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教学设计

2024-06-13

《燕歌行》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燕歌行》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和思考诗歌所表达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教学难点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视频:《英雄》中的战争场景)。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激情澎湃,都怀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有浓厚的崇拜英雄的意识,仰慕那些决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将领。但是怎样看待和理解战争,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应该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最熟悉战争和了解战争的诗人高适的边塞诗《燕歌行》。

二、为什么说高适是最熟悉战争、最了解战争的诗人呢?

唐代文人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能文能武的国家栋梁。高适常常随军赴边塞,多次为边塞战争的胜利欢欣雀跃,也每每目睹士兵的艰辛,为战祸连年感慨万分。今存有《高常侍集》十卷。

三、听录音,整体感知全诗。

1.放录音。听第一遍,扫清字词。

2.再读一遍。听第二遍,思考问题:战争胜负如何?

四、分析诗歌主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差别。我们来看一下这场战争因何而败。

假如你是士兵――

萧条               自然条件恶劣

凭陵               敌人来势凶猛

风雨               天气恶劣

将领轻敌         恩遇

寻欢作乐         美人帐下犹歌舞

假如你是将领――

士兵      军心不稳       (战役地点)

高适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提问)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凄凉的心境)

死节从来岂顾勋    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广难封 )

五、找同学陈述战争的经过(感情倾向)。

出发――战败――被围――苦斗

白天战斗  晚上听到凄凉的打更声

六、从这首诗来了解边塞诗,联系所学归纳总结。

内容: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边塞风光。

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

人物: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翰

七、拓展赏析《出塞》

八、小结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九、作业

搜集整理边塞诗

★ 燕歌行(高适)

★ 《燕歌行》教案(高二选修)

★ 燕歌行,燕歌行陆机,燕歌行的意思,燕歌行赏析

★ 燕歌行,燕歌行庾信,燕歌行的意思,燕歌行赏析

★ 燕歌行,燕歌行陶翰,燕歌行的意思,燕歌行赏析

★ 高适《燕歌行·并序》阅读训练及答案

★ 长歌行 赏析

★ 长歌行美文

★ 长歌行乐府诗

★ 汉乐府 长歌行

2.《燕歌行》教学设计 篇二

关键词:曹丕,《燕歌行》,创作视角,政治忧虑

文人大抵都是渴望乱世的, 一来是期望在改朝换代中逢遇明君, 一展抱负, 于是慷慨激昂, 各抒己见;二则是以观望态度笑看人生, 给平静的生活添油加醋, 于是见景抒情, 诗兴大发;再或者是动荡年代, 经历颠沛流离, 艰难困苦继而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但无论从哪个原因出发, 这些诗赋的流传不仅让我们欣赏到语言的优美, 还可以推测历史事件, 探测作者的内心世界。

建安时期属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年间风云变幻激烈壮阔的一个阶段, 历史上有名的政治人物大多也在文学史上做出突出贡献。曹丕作为其中卓越的代表, 更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典论·论文》里, 曹丕在文体论中提出:“本”指文章的本质特征, 即用语言文字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末”指文章的具体表现形态, 即文体特征或文章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点。而“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曹丕所说的“气”是才气的意思, 文章是作者风度才气的体现。由于作者各自不同的自然禀赋、个性气质使得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是作者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感情的一种创作方式。许善述《“子桓以下, 纯乎魏响”———也谈曹丕诗风之变》指出了曹操和曹丕在诗风上的区别:曹操作诗直抒胸臆, 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曹丕诗歌注重内心表达;曹操的诗歌气势浩瀚, 曹丕的诗歌韵味深美。在建安诗坛上, 由曹操开创的古朴凝重的“汉音”, 经过曹丕等人的继承和发展, 逐渐转变为清新绮丽的“魏响”, 为实现诗歌纯抒情化和文人抒情诗传统的形成,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燕歌行》历来被归为曹丕这个特点的代表作品。

《燕歌行》是反映地区生活的乐府题目, 燕处于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相邻的地方, 因为战争频发而受到历年统治者重视。建安十二年曹操北伐乌桓的战争, 就发生在这古燕国的北部, 今辽宁省兴城一带。动荡年代, 曹丕经常跟随曹操南征北战, 亲眼目睹战争的惨烈, 对于下层人民的关心与同情也自然而生。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以景起兴, 秋风中飘摇的草木、叶上的露霜, 渐凉的天气来以视觉, 听觉和感觉描绘出萧瑟衰落的环境, 营造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 还未言情就已情满于纸。在秋天凄凉萧瑟的背景中女主角借景抒情地表现内心的愁苦与忧虑:“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短短几句将女主人公心理感情描绘的淋漓尽致, 又勾勒出一个矜持雍容却因思夫而急切热烈的女子形象又充分利用对秋月夜景致的衬托及女子细节动作的描写, 来外化而构造出具体的人物形象, 来深化诗歌内容的闺中思君之情。郭茂倩《乐府诗集》引《乐府解题》说:“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 行役不归, 妇人怨旷无所诉也。”又引《乐府广题》说:“燕, 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 而为此曲。”清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点评此诗:“倾情、倾度、倾色、倾声, 古今无两。从‘明月皎皎’入第七解, 一径酣适, 殆天授, 非人力。”曹丕对于女子的心理描写的细腻贴切, 同“情”心理使得透露出一种清丽缠绵的阴柔之美。

胡旭在《汉魏文学嬗变研究》中总结:“建安时期的文人身上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就是普遍具有政治抱负。尽管我们把建安时期看做文学的自觉时代, 但在其时文士的心目中文学其实远没有政治重要。文学从来没有像政治那样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苦恼。”曹丕也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在曹丕看来, 文章的两大功能一则是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 再则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从“诗赋欲丽”的提出, 曹丕就开始将文艺作品从非文艺作品中界限出来了。逐渐开始突破儒家“诗言志”的理论框架, 更加突显“文学的自觉性”。而在这里, 曹丕更是将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了。他是以政治家的身份来兼任诗人的职位的, 政治地位的变化左右着他的风格和内容。所以在曹丕的诗文中, 除了自然情感的抒发, 很难不让人揣测其中的政治意图。通常人们说起《燕歌行》, 关注点更多的是在诗歌的形式和写作手法上面, 但细细想来, 曹丕的心思或许在诗中也有体现。

自屈原香草美人起, 文人就开始流行这种借人之口抒己之情的手法, 像朱庆馀的“画眉深浅入时否?”柳永笔下的“想佳人, 妆楼颙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 借女子之口, 叙日常琐事, 表自身鸿鹄大志或者难以言说的政治立场。结合曹丕的经历和性格, 《燕歌行》似乎更像是他对于自己人生的诉说。“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孤苦无依的女子在寂寥的深夜只能独守空房, 以思夫为事, 泪落沾衣。作为众人羡艳的将门之子的曹丕耳濡目染的将国家社稷作为自己的事业, 驰骋疆场作为自己的追求。但是曹操为曹氏天下的大业考虑, 迟迟不立太子。不仅如此, 《诸儿令》中明确提出:“儿虽小时见爱, 而长大能善, 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思臣吏, 儿子亦不欲有所思。”在曹操早年的一系列诛杀行为中, 不止是发现谁有颠覆政权的行为, 哪怕只是一丝念头都会落得杀无赦的下场。况且当时曹植深受曹操的偏爱, 曹丕的野心只得妥善的隐藏。但青年人正值笑傲沙场, 建功立业实现理想的时候, 所有的心思只能埋藏在心中, 每一天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满心的苦闷自然难以纾解。“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满腹愁思却无从说起, 刻画出千回百转, 凄凉哀怨的景象。这样欲言又止的情感更像是是曹丕内心真实想法的暗喻和指代。“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 星河沉沉向西流, 忧心不寐夜漫长。牵牛和织女何等无辜啊!为什么要受到相思的阻隔呢?疑问结尾, 不仅意味深长, 引人思考, 还使主题得到了升华。女子思念而见不得的远游丈夫不就像曹丕那个时期可望而不可即的政治理想吗?曹丕正是利用诗歌来抒发隐藏的愿望与激情, 寄托自己的壮志与豪情, 同时也化解苦闷与失意, 从而继续努力。与其说《燕歌行》记述了女子对丈夫思念, 不如说它是曹丕写给自己事业的一篇真挚而内敛的情书。

曹丕现存诗四十六首, 残句十四处。归纳其特点, 不难发现曹丕除了注重诗歌的审美功能, 而且所使用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诗歌中赋、比、兴、用典、对偶句的运用在诗歌中十分突出, 使用辞藻华丽, 内容具有含蓄曲折的意境之美, 耐人寻味。这样的创作特点与曹丕的人生经历和人格形成息息相关。而另一方面, 人格不仅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决定了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 影响了他的创作内容和视角。纵观曹丕的一生, 他的文学创作以政治生涯为依托大体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作品有歌颂父亲文治武功, 亦有描写宴游之乐, 抑或是抒发其人生感悟。这个时期曹操接班人选尚未确定, 曹丕一些诗中有暗含心中忧虑和“忧来无方”的内心感受。中期作品是当上太子之后对于修德, “戒盈”和感叹时光飞逝的无奈。后期作品则是从太子到魏王再到最终成为皇帝的时期, 文章中充盈着梦想实现的自豪和强烈的自我价值意识。

