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教学设计(精选12篇)
1.电工技术教学设计 篇一
1指针式电工仪表的设计
电工仪表是用于测量电路中的各种电参量(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和元件参数(如电阻、电容等)的仪表,分为指针式仪表和数字式仪表2大类。其中,指针式仪表是利用指针在表盘上的偏转程度来对被测量的大小进行指示,具有简单直观的优点。实验要求:设计一个指针式直流电压表,量程分为100mV、1V、10V、100V4档。
2动态元件参数的测量
作为电路中的动态元件,电容和电感参数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交流电桥法、RLC串联谐振法、电压法、时间常数法等。实验要求:用3种以上的方法测量电容和电感的参数。实验方案举例:用时间常数法测量电容的参数。将电阻R和被测电容C串联,构成一阶RC动态电路,以幅度为US的脉冲信号作为输入信号ui,合理地选择电阻R的值,用示波器观察uC的波形,使电容C两端的电压uC。
3数模转换器的设计
由于数字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在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以及其他许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的情况也更加普遍了。为了能够使用数字电路处理模拟信号,必须把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方能送入数字系统(例如计算机)进行处理。同时,往往还要求把处理后得到的数字信号再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信号,作为最后的输出。可见,数模转换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电路。同时,在很多情况下,它还是构成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单元。常用的数模转换电路(D/A转换器)包括T型电阻网络D/A转换器、权电阻网络D/A转换器、权电容网络D/A转换器、权电流型D/A转换器、开关树型D/A转换器等,它们都可以用电阻、电容、开关等常用的电工元件来进行设计。实验要求:设计两种不同的数模转换电路,以4位二进制数字信号作为输入,通过电路将其转换为对应的模拟电压。
4放大电路的设计
放大电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子电路,在电子技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分立元件构成的放大电路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在电子技术中得到普遍应用的集成运算放大器,也是以三极管或场效应管为基本单元构成的。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交流小信号模型可分别用电流控制的电流源(CCCS)和电压控制的电流源(VCCS)来表示,因此,在没有实际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情况下,利用受控源这一基本的电工元件,同样可以设计出各种放大电路。实验要求:利用受控源设计一个2级放大电路,要求电路输入电阻大,第1级电压放大倍数为-30,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600。
5结束语
电工技术综合性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电工技术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促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上述综合性实验内容已在国防科技大学电工技术实验室得到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以及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2.电工技术教学设计 篇二
1 教学与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材内容理论性强, 缺乏实用性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密切结合是该课程的特点, 而现有教材以理论内容为主, 强调理论的严密性、系统性, 缺乏本学科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及应用实例的引入, 因此, 学生视野得不到开阔, 很难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介绍电容器件时, 侧重于电流电压关系式的推导, 而很少涉及实用性强的电容选型、优劣判断, 使理论和实际脱节。所以, 应删除教材中较为陈旧的知识, 增加应用知识的比重, 力求使概念清晰、准确。
1.2 教学方法落后,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 该课程教学仍以单一的教授方式为主, 即黑板+粉笔, 教师讲、学生听。对教师而言, 不利于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讲解;对非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 不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虽然有些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 但受课程本身特点及课件制作水平的限制, 教学效果提高不明显。所以, 教师应根据教学阶段的特点、教材的具体内容, 有计划地选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 以提高教学质量。
1.3 考核方式单一,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该课程成绩构成一般为笔试成绩 (60%~80%) +平时成绩 (20%~40%) 。显然, 笔试成绩所占比例过大, 使得学生过分关注书本理论知识, 更有甚者, 平时不学考前突击也能顺利通过, 弱化了本课程的实践性, 不能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造成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 应结合理论和实践, 采用多元化的思路改革考核方式,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1.4 实验环节灵活性差, 缺乏自主创新性
电工技术实验教学一直依附于理论教学, 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如验证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 这对学生整体分析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不足。而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实现知识到技能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 在实践环节应增加应用性实训,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 教学与实验改革的主要思路
2.1 理论教学改革
(1) 精选教学内容。通过邀请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编写教材, 加强教材的实用性;电工技术课程知识量大、面广、理论性强, 应坚持因材施教, 对教学内容中不同章节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将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电工技术是面向全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为了强调各专业的差异性和应用需求, 应在一定通识教育的基础上, 逐步强化专业特色教育[2], 即通过对专业应用背景的介绍, 提出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 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课程及专业知识。例如:对车辆专业授课时, 可将汽车发电、电控及电子点火等子系统中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为后续专业实例分析提供充分的知识基础保障。
(2) 优化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制作一个兼顾动画、图片和视频效果的多媒体课件,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 实现形象化教学[3]。如分析一阶电路的暂态过程时, 由于过渡过程短至微秒或毫秒量级, 无法用肉眼观察结果, 但利用仿真软件可直观地看到变化过程。我们对图1电容电压和电流进行仿真, 结果如图2所示。
图2上半部分电容电压是一个缓慢充电的过程, 开关闭合后经过0.003~0.005 s充电结束;下半部分显示的是电容电流从闭合开始经过相同时间衰减到零的过程。通过辅助教学手段, 增强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 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且容易掌握, 激发了学习兴趣, 丰富了想象力,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当然, 这需要教师灵活运用辅助教学手段,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电机反转理论是改变电机电流相序, 实际操作时是交换任意的两根电源进线, 让抽象的理论活起来。
(3) 改革考核方式。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 即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平时表现, 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等综合能力。理论考试以闭卷为主 (最好是教考分离, 从试题库抽题) , 或者采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技能考试以过程式考核为主, 或者采用实验设计、课程设计、实际创作等形式[4];平时表现要综合出勤、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模式多元化, 使评价方式科学、全面和合理。
2.2 实践环节的改革
(1) 优化实验内容。以往的电工技术课程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为了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 开展了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时间长, 而教学课时有限, 为解决这一矛盾, 需要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在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情况下, 实验室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段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时间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 在自由的空间中更好地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 充实以前的实验内容, 多设置一些互相独立的小实验,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内容。同时注重小实验之间的相互关联, 前一个实验是后一个实验的基础, 后一个实验是前一个实验的提高, 全部实验是一个有机整体, 互相关联, 缺一不可。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促使学生认真做好每次实验,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完善实验方式。借助虚拟实验平台, 将仿真实验与实物实验相结合, 使抽象变具体。我校实验室配备了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操作台, 可以配套完成课本相关的实验内容, 但实验过程中, 学生绝大多数时间用于连线、按步骤操作、记录数据等。此类实验方式,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实验效果差。NI ELVIS集成了12种常用的实验室虚拟仪器 (运行NIELVISmx Instrument Launcher) , 而最新的NI ELVIS还配备了100 MS/s的示波器, 能够配合LabVIEW设计新的实验室教学及创新实验, 为电工技术课程理论和实验室教学提供领先的教学平台。学生利用虚拟实验平台, 可自主研究和开发与实际工程密切相关的设计性实验, 培养研究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束语
