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

2024-09-23

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精选8篇)

1.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 篇一

太极拳(Taijiquan)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老的武术(maritialarts)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武术攻防、锻炼身体和修身养性(self-cultivation )。太极拳在演练时,动作柔缓,但能以突然爆发的力量将对手击退。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太极拳已发展为多个分支,每个分支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今,太极拳在中国乃至世界受到越来越多人欢迎。

1.第1句可译为并列结构Taijiquan is precious wealth...and an important part...,系动词“是”(is)只需译出一个。

2.第2句中的“其主要功能是”可直译为its main functionsare to...,但稍显生硬,宜转述为“它通常用于”(it is usuallyused for...)。“攻防”在中文里是一个词,但实际包含了两层意思,故分译为attacking and defending;同理,第3句的“柔缓”译为gentle and slow。

3.第3句中的“太极拳在演练时”实为被动句,“太极拳”为受动者,故译作When Taijiquan is beingpractice...。“但能以突然爆发的力量......”处理为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which,however, candefeat。“突然爆发的力量”可译为sudden strength或sudden force,因为sudden已包含有“突然爆发”的意思,故“爆发”一词不需再译。

4.最后一句中的“在中国乃至世界受到越来越多人欢迎”,除译文外,还可以有多种译法,如is welcomed bymore and more people both in China and overseas;is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China and the world as well。

参考译文:

Tajiquan is precious wealth of Chinese nation and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astern culture. As one ofthe ancient martial arts in China, it is usually usedfor attacking and defending, body building and self-cultivation. When Tajiquan is being practiced, themovements are gentle and slow, which, however,can defeat the opponent with sudden strength. Through centuries of development, Taijiquanhas developed into several branches, and everyone has its features. Now Tajiquan has becomeincreasingly popular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2.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 篇二

2013年12月份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做出了新的调整, 在题型和内容上有了些许改动。取消了完形填空, 改变了快速阅读的题型, 尤其是翻译部分做出了重大调整由长句翻译改为段落翻译, 其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翻译部分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基础的英语语言知识, 还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 同时拥有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能力。四六级考试翻译难度的加大使得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作相应的改变, 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 需要培养大学生的翻译能力, 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

一、翻译教学的现状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 各大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一般分为读写课程和视听说课程两部分, 并没有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翻译教学实际上是一门需要经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反复实践的课程, 然而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大学英语课程数量十分有限,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接触英语的主要途径, 往往采取教师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 大学生对翻译方面知识的了解大多来自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介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翻译理论知识的灌输, 缺乏对一些较实用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的渗透, 大学英语课本中几乎没有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讲解和要求, 课堂中的翻译讲解主要是以课后练习题为主, 课后的习题翻译与改革后的新四六级又不相符合, 大多数学生做的是等着教师的讲解再死记硬背答案应付期末考试, 这种简单的翻译训练使得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 大学生由于缺乏对翻译技巧的掌握, 遇到稍难的翻译就无从下手。改革前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分值比重也偏低。可以说, 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高。现行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大学生的翻译水平, 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英汉语言功底薄, 缺乏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学习, 导致翻译实践能力较弱, 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也不高, 可以说翻译教学没有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

二、翻译教学的策略

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出现无非是进一步考量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也是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检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 笔者认为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翻译水平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质的飞越。

(一)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首先要改变教师和学生忽视培养翻译能力的课堂现状。教师讲解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翻译知识, 并能灵活应用到翻译实践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 还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 合理解决学生做翻译练习时的症结。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翻译素材, 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 为师生营造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 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使教学信息丰富多彩, 并激发学生的乐趣。引导学生认清翻译能力的重要性, 给学生树立完整的翻译理念。学生要认识到翻译的学习不只是背熟几道课后习题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赢取学分, 它与学生自身英语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要端正, 只有树立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听讲和深入学习, 最终成为具备英语综合能力的人才。

(二) 教师自身翻译能力的完善

教师首先应加强翻译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在授课时合理安排有效的课堂时间, 改进教学方法, 恰当的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翻译技巧。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进行翻译教学时,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 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翻译理论, 使学生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还要向学生讲解翻译的技巧, 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常用的翻译技巧, 例如增译或减译、句子的重组、词类的转换。最后给学生时间进行翻译的训练, 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翻译能力。

