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学知识(9篇)
1.课外文学知识 篇一
文学常识课外拓展资料
班级
姓名
1、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 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3、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4、《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楚辞》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字典。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部新诗集。
6、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7、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8、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天命(五十)花甲(六十)古稀(七十)耄耋(八九十)期颐(一百)
9、“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10、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水浒传》(元)施耐庵;《三国演义》(元)罗贯中;《西游记》(明)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
12、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代表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月光曲》等。
13、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丹麦作家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丑小鸭》;德国作家格林兄弟,作品《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
14、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中医四诊:望 闻 问 切
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李宝嘉)二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老残游记(刘鄂)孽海花(曾朴)
古代四艺:琴、棋、书、画。
古代四大美人:西施(沉鱼)西施浣沙、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杨玉环(闭月)贵妃醉酒、貂蝉(羞花)貂蝉拜月。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七大艺术门类:建筑、雕塑、音乐、绘画、文学、舞蹈、戏曲、电影
文学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15、句子从语气和用途上分,陈述句、感叹句、祁使句、疑问句。
16、中国书法分为:篆、隶、楷、草、行五类。
戏曲:其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基本分行。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17、“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18、“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19、【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20、【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yín)虎、卯兔、辰(chén)龙、巳(si)蛇、午马、未羊、申猴、酉(you)鸡、戌(wu)狗、亥(hài)猪
21、我国著名的画家擅画:齐白石(虾)徐悲鸿(马)文与可(竹)王粟(荷花)李可染(牛)郑板桥(竹)
外国著名的画家名作:达芬奇《蒙娜丽莎》、《鸡蛋》;凡高《向日葵》;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2、外国文学大师: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作品有《罗米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等。马克思称他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歌德,德国最诗人,文学泰斗。作品《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普希金,俄国诗人,作品《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自由颂》等。
雨果,法国作家,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巴尔扎克,法国作家,作品总名《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高老头》。
泰戈尔,印度诗圣,作品《飞鸟集》《园丁集》。
海明威,美国作家,作品《老人与海》。
2.课外文学知识 篇二
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根本就不重视或者没兴趣搞好语文课外阅读,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根本就不明白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二是在信息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网络、电视、电影等一些生动形象的视听传媒把大量学生都吸引走了, 枯燥的文字阅读学生已不太喜欢了;三是在升重点高中的考试压力之下, 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 没有闲暇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正因为当今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环境差、兴趣低, 而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又非常重要,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开动脑筋积极应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榜样引趣
榜样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榜样是前进路上的一杆路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她能很好地激发人的潜能。对于知识尚浅, 对课外阅读的作用认识不明、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的初中学生来说, 如果自己的语文老师博古通今、能言善讲、博读多才, 一上课就有说不完的文学经典事例, 一说话就透露出富有磁性的文人气质, 一有时间就和大家交流自己最近的读书心得, 这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引起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那么语文老师如何才能发挥好自己的榜样作用呢?首先语文老师要做一个文学的爱好者, 要通读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作品, 要知晓当代知名的作家作品, 要了解当今的文学发展趋势, 这样才能用自己丰厚的文学知识储备去应对学生对文学知识的需求。其二是语文老师要有意识的用自己的文学知识来影响学生, 比如上课时有意拓展一点课外文学知识, 课外和学生多聊一聊一些文学作品的内容, 时不时和学生一起探讨一下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这样就会无形之中把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潜意识调动起来。其三是语文老师要在具体行动上给学生当好榜样。比如:语文老师的案头经常放一些文学读本;老师闲暇之余总是手不离书;老师经常把自己发表或创作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学生;老师经常给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文学刊物和作品……老师在行动上给以模范示范, 学生就会效而仿之, 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慢慢的上来了。
二.活动促趣
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方面除了老师的榜样示范之外, 再组织一些相关的阅读活动可以促使学生阅读兴趣的进一步提高。比如:在七年级阶段, 可以举行中学生课外阅读优秀书目推介展览, 让刚进校的学生知道自己该读一些什么样的优秀书籍;可以每学期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可以定期举行手抄报展览;可以举行几次优秀摘抄本展示等活动。在八年级阶段可以举办文学作品阅读心得交流会、诗歌朗诵会、《我读名著》主题征文大赛、编演课本剧比赛等活动。在九年级由于时间有限, 不宜过多地开展活动, 但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文学创作活动。比如可以举行中学生主题诗歌创作比赛、小小说创作比赛、主题征文演讲等活动。与此同时, 学校还可以组织文学水平较高的语文老师开设《文学讲坛》, 让学生在各类文学活动中去感知文学的魅力、接受文学的熏陶、提高对文学的喜好。
三.成功激趣
布鲁姆说过: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能引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从阅读中体验到成功呢?一是老师要善于利用表扬和激励的手段让学生收获成功。比如发现某学生正在读一本好书, 老师就可以在全班给予表扬, 并可以提供机会让这个学生在全班把书的内容给同学们简介一下, 或者谈一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这样, 读书的学生能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受到老师的表扬, 他就会有一种成功之感。有时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用到了某文学作品中的事例、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 老师就可以给予激励式的批语, 或者把这样的好作文全班诵读并加以点评, 学生就会从老师的表扬中尝到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甜头, 既有成功之感又会更加喜欢读书了。二是通过适当的奖励手段让学生体验成功。比如在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 学校和老师就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或者张榜表彰, 有些优秀的学生作品还可以推荐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有成功感了。学生一旦有了成功感, 阅读的兴趣变会陡增。
