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简介期末论文

2024-09-24

中国电影简介期末论文(精选8篇)

1.中国电影简介期末论文 篇一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气候宜于农耕文化培植,北方游牧文化和西部伊斯兰文化无法动摇之,早在4-5000年前农业文明已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成长起来。

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封闭原因在于,古代中国地理环境过于优越。

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早熟:早在秦汉时期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主要的剥削形式是租佃式,同时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长期并存,以上各种现象比西欧国家要早得多

不成熟:中国农耕经济受多元化结构的影响,始终未能走上成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是纯粹的商品经济。明清时期,特别是近代,许多工业和商业是官僚办的,官僚、地主与富商互相转化,官商甚多。商品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没有走上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中央集权—﹥改朝换代。建设和破坏周而复始,明清至于极致。王朝与经济兴衰同步,农业技术至唐朝已经停滞不前,人口增长﹥物质增长。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与束缚

“重农轻商”、“崇本抑末”的思想。

历代王朝包括明清两代,一直认为只有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商业活动不能直接生产人所必需的衣食住行。中央集权是小农经济及工商业的“蛀虫”(苛政猛于虎),小农经济保守、图安、乏开拓,盐(徽)军(晋)专卖显示出商业的依附性,“平均主义”拖住先进的后腿,资本主义一向限于萌芽状态。

4、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文化在农耕中发展,在战乱中升华。形成了国人“瞻后式思维”,其优点是增强民族延续力和向心力,缺点是守旧、暮气。五千年来,王朝不断更替,战乱时有发生,(汉时吴楚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中国文化也历经战乱与分裂的洗礼,不断得到充实和升华。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思想上,包容百家学说: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还有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况,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韩非,都反映了中国文化包容了各派各家学说。

区域上;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如陕西的秦文化,湖北的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教育等等,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效法。盛唐长安胡骑胡音极盛一时;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在全国各地流行。同时,满族也逐渐被汉化,以至后来连自己的文字也消亡了。

“先秦百家”“中边合一”使“有容乃大”成为当时的文化品格。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汉唐“拿来”佛教文化,明清引入“耶稣会士”,近代“出洋习洋”。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由此可见,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中国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闭关锁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显然这种局面与传统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是紧密相关的。海外贸易时开时禁。

保民(民贵君轻)导致(1)底层的反抗,(2)稳定与战乱的恶性循环;经学地位高于科技

5、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家天下自周代确立,一直延续到清代 ;

2、封国制度不断:历代皇帝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把自己的家族和亲戚成员分封到某个地区作官。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整个中国古代五千年,战争、**时有发生,战争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个旧家族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新家族的诞生。

4、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 机构方面的共同性。

6、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农耕经济基础稳定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7、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8、秦汉国家和文化的大一统:(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正面措施)(1)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创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实行郡县制;

(2)大一统的经济制度:统一收税,制定土地政策,确认土地私有,统一计量和货币;

(3)大一统的文化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焚书坑儒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文官制度的创立:察举制,征辟制,博士弟子

9、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汉唐——西域·佛教

历法、医学、语言文学、音乐、美术、建筑以及马球运动,伊斯兰教、袄教、景教、摩尼教等等都被汉唐人所吸收

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明万历至今——西方科技

本次文化大交汇始于耶稣会士来华

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故步自封、禁海锁国

鸦片战争后,带有强制性质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战争、贸易、迁徙、通婚)

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设官治理、移民、汉化、夷化)

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经济生活、衣着服饰、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 等)

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

(汉代、北朝、唐朝)

10、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特点:1.实用性 天文数学2.整体性:农学、医学

二、近代落后的原因:宋元:高峰、明清:落后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重实用轻理论;重印象轻分析

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观念的束缚,“官”念太强

3.封建制度的遏制

11、佛教四圣谛(谛:真理)

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所谓“人生皆苦”,“一切皆苦”;

因谛(集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集”本意为“招聚”或“集合”,这里意谓“招致”苦难的原因。原始佛教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烦恼”,而“烦恼”之最大者即贪、瞋、痴“三毒”,或叫“三大根本烦恼”。因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此即为“惑”,有了“烦恼惑障”遂使身、口、意做不善之业,故有三界轮回之苦。

灭谛指痛苦的消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此岸,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或者“入灭”。道谛指灭苦的方法。“道”者,道路、途径之谓,亦即方法。佛教认为,只要依照佛法修行,就能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进入一种“常乐我净”的境界。

12、庄子的哲学:

一、儒学是如何崛起,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1孔子:1)政治上: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的思想。“克己复礼为仁”。德治:“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教育上: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3)古代文化的整理:编订整理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孟子:(1)政治主张: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含有早期民本思想

与孔子儒学的关系: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

(2)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

入讨论。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针对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③针对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 ④针对土地兼并——限田 薄敛 省役

他从《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出发,继承改造并发展儒家关于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观念,为汉代统治者提供了一套治国方略,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一)北宋五子: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理学的开创者。将 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二)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A宇宙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

B 认识论“格物致知”

C 伦理观 “存天理 灭人欲”(朱熹)——三纲五常

(三)陆王心学

陆九渊A宇宙观:“心”为本原。心即理也

B认识论:“发明本心”