(三) 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储备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 1980) [1]翻译时要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才会使得译文忠于原文, 保持原汁原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跨文化知识的输入,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扩充与课本相关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了解欧美文化知识, 鼓励学生阅读书籍来接触西方文化, 理解跨文化的差异。教师也可推荐学生浏览英语学习网站, 利用网络提高英语技能, 转变学生被动学习英语的态度和惰性, 使英语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学习的乐趣。另外,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积累四六级考试中段落翻译涉及的词汇和短语甚至长句, 阅读与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的话题相关的书籍, 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

(四) 翻译实践技能的训练

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 掌握了相应的翻译技巧后, 还需要进行反复的翻译操练。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用时30分钟, 教师应提醒学生平时就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做翻译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挑选合适的文章进行训练, 可以选取内容通俗易懂的中外名家散文作为翻译材料, 从文章中选取段落做翻译练习, 或是从中找几个经典句作为单句翻译练习, 在课上帮助学生修改或者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四六级改革后翻译部分由长句翻译变成段落翻译, 这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学生在做翻译时要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 翻译前首先要熟读全文, 对原文理解透彻并作认真分析, 理解文章的正确含义后理清思路再做翻译;翻译时要秉承忠实原文的原则, 汉语是意合的语言, 英语是形合的语言。汉语高度浓缩概括, 英语有固定的语法体系, 语言严谨 (朱徽, 2010) [2]。翻译语言要合乎英语思维, 不拘泥于汉语形式逐字逐句的死译, 以免翻译成中式英语;翻译后再认真核对推敲语句是否通顺。大学英语教学加强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讲解十分重要, 同时还应强化大学生的翻译实践, 让学生学会理清思路, 结合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做好英汉的互译。

结语

翻译教学作为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途径应当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大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 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加强翻译教学来迎合英语四六级改革的要求, 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学生需要加强累积英语词汇量, 学习翻译技巧, 加强翻译训练, 扩充英汉文化背景知识, 锻炼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培基, 喻云根, 李宗杰, 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3.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 篇三

难点一:并列结构中的词汇

在英语中,并列结构主要有单词并列、短语并列和句子并列。能够形成并列结构的单项通常需要词性类别相同、结构相同或是句法功能相同。在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单项构成的句子中,通常在最后两个并列的单项之间用连词,如最常见的and。但有时为了句子的朗读节奏,也可以不用连接词,全部用逗号。不过,笔者建议考生在翻译时还是遵从最基本的语法规则,根据句子意思需要,在并列结构中添加连接词。

例1:最近,中国政府决定将其工业升级,中国现在涉足建造高速列车、远洋船舶、机器人,甚至飞机。

解析:这句中文由两个简单句构成,难点主要在于句中某些词汇的翻译,尤其是后半句并列结构中的词汇。具体来说,“高速列车”应翻译为high-speed train或bullet train,“远洋船舶”可以翻译为ocean-going vessel,“机器人”和“飞机”的翻译比较简单,具体请看下面的参考译文。需要注意的是,像“远洋船舶”这样的词考生如果实在不会,在考试时也不要空着,写上ship总归不难吧。

参考译文:Recent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upgrade its industry. China is now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trains, ocean-going vessels, robots, and even aeroplanes.

例2:在未来五年中,中国将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减少贫困、发展教育、农业现代化、环境保护和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援助。

解析:这句话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在……等方面”这一长状语的翻译。这个状语由五个并列成分构成,但从中文来看,这五个并列成分的结构并不一致,“减少贫困、发展教育”为动宾结构,“农业现代化、环境保护和医疗保健”为偏正结构,考生在翻译时要注意统一。

“在……方面”在翻译时用介词in,后面一般跟名词或名词短语,因此考生可以把“减少贫困、发展教育”这两个动宾结构处理为跟后面一样的结构。五个并列成分可以翻译为“poverty reduc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care”。句子剩余部分不难,按照顺序翻译即可。

参考译文:In the next five years, China will provide assistance to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overty reduc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care and so on.

提醒:词汇永远是考生心中的痛。在翻译题目中,有的词汇已经在原文中给出,如印度尼西亚(Indonesia)、马来西亚(Malaysia),但是大部分词汇还是需要考生凭自己平时的积累来解答,如“农业现代化”“医疗保健”等。这类词汇的翻译不是背完词汇书就会的,而是要靠日积月累。笔者建议考生多看看China Daily,这是主要探讨中国相关话题的英文报纸,对于四、六级的翻译很有帮助。考生可以把平常看到的常见表达记录下来,勤于积累,提升自己的词汇量。

难点二:长句的分与合

英文长句严谨复杂,短句活泼明快,但一味使用长句或短句都会让读者感到枯燥无味,读者更希望看到的是长短句交融形成的一种交错美。在六级翻译中,考生可以根据译文的需求和句子的逻辑主语,将句子进行合并或拆分,从而实现长短句相间的目的。

