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道德讲堂感悟

2024-09-27

孝老爱亲道德讲堂感悟(精选10篇)

1.孝老爱亲道德讲堂感悟 篇一

孝老爱亲道德讲堂方案

五二班

一、我反省:

活动开始,由主持人主动引导同学们问自己“我有帮父母分担家务活吗,我有认真听从父母的教诲吗,我是否懂得感恩父母?”

二、唱歌曲:《游子吟》

主持人郑涵月带领同学们学唱歌曲《游子吟》。

三、学经典:《道德讲堂经典诵读语录》

学校为大家统一印制了《道德讲堂经典语录》,由宣讲员带领大家集体诵读经典语句。

四、看短片、学模范:《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报道》系列短片

为大家播放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事迹》短片,同学们认真观看。

五、讲故事:

宣讲员张淯茜给大家详细讲述了孝顺女孩孟佩杰的故事。

孝顺女孩孟佩杰,5岁那年父亲遭遇车祸身亡,母亲将她送给别人领养,不久自己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生活。养母刘芳英在三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生活压力,一走了之。孟佩杰从8岁时就独自上街买菜,每天给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饭,十余年如一日。2009年,孟佩杰考入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为了照顾养母方便,孟佩杰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带着养母一起去上大学。不少好心人知道了她的事迹,提出要帮助她,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来照顾养母。

六、做点评

在观看了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听了感人故事后,大家纷纷畅所欲言。董佳鹏同学做了代表发言,他说: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将向模范看齐,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祖国的传统美德。

七、发善心,送祝福。

活动最后,主持人郑涵月送上美好的祝福,她说:让我们衷心地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同时也希望大家铭记一句道德格言: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2.孝老爱亲道德讲堂串词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xx县总工会道德讲堂,我是主持人苗青。今天来到道德讲堂的领导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李雪玲、文明办副主任许道学及其他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领导,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道德讲堂是属于大家的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宣扬凡人善举,弘扬中华美德。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孝老爱亲,感恩父母。孝道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和精神基石。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说:孝,是德行的根本,王道教化就是由孝产生的。可见,在古人心中孝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基础,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当代,孝老爱亲思想已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倡导孝老爱亲,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不但可以让人们养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敬老助老的良好品质,更能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进步,推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本期的道德讲堂有八个环节,分别是省自身、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学礼仪、行崇德礼、念劝善词、送吉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省身是一种自律,一种修养,一种情操。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进本期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省自身。

孝老爱亲,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当然也有可能是人们最容易遗忘和忽略的环节。(感恩父母沙画同步)还记得吗?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当你还是很小的时候,父母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做人的道理,所以当他们有天变老时,当他们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当他们啰啰嗦嗦,重复一些老掉牙的故事时,请不要怪罪他们,因为你在慢慢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得变老,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时,请你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一样。

下面,请大家闭上双眼,反思自己,自问三个问题: 我们是否关心自己的父母? 我们是否用心对待自己的亲人? 我们是否做到了儿女应尽的孝道?。(好,请大家睁开眼睛)。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没有做到的要尽快去弥补,及时行孝,做到的应该坚持下去争取做的更好!

吟唱道德歌曲,能够净化心灵,提升道德修养。现在让我们怀着对道德的崇敬之情,共同走进本期道德讲堂的第二个环节唱歌曲。下面有请志愿者和大家一起来唱《天之大》。一曲唱罢,余味悠长,感谢我们的志愿者。接下来,我们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三个环节学模范。她被誉为大孝之女。她辞去工作,卖掉房子为她父亲治病,13年独自照顾病重的父亲。在她的心中,她和父亲居住在只有18平方米的车库,就是她们的宫殿,而父亲就是她心中的王,她就是2015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朱晓晖,请大家观看一段她的短片。

古有二十四孝的故事流传至今,今有众多孝劳爱亲的典范有口皆碑,在我们单位就涌现出了一批孝老爱亲的典范。下面,有请姜小利、吴红霞同志讲述她们自己的故事。首先有请。有请

父母生养我们恩情重如山,深似海。父母的世界很小,只装满了我们,我们的世界很大,常忽略了他们,他们经常忘了我们已经长大,就像我们经常忘了他们已经渐渐白发。(开音乐)不管你走多远,不管你官多大,永远牵挂你的都是咱的爸和妈。(唱母亲)唱了一首歌,看了一部短片,听了一个故事,相信同志们一定有许多感想,下面,哪位同志想谈谈自己的感悟,请举手。

大家非常踊跃,首先请xx同志谈谈自己的感受;谢谢!还有哪位同志想说说自己的想法,有请xx同志!

我们再请一位同志分享一下,有请xx同志!

&&非常感谢大家的发言,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倾听,让我们以道德模范为榜样,孝老敬亲,传递正能量。

下面,我们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第四个环节诵经典。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孝老爱亲、感恩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句。今天我们要诵读的是出自《孟子》的经典名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己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幼小儿女。

尊老、敬老、养老,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孝敬别人的父母,把孝推广开来。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俗语所讲的不孝,有五种情形:四肢懒惰,不顾父母的生活,这是不孝之一;喜欢赌博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二;贪图钱财,偏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不孝之三;放纵自己,寻欢作乐,使父母蒙受羞辱,是不孝之四;逞强好斗,危及父母,是不孝之五。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齐声诵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也,意思是说: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

下面,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五个环节学礼仪。请大家观看大屏幕。

握手礼:是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礼节,表示相识、相见、告别、友好、祝贺、感谢、鼓励、支持、慰问等不同意义。关系亲密的人,可伸出双手握手,表示自己的热情和对对方的尊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礼仪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再次祝大家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习总书记在亲切接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是的,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德心怀敬畏。下面,我们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第六个环节--行崇德礼

行崇德礼就是向德字行礼。第一个动作伸出右手,把德字放入手中,第二个动作伸出食指轻点太阳穴,让德入脑;把右手放在胸前,让德入心;最后是向德鞠躬。我先给演示一遍。请大家全体起立,跟我一起行崇德礼。伸出右手,食指轻点太阳穴,把右手放在胸前,向德字鞠躬。

行完崇德礼,下面请大家举起右手,跟我一起庄严宣誓;我一定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点滴小事做起,对父母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感恩,做一个孝老爱亲、感恩父母的人。非常感谢大家,请坐。

从古至今,善良是人类最大的美德。我们要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下面,我们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第七个环节--念劝善词。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利物利人,修善修福。忠国孝亲,敬兄信友。矜孤恤寡,敬老怜贫。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想广种福田获得福报,必须要心地好。多做好事,修善修福。忠于国家,孝敬双亲;尊敬兄长,待友诚信。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疼惜孤儿,体恤寡弱;尊敬老人,怜悯贫穷。亲近善人,有助身心德行;远避恶人,杜绝祸端灾殃。要经常赞扬好人好事,不宣扬恶人恶事,不可口是心非。好,请大家和我一起念一遍。

最后,让我们一起进入本期道德讲堂的最后一个环节----送吉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我们道德讲堂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吉祥。请工作人员把我们精心准备的礼物发给大家,也把幸福送给大家。

