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2024-06-28

软基处理施工技术(12篇)

1.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篇一

首件软基处理施工总结

一、首件工程概况:

为了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确保我合同段内的软基处理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标段选定。。。。。。。。段软基换填为我标段软基处理首件开工工程。该段为水田清淤换填,淤泥平均厚度1.0m;按照规范要求需将该处软基淤泥进行清除,采用合格外购片石进行换填。

二、参加首件工程的主要施工人员

职务

姓名

职责

负责人:

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

负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及交底,现场施工组织

质检工程师:

负责现场质量控制,报验

试验负责人:

负责材料检验、留样工作

路基工程师: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控制 测量工程师:

负责测量工作 现场安全员: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三、首件软基处理过程及工艺

1、施工过程:

该分项工程于2016年7月7日报批,批复后于7日下午开始清淤,完成清淤工作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采取晒晾后于9日回填完毕,外购片石材料分层回填分层碾压密实。本项工程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法为:采用水泵配合人工进行排水,挖机与自卸式后八轮配合清除淤泥,采用挖机及推土机分层摊铺外购片石材料,震动式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从整个施工过程来看,该首件工程过程受控,施工工序顺畅,换填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施工工艺及要点

(1)施工前对软基进行挖沟排水,将积水排走,采用全站仪放样确定软基范围的平面位置,绘制平面图和横断面图,计算出工程量;对外购片石材料取土场进行取样试验,确保换填材料合格。

(2)将石块逐层水平填筑,填筑松铺厚度不宜大于50cm。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石块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超粒径石料应进行破碎使填料粒径符合要求。

(3)填筑时使用22T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压实时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表无明显孔洞为止。

(4)在填筑填料装运时,尽量使填料混合均匀,避免大粒径填料集中装运。卸填料时先中央后两边并用大型推土机摊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石块找平。

(5)填筑路堤的堆料和摊铺应同步进行,填料应直接堆放在摊铺初平的表面上,由大功率推土机向前摊铺。摊铺初平后应对大粒径块石进行人工摆平,大块石应尽量贴近层底并大面向下,在同一位置大粒径块石不应重垒堆放。对细料明显偏少的段落,初平后应铺洒一层碎石或石屑料,碎石或石屑料用量约占大粒径料的15%~20%,并要保

证碎石或石屑料填满大粒径料间缝隙。铺洒细料后,摊铺层面应相对平顺。

(6)碾压时,机械碾压速度为2~4km/h,振动频率30Hz左右。碾压作业开始,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2~3遍。碾压作业应由两侧向中间进行,并且每次要求重叠1/3轮宽。对于有明显空洞、空隙的地方,应补充细料,再行碾压。对碾压后仍有松动的块石,应用合适粒径的小块石嵌实,并用手锤敲紧。

(7)施工压实质量由孔隙率、沉降差、压实遍数控制。压实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四、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做好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凡需隐蔽的工序完成之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均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项目经理部设质量管理工程师和专职质检人员跟班检查验收。每道需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对即将覆盖或掩盖的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基础进行检查。

2、检测、试验手段和措施

⑴现场取样、送样及时,试验室建立台帐并设专人管理。

⑵加强试验文件、资料的管理,设专人负责。

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检测工作。

⑷建立检测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制度,对设备损坏或认为检测精度不合要求时,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标定。

⑸严格执行试验工作的公证性。

⑹严格检验程序和试验程序。

⑺坚持对检测试验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

五、首件工程中存在的不足

1、分层填筑时松铺厚度控制不严,局部超过设计及规范要求。

2、淤泥临时堆放时,部份流入红线外的农田;转运时洒落在路基上,造成路基不整洁。

六、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1、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格要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控制松铺厚度,分层填筑压实。

2、加强文明施工、环保问题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文明施工及环保意识。

七、综合评价及总结

通过。。。。。。。段软基处理首件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软基处理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路基施工队伍加深了对软基处理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软基路基施工。

同时通过对。。。。。。。。。。段软基处理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各项规定

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能够指导后续施工。

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框图

2.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篇二

1 常见的公路工程不良地基土及其特点

软粘土是软弱粘性土的简称, 软弱粘性土主要由海相、河谷相等粘性沉积物或者河流冲积物堆积而成, 多分布在沿海、河流或湖泊附近。软粘土强度低、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由于其强度极低, 因而承载力很差, 强度增长缓慢, 一旦加荷载后很容易发生不均匀变形。软粘土变形的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 一旦公路工程建设中没有做好对软基的处理, 公路投入运营后极容易出现沉陷等质量问题, 影响交通。

饱和松散沙土在静荷载作用下强度较高, 但饱和松散沙土地基在遇到地震和机械振动时, 极其容易丧失承载力, 公路工程施工中, 必须对饱和松散沙土进行软基处理, 保证公路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湿陷性黄土属于特殊土, 湿陷性粘土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作用下, 容易发生附加变形。湿陷性黄土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 因此, 当公路工程基础施工时, 要对湿陷性黄土进行有效的软基处理, 避免公路投入运营后沙土变形导致公路路面变形, 影响公路质量。

除上述不良基土类型外, 影响公路基础承载力、稳定性的基土类型还有膨胀土、含有机质和泥炭土、山区地基土以及岩溶地貌等。这些软基土都会给公路工程的路基稳定性带来影响, 并给路面质量带来破坏, 导致交通中断和路面病害的出现。因此, 我们在公路工程规划设计时, 应尽量避开软基地区,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 则需要采取合适的软基处理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保证公路的基础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提升公路的质量并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2 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由于软基给公路工程质量和荷载能力带来的影响, 我们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时一般都会尽量避开软土地带, 如果在公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软基无法避开, 则必须进行软基处理。公路工程的软基处理在公路建设中非常常见, 如果对公路软基处理不及时或不正确, 将会直接导致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者投入运营后发生开裂、路基失稳、桥头错台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公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还会为后期的公路养护和维护带来较大的工作量。不仅大量消耗人力物力, 还会导致资金和资源浪费。

因此, 公路工程建设中, 如果遇到软土地基, 必须进行软基处理。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为表层处理法, 表层处理技术对稳定性极弱的地表面主要是用排水、敷设或增添材料等方式, 实现加强地表强度, 强化道路基础稳定性和增加道路基础荷载能力的目的。利用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地表面, 能够达到公路工程建设要求的路基强度, 保证道路在施工和投入运营后的稳定性, 有效避免由于软土基础稳定性差、含水率高等导致的路基沉降, 降低路面发生病害的概率, 减少公路后期维护和养护的工作量, 保证交通的顺畅。

3 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 置换法。置换法是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置换法是指利用特殊材料桩体与原有的路基形成复合地基, 从而实现提高承载力和较小路基沉降目的的软基处理方法。在公路工程置换软基处理法中, 常用的方法有强夯置换法、振冲碎石柱法等。随着软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应用于现代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的还有水泥粉煤灰桩、低标号素混凝土桩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桩等先进的软基处理方法。这些软基处理方法都有效的解决了公路工程不良基土带来的工程质量问题, 有效的提升了公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在对公路工程软基进行置换法软基处理时, 我们需要根据软基的特点和类型合理的选择复合基础的置换方法, 一般来说置换软基处理法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质土和素填土等。

2) 换土垫层法。换土垫层法适用于厚度小于3 m的软基。换土垫层法的方法原理就是将软基土层挖除, 并换填符合道路荷载要求的坚硬土层或者石料。换填法应用过程中, 还会对换填的石料和土层进行反复的压实处理和夯实, 增加路基地层的稳定性。换土垫层法在应用中还有一种抛石挤淤技术, 抛石挤淤技术就是指利用碎石、块石等材料采用边强夯、边填石、边挤淤的办法, 加固路基。然而传统的换土垫层法有着工程量较大, 工程强度不好把握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将质量轻、抗压度高、耐久性好的聚苯乙烯作为换填材料应用到软基处理中, 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 使得换土垫层法焕发了新的生机。

3) 排水固结法。影响地层稳定性和荷载能力的主要因素就是地层中含水, 如果能够将软基地层中的水排出, 就能有效的提升地表面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排水固结法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展而来的。排水固结法通过在天然软基中设置排水体系, 通过计算对路基进行合理加载, 使得软土地层中的水在压力下逐渐排出, 并促使地层实现沉降和固结。排水固结法施工较为简单, 而且处理后的地表面普遍能够达到工程要求强度, 因而在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排水固结法根据加压系统的不同又分为堆载法、真空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法等, 并广泛适用于淤泥质土、冲填土、饱和粘性土等多种软基地层的处理。

