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2024-10-07

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精选13篇)

1.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篇一

按照全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要求,根据交通局党委的分工安排,针对我县农村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带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全县农村公路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通过几天的农村公路路况踏查和对相关企业及群众的走访,我们对全县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并对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进

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现提几点对策思考:

一、汪清县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境内农村公路合计873公里,其中乡道230公里,村道352公里,专用道291公里。自2000年开始,我县为了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热潮,截止2008年年底,已完成农村水泥路共计396公里(不包括村内巷道),其中乡道水泥路172公里,村道水泥路162公里,专用道水泥路62公里。有100多个行政村实现公路等级化,到现在全县所有乡(镇)已实现通油路或水泥路,行政村通水泥路比率达到77%。

我县农村公路建成后,还处在“重建设轻管养”状态。县乡级政府重视不足,很多地方配套养护资金得不到落实,养护管理体制没有建立,专业养护队伍也没有形成,导致了砂石路建成不久,就病害重重;水泥路也存在严重的断裂及破损等现象;而且还没有安全警示标志,几乎处于无人管养的状态。目前农村公路普遍存在裂缝渗水、坑洞增大、路肩冲刷变形等病害,路基也开始变形,桥涵、防护工程破损严重,有的路段已面目全非,公路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我们近十年的投资建设,使全县农民受益匪浅,广大农民告别了昔日的泥泞路,走上了小康之路。然而,不及时灌缝、补修坑洞、培路肩、维修构造物,长期下去路面病害加剧,排水不畅,必将直接影响路基稳定,严重缩文秘杂烩网短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造成国家投资的严重浪费。如何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如何使农村公路保持长期良好的行车条件?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去年在敦化召开了“全州农村公路养护现场工作会议”,着重强调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重要性,指出并分析了当前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县农村公路面临着以下几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果断地采取有利措施。

(一)农村公路养护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的问题

目前制约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就是体制问题。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导致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公路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乡村公路建设与养护,乡(镇)级人民政府是主体,目前我县各乡(镇)人民政府没有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负责人,管养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按照有关规定,我县交通主管部门已经起草了《汪清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上报到县人民政府。同时年初已做好今年农村公路养护经费计划,已基本安排落实到位。当前我们可以抓住延边州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已经高度重视的机会,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扶持,以副乡镇长为兼职领导,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确定管养主体,成立管养机构,组建管养队伍,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向正常化。乡(镇)级人民政府领导干部,首先要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将建设与管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另外,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履行行业主管职能时,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帮助,对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制定一些考核奖惩办法,确保乡村公路管养工作落实到位。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费不足问题

农村公路管养工作难到位,除了养护机制没能建立外,其主要就是资金来源问题。目前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经费主要以60万元左右的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其中包括路基养护、路面灌缝、补坑洞、培路肩、增设标志牌、警示桩等,这些养护经费远远满足不了我县390多公里乡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正常化、正规化。

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经费不足问题,是养好、管好农村公路的关键所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这类经费是由乡(镇)级财政负担。而实际

上我县乡(镇)级人民政府没有把乡(镇)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每年政府财政预算。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问题,可采取多渠道的方法,除上级补助经费外,乡(镇)级人民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解决一部分,还可以采取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组织公路沿线受益村、组集资一部分。另外,专用道路未划归乡村道路的应由其所属企业负责养护。

如果农村公路养

护经费得到解决,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保养)就能得到保障。具体可以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根据交通量、路面类型等实际情况,采取个人承包养护、选取具有专业资质或公路养护经验的队伍进行养护生产。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路面小修、灌缝等专业养护由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修建计划,县交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引入竞争机制,选择有资质的养护企业进行施工。目前,在建和已建成的农村公路都是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路基最低宽度达5.5米,路面宽度达4.5米。因此,必须要有一支懂得维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有资质的专业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工程质量。另外,按照有关规定,应充分发挥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进行指导和监督的权力。

(三)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问题亟待加强

目前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几乎是个空白,农村公路环境非常恶劣,村屯路段乱堆乱放,随意占用路面现象随处可见,老百姓爱路护路意识极其淡薄,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而且还缺少各种标志、标牌和安全警示桩,不仅给农村公路沿线的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不安全因素,还给公路沿线群众出行造成不便。农村公路路面本来比较窄,如果路面堆一些草垛、木材等障碍物,农民出行将受到阻碍,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目前,全县新改建的乡村公路大多为四级公路,如果再和以往一样,路政管理长期处于没人管、没人问的状况,新建的农村公路还是不能发挥它的效能,恶劣的农村公路环境也不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因此,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问题亟待加强。

首先,要加大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宣传力度,在农村形成浓厚的爱路、护路舆论氛围。以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县级路政管理部门协助配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吉林省公路管理条例》及《超限运输管理规定》等有关路政管理方面的条款,利用宣传单、标语、横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有关公路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同时,乡(镇)、村级人民政府要把整治农村公路环境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和县路政部门积极配合,彻底整治农村公路脏、乱、差现象,共同维护农村公路的畅、洁、美。

其次,完善乡村公路各类标志,确保安全畅通。以前,农村公路大多数为砂石路,路面等级低,没有设置各种标志,经常造成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广大百姓生命、财产蒙受损失。另外,由于无指路牌、地名牌,来往的行人经常走错路,许多外地人包括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所到哪里,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各种标志已势在必行。县乡两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完善乡村公路各类附属设施的重要性,特别是岔道口、弯道、陡坡等特殊地段安全标志极为重要,应在每条线路的起点埋设路线名称,在线路经过的镇、村设置地名标志,还要对行车时速进行限制。以前路况不好,农用车、摩托车还不得不“减速”,现在路平坦了,车速快了就要进行限速,尤其在沿线学校、工厂等人口聚集较多的地方要有明显标志,这样,可以提示行车人在经过这些地方时能注意安全。这类工作应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协助乡(镇)级人民政府进行指导、督促、完善,确保路政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总之,新时期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要像国省干线公路那样重视起来,对乡(镇)级政府来说,是一门新课题,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县、乡(镇)政府紧密配合,真正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所赋予各级政府的职能。

第三,大力整治农村公路上的超限运输行为,保证建成后的乡村公路的使用寿命。超限运输历来是国省干线公路的主要杀手,由于以前农村公路路面等级低,大多数是等外路,超限运输车辆在乡村公路上无法通行。现在和以前已大不一样,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不少超限运输车辆绕道行驶新建农村公路,把新建农村公路当成干线公路超限运输检测的避风港。如果长期让这些车辆在乡村公路上反复荷载,必将会大大缩短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单靠乡(镇)公路管理人员和县级交通部门路政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政府牵头、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新格局,才能使农村公路的超限运输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要大力发动群众,可以采取举报有奖,举报有功的方法,调动群众爱路、护路的积极性,对在农村公路上超限运输行驶的车辆积极进行举报,由路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罚,在人民群众中对超限车辆要形成一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势,让超限车辆无隙可乘。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保证乡村公路的路产、路权不受侵犯,把广大群众变成农村公路管理的主力军。

公路是“三分建设,七分管养”。我们要理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坚决克服“重建轻管轻养”的思想,做好边建边养边管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使其保持长期良好的技术状态,让农村公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上报告比较客观具体地反映了我县农村公路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以本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彻底解决困扰我县农村公路管理的具体问题,使我县农村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2.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篇二

农村经济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好坏可作为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现阶段, 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很大程度上带动着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寻找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 确保农村经济上层次、上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

2新农村经济管理现状

现阶段, 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速度水平相比, 农村经济管理尚未提升到应有的水平, 更没有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 这与经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 确保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我们必要认清问题症结所在, 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

2.1领导重视度不够

我国中央领导机构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是可以从其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等看出来的, 这些规章制度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规定都非常的明确, 但是, 这些文件到达了地方并没有引起基层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 所以导致了执行力度较差等问题的出现, 自然农村经济管理就不见效果。这种问题的产生有很多的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基层领导的思想还是停留在老的状态中, 并没有把自己放置在为人民服务的位置上, 同时, 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在整体上看来还是比较差的, 所以对经济管理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以及要求, 从而造成了很多的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较差。