3.孝老爱亲道德讲堂感悟 篇三

下面有请首届芜湖市“百名孝星”席丹玫,为我们述说他的故事。

各位社区长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孝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生命授之父母,多年养育之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我们弋江桥街道南街社区第一堂公民道德讲堂。

恩,是难以报答的。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可喜地看到,今天,像席丹玫这样恪守孝道的善良人士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依然大有人在,他们付出的是孝心、爱心和耐心,赢得家丰厚的文化宝藏之一。数千年以来,它一直是华夏儿的是尊重和敬意,让我们在感恩的心中重新发现向善的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们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力量,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生活情味,也让我们从生活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细节中寻找到生活的理由。

过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同温暖的灯举”,宣扬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盏,在辽阔的人间,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事,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市民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

1、“五老”评议

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共六个环节: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受,说一个礼仪 唱一首歌曲,送一份吉祥

2、青少年评议 三 谈一番感受

四、说一个礼仪

一、诵一段经典

下面有请南街社区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道德礼仪

首先,有请环球幼儿园的小朋友为我们诵读幼儿国知识 学经典《三字经》

五 唱一首歌曲

二、讲一个故事

六 送一份吉祥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孝顺”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孝顺是人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指标,孝顺的基础是尊重,起点是抚育之恩和情感关心的回馈,这可以说是一种责任。

道德,源于教育,道德,重在传承,道德,贵在坚持。真诚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受益者。朋友们,我们市民道德讲堂是属于大家的讲坛,讲述我们身边人的道德故事,希望大家通过我们道德讲堂,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也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宗旨。希望大家以德养心,厚德善行。

4.道德模范孝老爱亲 篇四

——庞村镇大庄村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付爱丽

付爱丽,女,现年43岁,是庞村镇大庄村第六组村民。她不是名门望族,也不是女强人,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平时在家孝敬公婆,操持家务,从不推辞,任劳任怨,一家人幸福地生活着。

三年前,婆婆突然去世,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变得有些低落,悲痛之余,令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公爹的晚年生活怎样平安幸福地度过。

老年丧偶是常事,可这事却让爱丽心里十分不平静。她经常发现公爹时常唉声叹气,偷偷地抹眼泪,也不爱和街坊邻居喝茶聊天了,有时还无端的发一些牢骚,这一切付爱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安抚老人孤独的心,付爱丽常常是变着花样做些好吃的,和儿女们一块儿陪老人吃饭,聊天,看电视,平时,只要上街,都要给老人带些他爱吃的水果点心,所做的这些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引起老人的反感,碰触老人孤独的心。平时她对老人的牢骚也从无怨言,这她都能理解,是啊,辛苦一辈子的老两口,到了该享福的时候却撇下了另一半,怎能不伤心呢?儿女们能做的,就是让他感受到孩子们孝敬他,爱他,大家没有遗忘他,这个家还会慢

慢地充满欢声笑语。

严冬,气温下降到零下8度,爱丽担心公爹夜里受冻,就把自己用的电热毯给公爹铺在床上,后来她发现老人不会用,就立即又买来暖水袋,天天晚上把热水灌好,床铺好,然后把暖水袋放在被窝里,还把自己结婚时陪嫁的新被子搭在上面,把尿盆放好,一切准备就绪后,才悄然离去。久而久之,老人走出了孤独,脸上有了笑容,经常出去看别人打牌,下棋,每天早晚都和老伙伴们去散步。慢慢地,爱丽用她那颗真诚的心感动了老人。现在公公经常在街坊邻居面前夸自己的儿媳:“爱丽就是俺的亲闺女。”村里的人也都说:“看人家周四云,虽说妻子走了,但儿媳照顾的这样好,真是修来的福气。”

酷暑来临,付爱丽怕老人受热中暑,特地买来空调,又怕老人管理不善,特意把开关装在院里,每天两开两关:中午送饭时打开空调,等来取碗时关掉空调,晚上也是如此。平时,看到老人的衣服该换洗时,晚上把洗好的衣服拿去放在床头,等老人换好后再进去把脏衣服拿走,洗好后才去睡觉。村里有的孤寡老人没人照料,衣服脏了,没人洗,自己也不会洗,而付爱丽的公爹从来都穿得干干净净的,村民们说:“看人家四云,啥时候穿脏衣服了,都是爱丽伺候的周到。”一次,老人很不好意思地说:“以后我的衣服我自己会洗。”爱丽却说:“你不是说我也是你的亲闺女吗?闺女洗衣

服理所当然啊!”老人感动地哭了,这两行热泪多少年没有轻弹过,这是感动的泪,也是幸福的泪。

付爱丽,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照顾着亲人,温暖着亲人,她不光是同龄媳妇们的典范,也是下一代孩子们的榜样。

修改人

卢丽娟

***

用 肩 挑 起 希 望

——庞村镇彭店寨村好媳妇李雪霞

李雪霞,女,今年47岁,是庞村镇彭店寨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妇女。她无怨无悔,精心照料年迈多病婆婆的事迹,在村内传为佳话,倍受村

民称赞。

婚前,她就知道丈夫家里兄妹多,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家庭负担比较大。但这位善良的姑娘,想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前几年婆婆患上老年痴呆症,家里花费了大笔的医药费也无济于事,而且婆婆从此由一个健康人变成生活难以自理的痴呆,婆婆有时脑子清楚,有时糊涂,婆婆身边离不开人,万一她走丢了怎么办?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婆婆,善良的李雪霞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分昼夜

地照顾着的婆婆,不嫌脏,不嫌累,端屎倒尿,每时每刻的在床前嘘寒问暖。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婆婆的病有了好转。家里的家务活,需要她;生病的婆婆,需要她;她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思量过后,这个坚强的女人,毅然挑起了这些生活的重担。

这么多年来,雪霞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婆婆却说久病床前有孝媳。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平时串个亲戚雪霞也不敢多呆一会儿,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播放器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隔三差五,给婆婆洗头、梳头、剪指甲、洗澡,在外人看来,这不是亲娘俩胜似亲娘俩。

前几年,家里还种着地,每到农忙时,雪霞是最忙的,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她像个壮汉似的,割麦收麦,浇地撒肥,掰玉米装车,哪一样都得做,雪霞晒得又黑又瘦,累得直不起腰来,但她都没发一回牢骚,说一句怨言,任劳任怨,虽然累,但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

过度的操劳,使年仅47岁的她人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沧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无不显现出她付出的艰辛与汗水。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雪霞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患难显孝心,日久见真情!生活的重担压不倒这位善良、坚强的女人,她会承载着爱心、孝心一路走下去。

撰稿人 魏运晓

修改人

卢丽娟

***

至 爱 的亲 情

——庞村镇彭店寨村王成壁老师事迹材料

王成壁,庞村镇彭店寨村村民,他是一名7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他日复一日地照料着九十多岁高龄的母亲。这位七旬孝子悉心照顾老母亲的事迹在村里已传为佳话。

