验。

在《我的父亲母亲》中,我们看到了作为儿子对父母纯真爱情的情感叙述。可以看到,整个叙述过程是对过去记忆的再现,影片的时间链条不断被作者打断,,是对过去记忆的重复再现,更体现了叙事进程中的时间重构。

参考文献

8.以自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40-02

“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诗句真实地反映了现今学生的写作状态。“愁”是学生作文的写照,“新词”如何赋,“说”又如何打开束缚的枷锁?笔者认为,这需要给写作一定的自由度。传统的作文教学受应试理念、工具性的限制,大多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或拘泥课本、脱离生活、毫无新意,或从句式到篇章结构千人一面。这不但助长了假、大、空的文风,而且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给予作文教学一定的自由度及生长空间,不仅能够解放作文教学,而且也是作文教学追求的价值。

下面,笔者以《鲜花》作文教学为例,从命题、选材和表达等方面谈谈如何拓展作文教学的自由度。

一、命题自由

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对文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命题作文,变成了命令学生作文,进而引发畏难的情绪,导致学生看题色变。笔者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少写命题作文。写什么,让学生有话可说,是第一要义。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先生说过:“写自己熟悉的,这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永远是一句正确的话。”生活处处有作文,生活中的素材应该是小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时,习作的内容就能展现出个性。教师如果能够走进学生的生活,独具匠心地策划好一个个作文主题,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师通过师生对话导入作文教学如下。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生活中常见的礼物。(展示礼盒)谁来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变形金刚、毛绒玩具……

师(打开礼盒):你们看,哦,原来是一束——

生:鲜花。

(板书:鲜花)

师:这束鲜花在你眼前,难道你不想说些什么吗?

生:好香啊!

师:请你赞美它两句吧!

生1:真是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生2:我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

师:这一束美丽的鲜花令这位同学想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那么,这束鲜花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二、选材自由

清代学者刘大櫆就材料与文章的关系在《论文偶记》中有如下阐述:“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凤尽垩手段,何处设施?”而在作文实践中,学生感到最头痛的恰恰正是选材问题。笔者认为,选择素材应给予自由,即制约少、范围宽,且打破固定的条框约束,学生可以根据对材料的认识,自由地观察与体验,想象与联想,生发与链接。

师:这束鲜花,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看到了这束花中有几朵康乃馨,我想到了母亲。

师:母亲,多么亲切的词语呀,你是怎么想到?

生1:前几天是母亲节,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到花店为妈妈挑选了九枝康乃馨,代表着我爱妈妈的心天长地久。

师:鲜花可以送人,表达情意。(板书:人)

师:还有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生2:有。一次我二姨生病了,我们全家去医院看望她,就送了一束鲜花给她。

师:鲜花表达了什么心意?

生2:希望她早日康复。

师:刚刚这位女生,还记得将鲜花送给妈妈时,妈妈是什么反应吗?

生1:妈妈把我紧紧搂住,嘴里不住的说着“谢谢乖女儿,你真的长大了”。

师:刚刚这位男生,还记得将鲜花送给二姨时,她是什么反应吗?

生2:她很高兴,脸上的笑容就像我送她的鲜花一样灿烂。

师:你们想到的是与花相关的故事,相信这些故事一定都很美好。(板书:事)

生3:我看到这束鲜花想起的是衬托着鲜花的花瓶。

师:你为什么想到花瓶?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物)

生3:如果鲜花是烛光,花瓶便是烛台;如果鲜花是白云,花瓶便是蓝天。花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呵护着鲜花,自己永远沉默无语,它拥有的是静寂的美。

师:你的语言如诗般优美,把它写下来一定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

生4:我想起了春天,花儿们一朵朵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师:看到鲜花会想起美好的春光。(板书:景)这花儿们如何争、斗,要是能写出一个童话故事来说不定会很有新意。

生5:我想到了一句话:生如夏花之美丽,死如秋叶之静美。

师:同学们由这束鲜花想了这么多,或想到人,或想到事、物、景,同学们的发言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睿智和丰富的情感,而且可能还远远不止这些,或许我们还能有更多的思索。

师:同学们,我发现我们的课堂上还有一朵花,你们看,你们思维的碰撞,开出的不正也是一朵绚烂的“花”吗?

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围绕同一个思维对象进行多方面、多渠道思考的思维方式。思维成功与否关系着写作的成败,开动思维多向发散,同一材料或同一个话题,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发现事物的内蕴和意义,可以让学生思路洞开、思如泉涌、下笔千言。从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到,在自由选材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学生所思所想进行概括、归纳,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强调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等写作方法与技巧,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自然、灵动地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教学做到了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

三、表达自由

一束鲜花创造了一个境界,使作文课产生了美妙的“化学反应”,让学生调动起心里的感受,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选择的文体既要根据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需要,又要切合自身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自定文体,或编述故事、记叙经历,或抒发感情、发表议论,或临摹写真、展开想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命题的能力,并对学生的命题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这样,习作的内容才会更加鲜活而富有个性。

师:同学们,这束鲜花给予我们许多的联想和感悟。这就是宝贵的创作灵感啊!抓住灵感,写下来的定会是妙笔生花之作!

师:写之前,如果有个合适的题目会更好。那么你的文章准备取个什么题目?(相机提示:新、奇、简、明)

师:你想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呢?