2.2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还没有完全确立和形成一种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管理观念以及管理体制, 农村管理制度中现有的管理格局以及管理体制同现在快速发展的农村社会、变动速度不断加快的农村社会结构、农民多元化以及利益结构不断复杂化的变化发展等要求不相适应。所以, 这种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就导致了很多的经济管理活动没有执行的依据, 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管理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 从农村经济在机制管理上也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尤其是在协调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维护农民利益、农民诉求的表达等矛盾与纠纷的处理机制等存在的缺陷比较明显。

2.3管理人员执政能力差

目前, 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差, 现有水平上有待更进一步提高。总体情况而言, 知识结构单一、执行能力差, 尚不能适应多元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同时, 桎梏的旧思想, 很大程度上都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新农村经济管理发展建议

3.1领导重视, 加强管理

加强新农村建设经济管理水平, 各基层领导必须要给于足够的重视, 认识到农村经济规范化管理对地方经济及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并就相应的工作进行必要的部署, 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程。同时, 注意加强涉经济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以现代化的眼光和科学化的态度, 对待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此外, 注意与基层民众的联系, 确保全员监督、明主监督, 切实保证民户的经济利益。

3.2合理规划, 完善体制

进行合理的规划, 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基础。而最终保障性工作的落实, 则依赖于完善的管理体制。由此, 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 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管理方式的转变, 进行必要性的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体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本着这样的初衷, 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 改革创新, 寻找新的途径、新的方式、新的方法。在完善管理体制方面, 一要转变经济发展理念, 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转型经济结构, 目前最重要的还在于农村劳动生产力的合理转移, 有效利用现有的农村资源。二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做到农产品深层次加工、拓宽农产品市场、多元化销售途径等, 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三要注意科技元素的渗入, 注意提升民众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作安全生产的保障, 增强农村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3.3产业化经营, 整体带动发展

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 加工业发展可作为衡量势力的重要标尺。由此, 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 加强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 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 应积极发展农村加工业。结合地缘优势, 重点遴选加工基地, 培育龙头企业。同时,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促进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针对农作种源需求不足的问题, 重点培育涉种子龙头型企业, 政策及税收方面给于优惠, 积极引导, 有效规划, 以此为轴心带动周边经济的整体发展。

4结论

总之,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经济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寻找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 确保农村经济上层次、上水平至关重要。而领导重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人员执政能力差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针对此, 文章提出了领导重视, 加强管理;合理规划, 完善体制;产业化经营, 整体带动发展等对策建议, 以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现阶段, 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领导重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执政能力差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针对此, 领导重视, 加强管理;合理规划, 完善体制;产业化经营, 整体带动发展等对策建议, 对于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是大有裨益, 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新红.浅谈“一免三补”后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 (9) :56-56.

[2]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 (2) :69-70.

3.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篇三

一、主要做法

1.夯实财务管理基础。针对我镇实际,起草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农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在村两委换届、村干部离任等时期,由乡农经站或聘请县农业局农经站专职审计人员,对村干部进行换届前、离任前、年度工作和专项财务审计,规范了财务收支审计程序,使整个账务处理程序更加规范流畅。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一是修订财务管理系列制度。二是强化制度的落实。三是规范财务公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村级财务公开内容和程序,每月15日向群众公开公布村里财务情况,涉及农民利益和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及时公开;财务公开程序规范,公布前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民主理财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报乡镇农经站审核认可后公布;并及时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对公开中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

3.强化财务管理监督。一是加强对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 二是加强了对委托代理中心的业务监督。三是加强对村民主理财小组的理财监督。进一步明确了村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范围、理财程序和方式,并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职责上墙公布,要求每月定期召开理财会议,履行民主理财职责,要求各村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时专项汇报民主理财工作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乡镇农经站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很难完全按会计制度规范操作。

2.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到位。

3.乡镇委托代理中心会计业务水平和素质不一,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4.部分村级民主理财小组职责不明,运行不规范,直接影响了镇会计代理中心的及时入账。

三、对策和建议

1.坚定不移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理财力度。村级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公开,能否接受群众监督,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稳定,关系到国家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因此,必须通过完全财务公开贯彻民主理财制度,防止财务公开流于形式,走过场。一是要求公开内容全面完整,涉及的收支情况应逐一予以公开。二是公开时间要及时,每季度至少要公开一次,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误。三是重点公开土地征用补偿款、上级下拨的专项补助、集体资产承包、租赁费等群众十分关注的收入,彻底消除群众心中疑虑。四是公开程序要严格,公开前所有账目需经村财务理财小组人员全面核实。

2.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确保村级财务走上规范化道路。实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年度工作审计、专项财务审计。审计工作由乡镇纪委牵头,组织农经人员、财政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对农村离任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等干部在任职期间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每年对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至少审计一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财务应逐项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在村务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开。

3.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村级财务清理工作。中央和省市县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并作为当前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要经常听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汇报,研究、部署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随时根据群众的反映,对村级财务进行检查和清理,对清理出来的经济问题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通过对村级财务的清理,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4.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研建议 篇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健康有序规范进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近期,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截止XX年末,我县共有6,801户农民流转土地面积110,343亩。其中流转耕地的有6,594户,面积108,063亩,分别占流转总户数与流转总面积的97%和98%;流转林地的有46户,面积1,001亩;流转荒地的有135户,面积1,733亩。土地流转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民自发流转的有5,641户,占流转总户数的83%,面积98205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9%;二是经村组织流转的有1,160户,面积12138亩。由此可见,目前农民自发流转占主流。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有四种:一是转让。共有3,184户农民转让土地面积46,422亩,分别占流转总户数的46.8%和流转总面积的42.1%;二是转包。共有3,443户农民转包土地面积55,870亩,分别占流转总户数的50%和流转总面积的51%;三是租赁。有98户农民共租赁土地2,304亩,仅占流转总户数的1.4%和流转总面积的2%;四是互换。全县仅有76户农民互换土地5,747亩。

二、存在的问题

土地流转不规范纠纷多。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以来,农民承包土地热情高涨,原来外出劳务人员纷纷回村要地、种地,产生外出劳动力回潮。一些人,要求解除已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由于多数流转为自发形式,流转双方没有遵循一定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大多数的流转是私下进行的,未向发包方备案或经发包方同意,有的只是口头协议,没有书面合同,有的即使有合同,但条款不全,双方的权力和责任不明,承包关系不清晰。由于缺乏政策法规和有效的组织形式致使不规范的流转和承包合同潜在大量的纠纷隐患。去年以来,全县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140件。另外由于私下流转多,口头协议多,乡镇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和村委会无法建立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给解决土地纠纷带来难度,甚至导致矛盾的恶化和农民频繁上访。

土地流转规模小期限短。从流转规模看,土地承包时,地块好坏搭配,致使不少农户有多处小块田地,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从流转期限看,由于我县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农民务工经商收入不稳定,农民仍然把土地作为经营风险的退路,种地仍然是农民眼中最保险的。所以大多数采取短期转包的方式流转土地。从土地流转集中程度来看,土地在小户间流动的多,向大户流动形成规模的少。同时劳务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使更多的农民转出土地程度。去年,输出劳 务的农民占25%,其中55%属季节性、临时性打工者。他们工作不稳定,有的甚至干完活拿不到钱,多数人年均劳务收入不足3000元,仅靠劳务难以养家糊口,所以不肯把土地轻易的转移出去。

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仍是主流。在农民收入中63%来自种植业。因此,目前多数农户仍把土地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生活保障,不愿轻易转让土地使用权。对于土地流转的认同感,部分农民对承包权与使用权认识不清,误认为流转使用权就会失去承包权。一些集镇及城郊附近农民看到土地在不断增值及城市发展占地等,怕转让土地以后征用时会失去利益,即使自己无力经营,也不愿将土地转让给别人。特别是当前国家推行农村费税改革以来,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加之近年来种粮收益不断提高,农民更加不愿放弃耕地,甚至外出务工农民也纷纷返乡重新开始经营已流转的土地。

流转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县农村土地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对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探索的也不够。还没有形成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土地流转对象与范围选择余地小,流转形式比较单一,流转对象更多的局限在邻里和亲属之间,难以通过有效的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土地流转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由于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认为土地承包期已经延长30年不 变,土地流转属承包者个人的事,而且上边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和部署,所以对土地流转不过问,也不加强引导和必要的规范,造成流转行为无人监管,流转纠纷无人受理,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留下许多弊病和隐患。