例1:①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②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③这将鼓励其他贫困国家应对自身发展中的挑战。

解析:这句中文由三个分句构成,前两个分句的逻辑主语都是“中国”,最后一个分句的逻辑主语是“这”,代指前面的两句。考生在处理这个长句时有以下两种常见思路。

思路1:把句①和句②用并列连词and连接,写成一句话,句③由于主语不同,可以单独写成一句。

思路2:把句①和句②用并列连词and连接后,将句③用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前两句连接。

参考译文:①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poverty reduction, and it has made unremitting efforts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This will encourage other poor countries to cope with challenges in their own development.

②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poverty reduction, and has made unremitting efforts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which will encourage other poor countries to cope with challenges in their own development.

nlc202309090150

例2:①中国造产品越来越受欢迎。②中国为此付出了代价,但这确实有助于消除贫困,同时还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

解析:这两句话之间含有内在联系,句②的“此”“这”指代的都是句①,但考生不要一看见这类词就想着用定语从句,从句可以适当用,但切记物极必反。这两句话的翻译有以下两种思路。

思路1:全部按照原文的断句来翻译,这是最常见的翻译方法。注意句②内部的转折逻辑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强调词“确实”用do/does/did这一类助动词翻译出来。

思路2:考生还可以利用两句话之间的联系,将句②中的“这”“此”以定语从句的方式体现出来,这需要考生根据两句话的逻辑来进行整合,确定新的句子框架。在句②中出现了转折逻辑词“但”,结合句子长度,考生可以选择在转折之前断句。

参考译文:①Manufactured products from China are gaining popularity. China has paid a price for it, but it does help to eliminate poverty and to provid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s well.

②Manufactured products from China are gaining popularity, for which China has paid a price. However, it does help to eliminate poverty and to provid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as well.

提醒:就例2来说,整句话难度不大,但考生如果能够注意翻译的细节,还是能够在保证正确的基础上翻译得与众不同。例如“越来越受欢迎”,大部分考生的第一反应是翻译成be more and more popular,这样翻译没错,但是没有新意。如果能将其翻译为be increasingly popular,就跟一部分考生拉开了差距,用increasingly来代替more and more也是写作中常见的替换。在参考译文中,笔者给出的是be gaining popularity,用进行时来表示“越来越……”,这种表达也很地道,且显得与众不同。因此,再次提醒考生,平时要多注意单词、词组和句式的积累。

难点三:句式变化

对于好的翻译来说,句式的丰富性非常重要。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前提下,考生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来增加译文的亮点,使自己的译文从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变换句式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变换句子的主语。除句子本身的主语外,考生如果能选用句子中的其他名词成分作主语,就能让自己译文的句式表达更加丰富。

例1:中国父母十分重视教育或许值得称赞。

解析:这句话不难,但在处理译文时,考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

思路1:使用原句主语。初看这句话,考生会认为句子的主语是“中国父母”,其实不然。“中国父母十分重视教育”这件事才是句子的主语,“值得”是谓语动词,“称赞”是宾语。从这个角度看,考生在翻译时可以用主语从句,或使用it作形式主语。

思路2:换主语。可能大部分考生看见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中国父母”为主语,那也可以,考生可以直接把“中国父母十分重视教育”翻译成完整的主句,“(这)或许值得称赞”变成从句,写成由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参考译文:①It may be commendable that Chinese parents pay much attention to education.

②Chinese parents pay much attention to education, which may deserve praise.

从实际情况看,笔者更推荐第二种翻译,这样能够有效地规避大部分考生不会的单词commendable,从而提高翻译的正确率。

例2: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使多达四亿人摆脱了贫困。

解析:这句话句子简单,结构清晰,大部分考生都会按照原文顺序翻译,即翻译为:“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the late 1970s, China has helped as many as 400 million people out of poverty.”当然,考生也可以参照上面的例1,换个主语来翻译,使译文句式更加多样。

参考译文:As many as 400 million people have been lifted out of povert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1970s.