从作文成稿、修改到定稿,这一作文教学给了学生自由的思想空间。“一束鲜花”考量了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与发现,更难得的是,学生用如花般的心灵深刻地思考与感悟,将“鲜花”这一话题演绎得非常精彩。

9.以坚持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九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去爬泰山。众所周知,泰山,至于壮观的莫过于日出了,我们去的时候,不多不少。正是365天前,那时与现在一样正值中秋节,本来处于秋天,泰安市又刚下过雨,“高处不胜寒”啊!我站在泰山脚下,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怵。

上山了,本来在山脚下,向上爬还挺轻松的,可是一到十八盘,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怎么也抬不起来。向上爬吧,实在太累了,向下爬吧,有下去的功夫都上来啦。于是我毅然选择了前者。

在汗水和泪水的洗礼中。我终于爬上了高耸入云的玉皇顶。费尽自己的洪荒之力才坐上最高的岩石,等日出的那一刻。

汗刚一落,我觉得凉意入骨。我一把拉住挑山工叔叔的衣服。问他:“叔叔,今天太阳出不出?”结果连他也不知道!我现在真是“饥寒交迫”。

随着时间的推迟,山顶上的人越来越少了,逐渐变得屈指可数,又经过了一段漫长的等待时间,终于,天边变红了!我焦急地等待着太阳,一分钟,两分钟

10.以快乐的成果为话题叙事作文 篇十

每天,游泳池总是热闹非凡。游泳池里有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有充满活力的青年人,还有身板硬朗的老年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一个70多岁的老爷爷。他每次来到游泳池,活动活动后,就开始游泳,一口气就游上十几二十个来回。上岸时,根本看不出那老爷爷游泳累的痕迹,让许多年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和表弟刚下水,一股水的香味扑面而来。表弟提议:“我们在水里比赛闭气,看谁在水里呆的时间长,好不好?”“好呀!”我胸有成竹地说(因为我经常练)。说比就比,戴好潜水镜,“一,二,三!”我们深吸了一口气,便一起把头埋到水里去。过了一会儿,呀!我快憋不住了!我心里默默念着:忍住!忍住!这时,我看见表弟起来了,好耶!我赢了!我连忙把头抬起来。我骄傲地对表弟说:“怎么样,我厉害吧!”看着表弟那垂头丧气的样子,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还练了一个绝招呢──在水底打坐。刚开始,表弟提议道:“我们来练练在水里打坐吧!”“不!这样不好玩儿,还是在水底打坐吧!”“好哇!好哇!”表弟高兴地喊到。一开始,我先让表弟把我踩到水底之后我再开始打坐。往下沉的时候,我有些忍不住了,便吐了些气出来。就在我吐出气之后,我沉得更快了。

我从水里起来后想:要不然我试试在水里把气都吐出来可能就会自己往下沉了。想着我便又下水去了。在水里,我连忙把气全都吐了出来,过了好一会儿,我真的自己沉到水底去了。到水面上的时候我想:我既然能在水里吐气,何不试试先把气吐完了再下水呢。想着,我就先把气全吐了出来,便又马上下水去了。我一下水,这次沉得更加快了。我借着前边沉到水底的经验终于能在水中自如地打坐了。好耶!我成功了!后来我们还认识了一个伯伯,我们又比在水中闭气,最后还是我赢了,哪个伯伯第二,表弟第三,我真开心呀!最后,我们要走了,我们还是依依不舍的,真想就一直呆在游泳池里玩了。

11.以底线为话题的写作指导 篇十一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 以“底线”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写作指导:

要就该作文材料写出一篇出色的文章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选定立意时, 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能体现材料、话题的本质意义, 在准确的基础上追求新颖、高远和深刻, 自己有话可说。

底线的内涵是什么?底线是最低限度, 是不可以逾越一步的界限。它关系到自身行为的一个需要固守的界限。比如信仰、道德、良知、人格等等, 这些做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就是人生的底线。譬如说对待亲情很珍惜, 对待爱情不背叛, 成就事业靠实力, 所得金钱要合法等等, 皆是人生底线。陶渊明、朱自清、齐白石因为把握住了做人的底线, 而名垂青史;秦桧、汪精卫因为失守了做人的底线而遗臭万年。这些是历史事实性材料。剽窃抄袭, 官员公款赌博、庇护走私;医生销售假药、索要红包;商人偷税漏税、伪造假账, 这些是现实性反面事实材料。现实生活中, 做人或做事不可逾越一定的规则或最低限度, 超越或突破了, 就会付出代价。

“道德底线”在不同的领域、场合, 对于不同的人, 情况是不同的。应该具体分析出哪一种道德。如守信、爱国、忠诚、善良、仁厚、能关爱别人、有奉献精神等。坚守人格底线, 具体分析出是维护自身的尊严, 坚持自己的追求, 志趣, 信仰, 原则等。坚守伦理底线则应分析出恪守孝道, 虎毒尚不食子之类。坚守伦理底线则应分析出恪守孝道, 虎毒尚不食子之类。就道德、伦理、人格、做人而言, 底线就是做人的基石, 就是处事的最基本的准则, 也是人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假如我们为公众设定一个过高的道德底线, 结果会怎样?汶川地震后, 有人心怀大情大义, 舍弃一切去救灾。他们的美德值得敬重, 也可鼓励每一个人都向他们看齐。但是, 我们不能强制每个人都必须做到舍己为人, 因为那是道德上限。我们只能要求一个人必须做到坚守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毕竟是在极端情况下也不得逾越的红线;在正常情况下, 在可能达到更高标准的时候, 我们需要追求, 需要超越。卓越的人格和完美的人生, 呼唤着超越。我们没有完美的人格, 但我们可以站在道德的底线上, 向着更高的高度攀升。