曹丕是一个很了解自己又很会审时度势的人。正如老话说的:“第一个把姑娘比作花儿的是天才, 第二个是庸才, 第三个则是没头脑的蠢材。”在曹氏父子中, 曹丕的诗没有曹操那种慷慨悲壮, 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气势, 也不同于曹植那种积极热血, 奋发报国的激情, 曹丕另辟蹊径, 更多的则是以女性的口吻来倾诉满腹的愁苦哀怨。除了《燕歌行》、《寡妇诗》、《代刘励出妻王氏作》、《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等, 《猛虎行》也是其中的典范, 将这样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君媾新欢, 托配于二仪。充列于紫微, 升降焉可知。梧桐攀凤翼, 云雨散洪池。

这一年曹丕的儿子仲雍夭折, 兄弟之间的争斗到达白热化的阶段。这首诗中曹丕以出嫁新妇自喻, 黯然伤感的词句中表现了对于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惆怅以及亲离子逝、兄弟相争的伤感。不论是什么地方,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已经成为定律, 众人都为此争得头破血流。诗的最后一句惨淡的意境似乎也将曹丕心中的不安与难过渲染到了极致。

牛建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忧”———试论曹丕的生存困境及其消解方式》指出曹丕的生命之忧既有在立嗣背景下的现实生存之“忧”, 又包含着他从自身生命困境出发的生命终极之“忧”, 这两种“忧”合在一起, 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忧”。自古以来流传的优秀作品大多都是作者忧愁, 烦恼和痛苦的抒发和宣泄。因为生活的困境, 内心的苦闷和人生的苦痛创作出的文字才格外的悱恻动人。而曹丕的苦闷正是来源于对政治前途的忧虑, 来源于同胞相争的内心煎熬, 同时也来源于政治生活中的如履薄冰, 举步维艰。

史书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曹操出征前曹丕曹植等人去送别, 曹植率先赋诗一首, 内容磅礴, 语调高昂, 赢得一片赞叹, 曹操也十分高兴。同样作为儿子的曹丕这个时候如果也再赋诗一首, 以他的文学才能, 虽然说不上东施效颦, 却也毫无新意可谈。这样的战前激励就像《曹刿论战》中所说:“再而衰, 三而竭。”曹丕机智地选择了以最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两步上前, 抱住曹操大哭, 曹操当然很受感动。这样的故事虽说有些夸张, 但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当时兄弟之间激烈的明争暗斗。而曹丕虽然获得了父亲的赞赏, 但这一局毕竟赢得不怎么光明磊落。都说“男儿流汗不流泪”, 弟弟以诗作别而自己却迎风痛哭, 这个时期的曹丕内心想必也是极其焦虑的。

不同于曹丕的敏感内敛, 曹植的旷达纵情作为跳板突出了他的才华横溢, 突出的文学才华受到曹操的赏识, 因而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曹植“每进见难问, 应声而对, 特见宠爱。”曹植也不负期望, 陆续写了《白马篇》、《离思赋》、《公讌诗》等诗文表达心志。曹操看到文章中年轻人朝气蓬勃的抒发豪情壮志, 又细腻温柔的表达兄友弟恭的殷殷亲情, 使得曹操对于其仁孝大加赞赏, 因此对曹植更加喜爱, 被认定为“儿中可定大事者”。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 曹丕早期的作品中有一种回避政治的倾向, 以一种隐忍节制的态度与理性来隐匿自己的野心, 为争夺王位而深沉张远的谋策。在建安时代社会混乱, 现实破败的时期, 人命如草芥, 纵然是亲子关系也毫无顾忌的为自己的利益而用, 那么只有时刻保持警惕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因此他更多地表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精神状态, 去反映思妇的哀怨、离别的感伤、爱情的执着等等, 以“诗言志”“诗缘情”的方式, 用特有的细腻敏感表现于关注内心细微的情感来抒发生命的情绪, 这对于高高在上胸怀壮志的统治阶级来说极为可贵。另一方面, 也正是因为曹丕这样特殊的生活背景与成长经历, 因而形成的敏感多思的性格, 他才得以将那些思妇, 征夫的口吻和内心描写的生动而深刻, 进而成为他独树一帜的情感内在, 风格含蓄的阴柔之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如是评价曹丕和曹植:“魏文之才, 洋洋清绮。旧谈抑之, 谓去植千里, 然子建思捷而才俊, 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 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 典论辩要, 迭用短长, 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 雷同一响, 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 思王以势窘益价, 未为笃论也。”这样的点评结合曹植、曹丕各自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十分的贴切。面对曹操宠爱曹冲“此我之不幸, 而汝曹之幸也”又偏爱曹植“儿中最可定大事”的前提下, 曹丕的“虑详而力缓”更像是一种明哲保身的策略, 这首《燕歌行》与其说是替思妇征夫所作的伤感之作, 倒更像是一首对于壮志难酬, 忧虑前程的隐秘宣泄。曹丕就这样寄托了满腔情思在自己的诗中, 含蓄隐忍的诉说着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热爱, 谱写着一首首对于事业的情书。

参考文献

[1]许善述.“子桓以下, 纯乎魏响”——也谈曹丕诗风之变[J].安庆: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 1997 (2) .

[2]王夫之.古诗评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3]牛建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忧”——试论曹丕的生存困境及其消解方式[J].太原: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

[4] (晋) 陈寿, (宋) 裴松之.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5] (梁) 刘勰,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才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6]胡旭.建安文学嬗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3.

[7]范海浪.燕歌行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9.

[8]韦运韬.魏文帝曹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3.

[9]宋战利.曹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7.

3.《燕歌行》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高适 《燕歌行》 讽刺对象 艺术概括

高适作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元人辛文房评价其“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1]。其《燕歌行》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此诗讽刺将帅的腐败无能、不体恤士卒,歌颂战士英勇奋战,以身殉国的精神。学界对于这一主题一般没有异议,但对这首诗是讽刺的对象是谁,看法各异,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也体现了对《燕歌行》的不同理解。

一、对《燕歌行》讽刺对象的不同认识

1.“讽刺张守珪”说

这种说法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明代唐汝询的《唐诗解》对此诗的解读中认为主将“不惜士卒乃尔”[2],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非泛咏边塞也,《唐书》,张守珪为瓜州刺史……抑或刺其末年富贵骄逸,不恤士卒之词。”[3]唐诗解读方面的相关书籍,也大都采取讽刺张守珪说。如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指出“张公”即张守珪,“此云御史大夫,则张守珪也。……达夫此诗盖隐刺之也”。[4]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中徐永年撰文认为张守珪隐其败状,“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也持此看法,认为是“讽刺张守珪的不体恤战士”[6]。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中也说:“守珪却隐瞒败迹,妄奏战功。事泄,贬括州刺史。高适曾送病蓟北,目睹军中腐败情状。后回封丘,乃作此诗。”[7]

这种说法的主要证据如《唐诗鉴赏辞典》所说,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张守珪的谎报战功是主要原因,诗人感慨愤恨,故作此诗以讽刺。

2.“讽刺安禄山”说

对于讽刺张守珪的说法,也有人提出怀疑和反驳,如陈昌渠、张志烈、邱俊鹏注《唐诗三百首注释》中说:“此诗过去一般都认为是讥刺张守珪而作。恐非。”[8]而认为发生在燕地的重大军事事件——都山之战,激发了诗人的创作,并且囊括了自己在蓟北的所闻所感而成。傅璇琮先生《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提到“所有有关史料,并没有说他末年富贵骄逸等的记载,高适此诗是否即刺张守珪此事,是颇可必怀疑的”[9]。

蔡义江先生在《高适<燕歌行>非刺张守珪辨》一文中,明确指出了这首诗并非刺张守珪,而是刺安禄山。理由是:首先,作者认为不同的版本对于序文所记的时间不同,《又玄集》为“开元十年”,《才调集》《文苑英华》作“开元十六年”,而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开始拜辅国大将军、右玉麟大将军兼御史大夫,所以序文应该以《河岳英灵集》“开元二十六年”为准。同时认为张守珪隐其败状,为二十七年,但真相泄漏,贬为括州刺史为二十七年。其次,作者认为,序文称守珪为“御史大夫张公”“语甚恭敬;若果为高适所讽对象,不应如此。……高适对他敬重感激,当非偶然。”最后作者根据相关材料得出结论是讥刺安禄山,其所载《赦张守珪书》曰:“禄山勇而无谋,遂至失利,衣甲资盗,搓我军威,论其轻敌,合加重罪。然初闻勇斗,亦有诛杀;又寇戎未灭,军令从权,故不以一败弃之,将欲收其后效也。不行薄责,又无所惩,宜切停官,令白衣将领。”“又安禄山喜好歌舞声色,能自作胡旋舞,此史书中屡见,与诗中‘美人帐下犹歌舞亦合。高适在政治上颇有识见,安史乱起,……而有感于禄山重罪不诛之事,因此作《燕歌行》以寄讽的。”[10]