4) 挤密法。挤密法中最常用的就是振冲密实技术, 振冲密实技术是利用振冲设备的振动和挤压作用破坏软土层固有结构, 使土体在振动和挤压的作用下由疏变密, 提升土层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振动挤密法在应用时, 要注意场地的平整和桩位的布置, 制桩过程要符合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的需求, 制桩的参数需要现场制桩试验分析确定。为了保证振冲压实过程中有效的排除不良基础中的水, 必须在施工场地建设排水泥沟系统, 并将制桩和振冲过程中产生的泥水引入排水泥沟系统中的沉淀池。振冲结束至泥水不再排出后, 截取柱顶部1 m的柱体, 其余柱体通过碾压和夯实等方法压实并铺设垫层。

5) 其他软基处理工程施工技术。除去上述几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外,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常见的软基处理技术还有土工聚合物法、水泥土搅拌法、沙井堆载预压法、粉喷桩法、袋装沙井法、保护冻土法等。公路工程软基处理方法的发展, 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水平, 并为沿海地区、沿河地区等软基土常见的地区的交通网建设提供了技术基础。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化公路建设对公路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公路工程软基施工的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在进行软基工程处理施工时, 一定要根据公路工程的荷载需求和软基类型, 合理的选择软基处理技术, 保证公路建设的路基稳定性和荷载满足公路的设计要求。随着软基处理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公路工程软基处理工程技术一定能够越来越完善, 为我国道路网的进一步完善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尹志钢.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其应用[J].山西建筑, 2010, 36 (12) :129-131.

3.软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篇三

关键词:软基;施工;控制

前言:

软土的意思是在缓慢流水处境下以细粒为主的近期沉淀物,其较高的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承载力不高,低渗透性,在水底部形成饱和粘土的状态。由于城市不断的发展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许多建设工程被迫在贫瘠的土壤软土地区建设,如果软土处理不当,在荷载或基本负荷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会出现很多的工程质量问题甚至灾害。所以一定要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地质条件,在软基处理上确定一个技术上先进、施工中可行和造价上经济的处理方式来满足工程需要,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项目的需要,减少工程的造价。但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完成建设项目的成效。研究质量控制方法,加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软基处理措施的质量。

一、软基施工的原则

通过鉴定方式的选择和软基质量保证方面的分析,应按照施工期间除软的原则,以确保工程质量。

按照“学会观察,分析优势”的原则和“依据图纸施工”来施工。在发现地质条件与原勘探报告不符合或原设计无法实施时需要对原软基处理方法作出必要改变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报告,并按照修改审核过的设计图纸进行处理。软地基施工应完成以下任务:①搜集类似工程的数据,熟识施工图、工程地质报告、和地下管线等其他资料。②编制施工构造设计或施工提纲。③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进场验收和见证取样检验。④施工机械设备的调整。在施工中软基施工前要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常年有地表水或池塘面积大的地方,应依据设计需求做好抽水,疏通等工作。软基材料的选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运到工地的所有材料必须分类堆放保管,质量检验要符合相关标准,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不达标的材料。在软地上建设工程一定要有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设计,旨在提高工地的技术管理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落实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相关的手续。在软地基施工中要仔细做好记录,累积资料,汇总经验,提升软地基施工技术的作用并严格保证软基施工的安全和遵守建筑法律法规。

二、软基处理施工质量内容

(一)应用材料的质量控制

软基处理工程较多采用的材料是沙子、石子、水泥,粉煤灰,塑料排水板、鹅卵石、砖、煤灰、化学材料等。现在市场上许多材料的种类,质量参差不齐,应结合本地的实际状况,了解、掌握商家材料提供状况和经济技术标准,挑选一个更合理的供应商。原料应由建设单位提供,建设单位挑选采购材料用招标的方式,材料问责制的实施,在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价格上有一定的优点。施工单位要保管好材料,如塑料薄膜、塑料排水板等都要堆放仓库里,避免风吹雨晒,避免材料老化太快。水泥应采取防雨、防潮等防护措施,避免受潮变质。施工砂石和泥土要分离,以避免泥土与砂石混合。

(二)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

软基处理主要集中在建筑机械的控制,检查施工机械的性能能否完全满足设计的需要,由于不同厂家的机械性能,施工参数是不同的。在工程设计中,按照不同的标准来确定建筑机械的型号和参数的大小。主要的例子是使用强夯产生强大的冲击能量(通常为500KN·M-8,000kN·m),这样的冲击波和一个巨大的地基土动应力能够增加土壤的强度同时减少其压缩性,能够达到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列出的压实加固深度,因为夯击能量等于落锤的质量乘以落下的距离,所有设计的夯击能量都是为了适应深度处理的需求,但是实际应运中往往因为夯击能量的选择不当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夯压实设备主要由起重机、门架、自动脱钩装置、皮带轮和其他部件组成,动压力和锤的重量成正比,彼此确定两个参数,夯槌面积越小,产生的动能量越大,土壤的影响深度也越大,如果选择的夯槌面积过大,则不能对深层土壤产生影响,使其加固。强夯机械中的门架是由由梁和柱门框压实机械组成,门架不但要适应强度需求,而且要应适应稳定性的需求,以确保吊装后脱锤的稳定和不发生逆转的现象,所以门框的质量也应引起施工人员的关注,以免发生意外。

(三)施工工作的流程安排

对施工次序的合理安排,可以加强地基处理的成效,以减少土壤板结的效果,打桩挤土的软基处理过程中需要跳桩,严禁拉断或切断的工程桩。如果出现严重的塌孔时,可以采用锤反复震荡,以增加孔的设计深度,然后加入分级碎砖和石灰块。如果影响到成孔的质量,应回填然后重新标记进行二次冲击成孔。当采用动力固结软土时,在撞击时开始锤的高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出现“扔锤子”的情况,这样只会不断增加锤击的能量却达不到实际的压实效果,从而多打了很多次。应以合适的高度多次夯实土壤表面的硬壳层,然后再增加能量水平,加深加固深度。

(四)施工质量验测

软基处理是一项非常实用同时也很复杂的技术,很难做到准确的理论计算,一般需要在软基处理过程中进行监控,同时也为测试其施工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检测地基处理的成效,并能够指导设计和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降低偷工减料情况出现的几率。

(五)建立质量责任体系

企业需要创建质量责任制度,一定要管理好在施工与质量管理中的商业利益和质量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准则最为重要,利润最大化是基于对品质的追求。无论是在公司层级,还是班组层级,每个人都要做到权、责、利相适应。质量控制指标一定要明确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管理者,每一项工作。工程建设的质量调控从基层出发,现场作业的建筑工人要建立施工问责制度。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控制,只有完成了基础的施工质量才可以保证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制定质量准则,用于软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指派专人负责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保证监督落实。在正常情况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严格执行可以产生很好的影响力。

(六)完善信息化施工

软基处理工程对检测工作重复性和复杂性等技术方面要求比较高,而地基处理,介乎一个月甚至至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要进行监测,监测数据非常大,技术人员在白天收集数据,晚上他们不得不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数据汇总、处理,加上工程本身施工问题需要处理,技术资料的需要传输和保存,这些工作依赖于人工处理是比较不理想的,这已经无法适应软基处理的开发和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因此,提高信息化利用程度,对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控制还是非常重要的,使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可有效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这是加强建设地基处理获得合适成效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孔隙水压力监测时,无线监控系统,可及时传递信息给业主和施工单位,进而挑选施工的适当时机,加快施工进度。无线监控系统是由静态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数据收发器单元处理器和其他组件组成,通过各种传感器,传感和采集监控数据,最终发送到用户客户端。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增加了测量范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快速发展,软基施工质量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我们要加强软土地基施工质量,选择合适的方法,做好质量调控和监督,坚信更多的工程实施和阅历,将逐渐充实和完善软基质量控制体系,进而促进软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海君,熊伟雄.软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8:71-72+79.

[2]黄诚辉.浅谈公路施工中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139.

[3]柯小青.水泥深层搅拌桩软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2,06:56-58.

