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随笔(精选8篇)
1.教育读书随笔 篇一
《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温暖,是爱,让我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的,也是包容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同样对于一名小学老师来说,领悟《爱的教育》就是积极配合素质教育,用爱培育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用心教学,用心融入教书育人这份艰巨的事业中.
《爱的教育》原名为《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作者是亚米契斯
(1846—1908),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这篇文章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文章以以一个三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具体来说,《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不仅如此,本书实际上还涉及到9-13岁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可以使孩子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的教育》不仅能教育孩子,而且能教育那些正在教育别人的人
2.教育读书随笔 篇二
随笔, 顾名思义, 就是随手笔录之意。随笔本是散文的一种, 内容广泛, 形式灵活, 叙事、说理、抒情、绘景、状物无所不宜, 往往随兴所至, 意趣悠长。中国宋代以来, 凡杂记见闻, 例如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元人蒋正子的《山房随笔》、明人陆深的《春风堂随笔》、清人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等, 也常用“随笔”之名。延至现代, 周作人、林语堂、朱光潜、梁实秋以及秦牧、黎先耀、刘心武等也都是随笔写作的圣手。
教育随笔, 顾名思义, 就是用随笔的形式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即把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等随时笔录下来的一种教研文体, 它比一般传统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更为灵活, 更为新鲜, 也更富有文学的笔调和可读的意趣。教育随笔主要凭叙事来研究, 既表现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 也不乏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提升和情感升华。在当前教育理论越来越抽象、与教育实践越来越脱节的大困境下, 这种“教育一得”或“教学一得”的教育随笔因其能够还原教师教育科研的本来旨趣, 别具一格地彰显求真务实的教育情怀, 所以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特别青睐, 也得到了教育专家的积极肯定。
教育随笔可以催人勤动笔, 积累教育财富。
广大一线教师未必有高深的理论水平, 但他们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朝夕相处, 一直生活在鲜活的教育经历中, 这是一种局外人难得的人生际遇。勤于动笔, 坚持撰写教育随笔, 自由地记下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一副副真诚的面孔、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点点真切的感受, 就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将其凝固成一颗颗可感可触的珍珠, 从而使那些原本看似平凡、单调、重复的教育教学活动, 由绵亘而来的岁月编织成为珍贵的项链, 永久闪现出具有创造元素的光芒, 自己往昔教育生涯的意义也就不会再因青春易老、时光易逝而淡出这个美丽的世界。无论这些文字精美还是粗 糙, 成熟还是生涩, 都是自己多年汗水的结晶, 都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写作者必将因此而感到一种恒久的充实和幸福。
教育随笔可以促人善用脑, 提升教育智慧。
教育随笔不光是靠笔来写, 它要与实践相随, 与阅读同行, 与思考结伴, 催化着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尤其是, 它必须经过大脑的加工, 而且这种加工比起一般的“想想”、“说说”所要求的加工都要更加清晰、有序, 更加鲜明、深刻。这就促使写作者充分激活、调动自己的大脑储备, 以强烈的“自省意识”, 深入、精细地检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 既要回味光彩处、得意处, 也要反省瑕疵点、失意点, 既能正确衡量现实, 也能科学预期未来, 久而久之, 写作者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全面、有效的淬炼和增强。写作教育随笔要求能够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现象做到管中窥豹、 发幽烛微, 开掘出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有助于激发和培养教师的理论兴趣, 以期在理论光芒的照耀下凸显出那些存在于角落里的事物所以然的清晰图式, 进而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使自己的教育智慧得到高度提升。
教育随笔可以让人多借镜, 助推教育事业。
