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节新闻稿

2024-10-01

大学生科技节新闻稿(8篇)

1.大学生科技节新闻稿 篇一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习实践会2013换届大会新闻稿

2013年11月7日下午三点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习实践会换届大会在小营校区报告厅隆重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成员有校团委老师代表,各学生组织代表,学习实践会第四,第五届主席团,第四届优秀成员,现任各部部长,副部长及全体干事。

主持人致开幕词,宣布换届大会正式开始。首先在万宝路进行曲振奋人心的旋律之下由王继强老师为优秀成员颁奖,以表彰他们过去一年里对工作尽职尽责。接下来,第四届主席团代表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包括一年当中的成绩和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紧接着,主持人宣读了新一届学习实践会干部名单,并由校团委老师肖萧颁发聘书,合影留念。其次,第四届主席王翔将学习实践会会旗慎重交到第五届主席杜祯手中,第四届主席团上台为第五届主席团成员佩戴会徽,正式完成学习实践会新老成员交接工作。最后,主持人宣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习实践会换届大会正式结束。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恋。

此次换届大会不仅让每一位成员更加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而且也将以优秀成员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习实践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大学生科技节新闻稿 篇二

2011年6月20日, 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样机亮相巴黎航展。新华网照片

据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作为国产大飞机C919唯一的启动动力装置, CFM国际公司的LEAP发动机月底设计将完全定型, 预计2013年三季度进行第一台发动机测试。

CFM国际公司总裁兼CEO让·保罗·埃邦加在此间说, 针对C919飞机的LEAP发动机, 这个月底设计就完全定型, 可以生产出图纸, 真正生产发动机的硬件。目标是在2013年的三季度, 会做第一台发动机的测试。在2014年中期左右, 发动机将装在通用电器自己拥有的747飞行测试平台, 通过测量发动机在空中飞行时的各种特性, 进一步发现问题, 改进发动机。最终保障在2016年中期C919投入商业运营。“目前所有的研发工作, 都是按计划来进行的, 我们一定会保证发动机符合要求。”

(中国科技网)

我国有望2018年研制成4500米深潜器

中国科技网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副总指挥、中船重工702所副所长崔维成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将在总结“蛟龙”号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 2018年左右完成4500米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攻关和研制。

崔维成透露, 这项工作从2010年起已展开, 4500米载人潜水器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主要包括四方面:载人球舱、高压海水泵、锂电池、推力器。其中, 载人球舱预计2013年底完成研制。在这之后将完成潜水器的设计和研制工作, 整个项目预计在2018年左右完工。

我国目前已为“蛟龙”号投入近5亿。崔维成表示, 4500米载人潜水器更加考虑经济性, 成本预计比“蛟龙”号要低40%左右。

(中国科技网)

“黑洞猎手”已出发

图为“观星者”飞机在空中释放运载“核光谱望远镜阵列”的火箭。新华社发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 最神秘莫测、天文学家最热衷研究探索的莫过于黑洞。事实上, 这个试图用引力把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家伙, 不仅频繁出没于科幻故事之中, 而且时常会出镜于新闻媒体。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网站报道, 当地时间6月13日上午9时 (北京时间14日凌晨1点) 从太平洋地区的马绍尔群岛成功发射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 (Nu STAR) , 更是耀亮了人们的眼球, 因为它会像猎手一样去捕捉宇宙中黑洞的信息, 以及详细观测超高密度中子星和超新星残骸等。

探测路径

根据现代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黑洞是在宇宙空间中存在的一种质量相当大的天体, 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 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黑洞的质量如此之大, 所产生的引力场如此之强, 以至于任何物质和辐射都无法逃逸, 就连光也是如此。由于其类似于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 故名为黑洞。

那么, 黑洞是怎么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呢?答案就是——弯曲的空间。我们知道,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可是根据广义相对论, 空间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曲。这时候, 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传播, 但走的已经不是直线, 而是曲线。形象地讲, 好像光本来是要走直线的, 只不过强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在地球上, 由于引力场作用很小, 空间的弯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围, 空间的这种变形非常大。这样, 即使是被黑洞挡着的恒星发出的光, 虽然有一部分会落入黑洞中消失, 可另一部分光线会通过弯曲的空间绕过黑洞而到达地球, 使人类能够观察到黑洞背面的星空, 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样, 这就是黑洞的隐身术。

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 所以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然而, 可以通过测量它对周围天体的作用和影响来间接观测或推测到它的存在。比如说, 恒星在被吸入黑洞时会在黑洞周围形成吸积气盘, 盘中气体剧烈摩擦, 强烈发热, 而发出X射线。借由对这类X射线的观测, 可以间接发现黑洞并对其进行研究。

2004年2月18日, NASA宣称, 欧美一些科学家通过分析牛顿X射线望远镜和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一些探测数据, 找到了黑洞撕裂恒星的第一个证据。在距地球7亿光年的RXJ1242-11星系中, 一颗太阳大小的恒星, 在经过星系中心的1亿倍太阳质量的巨型黑洞时, 被部分撕裂。

而此次发射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X射线空间望远镜, 可以有效地作为前两种只能在较低能量的波段观测X射线闪光的空间望远镜的补充。当然, X射线空间望远镜的图像不可能和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图像媲美, 毕竟哈勃是以可见光波段为主。

一波三折

尽管NASA于6月7日声称, 一个关于黑洞的探测项目——重力与极磁场小型探测器 (GEMS) 因预算超支而下马, 但紧接着提上日程的是, 13日采用低成本方式发射的Nu STAR高能X射线望远镜将继续对黑洞的探索。

殊不知, Nu STAR也曾差点被取消。2003年, NASA在征寻太空探测方案时, 接到小探测工程计划的36个方案, 其中就包括Nu STAR计划。经过两三年反复的选择衡量, NASA选定Nu STAR进行一年的可行性研究。2006年2月, 这个计划因为下一年度的科学预算被缩减而取消。所幸的是, 2007年9月2日, Nu STAR计划被重新启动, 并预期在2011年8月发射, 但因为一些原因而延期。

直到最近, NASA和轨道科学公司的合约确认要以该公司的飞马座XL于2012年发射Nu STAR。发射时间一再更改之后, 终于确定为6月13日, 发射地点选在瓜加林环礁。

此次发射采取的是空中发射方式, 这样比地面发射要大大节省燃料成本。Nu STAR探测器的观测之旅开始于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运营的L-1011“观星者”运载机。它由一枚“飞马座XL”空射火箭搭载, 火箭本身被悬挂在运载机的机腹下方。在发射前一小时, 运载机从位于太平洋中部的瓜加林环礁机场起飞, 太平洋时间13日上午9时, 空射火箭脱离运载机, 自由落体5秒后自动点火, 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启动, 随后将Nu STAR推入轨道。

本领超强

Nu STAR项目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开展。最初是加州理工学院发起, 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 负责管理。探测器本身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制造, 而其搭载的各种设备由加州理工、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劳伦斯利佛莫尔国家实验室以及丹麦技术大学等机构提供。

这颗探测器造价约1.7亿美元, 是美国低成本“小型探测器项目”的一部分, 是NASA小探测工程计划中的第11颗卫星 (SMEX-11) 。任务时长2年, 轨道高度550公里。

其前身是使用气球搭载的高能聚焦望远镜, 使用的仪器技术相当类似。望远镜类型近似锥形沃尔特一型望远镜 (掠射望远镜) 。观测的波段是来自天体的5ke V到80ke V (千电子伏) 之间的高能X射线, 尤其是核光谱。它是能量超过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和XMM-牛顿卫星所观测波段的第一颗直接摄影的太空X射线望远镜。

项目首席科学家、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菲奥娜·哈里森说, Nu STAR是第一颗专注于高能X射线的望远镜, 其影像清晰度比观测同光谱区的任何其他望远镜都要高至少10倍, 敏感度则提高至少100倍。

Nu STAR采用的独特技术包括一个33英尺 (约合10米) 长的桅杆, 在发射时它呈折叠状态安放。在大约7天时间内, 工程师们将指令这一桅杆逐渐展开, 从而帮助探测器准确定焦。其在轨道上会展开太阳能帆板给电池充电, 23天后即可开始科学探测工作。

锁定黑洞

Nu STAR主要的科学目标是深度探索质量超过太阳10亿倍的黑洞, 并了解粒子在活动星系核如何被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几, 以及研究超新星残骸以了解重元素如何在超新星中形成。探测器将使用独特的技术对宇宙中最高能级的X射线辐射展开观察。它的探测装置能穿透尘埃气体云, 发现我们银河系核心隐匿着的黑洞, 以及隐藏在其他遥远星系核心的黑洞。

哈里森说:“通过这个全新的高能X射线望远镜, 我们将看到 (宇宙中) 最热、最密和最具能量的物质, 以帮助我们找到那些最难以捉摸、最活跃的黑洞目标, 来理解宇宙的结构。”

NASA天体物理部门主管保罗·赫兹说:“借助这颗卫星所具备的前所未有的高空间和光谱分辨率, 我们将大大加深对电磁波的X射线波段的了解。这一项目也将对现有的大型空间观测望远镜, 如费米、钱德拉、哈勃和斯皮策望远镜的数据提供重要补充。”

除了黑洞和其他强大的喷流现象, Nu STAR还将对宇宙中其他许多高能天体展开观测, 包括超新星遗迹、致密恒星体 (如白矮星、中子星) 以及星系群。它将和NASA的其他大型空间望远镜协调进行, 包括同样工作于X射线波段的钱德拉望远镜, 后者的工作波段主要集中在低能X射线领域。这样的强强联合将帮助回答有关宇宙的一些最基本问题。Nu STAR还将对太阳大气开展观测, 尝试解答太阳的大气加热模式问题。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理论家史蒂夫·吉丁斯曾说:“可能探测黑洞的信息将导致一场革命, 意义和量子力学的出现一样深远。通过破译黑洞的信息, 人类可能会发现宇宙的另一边是怎样的。”