4.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篇四

3.1.1采用轻质的路堤法

在进行道路的软土地基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在进行道路的软土地基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我国普遍采用的路堤为粉煤灰用的路堤为粉煤灰。采用轻质路堤的方法可以进一步较小对于软土地基的附加应力于软土地基的附加应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基的自重重。粉煤灰大致上可分为土砂粉煤灰、土粉煤灰混填、一般粉煤灰等煤灰等。采用粉煤灰做道路路基填充,一方面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省了资源地节省了资源,除此之外,还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道路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3.1.2采用堆载预压的方法

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采用堆载预压的方法方法,即在道路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在道路路基的顶面加载土方方。进而保障其软土地基的稳固,从而在进行下一步道路施工工。当然,对于不同的道路地址相应地采用不同的道路地基基。但最终都将进一步保证其足够的预压力。

3.2针对道路软土地基的一般处理原则

在道路的软土地基的施工建设中在道路的软土地基的施工建设中,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要结合当地的地质经济技术要结合当地的地质经济技术、施工工期、地质条件等,进一步制定切实可行制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当然,在进行道路软件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路堤填筑的高度小于临界高度的路段可不作地基处理段可不作地基处理。

4结束语

纵观当前的道路软基工程施工的病害特征而言纵观当前的道路软基工程施工的病害特征而言,积极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因对措施效地采取相应的因对措施,不仅是对于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保障进一步保障,更是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在进行道路的软基施工分析时路的软基施工分析时,要进行全面、详细地思考,多总结、多观察察、比较。进而才能够做出相应的合理判断,从而有效地避免道路软基工程施工中的病害问题道路软基工程施工中的病害问题。从而使问题能够得到合理解决解决。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整体把握。对于参与人员而言,相互之间要合理地协调相互之间要合理地协调、在严格遵循一定规章制度下,一方面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更能够进一步推进道路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推进公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新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措施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1).

[2]庞伟.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J].科技信息,,(17).

[3]张鸽.浅析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6(11).

[4]朱建华.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J].西部探矿工程,,2015(1).

5.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篇五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客运专线软基处理CFG桩施工技术总结

[

[摘要]近年来,由于铁路客运专线的高速发展,采用混凝土CFG桩对地基进行加固成为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基的常用手段。笔者对目前本单位施工的客运专线CFG桩施工地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CFG桩加固软基施工进行了总结,可为类似工程的CFG桩加固软基施工提供借鉴。

摘要:近年来,由于铁路客运专线的高速发展,采用混凝土CFG桩对地基进行加固成为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基的常用手段。笔者对目前本单位施工的客运专线CFG桩施工地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CFG桩加固软基施工进行了总结,可为类似工程的CFG桩加固软基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软基处理 CFG桩 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要求

研究范围内工程概况:共研究四处CFG桩加固软基地段,桩径均为0.5m,桩长4m~9.5m,桩间距1.6m、1.8m,正方形布置,总计数量29.5万延米。施工完毕后经自检及第三方检测,桩身完整性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均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要求:桩长穿透软土至持力层,嵌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1.0m。桩体材料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水泥配合而成,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桩位允许偏差:纵横向50m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二、施工工艺

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振动沉管成桩、长螺旋管内泵压混凝土成桩两种。两种施工工艺特点对照见表1。

1、试桩。在大面积展开施工前对所在工点进行试桩,通过试桩复核地质资料,确定各项施工参数。试桩结束,编写试桩工艺性报告,为大面积施工提供依据。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⑴试桩程序:报审试桩方案→工艺性试桩→检测。试桩注意事项:1)试桩在设计地质钻孔旁边或者重新进行了地质钻探,已探明了地层的地方进行,这样才能准确记录钻机进入持力层的电流大小。2)不同机型、不同持力层地层,钻头进入持力层的电流值大小均不一样,所以不同的机型在同一地段、同一机型在不同地段均要进行试桩,以确定进入持力层的电流值大小。(2)检测: 试桩结束28天后,全长钻取芯样,检测桩身混凝土密实度、强度、桩身直径、垂直度等,编写工艺性试验报告。

2、工艺参数。(1)QB-60型振动沉管桩机。1)混凝土理论配和比:水泥(155Kg):粉煤灰(155Kg):碎石(1041Kg):砂(859Kg):外加剂(2.48Kg):水(150Kg)。2)坍落度:出机坍落度控制在60mm~80mm,入管坍落度控制在40mm~50mm。3)拔管速度:在一般土层中控制在1.2~1.5m/min,在软弱土层中控制在0.6~0.8m/min。4)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1.3~1.4。5)进入持力层电流值:110A。为减小对相邻桩的挤压,施工时采用跳排施工。(2)ZBL-800B型长螺旋钻机。1)混凝土理论配和比:水泥(204Kg):粉煤灰(136Kg):碎石(1067Kg):砂(773Kg):外加剂(2.72Kg):水(160Kg)。2)混凝土坍落度:160mm~180mm。3)泵压混凝土充盈系数:1.2~1.3。施工时以流水顺序,向后依次退打。

3、振动沉管桩机施工工艺。(1)施工前准备。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测量放样,确定桩位准确位置,放样桩位后打入木桩或点白灰做标记;在桩机沉管表面标出明显的进尺标记,并根据桩长、沉管入土深度确定机架高度和沉管长度。(2)施工步骤。钻机按设计桩位就位,调整沉管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根据试桩时确定的进入持力层的电流值来控制沉管深度。沉管过程中每1m记录电流表电流一次,并对土层变化处予以说明;拌合水泥、粉煤灰、砂、碎石等混合料,拌合时间为1~2min。向管内投放混凝土时,投放数量不应小于设计量,如果灌注混凝土不足,可以在拔管过程中向管内补给。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时,不得停机待料,以免造成混合料离析、桩身缩径、断桩和夹泥等。每拔管0.5~1.0m,留振5~10s,如此反复,直至桩管全部拔除。混凝土投放量与拔管速度相配合,边投放边拔管,保持连续灌注。机械移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施工。(3)注意事项。拔管速度在一般土层中控制在1.2~1.5m/min,在软弱土层中控制在0.6~0.8m/min,拔管过程中不允许反插。施工桩顶标高要高于设计标高50cm,桩顶浮浆厚度不超过20cm。钻机支撑脚经常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发生偏移,所以在进行下一根桩施工时,要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正确。

4、长螺旋桩机施工工艺。(1)施工前准备工作。同振动沉管桩机。(2)施工步骤。钻机就位:钻机就位时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CFG桩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1%。钻进成孔: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地面,启动马达钻进。钻进时一般要先慢后快,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的偏差,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如果钻杆摇晃或难钻时,要放慢进尺,否则容易导致桩孔严重偏斜,甚至使钻杆、钻具扭断或损毁。泵送混凝土及提钻:钻头钻至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凝土。长螺旋钻机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每盘料搅拌时间不小于60s。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凝土后开始拔管,混凝土泵送量要与拔管速度相配合,边灌注边提钻,保持连续灌注,均匀提升,做到钻头始终埋入混凝土内1m左右。严禁先提钻后泵送混凝土。机械移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施工。(3)注意事项。长螺旋钻机排出的土较多,经常将邻近的桩位覆盖,有些还会出现钻机支撑脚压在桩位旁,使原标定的桩位偏移。所以,在进行下一根桩施工时,要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正确。

5、CFG桩进入持力层确定。振动沉管桩机主要是通过钻进过程中电流值的变化来判断是否进入了持力层。电流值在软土中较小且平稳,到达持力层时电流值较大且上升较快。钻头到达持力层时的电流值通过试桩确定。实际施工时按进入持力层的电流值来控制桩长,设计桩长仅做参考。长螺旋钻机在进入持力层时电流变化不明显,难以根据电流变化来判断是否进入了持力层。在施工时桩长按以下方法确定:钻进至设计深度取出土样,量出持力层顶面距地面的高度,再加上设计要求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即为所需施工的桩长。施工中要经常验证桩长,以达到设计要求。

6、过程控制要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振动沉管桩机的拔管速度,要始终保持均匀一致,并很好地控制留振时间,以免因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桩体强度不均匀。振动沉管桩机的振动力较大,成桩时必须采用跳排或跳桩施工,中间轮空的桩,要待周围桩混凝土强度达到施工图标示强度的60%以上,方可施打。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可防止断桩、缩径等质量通病。密实砂层和较硬的土层,不宜选用振动沉管法成桩,以防振动挤密使土的结构产生破坏,密度减小,承载力降低。整个施工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旁站监督,并作好施工原始记录,记录钻压电流值、孔深、单孔混凝土灌入量、堵管及处理措施等。