三、建议和对策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体系。引导、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县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成立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公室,负责土地流转的政策研究,方案制订和业务指导等工作。乡镇以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为依托,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咨询;贯彻落实土地流转政策,指导流转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办理土地流转合同的鉴证;对土地流转纠纷进行调解仲裁,对土地流转合同的登记、变更等情况进行备案。村级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站,由村报帐员兼任土地流转信息员,及时掌握村组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信息,协调土地经营权流转双方的利益,督促依法签订流转合同,调解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登记,及时向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土地流转动态情况。

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一是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以村组为单位,把农村土地承包情况、流转情况、农村劳动力情况等资料进行全面统计,逐级上报汇总,实行年报制度。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微机化联网管理,实行信息资源共享。二是建立科学的农地评定、评估体系,合理评价农村土地价值,保护农民土地流转的收益。三是有条件地方成立市场化运作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以市场为导向,自负盈亏,自主服务,解决土地供需双方因不能及时沟通而使流转受阻的矛盾,搜集统计土地流转的供需和市场价格等信息资料,使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经营者能及时、准确获得可靠信息,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降低流转交易成本。

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一是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中介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有保障的劳务输出格局。二是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放手发展农村第二、三次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转移农业劳动力。对全家自愿放弃所有承包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可以就地农转非。对于全家不再承包地、落户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的可以办理农转非户口,其子女入学、工商营业登记、建房购房等享受国民待遇。三是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广泛施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技能培训,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协会组织。对外联结市场或企业,对内联结千家万户,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协会在资源整合,带动农户搞规模经营的方面的积极作用。有能力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协会,也可以探索农户土地入股等流转方式,自创品牌,自主开发经营农业项目。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也将严重受阻。因此,要尽快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险功能,为土地出让者解决后顾之忧。

5.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篇五

摘要:截止201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78亿,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老龄化成为一个不得不去重视的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带来的是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困局。因为中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基本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加重了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而且中国社会保障还不是十分健全,很多老年人根本没有养老保险,其赡养基本完全依靠子女,再加上中国孝亲文化的背景,社会养老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得到实施,老年人的养老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这个角度出发,浅析人口老龄化这个大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浅显的政策建议,试图通过这些分析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关键词:农村计划生育养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自1973年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计划生育家庭成为社会的常态,目前,大量计划生育夫妇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老年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他们最为直接和现实的需要。计划生育国策在减少出生人口数量的同时,也加剧了中国目前“低出生、低死亡”的状况,中国老龄化的问题不容忽视。[1]截止到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8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有报告提供的预测分析指出,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跑步’进入老龄化。”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要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农村独生子女夫妇是关键,也是目前最为薄弱的一环。

一、目前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面临的困局

1、经济收入低,抗风险能力差:由于中国的孝亲文化和家庭观念,家庭养老注定成为主要的养老方式,在农村,家庭养老几乎是唯一的养老方式。所谓家庭养老就是以个人终身劳动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对老年人物质生活的需要、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神生活的慰藉,完全依靠[1]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的问题与对策》,崔树义

家庭来满足,家庭经济收入状况直接决定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保障水平。我们一直拿“少生孩子快致富”作为计划生育的宣传口号,但是现实情况与口号相差甚远。因为孩子的收入是家庭主要收入之一,一个孩子和两个或者更多的孩子的收入差是巨大的,而且在农村,土地数量取决于人口的数量,计划生育家庭的土地少,对于基本靠土地为收入来源的农民来说,孩子少不是致富的优势而是

[1]弱势。而且中国之前一直实施的农业反哺工业的政策,农村各项税费负担较重,导致农民收入偏低,几乎没有任何抗击风险的能力,这就带来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困局。

2、社会保障的缺失,养老保险的参加率低:农村一直是社会保障最为薄弱的环节,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率一直低于城镇,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也较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政策选择,但是真正落实起来比较困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由政府财政支出一部分,个人支出一部分,这就需要农村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较低的经济收入导致农民不愿意也没有多余的钱去参加养老保险。国家对于农村的养老保险的投入较少,很多情况下是依靠地方财政,贫困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就更加难以兑现。所以有调查研究表明,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明显低于非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参保率低成为影响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独生子女支付各项养老费用负担较重:家庭养老是建立在子女供给父母生活、医疗等各项养老费用的基础上的,尤其是在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的供养是他们生活的唯一来源。对于计划生育家庭来说,一个子女需要供养2个甚至更多的老人,他们能够负担的费用显然少于非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当子女生活经济收入比较低时,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赡养老人、负担老人的各项养老费用也就难上加难。如果是非计划生育家庭,维持老年人相同的生活条件,非独生子女负担的费用远远小于独生子女,所以对于计划生育家庭来说,子女少并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优势,相反成为限制老年人生活条件的弱势。

4、难以得到子女精神上的照料:虽然一定的物质条件是保障老年人生活条件的基础,但是仅仅有物质还不足以使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很多情况下选择自己独自居住或者外出打工,父母多独自生活,难以享受天伦之乐,由于年纪已大,各种生活困难也没有人帮他们解决。空巢老人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保障,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和愉悦。加上中国目前社会公益机构缺失,公共设施在农村还不太普遍,老年人缺乏娱乐和活动设施,晚年生活多显得枯燥无味,而且空巢老人生活上缺乏照顾,也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危险。[1]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的问题与对策》,崔树义

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政策建议

1、适度提高计划生育的奖励幅度:《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31条和第32条均规定了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与社会保障,独生子女父母可以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此证可以领取每年各20元的奖励金,退休后可以按照其退休前的月工资的5%每月增发退休金,虽然独生子女父母可以享受国家的各项奖励和社会保障,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奖励和社会保障的幅度比较小,奖励的金额相对不断攀升的物价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几乎只是一个抚慰性的奖励。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奖励的金额也应当适时予以提高,《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02年9月1日施行的,近十年过去了,奖励标准一成不变,根本不能满足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的经济需求,也与他们为国家计划生育国策作出的特殊贡献是不协调的。[1]法律法规一经制定就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但是为了法律的稳定性,我们不能够经常的修改法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解释法律以达到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适度提高计划生育奖励幅度,既能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的生活,这不失为一项民心工程。

2、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对计划生育家庭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社会保障包括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在城镇地区,社会保障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以前,农村地区一直是社会保障的盲区,所以现阶段,农村是社会保障要覆盖的重点区域。前文已经述及,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是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问题最有效的制度选择,也是政府目前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反哺城市的时代结束后,国家政策也不断向农村倾斜,在农村大刀阔斧的建立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农民个人的投入使得农民的社会保障落到了实处。但是计划生育家庭和非计划生育家庭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比例都是一样的,显然这对计划生育家庭是不太公平的,家庭人口较少,经济收入也相对较低,如果缴纳相同比例的社会保障金,显然计划生育家庭的负担相对较重。国家在政策上应当能够做到区别对待,使得普惠性的社会保障政策能够同计划生育的国策相协调,使得计划生育家庭能够得到与之所作出的贡献相适应的政策倾斜。比如,计划生育家庭成员可以缴纳比例低于非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金,对于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还可以由财政负担需个人缴纳的一部分等等。

3、发展多种养老方式,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发展机构养老:由于中国的孝亲文化,百善孝为先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有子女赡养、养老送终被认为是最大的幸福,所以家庭养老在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仅仅依靠家庭养老这[1] 杨文庄等: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协调问题——以计划生育为例,《人口研究》,2007年第5期。

一种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计划生育家庭多只有一个子女,子女成家或者外出工作,父母无人照料,老年人独自生活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这时,机构养老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可以吸纳无人照料的老年人集中居住,解决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的生活起居难题。河南省上蔡县创新计划生育奖扶机制,以乡镇敬老院为依托,建立“计划生育托老中心”,对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农村计生奖扶对象实行集中供养,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难题初步得到解决,上蔡县关于机构养老的探索经验值得学习。当然发展机构养老也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养老机构应当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的机构,那如何维持养老机构的正常运行和生存需要政府部门的不断探索。

4、健全农村社会公益设施,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在满足老年人物质方面需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精神方面的需要,特别在农村,公园、健身器材、活动室、老年大学等这些公共设施不完备甚或没有,对于计划生育家庭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占很大一部分,这些健身娱乐设施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在,很多农村配置的健身器材,建起了老年人活动室,成立了老年人兴趣小组,丰富了老年人生活。在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农村,可以建立老年大学,让老年人能够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技能的老年人还能发挥余热,充分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三、结语