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教学目标, 有必要从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方式和平台进行创新研究。
摘要:针对电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概述了该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教学环节入手, 对教学内容及方式、考试方式进行研究;从实践环节入手, 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式进行优化研究。
关键词:电工技术,教学改革,实验改革
参考文献
[1]肖桂凤, 沈建华, 乐群.“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 :187-188.
[2]刘海春, 邢丽东.“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专业特色教育[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 (3) :24-25.
[3]张振英.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8) :104-105.
[4]宗海焕, 李翔, 韩浩.“电工技术”课程考核方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1) :195-196.
[5]张丽, 宣峰, 胡雪梅.电工技术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77-79.
[6]华红艳, 张宏亮.应用型本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1 (2) :100-102.
[7]吕振华.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 :93-94.
3.《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探讨 篇三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工电子;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各专业培养人才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但其课程是在初高中物理学上的进一步加深,致使许多学生学起来觉得非常困难。对于那些操作性较强的科目来说,死记硬背那些理论内容是没用的,重要的是在于实际操作,需要亲自动手,亲身体验。为了切合当前高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应以学好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技能教学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兴趣教学。
一、如何提高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开头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想要把一堂课所授内容搞懂,师生互动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脱离学生,学生的思路需得围绕老师走。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需要有情趣的提问,从而使他们对学习电工基础产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在讲运算放大电路时,这样引入课题:“遥控汽车模型分那几种控制?是比例遥控还是开关控制”、“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无人驾驶飞机是如何控制的”等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随后就引入运算放大电路的线性比例控制,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情感是滋生兴趣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将一种行为进行下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抱着消极的或应付的态度去学习,努力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满足。还可以让学生寻找课本中一些对自己成长有帮助和好处的知识,这些都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整体了解,从而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门课兴趣的程度,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说服学生扩大自己的学习活动范围,不只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要充满兴趣地去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情。
二、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重视电工与电子的“绪论”课教学。所谓的‘绪论’就是开头。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的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实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所以課堂的开始一定设计一个好的,适当的导入,以此来引导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也一样,在上电工电子课前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电工电子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大概讲述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带学生察看实训场地,把观看数控机床的控制电器电路作为学习电工电子基础“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让他们自己动手打开机床,一开始继电器的吸合声使学生“吓”一跳,再次开动时就有了准备也有了兴趣。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机床电路与机床电器学习兴趣,从而认为在职校学习不再是初高中阶段那些乏味的理论与概念,能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其次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电工电子基础是研究电磁现象及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例如,在学习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时,通过实物以及学生自述其所知的变压器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变”什么和“变”的原理,积极思维,掌握要领和理解原理,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在电动机学习方面,将交流、直流、步进电机融合在一起,分别讲述各自的旋转原理、方向控制、速度控制,根据学习基础原理,在实验中能对三种电机分别进行改变方向与速度的控制,达到理论上能叙述,实践中能操作。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电工电子基础是研究电能应用技术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情况难以被学生想象, 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同时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过程无法看到,变化小,学生不理解,也不是很相信。利用计算机制作逼真的多媒体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能,也就是说:对PN结加正向电压是会导通的,反之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可以用FLASH制作动画效果, 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 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接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 个人能力的培养
除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侧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要上好电工电子的实习课。合理地将理论和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安排不同内容的实习。采取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循环往复,滚动式前进和螺旋式提高,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1.提出问题,根据基础理论知识来判断处理问题,如新调试的机床电机的旋转方向与标记方向不一致的问题提出讨论,让学生参与讨论,根据三种电机如何进行改变方向的控制理论,学生很快提出新的问题。首先要知道电机是什么类型,如电机是三相交流电机,则改变相序。如是直流电机,则改变电源极性。此时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如改变了电源相序而其它电机旋向不一致的问题如何解决?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学习讨论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2.提出设计任务,让学生学习设计方法与过程。在模电教学结束后,提出设计一个24V、1A的稳压电源的电原理图与选择计算所有的电路参数,从输出端电压反算到变压器U2交流电压,根据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部分功能选择计算元器件参数。在数电学习后,试设计一个时钟电路,秒信号电路开始到小时显示的全套逻辑电路与7段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路。因为学生对时钟的各种进制比较熟悉,其中涉及10进制、60进制、24进制。通过对电路的设计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设计能力的培养。选择典型的设计图纸进行讲评,对较好的设计图纸进行挂图展览,对于设计中不足的学生也有再次学习的作用。高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课课程安排要注意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和渐进性。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把握能力、重点、层次和定位,通过合理的课题安排,实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分阶段实习,多样化的教学安排,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往复过程,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以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突出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的实践性,不过分强调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在专业的原则下,保持一定比例专业基础和理论课程,因材施教、不断改革创新,融入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使培养对象更能适应今后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丽萍.电子技术基础[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4.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目1 篇四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王华