教育教学是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精神活动, 需要大家不断实践、共同研究。教育随笔作为一种教研成果的载体, 其实已经直接或间接汲取了他人实践和研究的经验, 当然也包含着写作者自己的现实劳动, 而这种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非常适合在一线教师中展示、传播。因为那虽然也是“别人在说话”, 但就是“在说一线教师读者自己的日常琐事”, 会使他们感觉到无比亲切、自然, 也就更宜于成为他们“也来一块研究”的基础和借镜, 即所谓实现了“资源共享”。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了对其成果的学习转换和操作运用, 就能够实现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整体改进, 有效助推发展教育事业。这时的教育随笔已经不再是个人的“私有家什”, 而是一种“公益设施”。
二、教育随笔的特点和样式
教育随笔自然具有“教育性”, 此外还当具有随笔的灵活性、理趣性、文学性。
教育随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随缘、随时、随手、随意。随缘, 就是不勉强人、不难为情, 只要不是好偷懒、图省劲, 不妨发现有意义的事就记, 发现想要论的理就论, 有感而发, 不吐不快, 即所谓“为情而作文, 不为文而造情”。随时, 就是一旦有了可写的东西, 就可以利用点滴时间记录下来, 既可以在床边、车上字斟句酌, 也可以在课前、课后一挥而就, 还可以在饭时、会间信笔涂鸦。随手, 就是为了及时记写, 既可用电脑, 也可用纸笔———自己有的笔记本、别人给的材料纸、宾馆里的小信笺, 钢笔、铅笔、圆珠笔, 多种文具皆可采用。随意, 就是随心所欲, 随性而为, 没有清规戒律, 不必循规蹈矩, 像多年故交话往事一样亲切, 如邻家大婶唠家常似的自然, 且又大多内容单纯, 篇幅短小, 不求“立论公允”, 不必“材料充实”, 不须“论证谨严”, 不幻想成为官方重大决策的依据, 不奢望跻身学界宝贵文献的楼台, 只求写出情意, 和别人达成交流。
教育随笔在寻常的教育活动中孕育和降生, 它不急不躁, 不温不火, 不寻觅海市蜃楼, 不追逐红尘物欲, 总把寻常人、寻常事、寻常情视为生活珍贵的奖励, 以自己敏锐的眼光、细腻的心灵发现和感受到其中的无限趣味, 它能在“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并且看得栩栩如生, 说得楚楚有致。这里富含甘之如饴、回味绵长的理趣, 充分承载了寻常教育生活中的诗意和美丽, 它平易而不庸俗, 亲切而不狎昵, 灵活而不松懈, 总在轻盈轻巧之中渗透着一种深邃和凝重, 它常有启人心智的哲理思考, 也有动人心弦的情感共鸣, 能使人心泉滋润, 心境灵动, 永葆一颗涵养丰沛的心灵。
教育随笔寻根问祖, 系散文随笔这个文学家族中的一支, 因而总还携带着文学的基因, 绽露着文学的表情。这和一般的教研文体为追求一定的理论或事实的价值, 因而常常排斥感性语言的运用显著不同:它们追求科学而疏离了艺术, 倚靠抽象思维而冷落了形象思维, 教育随笔则既追求科学又拥抱着艺术, 既靠抽象思维又重形象思维。教育随笔大多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 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 它常常让阅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形象感、生动感, 并受到作者浓郁个性化感情成分的感染。正因为如此, 读教育随笔往往让人觉得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教育随笔从不要求整齐划一的样式, 它皆由内容决定, 心性使然。它的篇幅多在千字上下, 或者三百五百, 也可百儿八十。叙事 (叙述) 、说理 (议论) 、绘景 (描写) 、言情 (抒情) 、状物 (说明) , 多种表达方式既可联袂而至, 也可独自道来, 其中叙议结合更是常见的姿态。
教育随笔有的全篇叙述。
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物存在、事件发展、情形转换等进行叙写、记述, 是写作实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总体来看, 教育随笔所写的材料也主要得靠叙述来表达, 叙述是教育随笔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但是一般情况下, 除了叙述以外, 教育随笔也要或多或少结合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全篇只用叙述的教育随笔非常稀少。
教育随笔有的全篇议论。
议论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 以阐明观点、表明态度的表达方式, 它的本质在于其抽象性, 是对客观世界所作的理性认识和概括反映, 它要揭示事物所具有的本质联系。教育随笔虽然不必成为学术论文, 但是也得以小见大, 发幽烛微, 明确揭示出教育教学活动中潜藏的本质和规律, 所以也就离不开鲜明、新颖、深刻的议论。不过, 教育随笔的议论常常是和叙述等表达方式结合使用的。全篇只用议论的教育随笔也比较少见。
教育随笔更多的是叙议结合。
教育随笔要反映相关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 就主要得用叙述; 要阐发相关的所感所思, 就肯定离不开议论。因为, 叙述不像描写那样过于细腻, 也不像说明那样更适合于对实体性或抽象性事物进行知识性的清楚解说, 议论也往往比抒情更能多一些理性, 这正是教育随笔这种主要凭叙事来研究的文体最需要的表达方式。就教育随笔各种可用的写作材料来看, 适用最多的表达方式就是叙述, 其次就是议论, 而且叙议结合是教育随笔最为常见的样式。因为事实总是研究的基础, 它是随笔的血肉;道理则体现研究的价值, 它是随笔的灵魂, 两者相互依存, 形神不离。少数随笔也允许只叙述或者只议论, 其实不过是在读者不怀疑其活生生存在的条件下, 不再耗费笔墨于其“形”或“神”。教育随笔叙议结合, 多为先叙后议, 也有的先议后叙, 还有相当多的是夹叙夹议。
3.读书随笔 篇三
关键词:教师;教育;力量
“读书”,一个多么温馨的词语。读一本好书,心情放松,杂念尽消。“众里寻他千百变,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徜徉书海中求知的人常会有如此动心美妙的体验吧。
作为教师,没有一天能离开书籍——教材、教参……日复一日,习以为常。于是有人感叹:做了教师,就注定要将一生机械无味地耗在教材、教参上,枯燥之极……
其实,阅读《教育的力量》,就能够给出明晰的解惑之路。教育应该作为一种力量而存在,我们应该竭尽所能,让每一个世界变得生动、快乐、不单调、不沉闷、更不黑暗;在充满阳光的白天帮助孩子呼吸到花朵的芬芳,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注意到星空的美丽;即使身处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能很快走出茫然,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的人,这就是教师。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阅读经典,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会让我们变得善于思考,远离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