另外,钱云华《高适<燕歌行>究竟刺谁》(《乐山师专学报(社科版)》1989年1期)也表示同样的观点,认为并非讽刺张守珪,而是安禄山。魏峨《为张守珪讨个说法——高适<燕歌行>讽刺对象略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认为诗人所讽刺的不是张守珪,而是安禄山、赵堪与白真陀罗。认为从此诗的主题看没有讽刺张守珪,讽刺主将,《资治通鉴》的材料“张守珪使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讨奚、契丹叛者”。安禄山作为主将“侍勇轻敌”才导致败局,而赵堪、白真陀罗是主谋。其次,高适此时所写诗作没有讽刺张守珪。如《睢阳酬别畅达判官》《宋中送族侄式颜,时张大夫贬括州,使人召式颜,遂有此作》等诗中,不但没有表示讽刺之意,却对其功业有赞扬之情,所以作者不同意讽刺张守珪说,而应是讽刺安禄山等人。

3.“讽刺张说”说

姚大勇《高适<燕歌行>所刺新考》一文不同意讽刺张守珪的观点,而认为是讽刺张说。理由如下:首先,张说虽为文臣,但也久历戎行,功勋卓著。并根据《旧唐书》卷九七“张说本传”中授“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天兵军大使,摄御史大夫,兼修国史”。认为《旧唐书》卷九七所载“摄御史大夫”与“高适《燕歌行》所言“御史大夫张公”正合。另外因有的序文中作“元戎”,作者认为称张说为元戎即主帅,也完全合适。其次,高适诗中所写的苦乐不均,将帅生活豪侈,也可在张说身上得到印证。张说喜爱奢华,贪图财贿。“不难想象他军中生活的奢华,不会奇怪他在前线战士流血牺牲的时候作为主帅依旧在营帐中宴饮。张说之人品、行径恰与汉代的飞将军李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高适《燕歌行》非为旁人,实因张说而发,序中所言御史大夫张公(或御史张公元戎)实即张说。作为文学作品,诗中所写当然不限于一人一事,而是做了典型化的概括,但诗之所刺,触动诗人提笔创作这首诗的原因,却是具体实在的。”[11]

这种“讽刺张说”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但是并未得到更多的响应。

4.“任人不当,边策失误”说

孙钦善等选注《高适岑参诗选》:“反映了边策失当,帅不得人。”[12]刘刚《高适<燕歌行>新解》认为有的解释所引导史实与诗中所述的战争情况有不符之处。而要了解所感的“征戍之事”,应该从高适《燕歌行》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着手。作者认为:“《燕歌行》主旨,决不是讽刺某一将领,而是对唐王朝任人不当与边策失误的批评和讽谏。”[13]

二、“艺术概括”说新解

对于这首诗,作者并没有在《燕歌行》中用具体语言表现出所讽刺的对象,那么我们也就不能对号入座,而应认为是对时事的艺术性概括,也是对讽刺的多个人物的概况,因此“艺术概括”说应该是比较契合《燕歌行》的创作的,这是我们比较倾向的观点。当然有人不主张把此诗看作是专门讽刺某个人,而应该是高适通过《燕歌行》来表现对边塞问题的看法。

如张燕瑾对《唐诗选析》:“诗人写这首诗的起因,诗里描写的内容,都远远超出了张守珪一人一事,它是对当时整个边塞战争的概括,具有典型性。”[14]李友芝《关于高适<燕歌行>所刺辨》一文提到:“不能把《燕》诗就理解为实指那一帅的一时一事,而应看作是诗人根据自己多年来对边塞多方面生活的耳闻、目睹、体察、积累,高度地集中、概括、典型化了的具有丰富社会内容与艺术特色的优秀诗篇。”[15]

潘慧惠《也谈高适<燕歌行>所感“征戍之事”》一文也不同意专门讽刺张守珪,因为诗人没有在《燕歌行》中对张守珪进行针对性的讽刺和揭露,也没有“初胜后败”等内容。而据《旧唐书·张守珪传》等史料的记载,张守珪防御吐蕃和抵御契丹都是有功绩的。同时不同意讽刺安禄山,理由如下:其一,诗歌反应的是自卫性的防御战,与安禄山奉命击讨不合;其二安禄山虽骁勇,但称不上“元戎”,更不能与李广地位相当;其三,安禄山为虏所败,却被唐玄宗宽宥,只能说唐玄宗责罚不明、姑息养奸。所以作者认为:“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诗歌,它艺术地概括了当时唐朝东北边塞的情况,表明了作者对边塞问题的基本见解、把诗歌所感‘征戍之事的内容勉强附会于某人某事不但不能自圆其说,而且是没有必要的。”[16]如果解释为针对某人的话,就会缩小诗歌的典型意义。有的观点更明确:“高适的《燕歌行》实际上是诗人从开元十八年到二十一年边塞生活经历和当时纷繁复杂的东北边塞战争及军中生活现实的集中反映和艺术概括。”[17]同时表现将士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也有人通过壮美和优美结合的美学理论,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燕歌行》的意蕴;一是优美与壮美能否融合于一诗。“《燕歌行》一诗的意蕴在于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再现了唐代的边塞战争画面,歌颂了将士奔赴国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全诗的主旋律是昂扬奋发、忠勇爱国。”[18]同时做到了战争惨烈之壮美与诗中优美的调节,深化了主题。所以诗歌是以诗人的边塞见闻为基础,是对边塞生活的艺术概括,故不能能拘泥于某次战争,也不能拘泥为讥刺某个人。

我们认为,虽然对于诗歌在讽刺的对象上的看法有所不同,有的观点也不同意有讽刺的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燕歌行》是在当时边塞生活见闻的现实基础上而写成的,而且对将领有一定的批判。“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写出军士的奋不顾身和将领的寻欢作乐的鲜明对比及苦乐不均的现象,同时也写出戍边战士的思乡之心和思妇的望眼欲穿,“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最后,“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通过与汉代体恤军士的李广将军的对比,批判了边庭主帅的腐败无能。

至于有人把讽刺的对象具体为张守珪或者安禄山等,这也未尝不可,因为至少《燕歌行》这首诗反应了当时的战争情况,这些人与诗歌反应的内容也有一定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因为安禄山的“侍勇轻敌”导致了战败却被宽宥,就有理由认为是来讽刺当时边策适当、用人不当等。正如序文所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两点,其一,受到“客”所作《燕歌行》的激发,这是作者的外在动因;其二,“感征戍之事”,恰好是当时的战争境况使诗人有所感发,有所郁积。

对于“征戍之事”的理解我们是不是就拘泥地认为是当时特指的某一次战争?实际上这里应该是泛指,这样理解的话就不会把作品的指向理解得太狭窄而缩小其典型性和普遍性,也就是说在理解诗歌的时候首先要感受作品本身传达的深远意蕴和风神,才不至于胶柱鼓瑟。而对这首诗的不同解读与争论,恰恰说明了这首诗的复杂性和典型性。

注释:

[1]辛文房撰,周本淳校正:《<唐才子传>校正》,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2]王振汉点校,唐汝询:《唐诗解》,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

[3]陈沆:《诗比兴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0页。

[4]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第258—259页。

[5]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383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95页。

[7]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8]陈昌渠,张志烈,邱俊鹏:《唐诗三百首注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页。

[9]傅璇琮:《高适年谱中的几个问题》,《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4页。

[10]蔡义江:《高适<燕歌行>非刺张守珪辨》,文史哲,1980年,第2期。

[11]姚大勇:《高适<燕歌行>所刺新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2]孙钦善等:《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13]刘刚:《高适<燕歌行>新解》,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14]张燕瑾:《唐诗选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15]李友芝:《关于高适<燕歌行>所刺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16]潘慧惠:《也谈高适<燕歌行>所感“征戍之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7]陆凌霄:《高适<燕歌行>意蕴寻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8]郑虹霓:《壮美与优美 调谐自生辉——高适<燕歌行>的又一种解读》,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

4.《燕歌行》教学设计 篇四

课题 《燕歌行》 课堂类型 欣赏课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 阅读诗中写景的诗句,学习借景烘托的手法。 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难点 同重点

教学方法 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相互结合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程 一、导入新课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二、介绍背景

1、阅读注解①中的诗前“序”:“开元二十六年(738),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张守)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m;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2、补充介绍:如“序”所云,此诗是有感而发的。其所“感”之事,则与谁有关?(张公)“张公”何许人?(张守)当时,张守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另外,高m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m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三、朗读全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

四、整体感知

1、理解文意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哪些人?哪些景?