6.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建议 篇六

摘 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建议

近些年,全国各地的职业教件育机构正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试点与探索,职业教育正由学校本位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过渡。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蕴涵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各地在努力推进的过程中既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果可喜的一面,也存在着深度合作问题障碍的一面。

一、重要性及意义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强调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校企合作既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也是职业院校寻求自身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途径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只有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克服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感受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起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形成开放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文化、理念的融合,使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达成良好对接:校企合作有利于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开展好校企合作项目,就要求职业院校要有一支既熟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新技术的掌握上、项目课程设计和教案编写上,教师要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学习,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加深对企业实际工作的理解,锻炼和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水平。校企合作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野。从以院校为中心,对行业企业、政府、社会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及作用予以定位,探索校企合作长效体制机制的内在规律性和本质要求,从中汲取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动力。

二、发展现状 1,典型经验做法

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来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其具典型经验做法有:

(1)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生产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车间进校使校企双双真正达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学校与企业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企业把人才需求信息传递给学校,帮助学校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派遣技术人员到学校作兼职教师‘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学校派教师以“访问工程师”身份到企业进行实践,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在学校开设“订单班”,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给“订单班”上课,传授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接受“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习。企业还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从调查情况看,“订单班”培养现象还比较普遍,由于学校和企业有着利益共同点,企业比较积极参与到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学校与企业组建职教集。通过职教集团来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

实践证明,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学校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拓展了办学空间,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合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别是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得到了有效的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和就业帮助,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存在的突出问题

校企合作从理念上不容置疑,但在实践上却难有实质性的进展,问题的原因很多。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问题。尽管国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及原则,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没有明确的表达,使得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约束力和驱动力。由于缺乏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根本措施,很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成功做法难以深层次推广,在课程开发、职业教育标准制定方面难以得到行业、企业制度化的参与。(2)运行机制的问题。目前真正实现受教育者和企业用人单位的权利与责任全面表达、合理平衡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无法协调好企业、受教育者、院校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使得在此基础上的政策难以做到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可行性。

(3)企业的积极性问题。影响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很多,除相应的法律政策缺失以外,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这是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②职业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一是职业院校学生还达不到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有时会出现“团伙”不打招呼就离职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二是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相对较弱,很难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三是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知识比较差,知识陈旧,缺乏自学能力和自学意愿:四是职业教育定位比较模糊,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与普通高等教育看齐,不愿从事一线生产、服务工作,一心想坐办公室、当主管。眼高手低;③职业院校对实习学生疏于管理,学生在实习中自由散漫;④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对校企合作的费用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难以实现责权利对等。(4)学校对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足。从理论上说,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优先录取优秀学 生,实现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在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中能获取学校一定的智力支持与服务,达成互利双赢。但从实际看,企业的利益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需求。(5)校企合作缺乏起协调服务作用的第三方。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应有第三方进行协调、监督和服务,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还没有任何组织和机构起到第三方的作用。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三、对策建议

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权益者也是多元办学主体,要使其成为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社会合作伙伴,就必须建立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和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制。

(1)在法律层面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定指导方针、原则和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表达,使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约束力和驱动力。(2)形成责、权、利对等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关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各项政策规定,对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校企

合作的企业给予表彰、鼓励,对支付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于学生顶岗实习中涉及的风险因素,通过社会保险予以规避。

(3)要支持企业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要鼓励企业联合举办职业学校和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要明确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法定责任。

(4)职业院校应强化服务企业的功能,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科研和技术服务水平。提高专业为企业提供利益的能力,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与鉴定,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和企业一起策划企业文化,形成互动体系,体现双赢原则,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5)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应委托第三方机构做好校企合作的协调、监督和服务工作,监督行业主管部门对国务院2005年35号文件关于本行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和服务职责的履行情况。

(6)经济领域的行业协会是企业利益和责任的代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其自身尚处于发展之中。为促进行业协会发挥职业教育中的行业指导与服务作用,有必要在赋予其职责的同时予以必要的经费支持,使其在自身组织的发展中同时增长指导服务职业教 育的功能。

(7)要从探索职业教育规律的新视角来认识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刻意义,努力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尝试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7.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篇七

1 干汊河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的成效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 纪检、财政、农经、民政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并在农经站设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 抽调相关人员统筹抓好“三资”代理工作。坚持以清理村级资金、资产、资源为突破口, 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 以扎实推进“三资”代理为落脚点, 做到经管站、农村财务代管中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中心三位一体, 并对情况逐项如实登记。接受群众监督, 向群众亮“家底”。资产、资源处置采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方式, 进行公开投标。全镇目前已成功组织招投标活动50次, 涉及金额2 500万元, 为全镇各村总体集体收入增加逾150万元, 节约支出30万元, 化解村级债务50万元。促进了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实行“阳光交易”“公平交易”, 从源头上消除农村基层滋生腐败的土壤, 杜绝了“暗箱操作”, 密切了干群关系。对稳定基层领导班子、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 干汊河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力量薄弱, 管理不全面

干汊河镇自从1994年的“村账镇管”, 发展到2009年全面实施的“三资代理”以来, 从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乡镇对农村“三资”的监管和委托代理服务, 解决了以前传统“村自管”模式下的监督缺失问题。但在管理中很多方面弱化了村民自治的管理原则, 未能充分尊重村民和村级组织的意愿依法履行代理职责。虽然农经站作为农村“三资”管理的代理主管部门, 但由于乡镇机构改革农经人员减少, 管理力量薄弱, 镇农经管理部门对农村“三资”管理名不副实, 实质只是对“三资”中的“资金”代管, “资产”和“资源”无法监督管理到位。另外在审计检查方面。普遍未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有关常规审计范围, 也未实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只有在一些专项检查中才会被涉及, 缺乏审计监督长效机制, 很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期未进行审计检查,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揭示和纠正。

2.2 档案不健全, 管理不到位

虽然各村的资金已由镇统收统支统管到位, 但村级资产和资源管理上, 不能建立完整的登记台账, 特别是对集体投资建设的公益用房、倒闭后集体企业资产、社会捐赠资产等, 未纳入账务核算和台账登记管理;对国家政策性补助形成的公益性资产, 未进行权属划分, 造成权属虚置。对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山地、水域等自然资源, 未进行完整详细的登记管理, 经过多轮对外承包后, 有的改变了性质, 有的资源价值缩水, 有的长期被私人占用, 损害了集体利益。

2.3 民主机制不健全, 管理不规范

在实际操作中, 部分村不能有效履行村民监督职能, 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形同虚设。村务公开流于形式, 极个别村往往对一些重大和群众敏感的问题进行回避, 群众无法了解真实情况。交易管理也不规范, 对集体房屋、耕地、林地、山地、水域等资产、资源的开发、承包、流转以及处置时, 存在程序不合法、过程不公开、收入不入或少入账等问题, 尤其是合同签订和文书档案管理方面问题突出, 有些合同要素不全, 条款不明, 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对等、不全面, 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 执行中随意更改、终止、延长合同, 对合同等重要文书档案不进行归档管理, 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明确责任, 最终损害了村集体和群众利益。

3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建议

3.1 因地制宜, 加大“三资代理”管理力度

加强农村管理人才培养, 积极引进、选拔机关青年、大学生村官等充实到农村“三资”管理队伍, 加强对村组干部、农村集体财务会计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人员及各级农村“三资”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农村“三资”管理队伍。同时针对各村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对经济较发达、基础条件好、民主机制健全、专业人员与机构等具备管理能力的村, 实行“村资村自管”模式,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村集体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乡镇农经部门履行业务指导、监管和服务职能, 确保农村“三资”管理的合法性;对于经济欠发达、基础条件差、专业人员与机构等不具备管理能力的村, 实行“村资镇代管”模式, 由乡镇设置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资”管理机构, 履行对村级“三资”的代管职能。

3.2 摸清家底, 分门别类建档归档

由县农经、财政、审计、纪检以及乡镇有关部门组成专门清理小组, 对村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分村建立资产资源管理台账、卡片账, 详细记录各类资产的保管、使用、处置、收益等情况;详细记录资源名称、资源面积、经营方式、经营单位 (人) 、经营收益、合同编号、合同到期日等情况。严禁资金坐收坐支、公款私存、账外结算等, 坚决做到资金日清月结;资源发包、流转、收益等规范、公正、透明, 坚决做到村级集体“三资”账款相符, 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3.3 建立监管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以镇建立镇班子成员联系村、驻村镇干部进驻到村指导督促, 充分发挥由群众组成的村务监督委作用, 引导广大干群积极主动参与, 同时有效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增强村级财务收支的透明度, 有力保障群众对该村集体经济的知情权。

积极研究开发会计核算、资产资源管理、档案文书管理、数据集中储存、电子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的“三资”管理系统, 实现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化、村务公开电子化, 并依托现代通讯和网络优势, 逐步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三资”管理平台, 全面提升农村“三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安徽省舒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县委组织部, 县监察局, 等.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审计的规定, 舒纪[2010]42号[EB/OL]. (2010-12-31) [2014-03-27].中国农经信息网, 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60758.

