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话题(王强)

2024-06-29

访谈话题(王强)(5篇)

1.访谈话题(王强) 篇一

王强模教授简介:

贵州省榕江县人,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后留校任教,历任该校中文系副主任、教授。贵州教育学院教务处处长。

一、论著方面:

1、《小说写作艺术》、获贵州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论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获全国省级政治理论刊物优秀奖

3、《论对语言的及限与超越》,金筑大学学报,1999年1期;

4、《标点符号工具书的佼佼者》,金筑大学学报,1999年3期;

5、《论孙应鳌的文学观》,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6期

6、《实践性与学术性的结合》,应用写作,2002年4期

7、《论老子的写作观》,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4期;

8、《论老子写作观的哲学基础》,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2期;

9、《谈谈写作受体的作用》,贵阳师专学报,2000年4期;

10、《略谈写作受体的创造》,金筑大学学报,2000年4期;

11、《注入感情,写出特色》,教育通讯1999年7月;

12、《我的母亲,100岁》,贵州日报·娄山观2004年2月6日;

13、《应对文:一种交叉文体》,2002年香港国际学术会论文《新世纪应用文论文集》2002年12月出版;

14《优秀教育家黄质夫的心声》,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5、《学术论文集》,主编并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6、《中国历代文学思想·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7、《新时期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8 月版

18、《实用写作问题研究·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

二、教学方面: 1、1999年至今,一直担任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教学任务,课程 为“当代写作学”,周学时10节以上,2004年达16节。同在职教师一样,超工作量。

2、批改作文5年达5千多本。2004年上半年,批改作文千余本。

3、承担中文系下达的指导青年教师任务。

三、社会工作方面:

1、应贵州师范大学特请,两次为全省中学语文教师骨干讲课。

2、应贵州教育学院统战部之请,赴黄平、天柱讲课。

3、应贵阳市宣传部特邀,参加编辑《中华传统美德名篇导读》一书,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版。

4、应贵阳市教育局之请,参加贵阳市中小学名校名师评选工作。

5、应贵阳一中之请,参加科研评审工作。

2.访谈话题(王强) 篇二

王强:我校生源结构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多, 生源水平参差不齐。跟随父母进城的这些孩子对陌生环境有抵触情绪, 常常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面对这种现状, 我校提出了“一切为了流动的花朵”的办学宗旨, 将学校的教育重点定位于适应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上。我们认为, 教育的基点是尊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很多城市孩子更敏感, 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所以, 我们要求教师要用爱心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同时, 我们根据这些孩子动手能力等特点, 开展了剪纸、折纸、漫画、无土栽培等成本小但能培养学生一定技能的活动, 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记者: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 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强:我认为, 当今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师资的均衡配置。教师的水平、素质, 决定了孩子的成长, 也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读书活动。我首先和领导班子成员商议, 分层次、有步骤地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校领导首先带头读书, 师生则借助《培养读书习惯, 提升素质品位》课题的研究, 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学校还通过每周二下午的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法律法规的知识讲座等督促教师自觉学习。同时, 我倡导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 同读一本书本, 当他们用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去感悟书中的内容时, 当他们用不同的观点去解读文本时, 每个人都在读书活动和彼此交流中受益匪浅。

记者:您认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3.王强谈英语学习 篇三

研究领域:语言学,比较文化,计算机科学

成果:发表学术论文、译著多篇,著有《书之爱》和即将推出的英语口语方面的一系列教材

记者:当您在美国申请就读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的面试中,考官似乎对一个英语语言学学士转读计算机专业心存疑惑,但您用准确流利的英语做了精彩的解释,最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记得当时的“辩词”吗?

王强:对于那一次出色的自我推销,后来连我自己都甚觉惊讶。我是这样向当时的计算机系主任阐述我所学的英语语言学和我希望踏入的计算机领域之间的关系的:

„„计算机的运行靠的计算机程序(program),而程序必是以一种程序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来编写的。我迄今的工作是语言的研究和运用。就语言这一层面而言,汉语、英语以至任何其它编程语言,我不认为它们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对我来说,学习和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不过是象学会一门方言一样易如反掌。在我现有的对于语言本质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编程语言的掌握和运用根本不会成为什么难题。其二,计算机科学的骨髓是逻辑。我迄今撰写文学评论方面的各种文章便是逻辑的反复与熟练的运用。对逻辑本质的极高领悟将把我放置在超出您许多初涉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习者的前面。其三,任何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与大师们超常的想象力甚至审美能力分不开的。如杨振宁(Frank Yang)的例子。一个好的程式不仅可以无误地运行,它还应具有可读的逻辑的美学清晰性。我文学方面的素养正可以充任这一角色„„