王成壁老师兄弟6人,他排行老大。父亲早年去世,贤

淑能干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们一手拉扯大。可2003年,母亲去厕所不慎摔倒,小腿骨折,卧床不起,白天晚上都需要人照顾。当时王成壁老师60岁出头,刚刚退休,弟弟们都在外头工作,家里孩子小需要照顾,分身无术,都想尽点孝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家商量请个保姆,王老师却说:“花那钱干啥,我是家里的老大,母亲生病理应由我来照顾。你们尽管安心工作。”于是,王成壁老师主动承担起护理老母亲的重任。

母亲没办法自己一个人下床活动。每当母亲醒了,王老师就扶母亲坐起来,背后放个被子,让母亲靠着,自己就坐在床边,陪母亲说说话、聊聊天。等母亲累了、睡着了,王老师就把家里收拾收拾,洗洗衣服、做做饭。自从母亲卧床后,王成壁老师给母亲清洗屎尿从没皱过一下眉头,屋子里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天气好时,天天晒衣服、被褥,衣服脏了,赶紧拿干净的换上;被褥脏了,马上拆洗。一日三餐,他都精心烹饪,做母亲喜欢吃的饭菜。他从一个不会做饭的门外汉,学会了擀饺子皮、做饺子馅、包饺子,而且是现包现吃,从不让母亲吃冻水饺,他说冻水饺皮硬不好消化。在王成壁老师细心的照料下,老母亲终于恢复了健康。一年多后,母亲能下床走路了,生活基本能自理。王成壁在照顾好老母亲的前提下,还闲不住,经常到地里干农活,补贴家用。

在家人的陪伴与祝福下,王老师的母亲快乐地步入90高龄了。看着被子孙环绕的母亲,王老师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幸福。在母亲的笑声中,王老师感到自己这些年所承载的辛劳、艰难全是值得的。母亲虽然已是90多岁高龄,但老人的精神状态很好。“百善孝为先”.王成壁孝老爱亲的故事,感动着身边的居民,在十里八村传颂着。

撰稿人

张优优

修改人

卢丽娟

***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庞村镇大庄村道德模范王粉桃

王粉桃,女,现年80岁,是大庄村第一村民组村民。别看她年龄大,可身子骨挺硬朗的,平时,和街坊邻居和睦相处。特别是照顾身残的丈

夫,五年如一日,那才是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五年前,家里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王粉桃的丈夫是个退休干部,有退休金,孩子们又都有自己的工作,在农村,这样的家庭条件别人不知道有多羡慕,老两口辛苦一辈子,该携手相伴,乐度晚年了。没料到在2008年的冬日里,丈夫周艮太突然得了场大病,跑偃师、去洛阳,钱花了,药也吃了不少,可最终还是落了个偏瘫的毛病。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工作,照顾老伴的责任自然都落在了王粉桃的身上,她经常对子女们说:“公家的事重要,不能耽误,家里的事

我一个人干就行,你们别担心。”

每天清晨6点多王粉桃老人就起床了,收拾家务、做饭,给老伴穿衣服、洗脸、刷牙……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偏瘫的老伴。看似简单的吃喝拉撒,对于身残者来说,不知道有多难,对伺候者——年迈的王粉桃老人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先说吃吧,丈夫胳膊不灵活,手颤,吃饭得一勺一勺地喂,再加上老伴有时脾气不好,心情容易激动,稍有不如意时就摔碗,越着急说话越不清,还光哭,饭不是嫌热了,就是嫌凉了,总是不合胃口。夏天,一次吃饭时,丈夫把碗推翻,饭洒在王粉桃胸前,烧的她胸口热辣辣的,她忍着疼痛还得哄丈夫。夜里她不知哭过多少回,寒冬腊月怕丈夫受冷,她在屋里生个火炉取暖,每天陪老伴看看电视,说说话,让老伴不孤单。瘫痪在床的丈夫大便不好处理,她做个窟窿凳子,让他解大便,王粉桃老人也那么大年龄了,把老伴从床上搬到凳子上非常吃力,王粉桃老人就一步一步挪过去把老伴安顿好。有时候王粉桃老人在院子里忙着做家务,没能及时来到丈夫身边,老伴拉在床上,擦洗还得费不少功夫,每次都累得气喘吁吁,王粉桃老人从来没埋怨过,没发过脾气,没责骂过老伴,弄的老伴特别不好意思,有时眼圈儿都红了。

护理过瘫痪病人的人都知道,洗澡是个大问题,给老伴洗一次澡得用去王粉桃老人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不服

老的王粉桃老人每次都是吃力地把老伴搀扶到洗澡间里洗,这两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人感到有点儿力不从心了,可是每周为老伴洗一次澡的习惯可不能改变,怎么办?就在床上洗,上边铺个防水的单子,下边接一个大点儿的盆子,一遍一遍地擦洗,“我爱干净,老伴儿也爱干净,麻烦是麻烦点儿,但是目的达到了。”老人一脸得意地说。瘫痪在床的病人最怕得褥疮,王粉桃老人就每天给老伴按摩,翻身,有时候自己的手抖按得生疼,她都能忍受。天气暖和时,她都会把老伴推出去晒太阳,老伴在他的照料下,脸色红润,干干净净,根本不像一个病人,儿女回来看到后,劝母亲找个保姆帮忙,都被王粉桃老人拒绝了。

这5年她受得罪可想而知,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一个年迈老人对丈夫的担当,对家的责任,一个80岁的老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王粉桃和他的老伴在夕阳下会越来越幸福。

修改人

卢丽娟

***

当代的“穆桂英”

——庞村镇赵屯村好媳妇李素琴

李素勤,伊滨区庞村镇赵屯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

李素琴的丈夫因工作需要经常不在家,家里的重担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农村家务活、地里的活哪一样都需要劳力,素勤和村里的男劳力一样,种菜,卖菜,割麦,浇地,掰玉米,撒化肥,除草,样样不落下,在同龄媳妇们眼中,用几个字概括“人家真中!”辛苦之余,既要悉心照料公婆,还要看护一对儿女的学习,但她把这个家操持得美满温馨,从不让丈夫多操心,丈夫空闲时间回家,顾不得休息,夫妻二人共同去田间干活,前几年,收麦,收玉米,拉着架子车,一人拉,一人推,二人配合的非常默契。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自与丈夫结婚以来,她视公婆如自己的亲生父母,将心比心,公婆一直把她视如己出,比闺女还亲,有些话宁愿对她说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们,素勤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生活中对老人悉心照顾,夏天,凉好绿豆水;冬天,生个火炉;天热了,准备好电扇,买回夏装;天冷了,买回毛衣、羽绒服,经常晒被褥。隔三差五,洗头梳头剪指甲。

饮食上那是更不用说,饺子,卤面,菜馍,油条„„变着花样让老人吃得舒心。婆婆经常腰疼、腿疼,就四处给婆婆寻医问药,擦腰洗脚或陪送医院诊治,就像女儿照顾母亲一样。

《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素琴用自己切实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婆婆在96年头部意外受伤,她跑前跑后,买药,送饭,给老人擦脸、洗衣、端便盆,从不嫌脏嫌累,还经常给老人买营养品,陪老人聊天。街坊邻居对老人说:“你有个好女儿啊!”他们哪知道她比女儿还要亲。

