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面试技巧(精选10篇)
1.mba面试技巧 篇一
1、无论你多紧张,请不要表现出来
在职研究生面试通过与否关系到命运前途,除却了极少数杰出人物,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请不要表现出来。我在进去面试前一个人静静地坐到一旁,没有加入到其他考生的讨论中,为的就是能放松心情,整理思绪。在面试中,虽然我心里非常紧张,但我尽力地压制住心中的不安,面上保持微笑,这表现的是一种自信,也是面试最重要的东西。
2、背诵英文自述是不必要的
一方面,由于面试时间紧张,不会有太多的时间让你自述。另一方面,背诵个人自述而不是即时应对考官的问题会让考官对你的英语运用能力产生怀疑,要是自述颇流畅而之后应对问题时表现有较大落差,这么无疑于自杀。在我问好以后雷蒙直接就我大学课程设置和学校情况提问,证明他是从我的简历来初步了解我,自述是不必要的。
3、回答问题要善于把坏事变好事
由于我学校开设课程的不合理,除却英语专业课程以外,还有一大堆物流、营销、电子商务安全等不搭调的必修课,雷蒙当时就这方面提出疑问。我是从这些问题能有效提高我综合素质的方面进行回答,把负面影响消除了。
4、捉住机会改善气氛
刚开始面试气氛比较紧张,不利于发挥,应该捉住机会打开局面。当雷蒙就我一门选修课--养猫养狗学(汗一个)--感到疑惑时,我尝试比较幽默得体地去回答,在座的面试官都愉快地笑了,气氛立时轻松了许多,我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5、尽力突出你的亮点
对于有助于日后学习的个人经历,应该在简历上强调一下,这是提高面试通过率的一个重点。我曾参加过国际比赛的志愿者,面试中我强调了在工作中对文化交融和冲突的感受,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而联系到在学习国际法中应当注意文化因素的作用,此观点得到了认可。
2.MBA面试题:美国有几个加油站 篇二
我把过去的学历、经历用小说般的夸张笔法写下,背得滚瓜烂熟。如果别人把我的稿子念出来,我一定不知道他讲的人是我——咦,有动静了!前一名“病人”走出来,满脸疲态。
我用力挤出笑容,走进房间,和看似正常的主考官握手寒暄。当我正期望他问我上一个工作而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背稿时,他说:“美国有几个加油站?”“什么?”我怀疑自己听错了。“美国有几个加油站?”
这是典型的企管顾问公司问的问题。他们不问传统的学历、经历,他们知道你早就背好了答案,而且通通添油加醋,像浓缩果汁。企管顾问公司重视分析能力,他们要在面谈中“现榨”出你的养分。来,你说说看美国有几个加油站?他们当然不期望你讲出正确答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正确答案。问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要得到答案,而是要考你两件事。一是分析问题的过程。拿到这种问题,你必须立刻说出分析的方法。好比说:先算美国有多少人口,再估计有多少汽车,再算需要多少加油站。或是截然不同的方向,如先算美国的面积,再估计城乡的比例,再推算城市与乡下,多大的面积会有一个加油站。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清楚的逻辑,讲得出道理。此外,思考的过程要细致。你可以三步就得到答案,也可以三十步,三步和三十步之间,就可看出你思维细密的程度。
这种问题考你的第二件事是当场运算的能力。不管你分析的架构如何,可不能讲讲就算了,你得当场边讲边心算,最后给对方一个明确的数字。在密闭的小房间,没有纸笔和计算机,你的脑要像电脑一样multi-tasking(多重任务同时处理),发出嘶嘶运转的噪音。
“美国有几个加油站?”系列的怪问题还有:“如果你是一种理财工具,你比较喜欢当股票还是债券(考你对金融市场的了解和个人价值观)?”如果你说债券,要能讲出原因是目前利率很低,于是债券的价格提高。如果你能更进一步地说出某种Fancy的金融衍生工具,而且还能说出道理,当然大大加分。这类怪问题还有“说服我买这只铅笔(考销售口才)”、“描述这个灯罩的五种用途(考创意)”、“你觉得老鼠死后都到哪去了(考宗教、哲学、人生观)?”“如果你是一只动物,你会是什么(考性格、野心)?”被问到这些怪题,你要觉得幸运。因为当他们不问你问题,灾难才真的来临。
“沉默的折磨”是面谈的最高境界,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享受这种礼遇。我不够格,没亲身体验过。但根据民间传说,你走进房间,关上门,主考官完全不理你,把你晾在一边。善良的主考官一句话不说,邪恶的拿起电话来打给老婆。你必须用言语和行动,主动化解这样的尴尬,让30分钟结束时,对方成为你的“亲密爱人”!
摘自《斯坦福的銀色子弹》 中信出版社
3.mba面试技巧 篇三
一、小颖是某加油企业的领导,手下分管10个加油站,每个加油站有一个主任,负责加油站的日常运营。在这10个加油站中,有一个加油站的小王,工作多年,经验比较丰富。小王学历较低,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只用了3年时间,就成为加油站的主任,因此,小王也因此很得意。同时,小王又是一个爱表现自己的人,无论事情大小,总喜欢和小颖汇报,弄得小颖不胜其烦。另外,最近,小王因为身体原因,休了3个月病假,对于这一点,小颖也是有很大意见。
最近一段时间,正好是年终考评,小颖需要给小王的表现打分,在这个公司,10-9分是优秀
7-9分是良好 6分是及格,6以下是不合格。同时,目前公司缺少一个副手,需要从各加油站主人中进行提拔,这次提拔需要重点参考此次绩效考核结果。因此,小颖犯了难,她怕分数打得太高,会给小王要提拔他的暗示,分数打的太低,小王又会有意见。小颖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给小王6分,她认为自己有足够理由打六分。
问题:
(1)小颖给小王的打分是否合理? 为什么?
(2)该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否需要改进? 为什么?
二、刘约翰是一个生产气缸的小型公司的生产经理,他想好好努力,做出一些成绩。珍妮是刘约翰的下属,约翰很器重她,鼓励她去一家著名的商学院完成了MBA的课程,珍妮学成归来后,在公司里做质量管理,但还是归约翰管辖。: 珍妮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气缸的数据不是非常好,甚至有些气缸的数值刚刚达标,于是其去找约翰商讨这事。
珍妮:“老刘,这一批产品质量抽检数据不是特别好,是否考虑延缓一些生产进度,将所有的汽缸检查一下再进行装配。” 刘约翰:“怎么回事,次品率超标了吗?”
珍妮:“次品率倒是没有超标,但是很多产品只是刚刚达到标准,而伊利公司是特别注重质量的,我们是否考虑放慢进度。”
博雅汇MBA 名校MBA申请品牌领导者 刘约翰:“伊利公司是我们公司的大客户,这批订单他们要求一定要按期完成任务,既然次品率没有超标,我们就先加班加点完成任务。”
珍妮:“就是因为伊利公司是我们的大客户,而且他们对质量要求很严,所以我希望能够延缓进度,保证质量。”
刘约翰:“我真没有想到你会是阻碍这次项目完成的人。” 大家不欢而散,珍妮不知道该如何做。
问题1:生产过程中质量和效率矛盾吗?如何兼得?
问题2:你觉得刘约翰和珍妮之间的体制架构有没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问题3:如果你是珍妮,你该怎么做?
三、公司需要提拔一个人力资源经理,但是这个人有很多的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公司安排打了一摞的分,虽然不满意,但还是提拔了此人。你觉得该公司是什么人事体系,被打分人有什么不满?公司需要进行什么改革。
四、宜家创始人从初创到最后的首屈一指有一些好的做法,譬如进货渠道很宽,营销网点多,促销手段很多。但是它现在面临的问题很大,如何走,如何拓展业务? 问题:
1、宜家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2、可替代市场是什么?
五、H公司要进行店面改革:H公司有150家店面,店面经营费用很高,公司采取报销费用改革,每个区域每年每月设限额,几乎所有的区域都反对。一个区域经理和总经理电话沟通反映,区域定额少,这些钱无法满足公关费用,多余费用需要自己补,能不能加点固定额;但是总经理不同意并提出员工需要站在公司的立场上提高营销能力。提一点,这个制度执行后上半年未报销的费用又提到总经理那里报销,总经理都批了,这样店面改革就大打折扣。公司是做手提袋的。
问题
1、这个公司的费用存在的问题在哪里?这些问题如何改进?