人:将帅     士卒

士卒     思妇

事:战争

景:塞外秋景

五、文本研读

1、诗中那几句是写将帅的`?那几句是写士卒的?分别反映了将帅士卒怎样的精神面貌?

诗句:男儿本自重横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解说:

“男儿本自重横行”中的“横行”语出《史记 季布传》。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

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横行”意味着恃勇轻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是对比。士卒在前线阵地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将帅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犹”,还。表明将帅一贯如此,轻敌,狂妄自大,不可一世,毫不顾惜士卒生命。战前如此轻敌焉能不败?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士卒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士卒英勇顽强,视死如归,为国捐躯。

将帅好大喜功,贪生怕死,一味享受,不体恤士卒

2、由将帅士卒的精神面貌对比看出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谴责将帅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士兵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3、诗中揭示主旨的诗句是那几句?试作简要分析。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分析:

以古代的名将来隐比现实中的将帅。李广勇猛善战,善待部伍,与士卒同甘苦,士卒亦乐为之用,从而博得了广泛的敬重,与李将军相比,只知寻欢作乐的将帅,就愈显出其面目之可鄙了。

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将军,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

诗人提出李将军,既紧扣全篇主旨,又给读者留下无穷回味的意义尤为深广。诗歌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4、诗人是如何表现主旨的?

通过描写战役的全过程。

按照战役发展的顺序:出师--失利--被围--结局(心愿)

5、在写战役的过程中,诗人还写了塞外的秋景,请找出来并作简析。

山川萧条极边土

简析: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简析: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绝域茫茫无所有

简析:大漠茫茫更见荒凉,征人与思妇相隔万里,相见无望,烘托出征人绝望无奈的心情。

小结:在战役进展过程中穿插写景,既表明战役的地点,战争的惨烈又烘托出士卒的心情,渲染气氛。同时也揭露将帅的罪责。

6、如何理解“铁衣远戍辛勤久”至“寒夜一夜传刁斗”?

解说: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动荡不安,蓟北征人有家难回,浴血奋战,如今战败被围,白天见到的是战云密布,晚上听到的是单调的打更声。如此危急的绝境,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

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7、齐读诗歌。

分类作业 A类:熟读全诗,深钻诗意。

B类:JC,思考:诗中有哪些“沉痛语”?为什么“不堪多读”?

预习布置 预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板书设计 出师--失利--被围--结局(心愿)

5.《燕歌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

2、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3、把握诗歌谴责边将的主题。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时数:1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盛唐诗歌题材丰富,其中山水诗、边塞诗占的比重较大,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边塞诗——《燕歌行》。

作者简介:高适(700-76),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至于生籍,现已无法考知。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总体思路: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难点击破:

第一段: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①“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对将军们破敌卫国,建立功勋,寄予希望;另一方面,又为他们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深抱隐忧。

②“横行”的由来见注释,“横行”一词有何妙处?

明确:意味着恃勇轻敌。

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小结: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表现了敌兵进攻的猛烈。

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

明确: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作者怀着极大的愤慨唱出了军中的不平,成为千古绝唱,不言而喻,正是将帅与士卒之间这种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从内部瓦解了官军的战斗力。

②“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小结:写战场交战和将领与士卒遭遇的不同,既是全诗的中心,又是前后转折的关键。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

①“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涕别离后”强调哪个词?

明确:强调“久”字,相思之怨并不在于出征,而在于由于边将的无能、边策失当造成的久戍不归。

“征夫”与“少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从时间上着笔,写征战生活的日夜不宁,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②如何理解“岂顾勋”?

明确:士兵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表明了士兵的勇敢、质朴;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③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提到李将军有何用意?

明确: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既紧扣全篇主旨,又给读者留下无穷回味。意义尤为深广。诗歌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小结: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

特点: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韵律:《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徐永年)

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全诗。

6.诗歌鉴赏 高适《燕歌行》 篇六

——高适《燕歌行》赏析

一、边塞诗的含义及盛行的原因

边塞诗,顾名思义,就是叙写边塞风光及生活的诗歌。盛唐文人多热衷于追求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的另一条求取功名的新出路。因此,边塞诗在唐代十分流行,盛唐时蔚然大观,并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二、高适个人介绍

高适,字达夫。他曾多次壮游北部边塞,历时共计六年。他出入幕府,饱览边塞风光,密切接触前线将士,深入了解了边关生活,深切感受了将士的英雄精神和他们的疾苦,为边塞诗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高适,他的边塞诗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慷慨悲壮,气骨遒劲,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征战生活和他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且深刻地揭露出唐朝军队内部的黑暗现象。但在众多边塞诗中,最能体现他创作最高成就的还是《燕歌行》。

三、《燕歌行》艺术特色及诗歌内容分析

高适的《燕歌行》袭用的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但内容上却挣脱了文人游子思妇题材的窠臼,以一曲悲歌,展现出苍凉壮阔的边塞,抒写出豪迈雄浑的大气魄。

《燕歌行》是一首叙事诗,以浓缩的笔墨叙写了唐朝军队的一次远征救援行动的全过程,揭露出唐军将帅荒淫骄敌的罪行,抨击将帅腐败无能且不恤士卒,赞颂了戍边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精神,对广大士兵久戍边疆、苦战沙场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表达了期望出现李广式英勇善战、爱惜士兵的将领的美好愿望,全面地揭示了造成战争惨败的内外原因。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时的威武荣耀,实则隐含讥讽,为下文埋下伏笔。“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宏大壮观的进军场面:金鼓齐鸣,旌旗招展,浩浩荡荡,迤逦至榆关碣石,可以看出将士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做派,为下文作反衬。“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羽书”已是十万火急,一个“飞”字更显军情危急,迫在眉捷。这两句 1

不仅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而且紧紧吸引着读者的兴趣。“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四句写出边戍自然环境的十分恶劣,荒芜萧条满目凄凉,而“胡骑”却迅急剽悍,像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视死如归迎敌,浴血奋战,死伤过半。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领却在营帐寻欢作乐。强烈的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战争必败的原因。“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四句写出了大漠苍凉,孤城落日,衰草连天,力竭兵稀,重围难解,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这四句既写出在围困险境中的战士的绝望痛苦和浓厚的思乡怀亲之情,又写出了思妇悲愁之苦和强烈的思念之情。“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白天,戎狄大军重围,刀光剑影,黑云压城,夜晚,城里不断传来敲击刁斗的声音,寒气逼人。“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大难临头,士兵大义凛然,浴血奋战,不为加官进爵、荣华富贵,而是为恪守报销国家的节操。在生命的最后,他们由衷地希望那位可以与士兵同生死共患难的李将军再世。这四句总结全篇,悲壮淋漓,感慨无穷。

高适,用雄健有力的如椽大笔,铿锵有力的语言,为我们抒写了万里边关的慷慨悲歌——《燕歌行》。即便时过千年,它依然那样动人心魄。

参考文献

7.盛唐边塞诗《燕歌行》赏析 篇七

诗是最能代表唐代文学的,它在盛唐达到繁荣的顶峰。在盛唐诗歌中,除山水、田园等传统题材外,边塞诗更能集中体现盛唐诗歌的特色。它作为一种独立流派占据当时诗坛的一席之地,创作数量丰富,描写的大多是边疆的风情,表现征戍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围绕战争引出的种种矛盾,无处不饱含着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融注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具有雄浑壮阔的风调。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最大特色和最高成就在于思想深刻,触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内容,现实意义比岑参诗更强烈。由于经历过边塞军旅生活,高适对下层士兵的思想有更多的了解和同情,更体恤他们生活的艰苦及久戍不归、有家难回的遭遇。高适还擅长通过对比,揭露将士之间苦乐悬殊的不平待遇,指出这是造成边战失利的重要原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推《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8.《燕歌行》教学设计 篇八

高适,无疑是边塞诗人之翘楚。他曾多次壮游北部边塞,历时共计六年。他出入幕府,饱览边塞风光,密切接触前线将士,深入了解了边关生活,深切感受了将士的英雄精神和他们的疾苦,为边塞诗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他流传下来的边塞诗有40多首,占其诗歌总数的六分之一。其中有的是如《塞上》歌颂建功立业、矢志报国精神——“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有的如《塞上听吹笛》抒写将士思乡之情——“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有的如《营州歌》描绘边塞奇异的风情——“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但最能体现他创作最高成就的还是《燕歌行》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9.《短歌行》教学设计 篇九