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能把课外阅读工作做好, 兴趣的培养应该是首要任务, 我们身为语文老师要积极引导, 巧妙诱导, 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 不仅为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 也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3.课外文学知识 篇三
随着国家、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学前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幼师生而言,儿童文学课程既是文化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儿童文学的学习不仅能使他们认识到儿童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儿童文学的基础知识,增进儿童文学修养,也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幼儿园教育需要的儿童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及组织进行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幼儿师范院校一直重视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但是,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教师对于儿童文学课堂教学抓得紧,但忽视了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仅满足于课堂所学的儿童文学理论及课本上的极少数儿童文学作品,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一、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现状
为了了解幼师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现状,我们设计了《幼师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情况调查问卷》,发放了调查问卷493份,收回有效问卷484份。经过整理统计,分析归纳如下:
在阅读心理方面,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三分之二的同学仅仅满足于课本的内容,忽视了课外阅读;觉得儿童文学作品有意思的同学也就喜欢阅读,反之就不喜欢。
在阅读习惯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同学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网络阅读最受同学们青睐。老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上的指导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但也有不少同学在阅读时不加选择,显得十分盲目。更多的同学习惯于在学习场所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喜欢利用假期阅读。绝大部分同学在读过作品之后没有思考,没有养成写读后感或者做摘记的习惯。
在阅读方法上,同学们在阅读时更多采取默读,阅读过程中大都走马观花,很少认真思考、圈点批注。阅读后往往不再翻阅,也很少讨论。这说明同学们阅读方式比较单一,阅读方法比较简单。
二、影响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因素
通过问卷分析及个别访谈,结合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影响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因素如下:
(一)个人因素
首先,相对于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课,幼师生缺乏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兴趣,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更多的时候还是把它当成了语文课。尽管有不少幼师生也知道儿童文学与他们将来的工作之间有很大关系,但是极少数能做到坚持阅读。其次,大部分幼师生的阅读习惯不好。很多幼师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及阅读习惯,进入幼师以后,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他们更容易放松要求。另外,从调查结果看,幼师生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相当大比例的学生看书时就是走马观花,看过就了。读时懒得思考,不知道粗读、精读、朗读、默读的结合,不懂得“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读后不做摘抄,不写读后感,没有交流讨论。
(二)教师因素
1.阅读状况不佳,影响阅读指导。
从事儿童文学教育的幼师教师工作量普遍偏大,有的除了儿童文学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带口语训练或语文课。繁重的工作量使得留给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精力实在不多。即使有空闲读书,他们首选的读物也不一定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师自己阅读的少,自然影响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2.忽视激发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
在幼师课堂,部分教师视野很窄,局限于教科书,儿童文学教学的外延很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又怎么能有兴趣在课外倾注时间进行阅读呢?即使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往往单纯追求效果,以命令代替兴趣培养。学生是“要我读”而非“我要读”,读书习惯自然也无法养成,读书的效果可想而知了。也有部分教师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时机,推荐了好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对于阅读方法却没有相应的指导。即使有些指导,也仅限于极少数对儿童文学感兴趣的学生。
3.阅读引导不够,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阅读需要,对于学生如何选择书籍的指导力度不够。学生想阅读时却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怎么去读书。另外,很多教师只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但对于阅读效果却缺乏必要的评价,或者只会使用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学生往往把课外阅读停留在随意性、消遣性的状态,而不能提升到有计划的积累性阅读和赏析性阅读层面。
(三)环境因素
从社会环境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对于当代的幼师生而言,他们更愿意上网冲浪,而不愿意捧读经典。尽管有不少同学在接受调查时选择的是上网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但当点开网页时,又有几个能经得住其它的诱惑呢?
从校园环境看,学校在关于课外阅读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幼师生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关系;幼师学校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不能保证。幼师生尽管没有繁重的作业,但是各种专业技能课的训练时间占去了学生课外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幼师图书馆里的儿童文学读物借阅不便不说,数量不多且内容陈旧,学生不感兴趣。
三、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要想改变幼师生当前这种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状况,只有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做好文章,建立适当的幼师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学校搭台
1.重视儿童文学,导向课外阅读。
幼儿师范学校一定要看到儿童文学的知识性及工具性,把儿童文学重视起来,提高到专业课的位置,而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是文化课。除此之外,还要看到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对幼师生的重要作用。学校要通过宣传及合理安排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将学生导向儿童文学作品课外阅读上来。
2.更新补充图书,方便学生阅读。
学校图书馆要及时更新及添置图书,补充各种形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文学作品,吸引学生前往阅读。在图书借阅管理上要与时俱进,方便学生借阅,为他们竭诚服务。
3.开展读书活动,鼓励表彰先进。
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调动学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积极性,鼓励表彰一批课外阅读的先进学生,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教师导演