王守仁A宇宙观:“心”即“理”心无外物 心外物事 心外无理

B 认识论:“致良知”(核心)“知行合一”

4顾炎武A抨击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B具有爱国思想,把“亡国”与“亡天下”加以区分。

C 主张“经世致用”

黄宗A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继承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提出限制君权,主张法制,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以“学校”为舆论决策机构,限制君权。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提出君臣平等,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王夫之A否定君主专制,“循天下之公”。批判“孤秦”“陋宋”

B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唯物主义)

世界是认识的(认识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C经济上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2、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1、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但在中国,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承担的。

2、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它们构成了世界。

3、《周易》是占卜之书,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学与当时社会风俗的结合。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4、周易中的八卦是指:乾坤坎(水)离(火)艮(山)兑(泽)震(雷)异(风)

5、中国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

6、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经书。

7、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它还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即寓伟大于平凡之中;寓理想于现实之中。

8、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9、《老子》关于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11、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12、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的问题。他认为,理是作为类的人的本质规定。

13、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教是他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3、谈谈目前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

1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成分成为很自然的事。

2、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直接引发了国学热。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直接原因就是得益于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它的基础就是来源于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儒家思想。因此当我们的经济要发展,要腾飞的时候,也必须重视对儒家文化、儒家伦理的研究。

3、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对大陆学术界的反哺引发了国学热。他们以接续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主张在西方文化面前,应该完好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国民精神。他们著书立说,四处

讲学,身体力行,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大陆学者也兴起了对港台新儒学学者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交流的不断扩大,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儒家文化热和国学热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4、国学热的兴起与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种祭祀活动,使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道德始祖,这些海外华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外力,推动了当前国内国学热的升温。

5、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国学热。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使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中就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有些内容恰恰是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6、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冲突引发了国学热。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荒芜。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进而希望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

7、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的倡导。一方面,国学热的兴起与近些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时俱进、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等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特色”的内容。

8、学界与媒体联手,推动了国学热的勃兴。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研究机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种种现象说明了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和民间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国学热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9、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是国学热兴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10、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崇奉西方价值观,热衷于西方的生活方式,过洋节,吃洋食,穿洋服等等;再如,由于国民教育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陌生、隔膜甚至轻视;又如,社会伦理道德失范,荣辱观念淡漠等等,屡见不鲜。

4、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

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其他答案):第一,中华民族经五千年历史而不灭亡,这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现象。中国在近现代虽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经一百年的奋斗,终于衰而不亡、衰而复起,乃至有今日重振中华之契机。中华民族的性格是刚柔相济:唯其有刚,才能有威武不屈、自强奋斗的精神;唯其辅之以柔,才能有柔韧持久、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二,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曾经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在后期却迟滞不前,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产生出近代意义的自然科学,以至于中国长期没有摆脱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局面。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缺陷。

1、它重道德轻自然,重集体轻个人,重传统轻创作,重等级秩序轻人权平等,重实际应用轻科学理论,重直觉体认轻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这些也极大地束缚了中国古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2、第三,中国在近现代虽然落后,但有今日重振之契机

2.中国电影简介期末论文 篇二

中国工业网 (www.indunet.com.cn) 是在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工业门户网站, 是中工集团旗下的核心信息服务型高新技术企业。网站秉承“网络成就品牌, 资讯创造财富”的理念, 创造了独特的工业信息平台及服务模式, 是业内公认的权威资讯传媒。

现在, 中国工业网拥有个人注册用户60万人、企业会员5万余家、合作协会和科研院所100多家、合作展会800多家、合作媒体近千家, 被百度、GOOGLE等十大搜索工具排在行业首位, 是工业企业领导和商务、市场、技术、设计人员每日必上的网站和首选商业工具。

3.中国四大名砚简介 篇三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名。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澄泥砚

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其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台.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在中国砚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澄泥砚是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

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世称端砚为“群砚之首”。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洮砚

洮砚产于甘肃藏族自治州佑潭县,古称洮州,故名。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十多天不干涸。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4.中国近代史期末整理。 篇四

————————————————————————————————————————————————————————————————————————————————————————————

本书概念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近代史的开端

战前中国和世界(清落西发)

反对 英侵战争(鸦片扩中禁烟、英侵战、战三阶段、条约)

战后十年中国(经济、思想学风变化)

第二章:太平天国和二鸦

太平起义(洪秀全和金田起义、定都南京北伐西征)

太平制度和政策(《天》、各项制度)

二鸦(英法《天津》、《北京》、沙俄侵占北方)

辛酉政变以其后格局((政变、格局)

太平后及失败(集团分裂、后形势和《资》、安庆浙江、失败)

第三章:洋务和中资产生

太平败后社经(外政经势力扩大、农经凋)

统内部对洋务的看法(宗旨派别形成、争论)

军工海陆军

民用企业(官督商办、商办)新阶级出现和思想演变

第四章:中法中日战争

中边疆危机(新疆收复《伊犁》、日美侵台湾、《烟台》、英俄西藏)

中法战争(法侵、不败而败)