5.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篇五
李晓凤潍坊科技学院
郝敏潍坊科技学院
摘要: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是计算机专业、电子电气专业,机电专业、自动化控制、汽车等专业的基础技能学科,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是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的课程教育体系。电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本专业的教学方法带来了不断地挑战,其教学方法应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地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方法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其办校宗旨在于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实用的高级技工和技师。职业技术学校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国家输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有很大优势。电工电子课是计算机专业、电子专业,机电专业、自动化控制、汽车等专业的基础技能学科,它的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地改进与创新。高职学校教学对象决定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的教学方式,招收的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生或是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学生,他们中间的数、理、化成绩参差不齐,这样给高职的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的高职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
一、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按照现代化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作为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不可能随意删减,而新知识不断地涌现,学时又不能增加。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根据不同非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同时按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要求,合理取舍,以便为不同专业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例如:机电设备类专业要求比较全面,所有内容都应列为教学内容,而计算机类专业则不然,除要学习必要的电路基本理论外,应侧重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电子技术。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内容繁多,涵盖面广的特点。以往,常常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讲授,以求“当堂弄懂,课内解决”,而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和积极发挥性,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此我们采用:
1、精讲多练、互动教学
精讲需要任课教师精心考虑讲什么,如何讲,以什么为起点讲,以及讲授深度和向哪个方向引导等问题。多练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性,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可在讲授基本电路的计算分析和公式推导,以及电工与电子学科的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选择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写读书报告,然后开展课堂讨论。实践证明,这种教学互动式的课堂讨论教学方法是积极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它有利于
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性,培养和发展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精讲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声像并行、视听并行、感知直接、理解更容易,把形、声、色、光、动、情、意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一项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有利工具打下了良好基础。
3、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灵活创新,可以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到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一个飞跃。
4、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合,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有多种方法,多种手段,在现代教学中,应当把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结合,有利促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发展,由于它具有表现力丰富,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对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和实时交互的特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电工电子专业课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通过预先制作的幻灯、投影片来增加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做到根据需要及时进行相应补充。除了使用这些基本的电教手段外,还尝试用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相配合,利用EWB软件虚拟的电子工作平台提供的虚拟实验和电路分忻仿真手段,进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部分强电电路的实验、分析和设计,效果非常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5.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教给学生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问题,避免死记硬背、机械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三、注重实践环节训练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验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对理解和巩固课堂知识有重要作用,对加强学生工程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工电子技术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要想真正学好这门课,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
1、重视综合型层次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
综合型层次实验教学是以加强学生的工程技术综合训练为主,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调试完成一个产品的制作。基础型层次实验的目标是以基本训练为主,完成了上述方面的基本训练之后,也就达到了教学要求。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在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仅满足于教材规定的必做试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因此还需要进行综合训练,开展综合训练实验教学。综合训练是
为了达到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同时,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指导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开展研究型层次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
研究型层次实验教学方法是通过组织各种竞赛等综合实践环节,指导学生查阅资料、选择仪器、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觉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型层次实验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知识、能力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与发挥,并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开放实验室是这一层次教学的实施主体。通过大型综合实验和多环节综合实验,能让学生丰富体验,增长见识,增强综合判断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工程素养。
由此可见,电子电工专业因应用需求不断的发展,会开拓更多更新的应用领域。高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课课程安排要注意保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和渐进性。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能力、重点、层次和定位,方法要灵活多变创新。以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突出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的实践性,不过分强调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在专业的原则下,保持一定比例专业基础和理论课程,因材施教、不断改革创新,融入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使培养对象更能适应今后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明飞.高职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科技信息.2006
[2]、孙肖子等.建立一个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1)
[3]、刘钢跃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6.电工技术教学设计 篇六
李一峰†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桂林 530031)