[2]曲建军.强化三资管理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J].吉林农业, 2012 (8) :18.

[3]夏玉艳.陵县规范管理农村集体“三资”见成效[EB/OL]. (2011-02-24) [2014-03-27].德州新闻网——德州晚报, http://www.dezhoudaily.com/news/dezhou/folder232/2011/02/2011-02-24218155.html.

8.中国农村金融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篇八

【关键词】农业;供需失衡;差异化;农村金融;金融体系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格利和肖(1979)認为金融机构种类的多少可以作为金融发展的一个表征量。由于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充当着主力军的作用,下文以农村信用社为例进行阐明。

(一)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不佳

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反映出金融体系自身的效率,同时也关系到金融机构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善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不良贷款比例高。金融机构风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按照不良贷款"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的统计口径,自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不断下降,但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相比,其不良贷款率还相当高。即便在2008年其最低的7.9%的不良贷款率,也比四大国有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高的中国银行的2.6%还要高出3倍。

二是盈利水平低。2004年农村信用社实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盈余,经营财务状况明显改善。随后逐年出现纯利润递增的形势,净利润率也每年增长。尽管如此,但是农村信用社的净利润率还太低,盈利水平低下。

三是抗风险能力弱。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巴塞尔协议》国际标准中明文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它是金融机构安全经营的防火墙。随着我国推行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不断提高,但与其他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完全

史密斯指出金融机构的市场集中度反映出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改革推行前,由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的萎缩和国有银行退出农村领域,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是惟一一家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规金融机构,因而农村信用社拥有比较大的垄断地位。一定程度上,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填补了国有银行退出农村领域的空白,农村金融机构可视为“利基”生产商,这种“利基”生产商在农村金融领域独树一帜。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行政垄断,农村信用社是国家特许批准经营的金融机构,此外再无其他合法融资渠道。第二,一定程度上的自然垄断,众所周知,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拥有最广泛最基层的网点,这些得天独厚的垄断条件使得自然垄断的特点显现出来。

二、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农村金融需求状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三农相关的借贷行为也越来越活跃。农户借贷行为包括农户融出资金和农户融入资金两个方面。

农户资金融出能力受制于其收入,相比改革开放前,农民收入尤其是现金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手持现金余额增多,但其主要方式仍然以金融机构存款为主。而农户融入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是检验农村金融组织运行成效的标准。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农村金融组织在为“三农”服务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农户贷款融入需求仍然难以得到满足。绝大多数农户的贷款需求难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得到满足,只能通过民间金融机构解决。

(二)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特征

一是金融需求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由原来单一的存款需求逐渐转向对存款、结算、信用卡、贷款等多元化的需求。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商品流通的加速,农民希望农村金融机构突破传统简单的服务,发展方便快捷的异地存取款、信用卡和汇兑结算业务;农民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金融机构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资金借贷需求;农民和农村企业迫切希望金融机构发挥技术、信息和人力优势,提供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市场、科技等信息,指导他们选好项目、搞好生产经营等。此外,金融需求还因个体分散化经营表现出个体和地区的差异化。

二是货款需求中符合规定的“有效需求”较少。经济学上所指的需求是一种愿望与能力的统一。虽然我国农村地区有着强烈的贷款需求,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相当部分的需求是无效的,金融机构为防范风险往往要求提供有效抵押品和担保人,而我国农村地区大量的借款者缺少有效抵押物,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贷款担保机制又极不健全。因此他们的贷款需求往往被视为无效的,农户的资产是土地和房屋,但因前者没有使用权流通市场、后者没有产权证而不能作为抵押物,他们的贷款申请自然很难获得批准,农村中小企业则普遍资产少、规模小,可提供抵押的资产相当有限,加上找不到机构担保,他们的贷款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小结

正如《新远见》刊物上所做的一项题为“农民对农村金融需求期盼”的千份农户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农民对农村金融需求有四盼:一盼金融机构多下乡;二盼增加家乡信贷投入;三盼创新贷款品种;四盼农民理财中心。这真切的表现出了当前中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现实。

三、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及供需失衡分析

(一)金融机构数量少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大发展时期,工商银行等非农字号的国有银行纷纷将分支机构向乡镇延伸,1994年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充实了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并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一同成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三大主体,90年代后期,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各大银行开始实行向大中城市转移的发展战略,陆续将其设在县域的机构网点撤出或撤并,原本就扎根于农村的农村信用社也因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自身整顿而大幅度撤并机构,结果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数量锐减,有限的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村多样化、分散性的金融需求。

(二)农村信用风险十分突出

信用风险仍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突出表现在不良贷款实际占比高。虽然通过多方努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账面不良贷款占比降幅较大,但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反映不真实和分类不准确等原因,并综合考虑非信贷资产损失情况,其实际风险状况远远高于账面水平。新型农村金融尤其如此,因为此类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量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既没有以往的信用记录,也没有完善的财务系统可供评估,更没有相关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

(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单一,合作性金融支农乏力

在目前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当中,邮储机构只存不贷,政策性银行业务狭窄,国有商业银行为增强竞争力,追求更高的利润,纷纷调整经营战略,撤出农村。以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农信社很难支撑我国绝大部分农业地区的金融需求。再加上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全体社员对他们出资组建的信用合作社只有名义上的产权归属关系,而实际上的产权关系是模糊的,事实上仍是由国家控制的。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导致了目前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比例很高,限制了其金融服务的能力。

(四)信贷供给严重不足

从资金供给看,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大量流出,使农村资金严重不足。我国农村地区有着强大的资金需求,但正规金融部门的信贷供给非常有限,只能满足少部分需求,大部分需求要通过非正规金融实现。

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受需求层面、供给层面以及差异化层面的影响,为此应针对这三个方面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一)变“无效需求”为“有效需求”

一是要创新担保方式。农村经济具有分散性,集中规模化占比少,且农业生产表现出季节性,农业又受到外在天气因素影响很大,而目前农业保险制度和担保机制极不健全。为此,针对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可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采用更为灵活的审核方式,对贷款抵押品的范围做出更现实的规定,使之适应农民家庭的实际情况。此外,农村地区的政府机构应积极承担担保人的角色,为农户资金需求创造信用条件,进而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发展互助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有利于填补农村金融扶贫的空白。商业性金融总是“嫌贫爱富”,因此一般不会选择农村,农村互助资金合作组织创新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以帮扶贫困户为重点,以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自救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

(二)增强农村金融供给能力

在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中,问题主要是贷款和资金外流。农村金融体系要兼顾需求与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建立起新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保险机构在内的多元化金融网络,向农户提供多种服务。目前,需要切实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强化支农意识,加大支农力度。

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相当规模的的非正规金融机构,它们客观上起到补充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供给不足的作用。但由于它们游离于监管之外,一些非正规金融活动带有“高利贷”性质,为此,应正确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改变现行阻碍其发展的条例,规范非正规金融活动。鼓励和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成为民营金融机构,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

(三)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需求情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构建不同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因地制宜”,对发达农村地区、中等发达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发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构建金融供给体系时,不仅应满足当前发展水平下的金融需求,更应关注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潜在需求。存款服务供给上,提供教育储蓄产品的供给;贷款供给上,消费贷款可以满足个体农户多种消费的融资需求;而在汇票结算供给方面,提供委托收款、银行本票汇票等金融产品和服务。鉴于该地区农民的收入和就业已经非农化。因此资金需求表现为额度大、期限长、还款来源明确等特点,可针对性的提供资金额度大、期限较长的金融产品。