7、质量检测。CFG桩施工完毕要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1)桩位偏差、桩体有效直径、桩体混凝土强度等。(2)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3)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地基加固效果。研究范围内CFG桩加固地基后设计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要达到198KPa、274.2KPa、307.9KPa三种,实际检测结果均能达到设计要求。低应变检测结果:Ⅰ类桩70%,其余为Ⅱ类桩,出现个别Ⅲ类桩,桩身完整性较好。

三、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1、振动沉管成桩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1)缩径。1)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在饱和淤泥质土中振动沉管时,土受到强制扰动挤压,土中空气和水不能很快扩散,局部产生孔隙水压力,当套管拔出时,混凝土强度尚低,部分桩体受挤缩径。桩间距过小,施工时受邻桩挤压。拔管速度过快,混凝土来不及下落,而被泥土填充。混凝土过于干硬或和易性差,拔管时对混凝土产生摩擦力或管内混凝土量过少,混凝土出管的扩散性差,引起缩径。2)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施工时每次向管内尽量多装混凝土,使其自重抵消桩身所受的孔隙水压力。一般使管内混凝土高于地面或地下水位1.0m~1.5m,使之有一定的扩散力。桩间距过小,采用跳打法施工。拔管速度不得大于0.8~1.0m/min。用和易性好的低流动性混凝土灌注。(2)断桩。1)产生的主要原因。拔管速度过快,混凝土尚未流出套管,周围的土迅速回填,形成断桩。在流态淤泥质土中,孔壁不能自持,灌注的混凝土密度大于流态淤泥质土密度,造成混凝土在该层中坍塌。桩中心距过小,打邻桩时受挤压断裂,或混凝土终凝不久,受振动和外力扰动断裂。2)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采用跳打法施工。跳打要在相邻成型的桩达到施工图标示强度的60%以上进行。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一般为1.0~1.5m/min;对于松散性和流态淤泥质土,不宜多振,要边振动边拔管。已出现断桩,采用复打法解决。(3)桩身夹泥。1)产生的主要原因:在饱和淤泥质土层中,拔管速度过快,混凝土骨料粒径过大,塌落度过小,混凝土还未流出管外,土即涌入桩身,造成桩身夹泥。2)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控制拔管速度和混凝土骨料粒径,拔管速度以0.8~1.0m/min为宜;混凝土应拌制均匀,和易性好。

2、长螺旋成桩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1)堵管。1)产生的主要原因:A、拌合料配合比不合理。当拌合料中的细骨料和粉煤灰用量较少时,拌合料和易性不好,常发生堵管。B、拌合料拌制质量有缺陷。坍落度太大的拌合料,易产生泌水、离析,造成堵管现象发生。坍落度太小,拌合料在输送管内流动性差,也容易造成堵管。C、施工操作不当。2)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混凝土配合比要注意细骨料和粉煤灰的掺加量,特别是注意粉煤灰掺量宜控制在120~140kg/m3左右。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0~200mm,若拌合料可泵性差,可适量掺入泵送剂。钻杆进入土层预定高程后,开始泵送混凝土,管内空气从排气阀排出,待钻杆芯管及输送管充满混凝土且呈连续体后,应及时提钻,保证混凝土在一定压力下灌筑成桩。

3、Ⅲ类桩处理。CFG桩在进行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时,会出现个别的Ⅲ类桩,对此类Ⅲ类桩,采用以下方案处理。(1)接桩。对于断桩部位较浅的桩(1.5m内),采用接桩的办法进行处理,具体做法:1)根据检测出的桩身缺陷深度,人工挖槽至桩身缺陷处。2)清理桩身表面,找出断桩部位,凿除上部混凝土,凿平桩头,并用水冲洗干净。3)对下部桩身进行低应变检测,检测下部桩身的完整性。4)如果下部桩身完整,即可立模浇注混凝土至桩顶。接桩混凝土强度比设计强度高一等级,采用C20混凝土,接桩直径比设计直径每侧各加大0.1m。5)混凝土浇注时,采用小型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接桩过程中要注意桩间土的保护,不得扰动相邻桩。6)混凝土强度达到60%以上时及时拆模回填土,回填时要对称夯填密实,注意减小对桩身的扰动。7)对整桩再次进行低应变检测,确认整桩的完整性。如果下部桩身不完整或接桩后不完整,此桩按报废处理,进行补桩。(2)补桩。如果断桩部位较深(大于1.5m),则受场地及地下水的影响,开挖通常比较因难,这时采用补桩的方法解决。补桩时要注意不能破坏其它的桩。(3)Ⅲ类桩相邻桩的处理。出现Ⅲ类桩后,要加大检测频率,与此桩相邻的4个桩均要进行低应变检测,检测其完整性。如果相邻的4个桩中也出现了Ⅲ类桩,则同样采取上述的方法处理。

四、结束语

6.珠三角区域堤坝工程软基处理 篇六

劳龙虎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堤坝工程中,我们应用了塑料排水板加堆载预压方式进行软基处理,取得较好效果。

1.1地质条件

在工程区域沿线,以水井角为界发育两套地层,并呈不整合接触,两侧采石场是燕山期侵入黑云母花岗岩,东侧为泥盆系泥质砂岩,大部分区域被第四纪地层覆盖。

岩基以上覆盖层主要由表层基土、海陆互相交结的淤泥、淤泥质土、局部砂土和残积的粉质粘土、粘土组成,覆盖层是场地主要基土。

场地地基土应力,历史以正常固结为主,河滩和河床表层浮泥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属欠固结土,残积土属超固结土。

场地地下水以孔隙水为主,水量贫乏,深层地下水稍具承压性。

浅层堤基地层中为无粘性土,不均匀系数Cu>10,一般不会发生流土、流沙、管涌等不利影响。

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可不考虑液化和软土的沉陷影响。

1.2处理方式

针对本工程地基土为广泛分布的淤泥层的特点,我们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堤基,分两级填筑土堤预压,堤基固结度达到80%后安排陆上拆除旧堤及航道疏浚。

同时在新筑堤及航道疏浚对应的岸坡平台设置观测断面,埋设边桩、沉降板、孔压仪及测斜管等土力观测仪器,辅以必要的施工期勘察,根据土体物理学指标变化及土体的变形速率等数据控制好施工进度。

完成场地平整并铺垫50cm砂垫层后进行塑料排水板的施工。

本工程塑料排水板采用梅花型布置,间距为1.04m,深度为入淤泥层15-20m。

1.2.1主要施工方法

采用PC-200(或功率相当的)履带式挖掘机改装的液压插板机。

插板机套管采用菱形钢导管,锚靴采用φ10钢筋及塑料板两种。

(1)放样布桩: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2)桩机就位:插板机就位后,检查桩端处夹头,通常情况是夹带子的位置离带端部15~20cm,以便拔导管时不易发生跟带,桩尖对准孔位,然后施震沉管,沉管到设计深度。

(3)沉管:沉管过程中注意导管的垂直度,倾斜度不得大于1.5%,导管下沉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每分钟4~5m,沉管过程中绝不能上提。

(4)拔管:缓慢匀速拔管,以便让软土有一个缩孔的机会,使得排水板不易被钢导管带动。

从装排水板卷的铁架至钢管顶部之间的带子宜稍为松驰。

钢导管拔至砂垫层,并且尖端离砂垫层面约50cm后,将排水板在离砂垫层面大约20cm处剪断,弯倒后用砂压住。

打设时回带长度不得超过50cm。

如回带长度超过50cm以上,须在该位置45cm范围内补插。

插板宜为整板,一般不考虑接板,如确需接板则应采用滤膜内平搭接的方法,搭接长度不少于20cm。

严禁排水板出现扭结、断裂和滤膜撕破等现象发生。

(5)移机:移机后退打下一根。

1.2.2技术措施

(1)排水板质量控制:塑料排水板必须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的技术性能检定书,塑料排水板的规格、质量和排水性能必须符合塑料排水板技术参数与要求。