摘要: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着内容多、授课和实验学时少的矛盾,本文介绍了对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材、实验内容和方法、考核几个方面改革的具体做法,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探讨,总结出适合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对象的教学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应用电类科技的意识和兴趣。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551(2008)03-0056-0
21引言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我校许多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由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不断出现新的内容,相应的课程也在不断增加,而每门课的学时又在减少,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不例外。我校的电工电子技术课在80-100学时之间,其中安排的实验项目有8-16个,内容多但是授课和实验学时少,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电类课程,因此,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电式电子学实验课,课前实验技术人员已经准备好了实验器材、调试好了仪器设备,开始做实验前,老师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学生只要根据指导书上的要求连线,就能得出结果。在实验过程中,保险丝坏了不会换,接线夹子断了不会接,一切由实验教师代劳,学生盲从又被动。这种方式,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束缚了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动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从教材内容着手,修改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删除了欧姆定律、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实验,增加了电路故障判断实验,常用电式电子仪表使用,电动机星形——三角形自动启动控制、电动机顺序控制、变压器使用等实验,并且实验中元件参数不固定,自行设计。在实验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突出应用性、技能性、综合性、创新性,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以及计划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设计实验项目。修改后的实验教材力争保证验证性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占4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40%,研究创新性实验占20%。
同时,在教材中还注意理论知识与工艺实践相结合,基本知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开展第二课堂;根据情况还可以布置大作业、引导学生自行开发设计、组织学生装调测试;针对不同的实验,提出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认真思考;对实验步骤不作规定,由学生自己设计等等。
2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的改革
2.1实验设施与师资配备
2000年以来,我们对实验室进行了改装,安装了实验实训操作台,购置了实验实训工具和材料,上第一次课前,就把实验实训工具和材料发给学生,还发给每位学生一把锁,由学生自己保管工具。在师资配备方面,要求实验指导老师应该是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和熟悉生产工艺,即具备“讲师”和“工程师”能力的双师型队伍。
2.2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让元器件暴露本来面目。原有电工电子学实验大都在电工实验台上做,电工实验台优点很多,如接线容易,安全可靠,灵活性好,老师准备实验方便等。但其缺点也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学生做实验看不到真正的设备元件,如交流接触器,学生仅仅从面板上画的符号知道哪是线圈的接线柱,哪是主触点、哪是常†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8-05-07
开触点、哪是常闭触点,实验时根本看不到这些元件。也就是把教材中的电路图又搬到了实验台上。实验中出现问题还是无法解决,不知道故障出在哪里,更谈不上排除故障。只是机械地跟着老师做。现在我们常打开实验箱外壳,使设备暴露在外面,让学生看到设备元件与实验板的连线,看到设备的动作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做实验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2.对验证性的和一些常规性的实验,所用元件参数不固定。如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只规定在实验中所用元件个数,及元件参数的大致范围,自己确定实验所用的元件个数和元件参数。老师只对实验的重点、难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每组实验数据不一样,每个人都得用心去做。
3.教学组织与实施。实验的前期主要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认识印刷电路板,手工焊接练习,认识并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实验后期要进行电子产品组装训练。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因人而异,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对动手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同学,让其组装简单的电子产品,如稳压电源、单波段晶体管收音机等,期间给予他们重点指导,鼓励他们克服思想障碍,树立信心,完整好作品;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让他们组装万用表、电话机等比较复杂的套件;动手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对电子技术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就要从设计、制作上来要求,首先让他们自己选择电路,自己制作电路板,自己选择元器件,期间要给他们讲解设计思路、电路板的布局、元器件的检测或购置、安装工艺、排除故障和调试技巧等,最后还要求他们进行外壳包装,这部分学生要用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实验的内容和方法着眼于从人才培养体系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多元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3实验考核的改革
严格考核制度,对于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有重要作用。考核制度一般包括参加实验的态度、知识掌握的深度、操作能力、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焊接水平、元器件识别和检测能力、安装工艺质量、调试都进行考核,每一项都有评分标准。按照标准做好每个学生的考核记录,还要根据出勤和电子安装报告来综合评定。具体做法:一是实验成绩的评定,平时成绩占50%,实验考试占50%(按所做过的实验抽签选作)。二是考试资格。实验课一般不准请假,特殊情况应凭假条请假,回校后补做完实验者可以参加实验考试,否则实验未补做完不能参加实验考试;迟到、早退在两次以上(含两次)者取消实验考试资格;不交实验报告者取消实验考试资格;实验课不遵守课堂纪律,故意损坏仪器者取消实验考试资格。三是未取得实验考试资格者,实验成绩按0分记。四是在考核前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学生可自行安排到实验室试做。学生通过到实验室复习,对基本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方法的巩固等都有好处,还可以通过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4教学效果
从学生在电工电子实验报告中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电工电子实验对自己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1.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电工电子实验要求每人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可以根据自己动手能力、接受能力、兴趣和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碰到问题要独立思考,老师只是起“点拨”作用,要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原来的教育对象转变成教育服务对象。
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电工电子实验具有趣味性、实用性的特点,吸引了很多学生。我们聘请了学生管理员协助管理工作,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到实验室进行练习。这样做,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和课余时间集中到学习文化、学习技术上来,端正了学风,也树立了良好的校风。
3.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克服了眼高手低的毛病。电工电子实验不但让他们尝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还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生认为,原来从不知道怎么看电子电路图,不知道电路板上的是什么东西,是怎么连上去的,对电子技术有一种神秘感,通过电工电子实验,他们开阔了眼界,懂得了很多,他们说,每焊上一个元件,每前进一步,都让他们特别有成就感,他们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体会到了“看花容易画花难”的感觉。锻炼了自己的耐力和毅力,培养了细心、细
致的习惯,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一丝不苟。
7.《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篇七
一、教材选用方面
以往用的教材内容太陈旧, 没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 强调学科的系统化, 教学内容多而难, 严重脱离实际, 没有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不适应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我院教师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革, 采用项目式教学, 以任务驱动, 项目引领课程为主体结构, 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从岗位需求出发, 尽早让学生进行工作实践。以“强化实践、重在应用、学做一体”为重点, 培养现场设备维修、应用能力训练和技术综合一体化能力, 为在相关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实践技能训练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最突出的特点是操作性、实验性和应用性。针对这一特点, 电类专业的教师不断研讨改革实训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及时引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内容。设置合理的实训课题, 使学生通过实训课进一步熟悉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作具体的实训内容, 掌握相关的技能, 让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各种实训技术和测试技术,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中较成熟的、较前沿的在工程实践中较为广泛应用的各种器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课程, 使学生具备借助于各种设备仪器进行综合实训, 测试和设计的能力。