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民的家庭生活水平也较低,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落后,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因而其主要的金融需求主要是资金方面的需求。在资金供给方面,由于该地区农民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足以应付大项和临时性支出,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消费性需求上,对应的金融产品主要有医疗贷款、助学贷款、生活贷款等。此外,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金额不定且分散、临时应急性强,在提供相对应的农村金融产品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些特点,针对性地给予供给。

相比发达农村地区,中等发达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农户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不及发达农村地区,但中等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明显优于欠发达农村地区。因此,可以认为中等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供需实际上就是发达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之间的过渡。基于这样的判断,中等发达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体系可以借鉴前两个体系。

参考文献

[1]《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补偿机制研究》课题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6):17-20

9.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篇九

诸城市经管局马术峰

根据市综治维稳中心安排,2011年9月16日至9月20日,我分赴相州镇郭家屯社区、北岭经联社、金鑫山药生产合作社,舜王街道岳家庄社区、大辛庄经联社,枳沟镇北杏社区,采取座谈、入户走访、现场观摩、查阅资料等形式,就农村土地承包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摸清了土地承包现状,查找了存在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下步建议和措施。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承包现状

全市现有农户25.89万户,农业人口86.96万人,其中承包 土地农户23.74万户;总耕地面积152.78万亩,其中承包土地面积152万亩。截止6月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8.4万亩,占承包土地面积的18.7%。参与土地流转的9.06万户,占承包土地农户的38.2%。土地流向主要是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共计25.4万亩,占流转土地面积的89.4%。其中,黄烟7.1万亩,蔬菜9.3万亩,养殖4.6万亩,林果0.7亩,苗圃1.1万亩。土地流转形式主要以出租为主,计17.19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60.5%;其它分别为,转包3.32万亩,互换1.96万亩,转让1.76万亩。

从调查情况看,自二轮土地延包以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实施之后,我们经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土地承包政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地工作,尤其是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承包突出问题督查和整改之后,目前我市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二、存在的问题

调查也发现,目前在承包土地管理和土地流转工作中,仍然存在问题。

(一)部分农户多种地。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延包时多地。有的村第一轮承包土地严重不均衡,多地户人均7-8亩,少地户人均不足1亩。由于多地户多数是第一轮承包期内拣拾撂荒农户的土地,有的甚至是村干部动员他们种植的,尤其又是在种地负担重、效益低的年份多的地,义务也尽了,并且投入培肥了地力,前几年整改时多地户没有愿意退地的,至使承包土地严重不均衡。另一方面是因减少人口多地。《土地承包法》实施之前,我市实行增人增地、减人减地的办法。《土地承包法》实施后,只增人增地,而减人减地从2003年3月1日起,只有符合《土地承包法》规定的才能收回。虽然这是法律规定的,但就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的现状来看,这是目前引发土地承包纠纷的主要原因。

(二)新增人口难补地。据调查统计,二轮土地延包以来,全市新增人口102896人,其中有74489人至今没有划分承包地。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机动地已用完。土地延包时,全市有1152个村留机动地83793亩。但现有机动地只有50093亩,比土地延包时减少了33700亩,其中可用于新增人口分配的机动地面积20646亩。另一方面是多地户的地收不回来。

(三)土地流转力度不大。一是土地流转总体规模不够大。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仅28.4万亩,与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还不适用。二是供需出现反差。需要土地的流转不出来,流转出土地没人经营。枳沟镇普庆社区去冬今春流转出土地1500亩,因无人经营,最后又退给了农户。而诸城金鑫山药生产合作社想流转周边村庄的土地扩大组织规模却流转不出来。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全市12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自属种植基地仅12万亩,每个企业占有基地面积仅有100亩。四是土地流转收益的定价方式影响土地流转。目前我市仍然以货币为标准确定土地流转收益,由于物价等原因,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作不到位。少数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概念模糊,对土地流转意义认识不清,没有把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作为带动农业园区建设的手段和措施,单纯靠退包或调整土地等传统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是农民传统的恋地观念较重,对土地流转的好处认识不到位,主动

性不够强。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对多种地户进行宣传教育,劝解他们交回多种土地;劝解无效的,启动司法程序,依法追交多耕种的土地。

2、妇女出嫁后,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时原居住地不得收回承包地,已收回的,新居住地应分配承包地;新增人员,有机动地的,从机动地中分配承包地,没有机动地的,有条件的,经程序审批可以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二轮土地延包时放弃承包经营权的,各种放弃手续齐全的,不再分配承包地;无书面证明放弃承包权的,分配承包土地。分配承包土地,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依法成立土地承包工作小组,社管会拟定承包方案,经三分之二以上社员同意,报镇政府(街办)批准后组织实施,签订承包合同。

3、充分发挥经联社、社区、镇街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对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引导纠纷当事人到仲裁机构仲裁或到人民法院通过诉讼渠道解决。

4、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作用,将农民自愿流转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连片开发、专业生产、市场化运营。尊重农民的首创意识,引领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式开展土地流转,将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合作社,促进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规模化经营。

四、建议意见

一是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处理多地户问题。处理好多地户问题,是解决土地承包问题的关键。对此,要针对多地户多地的原因,分别情况,依法处理。对强行多种地不交回的,首先要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劝其交回土地。劝交无效的,启动司法程序解决。对减少人口多地的户,必须按照《土地承包法》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只要本户不愿放弃承包权,就必须维持原承包关系,切不可强行收回减少人口的土地。

二是妥善解决少地户问题。少地户少地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也必须分别情况,妥善处理。对于延包时放弃承包权而少地的户,只要有相关手续证明该户放弃了承包权,承包期内不再给予承包地。新增人口未补足承包地的,村集体有地的补给,无地的做好工作,登记候地;村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按程序报批,可以给予缺地人口适当经济补偿。

三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市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完善镇街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建市、镇、社区土地流转服务大厅,配备LED电子显示系统,定期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将土地流转纳入网络化、规范化管理,达到信息共享。

四是加大农村土地股权化改革力度。把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改革重点,结合实际,选择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强,基地面积大,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的村,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

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加大土地承包纠纷案件查处力度。不断完善镇街、社区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及时查处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出现越级上访,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0.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篇十

一、我市农村环境污染概况

(一)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近年来,我市农村畜禽养殖得到较快发展,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全市生猪出栏数达195.7xxxx头、牛出栏数41.6xxxx头、羊出栏数30.1xxxx只、禽出栏数8733.7xxxx只。而这些畜禽粪便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2005年我市畜禽污水产生量约为484xxxx吨。畜禽粪便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高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只能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有些养猪场未经规划建在乡村水源的上游。畜禽粪便要经自然晾晒15天,臭气熏天,蚊蝇滋生,遇有雨水天气,在村庄内四处横流,以致河流、沟渠及地下水源遭受严重污染,不仅造成当地村民饮水困难,而且给村民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这些已造成政府不投入巨资就无法治理的被动局面。

(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2005年,我市化肥使用量2xxxx吨,农药使用量为4130吨。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平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原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农村生活污染现状

首先表现为垃圾数量越来越多,以保守估计,按每人平均每天产0.25公斤垃圾测算,我市农村每天将有425吨的垃圾产生。据统计,2005年全市污水排放量约为2518xxxx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12xxxx吨。其次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也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许多×××的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而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广阔的天地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场,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不仅损害农民健康,危及农民生存,最终将危及城市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造成我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二是由于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匮乏。据了解,在乡镇级还没有设立环保专项基金,乡镇的环境治理经费主要从县级环保治理基金和乡镇财政中支出。由于目前经费紧张,因此,用于乡镇进行环境治理的资金难以落实,乡镇环境治理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乡村环境的治理了。

三是群众环保意识差,加之社会宣传不到位,使广大农民甚至城市居民都没有认识到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性,造成对已发生在身边的污染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三、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立环保责任制。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农村污染防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和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治理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对畜禽养殖场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后在区外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予以拆除,规划前已建的区外畜禽养殖场必须于2006年底前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的一律搬迁或关闭。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对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或废水达标排放。

(三)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土肥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11.农村高血压病的治疗现状与建议 篇十一

治疗现状

知晓率低:由于认识不够,缺乏有效检测,农村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没有出现临床症状和靶器官损坏之前极少发现和就诊治疗。