(中国科技网)

研究称人类从3亿年前鲨鱼进化而来

这张照片显示的是棘鱼属鱼类。科学家说, 它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

对一个追溯到2.9亿年前脑壳进行的再次分析显示, 棘鱼属是现代有颌类脊椎动物的早期成员。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5日消息, 科学家表示, 人类是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进化而来的。根据最新研究, 这种名为棘鱼属的原始鱼类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

对一个追溯到2.9亿年前的头骨进行的再次分析显示, 它是现代有颌类脊椎动物的早期成员, 这意味着颌口动物包括数万种健在的从鱼到鸟在内的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等。棘鱼属存在于最早的鲨鱼和硬骨鱼类开始各自进化前的时期, 这个血统最终延续到人类生命中。科学家已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发现棘鱼属化石。和其他棘鲨相比, 它相对较大, 足有1英尺 (约合0.3米) 长, 它们有鳃, 而不是牙齿, 长着一双大眼睛, 以浮游生物为食。

芝加哥大学生物学家迈克尔-科特斯教授表示:“证据表明, 棘鱼属是硬骨鱼类和鲨鱼的共同祖先。我们的研究显示, 最早的硬骨鱼类看起来更像鲨鱼。事实上, 鲨鱼物种就属于现代的有颌类脊椎动物。”包括今天的鲨鱼、鳐形目鱼和银鲛在内的软骨鱼类是从4.2亿多年前的硬骨鱼类分离出来的。但很少知道人类、双吻前口蝠鲼和大白鲨的共同祖先是什么。棘鱼约在2.5亿年前灭绝。

根据最早鲨鱼和硬骨鱼类样子的新资料, 研究人员再次分析了保存最完好的棘鱼属化石。科特斯说:“如果可能的话, 我们想深入研究棘鱼属脑壳, 因为它们能为解剖信息提供异常丰富的来源。它们要比鳞屑、牙齿或鳍脊好得多, 因为后者往往传递出一种令人疑惑的进化关系信号。”

这些研究人员结合最近对早期鲨鱼和硬骨鱼类头骨进行的扫描分析了这个化石样本, 对讲述有颌类脊椎动物历史的棘鱼属的重新评估结果感到吃惊。科特斯表示:“我们首次观察了棘鱼属头内部的情况, 同时把它里面的全部特征都描绘了出来。我们的研究越深入, 我们就发现它越像鲨鱼。”

这项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显示, 棘鱼以一个整体出现, 聚集在古代鲨鱼周围, 包含了深深根植于人类进化史的最早成员。对早期有颌类脊椎动物血统进行的再次分析将有助于古生物学家钻研更深层的奥秘, 其中包括这些古老物种是如何从无颌转变成有颌鱼类的。科特斯表示:“这将帮我们解答鲨鱼的原始面貌这一根本问题。至少, 它能帮我们将有颌类脊椎动物作为一个整体更好地分析它们的原始情形。”

资助这项研究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环境生物学家莫林-科尔尼说:“这项研究向我们展示了生命历史中进化过渡的重要性, 为我们了解早期脊椎动物进化期间发生的进化改变提供了一个新窗口。”

(中国科技网)

童话的国度创新的沃土

——看丹麦政府如何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这是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8字住宅” (摄于6月12日) , 该大楼是北欧国家中典型的环境友好型建筑。丹麦十分重视绿色能源的发展, 并在此领域处于领跑者地位。

“在海的远处, 水是那么蓝, 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 同时又是那么清, 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 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达到水面, 必须有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着一个地连起来才成。海底的人就住在这下面。”

这是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中的一段文字。绮丽的想象, 诗意的语言, 安徒生童话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耀眼明珠, 也使丹麦成为享誉全球的“童话王国”。

如今, 安徒生童话依然璀璨, 丹麦人还为本国的创新能力倍感自豪。根据欧盟公布的2011欧盟创新指数, 丹麦超过德、英、法而居欧盟27国第二位;英国智库列格坦研究所公布的2010年全球创新能力排行榜, 丹麦更是雄居全球首位。

是什么为丹麦的创新赢得如此盛誉?欧盟在创新指数的报告中指出, 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合作, 政府科研与企业的紧密结合, 是其成为创新领先者的主要因素。

企业, 是丹麦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受益者。

小企业大发明

2012年4月, 汽车业界全球知名的创新大奖“汽车卓越网络奖”在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揭晓, 一家名为“泰格技术公司”的丹麦企业赫然出现在获奖名单中。

“它是家什么企业?它在哪儿?”一个几乎无人知晓的名字, 引起德国汽车界的好奇。在丹麦, 人们对这个名字同样陌生。资料显示它成立于2010年, 来自丹麦中部名为海曾斯泰兹的一个小城。

泰格技术公司的负责人鲍恩两年前成立这家公司时, 甚至没有听说过这项大奖, 更想不到自己的公司会获此殊荣。

鲍恩在海曾斯泰兹经营一家只有10多名员工的生产电暖器件的公司, 对节能材料领域非常熟悉。受丹麦倡导绿色经济的影响, 鲍恩也想有所作为。他感到利用余热发电是提高能效的一个有效方法, 进行一番前期研究后, 他带着自己的想法找到了奥胡斯大学的能源材料中心。

鲍恩找对了地方。奥胡斯大学是丹麦著名学府, 也是丹麦政府重点扶植的创新基地之一。奥胡斯大学能源材料中心的经费来源于丹麦科技、创新和高教部下属的丹麦战略研究委员会, 它在研发的同时, 也对一些创新型中小企业进行资助。经过一番商谈后, 能源材料中心出资8万欧元, 与鲍恩共同建立了泰格技术公司, 专门开发热电转换材料。

有了能源材料中心的帮助, 鲍恩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更令他想不到的是, 不久, 他又得到“梅德韦斯特创新中心”的资助。“梅德韦斯特创新中心”是丹麦一家创新孵化器, 资金来自政府出资的丹麦技术和创新委员会。

钱并不是泰格技术公司受到的丹麦政府的唯一帮助。鲍恩还受到了政府资助的“资金辅导员”的专业指导, 也从政府资助的“创新网络”机构得到了专业性建议。

政府机构的帮助使泰格技术公司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初创时, 泰格技术公司只有“粉末材料”一种产品。现在, 它拥有两种产品、四项专利。公司因发明“热电转换器件”而获“汽车卓越网络奖”。这个长宽差不多5厘米、厚度半厘米的器件, 可以控制汽车利用排气管的热量发电, 不仅提高汽车能效, 还减少空气污染。

全方位的服务

在丹麦, 泰格技术公司成长道路不是特例, 丹麦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机制, 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研发是创新的基础。丹麦政府有丹麦技术和创新委员会、丹麦战略研究委员会这样的专门机构向企业提供技术和资助, 有绿色发展示范项目这样的企业研发专项基金。此外, 丹麦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部还成立了3个创新和研发战略平台, 22个创新网络或创新群, 为技术研发提供帮助。2012年, 丹麦政府研发支出超过20亿欧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丹麦政府成立了“丹麦青年企业家”研究所, 制定了加强博士生培养的政策, 设置了专门的工业博士培养资助项目。丹麦的大学、技术学校、成人高校和就业培训中心加强了对学生研发和创新技能的培养。此外, 政府还鼓励教育机构设置促进中心和加强与企业家的联系。

资金是企业创新的核心。丹麦技术和创新委员会设有专项资金, 用于创新孵化器建设。丹麦有众多公共机构为企业创新提供风险基金和创业基金, 如政府设立的创新孵化器、增长基金会、科技园等。这些机构的资助包括贷款、入股、投资, 或者提供等同于资助的办公场所、专门知识和研究设施等。从开始研发到商业化, 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每个阶段都有资金项目给予帮助。

专业知识是企业创新的保证。对想要创新的研发人员和小企业来说, 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钱, 金融、贸易、商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也经常使他们不知所措。丹麦知识产权和专利办公室、丹麦设计中心、投资者咨询服务局、研发和创新网络等公共机构, 以及地方政府的增长中心、商业服务中心, 随时为企业创新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政府全方位的帮助为丹麦创新型企业成长创造了优越环境。现在的丹麦, 不但有诺和集团这样的医药企业全球闻名, 有维斯塔斯这样的风电企业在业界举足轻重, 更有成百上千创新型企业像泰格技术公司一样, 在政府的帮助下, 或破茧欲出, 或茁壮成长。

创新拉近中丹的距离

4万多平方公里国土, 500多万国民, 丹麦深知自己不是全球知识经济的重镇, 支持丹麦企业关注国际研究成果和发展, 参与其他地区知识成果的创造, 是丹麦政府企业创新支持政策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支持企业参与研发和创新的国际合作, 丹麦外交部、食品农业渔业部及科学、创新和高等教育部等政府部门不但提供经费支持, 还设立专门机构提供专业帮助。丹麦外交部与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部合作更在海外设立丹麦创新中心, 为丹麦企业和研究机构进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及获得技术、风险投资和市场,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上海丹麦创新中心是丹麦在海外设立的四大创新中心之一。中心成立于2007年, 聚焦信息、清洁能源和生命科学三个主要领域, 为丹麦企业在中国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信息、市场及专业咨询服务。中心还为中国企业投资丹麦和中丹研究机构及高校的合作服务。

上海丹麦创新中心是丹麦政府重视与中国在创新领域合作的一个缩影。丹麦认为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全球第二的经济规模、高素质的科研队伍、高速增长的创新投入、巨大的市场, 是丹麦创新不可或缺的合作对象。为了促进与中国的创新合作, 丹麦政府科技创新部2008年制定了“中国战略”, 用于指导和启动新的创新项目, 推动高校、企业和机构与中国伙伴在创新领域的合作。

