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2024-08-13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共10篇)(共10篇)

1.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C D C A B D D A A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D A D B B D C C A D B

二、非选择题(12分+11分+15分+14=52分)

25.⑴民族英雄。(2分)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指挥“戚家军”,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2分)1661-1662年,郑成功率将士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分)

⑵沙皇俄国与清政府(或大清帝国、中国)(2分),清军打败沙俄侵略军,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不楚条约》(2分)

⑶中国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2分)

26.⑴明朝(2分) 明太祖(2分)

⑵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分)

⑶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2分)

⑷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2分)

27.⑴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2分)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2分)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分)

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或答“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

⑵闭关锁国;(2分)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3分)

⑶看法提示: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吸取教训。(如:任何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融入到世界当中去,不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如:今天的开放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高,我国要始终坚持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不拘泥于本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⑴刘家港,(1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2分)太平洋和印度洋(2分)

⑵出发时:装载金银、丝绸、瓷器等。随船人员主要是明朝船员、医生等。(2分)返航时:装载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有外国使臣搭乘。(2分)

⑶科学技术条件: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2分)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富强;(1分)个人: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英勇无畏的气概、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其他船队成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等。(2分)

2.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二

1.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的是 ( )

A.李善长B. 刘基 C.朱升 D.徐达

2.八股取士开始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对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建立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4.明初,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 )

A.重视发展农业 B.奖励垦荒

C.休养生息 D.引进国外高产作物

5.元明两朝的棉纺织业中心是 ( )

A.松江 B.杭州 C.湖州 D.魏塘

6.16世纪中期,主动提出与明朝互市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是 ( )

A.成吉思汗 B.俺答汗 巳忽必烈 D.努尔哈赤

7.1553年,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殖民者是 ( )

A.意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

8.抒发民族英雄戚继光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努尔哈赤政绩的是 ( )

A.统一女真各部 B.创立八旗制度

C.建立后金政权 D.改女真为满洲

10.李白成提出的最受农民欢迎的口号是 ( )

A.“三年免征,一民不杀”

B.“平买平卖”

C.“均田免粮”

D.“军人人城,有致伤一人者,斩以为令”

11.明朝中后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在 ( )•

A.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地区

B.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一些地方

C.黄河流域

D.云南等边疆地区

12.对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13.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4.明朝文学的主流是 ( )

A.散文 B.杂剧 C诗词 D.古典小说

15.明朝著名剧作家及其最负盛名的、鞭挞封建礼教的作品是 (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李清照的《如梦令》

C.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D.汤显祖的《牡丹亭》

二、填空题

1.“靖难之役”后,________夺得帝位,他就是明成祖。他继续采取________政策,以加强君权。

2.明朝沿用________选拔官员。政府规定考试只许在________范围内命题,文体要死板地分成________部分,叫做“________”。

3.明朝时为增加粮食生产,南方大力发展________,岭南地区还出现________。

4.明朝后期,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________,逐步统一女真各部。他创立了________制度,于________年称汗,国号是________,史称“________”。

5.欧洲天主教传教土东来,促进了________的交流,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传教士 。

6.李白成起义军于________年建立政权,国号________。同年3月,攻入北京,________在万岁山吊死,明朝统治被推翻。

7.永乐初年,明成祖令大臣________等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综合性类书《________》。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8. ________时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________,城中心________内的皇宫建筑群,金碧辉煌,是我国也是世界________之林的瑰宝。

三、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他们一天没有活干,就得挨饿。他们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请回答:①“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机工处在怎样的悲惨境况?

②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这种生产关系是属于什么性质的?

④我国出现这种生产关系是在何时?

2.阅读材料:

“民者,国之本也…凡为治必以安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则逃,使衣食给足,官司无忧,虽驱之使去,岂肯轻远其乡土?”

——《明太祖实录》

请回答:①根据上述材料看,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②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简答题

1.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有哪些?

3.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篇三

1、C 2、B 3、D 4、A 5、A 6、C 7、B 8、D 9、C 10、C 11、B 12、B 13、D 14、D 15、D 16、C 17、A 18、B 19、A 20、C

二、

21、⑴张仲景 ⑵贾思勰 ⑶祖冲之 ⑷郦道元

三、

22、①北魏孝文帝 目的:接受汉民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统治

4.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B A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D A D B B D A

二、填空:

1、孙权 2、黄河 3、洛阳 4、郦道元、水经注 5、王羲之

6、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7、佛教、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三、1、填三国建国表

国家 建立者 都城 建立国家的时间

魏 曹丕

刘备 成都

吴 孙权 建业

2、填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艺术

姓名 领域 成就(或代表作)

王羲之 兰亭序

数学 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郦道元

齐民要术

顾恺之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四、材料阅读

1、(1)、孝文帝 (2)、改鲜卑为汉姓。自已改为姓元。

(3)、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提倡与汉人通婚。

(4)、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1)、开发不够,生产力水平低,但江南物产丰富,人民生活有保障却不富有。