尽管课外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外阅读是一种放羊式的阅读,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一定要发挥总导演的作用,指导学生唱好儿童文学课外阅读这场戏。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其学莫如激其趣。教师在儿童文学课堂教学中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儿童文学经典名著的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在学校的指导和配合下,展开一系列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活动。
2.选好作品。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在选择推荐作品时,要把握以下原则:教育与趣味并存,细致与全面兼顾;传统与现代并举,名家与新人并重;略读与精读共有,整体性与阶段性兼顾。
3.指导方法。
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等。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指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欣赏:题材既要广泛多样,又要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和能理解的事物为主;主题要力求单纯、浅显、鲜明、健康;情节要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完整、单纯、生动有趣;结构要条理清楚,应尽量用顺叙的方法,最好一条线索贯穿到底,切忌平铺直叙;形象要鲜明生动;语言要具有可接受性、超前性,应做到浅显、丰富、形象。
4.多元评价。
阅读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着眼于评价的激励作用;要注重采用合适的评价形式,如书面检查形式、课堂提问形式、考试形式、交流活动形式等;要注重阅读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定期开展。这样,既可以提高评价的频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活动的长期开展,也可把握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指导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三)学生唱戏
学校搭好了台,教师做好了幕后工作,接下来,就轮到主角——学生上台唱戏了。
1.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如“儿童文学表情朗诵比赛”、“儿童文学知识竞赛”等,还可以经常性地组织读书经验交流活动,如“儿童文学读书笔记交流”、“儿童文学读书座谈会”等。交流活动同时评选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展出。
2.发挥特长。
大多数的幼师生表现能力较好,表现欲望较强,艺术综合素质要好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所以,可以在幼师学校经常性地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包括如名著改编的舞台剧、诗词吟唱、课本剧,等等,将语文课外阅读与幼师生的专业技能展示结合在一起,利用幼师生较为看重专业技能素质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表现欲,带动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3.争当先进。
争当班级“儿童文学阅读之星”、“童话大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榜样人物,享受别人的赞许,享受成功的喜悦。这种精神上的激励,也会使学生不断增强阅读动机,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推动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活动的更好开展。
4.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 篇四
1、《西游记》———吴承恩著
我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全书一共100回。《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力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方途上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伏怪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尤其是孙悟空这个形象尤其突出。最精彩的部分是《大闹天宫》。
2、《水浒传》———施耐庵著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本书描写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这部书也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一大批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形象。
3、《朝花夕拾》———鲁迅著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儿时散文的结集。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4、《骆驼祥子》———老舍著
穷苦农民出身的祥子因为失去了父母和几亩田,十八岁就来到北平租拉洋车。为了不受车行老板的气,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凭着自己的年轻力壮,曾立志买车。三个月后终于用血汗钱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很快就被乱兵抢走。他的心重零开始,靠着“拉包月”攒钱,可是包月的主人又因为躲避特务而出走。连身边仅有的积蓄也被人敲诈走了。最后不得不用自己妻子的储蓄买了一辆洋车,但是妻子不久就去世了,祥子又不得不卖车来办丧事。生活的压迫最终使得祥子彻底失去了上进好强的生活态度而走向消沉。小说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这一悲剧是对黑暗社会有理的控诉,也是对依靠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的一种否定。
5、《繁星·春水》———冰心著
《繁星》是一部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它的主题是:母爱,自然,童真
《春水》是《繁星》的姊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6、《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著 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不安于舒适的生活私自逃离家出海经商,因为遇到海盗被俘虏,后来逃到巴西成为种植园主。在一次航海途中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在恶劣的环境中他想了各种各样谋生的办法,战胜了自然,改变了环境,积累了财富。后来还救出了一个即将被杀的野人,取名为“星期五”。在岛上待了二十八年两个月二十九天之后,鲁滨逊终于离开了孤岛回到了家乡。
7、《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著
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特经历。揭露了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正义斗争。
8、《童年》———(俄)高尔基著
《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分别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读了感觉到的是一种感动,书中描写的外婆——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就是作者自己心中的圣母,通过大师的笔端,焕发出这种神圣的、圣洁的光芒,感动了因为读了这本书而感悟的读者。
9、《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间接革命英雄的过程,展示了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历了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社会面貌,展示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精神。
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10、《名人传》———(法)罗曼·罗兰著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
5.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课堂 篇五
摘要:经典儿童文学之所以经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对于儿童的心灵成长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加强对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方面能够让儿童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将极大的丰富儿童的知识,让儿童从阅读中感受美好,在阅读中获得不断成长。笔者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开展过大量的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实践,在下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例出发,探究提升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实效性的具体举措。