2、区域经理和总经理的沟通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博雅汇MBA 名校MBA申请品牌领导者
3、总经理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六、翠微大厦利用店庆,消费额度大增,原因是货源充足,货品质量好,和供货商关系好,人员配置比较齐全,安保措施也比较好,你从这个案例来看怎么塑造企业的品牌。
七、新百伦是美国运动鞋知名品牌,为了成本优势,把包含知识产权的鞋子生产和销售转移到中国,随之发现国内生产和制造商大肆仿冒产品和品牌。诉诸国内某城市三级法院,法院要求支付30000美元执行金,新百伦拒绝,直到该法院院长被撤换,决议才被执行。
问题:
1、新百伦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当发现知识产权遭侵犯和仿冒产品盛行时候,新百伦应该如何做。
八、某公司促s销某洗衣粉新产品C,市场人员小A设计方案,他考虑设计一个吉祥物B,围绕吉祥物进行新产品的促销,方案3个,包括:1)吉祥物B真空包装捆绑在洗衣粉袋装的外部,优点:可增加的销售量在三个方案中是最大的(互联网方案中销售增加量未知),缺点:真空包装需要新设备,有费用;2)在促销点,吉祥物随洗衣粉送,优点,增加的销售量次于方案1,缺点:吉祥物的配送需要抵达8000个点,物流费用大;3)互联网。具体想法待细化。市场主管提出考虑互联网,主要在于新事物。让小A考虑一下互联网。
问题:
1、互联网促销是否可行?为什么?
2、你对促销方案有何高见? 九、一个木材行业成立10年的民企总经理,要为自己选择接班人,培养人才梯队。市场部经理这个职位是他重点关心的岗位。有两个人选:A自己的亲戚,48岁,年龄合适,很有忠诚度,从公司创业初期即跟随总经理左右,对公司很了解,人缘很好,被总经理夸奖很有市场潜力,但其为高中学历,对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现在新开发产品无法向客户解释清楚;B空降兵,28岁,大学本科化学专业出生,毕业两年,在技术部门干过,现在在市场部,性格中间稍偏内,目前正在被其他公司挖墙角。
附:可向A、B提供除A、B之外的助手,如大学本科刚毕业的学生,有一年工作经验的中专生,或25-35岁的技术工人。问题:市场部经理应选择谁来担任?原因?
博雅汇MBA 名校MBA申请品牌领导者
十、扬子集团,两个成功技术部门的员工提出转岗申请,转岗理由为,同时进入该公司的两位同学现在在营销部,收入是他们的两倍,而且近期成为了大区经理,收入比他们多更多,他们不满意自己还是一个小小技术员的现状(他们研发的产品已经是公司的拳头产品)。作为总经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你应该怎么办?
十一、刚到大陆工作3年的台湾人现任通路事业部总经理,刚从产品部分调任不久。晚上11点,把三位属下叫到办公室,大发雷霆、痛骂一顿。原因是一个杂志对一些公司的产品测评报告中,该公司产品得了差评,并且已经出版。其中一个属下马上与该媒体联系,了解到该媒体邀请该公司参与测评,但该公司那时正专注另一个产品的推广,就只联系产品部门,送交了两个样品,而其他公司大多送的是成熟且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并且这两个样品即将进行产品推广上市。老总得知这一情况后,又给那家媒体做这篇报道的编辑打电话,痛斥其胡说八道。
问题:1 该老总属于什么领导风格?这种风格对这件事会产生什么影响? 2.你是该公司管理者的话,你会如何应对这次危机处理?
3.公司应该入会避免因领导个人领导风格而对危机处理产生的影响?
十二、酒店收购旅游区的酒店,本地化策略因而空降总经理和财务人员,被收购酒店西餐厅经理带几位熟手跳槽,服务水平很差.人力资源经理招新人后但效果非常不理想,其本人表现也不佳,总经理打算给公司换血,给公司总部建议从外地重新招骨干;同时人力资源部经理也报告总部说总经理预算超支等等.题目:1.总经理的想法是否对?是否应该从外地聘骨干人员? 2.总经理应采取什么措施应对面对的困难? 3.公司人力资源的重点是什么?重新进行员工规划是否必要?
十三、甲骨文收购了做客户关系管理的Sibel 公司花费58.5亿,甲骨文也有自己的客户管理软件,如何定位市场,如何和SAP 和微软竞争,案例给了微软的优势:充足的现金流和强大的销售客户群。甲骨文的应对策略是Fusion 捆绑销售。问:甲骨文现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甲骨文如何解决和微软的竞争?
十四、太阳牌锅巴是一个成功的锅巴品牌,其生产商曾经是一个食品机械厂,后转型成为食品厂。由于该锅巴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其年产值从1986年的300万元迅速
博雅汇MBA 名校MBA申请品牌领导者 扩张为1990年的1.5亿。但是由于扩张过快,公司招聘了一批素质不佳的员工,导致员工以公谋私。另一方面,该厂缺乏品牌保护意思,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最终导致公司一个季度积压大量库存。
为降低公司库存,公司决定降价销售产品,将原来0.68元一包的面降价为0.38元,但是这种行为导致了经销商的恐慌,经销商大量抛货,甚至降到了0.08元一包,截止1994年,该公司市场份额萎缩至高峰时的1/3。
题目
1、.降价为什么会导致这个结果?
2、公司应该如何挽救市场?
十五、在相机进入数码时代后,柯达公司目前在拍摄方面面临sony等公司的挑战,但是照片图像处理方面还是有所优势,另外柯达的便携式打印机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问题:
1、柯达目前的服务能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如何将拍摄与打印业务结合提升份额?
2、还有其他提升市场份额的方法吗?能不能和手机厂商合作?还是应该直接自己生产手机?
十六、某公司产品由全胜时期转入衰退周期,公司总经理因身体原因提出辞职,后聘请了新的总经理,新的总经理来了以后积极外聘,注入了很多的新鲜血液,而且全都委以重任,担任要职。果然产品销售量出现了回暖迹象,同时也找到了新产品的方向,所以这个总经理王为得出结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是针对这个现象公司内部的很多老员工渐渐有了不同的声音,有人向总经理王为提出了意见,然而王为却说“这个公司少了谁都可以,不愿意干我可以随时开除你”。后来虽然抱怨越来越多,但是没有人再去相王为反应。
更滑稽的是,一个员工因为不满意现在的情况提出辞职,几年后又来这个公司应聘,结果被委以重任,而且工资也翻了好几倍。目前已经有很多的员工有了离职的打算。问题:
1、请分析王为这个人的个人特征和管理特征?
2、对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你有什么看法?
3、针对公司目前出现的问题,你认为王为目前需要做出怎样的应对措施?
十七、SONY在过去的销售中曾经有过walkman,液晶电视,ps2(PLAYSTATION2)等的辉煌,也有过一些高端产品失败的例子。而当下sony将重要赌注压在了PS3(PLAYSTATION3)这个产品上,他们对此产品的定位是“超级家庭电脑娱乐终端”(记不太清,大概是这个意思吧),而在发售初期他们就遇到了很多问题。由于配件质量
博雅汇MBA 名校MBA申请品牌领导者 问题,他们延期发售,在其竞争产品XBOX360发售多半年之后才正式上市,另外由于高昂的价格,一般是499-599美元之间,也远远超过XBOX360的399美元。因此在销售上使得sony陷入了困境。
问题
1、sony应该怎样推广PS3这款产品?
2、他们应该怎么样提高“超级家庭电脑娱乐终端”的市场认知度?
3、如果PS3这款产品推广不成功,SONY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十八、一家1965年成立的公司,产品线很多,规模很大。有四名员工同事入职,其中两个人加入销售,两个人加入研发。两年后,在销售部门工作的人得到提升,且工资收入是研发的两倍。在研发的两人不平衡给老总写信,要求加入销售部门。问题
1、这家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2、需要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问题,如果你是总经理,你会怎么做?
十九、医药公司营销代表的泛滥造成两个问题:
1、跟医生间的潜规则如回扣、送礼等让社会诟病很多。
2、医药代表的泛滥给医生骚扰比较多,带来的帮助不足,所以医生也有抱怨。
礼来医药公司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未来营销力量方案”,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对本公司医药代表划分区域,减少重复拜访,加强医药代表专业知识的培训,把对医生的服务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
问题
1、礼来公司占市场4%的份额,如果其它医药公司不跟进,那么礼来公司的措施能给公司销售额带来提高吗
2、如果实施这些措施,礼来的销售额下降了,为什么?他们应不应该回到老路上,即增加销售代表?你有什么建议?