(2)、江南已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江南成为繁荣富庶之地。

(3)、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五、问答题:

1、答:主要有迁都洛阳,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族通婚。

5.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五

2013——20下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骸(hái)骨 束手无策 赔偿(cháng) 周道如底

B.荫(yīn)庇 一泻千里 粗糙(cāo) 海市蜃楼

C.佝(gōu)偻 吹毛求疵 吮(sǔn)吸 万籁俱寂

D.孱(chán)弱 引颈受戮 休憩(qì)心魂惊骇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明的爸爸知道团支部要讨论小明的入团问题,就给学校写了一封信,说他没有达到团员标准,不同意他入团,还说不管什么人入团,都要坚持团员标准,要坚持吹毛求疵。

B.1961年春季的一天,钱三强把年近五十的女科学家王承书请到自己办公室,神情庄重地说:“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

C.今年夏天,美国中西部各州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龙卷风灾害之一,遮天蔽日的旋风席卷一切,似乎要毁灭任何敢于阻挡它们前行的障碍。

D.侯万春院长亲自担任重庆火锅制作的大厨,煎炒底料、切煮肉菜、凉拌配菜……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新年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B.学校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班,大家都有光荣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C.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D.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 ” “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②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③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

④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

A.②①④③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5、下面句子中,句式使用的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 ) (2分)

A、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刑车、战车,车前,都有你,碧绿的、柔韧的,打着春天的手势。

B、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战车、刑车,车前,都有碧绿的、柔韧的你,打着春天的手势。

C、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刑车、战车,车前,都有你打着春天的手势,碧绿的、柔韧的。

D、车前草生长在古代的路上。那时,无论路上行走的是官车、私车、马车、人力车、婚车、刑车、战车,车前,都有打着春天手势的你,碧绿的、柔韧的,。

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的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

A、书法、属性、启发、美

B、书法、抽象、调动、特征

C、书法、意象、体味、神髓

D、书法、视觉、想象、舍貌取神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7、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写景诗,从“落”字可以见出所写的正是秋天的景物。

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愉快、喜悦的内心。

C、这首诗分别描写了水纹、日光、香风、山色、白鸥等景致。

D、这首诗主要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

8、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白鸥飞处带诗来”是人心与自然的感应,因自然生感悟,在自然中唤起人心、诗心的醒觉。

B、这首诗写得这活泼生动。诗中“开”“落”有幽微的动感,“横”自有一番安静和谐,而“带”字富有灵动之趣。“

C、这首诗写得这生动有趣,作者主要从动态角度描摹景物,并没有静态的景物。

D、“白鸥飞处带诗来”一句是该诗的精华,小舟离开岸边荡起波纹,阳光温暖,风中梅香正浓,若隐若现的山色像幅画般横在天地间的卷轴上,白鸥飞过,诗人诗兴大发。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举正统十二年乡试,再上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久之,复游太学。祭酒邢让试和杨时①《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曰:“龟山不如也。”扬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给事中贺钦听其议论,即日抗疏解官,执弟子礼事献章。献章既归,四方来学者日进。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交荐。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至南安,知府张弼疑其拜官,与与弼不同。对曰:“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②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③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自是屡荐,卒不起。

(《明史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注释】①杨时:北宋学者,字龟山。②戾:曲、违背。③听选:明、清时对已授职而等候选用者之称。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举正统十二年乡试

B、祭酒邢让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

C、给事中贺钦听其议论

D、四方来学者日进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居( ) ②伪( )

1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

12、张弼对陈献章有什么疑问?陈献章是如何回答的?(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陈献章这个人物身上的特点。(1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①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③ ,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⑤李白在《行路难》中的“, ”两句诗表现了他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心,洋溢着执着与豪迈之情。

⑥杜牧在《赤壁》中用典故从反面设想,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的诗句是“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5分)

又是一年粽飘香

五月的清愁像一泓流泉,淡淡地漫过我的心间。我如故乡飘落的一枚树叶,在这人声鼎沸的.地方悄然滋长着无尽的乡愁。

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超市就已经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粽子制作典雅,精巧,如可人的女子一般,给人一种想拥有的冲动。

淡淡的音乐在超市里飘荡,透着一丝颓废和苍凉,勾起人无尽的遐思。我站在冷藏柜前,心游离着,脚步踟蹰着,眼睛却在粽堆里漫不经心地寻找着。

我在寻找什么呢?是寻找一种似曾相似?还是寻找储藏在时光暗河里的那段记忆?抑或是,我只是想重温一段过去?

寻觅了好久,最终还是失望地走开了。尽管面前的粽子玲珑剔透,软糯如玉,仿佛一口咬下去就会甜腻到心里,但却少了一份天然与温情!