到场产品按20万m一批,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随机取样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测,每次抽检5盘;排水板的外包装应牢固,并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破损、不露板芯;将排水板展开,在全长范围内均匀选取10个点分别测读宽、厚的数据,宽度为100mm,允许偏差为±2mm,厚度要大于3.5mm,允许偏差为 +0.5mm;排水板板芯槽齿无倒伏现象、表面平滑、无接头、无空洞和气泡、齿槽分布均匀;每盘排水板滤膜接头不多于1个,接头长度要大于20cm;外观质量检测完毕以后,再取样品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才使用。

塑料排水板必须存放在工地材料仓库中,以防止日晒雨淋加速材料老化。

(2)接板控制:打入地基的塑料排水板应为整板,需接长时,必须满足搭接要求,芯板平搭。

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时,按如下方式进行:将板滤膜剥开,使芯板对插塔接,并将滤膜重新包好,裹紧后用铁丝或塑料绳穿扎牢固,或者用专用钉书机钉牢。

接长时塑料板上扎穿的孔眼不应在板芯的同一条排水槽中;每根接长板只允许一个接头,且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接长板要分散使用,相邻板应无接头;接长板的使用量不能超过打设总根数的10%。

(3)排水板测量定位:在每一施工机械打设范围内布撒灰点或插竹片,确定打设位置,测量定板位误差不大于±100mm;移动插板机,使桩管尖中心与灰点中心重合,即可下插排水板;插扳机定位时,管靴与板位的偏差控制在±50mm范围以内。

(4)垂直度控制:尽量确保插板机底盘水平接地或与水平面平行,在插板机上安装施工记录仪,严格控制垂直度,保证插板机桩管在插板时与地面垂直,偏差不大于1.5%。

(5)深度控制:按允许偏差±50mm来严格控制排水板打设高程。

施工时以施工至中粗砂层顶面为原则,并将排水板末端0.5m的滤膜剪除,保证与中粗砂垫层形成畅通的排水通道。

(6)回带控制:在施打排水板时,当套管打到预定深度后,宜稍加停留,然后均匀提升,以减少回带,切不可拔管过快。

套管上拨时应垂直起吊,以防止带出和顶坏芯板,若有超过5%的塑料排水板在打设时产生回带,且回带长度超过50cm,应立即停止施工检查原因,可采取调整桩靴形状等措施来减少回带,并且按要求采取补打措施。

另可据施工现场情况测定代表性的回带量,实施超设计深度打设,从而保证排水板进入设计深度的土中。

(7)数量控制:施工时要防止漏插的现象,检查并记录每根排水板的施工情况,符合验收标准无误后,方可打设下一根,否则,需在邻近板位处补打。

(8)质检:监理单位人员须全程旁站,施工单位在每台插扳机配备一名质检员检查、记录每根排水板的施工情况,打设完毕剪板后全面检查板位误差、垂直度、打设深度、外露长度、回带等情况,确保符合验收标准并记录后方可移机打设下一根,发现打设不合格时及时在该板位45cm内补打。

完成排水板施工后,工程进入堤基的预压沉降固结阶段,采用两级加荷,中间间歇一个月,通过沉降稳定观测及固结强度和沉降量的.检测计算,分析确定堤围的安全稳定系数和极限填筑高度。

经过7个月固结度达到50%,经1年固结度为60%,经2年的固结度已达80.5%,固结效果较为理想,堤坝沉降量控制在设计预计范围内。

2.碎石桩工艺试桩和效果检验

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横坑裁弯切咀工程中,我们在上弯段筑堤工程进行82根碎石桩工艺试桩和效果检验。

本工程与劳龙虎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地域相距不到20km,地质条件基本相同,试验中采用多种粒径碎石进行对比,按正三角形布置,桩径为1m和1.5m,桩距为2m 和1.5m两种,桩长为13~15m,并进入粘土层0.5m。

通过工艺试桩检测,我们确定碎石桩施工控制参数:a.碎石粒径以φ5~10cm为主,应大于50%;b.水压550~600kpa,水量20~30m3/h;c.造孔速度1~2m/min;d.清孔次数2~3次;e.每次填料量0.5 m3;f.每次提升高度0.3~0.5m;g.留振时间10~20s;h.密实电流45~60a;i.充盈系数1.7~1.8等。

我们在试桩及检测中发现一些问题较难控制,且造价偏高,导致放弃该项软基处理方案。

(1)碎石桩施工是一种质量控制要求较严格的地基处理方法,尤其是采用悬吊式施工,对桩的垂直度、偏位都没有保证。

其质量不仅由施工参数控制,还需要施工队伍有良好的责任心及质量意识。

(2)在试验中,1.5m间距碎石桩施工塌孔现象比较严重。

主要原因是桩不偏位、不斜孔的前提下,桩土间距有40~50cm,在施工过程中很难保证振动器一直在同一位置,且斜孔现象也普遍,原本比较软弱的桩间土在水冲扰动下更软弱,塌孔现象难以避免,从而造成桩体碎石松散,桩体强度降低。

从直剪试验结果表明,φ1500mm复合地基抗剪强度偏低,数据离散性较大。

(3)软土强度低,对碎石桩的约束力较小,成桩较困难,且桩对土体不仅没有挤密作用,反而使土体受到扰动,强度降低,短期内实际上只起置换作用,因此必需选择较大的置换率。

3.搅拌桩试验、检测和应用

我们在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下弯段筑堤中进行搅拌桩试验、检测和应用。

3.1搅拌桩试验和检测

搅拌桩直径0.5m,桩距0.8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试验分5组,每组3根,固化剂为C25号普通硅酸水泥,施工水泥用量分别为43kg/m、50kg/m、60kg/m。

由于搅拌桩工艺较成熟,本节不作描述,主要介绍检测和结论。

桩体七天龄期与原状土N10轻型动力触探及标准贯入对比试验,原状土试验位置于每组桩旁。

(1)N10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25mm钻杆、10kg穿心锤,落距50cm,连续进行触探索,记录每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

4M清孔,以下每触探2m后清孔试验(成果见表1)。

(2)N63.5标准贯入采用42mm钻杆、63.5kg穿心锤和标准贯入器。

贯入时穿心锤落距76cm,使其自由下落,将贯入器竖直打入土层15cm后记录30cm击数(成果见表2)。

桩体与淤泥胶结的水泥土(7天龄期)与原状土N10轻型动力触探表明,水泥用量50 kg/m的水泥土强度及强度增长率略低于43kg/m和60 kg/m的水泥土,60 kg/m的水泥土强度增长率最大。

桩体与淤泥胶结的水泥土与原状土N63.5标准贯入表明,水泥用量50 kg/m的水泥土强度及强度增长略高于其他两种。

3.2桩体(28天龄期)抽芯检测成果

表3数据表明:对于与淤泥胶结的水泥土(28天龄期后),水泥用量低的水泥土物理指标略优于水泥用量高的水泥土,不同水泥用量的水泥土力学指标平均值差异不大。

3.3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28天龄期后)

我们运用相对变形法测定50 kg/m和60 kg/m水泥用量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值为130kpa和140kpa,数据显示两组不同水泥用量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值差异不大。

通过试验,我们制定水泥搅拌桩施工相关指数指导施工,实践证明采用搅拌桩处理软基后,地基强度在短期内得到大幅提高,对完工2年的观测反映堤坝沉降控制在设计预计值的下线内,堤坝稳定、安全,满足使用要求。

因此,该项工艺是快速有效的软基处理方式,但造价偏高,在后续的工程中我们只作后备应急使用考虑。

4.结语

软基处理方法宏观上划分为强夯法、复合地基和排水固结三种形式,至今未有一种方法能一劳永逸解决软基问题,每种方法均有优缺点,须根据工程荷载、工况条件、工期、造价等因素选定最合适的方案。

我们在珠三角地区的堤坝工程中选用排水板固结法,主要是考虑其经济性和环保性,符合低碳、绿色航道的发展目标,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达到使用目的,效果良好。

7.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探究 篇七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由于地面城市道路穿越的需要, 需将其由原有路基形式改建为桥梁形式。为保证路改桥期间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 在施工段按新建标准修建高速公路临时便道。临时便道设计车速为100公里/小时的双向4车道标准。具体路基断面为:2×[0.75米 (土路肩) +2.5米 (硬路肩) +2×3.75米 (行车道) +0.5米 (路缘带) +2.0/2米 (中央分隔带) ]=24.5米。