难点四:逻辑关系

在日常的英语写作中,文章中添加一定的逻辑关系词能够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转折、因果、让步等。本次六级翻译在“中国父母的育儿观”的段落考查了大量的逻辑关系,出现了“……甚至……不管……因为……结果……如果……以……即使……然而……并……然而……”等逻辑连接词。考生如果平时对于这一类词有了解和积累的话,就不难译出“… even … despite/in spite of/regardless of … because/due to/thanks to … as a result/consequently … if … in order to … even if/even though … but/however … and … but/however …”。在实际使用时,考生还要明确哪些连接词后面接句子,哪些连接词后面接名词或名词短语等。

例:如果父母决定为孩子报名参加一个课外班,以增加其被重点学校录取的机会,他们会坚持自己的决定,即使孩子根本不感兴趣。

解析:这个长难句中蕴含着假设关系,即“如果……(那么)……”,考生要写成由if引导的状语从句。在从句中,“以增加……”显然表示目的,这时考生可以用介词短语in order to来连接。在翻译主句时要注意,后半句还有个让步关系“即使”,可以用even if来连接。

参考译文:If the parents decide to sign up their child to an extracurricular clas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hild’s chance of being admitted to a key school, they will stick to their decision even if their child is not interested at all.

方法、技巧可以在平时的培训中学到,但英语基础绝对是要靠日常积累的。对于没有参加过六级考试或者还没有通过六级的考生,建议大家能够多多利用好改革以来的真题。考生如果多总结,会发现真题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考点。笔者将近几年六级翻译中出现的类似表达及其对应的译文归纳如下,考生可以比较、识记。同时,如果有什么问题,也欢迎考生在笔者的新浪微博(@文文学习室)或者微信公众平台(wenwenstudio)进行提问。

4.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模拟题 篇四

因为阅兵式,让北京又火了一把,中国,北京再次被世人瞩目。北京的名胜古迹也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可能成为考试翻译的热点。

请将下面这段话翻译成英文:

故宫,又名紫禁城,为明清共二十四位皇帝统治中国近5的皇宫。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在天安门广场的北侧,形状为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占地72公顷,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宫殿。它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是皇帝上朝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和皇室的居住地。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翻译词汇:

故宫 the Imperial Palace

紫禁城 the Forbidden City

天安门广场 Tian’anmen Square

长方形 rectangular

建筑面积 floor space

现存 in existence

上朝 give audience

处理 handle

世界文化遗产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参考译文:

The Imperial Palace, also called the Forbidden City was the palace where the 24 empero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ruled China for roughly 500 years. The Imperial Palace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Tian’anmen Square, rectangular in shape, 960 meters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750 meters wide from east to west, with an area of 72 hectares and a total floor space of 150 000 square meters. It’s the world’s largest and most integral palace made of wood in existence. The Forbidden Cit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outer court and the inner court. The outer court was the place where the emperors gave audience and handled state affairs, while the inner court was the living quarters for the emperors and their families. In 1987 the Imperial Palace was listed by the UNESCO as one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月英语六级翻译模拟题:中国骄傲――算盘

请将下面这段话翻译成英文:

算盘(abacus)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阿拉伯数字出现以前,算盘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算盘是矩形的木框,木框上固定着带算珠的木杆。木框中间的横梁(beam)将木杆分成两部分:木杆上方的两颗算珠 (counting beads)每个代表5,下方的五颗算珠每个代表1。随着算盘的应用,人们总结出很多计算技巧,提高了计算速度。由于算盘易于制造,而且计算口诀易于记忆和操作,因此算盘在中国十分流行。

参考译文: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calculation tool and an important ancient Chinese invention,the abacus was widely used before the invention of Arabic numerals in the world. The abacus is a rectangle with a wooden frame. Within the frame,rods with stringed beads are fixed. The beam in the middle of the frame divides each rod into two parts. The two counting beads in the upper part of each rod represent five and the rest five beads in the lower part represent on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bacus, people summarized many calculation tips to help improve the speed of calculation. As the abacus is simple to produce, and its calculation tips are easy to memorize and operate, it is quite popular in China.

词句点拨

1.广泛使用:可以用被动语态表示“被广泛使用”,即be widely used。

2.带算珠的木杆:可译为rods with stringed beads。其中rod意为“木杆”,stringed 意为“用带或绳绑或挂的”,beads意为“珠子”,故stringed beads意为“串起来的珠子”。

3.上方:即in the upper part;“下方”可译为in the lower part。

5.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押题12月 篇五

中国硬件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个人电脑销售额年增长率约为40%,成为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一刻耀眼的明星。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软件业虽然也得到了发展,但从目前正在使用的计算机数量看来,软件业并未达到预期的增长。与同一地区的其他国家相比,在中国,每台计算机的软件收入低得惊人,而这确实衡量某个市场的软件业发展健康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参考译文:

6.12月六级英语作文 篇六

2. However,——.

3. I think——.

4. —— can be listed as follow.