二十、一家公司原来就由总经理独自管理,然后公司变大了,逐渐由各个部门分化,出现了很多组织和人员岗位的问题,包括:员工的岗位职责不清、一些员工出现人岗不符的情况、薪酬和职责不对等、业绩表现和晋升考评不清、各部门经理对组织分工不清、对人员评价不明等,造成了很多怨言和高离职现象。于是公司决定进行职位分析。
人事部制定了岗位分析计划和时间表,然后给各个部门的每个员工都下发了岗位调查表。但是有些表放在部门经理那里直到计划的最后一天才匆匆给员工填写,有些部
博雅汇MBA 名校MBA申请品牌领导者 门因为工作关系或出差等原因迟迟不能交齐表格。
人事部继续按照计划对每个员工进行约谈,详细了解员工对自己职位的认识。但是由于很多表格填写不规范使该工作很难有清晰的进展,在约谈中也发现,有些员工对公司的举措不信任,有些人通过约谈向公司抱怨不停,但当要求他们讲述自己真实的想法时又顾左右而言他。
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使人事部未能按时完成前期的岗位分析,眼看项目实施的时间已过,人事部只能匆匆依据其它公司的相近岗位职责撰写本公司的岗位职责。
在与各部门经理的实施会上,人事部将各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发给各个部门的经理,希望说服他们接受。没想到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弹,使该项目无法执行下去。问题
1、请问该公司进行职位分析的决策是否正确?你认为该公司在职位描述和薪酬评定等方面有哪些问题?
2、应该如何解决公司目前遇到的困难?
二十一、南京冠生园的月饼产品因使用陈馅和陈年添加剂被央视曝光,其冠生园旗下的武汉、郑州等十几个同一品牌的食品公司(各地冠生园分公司已经脱离南京冠生园,独立经营)均受到重大损失,但他们未采取任何手段维护自己的品牌,上海冠生园受损最严重,已经退出十几个城市的市场。南京冠生园的总经理吴震中面对媒体说:这是业内潜规则,没有哪家月饼不使用陈馅。结果各地的各类月饼销售纷纷下滑,下滑比例达40%,全国累计损失几百亿销售额。问题
1、冠生园品牌各企业的做法存在什么问题?
2、企业面对突发事件,如何进行危机公关?
二十二、A企业是一家中小型国学培训企业,他的客户群主要是企业精英人士,消费水平高。A企业现状是规模不大,各方面资源和品牌影响不如大型培训企业,而且有被大型企业挤出去的威胁。陈军是A企业的市场部经理,他提出想开发一个高端产品:国学线装宣纸书。这种书的造价昂贵,有品味和收藏价值。
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公司高层的反对,高层们认为如果孤注一掷,全部集中到宣纸书上会有巨大的风险,企业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问题
1、你对陈军提出的想法怎么看?如果你是陈军,如何应对公司高层提出的质疑和反对?
2、如果你是陈军,你应该怎么做?
博雅汇MBA 名校MBA申请品牌领导者
二十三、伍迷和李思在名校MBA毕业后,伍迷进入一家制造行业,担任部门经理,看重单位薪酬不错。进入单位后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设计公司运营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上层领导支持、跨部门关系协调不佳,下属到上层领导面前去投诉。而伍迷同学李思,在分析自己的职业目标,慎重选择了一家适合自己的公司,进入公司后工作得心应手,从上层、中层到下属都很支持他的工作,沟通很顺畅,在公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问题:伍迷和李思在沟通策略、程序和技巧上有什么差异?
二十四、英国航空公司所属波音747客机008号班机,准备从伦敦飞往日本东京,因故障推迟起飞20小时。为了不使在东京候此班机回伦敦的乘客耽误行程,英国航空公司及时帮助这些乘客换乘其他公司的飞机。一共有190名乘客欣然接受了英航公司的妥当安排,分别改乘别的班机前往伦敦。
但其中,有一位日本名为大竹秀子的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肯换乘其他班机,坚决要乘英航公司的008号班机不可。
于是,一个罕见的情景出现在人们面前:东京~伦敦,航程达 13000公里,可是英国航空公司的008号班机只载着一名乘客,这就是大竹秀子。她一人独享该机的353个飞机坐席、以及6位机组人员和15位服务人员的周到服务。根据某方面估计,这次只有1名乘客的国际航班使英航公司至少损失10万美元。
问题:当008号班机在伦敦降落时,整个英国都轰动了,英国航空公司也因此在国际上美名远扬!对这段材料进行评析
二十五、面条式管理机制
4.MBA面试小组案例讨论的技巧 篇四
(1)成为Leader并不难,大多数时候,只要你主动,你就很可能成为Leader,如面试前动员组员,首先主动申请做Leader等,但在其他小组成员也铆足劲想要抢这个“宝座”时,你的实力和技巧就显得尤其重要。
(2)在面试之前或开始时,尽快了解组内其他成员,为小组分工和配合打下基础。包括他们的姓名、专业背景以及性格特征,尤其是要抓住每个组员的特点。如果你在等候时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那么现在你已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优势。他们有哪些特长?他们乐于合作的程度有多大?迅速做出这些判断。即使判断并不完全正确,也会让你获得加分。
(3)要有明确的分析模式和组员分工。不要一门心思钻到问题里而忽视考虑如何组织整个团队的分析过程。小组分析的时间往往十分紧迫,只有通过合理安排才能完成。由你列出这样的提纲,自然表现出你有领导者的气质。
(4)如果组员表现不合作。尽管这对他而言绝对是失分的大项,你也不能以恶制恶。对于考官来说,Leader的能力更多地表现在高人一层的见解,而非咄咄逼人的架式。
(5)内容获取的小技巧。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建议大家轮流提出意见,由你做下记录。当你掌握了所有人的意见,就可以以更高的姿态出现,或作总结,或作补充,自然能让讨论的流程按你的意图和方式进行。
总之,作为领导者,除了充分了解自己内部成员以外,还得对小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过程清楚。当然最重要的是有效地组织组员完成任务。
5.mba面试信 篇五
EMBA英文全称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译为高级管理人员MBA。
它是由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
读EMBA的学员一般由公司推荐,利用业余时间集中上课,课程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平衡。
其实质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它对升至公司中上级而又无MBA学位的管理人员很有意义。
EMBA英文全称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译为高级管理人员MBA。
它是由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
读EMBA的学员一般由公司推荐,利用业余时间集中上课,课程内容广泛,理论与实践平衡。
其实质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它对升至公司中上级而又无MBA学位的管理人员很有意义。
在国外,如要就读MBA需参加GMAT入学考试。
但就读EMBA只有71%的学校要求GMAT成绩,平均过线分数为530分,而海外学生只需要托福550分成绩即可。
但这并不是说,EMBA入学非常容易,学校更看中的是学员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专家的推荐信和面试结果。
就读EMBA的学生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他们很多人能得到公司的资助。
在美国,读EMBA学员来自各类公司,如制造部门、金融部门、贸易部门、政府部门,加拿大读EMBA的学员来自政府部门的较多。
他们的平均入学年龄为38岁,96%的人取得大学学士学位,一般具有的管理经验,年收入为78000美元。
有60%的EMBA项目开设国际经营、贸易和金融方面的课程。
还有10%的项目,学校会组织学生就某一国际问题专门到国外进行为期一周的学术访问。
有些学院设立知名人士系列讲座,请成功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给学员演讲并和学员交流。
在国外,继续深造被看做是一项投资,读EMBA的学员希望两年几万美金的投资,学成之后能够得到回报应该是不成问题。
具有EM?BA学习背景,又有很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目前,各学校学费标准差别很大,平均每人每年学费为11000美金,著名的学校学费高达25000美元。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因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系统地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变得更加迫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前首次批准国内30所高校开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教育,此举对培养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完善MBA教育体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MBA入学考试需要考外语、数学,这就给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高层设置了门槛。
目前国内MBA正出现低龄化现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学毕业3年左右、应试能力强的年轻人。
而EMBA入学笔试、面试均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门槛大为降低。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是老板、老总就可以读EMBA。
国家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才可报名。
在教学模式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MBA多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的方式,EMBA则更注重在启发的基础上,将课程与学员实际体验结合,因此更适合正在商场实战的高层管理者。
南京大学此次将招收的EMBA学员限定为100人,聘请的外籍教师将在50%左右,且基本是来自美国哈佛、南加州大学的教授,而在这些聘请的外籍教授中,80%是华裔,以期让学员和教师之间能做到更多的“互动”。