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母亲都要包几斤糯米粽子给我们解馋。糯米是自家种的,天然环保,入口润滑,回味悠长;粽叶是在大姨家采摘的,新鲜的叶子,如二月初绽的新绿,捧到手里就有了小小的喜悦。这份喜悦,是记忆里永不凋谢的三月。即使花谢了,柳枝萧条了,岁月溜走了,这喜悦依然还在。

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放下所有的农事,换上干净的衣服,将煮好的粽叶拿到天井里,又将称好的糯米用筲箕淘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调好食用碱,一并拿到天井里待用。早晨的雾霭还未散去,阳光淡淡地洒在母亲的身上,柔和,清雅。母亲熟练地做着这些,我像尾巴一样跟着她进进出出,如过年一般,喜滋滋的心态不言而喻。

一切就绪,母亲终于坐下了。她先将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将调制好的糯米用汤匙一点一点地放进‘漏斗’里,直到‘漏斗’饱满,轻轻一压就会溢出米来,再用筷子一点一点地扎紧。筷子扎的时候要轻巧,不然戳穿粽叶就前功尽弃了。扎好后,母亲用剩余的粽叶一层一层地将其包裹起来,裹成锥形,然后用粽绳牢牢系紧。

整个程序精细,繁琐。母亲做来却是那样的专注!

我蹲在母亲身边,如痴如醉地看着。母亲的嘴角往上轻轻扬着,浅浅的笑容在眉眼里铺展,流溢;她挺直的鼻梁上,已涔满了细密的汗珠,远远看去,就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在淡淡的光晕里,母亲竟然是那样的美丽,美得如一尊素净的画,在我心里不停地跳跃,无限地放大......

粽子的香味很快就在屋子里沸腾了。来不及等到它冷却,捡肥实的捞起一个,剥去粽叶,轻轻咬一口,便觉得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齿飘香。

这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它的清香永远盘踞在记忆的最深处。母亲温情的姿势也永远定格在童年的梦里,清晰如昨……

母亲去世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粽子,粽子也就成了一种怀念。每到端阳节,我们也会在街上胡乱买一点,算是应付了节日。街上的粽子口味繁多,香的,甜的,肉的,素的等等多如繁星,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只是这些粽子披上了商业的外衣,就成了节日的妆点,多了些浮华与世俗。虽然一样的香糯,但远没有母亲包的好吃。去年,偶尔闻到那久违了的香味,便寻香找去,见是一个老妈妈推着车子在沿街卖粽子。老妈妈慈眉善目,温和少言,像极了当年的母亲。心里那根柔软的弦突然被轻轻触动了,温情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漩漩。我忙掏钱买了几斤。迫不及待地回家煮熟,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还是香,糯还是糯,却依然少了那一股浓郁的味道。

这浓郁的味道,是记忆深处永不飘散的温馨。它是粽子的味道,也是母亲的味道啊!

15. 为什么作者说,母亲包的粽子是“我”吃到的最好的粽子?结合全文简要作答。(4分)

16.既然作者对超市的粽子感到失望,为什么还要花笔墨进行细致描写?(4分)

17.在作者的记忆力,包粽子的母亲是那样美丽,根据文意简要回答母亲美在何处。(3分)

18.仿照画线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4分)

五月的清愁像一泓流泉,淡淡地漫过我的心间。我如故乡飘落的一枚树叶,在这人声鼎沸的地方悄然滋长着无尽的乡愁。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5分)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⑤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⑨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⑩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杂文选刊》第7期,略有改动。这是袁隆平在八十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

19.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您”来表达的好处。(3分)

20.文中作者说“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请根据第⑨节的内容,概括出母亲对作者的成长有哪些影响。(3分)

21.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3分)

①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1分)

②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2分)

22.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蕴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6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3、综合性学习(6分)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搽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你班开展“走近汉字、走进传统文化”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2分)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①摘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汉字风采】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2分)。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选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汉字传承】(4分)

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图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24、作文(50分)

题目:那是一本_ __的笔记本

提示:先把上边的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按照以下要求用这个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凡是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

答案

D(A“周道如砥”。B“荫(yìn)庇”。C“吮(shǔn)吸”)A(“吹毛求疵”意为“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用在此不合适。)C(A搭配不当。B杂糅。D用词不当。)

4、B(逻辑顺序)

5、A(强调“你”即车前草。)

6、C 7、A 8、C9、C

10、①停留、过了。②虚伪、虚假

11、(陈献章)屡次以疾病为由推辞不赴任,上疏请求奉养父母,以终老天年,(英宗觉得陈献章不但学问好,而且孝义值得嘉奖),授予他翰林院检讨的官衔让他回家。

12、张弼认为陈献章不像吴与弼,陈接受了官职。陈献章的回答是“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13、读书勤奋。为人正直。才华过人。(写出两点给1分,写出三点给2分。)

14、①万里赴戎机

②青草池塘处处蛙

③树树皆秋色 ④窈窕淑女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5、因为它是作者对故乡端午节温馨美好的记忆;是母亲辛勤劳动的成果;带着母亲对孩子的温情;是用最新鲜的粽叶和自家种糯米制成;味道香美。(第一点必答,1分;其余任答三点,一点1分,意对即可。)

16这是衬托(烘托)的写法(2分)。

以超市粽子虽好,但缺少一份天然玉温情,来突出母亲包的粽子非同一般的美好。(2分)