襄州二中 邹晓慧

朗读是诗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对诗歌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只有让学生充分朗读文本才能在此的基础上品味诗歌的语言魅力。因此本设计在课型上主要充分体现为诵读课型,希望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再读读中体会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人文内涵和《短歌行》中蕴含的生命自我意识,以及曹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真诚与坦然。为此将本文的课程三维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技能

疏通大意,理解内容。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文本,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深层意味,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归纳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东汉末年人们生命意识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时代责任感。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播放,同学们,伴随这雄浑厚重沧桑的歌声,你是否也想起了一些被历史的浪花淘尽的英雄。有这样一个英雄他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无限风光。他也曾败走华容道无限凄凉。他是众人口中的“乱世之奸雄”,是京剧里的白脸。他是谁?他就是—曹操。他多重性格,让我们难以给他的品行下一个准确的定论 ?或许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掀开她神秘面纱的一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短歌行》,走近曹操。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2、朗读

(1)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并找找诗歌的字眼。(2)找个别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3、品析

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课文,初步分析这篇文章,完成练习后,再深入的解读这首诗歌。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翻开墨香四溢的书卷,在《短歌行》中,我走近了你,从你的 的诗句中,我聆听到„„感受到 „„

生讨论,师引导:最后明确曹操的忧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人生几何,第二层贤才难求,第三“天下”不“归心”或者天下大乱)

师:这是曹操的忧,一般人所忧的是什么呢?

(生讨论,师引导:一般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所忧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和每天的衣食住行,在这个基础上可能更多人想到的是要珍惜时光,及时行乐,过好每一天。这种忧是人的本能,是自然之忧,眼前之忧,局部之忧,因而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来说这种忧是一种“小”忧。这首诗的前面部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所体现的就是这个层次的忧)

师:曹操忧的是“天下”不“归心”,从曹操的“忧”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讨论,师引导:曹操虽然出身低微,然而却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的理想并不停留于过好每一天。长期亲身经历的战争让他深知战乱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与此同时,作为文学家的他对生命具有强烈的怜悯之心,这让他一直都想结束战乱,一统中原,真正做一番事业,建立自己的功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师:与一般苟且活着的普通人和那些“只要我活着享乐,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人相比,我们说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忧,也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旷世之忧。所以,诗一开头作者便借酒消愁,忧思绵绵,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用心体会曹操那种绵绵忧思,读出诗的情味来,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前面的几句,读出曹操的味道。

(学生齐读:“对酒当歌„„唯有杜康。”师生共评)

师:曹操的忧为何如此的深重呢?据考证这首诗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一个宴饮大会上作的一首诗歌,当时他已经是53岁的高龄。面对前进的步伐受到的极大挫折,面对短暂的人生,他深知时间的紧迫和自己个人力量的微弱以及实现自己理想的艰辛。人生的短暂和自己伟大理想的渺茫正是曹操忧思的根源。实际上,曹操的这首诗,就是描写他在这次欢乐酒会上,对生命意义进行反复思索、求解的过程。面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曹操无法一下子找到解忧的方法,于是他想到了人们通用的消愁的方法——喝酒,希望能一醉解千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抛开了暂时找不到答案的忧思,回到了现实,生也罢、死也罢,不如喝罢。于是只好端起酒杯,“唯有度康”才能解忧。

师:难道曹操就只能束手就擒,有什么办法可以消去心中的忧愁呢?(师生讨论:贤才)

师:他对贤才情感是怎样的?找出原文。

(悠悠我心„„沉吟至今„„)

师:概括成一个成语看。

(魂牵梦绕或绵绵不绝)

师:那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从“青青子衿”读到“不可断绝”,注意把这种“魂牵梦绕”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师生共评)

师: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表达这种情感?

(用典。借用了古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师:结合课文的注解大家看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在《诗经》中说的是什么意思?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师:那这两句在诗中曹操想要说的又是什么意思?

(人才们啊,你们都是我朝思暮想的对象啊)

师:从这里来看,曹操不但是借用了古诗而且还活用了古诗,婉转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执着追求,就像对自己梦中情人一样的执着。因此曹操写道“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沉吟”是沉思吟想的意思。当一个人凝神聚思去想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时,就把外界都忘记了,有时口中就念念有词,这就叫沉吟。接下来曹操再次活用了诗经中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假设了自己盛情款待天下英才的场景。然而“我”的忧思正如这天上的月亮一样运转不止,合适才能停止下来呢?我绵绵不绝的忧思正是来源于对你们的思念啊!所以曹操写道:“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师:曹操为什么人才这个问题一直都萦绕着曹操呢?

(生讨论,师引导:前面我们说到面对时间的流逝,曹操的内心充满了紧迫感。但是他真正忧的并不仅仅是岁月的流逝,更如他在另一诗《秋胡行》中所说的:“不戚年往,忧世不治”(板书)。他深知时不我待,靠自己个人的努力难以实现自己心中“治世”的梦想,他只能依靠大量的人才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其他的豪强集团也一样招纳贤才啊,这就使得人才就如天上的月亮一样难求,也正是因为这样,曹操在这个问题上才魂牵梦绕,苦苦追求。)

师:下面大家再一起来读一下“青青子衿,到不可断绝”这一层,体会一下曹操那种绵绵的忧思。

(生读,师生共评)师:人才难求,可是曹操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也得求啊。下面大家齐读最后一层的诗句,我们再看一下曹操怎么吸引人才的。

(生齐读“越陌度阡„„天下归心”。师巡视,师生共评)

师生一起分析1: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嚥,心念旧恩”。“陌”、“阡”都是指田间小路。东西向叫“陌”,南北向叫“阡”。“枉”,枉驾、屈驾。“用”,以。“存”,探问、问候。“契阔”,久别重逢。“讌”,通“宴”。“旧恩”指往日的情谊。这四句意思是:客人(指人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

师生一起分析2:

接下来的四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作者借景物喻人事。“乌鹊”泛指飞鸟。“月明星稀”是秋冬时节的景象。此时已是入夜时分,飞鸟本应早已栖宿归巢,找到自己夜间栖息之所了,但这些鸟还在飞。所谓“南飞”是说这些候鸟从北向南飞去是要找一个温暖的托身之所。“匝”是周,圈。“绕树三匝”是说这些鸟绕着树飞了一圈又一圈,但“何枝可依!”——竟没有找到一棵可以使它们托身的树枝。这里诗人以飞鸟喻贤才,暗喻这些贤才还没有找到可以依托的明君圣主,正在寒夜里(离乱之世)彷徨徘徊。在这凄寒悲凉的情景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曹操对贤才们的爱惜之情。古语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那么,哪一棵树是这些飞鸟们的托身之所?哪一个人又是这些贤才们可以依托的明君圣主呢?答案读者已经明朗,我这里才是贤才真正的归宿。曹操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四句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抱负,也就是向天下的才俊们发出了召唤。

四 美读

在赏析完诗句后找同学再次朗诵,把握住情感的变化

(生齐读全诗,师生再共同评价,与最初读作比较)五 小结

10.短歌行教学设计 篇十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短歌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短歌行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全诗,学习诗歌中所运用的用典比兴的艺术手法。

2.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情境体验、合作交流及教师点拨这一学习过程,学会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深层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教师通过对诗歌的深层解读,学习曹操在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抱负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学习魏晋诗歌的用典比兴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前大家先一起来听段诗歌朗诵。听完朗诵以后,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说你对刚刚这首诗歌的了解呢?看来大家对曹操很熟悉啊,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二)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忧”的基调

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结合诗歌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教师在学生朗读诗歌之前该让学生明确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体味诗歌忧的感情基调。

(三)赏析诗歌语句,解读诗歌意象

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对诗歌中的意象的解读及对诗人“忧”的内容的解读;2.各小组内推选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1.诗中表现诗人“忧”的诗句?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课件展示)

2.诗人为什么而“忧”?

明确:①忧功业未成(板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课件展示)

②忧贤才难求(板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课件展示)

3.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抒发自己“忧”的感情的?

明确:酒、朝露、明月

(1)酒

在诗歌中“酒”一般被用来表达忧愁思绪,因而有了“借酒浇愁”一说,同学们结合诗人生平及整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曹操借酒表达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是消极的?

(知人论世。结合全诗可明确曹操表达的是人生短暂,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2)朝露

诗人将人生短暂比喻成“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一般指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3)明月

在古典诗歌中明月一般借以寄托相思别绪,在此曹操借明月喻贤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就像天上美好的月亮,一心向往,不知何时才能得到,因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4.诗人借助了很多意象来表达自己“忧”的情绪,他又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感情的?