阅读《教育的力量》,我们确切知道教师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学,只有这样,教育才会不断进步。肖川老师的字里行间流露、挥洒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练就的教育学问。
阅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我们深深地感动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激励着我们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权力金钱,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小草对春天的回应和礼赞。
阅读《爱的教育》,故事中所洋溢的单纯、美好、永恒的爱的情感,将我深深地包围,涤荡着我的心灵。它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崇高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又能使愛不断地升华,它也教给我怎样去创造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阅读这些经典名著,我总是不断地被吸引、被感动,有些东西便不留痕迹地沉淀下来,沉淀到我的内心深处,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清晰。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教师在一生中要不断提高自我,需要读书好学。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献.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05.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7.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龙泉中心小学)
4.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篇四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在感动中,读《爱的教育》让我走入了安里柯的生活,目睹了一群意大利少年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爱则应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爱体现在扎实的基本功、高度的责任感、精深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颗爱孩子们的心。爱体现在对学生的每一次谈话,每一句语言当中;体现在老师看学生的每一个眼神中;体现在老师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在教育学生与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我们的教育。
5.教育随笔:读书才是出路 篇五
你心里是不是也在想: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大学生毕业连工作都找不到,更不用说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恢弘愿景了;在这个万众创业人人有机会改变自身阶层的时代中,大学生大多会把脑子读坏,连交际能力都堪忧,能有啥出息……
总之,在你的脑子里已经将读书无用奉为圭臬,将赚钱至上视为信条。甚至在网络上流传着各式各样的读书无用论段子,例如,XX初中辍学,然而他的小伙伴却最终考入了名牌大学,十年后,身为部门经理的XX,已经开始考虑到底要不要录用他名牌大学毕业的小伙伴……
千万不要拿这样个别的例子去忽悠那些还心智未开的年轻人。因为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
记得朋友圈曾疯狂流传过这样一个帖子:两排名单,第一排列的有傅以渐、王式丹、毕沅等9人,第二排列的也是9人,分别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等9人。估计大部分朋友圈的人都不认识第一排,而熟知第二排上的人。帖子最后揭晓的答案是: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地秀才。因此结论是“读书无用论”。
这可是严重的偷换概念!第一排人你不认识,但不代表人家当时在社会上不知名,生活的不好;第二排人大家现在都知道,但在他们生活的那个社会,却并不招人待见的。
更重要的是,比例!成为蒲松龄、金圣叹这样的人,能有几个?还有,如果我列举既学习好,在他们当时社会生活安逸,也广为后世所知的人,会更多!
同样,没有上个大学而自主创业获得成功、赚取了大钱的人,在当下中国确实大有人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或许就有我们的亲戚和朋友。但是,中国没有上个大学的至少超过十亿人吧,他们中有成为富豪、老板及在其他方面成功的,不是很正常吗,但是他们的成功比例是多少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人,反智思潮一样不弱,并不认为上大学是必须的一条路。
那时候有没有学士学位对收入的影响非常低,25-32岁大学毕业的薪资对比高中毕业的薪资,平均年收入也就多了9千美金的样子;五十年后的今天,两个群体收入差别翻了一翻,更关键的是岗位占比数,靠高中文凭能找到工作岗位占比从之前的72%降到了38%,收入低,岗位少,生活直接崩盘,成了去年川普的铁粉。
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参加了香港本地一档叫做《穷富翁大作战》的真人秀节目,按节目的要求体验了一把时薪只有25港币的环卫工的生活。
田北辰在体验了两天清洁工生活、尝尽底层心酸后,一语中的:“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读不成书的人!”