当时能够成功地通过面试,我想有这么几个重要的因素:自信、流利的英语、充实的内容以及逻辑清晰的表述,这一切,不仅为我赢得了美国大学计算机硕士的文凭,还帮我在进入著名的美国贝尔传讯研究所的激烈竞争中一战告捷。

记者:美国人是否都很有口才?

王强:总得来说,很难说美国人都有口才,但与中国人比起来,大多数美国人不会对当众发表意见发怵。可以这样说,第一,美国人自信,从小就学会自信,他在表达观点时,不太考虑什么标准答案,条条框框的东西。因此,各抒己见成了日常生活的习惯。第二,美国人很重视从小培养口才,因为尤其在现代社会,口头交流是推销自己的最直接的手段。当你求职时,雇主不但要看你的书面履历,还要与你面谈,看你是否能清晰并有逻辑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否能通过口头语言把自己内在的非常优秀的东西呈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口头交流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在美国,演讲的技能训练始终贯穿在其各级各类的正规教育中。所以,美国人总是有东西说,有些陈述有内容,有些不一定有内容,但即便这样,从语言的流畅性来说,他保证让人不尴尬。所以,美国人给人的感觉是,敢说,能说,而且有的说。这三个因素加起来,是很重要的。相比之下,我们中国人有的敢说,但不知道说什么,有的知道说什么,但不知道怎么说,这与我们在正规教育中不重视口才的培养是有关系的。我认为,中国人口才的培养,包括自信,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而这一点在目前大量的英语培训方法中很少得到体现。

记者:您在口语课上教给学生什么呢?

王强:我首先鼓励学生,英语口语要有所突破必须要培养自信,要敢于说,发表见解时不要有框框,只要从叙述上、逻辑上无懈可击,你的观点就是有效的,真理总是相对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说,然后,你还需要不断积累,说什么,这三个环节加在一起,才构成了口才。

记者:学好英语口语有那些重要因素?

王强:我认为,学好英语口语与培养汉语的口才有共通的东西。首先是自信。其次是自己创造一个英语环境。有些英语学习者总是抱怨没有英语环境,总想找外国人对练,想出国学英语,但事实上,许多人都不会有这些机会,没有很理想的外在环境,怎么办?自己创造机会。我十分欣赏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倡的“大声地思想”(think loudly)这种做法,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大声地给说出来,在说的过程中不断地梳理自己混乱的想法,这是丘吉尔训练自己口才的方法之一。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自我对练,想象你在跟一个人说话。比如,在学习“这是一辆车”(This is a car.)时,你可以假想你是在推销这辆车,或者在描述你在街上看到的一辆非常喜爱的车。稍微带点这样的假想,你就不会忘了这句话,因为,你学这句话时,不是在硬背,而是在与一个假想的人交流,并且是一个你熟悉的场景。我认为,学好语言必须要有想象力。第三,学好口语需要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第四,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要满足于现有的水平,不要觉得在十个人面前流畅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就行了,还要训练能在一百个人面前轻松地演讲。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学英语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不一定是直接的工作目的,比如,学完英语,可以上上网,听听英语歌曲,接触一下英文电影,看看是否能明白,如果不懂,再去充电。如果你能围绕自己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去学习英语的话,就能持之以恒。

记者:从您来讲,怎么样才能算得上口语讲得好?

王强:大多数人会认为英语讲的流畅就是好,当然这一点很重要。但我认为,口语说得好首先一定要符合英语习惯,也就是我早在1996年就提倡的“英语思维法”。在学英语时,特别是学口语,如果不运用英语思维法,即便你能流利地不停地讲,人家会听不懂;就是听懂了,也抓不住你所讲的要点,为什么?就是不符合英语思维习惯。比如,在谈到日期时,中国人是按照自然序列说的,2002年5月1日,而英语则是价值判断走在前面,哪个最重要,我就放在前面,这样就变成了日期在前,年代在后的思维习惯。所以,英语思维是层次感,而中文思维是链条感。所以,我认为,口语好实际上就是要抓住英语的本质,能否抓住英语思维习惯就是英语口语好坏的主要标志。