5. First of all, ——

6. Secondly ——

7. For example——

8. Thirdly,——

9. A case in point is ——.

10.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11. There is no doubt that ——

12. In conclusion ——

1. 提出普遍存在地观点。

2. 谈不同地观点。

3. 自己地观点,即文章地论点

4. 过度句,转折到观点地论证,由题目选择具体的词。

5.论证理由一

6.论证理由二。

7.举例具体说明理由二。

8. 论证理由三。

9. 举例说明理由三。

10. 提出执行该观点时应注意的事项。

11. 得出结论。

7.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 篇七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1 引言

一直以来, 翻译教学虽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但翻译题却是大学公共英语课必考题型之一。在现行各类大学英语考试中, 无论期末考试还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都设置了翻译题, 尤其是汉译英题目。自2013年12月起,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各部分分值做出了较大的调整, 翻译题目调整尤为突出, 凸显了翻译技能的重要性。学生的翻译技能如何习得值得探讨。

2 翻译技能习得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 我国在国际舞台政治地位不断攀升, 我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其他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在全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 拥有良好英语技能的专业人才势必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寻求国际化发展的中国企业更青睐既懂专业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企业招聘部分岗位时, 甚至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口笔译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应了人力资源市场对大学生英语能力要求的变化。从1996年6月起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始采用翻译题型。而2007年1月起, 四六级考试引入了汉译英新题型。从2013年12月起, 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将进行新一轮改革。翻译部分测试学生把汉语所承载的信息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能力, 所占分值比例为15%, 考试时间30分钟。翻译题型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四级考试翻译题目长度为140-160个汉字。而在国家教育部2004年元月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有三个层次的翻译能力要求。一般要求为“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英汉译速度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 汉英译速度为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 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较高要求是“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美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 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 英汉译速度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 汉英译速度为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 无重大语言错误。”更高要求是“能借助词典翻译英美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 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 英汉译速度为每小时400英语单词, 汉英译速度为350个汉字” (教育部, 2004) 。

此外,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使得翻译硕士课程得以建立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有一些院校翻译课程招生人员曾经明确表示他们更愿意招收本科学习经济或法律等相关专业而非语言类专业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拥有更加稳固而系统的专业知识背景。翻译行业需要更多专业领域的翻译人员, 比如医疗翻译、法律等。从这个角度来看, 本科学生通过大学英语课程习得基本的翻译技能十分必要。

难以想象, 如若因为各种原因, 大学英语没有设置专门翻译课, 大学英语课堂也缺少专门的翻译模块训练, 学生将无法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要求, 更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市场对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扎实双语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因而, 如何进行有效的翻译教学, 为学生提供翻译技能习得的平台成为当务之急。

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多年来,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直发挥着考试指挥棒作用。它极大地影响着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从2007年1月以来, 四六级考试引入汉译英题型。但它仅限于短句翻译 (通常为3到8英文单词) 。因非语篇而无法提供相关语境。一些学者甚至称其为“补全句子”题而非翻译题。该题型侧重考查学生对相关四六级词汇、短语、句型结构的掌握情况, 对于翻译技能 (比如语篇分析、长句处理等等) 无从考查。因而,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也仅限于应对四六级考试的短句翻译, 往往采用读写教程课后的汉译英句子练习作为教学材料。如此操作的结果是, 首先, 从教学层面看, 翻译教学沦为教学翻译, 成为英语学习的附属品, 成为读写能力检测的手段之一;其二, 对于学生而言, 很多情况下, 学生在练习、学习翻译时会遇到这种情况:能理解的, 不会表达;勉强表达的, 有表达失误;不是生搬硬套, 便是词不达意, 最后还不知错在什么地方 (宫慧玲, 2009) 。学生往往纠结于字词层面的形式对等, 容易一叶障目, 看不到文化、句篇等层面的动态对等, 更不会也不知道需要考虑翻译目的、社会文化背景、目的语受众、译者主体性等影响、制约翻译行为的重要因素。译文篇章处理方面得不到训练, 比如译文衔接和连贯等。

从2013年12月起, 大学英语四六级将翻译题型从汉英短句翻译改为汉英段落翻译, 有助于新一轮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凸显了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必将使得大学英语教学重点从寻求字词层面对等转移到运用翻译技巧完成段落篇章翻译上来。但与此同时,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也指出, 此次翻译题型改革后, 汉英翻译题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 学生是否具备足够的英语语料完成此项任务, 如何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策略来实现有效的翻译教学都给大学英语教学布置了新任务,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4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路径探讨