其次, 设置好的分论点, 论证才能形成严密的逻辑链。

当一篇议论文立意明确之后, 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 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 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常规的分析法, 即面对中心论点, 可以提一些问题, 如“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就此列出分论点, 然后再进行筛选。

从“是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对金钱坚决说不, 这是良知的底线;敢于质疑权威, 坚持事实, 这是求知的底线;一心为民, 精忠报国, 这是为官的底线。从“为什么”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1) 守住自己的底线, 创造人生的辉煌;守住自己的底线, 缔造企业的传奇;守住自己的底线, 铸造了民族的傲骨。 (2) 坚持自己的底线, 方可赢得他人的尊重;坚持一名企业家的底线, 方可赢得人们的认可和赞誉;坚守良知的底线, 方可赢得自己精神上的解脱。 (3) 因为坚守诚信道德底线, 成就了商鞅变法的壮举;因为坚守诚信道德底线, 成就了海尔企业跨国公司的梦想;因为坚守诚信道德底线, 成就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4) 坚守道德底线, 为自己赢得荣誉;坚守道德底线, 为企业谋求利益;坚守道德底线, 为国家赢来别国的尊敬。从“怎么办”的角度设置分论点: (1) 坚守底线, 需要破茧成蝶的耐心;坚守底线, 需要舍己为人的勇敢;坚守底线, 需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心。 (2) 底线, 需要我们用坚韧的毅力去坚持;底线, 需要我们用奉献自我去支持;底线, 需要我们挑战自我去打破。 (3) 坚守道德底线需要一颗诚实的心;坚守道德底线需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坚守道德底线需要不畏死的精神。 (4) 坚持自己的底线, 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自己的底线, 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坚持自己的底线, 需要我们执着自信。

12.初一叙事作文以风为话题的作文 篇十二

题的作文[1]

以风为话题的作文_微风习习

打开窗户后,我很残忍地将一滩水在玻璃板上抹开,薄薄的水面反射着耀眼的金光。现在满足了能让水快速蒸发的三个条件:液表空气流动速度快;液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温度高。

水在玻璃板上痛苦地萎缩,我漠然地看着空气是怎样一口一口将他吞噬掉,幻想着自己也渐渐透明,融入空气,在人世间消失,化作一丝风,穿梭在温暖的缝隙间。

很奇怪的想法,对吗?我本就是一个奇怪的女生,一个很奇怪的女生。快要考试时,我总会抱怨“烦死了”。同桌的男生听后答:“那你去死好了。”我很认真地盯着他,“如果死不痛苦的话,我会的。”惊得他无话可说。

渐渐长大了,更喜欢抱怨了,却明白了人越长大就会对人世间有越多的挂牵,每一丝都是一个包袱,我们最终会有三种结果:发挥潜能,轻松生活;艰难地背着;不忍重负,倒下。这也是三种人生。

有压力,是因为活着;会痛苦,是因为我们有感情。多愁善感的“80后”和“90后”啊,我们可以抱怨活得有多辛苦,但决不可以放弃生命。因为每个人都是向上帝贷款才获得生命,应该还请所欠下的一切。我们都是责任心强的人,对吧?所以,要记住,人活着,是要来受苦,不是享福,如果你尚不能制造快乐。

我得承认,我不会制造快乐,我宁愿放纵自己的感情。不高兴的时候,忧伤的感觉像是软弱的花瓣;高兴的时候,欢悦的心情胜似午后的阳光,现在我想做一个真的我,尽管早已迷失了原本的影子。

迷失了影子,是因为我一直在追求完美:宽容、善良、好学、刻苦……我知道,每一株花都是由血和泪浇灌而成,所以坚持着一路走来。

小学毕业后,要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我真正地彻底把所有的刺都收了回来。要宽容大度,所以要在别人很过分地当面乱翻我的东西时也忍住火气;要乐于助人,所以会借东西给明知破坏力很强的人;要任劳任怨,所以要替迟来的同学多干一倍的活……

沉默,会积蓄更多的能量。

我很疯狂地瞬间对一个人翻了脸——除了他,所有的人都会明白适可而止,明白关心该是相互的,而他不会!冬天,害骑着车的我在雪地里把膝盖摔得青紫;春天,用针扎我的胳膊,还无所谓的样子;夏天,给我造谣说我“早恋”;秋天,和同学们一起来我家玩,弄坏了所有的暖气罩,还打碎了香水瓶……我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忍他?

我的坏脾气爆发了。我不准他碰我的东西;拒绝和他说话,必要时写在纸上;他怎样嘻嘻哈哈,我也冷眼相待……很多人都问我,怎么可以对他和别人的态度这样截然不同?我问好朋友,我是不是做的过分了。好朋友看到过我和他之间的很多事,她说:“一点都不过分。你忘了他是怎样待你了吗?”