EMBA直译为“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三月是EMBA招生的黄金期,所有的EMBA项目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各亮招牌,而使得报名者“乱花渐欲迷人眼”。
到底哪种EMBA适合自己呢?把这些EMBA项目分类细化,有助于读者擦亮眼睛慎重地选择。
价格等级区分的EMBA各取所需
EMBA的“身价”一直是最受关注的话题,而有些培训机构开始打价格牌来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中一些“民办”EMBA纷纷打出低价,北京光华管理研修中心董事长邵明路谈及原因时说,中高级职业经理市场是10万元以下的定位,这些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自身的充电需求又非常强烈。
而像北大、清华、复旦等“老字号”仍然保持较高的价位,复旦的EMBA甚至还提高了价格。
他们针对的是大型企业的高级经理人这个相对稳定的群体,因此价格也能保持稳定。
以专业划分的特色EMBA走俏 一些EMBA培训机构根据市场走俏的热门行业推出“特色”的EMBA课程,由于课程都是倾向热门行业设立的,所以给人一种“赶时髦的感觉”。
记者在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负责人周华军的采访中了解到,EMBA是作为高级决策者的综合能力的培训课程,按照国际趋势是不应该有明显倾向性的。
但是,国内部分热门行业发展迅速,而这些行业又都与国际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客观上他们对EMBA有需求,因此为他们“定做”有方向性的EMBA是合适的。
国际合作办学EMBA打“品牌” 与国外院校合作办EMBA是如今这个市场的“流行趋势”。
但是国内的院校是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的呢?是否有相应的标准和条件呢?北大国际MBA的项目负责人王旺桂告诉记者,之所以要选择合作高校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确保学员拿到权威的EMBA学历证书。
因为世界知名的商学院如哈佛等不会拿自己著名的EMBA项目来和别的院校合作的,换言之就是即使国内有打着哈佛等牌子的EMBA班,毕业时也只能拿到课程结业证,而非学历证书。
如果学员花掉几十万元学费,而最后拿不到货真价实的证书那就非常得不偿失了。
所以如何保证EM-BA证书的含金量是中外EMBA合作项目最重要的选择条件和合作基础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中文称工商管理硕士。
MBA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质量、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有战略规划的眼光和敏锐洞察力。
MBA学位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是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位。
它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
它要求其毕业生有应变能力、预测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并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市场和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发展,不断取胜。
其课程内容涉及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财务、法律等等,能力训练不光讲究组织、领导才能,也涉及以口才为依托的沟通能力、把握全局、进行敏锐思考、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MBA是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国际学位。
MBA是一个研究生学位,对MBA有最必要的素质、知识和学术标准要求。
进入MBA学习一般必须有第一学位要求,只有个别具有丰富职业经历的人可以例外。
MBA是一个具有工作经验以后的学位,它被看成已有3年职业经验之后的一个事业加速器或转换手段。
MBA课程涵盖了现代管理的所有主要职能方面,如会计、财务、金融、营销与销售、运筹(生产作业)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法律、人力资源管理等等。
它也提供基本的经济与数量分析,课程是高度综合性的,并且包括工商政策与策略。
除此之外,课程还要求学生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和技巧,如决策能力、团队合作、领导艺术、企业家潜力、谈判技巧、沟通与报告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应有选修偏好,并选择一个主修方向。
MBA的最低学习期限为全日制一年或在职学习的相应时间份量。
MBA最少要求400小时的课堂学习,整个课程要求最少1200小时的个人课外作业。
MBA项目要求对知识的渴求和个人倾注全力的投入和努力。
进入MBA课程就读必须通过一个强有力的筛选过程,以保证只有那些合格的人选才能获取MBA学位。
所有学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和评卷评分工作,以保证学习目标能满足MBA学位的标准。
不是所有商学院都能满足这些标准,如果这些标准不能满足,就不能说是真正的MBA。
MBA与企业管理硕士区别
首先,报考的条件不一样。
企业管理硕士只要符合国家统一的报考规定即可,也就是说,应届生与在职人员均可报考。
报考MBA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指毕业日到入学日)。
其次,考试科目不一样。
MBA入学考试要参加全国试点62所院校的联考,联考科目是政治、数学、英语、管理、语文与逻辑。
第三,试题难度不同。
一般来说,报考企业管理硕士参加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英语、数学的难度要高于MBA,但由于近年来国内MBA报考人数直线上升,竞争也相应越来越激烈。
第四,培养方式不同。
企业管理硕士生一般为国家培养,每个月有200元以上的补助,也有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培养的学生,MBA一律为自筹经费或者单位委培。
第五,培养目标不同。
MBA的培养目标是优秀的企业家和实践工作人员,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毕业生应当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中、高级职务的工作,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面向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大型金融机构。
光华管理学院致力于帮助跨国公司管理队伍本地化,民族企业管理国际化,民营企业管理现代化。
所以MBA课程注重实用性。
企业管理硕士既要培养企业的实际管理人员,同时注重对学员管理科学理论的教育,为学科的发展培养接班人。
6.成长企业“看”MBA 篇六
[发难]
* 中国MBA还不成熟!
李晓光(人大商学院职业中心主任):MBA发源于美国,已经有80到100年的历史, 他是一种培养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的“项目”,和以往管理学硕士相比,更侧重于实务。而在我国,才不过仅仅10年而已。他是一种新生事物,他的发展目标和趋势是在市场经济下与企业形成一个平等的、互利的、双赢的关系。但由于整体是初级的,产生的人才可能和迅速变化的市场有相当的差距,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案例基本是照搬欧美,是不是适应中国的战略尚存疑问。
郭凡生(慧聪集团总裁):现在的MBA教学,我觉得,比较落后。凡是你们能讲到、想到、和学到的事情,在企业里,一个经理只要做到三年,他都非常清楚。
卢铿(华新国际集团总裁):哈佛的MBA有两个优势,一个优势是案例式的教学,就是你在学校两三年学到的东西,可能会超过你在社会上20年学到的东西,这是哈佛这种教育方法的一个结果。还有一个是他的人才层次的优势,哈佛大学的MBA今后就是未来世界中大公司、商界甚至政界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一般人是拿不到的。我不知道现在人大MBA,中国MBA是不是能够达到这种水准。
陈斌(大陆希望集团总裁):这个跟我们教育产业的内容分不开。学理论,学案例,但不能在很短时间学会分析,学到东西。我也是MBA的顾问,但是我对教育学可能有些看法。现在教育学,很多仍然以学院派为主。而我认为,MBA的教授应该是企业家,不应该是教授。
MBA——不成熟,源于企业环境的不成熟!
如果说中国的MBA与国外的有什么差距,那就在于我国企业市场的整体环境的不成熟。实际上美国的全案例教学,是基于它的学生大多来自成熟大企业的高层,在这种企业中,他们有可能在工作中获得充分的经验,从而可以理解全案例。而中国的案例法教育只占到整体教育的1/3到1/2,为什么?这要取决于现实的学生理解力、管理理念和经验以及原来所在企业的层次和他所处的职位,学生本身同国外的学生并没有本质上的能力差距。企业在这一点上从企业的文化、发展程度、企业家的理念和素质方面讲,对于所谓的"MBA不成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成长企业不成长!
李晓光:目前的成长企业缺乏一种竞争环境。所谓的中国一流却并不一定就是世界一流。他们大多数仍然停留在传统层面上,而只有少数的企业开始了资本转化为知识、机械转化为电子、国内扩展到国际、Manager发展到Leader(创新代理人)的进程。
MBA : 企业的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问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质化倾向很严重,比如说做轴承,而在你的周围可能会有六、七家企业同时在生产轴承,而每个厂都无法做大;另一种情况,就是企业资产也许是一个亿或者更多,但突然发现生产能力贫瘠了,再怎么努力也做不上去了,也就是所谓的"高原反应"。分析一下,前一种情况肯定你的核心竞争力有问题,后一种可能是管理体制有问题,如果你的管理体制不转型,确实会停滞不前甚至下滑。
另一方面是整个市场机制的问题。同国外相比,竞争在国内很小,成长企业可能并没有遇到特别的困难。但现在WTO来了,国外大企业一手拿着资本,一手拿着知识产权和管理大棒进来以后,这种竞争同以往的小风浪相比,可谓天壤之别。这个时候,你的企业已经受到了压制,如果不适时转型,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企业——我们在迅速成长,只是你不了解!