摘要:课外经典 儿童文学作品 阅读 课堂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巨大的魅力,其中所散发的人性的光辉与对美好事物的探寻将成为儿童成长阶段的精神食粮,引领儿童不断发现、不断探索,提升儿童的文学素养,培养儿童的阅读热情。客观来看,当前的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课堂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就为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课堂的优化与完善提供了有利契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进行探索,下文中笔者将分享一部分教学经验,希望为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优化贡献绵薄之力。
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设计——《以木偶奇遇记》为例
(一)教学目标
1.阅读儿童经典帮助儿童感悟经典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与感悟。
2.提升儿童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能够选择适合的书本进行阅读。
3.以《木偶奇遇记》展开教学帮助儿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掌握有效阅读技巧。
(二)教学实践过程
在《木偶奇遇记》的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笔者将课堂分为了四大板块,分别是经典探究、好书鉴赏、交流分享、反思感悟。板块之间环环相扣,儿童在一步步的引导之中对于儿童文学经典有了更深的领悟。1.经典探究
在这一环节,笔者首先设置了“与经典相伴,与好书对话”的课堂主题,并向孩子们展示了《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海底历险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课外儿童阅读经典,问孩子们,老师手里有这么一些书,有阅读过的同学们吗?如果有你们可以举手示意一下吗?在儿童举过手之后说,用语言对其鼓励“你们在课下能够主动阅读,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而为了推动教学进程,我又说“除此以外,同学们还阅读过什么书籍呢?可不可以与老师一同分享呢?”孩子们在这一个环节纷纷站起来发言,向大家分享了他们所看过的读物,学习气氛十分热烈。
2.经典“我说你猜”
经典“我说你猜”主要是希望孩子们在了解故事主干之后猜想出儿童经典文学作品名称,旨在考察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情况。笔者在这一环节选取了四个作品分别是《八十天环游地球》、《哈利波特》、《小兵张嘎》《西游记》。在引导阶段,笔者对孩子们说道,老师这里有四部经典作品,现在老师来描述它们,同学们来猜猜它的名字好不好?(1)《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是一部历险奇遇记,讲得的是作者在环游地球时的所见所闻,过程十分曲折,也充满了趣味性。(2)《哈利波特》:这部系列作品出版了很多本书,作者是一个外国女生,现在被拍成了系列电影,主人公在里面施展了很多的魔法。(3)《小兵张嘎》:在这部作品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机灵小鬼头与日本军人斗智斗勇,虽然遭遇了很多危机,但都被我们的小主人公一一化解。(4)《西游记》:这个大家肯定都很清楚啦,这是师徒们取经的故事,在一路上师徒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与阻碍,甚至还有妖怪想夺他们的性命,但是他们不畏艰险,勇敢前进,最终取得了真经。
在笔者说完故事描述之后,同学的学习热情被极大的激发,纷纷举起手来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在前期的猜测不够准确,但是随着发言的深入,正确答案都被一一锁定。而为了帮助同学们对儿童阅读经典进行归纳,我又因势力导,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哈利波特》、《小兵张嘎》《西游记》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书籍总类,现在我们能不能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小胖说,哈利波特是魔法类书籍,小兵张嘎是写小孩的书籍。同学们听完纷纷哈哈大笑,虽然他的回答不够确切但是有效的调动了课堂学习气氛,我也对其进行了鼓励,小胖是从书籍内容来进行分类的,我们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
经过热烈的讨论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八十天环游地球》讲的是探索的故事,讲究情节的生动有趣性;《哈利波特》是外国的幻想儿童小说,现实生活中虽然不存在,但是极富趣味性;《小兵张嘎》讲的是特殊时期一个小朋友发挥自己才干保卫祖国的故事;《西游记》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十分惊险有趣。那么像这样的文学作品,同学们还看过哪些呢?可不可以一一写下来与同桌分享交流呢?在一番引导之后,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分类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3.好书挑选
在分享交流结束后,笔者说道“我们班的同学阅读范围真广,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高兴。读书如采蜜,你们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小蜜蜂,四处探寻,汲取阅读的营养,酿造出可口的蜂蜜来。但是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更要在阅读中甄选鉴赏,选择适合我们小朋友阅读的书籍,选择我们真正所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些我们喜爱的书籍吧。”通过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很多同学都克服了上课发言的恐惧害羞心理,大大方方的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和喜欢的原因。我也从中了解到同学们的阅读喜好,这对我后期阅读教学的开展大有裨益。
“但是要从千万本书籍中挑选一本好书并非易事,现在由老师与同学们一并探讨如何挑选一本好书。”笔者继续说道,与此同时向同学们展示了《木偶奇遇记》这一本书,“如果同学们都没阅读过这一本书,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这是一本好书,有没有同学知道辨别的方法?”在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笔者在黑板上写下:前言、后记、扉页、封面、书脊、勒口等几个字,“好的书籍往往能够处理好这些细节,同时从前言、后记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书籍中的很多有效内容如故事梗概、故事思想等,它能帮助我们迅速做出判断,我们适不适合阅读?这本书我们喜不喜欢?这就大大减少了我们挑选好书的时间与精力花费。现在老师将《木偶奇遇记》往下传阅,同学们要加强观察,看看你们能从书本中获取那些信息?” 4.阅读分享
“在传阅了《木偶奇遇记》之后,相信同学们对木偶奇遇记的故事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文学经典阅读要求我们能够提炼出故事情节,能够分析出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同学们能够提炼出《木偶奇遇记》的故事情节吗?能不能分享你对小木偶、木偶爸爸、狐狸、猫等人物性格特点的看法呢?”在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后,笔者说道“书本中不同人物的特点都需要文本知识作为支撑,现在我们来找找能够体现人物特点的文本内容吧”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回归,同学们对文学经典作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在课堂的最后,笔者也布置了一个小作业,就是让同学们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写下《木偶奇遇记》的读后感。“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每一个同学所占的角度不同,对《木偶奇遇记》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课堂的时间有限,我们回去在好好品味一下这本书,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与老师一同分享。”整堂课堂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同学们都带着开心的笑容与小伙伴们一同讨论课堂的收获。
结束语:做好课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工作并不容易,它需要教师投入极大的教学热情,并不断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优化自身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文教师,需要以促进儿童成长为己任,提升儿童的文学文化素养,培养儿童的文本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6.课外文学知识 篇六
第一单元
1、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沁园春”是词牌名。
《沁园春 雪》是一首 词(体裁),“雪” 是 题目。作者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作者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 郑愁予,台湾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生于山东济南。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他的成名作是《错误》。
3、《星星变奏曲》选自《上海文学》。
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4、《外国诗两首》
(1)《蝈蝈与蛐蛐》选自《世界流派诗选》。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创作的第一首诗《仿斯宾塞》,代表作《圣艾格尼丝之夜》《秋颂》《夜莺颂》和《致秋天》,他的诗被认为完美的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2)《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代表作《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本文选自《雨果文集》。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哲学书简》、《形而上学论》等。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法国浪漫主义浪漫主义 主义作家 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7、《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他是翻译家、文艺评论 家,翻译作品达34部。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8、《致女儿的信》选自《爱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