中日战争(朝鲜问题和清内部矛盾、日侵、辽东失陷北洋军灭、《马关》、台湾人抗战)

第五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帝瓜分危机(租地划范围、帝资本输出、清危机)

资阶维新运动(民资初发、维新发端和康理论、运动高潮、维新与顽固争论、失败、思想文化转变)义和团和八国侵华(反教会斗争、义在山东发展、侵华宣战、东南与保、失败《辛丑》

第六章辛亥革命

民族灾难和清末新政

资阶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兴中会、思想传革命团体、爱国运动、同盟会和纲领)革命发展(论战、武装起义、)

清预备立宪运动(预备措施、国会请愿运动和保路风潮)

革命胜利和失败(各地响应、临时政府成立、袁夺、北迁和二次革命 革命时期的文化

第七章:北洋军阀和近代中国的走向

袁反动和护国运动(与袁斗争、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

北洋军阀争权与护国运动(割据和张勋复辟、段祺瑞统治和护法运动)帝国分裂(俄分蒙古、新疆、英藏独)辛亥革命后串国社会(民资发、工人阶级发)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中西言论经问题的论争、思想文化上的新局面、马克思传播)

鸦战和中近开端--太平和二鸦-----洋务和中资--中法、日战--戊变和义和团--辛革--北洋

禁烟和《南》

《天朝》《天、北》辛酉

军、民业

《马关》

瓜分、维新、八国、新政

新文化 复辟

条约

《南京》=割香港、2100、广厦福宁上、协定关税

《天津》(俄美英法)外国公使进北京、南京等十处通商口中、军OR船在长江行、赔英法军费、外国人在中国活动 《北京》(俄英法):承认《天》有效、开天津、割9龙、华工出国、英法800、割俄库页 《瑗珲》(俄)割外兴安岭和南黑龙江60多

《中法新约》法对越南殖民、中法边界开商埠、与法商办广西云南铁路、法从基隆澎湖撤军 《马关》害辽东半岛台湾澎湖、二亿、沙重苏杭=日船可进、日开厂、运内地免税

《辛丑》4-5亿、东交文巷为使馆界、北至大沽口炮台、允各国守北至山海关、禁止成立反帝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于六部之上、改商约

填空:

1895.4.7中日马关。

三国干涉还辽-19末反分开端 1898德迫清《胶澳租界条约》租期99年。

1898俄同清《旅大租地条约》后《续订旅大租地条约》-旅顺口大连湾租俄25年。1899法清《广州湾租界条约》99年。

1898英清《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租英99年。

瓜分中,输入大量资本-特点 甲午后瓜分-救亡图存

马关后清借内债于1898“日昭股标”:一万万两

甲午后民企公商人发出“实业救图”

允民间设厂-清工商政策改变 缫丝业-甲午前发民最早最多民资本工业,战后也明显发展。1898毋须变法是中资阶第一次政治演出。

维新领导康有为 中儒家今文经学三统三世说马为康政治来源。

新学、——思想界飓风。孔子改——火山喷发。是维新依据。1895康公车上书。毋须幕。

1895清帝党后党。康北京办《万国公报》后改《中外纪闻》。北京强学会。

1896梁主笔《时务报》 《变法通议》中梁“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谭《仁学》述其思想 湖南省在维新中最活跃。

谭和唐才常《湘报》南学会机关报 严复《天演论》康称其为西学第一人。

资阶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思想挑战-维和顽固派的辩论

1897德占胶州 1898康上《应诏统筹局折》让光绪变法。成立保国会,救亡保国为口号 1898-611明定国是-921百日维 新。

毋须变君子。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 政变后。京师大学堂保留

1896-98梁,谭,夏曾佑“诗界革命”

1895康梁《中外纪闻》创办 直隶是清统治中心。也是帝国教会强大地区

义和团-天津成为以帝战场。义和团山东后不久就“助清来洋”“光清灭洋”后“抚清灭洋” “扶清灭洋”反映了帝国与中华矛盾为主要

东局子清华北最大兵工厂。

1901十一国迫清《辛》-洋人的朝庭 1905《朴次茅斯条约》日俄议和

清末新政-改革官制、兵制、学制、奖励工商

1906停科举-加速 学堂建立

张謇-东南实业领袖 中资阶民主革命从孙中山开始

1895兴中会“驱,恢,创立合众政府”推清建资政

1903成立华兴会。03拒俄运动为爱国运动 第一声

05抵制美货运动 收回铁路营利权争议-奥汉、川汉、苏杭铁路为焦点 湖广铁路为革命导火线

03年首提三民主义,05同盟会-东京-三权分立-成员:中小资阶-兴中会是其基础-《民报》归纳三民主义-中国革命为新阶段

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要不要反满和用暴力推清为中心

1906清‘预备仿行宪政’9年 设立咨议局是地方官制的重项 资政院为中第一个代表民意法定机构

1911.10.10革命党人武昌起义为国庆日

首先响应武昌的是湖南和陕西 1912孙中山南京就职

二次革命是辛最后一战,其失败标志着辛失败 袁称帝,中代革命党是坚决力量

护国战争推洪宪制迫段其瑞恢复临时约法

参战问题是府院的焦点 沙俄和德支持复辟

1917张勋上演丁己复辟 1917《大总统布告》对德宣战

黎元洪、冯国彰、段其瑞新的府院之争-直皖系之争

1915反日本21条和以法强占天当老西开 的斗争为最大的工人为主力 1915陈独秀《青年杂志》为新文化的标志-新青年-民主科学 民主-法-反君主和军阀

科学-自然科学和态度

新文化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旧文学和文言文-胡适《文学改良》陈独《文学革命论》蔡元培1916北大校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新诗《女神 》郭沫若 十月革命送来马列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最早的马列文献 洋政府怎样实行官僚专制?