当然,口语好还要有内容。一个英语学习者要对自己国家和英语国家的东西都要熟悉,他能用英语流畅地介绍中国的东西,又能抓住对方的兴趣谈别人的事情。但是,也有另外一种情况,象我的一位老师,他可能不十分熟悉英美人的诗歌,谈不了庞得或艾略特,但他能把《诗经》和《毛泽东诗词》翻成英文让企鹅出版社来出。他能在外国人面前谈李白、杜甫,而且能让人感觉到美来,这样就很好。但是,现在有个不好的倾向,就是“文化选择论”导致的,好象你不了解英美文化,不热爱他们的文化,就学不好英文,不应该是这样的。

其次,我既不赞成把英语当成一门科学来学,也不赞成把英语当成文化来学。我认为英语就是工具。所以,我不属于“语言派”,也不属于“文化派”,我属于“交际派”、“工具派”。要学好口语必须首先带有实用的目的,从实用到不实用,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然王国。

另外,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英语,用什么样的语速和声音也是口语好的体现。比如说朋友之间的非正式用语就不适合用于一些正式场合,谈话用的英语不同于演讲英语,反过来也是这样。如果不分场合,扯着嗓门喊一样的英语,那是非常奇怪的。

记者:您认为培养英语思维习惯是学好口语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英语学习中运用英语思维?

王强:我在美国呆了七年,比较熟悉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所以我所谈的英语思维是美国人的英语思维。

作为中国英语学习者,虽然我们不生长在美国,没有真正的美国人思维,但我们学习美语时可以模仿他们的思维。我认为有六种技巧是与美国人交流的关键性东西。如果我们能掌握这六种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人的思维,从而学好口语。

第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美国人之间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what a book is”这类东西。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我们常说“where is the book?”很少有人问“what is a book?”而美国的小学生就能够问“what is a book?”并且能提供回答。Where is the book?这种问题只是描述性的,谁都能回答。但是我想我们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我们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一种表达方式对方听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的语言符号系统可能会很多。比如水,世界上就这一个事物,但却有多种符号来表达它。如果一个人懂八种语言,那他在世界上被人理解的机会就大得多。用汉语说“水”别人不懂,用德语说别人也不懂,但用英语说water,可能就懂了。再比如I love you有许多表达的方法,I want to hug you.I have a crush on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还有一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讲相对论,为了让人听懂,他

没有用科学术语来解释,而是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他说,两个相爱的人呆在一起,一小时相当于一分钟,而两个仇人呆在一起,一分钟相当于一小时,这就是相对论。他这样一讲,我想没有人不会明白的。所以,一种表达对方听不懂,就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第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从描述角度来讲,由于中美文化不同,描述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描述东西无外乎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实现。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而我们正好相反。美国人说“乡村路带我回家”,中国人会说“我从雪山走来”。时间上来说,我们是按照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我们听评书常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我们很认可这种压轴式、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国人听到这里可能会把收音机砸了:我听的就是what happened,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还要让我下回再听,岂有此理!因为美国人在时间描述时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我们与美国人在事件描述上的巨大差异。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因为任何语言除了标准化的东西外,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说北京人说“盖了帽了”,老外永远也理解不了,这就是习语。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谈。那么,什么是习语呢?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往往不知道什么意思了的“短语”。

第五,学会两种语言的转译能力,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人认为要想学好外语必须丢掉母语,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的。中国人学英语要用英语思维,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丢掉母语思维。正确的方法是,讲英语时用英语思维,讲母语时就用母语思维,能够在两种语言系统之间自如地转换。

第六,要有猜测能力。尽管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英语口语很重要。口语表达的“时效”性很强。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听懂,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迅速猜测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理解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记者:中国人学英语口语的最大障碍在那里?