这句话说得真狠。
6.教育读书随笔 篇六
每天清晨我最喜欢的就是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虽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但是每天早晨的辅导我都是让孩子们读语文书,可能是我对书有一种情结,我喜欢读书,我就喜欢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每当我听到孩子们那稚嫩的童音就会感到很开心,很快乐。我想让我们班级的孩子们,每一天都能和初升的太阳一起走进校园,一路上感受鸟语花香,到学校去进行心灵的畅想,用自己的声音读出对书的热爱,和作者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和他们一起共同感受文中所描述的优美画面,体验文中那份真挚的感情,在欢快的读书声中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读书的幸福,让朗朗的读书声唤醒我们沉睡的校园,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孩子们读书的幸福天堂。
其实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是孩子们阅读的推广人,非常喜欢狄金森的那首小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好孩子们阅读的点灯人,那么我们的校园又怎能不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呢?我们的学校又何愁不能成为孩子们最向往的幸福天堂呢?可能有的老师认为:有的孩子就是不爱阅读,我们怎么办,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放声朗读,让我们师生一起共同朗读经典,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们朗读经典,诵读经典,而我们老师只做甩手掌柜,那么我们和监工有什么区别,在学生的.心里就好像是我们老师在逼迫他们读书。你告诉孩子诵读经典有多少多少好处,你读书吧,将来会有用的,那么学生就会反问我们:“老师,诵读经典有那么多的好处,你怎么不读呢?”我们怎么回答。那时我们一定会无言以对。学生就会感觉到老师在逼迫他们进行经典阅读,这样逼迫式的读书,孩子们会接受吗?孩子们从心里会喜欢吗?一定不会的,大家都知道诵读经典,特别是文言文,是很枯燥乏味的,孩子们如果只是机械性地记忆,那么也就是成了完成任务式的读书,又怎么唤起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呢?孩子们怎么能会喜欢这种读书方式呢?
7.教育读书随笔 篇七
关键词: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公民意识,公民教育
一.个体公民意识的丢失
荀子曾说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在这里是指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作为独立存在的公民,每个人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伪与装的结合却成了每位公民都具有的一种本性。一个“装”字里面,蕴含了太多的无奈和可悲。从“装睡的人”到“装装文明人”,从“实话实说”还是“是话就说”,我们的社会走进了一个个“伪装”的现实圈。不可否认,有时善意的伪装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是,当有一天,你发现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戴上了“伪装”的高帽,我们也就进入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的时代。浸泡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大环境里,想慢慢梳理、冒出头来寻求新活法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欲与时代争锋、与大环境抗战、与社会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的代价便是消失于大时代。而尝试与社会和谐接轨的唯一方式便是隐藏心中的理想、抹除崇高的信仰,把真实的价值取向彻彻底底地掩饰住。在糟糕的大环境里求生、求稳,无视道德的呼唤,过着看似正常的生活。“关着门,闭着眼”,不看不听不说地去伪装生活,与现实言和,这便是所谓的做个“好人”、“良民”。
在《装装文明人》的开头,作者这样写道:“某日,我在牛津街头溜达,看见马路对面跌倒一个老太太,想也没想就跑过去扶她起来,让我大为惭愧的是,好事做到一半时脑海里竟然冒出一个念头:她会不会讹诈我呢?幸亏我反应得快:这是在番邦不是在天朝……”[1]这件事情让作者陷入了沉思,从古至今,助人为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不停地被传承和宣扬。然而,到了今天,帮助他人却成为了人人退而避之的事情。我们是否该开始反省自身,反观社会?可是,在今天的中国,这类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公交车上因为年轻人不让座位,老人大打出手;出境旅游的“埃及神庙刻字”,“卢浮宫洗脚池”事件等等,一系列的行为举动,让作者发出“在今天的中国,犬儒主义装孙子,民族主义愤青装大爷,而在我看来,与其肆无忌惮地发泄心底里的戾气,不如抑制住对伪善的厌恶先装一装文明人”[2]的宣言。这些宣言既是作者的肺腑之言,更是对人性进行抨击的铿锵之声。文明本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可是当很多人遭遇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时,他们总将责任归咎于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当我们一次次把制度和政策的责任无限放大时,其实,不难发现,这就是个体在不断推脱社会改善中作为一名公民应该承担起的责任。可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制度、政策、社会下的一份子。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又如周濂所说:“我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去去行使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在常态生活中以良民心态逆来顺受,在情绪失控的瞬间又以臆想中的暴民面目骂娘。在良民和暴民之间,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做一个真正的公民。”[3]选择往往具有太大的变异性,可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一次文明的行为,一点观念的改变,都是这个社会开始改变的前提。改变是漫长而难以控制的过程,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考斯嘉曾说:“什么叫做客观的善?就是你做的这件事在此时此地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每个公民都不要妄图一劳永逸地改变制度,你甚至也不可能完全改变你自己,但是不管怎么样,你自己的哪怕一个很微小的言行,可以让此时此地的世界变好一点点,那你就做了一个客观的善行为,总有一天,这种“蝴蝶效应”会让我们更多公民发乎本心的与社会为善。