扩充封军,建特务警察系统、造宁教仁案、复帝制、炮制《中国民国约法》 1901、9、7==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11 孙中山的五次起义:黄花岗、惠州、云南河口、镇南关、钦州马笃山 三国干涉还辽:俄法德-为瓜分开端 张振勋-张裕酿酒厂

张謇-大生纱厂

《南京》附件《五口》、《虎门》取得“领事裁判和片面最惠国” 清与英《南京、五口、虎门、天津、北京、辛丑》 清美《望厦、天津、辛丑》

清法《黄埔、天津、中法、北京、辛丑》

清俄《中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瑗珲、勘分西北界、改订、辛丑》=150万平方公里公里 清日《马关辛丑》

中近代D1大规模反侵略斗争:1841三元里抗英 粉碎西方瓜分:义和团

1860英法-园明园

57最早地方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广州柏贵 53赫德-阗殖民海关-英法美-上海

太平王-东杨秀清、西萧朝贵、南冯云山、北韦昌辉、翼石达开 1851金田、永安

53天京

洋务派:弈訢 曾国藩,李,张,左

中资兴起: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县继昌隆果厂

无阶产生:19C4、50 甲午1894:平壤、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标志北洋军破产)瓜分:争做债主-俄、抢夺路权-法

办厂权-日

强占租借地分势力范围

德-胶州

英-香港新界、威海卫

法-广州

俄-大连 早期维新人物:王韬,郑观应,冯桂芬

90S代表:康,梁

军机四章京标志着维正式参与了政权

1898《应诏统筹全局折》资阶维新施政纲领

98光绪《定国是诏》毋须标志 毋须内容:官民上书言事、工农业发、征兵制、京师大学堂、废八股 1894檀兴中会 95香港兴中会

平均地权的作法:核定 地价、照价纳税、照价收买、土地涨价归公

府院之争:府-黎元洪,冯国彰(资及地方实力)

院:段祺瑞(封建)

复习思考题:

评魏源学习西方、反抗侵略的思想主张。

试述《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试述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

名词解释: 同盟会

由孙领导组织国人全国性政党、1905-8-20日本东京、前身华兴兴中会、根本政治要求为16字纲领、民报、孙为总理、1912分裂、标志中资阶革命新阶段、历史重要地位作用

三民主义

:孙倡导民革纲领、由三构成、简称、两阶段旧新、民权为核心、号召推封建民国、新后孙联俄共扶工农发展为新三民,表现资阶的进步性,成为D1国共合作基础

“苏报”案

:是清与帝国勾结镇压革命的政治案件、晚清最大文字狱、因发表鼓吹反封反帝吹共和而被镇压、是民众和文人同封建斗争、是文字狱用于报界最早最典型的案件

护法运动

郑观、应王韬、李善兰、三河大捷

“门户开放”政策

:美提出其无力兼中国,向英德俄提、门户开放,贸易均等、内容、缓矛盾联合侵略 淮军

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因为兵员来自江淮一带,故称。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外援英军未到。曾国藩湘军驻安庆,上海向他求援。曾国藩早有计划,即命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编成 “淮军”。淮军乘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洋枪队

19C60S清为镇压太平招外中人组成装备洋枪炮雇佣性,当太平攻苏州帝国阻止招外中人抵抗,后戈登与淮军配合太平、是中外联合表现、不长但其制装备等都近代化,其中淮军最早仿洋枪队先走上近代化。

厘金制度:太平后清为筹军饷而设1853江北雷以诚首先在扬州开设向商贾、为工商税、坐贾板厘、行商活厘、值百抽

一、清推广到全国成制度、对近经济阻碍

百日维新:1898康改良主义通过皇的资阶改革、内容:西学教育工商等、太后反对政变、皇囚维新逃、103、由皇领导变革望走上君立制

东南互保:义和团北部反帝帝国与地方勾结保护利益、1901东南刘坤义,张之洞与各帝国《东南互保章程》:上海租界各国保护,其他归各个、表现洋务与帝国合作抵义、维护南利益破坏人民斗争

赫德:

英侵人物、1863中海关总税务司、制定海关制度控中国财政,得李鸿信任、干涉内政外交、任48年

天京变乱:建都天京后领袖作风关系变化、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洪令韦;石返天京、韦杀杨、洪诛韦、后石走、大伤元气弱战斗力坏团结

北京政变:1861咸丰死子载淳上位、8位政务大臣掌权、砫怀奕訢勾结政变“垂帘听政”号同治、太后内重用汉地主外投降、标志外资和清封勾结

天朝田亩制度:53颁布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田分9等好坏搭配无分男女同食同耕、反映平均思想和废封土制的愿望、但为空想和违经规的落后性