王强:最大的障碍可以归结为这么几点:

一、急于求成,不沉浸到大量的英语材料当中去,过于追求学习方法。从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看,我想大多数人也跟我一样,刚上大学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方法,什么英语材料都读,一开始时模棱两可,读多了后,就必须想办法怎么记住,怎么去进一步理解,这样才开始寻找方法,方法就是从没有方法开始。

二、用中文思维方式去学英语,而不是用英语思维方式。记得小说《战争与和平》里有一个人物,他到了巴黎,但为了保持母语俄语的纯洁性,他白天用法语思维,晚上用俄语思维。这给了我一个启发,那就是一个人脑子里可以有几种符号系统同时存在。但由于不可能把另外一个符号系统彻底排开,所以只能养成在进入汉语符号系统中时,用汉语思维;当进入到英语符号系统中时,用英语思维。这样的话,两种语言才能够打通,或者都保持,都提高,都地道。原美国语言协会会长赵元任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翻译的《爱丽斯漫游奇境记》,除了个别词用的有点过时,谁都比不上他翻译的中文。但同时,他又用地道的英文写了一本成为语言学经典著作的《汉语口语语法》。从上面两个例子看,要学好语言,必须进入到那个语言符号系统里面,用那种语言符号系统所独有的逻辑来思维。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问题是,大量地背单词,却不进入到人家的语言符号系统中去,这就象在岸上反复比划游泳姿势,但不跳到水里真正游泳一样。这就是“哑巴英语”产生的根源。

三、把英语当成科学一样的东西来学,什么都要先看是否符合语法,始终用语法思维。实际上,英语口语中有许多东西并不是用语法可以解释得通的。比如,in here, come on in等。所以,在英语学习当中,当然要运用逻辑思维,但更重要的是还要运用日常表达的习惯性思维。

记者: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有那些不同?

王强:这个问题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也是想研究的课题,但目前只能谈些体会。我始终认为,跟英语相比,汉语是“微言大意”。比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几句话你要看英译本的话,就是一篇描述细致的散文。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英美人只有把细节的东西都讲清楚了,他才能懂。英语可以说是一种细节语言,非常具体。所以,英美人说“I see.”或者“I see your point.(我懂了)”。我“懂了”意谓着我“看见了”。聚焦点很清楚。而汉语就象中国画,虚的部分比较多。在我看来,英汉两种语言的最大差别在于英语是一种语言等于信息的语言,而汉语往往语言小于或者等于信息。所以,中国人学英语要学着多说,学着多往细节上说,而外国人学中文可以少说,介词之类的都可以先放在一边。

记者:如何真正学好英语的特殊表达方式?

王强:首先我认为英语有正确的英语和地道的英语之分。正确的或者说标准的英语是文本英语,是澳大利亚人,美国人,英国人都能读懂的英语,但是地道的英语是一个特定的民族的习惯用语。而英语的一些特殊表达方式都是地道英语的体现。比如,英国人都说come in ,而美国人说come on in。所以,要想学好地道的英语,就要在英语的特殊表达方式上下工夫。

特殊表达方式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短语层次,它往往是固定的,比如get up, stand up等。另一类是习语层次,也就是idiomatic expressions.我对这种特殊表达方式后面的思维方式非常感兴趣,比如一些短语中介词的用法,concentrate on, focus on,这些动词带有聚焦在某一点上的意思,介词一定用on.如果瞄准一个相对具体的方向的话一定是at,如look at, shout at, aim at.如果是泛泛的,不是很具体的方向一定是to,如listen to, wave to等等。在这些短语中,介词的用法一定是有规律可寻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学就很容易习得这些特殊表达方式。

记者:同任何语言的习得一样,学习英语往往从模仿开始,那么,什么样的模仿材料最好呢?

王强:学英语一开始模仿的英语材料要地道。所谓地道的材料分书面的材料和口语材料。一开始时,最好多学点口语材料,这是直接达到学习口语目的的最好途径。等到要开始大量表达思想的时候,再增加接触大量地道的书面材料。但是,不管是口语的还是书面的材料,一定是要英美人写的,而不是中国人自己写的。比如《中国日报》,就不是学习英语的最好的模仿材料,而是练习高级口译的材料,“三个代表”等词汇只有China Daily能译出来。但你要学好的英语,我建议读New York Times,或者杂志Time, Newsweek,听BBC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

另外,模仿要讲究方法,要根据自己的英语层次制定模仿的目标。比如,先从模仿语音语调开始,然后模仿语流,看人家如何断句,在哪儿断句,为什么这么断句。其次,就是逻辑的模仿,模仿人家如何完整地表达思想;也就是说当你成段讲英语的时候,怎样让外国人很快地抓住你的讲话要点。这样地话,你的英语就成熟了。

记者:中国人学英语语音难在那里?应该如何克服?