对于实训内容教材已正式出版。在新系列教材中, 舍弃了过时陈旧的内容, 如模拟电路中过多的分立元件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中过多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引入新的内容, 如集成运放的各种应用、电流型运算放大器和跨导型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复杂的大规模集成等。增加了电子线路软件仿真的内容, 使硬件软件相结合, 丰富了实训手段。新教材还增加了大量的简单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 并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在电路理论课程结束后对电路综合实训独立设课, 学生经过电路课程的学习和电路课内的基本实验, 已掌握了比较完整的电路理论知识, 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而且拥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有可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个性化地做出一些有创意的测量方法来完成我们布置的实训任务, 而不再是传统的按照指定实训线路“依葫芦画瓢”。因此在电路综合实训中, 我们只提出实训目的、内容和要求。实训线路主要由学生课外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去寻找参考资料自主完成。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引学生合理选取、择优组合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 启发学生把注意集中于解决问题上,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扩展了课堂的教学时间, 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多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岗位性。
三、教与学的结合
在教法上, 要充分发挥实践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注重因实践环境施教, 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指导式教学, 教师现场操作教学和棋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指导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理清各种电路的原理, 辅导学生连接理论和实践知识,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开放与应用, 采用电视录像片、电子教案、实践教学光盘、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教学。如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信息量大等特点。例如我们将每个实验内容作为幻灯片, 可在理论课堂上花费少量的时间进行讲解, 使学生有更多的亲自动手实践的时间, 强化了实验效果。
此外, 我们还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 开阔实验教学视野。例如我们在教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现代电子技术系统设计”时, 一般仅将设计题目中所用的器件型号或仅提供设计题目, 要求学生自己查明器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参数或设计电路,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优势, 设计出最新最好的电路, 达到题目要求。实践表明, 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 阅读文献, 提高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为实训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在学法上, 要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实践前有预习;实践过程中有步骤;实践后有总结, 及时写总结报告, 归纳技术与操作要点, 分析不足与改进方法。
四、实施多元化的学生考评体系
学生学习效果的考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考评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终结性考评方式, 主要是依据一张试卷或一份实验报告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直接导致学生格外关注考评结果, 忽视学习过程, 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积极性, 不利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我们把学生考评体系建设作为深化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按照“面向教学过程, 重平时表现, 重实践能力, 重创新思维”的原则, 建立和实施总结性考试与过程性考查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评体系。根据理论课程的目标要求, 我们主要采用“随堂测试+课程研究论文”的方式, 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做法:在课堂教学中, 强化诊断性的过程考核, 每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任务, 随即进行随堂测试, 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对已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步、协调。
8.电工技术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电工技术基础 基础课 专业课 教学效果
虽说是技校生基础比较差,但更主要的是学生缺乏兴趣,有畏难情绪,是被动学习所致。一旦他们缺乏兴趣,后续课程的教学,即使再好的教师,也很难改观。但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刚进校时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是有兴趣的,也是认真的。但到一个学期的电工基础学习以后,就有很多学生开始畏惧,再也激发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加强电工基础的教学,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一、加强概念、定理、定义教学的形象性
都说“电”看不见、摸不着、太抽象,因此难教、难学。事实上,有很多概念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相通的,也是符合我们的常规思维的。有很多概念都是其内涵的缩写,只要将其内涵形象展开,就能得到清晰、深刻的概念。比如笔者给电流下的定义:电荷的流动,简称电流。它与看得见的媒质流动,如水流、气流、信息流、物流一样,变得形象,易于联想,易于理解了。既然电流也是一种媒质的流动,我们自然而然就要想到它的方向、大小,动力——电源,阻力——电阻等等。类似这样的概念还很多,如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容器,受控源——受控制的电源,相位——相对位置,等等。学生能这样轻松形象地理解概念,就更自信、有兴趣了,有时他们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给概念下定义。
二、加强对知识逻辑结构的梳理、概括、类比
电工基础难学,不仅是概念抽象,而且概念、原理、定理多,学生抓不住主线,知识不具有结构性,因此觉得难学。我们应牢牢抓住知识结构的核心——电流,以电流为纲,可探究各知识点的内在逻辑结构,将它们联成知识网。
1.概念间的关系
电流的动力是电压,电压是电源提供的。电流的阻力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会有碰撞、摩擦等阻碍,还会有反电动势的阻碍。具体地说,有导体的电阻、电容充放电形成的反电动势、电感线圈中电流变化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电动机运行产生的反电动势、半导体PN结的死区电压等。元件中的电流就是动力(电源)与阻力(阻抗)的平衡,即元件的伏安特性。电流在电压作用下就要做功,即功率。电流通过负载就有电压损耗,即电压降。电流在电路中流动一方面要受阻抗的约束,另外要受电流连续性原理——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约束,回路电压要受电位单值性——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约束。其他概念、定理经梳理概括就能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
2.等效思想
等效电阻、等效网络、等效电路、交流电有效值等都是等效原理,等效思想是贯穿电类专业学习始终的。抓住了等效原理,对电路分析就能做到驾轻就熟。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电压源与电流源转换、电路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都是等效原理的具体应用。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要分别阐述,也就是因为不同元件对直流电和交流电并不等效。经过梳理、概况、类比,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将零碎的知识点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保持、激发旺盛的求知欲。
三、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实验、实训,激发学习兴趣
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要根据这一学科特点,利用直观教具、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综合实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收获成就感。
1.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工基础是研究电磁现象及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的互相协调作用。如学习电容器时,为了让学生体验电容具有储能作用,可将一电容接入220V电源,然后将电容撤离电源,让学生用手触摸电容两极,人有触电感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情绪高涨,体验深刻。同时可以展示以电容器为核心的电子定时、延时开关等,并引导学生探索电容器在实际中还有哪些应用。再比如学习电磁现象时,可以展示的实物、模型就更多了。可用马蹄形磁铁在磁极上吸引硬币,然后用一铁片将磁体两极封闭,硬币将因吸力大大减小而落下,从而形象说明了铁磁材料具有将磁力线集中于铁磁材料这一知识点。还可用1.5V电池给变压器充磁,学生触摸变压器的另外两极,然后迅速切断电路,学生有触电感觉,从而加深对自感的理解。展示利用电磁原理制作的各种玩具、产品等。只要用心,总能找到诸如此类的直观教具。
2.注重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注重实训,培养综合技能,学以致用
笔者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兴趣,安排了足够的实训课时。进行照明电路安装、低压配电板安装、常见低压电器拆装、电动机控制线路安装等。有时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解决学校出现的一些实际电路故障。这样学生在一开始接触电这门课程时,就感到学电有趣,学电有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学生,甚至是一群“双差生”,虽然他们各方面都比较差,但是都是社会的公民,是教育的主体,是我们每个教师的教育对象。教师所做的事情就是要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对学生负责,更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负责。所以教师在工作中要力争做到:
(1)热爱学生。给学生多一些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等。做到以“唐僧”式心肠来培养教育学生。社会的问题很多源于教育,教育的问题一部分就是源于教师。师者,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用心体会,从中感悟。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关爱他们。
(2)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位被学生喜爱的优秀老师和社会满意的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认真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尽力做到教学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掌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
9.电工技术教学设计 篇九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系统的日益复杂化的趋势,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从内容到形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围绕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各院校都在不断进行探索。我院的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研究并改革我院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强化教学管理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实践课的改革。因此,首先应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体优化,建立既适应人才培养又适合学生自身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实践教学结构;同时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又是以实验室为依托,实践教学改革自然要求实验室建设要与之相适应。所以改革的出发点,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课程内容整体优化{二是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手段,三是加强教学管理,本文结合我院实验室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探讨。优化教学内容
2.1 实践课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构想
根据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总要求,基础教育应突出基础性,特别是本科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内容设置上应体现基础性、创新性、先进性。实践课教学,应从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环节配合两方面实现整体优化。对于本科学生,实课验的内容可按基本型实验、设计型实验、课程设计三个层次设置。基本型实验是学生学会实验仪器仪表的使用、理解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应当有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过程,国内外一流大学也都非常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切I练;设计型实验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技术指标的要求,设计具有各种功能的单元电路,并用实验方法进行分析、修正,使之达到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课程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设计、安装与调试自成系统的、与工程实际接轨的、具有各种不同用途和一定工程意义的电子线路装置,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毕业设计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有按照上述三个层次对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认真确定好每一阶段的实践内容,才能为学生打牢基础和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保证。
2.2 三类实验的要求
(1)基本型实验
这类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的实验要求、步骤、方法,独立完成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实验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仪器仪表使用、实际操作、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报告的书写等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基本型实验还应包括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如要求学生参照有关“指导”(该“指导”或来自教师。或来自指导书),完成一个综合内容的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具有水平迁移能力。
(2)设计型实验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开拓能力。设计型实验主要是针对单元电路而设,一般由教师拟定题目,不提供电路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型实验中学生要求购买的元器件往往是五花八门的,这将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经费开支,因此,可采取让学生在规定的器件品种范围内设计。
(3)课程设计
学生学完了电工电子技术全部课程后,可集中一到两周时间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安装、调试一个实际的系统,实实在在感受一次“科研”、“开发”的基本过程,这对他们的创造能力是一次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在进行课程设计选题上应做到难度适中,与原来学生掌握的知识联系密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课程设计题目选得太难,学生感到与他原来的认知结构无法联系,那么他对这个题目就不感兴趣甚至失去信心;反之,如果太容易,也不能产生兴趣.最好是与他们原来的知识结构既有相同部分,又不完全相同,这可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和积极性迫使他们对原来的知识加以选择、转化和利用。具体目标应达到以下四种能力:
1)读图能力:能看懂基本电路图,画出方框图,具备分析电路功能或作用的能力。
2)设计电路的能力:会查阅和利用技术资料,能够根据功能需要合理选用元器件,设计参数,组成系统电路。典型元器件,尽可能地反映当今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
3)调试及排除故障的能力:独立地完成各部分电路的调试。
4)撰写科研报告的能力:完成课程设计后,根据设计安装、调试的心得体会结合设计内容、目的,撰写一份水平较高的设计报告3 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一般主要是依赖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学生就很难完成实验,学生的实验构想和创新热情到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利用现代化的虚拟实验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3.1 开展EDA仿真教学实验
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当今电子技术最新设计手段的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迅速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的出现改变了电子线路传统的设计方法,比如使用Elec—tronic Workbench或Multisim等仿真软件,可将所有的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实验所需的元件和组件全都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使用者只需用鼠标击中各相应的图标,即可打开各种工具栏和元件库,取出你所需要的元器件、组件,按线路图连接成电路图-在工具栏中打开仪表区,可以取出所需要的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等接在线路中。点击开关,就可以通过电子模拟,以进行观测和调试。可见采用cAD技术,其实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学生如果想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个原理或设计一个电路,可不必到实验室来做实验,只要在计
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即可。进行仿真实验,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个非常先进、功能强大的“实验室”。虚拟实验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发挥,方便地进行各种设计,挖掘潜力,锻炼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建设网络课堂,建成网上虚拟实验室
远程网络课堂教学已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进行垒民教育、终生教育等教学手段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促进了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了学生自学和巩固电工电子课程的需要,我们开发了电工电子网络课堂和网上实验室,在网络课堂里放置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仿真教学软件,学生可按照网络课堂的提示,下载并安装虚拟实验软件,这样每个学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实验室。教材对每个实验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可按照要求来完成实验。完成实验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虚拟实验来预习实验,在进行实际操作实验之前先进行虚拟实验,实验完成后可对虚拟实验和实际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另外对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不满意时,也可以在网上进行虚拟实验,直到满意为止。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或问题和大家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制作大量教学课件
电工电子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许多复杂流动的电子图像难以用语言清晰地描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制作幻灯、动画和仿真电路等课件的办法改进这一不足之处。通过这些课件,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4.1 加强实验室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二是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能。出现损坏及时修理,小的损坏带领学生自己修,大的损坏及时报修,保持设备完好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三是开放实验室,尽量满足学生课外实验的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条件。