二.公民教育的作用性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教授,教书育人是周濂的职责所在。因此,他非常关注公民教育,国家体制也许可以一朝改变之,但是人心的改变却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4]尽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公民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通过大众传媒、同辈团体、家庭、社会等多种途径进行,但树立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有效、最系统、最正式的途径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接触最多的学校教育。当今中国,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翁,更应该是被关注和培养的对象。
在《大学生的“德性”》一文里,作为人民教师的作者,目睹了大学生因为工作实习耽搁上课考试的时间而向老师求情,因为出国需要的学绩分数而向老师讨要论文高分,为了不劳而获地得到理想分数而在考试中频频作弊。面对学生一次次缺乏公平精神的表现,作者意识到了这类事件的扩大与发展和学生的人品关系不大,而实在与大学以及整个社会风气关系极深。大学生将会拥有什么样的德性,归根结底就要看大学以及社会的现实逻辑在鼓励什么样的德性。而我们每天所接触的社会,所接受的教育,正在不断地缺失关于平等,公平正义及反思精神的培养,有德性的人多是被造就出来的,没有德性的人多数是被纵容出来的。社会的纵容、教育的纵容、个人的纵容,会让大学生的“德性”越陷越深,最终,事情的对与错,政策公平与否等都将成为装睡人的沉默。正如周光礼教授所强调的“我们既应高度重视公民认知的影响,充分发挥大学在提高大学生公民认知上的重要作用,又要充分认识民主参与行为对于促进大学生民主参与倾向、政治效能感、国家与民族认同感及公民现象认知度提高的影响,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地有效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5]而在周濂的随笔中,他呼吁每所大学都应该给大学生补上一门“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要让每位大学生拥有重新审视自己、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证和有意义的辩驳。这才是启发人们重视美好德性的第一步,重新审视颇具价值的人文品格,必要时要敢于捍卫这些尊严和价值。
三.国家制度的根本保障
当然,公民意识的提高与加强,不仅仅只依靠个人与教育,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媒介那就是国家。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6]国家给予每位公民庇护与权利的同时也赋予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而后者保证的前提就是国家的制度和法律等是否保障了公民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在周濂的随笔集中处处可见他对于公民最基本的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权利的思考。
自由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主要的权利之一,不论是人身自由,还是政治自由,在受到束缚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感受到幸福。正如一种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一种无从选择的生活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而只是“被幸福”。而在今天,国家的制度和法律是否保障了公民最基本的正义与公平?是否让人民感受到幸福?我相信在这个被“关系”包裹的中国市场、在“物欲横流”的金钱时代,漫天横飞的赤裸裸的现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那么,正如在《革命的窄门》里作者指出的,“如果各种犬儒主义和政治冷漠恰恰是这个制度所造就的结果,那么不改变制度,就不可能真正激发和培育人民的民主精神和公民德性。”[7]作为我们庇护所的国家,面对公民意识不断淡薄的事实,是否也应该思考民主的意义和改革的重要性。在民主不断发扬的时代,打造一个有别于现存制度的新秩序。这个新秩序就如温家宝总理在接受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专访时所提出的四点政治愿望———“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8]我想,在这样一个新秩序的国度里,每位公民都会自发行使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结语
作为最被看好的新生代学者之一周濂的作品之所以在当今社会能被人们所追捧,就是因为书中所展现的一股力量,一股坚持的力量。就像一株顽强的荨麻草,在风雨飘零中瑟缩着,却抬头仰望天空,展现着他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对人性改善的相信和呼吁。在他的书中,他把灵魂和情感扎根于现实这块广袤的大地,将人性和价值竖立在道德和制度的完善中,形成了诚挚自然、蕴涵深厚、富有启迪的个性化语言,显现出了当代学者的睿智和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不管是对人性善恶的深刻反思还是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叹惋,无论是对社会黑暗的深刻揭露还是对国家制度的批判,都道出了周濂对国家民族的忧患,对社会公民的热忱。这个时代,需要这种文学的存在,需要让每位读者受到精神的洗礼,醒着或者睡着?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从概率的角度来考虑,每个人都有百分之五十的选择机率。而我殷切地期盼通过阅读周濂的随笔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每位读者选择“醒着”的概率能不断地增大,我想这就是周濂希望传递给我们的改变与觉醒的力量。
注释
1[1]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0.