维持政府部门之间良好关系是丹麦支持企业在华发展政策的一部分。丹麦和中国1985年即签署了《中丹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2007年, 中国科技部万钢部长同丹麦科技创新大臣桑德在北京签署了新的中丹科技合作备忘录。中丹科技合作联委会已经举行了18次会议。政府间合作促进了中丹人才交流和机构交往, 推动了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大批合作项目, 中丹科技和创新合作成为中丹两国关系的重要组织部分。

丹麦政府在“中国战略”中指出:在未来几年中, 中丹两国必将在知识领域发展成为友好合作伙伴, 通过知识、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交流, 为增加两国社会财富奠定基础。“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中丹因创新而相知, 也将通过创新, 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科技网)

甘蔗两头都能甜

美用“绿色信用”破解新能源汽车推广难题

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西方国家走在研发与生产的前列。然而, 由于研发和生产成本的高昂等原因, 即便富裕的西方国家在推广时也遇到重重阻力。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美国采取了“绿色汽车信用”的举措, 让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厂商吃到了两头都甜的甘蔗, 也许这将为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带来福音。

汽车厂商的绿色生财之道

由美国加利福尼亚率先实施、其他11个州纷纷效仿的措施是, 在要求生产厂家逐年提高电动汽车销量份额的同时, 授予绿色汽车 (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 厂商一定数量的可通过市场交易的“绿色汽车信用”。因此, 新能源汽车厂商, 除了获得汽车销售收入之外, 又多了另一个生财之道——将它们多余的“绿色汽车信用”销售给那些急需的商家。

2011年, 全美电动汽车销量大幅攀升, 从2010年的不足500辆急剧增加到1.8万辆。在此背景下, 对一些汽车生产商来说, 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且方兴未艾的生财之道——出售“绿色汽车信用”。

为了更好地落实《空气清洁法案》的相关规定, 加州政府要求汽车厂商增加零排放汽车在本州的销售数量, 每个汽车厂商所销售的绿色汽车必须占总销售量的一定比例。对那些目前尚无法满足这一配额的汽车制造商来说, 就需要从新能源汽车厂商——“绿色汽车信用”剩余大户中购买适量的信用。作为零排量汽车的领跑者, 尼桑公司生产的聆凤纯电车汽车 (leaf) 目前在全美电动汽车销量居首, 并因此赚得了为数不少的信用额度。因此, 尼桑公司执行副总裁安蒂·帕尔玛不无得意地说:“很幸运, 由于拥有较多的‘绿色汽车信用’额度, 我们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也是该政策的受益者。该公司内部材料显示, 它已经卖给本田公司价值1300万美元的“绿色汽车信用”额度, 此外, 该公司还卖给另外至少一家未具名的汽车制造商相当数量的信用额度数量。

新能源汽车厂商是如何赚取“绿色汽车信用”呢?根据有关规定, 每一辆电动汽车的信用额度数量取决于续航范围和充电速度。每销售一辆能够允许在100公里范围内充电以及配备了标准充电设施的电动汽车, 如聆凤纯电车汽车或者福特公司生产的福克斯电动汽车, 就可以获得3个单位的信用额度;而每销售一辆续航距离远、充电速度更快的特斯拉跑车则可以获得多达7个信用额度。根据加州的《空气质量法案》, 未能获得 (或者购买) 足够信用额度的汽车制造商, 将会面临被罚款甚至被禁止在该州销售汽车的惩罚。

现在的市场行情是, 每一份额的“绿色汽车信用”额度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家避免数千美元的罚款。那么, 每一个单位的“绿色汽车信用”究竟价值几何呢?目前, 美国尚没有正规、统一的市场, 更多的只是买卖双方通过私下谈判的方式确定交易价格。据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业内人士指出, 每一单位信用额度的售价大约在5000美元到10000美元之间。据此计算, 特斯拉公司每销售一辆价值7万美元的最新款式Model S, 该公司还可以额外赚取至少售价为3.5万美元的信用额度。

新规定是福音也是负担

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负责执行零排量汽车项目的戴维·克勒格恩指出:“我们认为汽车生产商对信用额度的需求未来将进一步增长。”事实确实如此。加州当局要求, 2012年到2014年, 销售量在6万辆以上的汽车厂商, 每年销售零排放汽车的数量必须占其总销售量的2%。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硬性比例将逐步提高, 2025年该比例将提到15%。此外, 到2018年该规定的适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至年销售数量在2万辆以上的汽车厂商, 这意味着必须遵守该规定的汽车厂家多达12家。而这种规定对于那些绿色汽车制造商例如Tesla公司来说则是巨大的福音, 它们可以源源不断地赚取并出售“绿色汽车信用”。

更让绿色汽车生产商高兴的是, 纽约、新泽西和马萨诸塞州等其他11个州也效仿加州的类似规定, 因而其受益范围将远远扩大。政策制定者的远景规划是, 到2014年, 6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累计销售零排放汽车6万辆, 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售量将达到140万辆。现今占加州汽车销售量前几位的公司分别是丰田、本田、福特和通用公司, 这种执行规定对它们尤其是对丰田公司来说, 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它们必须设法妥善应对。

目前, 那些尚拥有多余“绿色汽车信用”的公司则是急于将其出售。因为根据有关规定, 3年之后, 凡是在2009年到2011年期间赚得的“绿色汽车信用”将失去其价值。但是2012年赚得的“绿色汽车信用”将不会失效, 这一规定旨在鼓励汽车厂商努力销售更多的绿色汽车。前加州空气质量工程师、现任Sierra Research分析师的詹姆斯·罗尤恩斯说:“问题的核心是, 消费者是否真正想要零排放汽车。虽然这种汽车的销量在不断增加, 但离政策制定者所要求的水平依然相差甚远。”

(中国科技网)

电脑替你“尝百草”

计算药物开发推动制药业进入高速路

多年来, 人们开发一种新药不是靠推测就是碰运气, 但随着计算机的应用, 人们能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发现新的药物标靶。过去要花十年时间十几亿美元来论证的药物, 利用模型模拟, 不仅能大大缩短时间, 而且能节省大量成本。

计算药物开发 (Computational drug discovery) 已逐渐成为学术研究中心和制药业的一个热门话题。美国得克萨斯大学 (UT) 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小组主席钱德拉吉特·巴加伊20年前就进入了这一领域, 他经常和制药业的人谈起该领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计算药物筛选这一领域, 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合作, 生物物理学家、生物化学家、合成化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坐到了一起, 共同看到了下一步该做什么。”

新药开发成本转移

最近研究显示, 投在药物开发阶段的成本和时间正在向市场开发阶段转移, 每10亿美元的成本投入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药物批准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这表明人们需要更快、更廉价的方法。“计算机是加速药物设计开发的有效途径。”巴加伊说。

要开发一种突破性新药, 最初是从分析病毒、细菌或导致疾病的基因变异开始。第一步是描述分子结构特征, 这是药物开发的重要部分。因为两个分子能否互补, 也就是它们匹配在一起的适合程度, 是一种药物能否有效的主要因素。这一步做得好的话, 就能帮助人们理解、识别并测试它和病毒之间可能的连接位点。

现有技术, 比如先用X光照射, 再用电子显微镜以接近自然的方式生成相关分子的纳米结构, 获得的这种显微图像会有很多斑点, 必须经过大量处理才能用。要得到一个分子结构的三维模型, 大约要处理10万幅图像, 再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行。

模拟算法提高预测精确性

在多年的职业研究中, 巴加伊和同事系统分析了药物开发过程的每一步。他们利用得克萨斯大学先进计算中心 (TACC) 的高性能平行处理超级计算机, 运行生物物理学算法程序, 将模型、模拟、分析整个过程形象化地结合起来, 使计算药物开发的速度和算法精确性都大大提高。

利用模型算法和图像重建, 巴加伊的研究小组能建立一个改良的三维模型, 不仅能获得表面信息, 还能获得它的内部信息。目前, 他们能识别出分子的二级结构, 如单个侧链, 这是从分子中央主干上垂下来的关键分支, 这要求能精确预测分子之间的化学键。

他们曾于今年2月在《结构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证明了用他们的算法和单粒子超低温冷冻电子显微镜的数据信息, 能重建精细的三维图像, 以较粗分辨率和中等分辨率探测到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

“如果模拟时不能得到全部信息, 很可能得到错误的答案, 预测就会失败, 也就无从解决下一步问题。”巴加伊说。

一旦目标分子的结构确定下来, 还必须对各种可能的药物复合物进行测试, 看其中有没有能匹配病毒结合位点的。巴加伊小组正在研究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他们的目标是找到能结合病毒表面特殊位点的分子, 一旦该位点被结合, 就会向病毒发出“已经到达目的地”的信号。这跟病毒把自身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不同, 将来的药物会诱导病毒把它们的遗传物质放到细胞外的某种媒介上, 不再对细胞造成伤害。

搜索算法让分子迅速配对

总的来说, 未来药物开发的关键在于怎样去发现药物分子, 让它们能和细菌或病毒的标靶区域匹配并结合。

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了搜索引擎, 比如“谷歌”。研究小组把这一理念用到了筛选药物标靶上, 能根据两个分子结合时所需的能量和生化动力学指标, 按顺序生成标靶列表, 如此一来, 那些最有结合可能的化合物分子就显现了。他们把那些排在最高级的分子形象化地构建出来, 分析筛选之后, 再用模拟算法进一步改良。

此外, 研究人员还必须严格避免标靶复合物跟其他活跃生物分子结合, 这将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即使这种结合的可能性极小, 潜在危害也大得吓人。不过拿到计算机上用算法来筛选的话, 这一问题立刻迎刃而解。

巴加伊小组用TACC的每一个计算系统都进行了测试, 用它们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利用了基于CPU (中央处理器) 和GPU (图形处理器) 的两种算法, 通过不同的过程来绘制不同的结构, 加速计算过程, 不仅大大提高了药物模型的分辨率和精确性, 也使分子匹配的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前用几个月时间处理的问题, 现在只要几天就能完成。”巴加伊说。