临时便道起点桩号为GK81+945, 终点桩号为GK82+723, 总长778米。纵断面与两侧高速公路主线相接, 填土高度约4m。由于工程所在区域为软基路段, 淤泥层厚, 地质条件差, 需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考虑临时便道的施工时间紧张, 施工质量要求严格, 对该路段的软基处理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根据地勘单位的地质条件勘查, 软基路段受影响范围内的土层情况如下:第 (1) 0层填筑土 (Q4ml) :杂色, 松散, 中湿, 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粘性土回填而成。沿线局部分布。第 (3) 层淤泥质黏土 (Q42m) :灰色, 流塑, 过湿, 高压缩性, 厚度在2.0至5.1m, 干强度高, 韧性高, 切面光滑, 含大量有机质、腐殖质。沿线分布。推荐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55k Pa, 钻孔桩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qik=20k Pa。第 (4) 1层粉质黏土 (Q41al+l) :灰灰黄色, 硬可塑, 中湿, 低-中等压缩性,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稍有光泽, 含铁猛质结核。沿线分布。第 (7) 层粉质黏土 (Q41al+l) :灰色, 软—可塑, 中等压缩性,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稍有光泽, 沿线分布。第 (8) 1层中砂 (Q22al+pl) :灰色, 饱和, 中密, 砂质均一, 偶见砾石颗粒, 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局部缺失。第 (8) 2层砾砂 (Q22al+pl) :灰色, 饱和, 稍密~中密, 砂质均一, 偶见砾石颗粒, 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

2 软基处理施工方案

根据高速公路的竣工图资料, 现状高速公路软基路段采用粉煤灰填筑的地基处理方式。考虑高速公路主线通车后, 临时便道将进行挖除, 路基填料采用粉煤灰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扬尘污染, 故放弃轻质填料的施工方案。

根据地质情况和场地条件, 周边人工堆土较大, 可充分利用场地弃方进行护坡反压。故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案为对填土大于3.6米的路段, 一般路段采用“反压护坡”方案;对于临时便道与高速公路主线相连接的路段, 为减少新老路交界面的不均匀沉降, 则采用“反压护坡+局部水泥搅拌桩”方案以保证路基稳定性。

3 反压护坡施工技术

反压护坡道的填土以清表及沿线挖除的堆土为主, 反压护坡结合弃土场设置综合考虑, 将弃土堆放在道路两侧, 并将内侧填土按照反压护坡道要求进行压实。

反压护坡所采用的填料材质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相关要求。反压护道的施工宜与路堤同一时间填筑。如果分开填筑, 则必须在路堤填筑高度达到3m之前, 将反压护道筑好, 防止路基填筑过程中失稳。反压护坡的压实度应应当达到重型击实试验法测定的最大密度的80%。

4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在高速公路临时便道与主线相接路段, 在路基下打设水泥搅拌桩, 搅拌桩直径为50cm, 呈正三角形布置, 间距1.5m, 深度5m。

4.1 材料要求

水泥采用国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水灰比一般采用0.45至0.5、水泥掺入量大于15%。

室内试件采用正立方体, 制模尺寸为70.7mm×70.7mm×70.7mm, 在振动台上振实。加固处理的土放入试模中, 要求填筑均匀, 上下两端面刮平, 并且盖上塑料布, 防止水分蒸发。

室内抗压强度试验应采用控制应力试验方法。逐级进行加压并保持试件水平, 量测垂直方向的变形, 待变形稳定后下一级荷载, 直至破坏。

试件的稳定标准为试件垂直变形速率小于0.5毫米每分钟。试件的破坏标准为在应力不变条件下, 试件变形不断发展, 且裂纹产生不可控制。28的天取芯强度要求大于0.6Mpa, 28填的取芯抗剪强度大于0.2Mpa。

4.2 施工工艺

(1) 定位:保持起重机水平, 悬吊搅拌机到达指定的桩位处并对中。 (2) 预搅下沉:待深层搅拌机冷却水循环正常后, 将搅拌机切土搅拌下沉。其下沉速度应当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 (3) 制备水泥浆:根据前期试验得到的最佳配合比拌制水泥浆。要求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 待压浆前将其倒入集料斗中。 (4) 喷浆搅拌提升:深层搅拌机距孔底0.5米处, 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 注浆压力保持在0.4至0.6Mpa, 喷浆搅拌下沉至设计孔底深度后, 原地喷浆搅拌30秒, 再喷浆搅拌提升, 并严格控制提升速度直至桩顶。 (5) 重复搅拌下沉、提升:重复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深入土中, 到指定深度后再提升出地面, 以保证软土与水泥浆搅拌均匀。 (6) 在重复搅拌上升的同时, 应采用叶片反压进行二次喷浆搅拌。 (7) 移位:完成整个单桩施工后移至下一桩位。

4.3 试桩

为取得各种施工参数, 确保大面积施工质量, 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 应进行试桩。 (1) 掌握满足设计喷浆量 (由水泥掺入量及水泥浆水灰比算出) 的各种技术参数, 如提升速度、搅拌速度、钻进速度、喷浆压力等 (供参考的机械参数:钻进速度<0.5至0.8米每分钟;提升速度<0.7m至1.0米每分钟;搅拌转速r1为50转每分钟、r2为70转每分钟;钻进时喷浆压力0.25至0.4Mpa) 。 (2) 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 应当选择合理的搅拌叶片的宽度及厚度等 (供参考的搅拌叶片宽度为80至100毫米, 搅拌叶片厚度为25至40毫米, 夹角为10至20度) ; (3) 检验28天单桩容许承载力和容许复合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4) 工艺性试桩的数量一般先由监理工程师确定。同一地质条件的单元试桩数量要求不少于3根, 或根据实际要求确定。

4.4 质量检验

(1) 考虑水泥搅拌桩属地下隐蔽工程, 其质量控制要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实行监理旁站机制。 (2) 施工过程中, 必须随时检查水泥搅拌桩的桩长、复搅长度及施工中有无异常情况, 并且记录遇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及措施。 (3) 成桩7天内浅部开挖桩头, 其深度宜为0.5m, 目测检查搅拌的均匀性, 测量成桩直径。检查频率为10%。 (4) 在成桩7天内采用轻便触探仪检查桩的质量, 触探点应在桩径方向1/4处, 抽检频率为2%。 (5) 对搅拌桩取芯后留下的空间应采用同等强度的水泥砂浆回灌密实。

5 结束语

该高速公路路线所在区域地质条件差, 存在较厚的淤泥层, 需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考虑高速公路的工后沉降要求严格, 且该工程工期期限紧张, 因此采用反压护坡和水泥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通过对反压护坡施工工艺和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的探究, 总结适合于该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法, 供类似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1]董磊.丹庄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的研究[D].长安大学, 2008.

8.软基处理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软基处理;水利工程;危害;处理方法

在水利工程中,軟土主要是指颗粒状的土体,这种土质的裂缝较大而且含水量要达到普通土体的多倍。另外其强度较低,而且压缩性较高。通常情况下,这种软土都分布在湖泊以及海河周围,但是水利工程一般都会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而且软土的成分无法进行具体的判断,其复杂性更改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对软基进行处理。

1、软基特征

任何一种土质都具有双面性,软土也不例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软基的强度不够,而且含水量较高,承载力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但是由于软土的质地较软,可塑性较强。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要对软土的分布情况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充分掌握其具体的流变性等性能,将其对工程的破坏力达到最小。

2、影响水利建筑不稳定的因素

由于软土地基的自身特殊性,使得建筑物会出现滑动以及失衡的现象。但是如果水利工程出现了不稳定性就会对建筑物本省或者是施工人员等造成危害。这和软基的抗剪力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其抗剪力远远不如剪应力,就会地基处于失稳的状态。所以,建筑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不是由于剪应力增强就是由于抗剪力减小。这是影响软基建筑的两个重要因素。

3、软基处理技术

软基和其他的地基有着明显的区别,属于压缩性地基,这种地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压缩层的主要成分是淤泥或者是淤泥状物质,其承载能力较低。这种承载力无法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因此要对软基进行处理。接下来,笔者对几种处理技术进行简要论述。