(1) 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当前, 社会上“把英语拉下神坛”的呼声正高, 各地正在酝酿高考英语改革措施。在此大背景下, 唯有进行英语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培养懂专业, 同时英语能力过关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而实施英语素质教育, 势必进行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 增设相关大学英语选修课成为必需。因此, 各校可增设英汉笔译选修课, 有条件的院校还可开设英汉口译选修课, 以有效补充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缺失。如果不开始翻译类选修课, 至少应该在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增加翻译模块的教学课时。比如, 以三学期制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为例, 第一学期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阅读能力 (如快速阅读) 的培养上, 第二学期可以重在培养写作能力, 而第三学期则可专门培养笔译能力甚至口译能力。

(2) 慎重选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材料

以大学英语读写课中添加翻译训练模块为例, 教师选择翻译教学材料时需相当慎重,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段落甚至篇章翻译难易程度必须与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相当。前文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后的翻译题型相关内容。不难看出, 改革后的四六级大学英语翻译题目无论从文章体裁还是翻译速度要求来看, 都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中对学生三个层次的翻译能力要求的最高一级“更高要求”接近。某种程度上讲, 四六级改革后的翻译题难度甚至大于《要求》中的“更高要求”一级。因为《要求》中的“更高要求”也是在学生“能借助词典”的情况下提出的, 而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并不允许学生携带词典进入考场。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选择难度恰当的段落篇章进行翻译练习, 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 普通本科院校, 学生翻译能力训练初级阶段, 教师应选择与读写或者听说课程主题相关的段落篇章来作为翻译训练材料。只有当训练达到一定量, 学生的翻译能力从量变产生质变时, 才可适当加入中国文化方面的段落和篇章翻译, 才可和四六级考试相匹配。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3》 (第二版) (郑树棠, 2008) 为例, 第三单元课文介绍了海德中学的相关情况, 这里便可给学生一篇关于美国教育体制的英译汉文章翻译。这样做, 学生不但有背景知识, 也有相关语料积累, 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训练英汉翻译长句处理、增减词等翻译技能。而文学作品 (如散文等) 大多不适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训练, 这类作品脱离学生生活, 学生缺乏相关语料积累。这类材料只会使学生陷于寻求词语层面对等的过程中, 不利于翻译习得成就感的培养, 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革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的改进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加强小组合作训练。当教师选择的翻译篇章过长或者留给学生的翻译时间受限时, 通常可以采用学习小组中的几个同学分工合作共同的形式来操作。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更重要的是长篇翻译给学生提供从“全局”角度审视各种翻译问题的机会, 避免“一叶障目”, 纠结于个别词汇和句子而看不到篇章的存在。2) 评讲翻译练习时, 同一篇文稿教师应该提供多个翻译版本。这既符合翻译工作现实, 即不同译员的译文一定是不同的, 又能够使学生体会不同的翻译处理模式, 能够更加胆大心细、更有创造性地进行翻译练习。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可穿插在翻译练习中讲解, 不宜单列专门讲解。3) 适当增加学生双语文章阅读量。在给学生布置翻译任务前或翻译作业点评之后, 教师可向学生提供适量与翻译任务主题相关且难度适中的双语对照的阅读材料, 并要求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并梳理文中的语言知识。这些双语对照文章可来自课程辅导资料, 甚至可以来自网络资源。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背景知识, 也为学生建立自己的双语语料储备奠定了基础。学生阅读双语对照材料也是向他人学翻译的重要过程。

5 结语

翻译能力是语言核心技能之一, 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全球化的今天, 培养在校大学生基本的翻译能力更是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此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目的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实践。它反映了翻译的本质, 即为文化经济等交流做出贡献, 也为各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带来新挑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必须及早提上日程, 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宫慧玲.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 2009 (2) :44-48.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8.12月大学英语六级翻译 篇八

短对话

此次听力考试短对话部分的难度并不大,得分相对容易。短对话考查的场景多与日常生活相关,偏僻生词较少,比较容易理解。但此次短对话中也出现了专业性较强的场景和词汇,例如第15题考查了与政治相关的场景,第16题考查了与科技相关的场景。为了更好地应对此类专业场景,考生还需打好词汇基础,熟悉相关的词汇表达,如第15和16题中出现的prime minister (首相,总理)、cabinet (内阁)、shuttle (航天飞机)、broadcast (广播)等词。只有在打好词汇基础后,考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原文,做出正确判断。

在做短对话题目时,考生要始终铭记短对话的出题理念:无论是四级还是六级听力,短对话部分的核心考点都在于考查考生能否体会对话的“弦外之音”,即说话人最终想表达的内容。不过,短对话的“弦外之音”很多时候都隐藏在字里行间,不是考生能够清楚听到的细节表述。不熟悉这一规律的考生很可能会掉入命题人所设置的陷阱:命题人往往以短对话中的某一细节来设置选项,使选项与录音内容出现“部分对应”的情况,但实际上该“部分对应”选项并非说话人所表达的“弦外之音”。因此,考生在听录音时,要尽可能把握对话最终想表达的内容,不要为“部分对应”选项所迷惑,例如短对话的第14题。

14.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He is too busy to accept more responsibility.