计算药物开发潜在地改变了药物开发过程。得克萨斯大学计算工程与科学 (ICES) 研究院院长汀斯利·奥登说, 设计、表现、递送药物的核心机制极为复杂, 这些研究工作的突破在于用计算机来模拟这些核心机制, 同时也为计算机模型与模拟、高性能计算、计算机可视化等现代化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

(中国科技网)

火星陨石坑发现新沉积物或为古老地下水库痕迹

其中一个陨石坑尤其展示了沉积物的黑色痕迹。科学家认为, 这些沉积物先是和一个古老地下水库的水融为一体, 然后受到咆哮的火星风的侵蚀。

北京时间6月12日消息, 火星上的紧挨着的两个陨石坑显示, 这颗红色星球在它的历史中经历了严重的气候变化。其中一个陨石坑留有沉积物的黑色痕迹。科学家认为, 这些沉积物先是和一个古老地下“水库”的水融为一体, 然后受到咆哮的火星风的侵蚀。

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号探测器的这一发现使科学家意识到火星曾是一颗十分活跃的星球, 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毫无生机的面貌存在很大不同。这种古老的“气候变化”使火星从一颗可能适合生命生存的潮湿星球变成一颗布满灰尘的风蚀星球。我们今天看到的火星面貌或许是由这颗行星旋转的轴线发生变化造成的。科学家认为, 类似力量影响了地球冰河时代的循环周期。

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号探测器的这个发现使科学家意识到火星曾是一颗十分活跃的星球, 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毫无生机的面貌存在很大不同。

2011年6月19日, 火星快车号探测器用高分辨率立体相机瞄准火星的阿拉比亚陆地平原地区, 拍下了丹尼尔森和考洛乔陨石坑的照片。丹尼尔森陨石坑以已故的乔治-E-丹尼尔森命名, 直径有40英里 (约合64公里) 。他对应用于火星的许多航天器相机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考洛乔陨石坑位于照片中心位置, 较小, 直径约20英里 (约合32公里) 。

和阿拉比亚陆地平原地区的许多陨石坑一样, 丹尼尔森陨石坑充满层状沉积物。在这种情况下, 这些沉积物随着时间推移遭到严重侵蚀。这个陨石坑内以被称为风蚀土脊的层状孤峰为主。风蚀土脊是一些流线型小山, 是基岩或风中携带的粗糙灰尘和沙粒混合而成的固结或半固结物质经风蚀形成的。地球上的沙漠地区也有这种地形, 而在北非、中亚和美国亚利桑那州尤为明显。

就丹尼尔森陨石坑来说, 科学家认为沉积物先是受到地下深处一个古老地下“水库”的水的浸泡, 然后受到风的侵蚀。

(中国科技网)

把“绿色电站”搬回家

美开发出小规模高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研究人员采用的微通道设计工艺

风力发电没有条件, 太阳能电池效率太低, 燃油发电机太不环保……如果这些能源都无法满足你的需求,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 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 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日前开发出一种高效率的小规模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能源转化效率可达57%, 其试验系统可产生2千瓦的电力, 非常适合家庭使用。加之其高效环保的优势, 有望让每家都拥有一个“发电站”成为现实。

什么是SOFC

在了解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之前, 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是燃料电池。从外观上看起来, 燃料电池就像是一个蓄电池, 有阴极、阳极也有电解质。但它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蓄电池是一个储电装置, 燃料电池是一个发电装置, 它能够让具有可燃性的燃料与氧反应产生电。因此只要有持续的燃料供应, 燃料电池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电力。

燃料电池最大的优势是高效和环境友好。目前普通燃油发电机只能把18%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如果是汽车发动机, 其最终转化率还不足15%。相比之下, 不少燃料电池都可以实现30%到50%的转化率。高效率意味着燃料电池能够在消耗更少燃料、产生更少污染的情况下, 产生与传统发电厂相同的电量。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新一代燃料电池, 能够在高温下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无论是氧气、沼气、氢气还是柴油、汽油, 都可以作为其发电的燃料。与其他燃料电池相比,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还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能量转换效率高、全固态、模块化组装、零污染等优点。

着眼于小放眼于大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 能够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到目前为止, 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能产生1兆瓦或更多电力的、可取代传统发电站的较大系统的研究上, 以期产生突破性的成果。为何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非要剑走偏锋, 将注意力集中在小系统的研发上呢?

该实验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首席工程师文森特·斯普瑞克解释说:“因为小系统也有优势, 有时候甚至还能胜过大系统。”家庭和社区用户就是这样一个实例:如果安置大型系统, 其产生的电力将超过附近地区的耗电量, 如此一来就必须通过输电线路将其输送到其他地方。而这一过程必然会造成一些电力的损耗。另一方面, 小系统更加轻便灵活, 安装位置可以更靠近用户, 输送成本和损耗会更低, 如果需要的话还能将其集成起来形成更大的系统。

为此,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设想, 这个小型发电系统既要在效率上超过50%, 又要在需要时能够轻松扩展进行分布式发电。

两项创新解难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让小型系统产生接近甚至高于大型系统的效率, 研究人员采用了两项名为微通道和燃料循环的工艺。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由陶瓷材料制成, 分为正极、负极和电解液三个层次。工作时, 经过压缩的空气预热后首先被泵入作为负极的外层, 空气中的氧气会变成带负电荷的超氧阴离子。而后负极和内部的电解质层相接, 氧离子穿过电解液达到正极层, 在那里氧离子与燃料发生反应产生电及副产品蒸汽和二氧化碳。

但此前的方法是让蒸汽直接暴露于燃料电池之中, 这会导致燃料电池中的陶瓷层受热不均甚至损坏。新研究中, 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微通道技术, 让蒸汽从外部完成和燃料电池的初步反应, 不但减少了电池的损坏, 还增加了反应的表面积, 提高了反应效率。通过该技术, 反应过程中的余热和废气也能重新得到利用, 又进一步减少了燃料的消耗。

实验显示, 经过优化后的系统在2.2千瓦时、1.7千瓦时的效率分别可以达到48.2%和56.6%。研究小组预计, 只需再进行几个小的调整, 他们还能将系统效能提高到60%。这不但高于内燃机15%的效率, 也远高于同等体积的其他燃料电池30%到50%的效率。他们制造的单个试验系统已能产生2千瓦的电力, 这与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的耗电量大体相当。经过扩展后, 该系统还能升级到100千瓦至250千瓦之间, 能够满足50个至100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需求。

斯普瑞克对这一结果十分满意。他说:“虽然这种小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成本较高, 目前还无法大规模推广, 但这项工作向人们证实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 说明在增加发电量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不是痴心妄想。”他希望这项技术能尽快在单个家庭或公司获得应用。

相关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电源》上。

(中国科技网)

“微妙曲面镜”让司机后视无盲点

中国科技网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 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数学系教授安德鲁·希克斯博士发明了一种新型广角大幅“微妙曲面镜”, 可作为机动车的后视镜消除危险的“盲点”, 以最小的失真极大扩展司机的视野。该技术已于5月获得了美国专利。

传统的平面镜可帮助司机在驾驶时与后车保持适当的距离, 但这是基于一个非常狭窄的视角, 因此存在司机通过车侧面的或后面的视镜都看不到的盲点。而使镜子弯曲就可以具有一个更宽广的视野, 很容易做到无盲区, 但是会出现视物扭曲变形, 对象显得小且远。

一般司机的平面侧镜角度是15度至17度, 而这种新型镜子作为外后视镜有一个约45度的角度。其不同于简单的曲面镜会压扁所感观对象的形状, 使直线出现弯曲, 在这种镜子中, 形状和直线在视觉上的扭曲几乎检测不到。

希克斯使用一种数学运算方法设计镜面, 精确地控制由弯曲镜子反射出的光线角度。他说:“试想一下, 镜子的表面有许多较小的转向不同角度的镜面, 如同一个迪斯科球面。这种算法是一组运算操纵每一个迪斯科球面镜片的方向, 使每扇镜面的反射光线汇集所显示的场景对司机而言更宽广, 而不至于太扭曲。”希克斯在2008年曾在《光学快报》上第一次描述过用于开发这种镜子的方法。

美国规定, 汽车在装配线上必须在驾驶员一侧安装平面镜。而曲面的反射镜则安装在乘客一侧的后视镜上, 并且要求“镜中的物体比其显示的要更靠近些”, 因此这种新型的后视镜还不能很快被安装在销售的新车上。不过, 其可以在二级市场上生产和销售, 司机和机械师可以购买后安装在汽车上。在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不允许新车上有稍微弯曲的镜子。希克斯的发明已经引起了一些投资者和制造商的兴趣, 他们有意寻求机会取得生产许可证, 大量生产这种镜子。

(中国科技网)

蜗牛能变成“活电池”!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 人们可能对花园里的蜗牛并不抱太多的期望, 但事实上这些小家伙却能成为“活电池”!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埃维耿尼-卡兹 (Evgeny Katz) 和他带领的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地将一个生物燃料电池植入一个蜗牛体内, 使它在生命残留的几个月里产生电能。

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一个生物燃料电池植入一个蜗牛体内, 使它在生命残留的几个月里产生电能

在这段独特视频中, 人们可以观看蜗牛如何转变成为一个发电机。穿过蜗牛壳的裂缝, 涂有酶的电极插入蜗牛的身体中, 蜗牛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氧气将变成燃料产生电能, 连接电极的另一端连接至一个外部电路。

研究人员实验视频演示了这个“发电蜗牛”, 这个活电池能够产生7毫瓦电能。虽然电能输出量会快速减少, 但喂养蜗牛可以短时间内恢复“供电”, 或者让蜗牛休息半小时便能实现再充电。

未来活电池蜗牛和其它小型动物有望为环境传感器等小型装置提供动力, 卡兹和研究小组目前正着眼于研究生物医学应用。一种类似的系统可用于人体, 为植入体内的起搏器等装置提供动力, 从而摆脱对有限使用寿命电池的依赖。卡兹说:“下一步将使用植入生物电极模拟人体血流的实验, 这将完成一个模型流体系统。”