3.1振动水冲。在对软基进行加固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处理技术就是振动水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技术必须要求抗剪强度达到一定的范围,如果强度过小则不予考虑这种方式。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应用振动设备来完成,通过设备表面的喷水孔和自身的振动来对地基进行打孔和加固。接下来用填充无对空洞进行填充。这种加固措施的效果较为明显。

3.2旋喷。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旋喷方法也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和振动水冲一样,也需要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对于软基土体的有机成分含量较高的土层就不适用。但是其他的条件可以完全满足。这一方法的施工较为复杂,主要是利用旋喷法来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在旋喷机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旋喷柱,喷射的水泥在固化之后会和软基土体融为一体形成较大的旋喷桩。在打桩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注浆管来完成,注浆管存在于土层的一定深度之内,而且速度要保持在标准的范围之内。对于粘土或者是细沙土等土质来说,这种方法是首选,因为运用旋喷法对其进行加固的强度较大,工作效率高。

3.3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这种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在工程开始之前在软土地基的表面铺设相应的材料,这样可以保证施工受力的均衡性,进而加固地基。这些事先铺设好的材料可以有效地避免地基的滑动现象的出现,降低破坏作用。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软土地基的侧向变形,但是由于工程材料和地基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摩擦力,所以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抑制。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3.4硅化加固。所谓硅化加固法是将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利用带有网状孔眼的注浆管向软土层中轮流注入,硅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将会发生化学反应生。它们会产生一种能够使土颗粒表面活化的胶凝物质,这种凝胶物质可以使相互接触的土颗粒胶结固化使它们之间的连结增强,最终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随着电渗原理的出现,借助这一原理,通过电动硅化法,可以大大扩展地基加固的范围。

3.5换土。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的软土层比较薄,可以用灰土、水泥、沙土等把不能进行水利施工的软土层替换,使替换后的土层负荷工程的施工要求。一般来说,由于换填沙土的成本很高,且渗透比较严重,因此多是就地取材,回填泥土。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有利于水利工程的防渗。换土法回填的泥土要选择压密特性好的土。为形成比较好的持力层,填土后一定要进行夯实,以便达到增加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为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变形的能力,应该将回填的土分层压实。

3.6排水固结。软土地基在水利施工中常常面临稳定问题和沉降的困境,可以采取排水固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应对。排水固结法法由排水和加压两大部分组成。排水系统充分利用土层自身所具有的透水特性,在地基中安置排水装置,由排水装置进行集中的排水。主要有两种常见的排水装置,塑料水管排水和沙井排水。

3.7强夯。所谓强夯法就是把80千牛的夯锤上升到6米到30米之间的高度,使夯锤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夯锤自身重量将土夯实。强夯法大多用在以沙土和黄土为主要成分的土层。

3.8灌浆。将可以凝固的一些液体,利用液压方法或者气压等方法注入到地基的土层之中或者注入到建筑物和地基结合的空隙。灌浆所用的液体大多是水泥浆、粘土浆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如聚氨酯材料和硅酸盐等。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淤泥软土地。

3.9加筋。软土地基之所以稳定性差主要由于土颗粒极易发生位移,而在软基中埋入强耐拉性工程材料,利用材料同土质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埋入的工程材料同原本易发生位移的土层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变形性降低,稳定性得以升高,通过埋入工程材料的办法使得软基达到工程的设计标准。另外在埋入工程材料前可以先铺垫上沙子,之后加入工程材料,这样工程材料在受到拉应力时能够对沙子的受力进行分布调节,提高软基稳定性,并对沉降量进行有效降低。

3.10桩基。对于分布较广且含水量多的软基进行加固时可以选用桩基法进行加固。早期多采用水泥桩或者是砂石桩作为软基的加固桩,但目前水利建设中很少采用上述两种桩体,而采用了性能更好的预应力管桩或者是钢筋混凝土桩,不但成本更低,且承载力、质量上都强于早期的桩体,而且在操作上更为便捷。

4、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地基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尤其是地质条件,进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来对地基进行加固。本文中介绍的加固方法可供选择。只有掌握软土地基的特点,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新建.软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3.

[2]龚晓南.地基处理技术发展与展望[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9.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篇九

水泥搅拌桩进行高等级公路软基处理浅析

水泥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结合青海省西宁至互助一级公路软基处理工程实践,介绍了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步骤、质量验收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作 者:薛继业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东公路工程建设公司,青海,平安,810600刊 名:青海科技英文刊名:QI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16(3)分类号:U4关键词:软基处理 水泥搅拌桩 高等级公路

10.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篇十

粉喷桩在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粉喷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软基处理方法.本文简要分析了粉喷桩的适用范围、作用机理及施工工艺流程;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粉喷桩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该高速公路某路段软基处理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对粉喷桩处理软基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果表明了粉喷桩在处理高速公路软基中的有效性.

作 者:韩哲 作者单位:珠海利德安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6)分类号:U4关键词:高速公路 软基处理 粉喷桩 施工

11.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篇十一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处理;软基施工;路基填筑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边坡的岩性、产状、构造裂隙分布、破碎状况以及边坡的稳定性较为复杂,本地区自然区划属于自然区划属Ⅳ6,路线所经地区位于云城区东北部,地处西江中游南岸,地形介于山地和丘陵之间。同时该公路存在鱼塘和水田路堤、填石路基等特殊路基情况,经勘察取样分析,本路段所经的洼地、鱼塘、水田、沟河,部分基底蕴有浅层软土地基,埋藏较浅,一般厚1m以下,土质主要为淤泥质亚粘土。为此对本高速公路的不良地质路段采取路基处理是首要的关键技术。

2.不良地质处理技术

对于本高速公路所经的洼地、鱼塘、水田、沟河,部分基底蕴有浅层软土地基,埋藏较浅,一般厚1m以下,土质主要为淤泥质亚粘土,经现场勘察取样、根据软土的厚度、埋深、物理力学性质,分析计算,软土地基浅层处理(h≤2.5m)时一般拟采用换填砂(砾)+砂垫层进行处理、低洼积水路段则采用换填砾石+砂垫层的设计方案进行软基处治,铺设宽度为路堤底宽并且两侧各外加100厘米;深厚层软基(H>2.5m)时采用CFG桩+中粗砂垫层+预压处理。据地质勘察揭露,淤泥质土的埋藏深度为1~2m,路基填土高度21~31m,软土层厚度为2m左右,设计采用CFG桩处理,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根据路基填土的厚度以及地质情况,分别采用不同间距、不同长度的CFG桩,CFG桩采用梅花形布置,桩身应穿透夹层至稳定持力层。

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先围堰、抽水,适当干塘后,填中粗砂100cm,平整后作为施工平台,CFG桩施工完后,整平场地,铺50cm厚的褥垫层,并在砂垫层的上下各铺一层土工格栅。鱼塘、水田路段在地基处理前,两侧首先应开挖临时排水沟, 施工期间的边沟应形成独立而完整的排水系统,在整个填筑和软基堆载预压期间,务必加强边沟清理,避免边沟淤积,影响排水。永久性的边沟铺砌要待路基稳定后方可进行,否则,已铺好的边沟将产生开裂。土工格栅应采用高强度、低蠕变且具有良好抗腐蚀性的聚丙稀材料,土工格栅抗拉强度分为单向和双向。对于土工格栅受力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材料的纵向或强度高的方向应按设计要求的方向铺设,铺设时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软基路段填筑施工时,路堤最后填筑标高应达到设计图上的预压填高,而侧坡余宽及边坡率亦应留有余地,使其压实宽度大于路堤设计宽度,保证最后的有效的断面尺寸和路基宽度。路堤填筑时路堤的坡率及加宽值,在施工填筑过程应根据实际沉降来推测修改其数值。预压结束时应对路堤的宽度及边坡进行修整。凡软基上填筑路堤都必须严格控制填土速率,填土速率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沉降速率小于10mm/d,边桩侧向位移速率小于5mm/d。每填一层土,应进行一次监测,如超过此标准应立即停止加载。每填一层土前后过程都要满足填土速率控制标准,若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填筑路堤应合理安排,软基上的路堤应优先填筑。严禁填土前期慢后期快。填土至预压期填土高度后,应加强沉降观测,视地基稳定情况,一般半个月或每个月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当发现路堤顶面标高低于预压期填土标高10厘米时,应及时补填土,不得最后一次性补足填土。