17.在阳光下下包粽子的母亲,动作熟练(1分),神情专注(1分)、温情洋溢(1分)

18.示例:“六一”的喜悦像一首动人的歌谣,轻轻萦绕在我的心间。我仿佛一只翻飞的小鸟儿,在欢声笑语的校园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欢乐(共4分。比喻恰当1分,语意连贯1分,情感健康1分;句式相同1分)。

19、(3分)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1分),显得亲切自然(1分),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分)。

20.①小时候的英语启蒙,让我具有超越时代的视野;

②对我求学读书的执着和鼓励,让我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搏击风浪的胆识;

③摇篮前讲尼采,教育我有昂扬的生命力、意志力,有坚定的信心。(每点1分)

21.①杂交水稻的种子(1分。若答“水稻种子”不给分)。

②小时候母亲对“我”(作者)的启蒙和教育(2分)。

22.①母亲去世21年,作者对母亲充满思念之情。(2分,感情1分,简析1分,下同)

②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支持与帮助,让作者对母亲充满感激、敬重之情。(2分)

③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在母亲身边多陪她,特别是在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作者充满愧疚(后悔)之情。(2分)

23、【汉字起源】本意:摘 理由: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叶子

【汉字风采】(1)自由愉悦;天真美好;轻松悠闲

(2)悠闲自在;回归自然;向往自由(写出其中1点即可。)

【汉字传承】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衰败?

示例: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6.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六

一、我会很快算出得数。(共9分)

40+39= 71-16= 35+35=

30+20= 78-30= 68-4=

60+15-60= 88+2-40= 24+6+28

二、我会填空。(共24分)

1、最大两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相差是( )。

2、87-32+45,先算( ),再算( )。

3、计算连加、连减时的运算顺序是( )。

4、35与28的和再减去17,列式是( )。

5、78比19多( ),37比75少( )。

6、小白兔拔了38个大萝卜,小灰兔和小黑兔各要走了12个,小白兔还有( )个大萝卜。

7、妈妈买了20个苹果,小红先吃了4个,还剩( ),又吃了9个,还剩( )个。

8、兰兰有8张邮票,明明有12张邮票,兰兰比明明少( )张,明明再给兰兰( )张,两人就同样多。

三、公正的小法官。(10分)

1、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

2、48-17-11的得数大于20. ( )

3、比29多14的数是43。 ( )

4、18比59少48。 ( )

5、一根绳子长28米,用15米,再接上7米,现在有20米。( )

四、我会选择。(8分)

1、树上原来有18只鸟,又飞走12只,又飞来了8只,树上现在有( )只鸟,正确列式是( )

⑴18-12-8 ⑵18-12+8 ⑶18-8+12

2、100-20-12的得数( )。

⑴大于70 ⑵等于70 ⑶小于70

3、比39多24的数是( )。

⑴63 ⑵53 ⑶15

4、( )-16=24+18

⑴48 ⑵27 ⑶58

五、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2分)

30+( )+20=70 27+40+( )=78 97-50-( )=28

( )-25-15=36 52+( )-11=45 76-( )-7=53

六、我会列竖式计算。(18分)

1、29+16+47= 2、39+37+22

3、73-37+28 4、45+17-38

5、96-44-25 6、87-23-34

七、我会看图列式计算。(共10)

现在树上还有多少个?

=

八、我会解决问题。(9分)

1、一根铁丝长89米,先用去25米,又用去36米。

(1)一共用去多少米?

(2)小红的爸爸需要30米电线,剩下的够不够?

2、阳光舞蹈班原来有58人,有19名学生毕业了,新加入了16人,舞蹈班现在有多少人?

智力快车:附加题(10分)

乐乐有68张画片,送给兰兰12张后,两人画片张数一样多,问兰兰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答案:

一、我会很快算出得数。(共9分)

79;55;70;50;48;64;15;50;58;

二、我会填空。(共16分)

1、1; 2、减法;加法; 3、从左往右计算;

4、35+28-17; 5、59;38; 6、16;

7、16;7; 8、4;2;

三、公正的小法官。(10分)

1、× 2、× 3、√ 4、× 5、√

四、我会选择。(8分)

1、② 2、③ 3、① 4、③

五、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6分)

20;11;19;76;4;16;

六、我会列竖式计算。(18分)

1、92; 2、98; 3、64; 4、24; 5、27; 6、27

七、我会看图列式计算。

1、38-19+12=31; 2、19-8=11;

八、我会解决问题。(12分)

1、89-25-36=28(米);答:略

30米28米 答:不够。

2、58-19-16=55(人) 答:略。

智力快车:附加题(10分)

7.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七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气魄pî 浊流zhú 澎湃bài B.哺育fǔ 惩罚chéng 懊悔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操炼 怪诞 亘古 蚱蜢 B.班斓 泛滥 崎岖 回环曲折 C.屏障 懊悔 雄键 亦复如是 D.狂澜 险峻 坦荡 九曲连环