未来科学家还可以远程控制飞蛾, 在其飞行过程中观测其它途经的飞蛾, 并帮助跟踪气味。

(中国科技网)

成年大猩猩会“婴儿语”与猩猩宝宝沟通

腾讯科技讯 (Everett/编译) 据国外媒体报道,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 科学家发现大猩猩使用“婴儿式口吻”与小猩猩交流, 这是在除了人类之外的灵长类动物中观察到的罕见现象, 这个发现有助于科学家们进一步了解早期人类是如何进行沟通和进化的。研究人员还观察到成年大猩猩通过非语言性的手势进行信息的交流, 根据负责本项研究的科学家伊娃玛丽亚 (Eva Maria Luef) 介绍:“我注意到如果一只成年大猩猩与一只小猩猩进行交流时, 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

科学家在对大猩猩的研究中发现“亲情手势”

对于小猩猩而言, 成年大猩猩通常使用触摸以及重复的手势来与它们沟通, 比如触摸婴儿猩猩的下颚, 而且当它们与自己的同龄人交流时, 也会频繁地使用这样的手势。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系的科学家伊娃玛丽亚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认为这是一种亲情式手势, 表明在大猩猩的交流过程中, 还存在类似人类的亲情“语言”。本项研究发现在六月份出版的《美国灵长类动物学》期刊上。

人类情感交流中出现的亲情式语言或者与婴儿进行沟通时用到的话语广泛存在于我们成年人与婴幼儿之间, 无论是何种肤色、何种语言的人, 当他们与婴儿进行沟通交流时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 比如提高自己平时说话的音调, 或者打闹、唱歌等。但是目前为止科学家只在猕猴中观察到“婴儿式的口吻”进行亲情交流, 这同时也是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第一个发现有此类现象的物种。

在2011年, 伊娃玛丽亚与本项研究的另一位研究人员卡特娅 (Katja Liebal) 一起在两个动物园中记录了大猩猩活动的视频, 其中包括位于德国的莱比锡城 (Leipzig) 动物园和位于英国的豪利特野生动物园。研究小组共观察统计了24只大猩猩, 将他们分为四个年龄组, 分别为婴儿组、少年组、准成年组以及成年组。科学家通过对猩猩生活的详细观察, 了解到它们的行为特点, 并记录了在交流开始到结束过程中肢体各部分的动作, 比如头部、四肢以及身体姿势等, 结果发现身体姿势在交流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家们通过分析视频片段, 区分出每只大猩猩的肢体信号。研究小组发现在三个成年小组中的大猩猩更频繁地抚摸婴儿猩猩, 研究人员推测可能大猩猩与婴儿猩猩之间可通过触摸进行交流。当成年猩猩在不断触摸婴儿猩猩后, 就会记住后者喜欢的手势。但是伊娃玛丽亚认为目前还不确定为什么成年猩猩会用重复性的手势进行沟通, 也许成年大猩猩认为如果手势进行了重复, 可以让婴儿猩猩更好地理解。

对大猩猩的研究是否能发现人类进化的奥秘呢?根据致力于研究大猩猩交流的费舍尔科研中心主任史蒂夫·罗斯 (Steve Ross) 介绍:“对大猩猩行为视频的研究发现, 可能为灵长类动物学家找到了相关证据, 因为这种现象在此前也可能被观察到, 但并没有相关视频证据证实。”

科学家们发现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婴儿对外界沟通交流是个被动的过程, 与人类的婴儿不同, 后者更喜欢积极地与外界进行交流。因此罗斯认为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进化中人类的学习能力的产生过程, 而非语言性的肢体信息交流常常在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中被忽视, 相比之下, 对人类本身的研究项目却加入了对语言和非语言性肢体姿势的探索。

(中国科技网)

罕见漏斗状龙卷风席卷威尼斯掀翻房顶

据外媒12日报道, 罕见漏斗状龙卷风本周二席卷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不少民众用镜头记录下壮观景象。

据报道, 龙卷风席卷威尼斯的一个咸水湖, 将附近12座房屋的房顶掀起, 水城中还有不少帆船遭到毁坏, 临近岛屿的许多大树也被连根拔起。但目前未造成人员伤亡。

威尼斯现罕见漏斗状龙卷风

龙卷风袭击威尼斯一咸水湖

(中国科技网)

水下机器人探秘墨西哥湾19世纪遇难沉船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25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科学家用水下机器人和摄像机在墨西哥湾发现一艘具有200年历史的遇难船。支持者们在网上密切关注了整个过程。科学家说, 这艘木船除覆盖铜的船体外几乎全都烂掉了, 但它的残骸上散落着陶瓷盘、玻璃瓶和数箱步枪等物品。

发现:一艘具有历史意义木船的一大特点是覆盖着铜的部分船体还很完整。在墨西哥湾发现的这艘古船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初。

数千名观众:科学家用一部水下机器人发现这艘19世纪的遇难船, 他们向陆上的数千名观众直播了整个过程。这张照片展示了残骸上的部分陶瓷盘和玻璃瓶。

未受外界影响:在船体中发现的这些人工制品在密西西比河中沉寂了很久, 其中一大部分是从这条河厚厚的沉积物中找到的。

政府海洋考古学家杰克-艾利恩博士表示:“残骸内部和周边到处都是人工制品。根据船体铜套来判断, 这艘船应该出现在19世纪中期初。我们发现一些可以确定年代的物品, 像一类在1800到1830年间十分流行的陶瓷盘和大量玻璃瓶等。我们还在船上找到一个罕见的火炉, 这在世界上早已发现过, 但为数很少。这艘19世纪的木船是第二次在墨西哥湾发现的遇难船。”

战斗:科学家不仅发现了玻璃瓶和陶瓷盘, 还看到一些大炮和数箱步枪, 这使他们猜测这是一艘战船。

船锚:这艘船的锚躺在海底已很多年, 旁边散落着几个瓶子。海洋生物在船锚上安了家。

时间框架:这艘船在这个地区沉没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是“1812年战争”, 它引发了后来的得克萨斯革命和美国墨西哥战争。这张照片展示了类似滴漏的物品。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进行了为期56天的探索计划, 并在网上通过视频和航海日记向公众直播了全过程。他们共发现4艘遇难船, 墨西哥湾的19世纪木船只是其中之一。这个航海计划已于4月29日结束。这艘19世纪木船是被发现的4艘船中唯一一艘以前并不知道的遇难船。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一位科学家说, 它是这次探索计划中最具历史意义的发现。

壳牌石油公司2011年展开一项油气勘查任务。途中, 科学家发现一个神秘的声纳信号, 随后开始对探索以前未知的地点感兴趣。美国海洋能源管理局要求壳牌石油公司的调查研究在批准油气勘探前进行。

4月26日, 包括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在内的2000人在陆地上收看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遥控名为“迷你大力神”的水下机器人进行探索的过程。他们还通过在线直播向支持者们播放了这一发现。

(中国科技网)

艺术家设计临终关怀机器人轻抚患者

最后一刻:这种机器人轻轻前后摇摆着手臂, 模仿一种令人放松的轻抚。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3日消息,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时刻:你正躺在一家无菌医院的病床上, 留在人世的时间所剩无几, 呼吸微弱, 奄奄一息。一部光滑的白色机器人开始用一种摆锯式运动轻轻按摩你的手臂, 然后用一种金属般的声音说:“我是临终关怀机器人。我来帮你, 指引你走完地球上的最后一程。对不起, 你的家人和朋友现在未能守在你身边, 但不要害怕。我在这里安慰你。你不并不孤单, 你和我在一起。你的家人和朋友非常爱你。他们会在你走后永远记住你。”

没有替代品, 却比独自等死好得多?来自美国罗德岛的设计师陈丹设计了这个计划, 目的是就伦理、人性和机器人用于照顾患者的潜在角色等问题提出疑问。

最终结局:患者不知不觉走完最后的生命时光, 这种机器人提供充满深情的安慰话语。

这是一种比独自等待死亡更好的方法?还是会令人毛骨悚然?临终前听到这类安慰话, 或只是收到一部没有思考能力的程序化机器人作出的预制反应, 这是你需要的感情吗?迄今为止, 还没有这样一张真正的医院病床, 也没有这样一名真正的患者。艺术家兼设计师陈丹 (Dan Chen音译) 提出这些问题, 设计了这个计划, 以便研究我们对机器人亲密行为的反应。

毕业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工程师、艺术家兼设计师陈丹表示:“这种设计表明了生活的残酷性以及人在社会关系上的缺乏。另一方面, 这种机器人或许成为值得你信任或依赖的朋友。它的所作所为能达到‘安慰剂效果’。”

陈丹毕业于“数字+媒体”专业, 写了题为《文件、保存与亲密行为关系》的硕士学位论文, 探索他称之为“机器人亲密技术”的新领域。他还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爱人机器, 例如一部“拥抱机器人”和一部能发出喉音的机器等。

最后一刻机器人是一种装有软垫的爱抚手臂, 用一种事先录制好的声音向垂死患者提供支持和安慰。在美国罗德岛布朗大学科学中心, 一个名为“临终关怀医院”的交互式装置艺术品展览会展出了这种新型机器人。

只要患者躺下, 这种装置就会被激活。发光二极管屏显示“发现生命终止”几个字。此时此刻, 医生就会离开房间, 让患者独自留在里面。陈丹表示, 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出现“发现生命终止”字样时, 机器人手臂就开始做前后移动的爱抚动作, 这种动作被认为是一种安慰姿势。他说:“这常使参观者对安慰和不适产生一种矛盾感觉。我设计这种装置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发争论, 让人提出问题。垂死或许是人类生命中最脆弱的时刻, 患者都想从人类关系中得到安慰。在这次装置艺术品展览会中, 机器人取代了人, 向患者说一些安慰话。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探讨人性以外的亲密质量。”