郭凡生:你对慧聪的业务确实不了解!两年以前,我们从别人手里抢奔驰汽车,单子总额就非常大了。去年我们的一个单子是从IBM手里抢的,总额度已经是40万!而且一个单纯做浅层次信息分析的公司,最大的信息服务商是不会给你投资的!所以,业务无大小,商户无高低,我觉得这一点是一定要搞清楚的!
[对战]
* 企业——MBA眼高手低!
企业的发展需要实用型人才!中国的MBA,首先所处的环境及教育水平决定了他的知识面的狭隘。其次,普遍的工作年限、工作经验的不够丰富,在招生的对象日益年轻化的现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EMBA、IMBA、MBA进修班的共存,与其说是MBA教育的迅速普及,不如说是MBA的水平鱼龙混杂!很多MBA去商学院读书前并没有丝毫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理念,甚至一个普通的管理者所需要的三种技能它都不具备。去学习MBA为什么?为了争取那令人艳羡的地位、荣誉,为追求那高高在上的白领薪酬!而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前,挑三拣四,挑肥拣瘦。但事实证明,他并非比那些在某些领域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硕士、博士更能胜任挑起企业大梁的重任。这不得不令企业家们对MBA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虽然并不排除少数优秀MBA的存在。
MBA——我们是千里马,但你不一定是伯乐!
我们MBA绝对不是贪婪的。尤其对短期利益并不是要求很强烈。当一些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看重的更多是长期利益。我们到你企业中去,今天我去,不是说我来了你就要给我年薪十万百万的。你可以把我们当作普通硕士,给我们基本待遇,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追寻自己的地位。我们到企业中去,你看看我们能给你们企业带来什么东西,我觉得这个意识不成问题。我们并不是像很多企业家所说的眼高手低,其实我们眼是高,我们看的是什么,我们看的是远,我们站得高看得“远”!看到你的企业有长远的发展,或者你的企业通过我的努力有可能在我手里发展的很好,给你的企业创造价值,从而你的薪酬制度、企业文化可以为我们而调整,我们才可能会去你的企业!
* 企业——“我不要现在教育的MBA!”
郭凡生:就我本身来说,如果可能,我会从内部培养MBA。当内部培养确实供应不上的时候,我从外面找MBA。我们更多是从大学招生,我们要从一般大学中去招学生会主席和团委书记,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做法。黑龙江商学院三任学生会主席都在我们这儿,事实证明都做的很好。我认为现在我们从大学招现成的MBA,对于公司的人才战略来讲,是不合适的。
什么时候合适呢,等中国的MBA把教育真正地能够很贴近企业的时候,我们会直接考虑这个问题的。慧聪是一个研究型的公司,我们公司博士就有一大堆,这些高级的人才出去讲课,是具有很强阵容的。
陈斌:一个企业内部的人才,第一是培养,第二就是引进,那么MBA既可以培养,也可以引进,就我们公司而言,希望集团几乎没有应届毕业的MBA的。为什么呢?可能跟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关,特别越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越不用。为什么用往届的呢?他知道什么叫困难,什么叫失败。好比说,我们打算收购清华大学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是高科技公司,跟我们谈了几次。最后,我们决定要收购它。它的老总也是博士,他说,陈总你看中我们公司什么?我说你们开发的产品是不行的,不可以的,他跟我们做同行,他也知道。我们的理由是看见了你们的失败。因为我们开发人员、研究人员,想的是做产品,不是做商品。商品跟产品不一样,企业开发的产品就应该转化为商品,所以我说我看见了你失败。你知道怎么去开发产品和转化为商品。所以这就说明企业用的人跟一般的学校和研究单位用的不一样,关键看你有没有能力,你是MBA、你是博士、你是中学生,(到我们企业来)问题都不大,我们企业的老总有高中生、有博士后,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一点根本没问题的。
好比我们华东公司的总经理比在座的很多人还小,23岁就做总经理,我们的总厂的总经理73岁了。所以说我们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选派员工的时候,有统一的标准。这个时候不管是MBA也好,或者其他的人,都按统一的标准。如果你有能力,你就会脱颖而出。
MBA——“你不需要不代表所有,现在不需要,不代表永远不需要”。
MBA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的程度,要继续发展的话,急需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有理工科背景、又懂管理的人才。MBA恰恰就是顺应这种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他很适合现在由小到大的成长企业。另一方面,MBA学生大多在入学以前已经做到中层以上的位置,对发展有了概念的认识,毕业以后为什么会给他们这么高的薪水,肯定是他们物有所值。而且就数量而言,中国MBA还远远不够,每年需要30万人,但教育只能提供几千人。
从大的方面讲,战略决定于环境,环境发生变化,战略就发生变化,企业结构就发生变化。人才结构是企业结构的一部分,如果继续发展,规模扩大,企业的管理群会急剧增加,它的协调能力会下降。这时候,就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规范化的整合。
中小企业,一般没有比较长远的规划,历史也不是很长,非常年轻,他只需要工科和技术人员就可以运作。因为他规模不是很大,如果让MBA来的话,就像把飞机的发动机安在拖拉机上一样,效果不会好。
就像慧聪,他不需要MBA不代表所有,现在不需要,不代表永远不需要。入世后他就一定要转型。既而会造成高管人员不够丰富,需要“空降兵”,一个多元化公司要想提高抗风险能力,管理层就一定要多元化,不能是“近亲繁殖”。并且如果你的竞争者使用高级管理人才,你仍然使用低级人才的话, 是不行的。慧聪在国内没有竞争,他觉得这样发展已经可以了,他不需要。但以后竞争加剧后,公司内部出来的人相对于外面经历过大风浪的人可能就弱一些,不改变人才观念的话会遇到更大的问题,思维和视角会受到限制。
[选择]
* 企业——“我们看重的是素质!”
卢铿:MBA 作为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不是个人的行为,创业一定要认识自己,同时还需要你怎么去认识别人,组成一个团队。所以在认识自己方面,要有创新力、公关力、应变力这三个素质。这是社科院的副院长,中国管理学院院长刘基先生,在跟我一次谈话当中,提到的中国管理学院培养MBA的三个基本素质。
第二,法制力。很多人很能干,但是他不懂规矩,像沈阳的木马集团的两个人都是非常能干的政府干部,但是他们不懂规矩,所以最后出了事情。
第三,需要一种国际适应,国际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国际的语言。国际语言有两个:一个是语言方面的问题,这种语言就是外语,还有一个基本的素质就是IT语言。
第四,就是文化的共同力,包括中外文化、地域的文化、结盟的文化,企业内部的文化,这样对内形成了强有力的凝聚力,对外形成了一个优势的竞争力。
第五,就是敬业精神。什么叫做生活的保障?两点:一是能力,二是好的工作态度。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也有好的工作态度,那么他就不可能没有生活保障,所以敬业精神非常重要。
第六,要有一种企业家创业的精神。您也许今后是一个企业家,也许是经理人,这两种人有很大区别,不是两种职务的区别,是两种素质的区别,两种心态的区别。我觉得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要,它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是创新的精神,尤其面对今天这样一个,需要创新才能成功的时代的时候,这种创新精神非常重要;第二个组成部分是风险精神。企业家是需要冒险的,在你该冒险的时候,有这个能力去冒险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冒险精神,否则你这个企业很难成长。所以余秋雨先生写上海人,他说上海人做经理人可以做到世界最高水平,可以去做最大的最优秀的公司的总裁CEO。但是他说很奇怪,上海人缺少老板。为什么?就是上海人比较谨慎,比较保守。上海人有很多是非常成功的经理人CEO,但是缺少真正有成就的老板,我觉得风险精神在制约着他;第三个是创业者精神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承受能力。当你的事业做到一定水准的时候,一定规模的时候,你会面对里、外、上、下,各种各样的压力。那么我觉得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你必须是企业的一个压力中枢。
第七,你在新时代需要新经济头脑。最重要的就是面对电脑和互联网技术,对所产生的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第八,审美的意识。今天很多学校可能还没有太重视这个方面。为什么大连的市容那么美?实际上是他们脑子里面已经想出来,有这么一个审美意识,所以它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前进。美学思想就是哲学思想当中一个最高的境界。
第九,你要有积极心态理念。比如合群,正直无私、创新务实、坚强信心等等,作为一个经理人或者一个创业者来说,这种心态将是最重要的。
MBA——商学院培养的不是军队!不能为MBA严格的定义素质!