4.2 加强网络课堂的管理
对网络课堂进行经常性专人管理,维护网络课堂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学生提交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检查学生网络课堂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及时更新、完善网络课堂内容。
4.3 加强教学管理
组织专家对实验教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和评估,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认真把握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做实验前必须要求预习,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以及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辅导,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结束语
10.电工技术教学设计 篇十
论文关键词:电工技术 实验教学 职业教育 践操作能力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对提高电工技术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探索:优化电工技术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改变实验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充分激发其积极性;改进实验评价方法,以实践操作能力为本位。
职业技术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电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以后生产发展的需要,开设电工技术实验课尤为重要。电工技术实验是电工技术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对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从更长远的观点看,做好每次实验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一次有力锻炼,要求学生做好每次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上好电工技术课的同时,应重视电工技术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笔者对电工技术实验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结合职业教育目标,优化电工技术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现有的电工技术实验教学,除了要求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仪器仪表(如示波器,万用表)、电机和电器设备以及电子元器件外,从总体看,电子技术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好常用的几种电路结构特点及基本的实际常用应用电路。对一些内容陈旧、重复、实验方法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应予以淘汰。如选择做直流电的实验: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与叠加定理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基尔霍夫定律和有综合性的戴维宁定理,而去掉叠加定理实验方法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提高实验的针对性。尽量增设一些趣味性强、实用性强,紧密联系实际的电工实验。如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控制;升降台控制电路设计等。在做单相电路实验―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时,先介绍日光灯电路由荧光、灯管、镇流器和启辉器三部分组成,能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日光灯的结构;再观测日光灯电路的点燃过程中不断的增加输人电压,从几伏电压增加到日光灯点燃电压,并记录该点燃电压,这样能够很形象的让学生理解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在日光灯两端并联电容后,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如何变化?是否会影响日光灯的工作状态?并联电容的目的是什么?使学生能够具体的解释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重要意义。同时,实验课还要注重对学生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的培养,毕竟工作的时候学生要使用这些仪器去检修设备。
2.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1)注重实验前的准备,让学生做实验之前有充足的相关知识的认识,达到有的放矢。从认知领域咆括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步骤、现象和结论等)、操作领域咆括器具的使用、观察和操作技能等)和情感领域(实验的愿望、兴趣、习惯和理想等)三方面确定实验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在做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三相负载的星型和三角型联接法实验前,先准备该实验主要目的两方面:一是练习三相负载的星型联接和三角形联接;二是了解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三相负载星型联接的每相电路只需要接人一个220V的.灯泡呢?而三相负载三角型联接的每相电路却要接人两个220V的灯泡呢?通过提出具体实际问题,有的放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大大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2)注重实验中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等方法去积极进行探索、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做RLC串联电路实验时,先做三个纯电阻元件的电路,然后逐一把一个纯电阻元件换成电感元件,把一个纯电阻元件换成电容元件,总共有三次变化。注重启发学生比较不同元件在同一个输出条件下电路不同的特点,更好地理解电阻、电感、电容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把抽象理论具体化,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主动观察和探索,极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3)不应只重实验结果即得出来的数据,更应看重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实验心得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收获了些什么都记录下来。成功的实验不一定是得到了正确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了探究过程,使其从过去实验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3.结束语
职业技术学校电工技术实验教学,区别于高等本科教育体系,需改进实验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建立以实践操作能力为本位,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的评价方法。对实验成功与否的认定不仅限于是否得出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参与了实验的过程。评价方式上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总之,电工技术实验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更好地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
★ 环境设计中快题设计课程的教改探索论文
★ 茶文化在现代茶馆环境设计中的渗透的论文
★ 如何在教学中课堂气氛论文
★ 各类手板模型加工制作
★ 高师手风琴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 砖雕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再设计模式分析论文
★ 网页制作教学论文
★ 生态设计理念下环境设计教学论文
★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研究论文
1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策略
TN0-4;TM1-4;G712
随着电工电子技术迅猛发展,课程信息量日渐增加,职业院校必须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为了增添更多的电工电子教学内容,必须进一步压缩课程教学学时。随之,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向不同专业学生传授电工电子专业理论知识,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已成为新时期各职业院校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包含电路、电动机及电气控制、变压器、安全用电、电子技术等,一直以来,课程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课程内容多而广,没有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设计。由于课时减少,教师随意删减内容,上课进度快,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第二,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对纯理论知识的学习毫无兴趣,自学积极性不高,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第三,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只把板书从黑板搬到了投影仪上,课堂上教师自导自演,没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跳出传统的学科思维,从教学内容设计开始,改变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虽然说大学的学习是一个自主的学习过程,但是也离不开一个好老师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最好的教学方案。比如,对于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教师要从正面认识到这一技术的引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而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这一课程,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难以用语言叙述清楚的教学内容表现出来,就能够让同学通过直观的观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立体化的认识。这样的话,也可以极大地节约课堂的教学时间,实现高效教学。