3、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4、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5、写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4分)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填空(16分)

⑴《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____ 》,词作者是________ 曲作者是________ ⑵《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 _ 国作家______本文的体裁是______ ⑶《木兰诗》选自_____朝 编的 这是南北朝时 方的一首乐府民歌。⑸《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的两句是,⑹《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7、在下列横线上,仿照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 C.屏障píng 嗥呜háo 炽痛chì D.惨白chǎn 污秽suì 镐头gǎo

⑷《木兰诗》中表现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二、阅读理解与探究(共66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8~15题(共28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孩子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二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了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然后他呆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8、作者怎样描写习字课上的安静?(3分)答:

9、“上习字课”那段文字有三处细节描写,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分别说说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6分)

答:细节描写a.,其作用是烘托 气氛;细节b.,突出了孩子们对 的热爱;c.,表现小弗郎士对 的嘲笑。

11、作者写钟声和号声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2、“他呆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写出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理状态?(2分)

10、在“最后一课”里,师生心心相通的原因是什么?(2分)

13、划线句①中“监狱大门”指的是:,“钥匙”指的是:________,全句的含义是

14、划线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__ 的心理。(3分)

15、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意思是(3分)()

A.对韩麦尔的即将失业感到可怜。B.对韩麦尔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C.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

D.对韩麦尔不但成了亡国奴,甚至连从事几十年的法语教学都被迫终止处境的同情。

(二)阅读《木兰诗》,完成16~20题(选文略)(共23分)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5分)

①木兰当户织: 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③旦辞爷娘去: ④策勋十二转: ⑤赏赐百千强: ....⑥郭: ⑦帖花黄: ⑧火伴: ..

17、翻译句子(4分)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8、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单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4分)

19、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质?(4分)

20.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兰代父从军,表现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广大妇女对男卑女尊的抗议。B.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C.木兰代父从军,反映了广大群众反对战争,向往和平自由的劳动生活。D.木兰代父从军,侧面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相关题目(共15分)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落日,苍鹰,暮色,群山,我们在这样的背景的衬托下,恋恋不舍地离开陕北,奔向秦晋峡谷,去寻找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

汽车沿盘山路爬行,秋风苍凉沉寂,黄河浩荡东流。我们的心绪还沉浸在陕北高原,沉浸在沟壑纵横、如诗如画、如泣如诉的风景中。陕北,贫穷、闭塞;陕北人,顽强、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质朴。一如脚下这千古奔流的民族圣河,盛满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当我们离开陕北,走近壶口瀑布,希望心情不再沉重。

车窗外,渺无人烟,屋舍稀落,断垣残壁,瓦砾成堆。车拐过最后一道山梁,黄河从视线中消逝。蓦然,一股惊天动地的声浪铺天盖地而来,①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呐喊着迎接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车停道旁,喧哗停止,苍茫暮色使我们看不见黄河之水,只能静静地用耳,准确地说是用心,听黄河母亲的倾诉。

上古,黄河奔泻至此,形成滔滔洪流。河道不畅,横溢流淌,黄河成为不可抗拒的洪灾。大禹用疏导之法,劈开吕梁山,凿开龙门,给后人留下名闻遐迩的壶口瀑布。翌日清晨,我们走近壶口瀑布身旁,立刻被她博大的气势所震撼。黄河之水显得宽宏博大,奔放无羁。此时,我才知晓李白为什么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壶口两旁,山岩断裂,赤裸畸形,筑成两条坚固峰带,如鬼斧神工。金色的波涛从远方滚滚而来,惊涛拍岸,金液飘荡。雾气蒸腾,水天一色。七色彩虹在阳光照耀下,横跨两岸。黄水万顷,无拘无束,慌不择路,在秦晋峡谷奔突涌荡,左回右旋,掀起团团浪花、泡沫。壶口河槽错落,岩石犬牙交错,水流跌宕,像古老的石犁烈马分尸般撕碎水层,犁开波面。云腾雾裹,浇入壶口,挤入龙槽。黄河雄浑博大的身躯突然痉挛收缩,又被大自然鬼使神差般撕裂。

此时,②黄河畔上,气流在抖动,山在摇晃,大地在颤栗。“声震四十里,烟雾溅湿人。”天和地斑斓的色彩和声响都消失了,黄河似是地下奔突出的岩浆,发出无尽的雄伟轰鸣。

壶口瀑布西畔,陕北一片莽莽苍苍,游人三三两两。东畔,山西人大搞旅游,灯火闪烁,游人如织。同一条黄河,“东边日出西边雨”。遥想当年,两岸码头红红火火,人声鼎沸,真使人有沧海桑田之感。壶口瀑布宽度达千米,主瀑难以接近。同行的女记者忙于录音,价值几千元的照相机掉进龙槽,转眼无影无踪。壶口瀑布,烟波浩浩,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当年,光未然到此,慷慨激昂地写下中外驰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