王强:我想中国人英语语音问题不在单个的音素上,而在于整个语音语调以及语流的把握上。事实上,我们对单个词的发音是很好的,但串成句子表达出来时,外国人就觉得不好懂。这是因为我们学英语时只把精力花在语言的层面上,而不是去理解语言的语气和意义,这样就不能有效地交流。套句笛卡儿的话就是:交流,故意义在。如何克服呢?其实,这个问题没人专门研究过。但是要让我教语音,我不从最小的音素开始教。我会从最大的单位开始。如果要教英国英语,我一定要让学生一遍遍地听录音,让他们找到英音的那种强烈而短促的抑扬节奏。如果是美语,一定要让他们感觉到美语的那种舒缓流畅的节奏。在抓住了英语的基本发音特征后,我再把单个音素的发音练习揉到这个整体中去。我自己学日语语音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另外,学习语音不要过于科学化。比如你能发red, road, run,但对于r这个单个音素发不出,那就不要去钻牛角尖,因为r本身在交流中是不会单独出现的。

记者:有些人词汇量很大,但不见得口语好,问题在那里呢?

王强:词汇是表达思想的最小单位,你只有把这些词汇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连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时,讲英语的人才能听懂。如果光积累词汇,而不学会怎样有效地把它们搭建起思想的大厦,那么就成了词汇的堆积了,只有点,没有面。这就好象你有很多砖头,但不见得就有房住,因为你没有学会如何把这些砖头构建成一个整体的技能。所以,词汇量大不等于口语好,能把有限的词汇依照英语思维规律变着戏法似的用来表达思想,那才叫口语好。

记者:英语口语有那些特点?

王强:英语口语可以分为有准备的表达和即兴表达两种。经过准备的口语与书面语有相通之处。即兴口语最大特点是随意性和往往不符合语法规则。我现在在编一套听说教材,其中用了大量的美国电台的talk show,当我们的英国专家把谈话内容写下来时,他说有许多不符合语法的语言。我就对他说,人家说什么,你就照样写下来。因为,那毕竟是即兴的,是口语,对语法的要求不可能象书面语那么高。存在即是合理的。

记者:学好口语必须学英语语法吗?

王强:前面说了,口语对语法的要求不象书面语那么高。所以,我认为刚开始学英语口语时,不一定学语法,但是需要大量学习一些经典的口语句子,多加以模仿,实际上也就对英语口语语法了解得差不多了。

我始终认为英语语法也分书面语法和口语语法。现在剑桥、牛津出版的著作中也谈到英语口语语法。再看赵元任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写了一本《汉语口语语法》。这都说明口语语法也是很重要的东西。所以,要学好英语口语,还要学一点英语口语语法的通则。而这也是我想研究的课题。

记得读过一本儿童文学名著,非常有意思。它每一页上都只有出现一个新句子,而这个句子总是和前一页的句子连接在一起的。比如:He is the man.He is the man I met.He is the man I met at the station.He is the man I met at the station when the train arrived.这充分体现了英语书面语的特点,是阶梯式的,层次式的;而英语口语是扁平式的,大量地用and来连接。

记者:许多人有这样的经历,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因为工作中没有英语环境,就慢慢淡忘了。如何给自己创造一个英语环境呢?

王强:关键是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坚持下去,才能想办法去创造环境。比如,看一些英文电影,特别是对白较多的一些言情片等。如果对音乐感兴趣的话,就听听英语歌曲。总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东西,汽车杂志什么的都可以。只要每天接触点英语,就不会忘得很惨。

记者:学习英语有捷径吗?

王强:严格来说,任何东西都没有捷径。比如炒股,是赚钱的捷径,但跌得也惨。学习英语如果说有捷径的话,就是扎扎实实沉下去学。

记者:现在英语口语门派很多,仅举几个重要例子,有扶忠汉的“双向英语”,李阳的“疯狂英语”,钟道隆的“逆向英语”,还有新东方的以你为代表的英语思维法等等,能简单介绍一下各门派的主要特点,给予那些英语学习的彷徨者一些指导,使他们少走弯路?