清末新政

1901-05清为维权推行新政,内容“改总理为外务部裁汰官衙废科举建学堂开新科 工商,而练兵筹銄是中心

加剧了矛盾,促资革发

“亚罗号事件”

二鸦导火线。“亚罗号”走私的中国船只,曾在香港注册,执照失效。广东水师搜查黄埔的“亚罗号”,拘捕水手。本是内政,英诡称“亚罗号”是英国船只送回拘捕的人,并捏造说中国士兵扯下英国旗,要向英国道歉。叶名琛驳,避免事态扩大,将获疑犯交给英国。在事件中,英方故意激化矛盾。“亚罗号事件”是英为战争的借口。马神甫事件

即“西林教案”,二鸦导火线。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省传教,吸收地痞流氓勾结土豪劣绅,无恶不作,激起民愤。56西林知县逮捕马赖等,处死马赖。法以此为借口,同英一起发动了二鸦。

《中英烟台条约》

亦称《滇案条约》,附有“另议专条”。第一部分为:中国偿20万两;中国大臣带国书前往英国,对滇案表示“惋惜”;云南与英国商订滇缅通商章程;自1877年起,五年,英国驻云南大理等察看通商情形;英国有印度派员赴云南之权。第二部分涉及中外司法及官方交往,规定扩大英在华治外法权。第三部分为“通商事务”,《另议》中规定英国可派探路队进入西藏,或由印度来藏。

总理衙门

鸦战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称“五口通商大臣”。《北京》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外国要求建立专门机构。1861,奕请求建立。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关系密切,使成为外控制清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化的表现。40年。到1901年,《辛丑》改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后,俄纠集德、法迫日放弃辽东半岛的领土要求的事件。《马关》中割辽东给日本,妨碍俄向东北扩张。俄联法德,向日施外交和军事压力,要求日本放弃。日放弃要求,但清三千万两白银为“补偿”。该事件是帝国争夺东北的斗争,是瓜分狂潮的开端。

问答题:

甲午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影响:

原因:日帝国主义为满足资利转移为战争

影响:中国—割地赔款主沦,输出资本、瓜分、新阶段半殖和国际地位

人民救国—维新和义和团

日本—战略要地台湾-辽东地区

远东—帝国间争夺勾结-三国还辽 甲午中国战败原因

主观:清腐朽-战前不准备避战自保、太后庆寿

客观:日本谋久、经政军先进——单纯学技术是不行的。马关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内容:割地-辽东台湾澎湖

赔款:2亿

开口:沙市。重、苏、杭

设厂:口岸日本设且免税

独立:朝鲜

影响:半殖深-政治贷款、铁路、开矿、办厂

瓜分狂-德=胶湾、俄=东北、法=广东西云南、长江=英国 20C70-90S资义如何侵略我国边疆:

西北——英俄。英扶阿古柏政权。俄出兵伊犁。东南——日美。美扶日侵朝鲜和台湾,日军国主义

西南——英侵云南,西藏-通过印度和《烟台》《藏印条约》来加强长江和藏 戊戌变法性质、失败原因、历史作用

性质:爱国救亡、资阶自上而下改革、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唤醒-变法图强对帝国抵制

推中资

西学。思想文化风气-推封

原因:封建强、中资弱、没有提升到反制度和发展资的目标上、国际环境 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1、灭洋放在第一位-主要矛盾变化,有爱国主义性质,鼓力

2、只是感性认识,没有冲破皇权,保卫封建国定

3、盲目排外落后性

4、对清放松警觉,受骗 辛丑条约内容和危害义

内容:赔款-巨大,贫困经凋

使馆界-国中之国

占京津地区-镇压运动

清成为帝国帮凶,镇压 外务部-卖国外交政策

标志:两半社会确立,清成为工具 团运动 的性质特点意义失败原因 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特点:自发性-无纲领,无统一力量

分散性-各大自为战,无统一指挥领导 意义:显民力量大粉碎帝国计划

原因:主观上——自发群众性:无领导理论

盲目性——元目地性

无组织形式

用迷信手段——封建落后 对封建认识不清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

评析旧三民主义

比较完备的资阶民革纲领,是进步的民族-反帝,民生-推封土地制建资制

但:不彻底,有革命性和妥协性但也进步-反应主要矛盾,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阶纲领,是旗帜,指导论点,动员群众反帝 试论革命派与保皇派思想大论战

1905-07、革命《民报》保皇《新民丛刊》

要不要以武力推清、建资民国、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扩大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划清与改良的界限、革命派胜利、为辛革作准备

辛亥背景失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 背影:清成工具,民族反抗。矛盾激化

原因: 主观方面——经薄革命弱,软弱和妥协性(无彻底纲领,革命军队,统一领导,统一战略)