我想了很久,对他说,“只要你做事不太过分,我们还能和平共处。”

然后,我又想做回原来的我,才发现再也回不去了。,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自己。那么,就继续走下去吧,毕竟这是我的选择。

15岁的我,早已做出太多的选择,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就像我会把标明“高中版”的杂志也买上,看到里面小作者的优美文笔,我很喜欢,却又感到强烈的自卑,越来越觉得自己微小、无能。已经快要到达15岁的站点,我究竟成就了些什么?我开始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里感到无地自容,在朋友钦佩的话中感到惭愧不已——比起优秀的人,我很差劲的,怎么能和这些夸奖对上号?

开始努力,再努力,有一个慌张的声音不停地对我说“你和别人差了太远”。日子在尽力中周而复始,精神开始疲惫起来,常感到累,从身到心,再到指尖和脚后跟。

摸摸头,烫。应该是得了流行感冒。以风为话题的作文_微风

暖暖的风吹过,虽然是河边,可是我的旁边,少了一个你!

那年夏天,我们一起在操场上跑步!我迟到,你是抄作业被抓到!不同的理由,可是,同样的是我们都孤单的心!

于是,我知道了你,你也认识了我!

放学后,喜欢在河边走一走,听着彼此说着班主任的坏话,然后乱没形象,也很没良心地大笑起来!望着彼此,然后抱在一起!仅仅因为那份莫名的感动!

聊不完的话题,虽然只存在与你和我之间,可是我们却乐此不疲!因为我懂,我们都有着与生具来的一种自卑!

那年的六月,我遇见了今生的第一个朋友!我9岁的时候!那个只属于小朋友的季节,却是我今生都无法忘记的季节!

今年,我忙着对他们说再见,虽然大家去的地方并不远!大家都很兴奋地告别,没有一丝丝留恋!头也不回地走出校园!走出那个埋葬了三年青春的地方!

逐时,我会想着远方的你,你,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是否也是这样走出校园?

13.以自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十三

这里的“急流、暗礁、险滩”就是家庭中的一个个“契机”一个个“关键”,包括为人、处事、学习、心理等方面。

有些“暗礁”是所有家庭都会遇到的,是个性问题。有些“暗礁”比较突出,显而易见;有些“暗礁”比较隐蔽,不易觉察。所以家长必须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曾经有这样一个大家庭,兄妹三个各有一个女儿,都在上初三。这三个女孩关系密切,一同来找心理医生,她们都认为父母的教育都有问题,对女儿缺乏理解和尊重。具体意见是这样的:

1、误导的干扰。父母认为,学生要朴素不能讲究打扮,A女孩平时穿着像个男孩。A女孩的理想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但她不会打扮自己,影响了形象和气质的优化,在多次主持人竞赛中落选,其父母给A泼冷水,说她不漂亮,很难做主持人。

2、指定的理想。B女孩英语成绩优异,她很想学导游。而父母认为导游是吃青春饭的,要求B女孩必须学数理化等传统的专业,要上名校,这给B女孩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3、权利的剥夺。

C女孩对电脑有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学电脑专业,但父母认为女孩做IT行业不合适,竞争不过男孩。连C女孩用家里的电脑也受限制,父母不让她上网,怕影响学习。C女孩的父亲下岗后整日上网,不理家事,弄得夫妻不和;女儿劝父亲找工作,他却一点也听不进去。

三个女孩都认为父母对自己缺乏平等的态度。经过与她们的父母电话里交谈或面谈后,发现这几位家长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一是认为孩子幼稚,思维简单,她们不可能与父母平等;二是家长对孩子要负责,对其未来发展必须把关,不能让她们随心所欲,要考正规大学是最起码的要求;三是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平等讨论问题。

所以,做家长的要认识到,父母和孩子一样,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两代人之间互相容忍对方的不完善,而现实“不完善的平等”就是人格的平等

人格平等,诗人伏尔泰曾说:“宽容精神,来源于承认一切人都是不完善的。”这句话对我非常深刻如果一个家长认识到自己和孩子一样,是不完善的,是有缺陷的,那么这两代人就能互相容忍各自的不完善。相反,如果父母认为自己尽善尽美,认为自己一定比孩子高明,而强调孩子诸多存在的错误。那对孩子将是一大问题,在中学生的心理咨询中,有70%以上的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缺乏平等态度,因此,这将导致他们感到很压抑。

每一位家长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每一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是他们要知道:孩子要先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学习,孩子首先在整体上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心理。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恐怕很少有家长会反对,然而在实际行为中,却有不少家长经常把孩子的心情与学习割裂,他们对孩子的情绪化极不敏感,满脑子都是“学习”,甚至认为孩子“小小年纪,什么心情不心情的。”实际上是把孩子看成了没有七情六欲的“学习机器”,必然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厌学心理,家长就会适得其反。

作为家长,应该做到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多和孩子情感交流,不束缚孩子的梦幻,鼓励孩子积极的参加实践。

我觉得孩子为父母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父母也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吃得太快会噎着,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如果三步并作两步走,会持续不了多久,而且会跌倒。同样,教育孩子也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教育孩子,不要急于求成。发现孩子的过错,不问青红皂白,就来一场“疾风暴雨”,使孩子有口难辩,往往是冤枉了孩子,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所以,发现孩子的过程,不要马上主观下判断,应静下心来,听孩子把话说完,做到耐心、民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具体帮助,而不是发号施令。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来个小步前进,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达到孩子可以达到的高度。

孩子需要帮办,但父母不要急于帮办,让孩子动脑筋想办法,让他自己有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信心。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今,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不少是家长过去没遇到过的。所以家庭教育理念也随时俱进,不能犯刻舟求剑,故步自封的错误。换而言之,家长对孩子一定要了解深刻。