第三单元
9、《故乡》选自《呐喊》。
鲁迅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文学作品,大都收集在《鲁迅全集》里。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
.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有《故乡》、《社戏》、《孔乙己》;他的散文诗集是《野草》 , 我们学过他的《雪》 ;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 》,学过的作品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出自他的《且介亭杂文 》。
10、《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
11、《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法 国著名文学家 莫泊桑,他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漂亮朋友)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
12、《心声》选自《儿童时代》。
黄蓓佳:江苏如皋人。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
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是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散文选刊》,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奖。
15、《短文两篇》中《谈读书》作者培根,英国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不求甚解》的作者是马南邨,原名邓拓,当 代作家。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文学作品,大都收集在《鲁迅全集》里。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
.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有《故乡》、《社戏》、《孔乙己》;他的散文诗集是《野草》 , 我们学过他的《雪》 ;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 小说。作者施耐庵,是 元末明初人。“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 晁盖、吴用 等人夺取的经过。
18、《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它是我国第一 部长篇章回体 小说,描写了三国 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 政治和经济斗争。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19、《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
清 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 知识分子 及官绅 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20、《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 的兴衰史,反映了 封建社会晚期 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名 霑,字 梦阮,号雪芹,清代代小说家。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朝代)著名的 史学家、文学家。
22、《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它是西汉 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 33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3、《隆中对》节选自《三国志》。作者 陈寿,字承祚,晋朝人,史学 家。所著《三国志》 共65 卷,记载三国时期 魏、蜀、吴 三国的历史。
24、《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文文体表。该文体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 的一种文体。
作者诸葛亮,三国 时著名 政治家、军事 家。
25、《词五首》
(1)《望江南》作者温庭筠,朝代 晚唐,他是花间词 派重要作家之一。望江南,词牌名,又“忆江南”“梦江南”。(2)渔家傲,词牌名。
《渔家傲 秋思》作者范仲淹,朝代 北宋。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3)《江城子 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江城子,词牌名。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于四川)人,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豪放派词人。
(4)《武陵春》选自《李清照集校注》,作者李清照,朝代宋朝。武陵春,词牌名。
(5)《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之》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破阵子,词牌名。
7.课外文学知识 篇七
1 调查概况
调查组根据当代大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的实际情况, 参考相关的调查问卷, 制定出了这份问卷。问卷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即阅读的态度、阅读倾向与对校园阅读活动的评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 回收204份, 有效率为92.7%。调查对象为赣南两所高校即江西理工大学和赣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 涵盖理工和文史各个专业。所收回的问卷都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认真填写的, 数据基本能反映实际情况。由于有的问题出现了多选的情况, 所以统计的数据有时总和大于204份, 为保证客观, 均如实统计。
2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2.1 阅读态度
对问卷第一题“你认为课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里的生活学习状态如何”的统计结果显示:103人 (49%) 即近一半的同学认为生活是轻松随意的, 32人 (15%) 是无聊空虚的, 64人 (30%) 认为是充实有意义的, 选择忙碌而又计划的同学所占比例最少, 只有12人 (6%) 。由此我们对赣南大学生的课外生活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 大多数学生缺乏紧迫感与竞争意识, 学习与生活过于松散。在大学的学习阶段, 课外有大量的时间和丰富的资源可供学生们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而自主与独立的安排规划课余生活的意识与能力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学习需要一张一弛的调节, 然而过于懒散随意的生活节奏容易打乱积极上进的步调, 正如“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严谨扎实的学习态度、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才能保证对课余时间的充分利用。
图1是对大学生们喜爱的课外活动的统计。
从图1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观看影视与网上冲浪的学生加起来比例过半, 只有64人 (19%) 选择了阅读。据调查, 手机、MP4, 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已经成了大学生们必备的消遣工具, 不少学生在课余时间用电脑下载电影、听音乐、看网络小说、聊天、玩游戏, 影视节目更是因其生动时尚的声画所带来的直观的视听冲击受大学生的青睐。在快餐文化的盛行与网络文化的冲击之下, 传统的文学阅读甚少有人问津, 只有很小部分的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的享受读书。