后来婆婆不小心又把腿给扭了。素勤仍旧无怨无悔,每天送饭,照顾生活起居一个月。婆婆感动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说:“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媳妇比亲儿子亲女儿待我得都好,我这个老太婆真是有福气,遇到这么好的儿媳妇!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啊!”邻居们都羡慕这个像女儿一样好的儿媳妇。李素勤的事迹不但在赵屯村而且在周围村庄也传为佳话,没有谁不夸她的,都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素勤对待邻居,也是热心周到,随叫随到。左邻右舍,有什么事都愿意请她帮忙。素琴针线活做得好,眼光好,谁家娶媳妇嫁闺女,那是有叫必到,跑前跑后,忙里忙外,赶集帮忙挑结婚用品,做被子,捡菜,洗碗,干起活来干净利落,那真是一个好把式。春秋季浇地,由于井水供应不足,只好排到晚上浇地,邻居妇女们都会请她去做伴,尽管白天干活已经很累了,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邻居,并准时到地里等着,一会儿改畦儿,一会儿堵漏水的地方,忙前忙后,有时,遇到干旱或难浇的地,能忙到天亮,白天她还照样去地里干活。

素勤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公婆的好儿媳,是众人眼中的“穆桂英”。

推荐人:李玉明

电话:*** 修改人

卢丽娟

***

众人眼里的好媳妇

——庞村镇草店村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许炎炎

庞村镇草店村一组,有个好媳妇,名叫许炎炎。1981年7月生,初中文化。别看她瘦瘦的身材,低低的个子,黑黑的脸儿,但做起事来,真是人见人夸。只要提起许炎炎,街坊邻居都是几个字“炎炎真好!”。街上老人夸,同组媳妇们夸,公爹更是见人就夸。

一、在家里,孝老爱亲

炎炎自从嫁到婆家后,敢于担起家庭生活重担,一直模范践行家庭美德。从未惹过老人生气,十几年没和丈夫吵过嘴,更没打过架。用她自己的话说:“丈夫从小没妈,公爹把他

养活大不容易,俺俩吵嘴,实际上是气老人。”听,多体量人的话语,有这样知书达理的媳妇,还吵什么呀。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许炎炎公爹年龄越来越大,身边需要人照顾,炎炎和丈夫商量说:“咱不能到远处打工了,宁可少挣点钱,也要在家照顾咱爹,万一咱在外地,爹要是有个头痛脑热没人管,咱干着急回不来咋办?以后咱咋见人?”丈夫同意了。几年来,夫妻二人一直在本地铁箱厂干活。每天下班后,抓紧时间做饭,一日三餐、端茶送水、洗衣晒被,炎炎总是抢着做。老人、儿子、媳妇、孙子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和睦幸福,老人脸上总是笑呵呵的。

老人虽喜在心上,但也确实心疼两个孩子,特别是儿媳许炎炎,想帮他们分担些家务。一次趁二人上班,老人将衣服脱下自己洗了。炎炎下班看到院里晒的衣服,哭了,以为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惹老人生气了。公爹一问,才知是自己洗衣服惹的,从那以后,再也没洗过衣服。

今年春节过后,公爹得了病。病在老人身上,疼在孩子们心里。炎炎和丈夫一起,陪老人四处求医,待确诊为癌症后,她特意嘱咐医生,千万不能把病情告诉公爹。为给公爹治病,她还几次向娘家借钱。第一次结算,在支付了巨额医疗费后,为了平衡老人心态,炎炎却对公爹说:“花了一千多块钱,新农合再报销报销,咱自己不用花几个钱。”

在医院住久了,老人有所察觉,非要回家不可,没办法

只好暂且出院。每月按时去洛阳医院化疗。每次去之前,公爹心疼钱,炎炎都是千劝万劝让老人放宽心,别担心钱的事。丈夫说一个人去,炎炎非要陪他们一块儿去。她说:“在家我也没心,跟丢了魂似的,我担心你们。”后来,二人全都暂时辞了工作,每天悉心照料着老人。用炎炎的话说:“只要能看好俺爹的病,砸锅卖铁、拆房搭棚住我也愿意。”

二、邻里间,热心助人

炎炎是个热心肠的人,谁家需要帮忙,她都会跑前跑后。

邻里孙义彬卧病在床,一次炎炎去串门,听他说很想吃沙琪玛点心,炎炎二话没说,回家骑上电动车,去镇上买了几斤送去,病人妻子掏出钱硬要塞给炎炎,可她说什么也不接,她说:“只要病人高兴,十几块钱算个啥。”真是邻里情胜远亲啊!

一组村民万桂平老人,三个孩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自己一个人在家。一次得了病,需要到镇卫生院输液,但自己又不会骑车。许炎炎知道后,连续十几天,每天往返十几里,过快速通道(洛偃快速通道特别宽,车辆特别多,过着非常操心),带万桂平去镇卫生院输液,直至痊癒。春节三个儿子回来听说后感激不尽,见人就说:“非亲非故照顾俺妈,炎炎真是大好人。”

为了方便村民,草店村一组村民的理发费由村民组统一

支付,有专门的理发师每月两次上门服务。每次都在炎炎家门前理发时,既要用电、用水,又会把头发茬刮一地。几年来,电、水都用炎炎家的,组上一分钱电费没掏过,每次理完发,炎炎总还得忙上一阵子打扫。但她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有时丈夫看不惯嫌脏又麻烦,炎炎却说:“在外你不要说,都是街坊邻居,脏点,我扫。”

第二届“感动庞村道德人物”评选活动一开始,一组村民很多人便向村委反映,共同推荐许炎炎。村民们说:“这一次要是不评许炎炎,咱村道德模范评选甭搞了,再评纯属作秀。”

许炎炎就是这样一个公爹夸,邻居夸,众人夸的好媳妇。

修改人

卢丽娟

5.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篇五

马城镇马城村 马俊喜

马俊喜,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在特殊家庭状况下,用一双辛勤的手和她那颗善良的心,积极弘扬家庭美德,受到了民众的好评。

每天清晨或黄昏,在马城村的乡间小路上,常常会看到一年轻女子搀扶着一个步履有些蹒跚的青年在散步。她就是马俊喜,每天都会搀扶着自己的丈夫——马城村小伙儿刘亮散步。

提起这个姑娘,知情的人都竖起大拇指,发出由衷赞叹。

马俊喜和丈夫刘亮有着极其不平凡的恋爱经历。2005年,刘亮从部队复员后,到天津塘沽区康师傅集团打工,与同在该厂打工的马俊喜相识相爱,两人情投意合很快谈婚论嫁。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11月2日,刘亮遭遇严重的车祸,由于伤势过重,医生告诉马俊喜,刘亮可能成为植物人。这晴天霹雳给热恋中的俊喜以极大的打击。这是个倔强而坚强的姑娘,她经过深思熟虑,擦干眼泪,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辞去了月工资2000多元的工作,到医院照顾刘亮。从那以后,马俊喜肩负起了照顾刘亮的责任。从出事后,刘亮就人事不省,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马俊喜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恋人身旁,每天早上5点,她便准时起床,以打果汁、煮粥作为一天的开始,在晨曦中带着做好的果汁和粥赶到医院,为刘亮洗脸、刷牙、按摩、擦拭身体、喂食……她每天都跟刘亮说话,呼唤着恋人意识深处的觉醒。两个月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出现了!两个月后,刘亮苏醒了!俊喜和家人欣喜若狂,此后又住院两个多月,刘亮的父母为给他治伤,变卖了所有值钱的家产,还负债近30万元。俊喜也花去了自己3万多元的积蓄。