14.以自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十四

“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私下渠道传播的, 公众感兴趣的, 没有事实根据的虚构事件, 它不是中性的消息, 而是带有欺诈、诽谤或攻击性的负向舆论。” (1) 在以地球村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 谣言的传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传播工具已将谣言推向了多维接力的新层次。

谣言的叙事框架

大众媒体之所以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谣言,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所采用的叙事框架。新闻虽然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但作为一种叙事的文体, 在运作中就已经打上了主观思维的烙印。新闻框架首先在美国学者塔奇曼《做新闻》一书中被提出, 塔奇曼借用这个概念, 把新闻框架视为新闻对现实的一种建构。

“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 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 (2) 这就需要对环境进行简化, 这种简化既是受众认知的需要, 也是传者操作的需要。新闻寻求一种简化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这要求框架呈现出事实与序列的组合关系。

同时, 框架也是一种叙事视角, “不仅仅是为了起到云谲波诡、耐人寻味效果的艺术表现问题, 其终极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有意义、有倾向的文本世界, 并以此来理解现实”。 (3) 正如热奈特采用聚焦一词探讨谁在看的问题, 新闻框架叙事的模式可以由不同的视角折射出不同的诉求, 以及诉求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

本文通过对今年3月17日到21日各大媒体对谣言报道的文本分析, 将其主流的叙事框架定义为权威性叙事框架。

媒体作为党的喉舌以及实现社会控制的重要资源, 在处理与谣言相关的新闻报道中, 必然将主流意识形态贯穿其中。权威性的叙事框架, “使得新闻话语在意义化的过程中, 将其建构的知识进行分类, 褒贬善恶, 区分正常与非正常, 赋予价值含义, 以最终形成符合主流意识的规范化角色、规范化行为和规范化社会”。 (4)

呈现。将谣言呈现出来, 并非单纯地描述现象, 而是需要在空间上组合, 使谣言成为一个事件。这种化点为面的操作, 把谣言塑造成为公众的公敌。其捆绑式的做法, 是能够将群体癔症转化为群体免疫, 以最小的传播成本获取最大的传播效益。

辟谣。以地球村为标志的全球化时代, 谣言不仅止于智者, 更止于信息透明和正式传播渠道通畅。大众传媒只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 与其他社会系统协调合作, 才能使其社会效用最大化。其中政府提供充分而真实可信的消息至为关键。政府为消除不确定性最为有效的形式便是召开新闻发布会。这种仪式化传播是以政府公信力和舆论导向力为实现条件的、以充分的机制化为保障的。在这次辟谣中, 政府以迅速的反应、翔实的解释、权威的承诺遏制了谣言的传播。

惩处。这是权力规训的手段, 也是一种说服逻辑的体现。梵·迪克将之称为“极化策略” (Strategy of Polarization) :对集团内的人、事积极描述, 对集团外的消极描述。在民众心中, 谣言通常与阴谋论联系在一起, 阴谋背后一定存在着一个反面的利益主体。沿着这样的逻辑, 只要抓住背后这些居心叵测的“奸商、坏人”, 谣言便不攻自破。于是报道中出现了大量的严惩哄抬盐价的商家, 并将其与推高股价、游资操纵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严谨的逻辑叙事链条。事实也表明“谁是谣言背后的推手”这样揭露“阴谋”的文章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为它不仅是警示和规约性的, 也是符合民众心理期待的。

平息。这是效果的镜像呈现, 因为谣言一旦被认定为“谣言”, 必定会迅速平息。谣言是否过去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了前面一系列逻辑后, 在媒体上它一定要平息。谣言迅速散布与民众抢购食盐的行动密不可分, 行动本身即已成为社会交往的符号。行动传播引发的谣言需要行动传播予以制止。

系统化和典型化叙事。这一次辟谣, 各大报纸、网站几乎都在重要版面用了巨大篇幅连续对“谣盐”风波进行了报道。“人为了追求判断过程的简化, 一般依赖容易想到的事情来归因, 很少全面考量所有因素。” (5) 从议程设置的角度, 媒体影响到了受众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权力操控, 这种操控通过系统的、有序的、事实的、连续的逻辑叙事, 重复地、不厌其烦地辟谣, 产生了强大的铺垫效应, 最后媒介议程得以影响到公共议程。“这种相对持续, 可重复并重新辨认的媒介, 不同于谣言粗糙、短暂和不延续的话语形式” (6) , 正是媒体获得权威性的原因所在。

借助典型化, 使得“本来在时间上无序的潜在新闻事件, 有了一个大致可行的生产调度图, 并与每天工作节奏保持呼应。” (7) 从呈现谣言、辟谣、打击不法商贩、揭露幕后到最后谣言平息, 这是在讲述一个完整而富有逻辑性的故事。抛开这些事件的事实联系, 可以看出的是, 媒体根据自身的实践需要在操作中建构出这样一个框架。

框架的背后

社会行动者的行为既是日常生活的内在规则, 又是社会结构的表征。正如吉登斯经典的结构二重性表述的那样, “结构在整体上对作为个人存在的社会行动者及其行动具有某种强制性和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选择性”。 (8) 新闻叙事框架也就不是简单的组织操作, 而是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必然规则。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 其所体现的运行机制也不同。