存在治疗误区:青少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靶器官损害轻、并发症少,缺乏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不能长期服药达到理想血压。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重视传统的“冲血管”治疗,而不重视平时血压控制。所谓“冲血管”治疗,就是在春天或秋末冬初输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在农村药物多选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脉络宁注射夜、胞二磷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一般输液治疗7~10天。虽然高血压治疗获益并非只有降压一条路可走,但药物非降压作用应建立在有效降压基础之上,“冲血管”治疗药物并没有直接降压作用,而且是短期治疗,与高血压病有效平稳降压原则不符,这种治疗方法既缺乏理论依据,又缺乏循证医学客观依据,这种广泛存在、延续持久的治疗模式,不但浪费卫生资源,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农村高血压病治疗不规范: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压监测不及时和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普遍存在,不少高血压患者仅凭症状消失而主观停药治疗,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患者服用短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不能24小时平稳降压,也不能有效减少心血管、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

农村医生技术水平落后:有些农村医生(包括部分乡镇卫生院内科医生)对目前的循证医学临床实验结果不了解,对根据临床实验不断更新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不能掌握,对一些新的抗高血压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缺乏了解。许多农村医生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常形成公式化,而不能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治疗建议

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对乡村医生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循证医学临床实验报告,掌握新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更新观念,在高血压病治疗中优化治疗方案,既要降压达标,又要注意对心、脑、肾等脏器的保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最终目标。

降压目标:2003年美国高血压指南(JNC7)将正常高血压定义为120/80mmHg,120~139/80~89mmHg定义高血压前期,140~159/90~99mmHg 定义为高血压1级,160/100mmHg以上定义为高血压2级。并非所有患者都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120/80mmHg,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认为达到第一个目标是140/90mmHg,如果合并危险因素,应进一步降到130/80mmHg或120/80mmHg以下。

重视高血压病的预防:心血管病的预防是新世纪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无论从治疗还是经济学角度,心血管病防治都是非常重要,通过限制钠盐、减轻体重、戒烟限酒、补钙、钾、镁,加强运动及科学的生活方式达到降低危险因素的目的。

优化治疗方案:在高血压病治疗中,以长效药物作为首选药物,我国2005年高血压病指南,对高血压病常用药物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和长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或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都给予充分肯定,可作为基本降血压药物和初始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和2005年中国高血压病指南对高血压病概念都进行了新的定义,认为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一部分,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治疗方案却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每一种降压药物都有其最佳的使用人群,优化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是最佳选择。如果患者合并肾损害和蛋白尿,应首选长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ARB)或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作为首选;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心衰,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对于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应首选长效ARB或长效ACEI或长效CCB,不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减少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对于年龄轻、心率快、高肾素的高血压患者,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对于患有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应首选效长效CCB或长效ARB或长效ACEI。

12.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篇十二

关键词:中小金融机构,会计管理,对策

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会计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 重视不够, 内控意识淡薄

当前, 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无论是基层员工还是领导层面都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部分基层机构的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 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予重视, 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缺乏正确合理的认知。众多会计人员错误地认为会计工作的业务事项只是收付、算账、记账等, 只须懂得简单的业务即可, 因此忽视了业务素质的提高, 一味的认为“账平表对”是会计核算的关键。在内部管理方面, 重点关注费用指标和信贷资金管理。关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方面, 贯彻执行也只是停留在检查的层面上, 并没有从机构自身目标出发制定出明确合理的目标, 由此制度仅仅是一种形式, 无法真正体现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主动性。

(二) 会计行为规范程度不高

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中, 会计人员多是来自本地社会招聘及职工亲属, 严重的本地化现象及浓郁的人情现象使得从事银行会计工作的人员为非专业人员, 而这些应聘人员往往缺乏良好的专业素质。此外, 对于刚上任的任职人员由于缺乏相应的从业经验, 加之条件限制没能及时给予必要的岗前培训, 使得会计人员对会计制度认知不清, 一些违法的行为和不应有的低级错误经常出现。另外, 会计人员业务操作技能的高低是相应的领导层所在意的问题, 他们往往不重视制度、金融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业务训练, 一些会计人员无法清晰的认识风险, 会计工作进行起来比较迟缓。

(三) 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

现在, 很多会计从业人员缺少相应的法律意识, 在进行账务处理及会计操作上往往存在违规操作。由于没有很好的责任意识, 无法实现重点把控, 制度执行起来往往大打折扣。在处理业务时不按照规定执行, 不走正常程序, 会计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很强, 制约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的有效提升。同时, 某些基层金融机构会计从业过程中, 在会计科目的使用、备份数据、空白凭证、密押口令、会计科目的使用、账户开销户环节等方面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缺陷。管理问题层出不穷, 监控不得当, 会计工作岗位无法匹配制度的规定, 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安全和业务的正常开展。

(四) 会计监督检查不力

首先自控意识淡薄, 无法自觉的贯彻执行相关制度。一方面, 会计人员存在业务素质不强, 警觉意识较差, 制度贯彻执行不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不能良好的监督自身, 有的甚者只是关注业务而舍弃监督, 导致不能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其次, 很多地方都无法正确地行使自身责任, 例如稽核检查、会计检查辅导、内勤主任、会计复核等。而那些出现的违规现象, 会计检查辅导和内勤主任没有胆量去管理和处理, 无法发挥检查辅导的作用, 监督检查的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会计管理发展策略

(一) 增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意识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会计风险存在的缘由有很多, 例如道德、思想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说, 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详细来讲,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制度教育, 达成心理控制防线。道德和法制教育开展起来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惯用性, 学习各类制度的运用, 要注重加强自我保护和化解风险的思想。二是关于风险防范问题, 领导干部要强化识别度, 高度重视银行监管加重认识, 业务管理逐步淡化等问题, 以身作则形成防范观点。

(二) 健全内控制度, 规范会计行为

关于会计内部管理问题, 首先要做的是从会计内控制度上下工夫。要完善第一岗位责任制, 确立责任目标。第二是要健全规章制度, 针对各个环节确立可以量化的明细考核指标, 确保操作易行, 从而让其规范遵循规章。第三操作规程要严格起来, 从而达到资金的最大安全性。第四执行好各类制度, 确保按照规程和制度办事, 严格不按照规定做事的行为。第五关于重要岗位问题, 要实现定期轮换, 从而实现自我控制的结果。第六是会计内控制度的评估制度要建设起来, 并按照期限进行相应的评定, 从而实现内控制度最大高效化。

(三)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对外营业部门、会计部门要完备监督约束机制, 从而让监督检查的作用尽情发展起来。第一要强化自我监督, 会计人员在进行办事的时候务必要按照规定执行, 根据程序进行制作和审核会计凭证, 要按照会计制度的需求来执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和会计记录等, 从而实现真实合法记录账表资料。第二要建立会计综合复核员, 监督业务问题的符合性, 逐步审核交换员出具的各类凭证票据。第三内勤主任的监督检查要强化起来, 要低每天的会计业务进行仔细审核, 更要一个一个的审查各种支付事项、大额资金的汇划。第四是强化会计主管的关键环节检查问题, 重点审查每月的票据交换、汇票业务、联行往来、会计出纳业务、制度贯彻情况等。第五对于主管部门务必要强化检查, 从而更好的执行会计制度。

(四)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内控出现的效果, 主要依靠的是会计人员所拥有的素养, 其整体素质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水准。因此, 要强化队伍建设力度, 管理水平也务必要提升起来, 一是法制教育应该强化起来, 思想道德水平也要进一步提升, 法制和法律观念应当强化。二是一些财务政策、出纳制度和会计政策等, 会计人员要多多学习, 从而实现较好的知识储备量, 以此来提升素质, 从而符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需求。要执行岗位职责, 确保支农资金的安全。三是会计人员的考核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懂得并知晓其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 适时对会计人员做出合适的调整。只要这样, 队伍就能实现较高的纯洁性, 而且能够实现内部控制要求, 从而有效的贯彻落实控制制度, 畅通完善高效的制约机制。

三、结束语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已经逐步走出本土区域, 甚至走向区外、省外, 经办的业务变得日益繁杂, 这就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务必对会计管理强化监督和检查力度, 利用理论知识和会计管理方法参与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会计管理实践中, 最终达到合理运作, 从而确立和完备会计管理模式, 强化会计管理工作, 从而更好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汪小亚.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J].中国金融, 2014 (03) .

[2]程小平.浅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J].现代商业, 2014 (01) .