四个多月后,俊喜陪刘亮回到了家乡马城村。在俊喜的精心照顾下,他慢慢地能下床走路了。俊喜每天搀着刘亮进行锻炼,由慢到快,由近及远,持之以恒。纯洁高尚的爱给了刘亮强大的精神力量,渐渐地他能自己单独行走了。如今,刘亮已基本康复,仍然天天坚持锻炼,俊喜用瘦弱的双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变着花样给刘亮做好吃的增加营养。2008年春节前,善良的俊喜与刘亮在马城村举行了婚礼。乡亲们都赶到婚礼现场祝福这对有情人。

婚后夫妻二人一直与家里老人在一起生活。马俊喜对老两口非常孝顺。从过门到现在三年了,她从没有跟老人顶过嘴、吵过架、耍过脾气、红过脸,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主动征求老人的意见。刘亮行动不便,她就无怨无悔地扛起了照顾公婆的任务。2009年他们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养育儿子、操持家务的重担也落在了俊喜的肩上,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起来,马俊喜总是先想到丈夫、儿子、公婆,帮丈夫穿衣、洗脸,把公婆服侍好了,又去做早饭,让家人吃好、喝好,一日三餐做饭洗碗、洗衣拖地而无怨言!全家人的衣裤被褥,她总是拆洗得干干净净。一年四季,春种秋收,她起早贪黑,既要照顾家里,又要下地干活,左邻右舍都说马俊喜是一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

坐在屋外晒太阳的婆婆说起自己的好儿媳,话匣子就打开了:“要是没有这个好儿媳,我这把老骨头可就没有这么舒服了!以前日子穷,为了这个家,我和老伴小病小痛都没钱吃药。现在小病都拖成了大病,老俩口天天与药打交道。多亏了我们家儿媳妇,要不是她在饮食上变换着口味,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把老骨头早就散架了!”

别人问她累不累时,她总是乐呵呵地说:“怎么能不累呀,可人都有老的时候,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俗话说:生儿才知育儿苦,养儿才知报母恩。自己的言传身教都是孩子的榜样,我们也有老时,我们也有儿女。所以说孝敬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不管富贵,或者贫贱,这辈子她都会全心全意为了这个家忙碌。

6.全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推荐材料 篇六

用真爱,续写生命的奇迹

——县检察院公诉科长龚凤初照顾病妻20年的感人事迹

这是一个凄婉而美丽的爱情故事。这是一段男人对女人的真心承诺。

这是一首丈夫续写妻子生命奇迹的浪漫诗歌。

秋阳夕照,杨柳依依,湄水河畔的林荫道上,中等个头、头发有点儿稀疏的龚凤初挽着脸色红润、衣着整洁的妻子李芳娥正在散步。柔和轻软的话语和会心的微笑交融在一起,溢满了温馨和爱恋!然而谁会想到,这位年已52岁的李芳娥竟是位白血病、丙肝等综合症患者。56岁的龚凤初对她不离不弃,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精心照顾妻子,使原本被医生下了死亡通牒的妻子的生命延续了整整20个春秋,他把做男人的柔情和丈夫的责任演绎得尽善尽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美丽聪慧妻子突遭病魔袭击

1982年的春天,在那个鸟语花香的季节,在湄水河的见证下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27岁的退伍军人龚凤初与县城23岁的美丽姑娘李芳娥幸福地结合到了一起。从小在乡下长大的龚凤初憨厚坦诚地向妻子许下了一生的诺言:“不论贫穷还是富贵,不论疾病还是困苦,我都会真心爱你一辈子……”

骨髓穿刺、血液抽检、切片化验、输血输液、化疗……看到妻子头发掉了、表情痛苦,龚凤初心如刀绞。“妻子还很年轻,我要让她好好享受人生的美丽和幸福,我更不能让女儿失去心爱的母亲……”当年只有36岁的龚凤初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妻子筑起精神的堤坝,挡住病魔的恶爪。

廿年默默付出践行爱的承诺

从妻子病倒那天起,龚凤初就不得不使用“分身术”。此前,家务基本上都是妻子包揽,如今这一切全落在他这个结婚仅几年的大男人身上。他没有抱怨,也没有退缩,做饭、做家务,学给女儿梳头,样样担当。当时他是县检察院起诉科骨干,院领导给他特批假期照顾妻子,但他想到科里人少案多、办案任务重,仍坚持按时上班抢活干,下班后马上守护在妻子身边,还要挤出时间接送正在读小学的女儿、照顾年老体衰的父、母,都细心入微。每周还必须按医嘱带妻子搭中巴车赶到省城湘雅医院检查一次,来往奔波,他都顽强地挺住了。

在妻子住院期间,为鼓足她战胜病魔的勇气,龚凤初努力在妻子面前表露出一种爽朗明快的心情,细心为她端水喂饭,洗脸擦身,梳头按摩,宽慰疏导,给妻子读报刊杂志,讲轶闻趣事,与她聊快乐的往事。他不想让妻子心里有一点儿担心。有时,妻子因离开工作岗位后的烦恼、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和长时间病痛的折磨而心情烦燥,他就想方设法让妻子开心。只要妻子身体许可,他就拥着她倾听潺潺流水和蛙鼓鸟鸣,或到

月,李芳娥经湘雅医院确诊又同时患上丙肝。两种疾病在治疗上的冲突让省城大医院的专家们都束手无策,但龚凤初不愿放弃,带着妻子的病历遍访名家,终于在湖南中医学院附一医院寻访到一位刘姓教授。在他的真诚打动下,刘教授细心琢磨给李芳娥开了一个中药方剂。服用一段时间后,李芳娥的病情竟然奇迹般地有所好转。龚凤初信心倍增,他经常边看案卷,边为妻子熬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找遍秘方名师,搜尽奇草异药,不管多难多苦,他都毫无怨言,细心呵护,精心侍候妻子按时服药。

又几年过去了,生命仍在延续。但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李芳娥的病情又突然再度恶化,多次出现大出血、血小板急性减少、深度昏迷等恶性症状,医院几次发出病危通知。妻子怕拖累他,不愿继续治疗。他温情地对妻子说:“有真情就有希望,我一定要让你幸福地活着!”他的真情再次感动了医生,医院也专门为李芳娥制定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斗转星移,20年过去,他用自己真挚的爱、纯洁的情和无怨无悔的悉心照料,把妻子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打破了医生称这样危重病人只能短时间存活的预言。