客观:帝国封建力量强(帝国控制中国。袁买办封建力量强)教训:要有统一领导革命党,明确纲领等。

没有依靠群众的力量

民资软弱性妥协性不能胜利

在中国封建半殖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民资

意义:近代第一次民资革、推清完封建

打击帝国主义

解放生产力,促民资

思想传播 范例 从鸦片到辛亥,清政策哪些调整?什么趋势?什么认识? 1,自上而下进行了:洋务、维新、新政、和预备立宪 2,从器物到制度的调整再到形式上的政体改革 3,坚持中体西用——在中外冲击下潮流,符合近代化 比较太平和义和团异同点

同:背景-列强侵,半殖

形式:武装斗争,农民

规模:大

作用:打击中外反动

失败原因和教训:主-阶级、客:中外联合

异:组织领导:前有后无

斗争目标性质:前反封反侵,后反帝爱国

对西文明:前通商发资

后排外近代上的几次论点:

洋与顽固派:要不要向西方学习

维新和顽固派:要不要支,兴民权,行君立制,提西学

D1思想解放运动 革命和保皇:

传播,D2思解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道德新文学

动摇封建

D3思解 三民主义内容:

民族:驱除、恢复。--推清,变民族歧视和压迫、求建民族独立国家 民权:创立。

--推清专,建资阶民主共和国

民生:平均。

--核定地价,革命后地价归国与民共享 但没有提 出反帝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可能完成两反任务 军阀内容:

袁强选为总统==散国民党==散国会=废《临时》颁《约法》将内阁改为总统制==二十一条==改中华帝国,“洪宪”1916==护国运动中,消帝制

根源:半封建性=封建经济

半殖民性=分而治治 帝制失败:逆流而上、观念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

2、民主科学弘扬

3、为五四作准备,民族觉悟

4、后期传马克思,-无产

5、文化普及

6、但过于偏激

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辛激发、一战和国外市场扩大、抵制日货 特点:外资,封建重

轻重不协

户开内容 :在其势力内,别国不得干涉

势力内口岸的货物,由中国收税

税收一律平等

实质:机会均等缓和矛盾。保护中对美的开放 东南互保:

原因:义和团影响长江,对帝国威胁

长江损失会很大

局限在北方

影响:免损失

护帝国利益 东南为清提供物资

为清朝和帝国谈判协调 辛丑为啥没有割地开埠?

1、没地

帝国矛盾 美门开

人民反抗

其时重于政治和殖民掠夺

2、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3、(1)以学习西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治国方案;

4、(2)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治斗争的需要,强调集权、反对帮派,目的是要维护和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

5、(3)脱离了当时军事斗争实际的方案,未解决最紧近的军事问题。打仗是第一位的,却未提出,只提出了宏观的长远的空的设想

论述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①是由封逐渐沦为两半的转折点。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②政治上:独立自主统一——领土、主权遭破坏;

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基础遭破坏,被纳入殖民主义体系;

革命性质和任务:从此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思想领域: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折点。2.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清腐败,战和不定;2没有发动依靠群众,反而打击压制群; 3军队和战略失误。

4八旗、绿营兵腐败,装备落后。4.评析《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1,绝对平分土地。2,按太平军编制建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人民生产生活。②空想性与局限性:

一,生产和分配着矛盾。

二,平分一切土地,超越了反封建的界限,伤及自耕农的利益。

三,否定了商业手工业的地位,幻想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不符趋势,倒退。

③《制度》的空想落后性,并未实行,而 “照旧交粮纳税”政策,农民得到实惠,《制度》的基本精神有所体现。5.试述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特点。出现:19-60-70S。

途径:由官僚、地主和商人(买办)直接投资兴办近代工矿企业;

由原来的旧式转变为近代企业的。

原因:一,外资和洋务派的高额利润的刺激作用;

二,外资的侵入自然经济解体。(劳动力市场)。三,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市场形成。

四,洋务引进了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有先导借鉴作用。特点:轻工业和小型采矿业投资规模小;

技术设备陈旧落后;

多分布在沿海的通商口岸;

不是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而是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直接投资而产生 6.如何认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1这两派在镇压人民革命和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但对如何维护却存在分歧。几乎都遭到顽固派的阻挠,使洋务事业举步维艰,2争论有六十年同文馆之争、应否停造轮船的争论、修建铁路问题的争论。

7.概述左宗棠一生的政治活动并简述其历史功绩。

政治活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镇区西捻军与陕甘回民起义;从事洋务活动;收复新疆。9.试评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美对列强在华抢夺势力范围狂潮的外交政策。

内容为:美国承认各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但在各国势力范围内,美国既得利益不受

侵犯;要求均沾利益,这样,表面无“势力”的美国,却分享一切权益,并凭借其经济优势取得有利地位。“门户开放”帝国协调侵略利益的产物;置中国于国际列强的共同奴役之下。10.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1维新派不推翻清封建统治,又触动帝国主义依靠皇帝,又寄希望于帝国支持,软弱性和妥协性,这是基本原因;

2维新脱离了群众使孤立无援;维新不反帝国,又幻想靠帝支持实行变法,同时也不从根本上反封。

意义:在当时的情况下,维新派要求变法自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 有爱国性质;它是以改内政、发展民资的政治改良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13.综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第一,提出了指导革命的理论和纲领。第二,创建了中国同盟会,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三,发动与领导多次武装起义并同改良派展开论战。第四,为巩固新生的政权而斗争。