2[2]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3.
3[3]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2.
4[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
5[5]周光礼.吕催芳.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证研究[J],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8.
6[6]季羡林.讲真话人生箴言录[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7.
7[7]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97.
8.责任教育随笔二则 篇八
班级的“钟事件”
已经两周了,班级墙上的钟就是个摆设,因为它已经停了。我没督促,我在等那些责任意识“强”的学生主动管一管它,可是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无人问津。我非常恼怒,心想:班级干部都是干什么的?自从责任课题开展以来,几乎每节班会都讲这方面的问题,同学们在会上讲的头头是道,看来白讲了,说做两回事儿,怎么办呢?这天早上我走进教室又习惯性的往钟那儿看了一眼,唉,钟又开始“工作”了,我心里一阵兴奋,总算解决了。顺口问到:“是谁把钟修好了?”半天,我班“学困生”赵峻慢腾腾地站了起来,不以为然地说:“老师,钟没坏,只是没有电了,我买了两节电池换上就好了。”我认为我终于抓住了题材,使劲地表扬他。这时,赵骏的同桌站起来说:“老师,咱班窗帘掉了也是他主动挂上的,后面的板报坏了也是他主动贴上的……”“那你们怎么没选他当责任之星呢?”“可他既不是班干部,也不是科代表,又不是……”我无话可说,内心在不断地思考,感到无比内疚。责任是人人都应该有的,怎么能只设立最佳班干部、最佳科代表、最佳监督岗、最佳值日生呢?多打消像赵骏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呀!另外也给那些所谓“好同学”局限了职能,只管好自己分内工作就可以了,其他事一概不管,学生的责任意识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要不然钟两周不走了怎么也没人理他呢?
用劳动惩罚学生
以前,在我班有个成文的班规,迟到一次罚值日一天;上课讲话罚倒垃圾一周;旷课一次罚擦黑板一周……班级的“不法”现象有所好转,直到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好学生”家长打电话来说,孩子在家写完作业就看电视,父母都是农民,有时回家很晚,孩子什么事也不帮忙。放学后我找到这位同学,劈头盖脸地将他批评一顿,说父母是多么地辛苦,你怎么一点也不体谅呢?他不仅没服,还说:“那是他们没本事,你看我在学校表现好,几乎都不用值日,我的活全让那些表现不好的,爱讲话的,迟到早退的干了。”我明白了,原来这个坏习惯是我养成的。怎么办呢?第二周我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开了主题班会,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团体中,都应该对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家庭、班级、社会才会和谐,人间才有温暖。这一次班会鞭策了那些经常犯错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同时也教育了那些自私自利,对他人不负责任且冷漠无情的同学。
反思:1.责任教育不能过于形式化,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孩子们都会变成思想上的富翁,行动上的乞丐。
2.责任教育不能只是单纯的强调个人责任,要注重总体氛围。否则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所有的事情分得很清,对不属于分内的工作默然视之,我们的教育就成了失败的教育。
3.责任教育必须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否则孩子们会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失去爱心、友情和亲情。
(作者单位:吉林省集安市第七中学)
【教育读书随笔】推荐阅读:
教育读书心得11-03
教育读书笔记大全06-26
《爱教育》读书心得09-20
教育专著读书笔记09-24
守望教育读书笔记10-14
教育因读书而精彩08-21
《守望教育》的读书心得09-12
《教育有梦》读书笔记09-30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11-28
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