生命因真爱而不断绽放精彩

二十年间,李芳娥的病情时反时复,厄运总是如影随行,但也让龚凤初从中看到了延续妻子生命的希望所在。

为摸清妻子病况,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从妻子患病时起,过的医生听说她至今还好好地生活着,并得知龚凤初夫妇相互勉励、战胜病魔的事迹后,托人对他捎话说,“我真的不敢相信。你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20年,7300个日日夜夜,龚凤初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与妻子风雨同舟,共战病魔,携手直面坎坷人生。20年,80个春夏秋冬,龚凤初承载了他从36岁到56岁人生的黄金时光,浓密的黑发早已被残酷的岁月抹得稀疏。他却欣慰地说:“我人生有三大成果。一是当年妻子的病友都不在了,我用真爱延续了妻子生命20年,还要延续下去;二是女儿的教育没有失败,她已被国家培养为法学研究人才;三是自己较为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这20年间,他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裳,用的是老式手机,吃的是蔬菜淡饭,他一边照顾重病之妻,一边忠诚履行检察职责,先后担任过反贪局副局长、民检科长、控申科长和公诉科长等职务,六次获得嘉奖,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还获得过全省优秀检察干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诉人等荣誉称号。

如今,李芳娥每月的医药费要三、四千元,不堪重负的龚凤初还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过去的故事。长期甘于清贫的他仍乐观地说:“妻子能快乐地活着,就是我最大的财富!”

7.孝老爱亲道德讲堂感悟 篇七

——记全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王兴英

在蒙阴县城东汶河南岸,有一座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的院落,院内凉亭别致,花木四季飘香,这里就是一家由个人出资创办的老年人社会公益性质的养老公寓——蒙阴县夕阳红老年公寓。夕阳红老年公寓占地面积20亩,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目前建有生活用房40间、办公及服务用房10间、1200平方米的二层楼餐厅、健身娱乐场所。公寓可以容纳160多人居住,先后有近百位老人在公寓安度晚年。王兴英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孝老爱亲的中华美德,实践着关心支持老年福利事业的热心,她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山东省敬老模范”、“市文明市民”、“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县三八红旗手”。

创办老年公寓成为她晚年的梦想

提起创办老年公寓的事,王兴英说,这不是自己一时冲动的想法,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缘自于自己早年的一个人生梦想,她说:“人生要有自己的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王兴英是蒙阴县工商局的一名普通职工,也是单位的工作骨干,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实实在在体现在她的身上。工作中,她负责县城一处市场的管理,每遇到上年纪的经营户,她总是格外的热心服务,尽量在政策允许下照顾老年商贩,有时还亲自动手帮他们摆设摊位;家庭中,王兴英也是出名的孝顺,她的双亲都是建国前的老地下党员,丈夫那边,公公很早就去逝了,婆婆也长年卧病在床,王兴英把自己的全部孝心和感情投入到老人身上,尽心尽力的孝敬老人。

王兴英和丈夫也十分恩爱。18年前的一天,她和丈夫漫步到县城南的东汶河边,也就是现在夕阳红老年公寓的位置,放眼望去,碧水清波,花红柳绿,美丽的景色让她在心中燃起了一个梦想:要是自己老了后在这里建上两间房子和丈夫安度晚年多好啊!自己有姐妹八人,1

亲戚一大帮,她不禁又想,要是将来能把自己姐妹和她们的公婆也聚到这里,一大家子人在这里安享晚年不更好吗!从此这个美好的梦想就扎根在她心里。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兴英从电视里看到了中央台“夕阳红”这个节目,从此她就成了节目最忠实的观众,从节目里,她看到了、了解到了全国各地老年人的精彩晚年生活,同时,她也注意到由于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许多年轻人想孝敬照顾老人,却是无法顾及上。一个更大更美好的梦想在她心里形成了:创办一座老年公寓,让更多的老年人过上美好幸福的晚年!

爱心是建起老年公寓的坚强支柱

2000年3月8日,对王兴英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她光荣地从岗位上退休了,也是这一天,她开始了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创办一所老年公寓,从而无怨无悔地投入到社会公益福利事业中。

从退休的第一天,她就一个人开始筹备创办老年公寓的前期事务,先是租下了东汶河边,也是18年她产生梦想的地方的一片20亩地。然后,她写了创办申请书,跑到县里有关部门去申请,找县里的有关领导,争取政府的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奔走,事情终于有了结果:2001年6月29日,县政府二楼的会议室里,召开了一个专门讨论王兴英创办老年公寓的会议,分管的县长和县里10多个有关部门的领导坐在一起研究这件事,一致支持她兴办社会公益福利事业。面对这种支持,王兴英心里充满了感激,她当场表态:“感谢领导支持,我一定把事情做好!”

回到家的王兴英也立即召开了一个特别的家庭会议。这一年多里,她四处奔走,家里人没有一个人知道她要创办老年公寓的事,是该和家里说的时候了。晚上,她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女婿,自己的姐妹和家人都召集到一起举办了一个家庭宴会,吃饭前,她正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创办一所老年公寓。面对着亲人们怀疑、反对的目光,她说:

“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反对我做这件事,所以才等到现在和你们说,但是我的性格你们知道,我想做的事就是再难也要去做!”

面对母亲的决定,大女儿流下了泪,前不久她还给母亲安排了外出旅游,她多么想让母亲过上一个祥和快乐的晚年啊!

7月1日,静静的东汶河岸上,一阵热闹的鞭炮声中,夕阳红老年公寓正式开工建设了。

梦想归梦想,现实是现实,面对自己美好的梦想,摆在王兴英的眼前却是一片空白:手里仅有丈夫去逝后留下的6000元钱,资金、房屋、证件手续、管理经验,要啥没啥,但她有不怕任何困难,决心做的事就一定做好的决心。

王兴英有丰厚的退休金,有自己房子,有孝顺的女儿,自己完全可以过上一个省心平和的晚年生活,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发挥自己在社会公益福利事业上的余热,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老年公寓的建设中来。没有资金她就四处借钱,去银行贷款,没有手续,她就到有关单位去一趟趟跑,没有经验,她就到外地的养老院去学习参观……一切都从无开始。为了省钱,从未搞过建筑的她,边干边学,自己当起了设计规划师,规划院落,设计房屋。

经过两年的建设,2003年12月,凭着自己仅有的6000元启动资金,经过王兴英个人的努力,一座有四栋平房,一栋二层楼,60间房屋,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终于建成了,前前后后她投入了近200万元。现在,夕阳红老年公寓的资产己经被评估到300多万元,还有人曾想出500万要买她的老年公寓,被王兴英拒绝了。

创业从来没有容易的事,王兴英创办老年公寓更是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人家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可王兴英却是连个可拆的墙也没有,只能是“借了东墙补西墙”,四处向朋友亲戚借钱,跑银行贷款。为了筹集建设资金,王兴英这个以前遇到困难从未掉过泪的人,竟然也几次流下过眼泪。