对“你认为在大学期间阅读重要吗?”的问题, 85人 (41%) 认为很重要, 108人 (53%) 认为比较重要, 只有极个别同学认为不重要或者无所谓。总体看来,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对阅读作用的认知很高。在看待读书过程一题中, 128人 (62%) 选择了很享受, 36人 (18%) 认为枯燥无聊, 27人 (13%) 选择可有可无, 14人 (7%) 觉得负担很重。这一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领略到书籍的魅力, 享受读书的快乐, 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从这两个问题来看, 当代大学生能认识和肯定读书的重要性, 对阅读是尊重和认可的, 态度普遍端正, 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只要加以恰当的鼓励, 完全可以激发出他们出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除课本外你每年看课外书的数量”方面, 65人 (30%) 在3本以下, 84人 (39%) 在3至5本, 33人 (15%) 在5至10本, 35人 (16%) 在10本以上。大部分学生课外书的阅读数量偏少是客观的事实, 这也再次表明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对于“读书过程中的主要困惑”, 图2的调查数据显示, 70人 (32%) 认为不知道读什么书, 57人 (26%) 不知道怎么去读书, 62人 (28.5%) 认为读完后没什么收获。还有不少的学生反映的好书太少, 书的质量太差, 市场太混乱, 或者是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好好读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在文学阅读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困惑。大家基本都明白阅读的重要性, 在阅读中能享受到乐趣, 但在将阅读进行到底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对于读什么书, 没有明确的概念和目标, 至于怎么读, 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激励, 迷茫的情绪导致了阅读实践的低效率。对阅读的目标和方法缺乏合理的认识, 文化意识薄弱制约了大学生们的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些情况也揭露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教育者在文学阅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的不足, 素质教育的执行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很多工作还是流于表面与形式。因而学校与教育者迫切需要针对学生阅读中的疑惑与需求及时做好导读工作, 培养良好的阅读氛围。
2.2 阅读倾向
在“读书最主要的载体”方面, 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偏向传统纸质图书, 百分之二十七的学生选择网上阅读, 百分之二的学生选择将网上资料打印后阅读。由此看来赣南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仍然以纸质阅读为主, 对纸质书籍的需求量较大、利用率较高。
在学生课外书籍的来源方面, 从图3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图书馆, 部分同学会在网上阅读或者去书店购买, 只有少数会向朋友或者租书店借阅。受经济条件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限制, 购书的同学不多, 借阅是书籍的主要来源。从学生的主要阅读载体到课外书籍的来源, 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作为开展阅读文化的主体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学生的强烈需求, 图书馆应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 增加馆藏书籍数量, 及时购买最新书籍, 保证提供优质足量的图书以及相关的延伸服务, 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利用, 给学生们的文学阅读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
在大学生对阅读书籍的选择方面, 从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学生们选择的实际读的、应该读的和喜欢读的书籍之间的比例有一些差别, 这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他们在阅读目标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距。在实际读的和应该读的选择中, 文学类书籍约为百分之四十, 比例在各类书籍中都是最大, 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们对人文知识的重视, 读书时能够自觉的偏重文学类的书籍。娱乐消遣类书籍的比例在读与应该读之间的差别最大, 实际中读的人不少, 比例紧随文学类书籍高达百分之三十, 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应该读太多。这说明大家能认识到此类消遣文化的书籍多读无益, 但是在自我控制与约束方面有待增强, 要坚定明确读书的目标, 对课外阅读进行更科学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同时对应该读的书籍中, 应用技术类、专业用书和科普读物的比例中都有所提高, 尤其是应用技术类上升幅度最大, 这也反映了学生们普遍对实际应用能力与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而“文理兼通”也正是包含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中。从更细化的最喜欢阅读的书籍的选择数据来看, 总体上大学生们阅读兴趣多样且范围广泛, 对各类人文知识方面的书籍表现出较为均衡的兴趣。
在条件受限只能在考试书籍和热门现象书籍之间一本的情况下, 从图4可以得知, 高达百分之六十二的同学选择了考试书籍。可见大学生阅读日渐功利化的趋势已十分明显。不可否认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对物欲的崇尚和对成功的追求影响了阅读的大环境。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 社会对个人的专业化要求越高, 功利化阅读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了大学生们看的更多的是教材、考试辅导书等对考试、升学或求职有直接用处的书, 而那些与精神领域和人文素质方面有关的书, 由于与自己短期追求目标关系不大就不得不被放弃或者忽略。片面的强调学以致用而忽视精神追求, 将导致视野上的狭窄, 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不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每人列出自己的书单中的前五本书中, 从统计数据看来, 文学作品居多, 以经典名著与流行文学读物为主。最受欢迎的的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可见大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仍然充满敬意, 其次受欢迎的是《平凡的世界》、《张爱玲文集》、《围城》等现当代文学作品。欧美文学名著《飘》、《简爱》、《傲慢与偏见》等也占了不小的比例。从统计还能发现一些青年作家如安如意、郭敬明等的作品如《安如意全集》、《梦里花落知多少》、《三重门》在年轻的大学生中也比较流行。总体看来, 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中, 中外书籍比例均衡, 文学经典与消遣读物相结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并驾齐驱。
2.3 对校园阅读活动的评价
在对“大学校园的读书氛围”的评价方面, 高达百分之六十六的同学认为读书功利性太强, 百分之十六的同学认为氛围很差且没什么人看书, 百分之九的同学觉得氛围很好大家都喜欢读书, 还有百分之九的同学表示不清楚。绝大多数的同学对大学校园的读书氛围不满意, 这再次印证了大学生阅读功利化趋势的事实, 同时也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专业的细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工具化, 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的人文意识更为弱化, 实用主义则大行其道。若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 知识体系狭隘的“有知识没文化”大学生在学习与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行之不远。
由图5可以看出对学校举办的读书活动, 百分之四十一的同学不满意, 百分之二十六的同学甚至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 百分之二十九的同学基本满意, 只有百分之四的同学非常满意。对校园阅读氛围与读书活动的不满, 是教育者的疏忽与失职。阅读活动开展力度不够, 许多学生甚至不知道有类似的活动, 对促进大学生的文学阅读也就无从谈起。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的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不能流于形式, 或者疏远对象。高校应把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力争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关于为提高阅读率可采取的措施, 从图6可知, 89人 (35%) 支持学校开展书籍导读活动或者互动知识竞赛, 69人 (27%) 赞成开设必读名著鉴赏课程, 64人 (25%) 建议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 35人 (13%) 同意出台相关政策开设阅读日。这些数据表明学生们对阅读相关的各种指导活动需求很强烈, 也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在对“理想中完美诗意的阅读状态”的描述中, 不少同学希望在安静优美的环境中, 全心身的享受读书的过程, 忘我的沉浸在文学作品中。可见总体上当代大学生仍然对阅读满怀期待, 渴望在阅读中放松、享受与进步。
在“你希望学校多举办什么样的读书活动”方面, 108人 (53%) 希望举办读书讲座, 46人 (25%) 选择主题班会, 43人 (21%) 赞成举行征文比赛, 还有7人 (1%) 建议开展读书导读等活动。在“给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策划推荐一些丰富有趣的活动”的回答中, 还提出了不少创意十足的好建议, 如举办名著阅读竞赛, 书籍交换会, 作文大赛, 诗歌朗诵比赛, 重现书中情节的表演大赛, 读书手抄报展评, 开办读书角, 开办网络虚拟版与校园生活版的书虫论坛, 创建读书与写作结合的社团, 创办报刊等各种活动。学生们普遍对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寄予了厚望, 期待能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集体阅读活动, 建立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从而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 充实大家的校园生活,