面对壶口,你唱不出“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纤夫的爱》不能在壶口唱,你只能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观之,如万马奔腾,听之,似惊雷行空。浩浩乎,中华民族之文化;荡荡乎,中华民族之精神!(选文有删节)

21.第二段说黄河“盛满民族全部的辉煌和苦难”,联系全文请具体说说:“辉煌和苦22.试从文中找一组形容词来概括黄河的特点;并说明写壶口瀑布为何先着力描写黄河之水。(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3.试从文中找出语句来说明壶口瀑布的特点?(限于20个字以内)(4分)难”是指什么?(4分)

24.文章最后以《黄河大合唱》和《纤夫的爱》来结尾,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D

3、C

4、D

5、⑴比喻 ⑵对偶 ⑶顶真 ⑷互文

6、⑷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⑸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绿意;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天空。

8、主要从听觉上写,钢笔轻响,鸽子低叫,金甲虫受冷落。

9、a、挂在铁杆上的字帖 教室里的爱国

b、飞进的甲虫没有影响孩子画杠子 祖国文字

c、小弗郎士对鸽子叫声的联想 侵略者强迫学德语的愚蠢行为

10、师生爱国情感相同

11、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国土已经被普鲁士兵占领,德语要代替法语。

12、表明他面对国土被占的残酷现实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

13、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对法国语言的封锁 祖国语言

全句含义:牢记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14、对敌人的抗争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15、D

16、略

17、略

18、因为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制胜的英雄行为,而在于讴歌她英勇献身,不贪图荣华富贵、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所以对十年军旅生活作了高度的概括

19、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淳朴 20、B

21、“苦难”指不可抗拒的洪灾;“辉煌”指造福人民,便利交通,旅游发达。

22、宽宏博大,奔放无羁。黄河之水是形成壶口瀑布的源泉。

23、万马奔腾、惊雷行空、犬牙交错、水流跌宕。

8.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八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得分:

一、字词乐园。(23分)

1.看拼音,写字词。(7分)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4分)

3.把部件连成一个字,再组词。 (6分)

亻 今 马 辶 木 门

史 更 心 才 大 才

( ) ( ) ( ) ( ) ( ) ( )

4.读一读下列词语,并分类。 (6分)

和蔼可亲 一心为民 同甘共苦

肝胆相照 笑容满面 载歌载舞

以身作则 兴高采烈

(1)描写人物神态的

(2)描写人物动作的

(3)描写人物品格的

二、句子乐园。(24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吃水不忘( ),时刻想念( )!

(2)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 )赶来。

(3)周总理还( )地舀了一碗水。

(4)从此,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就在( )传开了。

2.写句子。(8分)

(1)毛主席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哪! (用加点的词语仿写感叹句)

(2)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用加点的词语仿写比喻句)

(3)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4)今年,傣族人民格外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欢度泼水节。(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3.改写句子。(6分)

(1)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的呢?(改为陈述句)

(2)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改为感叹句)

(3)沙洲坝人民把这口井称作“红井”。(改为“被”字句)

三、课文回顾。(13分)

1.《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讲述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为沙洲坝的乡亲们 的故事,体现了他与人民群众、的崇高品质。(3分)

2.《难忘的泼水节》通过描写傣族人民和周总理欢度泼水节的场面,表现了傣族人民的 、 、 ,以及周总理与傣族人民 。 (4分)

3.《朱德的扁担》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 和朱德同志与战士 的高贵品质。(2分)

4.这个单元我们学的古诗是清代 的,表达作者坚忍不拔精神的诗句是“ , ”。(4分)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难忘的泼水节(节选)

开始泼水了。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他还乐呵呵地舀了一碗水,拉开一个小伙的衣襟,顺着脊梁浇了半碗,又把半碗水从一个姑娘的头上浇下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的呢?姑娘、小伙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欢呼~( ) 幸福~( )

祝福~( )

2.仿写词语。(3分)

例:乐呵呵

3.模仿画“ ”的句子写一句话。 (4分)

一手 ,一手 , 。

4.这段话的总起句是。(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我叫解放军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就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儿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

雷锋见状,就用自己的津贴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那位妇女手里,那位妇女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1.短文写的是雷锋在 帮助了一个 的事。(6分)

2.雷锋给那位妇女买了 。 (4分)

3.雷锋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姓名告诉那位妇女?( )(3分)

A.自己的名字不好听。

B.他不想让那位妇女知道自己的名字,也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

五、看图写话。(15分)

仔细看图,看看图上都有谁,想想他们在干什么。用几句话写出来。

第三单元提升练习答案

一、1.(1)民 忘 主席 (2)赶 敬 度 历

祝 (3)冈 革 朱 官 甩

2.jìn dàn fēn nán

3.便 方便 念 思念 驶 驾驶 达 到达 材 木材 闭 闭眼

4.(1)和蔼可亲 笑容满面 兴高采烈 (2)载歌载舞 (3)同甘共苦 肝胆相照 以身作则 一心为民

二、1.(1)挖井人 毛主席 (2)四面八方

(3)乐呵呵 (4)井冈山

2.(1)老师真是辛勤的园丁啊!