风险社会语境下的框架叙事

贝克认为, “在现代化进程中, 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 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的方式”。 (9) 吉登斯也认为, 所谓风险, 实际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判断, 这种不确定性经常是我们自己制造的,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危险更多来自我们自己, 而不是来自这个世界”。 (10)

实际上, 民众对风险的感知是被谣言建构起来的, 是非理性的。而媒体在风险社会语境中, 需要做出 (理性的) 风险确定和 (非理性的) 风险感知间的区分。通过实现信息对称, 以理性的态度, 进行及时有效的风险告知, 把权威可信的消息传递出去, 以消除民众因不确定而带来的恐慌。

风险告知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风险的感知往往基于一种心理习惯, 正如道格拉斯所说, “人们关注某些观点而不是别的风险, 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文化体系对他们先期做了反复灌输”。许多民众轻信谣言, 抢购食盐, 一是以前的抢购风的心理积淀, 二是缺乏科学文化常识。媒体所选择的叙事策略是, 将以前抢购板蓝根、抢购蒜和现在抢购盐放在一个逻辑叙事链条中, 警醒民众的非理性行为;还要进行风险教育, 通过普及常识来改变民众风险认知的思维模式。

社会控制语境下的框架叙事

“社会控制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指称对越轨行为的一些组织化反应方式。” (11) 一旦出现越轨现象, 就必然涉及社会控制, 因为任何一个权力阶层, 都有一种维护秩序的天然冲动, 没有哪个权力层会容许秩序受到挑战。

谣言, 既是社会失序的表征, 又是社会失序的原因。关于盐的谣言出现后, 引起了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紊乱。从媒体高密度、大篇幅的报道来看, 此种行为已经达到社会规范所认为的越轨行为的严重程度。

媒体不仅是反映社会秩序的镜子, 也是权力层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的激增既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所知, 又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12) 因此, 媒介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社会控制的机制当中, 从而其叙事框架必然是在权力意志下构造起来的。这样, 媒体就成为当代社会秩序实践的重要构成元素。权力阶层惯性地利用媒体来提高社会控制水平。

根据因尼斯的划分, 社会控制可以粗略分为硬性社会控制和软性社会控制, 硬性控制是指充满了强制性的控制。相反, 软性控制是指那些更灵活地运用心理学的, 以及对话、劝说和干预等方式的控制。媒介机构不能使用硬性社会控制, 但是他可以报道权力机关对硬性控制的使用。

报道权力机关对硬性控制的使用, 主要体现在大篇幅渲染“惩罚”。作为社会控制强有力的手段, “惩罚实践不仅是对越轨行为的应对, 还经常充当秩序的仪式, 该仪式表达了人们归属于一个特定群体以及该群体的信仰体系的意识。这样惩罚就被认为是形成道德秩序的必要条件, 用来增强社会重要制度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13) 同时, 对惩罚的报道既威慑了那些受到惩罚的人, 也威慑了广泛人群中那些一般的、潜在的违法者。通过增加越轨行为的实践难度, 提高越轨行为的成本计算, 减少越轨行为的回报价值, 使潜在越轨者受到社会和心理的双重限制。

媒介使用软性社会控制, 则是通过将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理性思维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通过弘扬—贬斥的二元对立模式引导社会行为, 以培养个人的社会秩序感。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便是作为一种长效的、隐性的方式实现最低成本和最大收益的社会控制。

我们虽然是在不同语境下探讨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对叙事框架的影响, 但并非孤立地把它进行简单的模式化。框架的建构, 必然是在一股合力下完成的。它是文化的、社会的, 也是权力的, 并且权力中有文化的影响, 文化中有权力的制约。不同的场域相互叠加, 共同作用, 才有了我们看似简单、杂乱, 其实严密、有序的叙事。

摘要:日本核泄漏后, “吃盐防辐射”、“核辐射污染海盐”等谣言迅速传播, 造成了我国大范围的食盐抢购。面对谣言, 大众传播媒体迅速做出反应。本文通过文本分析, 解析控制谣言的叙事框架, 揭示框架背后隐藏的社会结构、权力控制等深层原因。

关键词:谣言,叙事框架,风险社会,权力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建明:《舆论学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第103页。

[2]李普曼著, 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3页。

[3][4]曾庆香:《新闻叙事学》,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46页, 第202页。

[5]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第233页。

[6]诺伊鲍尔[德]:《谣言女神》, 中信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84页。

[7]塔奇曼著, 麻争奇、刘效盈、徐扬译:《做新闻》, 华夏出版社, 2008年版, 第4页。

[8]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45页。

[9]贝克著, 何博文译:《风险社会》, 译林出版社, 2004年版。

[10]吉登斯著, 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第31页。

15.以抬头为话题的叙事作文800字 篇十五

抢劫团伙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完全不避人,只是因为没有人敢抬起头来制止,人们都在他们的因为下屈服,低下了头。于是他们越来越猖獗。