回答题:

5.中国近现代史期末总结 篇五

背景:1.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为对外扩张掠夺殖民地,扩大商品市场 2.英国对华贸易入超

3.1825、1837年资本主义世界两次经济危机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富裕

两半社会特点:1.传统自然经济被破坏2.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勾结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后中国社会性质由自主的封建社会性质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改变:战前发展方向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国家,战后由于外来势力入侵,无法发展资本主义,最终选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矛盾发生改变,战后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两个任务 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对比: 政治:封建制度;资.主义社会

经济:封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发展缓慢落后;资.主义经济模式,机器生产发展迅速 外交:闭关自守;炮舰外交

文化:封建礼学;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强调发挥人的才能,强调创新,资.阶.自由民主思想

总结:西优势,中劣势 半.半.演变过程: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等,标志进入半.半.2.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标志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标志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完全陷入

半.半.特点:

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枢和军事要地

2.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称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 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同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等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优势地位

4.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中国官僚买办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并发展

5.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状态 反侵略战争失败原因:

1.社会制度,统治的腐败(最根本)2.经济技术落后

闭关锁国,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的资本主义

教训: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太平天国 背景:

1.西方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2.封建主义对农民的剥削 《天朝天亩制度》(土地纲领)

实质:已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较为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经济: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

败亡原因:(必然失败)1.内部矛盾和弱点:

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领导集团自身腐败;内部不团结; 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未能正确对待儒学。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意义:(社会演化中的作用)

提出反应农民愿望的平分土地纲领和资产阶级性质的纲领

1.沉重打击封建统治阶级,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3.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4.在19世纪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5.总体上促进了封建化,延迟了殖民化 太平天国的起义和失败表明:

1.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农民具有伟大革命潜力

2.但自身不能负担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戊戌变法

背景:19世纪90年代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要求挣脱双重压迫;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迅速传播

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在社会习气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失败原因和教训:

1.维新派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2.资产阶级改变派的软弱性:走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现代化延误的原因:

1.封建政府未给予支持,缺乏统一规划;外源性现代化国家主权强弱程度是主导 2.传统农经结构阻碍生产水平,不利于社资向工业转移;不符合现代化要求,地主也不愿意

3.传统教育无法培养**人才 评价

1.兴起原因:甲午战败的刺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资阶级的形成;

2.内容:政治上,设议院和制度局;军事上建立现代军队;文化教育上;社会习俗上:缠足,禁鸦

3.作用:意义

殖民统治下能否实现近代化:1.外资义入侵客观上为发展创造条件,但其目的是殖民;2.外资通过不平等贸易和资本输出,压制中;3.外资破坏中主权和中革命运动,使我发展丧失主权保护

4.殖民下中无法实现代化也无法享受其成功 新文化运动

1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口号:民主和科学

历史意义: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 2.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3.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局限:1.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2.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辛亥革命

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即将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壮大

4.1905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纲领:民族民权民生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历史意义: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失败原因:

根本:在半.半.的中国,资本主义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代表的大地主、旧官僚、立宪派从内外部绞杀了革命 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的弱点和错误: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不能够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清末新政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1.预备立宪不但没能挽救统治危机,反而加深了各个阶级的矛盾,同时也使立宪派大失所望。这说明统治阶级也己经不能再照旧生活下去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的必要阶级基础己经形成。至此,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己经成民族资本主义

阻碍:1.外国资本的压迫 2.官僚资本的排挤(革命性)3.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4.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5.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缺乏正确的道路,安定的环境

特点:革命性和妥协性

1.民..资..经济在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3.民.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5.民资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辛亥..的影响:

1.政治上,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 2.思想上,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五四运动

背景:1.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新的历史特点:

(因此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先进知子为什么选择马义: 1.斗争实践:学习西方,历史必然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三次大论战 3.阶级基础:五四工人阶级的壮大 4.外来影响:一战怀疑资义;十月革命

民初多党执政失败的原因:1.长期专政缺乏民主政治基础

2.多党不是真正意义的政党,是个人和集团的争权夺利的工具

3.袁世凯权利强大,利用多党实现独裁近代向西方学习的阶段:

1.一鸦后林则徐,魏源,太平天国;洋务派 2.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学制度 3.新文化到五四,学马哲,达到最高层次 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

客观上:1.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和联合 2.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上:1.年幼中共缺乏革命修养和实践经验;2.陈独秀党中央向右派退让,右倾投降 旧民主革向新民革转变的原因:

1.旧民革的失败;2.向新民革转变时机成熟:阶级装大,思想新文化,政治十月革命马义传播;3.五四是新民革的开端4.中共诞生是这个转变变为了现实

大革命失败后为何推翻国民党

1.国民党成为官僚地主外帝结合政权,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2.中国依然要反帝反封建-必须推翻 如何评价”改定新约”

1.积极:一定程度争夺主权,增加国家关税收入,反应人民的愿望和利益

2.有限的,不彻底:领事裁判权是一纸空文 3.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独立 为什么国民党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1.他和封建制度有密切联系