所谓的"企业家精神、职业经理人的素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中国所谓的培养职业经理人的“黄埔军校”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你要严格定义职业经理人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有非常浓厚的个性化色彩!每个人都是个性化的,一个商学院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它培养的不能是一支军队,不能把MBA当作只知道严格按照命令行事的傀儡!因此,MBA究竟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不是企业说了算,不是商学院说了算,也不是MBA说了算,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MBA——“我们需要实现价值!”
现在,企业对MBA不了解,企业家缺乏文化底蕴、高层素质。企业家有产权,他是发号施令的,职业经理人要受到限制。比如吴士宏从IBM到微软,其实她这样的层次,薪水对她没有诱惑。为什么微软能够把她挖走?无非就是给她圆一个能够做企业家的梦。但现在她的梦还是不能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国企业家能够放手让职业经理人成长起来的空间还没有成熟,中国还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赖以存在的足够空间,还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市场也没有产生对职业经理人的优胜劣汰,它只是一个慢慢发展和培育的过程。他需要管理咨询等完善的制度,只有制度完善后,企业家才能授权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手中有了授权后,它才能做事。这就需要企业的各种制度越来越透明、明晰和公开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的作用。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其实他对MBA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非常渴望的。为什么?它们都希望从一个个人化的公司向公众化的公司转变,它们都希望上市。因为不光能带来资金,而且透明度提高,公众的信任也提高,如果一个企业想做大的话,它可能需要不只一个职业经理人,而是一茬儿的职业经理人来做这些事。而这些职业经理人的层次是不同的。一个好的企业它要为我们创造环境,企业与MBA的融合是需要双向努力的。我们很努力,但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MBA的价值,所以没有为我们创造相应的环境.
实际上,我们毕业后,直接作高层的是很少的。当我认为你的企业三年以后会有发展,我会愿意做中层的工作。 如果企业从事的是有前途的业务,企业文化很好,结构、管理很恰当,我甚至可以不拿工资。因为这样的企业能迅速提高我的个人素质、个人战斗力。或者企业家有很好的素质、魅力,让你觉得团队有动力,他能把工作和生活融到一起,我觉得也是愿意到这样的企业中去的。
所以,我们需要企业提供三种条件:薪酬制度,企业文化和锻炼价值来实现我们的价值。
企业——你看得见价值么?
中国有三十多个省份,你除了直辖市和开发区还看得见别的地方么?中国有99.5%的中小企业,除了大企业你看得见二线和三线么?中国有民营企业、乡镇企业,除了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你看得见其他么?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吧!MBA你所谓的可以让你实现价值的地方在哪里?难道一个二线民营企业以五十万年薪聘请你,你却选择了北京的大公司,就是你的价值所在么?乡镇企业要发展,迫切希望你到他那里去,给你发挥才干的机会,不是让你实现价值么?到底是价值观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价值观!
李晓光——“我们要为企业和MBA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从历史角度看,企业家同时又是经营者的企业不可能做大。要做大就需要代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并有创新力的高级管理人员--MBA,他们能够做大所有者不能做大的项目。
诚然,现在中国的MBA教育尚存欠缺,似乎并不能满足所有企业的一切需要,因为它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也不是什么救命稻草,而是锦上添花。
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企业在以后会更多地出现这种国际水平的MBA,那我们就需要更好地接触和沟通。MBA走入企业,提供方案,负责管理,企业反过来将信息反馈过来,这样形成一个联系网,通过这张网,我们了解企业需求,了解市场动向,然后逐步改善教学,将MBA真正地建设成为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人大全。
而我们,教育者,就是企业家和MBA之间的一座彩虹桥。
7.MBA英文面试攻略 篇七
姿势:站,腰要挺直,双肩自然放松,双手自然下垂。坐:不要瘫在椅子上,抬头挺胸,平时对方。目光稳定。不要有小动作,腿平放,手自然放在腿上。
跟面试者的距离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
注意细节:敲门、关门、握手。
谈吐:自信、口齿清楚、音量、节奏、简洁、条理、坦率
神态:自信、视线停留30-60%、眼神(对方讲话时,你讲话时)、笑容
衣着:整洁、得体
面试禁忌
1.气喘吁吁,神色慌张
2.对方不伸手,不要主动伸手
3.不要自行就座,要等对方示意。
4.坐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
5.不要任意挪移位置
6.不要把随身物品乱放
7.打完招呼后,等对方开口提问
8.交谈中,眼神闪烁不定,不要咬嘴或噘嘴
9.不要打断对方,以及和对方争论
10.不要有小动作
11.避免口头禅
12.表达不清晰
13.无论是自己没能够听清楚考官的问题,或是已经回答完毕,包括在回答问题时由于思考而引起的停顿,都需要用明确的语言告诉对方,切忌默不做声!
要学会听懂考官问题
英语中的问题一般分为两种形式:close-ended questions 和 open-ended questions
前者只需要用
一、两个词作答,而后者则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一般来说面试当中,为了避免谈话陷入沉闷单调的气氛当中,考官一般是要将这两种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考生要准确把握对方所问问题的性质,给予其想要的回答,从而避免了对于只需要简短回答的问题啰嗦个没完,对于需要进一步阐释的问题却回答得不够。两种情况都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一般来说两种问题的引导词有比较明显的不同,请大家注意掌握:
Close-ended Open-ended Both
Are…?
Do…?
Who…?
When…?
Where…?
Which…? How…?
Why…?
In what way…?
Tell me about… What…?
【注意】
对于open-ended questions,在组织答案时,最好先用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将你要说的主要意思总结一下,这样不仅可以再拖延一点时间,而且也有助于对方听清楚你的答案,从而会比较容易留下思路清晰的好印象。
e.g.Interviewer: Why do you want to study for MBA?
Candidate: That’s a rather difficult question.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I suppose.如果考官对你的回答不甚满意,你也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
I’d like to know some more about…
Could you tell me a bit more bout…?
Sorry to press you, but could you tell me…?
Sorry, I don’t quite understand, could you tell me …?I didn’t quite follow what you said about…
Meaning?
For example?
Then you?
Therefore?
Which means?
So then?
例如:
A: How did you happen to move here?
B: I like the climate better.A: Better than…
B: Better than the polluted air of the city.A: Which means…
B: Which means I can expect better overall health for myself.没听懂对方在说什么怎么办?
千万不要蒙!!
你可以:
承认自己不知道答案:
e.g.I’ sorry.I don’t understand.Sorry.I don’t follow.或者:
请对方重复问题:
e.g.I didn’t catch that.Would you mind repeating it?Could you repeat the question, please?
再或者:
请对方为你澄清你没有听清楚的个别词:
e.g.Sorry.I don’t know what you mean by
Would you mind explaining ‘Union Jack’?
8.MBA面试自我介绍 篇八
当来到一个新环境中,通常需要用到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可以让他人了解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自我介绍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MBA面试自我介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MBA面试自我介绍1Good morning, I’m gla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this interview.My name is xxx 33years old.I come from xx city, xxxx Province.I am woking in xx xxx bureau, in charge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mass orts.Maybe teachers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is work.Now,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it briefly.Administration of mass ort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Fit-keeping Program, building of physical fitness facilities, administration of mass organizations.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living,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conscious of health and fitness, The stress on administration of mass orts is weighing more and more heavily.Since the beginning of my work in 20xx,I have always been engaged in administration.My major at university is english, wtihout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on management, I can only learn by practice in the past years.The chief purpose of applying for the MBA of china university of xx is to promote myself through systematic management education, I would also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 with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which could help to summarizing my experience in the past 0 years and make clear my new goals and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If I could be a member of the MBA program of china university of xxx, I will make the best of the chance of learning in the university, follow the school regulations strictly.I will finish the study in terms of schedule at school , combine the theory I learn with what I have experienced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mass orts , and make further progress on my work.
MBA面试自我介绍2After graduating from UIBE,I was employed as the assistant to the funding manager by the China National Technical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After reading a lot of related files,and analyzing the overall funding situation of the corporation,I found that the loan policy was not been put into effect.So we have thousands of millions RMB loan with very high interest rate while a large amount of cash in bank with very low interest rate was idle.I reported this to my supervisor,and then we studied and revised the loan policy.This revision saved the corporation approximately RMB thirty millions yuan.In order to raise the funding effectiveness,after one year’s hard work,I developed the internal banking system within the corpor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funding supply and need of the different divisions and projects.This internal banking system made full use of the corporation’ funding resources,and due to this,I was highly praised by the president of the corporation.