2001年底,有人向她追要一笔欠款,当时的她一分钱也拿不出,就在这时,却又“雪上加霜”,她的姐妹和女儿约好趁这个机会“为难

她”,谁也不帮她,好让她知难而退。四处无援,王兴英偷偷地掉下了泪,她知道亲人们不是在故意为难她,是为她好,逼她过轻闲的退休生活。

2002年,王兴英为了一笔贷款,找到县里的一家银行,由于贷款条件的限制,她从年初一直跑到年底,先后跑了近200次,11月29日,对方最终没有贷款给她,面对这个结果,王兴英的眼泪再也止不住,飘洒在寒风里。

2001年11月,公寓刚建好的房屋突然一夜间被人砸光了玻璃,看着自己辛劳的成果受到如此对待,满地的碎玻璃如同扎在她心里似的疼,委屈的泪水一下子涌出来。从那天起,她就从家里搬了出来,一个人住在了工地里,直到公寓建成了,也一直住在那,再也没回县城舒适的家住一天。

老年公寓成为百余位老人的幸福之家

2002年12月19日,是个好日子,历尽各种困难,王兴英创办的夕阳红老年公寓终于开业了。

做什么事都要做得最好,王兴英把老年公寓建的和花园一样,公寓内配套齐全,沙发、彩电、卫生间、洗澡间和宾馆一样,还专门为老人设置了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王兴英还为老人建设了门球场、羽毛球场地,让住在这的老人过上最舒服的日子。

除了平时照顾好老人外,每到八月十五、九九老人节、春节等这样的节日,王兴英都组织这里的老人一起活动,过上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每位老人的生日都记在心里,如果老人的儿女没时间来,她就为过生日的老人举办生日宴,如同老人的亲人一样。2006年的农历八月初六,是赵希泉老人的生日,家人把他接回家准备让他过了中秋节再回来,可是老人第二天就回来了,见了王兴英就哭着说“不走了,再也不走了!”

公寓刚开始运转时,为了节省资金,王兴英并没有招用太多的人员,什么大事小情都自己来做,既当院长又当服务员,早上五点四十准时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从早上忙到晚上,天天在每个老人身边跑前跑后,为老人服务,有时走得脚底都疼,她说:“别看我平时就是在一个院子里来回跑,细算起来,相当于我一天得走上40里长路啊!”

“把每位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看待!”王兴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如同亲生女儿一样照顾着每位在公寓养老的老人。

这里的老人,年纪最大的有90多岁,年纪最小的也有60多岁,每个人身体多多少少的都有点病症,有的老人还经常大小便失禁,每遇到这种情况,王兴英总是自己亲手去为老人搓洗身体,换洗衣裤,而从不把这个脏活让别人做。94岁的王庆兰老人,几乎天天大小便失禁,一直都是王兴英亲手为她清洗。

上了年纪的人有时脾气和小孩子一样,经常“不讲理”,遇到这种事,王兴英没少受“委屈”,但她总是耐心地对待每一位老人,从没有发过火,生过气,更没有粗语相待,直到他们心平了,气顺了为止。一次张英老人因为安暖气的事“不讲理”起来,王兴英就像哄小孩一样,直到老人满意。

李益新是来老年公寓较早的一位老人,2003年春节,儿女把他接回家,他只在家吃了个午饭,就闹着要回老年公寓,当天下午他就回到了公寓,在公寓里过的春节,以后老人再也没回过家,就把这当成了自己的家,每顿饭只有王兴英喂他,他才肯吃饭,就连老人的亲儿女喂他都不吃。

每位住在这里的老人都对王兴英说:“你就是俺的亲闺女!” 王兴英的夕阳红老年公寓虽然也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但王兴英并不是想为此挣钱发财,收取的费用也仅够还贷款和维持公寓的正常运转之用,有时她还要从自己的退休金里往外拿钱。

在夕阳红老年公寓生活的近百位老人中,有12位老人比较特殊,他们有8位是生活非常困难拿不出生活费,还有4位是老革命伤残军

人,照顾他们王兴英一分钱也不收,每个月还得花费2000多元钱,本来就有不少欠帐,运转困难的公寓财务就更捉襟见肘了,但王兴英从没因此说过一句怨言。

王兴英不仅对老年人痴心服务,对社会上的困难群众也是尽力帮助。52岁的包丕珍丈夫去逝后失去了生活来源,还有3个孩子正在上学,生活一度陷入困境,王兴英把她找到老年公寓里当保育员,缓解了他们生活的困难。老年公寓的服务人员都是农村特困户和下岗职工。像包丕珍这样困难情况的在王兴英聘用的12名职工里就有8个。

在这生活的老人们和职工都说:“她是一个好人啊”。

老年公寓成为全家人的大事

从一个梦想到梦想的实现,从一片荒芜的河滩到一片占地20多亩的院落,从一个普通的退休职工到一个投身社会公益事的名人,王兴英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太多、太多。但这一切对王兴英来说己经无所谓了,面对着自己逐步走上正轨的老年公寓和自己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她心里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让她最感欣慰的是,亲人们从开始的不理解、反对变成支持她的事业了。自己的几个姐妹不仅肯借钱给她,帮她办事业,而且还长年在公寓里给她当帮手,从不要报酬。社会上也对她一心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创办老年公寓的事四处传送。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慕名前来采访她,山东台“老友”和“乡村季风”栏目也分别对她的事迹做了报道。九九老人节和春节期间,县里各有关部门、部分企业家还经常到老年公寓走访慰问。

王兴英在全力服务老年人的同时,还积极响应蒙阴县妇联、民政局等单位开展的“关爱孤儿、助学成才”、“领孤儿回家过年”和“为孤儿建家认亲”等活动,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开展救助孤儿行动。为了让孤儿和家庭困难学生感受家庭和亲人的温暖,她共认领了17名孤儿,在老年公寓本来就很艰难运转的情况下,还负担着他们的学习和

生活费用。中秋、元旦、春节…….在每一个节假日,17名孤儿不仅有了一个温馨的家,还有了一个共同妈妈——可亲可敬的王妈妈!在2009年春节,17名孤儿都高兴的穿上了新衣服、领到了压岁钱,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度过了一个温馨快乐的新年。在吃完年夜饭以后,孤儿们眼含热泪异口同声的喊了一声:“妈妈,我们爱你!”

随着老年公寓服务社会的种种措施的实施,随着老年公寓扶老济困的种种善举,蒙阴县夕阳红老年公寓越来越被社会所认识、接纳,报名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王兴英和她所热爱的老年服务事业一定会有更好的明天。

8.孝老爱亲 篇八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道德讲堂”。道德讲堂,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分享身边好人的道德感悟。我是主持人***,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是“孝老爱亲”。

孝老爱亲,顾名思义就是要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是现代中国人的基本修养。现代社会崇尚文明,更需要把尊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道德楷模评选里有一条规范,就叫孝老爱亲,是孝敬的意思。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期道德讲堂,更加深入地体会何为孝老爱亲。

本次道德讲堂共有八个环节分别是“自我反省、唱道德歌曲、学道德模范、诵道德经典、发心灵感悟、行崇德礼、送平安吉祥、一堂一善事”。

首先我们进行第一个环节—自我反省。请大家微闭双眼,静穆反思,三问自己: 你是否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 你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

你是否常回家看看,离父母近的哪怕是一周一回,离得远的哪怕是一月一回 ?