王强:对于另外一些英语学习法,我也许了解得不够全面,所以只能就我所知谈点个人体会。我觉得,首先,方法都是对学习者行之有效才推出来的,但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对于这些方法,包括我的方法,不要迷信。第二,不要

盲从。第三、要有兴趣了解,什么样的方法都可以听听,但是至于那种方法是否真的对我有用,就要靠自己理性地去选择了。

“双向英语”,给你一个人创造了双向交流的环境,它通过不断的自问自答来练习口语,所以,它是有特点的。扶忠汉热过一阵子,但我认为至今也还是有效的。这种方法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新概念英语》的练习中,就有这种方法,只不过扶忠汉突出了这一点。李阳的“疯狂英语”在打消中国人的羞怯心理,培养自信,准确地练习发音上都有很大的建树,是被人接受的。但是,光疯狂是不行的,这一点上我是有保留的。所谓逆向,其实就是逆着急流勇进的态度,没方法,就是苦学,就是多听多练,这也没有摆脱学习英语的基本原则。我的美语思维法前面已经谈得比较细了。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我的“美语思维法”是针对“哑巴英语教学法”提出来的,即学完后什么都不会说。因为在传统教学法中中国人把学英语当成了知识训练,而不是技巧训练。中国人为学语言而学语言,而不是为了交流去学习,结果是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学了一些在交流中用不到的东西。而“美语思维法”旨在让中国人学会从语言的海洋中汲取一瓢水,而且是一瓢解渴的水,一瓢能让人看到整个英语海洋的水。“美语思维法”还旨在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从语言的层面进入到更深层次的意义的交流当中去。

记者:新东方都是“本土化”的英语教师,而华尔街英语则都是“原汁原味”的洋人,两者在英语教学上各有什么优势?什么不足,如果有的话?

王强:先说不同的地方。我想最大的不同是:

一、我们是人与人之间授课,而华尔街是以人机对话形式为主。

二、我们是大班上课,他们是小班形式。

三、我们是本土化的“海归派”,我们的教师大多都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而华尔街都是洋人。

华尔街的优势就象它广告所说的那样,主要是学习时间比较灵活,可由学习者自己定,但因为这个,它的学费也是最高的。新东方的特点在于质量的保证和合理的消费价位,另外,我们的教师既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学生的特点,又了解英美文化,这使我们的视野非常开阔。要说我们的不足,别人会说可能班级过大,但恰恰是这个“不足”产生了低价位学费的优势。

4.代理商会议流程管理-王强 篇四

目前几乎所有代理商都非常重视针对终端客户召开的各种会议,因为一场好的会议可以对代理商的销售甚至是未来发展都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代理商在会议召开上可谓是使尽浑身解数,用尽各种花招,其结果也为我们呈现了很多非常成功的会议。现就内衣行业代理商会议的流程管理进行简单的分享,望在会议管理的规范上对大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确定会议目的开会以前,我们首先明确的是我们开会的动机,是为什么而开会。一般而言,代理商举行会议,主要动机一般有以下几种:

1、招商,开发加盟客户;

2、新品发布及订货;

3、联络与终端客户感情,或感恩客户;

4、展示代理商实力或团队风采;

5、总结和颁奖,回顾代理商自身或品牌发展,规划未来方向,并评选出“优秀终端客户”,“优秀导购”等;

6、新政策的执行。

一场会议的动机可以不是唯一的,我们可以通过一场会议达到多个目标,但是目标之间一定要分清主次。

二、确定会议类型。

根据我们开会的动机,我们可以将代理商会议分为以下几种:

1、招商会:一般新品牌都需要招商,现在的招商会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种是代理商以自己经营的多个品牌进行综合性招商,另一种为某某品牌专场招商会;

2、新品发布会:目前内衣市场,一般厂家都将新品分为春夏季和秋冬季,所以很多厂家和代理商在一年中通常会进行两次新品发布;

3、订货会:目前很多品牌实行订货制,一般订货会都是伴随新品发布同时进行;

4、培训会:根据代理商目的或终端需求的不同,最通常的培训为新产品知识培训、导购销售技巧培训、终端客户店铺管理培训等;

5、年终总结或联欢会:很多代理商会在年底召集终端客户举行总结会或联欢会,回顾过往,规划未来,并都优秀终端进行评定。

上述几种会议很多时候也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品牌在举行新品发布时,往往也会组织订货或培训。

三、确定会议主题。目前我们的众多代理商对召开各种会议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越来越多的代理商非常注意会议的品味和内涵。会议主题通常代表我们想要传导的一种价值观,好的主题可以让客户在情感上产生共吟。