13.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建议 篇十三

改善农村正规金融的融资现状,是畅通“三农”经济血脉、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不断拓展金融支农、助农、强农和富农渠道的重要措施。笔者在分析当前农村正规金融融资创新现状的同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创新现状

近年来,为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全国各省市积极探索农村融资创新,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推进了农村金融产品的系列化、组合化和差异化发展。

(一)信用结构的复合化趋势

伴随着农业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农村中传统的以亲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交往网络、以个体分散决策为基础的日常投资和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从而天然排斥商业化市场的运作机制逐渐被打破,相应的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分化出多种专业环节、多个微观主体,并通过契约化交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体。与传统农业条件相比,农户和农业企业不再是封闭独立的经济单元,而是产业链条上的专业区段和环节,农村融资的信用结构也在过去单一的信用主体结构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多个主体的信用联合结构,从而大大提升了农户和农业企业的信用条件,扩展了融资的信用空间。

1.农业产业链封闭贷款模式。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广泛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各微观主体有机地连接起来。金融机构通过对农业产业链条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捆绑,将银行信用有效注入产业链中的核心客户及其上下游企业、农户,使得农户的信用得到有效保证和放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农户专项封闭贷款模式。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种养殖信用贷款,解决其购买种子、种畜、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资金需求,同时依托其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中的相关企业和单位,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和回收实行封闭管理,既克服了市场波动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满足了农户贷款需求,并保证了贷款安全。如山东等地成功实践了生猪封闭贷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农业企业贷款+商业信用模式。金融机构向组织生产种子、种畜、饲料等前置环节的企业发放贷款,由这些企业通过赊销等商业信用形式解决农户生产资金,并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中实现信贷资金封闭运行,解决了农业生产资金供给问题。如山东德州临邑金锣集团上下游关联企业的“金融机构+担保公司+饲料企业+种畜场+屠宰加工企业+协会农户”的六方合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信用共同体”模式。信用共同体是由金融机构、融资方(农业企业、农户等)与有关管理机构或组织(专业合作社、农经部门等)依据一致通过的章程或协议共同组成的合作多赢的信用模式。信用共同体在农村地区的运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农户联保+专业合作社担保”模式,即专业合作社以入股合作社的注册资金为社员提供贷款担保,借款人与取得社员资格的其它2户(含2户)以上的社员组建贷款联保小组,并各自以贷款额的一定比例缴纳风险保证金,共同作为第二保证人,与第一保证人(合作社)签订保证合同,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发生逾期损失贷款时,参与联保的社员共同以其风险保证金承担保证责任,专业合作社则以第一担保人的资格承担最终保证责任。这一方式在保证银行贷款获得双重保险、农户的信用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相互之间的信用监督也较过去的农户联保更具有约束力。这一模式在浙江省嘉兴市已有较为成功的运用。二是由金融机构、农业经济管理办公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组成信用共同体。金融机构依据《信用共同体章程》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贷款,并对符合条件的组织给予利率优惠。农村经济管理办公室组织建立并管理信用共同体担保基金,审核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申请,以担保基金提供担保。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章程》规定缴纳担保金,向农业经济管理办公室提交贷款申请,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并按时还款,这种实际上建立若干“联保体”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能力。

3.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贷款模式。主要是“公司+公司”贷款模式和“公司+专业合作社”贷款模式。前者是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上的附着物折资入股,按照公司制形成农户公司,后者以土地、技术、资本、物资等入股,按照股份合作制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两种组织形式均以法人主体身份,与农业龙头企业签定收购合同,形成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并以此申请贷款。龙头公司对农户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实行包括统购产品的最低保护价、最低分红承诺、贷款担保等在内的扶持措施,并在技术、原材料供应、劳动力、信息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通过相互持股形成股权关系,实现公司与公司、公司与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将龙头公司和农户公司、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优先安排评审和贷款规模,并对贷款执行基准利率,确定符合生产经营周期的贷款期限及宽限期,从而实现促进龙头企业壮大,农民公司发展、农民长期受益的目的。该模式一方面通过公司制企业强化了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激活了土地生产要素,改进了经营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从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生产组织形式的改革创造出有效的受贷主体,大大降低了贷款风险,较好地兼顾了农户与金融机构的利益。

(二)风险管理的多元化、专业化趋势

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突出以及农村金融交易规则的强约束、农业经济的弱质性和比较利益低下、农村信贷合约执行体系的薄弱等导致的商业化运营金融机构出现的偏离“三农”的使命漂移。因此,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完善农村融资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增加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投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金融机构通过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引入担保机制和专业保险机制,较好地实现了风险管理的多元化、专业化,有效降低了“三农”贷款的风险。

1.扩大抵押担保范围。一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对“五荒”地的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林木及森林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法律允许作为债权担保的权益,通过完善“确权-估值-登记-流转”等一整套担保制度,使之成为有效的信用资源,大大提高了农村融资能力。如山东省齐河县依托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成功开展了林权质押贷款,黑龙江佳木斯市开展的“五荒地”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二是结合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附着物抵押贷款。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法律确认、估值、登记,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有偿限期流转制度,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价值,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江苏、福建、安徽等省均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试点。三是探索权益质押贷款。如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在2005年就创造性地开展了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股权证贷款。安徽宣州市宣州区信用联社开办的能繁母猪活体保单抵押担保贷款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保财险公司的能繁母猪保单作为抵押物。这些探索对于有效盘活农村资源,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建立完善担保机制是分担农村融资风险,提升信用条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在探索建立政府支持、民间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除了由县、乡财政发起的农业担保机构以外,还出现了依托农村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吸收会员资金设立担保基金的方式,为农村经营户提供贷款担保。如安徽宣城市的“行业协会+保证金+银行信贷”模式,通过成立协会联保小组,会员缴存保证金,农信社按照保证金1∶4的比例向联保小组会员发放贷款的方式实现了以前难以解决的融资问题。不论是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还是民间自发设立的担保基金,都为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途径,很好地发挥了连接“银、农”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引入保险机制。一是依托农业保险,降低“三农”贷款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近年来,四川、湖南、重庆、海南、吉林、浙江等省份均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涉及生猪、奶牛、柑橘等种养殖业,银行通过与农业保险的联动,有效地提高了借款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降低了贷款风险。二是依托农业信贷保证保险,降低“三农”贷款的信用风险。如上海等地农村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利用保险公司的专业风险管理能力,推出小额信贷信用保证保险,实现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与小额信贷借款之间的衔接,进一步改善了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融资服务。

(三)利率定价和贷款偿还方式的灵活化趋势

1.利率定价上更加注重风险补偿与信用激励。经过多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努力,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授权内,逐步建立完善了能够综合考虑借款人信用等级、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资金及管理成本、风险水平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的利率定价机制,并灵活运用贷款下浮优惠利率、基准优惠利率、上浮利率等方式,激励借款农户或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建设,吸收政府或民间组织对贷款的风险补偿。如对信用共同体农户和经济组织,根据其还本付息情况,灵活调整其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激励借款户按时归还贷款本息。对有担保基金进行担保的贷款,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等。

2.贷款偿还方式更加丰富。过去农村领域基本上采用的是一次性还本付息或按年结息、利随本清的方式,而现在则根据农业生产周期的不同特点,灵活确定贷款

周期及其还款方式,更多地采用按季付息、分期还款的方式,对少数企业在授信范围内还可以随借随还。还款方式的增加较好地适应了农村融资需求,也增强了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控制能力。

政策建议

当前,受法律、市场、制度变迁等因素制约,农村融资创新的影响力和引导性不强,农村融资领域中的歧视性待遇和严格的行政管制尚未彻底根除,农村融资创新还面临着社会适应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差、融资强度不足等诸多问题,需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予以推动。

(一)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合理界定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权能,在强化土地利用规划控制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有偿流转,以实现集体土地财产权利。允许从集体土地所有权上直接派生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可比照国有土地使用权,通过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方式取得;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人,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可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对批准拨用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定出相应的流转管理办法。应加强土地登记工作,依法确定集体土地的权属范围,明晰土地产权主体,保障交易的安全性。促进集体土地产权的合理流转,规范流转的具体条件、形式、程序和收益分配等。从而充分实现农村土地作为财产的潜在价值,增加农村融资的信用资源。

(二)完善农村社会中介体系,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完善农村动产、不动产以及各种权利的“确权-估值-登记-流转”等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农村各类财产高效实现价值的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农村信用中介服务业,促进金融机构与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建立互信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三)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的机制建设

上一篇:高三文明旅游作文800字左右下一篇:2015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自查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