这不过是个艺术项目。但数十年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谁又知道机器人将我们带向何方呢。

(中国科技网)

美学生研制军用爬墙机器人可上爬近30米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5日消息, 美国犹他州大学的学生利用家用真空吸尘器制造出一款爬墙机器人, 能够在不借助绳索情况下在玻璃、砖块或者岩石等任何垂直表面爬行90英尺 (约合27米) 。这款机器人名为“Ascending Aggies”, 可以像背包一样背在身上。

Ascending Aggies项目组由15人构成, 负责人是史蒂夫-汉森博士。研制这款机器人旨在满足美国空军的一项请求。空军方面希望科学家研制出一款装备, 让士兵能够在不使用抓升钩的情况下在高墙上攀爬。Ascending Aggies原型打动了军方领导人, 项目组随后获得10万美元资金, 继续进行研发。

美国犹他州大学的学生研制的爬墙机器人Ascending Aggies, 利用家用真空吸尘器制成

这款机器人可以像背包一样背在身上, 能够在不借助绳索情况下在玻璃、砖块或者岩石等任何垂直表面爬行90英尺 (约合27米)

Ascending Aggies由电池驱动, 电池提供的电量可以让这款机器人工作半个小时, 足以让士兵翻过墙壁。在研制Ascending Aggies过程中, 汉森等人首先要研发出一项技术, 允许机器人能够抓住任何垂直表面。最后, 他们研制出个人真空辅助攀爬器 (以下简称PVAC) 。这个攀爬器由两个吸垫构成, 所用部件来自于家用真空吸尘器。吸垫形成一个气密环境, 压在垂直表面上时利用真空吸力牢牢吸住表面。

Ascending Aggies原型打动了军方领导人, 项目组随后获得10万美元资金, 继续进行研发

Ascending Aggies项目组将对这款机器人进行改进, 减少体积、重量和噪音

Ascending Aggies无需用手操作, 允许士兵在攀爬时使用武器或者其他装备, 同时不会从墙上坠落。汉森在接受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采访时表示:“这一设计的优势在于, 在使用PVAC攀爬墙壁时, 士兵能够腾出手来, 使用武器或者其他装备。”

不过, Ascending Aggies也存在缺陷, 那就是噪音, 导致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性荡然无存。接下来, 犹他州大学研究小组将解决这个问题。汉森说:“如果是在白天的城市环境下,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果是在夜间执行秘密行动, 情况就不一样了。在研制新版Ascending Aggies时, 我们将研发或者采用现有技术, 降低或者消除真空装置和马达的噪音。”此外, 工程师还希望进行其他改进, 减少Ascending Aggies的体积和重量。

(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发现罕见矩形星系酷似钻石

科学家发现的罕见矩形星系, 酷似一颗璀璨耀眼的钻石

这个怪异的星系是在一个由250个星系构成的星系群内发现的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3日消息, 在对一个由250个星系构成的星系群进行观测时, 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一个形状罕见的星系。这个星系距地球7000万光年, 呈长方形, 酷似一颗璀璨耀眼的钻石。

罕见的矩形星系, 距地球7000万光年

一个盘状星系。盘状是星系的典型形状

斯维本科技大学副教授阿里斯特-格雷厄姆表示:“在我们周围的宇宙, 绝大多数星系都呈3种主要形状中的一种, 即球形、盘形和不规则形状。长方形星系非常罕见。发现这种星系时, 你会忍不住发笑, 因为这种星系不应该存在或者你不认为会存在这种星系。它就像是不稳定的比萨斜塔或者一种新发现的奇异物种,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在挑战自然法则。”

在对日本昴星团为斯维本科技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李-斯皮勒博士拍摄的宽视场照片进行分析时, 科学家发现了矩形星系。当时, 斯皮勒博士正在寻找其他天体。不过, 一些天文学家认为这个星系的外形不可能是矩形。它的外形可能类似于一个侧向的膨胀盘子, 好似一个短圆柱。夏威夷凯克望远镜的观测发现支持了这种推测。根据这架望远镜的观测发现, 这个星系的中央存在

一个快速旋转的侧向薄盘, 旋转速度超过每小时10万公里。

研究论文合著者、斯维本科技大学教授邓肯-福布斯表示:“一种可能性是, 这个星系在两个螺旋星系撞击后形成。两个螺旋星系的恒星被抛射进大轨道, 形成酷似祖母绿切割后的形状, 气体沉入中部的平面, 形成新恒星和我们观察到的盘状结构。”这个星系的独特外形部分与方向有关。通过对这个星系进行研究, 天文学家能够获得有用信息, 有助于对其他星系进行建模。

外部的盒子形状让人不免联想到不产生新恒星的星系合并模拟, 盘状结构则与形成新恒星的合并模拟具有可比性。格雷厄姆说:“将这一发现与此前进行模拟时获得的发现结合在一起,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星系的演化。这种酷似祖母绿切割后形状的星系很难发现,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处于类似矮星系的状态, 恒星数量只有银河系的1/50, 与银河系之间的距离相当于700个银河系首尾相连在一起。大约30亿年后, 盘状银河系将与同样呈盘状的仙女座星系发生相撞, 如果撞击方向刚刚好, 我们可能变成一个矩形星系的居民。”

(中国科技网)

宇航员模拟登陆小行星真实版海底两万里

与经典影片《海底两万里》类似, 或许你还不知道目前真有一群人生活在海底, 他们是未来准备登陆小行星的宇航员。

根据介绍, 目前在佛罗里达海域附近的NEEMO岛海底, 正生活着一些宇航员, 这是美国宇航局对未来登陆小行星的一次测试, 宇航员们需要再水中行走, 寻找在小行星中工作的感觉。而在未来的十年内, 人类或许就将登陆小行星。

NASA正在海底测试登陆小行星数据

研究人员表示, 这次小行星任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时间在一个月左右, 主要未来演练如何在小行星表面着陆、如何移动以及如何收集更多的数据。一个月后宇航员们将会回到地面。

NASA正在海底测试登陆小行星数据

来自英国的宇航员蒂姆 (Tim) 表示:“这是很好的太空模拟, 我们利于信号与家人连线甚至都有延迟, 这和太空的环境很像, 我想对我们熟悉太空中的工作很有好处。”

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曾表示过, 2025年将实现登陆小行星的目标。目前NASA已经开始准备, 科学家表示与月球相比, 小行星会更小, 找出一个合理的行走方式以及太空车辆的重力测试都很重要。

登录小行星对于人类未来有重要意义, 此前科学网 (kexue.com) 也做出过报道, 著名导演卡梅隆投资了太空资源公司, 希望可以在小行星上进行开采, 科学家也做出了预测, 太阳系一颗小行星——“241日尔曼尼亚”的矿产价值可高达95.8万亿美元, 这相当于全球一年GDP总额。

3.新闻高科技 篇三

今年年初媒体上出现了可以让人身临其境的新闻 (Immersive Journalism) ,新闻与高科技的结合,有如电玩把游戏者带进虚拟现场一样,与电玩不同的是自己可以亲身“进入”虚拟现场任意行走,以不同角度观看当时事件发生的情况。体验这类新闻要戴上头镜进入虚拟境内,所看到的场地、人物与实际发生的情况相似,人物的对话则用实际现场的录音。洛杉矶南加州大学新闻学院还为一则新闻实做了一段《饥饿洛杉矶》(Hunger in LA),看过的人都表示虽然知道是模拟的,但仍然感到相当震撼。

这类的大制作,花费时间与人力非一般新闻媒体所能负担,且不适于时效性强的新闻,使用的人也要特殊装备,新闻媒体即使有技术人力,也仅能偶而为之。但Oculus Rift这种200~400美元的眼镜能够把人带进虚拟现实的空间。Google的手机广告牌用硬纸板做的一个盒子,把手机放在里面,在眼睛的位置挖两个小洞,装上两个小镜片,然后下载虚拟现实的APP观看,盒子只要几十美元,也可以自己做。

虚拟实镜成了新的热门话题,除了Oculus Rift和Google,微软也宣布发布Windows 10的同时也推出全像镜片HoloLens,三星日前也推出199美元的头镜Gear VR,这些头镜大同小异,基本功能都是把平面、静态的电子画面转换成立体与动态,观看起来有实体感,甚至自己也置入虚拟境内。有市场观察家比喻,现在虚拟现实有如100年前汽车刚开始流行,言下之意会成为电子影像的普遍展示方式。

知名的法国《ELLE》时装杂志在伦敦举办时装秀,负责发行的Hearst媒体集团,特别制作虚拟现实画面现场转播,传送给Topshop百货公司,让顾客戴上Oculus Rift头镜,观赏身临其境的时装表演。国际万豪酒店(Marriott)也考虑在客房、会议厅安装Oculus Rift视听观赏设备。加拿大旅游局也投资制作Oculus Rift影片,吸引北美与欧洲的游客。敏感的广告业自然更不置身局外,只是制作费过高,除了极少数还在观望,等待价格下降时机。

虚拟现实从实验室的少数玩家,跳进了大众消费市场,让大家看到更具娱乐性、更集中注意力、花耗更长时间的影视,消费者的行为或因此改变。那新闻媒体要怎么反应?只是昙花一现不会长久,还是跟着科技脚步踏入,正是业界讨论的课题。

身临其境确实可增加震撼的体验,但以目前的情况,除了极少数媒体集团,绝大多数的新闻媒体都没有财力与技术制作类似《饥饿洛杉矶》的影视,尤其需用大批人力、长时间制作,仅供少数人使用,不合经济效益。

但制作较低层次的虚拟现实新闻报道,即使不考虑财力与技术,新闻媒体仍有两大顾虑:一是视听的逼真可能转移焦点,淡化新闻的原意;二是这类高层级的视听会快速降低文字的使用份量,让会用文字的魅力边缘化。