3 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 我们发现赣南大学生在课外文学阅读中对阅读作用的认知度比较高, 基本上也都保持着正面的阅读态度, 阅读兴趣普遍呈广泛多样化。但是由于受到外界环境与教育体制的影响, 不少的同学阅读自主性与积极性不足, 课外文学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在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倾向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其一, 认知高, 实践少。虽然大学生普遍意识到课外文学阅读的重要性, 但是付诸实践有难度, 读书的数量和质量都十分有限。大部分同学知行难以统一, 毅力与恒心不够, 自我约束力需要提高, 有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二, 读书不得法。有效的阅读需要一定的目标和技巧, 不同的种类还需要不同的方法。但是不少学生的阅读目标不明确, 自我要求不够高, 反思领悟能力有限。在大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中普遍存在不得法导致阅读效果不佳的情况。主动积极的思考, 提高阅读效率和改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的阅读。其三, 功利性过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精神危机在校园中亦有泛滥之势, 加上重专业、轻人文, 重就业、轻学业等实用主义的影响, 不少学生更为关注谋生的技能, 所读的书中专业教育类书籍居多, 人文书籍比例甚少, 最终致使知识面狭窄, 文化底蕴欠缺, 不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观。当代大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活动需要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 才能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整体提升。
摘要:通过向赣南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发放课外文学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针对阅读态度、阅读倾向和对校园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本文在对问卷数据仔细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辨明赣南高校大学生课外文学阅读实践的现状, 明确大学生课外文学阅读的特征与需求, 探析大学生阅读中面临的困惑与问题, 以期更好的引导大学生的课外文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文学阅读实践,问卷,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桂署钦.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石亚军, 赵伶俐等.人文素质教育: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卢艳兰, 张在喜.新加坡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刍议--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2) .
[4]沈玉.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报告[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3) .
[5]王淑玲.大学语文课程问卷调查报告.高校论坛, 2012 (1) .
[6]郑义鑫.论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三江学院学报, 2009 (6) .
8.课外文学知识 篇八
【关键词】木心;课外文学;经典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教学对象】高二年级
【学时】1课时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木心散文导读课、赏读课。选用教材是木心的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纯课外文学读物,是木心在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散文集。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童明(原名刘军)说,“木心的作品令今日汉语读者略感陌生又新意盎然,直接原因是他将中国古文化的精粹注入白话,文笔陶融了古今的语汇修辞,或叙述,或抒情,或点评,张弛扬抑,曲直收放,皆见独到之处”。孙郁说,“只有在读这类人的作品时,才感到我们的文字潜能,远未被调动起来”,他“让人在其文本久久驻足的是高渺的智性。他把人间的烟火气过滤掉了,剩下的是冷冷的静观”。木心的散文堪称当代散文经典。《哥伦比亚的倒影》共收入木心的散文13篇,本节课节选其中部分篇章的部分段落,节选标准是:既能体现木心的风格,又能与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且通过教师讲解基本能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读过陈丹青先生所写的《我的师尊木心先生》,对木心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感兴趣的学生已经借阅了木心的作品自行阅读,但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读不懂。
【课题背景】平时每周有一节阅读课,供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或者看《三国演义》《论语》等高考必考的名著经典。每节课前抄录一句话给学生,以此引出一本书或者一个作家。这些做法算是给学生设了一扇阅读之窗,让学生透过此窗窥见更多更广的世界。后来有一节课介绍了陈丹青的《退步集续编》,介绍了陈丹青的《我的师尊木心先生》,引出了木心。两周后,学生反馈读不懂木心的文字。木心对读者是看得很高的,中学生看不懂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面对这么美妙的汉字而不知赏读,颇为可惜。于是便诞生了此节课外文学阅读课“木心之旅”。
【教学目标】因文本阅读难度较大,本节课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高中生的阅读如果只停留于浅阅读,如果稍微难一点的作品就放弃阅读,那么,其语文素养就很难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文学经典可以传承优秀文化、提高艺术品位、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在当下大众文化与时尚阅读环境中,文学经典阅读有利于构建高中生良好的审美品格。
1.引导学生对木心学养及博大精深的中西文化的敬重之情。
2.总体介绍,分步解读,牵着学生的手,领着他们步入木心的散文世界。
3.当代作家阿城指出:阅读木心先生是要有“知识准备”的。希望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读不懂木心的缘由,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中国文学在他的风格中获得了极丰富的世界性内涵”,初步了解木心散文的风格。(2)学会享受他人为我们营造的文学生活。
过程与方法:用心品读木心,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培养对文字的感受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汉语文学的喜爱之情,敢于挑战阅读的难度和深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抬高自己的阅读标杆。
【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节奏分三部分:初识木心、粗识木心、品识木心。
一、初识木心
简单介绍木心先生:
木心自我介绍:“孙,东吴人氏,名璞,字玉山。后用‘牧心。‘牧字太雅也太俗,况且意马心猿,牧不了。做过教师,学生都很好,就是不能使之再好上去:牧己牧人两无成,如能‘木了,倒也罢了。其实是取其笔画少,写起来方便。”(《鱼丽之宴》第11页《海峡传声——答台湾〈联合文学〉编者问》)
身世: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诗人、文学家、画家。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定居纽约。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在故乡浙江乌镇逝世,享年84岁。
影响力: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补充介绍福克纳
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
意识流小说三大杰作:
《喧哗与骚动》(美国)威廉·福克纳著
《追忆似水年华》(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著
《尤利西斯》(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著
木心的散文《哥伦比亚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也被人称为意识流散文,通篇不分段,几乎不见句号。其标点符号基本上只为帮助读者在阅读时调节气息,没有语法功能。
设计意图:这段设计主要是为帮助学生加深对木心的印象。“影响力”部分将木心散文与福克纳和海明威并举,以海明威和福克纳的影响力来映衬凸显木心的影响力。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挑逗”学生的阅读欲。因海明威大家比较熟悉,因此再补充介绍福克纳,并顺带引出“意识流小说”这个旁枝,不深入讲解,只蜻蜓点水。让学生了解福克纳的同时也认识一个新的小说流派名词,为走向更广阔的文学天地打开一个窗缝。
二、粗识木心
这个环节主要学法是朗读:读他人眼中的木心和木心散文。
读他人眼中的木心,主要是孙郁的《木心之旅》和陈丹青的《我的师尊木心先生》。朗读其中部分段落,剩余的留待课后进一步阅读。
读木心写的散文,主要是读几个选段:《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弄堂风光》《明天不散步了》《遗狂篇》。
设计意图:主要意图是吊起学生阅读木心的胃口,为下面细读木心蓄势。无论是他人眼中的木心,还是自己初读木心的文字,都还只是属于远观,看见一点木心的影子,了解木心文字大致的样子,算粗识大略。
三、品识木心
主要是品木心的散文。具体来说,就是品读细读+分享讨论。自我品读时要求学生做批注,批感想、疑问、联想等。读后再进行分享讨论,分享你的阅读体会和收获,对疑难问题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讨论的深度还是师生解读木心的愉悦度都较前者高。通过品读木心的散文及进一步的讨论,在文本细读方面培养对文字的感受力,领着学生一起享受木心为我们营造的独特的文学世界。
四、“粗识木心”及“品识木心”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朗读《哥伦比亚的倒影》选段:
河水平明如镜,对岸,各个时代,以建筑轮廓的形象排列而耸峙着,前前后后参参差差凹凹凸凸以至重重叠叠,最远才是匀净无际涯的蓝天……那叠叠重重的形象倒映在河水里,凸凸凹凹差差参参后后前前,清晰如覆印,凝定不动……
——《哥伦比亚的倒影》
读完之后,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词语倒置,前有“重重叠叠”,后写成“叠叠重重”,“前前后后参参差差凹凹凸凸”变成“凸凸凹凹差差参参后后前前”。学生不但领会不出其中的妙处,甚而有学生认为该处是文字游戏,是词穷的无奈之举。
与学生一起品读这一选段:
曾与学生讲解过戴叔伦的《转应曲》:“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其中“月明”与“明月”也是倒置关系,此曲因此而称为转应曲。从内容上看,“月明”和“明月”的转相呼应,突出了老兵辗转难寐的思乡情结。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再看木心的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木心首先是将抽象的时间的概念“时代”喻为可见的“建筑轮廓”的形象,且不说这个新奇的比喻如何打动读者,就说这个词语的倒置形式,我们就不该轻易把它错过。文中那句“清晰如覆印,凝定不动”,难道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吗?“凸凸凹凹差差参参后后前前”不就是“前前后后参参差差凹凹凸凸”的“倒映”“覆印”吗?读者无法从书中看出建筑在水中的倒影,但木心却用文字将这个倒影清晰地展示给你看了,果真“清晰如覆印”。多么贴心而有趣的表达!
(二)请学生朗读《上海赋·弄堂风光》选段:
北京的胡同,最初的感觉是两边垣墙之矮,令人顿悟武侠的飞檐走壁不可不信可以全信,脚下的泥路晴久了就松散如粉,下雨,烂作长长的沼泽,而矮墙多年不刷石灰,病恹恹地连过去连过去,连过去。……复前行,垣墙恬不知矮地连过去连过去……
——《上海赋·弄堂风光》
这一段文字,学生一边读就一边笑了,觉得木心的反复修辞实在太搞怪了。
与学生一起品读这一选段:
1.释词:
垣墙(垣:矮)
病恹恹(病弱精神不振)
恬不知矮(恬:安静、淡然。“恬不知耻”是“泰然处之,不以为耻”是贬义词,此处木心先生将其化用成“恬不知矮”,意为“泰然处之,不以为矮”。)
2.赏读:
若从修辞上说,此选段应是用了拟人及反复的修辞手法。但若仅此,你就读不出它的精彩了。拟人和反复的修辞并不少见。木心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前后多次用到同一个词“连过去”的反复,且各处凸显的意味不同。先看第一处:那矮墙是病恹恹的,精神不振的,但它却很长很长,让你一路走过去,不断地注意到它是那么病恹恹的,且没完没了。就在“连过去连过去”之后,你觉得它该停止的时候,木心在用了一个逗号之后,又多了一个“连过去”,让你哑然失笑,看来这矮墙实在是够长的了。再看第二处,随着木心“复前行”时,那矮墙又出现了,依然是“连过去连过去”,但这回不是精神不振了,而是“恬不知矮”,它矮得泰然,矮得骄傲,倘若此处只有一个“连过去”,当然也可以,但反复了,就显得越发骄傲了。而矮墙越泰然越骄傲,就越能凸显出其骄傲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小结:以上两个语段的赏读印证了孙郁所说的:“只有在读这类人的作品时,才感到我们的文字潜能,远未被调动起来”。
(三)请学生朗读《遗狂篇》选段:
那时我在华夏,魏晋递嬗,旅程汗漫。
所遇皆故人,风气是大家好“比”,一比,再比,比出了懔懔千古的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明。
话说人际关系,唯一可爱的是“映照”,映照印证,以致日月光华,旦复旦兮①,彪炳了一部华夏文化史。滔滔泛泛间,“魏晋风度”宁是最令人三唱九叹的了;所谓雄汉盛唐,不免臭脏之讥;六朝旧事,但寒烟衰草凝绿而已②;韩愈李白,何足与竹林中人论气节。宋元以还,艺文人士大抵骨头都软了,软之又软,虽具须眉,个个柔弱无骨,是故一部华夏文化史,唯魏晋高士列传至今掷地犹有金石声,投江不与水东流,固然多的是巧累于智俊伤其道③的千古憾事,而世上每件值得频频回首的壮举,又有哪一件不是憾事。
初夏的大柳树下一片清阴,蝉鸣不辍,锻铁丁丁。
中散大夫是穷的贵族,世袭了几棵大柳树,激水以圜之,居然消暑佳处,向秀为佐鼓排,叔夜箕踞而锻,扬鎚连连……
然而来了,长长一队,马骄游龙,衣媲轻云,诸俊彦扈拥着正被大将军兄弟幸昵的钟会,果然尊荣倜傥,而神色又是那样安详恭谨。
——《遗狂篇》
散文《遗狂篇》不仅构思精巧,语言精炼,而且还有很美的意境,能让人产生遥远的遐思,引发人无限的思考。整篇文章由四个历史片段组成。作者把自己想成是这四个历史片段里的重要人物,用第一人称描写这些历史事件,能给人不同的感觉。首先是波斯,作者描述了自己和波斯王的一段对话,非常之精彩。其次是在希腊,伯律柯斯执政时期。讲了一个伯律柯斯建造雅典的神庙雕像的事儿。第三个故事,讲的是古罗马,讲的是古罗马宰相培德路尼阿斯被罗马暴君尼禄赐死的故事。第四个故事是在中国。魏晋风度钟会、嵇康、山巨源的故事。因学生学过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更了解一些,又学过王勃的《滕王阁序》,了解了“阮籍猖狂”的典故,加上此前陆陆续续讲过“竹林七贤”的故事,从学生熟悉角度,节选这第四个故事的部分文段。同时,这第四个故事也是全文用墨最多的一部分。
1.正音:
递嬗shàn(更替、演变)懔懔千古lǐn(“懔懔”同“凛凛”,形容神情严峻令人敬畏的样子。)扈拥hù(“扈”,随从)倜傥tìtǎng(卓异,洒脱不羁)
2.补充注释:
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出自《尚书大传·虞夏传》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译文:祥云灿烂啊,聚集弥漫在天空啊。日月的光辉,天天都照耀在大地上啊。“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也是复旦大学名称的由来。《卿云歌》是上古时代的诗歌。相传功成身退的舜帝禅位给治水有功的大禹时,有才德的人、百官和舜帝同唱《卿云歌》。诗歌描绘了一幅政通人和的清明图像,表达了上古先民对美德的崇尚和圣人治国的政治理想。
②六朝旧事,但寒烟衰草凝绿而已:语出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其词如下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③巧累于智俊伤其道:语出《世说新语》品藻第九之三十一、简文论人。
(原文)简文云:“何平叔巧累于理,嵇叔夜俊伤其道。”
(译文)简文帝(司马昱)说:“何平叔(何晏)的机巧累及他的玄理,嵇叔夜(嵇康)的俊逸伤害了他的自然之道。”
3.赏读:
这段选文我想是印证了当代作家阿城的话:阅读木心先生是要有“知识准备”的。《遗狂篇》里化用《世说新语》之处最多,其他如“映照印证,以致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彪炳了一部华夏文化史”“六朝旧事,但寒烟衰草凝绿而已”之类化用得出神入化之处颇多。当然,阿城所说的“知识准备”并不仅仅是指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对美学知识、哲学知识等的积累,因为木心常“以碎片性的哲思颠覆着世人的阅读习惯”(孙郁语)。
短短一段文字,你就能明白孙郁为什么惊叹“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文字在,似乎是民国遗风的流动,带着大的悲欣直入人心”。
(四)请学生朗读《明天不散步了》选段:
……一阵明显的风,吹来旎旎馣馣的花香,环顾四周,不见有成群的花,未知从何得来,人和犬一样,将往事贮存在嗅觉讯息中……书店安静,唱片行响着,番茄沙司加热后的气味溜出餐馆,煮咖啡则把一半精华免费送给过路客了,而花铺的馝馞浓香最会泛滥到街上来,晴暖的午后,尤其郁郁馡馡众香发越,阳光必须透过树丛,小街一段明一段暗……
——《明天不散步了》
(1)注音:
旎旎馣馣ān馝馞浓香bìbó郁郁馡馡fēi
(2)讲解:
这段文字选出来给学生读,其实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木心有时候喜欢用这样的文字,甚至还有一些字字典都查不到。“馣、馝、馞、馡”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读音同声旁字,字义同形旁字,都是浓香的意思。同一个意思,作者在这前前后后却用了不一样的字,足见木心的匠心独具。木心的散文中这类罕见字是常有的,如《上海赋》中的“蟛蜞、冥色靘、狼犭亢”,木心的词汇不知道是怎么积累起来的,抱着字典读木心的书,你还是会发现很多字不懂。比如“氵縠”“冥色”“犭亢”等字都查不到。
不过,木心自己曾在回答记者的访谈中说:“觉得以前在中国写的东西还恬淡朴实些,在美国,惹上些华丽,肥了。我要进行‘文学减肥。”(《鱼丽之宴》第26页)这段文字也许就是木心所说的待“减肥”的文字。
其实,木心的这篇3000多字的散文在构思、布局、行文、修辞等方面都颇具独到的创新。这篇不长的意识流散文里,融入很多人生感悟,那些断断续续的感悟就融在那意识流里,需要读者耐心去品读。
五、木心之旅让人意犹未尽
抱着木心的这本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反复咀嚼,每次咀嚼都能嚼出味来。除了上述提到的散文,其余还如《带根的流浪人》,文意稍深一些,也很值得细细品味。而2013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上出现的《林肯中心的鼓声》文意倒不深,这篇也相当精彩,我们学过《琵琶行》《听颖师弹琴》再听听木心所写的“鼓声”,带着木心印记的“鼓声”,让木心难忘的鼓声一样也会令你难忘。
木心写散文是把“诗、小说、评论融合在一起写的”(《鱼丽之宴》第25页),对此,美国加州大学的童明教授分析道,“诗、散文、小说、箴言等形式相融相佐,使木心的作品在探索生命、历史、艺术、哲学等主题时,形成散文诗、诗散文、散文小说、评论性的散文、哲学箴言等灵活的文体。这样的风格同时接向两端。一端是文史哲相通的中国古代散文传统。另一端是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学风格,例如,昆德拉、博尔赫斯的风格就是将小说、散文、历史、哲学融合一体。木心的作品不只是文字技巧的展示,他灵活多样的形式其实是我们进入美学思维、美学判断的路径。也正是美学性思维,使木心的风格具足了世界性精神的特征,并构成他作品的中心命题。”
慢慢地品读木心,会有完全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因此,木心之旅,一定会让你收获很多。
9.课外知识诗词 篇九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准备了课外知识点诗词集锦,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高效地学习!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课外文学知识】推荐阅读:
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练习题07-13
关于语文的课外知识07-04
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策划方案10-21
小学课外知识竞赛题10-31
六年级课外知识测试题12-06
浅谈引导学生课外积累知识的方法06-11
小学高段课外知识积累竞赛实施方案06-14
英国文学选读知识总结07-19
三年级课外知识《木偶奇遇记》阅读测试题08-05
古代文学部分知识点06-27