明确:

比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比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明月比喻贤才。

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诗是表达女子思慕爱人,曹操在引用上省略了“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用含蓄的方法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表现诗人求贤如渴的心情。

5.诗歌中“忧”的情绪贯穿全诗,但是同学们朗读的时候却情绪激昂,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诗歌虽然“忧”的情绪贯穿整篇,但是在忧的背后却饱含诗人建立功业、渴慕贤才的理想和抱负。

6.请个别同学朗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其他同学思考曹操借这几句诗表现什么?

明确:这几句诗勾勒出一幅彷徨无依的特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良将贤才无明主可选时的彷徨,与曹操在整诗中表露的求贤若渴、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抱负相呼应。

(四)教师总结,拓展作业

1.正是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所以面对短暂的人生,曹操一扫前人要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发出人生苦短,及时立业的感慨,处在乱世的曹操,在50多岁的高龄仍然渴望建功立业,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家更应树立远大抱负,发愤图强。

2.以一篇短文写《短歌行》给你的启示,题材不限。

五、板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曹操及其在诗歌发展的中的作用。

⑵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一些技巧。

⑵培养学生借助注解,疏通、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3、德育目标:

⑴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珍惜学习时间,⑵使自己锻炼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教学重点】

1、品味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

2、学习诗中用典的流畅自然。

3、分析本诗构思上的深入细巧。

【教学难点】

诗歌在用典上如何跟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方法】

1、点拨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拨)

2、朗读法(让学生通过听、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讨论法(教师对文章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

4、综合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古诗中的酒文化”)

【教具准备】

录音机和课文朗读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

师:中国古代有四部非常有名的小说,也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说到的四大名著。那么,这四部小说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

师:说得很好。看来大家的文学常识还是挺扎实的。那请问在座的同学有多少人看过《三国演义》。

(学生纷纷举手,反应强烈。)

师:好。《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特别是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相当成功的,如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曹操这一个人。下面由哪位同学来介绍这一人物?

(学生小声议论,陆续有人举手。)

生1:曹操乳名阿瞒,字孟德。他曾率军镇压黄巾起义,后起兵讨伐董卓,又相继灭掉了袁绍和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统一了北方,与吴、蜀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生2:曹操,东汉沛国谯郡人,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等人视之为“汉贼”,后人评价为“一代枭雄”。

师:看来大家对《三国演义》都很熟悉,对曹操了解的也不少。历史上的曹操除了刚才同学们说到的之外,同时他还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能文善诗。他的散文风格清峻、简约严明,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其诗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语言质朴,气魄雄浑,格调慷慨悲凉,代表了“建安风骨”。下面,我们就来学他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短歌行》。

师:我们先来了解其创作背景。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已经53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大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从中来”,苦闷煎熬。但他并没有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招人才,建功立业。

师:我们先来听这首诗的录音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播发录音。)

师: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揽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诗的总体基调是慷慨悲凉的,朗读时要把握好作者的这种感情。如开头八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前四句是作者感慨人生有限、生命易尽,情调感伤苍凉。读时应该语速缓慢,语气伤感低沉。后四句诗人慷慨高歌,借酒消愁,寄托忧思。读时感情要激昂慷慨。同时,该诗继承了《诗经》四言诗的特点,以四言为主。读时要把握好节奏,2/2断读,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下面就让大家自读这首诗。

(学生自读。)

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

(某生举手朗读。)

师:(读毕,师生鼓掌)这位同学读得很好,基本能够把握准诗的感情基调。下面,我们再来听听录音朗读。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

(播放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诗犹是如此。诗歌要反复朗读,以读带解,从而体味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师:下面,我们就共同来鉴赏这首诗。全诗共三十二句,大家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划分?

(学生积极讨论。)

生1:全诗可分为三层:1~8句为第一层,抒发诗人对人生地感慨,借酒消愁;9~25为第二层,表达诗人得到人才地喜庆心情;26到结束为第三层,抒发了诗人的胸襟抱负。

生2:全诗分为两层:1~25句为第一层,表达诗人对人才的渴求;26到结束是第二层,抒发了诗人要广招人才、一统天下的胸襟和抱负。

师: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意见吗?

(学生没有异议。)

师:大家赞同哪种分法?

生:第一种。

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这种分法,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分析课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味诗人的思想情感。我们班共有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层次,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待会,每组派一位同学来发言。

(各组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意见。)

生1:第一层前四句诗人借酒抒情,感叹人生苦短、生命易逝,情调有点悲凉。后四句诗人借酒消愁,慷慨高歌。

师:诗人在感慨人生有限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运用了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

师:对。面对美酒本应放声高歌、及时行乐,但诗人却感叹年华易逝、生命易尽,就像早晨的露珠,太阳一出来就被蒸干了。诗人心中痛苦不堪,诗句带有明显的感伤苍凉的情调。

师:诗人说“忧思难忘”,他为何忧思?

生1:可能是因为生命易逝所产生的忧愁吧。

生2:依据文章的内容,诗人的忧思是因求贤若渴却求之不得和他功业未成却感人生苦短而产生的苦闷。

师:回答得很好。“忧思”是全诗的脉络,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面诗人对贤才的渴求埋下了伏笔。“杜康”本是古代发明造酒的人,这里采用了借代的手法,是酒的代称。

师:一组的同学把这一层朗读一次。

(学生朗读。)

师:接着,请第二组的同学来分析第二层。

生1:这一层是诗人抒发对贤才的渴慕,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和思念。

生2:这一层采用了借喻和比兴的手法。“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是借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比兴。

师:这一层作者就是用这样的手法来展开的。他活用了《诗经·郑风·子矜》里面的诗句:“青青子矜,悠悠我心。”本是表达对情人的思慕,这里借喻对人才的渴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明月”喻指“贤才”。作者面对一轮皓月,感慨人才如空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得,何时才能为我所用。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人生感叹。

师:本文在用典上贴切自然。除了刚才我们讲到的例子之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引用了《诗经·小雅·鹿鸣》,它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这本是宴请宾客的诗句,这里用以表示对贤才的礼遇。

师:这八句化用《诗经》的成句,以明己志,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尊重贤才的思想感情。化用前人成句自然严整,与诗歌主题浑然一体。

师:这一层点明前面忧思的原因,呼应了前文。

师:现在我们进入对第三层的学习。这一层的前四句该如何理解?请第三组的同学来回答。

生:明月当空星辰稀少,乌鹊展翅向南而飞。绕树飞了三圈,有哪枝高枝可以栖息。

师:这四句勾勒出一幅月夜乌鹊南飞图。作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乌鹊”比喻贤才,“乌鹊南飞”暗喻人才南流。“三匝”是“多圈”的意思,是个概数,不能翻译成“三圈”。“何枝可依”比喻贤才寻找归宿,但无所依托,表达作者的惋惜之情。

师:“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最后四句借用典故,表达诗人愿以山高海深的胸怀,效法周公广招人才,抒发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师:大家再把这首诗朗读一次,并试着背诵全诗。

(学生朗读。)

【布置作业】

课后探究性话题──本诗以酒开篇、借酒抒情。可以说在中国古代,酒与诗是不相离的。大多诗人喝酒必赋诗,有酒兴才能有诗情。最典型的是李白,他能杯酒诗百篇,他是诗的一生也是酒的一生。《归园田居》作者陶渊明,其诗也是“篇篇有酒”。酒与诗有着源远的姻缘,酒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同学们可以就“古诗中的酒文化”为课题,就某一方面搜集材料,进行探究,写一篇小论文。

1、探究话题:古诗中的酒文化

2、方法指导:

⑴以4~6人为一小组,搜集相关资料。

⑵汇集材料,分析讨论,综合意见,写成一篇小论文。

短歌行教学设计3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诵读诗歌;

(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教学方法

1.读法:反复诵读,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提问讨论:师生互动,解决反馈问题。

3.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古人说“诗言志,歌咏怀”,诗歌是文人抒发感情的一种载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兼文学家曹操的《短歌行》,感受曹操在这首诗歌当中要言的是何志,抒发何种感情呢?

二 读品读诗歌,先从朗诵开始。四言诗节奏:二二节拍,诗歌诵读,要注意语速、语调,要有抑扬顿挫之美感。学生自由读,请一名试诵读,评。注意个别句子的处理:一般感叹句、陈述句读降调,问句读升调,老师范读。请学生找出诗文中的问句,加以诵读体会。再请学生读,点评。

三 分析

1同学们再集体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给你传递出一种怎样的感情?(苦闷,忧愁)

从哪里看出来?