Google用眼镜看手机,价格便宜、制作相对简单,估计会有各种APP出现,尤其是旅游、娱乐、教育、体育,更适合虚拟现实的展示。现在也许为时尚早,但新闻媒体不妨从这里着手实验,拍摄立体影视,利用Google制作技术制成APP在手机观看,虚拟现实不容易形容,只有亲身体验才知道。

4.大学生科技节新闻稿 篇四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张佳星)“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可以揭开百亿光年外的浩瀚宇宙的奥秘,台湾来的同学们也可以去贵州感受一下。”7月23日,2018台湾大学生大陆科技园区夏季见习活动开营,从事科技工作的政策制定者、传播者、企业家等多位专家为40多名来自台湾台北大学、辅仁大学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故事分享。

“陕西周至是猕猴桃的故乡,但是我们的猕猴桃肯定卖不过新西兰。大陆很多东西都不缺,但是我们的第一产业需要品牌建设。”北京志起未来咨询集团创始人李志起从与台湾企业合作的角度向大学生们介绍了目前的产业缺口可能带来的就业需求。见习营活动在加强和深化海峡两岸青年学子传统文化和科技交流,推动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促进两岸科技与文化创新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5.科技乒乓球赛新闻稿 篇五

乒乓球赛新闻稿

明媚的阳光,轻柔的风,柳条抽了新绿,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在经过精心的策划,湖南科技职业软件学院2011年第二届研究生乒乓球赛于4月27日下午5点在学校软件大楼门前正式拉开战幕。

在赛场上,你可以触摸到跳跃的青春音符,感受到燃烧的激情,体会到四射的光芒。无论是预赛还是决赛,各位选手都试图通过严密的防守、迅速的反击来扩大战果。比赛高潮迭起,一个个漂亮的杀球引来阵阵叫好和掌声。经过一番激烈竞争,大一的雷恩来一路过关斩将赢得了男子单打的冠军;大一的王娟同学获得女子单打冠军。但结局并不重要,比赛让我们的智力、体力得以平等竞争,在竞争中透出我们执着的精神、自信的精神。我们渴望,我们支持,我们为登上领奖台的英雄喝彩,我们也为失败者鼓掌。因为,这里述说着执着的追求,演绎着勇敢的品质,短短的一瞬间就可以凝固成永恒的画面!这次乒乓球赛办得很成功,结果令人十分满意。在整个活动中,所有的参赛队员的都各显风彩。“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能在这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挥洒汗水,能够了解彼此,相互切磋球技,同时增进同学间的交流。然而那一道道清脆悦耳的声响,一双双凝聚着斗火的双眸,一声声声嘶力竭的呐喊将永存你我心中!

6.从新闻学角度浅析科技新闻 篇六

学号:

姓名:

前言:由于从高中起,我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社会人文类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对生命科学知识的了解更加少。接触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让我对自然科学的社会价值,自然科学产生的经济效益,自然科学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等等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结合我自己是一名学新闻的学生,立志将来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传媒人,由于自身知识面的狭隘性,以前很少关注科技新闻,科技频道方面的传播学知识。上了韦老师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后,特别是上课过程中所播放的视频,视频中节目的编排,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使用宣传技巧,以及我自己做为受众在看节目时的情感,让我对科技传播有了新的思考。于是想联系当下媒体宣传的沸沸扬扬的转基因事件,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浅析当下我国科技传播的现状,科技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情感问题,科技传播的意义,科技传播过程中注意事项等方面来阐述我个人观点。有的观点是我结合中国知网部分文章,结合韦老师上课过程中所提及的内容,等方面得出的结论。

就我个人而言,无论是转基因食品还是安乐死,我都赞同,我始终认为科技的进步有可能会带给人类不安全的因素,但是没有科技的进步,也不会有人类的进步。

以转基因技术宣传为例---------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浅析科技传播 摘要:本文从最近61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这件事情出发,追述这件包含自然科学的媒介事件,在联系新闻传播学的知识,科普知识等方面谈谈当前科技新闻的现状,科技新闻传播过程受众的情感问题,科技新闻的意义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转基因新闻传播受众心理

一回顾2013年转基因食品的宣传报道

转基因食品的讨论,近几年一直都争论不休,2013年的转基因的讨论

更是上各大报刊的头条,微博,贴吧,视频网站等各种采访都冲刺人们的眼球。本年度最早的关于转基因食品报道从2013年6月22日新浪刊登了提为36名网友聚集品尝转基因大米的新闻,到2013年7月14日新华时报刊登了近千名自愿者在华中农业大学试吃转基因大米把转基因食品新闻事件推向了一个小的高潮,后来陆续的有新闻报道人们尝试吃转基因大米,到61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要求转基因稻米产业化推广,方舟子与崔永元不同的观点的强烈争论,把转基因的讨论推向了高潮,这些报道的前前后后也夹杂着来自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声音,他们否定转基因技术,主要是从它的安全性,环保问题,以及其中涉及的商业利益的问题角度出发,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顾秀林在研讨会上提出转基因技术是从根本上灭绝人类的大胆说法。也有一些不可靠的新闻报道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如有报道说转基因玉米导致广西大学生精液异常,转基因技术使得环境失控,造成农民更多的使用农药,以及番木瓜,小西红柿都是转基因食品的说法,等等。这些前期报道的新闻真实性,在后期都得到权威专家的澄清解释。推动这些新闻解释的背后,有新闻媒体记者的宣传要求,也有很多微博网友对真理的探索,或者是满足好奇心的需要。

二、以转基因技术为例----浅析我国媒体科技宣传现状

1、地方视频:从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中可以看到报道到我国2013年转基因的各大电视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等各大地方台,对转基因技术的报道都只是停留在3到5分钟的时间内,很少有超过10分种的。都是以新闻事件的角度来大致提到某某在某某地方某某时间提出了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一个懂转基因的人都懂,这样的新闻报道根本解决不了普通人对转基因具体的了解。有些新闻宣传,大量使用人们听不懂的学术术语。这样的电视宣传提高了科技的神秘性,容易夸大科学,神化科学。

2、视频网站:同样在百度网站搜索可以看到有的视频是对地方台的转播,也有门户网站对转基因技术做的独家转访,有的时间长达1小时,也有制作动画形式对转基因技术的解释的,也有采访一些所谓转基因受害者的画面,相对于国内电视媒体来讲,视频网站的宣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宣传的形式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宣传的深度更深。同时,视频网站的宣传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视频网站制作过程中的真实性,可靠性也值得人怀疑,背后有没有利益链的存在。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更快,如果一旦存在不负责任地宣传,容易形成一种潜在的误导,甚至“以讹传讹”。

3、报刊门户网站:同样在百度网站收缩关于转基因的新闻,大部分报道也是某某人在某某地方说了关于转基因技术的某某话语,做了某某活动,一般都是某某专家,某某科学家或者很多人聚集一起干了某件关于转基因的某件事情。至少我在百度上收缩难以收索到关于转

基因技术的深度特别是知名报纸的报道。这就说明对转基因技术的宏观报道上的欠缺,容易让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理解片面化。也有为了吸引眼球的转基因宣传报道,这一点体现了新闻记者的阶级性,因为传媒经济毕竟属于“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记者为了自己所报道的新闻能获得高的“收视率”,也避免不了在新闻报道中过大的夸大事实,在语言上追求标新立异,情节上注意扣人心弦,所以会存在不准确报道的科技新闻情况。由于如今媒体从业人员流动率高,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社会浮躁气息很重,在加上当今媒体从业人员的流动率交高,很多新闻记者难以静下心来做科技宣传报道,科技新闻宣传报道需要记者对科技事件个体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报道。

三、以转基因技术报道为例------浅析宣传报道受众情感心理

从某一方面科学技术自身的凝聚力,这一刻,社会舆论关于转基因技术让两院院士,各类企业人士,知名电视节目传媒人,以及普通老百姓在一起各抒己见。同时各种言论的发表也体现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态环境,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当然,有些言论也体现了人们科学素养低,对社会宣传的判断能力差。也有不良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趁机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对转基因技术恐慌,妖魔化转基因技术,这些都是对科学技术在传播过程中缺乏客观公正的结果。同时也尚失了新闻传播的灵魂-----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科技宣传也是如此。它是否被宣传,传播的结果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还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早在十几年前,科学学的奠基人贝尔纳就呼吁人们重视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

在转基因食品报道中,由于转基因技术本身的科技含量高,不是普通人能理解转基因这个名词,普通的非生命科学大学生对转基因技术概念的理解都不透彻,更何况一些学历更低的普通人,在这种情况,他们的情感更容易受一些过激的新闻报道所影响,或者一些所谓的小道消息所影响。

普通人由于自身学识有限,受众的媒介素养低等,加上有的记者隔靴搔痒的宣传,或者刻意的新闻炒作影响着普通人的心理情感。一旦宣传不当,让人们对正当科学技术的尊重情感大大降低。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国家的进步。

四、以转基因技术为例------浅析科技传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笔者看到的转基因食品宣传报告中的,关于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科学家他们的描述,特别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的写法并不是很多,有些新闻报道过多的描述科学家的头衔,虽然体现了专家的权威性,但是也难免会流露出一种媚权性。笔者认为,作为科技新闻的报道,除了向展示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显示成果背后的艰辛,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效应。当然,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也需要某一个栏目长期的坚持,如中央电视台的〈走进科学〉的节目,这个节目获得了比较好的收视率,同时也拉进了普通人与科学的距离。

五、结语:

我作为一名学新闻学的学生,由于自身知识面的狭隘性,在关注新闻的同时太多的关注过社会新闻,而忽视了科技新闻的传播,上了韦老师的课程,在知网中找了关于科技新闻传播的知识,才对科技新闻的传播提高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我也知道,要想今后写好科技型的新闻报道,离不开自己对某个科技的领域的长期关注。在关注的同时,能掌握好一些科技领域的术语,只有这样,在转述的过程中不会断章取意,也不会出现转述上的用语不当,造成受众的理解错误。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转基因名词解释