好的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环节—唱道德歌曲。

有一个小女孩是哑巴,与妈妈相依为命,可是有一天妈妈在回家的路上永远地倒下了,手里还紧紧握着女孩儿喜欢吃的年糕,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唱”着一首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今天让我们一起唱起这首《感恩的心》来感谢我们的父母,感谢他们赋予我们生命!请大家起立。好请大家坐下。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生活中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因为感恩才有了真挚的感情,因为感恩才有了多彩的世界。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学道德模范。“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孝顺是尊重,孝顺是感恩,孝顺是责任。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孝子层出不穷,有打虎救父的孝子杨香,卧冰求鲤的孝子王祥等等等等。古人孝子多,今人孝子也不少,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学的榜样。今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学习一下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的事迹,来看看陈斌强是如何诠释孝义的。请大家看视频。

一句简短的“我不能丢开她,我一定要把她带在身边”,诠释了陈斌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孝顺之心。陈斌强用自己的事迹行动给所有人做了一个完美的榜样。

带着对陈斌强的敬意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诵道德经典。今天我们学习《论语》中有关孝顺的经典名句。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我把这句经典朗读一遍。

经过了以上环节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心里一定是有许多感触的,下面我们进入本次道德讲堂的第六个环节“发心灵感悟”

有哪位同志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呢?请举手示意。

有请……同志

感谢……同志的发言。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孝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感悟,希望大家不只是在这里,在平时也能常常感悟孝道。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行崇德礼

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和品质。中华民族历来崇尚道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俗话说“缺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缺德”可见德的重要性。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培养,努力使自己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这四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下面我们一起来像德字行礼,以此自我勉励。

请大家起立,向“德”字鞠躬。

好谢谢大家,请就座。

下面我们进入第七个环节—送平安吉祥

请……同志为大家发送吉祥卡,每一张卡片上都记载着关于孝道的至理名言,希望大家能够将其保存起来,激励自己恪守孝道。

当然孝道不能止步于言语,还要发于行动。下面我们进入本次道德讲堂最后一个环节“一堂一善事”。

有些人总借口太忙或自己经济条件不好,把孝顺父母的事一拖再拖,其实孝顺父母有时只需做一件微小的事。

给父母打一个电话,陪父母逛一次街或做一次短途旅行,不时为父母买一件新衣服,和父母聊聊天、和父母照一张合影,帮父母泡一次脚、洗一次头,给父母一个深情拥抱等等等等。孝顺父母是等不及的事,孝很简单,请别再说“没时间”。

这就是本期道德讲堂“一堂一善事”对大家的要求,希望每个人下去行动起来,向老人尽一尽孝道,就像是歌曲

《常回家看看》里的一句歌词“哪怕是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这首歌我相信大家耳熟能详,不如我们一起来唱起这首《常回家看看》,来结束今天的道德旅程吧?下面请大家起立,跟着音乐唱起这首熟悉的旋律。

好的请大家坐下。

9.孝老爱亲故事 篇九

导读:

所谓百善孝为先,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对待众生,众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用恭敬孝养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美好。

从前,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黄香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爹,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多热的天气啊!”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到。爹爹听后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就是出自这个故事。

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在黄香的领导下,家乡的日子越过越好。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也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10.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篇十

——记枫树山村李茹

李茹,女,1971出生,于1994年从河南嫁到神福港镇枫树山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李茹虽然文化不高,但她品德端正,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融洽,夫妻和睦,家庭和谐,家境虽一般,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她公公中风了,生活起居完全不能自理,身体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全由三个儿子、儿媳轮流护理,由于她丈夫一直在外包工程,护理公公一事就落在她一人的身上。她身为儿媳,负担起给公公喂饭,喂水,洗脸,接大小便,洗澡,按摩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每餐喂饭约要半小时之久。三年多来,李茹一直呆在老人身边,无微不至的照顾,从不言弃,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从不叫苦叫脏。她在护理公公的同时,家中的农活也不能丢,她种田种土,赶上农忙季节要早早起床,先做好饭喂好公公再去忙会活,晚上要护理好老人再忙家务,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久病床前有孝媳,老人活得开心,身上干干净净,嘴里总是念叨儿媳妇好,儿媳妇好。虽然有李茹一的精心照顾,但还是不能挽留老人的生命,2013年公公医治无效去世。

公公过世后,2013年婆婆又患严重老年痴呆症,智力跟三岁小孩一样,经常出走,身边不能离人,她同样担负起这份重任。别人问她烦不烦、累不累时,她只是笑着说,只要老人活着我就高兴,服侍老人孝敬老人这是我们的责任,应该的。

李茹同志用六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李茹的孝敬之心,她公公,婆婆就没生活得那么好,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李茹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也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李茹孝顺公婆,敬重公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李茹的事迹在周边村广为传颂,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枫树山村树立了榜样。

中共神福港镇委员会 二0一五年六月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记枫树山村贺许平

贺许平,女,家住神福港镇枫树山村新屋组。她上有公婆,下有子女,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经济不十分富裕,即使如此,她有一颗爱心,把帮助别人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她默默奉献自己的爱心,得到了邻里的好评。

她捐资助学。看到村里有困难的小孩因贫困而负担不起学费,她就心里难受,就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小孩一把。枫树山村贫困学生卜梅香,当时13岁,神福港中学读初中,但家庭困难,自小无母亲,父亲体弱多病,她家连住房都没有,上学学费成问题。贺许平得知情况后,把卜梅香接到自己家,让卜梅香住在自己家,并且供她上学,就像母亲照顾自家子女一样照顾她。还有枫树山贫困小学生文相圆,也是她捐资帮助他上学、生活。从2008年到现在,整整7年了,她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照顾着,关心着。还有在枫树山村小学,每当有优秀学生得到爱心人士的奖励,她每学期就会拿出资金、物质进行奖励,按期执行,并且给孩子们一些鼓励的话,让孩子们好好学习。7年来她累计资助学生资金达十几万元。每当村民夸她,她总是这样说,捐资助学是有意义的,我愿意做,更乐意做。

她热心公益。2012年以前,枫树山小学是一座旧校舍,环境不好,桌椅不齐,看到这种情况,贺许平每天都急在心里。于是她和村委会一道多次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争取了上级部门支持,自己也拿出了部分资金,2012年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改善了办学条件,改良了办学环境,学生们从此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贺许平不仅乐于助学,关心公益事业,而且长期照顾孤寡老人。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敬老院的公益事业中,身体力行,为敬老院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枫树山邻村有个五保之家,每当逢年过节,她就带上吃的,用的去看望他们,陪老人聊天,给他们按摩,给他们洗衣服。老人们看到她总是笑得合不拢嘴,她给老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她想她人之所想,急她人之所急,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不计付出,克服一切困难,尽她所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受到村民的一致赞许。

中共神福港镇委员会

上一篇: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下一篇:北京中考优秀:奇妙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