2.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1)在课前,让学生主动准备相关知识,对于不懂的知识提前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找等渠道进行了解,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份课前报告,并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2)在课程中,学生根据自己指定的学习任务逐步学习,教师对于学生的不懂的地方进行统一讲解。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对于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借鉴彼此的学习任务计划,并且对于查阅到的知识进行共享。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教师来说,可以确定教学任务,由小组共同完成,这样小组之间就会形成竞争关系,由于这种竞争关系的存在,学生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互相讨论,并且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实践任务,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查漏补缺,还可以锻炼学生任务分配和团结合作能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都可以得到提升。
(3)在课后,要及时让学生进行反馈在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可以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且总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从而使教学方法不断进步与提高,更加适应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而对于學生来说,在课后要总结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不断巩固才能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3.优化考核方法
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考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与运营知识能力的关键所在。就传统考试方法来说,单一、片面,不具有客观性,无法全方位衡量师生各方面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比如,“理论笔试+实验操作”、“课题论文+专题答辩”,合理调整笔试考核比例,更加注重实践技能测试,适当增加主观试题,调整好二者之间的比重,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好铺垫。
4.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同样,电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手段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习形式更加多样,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复杂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实验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化抽象为具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节省了时间,也解决了课时少和部分复杂实验难以演示的矛盾。此外,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虚拟仿真实验,将电子工作平台引入教学,通过计算机屏幕实现实验演示。输入不同参数,计算机可自动计算结果、显示变化过程和图像波形。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观察到参数变化对实验过程的影响,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概念的理解,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过程还可以重复演示。
总之,不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课程的教学,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新的教育理念的应用。学生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理念,不再只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学习,可以真正的为了自己而学习。只有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振山.关于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4):213-214
12.对《电工技术》实验课的教学思考 篇十二
一、学生应在每次实验课前做好预习并写出报告
实验课是由教师组织指导, 由学生独立实践的教学活动。因此, 在实验前要求每个学生要做充分的预习并做好预习报告。这样, 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 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所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弄清操作步骤, 设计好记录格式, 然后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同时, 根据每个实验特点提出一些思考题, 让学生在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回答, 不仅能使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加以联系, 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 而且能更好地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不致于在某些现象面前束手无策。
例如, 在单相电路实验——日光灯电路的测试中, 可以提出以下思考题:日光灯和镇流器是串联的, 它们电压的代数和等于线路的端电压吗?三个电压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日光灯两端并联电容后, 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如何变化?是否会影响日光灯的工作状态?并联电容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实际上又一次复习了单相交流电路中相位差的概念,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二、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
根据实验内容与要求, 让学生自己选择所需要的各种元件, 自己接好实验线路,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各种元件的选择方法用于实际, 更好地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 正确识别、选择元件, 熟悉各种元件的接线方法, 而且还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增加动手能力的培养。
例如, 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控制线路实验中, 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铭牌上所标注的数据的意义;
2、了解常用低压电器, 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开关的型号、结构、规格;
3、了解各低压电器的选用原则,
例如要根据控制线路的电压来选择接触器线圈的额定电压, 根据主电路的电压及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选择热继电器并能调节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值;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等于 (1.5-2.5) 倍的电动机额定电流等等;
4、了解各低压电器的连接方式。
如接触的主触器的主触点与电动机绕组相串联, 属于主线路, 吸引线圈与辅助触点接在控制线路中;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与电动机绕组相串联, 其动断触点和接触器的吸引线圈相串联等等;
5、学会用控制线路实现对鼠笼式电动机的起动、停止、正转、反转的控制。
通过鼠笼式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实验, 不仅能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各种常用低电压电器, 而且能加深对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自锁作用和互锁作用的理解。
三、要让学生注意观察、分析各种实验现象
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观察各种现象, 即用眼睛注意观察各仪表的读数, 用耳朵听是否有异常的声音, 用鼻子闻是否有异味、臭味, 如发现异常现象, 应立即切断电源, 查找原因。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物理现象, 要求能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这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起到了非常好的巩固作用。
例如, 在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运行实验中,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
1、电动机连接直接起动时的起动电流;
2、电动机起动时的起动电流, 并与直接起动的起动电流比较;
3、改变三相电源的相序后, 电动机的转向;
4、电动机正常运行后, 定子的一相电路断开时, 通过定子绕组的电流如何变化, 是否有嗡嗡的响声;
5、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起动之前, 如果定子一相断开, 接通电源后电动机能否起动 (短时观察) 。
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可在实验中请学生做答, 通过对各种现象的分析, 能巩固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停止、正转、反转以及三相电动机作单相运行的后果等有关知识。加深了感性认识。
四、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总结实验进行的情况, 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整理归纳实验结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把直接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思维阶段的必要环节。因此必须根据要求写好实验报告, 写出自己实验的心得体会和对实验的意见、建议;学会处理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在实验中所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书写实验报告, 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电工技术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计划08-14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08-15
安全技术交底电工07-06
电工技术论文10-01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答案08-21
电工进场安全技术交底09-01
农电工专业技术工作07-28
001-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08-23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10-01
汽车维修电工高级技术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