在适当时抬头与低头,不仅对我们的思想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社会也有促进作用。陈胜在适当的时候抬起了头,说出了那句振奋人心的话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陶渊明抬起了头,他宁为平民百姓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蔺相如抬起了头,他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造就了完璧归赵这一佳话。 说到蔺相如,我们也就想到了廉颇。他在得知蔺相如为何避开他后,去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低头认错,给后世带来了“将相和”的故事,同时也巩固了赵国的实力;刘备低下了头,才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帮他实现他的理想与抱负;司马迁为自己的理想低下了头,这才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而现在,我们在该抬头的情况下却选择低头,在该低头的时却要抬头。明知自己应该这样做,行为却与思想相反。抬头与低头,看似是小事,但却对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时期,正是因为有了抬头的人,我们中国才没有完全变成日本人的殖民地;但却有人做了日本人的走狗,当了汉奸。抬起头的人成为了民族的英雄,而低下头的人却成了民族的罪人,这两者的差距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在我们面临选择时,内心的选择是最为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选择正确的事情,做自己不后悔的事情。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之所以会产生差异,是由于环境导致的。因此,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准则,不要随波逐流。

16.以自由为话题的叙事作文 篇十六

一、“人权派”对国家及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政治制度上先决的问题自然是对国家(State)的态度。”[2]“人权派”对目前的国家是什么态度呢?罗隆基认为,首先,国家是一种工具,即“国家是全体国民互相裁制彼此合作以达到某种共同目的的工具。”其次,“国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求全体国民的共同幸福。”基于此,罗隆基指出国家的功用就是保护国民权利;在于培养与发展;国家要供给人民一种和平,安宁,秩序,公道的环境。[2]所以人权派站在这种“国家观”的立场上,必然坚决反对一党专政的“独裁政治”,根本否认国民党有“训政”的必要。

与此同时,胡适也“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客观”地对中国“今日的实际需要”进行观察后,得出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以及如何进行社会革命的认识。胡适认为,造成当时中国落后没有能力抵抗帝国主义入侵的原因并不是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也不是军阀,[4]甚至也不包括帝国主义;中国社会中只存在“五个大仇敌”,即“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他认为只有打倒这“五个大仇敌”,才能建立一个“治安的,普遍繁荣的,文明的,现代的统一国家。”那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地呢?胡适认为,所谓“革命的路和演进的道路是相对的,比较的,而不是绝对相反的。”政治上所谓的“革命”也都是历史演进的结果,其区别仅仅在于“革命往往多含一点自觉的努力,而历史演进往往多是不知不觉的自然变化。”同时,他也讽刺那些把武装暴动当作中国革命唯一方法的人,指责他们只是“用一种盲目势力来替代那一种盲目势力,这算不得真革命”,其结果只能造成“兵化为匪,匪化为兵,造成一个兵匪世界而已。”既使所谓“有主义的革命”,胡适也认为那“大都是向壁虚造一些革命对象,然后高喊打倒那个自造的革命对象”而已。因此,他反对走“暴力推翻暴力”的革命道路,主张采用“自觉改革”来代替“盲动”的革命,即通过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一步一步的作自觉的改革,在自觉的指导之下一点一滴的收不断的改革之全功。”[5]

二、“人权派”的国家观

“人权派”站在自己对国家和社会革命道路的认识基础上,首先反对独裁政治,主张专家政治,即专家治国。“人权派”根本否认国民党有“训政”的必要,他们认为国民党采用“党在国上”的独裁制度是一切“内在的罪恶,本身就不足为训”,实际上是“‘建国’上南辕北辙的方法。”[2]所以他们主张依靠“平民政治”与“专家政治”来建国、治国。作为一个真正民主政治的政府,罗隆基认为它至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由人民委托的治权,二是有专家知识的行政。”因此,要把国家建立成为真正民主的国家,作为代表民意的立法机关的代表必须包含三点:一是“议员一定要用普通选举制产生”;二是“在选举上选民有绝对的集会结社思想言论的自由,换言之,打消党外无党的限制,各政党站在平等的地位上竞争选举”;三是“制定选举违法舞弊法,限制武力,金钱,及其他非法手段,干涉选举”。[2]

“人权派”认为中国目前政治上的紊乱状况,大部分的罪孽是在行政上。这主要表现在社会上存有“两种恶势力”:一是“武人政治”,二是“分赃政治(Spoil System)。”[8]要纠正社会上的这两种弊病,解决当时政府的最大危机———“以一班没有现代知识训练的人统治一个几乎完全没有现代设备的国家,而丝毫没有监督指导的机关”。[9]在20世纪的行政已经成为一种科学的时候,20世纪的行政人员“要有专门知识”,也就是说,20世纪的政治是“专家政治”,“没有专家政治,什么样的主义,都谈不上。”[8]胡适也认为“今后必须尊重专家,宴请专家去顾问政治,解决难题;没有专门研究的人,不配担负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责任。”[11]罗隆基更是详细列出了“专家政治”的政治制度建设的条件,主要包括:采取公开的竞争的考试制;用法律保障官吏的任期;采科学的分级及订薪制;订定官吏违法舞弊法;订定官吏的退职养老制等;吏治制度与教育制度联合进行。[2]总之,要解决当时中国的“建国”问题,“人权派”认为最紧要的是实行“专家政治”。通过“专家政治”,消极的方面,可先要除去“武人政治”和“分赃政治”,积极方面,要实行选举制度与考试制度。[8]行政机关有了专家人才,国家的政治制度问题大部分就能解决,因而“国家的兴旺发展不成问题了”。