(2)妹妹的脸蛋好像熟透的红苹果。

(3)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4)我今天没有去上学,因为我感冒了。

3.(1)没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

(2)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3)这口井被沙洲坝人民称作“红井”。

三、1.挖水井 同甘共苦 齐心协力 2.激动

喜悦 幸福 心连心 3.爱戴 同甘共苦

4.郑燮 竹石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一)1.欢庆 甜蜜 祝愿 2.黑乎乎 笑嘻嘻 笑眯眯 3.爷爷 拿着铁锨 拿着树苗 去山上种树 4.开始泼水了

(二)1.沈阳站 中年妇女 2.火车票 3.B

9.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对待地球的其他生命的态度是

A人定胜天,其他生命对人类构不成危害

B我们只要关爱珍稀野生动物就可以了

C关爱呵护地球上的其他一切生命

D对于其他生命不必太关注

2、5月20日,作者在《漫步在科罗拉多高原》一文中写道:春天的山路旁,酒红色的仙人掌花,向日葵样的骡子耳朵花,浅黄色的王子羽草花,和紫色的飞燕草开得真是鲜艳。由于缺水,这儿的树林带是“侏儒”树林。这说明()

A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B科罗拉多高原是一个生长了多种花草的地方

C科罗拉多高原是一个人们旅游的好地方

D多种花草树木由于缺水,而成为“侏儒”树林

3、一只小蚂蚁可以搬运比它自身重许多倍的东西;悬崖上的松柏硬是用根须抓住岩石,努力展示他的风姿……顽强的蚂蚁,倔强的松柏表明()

A蚂蚁和松柏是动植物种的最杰出代表

B有些不起眼的动植物比人类的力量还要大得多

C动植物的生命力是强大的,也是坚韧不屈的

D有些动植物比人类更伟大,更为坚强不屈

4、众多生命构成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下列叙述符合这一做法的是()

A经常到饭店里去品尝一下比较少见的珍稀“野味”

B自制弹弓与同伴一起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到树林里打鸟

C利用外出游玩的机会,攀折树木,破坏花草

D利用自己的休息日,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5、请看漫画,这幅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①在现实生活中,乱砍滥伐的行为依然存在着②人们对树木的砍伐,使一些动植物没有了安身之所③人类的这种不加节制的滥伐行为,必然会导致一些动植物的灭绝④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对树木的砍伐也是理所当然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208月19日,《信息日报》报道:泰宁的美在于她的碧水丹山,还有一种色彩不能不写,那就是郁郁葱葱的植被为泰宁铺就的绿色。可以说,在泰宁,绿色无处不在!这表明()

①泰宁是一个绿色生态环境非常美丽的地方②泰宁这地方的热人们比较注重保护绿色植被③绿色植被造就了泰宁各异的自然景色。④置身于秦宁,使人有一种“回归纯真自然,走进绿色世界”的感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滩涂上特有的常绿植物群落。据记载,我国历史上红树林分布十分广泛,分布面积也相当庞大,但随着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和围垦,导致我国沿海红树林资源遭受空前大劫难,近60年来红树林面积锐减了70%。这一事例说明()

A我国是世界上红树林分布十分广泛的国家之一

B我国的红树林毁损严重,保护工作非常艰巨,

C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红树林面积减少

D我国注重了围海造田和围垦,导致了红树林资源毁损

8、在距离地球表面15-25公里的高空,因受太阳紫外线照射的缘故,形成了包围在地球外围空间的臭氧层,臭氧层()

①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损害②是大气层中的保护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护伞③如果遭到破坏,会使人类疾病增加,动植物死亡④是地球最有力的保护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年1月16日,《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二氧化硫的年总排放量已超过2500万吨,造成1/3的国土遭受酸雨污染,每年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直接威胁13亿人口和16亿耕地的安全。这说明()

①我国目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形势②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导致环境污染③酸雨对我国国土的污染,使我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④大量有毒气体的排放形成酸雨,使我国的环境状况比较恶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为改善我国北方缺水状况,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中,党中央明确提出,务必做到“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

A党中央对该工程的严格要求和密切关注

B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党中央把环保节能放在第一位

C在实施该工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

D党中央高标准、严要求的治国理念

11、据统计,1990年7月我国(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在内)总人口达11.60亿,其中大陆部分11.34亿,占同年世界总人口的21.9%。现今,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居世界各国之首。这说明()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B能够使我们引以自豪的是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

C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其他国家感到望尘莫及

12、2008年7月29日,《中国环境报》报道: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确立为13个贫水国之一。这一状况告诉我们()

①我国面临着十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形势②我国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也将越来越严峻④我国由于国土面积比较辽阔,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他这句名言体现的道理是()

A人是地球上的主宰者,可以主宰地球上的一切

B在人与大自然的斗争过程中,最终胜利的总是人类

C我们不应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要再接再厉

D人类对大自然掠夺性的开发,必然导致各种灾害和严重的环境问题

14、2008年8月18日,中国经济网讯:2008北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进入奥运会各个比赛场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些场馆都在以各种方式利用新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正在中国悄然流行。发展“低碳经济”()