2.他要依靠乡村地主阶级来维持自己政权 3.缺乏稳定时间进行土改 中共为什么土地包围城市…:

1.社会性质:半殖半封,没有民主,只有武装 2.革命的动力:农民多,压迫深,是革命主力 3.敌我对比:敌强我弱不能短期,只能积蓄力量长期,要建立革命根据地

●国共从严重对立走向合作的原因:1.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再次合作的主要动力;2.国共两党都做了决策上的让步;3.全国人民抗日的决心是巨大推动力;4.国际方面的影响

●客观分析国共在抗日中的地位和作用:1.国民党处中心地位;2.中共是中流砥柱;两党各自领导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3.蒋认为中共是”七分发展两分应付一分抗日”,否定中共的抗战,但中共向敌后发展,符合抗战全局;国民党企图在抗战中削弱中共,中共必须冲破国民党限制.●合则两利分则两损:1.对国民党有利: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威望,国民党军事力量得到了统一和加强,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缓解;2.对中共有利:结束了被围剿的局面地位合法化,中共领导的革命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3对中华民族有利:全民抗战,取得近代第一次反侵略的胜利,国际地位或的空前提高;

●雅尔塔协议对中国:1.肯定中国地位;2.加速抗战胜利的步伐;3.对中国的局势和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加速蒋介石内战;4.造成了外蒙分离

●国民党失败原因:1.民心思变:经过八年抗战,民众渴望和平,但内战接着爆发,反战情绪导致民众对国民党不满,所以受到中共宣传的吸引;2.军队士气: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矛盾尖锐,尤其蒋系和桂系冲突尤为激烈.两系斗争严重影响到了党内决策.3.国民党贪污腐败:政党各级领导人争权夺利贪污腐化,民怨沸腾盼望早日更新换代4.经济崩溃:八年苦战国家经济即将破产,内战加剧军费之处,财政管理混乱,忽视民生 ●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国民党主张旧民主主义道路,中国战后的两个命运前途尖锐斗争客观地决定了没有走第三条路的余地,国民党对民主党派的迫害使得在其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的幻想破灭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形成的原因:历经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确立了中共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正确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共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前途.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民主主义的特点和性质:过渡性质,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结果,1.近史演变来看,决定了中共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义转向社义的必然性2.近史中政治思想史发展来看,儒家就有大同思想3.近代国际和民族危机影响来看4.从广大人民群众来看

●新民转向社义的必然性:1.新民革命是社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义革命是新民革命的必然趋势2.民主革命胜利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义革命解决.3.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义道路

6.中国人寿简介 篇六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金融保险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品牌500强。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011年11月份列入中央管理,升格副部级央企。业务范围全面涵盖寿险、财产险、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资产管理、另类投资、海外业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并通过资本运作参股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和非金融机构。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2014年,营业收入5375.83亿元,总保费收入达到4,069.34亿元,境内寿险业务市场份额为27.02%,总资产达到27,467.95亿元。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13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由2003年的290位跃升为2015年的94位;连续8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2014年位列第233位;所属寿险股份公司继2003年12月在纽约、香港两地同步上市之后,又于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成为内地资本市场“保险第一股”和全球第一家在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寿险公司。

7.上海市中国中学简介 篇七

上海市中国中学创建于1933年,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80年来,该校办学成绩稳步提高,逐步成长为一所徐汇区实验性示范性完全中学。

该校继承发扬“爱国荣校”的办学传统,倡导在学生中开展责任教育,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德育综合管理。近几年来,该校逐渐形成了生态环保、影视、游泳、合唱、围棋、五子棋、机器人等文体特色项目,在市、区乃至全国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

该校在提出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增强教学幸福感。这也成为了该校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办学特色不断彰显的一个显著标志。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影视特色学校”“上海市科技教育显著成效实验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成员学校”等称号。

8.2008年中国CEO年会简介等 篇八

创新改变命运,开放挑战责任。中国企业正在为开放创新而战,如何建立面向未来竞争的全球化战略,如何升级管理平台,推动企业存续?

继2007年首届中国CEO年会精彩落幕。2008年,国际顶级管理大师与中国顶级CEO们将再次演绎巅峰对话。

定位于“战略创新+CEO升华”,邀请世界大师与中国CEO直面对谈,顶尖商业精英私密沟通,提供深度交流的年度对话平台。北京为年会主会场,同期在深圳和上海分别设有“中国CEO年会华南峰会”及“中国CEO年会上海峰会”。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评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职业健康、生产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方面,企业只有保持这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健康持续成长的终极目标。

专家评审委员会由学术政策制定和研究机构、咨询公司、经济学家、媒体领袖构成,重点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创新能力、员工和客户关怀、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公益投入等。

2008亚洲人力资源博览会

目前,很多企业的高层都已对人力资源管理投入不同程度的关注,有的甚至将它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然而,一些西方经典的理论,在国内大多显得水土不服。这意味着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依然面临着“实践”的困境。

据权威机构统计,2007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营收超过了1000亿美元,成为令人瞩目的“朝阳产业”和“大蛋糕”,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也随即成为最有潜力、最具成长性的新兴市场,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上一篇:诗歌朗诵-童年组诗下一篇:假期安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