生1:标题

生2:意象词“酒”,还有诗中的“忧”字

生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写实,结合背景分析

明确诗眼“忧”,找一找。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诗人在“忧”什么呢?同学们讨论两分钟,有了结果后展示你的理解。

生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忧人生短暂

生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功业未成生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忧功业未成小结:诗人心中有忧,何以解忧呢?杜康能解吗?要解忧,必须求得贤才。同学们找找表明曹操对待人才态度的诗句,体会一下,曹操是怎样留人的。讨论两分钟。

生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以待遇留人

生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以情感留人

生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事业留人

四 小结及课堂作业

忧人生短暂、人才难得、功业未成,所以此诗读来深沉悲凉。古人说“诗言志”,曹操在本诗中所言之志就是想求得贤才来一统天下,解百姓战乱流离之苦。有一股英雄之气驰骋期间,所以读来慷慨激昂。下来,就请同学试带着这份激昂的感情再一次诵读全诗,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为微型课来设计,我只选了两个方面作为教学目标,即能用普通话流畅地诵读诗歌;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主要安排以不同的诵读贯穿始终:学生自由诵读、学生代表读、教师指导诵读、学生集体读等等。以读代讲,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渐悟出全诗的核心主旨。

引导学生读的过程基本顺利,但在问题的过渡上有些地方还是显得生涩,比如在安排学生几轮诵读之后我抛出问题:这首诗给你传递出一种怎样的感情?(苦闷,忧愁)从哪里看出来?得出诗眼“忧”字之后,我说了一段过渡语,给人一种跳出诗境之感。在李社教和王卫涛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我明白了20分钟的微型课,快速切入主要环节是关键。比如在学生找出“忧”字之后,就应马上抛出“诗人忧什么?”的问题,得出结论后再问“解忧靠什么?”明确是“人才”

后马上再问“如何求取人才?”这样安排环环相扣,讲起来顺了许多。

另外,我之前的板书设计过于简单,主要是三个关键词“忧”“求贤”“一统天下”用两条横线贯穿起来,事后,李老师帮我重新设计了板书,让我明白了微型课板书并不是越简单越好,课堂上讲到的重点词还是得取舍有度地呈现在板书中,这样,整节课的重点内容看起来才能一目了然。

当然,除了两位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还有各位同行老师为我提出的宝贵建议,让我在这次微型课试讲中获益良多,受益匪浅,谢谢大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定会以这节课作为范例,在一堂课的结构安排上,在重难点的取舍与把握上,在师生互动的处理上多下功夫研磨,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上出更优质的课!

短歌行教学设计4

一、教学设计的说明

《短歌行》是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二模块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在这之前,学生按照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先后学习了《诗经》两首、《离骚》和《孔雀东南飞》,已经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这基础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应达到以下目标:

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是了解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相应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体现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是通过诵读、讨论、赏析、点拨,领悟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引发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体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是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教育学生要自觉珍惜时间,要拥有宽广的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基于上述“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主旨,揭示诗人的创作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表现手法掌握不好的现状,我们把难点定在探究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上。

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②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探究,得出答案

③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

三、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常山赵子龙于曹营几十万大军中救出吴蜀后主刘禅,曹操在景山顶上看到赵云无比威猛,于是感慨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正是曹操的这句话我们看到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义举。这是小说中曹操爱惜人才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曹操的诗作,看看其内心深处是如何渴求贤士的,感受一下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2、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横扫黄河两岸,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可是长久以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也常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的形象,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那么我们后世人对曹操的看法真的如曹操自己所言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吗?我看未必,作为后世人,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客观地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人们对他的三个评价: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3、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挥师南下,饮马长江,想一举消灭东吴的孙权和蜀汉的刘备。赤壁大战前夕,曹操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饮到夜半,忽然听到乌鸦在悲鸣声中向南飞去。曹操感此景而持矛吟唱了这首千古传颂《短歌行》,尽抒了他的内心世界。

4、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第一步:学生自由读。朗读时,让学生读出四言诗的音律节奏,体会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我认为朗读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在创造过程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由此,呈现出每个学生对文章的不同理解。)

第二步:听音频朗读后,找学生仿读。

第三步:全体学生齐读。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

说明:本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放手让学生读,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古典诗歌语言文字的魅力。

5、鉴赏评价,把握感情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首诗,我将该诗划分为四个小节,再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每小组一小节,让学生动起来,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目的是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问1、请每组同学找出他们最欣赏的诗句,并用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

第三组同学答:我们认为最有特点的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一句。因为曹操把对贤才的渴望即一将难求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用最短的语言来概括的话,我们认为是“忧之至极”。

问2、很好,刚才第三组的同学回答的非常好,那么同学们再讨论一下,除了刚才第三组同学找到的曹操的“忧”外,还有哪些语句反映出曹操的“忧”了?

它们又展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第一组同学答:第一节诗中还有两个“忧”字,通过这两句诗,我们感受到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对生命的流逝而功业未就的苦闷。

问3、你们找的很准确,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那么在这两句诗中,你看到曹操意志的消沉了吗?如果不是,那又展现了曹操怎样的人生态度啊?

第二组同学抢答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看出,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这是借酒明志啊!也就是说,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问4、在第二节诗中,作者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我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作者将《诗经》中的诗句信手拈来有什么意图呢?

第四组同学答:《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啊!言外之意是,人才啊,你们都到我这里来吧!

问5、第四组的同学回答得太好了,同学们掌声鼓励!有这样一则材料:曹操平定北方后,几次下《求贤令》,打破了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作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为贤,网罗四方名士,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这样大“喜”的局面,曹操还“忧”什么呢?我们能不能分析一下,他“忧”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三组同学答: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在我们对“忧“的分析中,我们看到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对贤才难得的渴望,对生命的流逝而功业未就的苦闷。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曹操“忧”的就是贤才难求,功业未就,人生苦短。

问6、同学们还有哪些诗句没有理解,可以提一下?

第二组同学问:我们没有想透作者为什么引用这几句诗?又为什么把它放在文章的结尾?

师答:好,这个问题同学们问的非常好,因为这四句诗很有探讨价值。“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作者引用前人成句,意在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也可以说,在这里曹操向贤才们表达了诚心和自己的广阔胸襟,这句话等于曹操拍着胸脯向人才保证:我就是高山我就是大海,请放心我一定不会“才”满为患,快来投奔我吧,让我们一起来干大事吧!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里使用了《韩诗外传》里的典故,相传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里曹操既是以周公自比,也是以周公自励。但不管哪种,结果都是“天下归心”。曹操最终的梦想是要一统天下,万民归心,这就等于为天下贤士勾勒了一幅砰然心动的宏伟蓝图。

问7、同学们体会到这四句诗运用了是什么手法了吗?

学生甲:是化用典故。诗句都有出处啊!

问8、好的,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其他的手法吗?

师背诵:《关雎》一诗的前四句,让同学们对比感受。

学生乙:是比兴的手法。

总之,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完全是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质疑发问,教者点拨后,自主生成的。实际上,就是学生“悟”出来的。

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强化理解,迁移训练

⑴显示曹操的另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同是曹操的四言诗,试比较二者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此练习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其次结合练习题,深入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说明:《观沧海》一诗中的“碣石”景观就在葫芦岛市绥中县。)

⑵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曹操的宽广的胸襟,远大的志向以及对人才的渴望,对生命的流逝而功业未就的苦闷。同学们体会到曹操的这些情感后,有什么触动呢?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我们的目的就是将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7、作业布置

①背诵《短歌行》

②评价曹操

8、板书说明:鉴赏过程中的黑体字是板书的内容。“贤才难求”,“功业未就”,“人生苦短”分别写进“忧”字的左侧的偏旁之中,而“思想”二字写进“忧”字的右侧的“横”之中,“艺术”写在“思想”的上面的“竖”之中,“忧”的“撇”之中写上“比兴”二字,“忧”的“捺”之中写上“用典”二字,“忧”的那一“点”里写上“悟”字。这样在黑板上显示出来的便是大写的“忧”字,“忧”字里面包含了这节课所有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我们很难说学生在一节课中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转化成了能力。我想:理想的一节语文课,应解决好“两个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1、教师与学生是处在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下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个体。相互联系,是指二者都是同一活动——教学活动的主体,有其共同的目的。整个教学活动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及学生的配合下完成四十分钟的教学任务。相互独立是指教师和学生分别是独立的个体,思维、习惯、能力、个性、素质都存在其独特性。如何把这些方面统一起来,并且趋同,有效地加以利用,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在一节语文课上,相对而言,知识既具有固定性,又具有灵活性。通过这些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节课最终应达到的目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环节,必不可少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另外,创造性应贯穿其始终。教师应在知识相对固定的情况下,灵活地并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发挥其最大的潜力。学生思维的扩展有助于进一步形成分析、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当然,这一关系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统一在一起的。

就我这节课而言,我认为学生基本上在我的调动下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既有的教学思路下,我所设计的教学内容最闪光的地方就是对曹操“忧”的含义的理解。因为这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横向的和曹操《观沧海》一诗的对比,是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再度考查。但在教学形式上,思维的张力还不够,形式还不够灵活。

经过这节课,我认识到语文课应关注生活。远离了鲜活的生活世界,语文课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作为一位教师,我应适时地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学生对知识要求日益提高的现实。