其次,“人权派”主张民主政治应与法治相结合。为了尽快在“重武不重法”的中国建立起民主政治制度,罗隆基主张应立刻召集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因为“没有宪法,国家的政治制度”就没有根据。但是,这个国民大会的代表必须包括各行各业、各党各派、各地方的代表,也应包括相当数量的专家代表,只有在这样的国民大会中,制定出的宪法才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宪法。胡适也指出:我们“第一件应该制定一个中华民国的宪法。至少,至少,也应该制定所谓训政时期的约法。”[14]因为在“宪法之下正可以做训导人民的工作;而没有宪法或约法,则训政只能是专制,决不能训练人民走上民主的路。”而且,“立一个根本大法,使政府的各机关不得逾越他们的法定权限,使他们不得侵犯人民的权利,———这才是民主政治的训练。程度幼稚的民族,人民固然需要训练,政府也需要训练。……人民需要训练的是宪法之下的公民生活。政府与党部诸公需要的训练是宪法之下的法治生活。”[15]因此,“人权派”认为,“法治的真义,是政府守法,是政府的一举一动,以法为准的,不凭执政者意气上的成见为准则。”也就是说,“法治根本与执政者个人的专横独断的权力是不相并立的。”[16]然而在目前“训政”体制下,事实上并非如此。“人权派”认为,有权力有地位的独裁者仍是“法治”上的重要障碍;执政者并不是守法的模范,因而处理事情也不可能依据法律、尊重法律。当然,对于国民党通过所谓国民会议制定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草案》,这种事实上是“主权在党”而不是“主权在民”的《约法草案》只能是“母亲骗孩子的把戏!”[17]因为《约法》中明确规定了“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18]这明明就是“党治之下,完完全全剥夺人民的主权”,而《约法草案》上却还明文规定着“主权在民”,而不敢光明磊落地承认“主权在党”原则。以法治的观点来看,“人权派”指出,“主权不能委托给人”这一原则,就在于“人民的代议机关,都不能行使国民的主权,一部分人所组成的团体,更无论了。因为主权失了,政治上主仆的位置就颠倒了。”[17]

三、对“人权派”及其国家观的评价

在中国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宪政的现代化国家,是近代自由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目标。在1930年前后的中国,显然仍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的社会,在这一现实面前,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并没有退缩,其中尤以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为代表的“人权派”高举“人权”旗帜,向国民党的独裁政治发起了挑战。他们列举国民党摧残压迫人权的事实,无情地揭露国民党“党在国上”的独裁制度;他们主张在中国建立一个民主、法治、言论自由的国家,这一主张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进步意义。

但是,作为以留学欧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人权派”,他们怀抱欧美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和言论自由,脱离当时的中国国情考虑问题,因此也不可能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他们的国家观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人权派”不能认清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否认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人权派”看来,当时中国社会的真正敌人既不是国际帝国主义,也不是国内封建势力,因为“帝国主义不能侵害那五鬼不入之国”,而“封建制度早已在二千年前崩坏了”。[5]所以中国当时真正敌人只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此种对中国社会性质地论断,在梁漱溟看来,真可谓“轻率大胆,真堪惊诧!”[21]梁漱溟指出,事实上是“疾病,愚昧,皆与贫穷为缘;贪污则与扰乱有关;贫穷则是直接出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扰乱则间接由帝国主义之操纵军阀而来;故帝国主义实为症结所在。”帝国主义都扼死了我们产业开发的出路,“不与他为敌,其将奈何?”[21]因此,“人权派”看不到当时中国的问题已不是中国人自己的问题,而成为世界问题的一部分了,因此也就不知道中国问题的解决必须在反抗帝国主义的运动中才能解决;而对于当时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存在的封建势力也视而不见,甚至加以否定。“人权派”这种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的看法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的。历史已经证明:在当时的中国,要建立真正民主政治的国家,必须首先解决反帝国主义的民族问题和反封建主义的社会民主问题。否则,任何再好听的口号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被当时的时代主题所吞没。

其次,“人权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不明白“革命”的真意,因此对于当时国家的改造,他们认为只能走改良之路。“人权派”都不满意当时中国的现状,也都反对那种懒惰的“听其自然”的心理。但是,在其“仔细观察”中国的实际需要和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后,他们主张改造社会的观点“始终是以革命附属于渐进的改革”,即“以渐进的改革去注释革命”。[23]胡适认为,“革命不过是人力在那自然演进的缓步徐行的历程上,有意地加上了一鞭”,即“加上人功的督促”。[24]从方法上说也是这样,“革命的根本方法在于人功促进一种变化。而所谓‘人功’有和平与暴力的不同。宣传与鼓吹,组织与运动,使少数人的主张逐渐成为多数人的主张,或由立法,或由选举竞争,使新的主张能替代旧的制度,这是和平的人功促进。”所以,“武装暴动不过是革命方法的一种”,而“中国今日需要的,不是那用暴力专制而制造革命的革命,也不是那用暴力推翻暴力的革命,也不是那悬空捏造革命对象因而用来鼓吹革命的革命。”[5]然而,历史一再证明,在当时的中国用和平的方法是不能根本废除旧制度的。而且胡适也曾经指出,历史已经指明了“每一次的前进,总不免同时引起了不少的反动势力。”[26]既然如此,不用暴力打倒反动势力,怎么能有前进的可能呢?所以连同情胡适的梁漱溟也不得不对其说道:“先生不要以为暴力革命是偶然的发狂”,[27]乃是事实所必需。没有革命就没有进化,革命中含有进步的变化,所谓进步的变化就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变化,这才是革命的真义。

上一篇:学校基建工作总结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