百度--------------转基因视频 网页

中国知网文章:

《 科技传播“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作者:佘小琼

《科技传播的整体解决方案》作者:冯小素 潘正权 《论电视科技传播的社会责任》作者:姜海

《主流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作者:苏晓梅 庞晓敏 《转基因稻米媒介事件的传播学分析》作者: 曹霞 《从《生物安全议定书》看转基因产品的国际法规制 》 作者:王军

7.浅析科技新闻的传播 篇七

关键词:科技,新闻传播,发展

一、科技新闻的特点与功能

科技新闻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介绍科技成果的科技新闻, 该类科技新闻主要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报道, 并介绍相关的科学知识。科技成果类新闻的作用是让大众了解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 让大众真正理解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含义。第二类是科学人物类的科技新闻, 该类科技新闻主要介绍科技工作者的事迹, 宣传人物的模范精神。科学人物类新闻的作用是让大众了解科学工作者的科研经历, 传递最先进的科学思想, 宣传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类是科技政策类的科技新闻, 该类科技新闻主要宣传国家的科学政策, 法规, 具有极强的指导性与法律效用。该类科技新闻的目的是创造科技政策的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让大众对科技政策有着快速而准确的理解, 便于科技政策真正的落实。

科技新闻具有科学性、知识性与规范性的特点。科学性是指科技新闻所报道的内容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我国随之加强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科技新闻的传播为了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知识性是指科技新闻的作者应具有相应的科技知识储备量, 不真正了解所报道的科技内容, 没有相当的科技知识储备, 就不能很好地进行科技新闻的传播, 甚至会阻碍大众对所报道科学知识的理解。规范性是指每一个科学的领域都有相应的科学术语, 科技新闻应该用正确的术语来描述所报道的科技内容, 这也是科技新闻与其他类型新闻区别比较大的一个特征。

科技新闻有着特殊的功能性, 即教育功能与引导功能。教育功能的重点之一是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其目的是让大众了解到最新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引导功能是指科技新闻应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如果将错误的科学观点传播给大众, 所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应该重视科技新闻的导向功能, 让科技新闻传播从正面的方向引导大众运用正确的科技方法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二、科技新闻传播的现状

在新闻传播行业中, 大多数新闻稿件的作者出身于文科专业缺少相应的科技知识修养, 整体的科技素质较低。从全面来看, 科普人才更显得匮乏。由于科技新闻的作者对所报道的新闻背景知识掌握不足, 错误科技新闻的传播不可避免, 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断地进行科学知识学习,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与时俱进, 用科学的、先进的、简单的、规范的、通俗的、甚至是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科技新闻。

在科技新闻的报道中, 经常会用到非常抽象的专业术语, 由于过多的专业术语使得现今的科学知识与理念很难快速有效的推广。

当前, 新闻传播的媒介种类繁多, 如互联网、移动电话、电视等等, 但在这些媒介中没有一个大众认知度高的科技新闻传播平台。只有在某些影响力很强的事件发生时, 这些媒介才进行科技新闻的传播。尽管有一些专门的科技新闻传播的报纸或网站, 但是浏览的用户数量很少, 不能进行有影响力的科技新闻推广。

三、促进科技新闻传播的方法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应该多学习与报道相关的科技背景知识, 丰富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科技产品或项目, 让科技新闻的传播正面引导大众, 使大众正确的理解科技新闻的内容。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应在选材方面多进行考虑, 考虑那些大众关心或者感兴趣的科技新闻。在科技新闻的写作中, 注意多增加一些文学方面的内容, 以增加科技新闻的可读性, 同时要增加科技新闻相关的背景与相关技术, 使读者对该科技新闻的纵向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 涉及海下潜艇的科技新闻, 读者会联想到最初的潜艇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如何。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应该对科技新闻的起源, 过程以及发展, 进行详细地描述, 这些内容尽量用贴近生活的语言, 这样可以使科技新闻的传播达到很好的效果。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对专业术语应当进行一些必要的解释。在此之前, 新闻工作者要向与相关的行业专家咨询, 行业专家将会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复杂问题。只有做过这样的工作, 才能使新闻工作者所采写的科技新闻体现出:科技第一领先, 内容更加充实, 形式既丰富多彩又通俗易懂。

为了使科技新闻更好地传播, 新闻工作者应该为大众建造科技新闻的场景, 让大众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新闻工作者再通过生动的手段与大众化的语言色彩, 唤起大众对新闻事件的兴趣, 使其愉快的阅读, 使更多的人更有兴趣地接触科技新闻。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科技新闻传播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的科技新闻传播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 但是与其他类型的新闻传播相比, 发展非常滞后。科技新闻传播的发展不仅依靠多种科技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发现科技新闻传播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文章在着重分析了我国科技新闻的现状后, 给出了相应的促进科技新闻传播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 使得更多的人关注科技新闻的传播, 使科技新闻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贤都、于美娜.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现状与改进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8 (1) :52-55[1]陶贤都、于美娜.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现状与改进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8 (1) :52-55

8.2008年国际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篇八

2008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是(按事件公布时间排序):

一、器官移植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血管修复中心科学家1月13日在《自然一医学》杂志在线版发表论文称,他们通过给“脱细胞化”处理后的动物尸体心脏注入活细胞,成功地使这些心脏恢复了跳动。这是器官移植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人类首次在生物体外用组织培养出完整器官。

由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则利用部分由成人干细胞培养的气管,于6月12日成功为30岁西班牙女患者实施了器官移植,术后反应良好。这是世界上第一例成功移植用患者自身干细胞再造器官的病例,证实了成人干细胞与经过重新改造的生物材料结合,能够用来定制人体器官,治疗以往难以治愈的顽症。

二、首次人工构建完整基因组

美国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科学家1月24日在《科学》杂志在线版刊登文章称,他们通过合成生殖支原体细菌JCVI-1.0中的58.297万个碱基对,成功制造出生殖支原体的完整基因组,创造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人工合成DNA组织,成为合成基因组学的又一大突破。该成果使人类以化学方法制造DNA片段成为可能,并为合成与复制DNA的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三、电路世界存在第四种基本元件

美国惠普公司实验室研究人员在5月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称电路世界中存在第四种基本元件——记忆电阻器,并成功设计出世界首个能工作的忆阻器原型。这种元件即使在被关闭的情况下仍然具备记忆自身历史的功能。这项重大发现将对电子科学的发展历程产生重大影响。

四、“凤凰”号确认火星有水

7月31日,“凤凰”号火星探测器项目小组宣布,“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气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除发掘到水冰外,“凤凰”号还探测到了碳酸钙和某种黏土的层状颗粒,并发现了高氯酸盐。这些成果将帮助专家进一步推断火星现在或者以前是否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五、受活脑组织控制的机器人问世

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8月13日展示了他们研制的全球首个受活脑组织控制的生物化机器人米特·戈臀,其原始大脑灰质由人工培育的30万个老鼠神经元聚合而成。这项实验目的是探索天然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逐渐趋于模糊的界限,揭示人脑奥秘,可能有助于找到对抗神经退化性疾病(包括早老性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等)的有效治疗方法。

六、发现新的三夸克粒子

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9月初宣布,在对撞实验中发现一种新型粒子——欧米伽b重子,这是迄今为止物理学界发现的质量最大的重子。该粒子与常见的由第一类夸克(上、下夸克)组成的质子和中子不同,由2个奇异夸克和1个底夸克组成,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由后两类夸克混合组成的重子,从而证实了夸克模型的成功。这一成果对于逐步认识夸克组成物质的全貌,了解凝聚和分离夸克的亚原子力,以及完善重子周期表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七、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启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9月10日启动,将第一束质子束流注入长达27公里的对撞机隧道,并贯穿了整个对撞机。虽然随后的实验进程因机械故障而暂停,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启用具有里程碑意义,可望创造出与宇宙大爆炸之后万亿分之一秒时的状态相类似的条件,为研究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八、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漫步

9月25日21时10分04秒,发射神舟七号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成功,搭载3名中国航天员的飞船腾空而起。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自行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九、物质第五态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德国美因茨大学科学家10月19日在《自然一物理学》在线版发表论文宣称,他们对物质第五态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出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成功观察到“玻色一爱因斯坦冷凝物”中单个原子的空间分布,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这一成果将加深对物质第五态的了解。

十、看到系外行星“真面目”

美国天文学家11月13日发表一组太阳系外4颗新发现行星的照片,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拍摄到太阳系外行星照片,从而在弄清太阳系以外是否存在类地行星,以及其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2008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是(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

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成功发射

4月25日,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它的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二、科技为抗震救灾提供强大支撑

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广大科技人员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系列前沿技术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抗震和重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

三、我科学家发现铁基高温超导材料

5月25日,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陈仙辉教授的实验组宣布,首次在相关结构的氟掺杂的钐氧铁砷化合物中发现了超导电性。之后其他几个中国研究小组陆续发现了更多铁基超导材料。

四、新《科技进步法》实施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中国科技界基本法,新的《科技进步法》被认为进一步奠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法律基石。

五、科技元素让北京奥运异彩纷呈

8月,科技特色鲜明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科技部会同北京市及相关部门,以实践“科技奥运”理念、支撑“绿色奥运”建设为重点,围绕场馆建设、大型活动、赛事组织等方面,应用了大批先进技术,使本届奥运会精彩纷呈。

六、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8月,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宣布研制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七、我科学家实现世界首个量子中继器

8月28日,中国科技大学的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宣布:他们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八、神舟七号升空我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

北京时间9月25日2l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月27日16时41分00秒,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九、首张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成功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10月11日宣布,大熊猫“晶晶”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该研究将从基因组学的层面上为大熊猫这种濒危物种的保护、疾病的监控及其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十、“翔凤”首飞成功国产飞机走向商用

上一篇:五年级双城记英文版读后感下一篇:双报到双服务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