3.路基压实施工技术

3.1陡坡路堤、半挖半填路基

对于地面坡度陡于1∶5的填方路段,无论纵向、横向,均须做成向内倾斜2%、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进行处理。当地表覆盖土层厚度小于2.5m时,须清除表层覆盖土层后在基岩开挖反向台阶,并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填土高度,设置挡土墙收缩坡脚,以利于路基稳定,节省占地。对于土质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在挖方一侧宽度不足一幅行车道时,应将路床深度内的原有土质全部挖除换填,以保证行车道内土基的均匀性。

3.2高填深挖路路基

当土质挖方边坡高于20m、石质挖方边坡高于30m,以及边坡虽不高但夹有软弱岩层的顺倾山坡等不良地质地段,对于填石路堤均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采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强度低于10MPa的易风化岩石及软质岩石应按填土路堤要求施工。填石路基填高小于5m时,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m;填高为5m~12m时,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1.5m;填高为大于12m时,边坡码砌厚度不小于2m。填石路堤在铺筑其他填料前,设置过渡层,过渡层铺筑厚度为100cm,过渡层碎石粒径应小于15cm,其中小于0.05cm的细料含量不应小于30%,在路床底面及顶面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纵向抗拉强度不小于50KN/m,应变小于10mm,顺横断面布设,其纵向连接采用铅丝绑扎,横向可采用搭接,搭接宽度不小0.2m。

4.路基填料选取及其压实

对于路基压实所选取的填料应具有一定强度,路基填料应经野外取土试验。土质填料的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应符合上表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的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均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可采取晾晒或掺灰等技术措施处治后再填筑。填石路堤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摊铺层厚的2/3,并且在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其中小于0.05mm的细粒料含量应大于30%。全线挖方均为角砾土、残积砂质粘性土、全风化石英砂岩和强风化石英砂岩,满足路堤填料要求,因此路堤填料尽量利用路堑开挖土石方。填土路基应选用较大功率的振动压实工具,并在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确定能使填土路堤达到最大密实度的施工参数,如含水量、填筑厚度、碾压遍数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据此控制好填土路堤的压实质量。路基应分层摊铺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路基土压实度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不能因为地下水位高,含水量大而降低压实标准要求,必要时应采用晾晒等处治措施以保证压实质量。对于填土路基应选用较大功率的振动压实工具,并在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确定能使填土路堤达到最大密实度的施工参数,如含水量、填筑厚度、碾压遍数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据此控制好填土路堤的压实质量。

5.结语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软基路段实际情况,提出结合本区域地下水位埋深较浅的特点,路基设计考虑以地面积水高度为主,通过沿线地表长期积水水位调查及地质勘察显示,部分挖方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该路段采取换填砂砾或增加砂砾或碎石排水垫层等方案,以保证路基的稳定和安全;同时详细地探讨了该公路的不良地质处理及其路基压实施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吕红岩.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1,28(11):118-119.

[2]杨洋.安徽省高速公路沿线不良地质的处理措施[J].安徽建筑,2009,27(06):31-33.

12.软基处理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控制 篇十二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 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 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软土, 处理效果显著, 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 确保软基处理的效果是我们在工程实践中探索的一个课题。

2 试桩

2.1 深层搅拌水泥桩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

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 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冬季施工时应注意低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2 深层搅拌桩施工是藉搅拌头将水泥浆

和软土强制拌和, 搅拌次数越多, 拌和越均匀, 水泥土的强度也超高。但是搅拌次数越多, 施工时间也越长, 工效也越低。试桩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最佳的搅拌次数、确定水泥浆的水灰比、泵送时间、泵送压力、搅拌机提升速度、下钻速度以及复搅深度等参数, 以指导下一步水泥搅拌桩的大规模施工。

2.3 每个标段的试桩不少于5根, 且必须

待试桩成功后方可进行水泥搅拌桩的正式施工。试桩检验可采取7天后直接开挖取出, 或至少14天后取芯, 以检验水泥搅拌桩的搅拌均匀程度和水泥土强度。

3 施工准备

3.1 深层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 清

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 (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 。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 不得回填杂土。

3.2 水泥搅拌桩应采用合格的32!

5级普通硅酸盐袋装水泥以便于计量。使用前, 承包人应将水泥的样品送中心试验室或监理工程师指定的试验室检验。

3.3 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应配备电脑记录

仪及打印设备, 以便了解和控制水泥浆用量及喷浆均匀程度。监理工程师每天收集电脑记录一次。

3.4 水泥搅拌桩施工机械必须具备良好及

稳定的性能, 所有钻机开钻之前应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4 施工工艺流程

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水泥浆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

5 设计参数及要求

5.1 水泥掺入比>12%;

5.2 室内配合比设计

7d无侧限抗压强度:qu≥0.8MPa,

28d无侧限抗压强度:qu≥1.6MPa,

90d无侧限抗压强度:qu≥2.4MPa;

5.3 现场质量检测

28d取芯强度:R28≥0.8MPa,

90d取芯强度:R90≥1.2MPa,

单桩承载力>210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170KPa。

6 施工控制

6.1 项目经理部指派专人负责水泥MPa桩的施工, 全过程旁站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

所有施工机械均应编号, 应将现场技术员、钻机长、现场负责人、水泥搅拌桩桩长、桩距等制成标牌悬挂于钻机明显处, 确保人员到位, 责任到人。

6.2 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 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 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

6.3 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

范要求, 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 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

6.4 对每根成型的搅拌桩质量检查重点是

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

6.5 为了确保桩体每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

用量达到设计要求, 每台机械均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同时现场应配备水泥浆比重测定仪, 以备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随时抽查检验水泥浆水灰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6 水泥搅拌配合比:

水灰比0.45~0.50、水泥掺量12%、每米掺灰量46~25kg、高效减水剂0.5%。

6.7 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二喷四搅工艺。

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可带浆下钻, 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 严禁带水下钻。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 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每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 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6.8 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

质量, 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 进行磨桩端, 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 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 停留时间为30秒。

6.9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

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 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储浆罐内的储浆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50kg。若储浆量小于上述重量时, 不得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6.1 0 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 应按监理工

程师要求整桩复搅, 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 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 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 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6.1 1 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 记录内容应包括:

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喷浆深度、停浆标高;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钻机转速;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浆液流量;每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复搅深度。

7 质量检验

7.1 检验方法

7.1.1 水泥搅拌桩成桩7天可采用轻便触探法进行桩身质量检验:

检验搅拌均匀性:用轻便触探器中附带的勺钻, 在搅拌桩身中心钻孔, 取出桩芯, 观察其颜色是否一致, 是否存在水泥浆富集的“结核”或未被搅匀的土团。触探试验:根据现有的轻便触探击数 (N10) 与水泥土强度对比关系来看, 当桩身1d龄期的击数N10大于15击时, 桩身强度已能满足设计要求;或者7d龄期的击数N10大于30击时, 桩身强度也能达到设计要求。轻便触探的深度一般不超过4m。

7.1.2 水泥搅拌桩成桩28天后, 用钻孔取

芯的方法检查其完整性、桩土搅拌均匀程度及桩的施工长度。每根桩取出的芯样由监理工程师现场指定相对均匀部位, 送实验室做 (3个一组) 28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留一组试件做三个月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实验, 以测定桩身强度。钻孔取芯频率为1%~1.5%。

7.1.3 如果某段或某一桥头水泥搅拌桩取

芯检测结果不合格率小于10%, 则可认为该段水泥搅拌桩整体满足要求;如果不合格率大于10%小于20%时, 则应在该段同等补桩;如果不合格率大于30%, 则该段水泥搅拌桩为不合格。

7.1.4 对搅拌桩取芯后留下的空间应采用同等强度的水泥砂浆回灌密实。

7.1.5 在特大桥桥台或软土层深厚的地

方, 或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时, 可在成桩28天后, 由监理工程师随机指定抽检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随机抽查的桩数不宜少于桩数的0.2%, 且不得少于3根。试验用最大载荷量为单桩或复合地基设计荷载的两倍。

7.2 外观鉴定

7.2.1 桩体圆匀, 无缩颈和回陷现象。

7.2.2 搅拌均匀, 凝体无松散。

7.2.3 群桩桩顶齐, 间距均匀。

7.3 实测项目

8 结论

上一篇:扶贫攻坚三大战役下一篇:主办会计年终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