四、费用预算。主要包含住宿费、餐费、会场费、模特费、音响费、灯光费用、广告物料费用、礼品费、用车费、广告公司费用、其他费用等。

五、会议流程和会议政策的制定。根据会议的目的和主题,流程中可加入一些特别的环节,如终端故事、品牌发展故事、感恩环节、游戏环节等,以丰富会议的内容或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六、会议的准备工作及分工

1、邀请函的发放和回执,确认参会人员、客户数量、用餐人数,并提前一周完成;

2、酒店预订:根据会议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酒店。一般而言,招商会可选择档

次较高能够充分体现品牌档次和形象的酒店;如果是培训会则经济实用型即可,且会议重在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上。酒店预订需考察酒店房间质量、环境,酒店餐饮状况,会场大小及房顶高度,舞台大小及高度。会场大小由参会人数决定,会场高度影响走秀灯光桁架的搭建,舞台的大小和高度影响T台和走秀效果。

3、广告公司及模特的接洽:需确定好灯光、音响、舞台、静态展、桁架、T台、模特、化

妆师及会场布置方案,并选择好会议音乐或走秀音乐;

4、物料准备及跟进:首先主要是烘托会议氛围的物料,包括贵宾证、会议横幅、拱门、会

议厅背景、静态展背景、迎宾台背景、三角架或X展架、易拉宝;其次是办公物料,包括文件袋、铅笔、笔记本、环保袋、签到本、签到笔、便签纸等;此外,可提前准备一些水果、点心、饮料等,供会议休息时使用;

5、会议资料的准备:主要包括会议流程表、订货合同、招商合同、订单、画册、企业简介、新品资料、招商手册、会场纪录资料等。

6、道具的准备及管理:形象道的准备,包括全身模特、旋转模特、灯模和灯模台、形象柜

或中岛架、文胸衣架、家居服衣架、嘉宾牌、手提袋;办公道具的准备,包括幻灯片机、数码相机、订书机(钉)、计算器;组装工具的准备,包括螺丝刀、双面胶、菲黛尔品牌胶带等

七、会议样品的准备:安排专人负责准备样品及走秀所需的饰品和道具,并提前对走秀的样品、饰品、道具进行归类和编号。

八、会场布置:会场布置通常在会议前一天进行,主要包括舞台和T台的搭建,舞台

主背景、副背景布置,会场静态展布置,灯光桁架的搭建及灯光和音响的准备及调试,签到台布置,拱门搭建及横幅布置,会场X展架、易拉宝等宣传画的摆放、现场座椅摆放等等

九、会议现场工作及分工:

1、用车安排,安排专人进行车辆调度,负责接送客户;

2、前台接待,通常安排2人负责,工作包括前台指引、客户签到、资料发放、会场指引、房间安排及房卡发放及回收

3、酒店衔接,需安排专人负责与酒店方面的衔接,以解决会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如调试投

影仪,临时打印指示牌或嘉宾牌等

4、餐饮准备,需安排1人跟进餐饮准备工作,以保证用餐准时、有序进行;

5、样品跟进,需安排人员进行样品的现场管理

6、协助穿衣人员,走秀过程中时间往往比较紧凑,一般需每个模特配备一名协助人员专门

帮忙穿衣服

7、音控及灯控人员,虽然我们很多会议的音控和灯控都交给广告公司,但是现场最好安排

一名内部员工跟进广告公司工作,以保证走秀按照代理商的规划进行

8、拍照人员,专人负责拍照或摄影

9、现场服务,需安排人员进行现场秩序维护及现场服务。

十、总结

5.访谈话题(王强) 篇五

校内各单位:

2014年10月4日上午,我校12级国画班的班长王强同学在“仙人桥”景区内仙人河附近写生时,突遇一起刚刚发生的游客落水事件。王强同学当即奋不顾身跳入河中将落水游客救起,待游客意识清醒后,悄然离开。该同学的义举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甘做无名英雄的高尚品质,并受到了现场群众及新闻媒体的交口称赞。

为弘扬见义勇为行为,学校研究决定对王强同学的先进事迹予以通报表彰。希望全体师生以王强同学为榜样,学习他在特殊情况下救危助难、沉着冷静、奋不顾身的高尚情操,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滨海大学学生处办公室

上一篇:朋友结婚红包祝福语下一篇:中国村卫生室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