短歌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中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希望能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可以说,曹操的功绩是非常大的。但是为什么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呢?当时的汝南名士许邵shào曾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戏曲舞台上也给曹操画上了代表奸臣的白脸。其实,站在客观历史的角度上来看,曹操确实对历史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作家介绍及背景

(一)作家介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他是政治家呢,是因为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说他是军事家呢,是因为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说他是文学家呢,则是因为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既然我们现在知道他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文学家的角度上来看一看他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抱负和情怀。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二)解题

我们先看下题目,了解些基本知识,这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因此我们从题目可以知道这首诗的音节较短。行,则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这些,大家作为常识了解即可。

(三)、相关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五十余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三、整体感知 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朗读感知:所谓诗歌是“三分诗,七分读。”下面我们听下《短歌行》的配乐诗朗诵,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听后我请同学来谈谈有什么感觉体会?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给红色的字标音)

2、字词点拨:朗读诗歌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情感去解读诗歌,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现在请同学们扮演一次曹操,来次横槊赋诗。如今你就是那位文才武略,领军出征,欲一统天下的曹操,你该怎么去读?请学生翻译。

3、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提问:你以为在本诗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

板书:

(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贤才难得)(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从“青青……断绝”

(功业未就)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4、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

5、诗歌的主旨 :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解决疑难(内容、手法、情感)

①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②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7.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⑵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表达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

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3)借代。唯有杜康:以发明酒的人名来代指酒

四、思想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五、课外探究

(1)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3)、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武帝纪》

以上是一些关于曹操的资料,请你结合《短歌行》诗人的形象来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短歌行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希望能为学生学习古诗文提供一个一般性的样例(诵读熟悉-解决词句疑难-领悟思想情感-诵读巩固)。

【教学设想】

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

⑴ 初步体味(熟悉内容),⑵ 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⑶ 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

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步骤】

一、简洁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整体感知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朗读全诗

三、讨论鉴赏

1、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⑴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⑵ 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⑴ 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⑵ 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

(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

英雄之慷慨悲歌

4、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 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 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小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短歌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诗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3、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学习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歌中诗人之“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预习(课前印发资料)

(一)看课文注释,给生字注音(幻灯片)

譬(pì)如朝露 青青子衿(jīn)呦呦(yōu)鹿鸣 何时可掇(duō)契(qì)阔谈?(yàn)绕树三匝(zā)周公吐哺(bǔ)

(二)了解曹操,知人论世

(三)曹操“横槊赋诗”的背景

(四)解释题目

板块二:品析诗歌(怎一个忧字了得)

(一)初读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哪一个字可以作为全诗的诗眼?

2、文章几次写“忧”?分别是什么?

(二)品读

师生合作,品析诗歌。在品析诗歌过程中,把握本诗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3、作者何以写忧呢?

本诗中的艺术手法最为精彩的当属用典和比喻。可分类归纳诗文中用典句及比喻句,可要求学生用如下的表达方式:例句——释义——效果。

解读:引用典故不着痕迹,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成就一番伟业的雄心壮志。

(三)美读

1、基本二二节拍。

2、注意节奏与轻重的变化。

3、注意停顿与延长的变化。

板块三:课外延伸

结合学习过的《奇妙的对联》的相关知识以及本文,撰写一幅评价曹操的对联。

短歌行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如果字词过关了,对诗歌的浅层次的鉴赏比较容易办到,但深层次的鉴赏恐非易事。希望能够通过这三首诗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并鉴赏《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二、整体感知

《涉江采芙蓉》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由此可以看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理”的想法,当送花草的人一转念间意识到花草无从寄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

《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这是汉乐府涛歌里常见的主题,可见当时这个问题萦绕在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由人生有限,引发出人们的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对此,汉乐府诗歌里更多的是主张及时行乐,“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将这种主张发挥到了极致。也有劝导人们努力进取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曹操的《短歌行》这首诗,前半部分的情调和汉乐府诗歌相近,后半部分古雅雄浑,气度非凡,又完全是他自己的风貌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鉴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2.学习鉴赏《短歌行》

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可能有两个难点:一是对诗中引用的《诗经》里诗句的意思不理解,一是对诗中情绪断续、起伏、变化不易把握。“青青子衿”两句、“呦呦鹿鸣”四句出自《诗经》,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理解它们的主要意思即可。至于如何把握这首诗中情绪的断续、起伏、变化,我们可以从人的情绪在某个时候变化无端、不必强寻线索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它原本是配乐的,首先要和音乐旋律相应和的角度来理解。从这首诗本身来看,它创作于宴飨宾客时。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譬如朝露”的比喻,可能和汉乐府《薤上露》有关联:“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至“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两句,诗人借酒浇愁的形象让读者体会到他的情绪低落到极点;接下来“青青子衿……鼓瑟吹笙”,转到对人才的渴慕上,似乎是诗人有意自我排解,自我振作;随后“明明如月……不可断绝”却又回到“忧”上来,似乎是天上皎洁清冷的月亮又无端触发了他的愁思;“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接续前面的对人才渴慕的情思;最后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实景,体察人才的心理,表达希望能够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的雄心壮志。从以上简要分析来看,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写忧思,自然随意,反反复复,将它写得无处不在,难以排解,让人产生共鸣;写壮志,头角峥嵘,完全是豪杰气象,又非他人所能比,结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何等有气魄!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的1、3两问。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真正理解《归园田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二、整体感知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家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都是对他十分不利的。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衷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陶渊明直到29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由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一切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和“违己交病”。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陶渊明早年就有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思想,当他仕途不得志时,便怀恋这种生活,所以,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39岁时,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变化,他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就是说本应该是忧道的,可是道不行,那就只好躬耕自给了。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此后,因为“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

《归园田居》共5首,约作于从彭泽弃官归隐的第一年,时年42岁。课文是第一首。《归园田居》写他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朗读诗歌,疏通诗句。

补充注释

(1)尘网:尘世的罗网,指仕途。意谓仕途有如罗网一样,使人不得自由。

(2)故渊:鱼儿原来生活的深水潭。

(3)方:傍。

(4)罗:排列。

(5)尘杂:尘俗杂事,主要指过去官场的案牍和应酬一类的琐事。

(6)虚室:虚空闲静的居室,比喻没有人事滋扰明净洞澈的心境。

2.简析诗歌的内容结构。

第一层:表作者个性思想,渴望归田。

第二层:绘作者情趣盎然的田园生活。

第三层:写田园乐之因。

3.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社会的黑暗污浊,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诗歌开篇两句写出了作者爱丘山、憎世俗的情感,统领全篇。接着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第二层作者由近及远着力描绘了田园风光: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以下四句,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诗中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鄙视。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当然,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这时儒家的“独善其身”的思想占了主导的地位。从他放弃了实现济苍生的理想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性,但从他坚持高尚的志趣,决不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来说,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领悟陶诗平淡质朴语言中所蕴含的浓郁诗意。

陶渊明的诗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读来十分亲切,还富有意境。《归园田居》中,我们不只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所有这些还构成一种境界,它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这种特点的形成与诗人的创作方法密切相关。诗人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因此,他在创作时,并不是随意摄取田园生活的影像,而是把那些最能引起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东西摄取到诗中来,在平凡的生活素材中含有极不平凡的思想意境,它潜移默化,使人感到亲切,又感到崇高。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所谓“奇趣”正是从意境中产生的。由于他的诗有意境,因而也就全篇浑然一体。这在艺术上又与汉魏诗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不谋而合。

总结、扩展

通过两个诗歌单元的学习,诗歌鉴赏应该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明晰的概念:它是读者阅读诗歌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诗句的媒介,获得对诗歌塑造的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诗歌的主旨。诗歌鉴赏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本无固定顺序,为了帮助同学们较快地形成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暂分三个步骤:诵读、涵咏——解题(知人论世)——释句披文——人境(进入意境)——会意(领会主旨)——评价(评定优劣高下)。希望学生们能循着这步骤,鉴赏《归园田居》的其他四首诗及《其他古诗背诵篇章》中的诗歌,逐步形成鉴赏诗歌的能力。

布置作业

1.很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2.鉴赏《归园田居·其二》,体会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

附:板书设计

爱田园—个性、思想

陶渊明—《归园田居》 田园美—虚淡、静穆 超俗不羁的品质

平和、淳朴 闲适愉悦的心境

短歌行教学设计9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具体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二、整体感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短歌行》的相关片段;

学生读诗感悟,交流读诗体会。

出示投影: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讨论鉴赏

1、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

“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2、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所以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有助于理解本诗的深刻含义。

3、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

“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思想教育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五、课外延伸

选择《短歌行》中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诗句,谈一谈你的心得体会。

参考话题:

“立志与成才”

“机遇与成功”

“科教兴国”

“尊师重教”

上一篇:各大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网址下一篇:教育教学管理总结材料(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