MBA面试自我介绍3reected Professors:
Good afternoon!Im great honored to meet you here.Now allow me to give a brief self-introduction:
9.我的MBA求职经验 篇九
曾经和朋友闲聊时,被问到:“如果你当初就知道毕业时会遇到金融危机。你还会选择读MBA吗?”一时无从作答。这种问题就象你问别人:“如果你知道股指会从6100跌到1600,你还会选择买股票吗”之类。这世界有很多“但是”,却从来没有一次“如果”。
2008年是不太平的一年,太多的事情发生,一件比一件惊人。还来不及从称霸奥运的喜悦中回味过来,我们——2007届MBA的同学们就要毫无准备的面临金融危机的洗礼。“风起于青萍之末”,当张春教授把贝尔斯登的新鲜Case拿到金融分析课上进行分析讨论时,我们中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寒流正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我们开始了求职历程。这个时候我仍然对前景充满着信心,跟同学们开着玩笑说,如果我们都找不到工作,那中国的MBA今年都要面临整体性失业了。玩笑归玩笑,我对求职的准备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早早便进行职业规划和求职策略的前期准备。
职业规划&职业策略
我读中欧之前主要的工作经历Focus在从事物流行业的操作管理。跟很多人一样,选择MBA,是希望借这个平台完成职业的转换,我一直对销售或者叫Business Development比较感兴趣,我的第一目标是转到这类岗位上去。于是在职业策略方面,我仔细观察和分析了其他同学的招数。
第一种叫“面霸王”
不管什么公司,不管什么岗位,都会递交简历。所以我们会看到某“童鞋”成天衣着光鲜,忙于各类面试。有时还会来个“霸王面”,即使没有接到面试通知,也会不请自去的跟面试官来个不期而遇。我听说2006届有这么个哥们,投了500份简历,获得了50个面试机会,最终收获了一个满意的Offer,还算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二种叫“非君不嫁”
某些“童鞋”,求职目标非常明确,确定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公司,比如顶级咨询公司。只有这些公司的Opening才会打动他们的芳心。所以一门心思“他的眼里只有它”。
第三种叫“关系网络型”
这类人对普通的招聘兴趣不大。主要精力放在自己以前或在校期间拓展的网络进行机会的挖掘,神出鬼没,首尾难现。运筹千里,决胜帷幄。
根据自己的情况,好像哪种都靠的上,但哪种都不真正适合我。我没有精力和实力去全面撒网,目标行业也不十分明确,也谈不上有关系网络。怎么办呢,后来我定了个一般原则,即:换岗位不换行业,换行业不换岗位。这样可以在日趋严峻的大环境里最大限度的避免工作背景和经验的不利影响。
如果除了等待还可以做点什么,那就去“准备”吧
我自己的电脑里还保留一个Control Log。那是我想看看自己在最终搞定工作之前究竟要经过几次/轮面试的记录。现在看这张表,会发现在短暂的2008年9、10月份面试高峰期过后,面试机会和天气同步进入了冬季。从宏观层面上,坏消息一个紧似一个,让人愈发揪心。虽然还未到毕业,但整个大的趋势已经露出端倪,有细心的同学做了一个对比,数据显示我们的就业率和去年同期相比连一半都不到。偶尔又听到某同学拿到Offer的消息,会让我们的神经更加敏感。有人在MSN上发出感叹:在今年的形势下,MBA毕业生。不仅转行已无可能,连老本行都可能回不去了。
在这样的环境和形势,除了耐心和坚持,我们真的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患难之时见真情,同学们在一起互相鼓励,维持乐观的心态,积蓄自己的力量。既然没有面试,就自娱自乐,饭局、牌局渐渐多了起来,还相继成立民间娱乐公司和传播公司。似乎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经济危机下。娱乐行业反而会加速发展这一论断。
耐心和坚持最终会有回报,在今年1月份。朋友介绍了一个猎头顾问给我。这个顾问是我求职以来遇到的最专业的一位,反应神速,沟通和推动能力超强。经验极其丰富。在她的主导下,虽然时值春节,我还是在短短3周内,完成了Line Manager、HR和GM的3轮面试。整个过程非常顺畅,反馈和信息沟通亦非常有效。最终,在2月底正式毕业前的前一周,我拿到了一家物流公司的BD职位。
回顾整个求职过程,觉得目标明确,全力以赴和良好心态是我最终顺利拿到Offer的根本原因。所有磕绊、挫折反而赋予我更多的经验和信心。运气和机遇真的是为有准备的人出现的。
10.北大mba面试流程 篇十
北京大学MBA面试
吴暑(北京大学MBA):
对于北大、清华的面试来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有一个材料的提交过程。
如果说清华在29号就要提交的话,这对同学们是一个考验。
为什么呢?因为提交这个材料非常重要,每一年这个材料提交上去之前同学们在面试辅导班上围绕着这些面试的辅导教练来提出的有关材料方面的准备问题是非常多的,而且也看出来大家对材料怎么来进行准备再交上去,这块还是心里没有底的。
在这个方面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怎么来弄?它的重要程度如何?等等,我想都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我们考北大的同学来说,材料的准备可以说基本上已经开始了面试。
为什么这么说呢?北大的面试里面计算分数有一部分就是咱们自己的背景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背景,以及你的工作业绩。
这个是从哪里来体现的呢?你交上去的材料。
你交的材料里面可以这么说,你自己已经客观发生过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和工作业绩这一块怎么来写?怎么来反映?怎么来表达?是非常有技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同样的是我们同学本人,因为你的工作是不变的,你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参加什么工作,这一点是已经发生过的事。
但是你怎么把发生过的事向马上要审查你的考官来表达,这很有技巧。
比方说很多人遇到的问题就是,在材料里面有这样一个问题“描述一下你过去感到有成就的一到两个事”。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尤其是对那种毕业两三年的人一筹莫展,回过头来讲自己没做过什么丰功伟绩,在工作上也没有取得什么十分了不起的成绩,我现在报考的是北大、清华,我写出那一年毫不起眼的成绩算不算成就呢?心里觉得很不好安排。
第二类问题,我记得咱们北大的申请材料里面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报考北大?你准备怎么来度过北大的这两年MBA学习”,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回答,这只是一个引子,就是大家在材料准备上要下工夫。
尤其是今年要考清华的同学就更要注意了,因为1月29日就要提交材料,所以我建议你们可以跟华章商量一下确实的在29号之前安排一个这样的活动,就是专门来讲解材料一对一的怎么来修改、怎么来弄。
因为过去我们在给大家进行面试辅导的时候,这之前都有这样的一个环节,今年这个环节肯定得提前了,对你们自己来说如果不重视显然是对自己不太负责任的,怎么重视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想让华章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很有必要。
今天我想跟刘师弟共同跟大家打个招呼,还没有问候新年好。
在座的很多人我想对自己的笔试还是很有信心的,对面试这块也是很重视,其实笔试和面试对北大相对来说我觉得面试比笔试要略微重要,而这一点在清华是反过来的,笔试比面试略微重要一点。
有两个道理很简单:
第一个道理,北大的面试所占的比重跟笔试是平齐的,而清华这么多年来没有公布究竟占多大的比重。
第二个道理,北大的面试是这样的,只要过了复试分数线,如果在小组里面,过去是叫小组,去年略有变化,你脱颖而出,被考官认为你是优秀的,你可以直接录取,不管你笔试考了多少分。
比方说的A线就207分,你正好考207分,而且单科也过线了,你参加复试了,你得了优秀,那你就不用管其他的了,直接就录取了,你已经进入
录取名单了。
另外的,如果你的笔试分是考了258分,最高分,你参加面试被考官认为是不合格的,那么对不起,你直接淘汰了,因为考官的手里是没有你的考分的,面试官是不会看到你的考分的。
在他们的眼里你们都是一样的,你就是来参加面试的,他不会注意你的考分,所以你258分面试不优秀直接淘汰,那就很可惜了。
这是两类极端的,一个是优秀的极端,另一个是相反的。
