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王伯祥》心得体会

2024-08-11

观看《王伯祥》心得体会(共2篇)

1.观看《王伯祥》心得体会 篇一

近日,崔学选、王伯祥两位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在潍坊经济开发区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纷纷表示要以崔学选、王伯祥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忠诚于党、真挚为民、苦干实干的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潍坊经济开发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根据上级要求开展对照检查,与崔学选、王伯祥的先进事迹为标尺查看不足结合起来,开展“三个一”活动。一是开展一次集中讨论活动。各部门、各单位充分利用每周二、四晚上的集中学习时间,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崔学选、王伯祥的先进事迹,并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如何学习、弘扬崔学选同志的先进事迹开展大讨论,对照榜样认真查找不足,明确整改方向,推动工作开展。二是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每名党员干部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还充分自学时间认真思考、深入剖析,谈感想、话体会,把学习所感所想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撰写出了有思想、有深度、有见地的心得体会,经济区党工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在开发区门户网站上予以刊登,营造了浓厚的“向先进学习、抓工作落实”的学习氛围。三是开展一次“四查四看四树”活动,一查党性观念,看是否像崔学选、王伯祥那样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树立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大局意识;二查思想品质,看是否像崔学选、王伯祥那样具有强烈的爱民情怀,树立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宗旨意识;三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像崔学选、王伯祥那样具有满腔的工作热情,树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敬业意识;四查工作业绩,看是否像崔学选、王伯祥那样具有一流的工作成绩,树立攻坚克难、事争一流的争先意识。通过对照,广大党员干部认清了自身差距,找准了存在问题,共查摆问题153个,提出意见建议72条。

2.王伯祥的名人励志故事 篇二

“半混”的幽默里,或许夹杂着妻子对丈夫忙于工作疏忽家庭的小小埋怨,但从侯爱瑛说话的神态与口吻中,我们体会到的更多是她乐观善良的天性,以及对丈夫的宽容与体谅。

侯爱瑛第一次见到王伯祥是在1968年的一次教师学习会上。当时两个人是两个不同村子的教师。“那天我刚好坐在他身后,当时他全身上下都是补丁,又不爱说话。我们都感到吃惊,一个大学生竟然穿得那么‘朴素’。”1969年,经王伯祥的邻居介绍,当时的民办教师侯爱瑛嫁给了当时那个朴素的中学教员。

1983年侯爱瑛办理“农转非”后,长时间没有活儿干。后经人介绍,她干起了花圃临时工。花圃筹建之初,足足三个月时间,侯爱瑛天天搬砖、挑土、搬玻璃。飘雪的12月里,她又顶着严寒用“油泥”补玻璃缝……冬天花圃不适合种花,便种上了蘑菇,由于长时间待在花圃里,蘑菇菌使侯爱瑛落下了呼吸道过敏症、内风湿等毛病,至今一到夏天都不敢出门,因为阳光一晒,皮肤就要红肿,起疹子。“当时他是县委副书记,要想给我找份好工作也不是难事儿,但我知道他不会同意。”对此,王伯祥一直心怀愧疚。当记者问他一生最感谢谁,王伯祥曾经脱口而出“我老伴儿,跟着我让她吃了不少苦”。然而,侯爱瑛却说,丈夫对她“苛刻” 不要紧,重要的是他对身边人“实心眼儿”。

“我母亲50多岁就失明了,每次我们俩回家看她时,他都是紧拽着我母亲的手,怕她摔着。”侯爱瑛的母亲喜欢抽烟,王伯祥便每次都亲自点好烟,然后小心翼翼地夹进“母亲”的手里,“他拉着我母亲的手,一口一个‘娘,您慢点,娘,给您烟’,这样的场景总是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

回忆起十几年前寿北大开发时的往事,侯爱瑛仍然心有余悸。“那天傍晚雨下得很大,我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一个刚从寿北工地往家赶的邻居。他告诉我工地上情况不太好,当时我真是担心。”当天夜里侯爱瑛辗转难眠,跑到院子里跪下(寿光当地有这样的风俗,在院子里跪下祈求是一种最挚诚的方式),边抹眼泪边祈求上天保佑她的丈夫以及所有参与寿北大开发的村民们,希望他们都能平安归来。想起受伤的小儿子,候爱英的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就在王伯祥去寿北指挥部的头一天,儿子左臂骨折住进了医院。临走前,王伯祥塞给妻子50元钱,交待她给儿子买点苹果,他知道儿子已经馋了很久了。

要侯爱瑛“数落数落”丈夫是件不容易的事儿,她想了又想,笑了,“我吧农村长大,也是心眼实,不懂得讲客气。”因为她对家里来的客人不够热情,王伯祥曾经 “数落”过她。王伯祥工作繁忙,孩子、老人、家务活儿都压在侯爱瑛的肩上,尽管操劳,她却极少埋怨丈夫,她只知道一心一意地“疼”丈夫,她也一直被丈夫身上那种“一心为民”的情怀深深感动,不忍心埋怨。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 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欧洲西部》 教学设计下一篇:四川幼师实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