B. He is interested in improving his editing skills.

C. He is eager to be nominated the new editor.

D. He is sure to do a better job than Simon.

解析:在这道题的录音中,第一个说话人(woman)说了这样一句话:“Since Simon will graduate this May, the school paper needs a new editor. So if you are interested, I will be happy to nominate you.”这句话很好理解,唯一有点难度的是nominate一词,表示“推荐”之意。我们来看第二个说话人(man)的回答:“Thanks for considering me. But the baseball team is starting up a new season. And I’m afraid I have a lot on my hands. ”熟悉短对话出题规律的考生都知道,短对话的解题线索和考点通常集中在第二个说话人所说的话中,这道题目的解题突破点便是第二个说话人所说的but一词。即使考生没听清楚but后面的内容,根据该词以及其后出现的I’m afraid,考生都能判断出这句话的语气转向了“负向”,其“弦外之音”是指第二个说话人无法接任editor一职。下面来看四个选项。选项B、C、D中分别出现了(以原形或变形的形式)录音中的词汇interested、editing、nominated和Simon,出现了与录音内容“部分对应”的情况,但这三项所表达的意思都与短对话的“弦外之音”相去甚远,因此表面看起来与录音内容关系不大的选项A实为正确答案。

考生若熟悉了短对话的出题规律,善于发现“部分对应”选项的陷阱,便能轻松排除这些干扰选项,提高做题准确率。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此类题目的正确选项通常是录音内容的同义替换或总结,迷惑选项通常含有录音中能明确听辨出来的信息,但并不是说正确答案一定不会出现录音中的细节信息或关键词,或只要含有原文信息的选项就一定是错误选项。考生不应将这些解题技巧绝对化,而应将其仅作为一种辅助答题手段,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平时苦练听力基本功,做题时注意理性分析,合理利用出题规律,学会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下面我们再来看短对话中难度较大的第13题。

13.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rranging a bed for a patient.

B. Rescuing the woman’s uncle.

C. A complicated surgical case.

D. Preparation for an operation.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两点内容:①对单词发音的辨别;②对录音中关键词的把握。

对单词发音的辨别在近几次的考试中并不多见,属于比较新的考查点。在这道题的录音中,第一个说话人(man)说了这样一句话:“Hello, this is Dr. Martin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 have a male patient with a fractured ankle. ”有些考生可能对这句话中的fractured (断裂的)和ankle (踝)有些生疏,而命题者恰恰在ankle一词上做了文章(设置了迷惑选项B),考查考生是否能听辨“ankle /æŋk(ə)l/”与“uncle /ʌŋk(ə)l/”的发音(两者相比,前者口型更大)。相信大部分考生是可以听出来的,但平时对发音不注意或不敏感的考生可能就会遇到判断障碍,导致选错答案。2011年12月四级听力短对话中也考查了考生对日常口语、俚语表达的掌握情况。根据这两次听力考试传递的信号,我们可以预测到,对口语和实用英语的考查也许会成为将来听力考试的一个趋势。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听力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口语的练习。

此外,这道题还考查了考生对关键词bed的把握。在这道题的录音中,第二个说话人(woman)是这样回答的:“Oh, we have one bed available in ward 3. Send him here and I will take care of him.”这句话中的bed一词即是答题的关键,该词看似简单,但由于录音的语速较快,考生稍不留意便会错过。这也提醒考生在听录音时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此外,第二个人所说的话中也出现了一个生僻单词ward (病房)。由此看来,如果考生已熟悉看病就医类词汇,就能轻松抓住对话中的关键词。否则,如果词汇掌握不精,反应时间较长,则考点稍纵即逝。根据第二个说话人的回答,考生可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选项B、C、D中出现的词汇uncle、complicated和operation都与对话内容不符。

长对话

此次考试听力部分的两个长对话都以商务为背景,但这两个对话录音内容的难度不一:第一篇属于采访类对话,较为容易;第二篇属于谈判类对话,难度稍大。这两个长对话都考查了相关的商务表达,包括manufacture (制造)、stock (库存)、outlet (销路)、negotiate (谈判)等。下面笔者就与考生共同分析一下第二个长对话。