剩下的那些人没有被看为优秀的直接录取的,和没有被认为是不合格的,也就是中间状态的,大多数同学要参与整个的加权平均分配,这个就几个方面,笔试占50%,面试占50%,这其中就有一个背景分数线,这个背景分数线就是刚才我提到的材料分作为参考,甚至可以说就是唯一的参考,因为没有电话访谈,不知道你其他的背景问题。
北大商学院直接就认为你提交的材料就是真实可信的,当然一旦你有虚假信息这个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所以显然这一点是认可你的。
但是就在你提交的材料为基础的情况下来给你进行分数的加权,包括刚刚已经讲的你的教育背景,这个是没办法有技巧的,也不需要技巧。
你是南京大学毕业的,那就是南京大学20毕业的,毕业的专业跟这个都无关,关系不大,毕业的院方是排在第一位的。
基本来说就是那么十五六所大学是得满分的,就是说本科是北大毕业的、清华毕业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等,大概十五六所。
后面我们老师讲话的时候会告诉你们,哪几个在院校方面就给你满分,这个没有办法,是教育背景。
工作背景,你如果是世界五百强、外企这样的公司,以及国内顶尖的企业里面,那又是一流档次的,工作背景环境又不同了。
因为商学院相信,将来MBA毕业之后也是做企业,你能够进大公司反映了你受到了企业的认可。
当然这是公司,其次就是你的职位,说得更准确一点是你的职位变化。
假如你是当某某部门的经理,当了7年还是部门经理,对不起,你工作背景这一块肯定受影响了。
你当了7年的部门经理没有办法嘛,证明你肯定在这方面工作能力有限,这是材料里面要反映的。
工作业绩,我想可以放在后面的时间里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来这块。
我把大家可以分成三个类别,这三个不同类别的同学在准备这方面材料的时候情况是不一样的、方面是不一样的`。
这是准备材料这块,以及刚刚讲了一下有关的面试信息。
我想从MBA进行全国联考至今,的时间,北大的面试一直都是这样的,是所有商学院里面最重视面试的一个商学院,而且北大的面试是相对来说最想把大家往这种商业方面培养的这样的目标去选人、贯彻这样原则的。
面试的规则、流程,在基本上是这样一个情况,进到面试的房间之后进行1到2分钟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之后,面试官一般都是3到5个,面试官会及时的提一些问题,当然也有抽签的抽问题,那里面有信封,信封里面已经准备好了20多个问题,先抽出一个把题目读给老师听,提出之后老师会提醒你请你思考一分钟左右然后回答。
这是20的情况,这样大概会抽三次题目,你就回答三次。
开始引进了小组讨论,自我介绍还是需要,提问的去掉了,让6个人、8个人一组进行案例讨论,给你一个案例,我相信这个大家从各种媒介上也已经了解了这样的情况。
20、、又是这样。
20去年的MBA考试又去掉了小组讨论这块,又回规到了年之前的模式,就是自我介绍,然后就是提问,大概每个人15分钟以内面试就结束了。
北大自从面试以来,你可以上网查到自己面试和笔试的加权分,每一年大概都在70多分吧,比如我那年是75.12分,这是最低的分数。
当时我们在光华办公室查分数的时候,面试一个礼拜之内就会出分数,很多同学查到,我当时还是亲眼看到一个女同学查到得分数是75.11分,就是0.01分之差,当场就哭了,0.01分在哪里挪不过来啊,逻辑多考两个,写作字写漂亮一点,或者面试的时候坐的端正一点,甚至大胆的说出一个观点出来,反正现在知道考不取了嘛,玩笑啊,就是这个意思,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无论团队面试和个人面试都涉及到一个自我介绍的内容,很多人说自我介绍还需要准备吗?现在我想也是,我们在面试辅导班的时候,从02年、03年一直到现在,我们试验都没有停过,自我介绍会成为很多同学的拦路虎。
为什么呢?他自我介绍的准备方面不知道一分钟内要说些什么信息,有些同学想把自己精华的东西都揉合进去,结果自己在场外准备的时候写的很好,结果一讲总是讲不完,就是一分钟之内在场外准备的多于场内要讲的,这个是很多同学犯的通病。
另外,就算在一分钟之内能够有效的组织语言,但是关键信息不一定透露出来。
第三方面,就算是关键信息透露出来了,但是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可能语言的表达工夫就已经显示出自己的弊端来了。
而很多考官,尤其是只进行个人面试这一块,不进行团队面试的时候,自我介绍就很重要了,因为你回答问题是很难看得出来你的演讲技巧的、你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个时候你是可以停顿的,你也可以思考。
你说你自我介绍的时候自己再去思考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老师是肯定知道的,你如果不有备而来,不行。
你对一件事太不认真了,这么重要的事你肯定是应该有备而来的,这是考官心里想的。
当然这有备而来不是说要你去参加辅导班,这是考官心里的想法,但我们也不希望你们不参加辅导班,那是因为这是一种简单的博弈,商学院肯定不希望你经过培训,这就犹如ETS和新东方的关系是一样的。
美国的考试中心肯定不希望有中国的新东方,但是新东方造就了很多的托福和GRE的高手,以至于前几年不是出现了GRE和托福考了满分的美国各大高校不要,说你这个可能是新东方出来的,这就是一个博弈,你要考不过根本就没有资格申请。
其实我觉得一个好的辅导就应该把辅导的痕迹去掉,就好比我们在自我介绍这块,我们要到什么程度呢?通过训练要让我们的同学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感觉是有所准备,但是这个准备通过你表达出来是自然的,不是在背诵你的演讲稿,不是在背诵你准备的自我介绍的文字,能达到这样一个程度这是比较好的。
这里给大家列一个提纲,因为你现在可能也不会太认真的去深究它,等到你拿到面试通知书的时候,我想你对每一个字都希望理解一下我写这个是什么意思,所以这里看一看就可以了。
这块我想略微的给大家讲一下,因为我觉得清华提前不代表北大就不提前,也许在你考完的时候立即通知你,过年之前提交又怕来不及了,来个突然袭击。
我讲这个既对你的面试表达有用,也对你的提交材料是很有帮助的,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怎么准备你的材料,分三类,哪三类?
第一,一流的MBA侯选者具备的特质,从工作上来看就是这三种,在外企的部门任经理以上的职务,在国企的高层,要么是私营创业者,当然小有成就。
这三类人是光华特别欢迎的,在工作背景上会被列为一流。
无论你是哪一类同学,你在整个面试的过程中按照下面的三种办法去运用你的语言去表达,效果会比较好。
因为你在跟别人讲的时候不是在读一份东西,是在跟他做思想的交流,尤其是小组个人面试和考官的时候,你要跟考官交流思想,你回答的问题不是背下来的,而是我现在思考,有思路的,而且这个思路我现在跟考官进行一个交流,要有这样一个姿态。
在说到动情之处不妨以情感打动考官,为什么呢?这个方面情感的交流,且不说情商有多重要,对考官来说这种情感的打动实际上就是让他喜欢你,如果他喜欢你他觉得你就是一个可以来读MBA的同学,没说的,你面试成功一半了。
还有一种别忘了,面试过程中不要没精打采,一定要有激情。
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也是我们光华的一个同学,你们可以到网上去找一找,他是飞鹤乳业中国区的总裁,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报MBA的同学,并不是杨元庆这样的已经取得成功的人来镀镀金,不是的,像我们同学一样,经过了模考、经过了准备,他考了280分,分数不高,他录取到光华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激情,他面试的时候非常有激情,他讲话的时候掷地有声,他是广东人,满口的广东普通话,但是给人一种特别有激情的小伙子,长的比较瘦小,他是靠这种激情打动了考官。
而且他的激情帮助他事业成功,他进飞鹤乳业,他毕业那一年做实习的时候是给大家做咨询,其中就有飞鹤乳业刚刚进出中国东北的一个小县城的一个小厂,那个小厂是卖乳品的,一点名气都没有,连LOGO都没有,现在飞鹤乳业的LOGO就是他设计的,设计完之后整个营销方案是他做的,做完之后美国人就过来了,过来一看可以,方案做的很好,做得这么好你过来当总经理吧,你来执行吧,结果他就开始干了。
这一干,好家伙,两年之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支乳品行业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中国的驰名商标了,当然他自己的年薪也是目前整个光华无人能比的。
如果把股份算上去就更没法算了,当时他进去年薪是100万,大概还有5%的股份。
【mba面试技巧】推荐阅读:
MBA面试英语口语面试的四大技巧01-05
厦大mba面试09-27
mba面试英语11-06
考研面试mba复试06-25
北大mba面试真题11-09
mba面试英文万能句06-28
MBA英语面试经典问题07-17
MBA面试着装和礼仪08-03
北大mba提前面试分享09-18
mba面试真题及解析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