①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②有利于中国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③有利于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④有利于中国的资源的开发和输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5、托尔巴说:“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的,不是言辞,而是行动。”他这句话要求我们青少年要()

A认真学好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就足够了

B环保不仅表现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中

C认真做好环保宣传,让他人参与到环保中去

D环保主要表现在言辞上,要时刻将环保挂在嘴边

二、简答题

16、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已进入自恐龙消失以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时代。平均每小时有3个物种在世界上消失,每天有150个物种濒临灭绝,每年有1.8万至5.5万个物种成为濒危物种。如果物种灭绝继续以这样的速度进行下去,50年后,人类将面临灾难性后果。

上述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17、2008年8月31日,新华网讯: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城镇呈加速发展的态势,人口大量集聚,产业加快发展,污水排放规模大增,所引发的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难题,南充南部县伏虎镇在探索中寻找到了一条新途径——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有效地解决了场镇两万余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都有哪些好处?

18、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的处理也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事情。对于垃圾的处理,某校七年级三班的同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张强同学说:“世界上本无垃圾,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王小虎同学说:“要战胜垃圾,必须首先战胜自己!”

(1)你是如如何理解这两位同学的话的?

(2)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就垃圾的处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

三、分析说明题

19、人民网天津视窗2008年8月26日电:8月14日,由汉沽区科委和市教委滨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建循环经济研发中心、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发展专家论坛,在汉沽区科委举行。来自天津大学等高校的14名有关海洋化工和循环经济方面的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汉沽区政府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论坛。

论坛围绕市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主题,通过产学研结合,将循环经济这一理念融入到汉沽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把思想统一到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汉沽发展上来进行了热烈讨论。

(1)目前我国天津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什么现实意义?

(2)你打算为当地发展循环经济做出怎样的贡献?

四、实践探究题

20、环境保护部5月19日向媒体发布200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及主题标识,要求各地围绕中国主题,以宣传“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掀起一次环境宣传热潮。为配合环境日的主题,某校准备开展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几条突出主题的标语。

(2)学校要出一期宣传有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黑板报,请你设计几个相关栏目。

(3)你认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走进生活:请你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C4、D5、C6、A7、B8、C9、D10、B

11、A12、C13、D14、C15、B

二、简答题

16、上述材料说明了地球上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失衡,致使大量物种面临着灭绝和已经灭绝的危险。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刻不容缓。[来源:学&科&网]

17、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等特点,工程建成后,大大改善了当地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污水经过处理后排人河流,减轻了下游河流的水质污染负荷,确保了河流下游人民饮用水安全。

18、(1)张强同学的意思是垃圾也可以利用,也是一种资源,王小虎同学说的是,处理垃圾、解决垃圾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关键是要战胜我们自己在认识上的误区和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两位同学分别给我们处理垃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应该肯定和表扬。(2)①可以对垃圾要进行分拣、分类整理、堆放,对部分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②利用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残渣制作建筑材料,是垃圾处理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面;③利用垃圾焚烧发电,为节约能源、利用再生能源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三、分析说明题

19、(1)①发展循环经济是合理利用资源,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②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③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④发展循环经济对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2)向公众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增强公众的资源、环境意识。自觉爱护山水、花草、树木和动物,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利用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对废旧物品尽量做到再回收、再利用。等等。

四、实践探究题

10.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篇十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4.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心工作是()

A.确定党的名称 B.建立党的地方组织C.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5.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是()A.陈独秀

B.毛泽东

C.董必武

D.李达

6.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7.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A.蒋介石

B.叶挺

C.冯玉祥

D.周恩来 8.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C.大资本家

D.大地主阶级 9.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10.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最早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人物是()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贺龙

15、党的历史上有一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6、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7、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18.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19、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自然条件的艰难险阻,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强渡乌江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翻越雪山 20、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A、江西瑞金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二、非选择题

2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请回答:

(1)写出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句口号。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写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

22、阅读下列材料: 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12.胡锦涛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 材料二: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3、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南昌起义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

请回答: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它失败了?

(6)参观这所学校遗址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23、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左下图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3)“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24、班级即将举办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会。

1)如果你作为演讲者,你将收集教材中哪些相关资料?

(2)假如请你最后作总结演讲,你将如何总结长征精神?

(3)你觉得哪些精神是你最需要学习的?你准备怎么做?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BDA 6—10.DAAAC 11—15.ABABC 16—20.DBADD

21、(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条,拒绝对德“和约”签字,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其中任意一项即可,)1919年

(2)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1921年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22、(1)黄埔军校;1924年5月(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4)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

23、(1)①B;②A;③C;④D。(2)党内左倾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3)思想、精神、身体、生活用品的准备等即可(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24、(1)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的情况、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红军胜利会师等。

(2)长征精神:就是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以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斗争,争取最后的胜利。

上一篇:军训队列训练心得体会下一篇:学校德育教师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