第二个长对话是关于一次商业活动谈判,就是否延期和如何收费展开讨论。考生需要通过对话来推测谈话双方的身份,还要凭借说话人的语气和话外音去理解对话的内容。就行文的思路来说,第二个对话还是遵循了一贯的规律: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答问题。在题目的设置方面,选项本身并不难,难的是考生如何对对话中繁多的信息进行判断。例如此对话中出现了与数字以及价格有关的题目,数字本身并不难听懂,难的是考生如何把数字及其对应的事件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考生在做题之前提前预览题目及其选项,划出其中出现的数字等信息,在听录音时要尤其注意听这些数字所关联的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第24题。

24. What does the woman propose a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Run another four-week campaign.

B.Give her a 10 percent discount.

C.Extend the campaign to next year.

D.Cut the fee by half for this year.

解析:这道题询问女方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考生要尽量回顾女方说的话,尤其是涉及数字的部分。根据“题文同序”原则(指在听力考试题目中,题目的顺序与其答案信息在录音材料中出现的顺序通常是一致的),这道题为第二个长对话的第三道题(总计四道题),因此其答案信息应位于长对话的中部偏后部分。这道题答案对应的录音信息为:“We are asking you either to repeat the campaign next year for free, or we will only pay 50% of the fee for this year.”以及“How about a 40% cut in fee, or a free repeat campaign?”考生在听到这两句话时,要对女方所用的“we are asking ...”“How about ...”句式提高警惕,这是常用的表示要求或建议的表达,对应题干中的propose一词。下面我们来分析四个选项,其中选项A中的four-week是男方提到的数字,为迷惑选项;选项B中的10 percent应为40%;选项C错在只提及extend ... to next year,但并没有提及费用(for free);选项D中的cut the fee by half是录音材料中pay 50% of the fee的同义替换,为正确答案。

短文理解题

此次的短文理解题遵循了这一题型一贯的出题原则:题文平衡性原则,即如果听力录音材料的篇幅长、难度大,题目就相对简单。此次短文听力材料本身的难度较大,专业词汇也较多,加大了考生的解题难度。但其相应的题目设置并不难,题目的正确答案多为听力材料中的原形或同义替换。利用解答短文理解题常用的“视听基本一致”原则(即与录音材料中的内容越接近的选项,其作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越高),考生可以轻松确定某些题目的答案。因此,尽管听力材料稍有难度,但是解题却是有法可循,所以建议广大考生不要面对困难就轻易放弃,而是要静下心来去听,尽力去理解、记忆。

按照短文理解以往的出题规律,三个短文中通常会有一个是故事、传记类的题材,比较易于理解。此次的短文理解题也不例外,录音中的第三个短文便讲述了一段趣闻,相信考生通过联想或虚拟场景的方式很容易理解。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三个短文的第35题。

35. What can we say about the speaker?

A. He watches TV programs only selectively.

B. He doesn’t like watching sports programs.

C. He can’t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TV either.

D. He is not a man who can keep his promise.

解析:这个短文的意思很好理解:作者一直在对正在看电视的舍友进行说教,强调看电视如何不好,并且列举出了详细的原因。这道题是第三个短文的最后一题,根据“题文同序”原则,考生可将答案信息定位在对话的最后部分。而对话的最后部分也是整个对话最幽默、最具讽刺意味的地方:当舍友说要换台时(“Anyway, I’ve been planning to watch the football game. I am going to change the channel.”),作者却不愿意了,说了这样一句话:“ Don’t touch that dial! I wanted to find out how the mystery turns out!”句中的mystery在短文开头部分也出现过,指的是作者的舍友正在看的“神秘谋杀案”。通过分析作者的这句话,考生可知作者自己虽然正襟危坐地讲述电视的危害,但他也拒绝不了电视的诱惑,由此可知正确答案应为选项C。

复合式听写

此次复合式听写材料属于社科类题材,涉及的专业术语很多,不容易理解。但就单词听写部分来看,其难度并不大,考查的还是比较常见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考生需要注意时态变化的动词并不多,只有identifying (确定)一词;需要注意名词单复数变化的也只有vessels (血管)一词。不过,此次复合式听写的单词虽较为简单,但与四级考试的复合式听写相比,词汇的难度也明显加大,所以考生切不可掉以轻心。

上一篇:招收艺术特长生申请报告下一篇:团委委员增补请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